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火灾的原因及预防

变电站火灾的原因及预防

一、变电站发生火灾的原因及其预防(论文文献综述)

何晟霖,朱杰[1](2020)在《终端变电站火灾事故风险评估——以乌兰察布某变电站为例》文中认为为了有效预防变电站火灾事故的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采用层次分析法(AHP),通过对变电站实地考察以及查阅相关资料,在列出影响因素、建立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后逐步计算各准则层和指标层所占权重,并对计算结果进行排序,得出变电站整体火灾风险等级为中等风险,总体情况较为良好。该评价过程及结果符合站内实际情况,能够有效验证该变电站火灾风险等级,且为相关类型变电站火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构建作出参考。

李权,李雪丹[2](2020)在《电力变电站运行设备发热的原因与对策》文中研究指明分析变电站设备发热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从而确保电力变电站平稳安全运行,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王海峰,吕政权,陈怡君,林栋,彭道刚[3](2019)在《典型电力安全突发事件演化及推演方法研究》文中提出针对我国电力安全突发事件时有发生,电力工作人员应急处置能力亟待提高的现状,基于电力安全突发事件典型案例,归纳总结出事件的演化规律及各个阶段的影响因素。比较国内外在应急决策模式、演化机理、事件模型、推演方法等4个方面的主要研究路线,选择适用于电力安全突发事件的基于情景和概率的推演方法,设计了应急推演系统框架,提出了一种基于专家系统的自学习理念。

陈孝湘,鄢庆锰,李扬森[4](2019)在《高压电缆通道火灾起因分类及其预防措施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电缆通道火灾发生的起因入手,调查分析不同情况下火灾发生的机理与发生的概率,并在分析电缆通道火灾特点的基础上,研究相应的对预防对策,并结合现有的电缆阻燃与防止延燃的措施,提出了工程建设阶段相应的预防原则,为相关高压电力电缆工程的建设提供依据。

曾怡娴[5](2019)在《京津冀区域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联动管理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电力作为公用事业,其安全稳定性关乎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随着电网规模扩大,电网复杂性日益增加,加上难以避免的自然灾害的发生,电网安全经受着大面积停电事件的威胁。在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京津冀城市群,大面积停电会给社会带来全方位的负面影响:停电范围内所有电力中断,几乎所有的社会活动无法进行,各行各业无法正常工作生活,甚至导致社会心理失稳,带来一些严重次生灾害。这将给政治地位越来越高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带去不可估量的损失。我国大面积停电危机的应急管理研究起步较晚,研究成果与实践成效与发达国家之间还有一定差距。京津冀区域在协同发展的大环境下,已经在森林防火、地震、大气污染防治以及危险化学品运输等方面进行了联动应急机制和相关合作建立的探索,而就大面积停电应急联动的管理,目前只有国家电网公司内部的区域互联初步探索,缺乏三地政府在联动应急方面的引导和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同时还存在着组织机构不健全、过程不完善、参与程度低并且参与范围小、区域统筹管控不足等问题。本文以京津冀区域大面积停电事件政企应急联动管理为主要研究内容,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研和案例分析,首先对京津冀区域大面积停电的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然后对京津冀大面积停电应急联动现状进行了阐述,指出其在组织机构、机制过程、联动范围、统筹管控四个方面存在的不足,借鉴国内外大面积停电应急联动的相关经验,最后提出了从丰富联动组织的层次、完善联动机制开展过程、扩展联动范围与领域、实现联动区域一体化管控四个方面对京津冀大面积停电应急联动体系进行完善,尝试为打好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电力应急保障基础做出努力。

