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冷暖系统

智能冷暖系统

一、智能冷热量度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刘沆[1](2021)在《气电耦合虚拟电厂运营优化及风险评价模型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化石能源的持续开发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排放强度逐年上升,对未来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挑战。传统虚拟电厂应用项目普遍存在能源结构单一、参与市场不足、能源耦合关系稀疏和新型负荷缺失等显着问题,导致传统虚拟电厂的运行稳定性差、经济效益低、风险管理难度大。在此背景下,气电耦合虚拟电厂的概念逐步成为未来分布式能源发展应用的一个重要技术方式,通过进一步聚合电转气装置(P2G)、燃气锅炉等气电转换设备,使得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机组的利用效率得到提升,减少了出力不确定性对系统稳定、经济运行的影响。然而,当前气电耦合虚拟电厂的运行控制及市场运营研究还较为缺乏,无法有效协调多类型灵活性资源并入虚拟电厂,支撑气电耦合虚拟电厂的调度优化及市场运营决策。基于此,亟需计及多重不确定性、电动汽车特性及综合需求响应特性展开对气电耦合虚拟电厂运营优化及风险评价,以便为多类型分布式能源、可控负荷、电转气耦合设备等灵活性资源参与虚拟电厂调度提供强大动力,有效支撑电力系统与虚拟电厂的协同运行,提高虚拟电厂的经济效益与运行效率。第一,基于气电虚拟电厂的研究现状和相关理论,阐明了本文所研究气电虚拟电厂运营优化研究的理论和应用价值。首先,围绕气电耦合虚拟电厂的基本概念、发展过程和主要类型阐述了气电耦合虚拟电厂的基础理论;其次,为了实现供给侧多能互补和负荷侧综合互动的运行目标,从形态特征、结构特征、技术特征和应用特征四个方面对气电耦合虚拟电厂的运营运行特征进行了详细分解;再次,基于气电虚拟电厂多种能源主体的复杂结构及相互关系,梳理了气电虚拟电厂参与外部能源市场的类型和运营优化模式及内部各类能源形式和设备的协同运行模式;最后,针对国内外虚拟电厂应用项目进行了现状分析与经验总结,并指出对气电虚拟电厂经验启示,为本文后续章节开展相关研究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第二,基于可再生能源出力、负荷的不确定性以及能源价格波动对气电虚拟电厂运营优化带来的风险,建立了计及多重不确定性的气电耦合虚拟电厂运营优化模型。首先,分析了气电虚拟电厂内部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出力、负荷需求、碳排放权价格及能源电力价格的不确定性,采用概率分布模型对上述不确定性因素进行了建模;其次,构建了以系统经济效益最优、碳排放最小为目标的计及多重不确定性的气电耦合虚拟电厂运营优化模型,并提出了改进捕食遗传算法的求解算法和具体的计算流程;最后,选取北方某气电虚拟电厂为例,设置了六种不同情景进行了对比研究,验证了在计及内外部多重不确定性下气电耦合虚拟电厂更具有市场竞争力,能够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共赢。第三,基于电动汽车特性及耦合设备运行特性对系统运行的影响,建立了计及电动汽车特性的气电耦合虚拟电厂运营优化模型。首先,对电动汽车运行特性及可与电动汽车耦合运行的虚拟电厂相关设备特性进行了研究,设计了考虑电动汽车特性的气电耦合虚拟电厂运行结构;其次,以气电虚拟电厂在日前能量市场中的运营收益最大化为目标,构建了计及电动汽车特性的气电耦合虚拟电厂运营优化模型;然后,考虑了运营优化模型的非线性、多维度问题,为了提高粒子群算法存在收敛速度、计算精度,避免早熟的问题,提出了基于Tent映射的改进混沌优化算法,以及具体的计算流程;最后,选取某工业园区进行实例分析,并对四种情景下的系统收益进行了优化求解,得到了气电虚拟电厂各设备在运行日各时刻的优化出力方案,证实了考虑电动汽车充放电特性并将其与P2G设备引入气电虚拟电厂可显着提升系统收益。第四,基于虚拟电厂参与需求响应的交易机制和需求响应特性分析,建立了计及综合需求响应特性的气电虚拟电厂运营优化模型。首先,分析了气电虚拟电厂参与需求响应的交易机制和需求响应负荷特性,设计了气电虚拟电厂参与综合需求响应的总体框架;其次,以气电虚拟电厂收益最大化为目标,根据各耦合设备出力交换功率和多能源需求响应的互动关系,考虑可控负荷、电力网络、热力网络、天然气网络及能源耦合、存储设备等约束,构建了气电虚拟电厂参与综合需求响应的运营优化模型;然后,针对综合需求响应中各种能源的价格存在不确定性,在原模型基础上引入了均值-方差模型,实现了气电虚拟电厂效益最大化并降低了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最后通过算例和多情景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了虚拟电厂参与综合需求响应相比于传统需求响应能够获得更高的效益。第五,基于气电耦合虚拟电厂参与多种能源市场交易中面临内外部多方面风险因素的影响,建立了考虑气电虚拟电厂参与市场运营的全流程风险评价模型。首先,从多重不确定性、电动汽车特性及综合需求响应特性三个方面,深入分析了不同特性对气电耦合虚拟电厂造成的风险影响;其次,结合气电虚拟电厂的运行结构和特点,多维度考虑了外部政策、参与主体、耦合技术、运营交易、信用管理5个方面,设计了包含29个风险评价指标的气电耦合虚拟电厂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在熵权-序关系赋权法和云模型解决不确定性评价信息的优点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熵权-序关系法改进的云模型风险评价模型;最后,针对四种场景下的气电虚拟电厂进行算例分析,对比研究了不同场景及不同评价模型的评价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模型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杨帆[2](2021)在《外窗对安庆地区建筑能耗及节能效果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建筑行业已形成巨大的产业规模。随之而来的建筑巨大耗能在当今提倡节能减排、碳中和的大趋势下,建筑如何降低能耗从而实现绿色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显得尤为重要。围护结构在节能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而其中外窗作为室内与室外开放式连接的媒介,其在节约能耗方面的作用不言而喻。通过研究外窗对建筑能耗的影响,调整外窗的参数特性,选用经济效益更优的节能窗型,优化建筑设计方案,对建筑节能行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我国能源与建筑耗能现状、课题研究意义及国内外进展与现状进行阐述与概括,以目前国内能耗现状紧迫性侧面证明本文的研究的相关性与必要性。同时分析了国内外围护结构研究进展,对比出建筑节能在我国的发展较为落后,和同时期的欧美国家相比起来也亟需提升。同时较系统阐述了围护结构的基本理论与研究方向,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其次本文选取典型夏热冬冷地区安庆市作为研究地点,简要介绍了安庆市地理特征与气候特点,通过资料查阅、实地考察,分析了安庆市节能建筑与门窗企业发展概况。通过实地调研系统性分析了安庆市从上世纪来外窗材质、性能等属性的发展。然后,选取公共建筑及居住建筑以DEST软件对外窗的窗墙比、外窗类型、外窗热工性能、自然通风进行系统性能耗模拟。针对窗墙比设置该建筑模型各朝向的基准窗墙比为0.3,设置四个朝向的变化范围,模拟不同朝向下窗墙比的变化对于建筑冷热负荷的影响和对于建筑空调系统冷热量消耗。通过计算得出安庆地区各朝向的最优窗墙比范围区间:东西向窗墙比应介于0.341-0.351之间;北向窗墙比应介于0.406-0.416之间;而南向窗墙比应当介于0.439-0.449之间。安庆地区大多使用的还是传统的铝合金窗框装配普通单玻的外窗类型,以铝合金窗框装配普通单薄为对照组、设置铝合金+普通中空、铝合金+Low-e中空等8种外窗类型进行对比。安庆地区是典型的夏热冬冷地区,夏季的制冷能耗约占全年总能耗的78%。故应充分考虑到建筑外窗夏季的隔热作用,装配能显着提高制冷节能率的Low-e中空玻璃和导热系数较低塑钢窗框材料,此时建筑全年累计总负荷的较低且适宜安庆地区经济技术发展水平。此装配方案的采暖节能率为25.62%,制冷节能率为9.55%,相对于传统的装配普通单玻的铝合金窗节约了11.21%的全年累计总负荷。通过研究传热系数K值和遮阳系数SC值表明,降低外窗传热系数K值和遮阳系数SC值均可提升外窗的热工性能,实现建筑节能的要求,且二者的大小与节能效果成具有反相关性。随着换气次数的降低,全年最大冷负荷和累计冷负荷随之降低。当换气次数从8次/h降低到5次/h再降低到3.5次/h时,最大和累计冷负荷大幅度降低;但是从3.5次/h分别降低到2次/h、1次/h时,降低的幅度越来越小。当换气次数为5次/h时为建筑空调系统全年累计耗冷量最低值。最后,总体研究节能率对建筑能耗的影响,通过设置墙体传热系数与换气次数的双因素分析变量6个传热系数取自于安庆地区常用的墙体材料,与6种换气次数自由组合出36种工况。模拟表明当换气次数一定,随着传热系数的降低,全年累计冷热负荷相应降低;当传热系数一定,随着换气次数的降低,全年累计冷热负荷也相应降低,且分布图呈对角线斜向平行分布状态。当换气次数相同时,随着传热系数的增加,曲线呈上升状态,即采暖节能率升高,最高达到35.21%,当传热系数从0.194升高到1.081 W/(m2·K)时,其采暖节能率分别为35.21%和16.00%,差值达两倍以上,换气次数与建筑采暖季节能率成负相关。传热系数越大时,建筑负荷逐时点越集中,负荷消耗越小,节能率越高,整体离散性较微弱,即空调节能率随传热系数增加而减小,呈正相关性。图[47]表[18]参[113]

