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草生活习性及防治

苜蓿草生活习性及防治

一、苜蓿盲蝽的生活习性及防治(论文文献综述)

尚玉琢[1](2021)在《黄河三角洲棉田雨季管理新技术》文中指出鉴于黄河三角洲区域盐碱地较多,适宜种植的植物较少,而棉花耐瘠薄、耐盐碱,较为适合本区域种植。棉花的生育期较长,病虫害发生较多,为适应绿色高质高效的农业生产新形势,以达到减肥减药、环保生态的目的,阐述了黄河口区域雨季棉田管理技术,为本区域棉花生产管理、节本增效、绿色防控等提供新的技术支撑。

张莎[2](2021)在《大兴安岭中段五岔沟及乌兰河地区蝽类昆虫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兴安岭中段地区横跨东北三区系,处于生态过渡带位置,生物多样性高,为了解大兴安岭中段地区蝽类昆虫物种组成、时序变化、生境分布和区系特征,2019年6月至2020年8月在五岔沟及乌兰河地区选取了9种生境类型进行调查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次研究共采集到蝽类昆虫标本6576头,经鉴定隶属于17科63属95种。各生境中均有分布的有横纹菜蝽Eurydema gebleri、紫翅果蝽Carpocoris purpureipennis、斑须蝽Dolycoris baccarum、类缘修姬蝽Dolichonabis americollmbatus、开环缘蝽Stictopleurus minutes、闭环缘蝽Stictopleurus viridicatus、棕环缘蝽Stictopleurus crassicornis、离缘蝽Chorosoma macilentum、斑腹直缘长蝽Ortholomus punctipennis、巴氏直缘长蝽Ortholomus batui。蝽科(Pentatomidae)的属数最高,长蝽科(Lygaeidae)个体数最多,离缘蝽个体数最多;蝽科的多样性、均匀度、丰富度均最高。2.不同生境蝽类昆虫的多样性有明显差异,白桦林多样性指数最高,河滩草甸均匀度指数最高,落叶松林优势度指数最高,沼泽草甸丰富度指数最高;山地落叶阔叶林包括的蝽类科数最多,山地草原包含的属数最多,农田包含的种数最多,河滩草甸包括的科、属、种及个体数均最低。3.蝽类昆虫种类、数量及多样性随时间变化明显,7月物种数最高,丰富度指数最高;8月昆虫个体数最多,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最高。4.相似性分析表明,7月和8月共有种多,相似性指数高;不同生境之间白桦林与山地草原的相似性最高。5.研究区域蝽类昆虫生态位宽度存在明显差异,蝽科的时间和空间生态位宽度均最高,同蝽科(Acanthosomatidae)和龟蝽科(Plataspidae)的空间生态位重叠指数最高,全缝长蝽科(Plinthisidae)和蛛缘蝽科(Alydidae)时间生态位重叠指数最高,大部分的昆虫在资源利用上存在较强的竞争关系,分布较为相似,整个生境的生态位分化程度不高。6.蝽类昆虫的种-多度直方图均接近对数正态分布,不同的生境的优势类群所处的倍程不同,主要都集中在4-6倍程;拟合曲线的高峰均偏向左边,在生境中出现了较多的个体数量偏少的种。7.区系分析表明,研究区域古北种占据绝对优势,单区型蒙新区种数最多。

刘航玮[3](2021)在《基于基因组学探究绿盲蝽多食性机制》文中指出绿盲蝽是一种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的杂食性农业害虫,能对多种农作物造成巨大危害并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虽然已经对盲蝽科物种有了较多的研究,但是缺乏高质量的参考基因组限制了对盲蝽科物种的深入研究。在本研究中,我们组装得到了绿盲蝽基因组,这也是盲蝽科第一个参考基因组。基因组组装大小为1.02G,contig N50 785Kb,BUSCO达到96%。利用Hi C辅助组装将基因组升级到染色体级别,1016M序列可以挂载到17条染色体上。转座子占据绿盲蝽基因组65%,并且发现许多转座子近期发生爆发。同时,大量的非编码RNA也得到了鉴定。本文研究发现,绿盲蝽的嗅觉基因和消化水解酶发生扩张,这与绿盲蝽的多寄主和寄主转移密切相关。在绿盲蝽基因组中还发现大量的近期复制基因,这可能与绿盲蝽的快速适应能力相关。通过全面分析绿盲蝽以及其它半翅目物种的主要消化酶,发现PG酶在绿盲蝽显着扩张并且在唾液腺高表达,这说明PG酶在绿盲蝽的危害和取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课题鉴定了大量的绿盲蝽化学感受受体,发现OR发生了显着扩张和剧烈的近期复制。GST和P450CYP3亚家族显着扩张,这与其强大的适应能力密切相关。绿盲蝽通过水平转移的方式获得了多个功能基因,包括消化细胞壁的PG基因和可以杀灭细菌的溶菌酶,这些基因的获得增强了绿盲蝽的环境适应能力。绿盲蝽基因组为研究盲蝽科进化和绿色防控盲蝽科害虫提供了巨大的数据支撑。