王建峰[6](2018)在《浅析变电站工程的环境风险评价与应急预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对变电站工程环境风险识别、源项分析,指出了变电站工程的环境风险主要类型为生产设施风险。采用事故树及事故概率分类方法对变电站工程环境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变电站工程的最大可信事故为变压器火灾、爆炸事故,随之引起生态污染及经济损失等重大事故。针对变电站的潜在环境风险类型及事故概率,制定了变电站工程的应急预案原则,提出了应在明确职责基础上建立应急指挥机构、预警机制和应急响应机制,形成完整的应急响应体系和规范的响应处置流程,并与地方人民政府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相衔接的对策。

李冬毅[7](2014)在《大连保税油库风险分析与安全综合评价》文中指出大连中石油国际事业有限公司保税库始建于2005年12月,是一期工程以及二期扩建工程的统称,位于大连市大孤山半岛,地理归属于大连开发区新港镇,距离大连市区公路里程约25km。保税油库北侧与国家石油储备库一路之隔,东面临近创业路,与南海罐区相邻,西面为矿石码头铁路专用线,隔铁路专用线与大连国际石油储备库(三期工程)相望,地理位置非常特殊而且重要。由于大连保税库地理位置特殊,油库储油量大,油库一旦发生火灾、爆炸、污染等安全事故,将给国家和人民群众带来巨大的财产损失和生命威胁。因此,本文通过研究国内外的已知安全评价方法,筛选出安全检查表法、危险度评价法、爆炸模型评价法和HAZOP分析方法等适合油库的安全评价方法,通过系统分析油库日常生产管理及收发油作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危害因素及其产生危险、危害后果的主要条件;对生产过程中固有危害因素进行定性、定量的评价和科学分析,同时预测其安全等级并估算危险源火灾、爆炸或泄漏事故可能造成的事故伤害。评价出主要重大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削减控制措施,为生产提供管理参考。

靳瑞峰[8](2013)在《沿海化工园区工业防灾规划技术方法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沿海化工园区经济作用显着,地理位置特殊,深受以风暴潮为主的海洋灾害与以有毒易燃物泄漏和燃爆灾害为代表的工业灾害的双重威胁,进而严重影响到沿海城市的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沿海化工园区综合防灾规划的完善迫在眉睫。笔者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利用“3S”数字信息技术和数学模型方法,进行了沿海化工园区工业防灾规划的相关探索分析。本文构建了以工业灾害为核心的沿海化工园区灾害链,在明确各灾害链环的致灾方式和防御对策的基础上,提出沿海化工园区灾源断链减灾的综合防灾规划策略,实行层层断链、步步减灾从而争取将灾害消灭在萌芽状态,或通过一系列及时的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减少灾害负能量在灾害链环上的传递。本文以灾源监测预警、区域风险评估和应急疏散救援等方法为核心,构建了沿海化工园区工业防灾规划系统。系统对工业灾源实时监测并对异常状态自动报警,结合园区的基础地理信息及应急资源信息,对潜在灾害进行灾源等级和灾害范围评估,在此基础上优化工业灾源布局并划分沿海化工园区防灾功能分区,以指导园区物质空间规划和应急疏散救援方案的制定。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沿海化工园区发生工业灾害企业的人员心理行为进行现场调查、数理统计和软件分析,得出灾发时受灾人员的心理反应、行为模式和对疏散路线的选择情况。基于此并结合对沿海化工园区现有疏散通道和避难场所的防灾问题分析,提出区域内防灾空间的优化设计方法。最后以天津南港工业区一期规划为例,分析防灾空间优化设计方法在消防专项规划中的应用。

赵元立,王振华,袁书生[9](2011)在《故障树分析法在变、配电系统火灾危险评价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基于故障树分析法,对变、配电系统的火灾危险性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查明了导致火灾发生的原因并建立了该系统火灾发生的概率模型,为变、配电系统的维护和火灾的预防性检测提供了依据。

