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耕地资源流失若干问题研究

我国耕地资源流失若干问题研究

一、关于我国耕地资源流失若干问题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绪鑫[1](2021)在《中国粮食主产区耕地多功能耦合实现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耕地功能不断显化,耕地保护开始凸显“数量、质量、生态、人文”四位一体新内涵,可以说耕地保护就是耕地多功能性的保护,耕地多功能管理就是耕地多功能的耦合管理,耕地的可持续利用就是要实现耕地多功能耦合。本文便在该背景下,系统梳理耕地多功能现有研究成果,以人地关系等理论作为基础理论,描述中国13个粮食主产区省份耕地多功能现状,并以其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探究其从1998至2018年20年期间内耕地多功能及其耦合关系的时空演变趋势与差异。在此基础上,本文将中国粮食主产区分为生态——社会型与生产——经济型耕地功能地区,针对性提出地方政府耕地单功能管理倾向突出及其支持耕地生产配套政策落后、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实施难度较大、耕地产出政府现代化管理水平较低等问题,并提出政府需要引导耕地规模化与现代化集约发展、加大耕地非农化流转的监管力度、全面开展耕地整治工作等对策。总之,耕地多功能耦合管理就是要政府在最大限度发挥各粮食主产区省份耕地优势或主导功能的同时,完善其弱势或附属功能以达到耕地多功能耦合协调的状态,促使耕地多功能耦合协调发展,实现耕地可持续利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刘显[2](2021)在《国际化绿色化背景下中国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研究》文中认为通过发展灌溉、提高复种指数和增加农药化肥投入等措施,我国目前达到了FAO(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规定的粮食安全标准,但这种发展是以过量的资源投入和牺牲环境为代价换来的,不符合绿色化发展理念(资源高效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已难以为继。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给中国西北地区粮食安全和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单纯通过开发本区域的粮食生产潜力来达到粮食安全的目的较为困难。本研究在国际化(国际粮食贸易)绿色化背景下,分析了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现状;借助农村调研数据和统计数据,全面评估了城市化和老龄化对区域粮食安全的影响,预测了2025-2050年区域粮食供需平衡。为了满足区域未来粮食供需平衡,实现粮食国际化绿色化生产,借助水足迹和虚拟水理论、水资源负载指数、耕地压力指数和耕地质量指数等,明确了水资源、耕地资源和粮食贸易对区域粮食安全的影响机制;立足“一带一路”倡议、粮食贸易和比较优势理论,以西北地区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为上层目标,以各省(区)粮食蓝水利用效益、绿水占比和粮食净效益为下层目标,以各省种植面积、粮食可用水资源量、最低粮食需求为约束条件,构建开放式双层多目标种植结构优化模型。有望在提高粮食安全水平的基础上,促进粮食国际化和绿色化发展。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西北地区粮食安全未来存在较大威胁与挑战。城市化和老龄化增加1%,农户粮食产量将分别增加26.0和-9.4 kg(P<0.05)。城市居民对于动物性食品的消费以年均2.7%的速率增长,动物性产品的生产需要更多的粮食,给区域粮食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这两个因素的提高降低了农户种植粮食的积极性、农业劳动力数量以及质量,阻碍了粮食绿色生产。劳动力减少又促进了农业机械化发展。在城市化和老龄化进一步提高的基础上,预计2025、2035和2050年的粮食消费量至少将需要7.99×107吨、8.79×107吨和9.30×107吨,较2016年分别增加21.0%、33.1%和40.9%,粮食安全指数分别降低了15.6%、20.7%和22.9%。预计自2040年始,仅依靠本区域的粮食产量将无法满足粮食消费需求。为保障未来粮食供需平衡,提出加强对农户的技术指导、机械设备投资、完善农业补贴政策等措施来保障区域粮食安全。(2)2000-2016年西北地区水资源开发潜力在大幅减小,粮食消费水足迹逐步增加。水资源负载等级由Ⅲ级转变为Ⅰ级,已不具备进一步开发的潜力。农业用水量占用水总量的比例以年均0.2%的幅度减小。