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河保护区猕猴生态观察与种群监测

芒河保护区猕猴生态观察与种群监测

一、蟒河保护区猕猴生态观察与种群监测(论文文献综述)

边疆晖[1](2021)在《中国兽类种群生态学研究进展与展望》文中指出兽类种群生态学是现代生态学的核心研究内容。Charles Sutherland Elton在20世纪20年代发现小哺乳动物种群波动现象,标志着现代种群生态学研究的开始。什么因素调节种群波动的问题一直是现代种群生态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我国兽类种群生态学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迄今,已走过了70年的发展历程,并取得了重要成果。本综述基于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在主流中文期刊及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简称SCI)刊物发表的历史文献,分别从种群波动格局、种群统计参数变化、种群内部和外部调节等不同层面评述了我国在鼠类和大型兽类种群生态学的研究历程及现状,同时探讨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姬程鹏,任迎丰,贾长荣,薛茂盛,胡鹏飞,范明亮,肖治术[2](2021)在《河南南太行山区松鼠科物种的新发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太行山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山脉和地理分界线,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优先区域。2018年以来,在河南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济源段)和国有济源南山林场利用红外相机技术调查取食果实(种子)的松鼠科(Sciuridae)种类。通过对红外相机所拍摄影像资料的鉴定和文献核查,共记录到岩松鼠(Sciurotamias davidianus)、隐纹花松鼠(Tamiops swinhoei)、赤腹松鼠(Callosciurus erythraeus)和松鼠(Sciurus vulgaris) 4种取食橡子的松鼠科物种。其中,首次获得了赤腹松鼠在河南省太行山自然分布的影像凭证,确认其分布越过了秦岭北界,为目前该物种自然分布的最北界。同时,也首次以影像记录证实松鼠在河南南太行山区的自然分布。鉴于上述调查,建议加强对我国太行山区域野生动物资源的深入调查,以便更好地揭示该区域生物多样性及其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罗凌[3](2021)在《贵州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兽物种多样性红外相机监测》文中研究指明为掌握贵州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大中型兽类和地栖型鸟类的物种多样性、空间分布及其活动节律,2016年1月8日至2020年4月25日,采用红外相机陷阱法,在贵州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布设了 1 14个监测位点,相机工作日共计26251日·机,累计获得独立有效照片9 859张,其中兽类独立有效照片6 716张,鸟类独立有效照片3 143张。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鸟兽的相对丰富度指数、夜行性指数、日活动节律、不同海拔梯度下的日活动节律、植被类型选择进行了统计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共记录到兽类25种,隶属5目11科。其中,黑叶猴(Trachypithecus francoisi)、小灵猫(Viverricula indica)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猕猴(Macaca mulatta)、豹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i)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共记录鸟类68种,隶属7目20科。其中,白冠长尾雉(Syrmaticus reevesii)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蛇雕(Spilornis cheela)、凤头鹰(Accipiter trivirgatus)、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灰林鸮(Strix aluco)、眼纹噪鹛(Garrulax ocellatus)、棕噪鹛(Garrulax poecilorhynchus)、画眉(Garrulax canorus)、橙翅噪鹛(Garrulax elliotii)、红尾噪鹛(Garrulax milnei)、红嘴相思鸟(Leiothrix lutea)和蓝鹀(Latoucheornis siemsseni)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与该保护区利用传统调查法进行科考所得名录相比,新增该自然保护区3种兽类和32种鸟类记录,其中4种鸟类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在25种兽类中,相对丰富度指数排名前5的分别为小麂(Muntiacus reeves)、红腿长吻松鼠(Dremomys pyrrhomerus)、野猪(Sus scrofa)、果子狸(Paguma larvata)和猕猴。在监测到的68种鸟类中,相对丰富度指数排名前5的分别为红腹锦鸡、红腹角雉、紫啸鸫(Myophonus caeruleus)、红嘴相思鸟和灰翅鸫(Turdus boulboul)。(3)温度和人为活动是影响该保护区鸟兽活动的重要因素。小麂、野猪、猕猴、红嘴相思鸟和红尾噪鹛属于昼行性动物;果子狸和豹猫属于夜行性动物。小麂在10:00-16:00、红嘴相思鸟和红尾噪鹛在10:00-12:00时间段均明显有降低活动频率的现象发生,说明这3种动物可能均存在规避在中午高温期间活动、以防止水分流失的行为规律,或是因为在10:00-14:00时间段保护区内有部分人为活动使得它们的活动频率降低,亦或者它们本就有午间休息的行为习惯。(4)同一物种在不同海拔梯度区间的活动频率不同。小麂、野猪和果子狸均在1 400-1 600 m海拔梯度达到每台相机平均的独立有效照片数(No.independent photography,NI)最大值,在这个海拔区间之上这三种动物的每台相机平均NI值都有明显降低的现象,表明这3个物种可能更偏向于在1 400-1 600 m海拔梯度区间范围内活动。(5)生境差异可能是导致鸟兽物种分布不同的重要原因。不同植被类型下的相对丰富度指数HRAI显示兽类偏向于选择针叶林,鸟类更偏向于选择竹林。其原因可能是针叶林以及竹林的栖息环境更为隐蔽,食物成分更为多样,可以为更多的兽类和鸟类物种提供栖息地和食物,使得兽类和鸟类的相对丰富度指数呈现不同的偏向结果。通过本次调查研究,新记录该自然保护区3种兽类和32种鸟类,其余23种兽类占保护区原有兽类名录(57种)的38.60%,36种鸟类占原鸟类名录(174种)的20.69%。研究结果为保护区制定、实施保护计划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李铁英,陈明慧,李德才[4](2021)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园自然教育功能定位与模式构建》文中研究表明国家公园具有重要的自然价值、生态价值及社会价值,探索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园自然教育模式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升全民自然生态素养的必要举措。