仲文洲[3](2021)在《形式与能量环境调控的建筑学模型研究》文中提出环境调控是建筑最原初而本质的动机。应对不同气候条件的各种建筑形式,即是平衡对风、光、热等能量要素获取、保蓄、释放的稳定结构。从这个意义而言,建筑形式的本质是一种气候环境影响下,能量流动的物质呈现——建筑形式是能量的构形。对建筑形式与能量的研究,能够厘清当代建筑学在环境调控领域的诸多问题。在认识论上,强调环境调控是建筑形式生成的核心驱动,使建筑设计的本体与核心回归空间与建造;在方法论上,能量成为技术介入与知识拓展的接口,集成跨学科交流下的知识、方法与工具,形成系统化的环境调控理论与方法体系。论文引入能量的角度审视建筑形式,重构环境调控视野下建筑发展的历史进程与理论流变;将其放置在更大的环境系统中,讨论在“人、建筑、气候”关系中进行的能量过程与形式生成;搭建起建筑学与生物气候学、建筑热力学的联系,直接指向形式与能量的数学及物理关系;应用数值模拟量化验证典型气候区民居中的能量过程,提取反映建筑形式特征、环境调控策略与能量运行机制的热力学模型——构建环境调控视野下,形式与能量的理论模型、系统模型、数理模型与分析模型。第一部分是理论研究,通过有机建筑理论、建筑生物气候学、热力学建筑理论等基础理论阐释形式能量法则;进而借助进化论、系统论和复杂性科学来构建形式基于能量的发展路径与机制;以历史梳理的方式刻画建筑起源、乡土发展、机械介入的纵向建筑发展剖面,在时间维度下总结建筑形式与能量的历史演进,归纳其呈现出的被动调节、主动干预与整体共构三种形式追随能量的内在逻辑。第二部分是系统研究,在“人、建筑、气候”中定义由外部能量系统、建筑调控系统、人体反应系统组构的热力学系统,明确各自的对象与内容、分析技术与评价指标;将多目的、复杂性与矛盾性集成的建筑形式解构为对应特定功能的系统构成;清晰地展现环境调控系统与建筑的影响要素、对应关系与形式呈现;同时也为建筑形式与能量交互机制的量化分析提供系统化的结构。第三部分是数理研究,通过环境物理参数的聚类分析及完备性研究,对系统中的物质与能量要素进行影响因子的归纳、提取,阐释各形式因子与能量过程的数学和物理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数理模型的数值模拟耦合解析法。第四部分是范型研究,通过物质形式的类型解析与能量过程的量化解析,从典型气候区民居原型中解释形式与能量相互影响的机制,提取反映内在热力学逻辑和形式生成规律的热力学模型,为当代绿色建筑设计提供可参照的图示工具。全文正文约18.8万字,共有图表200余幅。

周超[4](2020)在《户用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热电冷多联供特性研究》文中指出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对其高效、深度开发利用并实现其建筑一体化,对有效解决我国建筑领域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建筑冬季需要采暖、夏季需要空调、全年需要供应电力和生活热水,面对建筑多样化的能源供应需求,目前现有的太阳能光热利用和光伏发电技术,无论是组件的光电或光热转换效率、还是功能单一的组件结构形式和太阳能利用系统形式等,都无法满足上述建筑多种用能需求,且存在着组件占地面积大等问题。为此,本文从进一步提高太阳能综合利用效率、同时满足建筑多种用能需求的角度出发,把天空长波辐射冷却、吹胀板式换热技术和热泵技术融入太阳能综合利用过程,来研究解决光电与光热一体化和太阳能制热与制冷一体化的问题,提出了吹胀板式PVT组件和PVT热泵多能联供系统,并采用理论分析、试验研究、性能仿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开展了以下内容的研究工作。(1)提出了吹胀板式PVT热泵热电冷多能联产联供系统,设计开发了吹胀板式蒸发/冷凝PVT组件,分析了该系统在各种运行工况下的工作原理;论述了新型吹胀板式PVT组件的结构形式设计和工作原理,提出了 PVT热泵系统产能性能和运行特性的性能评价方法。(2)采用试验研究方法,对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及吹胀板式蒸发/冷凝PVT组件进行了试验研究,深化设计了 PVT热泵系统并建设了试验平台,分析了试验系统的误差大小;分析表明,该试验系统的光伏发电性能参数和制热性能参数的测试误差均小于5%,制冷性能参数的测试误差均小于10%。(3)针对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夏季热电冷运行模式的研究需求,利用上述试验平台,试验研究了夏季PVT热泵系统热电冷三联供性能和热电冷联合运行特性;结果表明,在夏季外界自然工况下,试验系统白天全天的平均光伏发电效率为13.6%,白天的平均制热COPt为6.16,夜间的平均制冷COPc为2.8,与相同额定发电功率的常规光伏组件相比,PVT热泵系统的PVT组件光伏发电量提升了 10~15%。(4)试验并分析了过渡季和冬季该系统的热电联供性能和热电联合运行特性;结果表明,试验系统在过渡季外界自然工况下白天全天的平均光伏发电效率为11.9%,白天的平均制热COPt为5;在冬季自然工况下白天全天的平均光伏发电效率为10.3%,白天的平均制热COPt为4.4;该系统在各个季节的各种模式下均能长时间稳定运行。(5)采用数学建模与理论分析的方法,建立了以吹胀板式蒸发/冷凝PVT组件传热模型为核心的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数学模型,完成了该模型的理论求解结果的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理论求解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偏差均在11%以内,为进一步开展该PVT热泵系统的性能仿真与经济性评价提供了理论模型基础。(6)针对不同建筑面积的居住建筑用能需求,提出了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在户用供能系统中的应用方式;通过性能仿真,分析了不同工况下环境参数对PVT热泵系统热电冷性能的影响大小,研究了该系统的地区适用性;利用试验与仿真结果,进一步分析了户用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的技术经济性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在我国北方地区应用该系统的经济运行模式。结果表明,与建筑的各类常规供能形式相比,该户用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具有可观的年净收益,投资回收期约为3~4年。

