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围手术期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围手术期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

一、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在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围手术期应用的不良反应(论文文献综述)

王婷[1](2021)在《鼻内镜下局部应用两种糖皮质激素对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术后的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局部浸润地塞米松、曲安奈德两种不同激素对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 NP)患者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Functional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FESS)后的治疗效果,研究曲安奈德明胶海绵联合鼻内窥镜手术治疗CRSw N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来自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9年10月~2020年7月收治入院的CRSw NP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按照术后局部使用不同药物治疗将实验对象随机分为A组(灭菌注射用水组)、B组(地塞米松组)和C组(曲安奈德组),每组各20例。其中A组患者术毕行浸渍灭菌注射用水的明胶海绵填塞中鼻道治疗,B组患者术毕行浸渍地塞米松注射液的明胶海绵填塞中鼻道治疗,C组患者术毕行浸渍曲安奈德注射液的明胶海绵填塞中鼻道治疗,术后定期随访。随访时间分别为术后1个月内1~2周1次,以后1月1次。所有患者每次术后随访行鼻腔清理时继续在中鼻道放置含原药物的明胶海绵。随访、调查内容包括:1、FESS术后3个月三组患者鼻塞、头痛、嗅觉减退及流脓涕的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2、术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患者鼻内窥镜直视下检查;3、术后6个月患者鼻窦CT影像扫描。分别使用Lund-Kennedy鼻内镜评估法、Lund-Mackay鼻窦CT评估法作为鼻内镜检查、鼻窦CT扫描的的量化评价。结果:1、三组患者临床资料中性别、年龄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2、三组患者术前鼻塞、流脓涕、嗅觉减退及头痛的VAS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三组患者Lund-Kennedy鼻内镜评分在整体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Lund-Mackay鼻窦CT评分在整体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3、术后3个月三组患者主观症状与术前相比均有显着改善。三组患者术后鼻塞、头痛、嗅觉减退、流脓涕症状VAS评分降低情况在整体上存在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对于鼻部症状改善情况,B、C两组患者明显优于A组(P<0.01);除头痛症状B组、C组改善无明显差异外(P=0.08),C组其他三个鼻部症状改善均优于B组(P<0.05);4、在Lund-Kennedy鼻内镜评分方面,三组患者术后均较术前有明显降低。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三组患者Lund-Kennedy鼻内镜评分整体上均存在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术后1个月,B、C组患者Lund-Kennedy鼻内镜评分均明显低于A组(P<0.01),而B、C组患者鼻内镜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1);术后3个月,B、C组患者鼻内镜评分明显低于A组(P<0.01),C组患者鼻内镜评分低于B组(P<0.05);术后6个月,B、C组患者鼻内镜评分明显低于A组(P<0.01),而C组患者鼻内镜评分低于B组(P<0.05);5、三组患者术后6个月复查鼻窦CT,Lund-Mackay鼻窦CT评分均较术前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鼻窦CT评分在术后6个月整体上存在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B组患者Lund-Mackay鼻窦CT评分低于A组(P<0.05),C组患者Lund-Mackay鼻窦CT评分低于B组(P<0.05)、明显低于A组(P<0.01)。结论:通过此研究我们发现,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对CRSw NP患者FESS术后的正面效应,有利于患者术后鼻腔黏膜恢复,减轻局部水肿,减少息肉复发,促进术后鼻黏膜结构的恢复。并且相比地塞米松,曲安奈德作为一种长效肾上腺糖皮质类激素,其对CRSw NP患者FESS术后的后期恢复可能具有更优秀的临床效果。

侯青雯[2](2021)在《醒窍汤治疗慢性鼻窦炎临床疗效评价及Th17/Treg细胞失衡机制初探》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1、本课题将临床疗效观察与实验室指标检测相结合,评价醒窍汤对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Th17/Treg细胞失衡的影响;2、基于Th17/Treg细胞失衡理论初步探讨醒窍汤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作用机制,为慢性鼻窦炎Th17/Treg细胞失衡机制研究提供一定的临床实践支持。研究方法:2019年7月-2020年12月期间,搜集我院耳鼻喉科门诊符合慢性鼻窦炎诊断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醒窍汤治疗。并于治疗前后,分别利用视觉模拟量表(VAS)对患者的主观症状进行评分,利用鼻内镜Lund-Kennedy评分法进行客观评估,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综合疗效进行评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样本中白介素-10(IL-10)、IL-17、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IL-23细胞因子的相对表达量。