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司法实现

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司法实现

一、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司法实现(论文文献综述)

崔仕绣[1](2020)在《我国量刑规范化改革研究 ——障碍及其克服》文中提出定罪与量刑的重要性无分轩轾。作为刑事审判的重要组成部分,量刑结果与量刑程序的适正直接反映刑事审判质量和刑罚目的之实现情况,乃为规范司法量刑活动的必然要求和健全公正、高效廉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应有之义。着眼于我国长期存在的量刑失衡和量刑歧异现象,在认真总结司法实践经验和回应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有力关切的基础上,地方法院和科研院所的积极探索和果敢试错,最终与中央层面宏观政策形成耦合,一场“由下至上、由点及面、有浅入深、由外到内”的量刑规范化改革得以在全国范围内统筹部署并逐层推进。历经十余年砥砺前行,我国量刑规范化改革攻坚克难,在确立科学的量刑方法和量刑步骤、规范法官自由裁量权行使、增强量刑实践可操作性和可预测性、构建相对独立的量刑程序、缩减量刑差异以及提升裁判质量和司法权威等方面效果卓着。然而,在肯定我国量刑规范化改革“本土经验”的基础上,还需正视当前量刑规范化改革深入推进阶段存在的诸多障碍。除了长期盘踞的报应刑本位刑罚目的观对法官量刑实践的影响外,冗杂细密的量刑规则不免造成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过度限缩,缺乏专职化改革统领机构同样导致以量刑规则和具体情节设置为研究对象的实证研究缺乏持续性和周期性,加之规则建制层面过度机械化倾向和量刑程序改革的不尽完备,我国量刑规范化改革仍需克服障碍、踵事增华。本文立足于对我国量刑规范化改革的蕴涵探询、脉络梳理与经验总结,在对量刑规范化改革所涉之论理支撑的论析基础上,围绕我国量刑规范改革的现存障碍,结合域外国家和地区量刑改革的可取经验,有针对性地展开指导观念、实体和程序侧面的完善举措之探讨,旨在促进我国量刑规范化改革行稳致远、进而有为。全文除导论、结论外,共分六章。第一章是对我国量刑规范化改革的概述,乃是对本文论述对象的明确。首先对量刑内涵、量刑规范化的产生背景和量刑规范化改革实际蕴含加以剖析,进而对我国量刑规范化改革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终而对各阶段改革经验加以凝练。量刑是法官在规范指引下,秉持法律理性与朴素良知,对具体个案和行为人的逻辑论证动态过程。鉴于日益显着的量刑偏差、滞后的“估堆式”量刑方法以及民众对公正、透明量刑程序的强烈期盼,量刑规范化命题得以孕育和发展。随后,旨在规范法官自由裁量权、完善量刑程序、促进量刑公正的量刑规范化改革始得部署,并历经了探索试错、局部试点、全面推行和深入推进四个阶段,不仅使“地方法院的微观规范量刑探索”与“中央司法改革的宏观制度决策”形成“共振”,确立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量刑方法,还初步形成实体规范与程序规范的协同发展格局,加强了理论与实践层面有关量刑规范化与刑罚裁量权、量刑统一化与刑罚个别化等辩证统一关系的理解。第二章是我国量刑规范化改革的理论探讨,乃是本文研究的论理支撑。首先是对我国量刑规范化改革秉持之刑罚理论的探讨。在刑罚价值方面,不仅需要对刑罚可能造成司法资源浪费和过度或错误发动而折损公民权利等负价值进行控制,还要对刑罚保护公民自由、国家秩序和公平正义等方面的正价值加以弘扬。此外,法官基于何种刑罚目的进行裁量,是实现量刑公允、降低量刑歧异的重要前提,因此还需要明确刑罚之目的。在阐明报应理论、预防理论和综合理论的差异和不足后,并合主义刑罚目的之妥适与必要得以明确。在罪刑均衡理论的立法、司法实现方面,要始终坚持罪质与刑质、罪量与刑量、罪度与刑度之均衡,并通过量刑规范化改革提高量刑方法与步骤的科学性、规范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刑罚理论之探讨进而衍生出对量刑规范化改革的功能探究和理念反思,前者包括对无根据量刑偏差的消除、规范化量刑思维的培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贯彻以及相对独立量刑程序的完善,后者则包含体现改革基本价值的公正理念、调和各方诉求的和谐理念、体现改革工作实效的效率理念和凸显实质正义的人权理念。第三章是我国量刑规范化改革的现存障碍,乃是研究主体亟待解决的问题归纳,包括指导理念、领导机制、规则建制和程序延伸层面所面临的改革阻碍。首先是指导观念层面,当前我国刑事司法过于强调“惩前”而忽略“警后”的报应刑本位刑罚目的观,难以调动社会同犯罪作斗争的积极性,更有碍于人权保障目的之实现。其次是领导机制层面,仅依靠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三庭,实难应对具有极高时效性、复杂性和专业性要求的量刑规范化改革重任,亦不利于量刑实证调研的持续性推进。再次是规则建制层面,随着《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关于规范量刑程序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和《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二)(试行)》等文件的相继出台,不免使法官“迷失”于细密化的量刑规则之中,加之量刑规范间存在的多义性冲突,同样令法官疲于计算各罪量刑起点和各个情节对基准刑的增减幅度。最后是程序延伸层面,畸高的量刑建议采纳率不仅引发控方“胜诉结局”的价值倾向和裁判权向检察机关让渡的担忧,还可能导致量刑辩护的乏力甚至无效;量刑听证制度尚在规范依据、实施模式和理论支撑等方面存在不足;用语刁钻或解释片面的量刑裁判说理,徒增民众理解量刑结果之难度,无益于息诉服判;当前指导性案例制度援引效果不佳,同样引发理论与实务界关于构建量刑判例制度的思考。第四章是有关完善我国量刑规范化指导观念的探讨,乃是对研究主体指导观念层面障碍之破除。该部分首先对域外国家和地区量刑改革指导观念的演进脉络加以梳理和介评,进而探索我国规范化量刑观念的革新路径。相比之下,美国量刑改革指导理念经历了“直觉驱动”下的“康复矫治主义”刑罚观向“规则武断”下的“机械主义”刑罚观之过渡,最终形成参考性量刑指南体制下的“衡平主义”刑罚观,突出对量刑规范的简化和对法官量刑酌处权的保护;英国则是在普遍遵循先例的前提下,形成允许量刑结果“偶然偏离”的量化量刑格局;德国采用“幅的理论”以消解个案中罪责补偿和特殊预防的矛盾冲突,并以此建立“双轨制刑事制裁体系”;日本量刑改革以行情约束模式为征表,要求法官依据司法经验和司法判决形成的量刑准则,并作出不超越相对确定的刑罚裁量幅度的判罚。鉴于域外国家和地区量刑改革指导观念的发展沿革,我国量刑规范化改革应舍弃纯粹报应主义和纯粹功利主义的本身弱点,形成“报应为主、预防为辅”的刑罚目的观。其中,在凸显报应为主的实质正义要求之余,还需兼顾特殊预防为辅的刑罚个别化要求,而基于对我国刑法第61条量刑的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的考量,纯粹的一般预防目的除了存在超过报应限度的可能外,并不能在量刑阶段予以体现。第五章是完善我国量刑规范化改革实体侧面的举措,乃是对研究主体实体层面障碍之破除。在对域外国家和地区量刑改革实体层面的可取经验充分论析基础上,从我国专职化量刑规范化改革领导机制的建构、量刑规则的优化设置和量刑基准的确立程式等方面,论述了我国量刑规范化改革深入推进阶段实体侧面的完善举措。一方面,英美两国专职委员会在员额配置、机构组成和日常管理等方面优势显着,既可在及时收集、分析和研判量刑数据的基础上,预估犯罪趋势并适时调整量刑政策,又能确保稳定的财政支持和量刑改革学理研讨的充分开展。另一方面,德国虽无专职量改机构,但却通过构建完备的量刑法律框架,引导法官科学行使自由裁量权和强化上诉法院量刑审查,来实现量刑均衡目的。因此,基于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和司法机关的特殊性质,我国有必要设置统领量刑规范化改革的专职机构,以便于制定和修改量刑指导意见、整合量刑数据并进行实证研究、获取稳定经费保障和开展周期性量刑培训等。此外,在员额构成上除了要包含卓富司法实践经验的法官、检察官,还应聘请法学院校和科研院所的资深法学专家和具有丰富刑事辩护经验的律师。最后,在量刑规则的优化设置层面,不仅要立足时效性与可适性对量刑规则进行完善,突出其与量刑法律基本原理、量刑规律的契合,还要着眼于司法效率的提高,对量刑规则进行适度简化,突出量刑规范化统领机构的规则解释功能,防止细密化、机械化的量刑规则对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过度限缩。第六章完善我国量刑规范化改革程序侧面的举措,乃是对研究主体程序层面障碍之破除。首先展开对域外国家和地区量刑改革进程中程序侧面合理经验的介评与论述,进而依次从我国量刑建议制度的优化、量刑说理的渐次升级、量刑听证的模式创制、人工智能刑事量刑辅助系统的风险防控和其他方面,分步展开完善我国量刑规范化改革程序侧面的具体措施。域外国家和地区的量刑程序改革经验显示,美国的量刑听证程序和量刑数据系统,不仅为法官提供全面获取量刑信息的便捷途径,更符合信息搜集和刑期预判之要求。而英美德三国对量刑裁判说理、量刑建议和上诉复审的重视,无不体现出程序侧面防止法官恣意行使裁量权之努力。此外,日本裁判员制度、被害人参与制度和量刑判例数据系统,也展现出提升量刑合理性、社会认同度和民众司法参与度等方面的优势。因此,在我国量刑规范化改革深入推进阶段,在优化量刑建议制度方面,要尤其注意建立量刑信息的遴选机制、促进控辩双方的量刑参与、强化检方量刑建议的说理、发挥人工智能技术支持以及创新量刑建议考评机制;在量刑裁判说理方面,既要注意实质内核的判罚证立与裁判认同,注重对量刑步骤的载明、相关情节的辨别和不同量刑情节作用力的述明,还要注意形式肌底的经验表述与繁简适度,经过法官精炼、简洁的裁判说理,让社会公众从简练的说理论证中体会各量刑情节和幅度的动态调节过程;在量刑听证程序的模式创制方面,应正视我国与英美法系国家的法源差异,设计符合我国司法实际的量刑听证程序;在人工智能刑事量刑辅助系统的风险防控方面,应深刻认识到科技革新助力于司法实践的不可逆转趋势,把握法院信息化建设和人工智能重大战略机遇,同时防范功能定位和技术迟滞等风险,合理运用智能化资讯科技辅助法官量刑。最后在量刑程序改革的其他方面,不仅要在量刑参与层面不断完善被害人参与制度,规范其参与量刑之形式和提出意见之内容,还要在可操作性层面探索“准判例”量刑参考系统的构建可能,根据各地区、各审级刑事审判需要,整理刑事判例的量刑部分,给予法官从事类案裁判的参考和指引,完善多方参与的量刑程序建制,扩大社会参与量刑实践的参与度,提高量刑辩护的有效性。