随着人口增长,粮食消费水足迹增加了3.7%,其中灰水足迹增加了40.1%,不利于粮食绿色化生产;牛奶、水产品和肉类的消费水足迹分别增加了311.2%、59.3%和46.0%。能源水足迹增加了4.0倍,这导致了能源-粮食产业对水资源的竞争指数增加了1.2倍。2000-2016年虽西北地区耕地压力在减小,但耕地质量较差。耕地压力指数年均减幅为1.6%,这主要源于粮食单产和复种指数的提高(P<0.01)。然而,虽耕地资源丰富但低等耕地占耕地总量的57.4%,耕地质量指数为0.22,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逐年增加的水资源压力和较低的耕地质量决定了较低的粮食生产潜力,给区域粮食的绿色化生产带来威胁。因此,必须采取发展节水灌溉技术、科学施肥、研发抗旱高产作物品种、发展智慧农业等措施来实现区域粮食安全和粮食绿色化生产。(3)中国西北地区粮食安全水平与国际间粮食贸易紧密相关。2000-2016年,西北地区粮食进口年份为8个,期间穿插着粮食出口年。出口粮食数量比进口高67.9%,说明西北地区对于保障全球的粮食安全具有积极作用。同样,该地区不稳定的粮食贸易状态,也说明了其粮食安全水平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国际粮食贸易。(4)种植结构优化后粮食安全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同时提高了生态安全水平、粮食蓝水利用效益和净效益,降低了粮食种植面积。调整后,西北地区粮食种植面积为1.74×108 ha,相较于2016年减少了2.0%。小麦、玉米、薯类和大豆种植面积的变幅分别为-28.2%、-15.9%、6.1%和1.8%。西北地区粮食作物提供的热量增加7.5%,粮食灰水足迹减小6.6%,粮食蓝水利用效益和净效益分别增加23.4%和18.3%,种植面积减少2.0%。粮食安全指数提高2.2%,预计2025、2035和2050年粮食安全指数将分别提高4.7%、4.5%和3.2%,促进未来粮食供需平衡。这在缓解区域水资源和耕地资源压力的同时,提高了粮食产量和市场竞争力,促进粮食绿色化生产。本文从城市化和老龄化的角度,在系统分析了西北地区粮食供需平衡现状并进行预测的基础上,以绿色化和国际化为导向,选取指标量化了水资源、耕地资源和粮食贸易对区域粮食安全的影响。将国际粮食贸易和比较优势纳入考量,构建了“开放式”种植结构优化模型。最终提出适于国际化绿色化背景的粮食种植结构优化建议。这对于保障该区域粮食安全,实现粮食国际化和绿色化生产意义重大。

吴頔[3](2020)在《“一带一盟”背景下中俄农业合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与有限的耕地之间的矛盾长期存在,虽然我国可以通过进口解决一部分农产品供应不足问题,但在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重要农产品供应安全问题不得不再次作为我国农业产业发展战略被着重研究。习近平主席在《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15周年之际明确表示,在经济合作成果的基础上,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同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包括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亚美尼亚、吉尔吉斯斯坦)建设的对接合作。“一带一盟”的提出,为我国调整国际农业合作思路,调动海内外农业产业资源创造了机遇和渠道。研究“一带一盟”背景下中俄农业合作对中国农产品供应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应用计量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以及国际贸易、系统工程等相关学科方法理论,定性、定量的分析研究“一带一盟”背景下中俄农业合作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探讨不同合作模式间的风险差异并提出合作战略。本文以我国农产品供需关系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近20年我国宏观经济数据、部分重要农产品供需数据,通过Verhulst模型相关理论,在宏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的基础上,构建国内农产品消费需求模型,结合垄断优势理论、比较优势投资理论、农产品供应安全的PSR机理、区域产业合作理论等国际直接投资相关理论,分析国内外因素对我国农产品供给的影响,建立了国内重要农产品供给模型及进口需求模型;并对我国未来5年重要农产品供需情况进行预测,创新提出“农产品表观消费额”概念,并推演出未来5年,我国农产品市场消费额约在10311亿美元至10411亿美元之间。