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创建一个活的标志

如何创建一个活的标志

一、怎样创造一个有生命力的标志(论文文献综述)

罗丹[1](2021)在《习近平关于青年成长成才重要论述研究》文中指出青年是时代发展中最具活力、创造力的社会群体,是社会发展、国家建设、民族延续的未来领导者和建设者。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伊始就自觉地承担起培养“堪当大任”青年的历史任务,并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围绕“为什么培养青年、培养什么样的青年和怎样培养青年”等重要问题,在实践探索中建构起具有中国范式的理论框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密结合当今世情、国情、党情、社情,并以青年心理特点、发展规律、成长成才需求为着眼点,形成了一系列促进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的新思想新方法新论断,不仅为党的青年工作理论注入了新内容,而且为新时代青年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在复杂的内外发展环境下,研究习近平关于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论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章以习近平关于青年成长成才重要论述为逻辑布局,对研究的背景进行分析。从研究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着手,探讨研究的重要意义所在。以国内外学术研究现状为基点,重点梳理当前习近平关于青年成长成才重要论述的相关研究成果和研究进度,运用比较和归纳等方法,分析当前围绕该研究主题存在的空白点,提出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第二章对青年、青年成长成才的相关概念范畴进行明确的界定,在厘清相关概念内涵的基础上,对青年成长成才的本质和重大意义进行深刻剖析和阐释,为进一步研究明确思路和主体范畴。第三章从习近平关于青年成长成才重要论述形成的现实维度出发,对相关内容进行了系统分析。分别从时代背景、实践基础、主体因素等多个维度对习近平关于青年成长成才重要论述形成的现实条件进行了阐释和论述,凸显了其基本内容的时代性、现实性等。第四章从习近平关于青年成长成才重要论述形成的理论维度出发,对其形成的理论渊源进行了系统梳理。它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青年成长成才的思想、中国共产党人关于青年成长成才的思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青年成长成才思想、西方文化中的青年成长成才思想的基础上,结合新的社会历史条件而生成的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思想。第五章从横向维度系统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围绕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讲话内容,分析习近平关于青年成长成才重要论述的基本内容。通过归纳和总结,主要包括:一是以历史担当砥砺青年成长成才;二是以理想信念促进青年成长成才;三是以“四个自信”激励青年成长成才;四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青年成长成才;五是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推动青年成长成才。第六章总结了习近平关于青年成长成才重要论述的特点及意义。习近平关于青年成长成才重要论述的生成发展既凸显了时代性与科学性相统一、人民性与社会性相统一等五个鲜明的特点,又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第七章探讨了习近平关于青年成长成才重要论述的实践路径。在领导主体方面,应坚持党的领导,为青年成长成才营造发展环境。在社会力量的整合方面,需凝聚共青团、高校、新媒体等多方力量,协同推进青年成长成才。同时要充分发挥家庭在青年成长成才中的基础作用。在个体因素方面,应加强青年的自我教育,激活青年追求全面发展的内在自觉。

吴小炜[2](2021)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化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国家的灵魂,先进文化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动力。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引领先进文化建设实践,不仅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先进品格的必然,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使命的必然。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年,百年来,作为推动近现代中国社会变革发展的领导力量和有着高度文化自觉的中国共产党,其从成立之日起就非常注重以先进的理论指导和引领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和前进,并充分发挥先进文化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巨大动力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特别是文化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的现实境遇,中国共产党在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如何面对和解决我国文化建设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新需求、新问题、新挑战,如何利用好新的发展机遇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如何充分发挥先进文化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目标上的巨大动力作用?这是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和最高政治领导力量的中国共产党必须要直面的时代课题。基于此,本论文以“谁来、用什么引领先进文化建设”、“为什么要引领先进文化建设”及“如何引领先进文化建设”为研究导向,通过从对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进行一般性的理论界定分析及对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历程的考察和经验总结来解决“是什么”的问题;通过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的时代境遇、战略意义及问题挑战等的考察来解决“为什么”的问题;通过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的优化路径的分析来解决“怎么办”的问题。具体包括:第一章,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理论概述。这一部分主要是对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的基本理论内容进行界定和把握。界定核心概念及其内涵是研究的基本前提,故此,本章首先通过对“文化”概念的一般性考察,逐步进入到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先进文化”概念考察,包括对先进文化的内涵、结构、功能等的界定,实现对本文核心概念的清晰把握。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一般理论问题进行论述,从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前提、方式、内容、原则四个方面对其内涵进行剖析。最后,从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理论渊源上进行考察,包括对作为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理论源头的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理论及重要理论来源的列宁的文化革命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理论基础进行溯源。通过以上三个方面,初步实现对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理论构建。第二章,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实践展开。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伊始就始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及改革开放新时期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实践成就及经验,既是新时代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石,也为新时代更好地引领先进文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基于此,这一部分主要是对中国共产党成立到党的十八大这段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实践历程及其历史经验等进行考察分析。包括对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危机及新出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及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基本历程的考察。并在考察各个时期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基本特征及经验基础上,对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进行总结。第三章,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时代境遇及战略意义。全球化、现代化及信息化是当今时代最为显着的特征,也是当代文化发展的重要时代境遇。通过对全球化及其进程中的文化表征、中国现代化建设及其进程中的文化诉求、社会信息化及其进程中的文化张力的考察和梳理,可以使我们能更加具体和深刻地从当今时代发展的总体特征中把握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与时代要求。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对当代中国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从文化建设层面看,对新时代增强文化软实力、坚定文化自信及实现文化强国等具有重大意义;从社会发展层面看,对新时代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升民族凝聚力、维护国家安全及塑造国际形象等具有重大意义;从党的建设要求层面看,对新时代增强党的文化自觉、提升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深入推进党的建设等具有重大意义。第四章,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主要成就和问题挑战。从十八大至今,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取得了许多重要成就,包括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能力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广泛弘扬、文化改革深入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等。同时,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也面临着诸多的现实问题和挑战,主要包括:主流文化价值认同被弱化和消解的风险依然存在、文化创新转化动力有待进一步提升、西方意识形态和社会思潮及我国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文化安全构成的威胁、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不够的问题及信息网络化带来的冲击挑战等。第五章,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优化路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优化路径主要有:通过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化与创新、实现中国革命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优化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生成路径;通过深化新时代网络领域的文化建设、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优化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传播路径;通过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引领作用、推进文化产业现代化体系和文化事业服务体系建设,优化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认同与转化路径;通过完善人才保障机制、安全保障机制及制度保障机制,优化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保障机制路径。

黎育生[3](2021)在《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1949-1978)》文中指出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从1951年开始的。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工程。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不但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制度,而且是一项典型的中国高等教育制度。然而,当我们回顾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70年来的历史时发现,人们对高校辅导员制度中国首创性历史地位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显然,这是一种缺少历史知识和文化自信的表现。史实表明,前苏联并没有高校辅导员制度。不过,前苏联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并且业已成为事实。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被默认为从清华大学开始,但最早建立实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高校并不是清华大学。对这些观点进行学理爷正,这绝非件小事易事,因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不但是一项历史科学工作,而且一项科学历史工作。而这些工作恰恰证明,高校辅导员队伍是中国共产党红色工作队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骨干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要力量,是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艰辛探索者、勇敢创新者和坚强奋斗者。遗憾的是,当我们在推动伟大工程稳步前行时,人们还没有真正清醒认识到站起来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的重要性,至少目前实践探索层和学术研究界是这样。尽管当下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已进入职业化、专业化发展快车道,但对于一个具有近70年实践探索的历史进程来说,这仍然难说是一个满意的交代,更不能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庆幸的是,我们没有忽略对改革开放以来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经验总结和价值发挥。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研究改革开放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不管从历史角度说还是从现实视角看,不管是从实践角度看,还是从理论角度说,对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有重要价值和深远意义。本文以“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1949-1978)”为题,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政策制度和具体史料为依据,坚持以时间为线索,以史带论,史论结合的原则,采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1949到1978年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实践进行历史梳理和理论分析,力图从史学角度揭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客观规律,总结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获得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启示,有效推动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新发展。文章由导论、正文和结论三部分组成。导论阐明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分析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现状,提出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明确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为深入开展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提供了前提。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论述的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历史开端问题,主要探索了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逻辑起点和历史流变,梳理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情况,确证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开始于我国之历史地位,介绍了清华大学“双肩挑”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践经验,分析了初创时期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主要特点。第二章论述的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艰辛探索问题,主要透视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艰辛探索历史背景,通过分析清华大学“双肩挑”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生命力和局限性,探索了高校辅导员队伍专职化制度化建设的曲折历程,考察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政治挂帅”倾向,分析了艰辛探索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主要特点。第三章论述的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曲折发展问题,主要考察了“文化大革命”发生使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遭遇的曲折发展,探讨了高校辅导员队伍缺失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分析了挫折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主要特点。第四章论述的是改革开放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及启示问题。改革开放前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之所以能取得较好成绩,最关键的是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最重要的是坚持了实事求是的理论品质;最基本的是坚持了实践检验真理的标准;最主要的是坚持了服务中心工作的发展逻辑。不过,受“左倾”错误思想泛滥和“文化大革命”的影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遭遇曲折发展,教训十分深刻,主要表现在: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有良好的发展环境;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有严格的质量标准。由此,我们得到这样的重要启示: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实现持续新发展,就要坚持历史、现实和将来相结合的发展定位;要坚持选拔、培养和使用相结合的发展价值;要坚持专业化、职业化和专家化相结合的发展目标;要坚持老新、专兼和红专相结合的发展模式;要坚持以点为先、由点及面和点面相结合的发展程序;要坚持顶层设计、分类实施和健全制度相结合的发展机制。结论部分对文章的研究理路、主要内容、创新观点、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归纳点拨。选择“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1949-1978)”这样一个还没有人系统研究过的问题作为论题,这是一个大胆的创新,简称为“选题新”。没有前人研究可借鉴,新研究就显得非常困难,这主要表现在对文献史料的搜集与把握难,学界之所以避而让之,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此。而本研究能克难而成是因为充分占有了1949到1978年的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历史文献史料,其中包括党和国家政策文件、高校校史和地方年鉴等,大量文献史料的占有与引用使文章内容丰新,这简称为“内容新”。通过对大量文献史料的对比、分析与研究发现,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从我国开始的,而并不是从原苏联传入;清华大学“双肩挑”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被大众默认为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开始,但最早开始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高校却并不是清华大学,等等,这简称为“观点新”。新选题的完成所带来的新内容和新观点,必将使人们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带来新认识,从而推动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新发展。