巴卓[2](2019)在《数罪并罚制度适用研究》文中指出量刑是刑法理论的缩写图。1数罪并罚制度作为量刑制度的组成部分,兼具理论与实践的双重面向。它一方面根植于刑法理论,关涉罪刑相适应刑法原则的贯彻、报应之下预防刑罚目的的实现、主刑附加刑刑种类型的设置等;另一方面又适用于司法实践,直接指向个案对被告人决定刑的量定,影响刑罚个别化实现的程度,更关乎司法公信力的成色。较之于对仅犯一罪的被告人量刑而言,对犯有数罪的被告人裁量刑罚更具有操作的技术性和结果的伸缩性。因此,数罪并罚制度与司法人员的自由裁量权存在着天然的亲密关系。司法人员的自由裁量权向来牵动着民众的敏感神经,随着最高人民法院主导的量刑规范化改革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罪名被纳入其中,人们对司法人员量刑裁量权过大的担忧有所缓解,但数罪并罚系在个罪宣告刑确定后的二次裁量,由于法律规定的不明确,个罪情况的不同一,以致很难像个罪宣告刑的确定那样可以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量刑指导意见进行相对确定的数值性计算。所以对犯有数罪的被告人确定决定刑仍是一片不为外界熟知、自由裁量权较大、受量刑规范化改革影响较小的刑罚裁量空间。于是,人们又把审视的目光移转到了数罪并罚决定刑的形成过程中。如果说一般民众对数罪并罚制度的关注系基于天然的防御心理和不信任的思维惯性,那么作为一线司法人员的作者关注数罪并罚制度适用问题,则是因为在审判工作中就此产生了一些困惑和适用难题:数罪并罚制度现行法律规定能否保障对被告人罚当其罪,数罪并罚制度的司法适用是否实现了对被告人最大限度的刑罚个别化,数罪并罚制度中限制加重的根据是什么,决定刑的裁量依据与个罪宣告刑的量定根据是否存在重复评价,数罪并罚制度司法适用与刑事诉讼规则是否存在交叉适用,如何保障数罪并罚制度的司法适用贯彻罪刑相适应的刑法原则,达成报应限制预防的刑罚目的。如上所述,作为刑罚裁量制度的数罪并罚制度直接适用于个案处理,具有极强的实践属性。因此,要检视我国数罪并罚制度适用现状,并为完善数罪并罚制度提供路径就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以案件办理流程和刑罚裁量过程为主线,从大量的鲜活个案入手,既分析作为裁判结果载体的裁判文书,也关注司法人员适用数罪并罚制度时的内心活动,全景展现数罪并罚制度在司法实践的运作方式,从而系统梳理我国数罪并罚制度适用中的问题,并力图有针对性的提出对策。数罪并罚制度的有效适用离不开司法人员对数罪并罚理论价值的精准理解、对相关法律规定的科学把握。本文首先从对数罪并罚基本理论的阐述入手,着重分析数罪并罚制度的刑法价值,发现数罪并罚制度与罪刑相适应原则契合、符合报应限制预防之刑罚目的,并以此为评价标准,检视我国数罪并罚制度的法律规定,发现现行法律规定存在立法有疏漏、规定不明确、体系不自洽、贯彻罪刑相适应原则不彻底等问题。静态的法律规定必将通过动态的司法适用来接受实践的检验。本文借助实证研究方法,通过对近五年数罪并罚二审、再审判决书的量化分析与对15名一线司法人员的质性研究来深入检视数罪并罚制度适用现状。发现在数罪并罚司法适用过程中,存在罪数判断标准不统一、决定刑裁量依据纷杂、主刑附加刑适用混乱、发现漏罪及又犯新罪理解存在分歧、隐瞒漏罪加重处罚、违反上诉不加刑原则、漏判未予再审、缓刑及减刑适用错漏等问题。尽管数罪并罚判决书能够很大程度上再现司法人员的决定刑裁量过程,但考虑到文字表意的有限性,司法人员的裁量过程不能完全通过裁判文书予以揭示,因此需要通过与一线司法人员的访谈来观察他们的裁判动机和内心驱动。本文即在质性研究和量化分析的互动中展开对数罪并罚制度适用的实证研究。以上研究可以证明,为了提高我国数罪并罚制度适用的科学性、有效性,贯彻罪刑相适应的刑法原则,达致报应限制预防的刑罚目的,实现最大限度的刑罚个别化。首先要确定整体性观念在决定刑形成中的根基性作用,承认量刑经验、司法直觉是司法人员裁量决定刑的逻辑起点。其次,从实体上完成对数罪并罚规则的更新再造包括主刑、附加刑并罚的结构调整,发现漏罪、又犯新罪的体系完善,数罪缓刑的合理调控、构建减刑撤销制度的再分层。最后,从程序上限制数罪并罚制度适用中可能的恣意,包括将决定刑裁量纳入相对独立的量刑程序、突出强调决定刑裁量的量刑说理、疏堵漏判型再审案件的发生。

郭凯丽[3](2019)在《论“以刑制罪”的正当性及其司法展开》文中研究说明传统理论视野下,犯罪与刑罚两大范畴遵循“因罪生刑”的因果关系,在这样的定罪逻辑支配下,“罪”对“刑”具有绝对的支配作用。但以单一的犯罪构成作为评价犯罪的唯一标准并不能完全解决司法实践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定罪准确与量刑合理之间的矛盾难以化解。以许霆案为开端,“以刑制罪”的司法逻辑被重新揭示:如果严格遵照刑法教义学的法则寻找与行为事实对应的构成要件,可能产生罪刑不均衡的问题。由于法条之间、刑法规范与案件事实之间存在复杂的交错竞合关系,同样的犯罪事实可能对应多个教义学上允许的犯罪构成选择;这时可以采取立足于量刑的妥当性,考虑在教义学允许的多种犯罪构成中选择较为合适的进行解释适用,从而达致个案正义。在这个过程中,刑罚不再仅仅是犯罪的消极后果,定罪不再单向度地左右量刑,刑罚也有制约定罪的意义,完整的罪刑关系应该是双向互动的。刑罚的相对稳定性使其能够发挥定罪指示作用,“以刑制罪”对刑罚适用妥当性的考量可以实现缓和罪刑落差、实现罪刑均衡的目的,有助于解决疑难案件定罪困难的问题。有利于教义学的开放性,实现公正价值,因而对传统刑法教义学犯罪构成事实判断机能与规范评价机能之间的裂痕具有弥合作用。从思维方式与法律论证的视角观察,“以刑制罪”发挥着对“三段论”论证前提与思维方式的修正作用:在实践中它与刑事法官职业心理与现实处境有着深度联系,其代表的内生于中国职业法官的实践话语正是本土化法律知识实现突围的有益尝试。在法官司法裁判过程中,应以“入刑”考量一以贯之:第一,以“应否受刑罚处罚”区分“罪与非罪”的问题;第二,考虑“刑罚处罚的适当性”,即以法定刑为参照,对标、择定合适的罪名,区分“此罪与彼罪”;第三,为满足犯罪预防的需求,特别是针对犯罪人特殊预防的需要合理调整法定刑的适用,确定适宜的宣告刑。特别地,在法律规定疏漏、模糊导致罪刑关系失调的案件,以及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定性困难的案件中,应当优先考虑量刑是否合理,再进一步权衡入罪或出罪、此罪或彼罪的选择。由于罪刑双向互动关系具有一般性和普遍性,因此无论是疑难案件还是普通刑事案件,都可以将刑罚作为积极的法律解释要素,适用以上裁判方法检验定罪量刑的合理性。因此,从法律适用的角度来看,“以刑制罪”的实践运用很大程度上依赖法律解释技术:刑罚要素作为积极的解释要素发挥实质解释作用,为刑法规范的适用提供基本的指向与参照,提示法官应当在何种方向上将犯罪事实与法律规范进行耦合:即将刑罚适用的必要性与合理性作为解释要素,对犯罪构成符合性做实质解释。

白宇[4](2019)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抗”虽然是刑事诉讼程序启动的前提和推进的动力,但却不应成为刑事诉讼所追求的最终目标。尖锐的控辩对抗往往使诉讼利益向着诉讼资源强势的一方倾斜,争议虽然在形式上得以解决,但却以潜隐的方式继续存在,形成新的社会隐患。由此,刑事诉讼在手段及形式上是对抗的,但在社会本质上则应当是调和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便在此逻辑前提及客观需求下应运而生。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应当以刑事一体化为立论高度,以对人的关注为价值起点,以刑事法律制度内外协调为主要进路,以实现权力制衡为内在动力,以促进控辩合意为外在表现,以优化诉讼程序为重要载体,以增加权利供给、平衡控辩力量为运行保障。既包含了对刑事法领域实然制度的合理整合,又包含了对应然制度的理性扩展,形成了以控辩合作为特征的刑事法律制度系统。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形成与完善,使得刑事司法不再呈现出惩罚犯罪的单一面孔,而逐渐展现出体察犯罪社会根源、创造利益兼得空间、节制国家追诉权力和刑罚权力的多重面向。弥补传统刑事诉讼模式在处理认罪案件时实现正义与效率方面的不足,以柔性、灵活及轻缓的方式实现犯罪治理及社会关系恢复,促进社会和谐与有序。全文正文共分四章,以“从本体到运行”逐渐递进的逻辑顺序,对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应然架构予以阐述。第一章,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概述。本章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内涵。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指,国家为实现对犯罪的治理,修复被犯罪破坏的社会关系,综合运用实体、程序及政策手段,鼓励、引导、感召被追诉人与国家合作,自愿认罪认罚,并在实体及程序方面保障被追诉人获得从宽处理的刑事法律制度。“认罪”、“认罚”、“从宽”在实体、程序及证据三重维度上分别展现出不同的内涵。第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构成要素。包括以意志自由为核心的认罪认罚自愿性、以利益交换为本质的控辩合意、以权利自治为内容的被追诉人程序选择权、扩张与制约相均衡的追诉主体裁量权以及围绕诚信而展开的法律救济。第三,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与相关概念比较。认罪认罚从宽是坦白从宽刑事政策法治化的体现;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与辩诉交易制度均承认正义的相对性与控辩合意中的利益交换,但二者因形成动因、哲学基础、有罪供述的法律效力及关照被害人利益等方面的不同而呈现出异向发展趋势;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协商性司法模式在中国的本土化发展,但前者并未停留在理论抽象层面,且不以效率为首要价值追求;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与传统刑事司法模式在司法理念、权力内容、处分权自由程度等方面存在区别,但前者并非是对后者的摆脱与取代,前者的实施仍以具有强制性的司法制度为保障。第四,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具有民主、宽容与和谐的内在价值,同时具有恢复、治理与效率的外在价值。第五,我们应当警惕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实体、程序以及刑事政策方面的固有风险,如虚假认罪及同罪异罚的风险,口供依赖及架空裁判的风险,投机主义及突破法律底线的风险等。第二章,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现实合理性。本章有六部分内容:第一,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对传统法律文化的承继与扬弃。我国古代法律文化中的“贵和”思想在社会纠纷解决方面的价值导向及制度安排,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构造及运行提供了有益借鉴。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警惕古代法律文化中泛道德化、人治以及程序缺位等因素的消极影响。第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对宪法及法律原则的遵循与完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并非是突破宪法或刑事法律原则的标新立异,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罪刑法定与罪刑均衡、不得强迫自证其罪与无罪推定以及证据裁判等原则,均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设置了正当性界限,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也为我国刑事法律原则的完善提供了重要契机。第三,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对刑事政策的溯源与发展。刑事政策在西方的原本概念以及在我国制度语境下的特殊发展,是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不可回避的现实基础。认罪从宽制度吸收并延伸了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精神实质,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法治化与系统化,同时体现出我国基本刑事政策由本体向观念的转变。第四,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对社会治理的回应与推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的重要内容,以我国转型时期社会治理的实践为现实基础,是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及完善程度在一定范围内表征我国社会治理能力及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第五,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对司法实践的总结与规范。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与我国刑事司法领域关于程序简化、量刑规范以及认罪认罚从宽试点等一系列改革实践,在内容及形式上均具有延续性。“严打”作为遏制犯罪的方针呈现出全面且持续的状态,其与宽缓刑事政策交相呼应,从犯罪治理的深层理念方面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提供实践价值。司法实践中大量存在的隐性的“控辩交易”规则反映出司法实践的现实需要,对这些隐性规则的正视与规制,在客观上构成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现实基础。第六,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对域外制度的选择与借鉴。相较于美国辩诉交易的水土不服,大陆法系协商性司法模式的制度实践更能为我国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完善提供有益借鉴。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虽未将“协商”二字表露于外,但在制度构造中却为控辩合意创造了空间及可能。第三章,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理论正当性。本章由七个部分组成:第一,方法论基础:系统认识论及系统方法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作为刑事一体化理念指导下的刑事法律制度,以系统的形式而存在。对其构造及运行的研究,以及该制度之于整个刑事法律制度价值及功能的探讨,均需要运用系统的方法予以分析和揭示。第二,伦理学基础:人本思想与宽恕理论。法治精神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体现为,以权利化的制度设计使被追诉人在认罪认罚的过程中感受到人性关怀。认罪认罚表征被追诉人对已然之罪的悔恨、对未然之罪的预防以及对被害人及社会利益的恢复,刑事法律对于这类被追诉人应当给予更大的宽恕理由及空间。第三,政治学基础: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国家以相对平等的姿态与个人之间形成了一种新的关系模式——主体间的关系,通过主体间的协商与合作推进刑事诉讼进程。第四,犯罪学基础:犯罪原因的复杂与刑罚功能的局限以及犯罪治理理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通过协商、和解、非刑罚化、非犯罪化等制度安排,弥补单纯依赖刑罚控制犯罪的局限与不足。通过权力与权利的互动,在犯罪控制方面展现出“程序治理”的先进理念。第五,刑法学基础:人身危险性理论与合并主义刑罚观。认罪认罚在一定程度上表征被追诉人人身危险性降低。人身危险性理论为认罪认罚与从宽处理之间的因果联系提供了正当性依据。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责任刑的基础上,通过对行为人施加与其责任相适应的刑罚而实现犯罪预防的目的,契合了合并主义刑罚观“有犯罪并为了没有犯罪而科处刑罚”的理念。第六,刑事诉讼法学基础:刑事诉讼目的理论与程序分流理论。基于控制犯罪与保障人权相均衡的刑事诉讼程序所发现的案件事实,具有理性和可接受性,是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实现法益保护与人权保障刑法机能的最优选择。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同时还传递了 一种新的追诉理念:刑事追诉程序可以以“停止下来”的方式或更加简化的程序来实现对被追诉人的从宽处理,体现程序分流理论。第七,刑事政策学基础:刑事政策的合法性与新社会防卫思想。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我国刑事政策法治化的体现,制度在设定时便为政策引导留有了合理的余地。其制度目标不仅在于对犯罪人科以罪责相称的刑罚,更力图探索一条合理应对犯罪、积极保障人权、有效防卫社会相互协调的犯罪治理之路,体现了新社会防卫思想。第四章,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运行机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作为闭合的刑事法律制度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形成实体制度基础、程序制度框架、证据制度规制及保障制度衔接等方面的逐步递进与相互协调的运行体系。本章分为五个部分:第一,从横向的犯罪分类到纵向的犯罪分层。对轻重程度不同的犯罪的处理机制,无论是在实体方面还是在程序方面,均不能同日而语。以相对精确的犯罪分层体系为起点,以认罪认罚为枢纽,实现刑事诉讼程序、刑事证明标准以及刑罚上的区别对待,是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本体构造的基本框架及制度运行的基本逻辑。应当以社会危害性为依据,以法定刑为标准,将刑法中的犯罪分为微罪、轻罪和重罪三个层次。第二,从“管道式”的程序流转到多元化的程序分流。在整个刑事诉讼程序运行的过程中,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应当始终具备合理的将案件从刑事诉讼系统当中“滤出”的机能。侦查机关的微罪处分制度和公诉机关的酌定不起诉制度使认罪认罚的轻微刑事案件在审前程序中得到高效解决,减少进入审判程序的案件数量。审判阶段则主要通过繁简分流,对于必须进入审判的刑事案件在审判程序上区别对待。第三,从模糊化证明要求到证明要求的层级化。对于所有刑事案件,据以作出裁判的证据都应是“确实、充分”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确实、充分”的证明标准在所有刑事案件中的要求都是同一的。应当以是否认罪认罚为程序分流的枢纽,形成针对轻微犯罪速裁程序、轻微犯罪简易程序、重罪普通程序简化审、一般普通程序及死刑程序,由低至高五个不同层级的证明要求。第四,从平面化的刑罚结构到层次化的刑罚体系。刑罚是对认罪认罚被追诉人是否从宽以及如何从宽这一实体性结果的外在表现。刑罚应更多地关心如何通过刑罚的方式恢复被犯罪破坏的社会关系,针对不同的主体、不同轻重的犯罪使用不同程度的“刑罚力”,来实现罪与刑的动态平衡。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良性运行,需要刑罚功能的整体提升,逐步实现刑罚量的轻缓与刑罚种类的丰富,并着眼于刑罚制度与犯罪纵向层级以及多元刑事诉讼程序间的协调。如“严主宽辅”的重罪刑罚制度,“宽主严辅”的轻罪刑罚制度,以半监禁刑、非监禁刑为主的微罪刑罚制度。第五,运行保障。以权利供给来实现权力制约与权利保障,已成为我国刑事诉讼权力与权利关系变化的必然要求。通过完善刑事和解制度,为被追诉人与被害人和解创造更加全面的机会与可能,关照被害人权利恢复,实现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与刑事和解制度的相互保障。通过全面确立证据开示制度及构建系统性的刑事法律援助制度,赋予被追诉人充分的防御性权利,迫使追诉方恪守界限,以平等的姿态同被追诉人对话,保障控辩合意的自愿与真实,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运行创造良好的现实基础及制度环境。

