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分析医疗模式转变迟缓的原因

再分析医疗模式转变迟缓的原因

一、医学模式转变迟缓原因之再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蒋丽洁[1](2020)在《健康适能评定量表的编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顺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基于国内外有关体适能、健康体适能的概念,提出健康适能的操作定义,从生理适能、心理适能及社会适能多维角度构建健康适能评价指标体系,将健康适能与自测健康相结合,编制适合我国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的《健康适能评定量表》,比较全面、具体、准确地反映出健康适能的真正内涵及外延,为开展我国国民健康适能状况的评价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提供可靠、有效的测量工具及方法。研究方法1.文献分析法以“适能”(fitness)、“体适能”(physical fitness)、“健康体适能”(health-related physical fitness)、“心理适应能力”(mental fitness)、“社会适应能力”(social fitness)、“自测健康”(self-rated health)等为关键词,在CNKI、CBM、pubmed、sciencedirect等中外文数据库中检索。收集、整理和分析相关文献、报道等,对健康适能的概念与内涵进行解析,提出其操作化定义,并根据操作化定义遴选健康适能评价指标,形成评价指标体系初级指标池。2.Delphi专家征询德尔菲(Delphi)专家征询法由美国兰德公司研制,是一种以问卷或征询表的形式搜集专家对某个议题意见的结构式小组通讯方法。本研究广泛选取来自健康管理、健康评价、运动医学、心理学、临床医学等相关学科领域的专家,对健康适能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一轮预征询与两轮正式征询。每一轮征询结束后由协调小组汇总与整理专家意见,并作为参考资料再寄回给参与下一轮征询的专家。如此反复,得到一个一致性和可靠性较高的评价结果。3.条目分析与筛选方法量表条目的分析多采取临界比值法(Critical Ratio,CR),又称极端值法,通过分析高分组与低分组间得分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来考察条目是否具有较好的鉴别能力。如若高低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则可进入条目筛选阶段。在条目筛选阶段,为遴选出有效性好、实操性强、敏感度高的指标,本研究综合使用变异系数法(CV法)、指标间相关性系数法(指标共线性分析法)、指标与维度间相关性系数法、因子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以及内部一致性系数法(Cronbach’sα系数法)共6种方法对健康适能评价指标进行进一步筛选。4.量表考评方法量表的考评主要从信度、效度等指标进行。信度是指量表测量结果的稳定性与可靠性,一般通过分半信度、内部一致性信度、重测信度来反映。本研究采用Guttman折半信度系数、Cronbach’α系数、Spearman相关系数来反映量表信度。效度是指量表测量值与被试对象真实值的偏差的大小,主要用于评价量表的准确性与有效性,一般通过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区分效度等方面来进行考评。本研究采用Delphi征询法,各条目、维度、子量表得分的相关性,以及探索性因子分析与人口统计学特征等指标来考评量表的效度。研究结果1.操作定义与初级指标池经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复习与论证,本研究基于WHO提出的健康及体适能的定义,提出了健康适能的操作定义为:在应对内外环境变化时,个体在生理、心理和社会上所具备的最佳适应能力。基于本研究提出的健康适能操作定义,并借鉴国际上已有的成熟量表,本研究初步遴选了 47个生理适能指标、40个心理适能指标以及31个社会适能指标,共计118个指标构成健康适能评价体系原始条目池。2.Delphi征询法对条目的筛选本研究利用原始条目池编制专家征询表,并在全国范围内选取来自运动医学、临床医学、心理测量、健康评价与健康管理、量表编制等相关领域共24位专家进入正式征询。三轮征询中,专家征询表的回收率均大于90%,专家权威系数(Cr)均在0.8以上,第三轮专家征询的肯德尔和谐系数(Kendall’s W)为0.2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专家征询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根据专家对指标的重要性评价进行排序,优先保留重要性排序靠前的指标。结合专家的补充、修改与删除意见,对指标进行修改与调整,对于一些重要性排序靠前,但专家认为灵敏度不高、难以操作或存在争议较多的指标,经协调小组协商后予以修改或删除。经过多次筛选与讨论,最终确定25个生理适能指标、21个心理适能指标、16个社会适能指标入选,加上4个总体评价条目,总计纳入66个指标构成健康适能评价指标体系,形成《健康适能评定量表》的测试版。3.条目的分析与再筛选本研究运用临界比值(CR)法进行条目的分析,结果显示各条目高分组与低分组之间得分具有显着性差异,提示所有条目均能较好地区别不同个体的健康适能状况,据此保留所有指标进入条目筛选阶段。在条目筛选过程中,对健康适能62个条目经变异系数法(CV法)、指标间相关性系数法(指标共线性分析法)、因子分析法以及内部一致性系数法等6种方法进行筛选,保留被以上6种分析方法中选入4次及4次以上的评价指标。经过以上多种统计学方法的联合应用筛选,删除了一些区分度差、代表性差以及内容重复的指标,最终确定38个指标入选(包括14个生理适能指标,11个心理适能指标,9个社会适能指标以及4个总体评价条目),初步编制出健康适能评定量表第一版,即《健康适能评定量表V1.0》。4.健康适能评定量表的考评健康适能评定量表的信度主要通过分半信度、内部一致性信度、重测信度三个指标进行考评。应用该量表在三个人群(城镇居民、大学生、公务员)进行测试,结果提示Guttman折半信度系数均大于0.7,生理适能(PF)子量表、心理适能(MF)子量表、社会适能(SF)子量表以及健康适能总量表(HFMS V1.0)的Cronbach’α系数均在0.8以上,HFMS V1.0首次测试与再次测试总量表得分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826,表明HFMS V1.0具有良好的分半信度、内部一致性信度以及重测信度。健康适能评定量表的效度主要通过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内部效标效度、区分效度四个指标进行考评。原始条目池经过Delphi专家征询,可以有效地保证量表的内容效度。应用该量表在三个人群(城镇居民、大学生、公务员)测试结果提示:各条目与其维度得分间的相关系数、各维度与其子量表得分间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5,因子分析共提取出10个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各因子的贡献率介于3.474%-9.485%之间,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2.71%,各因子经旋转后具有较好的解释力度,与最初的理论构想吻合,该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以4个总体评价条目作为内部效标,结果显示生理、心理、社会总体评价条目与其对应的子量表得分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5,表明HFMS V1.0内部存在较强的关联性,效标效度较好。对比不同特征人群HFMS V1.0的得分差异,发现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人群的HFMSV1.0得分差异具有显着性,表明该量表能精准地测量出不同特征下的个体健康适能的得分差异,具有较好的区分效度。研究结论本研究立足于我国国情、文化背景及价值观念,采用Delphi征询法,编制出适合于不同人群的普适性健康适能评定量表。原始条目池经过Delphi专家征询,分析结果提示征询专家积极性系数、权威系数以及专家意见一致性系数较高,保证了量表条目的内容效度。本研究利用Delphi专家征询法筛选出的指标编制调查问卷,采用6种统计学方法对条目进行再次分析评价,确保了遴选条目的代表性、合理性及灵敏性。HFMS V1.0对不同人群的测试结果提示,该量表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量表设计达到最初理论构想,比较全面、具体、准确地反映出健康适能的真正内涵及外延,为开展个体健康适能的测量提供科学工具及方法。但由于时间及经费的限制,未开展该量表评价标准(即常模)与影响因素的研究。在接下来的研究中拟设计个体健康适能状况调查问卷,开展不同人群的健康适能状况及影响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构建其评价标准,了解不同人群的健康适能水平,并找出其影响因素,为有关部门制定不同人群健康适能的促进方案,提高其健康适能水平提供参考依据及方法学支撑。