尹蕾[4](2021)在《新时代文化自信的使命与实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化自信,是一个社会和国家发展当中最基本、最深厚、更精深和更持久的力量。中国不断迈向现代化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构造新文明的过程;中国的崛起是经济体量的增大,更是精神层面的丰盈、文化的复兴。告别自卑,走向自信,国家复兴与文化自信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性,后者是我们迈向现代化强国过程中必须重视和认真对待的一个重要元素。十八大以来,“文化自信”始终是作为高频词汇出现在国家领导人的系列讲话、多次会议中,它的定位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刻的自信。十九大报告又明确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不可能有我们民族的伟大复兴。另外,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精神文化的需求超出以往,“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上升到新的高度。同时,当前我国进入“十四五”发展的新阶段,面临着全新的国内国际大局。这些都为我们当前研究文化自信提供了契机。因此新时代文化自信,是在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中华民族迎来复兴光明的时代背景下,中华民族对自身文化的价值、功能和历史使命有着充分的自觉;中华民族对我们本身能够有效应对文化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顺利实现文化使命等重大问题有着极大的信心;中华民族对提升自身文化软实力和话语权始终保持着开放、包容和平等的积极心态。基于此,本文就依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逻辑思路展开论述,首先是“是什么”的问题,即:何为“文化自信”(包括内涵、生成机制、构成、功能等),新时代文化自信以及其历史使命是什么。其次是“为什么”的问题,即当今中国为什么需要新时代的文化自信,以及我们为什么能够实现历史使命的问题。最后是“怎么办”的问题,即根据我们新时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我们遵循什么样的原则和指导方针,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去实现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历史使命。具体来说如下:文章第一部分,首先从国内外两个视角阐述了选题的依据和必要性,接着对这一主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和分类。在此基础上,文章介绍了主要的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论文的创新与不足。文章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文化自信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思想资源。在理论基础方面,主要论述了从马克思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的重要价值、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和异质文化、如何反对错误思潮等重大问题的主要观点,例如:经典作家的社会意识理论;列宁对本国“无产阶级文化派”的批判;习近平总书记从世界进步与民族复兴的高度对文化的强调;等等。在思想资源方面,文章阐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要内容,介绍了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理论、丹尼尔·贝尔的“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的理论、布尔迪厄的“文化资本”概念以及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它们或展示了经验,或提供了教训,是我们当今进行相关问题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和思想资源。文章第三部分,论述了文化自信的相关基本理论,这一内容主要是围绕着以下四个问题来进行阐释的:首先,关于文化自信的科学内涵,文章论述了“文化”的本质及其与“文明”的异同,论述了“文化自信”的实质及其它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联系、区别,并尝试着对“文化自信”以及“新时代文化自信”这些重要概念做出了明确的定义;其次,关于文化自信的生成机制这一问题,文章论述了文化自信的理论前提、内在动力、外部条件以及关键支撑这四个方面;第三,关于文化自信的基本构成这一问题,文章论述了价值观自信、思维方式自信以及行为方式自信这三个方面;最后,关于文化自信的主要功能,文章从动力功能、导向功能、凝聚功能以及标识功能进行了深入阐释。文章第四部分,论述了新时代文化自信的五大历史使命。在该篇文章中,主要基于动力性、目的性、主体性、功能性以及国际性这五个角度来阐述: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动力性使命是为实现“四个伟大”提供强大精神动力;目的性使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时这也是后者的重要内容和基本标志;主体性使命在于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功能性使命在于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提供文化支撑;国际性使命在于拓展现代化路径、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和引领和平发展新道路。文章第五部分,论述了实现新时代文化自信历史使命的必要性与迫切性及其挑战与机遇。文章认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及统筹发展和安全、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三个方面是我们提升文化自信、实现文化使命的必要性所在;进入“新时代”全新历史方位、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以及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这三个方面体现了这一问题的迫切性;阶层分化、利益多样以及价值多元、互联网安全以及争取国际话语权、提升文化软实力是我们在这一问题上面临的严峻挑战;同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迎来了光明前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逐渐深入人心,认同度和接受度不断提高,以及当今世界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我们必须把握的历史良机。文章第六部分,论述了实现新时代文化自信历史使命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文章认为,实现新时代文化自信及其历史使命必须要做到:第一,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第二,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作用;第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引领作用。我们还要坚持三个基本原则,这就是:一元化和多样性相统一;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文章第七部分,论述了实现新时代文化自信历史使命的主要路径。文章从强化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发展理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四史”教育尤其是百年党史学习和完善制度、创新理论以及发展经济这五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释。文章结论部分,再次对我们当今所处的全新发展阶段和方位进行了深入的阐释,并结合新近的现实情况(例如总体国家安全观研究中心的成立、《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意见》的出台等)进一步彰显文化自信的时代意义以及历史使命的重要内涵,再次强调了中华民族“必先自美”、“必先自信”的道理。