结果:(1)经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2)主观病情症状积分显示,在鼻塞、头痛、流浊涕、嗅觉减退方面,两组均有显着疗效,且治疗组对上述临床症状的改善更为显着。鼻内镜黏膜形态积分显示,在水肿、鼻漏方面两组均有显着疗效,且治疗组对上述症状的改善更为显着;在改善息肉方面,两组无显着差异。(3)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可显着降低IL-17、IL-23水平,提高IL-10、TGF-β水平,纠正Th17/Treg细胞失衡状态,且治疗组对上述炎性因子的调节更为显着。(4)疗程中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等指标无明显异常,未出现其他不良反应。结论:1、醒窍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鼻窦炎临床疗效显着。2、醒窍汤可显着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并可通过降低IL-17、IL-23,提高IL-10、TGF-β,纠正Th17/Treg平衡失衡,降低鼻黏膜的炎症反应,促进机体免疫平衡稳态的恢复,为醒窍汤调节Th17/Treg细胞失衡治疗慢性鼻窦炎提供临床实践支持。

邱增玉[3](2021)在《慢性鼻窦炎内镜鼻窦手术中植入全降解鼻窦药物支架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文中指出目的:系统评价慢性鼻窦炎内镜鼻窦手术中植入全降解鼻窦药物支架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及维普数据库(VIP),检索时间为建库起至2020年11月,纳入有关慢性鼻窦炎内镜鼻窦手术中植入全降解鼻窦药物支架的随机对照试验,其中SES组661例,对照组661例,经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对符合标准的文献提取相关效应指标,应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个临床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结果显示:SES组较对照组术后干预更少[95%CI(0.49,0.66),P<0.05],息肉样变更少[95%CI(0.36,0.58),P<0.05]、窦口狭窄、闭锁更少[95%CI(0.43,0.71),P<0.05],炎症VAS评分更低[95%CI(-14.98,-6.57),P<0.05];瘢痕、粘连更少[95%CI(0.15,0.69),P<0.05];中鼻甲侧位化更少[95%CI(0.13,0.97),P<0.05];术后眼压变化无统计学差异[95%CI(-0.78,0.36),P=0.47]。结论:全降解鼻窦药物支架可有效控制炎症,利于减少窦口狭窄/闭塞,减少粘连/瘢痕、术后干预、中鼻甲侧位化,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因此在慢性鼻窦炎内镜鼻窦手术中植入全降解鼻窦药物支架是有效、可行的。其长期疗效、植入时机、植入浓度以及在儿童中的应用仍需进一步的临床研究。

张兰[4](2020)在《慢性鼻窦炎患者FESS术后长期疗效观察及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课题旨在观察CRS患者FESS术后的长期疗效,结合对患者中医证型的判定,探索CRS患者FESS术后长期疗效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为中医参与CRS患者FESS围手术期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以期通过中医治疗协助提高CRS患者FESS术后长期疗效,降低CRS患者术后复发率,发挥中医治疗优势。方法:选取符合我国慢性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2年)的在我院行FESS治疗的CRS患者118例(2017.01.01-2019.03.31),术后定期复查,随访至少1年。搜集患者术前及术后症状VAS评分、鼻内镜评分等资料,观察CRS患者FESS术后的长期疗效并根据我国慢性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2年)的疗效判定标准进行术后长期疗效判定,进行长期疗效分组,同时对其进行中医辨证,探索长期疗效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结果:CRS患者术后的症状VAS评分及鼻内镜评分与术前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在118例CRS患者中FESS术后的长期疗效中,病情完全控制占46.6%,病情部分控制占29.7%,病情未控制占23.7%;118例CRS患者中医证型分布中,胆腑郁热证、肺经蕴热证、肺气虚寒证、脾胃湿热证、脾气虚弱证5种中医证型分别占比为16.1%、9.3%、10.2%、22.7%、41.5%;不同中医证型的CRS患者FESS术后的长期疗效亦存在差异,其中肺气虚寒证与肺经蕴热证、与脾胃湿热证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脾气虚弱证与胆腑郁热证、与肺经蕴热证、与脾胃湿热证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肺气虚寒证与脾气虚弱证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伴有BA、AR的CRS患者FESS术后长期疗效欠佳。结论:CRS患者FESS术后长期疗效中病情未控制率较低;118例CRS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以脾胃湿热证和脾气虚弱证型为主;CRS患者FESS术后长期疗效与中医证型密切相关,尤其是肺气虚寒证、脾气虚弱证CRS患者FESS术后的长期疗效欠佳,CRS的长期疗效与“肺脾气虚”密切相关。