卢贺[2](2018)在《OA关键基因筛选及鹿茸的归经靶向治疗作用研究》文中认为目的:1.中药鹿茸归肝、肾经,可用于治疗早期骨关节炎(OA),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且其归经属性尚无实验研究报道,故本研究拟从信号转导系统与受体学说角度,研究鹿茸对大鼠各脏腑cAMP/cGMP、TGF-β水平的影响,探讨其与归经的相关性;通过鹿茸干预OA模型大鼠,验证鹿茸对大鼠膝骨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并研究鹿茸对骨性关节炎软骨组织中TGF-β/Smad信号通路下游分子Smad2、3、6、7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作用;基于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筛选鹿茸干预后OA模型大鼠膝关节软骨组织的差异蛋白质,探讨鹿茸调控大鼠关节软骨形成治疗骨关节炎的可能靶点与作用机制。2.骨关节炎发病机制复杂,其基因组学研究结果繁多且多存在差异,故本研究拟通过整合、分析NCBI GEO数据库中人OA相关高通量基因芯片数据,利用生物信息工程分析技术筛选芯片数据中共同的差异基因,结合动物实验蛋白质组学结果筛选人OA发病关键基因,再利用PCR技术验证所得关键基因在临床组织样本中的表达情况。方法:1.动物实验选取3月龄健康雌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鹿茸低、中、高剂量组及空白对照组),每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经典Hulth方法制备骨关节炎疾病模型,造模4周后鹿茸低、中、高剂量组大鼠按分组不同给予鹿茸低、中、高剂量灌喂2周,空白对照组大鼠予等量生理盐水灌喂,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和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检测鹿茸灌喂后各组大鼠内脏组织cAMP、cGMP及TGF-β受体的表达水平,通过比较各内脏组织cAMP/cGMP及TGF-β受体相对表达量变化程度,分析鹿茸对各内脏组织的作用趋势。选择3月龄健康雌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鹿茸灌喂2周组、鹿茸灌喂4周组、鹿茸灌喂6周组),每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均采用经典Hulth方法制备骨关节炎疾病模型,造模4周后鹿茸灌喂组按分组不同给予鹿茸灌喂2、4、6周,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灌喂6周,末次灌喂2h后取各组大鼠双侧膝关节软骨,采用组织病理HE染色检测关节软骨组织病理改变情况,采用荧光定量-PCR和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方法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膝关节软骨Smad2、3、6、7 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选择3月龄健康雌性SD大鼠20只,应用经典Hulth方法制备骨关节炎疾病模型,造模4周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和鹿茸灌喂组,每组10只,鹿茸灌喂组大鼠按每100g体重予0.042g鹿茸粉剂连续灌胃4周,每天1次,模型对照组大鼠予等量生理盐水灌喂,末次灌喂2小时后取大鼠膝关节软骨提取总蛋白,行双向电泳结合硝酸银染色筛选两组大鼠膝关节软骨差异蛋白质点,考马斯亮蓝染色结合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行蛋白质鉴定,数据库检索匹配蛋白质信息,GO分析蛋白质编码基因功能富集情况。2.临床实验应用关键词“OA”、“osteoarthritis”在NCBI GEO数据库中搜索、筛选人OA相关基因芯片数据,在线工具软件GEO2筛选芯片中的差异基因,利用Funrichnew软件提取各芯片中的共同差异基因,采用DAVID工具对共同差异基因进行GO功能注释并分析KEGG pathway富集情况,将人OA基因芯片筛选出的共同差异基因与动物实验中蛋白质组学筛选的鹿茸作用靶点蛋白编码基因合并上传至在线分析工具String进行蛋白质互作网络分析,应用Cytoscape软件中MCODE工具包将分析得到的蛋白质互作结果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子集分析,筛选出人OA发病的关键基因。选取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三科住院患者按照制定的纳入/排除标准招募研究对象,向患者告知并签订知情同意书后纳入患膝骨关节炎拟行膝关节置换术的病人6名,归入OA组,纳入股骨颈骨折拟行髋关节置换病人6名,归入对照组,患者手术过程中采集临床样本并登记保存,在实验室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验证所筛选的人OA发病关键基因在两组临床样本中的表达情况。结果:1.动物实验1.1酶联免疫吸附实验结果显示:鹿茸低剂量组脾脏cAMP/cGMP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鹿茸中剂量组肾脏、心脏cAMP/cGMP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鹿茸高剂量组肝脏、卵巢cAMP/cGMP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脏腑组织cAMP/cGMP相对表达量由大到小排序,鹿茸低剂量组:肾、肝、卵巢、心、脾、脑、胃、肺、肠;鹿茸中剂量组:肾、肝、脑、脾、心、卵巢、肺、胃、肠;鹿茸高剂量组:肾、肝、卵巢、脾、心、肠、脑、胃、肺。1.2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鹿茸低、中剂量组肝、肾TGF-β受体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鹿茸低剂量组脾、胃,鹿茸中剂量组脾,鹿茸高剂量组肠、胃TGF-β受体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脏腑组织TGF-β受体相对表达量由大到小排序,鹿茸低剂量组:肾、肝、卵巢、肠、脑、心、肺、胃、脾;鹿茸中剂量组:肾、肝、心、脑、卵巢、胃、肠、肺、脾;鹿茸高剂量组:卵巢、肾、肝、脾、心、肺、肠、胃、脑。1.3 HE染色组织病理检测结果显示:病理观察可见空白对照组大鼠关节软骨四层结构清晰,细胞形态及排列规整,软骨潮线结构不明显;模型对照组大鼠关节软骨结构紊乱、软骨表面溃烂缺损,细胞数量弥漫性增多,呈团簇状杂乱分布;而鹿茸灌喂组关节软骨的病理改变介于空白对照组与模型对照组之间,随着灌喂时间的推移,软骨结构破坏情况逐渐改善。1.4聚合酶链式反应结果显示:模型组、正常组与鹿茸灌喂组三组比较:Smad2mRNA模型组较正常组降低(P<0.01),鹿茸灌喂组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5);Smad3mRNA模型组较正常组稍升高(P>0.05),鹿茸灌喂组较模型对照组升高(P<0.01);Smad6、7 mRNA模型组较正常组升高(P<0.01),鹿茸灌喂组较模型对照组稍降低(P>0.05)。鹿茸灌喂组中2、4、6周三个时间点比较:Smad2 mRNA 4周与2周比较,4周时降低(P<0.01),6周与4周比较,6周时升高(P<0.05);Smad3 mRNA 4周与2周比较,4周时略降低(P>0.05),6周与4周比较,6周时略升高(P>0.05);Smad6 mRNA 4周与2周比较,4周时稍降低(P>0.05),6周与4周比较,6周时稍升高(P>0.05);Smad7 mRNA4周与2周比较,4周时降低(P<0.01),6周与4周比较,6周时升高(P<0.01)。1.5蛋白质免疫印迹结果显示:模型组、正常组与鹿茸灌喂组三组比较:Smad2蛋白模型组较正常组降低(P<0.01),鹿茸灌喂组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1);Smad3蛋白模型组较正常组升高(P<0.01),鹿茸灌喂组较模型对照组升高(P<0.01);Smad6、7蛋白模型组较正常组升高(P<0.01),鹿茸灌喂组较模型对照组降低(P<0.01)。鹿茸灌喂组中2、4、6周三个时间点比较:Smad2、3蛋白4周与2周比较,4周时降低(P<0.01),6周与4周比较,6周时升高(P<0.01);Smad6蛋白4周与2周比较,4周时升高(P<0.01),6周与4周比较,6周时降低(P<0.01);Smad7蛋白4周与2周比较,4周时降低(P<0.01),6周与4周比较,6周时略降低(P>0.05)。1.6双向电泳结果显示:模型对照组和鹿茸灌喂组膝关节软骨硝酸银染色结合双向电泳分别分离出4027、4573个蛋白点,筛选出35个差异明显的差异蛋白质点,其中上调表达18个,下调表达17个,考马斯亮蓝染色后匹配到原硝酸银染色差异蛋白点16个,其中上调表达9个,下调表达7个,各差异蛋白质点的差异倍数均>1.3倍。1.7质谱结果显示:各考马斯亮蓝染色差异蛋白质点经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鉴,数据库匹配检索得出14个目标蛋白质,其中鹿茸灌喂组上调表达9个,包括二氢嘧啶相关蛋白2(Dpysl2)、血清转铁蛋白(Tf)、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erpina3n)、乳酸脱氢酶B亚基蛋白(Ldhb)、骨诱导因子(Ogn)、脂联素(Adipoq)、腈水解酶1(Nit1)、调亡诱导因子家族蛋白PEF1(PEF1)、小分子热休克蛋白(Hspb1),下调表达7个蛋白质点中有三个蛋白点经质谱分析匹配为相同蛋白质,故鉴定出下调表达的蛋白质5个,包括C型凝集素结构域家族蛋白(Clec3b)、钙网织蛋白(Calr)、内质网钙结合蛋白3(Rcn3)、内质网钙结合蛋白1(Rcn1)、核异质核糖核蛋白(Hnrnpu),各蛋白质点Mascot评分均>58,匹配显着(P<0.05)。1.8 GO功能分析结果显示:鉴定出的差异蛋白质主要富集的生物过程为细胞对药物反应过程(P=4.89E-02)、平滑肌细胞增殖负性调节过程(P=2.70E-02)、细胞对有机物的反应过程(P=2.77E-02)、细胞对环磷酸腺苷的反应过程(P=1.22E-03)及视网膜内环境稳态过程(P=2.37E-02);细胞组分富集分析显示这些蛋白质主要定位在细胞外泌体(P=3.58E-06)、细胞外间隙(P=8.10E-05)、细胞外基质(P=5.12E-04)与膜结构(P=9.09E-03);分子功能富集分析显示这些蛋白质以钙离子结合(P=1.60E-03)和作用于非肽碳氮键的水解酶活化(P=8.56E-03)为其主要分子功能。2.临床实验2.1基因芯片筛选差异基因:检索NCBI GEO数据库中人OA相关基因芯片数据,纳入人软骨和软骨下骨组织来源OA相关基因芯片检测研究数据3项,利用在线工具GEO2R和Funrichview软件筛选出人软骨与软骨下骨组织来源共同差异基因39个,其中上调表达基因17个,下调表达基因22个,各基因差异倍数绝对值均>1.5,差异显着(P<0.05)。2.2 GO分析与通路富集分析:共同差异基因的GO功能注释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人软骨与软骨下骨组织来源共同差异基因主要涉及的生物过程为骨骼系统发育(P=7.78E-06)、软骨细胞分化(P=4.49E-05)、骨骼系统形态发生(P=8.53E-05)、关节软骨发育(P=6.32E-04)、成骨细胞分化(P=8.01E-04)及骨化过程(P=9.86E-04);定位在胞外区部分(P=4.08E-03)、细胞外基质(P=5.65E-03)、蛋白质的细胞外基质(P=7.78E-03)、细胞外区域(P=9.97E-03)、细胞外基质成分(P=3.22E-02)及细胞顶端部分(P=4.44E-02)的细胞组分中;富集的分子功能为亚铁结合(P=4.59E-02)、跨膜信号受体活动(P=5.57E-02)、分子转导活动(P=6.03E-02)、受体活动(P=6.03E-02)、跨膜受体活动(P=6.54E-02)与信号受体活动功能(P=7.60E-02);主要富集在破骨细胞的分化相关通路(P=6.44E-02)、PPAR信号通路(P=1.93E-01)、细胞外基质受体相互作用通路(P=2.44E-01)、细胞粘附分子(CAMs)通路(P=3.67E-01)、趋化因子信号转导通路(P=4.52E-01)、黏附斑通路(P=4.87E-01)、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通路(P=5.26E-01)、PI3K/Akt信号通路(P=6.76E-01)中。2.3蛋白质-蛋白质互作网络分析:将人软骨与软骨下骨组织来源共同差异基因与鹿茸作用靶点蛋白编码基因合并进行PPI分析,筛选出PPI综合评分>0.15的基因节点52个,互作关系129个,平均节点值4.96,P=2.54e-11,再通过MCODE模块进行分析,得到网络子集2个,子集1包括基因CLAR、CA2、HSPB1、ADIPOQ、MMP1、TF、PPARG、GLI2、CXCR4,子集2包括基因SFRP2、NTN1、CHAD、OGN。2.4基因的临床标本表达量验证:筛选得到的人OA发病关键基因8个,碳酸酐酶2基因(CA2)、基质金属蛋白酶1基因(MMP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基因(PPARG)、GLI家族锌指蛋白2基因(GLI2)、CXC趋化因子受体4基因(CXCR4)、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2基因(SFRP2)、轴突生长诱向因子1基因(NTN1)、软骨粘连素基因(CHAD)mRNA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显示,OA组与对照组比较,MMP1、PPARG、CXCR4基因mRNA表达上调(P<0.05),CA2、GLI2、SFRP2、NTN1、CHAD mRNA表达下调(P<0.05)。结论:1.动物实验1.1鹿茸对大鼠信号转导系统水平变化及受体表达水平的影响作用以肾脏、肝脏为主,与鹿茸传统归经理论相符,可作为鹿茸归经属性的实验研究依据。1.2在OA软骨中Smad2、3基因与蛋白表达量降低,Smad6、7基因及蛋白表达量升高,中药鹿茸通过促进TGF-β/Smad信号通路下游分子Smad2、3表达,抑制Smad6、7的表达,促进关节软骨的修复,从而对OA大鼠起到治疗作用。1.3在鹿茸干预大鼠OA过程中,鹿茸上调关节软骨中二氢嘧啶相关蛋白2、血清转铁蛋白、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乳酸脱氢酶B亚基蛋白、骨诱导因子、脂联素、腈水解酶1、调亡诱导因子家族蛋白PEF1、小分子热休克蛋白表达,下调C型凝集素结构域家族蛋白、钙网织蛋白、内质网钙结合蛋白3、内质网钙结合蛋白1、核异质核糖核蛋白表达,通过GO功能分析、KEGG Pathway富集分析研究结合以往文献报道推断这些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可能是鹿茸治疗OA的作用靶点。2.临床实验通过对NCBI GEO数据库中人OA相关高通量基因芯片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得到8个共同差异表达的关键基因,PCR验证后发现在人OA软骨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基因(MMP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基因(PPARG)、CXC趋化因子受体4基因(CXCR4)表达上调,而碳酸酐酶2基因(CA2)、GLI家族锌指蛋白2基因(GLI2)、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2基因(SFRP2)、轴突生长诱向因子1基因(NTN1)、软骨粘连素基因(CHAD)表达下调,通过GO功能分析、KEGG Pathway富集分析结合以往文献报道发现这些基因在OA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推断这些基因可能是人OA发病的关键基因。