对中国国家公园及自然教育的相关概念展开论述,并对中国国家公园自然教育的时代价值与功能定位进行归纳,创新性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园自然教育模式:实现中国国家公园的场景化,推进基本教育内容的完成;实现中国国家公园的品牌化,构建自然教育共同体;实现中国国家公园平台化,完善自然教育管理发展机制。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园自然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发挥其自然教育功能,不断践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进自然保护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邵曰派[5](2020)在《云南太阳河省级自然保护区哺乳动物多样性、分布及活动节律》文中研究表明监测是评估生物多样性保护进展的有效途径,兽类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与评价的关键指示类群,而红外相机被越来越多的用于兽类的调查与监测。太阳河省级自然保护区地处热带、亚热带的过渡区,是云南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地区之一,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该保护区兽类调查物种记录多年未能更新,影响了对资源现状的评价。为调查评估太阳河保护区近年来哺乳动物多样性、分布和活动节律,以红外相机调查该保护区兽类,同时以样线法和访谈法辅助调查。2017年4月8日–2019年4月30日,以公里网格法布设红外相机,每个网格(1×1 km2)布设1台,共布设红外相机40台,布设的生境包括7种生境类型(季风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竹林、灌丛、季节雨林、山地雨林),海拔在975 m1579 m之间。通过27,051个红外相机日的调查,收集兽类独立有效照片3,278张。2018年4月–2019年12月,共调查42条样线,样线的平均长度为9.025 km。2019年7月15日–2019年12月6日,走访调查了72位受访者。主要结果如下:1.兽类物种编目获得野生兽类6目15科27种。记录到2种国家Ⅰ级保护动物北豚尾猴(Macaca leonina)和亚洲象(Elephas maximus),其中北豚尾猴为保护区新纪录。另记录到猕猴(Macaca mulatta)、豺(Cuon alpinus)、黑熊(Ursus thibetanus)、黄喉貂(Martes flavigula)、大灵猫(Viverra zibetha)、小灵猫(Viverricula indica)、斑林狸(Prionodon pardicolor)、水鹿(Cervus equinus)、中华鬣羚(Capricornis milneedwardsii)、巨松鼠(Ratufa bicolor)等10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此外,样线法调查记录到兽类17种,访谈法记录兽类26种。综合红外相机、样线法和访谈结果,目前保护区内分布的大中型兽类有30种。2.兽类多样性及分布兽类多样性指数如G–F指数为0.36,Simpson指数为0.64,Shannon-Weiner指数为1.48。相对丰富度指数分析,结果表明:赤麂(Muntiacus vaginalis,RAI=53.14)和野猪(Sus scrofa,RAI=25.81)相对丰富度最高;猕猴、水鹿、豪猪(Hystrix brachyura)等相对丰富度在1–5之间;而北豚尾猴、亚洲象、黑熊等的相对丰富度最低不到1。不同生境类型之间,平均每台相机记录物种数最高的是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7.44±1.22种);不同海拔范围内,以14001500 m海拔段平均每台相机记录物种数最高(8.31±0.84种)。在不同生境类型中哺乳动物多样性及分布差异不显着(物种数:χ2=5.284,df=6,P>0.05;Shannon-Weiner指数:χ2=2.756,df=6,P>0.05),而均匀度指数差异显着(χ2=12.546,df=6,P<0.05)。不同海拔哺乳动物多样性及分布差异不显着(物种数:χ2=6.431,df=6,P>0.05;独立有效照片数:χ2=9.422,df=6,P>0.05;Shannon-Weiner指数:χ2=2.348,df=6,P>0.05;Simpson指数:χ2=5.213,df=6,P>0.05;均匀度指数:χ2=11.489,df=7,P>0.05)。3.兽类的活动节律活动节律分析表明,同一目(科)内的物种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竞争,物种间活动节律呈现为中等程度的重叠,如水鹿和赤麂(重叠系数Δ=0.84,P=0.04)、水鹿和野猪(Δ=0.60,P<0.01)、赤麂和野猪(Δ=0.69,P<0.01)。通过此次调查,基本掌握了太阳河保护区大中型兽类资源现状,为后续保护区制定、实施保护计划及开展科学研究、环境教育等提供了可靠的基础。结果表明,红外相机法是亚热带森林兽类调查的有效工具,但是传统的样线法和访谈法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综合运用几种调查方法有利于获得更全面的兽类种类构成。

房以好[6](2020)在《基于红外相机初探地面与林冠鸟兽多样性差异及志奔山西黑冠长臂猿种群分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物多样性现状及其保护一直是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红外相机技术作为新兴手段在野生动物研究和保护中日趋普及,逐渐成为监测生物多样性动态的重要手段。以往红外相机监测方法都局限于地面,对林冠层的关注和监测较少,很可能影响人们对复杂的森林生态系统中野生动物多样性的了解。中国滇西北的三江并流区域是全世界物种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针对碧罗雪山山脉的生物多样性系统研究却尚未起步,也未建立自然保护区。志奔山位于三江并流区域中碧罗雪山山脉南缘,历史上在保山市瓦窑镇至怒江州六库镇的志奔山区域有过长臂猿记录,但由于缺乏相应调查,对于该区域的长臂猿物种分类和种群分布范围一直存在争议。因此本文(1)利用红外相机开展林冠层和地面层的生物多样性监测并比较结果差异。(2)基于访查结果,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通过红外相机、鸣声监测和样线法对志奔山区域发现的长臂猿新种群开展深入的种群分布调查工作。研究结果如下:在针对林冠层与地面层的研究中,20台相机累计拍摄2,319个有效相机工作日,共拍摄24种鸟类,20种非鼠形啮齿类兽类;其中有15种动物仅拍摄于林冠层,而有16种动物仅拍摄于地面,13种动物拍摄于林冠层和地面层,林冠层和地面物种相似度仅为29.54%。结果表明,红外相机监测的不同林层间物种组成存在显着差异,对林冠层与地面层监测都具有不可替代性。在对西黑冠长臂猿的调查中,2016年10月30日听到短暂鸣叫;2016年7月5日拍摄到雄性个体1只,2017年2月1日和2月8日分别拍摄到雌性个体1只,确定为滇西亚种。志奔山为西黑冠长臂猿历史分布区,历史上存在6至7个种群,目前可能仅存在2-3群,数量不足20只。这一新种群的发现,将西黑冠长臂猿的分布区直线距离往北推移了约100公里,将滇西亚种的分布区北移了约150公里,成为已知的西黑冠长臂猿最北分布点。从2016年1月到2019年3月,通过红外相机技术为主要手段,样线调查、社区访查相结合的方法在碧罗雪山南段(N25.41°-26.22°,E98.87°-99.34°)进行鸟兽资源调查。在碧罗雪山南段调查到鸟兽物种176种,其中鸟类139种,兽类37种,国家Ⅰ级保护物种5种,国家II级保护物种25种。结论:1)森林生态系统垂直空间复杂,能够为野生动物提供多样的空间生态位,是维持高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因素。为全面掌握区域森林生态系统野生动物的多样性,需要在监测规范中明细红外相机监测中兼顾不同林层的要求。2)志奔山区域现存西黑冠长臂猿滇西亚种种群数量非常小,分布范围极其狭窄,面临灭绝的风险。3)作为非保护区的碧罗雪山亦具有很高的生物多样性和物种丰富度,分布有大量珍稀濒危物种。应该在碧罗雪山南段开展更细致的以长臂猿为代表的灵长类资源调查,同时在该区域快速形成跨区域联合保护机构,设立相应的自然保护小区,在国家自然保护地改革的契机下,将碧罗雪山纳入国家公园体系,并迅速开展更加系统的本地资源调查和保护工作,对该区域的濒危物种进行有效的保护。

