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神经定位体征的大发作患者脑电图和CT分析

无神经定位体征的大发作患者脑电图和CT分析

一、无神经系统定位体征的癫癎大发作患者的EEG和CT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翁柠[1](2020)在《卒中后认知障碍与钙稳态调节相关性及益脑护脉方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研究一PSCI患者认知功能、中医证候要素与钙稳态调节的相关性研究目的: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是脑卒中后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中包括像卒中后认知障碍非痴呆(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 no dementia,PSCIND)和卒中后痴呆(post-stroke dementia,PSD)等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如何进一步探索PSCI的机制及早期、有效防治PSCI是目前我们急需解决的重要医疗问题。本课题基于钙稳态调节机制,通过研究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与钙稳态调节因子的相关性、PSCI患者中医证候要素分布情况及其与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严重程度关系、PSCI患者中医证候要素与钙稳态调节因子的相关性,初步探讨PSCI及其中医病机“水不涵木、肝风内动、痰瘀互结”与钙稳态调节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脑病专科门诊和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及门诊的缺血性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110例为PSCI观察组(其中根据认知障碍的程度再细分为PSCIND组80例,PSD组30例),另招募30例缺血性卒中后无认知障碍患者为对照组。1.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的病历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饮酒史、吸烟史,是否患有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及高脂血症,比较颈部血管斑块情况、骨密度及钙稳态调节因子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1,25-羟维生素D、血钙水平及美国国家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2.分析PSCI患者钙稳态调节因子PTH、1,25-羟维生素D、血钙水平与国际公认且通用的能够反映认知功能的简易智能精神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以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 CA)分数的相关性,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影响MMSE、Mo CA分数的因素。3.根据中医证候要素量表对观察组进行包括肾虚、脾虚、气虚、血虚、阴虚、阳虚、髓减、阳亢、内热、痰浊、血瘀共11个证候要素进行评分,统计中医证候要素分布情况。4.分别分析PSCI、PSCIND、PSD患者中医证候要素与MMSE、Mo CA分数的相关性;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PSCI组影响MMSE、Mo CA分数的相关中医证候要素。5.分析PSCI患者中医证候要素与钙稳态调节因子的相关性。结果:1.PSCI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的病历资料比较,PSCI组1,25-羟维生素D、血C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提示PSCI组患者钙稳态调节因子PTH与MMSE、Mo CA分数呈负相关关系(rs=-0.494,P<0.001;rs=-0.572,P<0.001);1,25-羟维生素D与MMSE分数呈正相关关系(rs=0.586,P<0.001);1,25-羟维生素D、血Ca与Mo CA分数呈正相关关系(rs=0.496,P<0.01;rs=0.204,P=0.032<0.05)。3.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提示随着1,25-羟维生素D水平增高,MMSE分数也随之增高(B=0.111,P=0.017)。随着NIHSS评分、PTH水平增高,Mo CA分数越低(B=-0.57,P<0.001;B=-0.052,P<0.001);随着受教育程度增高,Mo CA分数越高(B=0.853,P=0.029)。4.PSCI组中医证候要素频数排序前几位分别是痰浊(61次,55.45%),血瘀(56次,50.9%),阳亢(43次,39.09%),肾虚(35次,45%)。PSCIND组频数排序前几位分别是痰浊(49次,61.25%),血瘀(43次,53.75%),阳亢(31次,38.75%);PSD组频数排序前几位分别是肾虚(17次,56.66%),阴虚(13次,53.33%),血瘀(13次,43.33%)。PSCIND组证候积分较高的是痰浊、阳亢、血瘀;PSD组积分较高的是肾虚、阴虚、髓减、血瘀。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提示PSCI组中医证候要素痰浊、髓减、阳亢、血瘀与MMSE分数均呈负相关(rs=-0.268,p=0.005;rs=-0.235,P=0.013;rs=-0.206,P=0.031;rs=-0.330,P<0.001);而痰浊、肾虚、髓减、血瘀与Mo CA评分均呈负相关(rs=-0.202,P=0.034;rs=-0.232,P=0.015;rs=-0.237,P=0.012;rs=-0.334,P<0.001);其中血瘀与MMSE、Mo CA分数相关性最显着。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提示髓减、血瘀与MMSE、Mo CA分数存在线性相关性,随着髓减、血瘀积分越高,MMSE、Mo CA分数越低(B=-0.319,P<0.001;B=-0.100,P=0.017;B=-0.268,P<0.001;B=-0.094,P=0.010)。6.亚组Spearman相关性分析提示,PSCIND组痰浊、阳亢、血瘀与MMSE、Mo CA分数呈负相关(rs=-0.639,P<0.001;rs=-0.526,P<0.001;rs=-0.445,P<0.001;rs=-0.499,P<0.001;rs=-0.458,P<0.001;rs=-0.404,P<0.001);PSD组痰浊、肾虚、髓减、血瘀与MMSE分数负相关(rs=-0.550,P=0.002;rs=-0.416,P=0.022;rs=-0.385,P=0.036;rs=-0.510,P=0.004;),PSD组痰浊、肾虚、血瘀与Mo CA评分均呈负相关(rs=-0.634,P<0.001;rs=-0.610,P<0.001;rs=-0.794,P<0.00)。7.PSCI组中医证候积分与钙稳态调节因子相关性分析,结果提示痰浊、阳亢、血瘀与PTH水平呈正相关(rs=0.545,P<0.001;rs=0.371,P<0.001;rs=0.614,P<0.001),与1,25-羟维生素D水平呈负相关(rs=0.844,P<0.001;rs=-0.605,P<0.001;rs=-0.737,P<0.001)。而肾虚、髓减、血瘀与血Ca水平均呈负相关(rs=-0.233,P=0.003;rs=-0.226,P=0.018;rs=-0.293,P=0.002)。结论:1.缺血性卒中后认知障碍与钙稳态调节密切相关,呈现出随着钙稳态调节因子PTH水平升高、1,25-羟维生素D水平下降,而认知功能下降的趋势。1,25-羟维生素D水平降低、PTH水平升高可能是缺血性卒中后认知障碍的潜在核心因素。血钙与缺血性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之间没有显着相关性。2.痰浊、血瘀、阳亢、肾虚是缺血性PSCI患者的主要中医证候要素,痰浊、阳亢、血瘀是缺血性PSCIND的主要证候要素,肾虚、阴虚、血瘀、髓减是缺血性PSD的主要证候要素,其积分与卒中后认知障碍具有密切相关性,可反映缺血性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而血瘀可能是缺血性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核心危险要素。3.痰浊、阳亢、血瘀积分与PTH呈正相关,与1,25-羟维生素D水平呈负相关,而肾虚、髓减、血瘀积分与血Ca水平呈负相关,PSCI病机“水不涵木,肝风内动,痰瘀互结”与钙稳态调节具有密切相关性。研究二益脑护脉方干预缺血性PSCIND患者钙稳态调节及认知功能的临床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缺血性PSCIND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脑电图及钙稳态调节因子的变化,探讨益脑护脉方治疗缺血性PSCIND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纳入2019年4月至2020年5月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及门诊符合缺血性PSCIND诊断及纳入标准,中医辨证为肝阳上亢、痰浊阻窍或瘀血阻络的患者62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盐酸多奈哌齐片,口服,每日1次,每次5mg,1月后改为10mg,每日一次。试验组:益脑护脉方,川芎15g(折合颗粒3.13g)、天麻12g(折合颗粒2.4g)、石菖蒲12g(折合颗粒1g)、益智仁10g(折合颗粒0.6g),每次1袋,日3次,温开水冲服。治疗疗程3个月。在入组第1天治疗前及治疗3月后分别评定中医证候积分、NIHSS分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分数及MMSE、Mo CA分数;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钙稳态调节因子PTH、1,25-羟维生素D、血钙水平变化,观察肝肾功等血液学指标及脑电图变化。通过比较治疗前后上述指标两组组间变化以及组内前后自身变化,探讨益脑护脉方对缺血性PSCIND患者临床疗效及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1.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评分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治疗前两组ADL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评分具有可比性;经过治疗后,两组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治疗后评分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治疗前的MMSE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MMSE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治疗后MMSE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4.两组治疗前的Mo C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经过治疗后Mo CA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治疗后Mo C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前两组患者在执行能力、视空间能力、注意力、语言、记忆力等认知域评分比较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通过治疗后两组在执行能力、视空间能力、注意力、记忆力评分均较前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语言能力方面,治疗后对照组较治疗前语言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语言评分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治疗前两组脑电图异常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脑电图异常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治疗前两组PTH、1,25-羟维生素D、血钙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TH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1,25-羟维生素D、血钙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TH、1,25-羟维生素D、血钙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8.在中医证候改善方面,经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益脑护脉方可明显改善缺血性PSCIND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及脑电图异常情况;可明显改善缺血性PSCIND患者认知功能,在改善执行能力、视空间能力、注意力、记忆力等认知域,临床疗效与多奈哌齐相当,但在改善语言能力方面,益脑护脉方明显优于多奈哌齐。2.在中医证候改善方面,对于肝阳上亢、痰浊阻窍和瘀血阻络型PSCIND患者,益脑护脉方改善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多奈哌齐组。3.治疗后试验组PTH下降,1,25-羟维生素D、血钙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益脑护脉方可能通过调节缺血性PSCIND患者钙稳态,保护脑细胞,改善认知功能。