刘洋[3](2017)在《近代中医体制化历程(1919-1937) ——以中医改进研究会为中心》文中认为近代以来,随着封建社会的瓦解和科学主义在中国的勃兴,中医的生存空间被急剧压缩。建立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基础上的中医,其科研、教育、医疗、管理、交流、传播、评价等方法体系,都与建立在现代科学思想基础上的西医大为迥异,也与基于西方的近代中国社会建制格格不入。为了谋求发展,近代中医不断改良、汇通、论战、抗争,直至尝试“科学化中医”,希望改造中医,使其融入近代科学的体系。伴随着抗争与羁绊中的前行,中医自觉不自觉吸收和借鉴了西医的思想和制度,开始了中医体制化的探索。科学体制化是科学体制的形成过程,是科学发展的组织条件和制度保证,是科学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从科学社会学的角度,医学体制化的重要标志是医院、医学院、医生组织以及政府主导的公共卫生和医疗保障制度的形成。其显着的特征是医学知识与政治的结合,以及对医疗空间的制度性分割。由于近代社会政治制度源于西制,中医天然地被社会体制排除在外,晚清和民国政府没有主动启动中医体制化进程。中医体制化基本上萌生于中医民间,由中医界自下而上努力探索,其层次、范围、效果上与西医的近代体制化相比,距离很大。与民国政府的“抑中扬西”的卫生政策相左,近代山西地方政府对中医采取扶持政策,中医体制化在近代山西得以率先发轫。山西模仿西方科学和西医体制,成立中医社团、开展中医学校教育、创办医院、出版发行中医期刊和书籍,以及制订和完善中医学术、研究制度等努力,在中医体制化中作出独到的努力。本文以具有独特历史价值的近代山西中医改进研究会及其活动为视角,放眼整个近代中医的发展历程、中医与社会的关系、中医与西医的矛盾和媾和。通过历时共时的分析,探讨体制化对中医发展的促进和制约作用,为时下政府在中医药管理中的角色定位、职责界定、市场划分,提供有益参照。本文主体包括绪论、正文(共七章)、结束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概念释名。正文分为七章,第一章介绍了近代中医体制化的背景;其后五章是关于山西中医体制化的探索实践内容;最后一章总结山西中医体制化的贡献与启示。第一章是关于近代中医体制化的背景。近代中医体制化以中医思想文化变革为基础,“西学东渐”的近代化思潮是中医的近代化转型的根本原因。正是在这种近代化思潮的影响下,面对薄弱的医疗卫生基础,山西从统治和现实需要出发,积极推动开展中医改进。中医体制化在地方政府的主导下在近代山西发端。第二章是关于山西中医改进研究会的创建及发展内容。山西中医改进研究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官办的中医社团。山西行政长官阎锡山在学会的创办、发展、运行中都发挥主导作用,给予经费、政策、发展环境的支持。由于组织稳定,经费充裕,中医改进研究会发展迅速。研究会在管理制度、科研方法、学术奖励等各个方面吸收西学,建立了一套系统完整的规范,保障了中医研究的有序开展。研究会发展中期,由于政治、社会局面发生巨大转变,及“中医科学化”思潮出现,研究会进行了改组,从人员、机构、组织多方面发生较大调整。研究会宗旨也从最初的“中医改进”向“中医科学化”演变。第三章是关于中医教育探索的部分。近代山西山西医学教育历经波折,先后创办了“山西医学专门学堂”、“山西医学传习所”和“山西医学专门学校”等医学教育机构。后者几易其名,学制、课程、教育方向也随之不断变化。特别是其办学方针的“由中转西”,反映了中西医教育难以实现良好契合的矛盾。近代中医教育界在探索建立学制,统一课程设置,编辑中医教材,兴办中医学校,培养中医人才过程中的努力,也是不断寻求合理医学教育建制的过程。最终,在中医向西医的参习和妥协中,近代中医教育建制得以建立。第四章是关于中医临床与防疫实践的内容。作为中医研究和中医教育的实践场所,中医改进研究会的附设中医医院设立后,引入了西医医院的理念,设立养病室(病房)、加强院感管理、完善诊疗制度,不断提高中医的临床诊治能力。为了弥补中医在卫生防疫中显露出的不足,研究会建立了疫情报告和研判制度,积极探索中医在卫生防疫中的作用。由于西医对传染病的病原学、传播途径方面具有证据确凿、逻辑合理的实践优势,使得基于西制的近代政府,有充分理由选择西医理论和制度作为卫生防疫的立法和行政依据,西医在国家卫生防疫体系中的地位得以通过政治制度确立,成为卫生防疫的主角,中医逐渐退出了卫生防疫体系。第五章介绍了中医改进研究会在历次中医抗争社会活动中的参与情况。中医界面对政府、西医的不公正政策和歧视,从维护自身权益以及中医地位出发,积极投入到抗争和中西医论战中。在纳入教育体系、创设中央国医馆、建立中医社会体制等方面,中医改进研究会与全国中医药界,互通声气,积极运用请愿抗争和参政提案等手段,奔走呼号,终获一定成效。《中医条例》、《医师法》等法律法规的颁布使中医在法律地位上与西医平等;中央国医馆、卫生署中医委员会的成立,成为中医行政管理建制化的标志;中医纳入学制的章程获得通过,中医执业考核得到实施等一系列突破,使得中西医并存的二元医疗卫生体制渐见雏形。第六章是关于中医学术传播与交流方面的内容。医学交流机制与系统的形成,是医学体制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传统中医“秘而不宣”的习惯,随着近代报纸、期刊在中国的出现,发生了巨大改变。山西中医改进研究会创办的《医学杂志》,作为中医学术交流的载体,业界沟通的桥梁,中西医论战的平台,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研究会的改组,《医学杂志》的办刊思想也由“中医改进”向“中医科学化”发生转换。同时,研究会还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征集审查民间验方活动,出版了蕴含巨大学术价值的《审查征集验方》。研究会采取出版代销名家医书、与其他中医团体交换期刊、在杂志刊登医药信息等的形式,广泛进行业界交流,在近代中医的学术传播交流体制化中取得积极成效。第七章总结了山西在中医体制化中的贡献与启示。由于地方行政力量的鼎力支持,甚至将发展中医作为省政发展的重要内容,近代山西强化中医管理,从机构、组织、制度、机制方面,在神州一隅开辟了中医体制化的试验田。中医改进研究会的实践表明,整体论和还原论的融贯是未来中医发展的基础。辩证认识中西医,以包容胸怀接受在一定时期内中西医二元化格局的局面,有助于未来产生真正的新的生命科学。中医体制化是中医科学化概念的重要延伸,是中医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结束语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对全文的概括总结;二是指出了本文仍需努力的方向;三是下一步需要关注的研究方向。附录共有9个部分,汇总了近代山西中医体制化相关制度和近代山西医学发展沿革等等,为研究提供详实的参证。纵观中医在中国悠久的发展历史,中医发展的各个兴盛阶段多得益于体制的促进。新中国成立后,“中西医结合”、“中医药现代化”、“中医药国际化”等概念和思路,都是基于振兴中医发展的目的提出的。同时,也反映出中医自身的特性与历次被强加之上体制的不适应。直到170年后的今天,依然没有寻求出适合中医的发展之路;如何处理中西医二者的关系,也是众说纷纭。根本的原因在于中医和西医的“范式”不可通约,源于西医的近代医疗体制无法适应中医发展的自身属性。有着五千年深厚文化和历史底蕴的传统中医,面对互联网时代带来的又一次科学和意识形态的革命,需要再次审视其发展规律,完善中医体制化建设。