张伟群[5](2020)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脾气虚弱型慢性鼻-鼻窦炎术后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旨在对参苓白术散加减应用于脾气虚弱型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NP)鼻内镜术后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观察,通过评价患者术后症状及术腔黏膜形态,明确其临床疗效,为临床应用推广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提供依据。方法:按纳入标准收集60例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行鼻内镜手术,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术后处理,治疗组的术后处理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中药汤剂参苓白术散加减,疗程4周,记录60例患者术前、术后2周、术后4周的症状变化及术腔黏膜形态情况相关量表,比较两组术后4周总体疗效,将以上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参苓白术散加减应用于鼻内镜术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1.两组观察期总体疗效对比:治疗组:病情完全控制8例,病情部分控制18例,病情未控制4例,总有效率86.7%;对照组:病情完全控制2例,病情部分控制20例,病情未控制8例,总有效率73.3%。两组在结束观察期用药后对比总体疗效存在差异(P<0.05),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2.两组VAS症状评分:组内对比:术后4周,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症状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下降,治疗组的降幅大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术后4周,治疗组的症状评分明显低于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Lund-Kennedy法评分:术后4周,治疗组L-K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息肉、水肿、鼻漏、结痂单项评分两组治疗前后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瘢痕在术后4周出现,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基线资料观察:两组受试者在术前的性别、年龄、病程、病情情况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脾气虚弱型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鼻内镜术后,对鼻塞、流脓涕、头痛、嗅觉减退症状的改善明显,对术腔粘膜的恢复有促愈作用,疗效肯定,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事件,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庄元卓[6](2020)在《纳吸棉联合丙酸氟替卡松在鼻内镜术后的应用》文中指出目的:探究功能性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术后纳吸棉联合丙酸氟替卡松填塞术腔的临床效果,为慢性鼻窦炎的治疗提供参考信息。方法:选取2018年1月到2019年8月在南充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的需行功能性鼻内镜下鼻窦手术的慢性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伴或不伴鼻息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术后予以纳吸棉联合丙酸氟替卡松填塞鼻腔,对照组术后予以纳吸棉沾取生理盐水填塞鼻腔。入院后根据中国慢性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进行规范的围手术期管理。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术前的性别、年龄、鼻窦CT扫描Lund-Mackay评分、鼻内镜黏膜形态Lund-Kennedy评分、主观症状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分别在患者术后2、4、8周时进行随访,记录Lund-Kennedy评分评估患者术腔黏膜上皮化的情况,记录各症状VAS评分评估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分别通过客观与主观层面对比患者术前及术后的差异,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的疗效,数据行统计学处理,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术前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Lund-Mackay评分、Lund-Kennedy评分、各症状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术后三个时间点鼻塞及嗅觉减退VA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及术后4周实验组在流涕症状评分差异较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三个时间点头昏头痛症状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鼻内镜黏膜形态Lund-Kennedy评分总分在术后各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术后丙酸氟替卡松联合纳吸棉填塞术腔可显着改善术后患者鼻腔症状,在缓解鼻塞、流涕及嗅觉障碍等方面尤为明显,同时促进术后鼻腔黏膜快速上皮化。价格低廉,易于操作,建议推广使用。

韩玉洁[7](2020)在《生肌通窍散对抑制鼻内镜术后黏膜瘢痕形成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指出1研究目的本研究对生肌通窍散用于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术后的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并在术中和术后钳取部分术腔黏膜进行实验室指标检测以及病理观察。探索生肌通窍散用于慢性鼻窦炎术后抑制术腔瘢痕粘连的作用机制。为生机通窍散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2研究方法将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确诊为CRS并符合本次研究病例选择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60例患者采用同样的术前处理方案,两组患者均采用Messerklinger术式进行鼻窦开放,对照组予以膨胀海绵填塞术腔,观察组以生肌通窍散喷涂术腔。术后两组均采用相同的处理方案和术腔换药方式,观察组在术后换药后术腔喷涂生肌通窍散,并嘱患者24小时内暂停鼻腔冲洗。(1)Lund-Kennedy内镜评分:采用Lund-Kennedy内镜评分表在鼻内镜下对术前鼻黏膜息肉、水肿、鼻漏进行评估,并对术后3周、术后6周、术后9周术腔新生息肉、水肿、鼻漏、结痂以及瘢痕粘连等情况进行量化评估。