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化学奖与中学化学教学改革

诺贝尔化学奖与中学化学教学改革

一、诺贝尔化学奖与中学化学教学改革(论文文献综述)

潘艳群[1](2021)在《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高考试题研究 ——以2018-2020年高考全国卷为例》文中认为2017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提出要以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主旨、重视开展“素养为本”的教学、倡导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等新课程理念。发展、测试及评价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成为引领普通高中课程实施的风向标。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和评价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高考是教学的指挥棒,是高中学段最重要的教学评价之一,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考试题分析,是落实新课程评价理念的重要途径,可为以素养发展为导向的教学提供重要的指导与参考作用。新课程标准发布后课程理念发生转变,高考命题趋势也发生相应变化,因此,本文以2018-2020年高考全国Ⅰ、Ⅱ、Ⅲ卷的理综化学试题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新课程背景下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在高考试题中的考查特点,以期较全面地归纳和总结出高考化学试题在学科核心素养方面的考查特点和规律,为命题者的试题编制带来启示;同时基于高考试题分析,提出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建议,以期为一线教师教学提供参考。本文基于国内外文献研究,分析并总结当前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及高考化学试题的研究现状,阐述从学科核心素养视角研究高考化学试题的目的与意义,确定研究内容和方法。结合新课标中提出的试题命制理念和高考评价体系的试题评价理念,从试题的考查要求、真实情境、实际问题、化学知识、学科能力、素养维度及其水平层次多个维度构建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试题评析框架,明确试题分析维度的分类依据。利用该试题评析框架对2018-2020年的9套高考化学全国卷进行整体详细的文本分析,展现具体试题的素养考查特点,并对体现核心素养各维度的典型试题进行案例分析,展现试题在素养各维度中的典型命题特征。根据试题文本分析结果,将9套全国卷在试题评析框架各维度中的考查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试题在素养方面的考查特点和规律:(1)试题全面考查核心素养的同时,着重考查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和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2)试题重视素养维度各水平全面考查的同时,在不同素养维度中侧重不同素养水平的考查,且对总素养水平的考查要求呈上升趋势;(3)试题重点突出化学概念和理论内容的考查,且利用特定内容主题考查不同的学科核心素养;(4)试题主要设置基础性、综合性和应用性试题,对创新性试题的设置偏少,在综合考查各学科能力的同时重点要求学生具备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5)试题以必备知识为基点,强调在各类真实情境中设计实际问题,形成不同考查要求的测试任务,综合考查学生能力和素养的同时渗透学科价值。基于高考试题分析结果提出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建议:如联系素养考查要求,把控教学的深广度;明确发展点与障碍点,融教学评于一体;精心设计课堂活动,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等。由于研究者自身的能力有待提高,本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有待今后做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申丹[2](2021)在《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现状的调查研究 ——以“化学平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首次正式提出了化学学科理解的概念:“化学学科理解是指教师对化学学科知识及其思维方式方法的一种本原性、结构化的认识,它不仅仅是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还包括对具有化学学科特质的思维方式和方法的理解。”教师对化学学科深入的理解一方面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另一方面,教师深入的学科理解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前提和保障。首先,笔者查阅了国内外学科理解和化学平衡知识的相关文献,对学科理解相关概念及理论进行辨析,并确定了化学平衡知识这一主题。随后,问卷的编制参考了已有研究中的化学学科理解的3大领域13大维度,并在化学平衡知识的基础上完成了调查问卷的编制,之后选取106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并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对5位教师进行访谈,最终得出了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的现状。通过上述调查研究发现:高中化学教师对化学知识领域的理解严重不足,对化学平衡相关的化学史知识和前沿知识储备匮乏,对化学平衡知识在不同学段的联系掌握的不全面,对化学平衡知识的认识价值不够了解;对化学思维方式方法领域的学科理解既有优势也有不足,对化学平衡知识相关的三重表征意识、实验探识和证据推理的理解较好,但是对模型认知的理解有待进一步加强;对化学思想与信念领域的理解水平整体较高。根据回收的有效问卷的调查结果,笔者对不同类别教师的作答情况分析整理得到:不同地域、不同性别、不同学历的教师对化学平衡知识的理解水平均不存在显着性差异;而不同教龄的教师对化学平衡知识的理解水平有显着差异,并且学科理解总体水平的趋势是:15年以上教龄的教师>6-14年教龄的教师>5年以下教龄的教师;不同职称的教师对化学平衡知识的学科理解水平存在显着性差异,二级教师、一级教师、高级教师对化学平衡知识的学科理解水平差异不大,但是均明显高于未评职称的教师。基于调查结果,在化学平衡主题下,对提升教师的学科理解水平提出以下建议:第一,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第二,教师要加强自我反思意识;第三,合力打造高质量的教师培训;第四,提高教师教研活动的质量。

刘毛毛[3](2021)在《学科理解视域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以“化学键”为例》文中认为化学学科理解是化学课程标准中的崭新概念,是本次新课程改革指导下对一线化学教师的新要求。高中化学教师深入进行化学学科理解是正确认识化学学科、提升自身学科研究能力和专业教学水平,开展深度教学,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举措。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从化学学科理解的概念出发,制定了化学学科理解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分析框架,并运用此分析框架进行一线教学调查和教学实践,得出一定的教学启示。前两章是开展本论文研究的准备工作,后三章是本研究的主体部分。论文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论述了研究的背景与意义,通过对已有研究的文献梳理,确定了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第二章对化学学科理解进行了概念界定,确立了本研究的教育理论基础。第三章建构了化学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学科理解的思考框架。首先从课程标准中化学学科理解的定义出发,引申出教师进行化学学科理解的维度,通过访谈学科专家,最终确定了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的课堂教学分析框架。第四章是对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状况进行调查分析。观摩2位优秀教师有关“化学键”的教学,在这一节教学结束之后,根据第三章制定的指标分析老师们的课堂教学,并对2位教师进行访谈,深挖教师内部对化学键内容的学科理解情况,得出一线教师进行学科理解教学时存在的一些问题。第五章仍以“化学键”为例,进行基于学科理解的化学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同2位受访教师一起交流探讨,针对问题现状和学科理解分析指标重新认识“化学键”内容,共同出谋划策,进行学科理解视角下的“化学键”教学设计,并付诸实践。通过整理教学实录、邀请教师和专家进行点评,得出教学实践启示,包括对化学教师进行学科理解教学的建议和化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第六章是本次研究的总结及反思与展望。化学学科理解相关研究意义重大且任重道远,对未来研究进行了一定的展望。