林菲[4](2017)在《HBPS量表检测健康女性衰老度分值分布特点与规律及其衰老分值判断表构建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以现代医学模式为指导,应用健康人生理-心理-社会学(HBPS)三维衰老度量表进行女性衰老度测量,分析其衰老分值变化规律和敏感条目,且构建健康女性衰老度分值判断表。方法:研习HBPS量表,并进行相关技术指标评价,采用年龄分层抽样开展健康女性衰老度检测,且采用相应的统计学技术分析女性衰老度分值的分布特点和规律;利用线性相关法探索与女性衰老度分值相关性大的指标和条目;通过百分位数法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法构建健康女性HBPS量表衰老度分值判断表。结果:(1)HBPS衰老度量表不同维度权重分配理想,W生理=0.540、W心理=0.297和W社会=0.163,共包含55个条目。量表总Conbach’sα信度系数为0.918,重测信度为0.872(P<0.001);内容效度指数中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I-CVI)范围在0.861.00之间,评价为“优秀”;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S-CVI)中全体一致S-CVI(S-CVI/UA)为0.910(>0.800),平均S-CVI(S-CVI/Ave)为0.984(>0.900);结构效度经探索性因子分析解释总方差变异的60.331%。(2)现场测量共获得有效问卷1566份,衰老总分为28.6785.84分;其中生理、心理和社会学三个维度的衰老得分分别为12.4047.78分、9.9224.96分、3.4415.90分,各年龄组的分值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其中,生理维度得分的变化速度表现在40到50年龄段组间分值改变与其他组间比较曲线斜度相对陡,心理维度衰老分值变化在20岁到30岁两个年龄组间及70岁以后的曲线较陡,在社会维度衰老分值变化中,70岁年龄段后出现明显上升。年龄与衰老总分呈高度相关(r=0.772,p<0.001),且不同年龄组研究对象的衰老总分经方差分析和两两比较均有差异。(3)10个指标均与衰老总分有线性相关,其中“形态体貌”、“感觉运动”、“功能状态”“认知功能”与总分呈高度相关(r均在0.75以上);量表中与女性衰老总分呈中高度相关(r≥0.50)的条目有23个,占全部条目的41.82%,其中高度相关(r≥0.70)的有“皱纹、皮肤弹性、牙齿摇/脱、白发量、脸/手老年斑、眼睑松弛、长时记忆”等条目。(4)利用量表所测得分构建了健康女性HBPS衰老量表的百分位数法衰老度分值判断表及ROC曲线法衰老度分值判断表。结论:HBPS量表的构建从多维度上反映人体衰老度,在女性衰老度测量中也有理想的信度和效度,评判结果客观可信;实证研究反映了女性HBPS量表衰老总分和各维度得分随年龄增加而上升,且表明了在不同年龄段中的分值变化特点;55个衰老条目在女性衰老中相对影响不尽相同,能较好地反映女性衰老分值变化的敏感性,其中有7个条目呈高度相关,但也有极少量条目不够敏感;以百分位数法和ROC曲线法制作的衰老度分值判断表,创造性地提供了被测对象的衰老度得分结果判断工具,百分位数表尤其做到了同一年龄组断面的四分段衰老情况的精细判断和ROC曲线表跨年龄段的纵向判断,体现了良好的应用价值。

