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会的“活力”——江浙地区调查分析

商会的“活力”——江浙地区调查分析

一、商会的“能量”——对江浙地区的考察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孙珊[1](2021)在《马克思主义在上海的早期传播研究(1899-1927)》文中研究说明开放包容、敢为人先的上海,作为工人阶级的发祥地和中国共产党组织的诞生地具有重要的代表性意义。选取上海区域作为个案,在翔实的史料基础上深入探究了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理论基础、历史背景、实践进程以及传播的主体、载体、途径、内容等,归纳总结了上海地区早期传播的特征与启示,阐述了上海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进程中的地位影响及其在中国革命面貌改观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以上对于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史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启示。上海地区具备得天独厚的经济政治环境、思想文化生态、工人阶级基础等条件,为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创造了中国其他地区未能提供的区域优势,使得马克思主义在上海的播种、开花、结果成为近代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芸集在上海的知识分子和仁人志士引介宣传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剩余价值、阶级斗争以及苏俄革命建设、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列宁主义等内容,为马克思主义在上海广泛而深入的传播立下汗马功劳。尤其是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一批新型知识分子积极投身马克思主义传播活动,从纷然杂陈的主义中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改造和救国救民的思想武器,开启了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上海工人运动和中国革命的探索之路,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以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地位演进产生了深刻影响。简言之,马克思主义在上海的早期传播实践,推动了诸多“开疆拓土”般事件率先在上海发生,如首个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首部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起草、首个社会主义青年团和新型工会组织的诞生、“外国语学社”“上海大学”等培养革命干部学校的涌起、担任中共一大等重要会议的召开地以及13年的中共中央驻地等,取得了卓越的传播效果和辉煌的历史成就。故而,上海成为中国共产党开天辟地伟大历程的起点,是当仁不让的中国“红色之城”和中国共产党“初心之地”。基于传播学理论,结合历史文献学、区域史学、传播学等研究方法,对马克思主义在上海地区的早期传播进行整体性研究,分析归纳了传播进程中呈现的显着特征,具体表现为传播主体的开创性与多元性并进、传入渠道的多面性与差异性并发、传播内容的实用性与选择性并举、传播途径的多样性与互动性并存、传播过程的演进性与辐射性并向等,彰显了上海地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引领开拓性品质。诚然,由于客观条件限制和探索经验缺乏,马克思主义在上海地区的早期传播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历史局限。譬如在传播内容上,上海早期传播者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理解还较为肤浅,理论准备有所欠缺;在传播载体途径上,多重传播方式的综合作用虽使得马克思主义得以广泛传播,但通过报刊、着作、演讲集会、平民夜校等途径学习了解马克思主义的毕竟是少部分工农群众,有机会参加夜校的工人数量极少,且工人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在传播深度和广度上尚有欠缺;在传播话语上,虽早期传播者注重理论的通俗化、口语化传播,但还存在力度不够、尚未满足民众需求等状况。然而瑕不掩瑜,历史局限的存在固然不能遮挡或否定上海地区在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发挥的突出作用以及取得的辉煌成就。上海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全国前列的地区之一,为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回望马克思主义在上海的早期传播历程,更为明晰其作出的开创性历史贡献:极大提升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力,促进马克思主义成为五四运动以来中国现代思想史上影响最巨大、成果最为丰硕的思想文化,为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精神支柱和现代文化体系的初步建立奠定基础;培育了一大批马克思主义者,促进上海工农学运动的发展,推动了党团组织的建立,指导引领了中国其他地区的传播活动及其党团组织建立,彰显了历史、理论与实践三重逻辑的辩证统一。在总结影响、特征、效果和局限的基础上,从恪守主义信仰、彰显理论魅力;坚持多维建构、创新话语体系;满足社会需要、强化实践支撑;坚持主客互动、精英大众并行;培植文化土壤、创设传播语境;强化媒介功用、协同传播方式等方面提炼并阐述了早期传播所带来的现实启示。概言之,从初心之地上海探寻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历史进程和逻辑必然,为巩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主流意识形态提供历史依据与学理支撑,是继承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路径探索征程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

朱英[2](2017)在《近代商会史研究的缘起、发展及其理论与方法运用》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80年代初商会史研究的兴起,是辛亥革命与资产阶级研究中探讨新视野、新思路的结果,章开沅先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对商会史研究率先予以大力倡导,具有开创之功。随后使商会史研究从附属于辛亥革命史的一个部分,发展成为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独立领域,主要得益于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现代化理论与方法,继而又运用公共领域、市民社会理论考察和分析商会,不仅推进了商会史研究的进一步深化,而且还使"国家与社会"这一理论分析框架逐渐广泛运用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更多领域。近30余年商会史研究的发展历程表明,学术研究的拓展深化需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唯物史观指导下不断进行创新,同时也应避免在借用当今西方新理论与方法的过程中出现生搬硬套与削足适履的偏差。