秦健辉[4](2021)在《华北大黑鳃金龟气味受体功能研究》文中提出华北大黑鳃金龟Holotrichia oblita为鞘翅目、金龟总科、鳃金龟科昆虫,为害多种农作物、林木及果树,是我国地下害虫优势种之一。其幼虫在土壤中隐蔽为害,防治困难,在华北大黑鳃金龟成虫出土取食、交配和产卵时进行防治可事半功倍。华北大黑鳃金龟定位寄主植物和配偶等行为的发生需要依靠高度灵敏的嗅觉系统对周围环境中特异化合物进行准确的识别,多种嗅觉蛋白参与了昆虫对气味分子的识别过程,其中气味受体由于能够特异性的识别气味物质而备受关注。本研究克隆了5种在华北大黑鳃金龟触角中表达量较高的气味受体编码基因HoblOR1、HoblOR2、HoblOR7、HoblOR8和HoblOR23,经爪蟾卵母细胞异源表达后,利用双电极电压钳试验探讨了5种气味受体的功能,最后采用RNA干扰和行为生测试验对这5种气味受体的功能进行了验证。主要结果如下:1.克隆了5个华北大黑鳃金龟气味受体编码基因,明确了其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谱利用PCR技术克隆了HoblOR1、HoblOR2、HoblOR7、HoblOR8和HoblOR23全长编码基因,预测蛋白分子量分别为46.2 k Da、42.0 k Da、43.7 k Da、44.3 k Da和48.0 k Da,且分别具为6、6、7、5、8个跨膜结构域,具有ORs典型的结构特征。通过RT-PCR检测5个气味受体基因在华北大黑鳃金龟雌雄成虫不同组织(触角、头(切除触角)、胸、腹、足、翅)中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HoblOR1、HoblOR2、HoblOR7、HoblOR8、HoblOR23基因主要在雌雄成虫触角中表达,其中HoblOR1和HoblOR8在雌雄成虫触角中均高表达,且两者的表达量没有显着差异,HoblOR2、HoblOR7、HoblOR23在雌虫触角中表达量最高,并显着高于雄虫的表达量;另外,HoblOR1、HoblOR2、HoblOR7、HoblOR23基因在雌虫腹部也有较高表达。2.筛选了对华北大黑鳃金龟具有活性的寄主植物挥发物通过EAG试验测定了华北大黑鳃金龟雌雄成虫对36种寄主植物挥发物的电生理反应,筛选获得34种活性化合物,其中雌虫的反应谱较广,34种化合物均能引雌虫电生理反应,对顺-3-己烯基乙酸酯、苯乙醇、1-庚醇、苯乙醛反应较强烈;雄虫仅对16种化合物有EAG反应,对1-己醇、壬醛、顺-3-己烯-1-醇反应较强烈。3.探讨了华北大黑鳃金龟HoblORs的功能将克隆得到的5个HoblORs基因构建到表达载体p GEMHE上,合成c RNA,注入爪蟾卵母细胞中进行HoblORs/Hobl Orco共表达,利用双电极电压钳开展了5个HoblORs的功能研究,结果表明,HoblOR1对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庚醇、顺-3-己烯醇有电生理反应;HoblOR2对β-石竹烯、反-2-己烯-1-醇、顺-3-己烯醇、顺-3-己烯基乙酸酯、辛醛有电生理反应;HoblOR7对1-己醇、芳樟醇、癸烷、香叶醇有电生理反应;HoblOR8对苯乙醛和壬醛有反应;HoblOR23对邻氨基苯甲酸甲酯、α-紫罗兰酮、苯乙醇、辛烷有电生理反应。4.验证了华北大黑鳃金龟气味受体的功能利用RNAi技术,结合EAG及“Y”型嗅觉仪等生测实验进行华北大黑鳃金龟气味受体功能验证。干扰HoblOR1基因后,华北大黑鳃金龟雌雄成虫对1-庚醇的EAG相对反应值和趋性与对照组相比均显着下降;HoblOR2参与了雌雄成虫对β-石竹烯的识别,且干扰HoblOR2后,雌雄成虫对反-2-己烯-1-醇的EAG响应值与对照组相比变大;干扰HoblOR7基因后,雌雄成虫对芳樟醇的EAG反应和趋性均显着低于对照组;干扰HoblOR8基因后,雌虫对苯乙醛的EAG响应值和趋性相比对照组均下降,雄虫对壬醛的EAG响应值和趋性均下降;干扰HoblOR23基因后,雌虫对邻氨基苯甲酸甲酯的EAG响应值和趋性均下降。通过对寄主植物挥发物识别的行为学、电生理学以及气味受体功能验证的结果,明确了华北大黑鳃金龟5种气味受体在对寄主植物定位过程中的功能。

宋学雨[5](2021)在《“白毫早”茶园主要害虫与其天敌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课题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871444)和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040606M71)。对2015、2016年和2020年秋冬季白毫早茶园主要害虫及其天敌群落调查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生态位分析、地学统计学分析、角余弦系数分析等对害虫和天敌之间在时间、数量、空间上关系进行分析,求出茶园主要害虫跟随关系密切的天敌,以期为茶园害虫生物防治提供帮助。将茶园的天敌与卵形短须螨、双斑长跗萤叶甲和假眼小绿叶蝉害在数量、时间、及空间关系上运用生态位分析法和灰色系统分析法进行分析,综合评判出对3种害虫关系密切的前4位天敌。结果是卵形短须螨的主要天敌是三突花蟹蛛(10.5691)、鳞纹肖蛸(10.2493)、茶色新圆蛛(9.6353)和锥腹肖蛸(9.5182);双斑长跗萤叶甲的主要天敌是锥腹肖蛸(10.9636)、茶色新圆蛛(10.6578)、异色瓢虫(10.7580)和鳞纹肖蛸(10.5437);假眼小绿叶蝉的主要天敌是锥腹肖蛸(10.6280)、粽管巢蛛(10.4820)、斜纹猫蛛(9.9635)和茶色新圆蛛(8.6137)。运用地学统计学方法求得半变异函数理论模型的变程,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研究卵形短须螨和双斑长跗萤叶甲与9种天敌变程间的灰色关联度。然后灰色关联度被标准化得到密切指数。按照天敌与目标害虫两年的密切指数之和大小,综合评判天敌对目标害虫空间跟随关系的位次。结果是与卵形短须螨空间跟随关系密切的前五位天敌依次是粽管巢蛛(1.9586)、八斑球腹蛛(1.9346)、异色瓢虫(1.8764)、草间小黑蛛(1.8702)和三突花蟹蛛(1.7937)。与双斑长跗萤叶甲空间跟随关系密切的前五位天敌依次是粽管巢蛛(1.9654)、锥腹肖蛸(1.9509)、三突花蟹蛛(1.9288)、草间小黑蛛(1.9171)和异色瓢虫(1.8414)。粽管巢蛛均是对两种害虫空间上跟随关系密切的第一位天敌。用地学统计学方法求得半变异函数理论模型的变程,用角余弦系数法分析天敌与蝽类和茶蚜害虫变程,最终按照密切指数之和综合评判天敌对目标害虫空间跟随关系的位次。茶蚜的前3位天敌是草间小黑蛛、鳞纹肖蛸和粽管巢蛛。盲蝽类害虫的前3位天敌是草间小黑蛛、鳞纹肖蛸和粽管巢蛛.采用灰色系统分析方法和生态位分析法,蓟马与其捕食性天敌在数量、时间、空间格局等方面的关联联系,依据天敌与蓟马关系密切指数之和,评判出蓟马的主要天敌。蓟马的前4位天敌依次是八斑球腹蛛、锥腹肖蛸、鳞纹肖蛸和茶色新圆蛛。用t检验法,检验2020年秋冬季与2015和2016年秋冬季主要害虫及其天敌的种群数量差异。卵形短须螨与叶甲、园蛛、斑管巢蛛差异均极显着,2015的鳞纹肖蛸和2016年的锥腹肖蛸差异显着。2015年的锥腹肖蛸和两年的园蛛和斑管巢蛛与2020年相比,差异均极显着,其余差异不显着。主要原因是茶园相邻的行道树和间作的桂花树树冠大对茶园生态环境影响所致。