(2)ELISA检测IL-6、IL-10、Ⅰ型胶原蛋白和Ⅲ型胶原蛋白表达:钳取患者上颌窦黏膜,并且检测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3周、术后9周术腔黏膜中IL-6、IL-10、Ⅰ型胶原蛋白和Ⅲ型胶原蛋白表达水平。(3)运用r3.6.2软件对Lund-Kennedy评分和ELISA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评价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和IL-6、IL-10、Ⅰ型胶原蛋白和Ⅲ型胶原蛋白的相对表达量以及Ⅰ、Ⅲ型胶原蛋白比值(Ⅰ/Ⅲ)。(4)比较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的上颌窦再生黏膜组织形态特征。3研究结果(1)对照组与观察组术后3、6、9周息肉、水肿、鼻漏以及三项总分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说明FESS手术效果显着。术后9周观察组息肉、水肿、鼻漏三项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9周观察组结痂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6、9周观察组瘢痕粘连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术后3周、9周观察组患者黏膜中IL-6、Ⅰ、Ⅲ型胶原表达量以及Ⅰ/Ⅲ均低于对照组,IL-10的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3)IL-6表达量与Ⅰ、Ⅲ型胶原表达量以及Ⅰ、Ⅲ型胶原之比(Ⅰ/Ⅲ),IL-10表达量与Ⅰ、Ⅲ型胶原表达量以及Ⅰ、Ⅲ型胶原之比(Ⅰ/Ⅲ)经过pearson分析发现绝对值均>0.6,具有相关性。建立回归模型发现IL-6的表达量与Ⅰ、Ⅲ型胶原的表达量以及Ⅰ、Ⅲ型胶原之比(Ⅰ/Ⅲ)呈正相关;IL-10表达量与Ⅰ、Ⅲ型胶原表达量以及Ⅰ、Ⅲ型胶原之比(Ⅰ/Ⅲ)呈负相关。(4)对照组患者的再生上颌窦黏膜和观察组患者的再生上颌窦黏膜组织形态进行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再生上颌窦黏膜的组织学表现,HE染色上皮层较为完整,可见纤毛细胞恢复良好,炎症反应轻。Masson三染色见再生黏膜中胶原沉积(蓝色)较少,结构纤细。对照组的患者再生上颌窦黏膜HE染色,上皮层纤毛分化程度低,炎症反应较重。Masson三染色见再生的上颌窦黏膜中胶原沉积(蓝色)较多,胶原结构粗大,排列不规则。4研究结论(1)FESS手术疗效确切。本次研究表明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术后Lund-Kennedy黏膜形态评分均低于术前,临床疗效显着。(2)生肌通窍散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本次研究结果表明,FESS术后以生肌通窍散的使用代替术腔填塞并于术后换药时加用生肌通窍散,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膨胀海绵填塞,在减少术后术腔新生息肉,减轻黏膜水肿、鼻漏、结痂以及瘢痕粘连方面效果明显。(3)生肌通窍散抑制瘢痕形成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减少胶原合成以及调节胶原比例有关。研究发现观察组促炎因子IL-6的释放、Ⅰ、Ⅲ型胶原的合成以及Ⅰ、Ⅲ型胶原比例均低于对照组,抑炎因子IL-10的表达则高于对照组。并且IL-6与Ⅰ、Ⅲ型胶原以及Ⅰ、Ⅲ型胶原之比呈明显正相关。IL-10与Ⅰ、Ⅲ型胶原以及Ⅰ、Ⅲ型胶原之比呈明显负相关。观察组患者术后9周再生上颌窦黏膜组织学表现中炎症细胞浸润程度和胶原沉积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

周鹤[8](2020)在《慢性鼻窦炎临床用药的疗效分析及药学服务路径验证》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系统评价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疗效及安全性。采用网状Meta分析的方法比较不同中药口服制剂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疗效和安全性,采用增量成本-效果分析对不同中药口服制剂进行经济学评价。基于Meta分析建设“慢性鼻窦炎药学服务路径”,并验证其在慢性鼻窦炎患者预后中的作用。研究方法:1.大环内酯类药物的系统评价部分:计算机检索自建库至2018年3月25日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等中英文数据库,筛选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提取资料并根据Cochrane推荐的“风险偏倚评估”工具评价质量。采用Stata 14.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2.中药口服制剂的系统评价部分:计算机检索自建库至2019年3月28日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生物医学数据库等中英文数据库,筛选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RCTs,提取资料并根据Cochrane推荐的“风险偏倚评估”工具评价质量。采用Stata 14.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各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和治疗成本,利用药物经济学增量成本-效果分析法,评价不同用药方案的经济学差异。3.慢性鼻窦炎药学服务路径的验证部分:采用抽签的方式随机选取2019年1月1日~2019年6月30日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喉科门诊的慢性鼻窦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路径组和非路径组。在患者就诊时对路径组患者遵照“慢性鼻窦炎药学服务路径”对其进行药学服务,对非路径组患者进行常规药学服务,6个月后对患者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有效率及主观生活质量评分(VAS评分和SNOT-22评分)的变化。结果:1.大环内酯类药物的系统评价部分:共纳入25项RCTs,包括2106例患者。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有效率[OR=5.33,95%CI(4.03,7.04),P=0.000]、显效率[OR=2.65,95%CI(2.20,3.20),P=0.000]等指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Lund-Kennedy评分[SMD=-2.18,95%CI(-5.61,1.26),P=0.214]、不良反应发生率[OR=0.81,95%CI(0.40,1.65),P=0.569]等比较无统计学意义。