徐丙超[2](2017)在《视频脑电图联合弥散张量成像对核磁共振成像阴性癫痫的定位诊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临床上部分癫痫患者如原发全面性癫痫、难治性癫痫等,进行脑部常规核磁共振(MRI)检测结果难以发现病灶,因此有必要采用更高精度的仪器设备进行检测诊断。目的:对常规核磁共振检测结果为阴性的癫痫患者,采用视频脑电图联合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进行定位诊断,探讨其对癫痫定位诊断的价值和意义。方法:选择常规核磁共振检测结果为阴性的癫痫患者126例作为癫痫组,126例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组。联合视频脑电图(VEEG)与弥散张量成像磁共振(DTI)对入组的所有患者进行检测,通过VEEG监测癫痫的异常放电的情况,并且对致痫灶进行定位。通过DTI测定癫痫病灶的部分各向异性(FA)值与表观弥散系数(ADC)值,观察致痫灶的脑白质纤维束的变化情况。综合分析VEEG与DTI检测结果的关系。结果:(1)视频脑电图对126例MRI阴性患者的检出率为77.78%(98/126);定位结果致痫灶在左侧的有39例,右侧的有43例,双侧的有16例,未检测出来的患者有28例。(2)弥散张量成像对癫痫患者的检出率96.03%(121/126);定位结果病灶在左侧有43例,右侧59例,双侧有19例。患者的异常FA值均低于正常值;异常的ADC值均高于正常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者综合分析,有90例患者的DTI定侧和视频脑电图的定侧结果一致,两者的相合率71.43%(90/126)。结论:(1)在常规MRI阴性的癫痫患者致痫灶的定位诊断中,VEEG阳性检测率较高达77.78%。(2)综合分析VEEG结果和发作症状,可以使大部分患者获得致痫灶的定位信息。(3)DTI检查显示所有病例的脑白质纤维束的走向及空间结构。(4)DTI检测出96.0%患者的病理灶,定位更加准确,而且通过参数指标直观表明癫痫患者的异常情况。(5)VEEG联合DTI技术对MRI阴性癫痫患者脑组织病变进行定位诊断,提高定位的准确性,对癫痫的定位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白文红[3](2016)在《长程视频脑电监测在癫癎患者减停药决策中的价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无发作3年以上隐源性癫癎患者减停药前24小时视频脑电图(24hVEEG)正常次数不同及减停药中、后24hVEEG变异对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神经内科门诊及癫癎中心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无发作3年以上、24hVEEG每年1次且连续2次正常或1次正常减药的隐源性癫癎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至复发或2016年5月。采用卡方检验和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比较两组复发率及累积复发率;单因素分析法筛出的危险因素用COX回归模型分析相对危险度,p<0.05有意义。结果纳入95例,年龄9-45岁,随访至少1年,每年1次且连续2次24hVEEG正常组63例,复发率为9.5%(6/63);1次24h VEEG正常组32例,复发率为25%(8/32)。24hVEEG连续2次正常和仅1次正常减药后第6、12、18、24个月及终点两组累积复发率分别是1.6%vs 3.1%、3.2%vs 12.5%、4.9%vs 25%、5.5%vs 29.6%、10.9%vs 26.9%,且在随访至第18、24个月时两组累积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春期起病(HR 2.404)、既往有减停药复发史(HR 7.186)和撤药中或后24hVEEG出现癫癎活动(HR 8.222)是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以撤药前24hVEEG正常为前提,撤药后24hVEEG出现异常与24hVEEG撤药前后始终保持正常患者的复发率分别是100%vs 5.0%(p=0.001)、80%vs15.38%(p=0.009)。结论每年1次且连续2次24hVEEG正常后撤药的复发率明显低于以往报道的复发率,可作为无发作3年以上隐源性癫癎患者选择减停药时机的依据。青春期癫癎起病、既往有减停药复发史及减停药中、后24h VEEG有癫癎活动者复发风险高,减药需谨慎。