蔡豫[3](2017)在《“以党治国”在地方层级的实践—国民党浙江省党部研究(1924-193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民党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政党,在中国开创“以党治国”的先河,对此后政局的走向产生了深远影响。学术界过往比较重视国民党中央的活动,对国民党地方党部的研究则相对薄弱。本文从国民党浙江省党部入手,考察国民党在地方层级的治理思想、组织活动、党员构成、党政关系等方面。通过这些研究可以揭示国民党在大陆执政期间,尤其是在抗战前相对稳定的十年里,其核心统治地区的地方党组织的运作模式与政治生态。本文由绪论、正文、结语、参考文献、附录等几部分组成。正文部分由六章组成。第一章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国共合作和浙江政局两个方面入手,分析浙江国民党组织产生的背景;第二部分叙述国民党浙江临时省党部建立的过程及其初期的发展状况。第二章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孙中山逝世导致了国民党内权威丧失开篇,以国民党内上层分化对其下级浙江省党部的影响入手,论述浙江省党部如何走向分裂;第二部分着重分析国民党在浙江如何一步步从“容共”走向“清党”,进而造成浙江省党部领导层的全面洗牌和基层党务的彻底瘫痪。第三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清党”后浙江省党部机关的嬗递,厘清其发展脉络并分析省党部频繁更替现象背后的政治逻辑;第二部分从蒋介石通过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独揽大权的态势出发,分析蒋在浙江的人马如何通过党员总登记、党员训练、划分基层党组织等一系列措施整治党务,以达到巩固统治的目的;第三部分主要分析浙江国民党组织在改组后的组织形态,其中包括省党部的组织架构、领导层人事布局以及基层党员的职业构成。第四章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国民党的宣传舆论政策着手,分析省党部如何钳制言论及镇压异己思想;第二部分从国民党的党化教育入手,分析省党部如何干涉学校教育,控制学生思想;本章通过对上述两个领域的论述,指出国民党有别于此前所有统治集团的特点不仅在于党权对社会的渗透和笼罩,也表现在对文化的干涉以及对思想的禁锢。第五章从浙江省政府与省党部的结构性矛盾切入,以党政双方围绕“二五减租”的分歧与冲突为例,揭示国民党所宣扬的“以党治国”理念如何在地方“党政分开”的政策下消解、变形。第六章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探讨民族主义在中国的源起以及国民党对民族主义的态度;第二部分着重分析国民党作为标榜民族主义的政党,其下属的浙江省党部在抗战全面爆发前的民族主义浪潮中所持的态度以及所采取的措施。本文的结论是:国民党浙江省党部治理浙江党务期间所实行的政策有一部分值得肯定之处,但其总体上是一种专制统治,目的旨在维护国民党一党专政地位。浙江省党部对浙江的治理总体上可概括为“有限党治”,即一种党政不能合一,党权受到限制,不能充分施政,程度较低的“党治”形式。而浙江省党部推崇的“以党治国”方针其实是中国传统的中央集权的专制体制与苏联一党制下的全能主义政治模式的某种糅合。这样一种政党体制和国家治理模式由国民党所开创,继而成为20世纪上半叶塑造中国现代国家形态的关键因素。

卞云骢[4](2016)在《箔商业与近代上海社会》文中指出本文所论及的箔商业为私营箔商业,以晚清到民国时期为主要考察时段,以近代上海箔商行业及其行业群体为考察对象,梳理该行业的起源与发展历程,考察其在商品流通领域的各个要素与环节,探讨行业经营与行业群体的特征,并分析行业衰弱的原因。论文主要依据的资料为上海市档案馆的相关档案、上海地方志史料、《申报》以及其他一些民国报刊资料。近代上海的箔商业处在新旧并存、华洋杂处的社会环境之中,其缘起、兴盛乃至衰弱都与近代上海社会经济和文化风俗紧密相关。上海的箔商业起步晚,却最终赶超杭州成为江浙地区最大的锡箔集散地,主要得益于交通便捷、市场广阔。经营箔商业需要相当的财力,合资经营是上海箔商业的主流。因受上海文化习俗影响,箔商业利润不菲。从事箔商行业的商人群体中,浙江籍占较大比重。箔商业的资方群体与劳方群体分别组有各自的行业组织——箔商业同业公会与箔业职工会,来维护各自的利益。其中,年富力强者多居于同业公会领导层,年轻力壮者组成职工骨干。他们普遍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并具有各种专长。其薪酬与所在箔庄经营状况挂钩,而休假则以锡箔销售的淡旺季来确定,具有较强的自由度。近代以来,民国政府倡导破除封建迷信,民间的民主科学思想也有相当的滋长,移风易俗逐渐展开,葬俗、祭祀等礼仪活动都出现了趋于开明的新变化。政府则通过对箔商业课以重税的方式,以“寓禁于征”来限制其发展,也试图通过行政命令的方式强制取缔焚烧锡箔等被视为”封建迷信“的传统习俗。在社会风俗和政府决策的双重影响下,近代上海箔商业的发展呈现整体衰落的演变轨迹。但由于传统习俗仍然顽强地存在,因此箔商业是衰弱但仍然延续着。而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社会主义改造,彻底地将私营箔商业纳入了国家计划经济体制之中。

孙菊剑[5](2016)在《基于顾客价值的丝绸品牌文化营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丝绸生产国,也是最大的丝绸消费国之一。丝绸原产自中国,丝绸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自古以来丝绸产品作为文化传播的纽带,成为中国在国际上的文化名片。在这样的市场背景和文化背景下,全面分析丝绸品牌的外部市场环境,深入了解国内丝绸产品的感知价值现状,研究丝绸品牌如何从文化层面制定品牌营销战略,依托丝绸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重建竞争优势,对于实现国内丝绸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归纳梳理了丝绸营销与文化营销相关理论,提出实现丝绸品牌差异化的重要途径是文化营销的观点。论文通过研究文化营销、丝绸文化与丝绸营销的相关理论与文献,重点分析了丝绸营销与文化营销的结合点,提出了丝绸品牌实施文化营销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论文对一般外部市场环境的几个主要方面进行了逐一探讨;采用“五力模型”对丝绸产业竞争现状进行了描述;还使用了“SWOT分析法”对丝绸品牌目前存在的内部优势与劣势、外部机会与威胁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丝绸自主品牌唯有采取差异化的竞争战略,才能保持持久的市场竞争优势,文化营销是实现品牌差异化的重要工具。(2)对丝绸产品的顾客价值进行了质化和量化的研究。论文采用了质化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法,研究了丝绸产品的顾客价值。在质化研究中,依据顾客价值理论,采取经典扎根理论的工作思想和研究方法,对丝绸产品的顾客价值维度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半开放式访谈调查收集相关数据,对调研数据进行实质性编码和理论性编码,总结出丝绸产品的顾客感知价值维度和期望价值维度。在感知价值的感知收益中,情感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都与文化营销直接相关联,表明丝绸文化营销十分重要且必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丝绸产品的顾客价值相互作用机理模型,以及丝绸产品的顾客价值与文化营销逻辑关系。讨论了丝绸品牌的顾客感知价值、顾客期望价值和企业设计价值三者之间的关系和冲突,并结合部分丝绸品牌案例对丝绸顾客价值的冲突管理进行了探讨。在顾客价值质化研究的基础上,依据顾客的丝绸感知价值进行了市场细分量化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共获得2151份有效样本,并运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消费者对丝绸产品的文化价值认可度最高。不同细分市场的感知价值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与相关性。影响丝绸消费的关键驱动因素有六个:功能因子、使用因子、偏好因子、社交因子、价格因子与时尚因子。根据这六个关键驱动因素可将丝绸消费者分成了三个具有明显差异的细分市场。其中,忠诚型市场是丝绸品牌核心的现实消费群体,而平淡型和理智型市场则是重要的潜在消费群体。(3)提出了丝绸品牌的文化营销实施策略。基于顾客价值研究的结论,论文从文化营销的角度,结合丝绸品牌的实际案例,对丝绸品牌的文化营销对策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丝绸品牌文化定位的三种主要来源和丝绸品牌文化创建的路径与方法,并将审美文化营销、情感文化营销、传统文化营销和知识文化营销贯穿于丝绸品牌的文化营销策略中,分别从产品开发策略、品牌活化、品牌文化传播等几个方面对丝绸品牌文化营销的具体实施进行了探讨。