虽然受制于人口增速减缓、境内耕地利用趋于饱和、农产品出口增长、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变动等因素,国内农产品消费价值量增长放缓,但整体上看,可以判断我国农产品消费市场仍呈现增长趋势。本文从“一带一盟”背景下中俄农业产业资源与政策的角度,对中俄双方开展农业合作的现实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了探讨。我国耕地资源相对匮乏,也由此产生了进口“虚拟耕地”、“虚拟林地”的巨大需求;在相关投融资政策上,我国也鼓励农业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在企业海外投资过程中给予充分的金融政策和技术指导。俄罗斯在远东地区和西伯利亚地区耕地资源非常丰富,且大多处于“闲置”状态,俄罗斯对于引进外资“促开发,增出口”的行为在整体上是以认可和鼓励态度为主。借此也能够为推动中俄两国农业合作和农产品贸易开展更加深入的合作创造条件。在“一带一盟”背景下,中国与俄罗斯开展农业产业合作利弊并存,但无论对彼此哪一方,农业合作的正向效应是主流。因此,从中俄双方开展农业合作的需求与效应层面来分析,双方间的农业合作具备客观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本文对中俄农业产业合作中常见的纯贸易合作、投资参股合作、海外并购三种模式进行研究并分别建立风险评价模型。经研究,三种模式各具自身优缺点。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各模式进行评价,其中投资参股合作模式风险评价得分是三者最低的,也就是在“一带一盟”背景下,由中资企业在俄罗斯境内,与俄罗斯本地企业合资投资进行农业生产,并将农林牧渔等农产品向中国出口的合作模式是风险相对较小的合作方式。而三种模式中,海外并购合作模式风险评价得分最高,说明“一带一盟”背景下,中国农业企业赴俄罗斯并购本地农业生产企业的合作模式风险比较大。最后针对当前国内重要农产品供应现状及问题,提出“一带一盟”背景下中俄农业合作战略。宏观经济方面,加强中俄两国农业国际合作,除了对国内经济指标的直接影响外,还间接影响着区域发展的稳定,也能更好的满足国内各种消费群体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提升国内农产品质量,确保合理定价,有利于运输安全与战略储备安全。在我国重要农产品安全保障方面战略包括:国内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一带一盟”背景下海外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一带一盟”背景下重要农产品储备战略和“一带一盟”背景下“藏粮于地”发展战略。“一带一盟”背景下重要农产品供应安全的策略有:优势互补,投资促进口;建立农业自由贸易区;促进民营企业健康“走出去”。把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作为底线,坚持数量和质量并重,实行品种保证,增加供应总量,优化供应结构,扩大供应来源,提高供应质量,加强农产品储备、保障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完善农业支持和保护体系,努力建立科学,合理,安全,高效的重要农产品供应保障体系。

宋林林[4](2020)在《基于MCE-CA-Markov模型的滇池流域建设用地与耕地时空模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建设用地的需求也急剧增长,城镇扩张与耕地资源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严守耕地红线、提高耕地质量、合理调控城镇建设用地发展空间,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促进区域城镇化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化发展,成为我国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本文以滇池流域为研究区,基于GIS、RS、数理统计方法等技术方法,以2000-2018年为研究期限,基于高分遥感影像数据,借用ENVI遥感信息提取工具提取2000、2006、2012、2018年四个时期的土地利用覆盖信息,并结合扩张强度、扩张速度、扩张动态度、重心偏移等多种数理统计方法分别分析滇池流域内建设用地和耕地在时空演变格局上的特征变化规律,以此来揭示二者间的互动演变博弈机制。在此基础上,构建MCE-CA-Markov模型,模拟2018年滇池流域土地利用情况在空间和数量上检验模型的可行性,通过模型验证后预测2024年滇池流域内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状况,以此来探求建设用地和耕地在未来的时空演变博弈互动关系。