寇丽平[10](2008)在《人员密集场所风险评估理论与标准化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员密集场所风险评估和标准化方法研究是对人员密集场所进行风险管理,遏制重大恶性群死群伤事件的重要基础。本文以建立科学可行的人员密集场所风险评估和标准化分级体系为主要目标,应用社会学、工程技术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在对人员密集场所进行宏观背景分析和微观特征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和刻画了人员密集场所存在的风险,结合人员密集场所的特点,建立了风险评估的指标体系,并给出各指标的量化标准。人员密集场所的出现和发展是与社会的发展进步,特别是城市化的推进和现代化的演变相联系的。现代性具有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社会上的城市化、文化上的世俗化、组织上的科层化和观念上的理性化,这些特征决定了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人员密集的程度将会继续加大,人员密集场所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规模上都将继续增加。从微观的角度看,人员密集场所人员的流动和拥挤是主要的风险源。通过分析人员的流动特性和拥挤机理,得出人员密集场所中群集现象出现的条件和控制措施。风险评估的理论基础在于对风险的基本认识。不同学科从不同的视角对风险进行了定义和分析。人员密集场所的风险具有来源的复杂性、本质的双重性、后果的严重性、有限可计算性和时空特性。风险评估必须从风险的施加者和承受者等不同的角度对风险进行研究和评估。风险评估的基本模式包括风险识别、威胁评估、资产评估、脆弱性分析和损失评估等内容。根据对人员密集场所的宏观背景分析和微观特性研究,应用风险评估的基本模式对人员密集场所进行系统地分析和评估。建立了包括4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32个三级指标、27个四级指标和14个五级指标在内的人员密集场所风险评估的指标体系,并给出了各指标的量化标准,实现了风险分级的标准化。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并使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评估数据进行分析,获得风险评估的结果。为验证建立的指标体系和评估标准是否合理可用,本研究选取了大型商场、幼儿园和奥运场馆等三个具有代表性的人员密集场所作为实证研究的对象,获得了较为满意的评估结果。

二、变电站发生火灾的原因及其预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变电站发生火灾的原因及其预防(论文提纲范文)

(1)终端变电站火灾事故风险评估——以乌兰察布某变电站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变电站概况
2 层次分析综合评价法
3 变电站评估过程
4 结论与建议

(2)电力变电站运行设备发热的原因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电力变电站的构成
2 电力变电站运行设备发热的主要原因
3 预防措施
4 总结

(3)典型电力安全突发事件演化及推演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典型电力安全突发事件
2 电力安全突发事件影响因素分析
    2.1 典型电力安全突发事件规律归纳
    2.2 典型电力安全突发事件影响因素归纳
3 情景构建和推演方法研究
    3.1 应急决策模式
    3.2 演化机理
    3.3 事件模型
    3.4 推演方法
4 推演系统框架设计和自学习模式
5 结语

(4)高压电缆通道火灾起因分类及其预防措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电缆通道及其火灾起因分类
    1.1 主要电缆通道分类
    1.2 电缆火灾特点
    1.3 电缆通道火灾起因分类及其
    1.4 基于施工成因的火灾防治设计思考
2 电缆通道火灾预防措施
    2.1 因地制宜选用阻燃电缆和耐火电缆
    2.2 做好通道的防火分区设计和防火隔断
    2.3 电缆防火和阻止延燃
    2.4 报警和消防装置的配置
3 结论