张琼[5](2021)在《王朝闻美学的民族性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王朝闻是我国卓越的文艺理论家、美学家、雕塑家、艺术教育家,新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美学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王朝闻是一位经历独特的美学家,从美术和雕塑创作进入美学研究,曾担任中华美学学会会长,主编了建国后第一本《美学概论》。他近70年的学术生涯,亲历并参与了中国现当代文艺理论建构的全过程,并一直身处以理论指导艺术创作实践的一线。作为一位精通艺术创作和理论实践“通艺而谈美”的美学家,他的美学着述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风格。他采取一种从经验到理论,再从理论到经验的螺旋上升的研究方法,“按照国内当下流行的认知框架,王朝闻的理论着述既有逻辑思辨的理论形态,也有诗性感悟的传统方式。当把这两种话语方式简单地分属西方与中国,并认为两者具有‘异质性’和‘不同通约性’的时候,它们却统一于王朝闻的论着之中”(1)。无论是学术生涯的独特性,还是话语方式的多样性,王朝闻在我国当代美学家中都是不多见的。深究王朝闻这种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美学的尝试,并认真发掘其中可资汲取的那种深层动力,可以发现,在王朝闻几十年的文艺美学思考中,始终存在一种内在的逻辑联系,那就是民族性的思想是他美学理论中的一个更加深层的基础和出发点。王朝闻美学思想的民族性有着显性外在呈现和隐形内在规定性两种紧密联系的形态,前者是王朝闻对中国传统的理论生成机制以及传统的理论话语方式的袭承,后者是王朝闻对中西优秀艺术传统的吸收和接纳,并在坚持民族性立场的基础上,以人民性为归旨,以大众性为表征,融合外来优秀思想文化资源,形成一种与时俱进的民族性的美学思想。中国学术研究需要“诉诸中国的本土问题,立足自己的学术本位”(2),从而为之创造出“新的探索空间和创新契机”(1)。本项研究尝试从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独特角度出发,深入探讨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建构的理论基点、历时性演进和内部逻辑;同时,从王朝闻提出的美学观点中分析他民族性思想中多样统一的内涵和双重维度的特点,力图从王朝闻美学理论的点、线、面立体结构的相互比照中,梳理出他民族性思想的基本面貌,以期为王朝闻所做出的贡献作出更为准确的价值定位,为中国当代美学主体性建设提供启发与参照。本论文由绪论、正文五章及结语组成。在绪论部分,首先,论述了本研究课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围绕王朝闻独特的话语方式,异于众家的理论面貌,以及王朝闻在中国当代美学史上地位的争议进行分析,首先指出民族性构成了王朝闻美学理论最重要的底色和中轴线,王朝闻艺术美学的相关研究是其理论显见的前台部分,其民族性的立场则是其理论研究的后台部分(2)。王朝闻美学建构的过程,始终在追寻一种独属于中华民族的“中国经验”,实际上也可以说是一个不断找寻和确立“中国经验”的过程。他的中国经验直接造就他的美学理论充满了民族性的特点。其次,通过梳理国内外关于王朝闻美学理论的研究状况,发现对王朝闻民族性思想的研究尚未得到学界的充分关注和重视,提出研究王朝闻美学的独特性和深层的文化动因,及其表现对于破除我们某些僵化的思维定式,推动新世纪中国美学的多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一章主要探究美学研究中国社会现代转型与美学的民族性问题提出的根源和语境。坚持宏观着眼、微观切入的方法,从民族性问题的发生,到反思中国美学民族性问题及其当下研究的本土语境、提出王朝闻美学的民族性思想的价值立足点三个层级,依次递进展开探讨。首先,指出民族性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历史生活、风俗习惯的标志,它让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面貌拥有了现实可辨的特征。其次,论述民族性在美学范畴的反映就是在审美意识、审美经验、审美理想上体现出民族特有的认知和认同,更为直观地指其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历史的、当下的、整体的和稳定的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民族性。通过反思全球化进程中美学本土性重建的重要意义,梳理20世纪和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学理论关于民族性与世界性关系的讨论,中国美学的建构历程,提出文学理论和美学的民族性问题是悬而未决的问题,还没有形成一个供所有知识分子共同遵守的规范。最后,对王朝闻美学民族性问题的价值立足点进行了探讨,指出王朝闻为中国当代美学做出了原创性的、民族特色的学术贡献,继承和发扬了中华美学重视精神理想和追求的传统,把中华美学精神蕴含于自身的美学思想和审美体验并做独特的呈现,成为当代文艺美学理论创构自觉的民族性思想的学术范式。第二章着重分析了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建构问题。采取学理分析与切入历史实境交叉研究的方式,从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理论基点、内部逻辑、历时性演进三个方面进行研究。首先,归纳和梳理出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4个理论基点,并指出他从时代语境和文艺功能出发,对鲁迅“文艺大众化”思想进行选择与转化;作为毛泽东“文艺为人民大众”思想的坚定贯彻者进行了充分吸收与发展;在马克思美学的指导下,把“唯物主义辩证法”延衍阐释为“艺术辩证法”;以中国古代文化为母体和本根,从当前的文艺美学现实问题和充满民族性的审美实践出发,从“了然于心”的艺术创作实践和审美体验,有选择地吸收和过滤中国古典美学和西方的美学观点,过滤和融通原有理论的内含和外延,丰富起美学的民族性思想。其次,分析了王朝闻民族性思想的内部逻辑,指出王朝闻美学的民族性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人民性的根基,这种属于底层大众的人民性往往也带有明显的大众性特征。这种民族性或者说人民性也因其拥有最广大数量的受众,而具有了合法性的基础。此种大众性,实际上又与世界范围内权力主体的民主化趋向合流了。由此,民族性话语与马克思主义亲密地结合在了一起。最后,对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历时性演进过程进行了追踪和分析。通过回到王朝闻治学的情境看他交互于时代的具体应对和彼此关系,以及思想的演进过程,从历时与学理两个维度的交叉并行中,指出其美学民族性思想的演进大致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一是萌芽阶段的“经世致用”新艺术创作论。王朝闻在“经世”目标的导引下,不断寻找“致用”的路径,在艺术与政治的双向互鉴中找到了“喜闻乐见”的支撑,实现审美性与政治性的平衡。二是发展阶段的“自有我在”的审美敏感。王朝闻的理论研究重心转到了对“自有我在”的民族性审美敏感的研究,从中国传统美学精神和表达方式中寻找活力源头重新灌注鲜明的主体意识。三是升华阶段的“无古不成今”的民族化。王朝闻旗帜鲜明地高扬民族化的大旗,提出了“无古不成今”等一系列极具启发性的论点和思想。第三章对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内涵进行了深入探究,采取文本分析和对比分析的方法,从王朝闻的美学观点中廓清了民族性思想的内涵。指出在王朝闻美学的民族性思想里,“共性”与“个性”交错融合的多样与统一,形成了他民族性思想三个逻辑层面的内涵:一是“各美其美”与“脱形取神”、“美人不同面”与“审美适应”、“贵乎反本”与“正末归本”内容逻辑层面递进演变的“我之为我”的民族性;二是“明道若昧”的共性、“不似之似”的共通感、“理有恒存”的大众性三者共同作用于实践逻辑的“平衡融洽”民族性;三是通过“隔与不隔”的辩证法,“不罔不怠”的融通化实现目标逻辑层面的“各得其所”的民族性,充分体现出从中国经验出发并贯彻中国式感悟思维的“民族性”,基于创作深刻体验的“实践性”,扎根“群众”、服务“群众”的“人民性”,以及始终关注创作前沿、与现实同行的“时代性”。第四章是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规定性问题的延伸,主要研究探讨了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中“双重维度”的特点。一是梳理王朝闻的美学民族性思想中的地域维度。中国的民族性之中包含地域和族裔的多样性,地方性是民族性产生的摇篮。从王朝闻的理论中,可以发现他试图从作为民族性缘起的地方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生成,以及城市化对地方性的侵蚀及造成的民族性的危机角度对民族性进行了界定。二是梳理王朝闻的美学民族性思想中的时间维度。时代性与民族性一直都是一对重要关联的范畴。通过归纳王朝闻对于时间维度的留意和敏感,以及提出的时间性与民族性、延异的民族性概念正是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中的一大特点,同时他将民族性赋予一种既联系地方,又与时俱进的特征是其美学民族性思想所具有的宝贵价值。第五章则将目光聚焦于作为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的王朝闻具体的理论建构和贡献。首先,是王朝闻对中国传统美学所进行的现代性转化的工作。中国传统美学并非只具有历史意义,中国传统美学的观点立场和话语方式也能够在延续中实现新生。王朝闻在自己的学术写作中继承了传统美学的话语方式,同时也让传统的理论思想资源在现实的应用中完成了接续与再生。其次,是王朝闻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工作所做出的积极贡献。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过程,实际也是其民族化的过程。在这一章的后半部分,对王朝闻所参与的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所进行的中国化的工作,进行了相应的总结和整理。在结语部分,首先对前述内容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相应的深化,也对王朝闻美学理论的民族性思想的成功之处及不足之处进行了一种概要性的概括。同时,王朝闻美学的民族性思想并非只是具有一种历史性的价值,它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当下提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构建中华文明主体性的大背景下,重新梳理和回顾王朝闻美学理论的民族性思想,十分具有价值的。王朝闻秉持了一种立足于本民族的态度,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吸收和融会。在王朝闻这里,马克思主义美学实现和完成了它的中国化的过程。在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的过程中,我们的主体性、我们的民族性也随之体现了出来。当下,我们需要在文化中重新寻回自身、需要在理论研究中重新寻回自身,而王朝闻的理论书写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引人入胜的可资借鉴的理论研究范例。

李晓燕[6](2020)在《杜威艺术传播思想研究》文中提出当今社会,艺术与传播的关系日趋密切,建设艺术传播学已成现实之需,这就意味着寻找与艺术传播研究相关的思想资源将成为必然之需。杜威论着当中包含大量关于艺术传播问题方面的真知灼见。美国社会“庞大”物质基础与“贫乏”精神建筑之间的“分裂”,人类交流的“阻滞”,社会发展当中共同体的消失是杜威思考艺术传播问题,孕育艺术传播思想的逻辑前提。杜威以克服上述问题为基点展开理论思考,从而发展出独特的艺术传播思想。学界很少注意到杜威是芝加哥学派传播思想核心人物这样一个传播学史实。杜威艺术传播思想的第一重内涵表现为运用传播思维理念解决艺术难题的理论探索。杜威以传播的视域来考察艺术,提出艺术的社会传播本质论。在对几种代表性的艺术起源学说进行批判反思的基础上,杜威提出艺术发端于人类共同生活交流之中的观点。杜威认为艺术发展离不开其所处传播环境的影响,良好的交流环境可以为优秀艺术作品的出现提供契机,为艺术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杜威以传播学的思维模式与逻辑框架来审视艺术的范围、功能等问题,运用传播场域的范畴为艺术范围的厘定提供出一个理论参照系。杜威认为随着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发展,艺术作品被远距离地移置到其他传播场域已成常态,这会进一步弱化艺术的功能。杜威还揭示出艺术传播活动的内在机制:它是经验发展为圆满经验的过程,究其实质而言是艺术家与受众关于审美经验的共享性互动。社会因传播而存在并且就存在于传播之中是杜威提出的重要传播观点。杜威认为传播究其实质而言是一种共享性的社会互动,传播建构起人类的社会联系。杜威艺术传播思想的另一重内涵在于,以媒介视域进行的艺术考察。杜威对艺术生产与媒介技术、艺术媒介的特性、艺术媒介与文明传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考察。杜威认为艺术生产与媒介技术不可分割,艺术生产是艺术家利用媒介技术对日常生活所做的一种创造性探究。杜威对艺术媒介进行了跨视域的审视,认为艺术媒介要比新闻媒介更为自由,因为艺术家是有着“自由”精神的个体,艺术作品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艺术作品可以为受众提供更深层次的社会真实。基于此,杜威提出艺术是现实社会语境中唯一的、人类可以进行自由交流媒介的观点。杜威还考察了艺术与文明传承之间的关系,认为艺术媒介在文明传承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是传承文明的理想媒介。杜威认为人类以艺术为媒介不仅可以建构起良好的纵向性社会联系,还能够有效克服日常交流的“阻滞”,增进理解,艺术传播可以有效地起到协调社会关系,传承文明遗产的作用。杜威认为现代媒介技术条件下所生产、传播的大众文化产品对人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创造力造成了不良影响,大众文化不可能促进人的健康、全面发展。优秀艺术作品的传播可以促进人类思维水平与创造力的提升,推动共同体发展,使人类社会向着“伟大的共同体”方向迈进。杜威之所以能够提出这一系列独特的艺术传播思想是与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范式以及视域密不可分的,这些方法、范式与视域也一并构成杜威艺术传播思想的重要遗产。它为我们今后开展艺术传播研究,建设艺术传播学提供了有益的方法论启示与思想镜鉴。杜威艺术传播思想也存在不足之处,我们在研究当中要对其采取批判吸收的态度。瑕不掩瑜,杜威艺术传播思想虽不完美,但是它却可以为艺术学难题的破解与艺术传播学发展拓展出新的理论空间与丰富“想象力”。