吴冀[5](2020)在《面向冷热电三联供的能效评估研究及仿真系统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冷热电三联供系统是将发电过程中产生的能量间接或直接地用于制冷、供暖及生活热水,其有效贯彻了能源梯级利用的理念,提高了系统能源利用率。由于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安全性以及最为重要的节能性,因此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深入开展冷热电三联供系统能效评估工作,可以更好地节约能源,减少能耗,还可以实时观测到系统工作情况,方便操作人员的工作,更好地促进能源站的经济运行工作。本文以冷热电三联供系统为研究对象,参考国家能源法则,首先研究能源供给站的结构层次与生产流程,对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能效估相关数据指标进行了详细计算,设计了面向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能效评估步骤,构建了供冷供热供电联供系统能效评估指标体系,并在能效支撑平台之上设计开发了冷热电三联供能效评估仿真系统。本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冷热电三联供系统能效评估对象研究。在开始系统设计工作前,首先要了解业务评估对象,掌握这个系统的工作模式,概括该供冷,供热,供电系统的结构层次和能源效率评价目标,研究出适用于该供冷、供热、供电系统的一套能效评估的评价标准,方便后续具体的能效评估工作。(2)冷热电三联供系统能效评估方法研究。针对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运行特点,提出冷热电三联供系统能效评估的基本流程;建立适用于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多尺度能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适用于冷热电三联供系统能效评估的综合评价方法,并实现某冷热电三联供能源站的能效评估应用。(3)实现冷热电三联供能效评估仿真系统。能效评估仿真平台开发模式构建于能效评估应用支撑平台、能效评估业务数据库、能效评估模型方法组件库、能效评估应用主题库的基础上,设计并开发了面向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能效评估仿真平台,能够快速搭建能效评估仿真业务,有效提升了冷热电三联供系统能效评估的工作效率。

连鹏隆[6](2020)在《基于深度学习的复杂工业过程软测量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软测量技术就是根据工业过程知识合理地选择其它易测变量,建立易测变量与难测变量间的软测量模型对难测变量进行最优估计,有效解决了在高温、密闭等恶劣环境下,由于硬件传感器的局限性而无法对那些重要过程变量进行直接测量的问题。软测量技术为现有传感器的检测和控制提供了有效手段,因而成为当前复杂工业控制领域的研究热点。近年来,随着智能学习算法的飞速发展,将深度学习应用到复杂工业现场已经成为热门研究方向。本文利用深度学习强大的学习能力,将软测量技术和深度学习相结合,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复杂工业过程软测量方法,并将此模型用于回转式空气预热器转子热变形预测中,为转子漏风技术提供较为准确的热变形量。本文具体研究如下:(1)本文首先将电厂600MW机组电站锅炉空气预热器的现场数据进行采集。然后采用灰色关联分析(Grey Relational Analysis,GRA)方法选取对转子热变形有显着影响的变量,为模型训练提供可靠的输入变量。最后将数据进行筛选以及归一化等操作,将处理后的数据利用“留出法”选取互斥的训练集和测试集作为网络模型样本数据。通过选定的样本数据,可以在同一样本数据集的前提下,进行不同模型方法的对比分析。(2)采用(1)中所得的训练集和测试集,分别对基于BP神经网络的软测量方法、基于SVR算法的软测量方法进行网络模型的设计和仿真,并在分析基础之上构建基于DBN-DNN算法的深度学习软测量模型,通过训练集和测试集的均方误差进行网络模型的优劣性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深度学习DBN-DNN的软测量方法的预测精度较高,为本文基于深度学习的新型软测量网络的构建提供模型基础。(3)为了进一步提高预测精度,将能够充分表达数据特征信息的深度置信网络(Deep Belief Network,DBN)和具有很强非线性回归能力的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算法进行融合得到新型软测量网络结构。利用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Improv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IPSO)选取SVR模型最优参数,并应用于新型网络结构中,得到新型软测量模型DBN-IPSO-SVR。并将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和传统的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仿真对比,结果表明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能够提高预测性能。(4)将提出的新型软测量模型DBN-IPSO-SVR和基于BP、SVR、DBN-DNN方法的软测量模型进行图示分析,从而突出新型软测量模型网络结构的优越性;并将新型软测量模型分别和已有文献中关于转子热变形预测的基于SAE的软测量方法、不同应用领域中的基于MLP、ELM的软测量方法进行对比,从而突出新型软测量模型的通用性和精确性。通过对所提出的新型软测量模型方法DBN-IPSO-SVR进行了性能评估。实验结果表明,该新型软测量模型的性能优于其它软测量方法,该软测量模型显着提高了转子热变形预测的性能,是控制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漏风的一种有价值的非接触测量工具。

赵静[7](2020)在《园区综合能源项目综合评价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传统能源项目存在着各能源子系统规划协调不足、弃风弃光现象突出、对化石能源依赖严重等现象,推进国家能源转型、构建新型能源系统势在必行。综合能源项目的建设对于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等具有积极意义。综合能源项目中,各种能源形式特性不同,动态过程中的时间尺度具有显着差异,采用的评估模型、评估算法和评价指标也不尽相同。与单一供能项目相比,综合能源项目在各能源形式间存在着复杂的耦合关联,进一步加大了综合能源项目的评估难度。基于此,只有通过科学搭建综合评价体系,合理设置细化评价标准,对综合能源项目筹资、建设、运营、维护等各环节进行测算研判,才能为项目的分析决策提供合理支撑。本论文首先对园区综合能源项目的概念、基础架构、关键技术、评价方法和主体利益进行了分析,为后续研究建立了理论基础。其次,综合考虑了园区能源项目建成后对工业、环境、社会等方面可能的影响,选取有代表性的评价指标,整体构建包含3个层级、21项指标的评价体系。再次,通过对目前现有评价方法的梳理,总结现有综合能源系统评价方法、能源工程项目综合评价方法对综合能源项目的评价均存在不适应性。结合综合能源项目的特点,构建了单方案、多方案项目综合评价模型。对单方案项目,选取AHP-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采取实际值与目标值的比值作为单方案指标得分;对多方案项目采用基于区间理论的TOPSIS方法对备选方案进行排序。最后,对广东某综合能源项目进行了综合评价实例分析。从初始投资成本和运营维护成本两个方面对各类设备经济收益进行了汇总,分析了该综合能源项目财务评价指标,并针对天然气价格、光伏补贴价格两项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检验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和选择的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本论文提出的综合评价体系,适用于综合能源项目的前期工作(包括规划、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阶段),也可以作为项目中期评估和后评价的参考。

鲁海望[8](2020)在《考虑需求响应的L园区能源互联网电力交易策略研究 ——基于计算实验方法》文中指出目前,能源互联网的产生与发展是能源行业发展和变革的方向之一,能源互联网的核心内容是电力系统,我国近年来也将需求侧管理作为电力系统重点改革与发展方向。园区能源互联网中的电力交易问题中,如何实现园区运营商与用户的双赢,成为了重要的课题。本文以包含分布式光伏、冷热电三联供、风电、储能、电动汽车等园区能源互联网为研究对象,首先描述所需研究的问题,明确园区能源互联网架构。其次,通过考虑价格型需求响应和激励型需求响应,以园区运营商与用户理性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建立L园区能源互联网电力交易模型。在考虑价格型需求响应方面,基于主从博弈提出园区运营商的售电、购电方案,居民用户和光伏产消者的用电时间和负荷方案以及电动汽车用户充放电时间与功率方案,并通过Anylogic软件模拟仿真。最后以L园区为例对所构建的模型进行说明分析,验证其提高了园区运营商与用户收益,改善了系统负荷特性,并通过不同情景仿真说明分布式上网电价、电动汽车数量以及储能设备等因素对园区运营商以及用户收益的影响。在考虑激励型需求响应方面,提出园区运营商可以提供激励水平与居民用户、光伏产消者和电动汽车用户的用电时间和负荷方案的电力交易模型,并通过Anylogic软件模拟仿真。并通过L园区的算例仿真验证模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L园区能源互联网应以价格型需求响应为主,激励型需求响应为辅,相辅相成,实现园区内运营商和用户的共赢。