(5)京津冀区域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联动管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目标、方法及基本思路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方法
        1.3.3 基本思路
    1.4 本文创新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及基本理论
    2.1 相关概念
        2.1.1 大面积停电
        2.1.2 公共危机
    2.2 基本理论
        2.2.1 大面积停电机理
        2.2.2 应急管理
        2.2.3 应急联动管理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京津冀大面积停电风险识别与评估
    3.1 风险识别
        3.1.1 自然灾害风险
        3.1.2 电网结构风险
        3.1.3 电网运行风险
    3.2 风险特征与危害分析
        3.2.1 风险特征
        3.2.2 风险危害
    3.3 风险识别与评估流程
第4章 京津冀大面积停电应急联动管理现状及问题
    4.1 问卷调查分析
        4.1.1 调查对象、调查方式
        4.1.2 调查问卷设计
        4.1.3 调查问卷结果统计
    4.2 京津冀大面积停电应急联动管理现状
        4.2.1 大面积停电应急处置体系
        4.2.2 应急联动合作情况
        4.2.3 大面积停电应急联动情况
    4.3 京津冀大面积停电应急联动管理问题分析
        4.3.1 组织机构不健全
        4.3.2 机制过程不完善
        4.3.3 参与程度低、参与范围小
        4.3.4 区域统筹管控不足
    4.4 案例分析
        4.4.1 天津大爆炸事故
        4.4.2 电力应急管理开展过程
        4.4.3 电力应急管理启示
        4.4.4 应急管理存在的不足
第5章 国内外大面积停电应急联动经验教训借鉴
    5.1 国外经验教训借鉴
        5.1.1 国外大面积停电应急实践
        5.1.2 国外大面积停电应急管理经验教训借鉴
    5.2 国内经验教训借鉴
        5.2.1 国内大面积停电应急实践
        5.2.2 国内大面积停电应急管理经验教训借鉴
第6章 完善京津冀大面积停电应急联动管理对策建议
    6.1 丰富联动组织的层次
        6.1.1 纵向贯通
        6.1.2 横向协同
    6.2 完善联动机制开展过程
        6.2.1 启动
        6.2.2 运行
        6.2.3 反馈
        6.2.4 评估
    6.3 扩展联动范围与领域
        6.3.1 全领域应急预案
        6.3.2 全方位救援和抢修
        6.3.3 应急投资到位
        6.3.4 应急培训与演练机制
    6.4 联动区域一体化管控
        6.4.1 落实应急规划目标
        6.4.2 指挥机构协同统一
        6.4.3 信息平台集成管控
        6.4.4 应急物资统筹调控
        6.4.5 应急安置点全局布控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京津冀地区大面积停电应急联动管理现状调查问卷
致谢

(6)浅析变电站工程的环境风险评价与应急预案(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环境风险识别
3 源项分析
    3.1 最大可信事故分析
    3.2 事故概率分析
        3.2.1 重大事故发生概率
        3.2.2 一般事故概率
        3.2.3 火灾、爆炸发生概率
4 环境风险应急预案
    4.1 应急指挥机构
    4.2 预警机制
        4.2.1 Ⅰ级、Ⅱ级预警
        4.2.2 Ⅲ级、Ⅳ级预警
        4.2.3 预警级别调整和解除
    4.3 应急响应
5 结论

