延安市宝塔北区畜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以清华汴镇为例

延安市宝塔北区畜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以清华汴镇为例

一、延安宝塔区北部畜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青化砭镇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冯岐[1](2021)在《新中国成立以来陕北生态治理研究 ——以延安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

田帅[2](2021)在《基于价值认知的延安红色遗产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时代背景下,深入挖掘文化遗产内涵、明晰其价值,是增强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的前提与基础。革命文化是文化自信之“魂”,是讲中国故事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而红色遗产是其重要的载体。延安现在是众多革命根据地中红色遗址保存的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城市。但现有延安红色遗产主要根据自身属性或保护级别划分,未能直接体现背后的文化主题,并且对其整体价值认知、遗产体系构建的研究较少。因此,本论文以遗产价值内涵为基础构建体系,旨在通过主题明确的体系框架与遗产重组为后续相关保护和展示利用工作提供思路。本文首先根据红色遗产的定义、延安时期及其前后重要事件时间节点,界定本文的研究对象;其次,通过资料收集整理和实地调研,划分延安红色文化历史时期,并梳理各个时期的重要历史脉络;再次,为了价值概括的准确性、代表性,通过比较不同角度对延安红色遗产价值的研究,选择以毛泽东对延安高度概括为基础,完善价值认知角度,体现“革命圣地”主题的同时,对延安红色遗产价值内涵进行认知,为后续构建遗产体系提供支撑;接着,确定要素梳理时空范围,结合红色遗产分类研究,以《延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的分类为主,补充、细化延安红色遗产类型并系统梳理,明晰遗产历史信息及意义,为构建遗产体系奠定基础;最后,综合主题阐释法与价值主题体系构建方法,构建“价值主题——遗产主题——遗产载体”的体系,并得出延安红色遗产体系清单,在此基础上对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延安段、延安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提出原则性设想。

刘炫含[3](2021)在《延安市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分区研究》文中提出2020年-2035年,既是本轮国土空间规划的实施期,又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积极适应内外部发展环境的新变化、新特点、新趋势,高质量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问题是国土空间规划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对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进行科学分区,有利于推动整治修复项目落地实施,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提升国土空间品质。本文以延安市为研究区域,在分析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土地利用和土地整治概况的基础上,基于延安市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与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成果,按三类空间分析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潜力,对潜力值进行标准化后采用熵权法计算各潜力权重,运用多目标综合评价模型计算得出延安市各乡(镇)三类空间各类潜力综合分值,并据此运用系统聚类方法划定初步分区。最后根据延安市流域、地形地貌对分区进行修正,得到延安市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分区结果,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农业空间,共包括农用地整理潜力、宜耕未利用地开发潜力和农村宅基地整理潜力三类潜力,可补充耕地11140.00hm2,平均可提高耕地等别0.63等;在城镇空间,共包括城镇住宅用地整治潜力、城镇低效建设用地整治潜力和城镇工矿废弃地复垦潜力三类潜力,可复垦农用地2148.70hm2,可整理建设用地总规模为4010.86hm2;在生态空间,共包括植被恢复潜力、水土流失治理潜力和矿山生态环境修复潜力三类潜力,潜力平均值分别为0.13、0.16和0.14。2、结合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潜力、流域、地形地貌、行政区划和相关规划,划分整治修复分区,共分为7个一级整治修复区和13个二级整治修复区,分别为洛河流域、延河流域、清涧河流域、云岩河流域、仕望河流域、猴儿川流域和沙家川流域综合整治修复区,在流域分区内结合地形地貌细分二级分区,结合各乡镇潜力分布、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生态环境现状,以问题为导向细分整治修复方向,并针对性的提出了整治修复对策。

李梦帆[4](2020)在《基于GIS的陕北地名文化景观时空特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地名作为地理学中的重要符号之一,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直接或间接体现区域的人文属性,更是与自然环境关联,一起体现着区域人地关系。陕北地区作为中国黄土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也是兵家必争之地,同时也是民族融合的“绳结”区域。通过对陕北地区地名文化景观的研究,既可以发现其中的命名规律和历史文化内涵,又能了解地名文化景观的形成以及与自然环境和人文要素的关系。这可以为今后陕北地区传承丰厚的地名文化遗产、实施地名的命名与保护提供参考,也可以丰富全国的地名研究工作。本研究以中国1:10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中陕北地区的乡镇地名为研究对象,结合榆林市和延安市各区市县地名志和地方志及相关文献,对464个陕北乡镇地名采用文献研究法对地名的语源来历和时间进行梳理,并按类别进行分类分析。结合数字高程数据、坡度数据和坡向数据等,采用统计分析法、空间分析法的核密度分析法、以移动搜索法的点距离运算的空间平滑法及重心模型法综合分析该地区地名的文化景观及时空特征。得出的研究结论如下:(1)陕北地名文化体现了该区域独特的地形地貌和水文环境。地名中既有常见的山、峪、崖等地名用字,又有带有地域特色的塬、梁、峁、塔等地名用字。既有常见的河、湖用字,又有川、涧、渠、泉等将水文要素细化做地名的用法。(2)陕北地名数量受政治军事的影响较深。陕北地区经历了历朝历代的纷争,在不同朝代纷纷修筑长城、堡寨和驿站,尤其是明朝时期建造的军事城堡很多都成为了现在的乡镇名称,奠定了乡镇地名的发展基础。清朝时期朝廷又积极鼓励内地移民,促进了陕北地区的城镇发展。(3)陕北地名文化具有开放性和多元性。陕北地区是中原农耕文明和西北游牧文明的过渡地带,各民族在这里互相融合,留下了大量的少数民族地名,很多现在仍在沿用。该地区又是萨满教、佛教和道教聚集的地方,民间信仰在此融合,体现了当地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4)陕北地名的空间分布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和不均衡性。陕北中东部地名密度较高,尤其集中在佳县、绥德县、米脂县和吴堡县区域。对密度较高的地区的地理要素进行分析,该区域所处位置高程较低,坡向多为阳坡和半阳坡,坡度也较缓,均有利于居民的生产生活,同时参考陕北地区水系图,这些地区又都位于河流的交汇处,水资源条件较为丰富。(5)通过将GIS的空间分析方法应用在地名文化景观的研究中,可以看出定量的分析方法和GIS技术结合能够在文化景观的研究中发挥空间显示、空间分析和精准严谨的优势,既可以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也可以推广GIS的应用范围。