郭志明,程繁杨,马梦君,余子铭,柯金贤,瞿和平[6](2020)在《茶园绿盲蝽综合治理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综述了绿盲蝽(Apolygus lucorμm)发生规律及防治相关研究。概述了绿盲蝽的形态特征、危害症状及发生规律,总结了茶园绿盲蝽的防治方法,包括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并展望了今后茶园绿盲蝽的研究方向。

张海燕[7](2020)在《基于DNA条形码的帕米尔高原南麓叶蝉快速鉴定》文中认为叶蝉科昆虫种类丰富,部分叶蝉是小麦兰矮病、枣疯病、玉米鼠耳病、水稻条纹花叶病毒等植物病毒病的传播媒介,严重影响农林业发展,有效防治较为困难,准确鉴定是有效防治的基础。由于该科昆虫体型小,种间形态相似,难以鉴定;传统分类方法对叶蝉卵、若虫及残缺标本,很难做到快速、准确鉴定,便捷高效的DNA条形码技术应运而生,可提高叶蝉鉴定的速率,为叶蝉有效防治奠定基础。帕米尔高原地处中亚东南部,在中国位于新疆西南部,喀什及克州部分地区位于帕米尔高原南麓,与8国接壤或毗邻,随着一带一路发展,贸易往来日益频繁,口岸区域内有害生物传入传出风险日益增加,农林有害生物防控风险加大。但区域内对昆虫研究较少,叶蝉条形码研究鲜有报道,因此开展叶蝉快速鉴定,为有效检测和防治提供依据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首先通过形态特征分类法,初步确定叶蝉种类,再利用DNA条形码技术,选择mtDNA COI、Cytb及ITS2基因,运用通用PCR扩增技术,借助生物信息学软件对比分析目的基因序列的相似性,结合Genbank数据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遗传距离、获取叶蝉DNA条形码,实现不同种类叶蝉的快速鉴定,以弥补形态学分类的不足,丰富边境地区叶蝉基因数据库,为有效防治提供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对28个样本进行形态特征鉴定,得出28个样本属7个亚科、14个属、15种叶蝉。2.本研究获得了66条叶蝉mtDNA基因序列,其中COI基因26条、Cytb基因24条、ITS2基因16条。本研究26个样本COI基因A+T碱基含量平均比例为68.9%,12个样本Cytb基因A+T碱基含量平均比例为71.4%,COI、Cytb基因的A+T含量平均比例高于G+C,存在A/T碱基偏倚,与昆虫线粒体基因碱基构成一致,结果表明,所得COI、Cytb基因序列均能在分子水平上进行检测分析,可作为叶蝉的DNA条形码。3.本研究获得39条新序列,获得Cytb、ITS2基因新序列较多,COI基因新序列较少,其中8条COI新序列,16条Cytb和15条ITS2序列为本区域首次报道。4.本研究通过序列相似性比对、系统进化树、遗传距离分析,对28个样本进行鉴定。mtDNA COI、Cytb及ITS2基因在Gen Bank中最高相似度分别为:100%、99.78%、99.81%,均和叶蝉相关序列的相似性最高。用NJ、ME两种方法构建的COI、Cytb基因分子系统树结构基本一致,本研究的7个亚科、14个属、15种叶蝉在系统发育树上的位置清晰,分类明确,各亚科间、各属、各种在各分类阶元间形成各自独立的单系。15种叶蝉COI基因种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197,种内平均遗传距离为0.0021,Cytb基因种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205,种内平均遗传距离为0.0051,种间平均遗传距离均大于2%,种内遗传距离均小于1%,多态位点和遗传距离显示帕米尔高原南麓叶蝉存在显着的遗传分化。基于COI、Cytb基因分析的遗传距离结果一致,且与形态学分类结果一致,将15种叶蝉区分开来,表明帕米尔高原南麓存在条沙叶蝉Psammotettix confinis、大青叶蝉Cicadella viridis、桃一点叶蝉Singapora shinshana、弯茎拟菱纹叶蝉Hishimonoides recurvatis、多态广头叶蝉Macropsis notate、铲头叶蝉Hecalus sp等15种叶蝉。5.本研究基于mtDNACOI、Cytb及ITS2基因序列,对条沙叶蝉、大青叶蝉、铲头叶蝉若虫进行PCR实验,获得这3种叶蝉若虫COI、Cytb及ITS2基因序列,成功对条沙叶蝉、大青叶蝉、铲头叶蝉若虫进行鉴定。前人对叶蝉若虫研究较少,3种叶蝉若虫DNA条形码在文献中尚无记录。6.样本L由形态特征初步判断属条背叶蝉属Tiaobeinia sp.,其与现存额垠叶蝉族Mukariini条背叶蝉属各种类特征均不相同,且与数据库中已知叶蝉Zygina ordinaria的COI序列最高相似度为94.06%,未达到鉴定标准,在数据库中未找到条背叶蝉属的条形码,无法对比,该样本鉴定为一新种。