王光荣[7](2020)在《新时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家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系指一个国家通过政治制度的吸引力、文化价值的感召力和国家形象的亲和力等传递与表达出来的影响力。古往今来,任何一个大国的发展进程,都是硬实力与软实力综合作用的结果。文化软实力日益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政治认同与族群认同的重要因素,日益成为影响国家创新力和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日益成为推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日益成为一个国家掌握国际竞争主动权的重要因素。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关乎我国文化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关乎我国的国际形象和国际地位,关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面对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应对文化强国战略的时代机遇和软实力发展的现实挑战,如何在全球交往中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相适应的文化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仍然是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这需要我们正确处理文化生产、文化传承、文化传播和文化安全的关系,汲取他国文化软实力发展经验,进而开拓国家软实力发展的实践路径;把握国家文化软实力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内在统一性,探索以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路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实效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双向建构。论文正文部分由五章构成,依循理论前提、历史溯源、现实检视、方向瞻望与实现路径的基本逻辑思路展开。第一章廓清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基本理论,旨在为全文提供理论基础和思想前提。着眼于元理论建构,阐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思想内涵、构成要素及基本特征,确立彰显本土特质与时代特征的新时代国家文化软实力分析框架;拓展研究视野,在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传统中,探寻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丰富思想资源;阐发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对于强大综合国力、强化国家向心力、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增强国际竞争力所具有的重要意义。第二章回溯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历程与经验,以期为新时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提供历史启发。回顾总结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大举措;全面把握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历史性成就,思想道德建设取得重大成就、文化产品创作生产日益繁荣、文化事业产业快速发展、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基本完成、中华文化国际影响不断增强;凝练概括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宝贵经验,具体包括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化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坚持文化发展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和文化安全、坚持面向世界的文化走出去战略。第三章分析新时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意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现实针对性。立足国际竞争新态势,置身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分析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面临的重要机遇,如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保障、文化强国战略的引领作用、科技创新发展的技术支撑、文化体制改革的制度保证。与此同时,对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需要,理性审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现实境遇,客观面对目前仍然存在的与国家经济影响力不相称、与文明古国的地位不匹配、与国家的奋斗目标不适应等瓶颈问题。第四章坚持立足中国、借鉴国外、面向未来的基本原则,探寻新时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思路与策略。立足国情,明确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需要处理好的四对关系,即文化生产要把握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文化传承要把握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文化传播要把握好官方与民间的关系、文化安全要把握好开放与安全的关系;面向世界,批判借鉴其他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有益经验,在文化交流与对话中推动实现他者经验的本土转化;面向未来,不断拓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实践路径,包括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力、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吸引力、提升文化产业的竞争力、提升新闻媒体的国际影响力、提升文化体制机制的活力。第五章立足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立场观点方法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视角,阐明以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可能性、必要性及实现路径;着眼于目标一致性、内容同构性、功能同向性等逻辑关联,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之间的内在统一性基础;揭示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作用,从确保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正确政治方向、推进队伍建设发展、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建设、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国际影响力等方面作了阐述,指出思想政治教育要不断创新学科理念、拓展研究视域、开掘文化资源,在自身发展与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之间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良性互动中,推动主流意识形态建设。

康玲玲[8](2020)在《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生态转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态文明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传统生命教育主要从人类生命角度出发,确认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但缺乏生命共同体的整体视野。重新确立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外延,拓展生命教育的主旨与目标,打造关爱生命共同体的思想与行动,实现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生态转向是新时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一个崭新课题。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中国传统生态思想以及西方生态文化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生态转向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和智慧。目前大学生生命教育在课程教材、高校师资思想观念和社会实践方式中普遍缺乏生命共同体意识,需要结合新时代国家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及大学生成长的主要特点,通过将生命关怀的对象和范围拓展到大学生社会交往的其他个体以及自然界的非人类生命,促进大学生树立尊重生命共同体的意识,践行集体主义价值观,正确处理好人类生命与非人类生命、个体生命与他者生命的相互关系,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探索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思路、目标和行动。对此,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论述:第一,梳理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理论资源。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生态转向以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为主要理论基础,吸收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并批判性地借鉴了西方生态文化中的生命思想。第二,运用整体性思维审视当下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状,以“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为理论基础,分析并确立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目标、意义、原则和内容。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生态转向旨在引导大学生关注他者生命和非人类生命在生命共同体中的价值,让和谐共生的思想观念浸润到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全过程之中,有助于深化大学生对生命价值的理解,有益于丰富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意义与价值,是大学生生命教育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回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提升生命教育思想性和感染力的应然之举。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生态转向要把握好整体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和体验性原则,以建立生命共同体思想、集体主义价值观以及关爱生命共同体的道德情感为主要内容,使生命教育成为引导大学生更加健康发展的积极力量。大学生生命教育要努力在核心概念、基本内容、实现手段等方面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全面对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理念,正确把握自我生命与他者生命、人类生命与其他非人类生命的相互关系,塑造尊重生命共同体的整体生命观和价值观。第三,探索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方法和途径,提出以生命体验激发大学生生命责任感,以艺术熏陶提升大学生生命感受力,运用对话、交谈强化大学生对不同生命形态的关怀,并从校园生态文化、家庭生活方式、社会生态文化三个方面建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文化氛围,在大学生生命教育中发挥好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协同作用。

耿灿[9](2020)在《文化生态视域中的中国蒙古文书法研究》文中认为中国蒙古文书法作为民族艺术样态,体现着蒙古民族对于文字的特殊美学实践。在对汉字书法充分借鉴、吸收、融合的历史脉络中,更彰显着蒙、汉民族在艺术交融中生发的特有精神气质与文化品格。中国蒙古文书法不仅反映了蒙古民族在文化生态中历时线条上的形态凝结,更生动体现着本民族在共时空间中书法本体构成、美学追求上的理念价值与地域思考。目前,对于中国蒙古文书法研究,主要集中于历史追溯、书家品评、课程教育等方面,研究呈现碎片化及局限性特征。因此,从文化生态的视角展开,不仅具有前人未曾涉及的整体性和学理性,更是承上启下地提升、丰富蒙古文书法的历史与现代内涵。本文将中国蒙古文书法置于文化生态视域中。首先,关注于影响中国蒙古文书法原初生成的生态要素。文中通过对自然生态域境(自然环境、地理环境等)、人文生态域境(民族交融、文化交融等)的具体分析,确认其区别于其他文化类别的地方性特征认识。继而,以生成为基础,以时间脉络为线索,呈现其从元朝、明清、民国时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发展演变历史。其次,关注于中国蒙古文书法的本体存在。通过分析文字造型特征,结合书写工具、书写内容、书体构成等,探寻其书法性存在,探讨其独特美学品格。书法作为文字书写的艺术,更是文化之名片,深层次的追问是,从文化生态立场深度解读中国蒙古文书法为何如此生成、发展,为何会有如此美学品格呈现,以发掘其社会文化底蕴。最后,关注于现代性视域下的中国蒙古文书法。结合一手田野调查及人物访谈资料,从学院、民间、城市符号资源集中展示蒙古文书法现状,面对文化生态要素的变化,梳理现实困境与问题,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困境与挑战之间寻求新的发展之路。基于文化生态视域,本文分别从以下六部分对中国蒙古文书法进行观照:一、中国蒙古文书法的原初生成。本章侧重点在于中国蒙古文书法与文化生态外层要素的关联性考察,由独特的自然生存环境产生与之相适的游牧方式,同时孕育着蒙古族之民系性格及审美方式。而国家的建立、文字的出现、汉字书法的成熟,合力作用下完成蒙古文书法最初的本土化确认。但原生之初,文化生态中物态、制度、行为、精神等诸多要素已孕育其中,在日后历史进程中,影响其从萌芽走向成熟、从简单走向丰富。二、中国蒙古文书法的历史演变。本章从时间线条出发,梳理蒙古文书法不同历史分期的演变特征,并将其总结为原生态时期,即蒙古汗国与元朝时的萌芽与探索;继生态时期,即明、清与民国的规范与发展;新生态时期,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后的开拓与繁荣。三、中国蒙古文书法的本体构成。本章侧重点在于中国蒙古文书法与文化生态中间层要素(语言、文字、图形等)的关联。在现代书法创作中,蒙古文书法对于文字的使用具有选择性;在文房四宝的使用上,既有汉族元素的融入,又有本民族元素的改良;在书体、笔法、章法的表现上,一方面继承汉字书法传统技法,另一方面则是结合蒙古文文字造型特点,体现出相对独立的艺术精神探求。四、中国蒙古文书法的美学内涵。在中国蒙古文书法历史成长中,诸文化要素相互影响作用,而对于一种艺术形式而言,中国蒙古文书法是文字、审美、工具、情感等诸多要素的自身凝结与生成。具体而言,将其归纳为自然、多元、复古、宏阔及尚圆的美学特质。五、中国蒙古文书法的文化追问。本章在于对以上中国蒙古文书法的历史形成、本体构成、美学表现上的深层追问。诸种凝结,归根到底在于创造、发展他的“人”,也是文化生态中内层、核心层,即“人心”之凝结。具体表现为蒙古文书法、汉字书法在文化涵化上的美美与共、各美其美及求同存异。同时,在蒙古族自身的艺术生态脉络中,蒙古文书法一方面丰富了极具个性的地域草原文化,另一方面又从此生态的其他艺术类型中汲取成长之养分。六、现代性视域中的中国蒙古文书法。就文化生态而言,文化既赋予现实以意义,又需现实之承载。现实亦是一种动态存在,前文作为中国蒙古文书法在时间上的变量,本章则是其空间之凝固,在特定时间节点的静止与思考。基于丰富田野考察,集中展现蒙古文书法在中国的典型资源分布,通过分析其生存现状,提出历史与现代结合,以地域性体现原创性,以民族性体现创新性的发展之途。