张子文[9](2019)在《脉动热管流动与传热特性研究及其余热回收应用》文中认为脉动热管是一种基于毛细通道内热驱动气液脉动蒸发(沸腾)-冷凝相变传热的高效传热元件,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可进行长距离能量运输及重力适应能力强等特点。因此,脉动热管在多热源的电子器件散热、变重力载荷下的热量高效传递以及长距离余热回收利用等方面展现出了广阔发展潜力。目前,多热源模式下脉动热管内复杂的气液两相流动及其内在机理还没有得到充分揭示,特别是加热模式和倾斜角度对气液两相脉动流动行为和传热特性的影响机理尚不清晰。而且,在过载下脉动热管流动和传热机理还有待深入研究。另外,利用脉动热管实现热量逆重力长距离无泵输运的应用研究亦较为匮乏。为此,本文开展了多热源模式下脉动热管流动与传热特性研究、过载下脉动热管流动与传热特性研究及脉动热管逆重力余热回收等方面的实验研究。为了深入了解多热源模式下脉动热管内复杂的气液两相流动行为及内在机理,设计和研制了面向多热源散热的板式脉动热管,研究了三种多热源加热模式及不同工作倾角下脉动热管内气液两相运动行为、传热特性和左、右两侧的性能差异,考察了板式脉动热管的启动功率、启动时间和启动温度等启动特性等。研究结果表明:在全加热模式和左、右半加热模式下,随着热负荷的增加,脉动热管都依次经历了未启动(S)、间歇脉动(S&P)、伴随有循环产生的脉动(P&C)以及循环(C)四种运行模式。其中,在循环运行模式下脉动热管性能达到最佳。全加热模式时,热负荷的增加和工作倾角的减少有助于管内循环状态的产生。在左、右两侧半加热模式时,脉动热管进入各工作状态所需热负荷对工作倾角不敏感。在全加热和右侧加热模式时,工作倾角的增加有助于脉动热管的启动。而在左侧加热模式时,工作倾角的增加却对脉动热管的启动产生了阻碍作用。三种加热模式下,热负荷的增加提高了脉动热管的启动温度,但却降低了脉动热管的启动时间,且脉动热管的启动温度和启动时间对工作倾角的敏感度较低。全加热模式下,脉动热管左、右两侧当量导热系数的离散程度统计数据指标(DR值)随工作倾角的增加而增大,在水平工作倾角下最低,而在垂直工作倾角下达到最高,二者相差2.79倍。而对于左、右两侧半加热模式,脉动热管左、右两侧当量导热系数的DR值在0360°工作倾角范围内的相对变化≤37.8%。在全加热模式中,脉动热管当量导热性能达到了6063航空铝合金的15.8倍,自身重量仅为同体积6063航空铝合金的91%,并且该脉动热管在0360°工作倾角范围内的当量导热系数的相对变化≤16%。为了研究过载下脉动热管的流动和传热机理,设计并搭建了旋转平台,并以其产生的离心加速度在地面上模拟实验所需载荷。研究了两种布置方式不同载荷下脉动热管内气液两相运动行为和传热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周向布置方式和径向布置方式下,离心加速度的产生和增加都抑制了管内工质循环的产生,继而导致其传热性能的下降。对于周向布置方式,在2.5g0时,随着热负荷的增大,管内工质依次经历了S&P、P&C和C模式。其中,在C模式下脉动热管性能达到最佳。在低热负荷时,02.5g0离心载荷范围内的当量导热系数的相对变化≤28.2%。而在高热负荷时,这种相对变化会由于管内压差驱动力的加大而减少至19.6%。而对于径向布置方式,在2.3g0时,随着热负荷的增大,管内工质依次经历了S&P、P&C和C模式。在低热负荷时,03.6g0离心载荷范围内的当量导热系数的相对变化≤48.6%。而在高热负荷时,这种相对变化会由于管内压差驱动力的加大而减少至34.8%。为了研究脉动热管逆重力余热回收,首先进行了脉动热管芯体性能检验,研究了三种工作倾角下脉动热管的传热性能大小及其变化规律;设计并搭建了脉动热管逆重力回收烟气余热以加热低温柴油的实验平台,研究了给定加热功率下导热芯体、燃油在不同传热方案下的演变特性,同时对不同工况下余热利用热回收性能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评价。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工作倾角的减小,脉动热管传热性能不断下降。尽管如此,其当量导热系数仍为纯铜介质的17.4倍。在余热回收中,脉动热管和纯铜棒的传热性能皆随加热功率的增加而增大,而在本实验中脉动热管当量导热系数约为纯铜棒的3.3倍。另外,金属格板在水平方向具有均温效果。而在垂直方向,由于温度梯度较大,金属格板的均温作用更为明显。当脉动热管为导热芯体时,其对应的余热回收效率相比纯铜棒有较大提升。而金属格板的加入,也在一定程度提高了余热回收效率。与用于余热回收利用的传统纯铜导热介质相比,采用脉动热管结合金属格板的余热回收系统的余热回收效率可提升约1倍。这为实际工程中回收利用顶部废热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辛禾[10](2019)在《考虑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协同优化调度及效益均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加重,传统能源结构及利用方式难以为继,能源结构转型和发展可再生清洁能源占比势在必行。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能源生产与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战略布局,为我国能源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2016年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工信部印发《关于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加强多能协同分布式能源网络建设,电、气、热、冷等不同类型能源间的称合互动和综合利用。传统能源系统中,由于不同类型的能源系统相对独立,整体能源利用效率较低。如何打破各能源系统之间的壁垒,构建集成互补的综合能源体系,协调优化多种资源出力,成为能源领域的主要发展趋势。同时,我国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加强,集中式能源开发已难以满足传输损耗、利用效率、环境污染等方面要求,具备近用户、高能效等优势的分布式能源将成为能源结构转型的新主体。《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分布式天然气发电、光伏装机要达到1500万千瓦和6000万千瓦,并积极发展分散式风电。未来,我国能源开发模式将呈现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局面。因此,本文围绕着能源集中式开发与分布式开发两种模式,构造考虑多能互补清洁能源协同调度优化模型,并提出了多类型主体效益动态均衡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梳理了多能互补和清洁能源协同利用的成果与理论,论证了论文研究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突出了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首先,从多能互补系统实践现状、作用机理,协调调度,利益均衡四方面总结了论文研究内容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了多能互补的基本含义和相关政策。然后,明晰了多能互补的运行模式,包括集中式和分布式两类,其中,集中式包括风光水火储大型能源基地协同运行和电热冷气综合能源系统,而分布式包括虚拟电厂调度优化模型和微能源站运营优化模型。最后,文章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多能互补实践现状,并给出了相应的经验启示。(2)提出了考虑多能互补的风光水火储能源基地协同调度优化模型。首先,围绕风-光-抽水蓄能协同运行问题,建立了系统输出功率模型及常规调度优化模型;为了解决风光不确定性给系统稳定运行带来的冲击,借助鲁棒随机优化理论构造了随机调度优化模型;进而,针对风-光-水-火-储耦合系统运行优化问题,介绍了耦合系统的基本构成,以最大化运营收益、最小化弃能成本和最小化出力波动为目标函数,构造了多目标调度模型及求解算法。(3)构造了考虑多能互补的综合能源系统冷热电气协同调度优化模型。首先,逐层设计了电热互联系统、电气互联系统、冷热电气互联系统的基本构成思路,并明确了能源设备的功能特性。然后,针对风光不确定性给系统运行带来的影响,利用CVaR方法和鲁棒随机优化方法,逐步构造电热耦合调度模型、电气互联多目标调度模型以及冷热电气互联协调调度优化模型。