陈佳杰[8](2020)在《河北沧州地区苜蓿田昆虫群落动态及主要害虫防控技术》文中研究指明沧州是河北省紫花苜蓿的主产区,种植面积已达247.6 km2。随着种植面积扩大和种植年限延长,造成虫害爆发,苜蓿产量和质量大大降低,导致当地苜蓿产业发展受到严重限制。本文对河北沧州地区紫花苜蓿田间昆虫群落进行了系统调查,明确了昆虫群落组成及时序动态并分析了昆虫群落的多样性特征。同时,针对苜蓿田主要害虫开展了高效低毒杀虫剂和生防制剂的室内筛选和田间药效试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苜蓿田主要昆虫基本组成经过2019-2020年的取样调查,在沧州献县紫花苜蓿田调查采集到节肢动物类12585个(含蛛形纲111个)样本,隶属12目38科57种。昆虫纲10目36科55种;蛛形纲蜘蛛目1科1种,蜱螨目1科1种。从个体数量分析,缨翅目最多为3545头,占比28.17%;从物种数量分析,鳞翅目最多,有14种,占比24.56%;从科数量分析,鳞翅、半翅、双翅目最多,为6科,占比15.79%。害虫优势种为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ubner、苜蓿斑蚜Therioaphis Trifolii Monell、牛角花齿蓟马Odontothrips loti Haliday。天敌优势种为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异色瓢虫Harmonis axyridis和龟纹瓢虫Propylaea japonica Thunberg。2.苜蓿田昆虫群落指标分析利用群落多样性指数对紫花苜蓿田昆虫群落结构进行了分析。5月至7月下旬,紫花苜蓿田昆虫群落的丰富度逐渐增加,7~8月达到高峰,8月下旬逐渐下降。多样性随丰富度的变化而变化,6月份和8月份多样性指数最高,大于2;7月下旬至8月上旬由于苜蓿斑蚜和牛角花齿蓟马群体规模巨大,群落集中性指数较高,达0.2554;9月中旬随着群落丰富度降低,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均降低。3.苜蓿田间主要害虫种群消长关系调查明确了苜蓿田3种害虫的发生规律。苜蓿斑蚜于5月下旬开始发生,于6月中下旬达第一个高峰期,严重危害了苜蓿第二茬的产量和品质,8月初达第二高峰期,随后由于天气影响虫量开始减少;牛角花齿蓟马于6~8月出现两个高峰期,其发生与苜蓿花期基本吻合;棉铃虫5月份开始活动,8月上旬,数量达到高峰期,平均每百株35头。4.不同杀虫剂防治牛角花齿蓟马和苜蓿斑蚜的药剂筛选浸叶法对牛角花齿蓟马和苜蓿斑蚜进行杀虫活性测定,结果表明,供试药剂中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对牛角花齿蓟马的防效较高,8%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对苜蓿斑蚜防效较高。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70%啶虫脒水分散粒剂和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对蓟马均有较高的防治效果,0.6%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和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对蚜虫有较高的防治效果,差异不显着。5.不同菌株对苜蓿斑蚜的室内筛选以球孢白僵菌和金龟子绿僵菌为研究对象,对苜蓿斑蚜进行杀虫活性测定,不同菌株处理1~7 d均表现一定的致病力。采用孢子浓度1 ×108个孢子/mL菌悬液进行半致死时间统计,结果表明,致病力最快的是球孢白僵菌B094,半致死时间是2.721 d;采用不同孢子悬浮液浓度梯度处理,72 h时,各菌株的半致死浓度差异显着,金龟子绿僵菌菌株202的半致死浓度最低,为0.5×104个孢子/mL。6.不同杀虫剂处理对苜蓿斑蚜相关酶活性的影响5种杀虫剂处理苜蓿斑蚜结果发现,8%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处理后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乙酰胆碱酯酶的酶活力在12 h时与对照相比均被抑制,24 h被激活升高;70%啶虫脒水分散粒剂处理的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乙酰胆碱酯酶的酶活力与对照相比均升高,且过氧化物酶、乙酰胆碱酯酶在处理36 h时酶活性升高最明显,均与对照呈现显着性差异(P<0.05);0.5%苦参碱水剂、0.6%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70%啶虫脒水分散粒剂处理后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乙酰胆碱酯酶的酶活力与对照组相比呈先升高后降低的波动变化现象。本研究中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0.6%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70%啶虫脒水分散粒剂处理后12 h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显着高于对照组,随时间的延长,体内酶活性持续升高,直到36h酶活性被抑制,酶活力降低。