郑旭[5](2019)在《限制加重原则适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古今中外的司法实践中,一人犯数罪的情形普遍存在。由于文化、法律传统等方面的差异,世界各国和地区对犯数罪的行为人的处罚方式各不相同。大陆法系很多国家都采取限制加重原则。我国1979年《刑法》明确规定了限制加重原则的内容,将其作为数罪并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立法机关于1997年对《刑法》进行了修订,但并未对限制加重原则的内容作实质性修改。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犯罪现象也日益复杂,一人犯数罪且被判处较重刑罚的情形异常普遍。为了应对这一问题,切实贯彻罪责刑相适应这一刑法基本原则,对犯数罪的行为人判处公正的刑罚,充分实现刑罚报应和预防犯罪之目的,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11年2月对《刑法》第69条规定的限制加重原则的内容进行了修正,提高了有期自由刑的法定最高刑期限制,这对于贯彻罪责刑相适应原则、避免刑罚严苛、确保量刑公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限制加重原则内容的不理想、司法操作规则的缺位以及自由裁量权行使的不规范等原因,司法实践中也出现了同案异判、量刑失衡等突出问题,影响了司法公正,损害了司法权威,削弱了司法公信。对此,刑法理论和司法实务部门均已有所关注,一些学者开展了相关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应对之策。遗憾的是,囿于相关理论研究尚不全面、深入,未能引起立法回应,最高司法机关亦未充分重视限制加重原则的规范适用,导致限制加重原则运行不当问题未能得以有效解决。基于此,在澄清我国限制加重原则的概念与本质,深入探究其正当基础、价值目标及功能的前提下,实证考察限制加重原则适用现状,着力分析适用中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举措,遂成丰富刑法理论、完善刑事立法、改进当前司法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的紧迫任务。本文即遵循“概念澄清→正当基础→价值目标和功能→适用现状→问题成因→具体建议”的总体思路,运用实证分析、比较研究、法解释学、多学科交叉研究等方法,试图对限制加重原则适用问题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全文除引言和结语外,约15.8万字,共分为以下六章:第一章限制加重原则的概念和构成要素。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判断、推理的基础,是解决法律问题所必不可少的工具。就限制加重原则的概念而言,国内外刑法理论通常认为,它是指对犯数罪的行为人,在数个犯罪中的最高宣告刑或者法定刑之上,总和刑期以下,加重一定的刑罚,作为决定执行的刑罚,但不能超过法定的最高刑期限制。通过考察国外《刑法》有关规定发现,国外刑法理论中对限制加重原则概念的界定,准确地抽象概括了该国的立法规定内容。但是,我国刑法理论中的限制加重原则概念,未能准确反映其本质属性。我国的限制加重原则,是指一人犯数罪且均被判处同种有期自由刑时,审判机关通过缩减数刑总和刑期的方式,在数刑中最高刑期之上、总和刑期以下,酌情决定执行的刑罚,且决定执行的刑罚不得超过法定最高刑期的限制。在构成要素上,限制加重原则由“限制”和“加重”两个要素组成。“加重”的含义不是指方法、方式上的加重,而是指结果、效果上的加重,即决定执行的刑罚要高于数刑中的最高刑期。第二章限制加重原则的正当基础。在理论界,有学者认为限制加重原则违背了罪责刑相适应这一刑法基本原则,会造成司法适用中的罪刑失衡、量刑不公,对该原则提出了诸多诘难,并主张废除、解构限制加重原则。文章指出,学界的这种诘难不具有合理性,限制加重原则的存在具有其自身的正当基础:一方面,人类寿命的有限性、犯罪人复归社会的客观需要以及刑罚经济性考量,是限制加重原则存在的现实根据;另一方面,刑罚的目的早已不是单纯地为了报应犯罪,预防犯罪也是刑罚目的的重要内容,限制加重原则作为裁量刑罚的准则,报应主义和预防主义均不能单独解释其正当性,唯有融己之长、克己之短的并合主义理论才能为其提供理论基础。第三章限制加重原则的价值目标和功能。法律制度的价值目标统摄着整个法律制度的具体内容,决定着法律制度发挥作用的方向。一切社会法律制度都以一定的功能为其存在前提,刑法亦不例外。立法机关之所以在《刑法》中设立限制加重原则,其根本目标在于追求罪责刑相适应。罪责刑相适应这一价值目标的实现,离不开限制加重原则潜在功能的发挥,即通过调节刑罚总量,保障有期自由刑并罚的相对罪刑均衡。具体表现为:矫正有期自由刑并科原则的纯粹报应效应、矫正有期自由刑吸收原则的罪刑失衡效应。第四章限制加重原则的适用现状。通过考察近10年来全国各地中级人民法院的判决书,笔者发现限制加重原则适用中存在着较为突出的量刑失衡问题:一是案件之间的同案异判现象突出,即对相同情形的案件,法院的处理方式不同,以及对社会危害性、行为人的罪责程度及人身危险性相同或者相似的案件,法院对行为人所判处的刑罚存在较大差异;二是案件内部的罪刑失衡,即从案件内部的罪与刑之间的关系上看,对行为人判处的刑罚同犯罪的严重程度、行为人的责任程度及人身危险性明显不相适应,如决定执行的刑罚同犯罪个数严重不对等、决定执行的刑罚突破了法定刑、决定执行的刑罚同罪行严重程度明显不适应、决定执行的刑罚同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明显不适应等。第五章限制加重原则适用问题的成因。限制加重原则的适用之所以导致量刑失衡问题,既有立法层面上的原因,又有司法层面上的原因。就立法层面而言,限制加重原则的内容尚不够明确、完备,如“判决宣告”的含义、并罚“数罪”的性质、决定执行刑的根据及“加重”的刑期幅度不明确、限制加重原则的适用规则不完备、限制加重的刑期限度不合理,等等。使法官在司法实践中极易产生不同认识,进而采取不同做法,最终造成量刑失衡。在司法层面,重定罪轻量刑的思想观念仍然根深蒂固,由于限制加重原则的适用缺乏必要的指导意见,法官所采取的决定执行刑的方法不科学,决定执行刑的起点以及量刑情节调整刑罚的幅度比较混乱,法官的量刑自由裁量权过大且行使不规范,等等。第六章完善限制加重原则适用的具体建议。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量刑失衡现象都客观存在。对于限制加重原则在适用中存在的量刑失衡问题,我们不能视而不见,置若罔闻。当然,遇到问题动辄主张法律更迭,亦不理性。恰当的做法是,刑法解释学与立法刑法学应“两条腿”走路,忽视任何一个方面,都将无助于实现量刑均衡。所以,要在力争不打破“立法不是嘲笑的对象”的戒律的前提下,建构一种合力:与刑法解释学发展相对应,以更为科学的立法和司法解释为司法裁判提供更为明确、完备、统一的规则。与此同时,还要多措并举,规范限制加重原则适用中的量刑自由裁量权。目的论解释是刑法解释的最高准则,也是判断解释结论是否具有合理性的判断标准,在这一基本立场下,合理解释“判决宣告”“刑罚执行完毕”、数罪并罚中的“数罪”“最高刑期以上”“酌情”的含义,统一法律适用,对消减限制加重原则适用中的量刑失衡具有重要意义。限制加重原则适用中的量刑失衡问题,并不总是由立法不理想所造成的,司法行为不规范亦是重要因素。坚持并合主义基本立场,以责任主义为指导原则,构建能够体现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相统一的量刑思维规律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刑罚决定方法,同时,合理限制加重原则适用中刑期决定自由裁量权的比例,并通过强化量刑说理和量刑监督等措施,规范限制加重原则适用中刑期决定自由裁量权的运行,也是消减限制加重原则适用中量刑失衡问题的必要措施。针对限制加重原则的法定最高刑期限制不合理、特殊情形下的适用规则不完备问题,难以通过合理解释予以解决,只有对现行法律条文进行修改完善,否则,由此而造成的量刑失衡问题,将难以解决。

高铭暄[6](2019)在《刑法基本原则的司法实践与完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刑法基本原则的纲领性、全局性以及贯穿性之基本特质,使其被赋予指导司法实践的重大使命。刑法基本原则的司法指导意义具有一般的常态实现机制,而三大基本原则也各有其特殊的指导体系,继而织建起丰盈而广博的教义学图景。回顾我国刑事司法实践的历程,积极贯彻刑法三大基本原则并充分发挥指导司法实践功能是主流,但司法背离的现象也屡见不鲜,这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在大变革时代,应立足司法背离的主要致因,理清司法背离中的真实问题,前瞻地列明未来发展的主要清单。应积极培育刑法基本原则的司法化能力,与时俱进地推动刑法基本原则的发展与进步,从多维度持续优化刑法基本原则指导司法功能。

付胥宇[7](2019)在《罪刑法定原则与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关系辨析》文中指出罪刑法定原则与罪刑相适应原则均为我国刑法规定的基本原则。随着罪刑法定原则内容的扩张,其实质的侧面与罪刑相适应原则产生一定重合,从而部分地架空了罪刑相适应原则。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有如下进路可供选择:将罪刑相适应原则理解为罪刑法定原则的下位原则;以罪刑法定原则取代罪刑相适应原则;将罪刑法定原则限定为形式的侧面,排除实质的侧面。第三种进路是较为合理的选择。罪刑法定原则实质的侧面从起源、内容及制度支撑方面都值得质疑。应当回归罪刑法定原则的形式侧面,还原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应然价值。