李晓旭[6](2015)在《清末民初江浙地区报纸阅读现象研究》文中指出大众传媒与社会变迁关联密切,一方面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另一方面,它又会积极推动社会的发展。但是,如果大众传媒要真正推动社会的发展,其中一个很关键的环节就是大众传媒如何与大众联接。只有让大众传媒成为大众的消费品,才有可能使大众传媒发挥社会推力的功效。晚清以降,社会正处于“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变动的社会产生了大量的信息需求,而信息需求又催发了大众传媒的发展,报纸作为西风东渐的“舶来品”即在此种情境中迅速生长。特别是清末民初时期,社会结构发生深刻的变革,办报高潮迭起,各类报纸层出不穷。由此,这些报纸如何与民众关联,俨然已经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本文之所以对清末民初江浙地区的阅报现象进行考察,主要是基于如下考虑:一是阅报行为是报纸和大众发生联接的必须环节,通过阅报,可以让报纸功效真正落地;二是江浙地区接近上海这一近代新闻出版中心,其受上海的辐射影响以及自身的仿效意识,使得这一地区的大众传媒业相对其他地区更为成熟。因此,报纸与大众发生关联就有了必需的前提;三是近代社会中江浙地区比较发达的经济基础和深厚的文化积淀,为大众的报纸消费提供了先天有利条件,报纸与大众的关联也可能更为典型。因此,从清末民初的江浙社会这一窗口,可以比较清晰地呈现报纸这一大众传媒是如何逐步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据此,本文的论述从以下四个层面展开:一是分析江浙社会催生读报行为的各种有利条件,如报纸数量的快速增长、深厚的文化积淀、变动社会的信息需求、交通邮递的发行支撑等因素,为阅报之风的兴起提供了可能,试图说明“阅报兴起”的问题。二是分析当时的主要报纸读者。由于报纸的传播符号是文字,所以把官员、传统士人、新式学生、商人四个主要读者群体作为考察对象,试图说明“谁在阅报”的问题。三是分析当时读者的阅报方式。个人购阅、阅报社、图书馆等路径,是当时人们能够读到报纸的主要方式,由此试图说明“怎样阅报”的问题。四是分析阅报行为对社会发展的哪些层面产生积极影响,试图说明“阅报作用”问题。

詹琳,蒋和平[7](2014)在《江浙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路径与经验》文中研究指明江浙地区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立足于产业引导与园区建设,取得了巨大成效。基于江苏与浙江两省国家级现代化农业示范区的实地考察结果,归纳了江浙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路径,按照现代农业内部的经营组织形式,以及政府与经营主体在现代农业发展中起到的不同作用,总结了"浙江模式""苏南模式"与"苏北模式"3种典型经验,剖析了两地现代农业在经营主体类型和体制、扶持资金使用方式、可持续发展动力以及金融上存在的4类主要问题,并提出推进经营体制机制创新、优化财政扶持方式、推进现代农业配套设施用地制度改革以及完善农业投融资平台建设等政策建议。

栗蕊蕊[8](2013)在《社会文化变迁中公民教育的本土演进 ——基于民国时期中小学的历史考察》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中国民众在救亡图存的探索中,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人的现代化之于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意义,也越来越踊跃投身于现代性人格养成的教育实践中。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文化中本没有公民、公民教育的提法。作为外源性事物,公民教育在中国历经与其发源地迥异的演进历程,前行的步履艰难而多舛。整体而言,中国公民教育依托于思想先导,成熟于思想引导与教育实践的互动,思想与实践构成公民教育发展中的两个支点。因此论文第一章重点探讨公民、公民教育思想的理论推进。回望公民及公民教育思想萌蘖的历程,主要集中于两方面:其一,公民理想渐次导入的历程,即公民观念在中国中从无到有、从模糊到清晰的历程。从清末进步思想家、出使人员及传教士的思想传播,梁启超、康有为、严复等有关公民人格的初步构建,到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蔡元培民主教育思想的绽放,再到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启蒙,国人在进步人士的思想引领下生发了对公民人格的热切向往。其二,国人引入异域公民教育理论,以图在时代际遇中为社会发展塑造适宜人格的努力。从凯兴斯泰纳到杜威,域外的公民教育理论经教育界、思想界的译介在中国得以传播,为公民教育落地生根进行了理论铺垫。从根本上讲,前者侧重从臣民到公民的思维转换,后者侧重公民人格的理论探求,在历史时空中是胶着融合而须臾不可分。公民教育的实践推进集中呈现于第二章,其本土演进的纵向脉络大致分为三个时期:首先,修身教育的更易与公民教育的萌生(清末-1922年),清末修身教育向公民教育的历史转轨因循了自下而上、自民间而至官方的路径。其次,公民教育的实地讨论与本土实践(1923-1927年),围绕公民科的性质、理念、教学、课外陶冶等问题民间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触角深入学校层面,这一时期掀起的公民教育运动是公民教育走向高潮的一个重要契机。再次,公民教育趋向异变(1928-1949年),自由宽大的社会氛围为权威主义所取代,公民教育遁入党治意味浓厚的新时期。课程、教科书、课外活动是公民教育中最值得探讨的话题,也是公民教育历史变迁的时代缩影。因而,第三、四、五章以问题为中心进行研究,分别围绕课程、教科书、课外活动展开。第三章重点探讨民国时期中小学公民教育的课程变迁。课程层面,中小学公民教育历经修身科——公民科——三民主义与党义科——公民与公民训练科的转变。从某种意义上说课程变迁正是公民教育本土演进的主线,也是中国社会文化变迁的缩影。不同历史阶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既有差异性,又有千丝万缕的连续性,这正是公民教育本土演进中传统与现代、中与西、民间与官方等多重力量共同作用的生动写照。第四章重点探讨民国时期中小学公民教育的教科书变迁。清末以降,教科书的编审制度、出版机构、教科书种类和数量等都有所变化。教科书文本更是历经更易,内容导向、表述方式、编写体例及语体形式都有所不同。整体而言,形式上愈加完善,但形式服务于内容,教科书的递演中不难窥见自臣民到公民再到党治下“公民”的历史转轨。第五章重点探讨民国时期中小学公民教育的课外活动变迁。重点择取了学生自治会和童子军两项,分析公民教育推进过程中在课外活动层面的展现。学生自治会迂回发展的历史本身就是不同阶段公民教育培养导向变化的印记,因而侧重从纵向展开讨论;童子军自民国前后引入中国,主要历经民办至官办、军事训练而及政治训练的变迁。