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滇池流域内建设用地面积在2000-2018年期间处于持续高速增长状态,2018年建设用地面积大约为2000年的四倍;在扩张速度方面主要经历了从快速扩张到高速扩张的变化过程,2012-2018年这一时期的扩张速度为整个研究时期最快的时段。在空间扩张方面,滇池流域内建设用地分布主要以主城区为中心,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出建设用地重心向东南方向偏移的特征。结合各个时期的空间分布图可以发现,2000-2018年滇池流域内建设用地的扩张主要表现为“内部填充”、“跳跃发展”、“连片聚集”等特征。(2)滇池流域内耕地面积在2000-2018年期间处于逐年下降的状态,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耕地的空间分布越来越分散,耕地非耕化转移现象严重。时序演化上,耕地面积从2000到2018年下降了近三倍;耕地动态度呈现了从快速减少到急剧减少再到快速减少的状态,下降最快的时期为2006-2012年,表明这一时期耕地的流失最为严重。空间演变上,18年间耕地的空间分布呈现逐渐消退的态势,对比发现滇池流域中部的官渡区和呈贡区耕地流失现象最为明显。从耕地重心转移方向可以看出,耕地重心方向在2000-2006年转向西北方向,2006-2012年转向西南方向,偏移距离高达8306m,而2012-2018年耕地重心则向东北方向略微偏移,2006-2012年这一时期,耕地重心向西南方向快速转移表明此时期耕地资源存在严重的侵占现象。(3)基于博弈论视角探讨了滇池流域建设用地与耕地资源分别在2000-2018年间相互转化的数量和空间时空演变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三个时段建设用地转化量相较于耕地转化量在博弈互动过程中均处于绝对优势地位,耕地转化为建设用地的转化量远远大于建设用地转化为耕地的转化量。最后根据建设用地和耕地在2000-2018年的面积变化速率对比分析流域内各区县的建设用地和耕地博弈互动关系,以滇池流域内部各个区县为视角,探究建设用地和耕地的面积变化速率特征规律。(4)通过构建MCE-CA-Markov模型,结合高程、坡度、距河流距离、距城镇行政区距离、距主要道路距离、距铁路距离等驱动因素,以2012年土地利用为基础数据设置相应参数对2018年土地利用情况进行模拟预测,并将2018年模拟预测结果与2018年实际分类结果做对比分析,通过精度评价验证了该模型模拟的可靠性。基于该模型以2018年土地利用数据为基准,对2024年土地利用变化状态进行模拟预测。预测结果显示,2024年的土地利用类型没有发生巨大的变化,建设用地的扩张速度和空间范围趋于合理,耕地被建设用地蚕食的空间也在逐渐减少。(5)本文通过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理清了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滇池流域建设用与耕地资源的时空演化规律,并依据滇池流域建设用地和耕地时空演化博弈互动关系,模拟预测了未来滇池流域建设用地和耕地的变化趋势。

李萌[5](2020)在《中国耕地资源生态补偿问题探析》文中研究表明耕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国家和民族得以延续的生命线。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迅速发展,耕地资源面临数量不断减少,质量日益下降,生态问题凸显等严峻威胁。究其根本,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对耕地价值的片面认知,导致了在耕地利用过程中过度重视耕地的生产价值和社会价值,而忽视了生态价值。面对耕地生态保护的严峻形势,想要实现对耕地资源数量、质量和生态的“三位一体”的全方位保护,就必须建立、健全耕地资源生态补偿制度。鉴于此,本文首先阐明我国耕地资源生态补偿的立论之基,强调我国耕地资源存在的生态问题以及其固有的生态价值,由此引出我国实施耕地资源生态补偿的必要性和意义。其次,对我国耕地资源生态补偿现行政策、法律进行梳理和分析,研究了国家层面、地方政府层面的实践状况,探析我国实施耕地资源生态补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最后,为解决我国耕地资源生态补偿问题提出对策,强调注重本国国情,有取舍地借鉴国外生态环境服务付费相关实践经验,从重视耕地资源生态价值、改善具体经济措施、完善运行载体及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建议。