李舒俊[8](2019)在《我国刑法中情节加重犯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应当承认,目前刑法理论界对于情节加重犯问题的研究并不集中,甚至可以说对情节加重犯问题的研究是当前刑法学研究的“冷门”领域。只有在加重犯相关理论研究或结果加重犯与其他概念比较分析中,情节加重犯问题才被学界略有提及。然而,虽然目前关于情节加重犯问题理论研究尚不丰富,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不重要。实际上,我国现行《刑法》中存在大量的以特殊时间、特殊地点、数额(特别)巨大、结果严重、首要分子、多次、情节(特别)严重、情节(特别)恶劣、等作为法定刑升格条件的规定,统称为情节加重犯。纵观刑法分则所规定的470个罪名,其中有315个罪名设置了情节加重犯。由此可见,情节加重犯在我国刑事立法中的重要地位,故而也是刑法理论研究不可忽视的重要论题。毋庸讳言,我国刑法中情节加重犯相关问题的研究尚不深入,对相关法律中的情节加重犯问题的研究还处在空白阶段,并没有系统化的研究理论出现。也许正是因为法律在情节加重犯这一问题缺乏系统化的研究,造成了一些学者纷纷对情节加重犯的“正当性”以及合理性提出了质疑。大多数情况下,学界关于情节加重犯的研究不仅关系到情节加重犯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还将直接影响我国在《刑法》有关情节加重犯问题刑事立法模式的选择。正因如此,本文尝试在这一领域做一些开创性的研究:对刑法中涉及到的情节加重犯的概念、范围、分类进行界定;对情节加重犯存在的价值进行论证;对情节加重犯的构造和形态进行辨析;对域内外情节加重犯的立法规定进行全面梳理和深入分析;以期对立法机关妥善设置情节加重犯以及司法机关准确适用情节加重犯有所裨益。本文分为导言和正文两部分。导言部分主要阐述了情节加重犯的研究价值、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正文部分,根据内容布局,可分为以下七个部分。第一章主要界定了情节加重犯的概念、特征和范围,并对其类型进行了细分。情节加重犯是指行为人实施了基本罪状规定的犯罪行为,又因具备特定情节,刑法加重对其处罚的犯罪类型。我国刑法分则立法模式下的情节加重犯有四个典型特征:(1)认定模式上的依附性,即认定情节加重犯需以成立基本犯为前提;(2)“情节”认定上的独立性,即情节加重犯中的“情节”属于独立于基本犯之外的附加评价要素,该情节对于基本犯的认定不会产生影响,否则极易导致不利于被告人的重复评价;(3)加重处罚的法定性,即加重处罚必须有法律的明确规定,司法者不得依据自由裁量权酌定加重处罚。但是,所谓的法定性只是意味着在“加重”的维度,立法的规定对司法者形成了绝对的拘束力,即司法者不得任意加重处罚,并不意味着最终判决结果必须在“加重”的法定刑档次内量刑。换言之,这种法定性在“减轻”的维度,并不具有绝对的约束力;(4)“情节”内涵的多样性,即情节加重犯之“情节”包含了主观和客观等多种评价要素,涵盖的“加重”范围比较广。客观方面要素如主体身份、犯罪手段、犯罪次数、犯罪时间、犯罪地点、犯罪数额、犯罪对象、危害结果等,主观方面要素如犯罪动机、犯罪目的等。除此之外,情节要素也有加重、减轻之分。因此,在判断“情节严重”或“情节特别严重”时,不仅要关注到加重因素,还需留意是否存在减轻或从轻因素,从而实现刑事评价的综合性和客观性。就情节加重犯的范围而言,一般意义上的情节加重犯当然包括概括性情形,也应包括结果加重、数额加重等具体加重情形,立法者之所以将部分加重情节予以具体化,既是加重情节具有法定性特征的客观要求,也能较大程度地实现罪状描述的明确性,从而减少司法适用时的模糊。而在概括性情形当中,加重处罚的根据比较多元,无法完全以结果、数额等代替。按照不同的标准,可划分出不同的情节加重犯类型。比如说,以加重情节的性质为标准,又可以将情节加重犯区分为纯正的情节加重犯以及不纯正的情节加重犯。以刑法分则是否有明确的法律条文为标准,可以将情节加重犯区分为抽象的情节加重犯和具体的情节加重犯。具体的情节加重犯主要有数额型加重情节、行为方式型加重情节、时间、地点型加重情节、行为对象型加重情节、行为次数型加重情节、对象人数型加重情节、特殊目的、动机型加重情节等类型。在司法实践中,判断抽象要素具体化的情节加重犯时需要注意,司法解释规定的行为方式固然具有典型性,但并非完全排斥其他情节评价要素。换言之,当数额、次数等达到相关标准时,不能必然推导出该犯罪属于情节加重犯,而是需要补充考量是否存在从轻、减轻情节,才能最终判断是否成立情节加重犯。第二章主要通过论证情节加重犯立法设置的立法依据和司法价值等,来阐述情节加重犯的价值论。就立法层面而言,情节加重犯的立法依据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其一,情节加重犯之设置与刑法基本原则的精神与要求相契合。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情节加重犯的刑罚设置是罪刑法定原则的体现;二是情节加重犯的立法设置是遵循罪刑相适应原则的体现。其二,情节加重犯之设置与马克思主义犯罪观的指导思想相契合。我国刑法中大量存在情节加重犯的规定,是由我国刑事立法以马克思主义犯罪观为指导、犯罪“质”和“量”的统一所决定的。其三,情节加重犯之设置与我国刑法运行的基本环节和背景相吻合。情节加重犯在我国刑法中大量存在,是由我国刑法运行的基本环节和背景所决定的。其四,情节加重犯之设置与我国刑法犯罪构成理论的基本要求相符合。情节加重犯在我国刑法分则中大量存在,是由我国刑法的犯罪构成理论决定的。其五,情节加重犯之设置与刑事立法语言原则性的要求相一致。“法律条文不可能穷尽一切”,刑事立法也无法将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犯罪行为都及时予以规定,刑法中适当适用“情节(特别)严重”“情节(特别)恶劣”的模糊概念是不可避免的。就司法层面而言,情节加重犯的价值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有利于限制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应当看到,加重构成的设置,并没有完全否定法官自由裁量权,因为司法裁判必有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作为保障,与此同时,情节加重犯的设置,又为法官提供了一个相对明确的罪刑幅度,。二是有利于适应纷繁复杂的司法实践。情节加重犯之所以采用“情节严重”“情节恶劣”等概括、模糊的词语,就是为了在罪刑法定的前提下,面对千变万化、无法穷尽的犯罪而能具备一定的灵活性。第三章主要介绍了情节加重犯的立法沿革,并对我国现行刑法中有关情节加重犯的立法规定进行了较为详尽地梳理、总结和评析。中国古代刑法中已有涉“情节加重犯”的立法例,最早可追溯到夏朝,唐朝律法中多有运用,并不断丰富加重处罚的类别和完善加重处罚的立法模式,宋明清三代继续沿袭前朝的立法方式,对同类犯罪的不同情节予以区分,以达到惩治不同危害程度的犯罪行为、维护社会秩序的目的。1979年《刑法》对情节加重犯的探索主要有以下特征:一是情节加重犯的立法例在《刑法》分则中所占比重较大;二是情节加重犯的加重情节类型多样,其中又以抽象的情节加重犯居多;三是情节加重犯的立法模式多元。总体来说,1979年《刑法》采用抽象式和明列式混合的立法模式。具体而言,立法者对情节加重犯的设置采用多种立法技巧,既采用一种加重情节的单一式立法模式,也采用两种或以上加重情节的并列式立法模式,还采用两种相互包容的加重情节的包含式立法模式。纵观情节加重犯的立法沿革,分析与总结情节加重犯在不同时代的刑事法律中的具体体现,可以发现,我国刑法中的情节加重犯立法正朝着由少变多、由粗变细、由简到繁的趋势不断发展。我国1997年刑法总则中并无情节加重犯的相关规定,现行刑法关于情节加重犯的规定主要集中于刑法分则中。关于我国现行刑法情节加重犯的立法模式,主要有单一式立法模式、列举式立法模式、混合式立法模式。所谓单一式立法模式是指立法者在给具体罪名设置加重处罚时,采用一个法定刑升格情形只对应一个加重情节的立法方式。如《刑法》第120条之一规定的帮助恐怖活动罪中只有一个法定刑升格情形,对应的加重情节只有一个,即为“情节严重的”;第333条第1款规定的非法组织卖血罪、强迫卖血罪的加重情节仅为“以暴力、猥亵方法强迫他人出卖血液的”;第295条规定的传授犯罪方法罪中虽然设有两档加重处罚,但每一档加重处罚只对应一个加重情节,即“情节严重的”和“情节特别严重的”。我国刑法中大部分情节加重犯罪名采用了单一式立法模式,根据加重情节所属类别的不同、加重处罚级别的不同,又可将单一式立法模式细分为抽象式单一立法模式、具体式单一立法模式和混合式单一立法模式三种。所谓列举式立法模式是指情节加重犯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加重情节,各情节之间以“或者”相连接,或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列举形式表述。我国刑法中类似的规定有58个法条69个罪名。在列举式的情节加重犯中两个或多个加重情节之间一般是并列关系。所谓混合式立法模式是指情节加重犯通常都有两档或多档处罚要件,且在不同档之间分别采用了单一式立法模式或列举式立法模式。如《刑法》第133条交通肇事罪的第一档加重情节为“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第二档加重情节为“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在该罪中第一档加重情节采用了列举式立法模式,即“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和“其他特别严重情节”两者具备其一,都将处以加重的法定刑。而第二档加重情节采用了单一式立法模式,只要具备“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加重结果,就将被处以更加严重的法定刑。我国刑法中采用混合式立法模式的情节加重犯还有:第234条故意伤害罪、第240条拐卖妇女、儿童罪、第347条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第430条军人叛逃罪。第四章对情节加重犯的具体构成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阐释和系统性分析。情节加重犯由加重基础和加重情节两部分构成,是一种具备叠加情节的犯罪类型。在传统的情节加重犯理论体系中,情节加重犯的加重基础一直被置于基本罪的范围之内,这种观点已经无法适应司法实践的需要,也不符合刑事立法实践。对于情节加重犯加重基础的内涵,我国刑法学界目前仅注重加重基础的法律特征,笔者认为仅从法律特征上理解加重基础具有以下缺陷:其一,没有充分关注加重基础的实质内涵。其二,忽视了加重基础和加重情节的相互联系。对于情节加重犯的理解,无论是加重基础,还是加重情节都应当结合犯罪概念从实质特征和法律特征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从犯罪构成和犯罪本质的角度看,加重基础是符合某一罪名较低层级的犯罪构成、表明行为具备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的犯罪。另一方面,从加重基础与加重情节的关系来看,加重基础必须具备表明独立社会危害性的罪质。对于加重基础的范围,除了基本犯罪外,加重犯和符合犯罪构成形式要求的事实或结构形态,也可以成为加重基础。基本罪主要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1)必须是刑法分则条文明文规定的犯罪;(2)必须是可罚的犯罪;(3)只存在于有加重情节出现的场合。刑法分则有关加重基础的规定可以存在于行为犯、举动犯、危险犯和结果犯中,但是并不必然代表着相关犯罪中存在情节加重犯。加重犯能够成为不同类型加重罪行的基础,当加重构成有别于基本犯时,情节加重犯可以作为下一层级的情节加重犯的加重基础,因为构成要件上的不同意味着罪质的差别,较低层级的法定刑中的行为对于高层级的情节加重犯就失去了统一的加重基础。就情节加重犯的罪过形式而言,故意和过失均能够成为情节加重犯的罪过形式。加重基础的行为方式既包括作为,也包括不作为;既包括单一行为也包括复合行为。基本罪的行为形态是否包括既遂行为和未遂行为应当分情况讨论:与加重基础构成要件要素相重合的加重情节,如果未实现,根本就没有适用加重情节的可能性,因而不存在讨论的余地;超出加重基础构成要件要素的情节,存在行为人实施某一基本犯罪行为虽然未完全符合基本犯的构成要件但是却存在加重情节的情形。加重情节是情节加重犯与加重基础的核心区别所在,也是其法定刑加重的关键。从情节加重犯的社会危害性角度分析,达到情节加重标准的罪犯对社会造成的危害性会相对比普通罪犯更大。从情节加重犯的构成要素上分析,加重的犯罪情节是构成加重犯罪行成立的基本要件。加重情节的罪过形式具有混合性,但并不违背主客观相统一的刑法理论,也与刑事立法实践的要求相符合。从要素本身的具体内容出发,可以将加重情节分为以下几类:(1)数额加重要素;(2)手段、方法加重要素;(3)时间加重要素;(4)地点加重要素;(5)对象加重要素;(6)行为加重要素;(7)身份加重要素;(8)特殊目的加重要素;(9)特殊动机加重要素;(10)异种行为加重要素;(11)抽象情节加重要素;(12)综合要素。在情节加重犯结构内,就量刑规则与加重构成的本质区别而言,二者适用效果不同、分类不同、构成渊源不同。就加重情节的性质来说,加重情节既可以是量刑情节,也有可能是加重的构成要件,通常情况下,同样的犯罪情节不会成为同时是定罪情节和量刑情节。明确区分加重情节是否属于加重的构成要件要素,是区分加重情节属于量刑情节抑或是加重的关键。手段、方法加重要素、对象加重要素、时间加重要素、地点加重要素以及特殊目的加重要素都属于加重的构成要件要素。量刑情节包括:身份加重要素、违法所得数额巨大、同种行为加重要素、特殊动机加重要素。就加重情节的认识内容而言,当加重情节是量刑要素时,行为人无需对加重情节有认识。当加重情节为加重构成的情节加重犯时,只有当行为人对加重的违法事实具有认识时,才能承担加重的责任。从社会危害性的角度看,加重情节与加重基础之间是增强与被增强的关系。从构成要件要素的角度看,加重情节与加重基础之间既有重合部分,又有超出范围的部分。加重情节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加重基础。应当注意的是,加重情节到加重基础的转化是向高层级的转化。第五章主要针对情节加重犯与情节、情节犯、结果加重犯、数额加重犯、结合犯等概念的关系展开论述。第一,我国刑事立法领域使用“情节”的范围十分广泛,我国刑事司法领域“情节”的作用及地位亦十分突出,这在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中较为少见。对于我国刑法犯罪情节中“情节”的具体含义,刑法学界存在不同观点。其中,第一种观点主张通过列举的方式界定刑法中的“情节”;第二种观点主张从犯罪客观方面界定刑法中的“情节”;第三种观点主张从法定性角度界定刑法中的“情节”;第四种观点主张从刑事政策角度界定刑法中的“情节”;第五种观点主张从犯罪构成要件的角度界定刑法中的“情节”。综上观点,我国刑法中的“情节”,应当是指刑法规定或者基于刑事政策的考虑,对行为人的定罪量刑以及行刑产生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综合反应其社会危害性的各种主客观事实和状态。第二,就情节加重犯与情节犯的关系而言,情节犯的情节是表明行为的法益侵害程度以及决定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的具体情状,它既可以是定罪情节也可以是量刑情节。情节加重犯的加重情节可分为加重的犯罪构成和量刑情节。情节犯和情节加重犯应当是交叉关系。换言之,有的情节犯不属于情节加重犯,有的情节加重犯不属于情节犯,有的犯罪既属于是情节犯,也属于情节加重犯。就第一种情形而言,刑法分则中明确规定以“情节严重(情节恶劣)”作为犯罪成立的情节要求或者以此作为认定该罪既遂形态的犯罪类型,例如,《刑法》第261条遗弃罪,该罪只成立情节犯,其没有加重情节,因而不属于情节加重犯;就第二种情形而言,有的情节加重犯不属于情节犯。例如,《刑法》第263条规定的抢劫罪的八种加重情节,其属于较为典型的因具备加重情节而使法定刑升格的情节加重犯,其不属于情节犯。就第三种情形而言,有的犯罪既属于情节犯也属于情节加重犯。例如,《刑法》第260条,虐待罪。该罪既以“情节恶劣”作为犯罪成立的前提,并设置了基本刑,也同时规定了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结果的,加重其法定刑,因而,该罪既是情节犯也属于情节加重犯。第三,就情节加重犯与结果加重犯的关系而言,无论是从词语含义还是从犯罪构成特征角度而言,都可以将结果加重犯纳入情节加重犯的范畴中,亦即结果加重犯是情节加重犯的一种类型。一方面,从词语含义来看,“结果”属于广义上“情节”的范畴。另一方面,从犯罪构成特征角度来看,情节加重犯与结果加重犯具有相同的犯罪构成,都是指实行刑法分则规定的某种犯罪行为,由于发生了加重构成,依照法律规定应当以本罪定罪但必须加重处罚的情况,因而结果加重犯实际上就是情节加重犯的一种类型,理由主要有以下五点:其一,情节加重犯与结果加重犯均由基本犯罪构成和加重犯罪构成等两部分组成;1其二,情节加重犯与结果加重犯中的加重因素均超越基本犯罪构成;其三,情节加重犯与结果加重犯中的加重因素均由法律明文规定,具有一定的明确性;其四,情节加重犯与结果加重犯中的加重因素均具有多样性;其五,情节加重犯与结果加重犯均是由于出现了超出基本犯罪构成的加重因素而加重刑罚。第四,就情节加重犯与数额加重犯的关系而言,情节加重犯中的“情节”,是指整个犯罪过程中的所有情状和环节,而数额显然也是广义上情节的一种具体体现。因此,完全可以将数额加重犯纳入情节加重犯的范畴加以讨论,而没有必要将其单独作为一种加重犯罪构成。当然,尽管数额加重犯是情节加重犯的一种类型,但数额加重犯中的“数额”情节亦具有一些特殊之处。其一,“数额”情节是一种单一的客观加重因素,情节加重犯中的“情节”则是一个包罗万象的综合指标。其二,“数额”情节有时会与其他加重情节并列规定在一个情节加重犯的条文中。第五,就情节加重犯与结合犯的关系而言,尽管情节加重犯与结合犯在法定性、立法目的等方面存在一些共通的特征,但由于二者在犯罪构成上存在本质区别,二者不可能存在交叉或者从属关系。首先,情节加重犯仅有一个基本犯罪行为,属于实质的一罪,而结合犯存在数个原本相互独立的犯罪行为,属于实质的数罪法定的一罪。如果行为人在实施基本犯罪行为的同时又实施了符合其他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其性质上就是结合犯,而不再属于情节加重犯的范畴。其次,情节加重犯只能以基本犯定罪,并以刑法设定的加重刑罚进行处罚,而结合犯则应当以刑法规定的罪名和处罚原则定罪量刑。第六章情节加重犯形态论,主要讨论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情节加重犯是否存在犯罪停止形态以及如果存在如何进行界定之问题,二是情节加重犯与罪数形态的关系,三是情节加重犯的共犯形态。就情节加重犯的停止形态而言,刑法理论界就加重犯的既未遂问题仍未达成共识,主要有四种不同观点,即完全肯定说、完全否定说、实质否定说和折衷说。笔者认为,情节加重犯是否存在未完成形态需要结合犯罪停止形态理论和情节加重犯的犯罪构成进行判断,就此而言,情节加重犯应当存在犯罪未遂。但并不是所有类型的情节加重犯均存在未遂。理由如下:首先,承认情节加重犯存在犯罪未遂有利于实现罪责刑相适应。其次,承认情节加重犯存在犯罪未遂与犯罪既未遂理论并不冲突。最后,承认情节加重犯的未遂更贴合我国立法原意、符合未遂制度的内在价值追求、能全面评价情节加重犯的犯罪构成,也是刑事司法实践的需要。然而,笔者认为,应当对情节加重犯停止形态的范围予以限制,一方面,就基本犯而言,应仅限于直接故意犯罪范围内,过失犯罪和间接故意犯罪因行为人主观上缺乏直接犯罪意图且以法定后果的发生为构成要件,不存在犯罪的停止形态问题;另一方面,要对情节加重犯中加重情节的性质进行区分,这是因为大多数时候情节加重犯中相关加重情节的性质及其定位是认定情节加重犯是否存在未遂的前提。关于区分的标准,笔者认为应当采用折衷说。就此而言,具有加重构成的故意犯罪存在未完成形态的可能性,不存在未遂的情节加重犯主要有三种:一是基本犯是过失犯罪的情节加重犯,二是对加重结果的出现持过失罪过的情节加重犯,三是基本罪状的危害结果与加重结果侵犯同类客体且两种结果为同一概括犯意所涵盖的情节加重犯。情节加重犯既遂、未遂的认定分为三个阶段:一认定犯罪事实是否符合情节加重犯的构成;二认定犯罪事实是否符合情节加重犯的未遂形态;既定的犯罪事实在加重犯犯罪未遂形态的范畴里。数额加重犯只有在同一概括犯意之下才不存在未遂:在行为人故意范围无法确定的情况下,司法机关可以根据其实际获取的数额认定犯罪;当在案证据可以锁定其故意范围,数额达到刑事追诉标准的,可以犯罪未遂处理,数额没有达到刑事追诉标准的,可根据情节作行政处罚。这种处理方式并不会冲击现行“行政违法——刑事犯罪”的体系。抽象的情节加重犯与量刑的情节加重犯之间能否符合之分,不存在讨论犯罪未遂与既遂的空间。简而言之,只要具备加重情节,就可以判断其能够构成情节加重犯,适用加重的刑罚幅度;不具备加重情节,就不构成情节加重犯,而只构成基本罪,适用基本的刑罚幅度。就情节加重犯的罪数形态而言,情节加重犯既可能是实质的一罪情节加重犯,也可能是法定的一罪,包含牵连犯和连续犯。就情节加重犯的共犯形态而言,情节加重犯与共同犯罪虽然是两种不同的犯罪形态,但是两者之间具有一定关联性,这种关联性主要表现为一种竞合关系,即行为人之行为一方面符合共同犯罪的构成要件;另一方面又符合情节加重犯的构成要件。学界对于情节加重犯的共犯成立范围,主要是从两个层次进行分析的:第一个层次的问题是,基本犯与加重情节之间是分割评价还是一并评价;第二个层次的问题是,在一并评价亦或是分割评价的基础之上,加重情节的共犯成立范围。笔者认为,情节加重犯的共同犯罪认定中,只有共同行为人对于加重情节之间具有犯意联络,共同行为人之间才能成立情节加重犯的共同犯罪。共同犯罪与加重构成犯罪之间主要存在两种关系:同一关系和交叉关系。第七章主要论述我国刑法中情节加重犯的立法不足,并比较分析大陆法系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立法体例,从而对于我国相关立法技术的演进起到借鉴作用,进而指出我国情节加重犯的刑事立法完善举措和情节加重犯在司法适用中应注意的问题。总体来看,我国刑事立法上情节加重犯的不足体现为:情节加重犯相关立法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即立法者在规定“情节严重”“情节特别严重”等加重要素时,似乎并无规律性可寻,以致无法总结出加重规定的法理依据,立法背后缺乏必要的科学分析和论证;进而言之,立法上的便利化导致的后果可能是司法者变相行使立法权;刑法在情节加重犯的表述上缺乏统一性。这种不足具体表现为:刑法总则对情节加重犯规定的缺失;刑法分则中关于情节加重犯规定的方式并不合理,并且在对抽象类型的情节加重犯的定刑标准相比具体情形的加重犯的定刑标准多;除此之外,情节加重犯在法律规定中的定刑适用条件模糊,相对确定的加重法定刑配置不尽合理,以及部分情节加重犯“缺档”。从比较法角度分析,大陆法系关于情节加重犯的刑事立法大致体现为三个特征:从总体来看,大多甚至全部采取具体列举的方式规定加重情节;总则中对于加重情节有着概括性说明;情节加重犯在形式上独立于基本犯,形成独立的法条甚至罪名。这对我们的情节加重犯刑事立法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在立法完善方面,我国刑法总则也完全可以概括出相应的加重情节;应以“明确列举为原则、概括性规定为例外”来构建情节加重犯具体罪名;就形式而言,刑法分则有必要针对某些犯罪设立独立的情节加重罪名;就情节加重犯的法定刑设置而言,对于那些“情节特别严重”应当适用死刑的情节加重犯,需要予以进一步的明确化和具体化。情节加重犯的完善需要刑事立法与刑事司法实践形成合力。就情节加重犯立法完善而言,应从刑法总则的完善、刑法分则的完善以及法定刑的完善等三方面着手。首先,应在总则中对加重情节作一般性规定是大多数国家刑法的选择。应当看到,这样的立法选择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它既对概括性加重情节具有总体性的指引作用,从而弥补了概括性情节不明确的缺陷,又可以从总体上避免分则中具体加重情节的遗漏。其次,在刑法分则中,笔者认为,具体列举与抽象概括并行的情节加重犯立法模式似乎更具合理性。模式更为可行完全的明确化与纯粹的抽象化均不可取,前者最主要的弊端是可能造成挂一漏万,使法网出现漏隙,并且由于遗漏掉相当部分的未被立法明确的严重情节,可能造成刑法适用上的罪刑失衡。但是,纯粹的抽象化固然满足了惩罚犯罪的需要,却有违背罪刑法定原则明确性之嫌,且由于司法者自由裁量权过大,容易导致同案不同判、量刑畸轻畸重。就罪名具体形式而言,我国刑法分则有必要设立独立的情节加重罪名。这样处理的好处主要有两点:一则能够更好实现罪刑均衡,二则仅仅通过罪名便可明晰不同情形予以不同加重处罚的依据。最后,就情节加重犯法定刑方面的立法完善而言,一方面,对于那些“情节特别严重”应当适用死刑的情节加重犯,需要予以进一步的明确化和具体化。另一方面,我国刑法对情节加重犯的规定大量存在等级跨度大的现象,将“情节特别严重”这一加重要素对应“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这一刑种和刑度。除上述刑事立法应当注意的情形外,司法解释对抽象情节加重犯的具体化主要体现为数量化、法律后果化、行为方式具体化、行为人身份具体化等。司法机关对情节加重犯进行解释时,有以下两个特点:司法解释体量很大;具体化的方式并无章可循,即什么情况下采取数量化、后果化,什么时候采取行为方式具体化,似乎并没有可循的规律性。情节加重犯司法适用的不足体现在以下几点:“加重情节”解释主体的“有权性”存疑;司法解释具体化不应绝对排斥其他情节要素。应当从四个方面确定情节加重犯司法完善的方向:对于抽象加重要素的判断,司法经验会成为认定“加重情节”的重要依据;情节加重犯之抽象加重情节的界定认定不能一成不变,要具体情况集体分析;以司法解释方式缓解刑事立法稳定性与实际案件情况复杂性之间的矛盾;以经典案例的方式,阐述何谓情节严重。