2.中药口服制剂的系统评价部分:共纳入69项RCTs,包括5种中药口服制剂(苍耳子鼻炎胶囊、鼻窦炎口服液、鼻渊通窍颗粒、香菊片、鼻渊舒口服液),包括10385例患者。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鼻窦炎口服液在提高总有效率方面排序最高(MeanRank=1.7),且鼻窦炎口服液在提高有效率方面优于鼻渊舒口服液,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1.91,95%CI(1.05,3.50)]。与基础治疗相比,各组增量成本效果比分别为:鼻窦炎口服液22.87、香菊片393.5、鼻渊通窍颗粒37.66、苍耳子鼻炎胶囊25.90、鼻渊舒口服液27.12,以鼻窦炎口服液△C/△E最低。3.慢性鼻窦炎药学服务路径的验证部分:路径组和非路径组经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在VAS评分和各SNOT-22评分上均有显着性差异,两组治疗后SNOT-22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2,P<0.05),各主要症状的SNOT-22评分在“流脓鼻涕”(t=-3.02,P<0.05)、“头面部疼痛或压迫感”(t=-4.34,P<0.05)、“难以入睡”(t=-2.47,P<0.05)、“工作效率下降”(t=-2.14,P<0.05)、“注意力不集中”(t=-2.14,P<0.05)、“沮丧、焦躁、易怒”(t=-2.18,P<0.05)、“忧虑”(t=-4.35,P<0.05)、“感觉不安或难堪”(t=-2.68,P<0.05)、“鼻塞”(t=-2.41,P<0.05)9项症状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他13项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在VAS评分和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路径组与非路径组相比具有降低VAS评分,提高有效率的趋势。结论:1.大环内酯类药物的系统评价部分: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慢性鼻窦炎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够显着提高慢性鼻窦炎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纤毛清除功能,降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减少复发,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2.中药口服制剂的系统评价部分:中药口服制剂联合基础治疗可显着降低患者炎症指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在提高有效率方面,5种中药制剂以鼻窦炎口服液最佳,其次为香菊片、鼻渊通窍颗粒、苍耳子鼻炎胶囊、鼻渊舒口服液。在经济学方面,以鼻窦炎口服液最优,其次为苍耳子鼻炎胶囊、鼻渊舒口服液、鼻渊通窍颗粒、香菊片。3.慢性鼻窦炎药学服务路径的验证部分:应用“慢性鼻窦炎药学服务路径”进行药学服务与常规的药学服务相比,可以提高慢性鼻窦炎患者的预后,其作用主要体现在改善患者主观精神、心理因素造成的症状上。

陈凯璇[9](2019)在《难治性鼻窦炎的病原菌培养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难治性鼻窦炎患者的鼻腔鼻窦中的细菌学特征,分析其发展过程中是否存在菌群结构的变化。【方法】1.对已行全组鼻窦开放术及鼻息肉切除术的慢性全组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进行术后密切随访,定期进行症状和生活质量评估、术腔鼻内镜检查的形态学评估以及伴发疾病状况的评估,并给予相应的局部处理和对应的药物治疗。随访至少6个月以上,根据临床特点及分组条件,将35例患者纳入控制组,21例患者纳入未控制组。2.纳入未控制组的21例患者在随访中再次取术腔分泌物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3.收集纳入未控制组及控制组的患者手术当中取得的鼻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4.将同期入院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25例鼻中隔偏曲患者作为对照组,术中用无菌棉拭子在中鼻道获取鼻分泌物,送检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5.比较分析:(1)未控制组(手术当中)、控制组及对照组三组的鼻分泌物标本细菌培养结果。(2)纳入未控制组的患者手术当中以及随访中的两组鼻分泌物标本细菌培养结果。【结果】1.未控制组(手术中)、控制组及对照组三组的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61.9%、65.7%、56.0%,比较分析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未控制组患者行手术时及随访中的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61.9%、85.7%,比较分析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未控制组(手术中)以G-杆菌为主,而控制组和对照组以G+球菌为主;三组中G+球菌、G-杆菌等各细菌种类检出率均无显着差异。3.未控制组(手术中)、控制组及对照组三组的菌株耐药比例分别为61.5%、34.8%、7.1%,P<0.05,未控制组的菌株耐药比例显着高于其它两组。4.未控制组前后两次标本的各细菌种类检出率及耐药菌株比例均无显着差异,均以G-杆菌为主;5.85.7%(18/21)的难治性鼻窦炎患者的菌种在术后随访中发生了改变。【结论】1.细菌感染在难治性鼻窦炎中可能是一种继发的结果,细菌在其发病机制中不起关键性的作用,但与鼻窦炎症的严重程度及迁延不愈密切相关。2.难治性鼻窦炎中以G-杆菌感染为主,但与普通慢性鼻窦炎比较,其菌群分布可能不具有特异性,需进一步研究证实。3.难治性鼻窦炎迁延不愈的原因之一与耐药菌株比例较高有关。4.难治性鼻窦炎在疾病进展中菌群结构有所改变,主要表现为菌种发生了改变,但不同种类细菌分布无明显差异,都以G-杆菌为主。难治鼻窦炎的致病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较高,且耐药多变,即使是同种细菌也有相应的抗菌谱,因此不能盲目使用抗菌药物,强调细菌培养结果及药敏试验的重要性。