张倩[4](2021)在《人文化成:人文视野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研究 ——基于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教材》文中研究表明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人的尊严和价值被忽视,精神追求逐渐淡漠,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趋势,提升国家软实力亟需大幅度提高人们的人文素养和道德品质。科学教育主要启迪灵性,而人文教育主要启迪人性,只有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交融,教育才能正确的回应时代呼唤。增强课程的人文教育,化学教学理应是责任担当。化学的历史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自然的奋斗史,化学学科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通过在化学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内容,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有机融合,把人文教育贯穿化学教学全过程,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本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内容分析法、案例分析法、调查法,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论述:(1)对国内外关于人文教育研究的现状进行了综述,对“人文教育”与“高中化学”相结合的文献资料进行了数量年度分布和文章类型汇总分析,并找出变化的原因;(2)对支撑研究的理论和研究的核心概念及相近概念进行了专项阐述;(3)从五个维度对高中生的人文精神现状和人文教育融入高中化学教学的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分析;(4)对高中化学人文教育的构成内容进行论述,并给出了相应的教学原则和教学策略;(5)对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化学新教材(2019必修)中包含和体现的人文教育因素进行分析;(6)以“氧化还原反应”课题为具体案例进行教学实践。研究表明: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可行性和迫切性;新版高中化学教材含有丰富的人文教育内容,通过以“氧化还原反应”课题为案例进行的教学实践,在促使学生掌握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其应用的基础上,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活跃课堂气氛,加强学生间的合作能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增强了学生的人文情怀,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实现“人文化成”。

田金虹[5](2021)在《中学化学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结构研究》文中认为开展教学创新,是教师因应多智时代教育生态重构需要的重要措施。当前,一线中学教师教学创新能力薄弱,学者们对教学创新研究开展较少。开展教师教学创新研究已经成为基础教育领域必须突破的研究课题。因此,论文以中学化学课堂实录为研究对象,开展质性研究,提取教师教学创新行为,凝析中学化学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构建中学化学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结构。论文选取济宁市初、高中教学能手展评活动中分别获得前3名的课堂实录视频作为研究资料。首先,研究者带领某省属重点师范院校的13名化学教育硕士,对6个课堂教学视频进行分析,提取6名教师课堂教学的创新点。基于扎根理论的三级编码程序,提取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初步凝析化学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的要素。然后,从初步凝析出的化学教师教学创新能力要素出发,结合课堂教学创新片段,编制教师创新情况访谈提纲,以6位课堂视频执教教师为访谈对象,进行半结构化访谈,探查教师教学创新的思路、过程、方法及其影响因素。最后,转录访谈资料,结合访谈提纲和研究需要处理访谈文字资料,使用NVivo11 Plus质性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对访谈资料进行人工浏览编码,补充、精致、结构化初步凝析出化学教师教学创新能力要素,厘定化学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的结构。研究显示:(1)教师教学创新能力是一种包含教学情境创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创新、教学评价创新、教师专业发展创新等能力要素的综合能力;(2)构成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的各种能力要素之间具有结构性关系。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从实践出发,系统运用基于扎根理论和NVivo软件质性研究方法,开展自下而上的探索性分析,提取能力结构要素的方法具有新颖性。(2)提出的中学化学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结构,为今后培养中学化学教师教学创新能力提供了新依据。

罗东[6](2020)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素养类校本教材开发与应用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新高考改革的逐步实施,国家已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由于对教育的要求逐步趋于多样化,校本教材开发的必要性逐渐凸显。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校本教材发展史的回望,结合新高考改革及核心素养提出的大背景,尝试探索出符合当前教育实际情况的校本教材开发与应用策略。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一、通过对新高考制度改革及化学核心素养实施背景的分析,通过对丘北县高中学校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落实现状及校本教材开发现状进行分析,明确校本教材开发和应用的方向。二、对国内外校本教材开发和应用现状、校本教材开发理论进行研究,为校本教材开发奠定理论基础和方向指引。三、校本教材开发与应用的教学实施现状研究。四、对校本教材开发与应用目标、路径、措施等进行研究,介绍《五彩斑斓的化学》校本教材开发与应用的策略。五、介绍《五彩斑斓的化学》校本教材的使用对象及使用办法,并通过具体案例对该校本教材的应用方法和策略进行阐述。六、校本教材开发与应用评价研究。七、经验总结及未来展望。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校本理论的研究,结合丘北县高中教育实际,尝试开发了《五彩斑斓的化学》校本教材。本文通过对该校本教材第四章身边的化学、第六章生涯教育在化学教学中的渗透两个章节中部分内容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出校本教材开发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发展,能够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促进化学核心素养的落实,同时校本教材开发有助于教师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提升。