管维康[9](2020)在《榕树挥发物在榕树-朱红毛斑蛾-花胸姬蜂系统中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朱红毛斑蛾是一种寡食性害虫,仅取食小叶榕Ficus concinna Miq.和垂叶榕F.benjamina L.;花胸姬蜂是其优势寄生蜂。榕树挥发物在榕树-朱红毛斑蛾-花胸姬蜂三层营养系统中的作用尚不明确。鉴于此,本文利用生理生化、电生理学和行为学的技术和方法,明确了榕树健康/虫害叶挥发物的成分,筛选出了对朱红毛斑蛾和花胸姬蜂具有生理活性的挥发物,测定了朱红毛斑蛾和花胸姬蜂对榕树挥发物活性物质的趋性反应。研究结果不仅为深入研究植物挥发物在榕树-朱红毛斑蛾-花胸姬蜂三层营养系统中的调控机制奠定基础,也可为朱红毛斑蛾“推-拉”防控策略的实施提供技术支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用价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um,GC-MS),从小叶榕和垂叶榕健康叶中共分离鉴定出53种挥发物成分,主要成分为萜烯类和芳香类化合物,其中3-乙基苯乙酮和β-罗勒烯含量最高;从小叶榕和垂叶榕虫害叶中共分离出57种挥发物成分,主要成分为萜烯类和芳香类化合物,其中β-罗勒烯和α-金合欢烯含量最高。经朱红毛斑蛾取食为害后,榕树挥发物中萜烯类含量显着增加,芳香类显着减少,并新增了α-金合欢烯、3-乙基苯甲醛和(E)-β-罗勒烯等挥发物。说明朱红毛斑蛾取食为害榕树后,会改变榕树挥发物的成分及其含量。(2)基于触角电位(Electroantennography,EAG)、气相色谱-触角电位联用(gas chromatography-electroantennagram detection,GC-EAD)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从小叶榕和垂叶榕健康/虫害叶挥发物中共筛选出6种对朱红毛斑蛾有电生理活性的物质,分别为β-月桂烯、D-柠檬烯、β-罗勒烯、(-)-α-蒎烯、β-石竹烯和α-金合欢烯(健康叶:β-月桂烯、D-柠檬烯、β-罗勒烯、(-)-α-蒎烯和β-石竹烯;虫害叶:β-月桂烯、β-罗勒烯、(-)-α-蒎烯、β-石竹烯和α-金合欢烯)。上述6种物质能引起朱红毛斑蛾雌雄成虫最大EAG反应相对值的浓度分别为10-2~10-1、10-3、10-1、10-4~10-2、10-2~10-1和10-2~10-1。说明朱红毛斑蛾雌雄成虫对不同榕树挥发物不同浓度的敏感性有差异,当不同物质浓度达到一定界限时,挥发物对触角电位的活性并不会随其增强,甚至还会减弱。(3)基于“Y”型嗅觉仪,测定了朱红毛斑蛾雌雄成虫对榕树健康/虫害叶挥发物成分的行为反应。结果表明,D-柠檬烯、β-罗勒烯和β-月桂烯对朱红毛斑蛾雌雄成虫均具有吸引作用,α-金合欢烯对朱红毛斑蛾雌雄成虫均具有驱避作用。与对照相比,小叶榕和垂叶榕健康叶/虫害叶挥发物成分混合物对朱红毛斑蛾雌雄成虫均具有吸引作用,且虫害叶挥发物成分混合物的吸引作用更强。说明榕树叶片挥发物成分对朱红毛斑蛾雌雄成虫具有吸引作用,且榕树经朱红毛斑蛾幼虫为害后所释放的挥发物较健康叶挥发物对朱红毛斑蛾雌雄成虫吸引作用更强。(4)基于GC-EAD、“Y”型嗅觉仪和野外诱捕的方法,测定了花胸姬蜂雌雄成虫对榕树健康/虫害叶挥发物成分的GC-EAD及行为反应。结果表明,花胸姬蜂雌雄成虫均对虫害叶挥发物成分有明显的GC-EAD反应;与健康叶挥发物成分混合物相比,花胸姬蜂对虫害叶挥发物成分混合物的趋性更强。综上所述,榕树受朱红毛斑蛾幼虫取食为害后,其释放的挥发物成分对朱红毛斑蛾和花胸姬蜂雌雄成虫均具有显着的吸引作用,说明榕树挥发物在榕树-朱红毛斑蛾-花胸姬蜂系统中,对植食性昆虫和寄生蜂的寄主定位均具有积极的作用。

李弘明,刘思昭,刘丽,程晓冬[10](2020)在《大连地区盲蝽科昆虫种类调查初报(半翅目,盲蝽科)》文中研究说明2010~2017年,对大连地区盲蝽科昆虫进行了调查研究,记述盲蝽科昆虫18种,隶属3亚科9属。由于植被、生态因素与环境条件和海拔高度的不同,盲蝽种类的分布和数量与生态环境及植被类型有着密切关系。文章对盲蝽的种类分布及其食性进行了描述,以期为农林业保护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了基础资料。

二、苜蓿盲蝽的生活习性及防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苜蓿盲蝽的生活习性及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黄河三角洲棉田雨季管理新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整枝打杈,轻简化管理
2 预防枯萎病
    2.1 发病症状
    2.2 防病措施
3 防治害虫
    3.1 棉盲蝽蟓的为害症状
    3.2 棉花盲蝽蟓难防治的原因
    3.3 棉花盲蝽蟓防治措施
4 合理追肥
5 根据棉花生长情况进行化学防控
6 揭膜培土防涝