魏唯一[5](2019)在《陕西传统村落保护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村落是指形成年代距今较远、拥有丰富的自然与文化资源,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艺术、社会、科学、经济等价值,应给予关注与保护的村落。是各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相对较为稳定的社会单元,是中国广袤大地上一种实际存在、历史悠久、年代跨度最长至今仍在继续使用的物质文化遗产。目前陕西省入选国家级传统村落数量在我国境内排名属于靠后位置,截止2018年12月,共计有五批113处入选国家级传统村落,占总数的1.7%,地域密度0.55/千平方千米,略低于全国的0.71/千平方千米的平均水平。根据笔者选取30处国家传统村落的调研可知,主要问题有传统村落基数小、保护不力、申报不积极等,境内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保存现状不容乐观。文章通过实地调研总结得出陕西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局部聚集、整体分散以及黄土高原、秦巴山地多、渭河平原较少的分布特征,传统村落的分布受到自然环境、农业、手工业、商业水平发展、人口分布格局和历史文化等四方面因素影响;并根据村落的突出特征将传统村落分为历史文化、区域政治中心、交通枢纽、军事寨堡、手工业、商业集聚、山水格局生态等六个类型。目前陕西传统村落在保护过程中遇到物质空间衰败、城乡经济不均衡发展、保护技术滞后等问题,究其根源主要由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遗产价值的社会认知以及管冗杂的理体系等三大因素。根据所出现的问题提出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应该遵循真实性、整体性、活态性以及可持续发展原则;保护内容应从村落选址与山水格局的保护、村落保护与现代文明的发展、村落保护与空间环境的协调发展、村落保护与现代经济的协调发展四个方面展开。最后采用AHP层次分析法,从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社会价值五大价值出发,建立陕西传统村落的价值评估体系,展开对传统村落的价值评估,根据价值评估得出的结论,并结合三个地区出现的不同问题,秉持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提出对关中地区加强文化产业的发展、陕北地区“一村一品”的推动和营造山南地区的地缘文化等建议。

张路明[6](2019)在《北方缺水河流水质提升方案研究 ——以延安市延河流域为例》文中认为北方河流承担着流域内的防洪、排涝、纳污等功能,水环境的严重破坏对流域内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目前针对北方河流污染的治理问题,大多采用工程性措施,河流治理的理论性尚有不足。本文通过对延安市延河流域进行现状调查,运用三种水质评价方法分析河流污染现状,使用MIKE软件模拟河流水质并确定污染物削减量和削减方针。最后以削减量和削减方针为依据,结合延河水环境问题对以延河为例的北方缺水河流提出水质提升方案。本文研究得到的结论如下:(1)以延河水质监测断面为依托,将延安市延河流域划分为三个单元即王瑶水库控制单元、朱家沟控制单元、阎家滩控制单元。延河径流量小且沿岸水土流失严重、泥沙含量较高,部分断面的水质严重超过III类水质标准;干流污染主要来自于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及农业面源等。(2)通过单因子指数评价法、综合指数评价法、超标倍数评价法对延河水质进行综合评价,除王瑶水库监测断面水质达标外,其余监测断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污染,且水质有逐年下降的趋势;朱家沟监测断面与甘谷驿监测断面之间的河段水质污染最严重,污染因子主要为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氨氮与总磷四项。(3)利用MIKE软件建立延安水文站到甘谷驿水文站河段的水质模型,通过等比例改变河流污染物汇入量模拟水质变化,最终确定该河段污染物的削减量即当氨氮排放量、总磷排放量、化学需氧量的排放量削减26.909t/a、3.285t/a、303.627t/a时,才能保证河段内各监测断面水质提升为达标水质;当河段内污染物截留至污水厂处理达标后排放时,河流水质得到明显改善,因此确定提升污水厂出水标准及截污控源的治理方针。(4)以河流水质模型计算出的削减量与削减方针为理论指导,结合延河不同控制单元的现状水污染问题提出相应的治理方案。在污水厂出水水质达到地表水准Ⅳ类的基础下,提升王瑶水库控制单元内生态环境修复水平,对朱家沟控制单元内排水管网系统升级改造,统一管理阎家滩控制单元内农村农业规范生产等。按工程类型统计,延河流域水质提升工程主要包括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及管网建设项目、水环境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等共七类工程。从管理层面上而言:应细化河长制职责与河流水质管理制度、强化民众保护环境的意识,杜绝流域内工业企业偷排漏排和超标排放的行为,从源头上保障污染河流水质提升、全面改善北方缺水河流流域水环境质量。