张建军[7](2019)在《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与建设发展研究——以山西阳城蟒河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文中认为通过对山西阳城蟒河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保护、管理建设以及发展现状进行调查,摸清了保护区内自然资源保护、社区经济发展、野生动物损害庄稼、生态旅游开发、科研监测的服务功能提升、传统管理中的法律空白、自然保护区范围界线调查和必要性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社区群众从事管护参与保护、加强自然资源资产管控、落实野生动物损害补偿办法、强化科研监测、科学评价调查保护区范围界线等办法和对策,为自然保护区管理和科技人员以及社区管理服务人士研究和决策提供参考。

段鸿玉[8](2019)在《太行山猕猴食土行为初步研究》文中认为活动规律(activity pattern)和时间分配(time budget)是指动物结合环境条件和生理需求进行的各项活动,并对各活动类型进行合理的时间分配。气候及日照强度变化、动物自身消化生理及形态特征、食物资源、社会因素、种群因素等等,都是影响动物活动规律和时间分配的重要因素。了解动物的活动规律及时间分配,是动物行为生态研究的重要部分,也是探索动物的环境适应性的重要内容。食土行为是在许多哺乳动物(包括灵长类)普遍存在的一种主动取食土壤的行为。食土行为在何时发生、有何规律以及其功能与意义,都是非人灵长类动物食土行为的重要研究内容。为探究上述问题,于2017年7月至2018年9月,以栖息于河南省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济源管理局所辖的五龙口地区的太行山猕猴(Macaca mulatta tcheliensis)为研究对象,对其食土行为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主要包括:1)采用扫描取样法(scan sampling)进行行为取样,利用瞬时记录法(instantaneous recording)进行数据记录,采集休息、觅食、移动、理毛、食土和其他等行为类型数据,以分析太行山猕猴的活动规律和时间分配、食土行为的节律性及相关影响因素;2)利用焦点动物取样法(focal animal sampling),结合连续记录法(continuous recording),进行目标群个体食土行为的跟踪观察并辅以拍摄视频,以分析太行山猕猴食土行为特征;3)采集太行山猕猴所取食土壤及未取食土壤样品,以分析太行山猕猴取食与未取食土壤性质及成分的差异,检验以“食土补充铁元素假说”为代表的“补充假说”和以“胃酸中和假说”为代表的“保护假说”。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生态旅游区太行山猕猴活动规律和时间分配于2017年10月至2018年9月,以太行山猕猴WLK-1A群、WLK-1B群、WLK-2群和WLK-3群为对象,采用扫描取样法进行行为取样,利用瞬时记录法记录数据,以探究五龙口地区太行山猕猴的活动规律和时间分配。结果表明:1)休息、理毛、移动、觅食、食土和其他等6种类型行为在各月均可观察到,不同行为在不同月份活动时间分配不同。休息在1月(47.86±21.88%)最高,4月(31.51±19.07%)最低;理毛在10月(38.07±19.36%)最高,6月(8.50±11.86%)最低;移动在8月(25.34±20.97%)最高,9月(12.72±15.08%)最低;觅食在6月(24.51±21.87%)最高,10月(3.46±5.06%)最低;食土在9月(0.66±2.85%)最高,2月(0.10±0.84%)最低。2)太行山猕猴的活动规律与时间分配在不同季节存在显着差异。休息在冬季(44.29±21.89%)所占比例最高且显着高于春、秋季(P<0.05),春季(38.19±19.95%)最低;理毛在秋季(31.66±19.51%)所占比例最高且极显着高于其他3个季节(P<0.01),夏季(10.88±14.58%)最低且极显着低于其他3个季节(P<0.01);移动在夏季(23.47±18.70%)所占比例最高且极显着高于秋季和冬季(P<0.01),秋季(13.74±14.55%)最低且显着低于其他3个季节(P<0.05);觅食在夏季(15.10±17.18%)所占比例最高,秋季(7.18±9.55%)最低且显着低于其他3个季节(P<0.05);食土在夏季(0.39±1.64%)所占比例最高,冬季(0.13±0.86%)最低且显着低于夏、秋季(P<0.05)。太行山猕猴的时间分配在不同月份和季节均存在波动性,且以休息行为为主导,其次为理毛或移动,再次为觅食行为,食土行为的时间分配则较低。2.太行山猕猴食土行为的月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于2017年10月至2018年9月,以太行山猕猴WLK-1A群、WLK-1B群、WLK-2群和WLK-3群为对象,采用扫描取样法进行行为取样,利用瞬时记录法采集数据,探究太行山猕猴食土行为的月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太行山猕猴食土行为的发生比例在不同月份间存在差异,以6、7和9月略高于其他月份,分别为5.68±18.84‰、6.41±23.86‰和6.63±28.49‰;2)群体水平和成年雌性太行山猕猴食土行为发生比例与月降水量(群体:R=0.82,t=4.59,P=0.001;雌性:R=0.78,t=3.94,P=0.003)、月均高温(群体:R=0.61,t=2.41,P=0.037;雌性:R=0.66,t=2.81,P=0.018)、月均低温(群体:R=0.61,t=2.38,P=0.038;雌性:R=0.61,t=2.43,P=0.035)和月均温(群体:R=0.61,t=2.44,P=0.035;雌性:R=0.64,t=2.64,P=0.025)之间均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3)太行山猕猴在产仔高峰期后的2-3月和交配高峰期之前1个月均出现食土行为高峰。太行山猕猴食土行为的月变化与气候因子和繁殖状态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3.不同性别-年龄组间太行山猕猴食土行为分析于2017年7月至2018年9月,以栖息于济源五龙口地区的太行山猕猴WLK-1A为对象,利用焦点动物取样法结合连续记录法,采集WLK-1A群内个体的食土行为数据,探究太行山猕猴食土行为的特征。