(2)大兴安岭中段五岔沟及乌兰河地区蝽类昆虫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1.1 生物多样性
        1.1.1 生物多样性概念
        1.1.2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价值
    1.2 昆虫多样性
        1.2.1 昆虫多样性研究
        1.2.2 蝽类昆虫多样性研究
        1.2.3 国外蝽类昆虫多样性研究
        1.2.4 国内蝽类昆虫多样性研究
        1.2.5 内蒙古蝽类多样性研究
    1.3 蝽类昆虫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1.4 研究区域概况
        1.4.1 研究区域地理概况
        1.4.2 研究区域气候概况
        1.4.3 研究区域植被概况
    1.5 本研究选题依据及意义
二、研究方法
    2.1 样线选取
    2.2 调查时间及方法
    2.3 数据处理
三、结果与分析
    3.1 五岔沟及乌兰河地区蝽类昆虫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特征
        3.1.1 五岔沟及乌兰河地区蝽类昆虫总体类别和数量分布
        3.1.2 五岔沟及乌兰河地区蝽类昆虫不同科蝽类昆虫群落组成特征
        3.1.3 五岔沟及乌兰河地区不同科蝽类昆虫群落多样性特征
    3.2 生境类型对蝽类昆虫物种组成及多样性特征的影响
        3.2.1 不同生境蝽类昆虫群落组成及特有种分布
        3.2.2 不同生境蝽类昆虫群落多样性特征
    3.3 月份变化对五岔沟及乌兰河地区蝽类昆虫的影响
        3.3.1 月份变化对蝽类昆虫数量及多样性的影响
        3.3.2 月份变化对各生境蝽类昆虫多样性的影响
    3.4 五岔沟及乌兰河地区蝽类群落的相似性研究
        3.4.1 五岔沟及乌兰河地区各生境蝽类昆虫群落相似性
        3.4.2 五岔沟及乌兰河地区各月份蝽类昆虫群落相似性
    3.5 五岔沟及乌兰河地区蝽类昆虫群落生态位分析
        3.5.1 五岔沟及乌兰河地区蝽类昆虫群落生态位宽度
        3.5.2 五岔沟及乌兰河地区蝽类昆虫群落生态位重叠
        3.5.3 五岔沟及乌兰河地区蝽类昆虫群落生态位相似性
    3.6 五岔沟及乌兰河地区蝽类昆虫种-多度曲线分析
    3.7 五岔沟及乌兰河地区蝽类昆虫区系分析
        3.7.1 五岔沟及乌兰河地区蝽类昆虫在中国动物地理区系分布
        3.7.2 五岔沟及乌兰河地区蝽类昆虫在内蒙古动物地理区系分布
四、讨论
    4.1 研究区域蝽类昆虫的群落组成
    4.2 生境类型及人为干扰对蝽类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4.3 月份变化对蝽类昆虫多样性的影响
    4.4 研究区域蝽类昆虫的生态位
    4.5 研究区域蝽类昆虫的区系分析
五、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基于基因组学探究绿盲蝽多食性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绿盲蝽
        1.1.1 绿盲蝽简介
        1.1.2 绿盲蝽防控
    1.2 基因组学
        1.2.1 基因组学:生物科学的先行军
        1.2.2 基因组与农业
        1.2.3 农业害虫基因组
第二章 基因组测序和组装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昆虫
        2.1.2 基因组测序
        2.1.3 转录组(transcriptome)测序
        2.1.4 预估基因组大小
        2.1.5 基因组组装和纠错
        2.1.6 HIC辅助基因组组装
        2.1.7 重复序列分析
        2.1.8 基因预测和功能注释
        2.1.9 非编码RNA(ncRNA)的注释
    2.2 结果分析
        2.2.1 测序数据
        2.2.2 基因组组装
        2.2.3 基因组注释
        2.2.4 重复序列分析
        2.2.5 非编码RNA分析
    2.3 本章讨论
第三章 绿盲蝽进化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半翅目系统进化树和分歧时间计算
        3.1.2 绿盲蝽扩张基因家族和近期复制基因
    3.2 结果分析
        3.2.1 半翅目系统进化树和分歧时间计算
        3.2.2 绿盲蝽扩张基因家族和近期复制基因
    3.3 本章讨论
第四章 绿盲蝽消化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消化酶鉴定
        4.1.2 消化酶进化分析与表达谱
    4.2 结果分析
        4.2.1 消化酶鉴定
    4.3 本章讨论
第五章 绿盲蝽嗅觉受体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嗅觉受体鉴定
        5.1.2 进化分析和表达定量分析
    5.2 结果与讨论
        5.2.1 嗅觉受体(OR)扩张与近期复制
        5.2.2 味觉受体(GR)
        5.2.3 离子型受体(IR)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解毒代谢系统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解毒基因鉴定
        6.1.2 进化分析和表达谱分析
    6.2 结果与讨论
        6.2.1 谷胱甘肽转移扩张
        6.2.2 细胞色素P450 扩张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绿盲蝽水平转移事件
    7.1 材料与方法
        7.1.1 水平转移鉴定
        7.1.2 进化分析和表达量
    7.2 结果与讨论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致谢
作者简历

(4)华北大黑鳃金龟气味受体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昆虫嗅觉识别机制
    1.2 气味受体研究进展
        1.2.1 气味受体的鉴定
        1.2.2 昆虫气味受体结构特征
        1.2.3 昆虫气味受体的表达特征
        1.2.4 昆虫气味受体功能的研究方法
    1.3 气味受体基因的功能
        1.3.1 气味受体对寄主植物挥发物的识别
        1.3.2 气味受体对性信息素的识别
    1.4 鳃金龟嗅觉识别机制研究进展
    1.5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华北大黑鳃金龟气味受体基因克隆及表达谱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昆虫的采集与饲养
        2.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2.1.3 RNA的提取
        2.1.4 RNA样品质量检测
        2.1.5 c DNA第一链的合成
        2.1.6 气味受体基因荧光定量引物设计
        2.1.7 q RT-PCR扩增
        2.1.8 华北大黑鳃金龟气味受体全长引物设计
        2.1.9 华北大黑鳃金龟ORs编码基因全长的扩增及测序
        2.1.10 回收产物与T载体连接与转化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华北大黑鳃金龟气味受体基因序列分析
        2.2.2 RNA提取检测
        2.2.3 气味受体表达谱分析
    2.3 讨论
第三章 华北大黑鳃金龟寄主植物活性化合物的筛选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昆虫的采集与饲养
        3.1.2 供试试剂与仪器
        3.1.3 待测化合物的配制
        3.1.4 实验方法
        3.1.5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3 讨论
第四章 华北大黑鳃金龟气味受体功能研究
    4.1 材料方法
        4.1.1 供试昆虫
        4.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4.1.3 供试化合物
        4.1.4 表达载体的构建及Hobl ORs c RNA的合成
        4.1.5 气味受体基因的表达及功能研究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华北大黑鳃金龟气味受体功能分析
    4.3 讨论
第五章 华北大黑鳃金龟气味受体功能验证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昆虫
        5.1.2 供试试剂与仪器
        5.1.3 ds RNA引物设计
        5.1.4 ds RNA的合成
        5.1.5 注射ds RNA
        5.1.6 Hobl ORs基因表达量检测
        5.1.7 昆虫触角电位检测
        5.1.8 行为学检测
        5.1.9 数据处理
    5.2 结果分析
        5.2.1 华北大黑鳃金龟Hobl ORs干扰体系的建立
        5.2.2 华北大黑鳃金龟对寄主植物挥发物的EAG反应
        5.2.3 华北大黑鳃金龟对寄主植物挥发物的行为学实验
    5.3 讨论
第六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6.1 全文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5)“白毫早”茶园主要害虫与其天敌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调查地点、时间和茶树品种概况
    2.2 调查方法
    2.3 数学分析方法
        2.3.1 灰色关联度分析
        2.3.2 生态位分析
        2.3.3 害虫和天敌的空间格局及其差异和原因分析
        2.3.4 地学统计学分析
        2.3.5 角余弦系数分析
        2.3.6 综合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茶园节肢动物总群落结构的组成
        3.1.1 “白毫早”茶园节肢动物总群落结构的组成
        3.1.2 天敌种类选择
    3.2 3种害虫与其捕食性天敌的数量、时间和空间关系研究
        3.2.1 卵形短须螨与其捕食性天敌的数量、时间和空间关系
        3.2.2 双斑长跗萤叶甲与其捕食性天敌的数量、时间和空间关系
        3.2.3 假眼小绿叶蝉与其捕食性天敌的数量、时间和空间关系
        3.2.4 3种害虫与其天敌的聚集程度及其差异和聚集原因
    3.3 茶园天敌昆虫对卵形短须螨和双斑长跗萤叶甲空间跟随关系
        3.3.1 天敌对卵形短须螨空间跟随关系
        3.3.2 天敌对双斑长跗萤叶甲空间跟随关系
    3.4 茶园蝽类害虫与其天敌的空间跟随关系
        3.4.1 2015 年和2016 年天敌对蝽类害虫空间跟随关系的地统计学分析
        3.4.2 2015 年和2016 年蝽类害虫与9 种天敌变程的角余弦系数分析
    3.5 茶园茶蚜害虫与其天敌的空间跟随关系
        3.5.1 2015 年和2016 年天敌对茶蚜害虫空间跟随关系的地统计学分析
        3.5.2 两年之间茶蚜害虫与9 种天敌间变程的角余弦系数分析
    3.6 “白毫早”茶园蓟马与其捕食性天敌的关系
        3.6.1 蓟马与天敌种类选择
        3.6.2 蓟马与其天敌在数量上的关系
        3.6.3 蓟马与其天敌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关系
        3.6.4 蓟马与其天敌在数量、时间和空间关系上的综合分析
        3.6.5 蓟马类高峰日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聚集原因
    3.7 2020 年秋冬季茶园节肢动物群落动态分析
        3.7.1 2020 年秋冬季茶园节肢动物总群落结构组成
        3.7.2 2020 年与2015、2016 年茶园秋冬季群落动态差异性比较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讨论
    4.2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6)茶园绿盲蝽综合治理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绿盲蝽的形态特征、危害症状及发生规律
    1.1 形态特征
    1.2 危害症状
    1.3 发生规律
2 茶园绿盲蝽的防治方法
    2.1 农业防治
        2.1.1 适时采摘和修剪
        2.1.2 及时清园
        2.1.3 合理施肥
        2.1.4 间作和套种
        2.1.5 选育抗虫品种
    2.2 物理防治
    2.3 生物防治
        2.3.1 天敌
        2.3.2 生物制剂
        2.3.3 生态间作
    2.4 化学防治
3 展望