何平[4](2016)在《功能近红外光谱技术监测局灶性癫痫患者脑血流变化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应用功能近红外光谱技术(fNIRS)研究局灶性癫痫发作间期脑血流的变化规律及fNIR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来自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和神经内科的42例局灶性癫痫患者。所有患者癫痫诊断均符合国际抗癫痫联盟(ILAE)2014年关于局灶性癫痫的诊断标准[1]。42例患者入院均完善癫痫外科术前评估流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所有患者行长程视频脑电图(VEEG)、头颅核磁共振(MRI)、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检查、神经心理学评估,必要时行发作期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检查。依据上述检查结果,初步确定局灶性放电较明显及血流灌注异常的脑区。行fNIRS检查,患者佩戴EEG-fNIRS同步测量专用帽,安装脑电图(EEG)头皮电极和近红外仪光极(日本岛津LABNIRS),分别监测额区、颞区、顶区、枕区。运用E-prime软件标记同步记录起点,开始同步监测,监测时间60100分钟,中间可休息10分钟左右,监测过程中患者可选择一舒适体位,保持安静。监测结束后,通过3D定位仪,用与近红外系统配套的定位棒,定位通道三维信息。滤除心电伪迹,个体化分析每例患者EEG结果,由两名有经验的脑电图医师分别阅图分析,选择二者及癫痫临床医师均认同的痫性放电,并分析放电起源位置及分布区域,记录对应的时间点。fNIRS记录结束后,去除心率干扰,观察痫性放电时相应通道血流变化情况。通过MATLAB软件分析出现血流变化的通道所在的脑区。分析每例患者血流变化的规律及与痫性放电关系。结果40例患者均行fNIRS检查,有异常脑血流变化者39例,其敏感性、检出率为97.5%;未捕捉到异常变化者1例,可能因异常放电位置较深,超出fNIRS探测深度。40例患者中皮层局灶性癫痫者25例,颞叶内侧癫痫15例。皮层局灶性癫痫中25例患者中感兴趣区出现血流变化21例(84%),邻近脑区出现血流变化者7例(25%),镜像脑区出现血流变化者8例(32%),远隔脑区出现血流变化8例(32%)。15例颞叶内侧癫痫患者中,均未监测到感兴趣区血流变化,其他脑区出现血流变化13例(86.7%),2例未出现其他脑区血流变化(13.3%),对侧脑区出现血流变化10例(66.7%),同侧脑区出现血流变化8例(53.3%)。发作间期无痫性放电时,可见异常脑区去氧血红蛋白(HbR)基线水平较氧合血红蛋白(HbO)、总血红蛋白(HbT)偏高,正常脑区HbO、HbT基线水平较HbR偏高;痫性放电时对应通道出现HbO、HbT曲线陡立形升高,继而缓慢下降至基线水平,同时HbR水平降低,继而缓慢升高至基线水平。结论fNIRS是一种非侵入性、安全、便携式、价格合理的反映脑活动的检查方式。在探测脑血流变化方面,是一种敏感、准确性的功能成像技术。可以探究HbR、HbO和HbT的水平变化,间接反映脑血流灌注情况。fNIRS与EEG联合,可动态监测痫性放电时皮层血流变化情况,不仅可发现局部脑区异常血流变化,同时可捕捉到临近、对侧及远处脑区异常血流变化。补充了PET、SPECT等在癫痫发作期、发作间期痫性放电时检查脑灌注情况的不足。随着技术的成熟发展,有望应用于癫痫外科致痫区的定位。