郭赛[10](2019)在《皂角刺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以慢性鼻窦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鼻窦负压置换法,观察生理盐水与皂角刺颗粒溶液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疗效差异。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为中药治疗慢性鼻窦炎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符合标准的慢性鼻窦炎患者,按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经鼻窦负压置换法治疗,治疗组采用皂角刺颗粒经鼻窦负压置换法治疗,每周5次,连续治疗3周(共15次)。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VAS评分和Lund-Kennedy鼻内镜评分的差异,并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组经治疗后鼻塞、鼻分泌物、头面部胀痛、嗅觉减退症状及鼻内镜下黏膜水肿、鼻漏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治疗组各项症状评分差值及鼻内镜评分差值均大于对照组,即治疗后治疗组各项症状评分及鼻内镜评分的改善情况均较对照组明显,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鼻分泌物VAS评分差值、症状总分差值、鼻内镜鼻漏评分差值及鼻内镜总分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余症状VAS评分差值及鼻内镜黏膜水肿评分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依据疗效评定标准,治疗组35例患者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35例患者总有效率为71.43%,两组间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有效,但皂角刺颗粒溶液鼻窦负压置换疗法优于生理盐水鼻窦负压置换法。

二、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在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围手术期应用的不良反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在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围手术期应用的不良反应(论文提纲范文)

(1)鼻内镜下局部应用两种糖皮质激素对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术后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汉缩略词对照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研究设计
    1.3 病例资料
    1.4 主要仪器
    1.5 实验药品
    1.6 治疗方法
        1.6.1 术前准备
        1.6.2 术中处理
        1.6.3 术后治疗及复查
        1.6.4 术后随访内容
    1.7 术后疗效评价指标
        1.7.1 治疗前后主观病情评估
        1.7.2 治疗前后客观病情评估
    1.8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人口学及临床特征
    2.2 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比较
    2.3 三组患者术后Lund-Kennedy鼻内镜评分情况
    2.4 三组患者术后Lund-Mackay鼻窦CT评分情况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2)醒窍汤治疗慢性鼻窦炎临床疗效评价及Th17/Treg细胞失衡机制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现代医学对慢性鼻窦炎的认识
        1.1 慢性鼻窦炎的定义及诊断
        1.2 慢性鼻窦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1.3 慢性鼻窦炎的治疗方法
    2. 中医学对鼻渊的认识
        2.1 病名源流
        2.2 病因病机探讨
        2.3 中医药治疗
        2.4 “胆移热于脑,则辛頞鼻渊”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3. 选题依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病例选择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病例选择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药物组成及制备
        2.3 给药方案
        2.4 治疗疗程
    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
        3.1 疗效判断标准
        3.2 综合疗效评定
        3.3 血清处理及检测
        3.4 安全性评价
        3.5 统计学分析
    4. 研究结果
        4.1 两组组间一般资料比较
        4.2 临床疗效比较
        4.3 IL-10、TGF-β、IL-17、 IL-23表达量的比较结果
        4.4 两组治疗前后安全性指标比较
第三部分 讨论
    1. Th17/Treg细胞失衡研究进展
    2. Th17/Treg细胞失衡与CRS的联系
    3. 治疗用药分析
        3.1 醒窍汤组成及研究进展
        3.2 组方分析
        3.3 现代药理学研究
    4. 临床疗效分析
        4.1 单项分析
        4.2 综合疗效分析
        4.3 安全性指标分析
    5. 血清样本的表达量分析
第四部分 不足与展望
第五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慢性鼻窦炎内镜鼻窦手术中植入全降解鼻窦药物支架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1.引言
2.资料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慢性鼻窦炎的局部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4)慢性鼻窦炎患者FESS术后长期疗效观察及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回顾
    1.1 慢性鼻窦炎的流行病学调查
    1.2 慢性鼻窦炎病因病理
    1.3 慢性鼻窦炎分型及临床特点
        1.3.1 CRS临床表型分类及特点