鲁能[7](2018)在《层级城乡体系与西部县域城乡一体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在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西部县域经济中体现得更为充分,主要表现在西部县域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生产要素和资源从农村向城镇非对称单向流动,生产要素过于分散。协调解决西部县域这一矛盾的关键在于促进西部县域生产要素和资源在县域分层适度集聚,构建起公平合理的城乡交易机制。因此,从县域层级城乡体系视角探究西部县域城乡一体化的演进逻辑、完善思路与实现路径,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在西部县域城乡发展的现实背景和层级城乡体系理论、交易效率理论的指引下,本论文构建了“层级城乡体系联动-交易效率持续改善-县域城乡一体化”(简称为H-T-I)的西部县域城乡一体化分析框架。其基本逻辑为:西部县域生产要素分散、交易效率低等导致县域城乡二元结构,西部县域城乡二元结构转变从本质上要求生产要素由分散走向集聚,而生产要素集聚的平台就是县域的层级城乡体系,层级城乡体系的联动发展成为推动西部县域城乡一体化的逻辑起点和切入点。层级城乡体系之间实现联动发展,需要各层级城乡体系之间基于发展规模和县域城乡关系中的定位进行合理分工,更需要优化层级城乡体系之间的交易条件,进而推动生产要素在层级城乡体系的合理集聚。生产要素的集聚和交易条件的优化将促进城乡之间交易效率改善,交易效率的持续改善进一步推动层级城乡体系之间更加顺畅和公平的交易,从而促进城乡生产要素报酬率趋同、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均衡,最终实现层级城乡体系之间的融合发展,实现县域城乡一体化。按照这一分析框架和基本逻辑,本论文分别从发展演变、定位及作用、推动县域城乡一体化的内在逻辑三个方面,对西部县域的县城、镇、新型农村社区三级城乡体系与西部县域城乡一体化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同时对西部县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带动县域城乡一体化的典型案例进行了实证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动西部县域城乡一体化的基本思路和对策建议。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层级城乡体系联动是西部县域城乡在集聚中走向一体化的重要保障。第二,推进城乡交易效率持续协同提升是西部县域城乡一体化的关键。第三,从传统的辐射状向纵横联动的网状转变是西部县域层级城乡体系空间布局的趋势。第四,西部县域城乡一体化是中国城乡二元结构转化的主战场。第五,西部县域城乡一体化需协同改善影响城乡发展的软硬条件。本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将新时代城乡一体化的着力点锁定在西部县域。县域城乡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的基础,新时代西部县域城乡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推进的关键。二是明确了层级城乡体系推动西部县域城乡一体化的内在逻辑。论文将县域层级城乡体系纳入到研究中,从县域层级城乡体系的角度研究西部地区的县域城乡一体化,提出了“层级城乡体系联动-交易效率持续改善-县域城乡一体化”分析框架,明确了层级城乡体系推动西部县域城乡一体化的内在逻辑,为西部县域城乡一体化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新的范式。三是提出了推进西部县域城乡一体化的总体思路和具体举措。论文梳理形成了新时代西部县域城乡一体化推进的“12345”总体思路,并提出了城乡体系联动发展、交易效率提升、交易网络构建、分类推进以及开放视角下的层级城乡体系联动等具体对策举措,对西部县域多重二元结构的收敛具有实践创新价值。

屈欣鑫[8](2016)在《城乡统筹导向下延安中心城市空间结构规划策略研究》文中认为统筹城乡发展是我国缩小城乡差距、破除二元结构、全面提升城乡发展水平的重要战略举措。在新时期城乡统筹背景下,传统的城乡二元分割的城市空间结构已不能适应现实需要,城市空间结构面临新的矛盾与问题,亟需转变思路。自2010年延安市被确定为全省城乡统筹发展先行示范区以来,延安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已取得巨大进展。2014年延安市城乡统筹国家级试验区已获国家发改委通过,正等待国务院批准。本文依托延安市城乡统筹发展的现实背景,以延安中心城市为例,探讨在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延安中心城市空间结构的规划策略。本文通过梳理城市空间结构相关的研究,结合新时期城乡统筹发展要求,构建出一个城市空间结构研究框架。通过深入剖析延安中心城市的发展条件、空间结构演化历程、影响因素和演变方式,对延安中心城市空间结构要素和空间联系进行深入解析,结合城乡统筹发展水平的科学测度、评价,探寻延安中心城市空间结构特征和存在问题,在延安中心城市城乡统筹发展诉求和空间结构规划目标指引下,提出延安中心城市优先次级城镇、强化轴线复合、优先生态布局的空间结构模式和以生态划分保障城乡空间安全、以产业发展促进城乡协同互动、以公共中心引导城乡空间整合、以交通网络强化城乡空间联系的规划策略。

陈照[9](2015)在《陕北地区县域城乡空间转型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 ——以富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城市(镇)、乡村及其腹地构成了城乡基本空间,承载着“生产、生活、生态”等功能,是城乡相关活动的载体。在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和经济“新常态”等宏观背景下,城乡空间无序扩张、资源环境压力愈显突出;城乡空间要求实现向集约化、高效化、生态化和系统化等方向发展,城乡空间要素需要在区域之间实现更自由地、开放地组合与优化,进而引导城乡空间转型优化与升级。以城乡统筹、集约高效、环境优美、可持续发展等为特征和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土地城镇化并举的新型城镇化逐渐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的共识。未来广大中西部地区将成为新型城镇化的主导区,而陕北地区广大县域区域由于典型性和特殊性,在城乡发展方面面临更多机遇和挑战。因此在国家宏观发展战略和地域发展诉求背景下,县域城乡空间转型成为陕北地区县域城乡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基于当前城乡空间转型的相关背景并对城乡空间基础理论、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和解析,明确当前城乡空间转型研究的趋势,在此基础上对陕北地区具有典型性的富县城乡空间发展现状进行解读和评价,得出富城乡经济、城市社会、城乡体系、城乡生态、城乡文化等在空间层面存在的问题。之后分析富县城乡空间转型的价值诉求和迫切需求,并从自然条件、产业转型、人口流动、交通建设、政策制度等方面明晰了城乡空间转型影响因素,探讨了城乡空间转型的内动力、外推力和调控力相结合的动力机制,确定富县“发展核+串联轴+网络化”的城乡空间转型模式,即“核心引领、梯度带动;轴带串接、联动发展;网络关联、均衡协调”,并提出相关规划策略。