最后,通过对上述相关模型进行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4)创建了考虑多能互补的分布式能源聚合微能源站调度优化模型。针对能源分布式开发方式,讨论多类型分布式能源聚合利用问题。一方面,讨论风、光、燃气轮机等分布式电源聚合虚拟电厂,构造了虚拟电厂风险规避调度优化模型及低碳调度优化模型。另一方面,介绍了电热耦合微能源站、电热气耦合微能源站的系统结构;然后,建立了不同类型分布式能源的输出功率模型,进而构造电热微能源站风险规避优化模型和电热气微能源站多目标调度模型,并线性化处理模型中的非线性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5)设计了考虑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系统效益评价及效益均衡模型。首先,从经济效益、技术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四个维度建立了考虑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系统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改进云模糊的综合评价方法,形成考虑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系统效益综合评价模型,从而为清洁能源系统项目评价选择问题提供理论基础和决策支撑。在清洁能源系统效益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分别从能源系统内部和跨区域两个角度分别分析了多类型能源耦合系统中参与方的角色关系,沿能量传递链明晰了不同类型参与方的效益关系,对清洁能源系统效益最优进行了分析,构建了效益优化分析模型;最后,基于典型效益分配方法,构建了清洁能源系统多主体效益均衡模型,利用核心法和夏普利值法,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二、智能冷热量度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智能冷热量度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气电耦合虚拟电厂运营优化及风险评价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虚拟电厂发展研究综述
        1.2.2 虚拟电厂参与能源电力市场研究综述
        1.2.3 虚拟电厂运营优化研究综述
        1.2.4 虚拟电厂风险评价研究综述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3.2 论文研究技术路线
    1.4 论文研究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1.4.1 本文主要研究成果
        1.4.2 本文主要创新点
第2章 气电耦合虚拟电厂相关理论基础
    2.1 气电耦合虚拟电厂基础理论
        2.1.1 气电虚拟电厂基本概念
        2.1.2 气电虚拟电厂发展过程
        2.1.3 气电虚拟电厂主要类型
    2.2 气电耦合虚拟电厂运营特征
        2.2.1 形态特征
        2.2.2 结构特征
        2.2.3 技术特征
        2.2.4 应用特征
    2.3 气电耦合虚拟电厂内外部运营优化规则
        2.3.1 内外部主体构成
        2.3.2 外部运营策略优化
        2.3.3 内部协同运行模式
    2.4 气电耦合虚拟电厂应用项目经验总结及启示
        2.4.1 国外虚拟电厂应用项目
        2.4.2 国内虚拟电厂应用项目
        2.4.3 经验总结与启示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计及多重不确定性的气电耦合虚拟电厂运营优化模型研究
    3.1 引言
    3.2 多重不确定性分析及运行架构
        3.2.1 多重不确定性分析
        3.2.2 多重不确定性设备参与气电耦合运行架构
    3.3 计及多重不确定性的气电虚拟电厂多目标优化模型
        3.3.1 目标函数
        3.3.2 约束条件
        3.3.3 不确定性处理
    3.4 气电耦合虚拟电厂多目标运营优化求解方法
        3.4.1 多目标优化模型求解
        3.4.2 基于捕食搜索策略的遗传算法
        3.4.3 设计优化模型求解流程
    3.5 算例分析
        3.5.1 基础数据
        3.5.2 仿真结果分析
        3.5.3 敏感性分析
        3.5.4 收敛性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计及电动汽车特性的气电耦合虚拟电厂运营优化模型研究
    4.1 引言
    4.2 气电虚拟电厂电动汽车运行特性及运行架构
        4.2.1 电动汽车及耦合设备运营特性
        4.2.2 电动汽车及耦合设备参与气电耦合运行架构
    4.3 计及电动汽车特性的气电虚拟电厂运营优化模型
        4.3.1 目标函数
        4.3.2 约束条件
    4.4 气电耦合虚拟电厂运营优化模型求解算法
        4.4.1 典型粒子群优化算法
        4.4.2 混沌优化算法
        4.4.3 设计优化模型求解流程
    4.5 算例分析
        4.5.1 基础数据
        4.5.2 场景设置
        4.5.3 算例结果分析
        4.5.4 敏感性分析
        4.5.5 收敛性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计及综合需求响应的气电耦合虚拟电厂运营优化模型研究
    5.1 引言
    5.2 虚拟电厂参与综合需求响应的交易机制与特性分析
        5.2.1 虚拟电厂参与综合需求响应的交易机制
        5.2.2 综合需求响应特性分析
    5.3 计及综合需求响应的气电虚拟电厂运营优化模型
        5.3.1 目标函数
        5.3.2 约束条件
        5.3.3 条件风险价值均值-方差模型
    5.4 气电耦合虚拟电厂参与综合需求响应运营的求解算法
        5.4.1 互利共生阶段
        5.4.2 偏利共生阶段
        5.4.3 寄生阶段
        5.4.4 基于旋转学习策略的SOS改进
    5.5 算例分析
        5.5.1 基础数据
        5.5.2 仿真结果分析
        5.5.3 求解算法性能对比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计及多角度特性下气电耦合虚拟电厂运营风险评价模型研究
    6.1 引言
    6.2 多角度特性下气电虚拟电厂运营风险分析
        6.2.1 多重不确定特性产生风险分析
        6.2.2 含电动汽车产生风险分析
        6.2.3 综合需求响应产生风险分析
    6.3 设计气电耦合虚拟电厂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6.3.1 风险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6.3.2 设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6.3.3 风险评价指标的预处理
    6.4 基于熵权法-序关系改进的云模型风险评价模型
        6.4.1 熵权-序关系赋权法
        6.4.2 云模型算法
        6.4.3 设计风险评价计算流程
    6.5 算例分析
        6.5.1 场景设置
        6.5.2 基于改进云模型风险评价的结果分析
        6.5.3 基于传统模糊综合评价的结果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7.1 本文主要结论
    7.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作者简介