马婧[7](2020)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化学价值”培养的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党中央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重视,学生价值观的培养受到越来越多教育研究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化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随着社会化学化的逐渐演变和化学社会化的逐步发展,化学正在成为一门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中心学科。《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正式颁布,为实现化学价值的培养指明了方向。本研究旨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2017版课程标准的背景下,针对目前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忽视培养学生化学价值的问题,结合现有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初步提出了化学价值培养的体系,阐述了化学价值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渗透过程,从学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分析化学价值的形成过程,为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化学价值提供具有可操作意义的参考。通过文献研究法,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明确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确定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根据价值观的形成过程,确定了化学价值培养的理论依据。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调查法了解目前中学生和一线教师对化学价值的认识现状,结合学生的认识现状,针对教师对化学价值的内容认识不足的问题,根据2017版课程标准对化学价值的要求,对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中的全部知识点进行整理和分析,为教师提供化学价值的具体内容载体;针对教师缺少化学价值培养的方法和途径的问题,归纳出化学价值培养的教学原则包括全程性原则、渗透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有效性原则和适度性原则;总结出化学价值培养的教学策略包括打好化学基础、开展实验探究、实施STEAM教育理念、渗透化学史教育和巧用现代化教育平台。在教学原则和教学策略的基础上,确定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化学价值的案例开发流程。根据化学价值培养的理论依据,遵循化学价值培养的教学原则和教学策略,结合银川市某中学的实际教学情况,设计了《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两个案例并进行实践,通过访谈调查法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课后访谈,通过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和自我评价进行教学效果调查,进一步完善中学化学教学中化学价值培养的体系。研究表明教师在渗透化学价值的教学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只有教师有了庞大的知识体系和教学素材,才能更好地将化学价值的培养融入教学的全过程。实践结果表明,学生和教师对渗透化学价值的课堂充满兴趣,认可化学价值培养的模式。可见,本研究中初步得出的中学化学教学中化学价值培养的体系具有实践性价值。

彭佳娟[8](2020)在《渗透学科交叉的手机充电器辅助电化学教学设计与实践》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学科交叉强调化学教学内容应倾向综合化、多样化趋势,提倡实现多领域、多学科素养的相互融合。本研究将学科交叉理念融入电化学实验教学中,设计出试剂用量小、实验现象明显且易于推广的电化学实验装置,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在实践中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渗透学科交叉理念的手机充电器辅助电化学教学以期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为实施创新教育和培养创新性人才提供新途径。本研究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综述了跨学科教学研究及其在中学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和电化学实验教学现状等,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第二部分进行电化学实验设计。根据第一部分总结的中学电化学实验的设计类型,选择了电解、电镀、电泳实验作为创新实验设计的内容与手机充电器融合,设计生活化、微型化的电化学实验装置。同时,通过考察实验操作条件对电化学现象的影响后对实验装置进行优化,为电化学实验进入课堂提供了操作平台。第三部分设计电化学教学案例并应用于课堂,教学内容为选修四第四章《电化学基础》中的电解实验、电镀实验和必修一中的电泳实验相关知识,渗透学科交叉的理念,将物理、生物、数学等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与化学教学结合。采用准实验研究法,分别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同学进行电化学创新实验教学和常规教学,实验结束后对比二者的教学效果。第四部分基于学生前后测的检测结果,推断出渗透学科交叉的手机充电器辅助电化学实验教学是可行的,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创造力有一定的帮助。

贺晨旭[9](2020)在《指向生物学核心素养的诺贝尔奖资源开发的实践研究》文中提出2018年1月,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新课标”),标志我国进入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育改革阶段。“新课标”定义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为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要求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在亲历提出问题、获取信息、寻找证据、检验假设、发现规律等过程中习得生物学知识,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形成积极的科学态度,发展终身学习及创新实践能力。诺贝尔奖是当代科学界的最高奖项,促进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对科学的进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包括物理、化学、文学、生理学或医学、和平、经济学六个奖项,代表着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三大自然科学的发展脉络及最新研究成果。每年的诺贝尔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都引领生物学的发展,对培育高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具有积极意义。因此,本文在人本主义理论、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主要开展两方面研究:一是理论研究,即运用文献研究法对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诺贝尔化学奖进行研究。二是实践研究:首先采用文本分析法挖掘诺贝尔奖的生物学教学价值、归纳汇总生物课本中涉及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及化学奖的章节,其次使用问卷调查法确定研究对象,接着运用实验研究法开展教学实践,即在实验组开展融入诺贝尔相关内容的教学,在对照组依照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最后使用统计分析法处理数据,结合访谈结果形成结论。关于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四方面平均分依次相差1.44、1.84、0.32、0.40,P值分别为0.049、0.014、0.639、0.361,生命观念、科学思维P值小于0.05,存在显着性差异;科学探究、社会责任P值大于0.05,不存在显着性差异。此外,实验组在生命观念第4题,科学思维第6题、第7题正确率均高于对照组10%以上,甚至超过20%;在社会责任第14题和第15题高于对照组10%以上。关于访谈结果:对学习成绩提高的学生围绕学习成绩提高原因、诺贝尔奖教学对学习成绩及其他方面有何帮助三方面进行访谈,得出:诺贝尔奖教学增加了学习乐趣,提高了学习热情;帮助学生形成了归纳总结、假说演绎等科学思维;促进学生形成了坚韧不拔,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及正确的科学观。综上,作者认为在高中生物学课堂中恰当地融入诺贝尔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相关内容,对培育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具有积极意义。主要体现在:在课堂中合理利用诺贝尔奖研究成果能丰富学生的生物学概念,完善学生的生物学基本结构体系,促进学生形成生命观念;融入诺贝尔奖研究过程能培养学生归纳与总结,假说与演绎等科学思维;除此之外,讲述诺贝尔奖的研究意义及其相关实践应用,还可以让学生深刻理解科学研究与技术发展、社会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乐于为社会奉献的精神,进而促进学生的社会责任素养的形成。