(7)基于DNA条形码的帕米尔高原南麓叶蝉快速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叶蝉概述
        1.1.1 叶蝉简介
        1.1.2 形态特征
        1.1.3 生活习性
        1.1.4 叶蝉危害
        1.1.5 防治方法
    1.2 叶蝉分类研究
        1.2.1 传统分类方法
        1.2.2 分子生物鉴定技术
        1.2.3 叶蝉分类研究进展
    1.3 DNA条形码在叶蝉研究中的应用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 研究意义
        1.5.1 开展叶蝉DNA条形码研究的必要性
        1.5.2 经济意义
第二章 帕米尔高原南麓叶蝉的形态鉴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标本采集与保存
        2.1.2 实验仪器、试剂及软件
        2.1.3 分类特征术语
    2.2 帕米尔高原南麓几种叶蝉形态分类结果
第三章 基于DNA条形码基因的帕米尔高原南麓叶蝉快速鉴定
    3.1 研究材料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设备与仪器
        3.1.3 实验试剂
    3.2 实验过程与方法
        3.2.1 DNA条形码技术操作步骤与过程
        3.2.2 叶蝉基因组提取
        3.2.3 DNA浓度和纯度检测
        3.2.4 引物设计及PCR反应
        3.2.5 序列处理
        3.2.6 新序列获得
        3.2.7 遗传距离计算
        3.2.8 系统发育信号检测及分子系统树构建
        3.2.9 多样性统计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基因组DNA的检测
        3.3.2 PCR产物的检测
        3.3.3 PCR产物序列测定
        3.3.4 叶蝉的Cytb、COI、ITS2 序列
        3.3.5 叶蝉分子鉴定
        3.3.6 系统发育分析
        3.3.8 遗传多样性分析
        3.3.9 遗传距离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叶蝉形态特征和名称
    4.2 叶蝉鉴定方法
    4.3 叶蝉mtDNA碱基组成特征
    4.4 叶蝉mtDNA基因的遗传距离
    4.5 叶蝉mtDNA基因系统发育
    4.6 新种鉴定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附录