姚珍珍[10](2014)在《基于分形地貌的陕北黄土高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研究 ——以延安市为例》文中认为分形理论自诞生起,国内外学者运用其在众多科学领域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地理学领域,基于分形理论研究河流水系、地形地貌、地表等高线等问题已经趋于成熟;在城市规划领域,不管是宏观体系、中观城市、微观用地,还是复杂的城市问题,都有基于分形理论的研究,但这些研究都还处于起步阶段。分形方法在解决城市问题中发挥了明显作用,近十几年来成为国内外学者普遍关注的热点。陕北黄土高原具有世界范围典型的地貌特征,其独特的黄土地貌在流水作用下,形成了千沟万壑、河谷纵横、支离破碎的地表形态,构成区域城镇空间演化的特殊基质。在陕北黄土高原地貌形成过程中,流水作用最为明显,已有研究证明,陕北黄土高原河流水系具有典型的树枝状分形特征。在陕北黄土高原城镇空间形成演变过程中,地貌特别是河流一方面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城镇体系,影响其发育、拓展,使其形成不同的结构和变化;另一方面形成城镇间进行能量、信息交换的主要场所,成为城镇体系赖以发展的基础。陕北黄土高原分形地貌在自然和人为作用下,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分形地貌与城镇体系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促使区域人居环境不断发展变化。陕北城镇体系在分形地貌的作用下,也呈现出分形结构特征。因此,陕北黄土高原地区是研究分形地貌与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演变两者之间耦合作用的典型实证地域。本文以陕北延安市为例,运用分形理论方法,定量计算其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聚集维数、关联维数、网格维数,分析其空间结构特征;通过计算人口规模维数分析其规模结构特征。在明晰延安市分形地貌特征对其城镇空间结构影响效应的基础上,本文对延安市分形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与分形地貌形态耦合关系进行详细研究,以期构建与延安市域地貌特征相协调、相适宜的城镇空间结构模式,并为整个陕北黄土高原地区提供借鉴。本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耦合于分形地貌的陕北能源富集区城镇空间形态适宜模式研究”(基金编号:51278411)基金的资助。

二、延安宝塔区北部畜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青化砭镇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延安宝塔区北部畜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青化砭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价值认知的延安红色遗产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讲好中国故事是时代使命
        1.1.2 延安红色遗产是“中国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
        1.1.3 讲好“延安红色遗产”的故事所面临的问题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研究现状
        1.4.1 关于红色遗产的研究
        1.4.2 关于延安红色遗产的研究
    1.5 研究内容
        1.5.1 延安红色遗产价值认知
        1.5.2 延安红色遗产体系构建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2 延安红色文化历史脉络梳理
    2.1 中国共产党成立至西北革命根据地时期(1921 年 7 月-1935 年 9 月)
        2.1.1 陕西武装起义与西北工农革命军的创立
        2.1.2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与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创立与发展
        2.1.3 西北革命根据地的统一
    2.2 延安时期(1935 年 10 月-1948 年 3 月)
        2.2.1 红军到达陕北至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1935 年 10 月-1937 年 9 月)
        2.2.2 陕甘宁边区成立至抗日战争胜利(1937 年 9 月-1945 年 8 月)
        2.2.3 抗日战争胜利至中共中央离开陕北(1945 年 9 月-1948 年 3 月)
    2.3 新中国成立前夕(1948 年 4 月-1949 年 10 月)
    2.4 本章小结
3 延安红色遗产价值认知
    3.1 不同角度论述比较
        3.1.1 历史研究
        3.1.2 党建研究
        3.1.3 红色文化研究
    3.2 价值认知角度确定
    3.3 延安红色遗产价值内涵
        3.3.1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期”
        3.3.2 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是新民主主义的“试验区”
        3.3.3 延安是红军长征的“落脚点”
        3.3.4 延安是抗日战争的“出发点”
        3.3.5 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是解放战争的“转折点”和“总后方”
    3.4 本章小结
4 延安红色遗产要素梳理
    4.1 梳理范围
        4.1.1 时间范围
        4.1.2 空间范围
    4.2 要素分类
        4.2.1 红色遗产的一般分类
        4.2.2 《延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的红色遗产分类
        4.2.3 基于《保护规划》的延安红色遗产要素分类
    4.3 本章小结
5 基于价值认知的延安红色遗产体系构建
    5.1 以价值主题为线索的延安红色遗产体系构建方法
        5.1.1 理论方法
        5.1.2 体系构成
    5.2 延安红色遗产体系清单
        5.2.1 “中国共产党‘奋斗期’”系列遗产
        5.2.2 “新民主主义‘试验区’”系列遗产
        5.2.3 “红军长征‘落脚点’”系列遗产
        5.2.4 “抗日战争‘出发点’”系列遗产
        5.2.5 “解放战争‘转折点’和‘总后方’”系列遗产
    5.3 基于延安红色遗产体系的展示设想
        5.3.1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延安段
        5.3.2 延安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1 图录
附录2 表录
附录3 延安红色遗产体系清单
致谢