(7)大连保税油库风险分析与安全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二章 大连保税油库概述
    2.1 单位简介
    2.2 油库简介
    2.3 周边环境和自然地理状况
第三章大连保税区油库整体布置及安全运行设计
    3.1 总图、运输
    3.2 工艺流程简述
    3.3 主要设备
    3.4 自控与监测
    3.5 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
第四章 大连油库运行系统风险因素辨识
    4.1 物料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4.2 储运过程中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4.3 主要场所或设备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4.4 检维修作业
    4.5 其它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4.6 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4.7 项目重点危险区域及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4.8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第五章 大连油库运行系统风险评价
    5.1 大连油库运行系统风险分析方法的选择
    5.2 评价方法的简介
    5.3 定性、定量评价
    5.4 安全现状评价结论
第六章 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6.1 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措施
    6.2 其它对策措施及建议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8)沿海化工园区工业防灾规划技术方法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探析缘起
        1.1.1 探析背景
        1.1.1.1 方向确定
        1.1.1.2 国际背景
        1.1.1.3 国内背景
        1.1.2 提出问题
        1.1.2.1 工业灾害严重
        1.1.2.2 自然灾害频发
        1.1.2.3 放大效应显着
        1.1.3 探析意义
        1.1.3.1 保障经济安全
        1.1.3.2 确保公共安全
        1.1.3.3 保护生命安全
    1.2 探析基础
        1.2.1 城市防灾规划理论综述
        1.2.1.1 灾害系统理论
        1.2.1.2 防灾规划理论
        1.2.2 化工园区防灾文献综述
        1.2.2.1 机理策略分析
        1.2.2.2 数字方法分析
        1.2.2.3 规划设计分析
        1.2.3 城市综合防灾文献综述
        1.2.3.1 既有研究动态
        1.2.3.2 数字技术应用
        1.2.3.3 防灾空间优化
        1.2.3.4 沿海城市防灾
        1.2.4 动态总结以及探索起点
        1.2.4.1 研究动态总结
        1.2.4.2 本文探索起点
    1.3 论文体系
        1.3.1 概念界定
        1.3.1.1 沿海化工园区
        1.3.1.2 工业减灾防灾
        1.3.1.3 综合防灾规划
        1.3.2 主要创新
        1.3.2.1 策略创新
        1.3.2.2 方法创新
        1.3.2.3 技术创新
        1.3.3 逻辑建构
        1.3.3.1 框架搭建
        1.3.3.2 实验方法
第二章 沿海化工园区工业防灾规划机理策略探索
    2.1 地理环境特征与灾害间能量转移
        2.1.1 自然地理环境
        2.1.1.1 地理位置
        2.1.1.2 地质地貌
        2.1.1.3 水文气象
        2.1.1.4 土壤植被
        2.1.2 能量转移理论
        2.1.2.1 理论综述
        2.1.2.2 能量伤害
        2.1.2.3 能量致灾
    2.2 沿海化工园区灾害链式反应机理
        2.2.1 灾害主要类型
        2.2.1.1 自然灾害
        2.2.1.2 人为灾害
        2.2.1.3 复合灾害
        2.2.2 灾害一般特征
        2.2.2.1 高频度与群发突发性
        2.2.2.2 强区域性与高扩张性
        2.2.2.3 高灾损与致灾复杂性
        2.2.3 灾害链式反应
        2.2.3.1 灾害链阐释
        2.2.3.2 灾害链构成
        2.2.3.3 灾害链危害
    2.3 沿海化工园区灾源断链减灾策略
        2.3.1 含义机制与结构
        2.3.1.1 基本含义
        2.3.1.2 系统结构
        2.3.2 致灾环断链减灾
        2.3.2.1 工业致灾因子
        2.3.2.2 断链减灾技术
        2.3.3 诱发环断链减灾
        2.3.3.1 风暴潮灾危害
        2.3.3.2 断链减灾技术
        2.3.4 损害环断链减灾
        2.3.4.1 工业灾害后果
        2.3.4.2 断链减灾技术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沿海化工园区工业防灾规划系统程序分析
    3.1 沿海化工园区工业防灾规划系统
        3.1.1 系统框架设计
        3.1.1.1 原则策略
        3.1.1.2 防灾类型