邓晶[9](2012)在《近代汉口总商会研究(1916-1931)》文中研究表明长期以来,商会史研究是中国近代史史学界研讨的热点,20世纪初,中国近代商会制度基本确立。学术界在研究商会史课题上取得的成果是有目共睹的,但考察目光比较集中于上海、天津、苏州等少数沿海城市,对内地商会如汉口商会的研究相对不足。这些沿海城市较汉口来说受资本主义的冲击方式比较直接,在政治化、商业化及国际化程度等方面皆有其自身的特点,同时,其区域特色与汉口经济社会亦有所差别。本文以近代汉口总商会(1916-1931)为对象,通过对汉口总商会兴起与发展过程的研究,对近代汉口总商会的组织演进及运行机制、与地方政治的关系,在区域经济社会中的作用、对城市建设的影响以及商会的“外交活动”等方面进行了概括和描述,表现出内地商会自身一些与众不同的特征。从而分析和讨论在民国时期军阀割据的政局之下,作为中间阶层的商人社团的所扮演的角色及其在经济社会中所反映的面貌与地位,反映了近代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演进艰难历程的一个侧面。本文拟以历史档案和报刊史料为依据对汉口总商会进行初探性研究,对近代汉口总商会在其存在时期所从事的政治活动与社会经济等方面的活动作初步探讨,分析汉口总商会内部的组织演进及运行机制、汉口总商会与北洋政府、国民政府等政治关系、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对城市建设的支持推进及其在“外交活动”中的表现和作用,进而分析汉口地区商会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本课题采用区域化和网络化的研究视角和地方史的角度出发去理解近代中国,阐述中国近代经济社会演进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加上通过透视活跃在其背后的人物及事件,以进一步全面展现汉口总商会在社会变迁中的真实面貌与历史作用。在近代中国早期现代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汉口总商会在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从汉口商务局到到汉口商务总会再到汉口总商会,体现了汉口商会从官办机构向民间独立团体逐渐转化的过程,同时,汉口总商会通过自身的不断发展,在组织上也有较大变革,其组织结构和体制更加民主和法制化,逐渐趋向于完善;在处理与地方政府的关系方面,不仅表现为汉口总商会在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对于政府的支持与合作,而且还有双方之间大量的在具体事务中的冲突与矛盾,同时,在内战不已、军阀剥削严重的情况下,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协调、制衡社会的作用;汉口商会从开始建立就肩负着振兴工商、挽回利权的历史重任,在汉口总商会和各商业行帮的引导下,构成了一个“全国性的贸易市场”。在汉口商会成立以后,以汉口为中心的华中各地县镇商务分会纷纷建立,形成了以汉口为中心的区域商会网络,其范围覆盖了整个华中地区,对促进市场的繁荣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区域市场的发展也推动了汉口总商会区域商会网络的扩展和完善;作为当时汉口社会最主要的利益团体,汉口总商会不仅主导了辛亥革命后的汉口重建,还与政府互相扶持共同合作,促进了市政建设的完善,维护了社会治安,进一步发展救济与慈善事业,并以其强大的资金支持作为后盾,在城市的公共事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关系到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汉口总商会急切寻求救亡图存的措施,以期发展壮大自己的实力,改变祖国和同胞的前途与命运,同时,汉口总商会还积极参与了上海总商会组织开展的国际交往和“商务外交“活动,开拓了汉口商会走向世界的新步伐。