        1.3.2 依据组织浸润类型及程度分类
        1.3.3 依据免疫反应类型分类
    1.4 祖国医学对鼻渊的认识
    1.5 祖国医学对鼻息肉的认识
    1.6 CRS的治疗策略
        1.6.1 糖皮质激素
        1.6.2 大环内酯类药物及抗菌药物
        1.6.3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及抗组胺药
        1.6.4 黏液溶解促排剂
        1.6.5 鼻腔冲洗
        1.6.6 生物制剂
        1.6.7 中医治疗及其他
    1.7 CRS患者FESS术后长期疗效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病例资料
    2.2 术前资料
    2.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图
        2.3.1 研究方法
        2.3.2 技术路线图
        2.3.3 统计学分析
第三章 结果
第四章 讨论
    4.1 结果分析
    4.2 问题与展望
第五章 结论
第六章 参考文献
第七章 致谢
第八章 综述 难治性鼻窦炎概述
    1.难治性鼻窦炎的发生发展
    2.RCRS的病因
    3.RCRS的治疗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5)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脾气虚弱型慢性鼻-鼻窦炎术后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病例选择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病例分组
        2.2 治疗方法
        2.3 疗效评估指标
        2.4 安全性评价
        2.5 统计学处理
结果
    1 一般资料分析
    2 基线资料可比性分析
    3 疗效分析
        3.1 客观疗效分析
        3.2 主观疗效分析
    4 总体疗效比较
    5 不良反应评价
讨论
    1 中医对CRS认识及治疗
        1.1 古代病因病机
        1.2 现代病因病机
        1.3 术后中医辨证论治
        1.4 术后中西医结合治疗
    2 西医对CRS的病因认识及治疗
        2.1 病因研究
        2.2 药物治疗
        2.3 CRS的手术治疗
    3 组方分析
    4 组方单味药效及现代药理研究
    5 疗效分析
    6 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6)纳吸棉联合丙酸氟替卡松在鼻内镜术后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糖皮质激素在慢性鼻窦炎围手术期的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7)生肌通窍散对抑制鼻内镜术后黏膜瘢痕形成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章 理论研究
    1 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术腔黏膜修复
    2 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治疗的研究概况
        2.1 术后全身用药
        2.2 术腔局部用药
        2.3 鼻腔冲洗
        2.4 术腔清理
    3 祖国医学对功能性鼻内镜术后的辨证分型
    4 鼻内镜术后中医药治疗
        4.1 中药内治法
        4.2 中医外治法
    5 FESS术后鼻腔出现瘢痕粘连的原因及分子生物因素研究
        5.1 FESS术后鼻腔出现瘢痕粘连的原因
        5.2 导致瘢痕粘连的细胞分子生物因素研究
第二章 临床研究
    1.病例选择标准
        1.1 西医诊断标准
        1.2 CRS的临床分型、分期
        1.3 慢性鼻-鼻窦炎手术指征
        1.4 中医诊断标准
        1.5 纳入标准
        1.6 排除标准
        1.7 剔除标准
        1.8 退出标准
    2 临床资料
        2.1 研究病例来源及分组
        2.2 实验前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分析
    3 临床研究器械与材料
        3.1 手术、换药设备及器械
        3.2 实验主要器材
        3.3 实验主要试剂
        3.4 实验药物
    4 研究方法
        4.1 术前准备
        4.2 手术方式
        4.3 术后处理
        4.4 观察指标
    5 统计方法
    6 研究结果
        6.1 Lund-Kennedy评分比较
        6.2 IL-6、IL-10、Ⅰ、Ⅲ型胶原以及Ⅰ和Ⅲ型胶原之比(Ⅰ/Ⅲ)比较
        6.3 IL-6、IL-10 与Ⅰ型和Ⅲ型胶原的相关性分析
        6.4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9周黏膜组织形态比较
    7 讨论
        7.1 研究结果分析
        7.2 生肌通窍散组方分析
        7.3 生肌通窍散与术后黏膜无瘢痕修复的相关性
第三章 结论
第四章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病理性瘢痕的发病机制及中医药防治概况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8)慢性鼻窦炎临床用药的疗效分析及药学服务路径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前言
第一部分 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慢性鼻窦炎的Meta分析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纳入与排除标准
        2.1.1 纳入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2 检索策略
        2.2.1 检索数据库
        2.2.2 检索策略
        2.3 文献筛选与提取
        2.4 质量评价
        2.5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文献检索结果
        3.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3.3 数据分析
        3.3.1 有效率