林骞[5](2017)在《中药治疗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的meta分析》文中指出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对比中药联合常规西医治疗与单纯常规西医治疗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疗效,为以后中药治疗心血管疾病合并心理障碍患者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在国内外主要文献数据库,如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检索相关的中文关键词“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等,英文检索词如“‘chinese medicine’AND‘Coronary Diseases’AND‘Anxiety OR Deppression’”等同义词或相近词,收集截止2017年3月所有关于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随机对照试验的相关文献,并对其筛选、信息统计、偏倚评价、进行数据资料提取,应用Revman5.3软件进行统计,敏感性分析、制作树形图与漏斗图,得出结论。结果:通过检索,获得文献719篇,通过Note Express文献管理软件剔除重复文献剩余237篇,然后后进行阅读摘要,删除后获得全文75篇。通过阅读全文,去除不符合标准的文献,最终纳入24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1.心绞痛疗效:共15个研究,纳入1063人,合并效应量OR为3.69,95%C I为2.605.22,P<0.00001,有统计学意义。2.中医证侯疗效:共9个研究,纳入683人,其合并效应量OR为3.87,95%C I为2.685.60,P<0.00 001,有统计学意义。3.抑郁自测量表评分(SD S评分):(1)亚组1—联合应用黛力新组,纳入2个研究,总共纳入130人,均数差(WMD)合并效应量值为-12.52,95%C I为-13.95-11.09,P<0.00001,有统计学意义;(2)亚组2—单纯应用中药组3个研究,纳入患者200人,其WMD合并效应量为-4.58,95%CI为-6.86-2.31,P<0.00001,有统计学意义;(3)SDS评分组5个研究,纳入330人,WMD合并效应量为-10.27,95%CI为-11.49-9.06,P<0.00001,有统计学意义;(4)亚组间的异质性:χ2=33.46,I2=97%,P<0.00001。4.焦虑自测量表评分(SAS评分):(1)亚组1—联合应用黛力新组2个研究,共纳入130人,其WMD合并效应量-12.37,95%CI为-13.66-11.08,P<0.00001,有统计学意义;(2)亚组2—单纯应用中药组2个研究,总共纳入患者200人,其WMD合并效应量为-4.34,95%CI为-6.93-1.75,P=0.001,有统计学意义;(3)SAS评分组共4个研究,纳入330人,其WMD合并效应量值为-10.77,95%C I为-11.93-9.62,P<0.00001,有统计学意义。(4)亚组间异质性:χ2=29.57,I2=96.6%,P<0.00001结论:1、在心绞痛疗效、中医证侯疗效、降低患者SAS及SDS评分方面,常规西医治疗联合中药治疗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患者优于单纯西医治疗。2、在降低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患者SA S及SDS评分方面,中药与黛力新有协同作用。

黄建辉[6](2015)在《公平与卓越的追求:美国特殊教育发展与变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特殊教育是面向身心障碍者和其他有特殊教育需要人群的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类社会民主、文明发展程度的提升,特殊教育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过程中最为关注的领域之一。特殊教育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国民素质的综合水平,成为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特殊教育兴起于欧洲,却兴盛于北美。美国社会民众对民主、自由、平等的强烈渴望与追求成为其特殊教育不断超越发展的不竭动力。从19世纪初期正式产生发展至今,美国特殊教育总体上经历从救护到教育、从封闭到开放、从隔离到融合、从全纳到卓越四个发展阶段。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伴随教育理念的更新、行政与专业保障体系的完善以及社会参与力量的增强,美国特殊教育发展模式整体上从隔离发展转向了融合发展,教育过程从消极地局限于补偿特殊学生身心功能缺陷转向了积极地全面开发特殊学生的发展潜能,政府教育决策与具体发展措施的重心逐渐从单纯保障特殊学生的受教育机会和教育环境转向了重点关注特殊学生的受教育过程和教育成效。在联邦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追求卓越发展、坚持公平与效率兼顾成为当前美国特殊教育发展战略目标。而这些都充分体现了美国社会对人性的尊重、对学生差异的认同和对多元文化的欣赏。尽管我国特殊教育起步时间稍晚于美国,但从实践来看,我国特殊教育与美国特殊教育经历了相似的发展模式转变。作为后起者,我国特殊教育发展路径带有明显的美国特殊教育发展痕迹和规律。从这个角度而言,美国特殊教育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很可能就是我国特殊教育发展中正在或即将面临的问题。本研究以历史时间为线索,以教育公平与卓越发展为视角,通过文献法、历史分析法和比较法等研究方法,对美国特殊教育发展过程和推动其变革的核心因素以及相关问题作了深入而系统地梳理与分析,以此来揭示特殊教育某些内在固有的发展规律和特点,从而为我国当前特殊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冯巍[7](2013)在《和谐生态医学伦理学立论基础、实践原则及教育途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同时,也为和谐生态医学伦理学立论基础、实践原则及教育途径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和价值支撑。非典、禽流感、雾霾引发的呼吸道感染等传染病的流行,使人类在对传统医学模式的质疑中探索更加适合现代医学发展需要的新模式。于是,生态元素逐渐融入到了传统医学模式之中。医学伦理学是有关医学领域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的研究。它的价值取向,是随人类社会和医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随着生态医学模式的建立,医学伦理的类型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医学伦理的生态化趋势日益明显,其结果必然促进和谐生态医学伦理学体系的建立。本文以系统论、和谐生态伦理观、生态医学模式观、传统和谐生态医学伦理观、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以及和谐社会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作为立论基础,论证了和谐生态医学伦理学的核心原则、本质内涵、基本特征、目标体系、主要内容、评价标准及理论特质,拓展了现实维度中的医德实践理念,并提出了理论体系的教育途径。

张秋菊[8](2011)在《现代医学模式转变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分析》文中认为我国医学模式转变中面临着许多挑战:医疗资源不足与人口众多的矛盾仍然很突出、发展缓慢的中医学与快速膨胀的西医体系矛盾尖锐、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道德建设明显滞后的矛盾的解决方式还在探索。加快现代医学模式转变的对策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加强执政理念与新医学模式理念的有机结合、加强医务人员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的培育、不断探索相关职业资源有效整合的途径。

江丽杰[9](2011)在《中风病证候疗效评价结局定位的初步探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对中医证候诊断要素、证候疗效评价特点、现代疾病结局定位与评价的文献回顾研究,以中风病为例,探索中风证候疗效评价的结局定位及证候动态变化与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及生存质量简表(QOL-BREF)之间的关系。方法:1.文献分析1.1从临床流行病学/DME的角度,通过对统编教材《中医诊断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994年)等行业标准及证候概念等相关文献研究,分析证候诊断构成基本要素及中医证候疗效评价的内容、特点与方法;1.2梳理现代医学疾病结局分类、结局指标、评价方法等内容的文献,结合中医证候的内涵来探讨证候疗效的结局定位范畴;2.临床中风数据分析应用贝叶斯网、典型相关分析、广义估计方程等多种统计方法对已有的522例中风病数据进行分析,探讨中风证候评价诸构成要素动态变化及与其他结局指标(NIHSS、ADL、QOL-BREF等)之间的关系。结果:1.筛选出5个证候诊断分类要素(病因、病位、病性、病势、病机)并对其概念内涵进行了文献研究。2.现代疾病结局包括损伤、残疾、残障三类;损伤的评价有生物学指标、重要症状、体征、实验室仪器检查评价等;残疾的评价方法主要是日常生活能力的评价;残障的评价主要是生存质量及疾病特殊量表的评价。3.中风病入院时证候诊断主要分单证、复合证两类,单证中痰证、风证、火热证出现频率相对较高;而复合证中风痰组合最多,其次为风火痰、风痰气虚、风火痰瘀、风火痰瘀气虚、风火、痰火、痰气虚、风痰瘀气虚等。;4.筛选出中风病诊断标准中不适合作疗效评价指标的条目:发病即达高峰、24小时病情达到高峰、48小时病情达到高峰、病情数变。5.不同观测时点中风病证候积分变化与NIHSS评分变化相关性分析6.中风证候积分变化与ADL、QOL-BREF评分变化的相关性分析:在28d-3m时,缺血性中风与出血性中风的风证、气虚证证候积分变化均与ADL评分变化相关。7.中风病6个证候与NJHSS的平均评分有相同的变化趋势,即均随时间变化呈下降趋势。其中NIHSS评分的改变对风证、火热证、痰证、气虚证、阴虚阳亢证积分的改变有显着的影响,但是对血瘀证积分的改变没有显着影响;随着治疗时点的延长各个患者的平均6类证候积分均呈下降趋势,风证、火热证、血瘀证、阴虚阳亢证在治疗第4次后即14d后,证候积分改变不显着;痰证在治疗第5次后即28d后证候积分改变不显着;气虚证证候积分改变显着与否的时间节点没有规律可循。8.典型相关分析得出中风某些症状如风证-目珠情况与NIHSS量表的眼球运动相关程度较高,气虚证-肢体与ADL量表吃药、吃饭、穿衣、使用公交车等相关程度较高;痰证-舌体与NIHSS量表的提问、构音障碍等相关程度较高;中风症状与NIHSS、ADL、QOL被对方典型相关变量解释比例在35%-58%左右。结论:1.证候诊断要素与证候疗效评价要素不同;2.证候评价的范畴主要是患者的自觉症状和体征,应属于现代医学疾病结局“损伤”(impairment)的层面;3.中风病证候动态变化与现代医学评价量表(NIHSS、ADL、QOL-BREF)之间的关系总体相关性不强,但缺血性中风某些中医症状与NIHSS、ADL量表某些条目之间关呈较强相关性,而且中风症状与NIHSS、ADL被对方典型相关变量解释比例尚可。