(2)外窗对安庆地区建筑能耗及节能效果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我国能源和建筑耗能现状
        1.1.2 课题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路线和主要内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安庆地区建筑节能外窗现状分析
    2.0 区位概况与气候特点
        2.0.1 区位概况
        2.0.2 气候特点
    2.1 安庆市节能建筑发展概况
    2.2 安庆门窗企业发展概况
    2.3 安庆地区既有建筑外窗分析
        2.3.1 外窗窗框
        2.3.2 外窗玻璃
        2.3.3 外窗开启方式
        2.3.4 外窗密封性
        2.3.5 外窗面积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窗墙比与外窗类型对建筑能耗影响分析
    3.1 窗墙比基本参数依据
    3.2 模型建立
        3.2.1 建筑概况
        3.2.2 参数设置
        3.2.3 模拟工况
    3.3 窗墙比对建筑能耗的影响
    3.4 外窗类型对建筑能耗模拟及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外窗热工性能及自然通风对建筑能耗影响分析
    4.1 外窗热工性能与自然通风基本理论
        4.1.1 节能窗的传热过程
        4.1.2 节能窗的影响因素
        4.1.3 自然通风
    4.2 模型建立
        4.2.1 建筑概况
        4.2.2 参数设置
        4.2.3 模拟工况
    4.3 外窗遮阳系数SC值对建筑能耗的影响
    4.4 外窗传热系数K值对建筑能耗的影响
    4.5 自然通风换气次数对建筑能耗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外窗及围护结构对建筑节能率的影响分析
    5.1 节能率基本理论
    5.2 模型建立
        5.2.1 建筑概况
        5.2.2 参数设置
        5.2.3 模拟工况
    5.3 采暖节能率分析
    5.4 空调季节能率分析
    5.5 节能率与热工参数相关性分析
        5.5.1 皮尔逊相关系数
        5.5.2 相关性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3)形式与能量环境调控的建筑学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视角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视角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的核心概念
        1.2.1 形式能量法则/形式重力法则
        1.2.2 建筑环境调控
        1.2.3 建筑气候适应性
        1.2.4 能量机制
        1.2.5 建筑热力学模型
    1.3 研究综述
        1.3.1 有关环境调控的理论研究
        1.3.2 有关热力学建筑理论的研究
        1.3.3 有关民居气候适应性的研究
        1.3.4 小结
    1.4 研究内容
        1.4.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2 论文的研究内容
        1.4.3 论文的框架结构
第二章 建筑形式与能量法则的理论模型构建
    2.1 建筑形式与能量的理论基础
        2.1.1 气候与生物——建筑生物气候学
        2.1.2 适应与进化——生物进化论思想
        2.1.3 耗散与协同——热力学建筑理论
    2.2 建筑形式的能量法则
        2.2.1 形式、物质与能量
        2.2.2 重力法则与能量法则:从静力学到热力学
        2.2.3 能量视角下的建筑特征
    2.3 建筑形式与能量的历史演进与理论共构
        2.3.1 形式适应气候——建筑环境调控的原始起源与乡土发展
        2.3.2 形式追随设备——建筑环境调控的机械介入与价值异化
        2.3.3 形式响应能量——建筑环境调控的自然回归与整体共构
    2.4 建筑形式与能量的发展机制与价值取向
        2.4.1 建筑进化——建筑形式与能量的发展机制
        2.4.2 能量响应——建筑形式与能量的价值取向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建筑形式与能量关系的系统模型构建
    3.1 建筑环境调控的系统模型
        3.1.1 复杂性科学视角
        3.1.2 建筑环境调控系统
        3.1.3 建筑环境调控系统的历史维度
        3.1.4 建筑环境调控的系统模型
    3.2 气候——外部能量系统
        3.2.1 气候的释义
        3.2.2 气候与能量
        3.2.3 气候的层级
        3.2.4 全球性气候
        3.2.5 微气候
    3.3 舒适——人体反应系统
        3.3.1 人体热舒适与能量平衡
        3.3.2 物理参数
        3.3.3 人体热舒适的综合评价
        3.3.4 热舒适指标的选取
    3.4 建筑——建筑调控系统
        3.4.1 能量转换方式
        3.4.2 建筑传热过程
    3.5 环境调控系统的形式呈现
        3.5.1 被动式环境调控系统的形式呈现
        3.5.2 主动式环境调控系统的形式呈现
        3.5.3 案例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建筑形式与能量机制的数理模型构建
    4.1 建筑调控系统的能量机制
        4.1.1 能量捕获——促进
        4.1.2 能量隔离——抑制
        4.1.3 能量阻尼——延迟
    4.2 建筑形式因子与环境物理参数的聚类分析与完备性研究
        4.2.1 界面
        4.2.2 体形
    4.3 基于数理模型的数值模拟方法
        4.3.1 建筑性能数值模拟概论
        4.3.2 传导、对流、辐射耦合的数值模拟分析方法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建筑形式与能量原型的分析模型构建
    5.1 建筑热力学模型的定义
        5.1.1 类型·原型与范型·模型
        5.1.2 建筑环境调控的类型研究
        5.1.3 建筑热力学模型——分析模型
    5.2 酷寒区热力学原型——东北汉族民居
    5.3 寒冷区热力学原型——晋西半地坑窑民居
    5.4 干寒区热力学原型——青甘庄窠民居
    5.5 温暖区热力学原型——云南汉式合院民居
    5.6 湿晦区热力学原型——徽州厅井民居
    5.7 湿热区热力学原型——岭南广府民居
    5.8 建筑形式因子气候适应性综合分析
        5.8.1 建筑形式因子与气候要素的相关性分析
        5.8.2 各气候区建筑原型的对比分析
    5.9 热力学模型
    5.10 热力学模型图示工具
        5.10.1 环境调控的建筑设计
        5.10.2 设计流程与工具
        5.10.3 热力学模型图示工具的应用原理与优点
    5.11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创新性
    6.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附录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4)户用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热电冷多联供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太阳能的开发利用仍未有效解决建筑采暖空调问题
        1.1.2 现代建筑对太阳能开发利用提出了更高要求
        1.1.3 热泵与PVT技术的结合为建筑节能提供了新思路
        1.1.4 本文的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太阳能光伏光热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1.2.2 太阳能热泵技术研究进展
        1.2.3 太阳能PVT热泵技术研究进展
        1.2.4 天空长波辐射冷却技术研究进展
        1.2.5 PVT热泵性能评价及其经济性研究进展
    1.3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分析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
2 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的提出及试验台建立
    2.1 单级压缩吹胀板式PVT热泵多联供系统的提出
        2.1.1 太阳能PVT热泵系统形式的研究
        2.1.2 不同运行工况下系统工作原理分析
    2.2 吹胀板式蒸发/冷凝PVT组件的提出
        2.2.1 组件结构形式与设计
        2.2.2 组件工作原理分析
    2.3 吹胀板式蒸发/冷凝PVT组件性能评价方法
        2.3.1 PVT组件发电性能评价
        2.3.2 PVT组件制热性能评价
        2.3.3 PVT组件制冷性能评价
        2.3.4 PVT组件综合效率确定方法
    2.4 PVT热泵系统热电冷多联供性能评价方法
        2.4.1 PVT热泵系统供电性能评价
        2.4.2 PVT热泵系统制热性能评价
        2.4.3 PVT热泵系统制冷性能评价
        2.4.4 PVT热泵系统综合性能评价方法
    2.5 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的设计
        2.5.1 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设备部件确定
        2.5.2 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制冷剂管路设计
    2.6 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试验台的建立
        2.6.1 吹胀板式PVT热泵试验系统关键设备确定
        2.6.2 吹胀板式PVT热泵试验系统监测控制
    2.7 吹胀板式PVT热泵试验系统误差分析
        2.7.1 误差分析原理简述
        2.7.2 试验系统误差分析
    2.8 本章小结
3 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夏季热电冷性能试验研究
    3.1 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夏季热电冷综合性能试验
        3.1.1 夏季气象参数测试与分析
        3.1.2 系统夏季热电冷综合性能分析
    3.2 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夏季工况制冷性能试验
        3.2.1 夏季工况气象参数测试结果分析
        3.2.2 夏季工况系统夜间制冷性能分析
    3.3 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夏季工况热电性能试验
        3.3.1 夏季工况系统光伏发电性能分析
        3.3.2 夏季工况系统制热性能分析
    3.4 夏季夜间制冷模式下PVT热泵系统运行特性分析
        3.4.1 夏季系统制冷运行参数测试结果分析
        3.4.2 水箱蓄冷特性参数测试结果分析
        3.4.3 制冷工况下PVT组件表面温度测试结果分析
    3.5 夏季白天热电模式下PVT热泵系统运行特性分析
        3.5.1 夏季系统制热运行参数测试结果分析
        3.5.2 夏季制热工况下PVT组件表面温度分布测试结果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过渡季和冬季性能试验研究
    4.1 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过渡季综合性能试验
        4.1.1 过渡季气象参数测试与分析
        4.1.2 系统过渡季热电综合性能分析
    4.2 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过渡季工况热电性能试验
        4.2.1 过渡季工况系统光伏发电性能分析
        4.2.2 过渡季工况系统制热性能分析
    4.3 过渡季白天热电模式下PVT热泵系统运行特性分析
        4.3.1 过渡季系统制热运行参数测试结果分析
        4.3.2 过渡季制热工况下PVT组件表面温度分布测试结果分析
    4.4 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冬季综合性能试验
        4.4.1 冬季气象参数测试与分析
        4.4.2 系统冬季热电综合性能分析
    4.5 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冬季工况热电性能试验
        4.5.1 冬季工况系统光伏发电性能分析
        4.5.2 冬季工况系统制热性能分析
    4.6 冬季白天热电模式下PVT热泵系统运行特性分析
        4.6.1 冬季系统制热运行参数测试结果分析
        4.6.2 冬季制热工况下PVT组件表面温度分布测试结果分析
    4.7 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全年热电冷试验性能对比分析
        4.7.1 系统全年光伏发电性能对比分析
        4.7.2 系统全年制热性能对比分析
        4.7.3 系统全年热电冷试验性能总结
    4.8 本章小结
5 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
    5.1 吹胀板式蒸发/冷凝PVT组件传热模型的建立
        5.1.1 吹胀板式蒸发/冷凝PVT组件换热过程分析
        5.1.2 吹胀板式PVT组件层间结构能量平衡分析
        5.1.3 吹胀板式PVT组件传热模型的建立
    5.2 PVT热泵系统关键设备部件数学模型的建立
        5.2.1 蓄热水箱内冷凝换热盘管模型
        5.2.2 蓄冷水箱内蒸发换热盘管模型
        5.2.3 压缩机模型
        5.2.4 电子膨胀阀模型
    5.3 模型求解方法及理论解的试验验证
        5.3.1 系统模型求解方法
        5.3.2 理论解的试验验证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适用性与经济性研究
    6.1 户用PVT热泵系统应用方式研究
        6.1.1 设计原则及建筑用能负荷测算方法
        6.1.2 户用PVT热泵热水机组设计
        6.1.3 户用PVT热泵热电机组设计
        6.1.4 户用PVT热泵热电暖机组设计
        6.1.5 户用PVT热泵热电冷暖机组设计
    6.2 不同工况下环境参数对系统热电冷性能的影响分析
        6.2.1 制热工况下环境参数对系统制热性能的影响
        6.2.2 制冷工况下环境参数对系统制冷性能的影响
    6.3 户用PVT热泵系统热电冷多联供经济性分析
        6.3.1 系统经济性评价方法
        6.3.2 系统技术经济性分析与比较
        6.3.3 系统经济性影响因素分析及经济运行模式
        6.3.4 集中式PVT热泵能源站系统形式及经济运行模式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及科研项目
致谢
作者简介