结果表明:1)猕猴在7个食土位点间取食土壤频次之间存在极显着差异(P<0.01),不同取食位点食土频次和百分比由高至低依次为:D区域(144次,34.04%)、B区域(120次,28.37%)、C区域(67次,15.84%)、E区域(62次,14.66%)、A区域(16次,3.78%)、Z区域(12次,2.84%)、F区域(2次,0.47%);2)太行山猕猴各性别-年龄组单位时间内食土频次之间无显着差异(P>0.05),但单位时间内平均食土量之间存在极显着差异(P<0.01),亚成年组显着高于成年雌性组以外的其他3组(P<0.05),婴幼组的平均食土量显着低于少年组、亚成年组和成年雌性组(P<0.05);3)各性别-年龄组平均食土持续时间之间存在极显着差异(P<0.01),婴幼组的食土行为持续时间极显着低于其他4组(P<0.01)。太行山猕猴偏向选择伴有大量片状岩石的褐土性土壤和红黏土。太行山猕猴不同性别-年龄组的食土行为存在差异,成年雌性组和亚成年组的食土行为不论是在食土量方面,还是在平均食土持续时间上,均具有较高的水平。4.五龙口地区太行山猕猴所食土壤分析于2018年7月9-10日和2018年10月9-10日,分别采集太行山猕猴所取食土壤位点的土壤10份/月,并采集食土位点临近区域2-4 m处未取食土壤10份/月作为对照组。采用ZD-智能款pH检测仪测定土壤pH,采用冷冻干燥法测定土壤含水量,并利用YF-3000型土壤养分测定仪检测土壤成分,以探究食土行为的功能。结果表明:1)太行山猕猴所取食土壤中有效钾含量(7月:242.6±53.01 mg/kg;10月:269.97±39.71 mg/kg)均显着低于对照组(7月:499.90±203.06 mg/kg;10月:667.10±158.30 mg/kg),且仅7月所取食土壤铵态氮含量(39.50±24.24 mg/kg)显着低于对照组(50.52±12.93 mg/kg),但含水量、速效磷、有效铁和有效铜与对照土壤均无显着性差异(所有P>0.05),该研究结果不支持以“食土补铁元素假说”为代表的“补充假说”;2)太行山猕猴所取食土壤pH(7月:6.26±0.38;10月:6.72±0.29)显着低于对照土壤pH(7月:6.74±0.41;10月:7.45±0.57),该结果不支持解释食土行为的“胃酸中和假说”。基于太行山猕猴和其他地区猕猴均偏向取食酸性土的结果,本文提出解释猕猴食土行为的的“补酸假说(acid supplement hypothesis)”,即猕猴通过取食偏酸性土壤以调节胃肠道等功能。综上,太行山猕猴通过调节活动时间分配来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其食土行为属低频行为并受到气候因子和繁殖状态的影响,且成年雌性和青少年猕猴更频繁的取食土壤;太行山猕猴的食土行为不支持“胃酸中和假说”以及以“食土补充铁元素假说”为代表的“元素补充假说”,提出猕猴食土行为的“补酸假说”,但需要进一步验证和机制探索。

郭伟杰[9](2018)在《圈养和自由生活猕猴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文中指出动物的肠道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其中栖息着丰富、多样的微生物。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gut microbiota)在动物的营养消化吸收、能量代谢平衡、免疫防御功能以及行为等诸多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是动物适应性演化的重要特征,与栖息环境、食物资源等密切相关。然而,伴随人类活动产生的全球以及局域性变化,不仅可以直接、间接影响动物的栖息环境、食物资源、生理生态以及行为等,还可以通过改变肠道微生物群落而影响动物行为、健康等方面。因此,探究不同环境条件下,动物尤其是野生动物的肠道微生物群落组成与多样性,不仅有助于理解物种对变化环境的响应,还可以为圈养动物、野生动物尤其是珍稀濒危动物保护与管理提供依据。猕猴(Macaca mulatta)是世界上自然分布最广泛的非人灵长类物种,在生理、生化、行为等方面与人类有着诸多相似之处,不仅是重要的实验动物,亦是诸如动物园、野生动物园以及生态旅游区内重要的观赏动物。为探究不同环境条件对猕猴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于2017年1月,采用非损伤性取样的方法,基于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借助生物信息分析技术与平台,以分析圈养(captive)和自由生活(free-ranging)猕猴的肠道微生物群落组成与多样性,旨在深化认识不同环境对猕猴肠道微生物的影响,以便为动物园、野生动物园、生态旅游区等处的猕猴管护等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圈养猕猴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研究以圈养于郑州市动物园“猴山”的猕猴为研究对象,于2017年1月10日,分别采集上、下午新鲜粪样各20份,利用商业DNA提取试剂盒提取与质控,随机选取质控合格的上、下午样品各10份,然后,借助二代测序平台进行高通量测序,经生物信息学分析,探究圈养猕猴肠道微生物群落组成与多样性。结果显示:1)物种组成分析:上、下午组共有741个OTU、160属、57科13门,其中上午组独有28个OTU、2个特有属,而下午组仅有6个特有OTU;2)α多样性分析:上午组OTU水平上的丰富度Sobs指数、多样性Shannon指数与均匀度Shannon even指数均显着高于下午组,而在其他水平的各指标中,仅丰富度Sobs指数在上午组的纲和科水平上显着高于下午组;3)样本分组分析:在OTU、属、科和门水平上ANOSIM分析显示上午组和下午组无显着差异;4)核心菌群分析:门水平上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的比例约为86%,科水平上胃瘤菌科(Ruminococcaceae)和普雷沃氏菌科(Prevotellaceae)占主导,属水平上因普氏菌属(Prevotella)占优势而被归为“普氏菌肠型”;5)组间物种差异分析:OTU水平上,上午组的OTU299、OTU691、OTU705等的百分比显着低于下午组,而OTU177则相反;属、科水平上,下午组的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乳杆菌科(Lactobacillaceae)的百分比均显着高于上午组;门水平上,群落中柔膜菌门(Tenericutes)百分比上午组显着高于下午组。2)自由生活太行山猕猴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研究以活动于河南省济源市五龙口地区的太行山猕猴WLK-1群为研究对象,于2017年1月11日至15日,分别采集成年雌性、成年雄性个体的新鲜粪便样,随机选取经DNA提取、质控合格的样品各10份,然后,借助二代测序平台进行高通量测序,经生物信息学分析,探究自由生活太行山猕猴肠道微生物群落组成与多样性。结果显示:1)物种组成分析:成年雌性组和成年雄性组共有845个OTU,分别隶属于185属、62科、14门,其中前者特有11个OTU、1个属、1个科和1个门(Fusobacteria),而后者特有37个OTU、1个属;2)α多样性分析:成年雌性组OTU、属、科和门水平上的丰富度Sobs指数、多样性Shannon指数与均匀度Shannon even指数与成年雄性组均无显着差异;3)样本分组分析:在OTU、属、科和门水平上ANOSIM分析显示成年雌性组和成年雄性组无显着差异;4)核心菌群分析:门水平上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占据约84%,科水平占优势的为胃瘤菌科(Ruminococcaceae)和普雷沃氏菌科(Prevotellaceae)共占约43%,属水平上因普氏菌属(Prevotella)占优势而被归为“普氏菌肠型”;5)组间物种差异分析:科水平上,成年雌性组拟杆菌目S24-7组(BacteroidalesS24-7group)的百分比显着高于成年雄性组;门水平上,成年雄性组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百分比显着高于成年雌性组。