        3.1.1.3 防灾阶段
        3.1.1.4 防灾手段
        3.1.2 系统结构设计
        3.1.2.1 基础信息单元
        3.1.2.2 监测预警单元
        3.1.2.3 风险评估单元
        3.1.2.4 应急方案单元
        3.1.2.5 中央控制单元
    3.2 沿海化工园区工业防灾规划程序
        3.2.1 基础资料调查阶段
        3.2.1.1 工业灾源调查
        3.2.1.2 脆弱目标调查
        3.2.1.3 应急资源调查
        3.2.2 区域风险评估阶段
        3.2.2.1 灾源等级评估
        3.2.2.2 灾害范围评估
        3.2.2.3 防灾功能分区
        3.2.3 防灾规划预案阶段
        3.2.3.1 物质空间规划
        3.2.3.2 疏散救援方案
    3.3 沿海化工园区工业防灾规划方法
        3.3.1 灾源等级评估
        3.3.1.1 分级程序
        3.3.1.2 影响因子
        3.3.2 灾害范围评估
        3.3.2.1 影响区域计算
        3.3.2.2 扩散影响因素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沿海化工园区工业防灾规划技术方法集成
    4.1 疏散心理行为分析
        4.1.1 调查信息统计
        4.1.1.1 个人信息特征
        4.1.1.2 相关知识基础
        4.1.1.3 安全教育状况
        4.1.1.4 行为心理统计
        4.1.2 统计结果分析
    4.2 防灾空间规划技术
        4.2.1 疏散通道规划设计
        4.2.1.1 防灾问题分析
        4.2.1.2 疏散性能评估
        4.2.1.3 规划设计原则
        4.2.2 避难空间规划设计
        4.2.2.1 适宜性能评价
        4.2.2.2 场所规划设计
    4.3 消防规划设计技术
        4.3.1 防护安全间距
        4.3.1.1 热辐射作用
        4.3.1.2 有毒火羽流
        4.3.1.3 易燃蒸汽云
        4.3.1.4 爆炸冲击波
        4.3.1.5 规范和标准
        4.3.2 消防规划设计
        4.3.2.1 消防给水设计
        4.3.2.2 本地消防力量
        4.3.2.3 本地环境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沿海化工园区工业防灾规划技术方法应用
    5.1 概况与总体消防布局
        5.1.1 规划项目概况
        5.1.1.1 区位分析
        5.1.1.2 自然条件
        5.1.1.3 建设概况
        5.1.1.4 规划概况
        5.1.2 总体消防布局
        5.1.2.1 主要布局原则
        5.1.2.2 火灾风险等级
        5.1.2.3 具体布局要求
    5.2 消防队站与设备规划
        5.2.1 消防支队规划
        5.2.1.1 消防等级
        5.2.1.2 消防支队
        5.2.1.3 指挥中心
        5.2.2 消防站规划
        5.2.2.1 陆上消防站
        5.2.2.2 海上消防站
        5.2.2.3 航空消防站
        5.2.2.4 集中泡沫站
        5.2.2.5 企业自建消防站
        5.2.3 消防设备规划
        5.2.3.1 消防车辆
        5.2.3.2 消防器材
    5.3 消防通道与供水规划
        5.3.1 消防通道规划
        5.3.1.1 区域消防通道
        5.3.1.2 区间消防通道
        5.3.1.3 区内消防通道
        5.3.1.4 紧急状态专用车道
        5.3.1.5 其他消防通道
        5.3.1.6 临时避难设施
        5.3.2 消防供水规划
        5.3.2.1 消防用水量
        5.3.2.2 消防水源
        5.3.2.3 供水管道系统
        5.3.2.4 消防给水管道及消火栓规划
        5.3.2.5 消防供水动力源规划
        5.3.2.6 消防废水规划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一:灾源断链减灾策略
    6.2 结论二:工业防灾规划系统
    6.3 结论三:规划技术集成应用
    6.4 后续研究
附录:沿海化工园区工业防灾规划设计技术集成
    一、建筑结构防火防爆设计
        ㈠防火防爆布局
        ㈡材料耐火性能
        ㈢建筑防火构件
        ㈣ 厂房防爆结构
    二、建筑室内防烟排烟设计
        ㈠ 火灾烟气控制
        ㈡ 屋顶排烟设计
        ㈢ 喷淋建筑排烟
    三、问卷调查方案
        ㈠ 调查目的
        ㈡ 调查对象
        ㈢ 调查方法
        ㈣ 问卷设计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9)故障树分析法在变、配电系统火灾危险评价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基本方法和原理[8~9]
    2.1 故障树分析法定义
    2.2 故障树分析的步骤
        1) 确定顶事件
        2) 建立故障树
        3) 故障树规范化
        4) 定性分析
        (1) 下行法
        (2) 上行法
        5) 定量分析
        (1) 顶事件发生的概率
        (2) 重要度
3 变、配电系统火灾危险评价
    3.1 确定分析范围
    3.2 建立变、配电系统火灾故障树
    3.3 故障树定性分析
    3.4 故障树定量分析
4 结语