赵东[9](2019)在《我国终身监禁制度研究》文中提出肇始于17—18世纪的欧洲,以“理性崇拜”和“天赋人权”为核心的思想启蒙运动,宣告了近代人权思想的崛起,资产阶级所倡导人权、自由、民主、平等观念开始深入人心。以此为契机,意大利法学家切萨雷·贝卡里亚以社会契约论作为理论基础,基于人道主义刑罚观,在批判死刑的基础上,宣告了终身监禁时代的到来。其后的杰里米·边沁从功利主义刑罚观出发,认为执行死刑的代价与所收获的效果不成正比,而终身监禁比死刑更加符合“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的功利主义原则,由此形成了终身监禁的两大理论支柱。在此思想的影响下,全世界范围内的死刑废除运动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终身监禁在很多国家的刑罚体系中都得到了确立,形成了风格迥异的不同模式。在全球化浪潮的席卷下,以废除死刑为“靶向”的终身监禁制度必然要影响到保留和适用死刑的中国刑法,从这个意义上说,终身监禁制度的引入,是有其阶段的历史必然性的。但是,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作为指导的社会主义中国,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少杀慎杀”的刑事政策和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倡廉的形势发展要求,并没有亦步亦趋地完全照搬国外的终身监禁制度,而是在《刑法修正案(九)》中设置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终身监禁制度。像大多数新生事物一样,这种与众不同的“独树一帜”,也就有可能意味着问题、矛盾、疑难与缺陷,需要从理论上进行思考、批判、解决与完善。最终使终身监禁制度在我国的刑罚体系中从存在变为合理,从萌芽走向成熟,并对我国未来的刑罚改革提供有益的启示。本文从刑法学、哲学、社会学三个维度上对我国的终身监禁制度展开研究,以本体——历史——现实——未来的逻辑线索构成论文的整体框架,具体的论述思路沿着本体概念与特征、历史源流、理论价值、现实意义、对话与探讨、反思与批判、突破与重构、启示与展望的进路展开。在上述论述过程中,有反思、有批判、有建构;有借鉴、有启示、有展望,最终形成我国终身监禁制度的国际视野、中国视角和自己方案的格局。本文除引言外,内容共分六章展开论述,其中第一、二章为基础篇,第三、四、五章为现实篇,第六章为未来篇,大约20余万字,各章内容摘要如下:第一章终身监禁制度概述。本部分遵循本体、历史、当代的逻辑顺序,系统梳理和研究了终身监禁的概念、特征与分类、历史源流、当代立法模式等基础性问题。现代终身监禁的概念来自于英美,理论源自于贝卡里亚的人道主义刑罚观和边沁的功利主义刑罚观。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起源于明、盛行于清的“永远圈禁”制度和作为希伯来法系判例法的《塔木德》分别是中西方终身监禁制度的历史源头。在当代世界各国的终身监禁制度中,美国采取了限制死刑基础上的绝对终身监禁模式,欧洲则采取了废除死刑基础上的相对终身监禁模式。这些不同的模式,对我国构建终身监禁制度的刑罚理念、适用范围、类型选择、救济渠道等都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第二章终身监禁制度的价值分析。在国家观的层面,揭示不同国家观视野下各种形态的终身监禁所具有的价值意蕴,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终身监禁的本质,并进一步回答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刑法体系中,该如何去认识终身监禁这一源自于西方的刑罚制度,从国家意识形态的高度去把握终身监禁在我国刑罚体系中的性质和定位;在刑罚本体论的层面,分配主义的刑法本质论,很好地解决了终身监禁的立法威慑与司法适用问题。终身监禁是对国家实现高压反腐,保护国有财产和人民利益的刑罚根本目的和预防犯罪人再次犯罪与一般人犯罪的刑罚直接目的的部门法回应。刑罚权的根据应当是国家的统治权,刑法作为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强制性规范,必然要体现国家意志而服务于现实的经济基础状况,终身监禁是对我国处在社会转型的“拐点”上,为体现国家意志所做出的法律制度回应。终身监禁对改善我国的刑罚结构、推进死刑废除步伐、落实罪刑相适应原则,以及全面贯彻我国现阶段法治反腐的政策、建立廉洁高效政府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第三章我国终身监禁制度的性质与适用。首先,本章梳理了我国有关终身监禁制度的法律法规,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终身监禁的适用进行了立法解读。基于对立法规范的不同理解和解读,刑法理论上对我国的终身监禁制度在以下两个方面展开了理论争讼:其一,对我国的终身监禁制度应当“从宽理解”还是“从严理解”?有从宽说、从严说、宽严一体说。其二,对我国终身监禁的刑罚性质应当如何定位?存在着中间刑罚说、死刑过渡说、死刑本质说、死刑替代说、特殊无期徒刑说;其次,在我国终身监禁制度的性质上。我国的终身监禁是从属于无期徒刑的,在后死刑时代,终身监禁成为主刑后,与无期徒刑相比,并不仅仅是名称上的区别,而是具有方法论和体系化上的差异;再次,在终身监禁的适用上。适用刑法第50条第1款的规定,直接减为25年有期徒刑,不属于终身监禁是否可以减刑的问题,而是不适用终身监禁本身。而在执行终身监禁期间,犯罪分子有重大立功表现,不应当按照刑法78条第1款的规定予以减刑。适用《刑法修正案(九)》判处终身监禁,不得减刑、假释,并不违反刑法从旧兼从轻的溯及力原则;最后,通过对现有的四起终身监禁判例的分析研究,得出了从无期徒刑到终身监禁的适用数额标准跨度过大和终身监禁刑罚适用的数额边界是2亿元的结论,建构了情节整合下的“数额+情节”的终身监禁适用模式,揭示了判处终身监禁的司法逻辑,阐明了“立功”的法定从轻情节对终身监禁适用的重要作用。第四章我国终身监禁制度的反思与批判。本章分为二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我国终身监禁制度的体系性反思。对终身监禁与死刑立即执行、终身监禁与死缓、终身监禁与无期徒刑、终身监禁与罚金刑、终身监禁与刑法第50条第2款限制减刑的规定、终身监禁与服刑人员、终身监禁的替代刑与定位、刑法规定与司法解释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进行全面的刑罚体系性反思;第二部分从人性论、社会契约论、法的命令、正义理论几个不同的视角对我国的终身监禁制度展开法哲学的批判。第五章我国终身监禁制度的突破与重构。首先,从重构的前提限定、刑罚的衔接与协调、刑罚执行成本的考量、特殊服刑人员的社会化处遇几个方面分析了我国终身监禁制度重构需要考量的因素;其次,分别从观念困局、成本困局、管理困局、诉讼困局、刑期困局、刑种困局、适用范围困局七个方面重构我国的终身监禁制度。第六章我国终身监禁制度的未来命运与刑罚改革。分别从死刑改革的视角、刑罚轻缓化的视角、犯罪分层的视角、刑法与司法解释的视角、国际刑法的视角对我国终身监禁制度的未来命运进行了展望。以终身监禁为切入点,提出如下刑罚改革意见:建立增设新刑种和刑罚执行措施的评估机制、建立减刑、假释的司法听证制度、刑罚目的的转向、对短期自由刑弊害的再认识与预防、罚金刑易科“劳动补偿”、改革刑罚执行,落实实质意义的罪刑相适应、死刑废除的渐进式。