邹飞[10](2010)在《新医学模式下医学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文中指出随着健康概念的更新,疾病谱、死亡谱的改变以及社会对卫生需求的扩大化,迫切要求医学模式要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化。而医学模式的转化要求医学教育改革必须先行,但迄今为止医学教育模式仍沿袭着生物医学模式下的人才培养体系,它严重影响了医学模式的转变。为了更好的适应医学模式健康快速的转变,医学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医学模式转变迟缓原因之再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医学模式转变迟缓原因之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健康适能评定量表的编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 研究背景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体适能的概念与分类
        2.2 健康体适能的内涵
        2.3 健康适能与自测健康
        2.4 “健康适能”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3 现阶段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体适能与健康体适能的概念不统一
        3.2 “健康适能”的评价内容不全面
        3.3 他测的方式不利于人群大规模推广
    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4.1 研究的目的
        4.2 研究的意义
    5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5.1 主要研究内容
        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Delphi专家征询法对评价指标的初筛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分析法
        2.2 Delphi专家征询
    3 研究结果
        3.1 专家基本情况
        3.2 专家积极系数
        3.3 专家权威系数
        3.4 专家的意见一致性系数
        3.5 健康适能三类评价指标权重
        3.6 健康适能备选指标的重要性评价
        3.7 健康适能评价指标的筛选
    4 分析与讨论
        4.1 专家征询的可靠性分析
        4.2 评价指标的内容分析
        4.3 采用Delhi法筛选条目的初步结果
第三章 健康适能评价指标的分析与再筛选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3 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2.2 条目分析
        2.3 条目筛选
    3 条目筛选结果
    4 讨论
        4.1 条目分析
        4.2 条目筛选
第四章 健康适能评定量表的考评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
        1.2 考评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2.2 信度分析
        2.3 效度分析
    3 讨论
        3.1 调查表的回收率与有效率
        3.2 量表的信度考评
        3.3 量表的效度考评
    4 健康适能评定量表的初定
        4.1 HFMS V1.0的特点
        4.2 HFMS V1.0的适用范围
        4.3 HFMS V1.0的使用和计分方法
        4.4 HFMS V1.0使用的注意事项
第五章 结论
    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1.1 通过文献复习法提出了健康适能的操作定义并构建遴选指标池
        1.2 应用Delphi法构建健康适能评价指标体系取得较好成效
        1.3 应用多种统计学方法保证了指标筛选的科学性
        1.4 编制出的健康适能评定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2 研究不足与展望
        2.1 研究不足
        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成果
致谢

(2)OA关键基因筛选及鹿茸的归经靶向治疗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OA的致病因素
    1.2 OA病理变化与关节内组织生物学特性改变
    1.3 OA相关发病机制与学说
    1.4 OA与TGF-β/Smad信号通路
    1.5 中医对OA的认识
    1.6 OA相关的组学研究
    1.7 归经理论的现代研究
第二章 动物实验研究
    第一节 基于信号转导系统与受体学说的鹿茸归经相关性研究
        2.1.1 前言
        2.1.2 材料
        2.1.3 方法
        2.1.4 结果
        2.1.5 讨论
    第二节 基于TGF-β/Smad信号通路验证鹿茸对OA的治疗作用研究
        2.2.1 前言
        2.2.2 材料和方法
        2.2.3 结果
        2.2.4 讨论
    第三节 基于蛋白质组学的鹿茸治疗OA作用靶点筛选研究
        2.3.1 材料和方法
        2.3.2 结果
        2.3.3 讨论
第三章 临床实验研究
    第一节 基于生物信息工程数据分析技术的人OA关键基因筛选研究
        3.1.1 前言
        3.1.2 方法
        3.1.3 结果
        3.1.4 讨论
    第二节 人OA关键基因的临床验证研究
        3.2.1 临床资料
        3.2.2 研究方法
        3.2.3 结果
        3.2.4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3)近代中医体制化历程(1919-1937) ——以中医改进研究会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3 研究思路
    0.4 方法与创新
    0.5 概念释名
第一章 近代中医体制化的背景
    1.1 近代化思潮对中医的影响
        1.1.1 海防思潮下的中西医参合
        1.1.2“中体西用”思潮下的中西医汇通
        1.1.3 维新变法后的中医改良
        1.1.4 新文化运动后的中医科学化
    1.2 近代中医体制化的发轫
        1.2.1 社会制度与中医的关系
        1.2.2 近代中医社团的建立
        1.2.3 近代中医教育的开展
        1.2.4 近代中医医疗机构的创设
        1.2.5 近代中医期刊的发行
    1.3 近代山西的医疗卫生状况
        1.3.1 山西悠久的中医药历史
        1.3.2 近代山西的医疗体系
        1.3.3 近代山西的卫生防疫
    1.4 近代山西中医改进的背景
        1.4.1 独特的地方历史文化传统
        1.4.2 阎锡山对中医的思想认同
        1.4.3 重要幕僚和在晋中医的影响
        1.4.4 卫生经济的现实需要
    1.5 近代山西中医改进的特点
        1.5.1 远大的目标
        1.5.2 合理的原则
        1.5.3 体制化的方向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研究团体:从创建到改组
    2.1 兼容并蓄中逆袭创设(1919-1929)
        2.1.1 官办社团的特征
        2.1.2 中医改进研究会的创设经过
        2.1.3 理事为中心的中医学共同体
    2.2 历经坎坷后改弦更张(1930-1937)
        2.2.1 改组原因及过程
        2.2.2 会员和分会制度的完善
        2.2.3 中医师职业团体的雏形
    2.3 宗旨:从“改进”到“科学化”的嬗变
        2.3.1 成立初期:弘扬与改进
        2.3.2“中西医论战”中:衷中参西
        2.3.3“废止中医案”后:科学化的提出
    2.4 系统全面的研究规范
        2.4.1 不断完善的制度规程
        2.4.2 持之以恒的研究例会
        2.4.3 行之有效的学术奖励
    2.5 源于西学的研究思路
        2.5.1 引进还原论思维:分级与分科
        2.5.2 实证主义方法
        2.5.3 开放包容的研究态度:中西医兼容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医学教育:实践与机制
    3.1 中西医兼业:山西医学专门学堂和晋城医学馆
        3.1.1 山西医学专门学堂
        3.1.2 晋城医学馆
    3.2 分层培养:山西医学传习所与山西医学专门学校
        3.2.1 山西医学传习所
        3.2.2 山西医学专门学校
    3.3 改弦易辙:山西医学专科学校到私立山西川至医学专科学校
        3.3.1 山西医学专科学校
        3.3.2 私立山西川至医学专科学校
    3.4 建立中医学制的探索
        3.4.1 编订课程和教材
        3.4.2 加入近代学制
    3.5 借鉴西医的中医教育模式
        3.5.1 中西医并行教授
        3.5.2 初试中医护理教育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医疗与卫生:从医院到社会
    4.1 引进西医理念的中医院
    4.2 养病室在中医医院的设立
    4.3 院感管理制度的雏形
    4.4 中医防疫的体制化实践
        4.4.1 中医参与防疫的背景
        4.4.2 疫情报告制度的建立
    4.5 中医退出传染病防控的原因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体制化的社会行动:联合与抗争
    5.1 面对“管理医士规则”秉持
    5.2 在加入教育体系中凸显
    5.3 在“存废之争”中联合
    5.4 为设立中央国医馆呼号
    5.5 中医体制化构想的提出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学术传播交流:期刊与书籍
    6.1 编辑出版期刊
        6.1.1 《医学杂志》的出版
        6.1.2 《医学杂志》的发行
        6.1.3 《医学杂志》的编者
        6.1.4 《医学杂志》的作者
    6.2 从“改进”向“科学化”的调适
        6.2.1 办刊宗旨
        6.2.2 栏目设置
        6.2.3 文章主题
        6.2.4 作者倾向
    6.3 征集审查民间验方
        6.3.1 民间验方的征集活动
        6.3.2 严谨合理的审查程序
        6.3.3“贱便验”为纲的收录标准
        6.3.4 《审查征集验方》的社会影响
    6.4 出版发行名家论着
        6.4.1 彭承祖的《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6.4.2 赵缉庵与《针灸传真》
        6.4.3 杨百城及《灵素生理新论》
        6.4.4 时逸人和《中国时令病学》
    6.5 革新中医学术交流
        6.5.1 转变交流思想
        6.5.2 初建引文规范
        6.5.3 丰富交流途径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近代中医体制化的启示
    7.1 官办背景成就了中医体制化的独特样本
    7.2 整体论和还原论的融贯助力中医体制化发展
    7.3 中医体制化的思想在抗争过程中凸显
    7.4 制度变迁导致产生近代中西医二元格局
    7.5 中医体制化建设要规避中医科学化的悖论
    7.6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中医改进研究会重要管理制度规章
附录2 中医改进研究会教育活动相关资料
附录3 中医改进研究会医疗卫生相关资料
附录4 中医改进研究会社会行动相关资料
附录5 中医改进研究会学术传播相关资料
附录6 《医学杂志》全期目录
附录7 近代山西医学人物小传及名录
附录8 近代山西医学发展沿革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4)HBPS量表检测健康女性衰老度分值分布特点与规律及其衰老分值判断表构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关于女性人群衰老的流行趋势和特点
    1.3 关于时序年龄判断衰老准确性再认识及其探讨
    1.4 人体(女性)衰老度测量存在的问题及其量表构建的必要性
第2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主要研究内容
        2.1.1 研习HBPS量表并重新分析量表信、效度等技术指标
        2.1.2 实施健康女性衰老度测量和系统分析有关数据及信息
        2.1.3 构建女性衰老度测量总分和不同维度分值判断表
    2.2 研究对象
        2.2.1 调查对象与纳入标准
        2.2.2 样本含量估计及要求
    2.3 研究方法
        2.3.1 阅读和了解HBPS量表构建背景
        2.3.2 HBPS量表信、效度分析与评价
        2.3.3 健康女性衰老度分值计算
        2.3.4 HBPS衰老量表所对应的衰老度分值判断(工具)表的构建
    2.4 统计分析
    2.5 质量控制
    2.6 研究技术路线
第3章 结果
    3.1 HBPS量表研习及其信、效度等技术指标的分析情况
        3.1.1 关于HBPS量表文献及维度、指标、条目研习
        3.1.2 量表信、效度分析
        3.1.3 HBPS量表的权重分配
    3.2 HBPS量表检测健康女性衰老度分值分布及变化规律
        3.2.1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3.2.2 不同年龄被测对象衰老总分值和各维度分值的分布及比较
        3.2.3 衰老度总分、各维度得分与年龄的关系
        3.2.4 被测对象的测量指标、条目与衰老度总分间的相关性
    3.3 健康女性衰老分值判断表制作和应用
        3.3.1 总分和各维度分值的衰老判断表构建
        3.3.2 应用工具表对被测个体衰老度判断案例报告
第4章 讨论
    4.1 利用量表测量衰老度的科学性、可行性及优势
    4.2 不同年龄段女性衰老分值变化规律和衰老的敏感性年龄
    4.3 女性衰老度分值影响大关系密切的指标、条目及其作用
    4.4 不同衰老度分值判断表对个体衰老测量适用性及优缺点比较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参考文献