(5)面向冷热电三联供的能效评估研究及仿真系统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2.1 冷热供三联系统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1.3 能效评估当前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主要内容
        1.4.2 研究技术路线
2 冷热电三联供系统能效评估基本理论
    2.1 基本概念
        2.1.1 冷热电三联系统
        2.1.2 能效评价工作
    2.2 冷热电三联供系统构成
        2.2.1 模式一:燃气-蒸汽联合循环+蒸汽型吸收式制冷机组
        2.2.2 模式二:燃气轮机+蒸汽型吸收式制冷机组
        2.2.3 模式三:燃气轮机/内燃机+余热型吸收式制冷机组
        2.2.4 模式四:燃料电池+余热型吸收式制冷机组
    2.3 冷热电三联供系统运行特点
        2.3.1 能源利用
        2.3.2 环境影响
        2.3.3 经济性能
        2.3.4 优势
    2.4 面向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能效评估对象分析
        2.4.1 动力设备
        2.4.2 余热利用设备
    2.5 本章小结
3 冷热电三联供系统能效评估研究及应用
    3.1 面向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能效评估流程
    3.2 冷热电三联供系统能效评估指标体系
        3.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2.2 能效评估指标综合体系构建
        3.2.3 评估指标分析
    3.3 能效标杆值确定
        3.3.1 能效评估的边界条件
        3.3.2 能效评估的评价标准
    3.4 基于物元-AHM的能效评估方法研究
        3.4.1 物元可拓理论
        3.4.2 AHM理论
    3.5 基于能效评估应用
    3.6 本章小结
4 冷热电三联供能效评估仿真系统研究
    4.1 综合集成技术
        4.1.1 组件技术
        4.1.2 数据集成技术
        4.1.3 Web Service技术
        4.1.4 SOA架构
        4.1.5 可视化技术
    4.2 能效仿真平台功能设计
        4.2.1 设计原则
        4.2.2 技术框架
        4.2.3 功能设计
        4.2.4 库表结构设计
    4.3 能效评估业务组件及可视化构建
        4.3.1 能效评估业务组件划分
        4.3.2 业务组件开发流程
        4.3.3 业务组件封装发布
        4.3.4 能效评估业务可视化
    4.4 系统功能实现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工作及主要结论
    5.2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基于深度学习的复杂工业过程软测量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课题应用案例分析
        1.2.1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原理
        1.2.2 转子热变形漏风原理
        1.2.3 漏风控制的重点和难点
    1.3 课题研究现状
        1.3.1 软测量建模方法
        1.3.2 软测量方法研究进展
        1.3.3 空气预热器研究进展
    1.4 软测量方法主要存在问题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2 复杂工业过程软测量方法的理论基础
    2.1 数据预处理
        2.1.1 灰色关联分析法选择辅助变量
        2.1.2 样本误差的剔除
        2.1.3 样本归一化处理
    2.2 深度置信网络
        2.2.1 受限玻尔兹曼机的基本模型
        2.2.2 深度置信网络的结构
    2.3 支持向量回归
    2.4 粒子群优化算法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深度学习的软测量方法
    3.1 工业过程中的数据处理及分析
        3.1.1 工业过程数据采集
        3.1.2 灰色关联分析选取辅助变量
        3.1.3 数据预处理及归一化
        3.1.4 样本数据的选择
    3.2 基于深度学习的软测量方法仿真与分析
        3.2.1 基于BP神经网络的软测量方法
        3.2.2 基于SVR算法的软测量方法
        3.2.3 基于DBN-DNN算法的软测量方法
    3.3 本章小结
4 基于DBN-IPSO-SVR的软测量方法
    4.1 模型总体设计思想
    4.2 基于深度置信网络的改进模型
        4.2.1 模型的无监督训练
        4.2.2 DBN结合SVR算法的流程
    4.3 基于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选取参数
        4.3.1 传统粒子群优化算法
        4.3.2 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选取模型参数
    4.4 软测量模型DBN-IPSO-SVR的仿真
        4.4.1 实验数据的设置
        4.4.2 新型软测量模型的仿真
        4.4.3 不同参数优化方法的仿真对比
        4.4.4 模型仿真结果的分析
    4.5 不同软测量模型的仿真对比
        4.5.1 模型的仿真对比
        4.5.2 结果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本文的工作总结
    5.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7)园区综合能源项目综合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综合能源系统研究现状
        1.2.2 综合能源项目综合评价研究现状
        1.2.3 园区综合能源项目综合评价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园区综合能源项目相关基本理论
    2.1 综合能源系统概念与架构
    2.2 园区综合能源项目关键技术
        2.2.1 能源高效利用技术
        2.2.2 多能源协同优化技术
        2.2.3 智能化技术
    2.3 园区综合能源项目多参与主体需求分析
    2.4 园区综合能源项目评价方法
        2.4.1 综合评价基本理论
        2.4.2 常见综合评价方法
        2.4.3 综合评价方法选择依据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评价指标选取与构建
    3.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3.2 评价指标构建思路
        3.2.1 经济指标构建思路
        3.2.2 技术指标构建思路
        3.2.3 外部性指标构建思路
    3.3 经济指标
        3.3.1 财务指标
        3.3.2 系统效益指标
    3.4 技术指标
        3.4.1 能源利用效率指标
        3.4.2 需求侧响应指标
        3.4.3 系统可靠性指标
        3.4.4 项目示范性
    3.5 外部性指标
        3.5.1 社会保障指标
        3.5.2 环境指标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综合评价模型
    4.1 综合评价模型
    4.2 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关系分析
        4.2.1 层次分析法
        4.2.2 多方案项目熵权法
        4.2.3 单一方案项目熵权法
    4.3 评价指标处理方法
        4.3.1 多方案评价指标处理方法
        4.3.2 单方案评价指标处理方法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园区综合能源项目实证分析
    5.1 背景介绍
    5.2 评价指标权重分析
        5.2.1 一级权重指标
        5.2.2 二级权重指标
        5.2.3 三级权重指标
        5.2.4 权重总排序组合
    5.3 评价指标测算
        5.3.1 成本收益测算
        5.3.2 敏感性分析
        5.3.3 指标分数汇总
    5.4 评价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成果和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8)考虑需求响应的L园区能源互联网电力交易策略研究 ——基于计算实验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能源互联网研究现状
        1.3.2 能源互联网下电力交易研究现状
        1.3.3 需求响应发展及研究现状
        1.3.4 计算实验方法及应用研究
        1.3.5 文献评述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基本理论研究及软件介绍
    2.1 博弈理论
    2.2 计算实验的基本思想与研究框架
    2.3 计算实验的研究范式
        2.3.1 问题界定与环境分析
        2.3.2 实验模型的基本假设
        2.3.3 可计算模型的建立
        2.3.4 计算实验的实现
        2.3.5 实验结果的评估分析
    2.4 实验平台Any Logic
第三章 L园区能源互联网电力交易问题描述及分析
    3.1 L园区简介
    3.2 园区能源互联网的电力交易特点
        3.2.1 传统电力交易
        3.2.2 园区能源互联网的电力交易新特征
    3.3 考虑需求响应的L园区能源互联网电力交易问题分析
        3.3.1 电力交易的相关需求响应分析
        3.3.2 电力交易过程
        3.3.3 电力交易主体间关系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考虑价格型需求响应的L园区能源互联网电力交易的计算实验模型
    4.1 模型基本假设
    4.2 用户用电负荷和收益模型
        4.2.1 居民用户用电负荷和收益模型
        4.2.2 光伏产消者用电负荷和收益模型
        4.2.3 EV用户用电负荷和收益模型
    4.3 园区运营商定价和收益模型
        4.3.1 园区运营商定价模型
        4.3.2 园区运营商收益模型
    4.4 主体行为策略以及实验遍历流程
        4.4.1 园区运营商与用户的主从博弈行为
        4.4.2 实验历遍流程
    4.5 实验参数及变量初始值设置
    4.6 情景设计与结果分析
        4.6.1 基础情景
        4.6.2 不同上网电价与补贴下的情景演化分析
        4.6.3 不同电动汽车数量下的情景演化分析
        4.6.4 不同储能设备容量情景演化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考虑激励型需求响应的L园区能源互联网电力交易的计算实验模型
    5.1 模型基本假设
    5.2 用户用电负荷及收益模型
        5.2.1 居民用户用电负荷和收益模型
        5.2.2 光伏产消者用电负荷和收益模型
        5.2.3 EV用户用电负荷和收益模型
    5.3 园区运营商收益模型
    5.4 主体行为策略以及实验遍历流程
    5.5 实验参数及变量初始值设置
    5.6 情景设计与结果分析
        5.6.1 激励水平灵敏度分析
        5.6.2 激励型需求响应效果分析
        5.6.3 不同响应总容量下激励型需求响应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文章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脉动热管流动与传热特性研究及其余热回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脉动热管概述
        1.2.1 脉动热管结构和工作原理
        1.2.2 脉动热管的特点
    1.3 脉动热管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脉动热管可视化实验研究
        1.3.2 脉动热管传热性能实验研究
        1.3.3 多热源模式下脉动热管的实验研究
        1.3.4 过载下脉动热管的实验研究
    1.4 脉动热管的应用
        1.4.1 余热回收利用
        1.4.2 电子器件冷却
        1.4.3 太阳能利用
    1.5 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多热源模式下脉动热管流动与传热特性研究
    2.1 实验系统与实验方法
        2.1.1 板式脉动热管设计与研制
        2.1.2 实验原理
        2.1.3 实验系统
        2.1.4 实验方法与实验步骤
        2.1.5 实验数据处理
        2.1.6 误差分析
    2.2 结果分析与讨论
        2.2.1 板式脉动热管运行及温度脉动特性分析
        2.2.1.1 全加热模式
        2.2.1.2 半加热模式
        2.2.1.3 脉动热管运行模式区间图
        2.2.2 板式脉动热管启动性能分析
        2.2.2.1 全加热模式
        2.2.2.2 半加热模式
        2.2.3 板式脉动热管准稳态传热性能分析
        2.2.3.1 全加热模式
        2.2.3.2 半加热模式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过载下脉动热管流动与传热特性研究
    3.1 实验系统与实验方法
        3.1.1 实验原理
        3.1.2 实验系统
        3.1.3 实验方法与实验步骤
    3.2 结果分析与讨论
        3.2.1 脉动热管运行及温度脉动特性分析
        3.2.1.1 周向布置方式
        3.2.1.2 径向布置方式
        3.2.2 脉动热管传热性能分析
        3.2.2.1 周向布置方式
        3.2.2.2 径向布置方式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脉动热管逆重力余热回收应用研究
    4.1 余热回收系统脉动热管芯体性能检验
        4.1.1 性能检验方法与实验系统
        4.1.2 误差分析
        4.1.3 脉动热管芯体传热性能检验结果分析
    4.2脉动热管逆重力余热回收实验
        4.2.1 实验方法与实验系统
        4.2.2 误差分析
        4.2.3 脉动热管强化逆重力余热利用实验结果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