何金凤[10](2011)在《以武钢为中心的区域钢铁产业链群规划及建设》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和中国钢铁产业政策的调整,钢铁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企业要想在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必须要结合自己企业的特征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本文主要从钢铁产业链群为出发点来扩展到产业整体的集群效应。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仅是原料等上游的竞争,还有人才、技术、信息、流程管理等方面企业内部资源优化整合,更重要的是企业的发展是在特定的宏观和微观环境中开展的,并且企业间还存在着竞争合作的关系。钢铁企业属于特殊的行业,所以提高本企业的竞争力必须要在我国和国际行业的经济环境这种大经济背景和不同国情的政策下进行分析,提出了本文中的观点——产业链群建设。本文以国内外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的研究现状为背景展开讨论,最终的落脚点是怎样建设钢铁企业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并且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来提高企业竞争力这个问题。本文先从行业分析入手,然后结合分析企业现状,提供了要素分析、结构分析、乘数效应分析等这些分析的工具,得出钢铁企业能够实施产业链群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最后结合具体钢铁企业,得出构建企业的产业链群模式,提出相应的技术和政策支持。全文主要内容可以简述如下: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适合条件,综述了国内外专家及其研究该领域的权威机构的研究现状,概述了论文的基本框架、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章概述了产业集群理论基础。本章节主要分析了构建本文整体框架的理论支持,在分析中使用了宏观和微观结合的方法。第三章主要阐述了钢铁企业的具备的条件,企业的宏观的经济和政策条件,在用最近的数据进行了量化分析,得出企业建设产业链群的可行性。第四章提出了建设产业链群的框架,提出战略目标,具体的实施步骤。第五章结合案例,详述了产业链群的实施机制建设。第六章简要提出钢铁企业的产业链群建设的任重道远,并提出政策建议。总之,钢铁企业提升竞争力是在工业发展的现实背景下提出的,其目的是通过本文的研究为武钢提升竞争力和战略选择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二、商会的“能量”——对江浙地区的考察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商会的“能量”——对江浙地区的考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马克思主义在上海的早期传播研究(1899-1927)(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
        (一)问题的提出
        (二)选题意义与价值
    二、国内外主要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现有成果述评及努力方向
    三、关键概念的界定
        (一)马克思主义
        (二)早期传播
    四、研究框架与内容
        (一)基本分析框架
        (二)具体篇章结构
    五、研究思路、方法与可行性分析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可行性分析
    六、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理论溯源和历史背景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学理阐释
        一、“物质承担者”满足马克思主义国际化品质要求
        二、“报刊优势”提供马克思主义政治传播的可靠平台
        三、“主客兼具”创造了列宁灌输理论的实现条件
        四、传统文化的契合特征及变革性内涵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政治经济环境
        一、政治斗争传统与政党活动中心的生成
        二、近代工业崛起与思想舆论重镇的塑造
        三、租界“缝隙”与新思想传播空间的开拓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思想文化生态
        一、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潮流的掀起
        二、“移民”城市与思想自由生态的形成
        三、新型知识分子与传播群英的荟集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阶级基础
        一、工人阶级力量壮大及独特优势
        二、工人阶级悲惨境遇与变革社会诉求
        三、工人阶级意识增长及其政治斗争
    第五节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民众心理
        一、反帝反封建的双重诉求
        二、“以俄为师”的心理趋向
        三、“趋新求变”的改造心态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历史轨迹与实践进程
    第一节 作为异质文化“新学说”的引入介绍(1899-1916)
        一、马克思主义在上海的“登场”
        二、辛亥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学说在上海的介绍
        三、十月革命前马克思主义引介的内容及特征
    第二节 作为解决问题“新思潮”的广泛传播(1917—1921.06)
        一、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上海传播道路的开启
        二、五四运动与上海马克思主义传播中心地位的形成
        三、社团兴起、主义崛起与马克思主义在上海的流行
        四、思想界“论战”与马克思主义在上海话语权势的建立
    第三节 作为变革社会“新主义”的深入传播(1921.07—1927.07)
        一、中国共产党创立与马克思主义的宣传
        二、国共合作局面与马克思主义的扩展
        三、国民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推进
        四、哲学论争与马克思主义的扞卫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主体力量
    第一节 资产阶级群体
        一、资产阶级改良派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
        三、资产阶级传播群体的共性因素
    第二节 新生代思想群体
        一、无政府主义者群体
        二、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群体
    第三节 国际人士
        一、传教士群体
        二、共产国际组织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载体途径
    第一节 报刊杂志与马克思主义“群集性”传播
        一、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及共产党人的宣传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及国民党人的宣传
        三、商业性、研究系报刊与马克思主义介绍
        四、报刊杂志作为马克思主义传播载体的表征
    第二节 经典着作与马克思主义“系统化”传播
        一、商业出版机构与马克思主义传播
        二、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出版马克思主义着作
        三、社会政治动员中的宣传册和传单
    第三节 学校工会与马克思主义“组织化”传播
        一、创办学校与马克思主义者培养
        二、新式工会与马克思主义在工人中扎根
    第四节 纪念活动与马克思主义“仪式化”传播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纪念活动
        二、国际共运重要事件、节庆日纪念活动
        三、近代中国重要人物、事件和节日纪念活动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一、唯物史观概念的解读
        二、唯物史观基本内容和作用的阐发
        三、唯物史观视域下的中国实际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论
        一、剩余价值概念及内容的普及
        二、剩余价值学说视域下的中国问题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
        一、对阶级斗争学说的理解
        二、阐发阶级斗争历史作用
        三、批驳非阶级斗争观点
        四、宣扬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第四节 苏俄革命建设、列宁主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一、俄国十月革命的关注
        二、宣传苏俄建设及其成就
        三、列宁主义的大力宣介
        四、介绍革命理念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第五节 中国革命路线方针及政策
        一、国共合作的呼吁和倡议
        二、工农学运动的宣传与执行
        三、国民革命的倡导与鼓动
        四、妇女解放的宣传与实践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总体评价及现实启示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特征
        一、传播主体开创性与多元性并进
        二、传入渠道多面性与差异性并发
        三、传播内容实用性与选择性并举
        四、传播途径多样性与互动性并存
        五、传播过程演进性与辐射性并向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效果及局限
        一、马克思主义影响力提升与话语体系初步建立
        二、马克思主义者培育与工农学运动发展
        三、党团组织的创立及其对全国其他地区的引领
        四、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历史局限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现实启示
        一、恪守主义信仰,彰显理论魅力
        二、坚持多维建构,创新话语体系
        三、满足社会需要,强化实践支撑
        四、坚持主客互动,精英大众并行
        五、培植文化土壤,创设传播语境
        六、强化媒介功用,协同传播方式
结语:历史、理论与实践逻辑的辩证统一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2)近代商会史研究的缘起、发展及其理论与方法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商会史:辛亥革命与资产阶级研究中探讨新视野和新思路的产物
二、视野、理论、方法的拓展与商会史研究的不断深化
三、结语