王伟[10](2020)在《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评价研究》文中认为高中化学教师对化学的理解(即学科理解)是课程与教学领域一个业已存在但容易忽视的研究领域,本轮新课程改革将学科理解作为一个核心问题提出,也是因为其是新课程改革亟待研究的一个领域。高中化学教师的学科理解是一个是基础、典型的教师实践活动,它是教师进行深度教学的前提。本研究结合科学教师的学科知识、科学本质研究成果,从梳理化学学科本质出发,充分利用文本分析法、访谈法、调查法、观察法等多种教育研究方法,对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的概念、特点、研究向度等诸多要素进行了理论研究,构建了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5个维度、28个指标的评价标准。并以此为标准,从整体调查、具体内容观察两个层面对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进行评价,剖析两种水平的特点,挖掘水平、特点背后的影响因素,对此提出多维度、全方位的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提升对策。研究认为,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作为基础的、典型的教师实践活动,其评价标准是多维度、多层次的。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整体水平不高、差异较大,其中青年化学教师的学科理解水平尤为薄弱;高中化学教师在对具体知识学科理解及教学的水平也不高、差异也较大,且关系复杂,受多种因素影响,并以制约因素为主,因此提升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具有复杂性。绪论部分主要论述了问题研究的缘起与意义,对教师学科理解概念进行了辨析、界定,通过对已有研究的文献综述,确定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第一章论述了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研究的理论基础。通过对PCK理论和深度教学理论进行梳理,研究认为教师学科理解与PCK理论有着紧密的关联,教师进行全面、系统地学科理解是其进行深度教学的基础。在此基础上,研究确定了教师学科理解的特点、问题以及研究向度。第二章是建构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评价标准。首先分析科学本质与学科本质的关系,提出学科本质的研究展望,并梳理得出感知、解释、应用、评价四个理解的进程。其次结合认识论、价值论、方法论、本体论视角,从化学学科发展史中梳理出理解化学学科本质的5个维度,将之作为学科理解的维度,对这些维度的内涵进行了剖析。最后在此基础上通过对8位专家进行开放式访谈,确定高中化学学科理解水平评价标准的初步指标,并结合CVI效度检验法,向10位专家进行内容效度咨询,得到5个维度、28个指标的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评价标准。第三章是对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的整体水平及现状进行评价。研究首先设计调查问卷,根据问卷对1 1 89名高中化学教师进行调查,再分析调查得到的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及现状,最后对此提出了宏观层面的提升对策。第四章是以“原电池”为例,制定高中化学教师对具体知识学科理解水平的评价标准。首先,研究对课程标准、高中化学教科书、高考题以及大学教科书中有关“原电池”内容的呈现形式和特点进行分析。其次,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跳出以上几种材料来分析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内容学科理解的生长点,从而确定每个指标“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评价标准。第五章是对以“原电池”为例,对高中化学教师具体知识层面的学科理解及其教学水平进行评价。研究遴选10位高中化学教师进行研究,经过29课时的录像观察、1154多分钟访谈,整理了 31万余字的访谈资料,最终得出10位教师在28个指标上的“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和学科理解教学水平,分析这两个水平的特点以及联系。进一步通过文本分析法得出其两个水平的影响因素及特点,得到一些有益的信息。第六章提出提升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对策。研究认为需要重新审视教师学科理解与“素养为本”教学的关系,并结合具体案例提出教师“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三重认识境界。研究认为,高中化学教师只有补足自身学科理解认识上的短板,及时更新自身的学科理解认识,才有可能在教学中去实施相关内容,进而真正达成发展学生科学素养的“素养课”教学目的。在此基础上,研究从个人领域、外部领域、实践领域、结果领域四个方面提出整合性的提升对策。在这其中,特别地提出了基于学科理解的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和基于学科理解的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标准。第七章是本次研究的反思与展望,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再次简要介绍了本次研究的结果,提出了研究可能的创新点,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二、诺贝尔化学奖与中学化学教学改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诺贝尔化学奖与中学化学教学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高考试题研究 ——以2018-2020年高考全国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问题的提出
    1.1 研究背景
        1.1.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
        1.1.2 落实新课程实施和核心素养培育的需要
        1.1.3 改进化学教学实践的需求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2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核心素养
        2.1.2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2.2 理论基础
        2.2.1 素质教育理论
        2.2.2 多元智能理论
        2.2.3 SOLO分类评价理论
3 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高考试题分析
    3.1 建构基于核心素养的试题评析框架
        3.1.1 试题评析框架
        3.1.2 试题分析维度的分类依据
        3.1.3 信效度分析
    3.2 基于核心素养试题评析框架的试题文本分析
        3.2.1 高考试题整体分析
        3.2.2 典型试题案例分析
    3.3 基于核心素养试题评析框架的试题统计分析
        3.3.1 核心素养
        3.3.2 素养水平
        3.3.3 化学知识
        3.3.4 学科能力
        3.3.5 考查要求
        3.3.6 实际问题
        3.3.7 真实情境
    3.4 试题分析小结
4 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建议
    4.1 巧用三重表征教学,发展宏微结合观念
    4.2 紧密现实情境与理论,深化原理的理解应用
    4.3 重视信息素养培养,强化证据推理意识
    4.4 积极组织多种实验,培养探究和创新能力
    4.5 联系素养考查要求,把控教学的深广度
    4.6 明确发展点与障碍点,融教学评于一体
    4.7 精心设计课堂活动,发展学科核心素养
5 研究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附录7
    附录8
致谢

(2)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现状的调查研究 ——以“化学平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问题
    1.4 研究的意义
        1.4.1 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1.4.2 有利于丰富特定主题下教师学科理解的研究
        1.4.3 有利于新课标的落实
        1.4.4 有利于化学平衡知识的教学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分析法
        1.5.2 问卷调查法
        1.5.3 访谈法