芦莉[6](2020)在《耕地保护基金条款的规范分析》文中提出耕地保护是我国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增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维护社会稳定的资源保障基础。我国耕地保护制度以往主要是以约束性、建设性、惩罚性保护方式为主,耕地资源在质量、数量、生态环境等方面问题仍较为严峻。党中央、国务院在新时期秉承改革创新的原则,在以往保护方式的基础上增添了“激励性”保护内容,创新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以此激发和调动耕地保护各方主体保护耕地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经济手段对于耕地保护的重要作用。耕地保护基金制度是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的下位概念,系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在经济方面的一项创举。相对科学完备的耕地保护基金条款是耕地保护基金制度得以有效运行的保障。耕地保护基金在我国个别地区先行试验,以地方规范性文件予以发布,尚未出台高位阶、系统性立法,因此,在相关立法规范层面尚存在诸多问题。表现为耕地保护基金条款规范所涉主体存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农户等利益博弈失衡,相关职能部门机构建制存在瑕疵,缺乏部际协调机制,受偿主体范围较小,无法充分调动其耕地保护的积极性等问题;所涉客体存在资金来源渠道较为单一,政府财政压力较大,资金缺乏稳定性,耕地补偿标准设置不统一且欠缺科学等问题;所涉归责机制存在条款设置混乱,具体为承担违规责任主体范围较小,责任形式处罚力度相对较轻,并且公众参与空间不足,缺乏社会监督机制等问题。文章通过体系思维范式与法教义学范式厘清耕地保护基金条款的规范内涵,明晰耕地保护基金条款相关法律关系,并通过规范分析法、文献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耕地保护基金相关条款予以梳理、整合、归纳和分析,基于其条款设置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完善进路。具体应平衡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农户等各方主体利益,建立相关职能部门部际协同机制,提高其工作效率,拓宽耕地保护基金受偿主体范围,创新多元化补偿方式,调动相关主体耕地保护的积极性;拓宽耕地保护基金融资渠道,减少其对政府财政的依赖,科学设置耕地保护基金耕地补偿的标准;扩大违规责任主体的范围,加大责任形式的处罚力度,拓宽公众参与空间,建全社会监督机制以期为耕地保护基金制度提供合理的规范设定。

张小丹[7](2020)在《县域尺度耕地安全评价研究》文中指出耕地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耕地的减少与退化会造成生态系统服务的损失,保障耕地安全是协调人地关系、实现我国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目前关于耕地安全的认知还未达成一致,评价指标缺乏对耕地本体的考虑,研究尺度普遍偏宏观,适用于政策制定和规划调控,但对农业生产实践指导不足。本文从耕地安全内涵、机理、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成果应用、管护对策等方面开展研究,并以江苏省宜兴市和河南省温县为研究区进行县域尺度耕地安全实证研究,以完善耕地安全评价理论,促进耕地的有效保护。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通过分析土壤和耕地的组成要素和相互关系,由国际上对土壤安全的定义引申出耕地安全的内涵,认为耕地安全是指维持和改善区域耕地资源,以保障耕地能够持续稳定的发挥各项功能,满足人类生存、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对耕地安全系统及其运行机理进行剖析,耕地安全系统结构由耕地子系统和社会经济子系统构成,基于土壤生态系统服务,建立“需求层次-安全层次-耕地安全系统服务-耕地安全系统功能”的关系,依据系统动力学的因果分析思想,分析耕地安全系统运行机制是“人-自然环境-耕地”之间的相互作用。构建了基于能力、状态、资本、关联性、法规的“5C”耕地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加权求和法、广义均值模型等对研究区进行单一维度评价和综合评价。宜兴市耕地安全综合指数在59.2390.57之间,温县耕地安全指数在60.7695.01之间。宜兴市和温县不同安全级别的耕地面积排序一致,“中度到高度安全”的耕地面积最多,“不安全”的耕地面积最少。宜兴市“不安全”的耕地主要分布在南部的太华镇和丁蜀镇,温县“不安全”的耕地集中分布在温泉镇南部。不安全的耕地普遍存在土壤类型较差、养分和有机质含量不高,微生物量碳、土壤呼吸含量低或土壤蚯蚓少,管理措施不完善的问题,此外宜兴市“不安全”的耕地还受到土壤侵蚀和污染的影响。宜兴市耕地平均安全指数为83.70,温县耕地平均安全指数为87.55,分析了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水平对耕地安全的影响。