        3.3.2 辅助指标
        3.3.3 安全性
        3.3.4 网状meta分析
        3.4 偏倚分析
        3.5 敏感性分析
    4 讨论
第二部分 中药口服制剂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网状Meta分析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纳入与排除标准
        2.1.1 纳入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2 检索策略
        2.2.1 检索数据库
        2.2.2 检索策略
        2.3 文献筛选与提取
        2.4 质量评价
        2.5 经济学指标观察
        2.6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文献检索结果
        3.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3.3 数据分析
        3.3.1 有效率的网状Meta分析
        3.3.2 辅助指标
        3.3.3 安全性
        3.3.4 增量成本-效果分析
    4 讨论
第三部分 慢性鼻窦炎药学服务路径的验证
    1 引言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纳入排除标准
        2.2.1 纳入标准
        2.2.2 排除标准
        2.3 研究方法
        2.4 诊断标准和疗效评价标准
        2.4.1 慢性鼻窦炎的诊断标准
        2.4.2 慢性鼻窦炎的疗效评价标准
        2.4.3 安全性评价
        2.5 统计方法
    3 结果
        3.1 纳入患者的基线特征
        3.2 疗效比较
        3.2.1 VAS评分
        3.2.2 SNOT-22评分
        3.2.3 有效率
    4 讨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9)难治性鼻窦炎的病原菌培养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标本来源
    3 标本采集
    4 实验试剂及仪器
    5 实验方法
    6 质量控制
    7 数据处理与分析
结果
    1 控制组、未控制组及对照组的细菌培养结果对比分析
    2 未控制组患者手术时以及在随访过程中的鼻分泌物的细菌培养结果对比分析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难治性鼻窦炎的相关致病因素及诊治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或缩略词表
致谢

(10)皂角刺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祖国医学对慢性鼻窦炎的认识
        1.1.1 鼻渊的病因病机
        1.1.2 鼻渊(慢性鼻窦炎)的中医治疗
    1.2 现代医学对慢性鼻-鼻窦炎的认识
        1.2.1 慢性鼻-鼻窦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1.2.2 慢性鼻-鼻窦炎的治疗
    1.3 皂角刺在鼻渊中的运用
    1.4 皂角刺的现代药理学研究
    1.5 鼻窦负压置换法在慢性鼻窦炎中的运用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研究方案
        2.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2.1.2 病例选择
        2.1.3 研究方法
        2.1.4 数据管理及统计分析
    2.2 数据整理及分析
        2.2.1 基线资料
        2.2.2 治疗结果
        2.2.3 不良反应记录
第三章 讨论
    3.1 治疗方案的分析
    3.2 临床研究结果分析
        3.2.1 症状VAS评分
        3.2.2 Lund-Kennedy鼻内镜评分
        3.2.3 疗效分析
        3.2.4 安全性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四、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在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围手术期应用的不良反应(论文参考文献)

  • [1]鼻内镜下局部应用两种糖皮质激素对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术后的疗效观察[D]. 王婷. 桂林医学院, 2021(01)
  • [2]醒窍汤治疗慢性鼻窦炎临床疗效评价及Th17/Treg细胞失衡机制初探[D]. 侯青雯.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慢性鼻窦炎内镜鼻窦手术中植入全降解鼻窦药物支架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D]. 邱增玉.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4]慢性鼻窦炎患者FESS术后长期疗效观察及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D]. 张兰.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5]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脾气虚弱型慢性鼻-鼻窦炎术后的临床观察[D]. 张伟群.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6]纳吸棉联合丙酸氟替卡松在鼻内镜术后的应用[D]. 庄元卓. 川北医学院, 2020(04)
  • [7]生肌通窍散对抑制鼻内镜术后黏膜瘢痕形成的作用机制研究[D]. 韩玉洁.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0(03)
  • [8]慢性鼻窦炎临床用药的疗效分析及药学服务路径验证[D]. 周鹤. 中国医科大学, 2020(01)
  • [9]难治性鼻窦炎的病原菌培养及分析[D]. 陈凯璇. 青岛大学, 2019(02)
  • [10]皂角刺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研究[D]. 郭赛.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围手术期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