王琪[10](2019)在《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司法实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是理应贯穿刑事立法与司法的一项刑法基本原则,但其司法实现的不理想状态导致司法实践中罪责刑失衡案件频现。从最早出现在大众视野中的许霆案到现在的于欢案件、赵春华案件,罪责刑的失衡仍是司法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这些案件多数迎来了改判,但令人不安的是动辄无期徒刑的一审判决,谁都无法预料自己是不是就是下一个许霆或者赵春华,罪责刑的失衡不仅是对当事人的不公,更是对整个社会的不公,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在司法上的进一步实现是当务之急。本文首先通过经典案例指出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司法实现存在的问题,刑与罪的失衡、刑与责的失衡是其典型的表现形式,以存在的牵引出该原则司法实现的急迫性、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指出该原则不能彻底实现的原因在于立法和司法两个层面,立法上的缺陷和司法上的不规范导致司法实现较为艰难,模糊罪状导致犯罪认定难,“责任”研究不足导致责任认定难,刑罚设置不合理导致刑罚难以与罪责相适应,立法上的问题如何解决有待研究,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和社会舆论又在司法层面对该原则的实现造成影响。立法和司法的双向不足使得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司法实现的形式更为严峻。分析完问题和原因,就此提出相对应的解决问题的举措,无论是立法上还是司法上,都必须实现罪责刑相适应,以保证个案公平正义和整体司法的公信力。

二、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司法实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司法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量刑规范化改革研究 ——障碍及其克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三、主要内容与基本思路
    四、研究方法、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我国量刑规范化改革概述
    第一节 量刑规范化改革的蕴涵探询
        一、量刑规范化的概念厘定
        二、量刑规范化改革的蕴含剖析
    第二节 我国量刑规范化改革的发展脉络
        一、量刑规范化改革的探索试错阶段
        二、量刑规范化改革的局部试点阶段
        三、量刑规范化改革的全面推行阶段
        四、量刑规范化改革的深入推进阶段
    第三节 量刑规范化改革发展进程的经验总结
        一、地方试错与学理论证推动改革发展
        二、分阶段协同推进加快模式聚合
        三、量刑规范化改革推动量刑制度不断完善
第二章 我国量刑规范化改革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量刑规范化改革的论理支撑
        一、刑罚价值观
        二、刑罚目的论
        三、罪刑均衡理论
    第二节 量刑规范化改革的功能探究
        一、消除无根据量刑偏差
        二、培养规范化量刑思维
        三、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四、完善相对独立的量刑程序
    第三节 量刑规范化改革的理念
        一、公正理念突出改革基本价值
        二、和谐理念调和改革各方诉求
        三、效率理念体现改革工作实效
        四、人权理念凸显改革实质正义
第三章 我国量刑规范化改革的现存障碍
    第一节 指导观念层面:报应刑本位不利于人权保障
        一、刑罚目的观影响法官量刑
        二、报应刑本位有碍人权保障
    第二节 领导机制层面:缺乏专门机构统领量刑规范化改革
        一、最高法刑三庭统领量刑改革的职能有限
        二、量刑实证调研缺乏周期性论证
        三、“中央政策转向”与“地方经验凝练”对接不畅
    第三节 规则建制层面:过度机械化倾向
        一、量刑规则细密化压缩法官裁量空间
        二、忽视量刑基准的学理价值
        三、量刑规范适用存在多义性冲突
    第四节 程序延伸层面:量刑程序改革任重道远
        一、量刑建议实践效果不佳
        二、量刑听证制度尚待明晰
        三、量刑裁判说理流于形式
        四、量刑判例体制尚待建制
第四章 我国量刑规范化改革指导观念的完善
    第一节 域外国家量刑改革指导观念的参考
        一、美国:“直觉驱动”与“规则武断”的折衷
        二、英国:“量化量刑格局”的发展成熟
        三、德国:“幅的理论”与“双轨制刑事制裁体系”促进量刑均衡
        四、日本:“行情约束模式”和“裁判员制度”降低量刑歧异
    第二节 我国规范化量刑观念的革新
        一、并合主义刑罚观之确立:报应为主、特殊预防为辅
        二、法官量刑裁量权的合理释宽:公正优先、限权为辅
第五章 完善我国量刑规范化改革的实体举措
    第一节 域外国家和地区量刑改革实体层面经验参考
        一、美英:“独立量刑委员会”之效仿
        二、美国:“合宪性质疑”与“量刑指南强制性降格”之警示
        三、英国:“适度量化的量刑格局”之提倡
        四、德国:“无量刑规则”之反观
    第二节 专职化量刑改革领导机制的建构
        一、设置专职化领导机构的必要性
        二、本土化量刑改革领导机构建构思路
    第三节 量刑规则的优化设置
        一、侧重规则时效性与可适性的修改
        二、规避规则适用的多义性冲突
        三、规则效力转变构想:“强制性”到“实质参考性”
    第四节 量刑基准的确立程式
        一、明确逻辑起始:量刑基准之确立原则与原理法则
        二、明确择定机理:量刑基准之确定方法
第六章 完善我国量刑规范化改革的程序举措
    第一节 域外国家和地区量刑改革程序层面的经验参考
        一、美国:“量刑前报告”和“量刑听证程序”之比照
        二、美英德:“裁判说理”、“量刑建议”和“上诉复审”制度之参照
        三、美日:“量刑数据系统”与“量刑判例数据系统”之补强
        四、日本:“裁判员制度”与“被害人参与制度”之融合
    第二节 我国量刑建议制度的优化
        一、坚持和优化我国量刑建议制度的意义
        二、量刑建议的模式确证
        三、完善量刑建议的形成机制
    第三节 量刑说理的渐进升级
        一、量刑裁判说理的法理与社会意义
        二、实质内核:判罚证立与裁判认同的体现
        三、形式肌底:经验表述与繁简适度的结合
    第四节 量刑听证的模式创制
        一、量刑听证的理性界说
        二、量刑听证的价值分析
        三、我国量刑听证制度的构建思路
    第五节 人工智能刑事量刑辅助系统的建制
        一、人工智能技术融入司法实践的时代特性
        二、建制我国刑事量刑辅助系统的必要性
        三、人工智能刑事辅助系统的风险防控
    第六节 完善量刑程序的其他方面
        一、量刑参与层面:被害人参与制度的完善
        二、可操作性层面:“准判例”量刑参考系统的设想
        三、量刑互动层面:多方参与的量刑程序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2)数罪并罚制度适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论文框架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数罪并罚制度基础理论阐释
    第一节 数罪并罚制度的正当性根基
        一、数罪并罚制度契合刑罚目的
        二、数罪并罚制度契合罪刑相适应原则
    第二节 我国数罪并罚制度的立法模式
        一、“罪”的并罚与“刑”的并罚的立法例模式
        二、我国数罪并罚制度的立法模式有助于贯彻罪刑相适应原则
    第三节 我国数罪并罚制度适用模式
        一、数罪并罚制度适用模式汇集
        二、我国数罪并罚制度的适用模式选择
    第四节 我国数罪并罚制度的适用原则
        一、并科原则利弊分析与适用
        二、吸收原则利弊分析与适用
        三、限制加重原则利弊分析与适用
第二章 数罪并罚制度适用的法律规定检视
    第一节 对《刑法》第六十九条的检视
        一、有期徒刑吸收拘役导致量刑畸轻
        二、剥夺政治权利并科导致量刑畸重
        三、没收全部财产吸收罚金刑导致量刑畸轻
        四、决定刑裁量根据有待厘清
    第二节 对《刑法》第七十条的检视
        一、“刑罚执行完毕前”存在多重理解
        二、“发现漏罪”的判断时点未予细化
        三、“漏罪”一律并罚可能导致罪刑失衡
        四、隐瞒“漏罪”处断规则自相矛盾
    第三节 对《刑法》第七十一条、《监狱法》第五十九条的检视
        一、“又犯新罪”从重处罚释义
        二、“又犯新罪”规定存在重复评价
    第四节 对《刑法》第七十二条、七十七条的检视
        一、数罪并罚与缓刑适用的前提条件不冲突
        二、数罪并罚对缓刑适用的实质条件有影响
    第五节 对法释[2016]23 号规定的检视
        一、从严控制减刑
        二、区分类型体现严中有宽
第三章 数罪并罚制度适用的实践检视之一
    第一节 数罪并罚裁判进路的质性研究
        一、多元研究方法的应用
        二、质性研究设计过程描述
        三、数罪并罚裁判进路偏离立法目的
    第二节 数罪并罚制度适用量化分析样本介绍
        一、样本来源
        二、判决统计分析
    第三节 罪数判断不当之量化分析
        一、适用法律错误导致罪数判断不当
        二、运用罪数理论不足导致罪数判断不当
    第四节 主刑、附加刑并罚不当之量化分析
        一、有期徒刑并罚拘役、管制不统一
        二、决定刑裁判事由多样
        三、附加刑并罚存在错漏
第四章 数罪并罚制度适用的实践检视之二
    第一节 “发现漏罪”、“又犯新罪”并罚不当之量化分析
        一、“漏罪”发现时间的理解分歧
        二、“刑罚执行完毕”的适用分歧
        三、发现“漏判”未启动再审程序
        四、“又犯新罪”未适用《监狱法》第五十九条
    第二节 数罪缓刑适用争议之量化分析
        一、数罪并罚影响缓刑适用的类型
        二、数罪并罚缓刑适用再审改判典型案例
    第三节 漏用减刑撤销规定之量化分析
        一、减刑的性质之争
        二、适用减刑撤销规定错误
        三、不应一律撤销全部减刑
第五章 数罪并罚制度适用的完善路径
    第一节 决定刑裁量依据之厘定
        一、强调刑法原则为决定刑裁量依据的根基
        二、确定刑罚价值为决定刑裁量依据的目标
        三、引导司法直觉为决定刑裁量发挥正向作用
    第二节 数罪并罚制度实体规则的更新再造
        一、主刑、附加刑并罚规则的结构调整
        二、“发现漏罪”、“又犯新罪”并罚规则的体系完善
        三、数罪并罚缓刑适用规则的合理调控
        四、数罪并罚撤销减刑规则的再分层
    第三节 数罪并罚程序性控制的有效接入
        一、决定刑裁量在量刑程序的应有地位
        二、决定刑形成要素在判决论理中的明确阐述
        三、疏堵“漏判”型再审案件发生的技术性保障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致谢

