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来源于生活的调研报告

浅谈数学来源于生活的调研报告

问:浅谈数学与生活的关系
  1. 答:数学知识的获得离不开生活,“数学学习更离不开生活”。根据儿童的心理需求和教育教学的规律,要想让学生学习的轻松,知识掌握的牢固,只有宏岩让数学学习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再加之与生活紧密联系,才能真正掌握数学知识。
    成功的教学经验启迪着每位教师,数学教学中蔽吵御若能把“纯粹”的数学知识与学生在日常生活的、熟悉的、具体的材料相联系,这样就有利于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便于学生的理解,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探索新知的欲望碰拿。
    扩展资料:
    因为孩子们能够亲自动手参与实验,所以他们会对这样的课抱兴趣,并快乐地学习。但是,想要在头脑中形成固定的概念,仅仅依靠这一两次操作还是很困难。
    也就是说,在课堂上使用各种定量容器进行测量的时候,孩子们会对毫升、分升以及公升的单位形成一定的概念,但当眼前没有这些东西的时候,他们把握起来就又变得困难了。
    因此,当黑板上出现“3公升5分升等于多少分升?”这样的单位换算的问题时,孩子们就会感觉十分棘手。
    参考资料来源:
  2. 答: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这样一个理念,要让我们的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现代数学教育最缺失和欠缺的地方,就是很多学生无法在现实生活当中感受到数学的存在,或者是无法学会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大部分家长、学生和简宽老师学习数学,都已习惯通过多做题、多刷题方式来认识数学。数学学习离不开解题做题,这没有错,学好数学更离不开解题,但我们不能把数学学习和解题进行简单的等价起来。
    通过对数学历史的研究,我们发现数学其实来源于实践,生产和生活中充满着大量的数学影子, 如人们生活最基本的方式衣、食、住、行等,都可以看到数学的作用。同时随着现代社察咐敏会不断发展,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生活中的科学化、中的最优化,无不需要人们具有更多的能有效运用的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
    与“食”有关联的生活例子
    某商店经营一种小商品,进价为每件20元,据市场分析,在一个月内,售价定为25元时,可卖出105件,而售价每上涨1元,就少卖5件.
    (1)当售价定为30元时,一个月可获利多少元?
    (2)当售价定为每件多少元时,一个月的获利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元?
    解:(1)获利:(30-20)[105-5(30-25)]=800;
    (2)设售价为每件败枝x元时,一个月的获利为y元,
    由题意,得y=(x-20)[105-5(x-25)]
    =-5x2+330x-4600
    =-5(x-33)2+845,
    当x=33时,y的最大值为845,
    故当售价定为33元时,一个月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845元.
    考点分析:
    的应用;销售问题。
  3. 答: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则宽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关系的精彩描述。《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重视从茄罩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情中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这就强化了数学教学的生活性和实用性。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架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不但要把生活引进课堂,促其“生活化”,而且要让学生带着数学走进生活,去理解生活孙纳亮中的数学,去体会数学的价值,促其“数学化”。
  4. 答:生活处处是数学,数学处处有生活
  5. 答:学数学就是为了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是人们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其实数学问题就产生在生活中。比如说,上街买东西自然要用到加减法,修房造屋总要画图纸。类似这样的问题数不胜数,这些知识就从生活中产生,最后被人们归纳成数学知识,解决了更多的实际问题。
    我曾看见过这样的一个报道:一个教授问一群外国学生:“12点到1点之间,分针和时针会重合几次?”那些学生都从手腕上拿下手表,开始拨表针;而这位教授在给中国学生讲到同样一个问题时,学生们就会套用数学公式来计算。评论说,由此可见,中国学生的数学知识都是从书本上搬到脑子中,不能灵活运用,很少想到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掌握数学知识。
    从这以后,我开始有意识的把数学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有一次,妈妈烙饼,锅里能放两张饼。我就想,这不是一个数学问题吗?烙一张雹迅态饼用两分钟,烙正、反面各用一分钟,锅里最多同时放两张饼昌举,那么烙三张饼最多用几分钟呢?我想了想,得出结论:要用3分钟:先把第一、第二张饼同时放进锅内,1分钟后,取出第二张饼,放入第三张饼,把第一张饼翻面;再烙1分钟,这样第一张饼就好了,取出来。然后放第二张饼的反面,同时把第三张饼翻过来,这样3分钟就全部搞定。
    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妈妈,她说,实际上不会这么巧,总得有一些误差,不过算法是正确的。看来,我们必须学以致用,才能更好的让数学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数学就应该在生活中学习。有人说,现在书本上的知识都和实际联系不大。这说明他们的知识迁移能力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正因为学了不能够很好的理解、运用于日常生活中,才使得很多人对数学不重视。希望同学们到生活中学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数源源学与生活密不可分,学深了,学透了,自然会发现,其实数学很有用处。
问:数学源于生活的理解
  1. 答:燥的数学变得生动、bai有趣du、贴近生活,让学生乐学活用,zhi在“学以致用”的过程中dao,感受数学知识生活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呢?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与操作的机会,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因此,现在数学教学应重在以学生为主体,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探索数学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利用现实生活学数学,同时把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真正体现数学知禅锋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
    小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郑侍的生活经验,其中包含着大量的数学活动经验,他们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很感兴趣,有较强的求知欲。教师可紧紧抓住这点,以教材为依据,不拘泥于以本为本,大胆挖掘教材中的生活资源,调整例题和习题内容,例题的情境尽量是学生身边的事,把教材中的数学与生活中的数学融汇在一体,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直接联喊袭吵系,从而引导学生利用自身的经验,探索新知识,掌握新本领。
    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在于运用数学解决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目前,小学数学教材中,有些内容偏重于脱离实际的机械训练和题型教学,忽视数学的实际应用,题中的条件不多不少,答案也唯一。这些题目的练习,虽然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基本技能,但仅仅这样的练习,会导致学生思维僵化。机械重复的练习,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问:求一篇小学数学小课题研究报告
  1. 答:同求 求发 290095469@
  2. 答:已发你邮箱,共5篇,而且并非网上复制粘贴,请放心采用,不用担心版权问题。
  3. 答:已发送 注意接收 ~jie3354@
浅谈数学来源于生活的调研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