刘绍勇[10](2020)在《品牌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品牌因其在市场营销与传播方面的优势,正在跨越商业与产品领域广泛应用于众多生产与服务领域,很多品牌都通过视觉识别设计系统来体现自身的理念和个性,一个品牌的颜值则从视觉形象识别开始。视觉识别设计系统是品牌形象最直观的视觉表达形式,作为最广泛的视觉语言,它涵盖了品牌每一个与受众接触点的设计,为品牌形象的构建提供了一个更宽阔、更立体的空间。因此,视觉识别设计已为品牌战略的重要手段和组成部分,它是展示品牌文化和传播品牌信息价值的最重要载体,在品牌形象塑造和传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面对美学经济条件下的消费市场,品牌的视觉识别设计所要谋求的不再是“认识”而是“认知”、“认可”,在审美营销条件下,美学在设计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美学的作用提升了视觉识别设计的表现力、识别力,能够让品牌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与受众完全沟通交流,并因此最大限度的获得竞争力与传播力。构建一套完美有效的视觉识别系统已成为一个品牌增加附加值,并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近些年在我国,虽然视觉识别设计在社会实践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可喜的成绩,但对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的研究则还处于起步阶段。所以,积极倡导在营销与传播中进行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从品牌与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的关系层面看,品牌与设计美学的相关理论是研究基础,视觉识别是研究对象,而设计美学是研究的视角。何为视觉识别设计美?视觉识别设计美是如何形成的?如何创造视觉识别设计的美,以及视觉识别设计美的如何应用?如何提高视觉识别设计美学在品牌塑造和传播信息价值方面的作用等等,是视觉识别设计美学必须研究的命题。绪论部分是对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进行介绍,并对相关概念作进一步解析和说明;第二章在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的框架搭建上,着重从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的构成、视觉识别设计的审美属性及其美学价值方面进行阐述;第三章回溯了视觉识别设计的历史,主要梳理艺术风格流派对视觉识别设计的影响,视觉识别设计产生的历史渊源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并分析了影响视觉识别设计发展的演进因素;第四章主要从视觉识别设计的审美基础要素入手,分别阐述了图形、色彩和文字等设计要素美以及规范美的表达;第五章着重探讨了视觉识别设计美学应用,概括总结出视觉识别设计审美的判断依据,提炼出原创与多维表现传达的个性美、系统性与灵活应用构筑的整体美、持久性和多元文化呈现的时代美等三方面的创新观点,并列举设计案例进行具体论述和解读。结论与展望部分对本文研究所得的成果观点以及现实意义进行了总结,并对本课题研究存在的不足和今后的研究设想做出说明。本文是笔者基于自身20多年的设计实践积累与感悟出发,以视觉识别设计与美学的关系为切入点,全方位探究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的生成机制,提出具有理论探索与实践应用价值的命题。希望能为视觉识别设计找寻新的设计方法和思路,为品牌形象建设及视觉识别设计带来新的思考。

二、怎样创造一个有生命力的标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怎样创造一个有生命力的标志(论文提纲范文)

(1)习近平关于青年成长成才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理论意义
        1.1.3 研究的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的思路
        1.3.2 研究的方法
    1.4 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点
        1.4.1 研究的重点
        1.4.2 研究的难点
        1.4.3 研究的创新点
2 相关概念解析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2.1.1 青年
        2.1.2 青年成长成才
    2.2 青年成长成才的本质
        2.2.1 青年成长成才是青年教育的核心目标
        2.2.2 青年成长成才是促进青年发展的关键要素
    2.3 青年成长成才的意义
        2.3.1 激活青年的奋斗力量
        2.3.2 增强青年的“四个自信”
        2.3.3 提升青年抵御消极思想侵蚀的能力
        2.3.4 增强青年的能力与本领
3 习近平关于青年成长成才重要论述形成的现实条件
    3.1 习近平关于青年成长成才重要论述形成的时代背景
        3.1.1 国际背景
        3.1.2 国内背景
    3.2 习近平关于青年成长成才重要论述形成的实践基础
        3.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3.2.2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3.2.3 改革开放的深入
        3.2.4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
    3.3 习近平关于青年成长成才重要论述形成的主体因素
        3.3.1 红色家风的熏陶
        3.3.2 传统文化的底蕴
        3.3.3 知青岁月的淬炼
        3.3.4 地方工作的磨砺
        3.3.5 治国理政的实践
4 习近平关于青年成长成才重要论述的理论渊源
    4.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青年成长成才思想是理论基础
        4.1.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青年成长成才的思想
        4.1.2 列宁关于青年成长成才的思想
    4.2 中国共产党人关于青年成长成才思想是理论支撑
        4.2.1 毛泽东关于青年成长成才的思想
        4.2.2 邓小平关于青年成长成才的思想
        4.2.3 江泽民关于青年成长成才的思想
        4.2.4 胡锦涛关于青年成长成才的思想
    4.3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青年成长成才思想是理论资源
        4.3.1 通过道德教育培养青年的价值观
        4.3.2 借助实践教育促进青年成长成才
        4.3.3 引导青年付诸道德实践
    4.4 西方文化中的青年成长成才思想是理论借鉴
        4.4.1 青年的形象与本质
        4.4.2 青年主体性与道德教育的结合
        4.4.3 青年思想教育的理念
5 习近平关于青年成长成才重要论述的基本内容
    5.1 以历史担当砥砺青年成长成才
        5.1.1 肯定青年的历史地位
        5.1.2 强调青年的使命担当
        5.1.3 明确青年的时代角色
    5.2 以理想信念促进青年成长成才
        5.2.1 坚定青年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5.2.2 筑牢青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5.2.3 增强青年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5.3 以“四个自信”激励青年成长成才
        5.3.1 树立青年的道路自信
        5.3.2 加强青年的理论自信
        5.3.3 坚定青年的制度自信
        5.3.4 厚植青年的文化自信
    5.4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青年成长成才
        5.4.1 青年价值目标的教育
        5.4.2 青年价值取向的引领
        5.4.3 青年价值准则的规范
    5.5 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推动青年成长成才
        5.5.1 涵育青年的爱国情怀
        5.5.2 涵养青年的道德修为
        5.5.3 提升青年的科学文化素养
        5.5.4 增强青年的身心素质与劳动素养
6 习近平关于青年成长成才重要论述的主要特点及重要意义
    6.1 习近平关于青年成长成才重要论述的主要特点
        6.1.1 时代性与科学性相统一
        6.1.2 人民性与社会性相统一
        6.1.3 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
        6.1.4 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
        6.1.5 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
    6.2 习近平关于青年成长成才重要论述的理论意义
        6.2.1 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的最新成果
        6.2.2 中国共产党青年思想的丰富与发展
        6.2.3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关于青年教育思想的传承与弘扬
        6.2.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
    6.3 习近平关于青年成长成才重要论述的实践意义
        6.3.1 为时代新人培育提供基本遵循
        6.3.2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人才
        6.3.3 为青年教育工作提供实践指导
        6.3.4 为青年全面发展提供行动指南
7 习近平关于青年成长成才重要论述的实践路径
    7.1 发展环境的营造:坚持党的领导
        7.1.1 党的领导是青年工作的基本前提
        7.1.2 加强对新时代青年的关心爱护
    7.2 社会力量的整合:协同推进青年成长成才
        7.2.1 发挥共青团在青年成长成才中的作用
        7.2.2 以学校育人优势促进青年成长成才
        7.2.3 依托新媒体信息优势促进青年成长成才
    7.3 家庭优势的发挥:强化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
        7.3.1 重塑家庭教育价值观念
        7.3.2 营造和谐家庭氛围
    7.4 自我教育的加强:激活青年追求全面发展的内在自觉
        7.4.1 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7.4.2 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7.4.3 树立远大而崇高的理想
        7.4.4 努力学习知行合一
        7.4.5 提升道德修养
        7.4.6 加强自我管理提升本领能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索引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理论概述
    一、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核心概念及其理论边界
        (一)“文化”概念的界定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的“先进文化”概念解读
    二、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一般理论问题
        (一)前提: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着高度文化自觉的政党
        (二)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主要方式
        (三)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
        (四)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原则
    三、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理论渊源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理论
        (二)列宁的文化革命和建设理论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实践展开
    一、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基本历程
        (一)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危机及文化新出路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文化道路的形成与确立
        (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发展
        (四)改革开放新时期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新使命新探索
    二、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
        (一)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阶段性特征
        (二)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经验启示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时代境遇及战略意义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时代境遇
        (一)全球化境遇及其进程中的文化表征
        (二)中国现代化境遇及其进程中的文化诉求
        (三)社会信息化境遇及其进程中的文化张力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
        (一)推进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二)实现新时代社会进步发展的重要保证
        (三)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要求的题中之意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主要成就及问题挑战
    一、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主要成就
        (一)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能力进一步增强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迈上新台阶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问题挑战
        (一)主流文化价值认同被弱化和消解的风险依然存在
        (二)文化创新转化动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需进一步增强
        (四)信息网络化给引领先进文化建设带来的冲击挑战
        (五)西方意识形态和社会思潮等对文化安全依然构成威胁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优化路径
    一、优化生成路径,夯实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石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化与创新
        (二)中国革命文化的继承与弘扬
        (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坚持与发展
    二、优化传播路径,拓展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空间
        (一)不断深化新时代网络领域文化建设
        (二)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
    三、优化认同与转化路径,深化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效能
        (一)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心聚魂作用
        (二)积极推进文化事业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现代化建设
    四、优化保障路径,完善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体制机制
        (一)优化人才保障机制
        (二)优化安全保障机制
        (三)优化制度保障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3)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1949-197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关于高校辅导员制度发展问题的研究
        (二)关于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历史起点问题的研究
        (三)关于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历史分期问题的研究
        (四)关于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历史经验问题的研究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历史开端(1949-1956)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孕育萌芽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逻辑起点
        (二)萌芽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历史流变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辅导员的呼唤
        (一)主渠道的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
        (二)主阵地的开辟:高校党团学干部队伍建设
    三、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顶层设计的提出与落实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顶层设计的提出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顶层设计的落实
        (三)“双肩挑”:清华大学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践探索
    四、开端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主要特点
        (一)实行“双肩挑”,培养与使用相结合
        (二)示范典型突出,借鉴创新一脉相承
        (三)多重角色并存,工作任务指向统一
第二章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艰辛探索(1956-1966)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艰辛探索的历史背景
        (一)思想政治革命:整风运动和“反右”斗争
        (二)经济技术革命:重视知识分子和高举“三面红旗”
        (三)文化教育革命:“双百”方针和“教育大革命”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模式的发展演变
        (一)“双肩挑”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生命力与局限性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专职化建设的学理分析与历史演进
        (三)高校辅导员队伍专职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三、“政治挂帅”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影响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政治首要性地位的重申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政治挂帅”的批判定性
        (三)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政治挂帅”的实践分析
    四、艰辛探索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主要特点
        (一)“唯政治”倾向出现
        (二)“专职化”模式初显
        (三)“大众化”状态显现
第三章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曲折发展(1966-1978)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曲折发展的历史透析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指导思想出现错误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组织机构瘫痪
        (三)高校辅导员队伍被宣传队取代
        (四)高校辅导员身份角色发生颠倒
        (五)高校辅导员队伍工作成绩遭否定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缺失造成的严重影响
        (一)严重影响了一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严重影响了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
        (三)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三、曲折发展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主要特点
        (一)队伍建设遭受环境影响
        (二)队伍建设一度停滞中断
        (三)队伍建设缺失影响很大
第四章 改革开放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及启示
    一、改革开放前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基本经验
        (一)最关键的是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二)最重要的是秉承了实事求是的理论品质
        (三)最基本的是坚持了实践检验真理的判断标准
        (四)最主要的是坚持了服务中心工作的发展逻辑
    二、改革开放前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历史教训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有良好的发展环境
        (三)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有严格的质量标准
    三、改革开放前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启示
        (一)坚持历史、现实和将来相结合的发展定位
        (二)坚持选拔、培养和使用相结合的发展价值
        (三)坚持专业化、职业化和专家化相结合的发展目标
        (四)坚持新老、专兼和红专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五)坚持以点为先、由点及面和点面相结合的发展程序
        (六)坚持顶层设计、分类实施和健全制度相结合的发展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后记