2 调查的理论研究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学科理解
        2.1.2 化学学科理解
    2.2 理论基础
        2.2.1 建构主义理论
        2.2.2 舒尔曼PCK理论
        2.2.3 科学本质观理论
3 调查研究设计
    3.1 化学学科理解维度的划分与选取
    3.2 问卷题目的设计与形成
    3.3 问卷的测试与修正
    3.4 问卷调查的处理
    3.5 问卷调查对象的选择
    3.6 信度和效度的检验
4 高中化学教师化学平衡知识的学科理解总体现状
    4.1 在化学知识领域各维度的调查结果及分析
        4.1.1 教师对知识的产生过程维度的理解情况
        4.1.2 教师对知识的结构维度的理解情况
        4.1.3 教师对知识的价值维度的理解情况
        4.1.4 教师对与中学化学知识有关的前沿知识的理解情况
    4.2 在思维方式方法领域各维度的调查结果及分析
        4.2.1 教师对三重表征意识维度的理解情况
        4.2.2 教师对证据推理维度的理解情况
        4.2.3 教师对模型认知维度的理解情况
        4.2.4 教师对实验探识维度的理解情况
    4.3 在化学思想与信念领域各维度的调查结果及分析
        4.3.1 教师对科学本质维度的理解情况
        4.3.2 教师对行为与化学信念的一致性维度的理解情况
        4.3.3 教师对化学变化的永恒性与相对性维度的理解情况
        4.3.4 教师对科学伦理意识维度的理解情况
    4.4 高中化学教师对化学平衡知识的学科理解总体状况
        4.4.1 高中化学教师在化学知识领域的理解不足
        4.4.2 高中化学教师在化学思维方式方法领域的理解各有千秋
        4.4.3 高中化学教师在化学思想与信念领域的理解水平较高
5 不同类别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差异性分析
    5.1 不同教龄的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差异性分析
        5.1.1 不同教龄的教师在化学知识领域学科理解水平的差异性分析
        5.1.2 不同教龄的教师在化学思维方式方法领域学科理解水平的差异性分析
        5.1.3 不同教龄的教师在化学思想与信念领域学科理解水平的差异性分析
        5.1.4 不同教龄的教师学科理解总体情况的差异性分析
    5.2 不同学历的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差异性分析
        5.2.1 不同学历的教师在化学知识领域学科理解水平的差异性分析
        5.2.2 不同学历的教师在化学思维方式方法领域学科理解水平的差异性分析
        5.2.3 不同学历的教师在化学思想与信念领域学科理解水平的差异性分析
        5.2.4 不同学历的教师学科理解总体情况的差异性分析
    5.3 不同性别的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差异性分析
        5.3.1 不同性别的教师在化学知识领域学科理解水平的差异性分析
        5.3.2 不同性别教师在化学思维方式方法领域学科理解水平的差异性分析
        5.3.3 不同性别的教师在化学思想与信念领域学科理解水平的差异性分析
        5.3.4 不同性别的教师学科理解总体情况的差异性分析
    5.4 不同地域的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差异性分析
        5.4.1 不同地域的教师在化学知识领域学科理解水平的差异性分析
        5.4.2 不同地域的教师在化学思维方式方法领域学科理解水平的差异性分析
        5.4.3 不同地域的教师在化学思想与信念领域学科理解水平的差异性分析
        5.4.4 不同地域的教师学科理解总体情况的差异性分析
    5.5 不同职称的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差异性分析
        5.5.1 不同职称的教师在化学知识领域学科理解水平的差异性分析
        5.5.2 不同职称的教师在化学思维方式方法领域学科理解水平的差异性分析
        5.5.3 不同职称的教师在化学思想与信念领域学科理解水平的差异性分析
        5.5.4 不同职称的教师学科理解总体情况的差异性分析
6 对高中化学教师的访谈与分析
    6.1 访谈内容设计
    6.2 访谈对象的确定
    6.3 访谈结果与分析
        6.3.1 在知识的产生过程维度上的访谈结果与分析
        6.3.2 在知识的结构维度上的访谈结果与分析
        6.3.3 在与中学化学知识有关的前沿知识维度上的访谈结果与分析
        6.3.4 在知识的价值维度上的访谈结果与分析
        6.3.5 在模型认知维度上的访谈结果与分析
    6.4 访谈调查研究结论
7 研究结论与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对教师的建议
        7.2.1 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多种途径提升化学学科理解水平
        7.2.2 教师要加强反思意识
        7.2.3 合力打造高质量的教师培训,扫除学科理解的误区和盲点
        7.2.4 提高教师教研活动的质量,注重发挥化学史知识和前沿知识的价值
    7.3 研究的问题与展望
        7.3.1 研究中遇到的问题
        7.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学科理解视域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以“化学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课堂教学须具备学科特质
        1.1.2 新时代教育理念对教师的新要求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文本分析法
        1.5.2 课堂观察法
        1.5.3 访谈调查法
        1.5.4 行动研究法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研究的理论依据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
        2.1.1 学科理解
        2.1.2 化学学科理解
    2.2 理论依据
        2.2.1 多元智能理论
        2.2.2 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2.2.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第3章 化学学科理解课堂教学分析框架的构建
    3.1 化学学科理解驱动课堂教学的内涵探析
        3.1.1 化学学科理解的内容
        3.1.2 化学学科理解的方式
    3.2 化学课堂教学学科理解的维度设计
        3.2.1 化学学科知识维度的理解过程
        3.2.2 化学学科思维维度的理解过程
        3.2.3 化学学科理解框架的构建
    3.3 化学学科理解指标效度分析
第4章 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教学表现现状调查研究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样本
    4.3 研究工具
    4.4 研究过程
        4.4.1 数据收集
        4.4.2 数据分析
    4.5 一线教师学科理解教学存在的问题
        4.5.1 重学科知识,轻学科思维
        4.5.2 对学科历史的关注不够
        4.5.3 知识结构体系不完整
第5章 化学学科理解取向的化学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
    5.1 单元教学设计案例——以“化学键”为例
        5.1.1 课标分析
        5.1.2 基于知识本体的教材分析
        5.1.3 学情分析
        5.1.4 教学与评价目标
        5.1.5 教学重难点
        5.1.6 教学流程
    5.2 教学实施
        5.2.1 教学实录
        5.2.2 教学反思
    5.3 教学实践启示
        5.3.1 有关化学教学的启示
        5.3.2 有关教师素养发展的启示
第6章 结语
    6.1 研究总结
    6.2 反思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4)人文化成:人文视野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研究 ——基于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教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文化和人文
        二、人文化成
        三、人文教育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的全面发展学说