刘发富,袁琼芝,牛联芳,李圆圆,许虹,刘庆[5](2014)在《长程VEEG对仅失张力发作患者监测的临床意义》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失张力发作病人的临床与EEG特征。方法:对符合失张力发作分型的7例病人进行临床观察和长程VEEG监测。结果:7例患者均儿童起病,以突然短暂全身肌张力丧失伴意识不清为唯一临床表现,不伴智能损害及其它类型的癫癎发作,发作期EEG:4例呈全导22.5Hz棘慢复合波、多棘慢复合波,3例为广泛快节律。发作间期EEG及MRI均正常。结论:该7例仅表现为失张力发作的患者临床特点有别于Lennox-Gastaut综合征和Doose综合征。长程视频脑电图(Long-term video-electroencephalography,LTVEEG)对失张力发作患者的监测有利于早期明确诊断及合理治疗。此7例病例可否独立诊断为"失张力性癫癎"或"失张力性癫癎综合症",值得探讨。

罗晟[6](2012)在《汶川地震致颅脑损伤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的荟萃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总结汶川地震后地震致颅脑损伤(Earthquake related head injury, ERHI)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特点。探讨地震致颅脑损伤的致伤机制、危险因素、临床特点、救治策略和预防措施。为研究和掌握汶川地震致颅脑损伤的整体状况、制订科学合理的地震致颅脑损伤临床救援方案提供参考、以便能够更加高效的应对突发重大灾难性事件。方法:以“地震”、“颅脑损伤”、“颅脑创伤”、“颅脑外伤”、“流行病学”等主题词结合全部副主题词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k)、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在2008年至2011年间公开发表的中文文献进行全面检索;利用关键词"earthquake,head injury, craniocerebral injury, brain injury, craniocerebral trauma, diagnosis, treatment"检索Medline数据库获取同期己发表的外文文献;再联系部分作者及相关专家获取更为详细的资料进行补充后,对样本资料予以荟萃分析和再评价。结果:共检索得到符合要求的汶川地震致颅脑创伤相关研究文献68篇,样本涉及四川、甘肃、陕西3省,涵盖地震极重灾区和重灾区26个。文献不同程度地提供了GCS、伤情分类、复合伤、并发症、GOS等研究指标的情况。根据文献录入标准共有18篇论文进入荟萃分析,共统计地震伤员32415人,其中颅脑损伤伤员5559人(占17.1%)。男:女=1.53:1。轻型ERHI占69.4%,中型21.0%,重型9.6%;开放性颅脑损伤占17.7%;多发伤占54.7%;ERHI病死率为0.16%。ERHI在性别构成比、年龄分层和伤情等方面均与普通颅脑损伤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地震致颅脑损伤是地震伤害中仅次于肢体骨折的损伤类型,具有伤员数量多,致伤机制复杂,伤情变化快,合并损伤多,救援难度大,死亡伤残率高的特点。汶川地震属于内陆山区地震,其ERHI致伤机制以机械性损伤的钝性伤为其主要特征,致伤原因主要是由于建筑物倒塌所致,伤情较为复杂,全身复合伤多见,妇女、儿童和老人是地震颅脑损伤的高危人群。提高各级医院对地震伤员的应急救护能力对于提高伤者救治率,降低病残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ERHI的感染发生率较一般情况下会有所增加。地震颅脑损伤后外伤性癫癎(Post traumatic epilepsy after earthquake, PTEAE)作为地震颅脑损伤幸存者的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可在ERHI伤后相当长时期内发生,加强汶川地震晚发性PTEAE的监测,防治并正规治疗PTEAE仍属必要。汶川地震中重度ERHI患者比例少于预估,如何在灾后黄金72小时内做到对重型ERHI的救治亟待深入研究和切实改善。科学有序、快速高效的ERHI急救和后续治疗包括:现场伤情预判断与快速分类;生命体征的维护和迅速有效地控制伤情发展;紧急手术处理和高效的后送机制;多学科联合贯序治疗复合伤;并发症的防治、康复期治疗和心理疏导等。加强地震的监测和预报,完善防震减灾的法制化管理:针对不同地震灾害的类型,因地因时制宜开展救援,可增加伤员救治的预见性,增强可控性;充分认识灾区前线医院在ERHI救援中的核心作用,对危重伤员进行初步抢救或应急处置后再后送,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ERHI抢救成功率。建立医疗机构间专项协作网络平台,有益于地震致颅脑损伤的研究和管理。由于目前尚无对ERHI的大宗流行病学调查和病例分析总结,并且由于地震后医疗机构和医疗设施瘫痪、病员转诊后方医院过程中失去联系、康复返乡后地址与通讯方式变迁等原因随访困难,现有文献对伤员病历资料描述的完整性和全面性差异较大,这为资料的统计分析和深入研究带来了困难。加之纳入文献均未能进行标准的随机对照研究,导致本研究结果可能存在偏差;这均有待于搜集更多、更全面规范的病例资料,加强对ERHI患者的随访以获得更为确切的结果。