(4)新时代文化自信的使命与实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1.1 选题的国内考量
        1.1.2 选题的国际考量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及不足
        1.4.1 论文的创新之处
        1.4.2 论文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 文化自信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思想资源
    2.1 文化自信研究的理论基础
        2.1.1 马克思的文化理论
        2.1.2 列宁的文化理论
        2.1.3 毛泽东的文化理论
        2.1.4 改革开放以来的文化理论
    2.2 文化自信研究的思想资源
        2.2.1 国内思想资源
        2.2.2 国外思想资源
第三章 文化自信的基本理论
    3.1 文化自信的科学内涵
        3.1.1 “文化”的内涵及其与“文明”的关系
        3.1.2 “文化自信”与“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内涵
        3.1.3 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以及制度自信的辩证关系
    3.2 文化自信的生成机制
        3.2.1 文化自觉是实现文化自信的理论前提
        3.2.2 文化创新是实现文化自信的内在动力
        3.2.3 文化交流是实现文化自信的外部条件
        3.2.4 发展经济是实现文化自信的关键支撑
    3.3 文化自信的基本构成
        3.3.1 价值观的的自信
        3.3.2 思维方式的自信
        3.3.3 行为方式的自信
    3.4 文化自信的主要功能
        3.4.1 文化自信的动力功能
        3.4.2 文化自信的导向功能
        3.4.3 文化自信的凝聚功能
        3.4.4 文化自信的标识功能
第四章 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历史使命
    4.1 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动力性使命:为实现“四个伟大”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4.1.1 文化自信为开展“伟大斗争”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4.1.2 文化自信为推进“伟大工程”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4.1.3 文化自信为实现“伟大事业”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4.2 新时代文化自信的目的性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4.2.1 文化自信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
        4.2.2 文化自信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
        4.2.3 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标志和重要内容
    4.3 新时代文化自信的主体性使命: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4.3.1 新时代文化自信必须彰显人民主体性地位
        4.3.2 主要矛盾的有效解决彰显人民的主体性地位
        4.3.3 “美好生活需要”蕴含着鲜明的文化维度
    4.4 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功能性使命: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提供文化支撑
        4.4.1 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的重要支撑
        4.4.2 文化自信是理论自信的重要支撑
        4.4.3 文化自信是制度自信的重要支撑
    4.5 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国际性使命:拓展现代化路径、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以及引领和平发展道路
        4.5.1 拓展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
        4.5.2 通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参与全球治理
        4.5.3 引领人类和平发展道路
第五章 实现新时代文化自信历史使命的必要性、迫切性及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5.1 实现新时代文化自信历史使命的必要性
        5.1.1 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
        5.1.2 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
        5.1.3 是统筹发展和安全、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必然要求
    5.2 实现新时代文化自信历史使命的迫切性
        5.2.1 是进入“新时代”全新历史方位的迫切要求
        5.2.2 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迫切要求
        5.2.3 是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迫切要求
    5.3 实现新时代文化自信历史使命的重大挑战
        5.3.1 面临阶层分化、利益多样以及价值多元的重大挑战
        5.3.2 面临互联网安全的重大挑战
        5.3.3 面临争取国际话语权、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大挑战
    5.4 实现新时代文化自信历史使命的良好机遇
        5.4.1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5.4.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得到广泛认同
        5.4.3 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第六章 实现新时代文化自信历史使命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6.1 实现新时代文化自信历史使命的指导思想
        6.1.1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6.1.2 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
        6.1.3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
    6.2 实现新时代文化自信历史使命的基本原则
        6.2.1 坚持一元化和多样性相统一的原则
        6.2.2 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原则
        6.2.3 坚持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的原则
第七章 实现新时代文化自信历史使命的路径思考
    7.1 强化主流意识形态安全
        7.1.1 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
        7.1.2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
    7.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发展理念
        7.2.1 人民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7.2.2 人民是文化表现的主体
        7.2.3 人民是文化评价的主体
    7.3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7.3.1 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7.3.2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
    7.4 加强“四史”尤其是党史学习教育,增强使命意识
        7.4.1 “四史”的基本经验是文化自信的深厚根基
        7.4.2 “学史增信”:学习百年党史有助于实现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历史使命
    7.5 完善制度、创新理论、发展经济
        7.5.1 完善制度是实现新时代文化自信历史使命的重要前提
        7.5.2 创新理论是实现新时代文化自信历史使命的强大动力
        7.5.3 发展经济是实现新时代文化自信历史使命的根本保障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5)王朝闻美学的民族性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探索
第一章 中国社会现代转型与美学的民族性
    第一节 民族性问题的发生
        一、民族国家与民族性
        二、现代中国的民族性
    第二节 中国美学的民族性
        一、文化的民族性与民族化
        二、文艺美学的民族性
        三、中国当代美学的民族性问题
    第三节 美学民族性问题研究的本土语境
        一、全球化进程中的本土性重建
        二、王朝闻美学民族性问题的价值立足点
第二章 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建构
    第一节 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理论基点
        一、鲁迅“文艺大众化”思想的选择与转化
        二、毛泽东“文艺为人民”思想的吸收与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延衍与阐释
        四、中西美学“了然于心”的过滤与融通
    第二节 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内部逻辑
        一、作为民族性基础的人民性
        二、作为民族性命脉的大众性
        三、从人民性、大众性到民族性
    第三节 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历时性演进
        一、萌芽:“经世致用”的新艺术创作论
        二、发展:“自有我在”的审美敏感
        三、升华:“无古不成今”的民族化
第三章 多样统一: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内涵
    第一节 “我之为我”的民族性
        一、“各美其美”与“脱形取神”
        二、“美人不同面”与“审美适应”
        三、“贵乎反本”与“正末归本”
    第二节 “平衡融洽”的民族性
        一、“明道若昧”的共性
        二、“不似之似”的共通感
        三、“理有恒存”的大众性
    第三节 “各得其所”的民族性
        一、“隔与不隔”的辩证法
        二、“不罔不怠”的融通化
第四章 双重维度: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特点
    第一节 地域维度:作为民族性缘起的地方性
        一、从地方性到民族性
        二、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生成
        三、城市化与同质化的危机
    第二节 时间维度:时代性与民族性的易变
        一、时间性与民族性
        二、民族化与民族性
        三、延异的民族性
第五章 王朝闻与中国美学的民族性构建
    第一节 中国传统美学的现代转化
        一、断裂之外的延续
        二、失落民族性的再生
        三、传统理论话语方式及理论生产机制的继承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
        一、马克思主义美学进入中国
        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美学
结语 王朝闻美学的当代意义:构建美学理论的主体性
参考文献
致谢