(10)考虑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协同优化调度及效益均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多能互补系统实践现状
        1.2.2 多能互补作用机理方面研究
        1.2.3 多能互补协调调度方面研究
        1.2.4 多能互补效益协调均衡方面研究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3.2 论文研究创新点
第2章 多能互补基础理论、运行模式与实践现状
    2.1 多能互补基础理论与政策
        2.1.1 多能互补基础理论
        2.1.2 多能互补相关政策
    2.2 多能互补运行模式研究
        2.2.1 集中式协同运行模式
        2.2.2 分布式协同运行模式
    2.3 多能互补的实践现状与经验启示
        2.3.1 国外多能互补实践现状
        2.3.2 国内多能互补实践现状
        2.3.3 现存问题与经验启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考虑多能互补的集中式风-光-水-火-储能源基地协同调度优化模型
    3.1 引言
    3.2 风-光-火-抽水蓄能互补系统调度优化模型
        3.2.1 电源输出功率模型
        3.2.2 常规调度调度优化模型
        3.2.3 随机调度优化模型
        3.2.4 算例分析
    3.3 风-光-水-火-储耦合系统多目标调度优化模型
        3.3.1 耦合系统构成介绍
        3.3.2 系统多目标调度模型
        3.3.3 多目标模型求解算法
        3.3.4 算例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考虑多能互补的集中式综合能源系统热电气协同调度优化模型
    4.1 引言
    4.2 电热互联综合能源系统调度优化模型
        4.2.1 电热互联系统构成
        4.2.2 电热耦合调度优化模型
        4.2.3 算例分析
    4.3 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调度优化模型
        4.3.1 电气互联系统构成
        4.3.2 多目标调度优化模型
        4.3.3 多目标模型求解算法
        4.3.4 算例分析
    4.4 电热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调度优化模型
        4.4.1 电热气网络规划模型
        4.4.2 综合能源系统调度优化模型
        4.4.3 算例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考虑多能互补的分布式能源聚合虚拟电厂调度优化模型
    5.1 引言
    5.2 虚拟电厂风险规避调度优化模型
        5.2.1 虚拟电厂构成介绍
        5.2.2 常规调度优化模型
        5.2.3 风险规避调度优化模型
        5.2.4 数学模型求解算法
        5.2.5 算例分析
    5.3 考虑不确定性的虚拟电厂低碳调度优化模型
        5.3.1 电-碳流耦合分析
        5.3.2 虚拟电厂低碳调度优化模型
        5.3.3 模型求解算法
        5.3.4 算例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考虑多能互补的分布式能源聚合微能源站调度优化模型
    6.1 引言
    6.2 电热耦合微能源站随机调度优化模型
        6.2.1 微能源站结构介绍
        6.2.2 微能源站出力模型
        6.2.3 微能源站常规调度优化模型
        6.2.4 微能源站风险规避优化模型
        6.2.5 算例分析
    6.3 电热气耦合微能源站调度优化模型
        6.3.1 电热气互联系统构成
        6.3.2 微能源站设备模型
        6.3.3 微能源站多目标调度模型
        6.3.4 算例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考虑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系统效益评价及均衡研究
    7.1 引言
    7.2 考虑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系统效益综合评价模型
        7.2.1 能源系统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7.2.2 能源系统效益综合评价模型
    7.3 考虑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系统效益均衡模型
        7.3.1 系统参与方效益关系分析
        7.3.2 系统综合效益优化分析
        7.3.3 系统多主体效益均衡模型
    7.4 算例分析
        7.4.1 基础数据
        7.4.2 效益评价分析
        7.2.3 效益均衡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作者简介

四、智能冷热量度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气电耦合虚拟电厂运营优化及风险评价模型研究[D]. 刘沆.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
  • [2]外窗对安庆地区建筑能耗及节能效果的影响研究[D]. 杨帆. 安徽建筑大学, 2021
  • [3]形式与能量环境调控的建筑学模型研究[D]. 仲文洲. 东南大学, 2021
  • [4]户用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热电冷多联供特性研究[D]. 周超.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1)
  • [5]面向冷热电三联供的能效评估研究及仿真系统开发[D]. 吴冀.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6]基于深度学习的复杂工业过程软测量方法研究[D]. 连鹏隆. 西安理工大学, 2020
  • [7]园区综合能源项目综合评价体系研究[D]. 赵静.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8]考虑需求响应的L园区能源互联网电力交易策略研究 ——基于计算实验方法[D]. 鲁海望.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07)
  • [9]脉动热管流动与传热特性研究及其余热回收应用[D]. 张子文. 东南大学, 2019(06)
  • [10]考虑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协同优化调度及效益均衡研究[D]. 辛禾.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9(01)

标签:;  ;  ;  ;  ;  

智能冷暖系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