刘亚青[7](2011)在《围产期或新生儿期异常癫痫患者的临床、SPECT、V-EEG及影像学研究》文中指出第一部分围产期或新生儿期异常癫痫患者的临床、SPECT、V-EEG及影像学特点目的:了解癫痫与围产期及新生儿期异常因素的关系,探讨有围产期或新生儿期异常史癫痫患者的临床特征、发作间期SPECT、视频脑电图及影像学(CT/MRI)特点;同时,探讨发作间期SPECT、V-EEG及CT/MRI在癫痫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8.02-20010.02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癫痫中心确诊癫痫的病例,详细询问病史后,根据纳入排除标准,选入150例有明确围产期或新生儿期异常的癫痫患者。详细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确定发作类型,进行发作间期SPECT、V-EEG和影像学检查。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发作间期SPECT、V-EEG及CT/MRI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中存在20种围产期高危因素,以早产、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及新生儿颅内出血多见。起病年龄在14岁以内者占88%;发作类型以全身性和部分性各占一半,依次以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复杂部分性发作、单纯部分性发作、继发性全面强直阵挛发作多见;其中11例患者伴有智力障碍。发作间期SPECT的异常128例(85.3%);低灌注63例(49.2%),高灌注55例(43%),高-低灌注10例(7.8%),异常灌注灶224个,颞叶占41.1%。V-EEG异常132例(88%),呈痫性放电117例,局灶性异常49例(37.1%)。影像学异常69例(50%),病变以脑萎缩及脑发育异常为多见。发作间期SPECT与V-EEG阳性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62,P=0.497>0.05),发作间期SPECT与CT/MRI的阳性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517,P<0.01)。结论:围产期及新生儿异常癫痫患者多在儿童期发病,发作类型以全身性和部分性并重;发作间期SPECT、V-EEG的阳性率均高,二者相当;V-EEG表现痫样放电以广泛性多见。影像学以颞叶萎缩和脑发育障碍多见。发作间期SPECT、V-EEG及CT/MRI定位均以颞叶多见。规范的询问病史,结合临床发作形式,发作间期SPECT、V-EEG及CT/MRI等检查手段,对癫痫的诊断、分类、治疗以及预后评价有着重要的意义。第二部分发作间期SPECT、V-EEG和GT/MRI对癫痫灶定位诊断的一致性研究目的:探讨发作间期SPECT、V-EEG和影像学检查在癫痫灶定位诊断中的一致性。方法:收集2008.02~20010.02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癫痫中心确诊为癫痫,并进行发作间期SPECT、V-EEG和影像学检查(MRI/CT)三种检查的患者138例。比较发作间期SPECT、V-EEG及CT/MRI的定位率,并将其对癫痫灶的定位一致性进行两两比较。结果:138例患者中,发作间期SPECT的异常率为86.2%(119/138),其中57例表现为单叶局灶性异常。V-EEG异常率为90%(124/138),局灶性异常放电43例(34.7%)。影像学(CT/MRI)异常69例(50%),局部病灶48例(69.6%)。三种检查两两联合的癫痫灶定位一致性比较结果为:SPECT与V-EEG的定位一致性和SPECT与CT/MRI的定位一致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571,P=0.006<0.01);SPEC与CT/MRI的定位一致性V-EE与CT/MRI的定位一致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052,P=0.008<0.01)。其中,发作间期SPECT与CT/MRI联合应用可对40.6%的患者定位一致。结论:SPECT与V-EEG对癫痫患者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影像学检查,但SPECT与CT/MRI的定位一致性较好,有其对有明确病因的患者更是一种实用而又经济的联合检查模式。