(6)杜威艺术传播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现状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现状
    二、选题理论价值、创新性与研究思路
        (一)、选题理论价值
        (二)、创新性与研究思路
第一章 杜威艺术传播思想的生成与发展
    第一节 杜威学术生涯与其艺术传播思想的生成
        一、对共同体生活的印象与知识涉猎
        二、多元的学术实践与成熟的学术研究
    第二节 杜威艺术传播思想形成的学术资源
        一、对黑格尔学术思想的批判性吸收
        二、对达尔文与实用主义思想的借鉴
    第三节 杜威艺术传播思想的发展轨迹
        一、早期探索
        二、发展成熟
第二章 杜威艺术传播研究的范畴、起点、方法与范式
    第一节 杜威艺术传播研究的关键范畴与逻辑起点
        一、关键范畴
        二、逻辑起点
    第二节 多元方法与传统的融合:杜威艺术传播的研究方法
        一、跨学科研究理念与对心理学、哲学方法的借鉴
        二、“交融互通”的治学思想与对批判传统的吸收
    第三节 杜威以艺术传播为中心的研究范式的确立
        一、人文主义的艺术传播研究精神
        二、以艺术传播为中心的研究范式
第三章 传播视域下的艺术考察:杜威论艺术传播
    第一节 杜威论传播与艺术的本质、起源、发展
        一、艺术的社会传播本质
        二、艺术的起源发展与传播
    第二节 艺术传播活动的内在机制
        一、经验:艺术传播活动的现实起点
        二、审美经验共享:艺术传播活动的深层机制
    第三节 杜威传播论的艺术观念
        一、传播的思维模式与艺术研究的传播逻辑框架
        二、传播思维模式与研究框架下的艺术观念探析
第四章 媒介视域下的艺术审视:杜威的艺术媒介观念
    第一节 杜威论艺术生产与媒介技术
        一、对古希腊轻视“技艺”传统的反思
        二、媒介技术:艺术生产创造性探究的必要前提
    第二节 跨媒介审视:杜威论艺术媒介的自由性
        一、跨媒介视域的比较:艺术家身份的自由性
        二、艺术媒介的自由性:从内容形式到表现手段
    第三节 艺术媒介: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发展
        一、对文明与艺术关系的阐释
        二、艺术:文明传承发展的理想媒介
第五章 杜威艺术传播思想的功能与价值
    第一节 杜威论艺术传播与人的全面发展
        一、大众文化对人的不良影响
        二、蕴含完满经验的艺术对人的提升
    第二节 杜威论艺术传播与社会发展
        一、人类自由交流的推进
        二、社会共同生活的参与
    第三节 杜威艺术传播思想的当代价值与意义
        一、艺术传播理论与方法论的启示
        二、艺术传播思想的指引与启迪
结语
    一、杜威艺术传播思想的总体面貌、特征与旨归
    二、杜威艺术传播思想的缺憾与不足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7)新时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缘起
        (一)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需要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需要
        (三)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需要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之处
第一章 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理论概述
    一、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内涵和特征
        (一)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基本内涵
        (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构成要素
        (三)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基本特征
    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理论资源
        (一)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文化软实力理论资源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文化软实力理论资源
        (三)近代中国的文化软实力理论资源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理论资源
        (五)西方文化中的文化软实力理论资源
    三、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意义
        (一)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有利于提升综合国力
        (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有利于强化国家向心力
        (三)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有利于增强国际竞争力
第二章 我国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成就与经验
    一、我国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历史进程
        (一)文化软实力的基础建设时期
        (二)文化软实力的改革振兴时期
        (三)文化软实力的繁荣发展时期
    二、我国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大成就
        (一)思想道德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二)文化产品创作生产日益繁荣
        (三)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日益发展
        (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深入
        (五)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
    三、我国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基本经验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化领域的指导地位
        (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三)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人民主体性
        (四)坚持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和文化安全
        (五)坚持面向世界的文化走出去战略
第三章 新时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机遇与挑战
    一、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时代背景
        (一)文化软实力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内容
        (二)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需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机遇
        (一)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作用
        (二)文化强国战略的引领作用
        (三)科技创新发展的技术支撑
        (四)文化体制改革的制度保证
    三、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严峻挑战
        (一)我国文化软实力与国家经济影响力不相称
        (二)我国文化软实力与文明古国的地位不匹配
        (三)我国文化软实力与国家的奋斗目标不适应
第四章 新时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思路与策略
    一、立足中国,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需把握的重要关系
        (一)文化生产:把握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二)文化传承:把握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三)文化传播:把握好官方与民间的关系
        (四)文化安全:把握好开放与安全的关系
    二、借鉴世界,汲取他国文化软实力建设有益经验
        (一)美国:面向全球,提升文化世界影响
        (二)日本:固本开源,打造民族文化品牌
        (三)印度:发扬特色,坚持传统与创新并重
        (四)发达国家文化软实力发展路径给中国的启示
    三、面向未来,不断拓展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实践路径
        (一)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力
        (二)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吸引力
        (三)提升文化产业的竞争力
        (四)提升新闻媒体的国际影响力
        (五)提升文化体制机制的活力
第五章 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中的作用
    一、国家文化软实力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统一
        (一)目标上的一致性
        (二)内容上的同构性
        (三)功能上的同向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对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作用
        (一)确保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正确政治方向和健康发展
        (二)推进国家文化软实力发展的队伍建设
        (三)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建设的国家文化软实力价值和意义
        (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国际影响力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8)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生态转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4.1 学术创新
        1.4.2 不足之处
2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理论资源
    2.1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
        2.1.1 自然界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和“人的无机的身体”
        2.1.2 生态文明是“物的尺度”与“人的尺度”相统一的历史必然
        2.1.3 人的生命是向着“自由自觉”类特性的全面发展
        2.1.4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2.2 中国传统生态智慧之生命思想
        2.2.1 “平生”的生命意识
        2.2.2 “生生”的生命精神
        2.2.3 “天人合一”的生命追求
    2.3 西方生态文化中的生命思想
        2.3.1 维护生命主体的尊严
        2.3.2 生命的本质在于超越
        2.3.3 改善人类同其他生命形式之间的相互关系
        2.3.4 对西方生态文化中生命思想的批判与借鉴
3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状与困境
    3.1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状
        3.1.1 生命教育发展概况
        3.1.2 大学生生命教育发展概况
    3.2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实困境
        3.2.1 相关课程内容中生命共同体思想匮乏
        3.2.2 专业教师的整体生命观念欠缺
        3.2.3 社会实践途径之间缺乏相互配合
    3.3 大学生生命教育困境的原因分析
        3.3.1 实用主义观念严重扭曲了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
        3.3.2 物质主义价值观压抑了大学生的精神追求
        3.3.3 移动互联网络限制了大学生对生命共同体的现实体验