(3)“以党治国”在地方层级的实践—国民党浙江省党部研究(1924-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中国大陆学者的研究
        (二)境外学者的研究
        (三)问题与展望
    三、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一)研究方法
        (二)资料来源
第一章 国共合作与浙江国民党组织的兴起
    一、“联俄容共”与国民党“一大”
        (一)“联俄容共”的开端
        (二)孙中山的策略与“以党治国”
        (三)国民党“一大”与国共合作局面的正式形成
    二、国民革命前的浙江政局
        (一)从浙人治浙到北洋入浙
        (二)江浙战争与孙传芳入浙
    三、国民党组织在浙江的初期活动
        (一)浙江临时省党部的成立
        (二)浙江国民党组织在初期的发展与困境
第二章 国民革命期间浙江省党部的演变
    一、国民党“二大”前后浙江党部的矛盾与分裂
        (一)孙中山逝世与国民党的分化
        (二)浙江省党部的分裂
        (三)沈定一与西山会议派合流
    二、国共合作破裂与浙江“清党”运动
        (一)北伐胜利进军与浙江的响应
        (二)北伐军入浙前后国共裂痕的显现
        (三)蒋介石厉行“清党”与浙江党务的瘫痪
第三章 、党务重组与组织形态的确立
    一、“四·一二”后省党部机关的嬗递
        (一)改组委员会与清党委员会时期
        (二)“非法改组”时期
        (三)临时执行委员会时期
        (四)指导委员会的成立及其治党理念
        (五)中央权力斗争在“核心地区”的投射
    二、党员总登记
        (一)登记的目的
        (二)登记条例的出台及其实质
        (三)浙江指委会对登记的执行情况
    三、党员训练
        (一)训练的目标与内容
        (二)训练实施情况
    三、区党部与区分部的设置
        (一)指委会对基层党组织的认识
        (二)相关法规与实施情况
    四、改组后的组织形态
        (一)执委会的成立与组织架构的定型
        (二)党员的吸收与构成
第四章 国民党对浙江基层的渗透
    一、省党部对浙江宣传舆论的掌控
        (一)宣传系统的初创
        (二)舆论干预的升级
        (三)省党部宣传体系的定型
    二、党化教育
        (一)党义教师及党义课程的选定
        (二)党化教育的实施
第五章 浙江的党政关系
    一、省党部与省府的结构性矛盾
    二、省党部与省政府围绕“二五减租”的矛盾与冲突
        (一)浙江农村社会形态与“二五减租”的出台
        (二)省政府废除“二五减租”与省党部的应对
        (三)南京介入与事态的平息
第六章 民族主义与浙江省党部
    一、民族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兴起
        (一)中国民族主义的起源
        (二)国民党与民族主义
    二、日本侵华与省党部民族主义的高涨
        (一)省党部对日本两次出兵山东的反应
        (二)日本加速侵华与省党部的应对
        (三)涉日舆论背后的政治逻辑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后记

(4)箔商业与近代上海社会(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第一章 近代上海箔商业的发展历程与经营情况
    第一节 近代上海箔商业的缘起与发展
        一、江浙锡箔业的缘起
        二、上海的纸箔业与箔商业
        三、上海箔商业的数量规模与发展阶段
    第二节 近代上海箔商业的经营情况
        一、产地变迁
        二、产品运输方式及路线
        三、所有制形式
        四、锡箔种类及售价利润
        五、店铺规模
        六、行业特点
第二章 上海箔商业群体与组织
    第一节 上海箔商业群体分析
        一、籍贯组成
        二、年龄结构
        三、文化水平与技术专长
        四、工薪待遇和劳休制度
    第二节 箔工与箔商的行业组织
        一、箔工的组织:箔业职工会
        二、箔商的组织:同业公会
第三章 上海箔商业衰落的原因
    第一节“寓禁于征”的尝试——税率之争
        一、清末民初以来的箔税
        二、“江浙箔类特税”的开征
        三、江浙箔商业的集体抗争
    第二节“取缔迷信用品行业”风波
        一、破除迷信的尝试
        二、《取缔经营迷信物品业办法》的出台
        三、江浙箔商业与浙江省府的联合抵制
    第三节 近代以来的风俗变迁
        一、丧葬礼俗的演化
        二、节时祭祀的变迁
        三、盂兰盆会的衰落
    第四节 箔商业的进一步衰落与公私合营
        一、箔商业与其他行业的联合改组
        二、私营箔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附件

(5)基于顾客价值的丝绸品牌文化营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文化背景
        1.1.2 市场背景
    1.2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1.2.1 文化营销的相关研究
        1.2.2 丝绸文化的相关研究
        1.2.3 丝绸营销的相关研究
    1.3 本研究问题的提出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的总体设计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技术路线
        1.4.3 本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中国丝绸品牌的外部市场环境分析
    2.1 丝绸品牌的一般外部环境分析
        2.1.1 政策法律环境
        2.1.2 经济环境
        2.1.3 社会文化环境
        2.1.4 技术环境
    2.2 丝绸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2.2.1 中国丝绸产业的沿革
        2.2.2 丝绸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2.2.3 丝绸自主品牌的SWOT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丝绸顾客价值的质化研究
    3.1 质化研究的方案设计
        3.1.1 质化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3.1.2 质化研究的内容
        3.1.3 质化研究方法的选择
        3.1.4 质化研究的实施过程与样本分布
    3.2 丝绸顾客价值的质化研究
        3.2.1 丝绸顾客感知价值的实质性编码
        3.2.2 顾客感知价值的理论性编码
        3.2.3 丝绸顾客期望价值的实质性编码
        3.2.4 丝绸顾客期望价值的理论性编码
        3.2.5 丝绸顾客价值的模型构建
    3.3 丝绸顾客价值的管理
        3.3.1 丝绸顾客价值的差距管理
        3.3.2 丝绸顾客价值与文化营销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丝绸顾客感知价值的量化研究
    4.1 量化研究的方案设计
        4.1.1 量化研究的目的与问卷设计
        4.1.2 预调研及问卷调整
        4.1.3 正式问卷的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
    4.2 不同群体的丝绸感知价值比较分析
        4.2.1 不同性别群体的差异
        4.2.2 不同年龄群体的差异
        4.2.3 不同收入群体的差异
        4.2.4 不同职业群体的差异
        4.2.5 不同居住地群体的差异
        4.2.6 不同文化程度群体的差异
        4.2.7 态度、能力与结果三者的相关性分析
    4.3 基于顾客感知价值的丝绸细分市场研究
        4.3.1 信度与效度检验
        4.3.2 丝绸消费的驱动因素分析
        4.3.3 丝绸市场的聚类分析
        4.3.4 市场细分及文化营销对策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丝绸品牌的文化营销策略
    5.1 丝绸品牌的文化定位
        5.1.1 品牌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5.1.2 丝绸自主品牌的品牌文化现状
        5.1.3 丝绸品牌文化的构建
    5.2 丝绸品牌的产品文化营销策略
        5.2.1 丝绸品牌的产品文化定位
        5.2.2 丝绸品牌的产品开发策略
        5.2.3 丝绸品牌的服务文化营销
    5.3 基于文化营销视角的丝绸品牌的活化
        5.3.1 品牌活化的相关理论
        5.3.2 丝绸品牌活化的现实可行性
        5.3.3 基于情感价值的丝绸品牌怀旧营销
    5.4 丝绸品牌的文化营销传播
        5.4.1 丝绸品牌的POP文化营销传播
        5.4.2 丝绸文化活动与丝绸文化营销传播
        5.4.3 丝绸博物馆与丝绸文化营销传播
        5.4.4 丝绸教育与丝绸文化营销传播
        5.4.5 网络渠道的丝绸品牌文化营销传播
        5.4.6 丝绸文化营销传播的战略协同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研究局限与展望
附录1 :丝绸顾客感知价值的范畴
附录2 :丝绸顾客期望价值的范畴
附录3 :丝绸消费者调查问卷
附录4 :高档丝绸标志认定企业的品牌文化概况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科研情况
致谢