(3)延安市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分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国外研究进展
        1.3.2 国内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数据来源与处理
        1.5.1 数据来源
        1.5.2 数据处理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
        2.1.2 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潜力
        2.1.3 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分区
    2.2 理论基础
        2.2.1 系统理论
        2.2.2 区位理论
        2.2.3 景观生态学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
    3.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3.2 自然环境概况
    3.3 社会经济概况
    3.4 土地利用概况
        3.4.1 土地利用现状
        3.4.2 土地利用问题
    3.5 土地整治概况
        3.5.1 土地整治实施情况
        3.5.2 土地整治治理成效
        3.5.3 土地整治存在问题
第四章 延安市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潜力分析
    4.1 延安市“双评价”概述
        4.1.1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
        4.1.2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4.2 农业空间整治潜力分析
        4.2.1 农用地整理潜力
        4.2.2 宜耕未利用地开发潜力
        4.2.3 农村宅基地整理潜力
    4.3 城镇空间整治潜力分析
        4.3.1 城镇住宅用地整治潜力
        4.3.2 城镇低效建设用地整治潜力
        4.3.3 城镇工矿废弃地复垦潜力
    4.4 生态空间修复潜力分析
        4.4.1 植被恢复潜力
        4.4.2 水土流失治理潜力
        4.4.3 矿山生态环境修复潜力
第五章 延安市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分区研究
    5.1 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初步分区
        5.1.1 分区思路
        5.1.2 初步分区
    5.2 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分区修正
        5.2.1 流域提取及地貌分区
        5.2.2 分区修正
    5.3 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分区结果
        5.3.1 洛河流域综合整治修复区
        5.3.2 延河流域综合整治修复区
        5.3.3 清涧河流域综合整治修复区
        5.3.4 云岩河流域综合整治修复区
        5.3.5 仕望河流域综合整治修复区
        5.3.6 猴儿川流域综合整治修复区
        5.3.7 沙家川流域综合整治修复区
结论与讨论
    结论
    讨论
参考文献
附表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4)基于GIS的陕北地名文化景观时空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2.1 区域概况
    2.2 自然地理特征
        2.2.1 地形地貌
        2.2.2 气候
        2.2.3 水文
    2.3 人文历史沿革
    2.4 数据来源与处理
第3章 基于语源分类的陕北地名文化景观特征
    3.1 陕北地名分类体系建立
    3.2 自然类地名文化景观
        3.2.1 地形地貌类地名文化景观
        3.2.2 水文类地名文化景观
        3.2.3 动植物类地名文化景观
        3.2.4 方位类地名文化景观
        3.2.5 数字类地名文化景观
    3.3 人文类地名文化景观
        3.3.1 姓氏类地名文化景观
        3.3.2 军事类地名文化景观
        3.3.3 建筑类地名文化景观
        3.3.4 经济活动类地名文化景观
        3.3.5 少数民族类地名文化景观
        3.3.6 寓意期盼类地名文化景观
        3.3.7 交通类地名文化景观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陕北地名文化景观的时间分布特征
    4.1 南北朝之前——地名文化景观的跌宕期
    4.2 南北朝——地名文化景观的起源期
    4.3 隋唐——地名文化景观的发展期
    4.4 宋元——地名文化景观的基础期
    4.5 明朝——地名文化景观的渐进期
    4.6 清朝——地名文化景观的繁荣期
    4.7 中华民国至今——地名文化景观的完善期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陕北地名文化景观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5.1 陕北地名文化景观的空间分布特征
    5.2 地名文化景观分布的影响因素分析
        5.2.1 地名文化景观分布与地面高程因素
        5.2.2 地名文化景观分布与坡向因素
        5.2.3 地名文化景观分布与坡度因素
        5.2.4 地名文化景观分布与社会人文因素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讨论
        6.2.1 论文创新与特色
        6.2.2 研究不足与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陕西传统村落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上编综合研究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选题背景
        1.2 研究范围与研究对象
        1.2.1 研究范围
        1.2.2 研究对象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村落
        1.3.2 历史文化名村
        1.3.3 传统村落
        1.4 国内外文献综述
        1.4.1 国外传统村落保护研究历程
        1.4.2 国内传统村落保护研究现状
        1.4.3 目前存在问题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思路与研究重点
    第二章 陕西传统村落保护现状
        2.1 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概况
        2.1.1 中国传统村落省级分布情况
        2.1.2 中国传统村落区际分布
        2.1.3 中国传统村落族际分布