(5)中药治疗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一、文献检索
        1.1 将问题转化为PICOS模式
        1.2 检索来源
        1.3 检索策略
    二、文献的纳入与选择
        2.1 初筛
        2.2 全文筛选
        2.3 获取更多信息
    三、纳入研究的评价
        3.1 对纳入研究的一般信息统计
        3.2 对纳入研究进行偏倚分析
    四、对文献进行meta-分析
        4.1 数据提取
        4.2 异质性检验
        4.3 合并统计量
        4.4 合并统计量的检验
        4.5 敏感性分析和亚组分析
    五、文献检索、筛选、评价及meta分析的结果
        5.1 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
        5.2 meta分析结果
结论
讨论
    一、Meta分析对中西医结合治 疗的意义
    二、冠心病与情绪障碍关系
        2.1 冠心病与抑郁间的关系
        2.2 冠心病与焦虑间的关系
    三、中药对冠心病的干预
    四、中药对焦虑、抑郁等情志变化干预
    五、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
    六、常用抗抑郁以及抗焦虑药物
        6.1 抗抑郁药物的选择应用
        6.2 抗焦虑药物与镇静催眠类药物
    七、中药联合黛力新对焦虑、抑郁的作用
    八、中医对双心疾病的认识
    九、中医治疗双心疾病的优势
    十、对研究中异质性及敏感性分析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
    1 中医辨证论治在双心医学的发展现状
        1.1 祖国医学在心理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性的认识
        1.2.中医辨证论治在双心医学的进展
    2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发表论文