李楠[8](2010)在《特发性癫痫综合征FCTE和BFIS致病基因的定位、候选克隆与GEFS+基因突变检测》文中提出家族性皮质性震颤伴癫痫(familial cortical tremor with epilepsy, FCTE)是一种较为罕见的特发性癫痫综合征,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于成人期起病。由日本Okuma等于1997年首先命名提出。临床表现为与特发性震颤相像的以肢体远端为主的皮质性震颤;频率稀发的癫痫;神经电生理检查显示为皮质反射性肌阵挛的特点;震颤和癫痫对抗癫痫药物反应良好;非进展性病程、预后良好。同时表现有震颤、癫痫和肌阵挛等极其类似症状的,还见于另外四种分类命名有争议的特发性癫痫综合征:家族性特发性肌阵挛与癫痫(FEME)、良性成人家族性肌阵挛性癫痫(BAFME)、家族性成人肌阵挛癫痫(FAME)、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皮质性肌阵挛与癫痫(ADCME),其中BAFME、FAME和ADCME的致病基因分别被定位于8q23.3-q24.1、2p11.1-q12.2。而FCTE的致病基因尚未定位。我们在中国湖南省收集到一个中国人FCTE大家系,所有患者均具有FCTE典型临床表现。为定位和克隆该FCTE家系的致病基因,我们应用微卫星遗传标记连锁分析的方法首先对其进行位点8q23.3-q24.1、2p11.1-q12.2排除分析,结果排除该FCTE家系与2p11.1-q12.2的连锁关系,而提示与8号染色体连锁。基于此我们进一步精细定位,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下,重组率θ为0时于D8S 199处获得最大两点LOD值7.21,经单体型分析,将此FCTE家系致病基因定位于D8S555与D8S1753之间约30.5 cM的区间8q23.3-24.23。结合目前已知特发性癫痫致病基因以离子通道基因为主的特点,我们选择此区间内和紧毗邻区的钾离子通道基因KCNQ3、KCNV1、KCNS2,运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直接测序法进行突变检测,结果未发现任何的序列变异,排除三个候选基因为该FCTE家系致病基因可能,为进一步候选克隆奠定了重要基础。这是在中国首次发现报道FCTE家系,并首次在世界范围内定位了FCTE致病基因位点。良性家族性婴儿惊厥(benign familial infantile seizures, BFIS)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特发性癫痫综合征。临床表现为3月-10月龄尤其4月-7月龄出现、1岁-3岁内可自然消退的无热性惊厥,精神运动发育无异常,体查、发作间期脑电图及神经影像学检查正常。目前已定位3个致病基因位点19q12-13.1、16p12-q12和2q24。随后发现部分家系与上述位点并无连锁,提示BFIS还存在其它致病基因位点。我们在中国湖南省收集到两个BFIS大家系,前期工作中,在排除已报道的BFIS致病位点19q12-q13.1、16p12-q12、2q24和排除KCNQ2、KCNQ3、SCN2A基因突变后,其中一个家系(家系1)的致病基因提示位于其它新的位点;另一个家系(家系2)运用微卫星遗传标记的全基因组扫描和精细定位将其致病基因定位于新位点1p36.12-p35.1,并对区间内的33个候选基因进行了相关突变检测,但未发现致病性改变。本研究中,我们采用最新一代SNP遗传标记连锁分析微珠芯片进一步对BFIS家系1进行定位,结果得到三个候选区域5q22.1-5q32、9p21.3-9p21.2和22q11.21-22q12.1。经微卫星遗传标记分析确证与5号染色体连锁,单体型分析将此BFIS家系致病基因定位至极可能位点D5S2057与D5S500之间约5.47 cM、相当于5q31.1-31.2的区域。对紧邻的GABRG2基因,运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直接测序法进行突变检测,未发现序列变异。而对定位于1p36.12-p35.1的另一BFIS家系,继续筛选区间内和紧毗邻区的另外14个新候选基因(SYTL1、FUCA1、EPHA8、SH3BGRL3、AK2、SDC3、MAN1C1、ID3、LAPTM5、PAQR7、RCC1、RUNX3、KCNQ4、GABRD)进行突变检测,结果共发现13个SNP改变,其中2个为新发现的SNP。排除这14个基因为BFIS新致病基因的可能,为进一步候选克隆和最终揭示BFIS的发病机制奠定了重要基础。全面性(遗传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generalized/genetic epilepsy with febrile seizures plus, GEFS+)是一种家族遗传性的特发性癫痫综合征,具有高度的表型和遗传异质性。目前已克隆6个致病基因:SCN1A、SCN1B、SCN2A、SCN9A、GABRD、GABRG2.我们对三个中国GEFS+家系临床特点进行详细分析,发现其临床表型谱包括有热性惊厥(FS)、热性惊厥附加症(FS+)、失神癫痫(AS)和无热性癫痫(AFS),提示存在表型异质性。对突变比例相对较大的基因SCNIA、SCNIB、GABRG2,运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直接测序法进行突变检测,结果发现其中一个GEFS+家系在SCN1A基因产生突变c.5383G>A(氨基酸E1795K),为一新的突变点。其余两个GEFS+家系无SCNIA改变及SCNIB、GABRG2基因的改变,提示致病性改变位于其它基因,或可能不是外显子区的常规点突变,尚需进一步探索。对新发现的突变c.5383G>A,我们后续工作中将进行相关功能研究,以探明其发病的病理生理机制。

温玉梅,王薇薇,吴逊[9](2010)在《癫癎患者出现新发作类型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癫癎患者新发作类型出现的比例及可能原因,为正确诊断、治疗和预防癫癎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1074例癫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癫癎患者新发作类型的发生率、可能原因、脑电图和神经影像学结果、家族史及神经系统检查。采用独立样本秩和检验比较有或无新发作类型出现的癫癎患者的发病年龄及病程差异。χ2检验比较有或无新发作类型出现的癫癎患者的性别、家族史、神经系统检查以及脑电图和神经影像学出现异常比例的差异。结果 1074例患者中231例(21.5%)出现新的发作类型,其中部分性发作患者584例,132例(22.6%)出现新的发作类型;全面性发作患者490例,99例(20.2%)出现新的发作类型。1074例癫癎患者中脑电图异常者576例(53.6%),影像学异常237例(22.1%)。231例出现新发作类型的癫癎患者中123例(53.2%)出现脑电图异常,75例(32.5%)影像学异常。有41例患者可找到出现新发作类型的可能原因。有和无新发作类型的癫癎患者的首次发病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平均病程(Z=2.024)、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有异常的比例(χ2=23.836、18.5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部分出现新发作类型的患者可找到原因,分析新发作类型的出现、原因对癫癎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有指导意义。

谭启富[10](2009)在《癫癎手术治疗的癎灶定位》文中研究指明1不同皮质区与致癎区的关系癫癎外科的目的是要完全切除致癎区,也就是要切除产生临床癫癎发作的大脑皮质。现代癫癎病学家采用各种各样的诊断工具,如临床症状分析、电生理描记、功能性检查以及神经影像学技术,从而来寻找致癎区的位置和范围。通过