        二、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学论
        三、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第三章 人文视野下高中化学教学现状调查与结果分析
    第一节 调查概况
    第二节 调查目的
    第三节 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化学学习体验维度
        二、对自我的认知维度
        三、人际交往能力维度
        四、对社会的关注维度
        五、对自然的关怀维度
    第四节 调查结果所反映出的问题
第四章 人文视野下的高中化学教学若干内容分析
    第一节 高中化学人文教育构成内容分析
        —、化学人文知识
        二、化学人文精神
    第二节 体现人文教育的高中化学教学原则、策略
        一、教学原则
        二、教学策略
第五章 2019人教版高中化学人文教育教学内容研究
    第一节 新教材中的人文教育内容分析
        一、有关化学史的知识
        二、有关化学美的知识
        三、关于化学与职业的知识
        四、有关化学实验安全的知识
    第二节 内容呈现方式分析
        一、版面设计上体现的人文特点
        二、内容编排上体现的人文特点
第六章 融入人文教育的“氧化还原反应”课题实践研究
    第一节 研究目的
    第二节 教学研究过程
        一、学情前测及结果分析
        二、《氧化还原反应》教学实践
        三、课堂教学效果评价
    第三节 教学实践结论
第七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反思与展望
        一、反思
        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5)中学化学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新时代背景下的教学创新
        1.2.2 能力结构构建的方法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理论基础与假设
    2.1 理论基础
        2.1.1 教学能力结构模型
        2.1.2 扎根理论
    2.2 研究假设
第3章 研究设计与实施
    3.1 研究流程
    3.2 研究对象
    3.3 研究工具
        3.3.1 半结构化访谈提纲
        3.3.2 NVivo11 Plus质性分析软件
    3.4 研究实施
    3.5 研究的信度与效度
        3.5.1 信度检验
        3.5.2 效度检验
    3.6 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第4章 中学化学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
    4.1 教师教学创新能力要素的凝析
        4.1.1 教师教学创新片段的处理
        4.1.2 教师教学创新能力内容的提取
    4.2 教师教学创新能力构成要素的补充丰富
        4.2.1 建立项目
        4.2.2 建立节点
        4.2.3 确定编码
        4.2.4 探索分析
第5章 中学化学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的结构
    5.1 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结构的构建
    5.2 促进教师教学创新能力发展的措施与建议
第6章 研究反思
    6.1 研究局限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附录五
    附录六
    附录七
    附录八
    附录九
    附录十
    附录十 一
    附录十 二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6)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素养类校本教材开发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一、新高考的制度改革与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需要
        二、新高考背景下校本教材开发与应用的重要性
        三、丘北县高中化学素养类校本教材开发与应用研究的必要性
        四、丘北县高中化学素养类校本教材开发与应用研究的条件
    第二节 研究的意义和重点
        一、研究的意义
        二、研究的重点
    第三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
        一、文献检索及现状分析
        二、问题查找
        三、应对策略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校本教材开发概述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校本教材的概念界定
        二、校本教材与校本课程的区别与联系
    第二节 校本教材开发的国外研究情况
    第三节 校本教材开发的国内研究情况
    第四节 校本教材开发的理论基础
        一、改造主义教育
        二、存在主义教育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第三章 校本教材开发与应用教学实施现状分析
    一、调查问卷设计
    二、调查结果分析
第四章 校本教材开发的策略研究
    第一节 校本教材开发的目标
    第二节 校本教材开发路径与措施研究
        一、《五彩斑斓的化学》教材开发背景分析
        二、《五彩斑斓的化学》教材开发成员介绍
    第三节 校本教材开发方向和内容简介
        一、校本教材开发方向
        二、《五彩斑斓的化学》校本教材内容简介
第五章 校本教材应用的策略研究
    第一节 校本教材的使用范围及对象分析
    第二节 校本教材的使用办法及过程研究
    第三节 校本教材开发案例应用分析
        一、教材案例1:以第四章身边的化学,第一节《水果电池与人体电池》为例
        二、教材案例2:以第六章生涯教育在化学教学中的渗透,第三节中小学化学教师为例
第六章 校本教材开发与应用的评价研究
    第一节 学生评价
        一、学生对笔者编写的校本教材部分整体评价
        二、学生选科及个性化发展评价
    第二节 教师评价
第七章 校本教材开发与应用的经验总结及未来展望
    第一节 校本教材开发过程中的收获
        一、校本教材开发促进学生能力提升
        二、促进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发展
        三、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四、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
        五、促进办学特色的形成
        六、促进学校发展
        七、作者个人收获
    第二节 工作反思及未来努力方向
        一、工作反思
        二、未来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五彩斑斓的化学》校本教材开发与应用的教学现状情况分析
    附录2 高中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基本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3 《五彩斑斓的化学》校本教材评价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7)中学化学教学中“化学价值”培养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
        1.1.2 “饭桌对话”
    1.2 研究背景
        1.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1.2.2 培养中学生化学学科素养的需要
        1.2.3 国际上对思维培养的重视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文献综述
        1.4.1 国外研究综述
        1.4.2 国内研究综述
    1.5 研究目的
    1.6 研究内容与思路
    1.7 研究方法
        1.7.1 文献研究法
        1.7.2 文本分析法
        1.7.3 调查研究法
第二章 化学价值的相关概念和理论依据
    2.1 概念界定
        2.1.1 价值
        2.1.2 化学价值
        2.1.3 化学价值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区别
    2.2 化学价值的特征
        2.2.1 抽象性
        2.2.2 内隐性
        2.2.3 整合性
        2.2.4 深刻性
        2.2.5 发展性
    2.3 化学价值培养的理论依据
        2.3.1 价值观的形成