        2.2 陕西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现状
        2.2.1 市域分布
        2.2.2 区际分布
        2.3 陕西传统村落分布特征
        2.3.1 局部聚集、整体分散
        2.3.2 黄土高原、秦巴地区多,渭河平原少
        2.4 陕西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影响因素
        2.4.1 自然环境因素
        2.4.2 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水平
        2.4.3 人口分布格局
        2.4.4 历史文化因素的沉淀
        2.5 陕西传统村落的分类
        2.5.1 历史文化型
        2.5.2 区域政治中心型
        2.5.3 交通枢纽型
        2.5.4 军事寨堡型
        2.5.5 手工业、商业集聚型
        2.5.6 山水格局生态型
        2.6 传统村落保护现状评析
        2.6.1 村落空间的衰败
        2.6.2 城乡经济的不均衡发展
        2.6.3 保护技术的滞后
        2.7 传统村落保护中产生问题的原因
        2.7.1 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
        2.7.2 遗产价值的社会认知
        2.7.3 管理体系的冗杂制度
    第三章 陕西传统村落保护价值评估体系
        3.1 陕西传统村落保护原则
        3.1.1 村落保护的真实性原则
        3.1.2 村落保护的整体性原则
        3.1.3 村落保护的活态性原则
        3.1.4 村落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3.2 陕西传统村落保护内容
        3.2.1 村落保护与空间环境的协调发展
        3.2.2 村落保护与现代文明的协调发展
        3.3 陕西传统村落价值评估体系的建立
        3.3.1 层次分析法
        3.3.2 传统村落价值评估体系评估
        3.3.3 传统村落价值综合评估体系参数及释读
        3.4 基于AHP体系下陕西省传统村落价值评估
        3.4.1 历史价值评估
        3.4.2 文化价值评估
        3.4.3 艺术价值评估
        3.4.4 科学价值评估
        3.4.5 社会价值评估
        3.4.6 陕西省传统村落综合价值评估
        3.5 小结
    第四章 陕西省传统村落保护策略探析
        4.1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保护策略
        4.1.1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简况
        4.1.2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现状评述
        4.1.3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保护建议
        4.2 陕南地区传统村落保护策略
        4.2.1 陕南地区传统村落简况
        4.2.2 陕南地区传统村落现状评述
        4.2.3 陕南地区传统村落保护建议
        4.3 陕北地区传统村落保护策略
        4.3.1 陕北地区传统村落简况
        4.3.2 陕北地区传统村落现状评述
        4.3.3 陕北地区传统村落保护建议
        4.4 小结
下编田野调查
    第一章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
        1.1 渭南市
        1.2 咸阳市
        1.3 铜川市
        1.4 宝鸡市
    第二章 陕北地区传统村落
        2.1 榆林市
        2.2 延安市
    第三章 陕南地区传统村落
        3.1 安康市
        3.2 汉中市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6)北方缺水河流水质提升方案研究 ——以延安市延河流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北方河流水质状况
        1.1.2 延河水质改善的必要性
    1.2 研究进展
        1.2.1 河流污染的成因
        1.2.2 河流治理的理论研究
        1.2.3 水质提升技术进展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 技术路线与课题创新点
        1.5.1 技术路线
        1.5.2 课题创新点
2 延安市延河流域现状调查
    2.1 延安市延河流域水文水资源现状
        2.1.1 水文特征
        2.1.2 径流量
        2.1.3 泥沙量
        2.1.4 土壤植被
    2.2 延安市延河流域人文经济现状
        2.2.1 社会经济现状
        2.2.2 土地利用现状
    2.3 延河流域干流地表水环境现状
        2.3.1 水文观测现状
        2.3.2 水质监测现状
        2.3.3 延河干流水质现状
    2.4 延河流域污染源排放现状
        2.4.1 工业污染源
        2.4.2 城镇生活污染源
        2.4.3 面污染源污染
    2.5 延河主要水环境问题识别与诊断
        2.5.1 外源污染问题
        2.5.2 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存在问题
        2.5.3 水生态环境问题
        2.5.4 水资源与水环境承载力问题
        2.5.5 水环境管理现状与存在问题
    2.6 本章小结
3 延河流域水质污染评价
    3.1 常用河流水质评价方法及优缺点
        3.1.1 单因子指数评价方法
        3.1.2 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方法
        3.1.3 超标倍数评价方法
    3.2 延河流域干流各断面地表水水质评价
        3.2.1 单因子指数评价法评价结果
        3.2.2 综合指数评价法评价结果
        3.2.3 超标倍数评价法评价结果
        3.2.4 延河流域水环境质量评估
    3.3 延河流域干流各断面污染分析
        3.3.1 延河流域水质污染主要因子
        3.3.2 污染因子时空变化趋势
    3.4 本章小结
4 延河水质模型的选取及建立
    4.1 河流水质模型
        4.1.1 水质模型的定义
        4.1.2 水质模型的分类
    4.2 延河流域水质模型的选取
    4.3 建立延河一维水质模型
        4.3.1 研究河段概述
        4.3.2 建立一维水质模型
    4.4 模拟结果分析
        4.4.1 确定污染物削减量
        4.4.2 确定水质提升方针
    4.5 本章小结
5 延安市延河流域水质提升方案
    5.1 技术方案
    5.2 工程措施
    5.3 管理机制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成果
附录