(6)公平与卓越的追求:美国特殊教育发展与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相关概念阐释
        (一) 残疾学生、障碍学生、特殊学生
        (二) 特殊教育、融合教育、全纳教育
        (三) 教育公平、教育平等、教育卓越
    四、研究思路、方法、创新与不足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三) 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从救护到教育——美国特殊教育的萌芽与产生(1852年前)
    第一节 美国早期社会特征与特殊教育萌芽
        一、民主与平等思想的确立——早期社会特征对教育的影响
        二、救济与养护——早期特殊儿童收容机构的特殊教育萌芽
    第二节 美国特殊教育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理论基础——欧洲早期特殊教育思想与实践经验传入
        二、政治舆论——民主与平等教育理念的渗透
        三、制度保障——公共教育思想与实践的推进
        四、人才支持——特殊教育先驱者的探索
    第三节 美国特殊教育的产生与初步发展
        一、正规特殊教育的产生——特殊教育机构广泛兴起
        二、团体自愿式运作管理——早期特殊教育机构的办学模式
        三、公开展示教育成效——早期特殊教育机构办学经费来源
        四、教育本质要求初显——早期特殊教育机构的教学与管理
    第四节 1852年前美国特殊教育发展与变革特征分析
        一、追求教育机会均等——特殊教育产生与发展的内在动力
        二、道德教化与慈善色彩浓厚——特殊教育早期实践活动教育性不足
        三、办学主体以私人为主——政府对特殊教育支持力度不够
        四、教师培养受到重视——特殊教育专业化发展趋势初显
    小结与分析
第二章 从封闭到开放——美国特殊教育的全面崛起(1852年—1928年)
    第一节 美国特殊教育结构体系的构建与发展
        一、从机构到学校——寄宿制特殊教育模式的重建
        二、多样化的隔离安置模式——公立普通学校特殊教育的发展
        三、特殊教育资源配置调整——乡村与小城镇特殊教育的困境与改善
        四、特殊教育结构体系纵向延伸——学前与高等阶段特殊教育的发展
    第二节 美国特殊教育行政支持体系的发展
        一、免费特殊教育的实现——《义务教育法》对特殊教育的影响
        二、联邦政府成为特殊教育引导者——儿童问题白宫会议如期举行
        三、独立而零散的州立法——特殊教育早期专项立法状况
        四、家长教育角色凸显——社会公共机构对家庭特殊教育的支持
    第三节 美国特殊教育专业支持体系的发展
        一、专业化发展趋势凸显——特殊教育质量提升的客观需求
        二、专业组织团体广泛成立——特殊教育专业化发展的推动力
        三、特殊教育师资建设——特殊教育专业化发展的关键因素
        四、课程与教学改革——特殊教育专业化发展的重要载体
    第四节 1852年—1928年美国特殊教育发展与变革特征分析
        一、从入学机会到教育结果——特殊教育发展目标发生重大转变
        二、重视知识与技能传授——教育机构实践活动育人性增强
        三、办学主体开放而多元化——特殊教育发展保障体系基本形成
        四、教育质量显着提升——特殊教育专业化发展趋势加强
    小结与分析
第三章 从隔离到融合—美国特殊教育的困境与突破(1929年—1974年)
    第一节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特殊教育的曲折发展
        一、在困境中求生存——十年经济危机下特殊教育的发展
        二、教育实践的多方探索——战后初期公立学校特殊教育的复苏
        三、对隔离教育现状的揭露——战后初期寄宿制特殊教育学校的困境
        四、隔离与融合初步交锋——特殊教育融合改革全面兴起的前奏
    第二节 二战后初期美国特殊教育隔离模式面临的挑战
        一、隔离教育制度合法性的终结——“布朗法案”对特殊教育的影响
        二、二战后联邦政府的特殊教育政策——以肯尼迪和约翰逊政府为例
        三、特殊儿童利益团体的教育倡导与实践——以NARC为例
        四、特殊教育对象的拓展——特殊标签效应与分类系统的完善
    第三节 美国特殊教育融合改革与发展的全面兴起
        一、对特殊班级教育成效的批判——特殊教育融合改革兴起的直接动因
        二、正常化教育思想的产生与发展——特殊教育融合改革的理论基础
        三、特殊教育安置去机构化——低成效寄宿制特殊教育学校的解散
        四、回归主流运动的产生——特殊教育融合改革初步实践及其成效
    第四节 1929年—1974年美国特殊教育发展与变革特征分析
        一、关注教育成效提升——特殊教育在反思与批判中前行
        二、社会参与性增强——推动特殊教育发展的民间力量多元化
        三、联邦政府角色强化——特殊教育行政保障进一步完善
        四、从隔离到融合——特殊教育理念与模式发生显着变化
    小结与分析
第四章 从全纳到卓越——美国特殊教育的质量提升(1975年至今)
    第一节 美国联邦特殊教育法下的融合教育发展
        一、特殊教育全纳发展的起步——EHCA的制定与实施
        二、从教育安置转向课程教学——回归主流运动的深入发展
        三、从缺陷中心到适应本位——个别化教育教学模式的探索
        四、历史与现状——特殊教育早期融合改革与发展总结分析
    第二节 美国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的一体化变革
        一、从单向主动转向双向主动——REI的产生与发展
        二、特殊教育结构体系的拓展——EHCA前两次的修正与完善
        三、选择性的融合教育——聋人教育发展及其教育之争
        四、从二元并列到一体化——特殊教育体制变革成效分析
    第三节 全纳理念下美国特殊教育的卓越发展
        一、融合教育的终极追求——全纳思想的确立、实践及其争论
        二、追求优质的教育平等——联邦政府特殊教育发展新战略
        三、全纳与绩效的统一——NCLB及其对特殊教育发展的影响
        四、升学与就业准备——CCSS下特殊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第四节 1975年至今美国特殊教育的发展与变革特征分析
        一、强化集权管理——联邦政府加大对特殊教育统筹发展
        二、重视依法治教——特殊教育实践与立法之间的联系密切
        三、力求全纳发展——特殊教育融合改革层次不断深化
        四、教师教育多元化——积极打造高素质特殊教育师资队伍
        五、公平与效率兼顾——特殊教育发展总体水平显着提升
    小结与分析
第五章 回溯、分析与对我国的启示
    第一节 回顾与总结
        一、美国特殊教育发展与变革演进轨迹
        二、推动美国特殊教育发展与变革的关键因素
    第二节 影响美国特殊教育公平与卓越发展若干核心问题分析
        一、特殊教育价值取向问题
        二、特殊教育投入与经济收益问题
        三、特殊教育与多元文化问题
        四、特殊学生分类与教育问题
        五、特殊教育学生评估机制问题
        六、特殊学生家长教育介入问题
        七、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关系问题
    第三节 对我国特殊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启示
        一、19世纪中期以来我国特殊教育的历史演进
        二、美国特殊教育发展与变革对我国的启示
    小结与分析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和谐生态医学伦理学立论基础、实践原则及教育途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1. 和谐生态医学伦理学的出场语境
    1.1 医学模式的生态化趋势
    1.2 医学伦理的生态化趋势
2. 和谐生态医学伦理学的立论基础
    2.1 系统论
    2.2 和谐生态伦理观
    2.3 生态医学模式观
    2.4 传统和谐生态医学伦理观
        2.4.1 生态伦理思想在中国古代医学理论中的重要体现
        2.4.2 生态伦理思想在中国古代医学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2.5 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
    2.6 和谐社会理论和科学发展观
3. 和谐生态医学伦理学的原则构建
    3.1 和谐生态医学伦理学核心原则的脉络梳理
    3.2 和谐生态医学伦理学实践原则的现实维度
        3.2.1 营造和谐统一的医医关系
        3.2.2 营造和谐统一的医患关系
        3.2.3 营造和谐统一的医社关系
4. 和谐生态医学伦理学的教育途径
    4.1 加强生态素养教育理论研究
    4.2 深化生态素养教育教学改革
        4.2.1 全面提升高校教师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生态素养水平
        4.2.2 加强生态素养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4.3 营造校园生态实践氛围
        4.3.1 开展校园生态文化建设
        4.3.2 开展校园生态管理
        4.3.3 开展医学生生态环保研究
    4.4 强化生态文明社会实践
    4.5 加强生态文明法制建设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8)现代医学模式转变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现代医学模式转变中面临的挑战
    1.1 我国医疗资源不足与人口众多的矛盾仍然很突出
    1.2 发展缓慢的中医学与快速膨胀的西医体系矛盾尖锐
    1.3 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道德建设明显滞后的矛盾的解决方式还在探索
2 加快现代医学模式转变的对策
    2.1 加强执政理念与新医学模式理念的有机结合
    2.2 加强医务人员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的培育
    2.3 不断探索相关职业资源有效整合的途径

(9)中风病证候疗效评价结局定位的初步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证候疗效评价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证候诊断要素研究概述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证候诊断要素集与疗效评价域体系文献回顾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方法
    2. 结果
        2.1 病机概念
        2.2 病因概念
        2.3 病性概念
        2.4 病位概念
        2.5 病势概念有关文献研究
        2.6 小结
    3. 证候疗效评价域体系研究
        3.1 古代中医疗效评价内容及方法研究概述
        3.2 现代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方法研究
        3.3 证候诊断标准与疗效评价指标的区别与联系
第三部分 现代医学疾病结局评价域体系研究
    1. 现代医学疾病结局研究
        1.1 疾病结局的定义及影响因素
        1.2 疾病结局分类研究
        1.3 疾病结局指标研究
    2. 疾病结局的评价方法
        2.1 损伤(impairment)的评价
        2.2 残疾(disability)的评价
        2.3 残障(handicap)的评价
    3. 中医证候疗效的结局定位分析
        3.1 证候是中医认识疾病的一种方式
        3.2 证候的主体内容决定其结局定位
第四部分 中风病证候疗效评价结局定位的实证探讨
    1. 中风病数据库简介
        1.1 中风病诊断标准说明
        1.2 评价量表及其观测时间说明
    2. 统计方法
        2.1 统计分析软件
        2.2 统计分析指标
        2.3 统计分析方法
    3. 结果
        3.1 一般情况
        3.2 中风病证候要素动态变化分析
        3.2.1 出血性中风、缺血性中风在不同观测时点平均证候得分及变化情况
        3.2.2 中风病症状在各时点出现频率的聚类分析
        3.3 中风证候疗效评价与其他结局指标(NIHSS、ADL、QOL)关系的研究
        3.3.1 相关分析
        3.3.2 典型相关分析
        3.3.3 贝叶斯网络模型分析
        3.3.4 GEE模型分析
    4. 小结
    5. 讨论
参考文献
总结与展望
附录一 参考文献
附录二 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试行)
附录三 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
附录四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附录五 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
附录六 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QOL-BREF)
致谢
个人简历

(10)新医学模式下医学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论文提纲范文)

1 医学模式转变在实践上的滞后
2 现行医学教育的不足
3 健康概念的更新和疾病谱系的改变对医学教育改革的要求
4 社会对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变化对医学教育改革的要求

四、医学模式转变迟缓原因之再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健康适能评定量表的编制[D]. 蒋丽洁.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1)
  • [2]OA关键基因筛选及鹿茸的归经靶向治疗作用研究[D]. 卢贺.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8(02)
  • [3]近代中医体制化历程(1919-1937) ——以中医改进研究会为中心[D]. 刘洋. 山西大学, 2017(02)
  • [4]HBPS量表检测健康女性衰老度分值分布特点与规律及其衰老分值判断表构建的研究[D]. 林菲. 南昌大学, 2017(05)
  • [5]中药治疗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的meta分析[D]. 林骞.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7(04)
  • [6]公平与卓越的追求:美国特殊教育发展与变革研究[D]. 黄建辉. 福建师范大学, 2015(02)
  • [7]和谐生态医学伦理学立论基础、实践原则及教育途径研究[D]. 冯巍. 第四军医大学, 2013(02)
  • [8]现代医学模式转变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分析[J]. 张秋菊.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1(03)
  • [9]中风病证候疗效评价结局定位的初步探讨[D]. 江丽杰.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1(04)
  • [10]新医学模式下医学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J]. 邹飞.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34)

标签:;  ;  ;  ;  ;  

再分析医疗模式转变迟缓的原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