(3)论“以刑制罪”的正当性及其司法展开(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以刑制罪”的问题渊源与学术景观
    第一节 传统罪刑关系下的司法困境
    第二节 “以刑制罪”司法现象透视
        一、司法的失落:许霆案回望
        二、司法的突围:陆勇案与“以刑制罪”的实践
    第三节 “以刑制罪”理论的提出与学术景观
        一、纵向知识生成与研究动向
        二、基本主张
第二章 “以刑制罪”逻辑的正当性基础
    第一节 实践罪刑相适应原则
        一、罪刑相适应是罪刑法定的应然追求
        二、两大原则的协同作用决定了罪刑关系的互动性
        三、“以刑制罪”的法律实践有利于实现罪刑相适应
    第二节 贯通刑法教义学与刑事政策
        一、以刑罚的有效性贯通刑法规范与刑事政策
        二、“以刑制罪”的刑事政策沟通作用
        三、“以刑制罪”的本土化刑事政策实践
第三章 “以刑制罪”的司法机能
    第一节 对犯罪构成的价值填充
        一、“四要件”犯罪论体系下的定罪难题
        二、疑难案件构成要件符合性的判断困难
        三、“以刑制罪”对犯罪构成的价值填充作用
    第二节 对司法“三段论”的修正
        一、“三段论”与罪刑法定的难题
        二、“以刑制罪”对“三段论”思维方式的修正
    第三节 对裁判逻辑的实用性调整
        一、“以刑制罪”是本土化法治话语的集中表达
        二、“以刑制罪”是中国法官独立的实现方式
第四章 “以刑制罪”的司法裁判方法
    第一节 “以刑制罪”的适用范畴
        一、“入刑思维”的常态化之提倡
        二、以量刑合理性为定罪准则处理犯罪构成交叉竞合的案件
    第二节 以刑制罪”的思维模式
        一、以“入刑”考量统摄全局
        二、三阶段式思维模式
    第三节 “以刑释罪”:以虚假诉讼罪对想象竞合从重罪名的替代适用为例
        一、“以刑释罪”的必要性
        二、虚假诉讼罪对想象竞合从重罪名的替代适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概述
    1.1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内涵——三重维度:实体、程序、证据
        1.1.1 认罪:事实认可与价值认同相协调
        1.1.2 认罚:核心要素与修复性要素并重
        1.1.3 从宽:有效激励与必要限度兼顾
    1.2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构成要素
        1.2.1 以意志自由为核心的认罪认罚自愿性
        1.2.2 以利益交换为本质的控辩合意
        1.2.3 以权利自治为内容的被追诉人程序选择权
        1.2.4 扩张与制约相均衡的追诉主体裁量权
        1.2.5 围绕诚信而展开的法律救济
    1.3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与相关概念比较
        1.3.1 认罪认罚从宽与坦白从宽:坦白从宽的法治化体现
        1.3.2 认罪认罚从宽与辩诉交易:有限吸收与异向发展
        1.3.3 认罪认罚从宽与协商性司法:协商性司法的本土化表达
        1.3.4 认罪认罚从宽与传统刑事司法模式:对传统的修补与依赖
    1.4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价值
        1.4.1 独立的内在价值:民主、宽容与和谐
        1.4.2 外在的功能价值:恢复、治理与效率
    1.5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风险
        1.5.1 实体方面的风险:虚假认罪及同罪异罚
        1.5.2 程序方面的风险:口供依赖及架空裁判
        1.5.3 刑事政策方面的风险:投机主义及突破法律
2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现实合理性
    2.1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对传统法律文化的继承与扬弃
        2.1.1 “无讼”思想与“息诉”之术
        2.1.2 “和合而同”的契约观
    2.2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对宪法及法律原则的遵循与完善
        2.2.1 宪法原则: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2.2 刑法原则:罪刑法定与罪刑均衡
        2.2.3 刑事诉讼法原则:不得强迫自证其罪与无罪推定
        2.2.4 证据法原则:证据裁判
    2.3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对刑事政策的溯源与发展
        2.3.1 观念影响:刑事政策的本原概念及在我国的特殊发展
        2.3.2 直接来源:我国基本刑事政策的演化
        2.3.3 价值引导:刑事政策法治化
    2.4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对社会治理的回应与推动
        2.4.1 宏观视域:社会转型与社会治理
        2.4.2 中观层面:刑事法治与回应型法
        2.4.3 微观驱动:控辩交互与诉讼经济
    2.5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对司法实践的总结与规范
        2.5.1 司法改革的合理延续
        2.5.2 “严打”与宽缓的相得益彰
        2.5.3 对隐性规则的正视与规制
    2.6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对域外制度的选择与借鉴
3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理论正当性
    3.1 方法论基础:系统认识论及系统方法论
    3.2 伦理学基础
        3.2.1 人本思想
        3.2.2 宽恕理论
    3.3 政治学基础: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
    3.4 犯罪学基础
        3.4.1 犯罪原因的复杂与刑罚功能的局限
        3.4.2 犯罪治理理论
    3.5 刑法学基础
        3.5.1 人身危险性理论
        3.5.2 合并主义刑罚观
    3.6 刑事诉讼法学基础
        3.6.1 刑事诉讼目的理论
        3.6.2 程序分流理论
    3.7 刑事政策学基础
        3.7.1 刑事政策的合法性
        3.7.2 新社会防卫思想
4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运行机理
    4.1 从横向的犯罪分类到纵向的犯罪分层
        4.1.1 犯罪分层之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现实必要性
        4.1.2 犯罪分层的具体路径
    4.2 从“管道式”的程序流转到多元化的程序分流
        4.2.1 侦查阶段的微罪处分
        4.2.2 审查起诉阶段的酌定不起诉
        4.2.3 审判阶段的繁简分流
    4.3 从模糊化证明要求到证明要求的层级化
        4.3.1 证明标准争论之误区
        4.3.2 层级化证明要求的正当性理由
        4.3.3 层级化证明要求的实现进路
    4.4 从平面化的刑罚构造到层次化的刑罚体系
        4.4.1 平面化刑罚构造的制约
        4.4.2 层次化刑罚体系的构建
    4.5 以增加权利供给为主要内容的运行保障
        4.5.1 刑事和解制度的适应性调整
        4.5.2 证据开示制度的全面确立
        4.5.3 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系统性协调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5)限制加重原则适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范围界定
    二、研究缘由及意义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进路与方法
第一章 限制加重原则的概念和构成要素
    第一节 限制加重原则的概念
        一、限制加重原则概念的域外考察
        二、限制加重原则概念的域内考察
        三、本文对限制加重原则概念的界定
    第二节 限制加重原则的构成要素
        一、域外限制加重原则的构成要素
        二、我国限制加重原则的构成要素
第二章 限制加重原则的正当基础
    第一节 限制加重原则的现实基础
        一、寿命有限的客观使然
        二、复归社会的现实需要
        三、刑罚经济的利益衡量
    第二节 限制加重原则的理论基础
        一、报应主义的视角
        二、预防主义的视角
        三、并合主义的视角
        四、并合主义的提倡
第三章 限制加重原则的价值目标和功能
    第一节 限制加重原则的价值目标
        一、价值目标概念解读
        二、限制加重原则的具体价值目标
    第二节 限制加重原则的功能
        一、矫正有期自由刑并科原则的纯粹报应效应
        二、矫正有期自由刑吸收原则的罪刑失衡效应
第四章 限制加重原则的适用现状
    第一节 限制加重原则适用概况
        一、限制加重原则适用中的量刑整体情况
        二、限制加重原则适用中量刑情况的横向比较
    第二节 限制加重原则适用中的问题
        一、案件之间的同案异判
        二、案件内部的罪刑失衡
第五章 限制加重原则适用问题的成因
    第一节 限制加重原则适用问题的立法原因
        一、“判决宣告”的含义不明确
        二、“刑罚执行完毕”的含义不明确
        三、并罚“数罪”的性质不明确
        四、刑期限度不合理
        五、决定执行刑的根据不明确
        六、“加重”的刑期幅度标准不明确
        七、适用规则不完备
    第二节 限制加重原则适用问题的司法原因
        一、司法观念重定罪、轻量刑
        二、决定执行刑的方法不科学
        三、决定执行刑的起点不统一
        四、情节对执行刑的影响不明确
        五、决定执行刑的裁量空间过大
第六章 完善限制加重原则适用的具体建议
    第一节 合理解释限制加重原则的立法内容
        一、解释限制加重原则立法内容的必要性
        二、合理性解释的判断标准
        三、“判决宣告”的含义
        四、“刑罚执行完毕”的含义
        五、数罪并罚中“数罪”的性质
        六、“最高刑期以上”的含义
        七、“酌情”的含义
    第二节 构建限制加重原则适用中的刑罚决定方法
        一、刑罚决定方法的理论定位
        二、对各种刑罚决定方法的考察及评析
        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刑罚决定方法之构建
    第三节 规范限制加重原则适用中自由裁量权的行使
        一、规范限制加重原则适用中自由裁量权行使的必要性
        二、限制加重原则适用中自由裁量权的比例限定
        三、规范限制加重原则适用中自由裁量权行使的措施
    第四节 完善限制加重原则的刑事立法
        一、取消限制加重原则的法定最高刑期限制
        二、增设限制加重原则的适用规则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刑法基本原则的司法实践与完善(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二、刑法基本原则的本质特征及其刑事司法指导意义
    (一)刑法基本原则的本质特征
        1.纲领性。
        2.全局性。
        3.贯穿性。
    (二)刑法基本原则对刑事司法的指导意义
    (三)刑法基本原则司法指导意义的具体展开
        1.罪刑法定原则的司法指导意义
        2.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的司法指导意义
        3.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指导意义
三、刑法基本原则的司法贯彻与偏离
    (一)罪刑法定原则的司法贯彻与偏离
        1.司法贯彻
        2.司法偏离
    (二)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的司法贯彻与偏离
        1.司法贯彻
        2.司法偏离
    (三)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司法贯彻与偏离
        1.司法贯彻
        2.司法偏离
四、刑法基本原则的司法指导之完善
    (一)司法偏离的现实原因及其制度性消解
        1.导致偏离的原因
        2.负面因素的一般性消解
    (二)刑法基本原则司法指导功能的具体完善
        1.罪刑法定原则的司法化纠偏与完善
        2.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的司法化纠偏与完善
        3.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司法化纠偏与完善
结语