(10)人员密集场所风险评估理论与标准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人员密集场所的界定
    1.2 人员密集场所的特点
        1.2.1 人员密集场所的人员密集性造成损失的严重化
        1.2.2 人员密集场所的聚集性导致风险的多样性
        1.2.3 人员密集场所的复杂性扩大风险的连带性
    1.3 相关概念
        1.3.1 风险
        1.3.2 安全
        1.3.3 危险
        1.3.4 危机
    1.4 人员密集场所风险评估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4.1 关于风险的研究
        1.4.2 风险管理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1.4.3 风险评估分级的基本理论
        1.4.4 风险评估的基本方法
        1.4.5 人员密集场所的风险评估分级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 本文主要工作
2 人员密集场所的宏观背景研究
    2.1 城市与城市化
    2.2 城市的特点
    2.3 城市化的影响
    2.4 城市化的发展趋势
    2.5 现代化与现代性
    2.6 现代性的特征
        2.6.1 经济上的工业化
        2.6.2 政治上的民主化
        2.6.3 社会上的城市化
        2.6.4 文化上的世俗化
        2.6.5 组织上的科层化
        2.6.6 观念上的理性化
    2.7 本章小结
3 人员密集场所人员的流动特性与拥挤机理
    3.1 人员密集场所的人群社会学分析
        3.1.1 人群的特点
        3.1.2 人群的符号象征
        3.1.3 人群的分类
    3.2 人员密集场所的人群行为特性
        3.2.1 人员行为特性研究的基本术语
        3.2.2 行人流基本参数关系模型
        3.2.3 行人流宏观行为特性
        3.2.4 行人流微观行为特性
    3.3 群集流动理论
        3.3.1 集结群集人数
        3.3.2 流出群集人数
        3.3.3 滞留群集人数
        3.3.4 疏散结束时间
    3.4 人群拥挤机理
    3.5 群集行为
        3.5.1 成拱现象
        3.5.2 异向群集
        3.5.3 异质群集
    3.6 本章小结
4 风险评估的理论基础
    4.1 不同学科中的风险定义
        4.1.1 技术风险视角
        4.1.2 风险的社会学定义
        4.1.3 风险的文化学定义
        4.1.4 风险的经济学定义
        4.1.5 风险的心理学定义
    4.2 风险的特征
        4.2.1 风险来源的复杂性
        4.2.2 风险本质的双重性
        4.2.3 风险后果的严重性
        4.2.4 风险的有限可计算性
        4.2.5 风险的时空特性
    4.3 风险的分类
        4.3.1 按照风险的引发因素分类
        4.3.2 按照风险的历史形态分类
        4.3.3 按照主观认知进行分类
    4.4 风险研究的历史
        4.4.1 单一风险期
        4.4.2 风险启蒙期
        4.4.3 风险焦虑期
        4.4.4 全球风险社会期
    4.5 风险的数学模型
    4.6 风险社会的相关理论
        4.6.1 新风险理论
        4.6.2 风险文化理论
        4.6.3 制度风险社会
    4.7 本章小结
5 风险评估的基本模式
    5.1 风险识别
        5.1.1 风险源的类型
        5.1.2 风险识别的方法
    5.2 威胁评估
        5.2.1 辨识威胁的种类
        5.2.2 收集威胁主体相关情况
        5.2.3 预测威胁主体的目的
    5.3 资产评估
    5.4 脆弱性分析
    5.5 风险损失评估
    5.6 本章小结
6 人员密集场所的风险评估
    6.1 风险识别
        6.1.1 自然灾害风险
        6.1.2 公共卫生风险
        6.1.3 人为风险
        6.1.4 恐怖袭击
    6.2 人员密集场所的威胁评估
        6.2.1 群体性挤踏
        6.2.2 火灾
        6.2.3 自然灾害
        6.2.4 恐怖袭击
        6.2.5 公共卫生事件
    6.3 人员密集场所资产评估
    6.4 人员密集场所脆弱性分析
        6.4.1 场所自身的脆弱性分析
        6.4.2 场所内人员的脆弱性分析
        6.4.3 场所内物资设备的脆弱性分析
        6.4.4 场所周围环境的脆弱性分析
    6.5 人员密集场所风险损失评估
        6.5.1 人员伤亡
        6.5.2 财产损失
        6.5.3 其他负面影响
    6.6 本章小结
7 人员密集场所风险的标准化分级
    7.1 建立指标体系的原则
        7.1.1 系统性原则
        7.1.2 层次性原则
        7.1.3 可行性原则
        7.1.4 普遍性原则
    7.2 指标体系的建立
    7.3 人员密集场所风险评估的综合评估方法
        7.3.1 模糊综合评估法
        7.3.2 层次分析法
    7.4 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权重确定
        7.4.1 构造判断矩阵
        7.4.2 计算各层次指标的权重值
        7.4.3 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7.4.4 层次总排序
    7.5 人员密集场所风险评估指标赋值
        7.5.1 人员密集场所总体风险指标的综合量化分析
        7.5.2 威胁评估指标的量化分析
        7.5.4 脆弱性分析指标的量化分析
        7.5.5 损失评估指标的量化分析
    7.6 本章小结
8 人员密集场所风险评估的实证研究
    8.1 C 商场的风险评估
        8.1.1 大型商场的特点
        8.1.2 C 商场的基本情况
        8.1.3 评估专家的选择
        8.1.4 C 商场的模糊综合评估
    8.2 G 幼儿园的风险评估
        8.2.1 幼儿园的基本特点
        8.2.2 G 幼儿园基本情况
        8.2.3 G 幼儿园的模糊综合评估
    8.3 奥运场馆的风险评估
        8.3.1 建筑特点
        8.3.2 设备特性
        8.3.3 人员行为分析
        8.3.4 安全管理体制
        8.3.5 场馆周边交通系统
        8.3.6 场馆周边建筑
        8.3.7 奥运场馆的模糊综合评估
    8.4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历