3)圈养与自由生活猕猴肠道微生物多样性比较基于圈养、自由生活猕猴肠道微生物群落分析发现,虽然圈养上午组和下午组组间、自由生活雌性组和雄性组组间存在一些物种组成上的一定差异,但两种条件下各自组间差异性均不显着,因此,本研究将圈养条件和自由生活条件分别划为“圈养组”和“自由组”。对圈养组和自由组猕猴肠道微生物群落组成与多样性比较分析发现:1)物种组成分析:圈养组和自由组共有个1064个OTU,分别隶属于191属、66科、14门,其中前者特有60个OTU、3个属和2个科,而后者特有95个OTU、7个属和1个科;2)α多样性分析:圈养组除在属水平上丰富度Sobs指数显着低于自由组外,其余OTU、属和门水平的丰富度Sobs指数、多样性Shannon指数与均匀度Shannon even指数等均无显着性差异;3)样本分组分析:除门水平上ANOSIM分析显示分组无显着性差异外,在OTU、属和科水平上ANOSIM分析显示圈养组与自由组均存在显着差异;4)核心菌群分析:门水平上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约占总肠道微生物的85%,科水平占优势的为胃瘤菌科(Ruminococcaceae)和普雷沃氏菌科(Prevotellaceae)共占约44%,而属水平上因普氏菌属(Prevotella)占优势而被归为“普氏菌肠型”;5)组间物种差异分析:OTU水平上,圈养组的OTU669、OTU957、OTU1034、OTU668、OTU1003和OTU361等的百分比显着高于自由组,而OTU2877、OTU958、OTU806、OTU181、OTU92和OTU809则相反;属水平上,除圈养组的部分未清楚划分类群的百分比显着高于自由组之外,自由组的琥珀酸弧菌属(Succunivibrio)和巨型球菌属(Megasphaera)等的百分比均显着高于圈养组;科水平上,自由组的毛螺菌科(Lachnospiraceae)、韦荣球菌科(Veillonellaceae)和琥珀酸弧菌科(Succinivibrionaceae)等显着高于圈养组,而消化链球菌科(Peptostreptococcaceae)则相反;门水平上,群落中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柔膜菌门(Tenericutes)、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和硝化螺旋菌门(Lentisphaerae)百分比圈养组显着高于自由组。综上研究结果显示,两种环境条件下,猕猴肠道微生物菌落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即存在较强的保守性,然而亦存在一定程度的可塑性,即环境条件差异会导致猕猴肠道微生物组成在保持较强稳定性的基础上发生一定的差异。本研究初步分析了环境条件差异对猕猴肠道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然而这些影响是否会对猕猴种群,尤其是对野生种群带来积极、负面影响等问题有待深入研究。

李兴[10](2016)在《太行山猕猴成年个体社会冲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社会性动物社群内的冲突一直是动物行为学研究的重点,迄今已就冲突行为对群内等级的贡献作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是对冲突行为本身,尤其是冲突强度、冲突行为影响因素等的研究仍然缺乏。于2014年1月2015年12月,对栖息于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坛山管护区的一个野生太行山猕猴种群(WW-1群)进行跟踪观察,对种群信息进行记录,同时采用全事件记录法和焦点动物取样法,详细记录了冲突发生的起因、过程、结果及群内第三方行为。共获得WW-1群成年个体的冲突行为记录有效时长361 h。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种群动态太行山猕猴WW-1群保持稳定的增长趋势,增长曲线维持在指数型,群内个体总数,成年个体数,婴猴数均到达新高,死亡率及迁出比例极低,显示了良好的环境适应性。2)太行山猕猴成年雄性冲突成年雄性冲突具有固定模式,主要攻击对象为成年雌性,冲突多由高等级个体向低等级个体发起,主要冲突起因为食物,之后依次为优势位置、惊扰、婴猴以及转移注意,冲突行为强度分布稳定,按照冲突的强度由低到高,将所有冲突行为划分为四类(展示性威吓,攻击性威吓,接触型冲突和伤害型打斗),第二等级的频率明显高于第一、三、四等级;雄性个体间发生冲突时,具有最高的转嫁攻击频率。这样的冲突模式是群内个体通过自身利弊的权衡,结合长期的野外适应所产生的最优生存选择。3)太行山猕猴成年雌性冲突成年雌性的冲突行为模式与成年雄性个体相仿,主要冲突对象为成年雌性,冲突多有高等级个体向低等级个体发起,主要冲突起因为食物,之后依次为婴猴、优势位置、惊扰以及转移注意,冲突行为强度中,第二等级的频率最高,第三等级也高于一、四等级;成年雌性个体对成年雄性的攻击中,群内第三方辅助攻击及不安行为行为明显增多,这与成年雌性个体以母系为单位生活有关。4)性别间冲突行为差异本研究结果表明,太行山猕猴成年个体冲突中,主要接受者为成年雌性,主要原因为食物,冲突多由高等级个体向低等级个体发起,冲突强度多选择第二等级。但两性间差异明显,群内成年雄性个体的冲突发起频次显着高于成年雌性个体,且等级顺位明显优于雌性个体;成年雌性个体对成年雄性个体发起攻击时,第二等级冲突强度明显下降,成年雌性间随亲缘关系的接近,冲突频次明显下降。成年雄性发起冲突时,转嫁攻击行为明显增加,而成年雌性发起攻击时,群内不安行为及辅助攻击行为明显增加;当接收者为成年雄性时,第三方行为更加活跃,但接收者为成年雌性时,第三方协助反击行为增加明显。

二、蟒河保护区猕猴生态观察与种群监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蟒河保护区猕猴生态观察与种群监测(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兽类种群生态学研究进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小型兽类种群生态学研究
    1.1 种群波动
    1.2 种群波动过程中年龄、繁殖及死亡率参数变化
    1.3 种群调节机制
        1.3.1 内部调节因子
        1.3.1.1 密度制约效应
        1.3.1.2 母体效应
        1.3.1.3 空间行为
        1.3.1.4 应激效应
        1.3.2 外部调节因子
        1.3.2.1 食物因素
        1.3.2.2 捕食因素
        1.3.2.3 寄生物因素
        1.3.2.4 气候因素
        1.3.2.5 肠道菌群因素
        1.3.3 多因子调节作用
2 大型兽类种群生态学研究
    2.1 食肉目动物
    2.2 有蹄类动物
    2.3 灵长类和海兽类
3 问题与展望

(2)河南南太行山区松鼠科物种的新发现(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2 研究方法
    2.1 调查方案
    2.2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4 讨论

(3)贵州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兽物种多样性红外相机监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红外相机技术的发展状况
    1.3 与红外相机技术相关的研究
        1.3.1 调查野生动物的本底资源
        1.3.2 研究野生动物行为
        1.3.3 估算野生动物种群及群落参数
        1.3.4 生物多样性监测与保护管理