(7)罪刑法定原则与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关系辨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罪刑法定原则的演变对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入侵
    1.从形式的侧面到实质的侧面:罪刑法定原则内容的扩张。
    2.罪刑法定原则实质的侧面对罪刑相适应原则的侵越。
二、处理罪刑相适应原则与罪刑法定原则关系的进路
    1.进路之一:将罪刑相适应原则理解为罪刑法定原则的下位原则。
    2.进路之二:以罪刑法定原则取代罪刑相适应原则。
    3.进路之三:将罪刑法定原则限定为形式的侧面, 排除实质的侧面。
三、罪刑法定原则实质侧面之质疑
    1.源起质疑:历史的形成抑或人为的移植。
    2.内容质疑。
        (1) 明确性原则:实质抑或形式。
        (2) 刑罚法规适正原则:分内之事抑或越俎代庖。
    3.制度质疑:配套支持抑或价值宣示。
四、简短的结论:回归罪刑法定原则的形式侧面, 还原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应然价值

(8)我国刑法中情节加重犯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研究价值
    二、研究现状
    三、本文创新和不足之处
第一章 情节加重犯本体论
    第一节 情节加重犯的概念
        一、学界通说
        二、本文观点
    第二节 情节加重犯的特征
        一、认定模式上的依附性
        二、“情节”认定上的独立性
        三、加重处罚的法定性
        四、“情节”内涵的多样性
    第三节 情节加重犯的分类
        一、抽象的情节加重犯与具体的情节加重犯
        二、纯正的情节加重犯与不纯正的情节加重犯
第二章 情节加重犯价值论
    第一节 情节加重犯的立法依据
        一、与刑法基本原则的精神与要求相契合
        二、与马克思主义犯罪观的指导思想相契合
        三、与刑法运行的基本环节和背景相吻合
        四、与刑法犯罪构成理论的基本要求相符合
        五、与刑事立法语言原则性的要求相一致
    第二节 情节加重犯的司法价值
        一、有利于限制司法者的自由裁量权
        二、有利于适应纷繁复杂的司法实践
第三章 情节加重犯立法论
    第一节 情节加重犯的立法沿革
        一、中国古代刑法中涉“情节加重犯”的相关规定
        二、1979 年《刑法》中的情节加重犯
        三、1979 年至1997年间颁布的单行刑法中的情节加重犯
    第二节 我国现行刑法中的情节加重犯梳理
        一、抽象情节加重犯
        二、结果加重犯
        三、数额加重犯
        四、对象加重犯
        五、身份加重犯
        六、手段加重犯
        七、时间加重犯
        八、地点加重犯
        九、行为加重犯
        十、异种行为加重犯
        十一、特殊目的或动机加重犯
        十二、复合情节加重犯
    第三节 情节加重犯的立法模式及评析
        一、单一式立法模式
        二、列举式立法模式
        三、混合式立法模式
第四章 情节加重犯构成论
    第一节 情节加重犯的加重基础
        一、加重基础的特征
        二、加重基础的类型
        三、加重基础的罪过形式
        四、加重基础的行为形式
        五、加重基础的完成形态
    第二节 情节加重犯加重基础与加重情节的关系
        一、加重基础的前提性
        二、加重情节的可转化性
        三、加重情节的相对独立性
    第三节 情节加重犯的加重情节
        一、加重情节概述
        二、加重情节的性质
        三、加重情节的认识内容
第五章 情节加重犯关系论
    第一节 情节加重犯与情节
        一、“情节”之字面含义
        二、“情节”之刑法学意义
    第二节 情节加重犯与情节犯
        一、情节犯的概念
        二、我国情节犯的立法模式
        三、情节加重犯与情节犯的关系
    第三节 情节加重犯与结果加重犯
        一、结果加重犯的概念
        二、情节加重犯与结果加重犯的关系
    第四节 情节加重犯与数额加重犯
        一、数额加重犯独立存在必要性之理论争鸣
        二、数额加重犯与情节加重犯之区别
    第五节 情节加重犯与结合犯
        一、结合犯的概念
        二、结合犯的分类
        三、情节加重犯与结合犯的关系
第六章 情节加重犯形态论
    第一节 情节加重犯的犯罪停止形态
        一、情节加重犯是否存在停止形态
        二、情节加重犯既遂、未遂的认定标准
    第二节 情节加重犯的罪数形态
        一、情节加重犯可能是实质的一罪
        二、情节加重犯可能是法定的一罪
    第三节 情节加重犯的共同犯罪形态
        一、情节加重犯共犯形态的学术观点与评析
        二、共同犯罪中的加重情节
        三、情节加重犯中的共同犯罪
第七章 情节加重犯完善论
    第一节 情节加重犯立法中存在的问题
        一、情节加重犯立法模式不足之总体展现
        二、情节加重犯立法问题的具体体现
    第二节 情节加重犯的立法完善
        一、域外情节加重犯的立法实践与借鉴
        二、情节加重犯立法完善的具体建议
    第三节 情节加重犯的司法完善
        一、情节加重犯的司法适用状况
        二、情节加重犯的司法适用之不足
        三、情节加重犯司法完善的总体方向
参考文献
    一、着作及译作类
    二、学位论文类
    三、期刊杂志类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科研成果
后记

(9)我国终身监禁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终身监禁制度概述
    第一节 终身监禁的概念及其分类
        一、终身监禁的概念和特征
        二、终身监禁的分类
    第二节 终身监禁制度源流纵横考
        一、中国古代终身监禁制度源流考
        二、西方现代终身监禁制度源流考
        三、中西方源流对终身监禁制度的启示
    第三节 域外终身监禁立法模式考察
        一、美国模式:限制死刑基础上的绝对终身监禁模式
        二、欧洲模式:废除死刑基础上的相对终身监禁模式
        三、域外模式对我国终身监禁制度的启示
第二章 终身监禁制度的价值分析
    第一节 不同国家观视野下各种形态终身监禁的价值旨趣
        一、西方自由主义国家观——个人主义视野下的相对终身监禁
        二、黑格尔理性主义国家观——国家主义视野下的绝对终身监禁
        三、马克思主义国家观视野下重大贪污受贿罪的终身监禁
    第二节 终身监禁的刑罚本体论价值
        一、终身监禁的刑罚本质价值
        二、终身监禁的刑罚目的价值
        三、终身监禁的刑罚功能价值
        四、终身监禁的刑罚权根据价值
    第三节 我国终身监禁制度的价值与意义
        一、我国终身监禁制度的刑罚理论价值
        二、我国终身监禁制度对反腐倡廉的现实意义
第三章 我国终身监禁制度的性质与适用
    第一节 我国终身监禁制度的立法解读
        一、我国终身监禁的立法规范梳理
        二、我国终身监禁的适用罪名
        三、我国终身监禁的适用条件
        四、我国终身监禁的适用时间
        五、我国终身监禁的适用效果
    第二节 我国终身监禁性质与适用的对话和探讨
        一、终身监禁的基本立场
        二、我国终身监禁的性质
        三、我国终身监禁的适用
    第三节 我国终身监禁适用的司法判例分析研究
        一、我国终身监禁适用的数额标准
        二、我国终身监禁适用的司法逻辑
        三、情节整合下的“数额+情节”的终身监禁适用模式
        四、“立功”对终身监禁适用的影响
第四章 我国终身监禁制度的反思与批判
    第一节 我国终身监禁制度的体系性反思
        一、终身监禁与死刑立即执行
        二、终身监禁与死缓
        三、终身监禁与无期徒刑
        四、终身监禁与罚金刑
        五、终身监禁与刑法第50条第2款限制减刑的规定
        六、终身监禁与服刑人员
        七、我国终身监禁的替代刑与定位
        八、刑法规定与司法解释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我国终身监禁制度的法哲学批判
        一、人性视野下终身监禁的合理性追问
        二、社会契约论中终身监禁的合法性危机
        三、法的命令下终身监禁对抽象人格自由的违背
        四、正义理论对终身监禁价值的拷问
第五章 我国终身监禁制度的突破与重构
    第一节 我国终身监禁制度重构的考量因素
        一、重构的前提限定
        二、刑罚的衔接与协调
        三、刑罚执行成本的考量
        四、特殊服刑人员的社会化处遇
    第二节 我国终身监禁制度困局的突破与重构
        一、观念困局的突破与重构:恢复性司法的刑事司法理念
        二、成本困局的突破与重构:余刑终身的社区矫正制度
        三、管理困局的突破与重构:《监狱法》增设终身监禁的“分押分管”措施
        四、诉讼困局的突破与重构:建立与终身监禁制度相适应的综合配套诉讼程序.
        五、刑期困局的突破与重构:《刑法》增设刑事特赦条款
        六、刑种困局的突破与重构:废除死缓基础上终身监禁成为独立刑种
        七、适用范围困局的突破与重构: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定终身监禁的适用范围.
第六章 我国终身监禁制度的未来命运与刑罚改革
    第一节 多维视角下我国终身监禁制度的未来命运
        一、死刑改革的视角:后死刑时代是否需要一种最高等级的严厉刑罚
        二、刑罚轻缓化的视角:生命与终身自由孰轻孰重
        三、犯罪分层的视角:极重罪的刑罚设置标准
        四、刑法与司法解释的视角:为终身监禁改革预留空间
        五、国际刑法的视角:“死刑不引渡”原则的突破
    第二节 终身监禁制度对我国刑罚改革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一、建立增设新刑种和刑罚执行措施的评估机制
        二、建立减刑、假释的司法听证制度
        三、刑罚目的转向:从“三振出局”的终身监禁说起
        四、对短期自由刑弊害的再认识与预防——以终身监禁为视角
        五、终身监禁与罚金刑冲突的启示:罚金刑易科“劳动补偿”
        六、改革刑罚执行,贯彻落实实质意义的罪刑相适应
        七、自由与生命“质的鸿沟”消解:有期、无期、终身到死刑废除的渐进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10)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司法实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司法实现存在的问题
    (一)刑与罪的失衡
    (二)刑与责的失衡
二、司法当中罪责刑相适应难实现的原因
    (一)罪状模糊致使犯罪认定困难
    (二)要素不明致使“责任”认定困难
    (三)刑罚设置不合理致使罪责刑相适应标准不易把握
    (四)法官自由裁量致使类案罪责刑相适应未能实现
    (五)社会舆论加大了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司法实现的难度
三、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司法实现的举措
    (一)出台司法解释,增强罪状明确性
    (二)完善案例指导制度,增强法律适用统一性
    (三)完善量刑指导意见,增强刑罚适用的规范性
    (四)融入道德因素,增强司法裁判的社会接受度
    (五)重视“责任”研究,增强对罪责刑相适应司法适用的指导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司法实现(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量刑规范化改革研究 ——障碍及其克服[D]. 崔仕绣.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2]数罪并罚制度适用研究[D]. 巴卓. 吉林大学, 2019(02)
  • [3]论“以刑制罪”的正当性及其司法展开[D]. 郭凯丽. 山东大学, 2019(03)
  • [4]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研究[D]. 白宇.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19(05)
  • [5]限制加重原则适用研究[D]. 郑旭. 西南政法大学, 2019(01)
  • [6]刑法基本原则的司法实践与完善[J]. 高铭暄.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19(05)
  • [7]罪刑法定原则与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关系辨析[J]. 付胥宇.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19(04)
  • [8]我国刑法中情节加重犯问题研究[D]. 李舒俊. 华东政法大学, 2019(02)
  • [9]我国终身监禁制度研究[D]. 赵东. 西南政法大学, 2019(08)
  • [10]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司法实现研究[D]. 王琪. 安徽师范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司法实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