四、变电站发生火灾的原因及其预防(论文参考文献)

  • [1]终端变电站火灾事故风险评估——以乌兰察布某变电站为例[J]. 何晟霖,朱杰.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20(12)
  • [2]电力变电站运行设备发热的原因与对策[J]. 李权,李雪丹. 集成电路应用, 2020(12)
  • [3]典型电力安全突发事件演化及推演方法研究[J]. 王海峰,吕政权,陈怡君,林栋,彭道刚. 上海电力学院学报, 2019(05)
  • [4]高压电缆通道火灾起因分类及其预防措施分析[J]. 陈孝湘,鄢庆锰,李扬森. 建筑技术开发, 2019(11)
  • [5]京津冀区域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联动管理问题研究[D]. 曾怡娴. 天津大学, 2019(06)
  • [6]浅析变电站工程的环境风险评价与应急预案[J]. 王建峰. 绿色科技, 2018(02)
  • [7]大连保税油库风险分析与安全综合评价[D]. 李冬毅.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4(05)
  • [8]沿海化工园区工业防灾规划技术方法探析[D]. 靳瑞峰. 天津大学, 2013(12)
  • [9]故障树分析法在变、配电系统火灾危险评价中的应用[J]. 赵元立,王振华,袁书生. 舰船电子工程, 2011(11)
  • [10]人员密集场所风险评估理论与标准化方法研究[D]. 寇丽平.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8(08)

标签:;  ;  ;  ;  ;  

变电站火灾的原因及预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