        1.3.5 研究动物通道利用情况及道路交通影响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功能分区
    2.3 地质地貌
    2.4 土壤
    2.5 气象
    2.6 水文
    2.7 野生植物与植被
    2.8 野生动物资源
3 研究方法
    3.1 相机布设方案和数据回收
    3.2 数据处理方法
        3.2.1 相对丰富度指数
        3.2.2 夜行性指数
        3.2.3 日活动节律
        3.2.4 不同海拔梯度区间的日活动节律
        3.2.5 植被类型选择
        3.2.6 统计学检验
        3.2.7 物种相似性指数
4 研究结果
    4.1 取样统计结果
    4.2 物种名录、相对丰富度指数和物种区系
        4.2.1 兽类名录及相对丰富度指数
        4.2.2 鸟类名录及相对丰富度指数
        4.2.3 物种区系分析
        4.2.4 物种累计曲线
    4.3 夜行性分析
    4.4 日活动节律分析
    4.5 不同海拔梯度区间的日活动节律分析
        4.5.1 小麂在不同海拔梯度区间的日活动节律
        4.5.2 野猪在不同海拔梯度区间的日活动节律
        4.5.3 果子狸在不同海拔梯度区间的日活动节律
        4.5.4 豹猫在不同海拔梯度区间的日活动节律
    4.6 种群植被类型选择差异分析
    4.7 不同物种的植被类型选择分析
5 讨论
    5.1 鸟兽物种多样性调查结果对比
        5.1.1 调查结果与保护区原有名录对比
        5.1.2 调查结果与其他自然保护区对比
    5.2 日活动节律影响因子探讨
    5.3 植被类型对鸟类和兽类分布的影响
6 管理建议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图1 部分红外相机监测物种照片
附图2 生境照
附图3 景观照
附图4 工作照
附表1 红外相机位点信息表
附表2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4)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园自然教育功能定位与模式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国家公园自然教育的时代价值
    1.1 践行生态文明思想 推动美丽中国进程
    1.2 充实自然教育体系 构建特色教育模式
    1.3 提升全民生态素养 打造全民环保时代
    1.4 搭建优势资源平台 提高自然教育效果
2 中国国家公园自然教育的功能定位
    2.1 开展环境科学教育 提升全民自然素养
    2.2 开展自然技能教育 降低野外风险可能
    2.3 培养自然价值观念 增强民族认同感
3 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园自然教育模式构建
    3.1 以国家公园为场景 完成自然教育基础项目内容
        3.1.1 自然观察
        3.1.2 自然体验
        3.1.3 自然探险
        3.1.4 自然环境解说
    3.2 以国家公园为品牌 构建自然教育共同体模型
        3.2.1 国家公园自然教育的学校参与 发展地方校本课程
        3.2.2 国家公园自然教育的企业参与 引入自然教育机构
        3.2.3 国家公园自然教育的社区参与 提高全民参与率
    3.3 以国家公园为平台 完善自然教育管理发展机制
        3.3.1 完善功能设施建设 提高自然教育硬件水平
        3.3.2 完善新媒体平台建设 搭建数字化管理体系
        3.3.3 完善人才补充机制 提高自然教育专业水平
        3.3.4 完善评价反馈机制 规范自然教育流程

(5)云南太阳河省级自然保护区哺乳动物多样性、分布及活动节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术语及符号说明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方法综述
        1.2.1 红外相机调查综述
        1.2.2 样线调查综述
        1.2.3 访谈法综述
    1.3 兽类多样性、分布、活动节律的研究
        1.3.1 多样性调查与编目
        1.3.2 哺乳动物的分布研究
        1.3.3 活动节律
    1.4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2章 研究区域和方法
    2.1 研究区域
        2.1.1 自然概况
        2.1.2 社会经济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红外相机法
        2.2.2 样线法
        2.2.3 访谈法
    2.4 数据处理
        2.4.1 多样性指数
        2.4.2.1 香农-威纳指数
        2.4.2.2 Simpson指数
        2.4.2.3 兽类物种多样性的G–F指数
        2.4.2.4 相对丰富度指数
        2.4.2.5 其它相关指数
        2.4.2 物种累积曲线
        2.4.3 活动节律
        2.4.4 统计学分析
        2.4.5 不同生境类型划分
第3章 研究结果
    3.1 红外相机监测结果
        3.1.1 兽类物种组成及多样性
        3.1.2 兽类物种渐进曲线
        3.1.3 太阳河样区Ⅰ和样区Ⅱ兽类物种组成对比
        3.1.4 不同生境类型兽类物种分布及差异
        3.1.5 部分物种的活动节律
        3.1.6 人为活动干扰和人兽冲突
    3.2 样线调查结果
    3.3 访谈结果
第4章 讨论
    4.1 三种调查方法比较
    4.2 区域兽类多样性
    4.3 不同生境兽类多样性分布
    4.4 兽类的活动节律
    4.5 人为活动干扰的影响
第5章 保护建议
    5.1 太阳河保护区兽类多样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5.2 兽类多样性保护建议
    5.3 人为干扰活动缓解建议
    5.4 人兽冲突缓解建议
第6章 结论与总结
    6.1 结论
    6.2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图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基于红外相机初探地面与林冠鸟兽多样性差异及志奔山西黑冠长臂猿种群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
        1.1.1 全球生物多样性现状
        1.1.2 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生存的作用
    1.2 生物多样性调查的重要性
        1.2.1 监测技术的发展
        1.2.2 红外相机在生物多样性调查中的应用
        1.2.3 红外相机在森林生态系统垂直空间研究现状
    1.3 碧罗雪山研究的必要性
        1.3.1 碧罗雪山研究现状
        1.3.2 志奔山区域黑长臂猿分类和分布尚存争议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研究区域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研究区域气候及植被状况