(6)清末民初江浙地区报纸阅读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动因
    (二) 文献回顾
    (三) 研究目的与内容
    (四) 研究说明
一、江浙报业发展与阅报风气初兴
    (一) 三次办报高潮中的江浙报业
    (二) 报纸在江浙地区的扩散
    (三) 阅报风气的初兴
二、报纸阅读群体的构成
    (一) 官员群体
    (二) 士人群体
    (三) 学生群体
    (四) 商人群体
三、报纸阅读的获取途径
    (一) 个人购阅
    (二) 公共文化组织
四、报纸阅读的社会效用分析
    (一) 阅报促进思想观念的转变
    (二) 阅报推动社会风气的改良
    (三) 阅报提高对报纸作用的认识
结语
附表 清末民初江浙地区出版报纸名录(1898-1926)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浙江师范大学学位论文诚信承诺书

(7)江浙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路径与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江浙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路径
    1.1 以园区化建设为突破口
    1.2 以生态化建设为增长极
    1.3 以品牌化建设为盈利点
2 江浙地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做法
    2.1 浙江模式———“小承包、 大经营”
    2.2 苏南模式———集体合作农场模式
    2.3 苏中模式———适度规模农场模式
3 江浙地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的经验总结
    3.1 加强对农业园区建设的规划与管理
    3.2 将示范区建设作为现代农业建设的系统工程
    3.3 化解 “政府要粮” 与 “农民要钱” 的矛盾
    3.4 增加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投入
    3.5 积极引导现代农业 经营主体成为建设和经营的主体力量
4 江浙现代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经营主体类型和体 制存在缺陷 , 影响现代农业绩效
    4.2 现代农业扶持资金来源渠道多, 使用方式需改进
    4.3 现代农业发展成本较高, 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
    4.4 金融资本进入受到抑制, 制约现代农业发展
5 江浙地区推进现代农业 发展的对策措施
    5.1 推进经营体制机制创新, 强化产业队伍建设
    5.2 整合财政资金, 优化财政扶持方式
    5.3 依法推进现代农业配套设施用地制度改革
    5.4 建立农业投融资平台, 完善农业再保险机制

(8)社会文化变迁中公民教育的本土演进 ——基于民国时期中小学的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和意义
        (一) 研究的缘起
        (二) 研究的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 相关概念之厘定
        (二) 有关公民教育思想起源、意义的研究
        (三) 有关中小学公民教育实施的研究
        (四) 有关近代社会、民众的研究
        (五) 有关当代中国公民教育理论深化及实践推进的研究
        (六) 对已有研究的总体评价
    三、研究构想与内容框架
        (一) 研究思路与内容框架
        (二) 研究方法
    四、概念界定
        (一) “中小学”
        (二) “公民”与“公民教育”
        (三) “社会文化变迁”
        (四) “本土演进”
第一章 中西交汇中公民教育思想的萌生
    第一节 冲击与共鸣:公民理想的渐次导入
        一、求新于外:异质文化碰撞下对“民主”的初步认识
        二、上下求索:思想家的“国民人格”向往
        三、革故鼎新:民国成立与民主思想的绽放
        四、曲折前行:复古思潮中民主求索的短暂阻抑
        五、浓墨重彩:新文化运动前后的思想革新
    第二节 借鉴与移植:植入中国土壤的异域理论
        一、凯兴斯泰纳公民教育思想的引入
        二、杜威来华对中国公民教育的促动
第二章 本土语境下公民教育的自主生长
    第一节 从无到有:修身教育的更易与公民教育的萌生
        一、外向求索:修身步入课程体系
        二、顺应趋势:修身向公民的转换
        三、取而代之:公民教育得以确立
    第二节 上下互动:公民教育的图景绘描与本土实践
        一、关于公民教育的实际讨论
        二、中小学公民教育的实地开展
        三、全国公民教育运动的兴起
    第三节 趋向异变:国家政治干预与公民教育的改造
        一、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教育宗旨的确立
        二、中小学公民教育的异变
第三章 生成与变迁:中小学公民教育的课程分析
    第一节 课程目标之变更
        一、修身科:“涵养德性,导以实践”
        二、公民科:“养成营现代生活的习惯”
        三、党义与三民主义科:“三民主义为最高原则”
        四、公民科与公民训练科:“四维八德”
    第二节 课程内容之变更
        一、修身科:“孝悌礼义”“忠君爱国”的个体道德导向
        二、公民科:儿童中心的团体生活导向
        三、党义与三民主义科:三民主义的政治生活导向
        四、公民科与公民训练科:系统化的身心规约
    第三节 教学方法之变更
        一、修身科:由精神训练渐重实践考察
        二、公民科:多重方法综合应用
        三、党义与三民主义科:课内训练与课外陶冶融合
        四、公民科与公民训练科:公共训练与个别训练并行
第四章 价值的表达与呈现:中小学公民教育的教科书分析
    第一节 教科书的演变历程
        一、道德文本的时代转换
        二、政治文本的走向与变革
    第二节 教科书内容之分析
        一、《修身》:德目趋变
        二、《公民》:培育“明达公民”
        三、《三民主义》与《党义》:政党政治下的千书一面
        四、《公民》与《公民训练》:培养党治的“公民”
    第三节 教科书形式之分析
        一、《修身》:渐趋现代
        二、《公民》:贯以现代气息
        三、《三民主义》与《党义》:编写体例的单一化
        四、《公民》与《公民训练》:沿袭前期
第五章 衍变与更易:中小学公民教育的课外活动分析
    第一节 学生自治会
        一、从专制到自由:清末民初的潜滋暗长
        二、从理论走向实际:五四运动后的全面勃兴
        三、从自由发展到全面限制:国民政府时期的强制整顿
    第二节 童子军
        一、形式上:由民办走向党办
        二、内容上:由军事训练而及政治训练
结语:近代以来中小学公民教育的历史反思
参考文献
后记