(8)河北沧州地区苜蓿田昆虫群落动态及主要害虫防控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苜蓿害虫研究概况
        1.1.1 苜蓿害虫
        1.1.2 苜蓿害虫的危害现状
        1.1.3 苜蓿田主要害虫危害特点及发生规律
    1.2 苜蓿田群落生态
        1.2.1 群落生态学的概念及意义
        1.2.2 群落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1.2.3 苜蓿田群落生态多样性
    1.3 苜蓿田害虫综合防控方法
        1.3.1 化学药剂防治
        1.3.2 生物防治
        1.3.3 物理防治
        1.3.4 农业防治
    1.4 昆虫酶系统研究现状
        1.4.1 昆虫解毒酶研究进展
        1.4.2 昆虫保护酶研究进展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和方法
    2.1 试验材料及试验地概况
        2.1.1 供试虫源
        2.1.2 供试菌株
        2.1.3 化学试剂和药剂
        2.1.4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仪器和设备
    2.3 试验方法
        2.3.1 苜蓿田昆虫种类调查和鉴定
        2.3.2 昆虫群落多样性分析
        2.3.3 5种杀虫剂室内杀虫活性测定
        2.3.4 球孢白僵菌和金龟子绿僵菌室内杀虫活性测定
        2.3.5 田间药效试验
        2.3.6 酶活性测定
    2.4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紫花苜蓿田间昆虫群落的基本组成
    3.2 苜蓿田间昆虫群落的各指标分析
        3.2.1 紫花苜蓿田昆虫群落结构分析
        3.2.2 紫花苜蓿田害虫和天敌的构成
        3.2.3 紫花苜蓿田昆虫群落多样性的时间变化动态
    3.3 苜蓿田间主要害虫种群消长关系
        3.3.1 苜蓿斑蚜发生动态
        3.3.2 牛角花齿蓟马发生动态
        3.3.3 棉铃虫发生动态
    3.4 不同杀虫剂对蓟马和蚜虫的室内杀虫活性测定
        3.4.1 5种杀虫剂对牛角花齿蓟马的室内毒力测定
        3.4.2 5种杀虫剂对苜蓿斑蚜的室内毒力测定
    3.5 球孢白僵菌和金龟子绿僵菌室内杀虫活性测定
        3.5.1 萌发率测定试验
        3.5.2 不同菌株对苜蓿斑蚜的室内毒力测定
    3.6 田间药效试验
        3.6.1 5种杀虫剂对牛角花齿蓟马的田间药效试验
        3.6.2 5种杀虫剂对苜蓿斑蚜的田间药效试验
    3.7 5种杀虫剂处理对苜蓿斑蚜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3.7.1 酶液蛋白定量结果
        3.7.2 5种杀虫剂对苜蓿斑蚜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4 讨论
    4.1 苜蓿田昆虫发生情况
    4.2 苜蓿田主要害虫的防治探索
    4.3 不同化学药剂对苜蓿斑蚜酶活力影响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历
致谢

(9)榕树挥发物在榕树-朱红毛斑蛾-花胸姬蜂系统中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植物-植食性昆虫-天敌三营养层系统
    1.2 寄主植物挥发物在植物-害虫-天敌三营养层系统中的作用
        1.2.1 植物挥发物
        1.2.2 寄主植物挥发物在植食性昆虫寄主定位中的作用
        1.2.3 寄主植物挥发物在寄生蜂寄主定位中的作用
    1.3 寄主植物挥发物对害虫和天敌行为的影响
        1.3.1 对害虫的引诱作用
        1.3.2 对害虫的驱避作用
        1.3.3 对昆虫信息素的增效作用
        1.3.4 对天敌的引诱作用
    1.4 朱红毛斑蛾的研究进展
        1.4.1 朱红毛斑蛾的分布与危害
        1.4.2 朱红毛斑蛾的生物生态学特性
        1.4.3 朱红毛斑蛾的防控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仪器与试剂
        2.1.2 供试虫源
    2.2 实验方法
        2.2.1 小叶榕和垂叶榕健康/虫害叶片挥发物的收集与鉴定
        2.2.2 朱红毛斑蛾对榕树健康/虫害叶挥发物的GC-EAD反应
        2.2.3 朱红毛斑蛾对榕树健康/虫害叶挥发物的EAG反应
        2.2.4 朱红毛斑蛾对榕树健康/虫害叶挥发物的行为反应
        2.2.5 花胸姬蜂对榕树虫害叶挥发物成分的GC-EAD反应
        2.2.6 花胸姬蜂对榕树虫害叶挥发物成分混合物的行为反应
        2.2.7 榕树虫害叶挥发物成分混合物对花胸姬蜂的引诱效果
    2.3 数据统计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小叶榕和垂叶榕健康/虫害叶片挥发物的收集与鉴定
    3.2 朱红毛斑蛾对榕树健康/虫害叶挥发物的GC-EAD反应
    3.3 朱红毛斑蛾对榕树健康/虫害叶挥发物的EAG反应
    3.4 朱红毛斑蛾对榕树健康/虫害叶挥发物的行为反应
        3.4.1 朱红毛斑蛾对健康/虫害叶单一成分的行为反应
        3.4.2 朱红毛斑蛾对榕树健康/虫害叶挥发物混合物的行为反应
    3.5 花胸姬蜂对榕树虫害叶挥发物成分的GC-EAD反应
    3.6 花胸姬蜂对榕树虫害叶挥发物成分混合物的行为反应
    3.7 榕树虫害叶挥发物成分混合物对花胸姬蜂的引诱效果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4.2.1 植物挥发物在植食性昆虫寄主定位中的作用
        4.2.2 植物挥发物在寄生蜂寄主定位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10)大连地区盲蝽科昆虫种类调查初报(半翅目,盲蝽科)(论文提纲范文)

1大连地区自然概况
2研究方法
3结果
    3.1大连地区的盲蝽科昆虫名录
    3.2区系分析
4讨论

四、苜蓿盲蝽的生活习性及防治(论文参考文献)

  • [1]黄河三角洲棉田雨季管理新技术[J]. 尚玉琢. 种子科技, 2021(18)
  • [2]大兴安岭中段五岔沟及乌兰河地区蝽类昆虫多样性研究[D]. 张莎.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3]基于基因组学探究绿盲蝽多食性机制[D]. 刘航玮.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4]华北大黑鳃金龟气味受体功能研究[D]. 秦健辉.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9)
  • [5]“白毫早”茶园主要害虫与其天敌的关系研究[D]. 宋学雨. 安徽农业大学, 2021
  • [6]茶园绿盲蝽综合治理技术[J]. 郭志明,程繁杨,马梦君,余子铭,柯金贤,瞿和平. 湖北农业科学, 2020(S1)
  • [7]基于DNA条形码的帕米尔高原南麓叶蝉快速鉴定[D]. 张海燕. 喀什大学, 2020(03)
  • [8]河北沧州地区苜蓿田昆虫群落动态及主要害虫防控技术[D]. 陈佳杰.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6)
  • [9]榕树挥发物在榕树-朱红毛斑蛾-花胸姬蜂系统中的作用研究[D]. 管维康. 广西大学, 2020
  • [10]大连地区盲蝽科昆虫种类调查初报(半翅目,盲蝽科)[J]. 李弘明,刘思昭,刘丽,程晓冬. 自然博物, 2020(00)

标签:;  ;  ;  ;  ;  

苜蓿草生活习性及防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