(7)层级城乡体系与西部县域城乡一体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方法
    1.3 基本思路与框架结构
        1.3.1 基本思路
        1.3.2 框架结构
    1.4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县域城乡一体化研究文献综述
    2.2 层级城乡体系与城乡一体化研究文献综述
        2.2.1 层级城乡体系一般理论的研究
        2.2.2 层级城乡体系与城乡一体化关系的研究
    2.3 交易效率与城乡一体化研究文献综述
        2.3.1 “交易效率”概念的发展演变
        2.3.2 用交易效率解释城乡关系的研究
    2.4 对县域城乡一体化相关研究的评述
第三章 西部县域城乡一体化: 一个分析框架
    3.1 县域城乡一体化的内涵与特征
        3.1.1 县域城乡一体化的内涵
        3.1.2 县域城乡一体化的特征
    3.2 西部县域城乡发展的特殊性
    3.3 西部县域城乡一体化的HTI分析框架
        3.3.1 层级城乡体系联动
        3.3.2 交易效率持续改善
        3.3.3 县域城乡一体化
        3.3.4 HTI分析框架小结
第四章 县城与西部县域城乡一体化
    4.1 县城在城乡关系中的发展演变
    4.2 县城在县域城乡一体化中的定位与作用
        4.2.1 县城在县域城乡一体化中的定位
        4.2.2 县城在县域城乡一体化中的作用
    4.3 西部县城推动县域城乡一体化的内在逻辑
        4.3.1 县城推动县域城乡一体化的机理
        4.3.2 县城与县域层级城乡体系联动
        4.3.3 县城交易效率的协同提升
    4.4 西部县城推动县域城乡一体化的案例分析
        4.4.1 陕西省通过做强县城助推县域城乡一体化案例
        4.4.2 四川省射洪县城带动县域城乡一体化案例
第五章 镇与西部县域城乡一体化
    5.1 镇在城乡关系中的发展演变
    5.2 西部镇在县域城乡一体化中的定位与作用
        5.2.1 镇在县域城乡一体化中的定位
        5.2.2 镇在县域城乡一体化中的作用
    5.3 西部镇推动县域城乡一体化的内在逻辑
        5.3.1 镇推动县域城乡一体化的机理
        5.3.2 镇与县域层级城乡体系联动
        5.3.3 镇交易效率的协同提升
    5.4 西部镇推动县域城乡一体化的案例分析
        5.4.1 陕西省延安市以重点镇建设打造城乡发展枢纽案例
        5.4.2 陕西省合阳县以特色镇建设为重点推动城乡一体化案例
第六章 新型农村社区与西部县域城乡一体化
    6.1 新型农村社区在城乡关系中的发展演变
    6.2 西部新型农村社区在县域城乡一体化中的定位与作用
        6.2.1 新型农村社区在县域城乡一体化中的定位
        6.2.2 新型农村社区在县域城乡一体化中的作用
    6.3 西部新型农村社区推动县域城乡一体化的内在逻辑
        6.3.1 新型农村社区推动县域城乡一体化的机理
        6.3.2 新型农村社区与县域层级城乡体系联动
        6.3.3 新型农村社区交易效率协同提升
    6.4 西部新型农村社区推动县域城乡一体化的案例分析
        6.4.1 西部移民搬迁型新型农村社区推动县域城乡一体化案例
        6.4.2 陕西省礼泉县袁家村新型农村社区推动城乡一体化案例
第七章 层级城乡体系联动下的西部县域城乡一体化推进对策建议
    7.1 层级城乡体系联动下西部县域城乡一体化推进思路
    7.2 层级城乡体系联动下西部县域城乡一体化推进措施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8)城乡统筹导向下延安中心城市空间结构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时代背景
        1.1.2 政策背景
        1.1.3 地域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1 城乡统筹理论综述
        2.1.1 城乡关系的研究
        2.1.2 城乡统筹的内涵
        2.1.3 城乡统筹的主要内容
        2.1.4 城乡统筹的模式
        2.1.5 总结
    2.2 城市空间结构相关理论
        2.2.1 传统区位理论
        2.2.2 产业结构理论——配第·克拉克定律
        2.2.3 人口迁移理论——“推力-拉力”理论
        2.2.4 区域经济理论——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2.2.5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2.2.6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综述
        2.3.1 国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2.3.2 国内研究现状及水平
        2.3.3 总结
    2.4 小结
3 延安中心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分析
    3.1 延安中心城市概况
        3.1.1 区域背景
        3.1.2 自然条件
        3.1.3 资源条件
        3.1.4 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3.1.5 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3.1.6 小结
    3.2 延安中心城市城乡空间结构发展历程
    3.3 延安中心城市城乡空间结构影响因素
        3.3.1 政府
        3.3.2 环境
        3.3.3 产业
        3.3.4 市场
        3.3.5 技术
    3.4 延安中心城市城乡空间结构演变方式
        3.4.1 单中心阶段
        3.4.2 线性蔓延阶段
        3.4.3 跳跃式发展阶段
        3.4.4 连续成带阶段
        3.4.5 拉大空间架构阶段
    3.5 小结
4 城乡统筹导向下延安中心城市空间结构现状解析
    4.1 延安中心城市城乡空间结构要素解析
        4.1.1 节点
        4.1.2 通道
        4.1.3 域面
        4.1.4 小结
    4.2 延安中心城市城乡空间的联系
        4.2.1 人口流动
        4.2.2 产业格局
        4.2.3 交通流
        4.2.4 资本流
    4.3 延安中心城市城乡统筹评价
        4.3.1 延安中心城市城乡统筹的发展进程
        4.3.2 延安中心城市城乡统筹评价模型建构
        4.3.3 延安中心城市城乡统筹发展水平测度
        4.3.4 城乡统筹发展研判
        4.3.5 综合分析评价
    4.4 延安中心城市空间结构存在问题
        4.4.1 中心城区首位度高,缺少次级城镇
        4.4.2 极核城镇自身发展水平较低,难以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4.4.3 乡村居民点分布不利于生态保护、集约用地
        4.4.4 通道联系薄弱,节点的带动效应难以发挥
        4.4.5 域面基底破碎,可利用地受限
    4.5 小结
5 延安中心城市空间结构优化规划策略
    5.1 目标诉求
        5.1.1 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诉求
        5.1.2 空间结构规划目标
    5.2 规划思路
        5.2.1 尊重自然条件,以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形为基本出发点
        5.2.2 把握城乡发展规律,顺应城乡空间结构发展趋势
        5.2.3 以问题为导向,突出重点,提高城乡统筹水平
        5.2.4 重视城乡统筹经验总结,合理利用政策条件
    5.3 模式建构
        5.3.1 城乡关系建构
        5.3.2 空间结构模式建构
    5.4 规划策略
        5.4.1 以生态布局保障城乡空间安全
        5.4.2 以产业发展促进城乡协同互动
        5.4.3 以公共中心引导城乡空间整合
        5.4.4 以交通网络强化城乡空间联系
    5.5 小结
6 结语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一:图表目录
附录二: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9)陕北地区县域城乡空间转型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 ——以富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乡发展失衡制约经济社会发展
        1.1.2 新型城镇化成为城乡发展共识
        1.1.3 西部地区城镇化速度加快
        1.1.4 陕北地区进入城乡空间转型期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
        1.3.1 普遍性
        1.3.2 典型性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1.6 本章小结
2 相关理论及研究现状
    2.1 城乡空间基础理论
        2.1.1 区域空间理论
        2.1.2 城乡发展系统论
        2.1.3 城乡一体化理论
    2.2 国外研究现状
    2.3 国内研究现状
    2.4 本章小结
3 富县城乡空间发展现状评价
    3.1 城乡发展现状
        3.1.1 陕北地区城乡基本现状
        3.1.2 富县城乡发展现状
    3.2 城乡空间发展评价
        3.2.1 评价内容
        3.2.2 指标选取原则
        3.2.3 指标体系构建
        3.2.4 评价方法确定
        3.2.5 评价结果分析
    3.3 富县城乡空间存在问题
        3.3.1 经济空间:产业布局分散、空间关联性不强
        3.3.2 社会空间:城乡差距较大、服务梯度化明显
        3.3.3 城乡体系:空间结构松散,城乡关联度较低
        3.3.4 生态空间:生态空间破坏、环境承载力减弱