二、无神经系统定位体征的癫癎大发作患者的EEG和CT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无神经系统定位体征的癫癎大发作患者的EEG和CT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卒中后认知障碍与钙稳态调节相关性及益脑护脉方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现代医学对于PSCI的研究进展
        1.1.1 PSCI的定义
        1.1.2 与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概念的比较
        1.1.3 血管性损害、炎症反应等因素与PSCI发病机制的关系研究
        1.1.4 钙稳态调节与PSCI发病机制的关系研究
        1.1.5 PSCI的诊断标准
        1.1.6 PSCI常用评估量表及检查
        1.1.7 PSCI的西医治疗现状
    1.2 中医对PSCI的研究进展
        1.2.1 中医对中风的认识
        1.2.2 中医对PSCI的认识
        1.2.3 中医对PSCI病因病机的认识
        1.2.4 PSCI的中医证候分类
        1.2.5 中医药治疗PSCI的进展
    1.3 基于文献分析对PSCI治疗现状的思考
第二章 卒中后认知障碍与钙稳态调节相关性及益脑护脉方的 作用及机制研究
    第一部分 PSCI患者认知功能、中医证候要素与钙稳态调节的相关性研究
        2.1 研究目的
        2.2 资料与方法
        2.2.1 研究对象及来源
        2.2.2 诊断标准
        2.2.3 纳入标准
        2.2.4 排除标准
        2.2.5 认知功能评估
        2.2.6 观察内容
        2.2.7 统计学方法
        2.3 结果
        2.3.1 纳入病例基本情况
        2.3.2 PSCI组 MMSE分数与钙稳态调节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2.3.3 PSCI组 MoCA
        2.3.4 影响MMSE分数相关因素的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2.3.5 影响MoCA分数的相关因素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2.3.6 中医证候要素分布
        2.3.7 中医证候要素积分与卒中后认知功能评分相关性分析
        2.3.8 中医证候要素积分与卒中后认知功能评分回归分析
        2.3.9 PSCI组中医证候要素与钙稳态调节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2.4 结论
        2.4.1 钙稳态调节因子与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
        2.4.2 中医证候要素与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
        2.4.3 中医证候要素与钙稳态调节因子的关系
        2.5 讨论
        2.5.1 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与钙稳态调节密切相关
        2.5.2 影响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中医证候要素分析
        2.5.3 卒中后认知障碍中医证候要素与钙稳态调节的关系
    第二部分 益脑护脉方干预缺血性 PSCIND 患者钙稳态调节及认知功能的临床研究
        3.1 资料与方法
        3.1.1 研究对象
        3.1.2 研究方法及样本量估算
        3.1.3 诊断标准
        3.1.4 纳入标准
        3.1.5 排除标准
        3.1.6 剔除标准
        3.1.7 脱落标准
        3.1.8 中止试验标准
        3.1.9 研究方案
        3.1.10 观察指标
        3.1.11 统计学方法
        3.2 结果
        3.2.1 一般资料结果分析
        3.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评估
        3.2.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比较
        3.2.4 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评估
        3.2.5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钙稳态调节因子水平比较
        3.2.6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脑电图信号分析比较
        3.2.7 安全性探讨
        3.3 结论
        3.4 讨论
        3.4.1 益脑护脉方对缺血性PSCIND患者的临床疗效
        3.4.2 水不涵木,肝风内动,痰瘀互结是卒中后认知障碍的重要病机
        3.4.3 对卒中后认知障碍的治疗体现了“异病同治,因果同治”
        3.4.4 益脑护脉方的组方特点及现代药理研究
        3.4.5 基于钙稳态探讨益脑护脉方治疗PSCIND患者的可能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2)视频脑电图联合弥散张量成像对核磁共振成像阴性癫痫的定位诊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癫痫的发病情况及影响
    2.癫痫的发病原因
    3.癫痫的发病机制
    4.癫痫的诊断
    参考文献
实验研究
    第一节 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和分组
        2.研究方法
    第二节 结果
        1.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
        2.视频脑电图(VEEG)的检测结果
        3.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的检测结果
    第三节 讨论
        1.癫痫的概况
        2.视频脑电图对癫痫的定位诊断价值
        3.弥散张量成像对癫痫的定位诊断价值
        4.视频脑电图联合弥散张量成像核磁共振的诊断意义
    参考文献
    第四节 结论
综述一 癫痫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第一节 癫痫发病概况
    第二节 癫痫的发病原因及机制
        1.癫痫的病因
        2.癫痫的机制
    参考文献
综述二 癫痫的定位诊断研究进展
    第一节 神经电生理检查对癫痫的定位诊断价值
        1.头皮脑电图
        2.颅内电极脑电图(intracranial EEG,iEEG)
        3.脑磁图(magnetoencephalogra-phy, MEG)
    第二节 影像学对癫痫定位诊断的价值研究
        1.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
        2.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ingle photo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SPECT)
        3.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rot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
        4.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
        5.张量成像磁共振(DTI)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论着
致谢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3)长程视频脑电监测在癫癎患者减停药决策中的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文献回顾
    1.癫癎
        1.1 流行病学资料
        1.2 定义
        1.3 病因、诊断及治疗
    2. 癫癎患者减停药的获益、风险及指南推荐
        2.1 癫癎患者减停药的获益
        2.2 癫癎患者减停药的复发率及复发危险因素研究
        2.3 癫癎患者减停药复发机制研究
        2.4 ILAE关于减停药的推荐
    3 EEG/VEEG在减停药中的指导价值
        3.1 EEG复发预测价值
        3.2 VEEG复发预测价值
        3.3 ILAE推荐VEEG的临床应用
        3.4 抗癫癎药物对EEG/VEEG的影响
1 研究对象
    1.1 研究对象来源
    1.2 分组
    1.3 入组标准
2 方法
    2.1 研究指标
    2.2 VEEG设备与监测方法
    2.3 减停药遵循原则及复发后处理
    2.4 研究流程
    2.5 偏倚及质控措施
    2.6 统计方法
3.结果
    3.1 两组癫癎减停药患者总体的基线期资料比较
    3.2 24HVEEG连续2次与1次正常两组减停药复发率和累积复发率的比较
    3.3 连续2次 24HVEEG正常组(每年1次)复发的6例患者减停药情况:
    3.4 每年1次仅末次 24HVEEG正常组复发的8例患者减停药情况:
    3.5 无发作3年以上、VEEG监测正常减停药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3.6 停药后VEEG变化与癫癎复发的关系
4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4)功能近红外光谱技术监测局灶性癫痫患者脑血流变化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1 对象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头颅MRI检查
    1.3 视频脑电图检查
    1.4 功能影像学检查
    1.5 功能近红外与脑电图技术联合检查
    1.6 神经心理评估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 临床表现
    2.3 视频脑电监测结果
    2.4 MRI结果
    2.5 PET-CT、SPECT检查结果
    2.6 功能近红外结果
    2.7 神经心理评估结果
    2.8 典型病例
3 讨论
    3.1 痫性放电时脑血流、代谢的变化规律
    3.2 功能近红外成像的基本原理
    3.3 功能近红外技术在癫痫中的应用
    3.4 血流变化的时间点
    3.5 局部血流动力学变化
    3.6 对侧脑区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3.7 远隔脑区血流动力学变化
    3.8 脑电图在癫痫的研究中的意义
    3.9 结构影像学在癫痫中的应用
    3.10 PET 在研究脑血流变化中的应用价值
    3.11 SPECT 检测癫痫患者血流变化的应用价值
    3.12 应用 EEG-fNIRS 定位致痫区
    3.13 fNIRS 的优点及应用意义
    3.14 功能近红外的局限性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综述 功能近红外光谱技术在癫痫中的应用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长程VEEG对仅失张力发作患者监测的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二、LTVEEG检查方法
结果
讨论