(9)近代汉口总商会研究(1916-1931)(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分析
    三、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第一章 汉口总商会的组织演进及运行机制
    第一节、汉口总商会的成立
        一、清末民初的汉口商业发展概况
        二、从汉口商务局到汉口商务总会
        三、汉口总商会的成立
    第二节、总商会组织结构的演进
        一、商业行帮
        二、组织的复杂化与体制化
        三、商民协会取代商会风波
    第三节、总商会的运行机制
        一、成员结构
        二、运行制度
第二章 汉口总商会与地方政治
    第一节、军阀角逐中的自保
        一、冲突与应变
        二、“各取所需”与利益合作
    第二节、协调与平衡:促进政局稳定
        一、从“鲁鄂之争”到国民军北伐
        二、汉口总商会与武汉国民政府的离合
        三、“宁汉合流”后汉口总商会的抉择
第三章 汉口总商会与区域社会经济
    第一节、以汉口为中心的区域社会经济
        一、以汉口为中心的区域经济社会的建构
        二、汉口总商会与区域商会网络的构成
        三、区域商会网络与商业网络的互动
    第二节、维持区域市场秩序
        一、缓和金融危机
        二、商事公断
        三、协调劳资纠纷
第四章 汉口总商会与城市建设
    第一节、推动汉口市政建设
        一、主导辛亥革命后的汉口重建
        二、官商互动共同建设市政
    第二节、参与城市社会管理
        一、维持社会治安
        二、社会救济活动
第五章 汉口总商会的“外交活动”
    第一节、力争国权
        一、关心国家主权得失
        二、“汉案”与英租界的收回
    第二节、汉口总商会的“商务外交
        一、接待访华商人团体
        二、组团出国交流
结束语
参考文献

(10)以武钢为中心的区域钢铁产业链群规划及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基本框架与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产业链群的相关理论框架分析
    2.1 要素分析
    2.2 空间结构分析
    2.3 乘数效应分析
第三章 区域钢铁产业链群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3.1 宏观经济环境
    3.2 钢铁产业链群建设符合湖北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
        3.2.1 钢铁工业在湖北工业经济体系中的地位
        3.2.2 钢铁工业在武汉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地位
        3.2.3 武汉工业经济体系效益比较
    3.3 武汉市钢铁产业链分析
        3.3.1 武汉市钢铁工业产业链群结构现状
        3.3.2 武汉市钢铁产业链群存在的问题
    3.4 以武钢为中心钢铁产业链群建设的条件具备
        3.4.1 具有资料禀赋和比较优势
        3.4.2 产业基础条件优良
        3.4.3 政策条件支持
第四章 以武钢为中心的区域钢铁产业链群发展战略规划
    4.1 战略规划目标
        4.1.1 发展“多点并重”产业格局
        4.1.2 设立研发中心和投资总部
        4.1.3 实现绿色制造
    4.2 战略规划思路
        4.2.1 发展区域特色产业集群
        4.2.2 钢铁产业链群战略发展思路
    4.3 战略规划步骤
    4.4 战略具体的实践——打造三大产业集群带
        4.4.1 钢铁产业集群带
        4.4.2 装备制造业集群带
        4.4.3 汽车产业集群带
第五章 区域钢铁产业链群实施机制
    5.1 以武钢为中心的钢铁产业链群建设的保障机制
        5.1.1 政府引导调控机制
        5.1.2 市场机制
        5.1.3 创新机制
        5.1.4 人才机制
    5.2 以武钢为中心的钢铁产业链群发展的推动机制
        5.2.1 政府为钢铁产业链群构建公平有序的组织保障体系
        5.2.2 统一市场为钢铁产业链群发展提供基础驱动力
        5.2.3 企业空间扩张与产业集聚共同推动钢铁产业链群一体化发展
        5.2.4 民间力量搭建桥梁推进钢铁产业链群建设进程
    5.3 钢铁产业链群内企业的运行机制
        5.3.1 信任机制
        5.3.2 监督、自律机制
        5.3.3 协同机制
        5.3.4 利益分配机制
        5.3.5 建立激励机制
第六章 推动以武钢为中心的钢铁产业链群建设政策建议
    6.1 区域钢铁产业链群发展政策制定的原则
        6.1.1 坚持市场为主导的机制
        6.1.2 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
        6.1.3 实现产业发展优势
        6.1.4 正确处理好合作与竞争的关系,遵循可持续发展
        6.1.5 推进圈内与区域外融合
    6.2 以武钢为中心的区域钢铁产业链群建设的政策建议
        6.2.1 建立与完善区域各级政府间的协调机制
        6.2.2 发展循环经济,创建生态工业园区
        6.2.3 重视人力资源,加强产学研结合
        6.2.4 保持现有优势,注重产业链群升级
    6.3 以武钢为中心的区域钢铁产业链群建设的支持政策
        6.3.1 完善产业政策
        6.3.2 加强财税政策支持
        6.3.3 投融资政策扶持
        6.3.4 支持武钢实施中西南战略和“走出去”战略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与发表的科研论文
参考文献
致谢
详细摘要

四、商会的“能量”——对江浙地区的考察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马克思主义在上海的早期传播研究(1899-1927)[D]. 孙珊. 华东师范大学, 2021
  • [2]近代商会史研究的缘起、发展及其理论与方法运用[J]. 朱英. 近代史研究, 2017(05)
  • [3]“以党治国”在地方层级的实践—国民党浙江省党部研究(1924-1937)[D]. 蔡豫.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5)
  • [4]箔商业与近代上海社会[D]. 卞云骢.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2)
  • [5]基于顾客价值的丝绸品牌文化营销研究[D]. 孙菊剑. 苏州大学, 2016(05)
  • [6]清末民初江浙地区报纸阅读现象研究[D]. 李晓旭. 浙江师范大学, 2015(02)
  • [7]江浙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路径与经验[J]. 詹琳,蒋和平. 农业展望, 2014(12)
  • [8]社会文化变迁中公民教育的本土演进 ——基于民国时期中小学的历史考察[D]. 栗蕊蕊. 华东师范大学, 2013(03)
  • [9]近代汉口总商会研究(1916-1931)[D]. 邓晶. 华中师范大学, 2012(10)
  • [10]以武钢为中心的区域钢铁产业链群规划及建设[D]. 何金凤. 武汉科技大学, 2011(05)

标签:;  ;  ;  ;  ;  

商会的“活力”——江浙地区调查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