        2.3.2 化学价值的理论基础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化学价值认识现状的调查分析
    3.1 调查概述
    3.2 学生对化学价值认识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3.2.1 问卷编制的依据
        3.2.2 问卷调查的时间与对象
        3.2.3 问卷结果分析
        3.2.4 对学生调查问卷结果的分析和总结
    3.3 教师对化学价值认识现状的调查和分析
        3.3.1 访谈提纲编制的依据
        3.3.2 访谈调查的时间与对象
        3.3.3 访谈结果分析
        3.3.4 对教师访谈结果的分析和总结
    3.4 调查结果对中学化学价值培养的启示和指导意见
第四章 新课标视角下化学价值内容的教材分析
    4.1 新课标对化学价值的培养要求
    4.2 新课标视角下化学价值的内容体系
    4.3 化学价值内容的教材分析
        4.3.1 学科价值的教材分析
        4.3.2 社会价值的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化学价值培养的教学原则、教学策略和案例开发流程
    5.1 化学价值培养的教学原则
        5.1.1 全程性原则
        5.1.2 渗透性原则
        5.1.3 科学性原则
        5.1.4 有效性原则
        5.1.5 适度性原则
    5.2 化学价值培养的教学策略
        5.2.1 打好化学基础
        5.2.2 开展实验探究
        5.2.3 实施STEAM教育理念
        5.2.4 渗透化学史教育
        5.2.5 巧用现代化教育平台
    5.3 化学价值培养的案例开发流程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化学价值培养的案例实践
    6.1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教学案例的设计与实践
        6.1.1 教学设计
        6.1.2 实践过程
        6.1.3 实践效果评价
    6.2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教学案例的设计与实践
        6.2.1 教学设计
        6.2.2 实践过程
        6.2.3 实践效果评价
    6.3 实践总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8)渗透学科交叉的手机充电器辅助电化学教学设计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落实核心素养的需要
        1.1.2 课程内容的要求
        1.1.3 电化学知识的教学价值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的内容
        1.3.2 研究的方法
2 文献综述
    2.1 跨学科教学
    2.2 中学跨学科教学研究
    2.3 中学电化学教学研究
3 研究方案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工具
    3.3 研究设计
        3.3.1 自变量
        3.3.2 因变量
        3.3.3 无关变量
    3.4 手机充电器驱动的电化学实验设计研究
        3.4.1 材料与试剂
        3.4.2 手机充电器改造
        3.4.3 手机充电器驱动电解实验的实验设计
        3.4.4 手机充电器驱动电镀实验的实验设计
        3.4.5 手机充电器驱动电泳实验的实验设计
    3.5 实验结果与讨论
        3.5.1 电解效率的影响因素
        3.5.2 电镀效率的影响因素
        3.5.3 电泳效率的影响因素
4 学科交叉在电化学教学中的创新实践
    4.1 《电解实验》教学案例
        4.1.1 学法分析
        4.1.2 手机充电器作电解实验的创新应用教学过程设计
        4.1.3 电解原理常规教学过程设计
    4.2 《电镀实验》教学案例
        4.2.1 学法分析
        4.2.2 手机充电器作电镀实验的创新应用教学过程设计
        4.2.3 电解原理的应用常规教学过程设计
    4.3 《电泳实验》教学案例
        4.3.1 学法分析
        4.3.2 手机充电器作电泳实验的教学过程设计
5 学科交叉在电化学教学的实践研究分析
    5.1 实验教学前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分情况
    5.2 实验教学后学生的化学学习情况分析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致谢

(9)指向生物学核心素养的诺贝尔奖资源开发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1.2.1 核心素养国外研究现状
        1.2.2 核心素养国内研究现状
        1.2.3 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国内研究现状
        1.2.4 诺贝尔奖与中学生物学教学结合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问卷调查法
        1.4.3 实验研究法
        1.4.4 访谈法
        1.4.5 统计分析法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核心素养
        2.1.2 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2.1.3 诺贝尔奖
    2.2 理论基础
        2.2.1 人本主义理论
        2.2.2 布鲁纳认知发现主义学习理论
        2.2.4 建构主义理论
第3章 诺贝尔奖与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联系
    3.1 对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
        3.1.1 生命观念
        3.1.2 科学思维
        3.1.3 科学探究
        3.1.4 社会责任
    3.2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化学奖的生物学教学价值
    3.3 高中生物课本中涉及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化学奖
第4章 实践研究数据分析
    4.1 学生问卷调查
        4.1.1 调查问卷的设计
        4.1.2 调查对象的选取
        4.1.3 调查结果
    4.2 学生访谈
        4.2.1 访谈对象
        4.2.2 访谈方式
        4.2.3 访谈结果
    4.3 实验组和对照组期末成绩
第5章 融入诺贝尔奖的教学案例与分析
    5.1 《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5.2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5.3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5.4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10)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概念界定
        一、理解
        二、学科
        三、学科理解
        四、学科理解水平
        五、学科理解水平评价
        六、相近概念辨析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研究现状框架的确立
        二、化学等学科的理解研究
        三、学科本质的理解研究
        四、课程理解的研究
        五、化学学科理解及发展演变
    第四节 研究的内容、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的内容
        二、研究的思路
        二、研究的方法
第一章 教师学科理解理论基础与研究向度
    第一节 PCK理论
        一、学科知识概念及特点
        二、学科知识与PCK
        三、学科知识与教师资格认定
        四、学科知识与教师发展
        五、学科知识测评研究
        六、研究启示
    第二节 深度教学理论
        一、深度教学的概念
        二、深度教学的特征
        三、深度教学的启示
    第三节 教师学科理解的特点及问题检视
        一、教师学科理解的特点分析
        二、教师学科理解的问题检视
    第四节 教师学科理解的研究向度
        一、教师学科本质的特征
        二、教师学科理解的表征
        三、教师学科理解的评价
        四、教师学科理解的价值
第二章 化学学科理解的内涵及水平标准构建
    第一节 学科本质理解—化学学科理解的起点