4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依据
    4.1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内在逻辑
        4.1.1 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外延得到拓展
        4.1.2 生命教育的功能得到优化
        4.1.3 生命教育的价值得以实现
        4.1.4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逻辑依据
    4.2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现实依据
        4.2.1 对传统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反思
        4.2.2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意义
        4.2.3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价值
5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原则和内容
    5.1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主导原则
        5.1.1 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整体性原则
        5.1.2 尊重大学生成长差异的动态性原则
        5.1.3 生命认知与生命情感相互渗透的体验性原则
    5.2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基本内容
        5.2.1 培育生命共同体的思想意识
        5.2.2 塑造基于生命共同体的集体主义价值观
        5.2.3 培养关爱生命的道德情感
6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方法和路径
    6.1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基本方法
        6.1.1 以生命体验方法激发大学生生命责任感
        6.1.2 以艺术熏陶方法强化大学生生命感受
        6.1.3 以对话交谈方法增加大学生生命关怀
    6.2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实施路径
        6.2.1 营造良好的校园生态文化氛围
        6.2.2 养成生态、健康、绿色的生活方式
        6.2.3 营造关爱生命的社会生态文化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文化生态视域中的中国蒙古文书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研究对象及选题缘起
        1.1 研究对象界定
        1.2 选题缘起整合
    2.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现状评述
        2.2 研究定位创新
        2.3 研究方法探索
    3.研究思路及价值
        3.1 “文化生态”视域解读
        3.2 研究视角与问题聚焦
        3.3 研究意义与多元价值
第一章 中国蒙古文书法的原初生成
    1.1 中国蒙古文书法生成的自然生态域境
        1.1.1 地域滋养与自然环境
        1.1.2 自由开放的游牧空间
        1.1.3 人与天谐的生存方式
    1.2 中国蒙古文书法生成的人文生态域境
        1.2.1 民族性格与书法品格构建
        1.2.2 万物有灵的自然审美精神
        1.2.3 民族交融与蒙汉文化交流
    1.3 中国蒙古文书法的原生
        1.3.1 蒙古国家建立与蒙古文字出现
        1.3.2 书写工具、材料的发展与完备
        1.3.3 本土化确认
    1.4 中国蒙古文书法萌生的文化生态要素
        1.4.1 物态要素作为书写基础
        1.4.2 制度要素作为时代激发
        1.4.3 行为要素作为形式表现
        1.4.4 精神要素作为审美蕴藉
        1.4.5 文化生态链产生与孕育
第二章 中国蒙古文书法的历史演变
    2.1 原生态时期:蒙古汗国与元朝时的萌芽与探索
        2.1.1 作为历史的起点:《成吉思汗石碑》
        2.1.2 作为交融的起始:康里巎巎与《亦都护高昌王世勋碑》
        2.1.3 消失的文字、活态的艺术:八思巴文
        2.1.4 书写特点与风格
    2.2 继生态时期:明、清与民国时期的规范与发展
        2.2.1 规范化的书写与历史留存
        2.2.2 笔法的自由与艺术的自觉
        2.2.3 晚清蒙古文书家创作代表
    2.3 新生态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后的开拓与繁荣
        2.3.1 书体的丰富与创作的多元
        2.3.2 书学及美学研究的理论深入
        2.3.3 蒙古文书法教育的逐步开展
        2.3.4 “楷书大师”哈旺加卜为代表的书家群体形
第三章 中国蒙古文书法的本体构成
    3.1 经典与庄重中的文字造型
        3.1.1 蒙古族曾用文字与书体
        3.1.2 回鹘式蒙古文造型特征
        3.1.3 八思巴蒙古文造型特征
    3.2 传统与现代中的书写工具、书写材料
        3.2.1 文房四宝中的继承与转换
        3.2.2 爿笔书法的特殊存在形态
        3.2.3 民族特色书写材料的开拓
    3.3 传承与变化中的法度表现
        3.3.1 楷书、行草、篆书中的精神传达
        3.3.2 落、行、收中的笔法凝练
        3.3.3 章法布白、书写内容、场域环境的调适
第四章 中国蒙古文书法的美学内涵
    4.1 书法艺术的多质性探讨
        4.1.1 形式美学上,蒙古文作为符号的艺术升华与陌生化效果
        4.1.2 创作美学上,线条造型中凝结而成的“有意味的形式”
        4.1.3 主体论美学上,作为蒙古族生命主体、气韵的笔墨呈现
        4.1.4 艺术社会学上,作为蒙古族文化生态的意象凝结及脉络衍射
    4.2 “和而不同”的美学特质
        4.2.1 自然:道法自然,宛若天成
        4.2.2 多元:蒙汉合璧,开放融汇
        4.2.3 复古:旧体新作,大巧若拙
        4.2.4 宏阔:英雄尊崇,阳刚气健
        4.2.5 尚圆:行云流水,和润婉转
第五章 中国蒙古文书法的文化追问
    5.1 中国蒙古文书法与汉字书法的文化涵化
        5.1.1 “美美与共”:历史脉络中主流与支流的血缘关系
        5.1.2 “各美其美”:艺术脉络中自主与自觉的独立精神
        5.1.3 “求同存异”:多质整合与边缘确认
        5.1.4 “书林异彩,蒙汉同春”:中华民族情性观的融合与共建
    5.2 基于地域性文化生态的提炼与观照
        5.2.1 物质层面:游牧生产生活形态反映
        5.2.2 精神层面:草原情怀中审美心理凝聚
        5.2.3 政治层面:民族交融与文化交流影响
    5.3 中国蒙古文书法在蒙古族艺术群族的关系网络
        5.3.1 蒙古文书法与蒙古族文学
        5.3.2 蒙古文书法与蒙古族音乐
        5.3.3 蒙古文书法与蒙古族舞蹈
第六章 现代性视域中的中国蒙古文书法
    6.1 内蒙古自治区的资源分布与整合
        6.1.1 书法专业建设、书法教育为代表的学院资源
        6.1.2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代表的民间资源
        6.1.3 蒙古文书法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融入
    6.2 中国蒙古文书法的生存现状与困境
        6.2.1 自然、人文生态变迁中的艺术本体冲击
        6.2.2 传承主体变化下的生存空间变化
        6.2.3 传统文化语境消退下的传承困境与困惑
    6.3 中国蒙古文书法的保护、转化及发展策略
        6.3.1 理清发展文脉,保存历史记忆,尊重文化传统
        6.3.2 新媒体扩大影响力、提高吸引力、增强传播力
        6.3.3 以地域性体现原创性,以民族性体现创新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10)品牌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及意义
        1.1.1 研究对象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评述
    1.3 研究进路及方法
    1.4 概念辨析
        1.4.1 品牌形象
        1.4.2 视觉识别设计
        1.4.3 区别与联系
第2章 视觉识别设计美学框架
    2.1 视觉识别设计美学构成
        2.1.1 学科归属及定义
        2.1.2 理论视觉识别设计美学
        2.1.3 历史视觉识别设计美学
        2.1.4 实践视觉识别设计美学
    2.2 视觉识别设计审美属性
        2.2.1 信息传达的功能美
        2.2.2 感知效应的形式美
        2.2.3 媒介感官的体验美
    2.3 视觉识别设计审美价值
        2.3.1 经营价值
        2.3.2 消费价值
        2.3.3 传播价值
第3章 视觉识别设计的历史与演进
    3.1 艺术流派与设计风格的变迁
        3.1.1 现代艺术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
        3.1.2 国际主义平面设计
        3.1.3 纽约平面设计派
        3.1.4 后现代主义风格
    3.2 视觉识别设计的历史渊源
        3.2.1 欧美视觉识别设计史述
        3.2.2 日本CI设计模式的形成
        3.2.3 中国视觉识别设计历史与现状
    3.3 视觉识别设计的演进要素
        3.3.1 技术进步与媒介变革
        3.3.2 社会变革与经济发展
        3.3.3 风格与审美观念更迭
第4章 视觉识别设计审美基础要素
    4.1 视觉识别设计的开发
        4.1.1 视觉识别设计目的
        4.1.2 品牌形象与视觉识别构成
        4.1.3 设计概念的设定
    4.2 视觉识别设计的要素美
        4.2.1 图形的视觉语言美
        4.2.2 色彩的情感认知美
        4.2.3 文字的视觉表征美
    4.3 视觉识别设计的规范美
        4.3.1 形态缜密与多样美
        4.3.2 要素组合秩序之美
        4.3.3 标准化应用与管理
第5章 视觉识别设计审美判断基准
    5.1 原创性与多维表现传达个性美
        5.1.1 追求创新精神
        5.1.2 差异化的体现
        5.1.3 多维视觉表达
    5.2 系统性与灵活应用构筑整体美
        5.2.1 系统构成的整体性
        5.2.2 系统化思维与整体设计
        5.2.3 适用性的表达
        5.2.4 灵活应用与多样统一
    5.3 持久性与多元文化体现时代美
        5.3.1 时尚性与持久性
        5.3.2 设计提升与更新
        5.3.3 多元文化的交融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怎样创造一个有生命力的标志(论文参考文献)

  • [1]习近平关于青年成长成才重要论述研究[D]. 罗丹.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2]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研究[D]. 吴小炜.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
  • [3]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1949-1978)[D]. 黎育生.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
  • [4]新时代文化自信的使命与实现研究[D]. 尹蕾.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2)
  • [5]王朝闻美学的民族性思想研究[D]. 张琼. 西南大学, 2021(01)
  • [6]杜威艺术传播思想研究[D]. 李晓燕. 东南大学, 2020(02)
  • [7]新时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D]. 王光荣.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8]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生态转向研究[D]. 康玲玲.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1)
  • [9]文化生态视域中的中国蒙古文书法研究[D]. 耿灿.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10]品牌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研究[D]. 刘绍勇. 吉林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如何创建一个活的标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