(6)汶川地震致颅脑损伤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的荟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一)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围产期或新生儿期异常癫痫患者的临床、SPECT、V-EEG及影像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
    第一部分 围产期或新生儿期异常癫痛患者的临床、SPECT、-VEEG 及影像学特点
    第二部分 发作间期SPECT、-VEEG及CT刀以FJ对癫病定位诊断的 一致性研究
第一部分 围产期或新生儿期异常癫痫患者的临床、SPECT、V-EEG及影像学特点
    1. 引言
    2. 资料与方法
        2.1 临床资料
        2.2 研究方法
        2.3 资料整编
        2.4 统计方法
    3. 结果
        3.1 围产期及新生儿期异常因素
        3.2 临床资料
        3.3 癫痫分类
        3.4 发作间期SPECT
        3.5 V-EEG
        3.6 影像学
        3.7 SPECT、V-EEG及CT/MRI诊断阳性率的比较
    4. 讨论
        4.1 围产期与新生儿期异常因素与癫痫
        4.2 发作间期SPECT与癫痫
        4.3 V-EEG与癫痫
        4.4 影像学与癫痫
    5. 结论
第二部分 发作间期SPECT、V-EEG和CT/MRI对癫痫灶定位诊断的一致性研究
    1. 前言
    2. 资料与方法
        2.1 临床资料
        2.2 研究方法
        2.3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缩略词表

(8)特发性癫痫综合征FCTE和BFIS致病基因的定位、候选克隆与GEFS+基因突变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前言
第一章 家族性皮质性震颤伴癫痫致病基因的定位与候选克隆
    第一节 家族性皮质性震颤伴癫痫致病基因的定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第二节 家族性皮质性震颤伴癫痫致病基因的候选克隆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第三节 讨论
第二章 良性家族性婴儿惊厥致病基因的定位与候选克隆
    第一节 良性家族性婴儿惊厥致病基因的定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二节 良性家族性婴儿惊厥致病基因的候选克隆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三章 全面性(遗传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基因突变检测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附录1
附录2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四、无神经系统定位体征的癫癎大发作患者的EEG和CT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卒中后认知障碍与钙稳态调节相关性及益脑护脉方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翁柠.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9)
  • [2]视频脑电图联合弥散张量成像对核磁共振成像阴性癫痫的定位诊断研究[D]. 徐丙超. 苏州大学, 2017(04)
  • [3]长程视频脑电监测在癫癎患者减停药决策中的价值研究[D]. 白文红. 第四军医大学, 2016(03)
  • [4]功能近红外光谱技术监测局灶性癫痫患者脑血流变化的临床研究[D]. 何平. 天津医科大学, 2016(03)
  • [5]长程VEEG对仅失张力发作患者监测的临床意义[J]. 刘发富,袁琼芝,牛联芳,李圆圆,许虹,刘庆.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14(01)
  • [6]汶川地震致颅脑损伤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的荟萃分析[D]. 罗晟. 遵义医学院, 2012(05)
  • [7]围产期或新生儿期异常癫痫患者的临床、SPECT、V-EEG及影像学研究[D]. 刘亚青. 兰州大学, 2011(10)
  • [8]特发性癫痫综合征FCTE和BFIS致病基因的定位、候选克隆与GEFS+基因突变检测[D]. 李楠. 中南大学, 2010(11)
  • [9]癫癎患者出现新发作类型的临床研究[J]. 温玉梅,王薇薇,吴逊.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0(01)
  • [10]癫癎手术治疗的癎灶定位[J]. 谭启富.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9(03)

标签:;  ;  ;  ;  ;  

无神经定位体征的大发作患者脑电图和CT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