        一、理解缘起: 科学本质理解的研究困境
        二、学理分析: 理解研究转向的可行依据
        三、研究维度: 学科本质理解的研究展望
        四、结语
    第二节 化学学科理解水平的标准构建
        一、从化学史中探寻学科本质的可行性分析
        二、高中化学学科理解水平标准构建的原则
        三、高中教师化学学科理解水平的要素内涵
        四、化学学科理解水平标准的历史探寻与内容呈现
        五、化学学科理解内容的其它解读
    第三节 高中化学学科理解水平标准的效度检视
        一、学科理解水平标准构建的一轮专家咨询过程
        二、学科理解水平标准构建的二轮专家咨询过程
第三章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整体水平的现状调查
    第一节 高中教师化学学科理解水平调查方案设计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对象
        三、调查工具
    第二节 高中教师化学学科理解水平调查实施与结果分析
        一、调查的过程分析
        二、调查的分析过程
        三、调查的主要结论
        四、调查的主要启示
第四章 高中化学教师具体知识学科理解的水平划分——以“原电池”为例
    第一节 高中化学具体知识学科理解水平的起点分析—以“原电池”为例
        一、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的“原电池”内容分析
        二、高中化学教科书中的“原电池”内容分析
        三、高考试题中的“原电池”内容分析
        四、大学化学教科书中的“原电池”内容分析
        五、研究小结
    第二节 高中化学具体知识学科理解的水平分析——以“原电池”为例
        一、化学学科价值维度的“原电池”内容分析及水平划分
        二、化学学科方法维度的“原电池”内容分析与水平划分
        三、化学知识结构维度的“原电池”内容分析与水平划分
        四、化学知识获取维度的“原电池”内容分析与水平划分
        五、化学知识本质维度的“原电池”内容分析与水平划分
        六、研究小结
第五章 高中化学教师具体知识学科理解水平的测查—一以“原电池”为例
    第一节 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研究总体设计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设计
        三、研究过程
    第二节 基于学科理解的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教学水平分析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二、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教学水平的解读与分析
        三、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教学表现水平研究的结论
    第三节 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分析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二、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的分析过程
        三、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的研究结论
    第四节 影响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的因素分析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二、影响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的因素解读
        三、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影响因素分析的结论
第六章 提升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对策
    第一节 重新审视教师学科理解与素养为本的教学
        一、教师要重新审视素养为本的化学知识教学
        二、教师学科理解要关照学生素养的全面发展
        三、学科理解须纳入教师成长的专业发展指标
    第二节 提升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对策
        一、个人领域的提升对策
        二、外部领域的提升对策
        三、实践领域的提升对策
        四、结果领域的提升对策
        五、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理论研究结论
        (一)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是基础的、典型的教育实践活动
        (二)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需要多维、多层的评价标准
        二、实证研究结论
        (一)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整体水平的差异较大
        (二)青年高中化学教师的学科理解水平普遍较弱
        (三)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的具体水平较为薄弱
        (四)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受多种因素制约
        (五) 提升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具有复杂性
    第二节 研究反思
        一、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二、研究反思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高中化学教师化学学科理解维度的效度评价量表
    附录二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评价标准建构表
    附录三 高中化学教师化学学科理解水平现状的问卷调查
    附录四 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诊断表
    附录五 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内容学科理解水平的访谈提纲
    附录六 高中化学教师具体知识学科理解水平诊断表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诺贝尔化学奖与中学化学教学改革(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高考试题研究 ——以2018-2020年高考全国卷为例[D]. 潘艳群.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
  • [2]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现状的调查研究 ——以“化学平衡”为例[D]. 申丹. 河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学科理解视域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以“化学键”为例[D]. 刘毛毛. 江西师范大学, 2021(09)
  • [4]人文化成:人文视野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研究 ——基于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教材[D]. 张倩. 信阳师范学院, 2021(09)
  • [5]中学化学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结构研究[D]. 田金虹. 曲阜师范大学, 2021
  • [6]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素养类校本教材开发与应用研究[D]. 罗东.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中学化学教学中“化学价值”培养的实践研究[D]. 马婧. 宁夏大学, 2020(03)
  • [8]渗透学科交叉的手机充电器辅助电化学教学设计与实践[D]. 彭佳娟.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9]指向生物学核心素养的诺贝尔奖资源开发的实践研究[D]. 贺晨旭.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2)
  • [10]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评价研究[D]. 王伟.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诺贝尔化学奖与中学化学教学改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