        3.3.5 文化空间:文化要素分散、空间破碎度较高
    3.4 本章小结
4 富县城乡空间转型的影响因素及动力机制
    4.1 城乡空间转型的必要性
        4.1.1 价值取向
        4.1.2 迫切要求
    4.2 城乡空间转型的影响因素
        4.2.1 自然条件
        4.2.2 产业转型
        4.2.3 人.流动
        4.2.4 交通建设
        4.2.5 政策制度
    4.3 城乡空间转型的动力机制
        4.3.1 基于城乡差距的内动力
        4.3.2 基于社会技术的外推力
        4.3.3 基于政府市场的调控力
    4.4 城乡空间转型的目标
        4.4.1 经济繁荣
        4.4.2 社会和谐
        4.4.3 生态优美
    4.5 本章小结
5 富县城乡空间转型的模式构建
    5.1 城乡空间要素提取
        5.1.1 功能要素
        5.1.2 形态要素
        5.1.3 要素组合
    5.2 空间转型模式构建
        5.2.1 核心引领、梯度带动
        5.2.2 轴带串接、联动发展
        5.2.3 网络关联、均衡协调
    5.3 本章小结
6 富县城乡空间转型的规划策略
    6.1 生态策略
        6.1.1 科学划定生态红线
        6.1.2 划分空间管制区划
        6.1.3 加强生态环境治理
    6.2 产业策略
        6.2.1 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6.2.2 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6.2.3 促进城乡产业联动
    6.3 空间策略
        6.3.1 沿带集聚
        6.3.2 网络发展
    6.4 交通策略
        6.4.1 完善区域交通格局
        6.4.2 构筑城乡交通网络
    6.5 文化策略
        6.5.1 强化保护
        6.5.2 活化利用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论文创新点
    7.3 不足之处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10)基于分形地貌的陕北黄土高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研究 ——以延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区域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分形地貌
        1.3.2 城镇体系空间结构
        1.3.3 耦合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分形理论
        1.4.2 区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研究
        1.4.3 基于分形地貌的陕北黄土高原城镇空间研究
    1.5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5.1 技术路线
        1.5.2 研究方法
    1.6 本章小结
2 分形理论及其在城镇体系研究中的应用
    2.1 分形理论概述
        2.1.1 分形几何学相关概念
        2.1.2 分形的测量
        2.1.3 分形理论的科学方法论意义
    2.2 分形维数测定方法
        2.2.1 改变尺度求维数
        2.2.2 改变规模求维数
    2.3 区域城镇体系研究相关理论
    2.4 分形理论在城镇体系研究中的应用
        2.4.1 分形理论在城镇体系研究中的应用
        2.4.2 分形城镇体系空间结构计算
        2.4.3 分形城镇体系规模等级计算
    2.5 本章小结
3 陕北黄土高原分形地貌及区域城镇体系发展现况
    3.1 陕北黄土高原分形地貌分析
        3.1.1 地貌类型
        3.1.2 地貌分形
    3.2 陕北黄土高原城镇体系发展现状分析
        3.2.1 区位交通
        3.2.2 行政区划
        3.2.3 自然演变
        3.2.4 资源基础
        3.2.5 社会经济
        3.2.6 城镇发育
        3.2.7 小结
    3.3 陕北黄土高原地貌与现状城镇体系耦合关系定性分析
        3.3.1 地貌与城镇体系建设的耦合关系
        3.3.2 地貌与城镇等级规模的耦合关系
        3.3.3 地貌与城镇体系交通的耦合关系
        3.3.4 小结
    3.4 延安市城镇体系发展现状分析
        3.4.1 区位交通
        3.4.2 行政区划
        3.4.3 自然演变
        3.4.4 资源基础
        3.4.5 社会经济
        3.4.6 城镇发育
        3.4.7 小结
    3.5 延安市地貌与现状城镇体系耦合关系定性分析
        3.5.1 地貌与城镇体系建设的耦合关系
        3.5.2 地貌与城镇等级规模的耦合关系
        3.5.3 地貌与城镇体系交通的耦合关系
        3.5.4 小结
    3.6 本章小结
4 延安市城镇体系分形空间结构与分形地貌耦合量化分析
    4.1 延安市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特征
    4.2 延安市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分形特征
        4.2.1 分形维数计算过程
        4.2.2 分形特征对比分析
    4.3 延安市地貌分形特征
        4.3.1 枝状水系
        4.3.2 沟壑网络
    4.4 延安市城镇体系分形空间结构与分形地貌耦合分析
        4.4.1 城镇体系分形空间结构与分形地貌耦合关系
        4.4.2 城镇体系分形空间结构与分形地貌耦合动力分析
        4.4.3 小结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分形地貌的延安市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优化
    5.1 延安市城镇体系空间结构问题分析
        5.1.1 城镇体系结构不完整
        5.1.2 城镇体系发展不均衡
        5.1.3 城镇布局分散,发展动力单一
        5.1.4 城镇对内对外联系不强,经济外向度较低
        5.1.5 城镇规模普遍偏小,中心作用发挥不够
        5.1.6 城镇建设水平低,承载力和吸引力不足
    5.2 延安市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优化探讨
        5.2.1 宏观层次:优化城镇体系结构
        5.2.2 中观层次:提升城镇职能水平
        5.2.3 微观层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5.2.4 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优化对比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结语
    6.1 黄土高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发展趋势
        6.1.1 现状城镇空间结构特征分析
        6.1.2 现状城镇空间发展阶段分析
        6.1.3 区域空间结构发展趋势预测
    6.2 黄土高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发展策略
    6.3 黄土高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规划启示
    6.4 论文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6.5 今后仍需深入研究的问题和内容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四、延安宝塔区北部畜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青化砭镇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成立以来陕北生态治理研究 ——以延安地区为例[D]. 冯岐. 石河子大学, 2021
  • [2]基于价值认知的延安红色遗产体系研究[D]. 田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延安市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分区研究[D]. 刘炫含. 长安大学, 2021
  • [4]基于GIS的陕北地名文化景观时空特征分析[D]. 李梦帆. 陕西师范大学, 2020
  • [5]陕西传统村落保护研究[D]. 魏唯一. 西北大学, 2019(01)
  • [6]北方缺水河流水质提升方案研究 ——以延安市延河流域为例[D]. 张路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7]层级城乡体系与西部县域城乡一体化研究[D]. 鲁能. 西北大学, 2018(02)
  • [8]城乡统筹导向下延安中心城市空间结构规划策略研究[D]. 屈欣鑫.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2)
  • [9]陕北地区县域城乡空间转型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 ——以富县为例[D]. 陈照.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01)
  • [10]基于分形地貌的陕北黄土高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研究 ——以延安市为例[D]. 姚珍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08)

标签:;  ;  ;  ;  ;  

延安市宝塔北区畜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以清华汴镇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