对宜兴市和温县不同时期的耕地数量时空变化规律进行研究,依据土地利用现状变化、耕地变化动态度、耕地重心迁移分析了宜兴市耕地总体安全水平在缓慢下降,温县耕地总体安全水平稳中有升。依据土地类型转移矩阵和图谱确定了耕地的稳定性,针对基本农田划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不考虑“法规”维度的情况下,将“4C”维度的耕地安全评价与耕地稳定性相结合划定基本农田“优先划入区”、“适宜划入区”和“不宜划入区”,设计了基本农田调整的方案,调整后的耕地安全水平有所提升,结合宜兴市和温县的区域特点,从协调城镇发展与耕地安全的关系、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生态修复与防范机制、法律制度完善、耕地安全动态监测等方面提出了耕地安全管护对策。

袁零[8](2020)在《基于生态安全视角的生态退化区耕地休耕规模测算和空间布局研究 ——以甘肃环县为例》文中提出耕地轮作休耕制度是我国耕地保护和利用转型的重要战略举措,是提升耕地地力,改善耕地生态环境,实现藏粮于地的重要制度。耕地的生态环境状况好坏会对地区或者国家的粮食安全产生重要影响,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背景下,成为国家生态安全战略部署的重要内容。开展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一项重大部署,其目的在于促进耕地休耕生息,确保粮食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生态安全视角出发实施轮作休耕制度,通过对生态退化区耕地脆弱性的诊断识别,预测未来实施轮作休耕地的规模,并使其在空间上实现合理配置,这有利于区域耕地状况和人地关系的把控,完成保护农业生态的重要任务,进而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加速中国特色的绿色种植制度的构建。本文基于生态安全视角,在回顾国内外耕地休耕规模和空间布局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以土地生态学理论、人地关系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相关理论为指导,建立“休耕区域诊断-休耕规模预测-休耕地优化布局”的研究路径,对耕地生态退化区休耕制度的实施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选取了地处西北生态退化区,也是国家首批耕地休耕试点区的甘肃省庆阳市环县为研究区,对其耕地生态脆弱性进行诊断,识别出需要进行休耕的耕地的空间分布情况;以耕地需求量预测作为休耕规模的约束条件,预测未来可用于休耕的耕地规模;根据休耕规模和基于生态脆弱性评估的休耕迫切程度等级情况,安排优先休耕、后续休耕耕地有序落地;提出推进生态退化区耕地休耕实施的对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西北生态退化区耕地休耕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对耕地利用提出的新要求,休耕规模预测和空间布置应主要着眼于生态安全。以区域耕地生态安全为研究视角在对耕地生态脆弱性等级进行划分的基础上,结合一定的粮食自给率和人均耕地面积测算可休耕规模,将其按照生态脆弱性等级落实到空间上,这是生态退化区耕地休耕空间布局的可行路径。(2)环县耕地生态脆弱性较强,耕地生态退化明显,急需从生态安全的视角进行耕地休耕的研究。环县耕地生态系统脆弱性综合分值介于0.297~0.6228之间。根据等间距法将耕地脆弱性等级划分为极度脆弱、非常脆弱、比较脆弱、一般脆弱四个级别类型,其中非常脆弱的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46.38%,一般脆弱的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53.04%,仅有不到1%的耕地处于一般脆弱的状态。(3)环县耕地休耕在耕地需求量目标约束下,空间集聚特点明显。2015~2020年间环县共计可休耕耕地规模为164900.01hm2,占全县耕地面积比重为72.07%,共计35385个耕地图斑(地块),在空间上呈半圆弧的形状,通过本文所设计的三条休耕线,将休耕区域分别划分为西部、北部、南部三大板块,主要涉及乡镇有车道乡、洪德乡、环城镇、毛井乡、南湫乡、山城乡、天池乡、甜水镇等。(4)环县未来耕地休耕可按休耕规模的不同级别和对应的休耕级别类型依次有序落地。根据环县可休耕耕地分布的实际情况,结合土地整治项目的布局经验,从休耕实施效益最大化原则出发,将环县可休耕耕地级别划分为优先休耕、后备休耕两个级别,且分别对应了两个休耕级别类型,依据休耕的迫切性高低依次为适宜休耕、较适宜休耕、较不适宜休耕和不适宜休耕。(5)我国西北生态退化区脆弱的耕地生态环境,决定了耕地利用条件的特殊性。在生态退化区实施休耕时一是要着重从耕地养护管理和耕地利用条件的改善出发,降低耕地生态环境负荷;二是要加强耕地生态保护,积极鼓励农户参与到耕地生态保护中来,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促进耕地生态环境的修复。