    2.3 研究区域动物资源研究状况
3 研究方法
    3.1 红外相机调查法
        3.1.1 林冠层与地面层鸟兽差异红外相机布设方法
        3.1.2 红外相机的检查维护
        3.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3.2 长臂猿调查方法
        3.2.1 社区访查法
        3.2.2 鸣声监测
        3.2.3 红外相机调查
        3.2.4 样线调查法
    3.3 研究区域内鸟兽多样性调查
        3.3.1 相机布设方法
        3.3.2 常规样线调查法
4 结果
    4.1 林冠层和地面鸟兽多样性差异
        4.1.1 林冠层和地面鸟兽物种数差异
        4.1.2 不同林层红外相机照片有效率
        4.1.3 不同林层物种分布格局
    4.2 长臂猿分布调查
        4.2.1 社区访查结果
        4.2.2 长臂猿红外相机调查
        4.2.3 西黑冠长臂猿种群状况
    4.3 鸟类与哺乳动物多样性状况
5 讨论
    5.1 地面层与林冠层的监测差异分化
    5.2 西黑冠长臂猿滇西亚种的分布研究
        5.2.1 长臂猿为例的资源调查
    5.3 碧罗雪山具有丰富的鸟兽多样性
        5.3.1 高生物多样性
        5.3.2 濒危物种资源状况
6 结论
    6.1 红外相机监测森林生态系统不能忽视林冠层
    6.2 志奔山是现生黑长臂猿分布最北端
    6.3 碧罗雪山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
7 保护管理建议
    7.1 林冠层监测方法建议
    7.2 长臂猿亟需大力保护
    7.3 应加强对碧罗雪山的保护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附表1 碧罗雪山南段鸟类名录
附表2 碧罗雪山南段哺乳动物名录

(7)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与建设发展研究——以山西阳城蟒河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蟒河保护区发展现状
2 蟒河保护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社区群众向自然资源索取生活资源, 造成保护管理供给侧结构失衡
    2.2辖区乡村欲改善社区基础设施, 但遇功能区管控受阻
    2.3野生动物向群众生活区域入侵, 引发群众困难的潜在性积怨增加
    2.4生态旅游因整体开发水平较低, 满足群众需要的增长力还未激发
    2.5科研监测受多种因素影响制约, 服务生态建设的基础性功能缺位
    2.6法律法规仍存在一些空白, 传统管理模式的局限性日益凸显
    2.7范围界线需严守法律底线, 违反保护规定的随意性急需补差
3 对策和建议
    3.1创新机制, 做好以全民参与为主要抓手的社区共管, 实现共建共享
    3.2强化保障, 做好以资源监测为主要内容的科研工作, 服务保护实践
    3.3科学评价, 做好以林保一张图为划界基础的确权工作, 发挥保护价值

(8)太行山猕猴食土行为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概述
    1.1 非人灵长类的活动时间分配
    1.2 非人灵长类的食土行为
    1.3 非人灵长类食土行为的节律性及影响因素
    1.4 非人灵长类动物食土行为的可变性
    1.5 食土行为功能及主要假说
    1.6 太行山猕猴简介
    1.7 研究目的与意义
    1.8 技术路线
    1.9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2 生态旅游区太行山猕猴活动规律和时间分配
    2.1 前言
    2.2 研究方法
        2.2.1 研究地点
        2.2.2 研究对象
        2.2.3 数据采集
        2.2.4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2.3 结果
        2.3.1 活动时间分配的月变化
        2.3.2 活动时间分配的季节变化
    2.4 讨论
3 太行山猕猴食土行为的月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3.1 前言
    3.2 研究方法
        3.2.1 研究地点
        3.2.2 研究对象
        3.2.3 数据采集与分析
    3.3 结果
        3.3.1 食土行为的月特征
        3.3.2 食土行为比例与降水量和环境温度的关系
    3.4 讨论
        3.4.1 食土行为的节律性
        3.4.2 食土行为的相关因素
4 不同性别-年龄组间太行山猕猴食土行为分析
    4.1 前言
    4.2 研究方法
        4.2.1 研究地点
        4.2.2 研究对象
        4.2.3 数据采集
        4.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4.3 结果
        4.3.1 食土位点土壤特征及选择偏好
        4.3.2 不同性别-年龄组的食土频次和食土量
        4.3.3 不同性别-年龄组的食土持续时间
    4.4 讨论
        4.4.1 食土位点
        4.4.2 食土频次、食土量和食土持续时间
5 五龙口地区太行山猕猴所食土壤分析
    5.1 前言
    5.2 研究方法
        5.2.1 研究地点与对象
        5.2.2 土壤样品的采集
        5.2.3 土壤样品预处理
        5.2.4 样品中元素含量的测定
        5.2.5 数据处理及分析
    5.3 结果
    5.4 讨论
6 全文总结
    6.1 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
    6.2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9)圈养和自由生活猕猴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概述
    1.1 选题背景
    1.2 太行山猕猴概述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圈养猕猴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2.1 前言
    2.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2.1 研究地点简介
        2.2.2 研究对象
        2.2.3 样本的采集与保存
        2.2.4 粪便总DNA的提取
        2.2.5 粪便总DNA质量检测
        2.2.6 高通量测序
        2.2.7 数据处理与分析
    2.3 研究结果
        2.3.1 数据质量控制
        2.3.2 物种组成分析
        2.3.3 alpha多样性分析
        2.3.4 样本分组分析
        2.3.5 核心菌群分析
        2.3.6 组间物种差异分析
    2.4 讨论
        2.4.1 物种组成与alpha多样性分析
        2.4.2 核心菌群分析
        2.4.3 组间物种差异分析
3 自由生活太行山猕猴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3.1 前言
    3.2 研究对象与方法
        3.2.1 研究地点简介
        3.2.2 研究对象
        3.2.3 样本的采集与保存
        3.2.4 粪便总DNA的提取
        3.2.5 粪便总DNA质量检测
        3.2.6 高通量测序
        3.2.7 数据处理与分析
    3.3 研究结果
        3.3.1 数据质量控制
        3.3.2 物种组成分析
        3.3.3 alpha多样性分析
        3.3.4 样本分组分析
        3.3.5 核心菌群分析
        3.3.6 组间物种差异分析
    3.4 讨论
        3.4.1 物种组成与alpha多样性分析
        3.4.2 核心菌群分析
        3.4.3 组间物种差异分析
4 圈养与自由生活猕猴肠道微生物多样性比较
    4.1 前言
    4.2 研究对象与方法
    4.3 研究结果
        4.3.1 数据质量控制
        4.3.2 物种组成分析
        4.3.3 alpha多样性分析
        4.3.4 样本分组分析
        4.3.5 核心菌群分析
        4.3.6 组间物种差异分析
    4.4 讨论
        4.4.1 物种组成与alpha多样性分析
        4.4.2 核心菌群分析
        4.4.3 组间物种差异分析
5 全文总结
    5.1 主要研究结果
    5.2 结论
    5.3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10)太行山猕猴成年个体社会冲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概述
    1.1 选题背景
    1.2 动物的社会
        1.2.1 社会性动物
        1.2.2 社群等级研究
        1.2.3 社群等级顺位的意义
        1.2.4 社群中的冲突模式
    1.3 非人灵长类的冲突行为
        1.3.1 冲突行为与等级
        1.3.2 冲突行为与亲缘关系
    1.4 非人灵长类社会的冲突管理
        1.4.1 冲突-和解理论
        1.4.2 价值关系理论
        1.4.3 生物市场理论
        1.4.4 成本-效益分析
        1.4.5 冲突强度
    1.5 研究意义
2 太行山猕猴的种群动态
    2.1 前言
    2.2 研究方法
        2.2.1 研究地点
        2.2.2 研究对象
        2.2.3 年龄-性别组的划分
        2.2.4 种群参数的定义与数据收集
        2.2.5 数据分析
    2.3 种群动态
        2.3.1 种群大小及组成
        2.3.2 种群初级参数
        2.3.3 种群次级参数
        2.3.4 种群的增长模型
    2.4 讨论
3 太行山猕猴成年雄性的社会冲突
    3.1 前言
    3.2 研究方法
        3.2.1 研究地点
        3.2.2 研究对象
        3.2.3 取样方法
        3.2.4 行为观察与记录
        3.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3.3 结果
        3.3.1 成年个体的社会等级
        3.3.2 冲突起因
        3.3.3 社群等级与冲突角色的关系
        3.3.4 冲突强度
        3.3.5 冲突对象
        3.3.6 第三方行为
    3.4 讨论
        3.4.1 冲突的起因
        3.4.2 影响成年雄性社会冲突的因素
        3.4.3 成年雄性社会冲突中的第三方行为
4 太行山猕猴成年雌性的社会冲突
    4.1 前言
    4.2 研究方法
        4.2.1 研究地点
        4.2.2 研究对象
        4.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4.3 结果
        4.3.1 冲突起因
        4.3.2 社群等级与冲突角色的关系
        4.3.3 冲突强度
        4.3.4 冲突对象
        4.3.5 亲缘关系
        4.3.6 第三方行为
    4.4 讨论
        4.4.1 成年雌性冲突的特点
        4.4.2 影响成年雌性社会冲突的因素
        4.4.3 成年雌性社会冲突中的第三方行为
5 太行山猕猴成年个体社会冲突的性别差异
    5.1 前言
    5.2 研究方法
        5.2.1 研究地点
        5.2.2 研究对象
        5.2.3 数据分析
    5.3 结果
        5.3.1 成年雄性和雌性猕猴冲突起因的比较
        5.3.2 成年雄性和雌性猕猴冲突强度的比较
        5.3.3 成年雄性和雌性猕猴冲突发起行为的比较
        5.3.4 第三方行为
    5.4 讨论
        5.4.1 冲突起因的性别差异
        5.4.2 性别对冲突强度的影响
        5.4.3 性别对冲突角色的影响
6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四、蟒河保护区猕猴生态观察与种群监测(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兽类种群生态学研究进展与展望[J]. 边疆晖. 兽类学报, 2021(05)
  • [2]河南南太行山区松鼠科物种的新发现[J]. 姬程鹏,任迎丰,贾长荣,薛茂盛,胡鹏飞,范明亮,肖治术. 野生动物学报, 2021(03)
  • [3]贵州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兽物种多样性红外相机监测[D]. 罗凌.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4]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园自然教育功能定位与模式构建[J]. 李铁英,陈明慧,李德才. 野生动物学报, 2021(03)
  • [5]云南太阳河省级自然保护区哺乳动物多样性、分布及活动节律[D]. 邵曰派. 云南师范大学, 2020
  • [6]基于红外相机初探地面与林冠鸟兽多样性差异及志奔山西黑冠长臂猿种群分布[D]. 房以好. 西南林业大学, 2020(01)
  • [7]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与建设发展研究——以山西阳城蟒河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J]. 张建军. 林业经济, 2019(06)
  • [8]太行山猕猴食土行为初步研究[D]. 段鸿玉. 郑州大学, 2019(08)
  • [9]圈养和自由生活猕猴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研究[D]. 郭伟杰. 郑州大学, 2018(12)
  • [10]太行山猕猴成年个体社会冲突研究[D]. 李兴. 郑州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芒河保护区猕猴生态观察与种群监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