陈展图[9](2020)在《生态安全和粮食保障双约束的休耕空间分区研究 ——以石漠化区砚山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休耕是保护和修复耕地生态环境、维持和提升耕地地力、调整农业结构的一种耕作方式。长期以来,在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和粮食安全的“双重高压”下,我国耕地资源开发利用强度过大,严重制约着耕地的可持续利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尽管中国历史上建立了一套用地养地相结合的耕作制度,但现代休耕制度的建设起步较晚,休耕的许多问题亟待深入研究。近年来,我国农业资源环境透支严重、粮食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以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生态文明建设对耕地利用与保护提出了新要求。在此背景下,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的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中指出,“在部分地区实行耕地轮作休耕,既有利于耕地休养生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又有利于平衡粮食供求矛盾、稳定农民收入、减轻财政压力”,同时指出“要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影响农民收入为前提”。2016年6月,农业部等十部委联合印发《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方案》,中国正式开启耕地休耕制度的探索和建设,并于当年在全国开展休耕试点7.73×104 hm2(116万亩)。石漠化区的云南省砚山县是国家首批休耕制度试点县,2016年休耕试点面积666.67hm2(1万亩),2017年增至1333.33 hm2(2万亩),云南省则增至13333.33 hm2(20万亩)。随着石漠化区休耕试点工作走向深入,对于选择哪些耕地进行休耕、如何确定休耕规模、如何分区分类实施休耕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和解决变得日益迫切。石漠化区是我国典型的生态脆弱区,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该区生态保护和粮食保障矛盾突出,耕地长期处于高强度、超负荷利用状态,得不到休养生息,且已有的石漠化治理措施并未有效降低耕地利用强度,因此,石漠化区传统的耕地利用方式和治理方式未能从根本上实现耕地保护转型。休耕使耕地暂时退出生产领域,进行积极的休养生息,休耕结束后重新投入生产,是实现“藏粮于地”战略的重要手段,是维持石漠化区生态安全和粮食保障的平衡点。当前,我国休耕实行的是“中央统筹、省级负责、县级实施”的工作机制。但由于县级尺度研究的不足,给“县级实施”的休耕机制造成很多障碍,石漠化区在“县级实施”的过程中就暴露出休耕耕地选择的科学性、休耕规模的确定性、休耕政策的精准性不足等问题。同时,国家明确实行休耕要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影响农民收入为前提。因此,休耕既要以生态安全、保护和修复耕地生态为前提,又不能威胁区域粮食保障。本研究以石漠化区国家休耕制度试点县——砚山县为研究区域,以生态安全为视角,对砚山县25°以下的耕地地块进行休耕迫切度评价,以明确每块耕地休耕迫切情况;进而构建休耕规模预测模型,预测粮食保障约束下研究区2020年的休耕规模;最后将基于生态安全的休耕迫切度和基于粮食保障的休耕规模进行统一,从乡镇和村两个层面进行休耕空间分区,实现对砚山县休耕区域空间的优化,为石漠化区休耕试点和制定休耕规划计划提供决策参考。本文的主要内容与研究结论如下:(1)以生态安全为视角,基于脆弱性域图(Vulnerability Scoping Diagram,VSD)和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评价模型,从生态脆弱性和人地协调性两个维度,从暴露度(E)、敏感度(S)、耕地压力(P)和休耕响应(R)四个方面构建砚山县耕地休耕迫切度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综合评价模型,依托ArcGIS平台,对砚山县25°以下的36806个耕地图斑进行休耕迫切度测算,并根据测算结果按照自然间断点分级法分为5个等级。其中,综合得分在0.19660.2905为“不迫切”等级,面积9188.77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6.96%,图斑5818个,占图斑总个数的15.81%;综合得分在0.29050.3375为“一般迫切”等级,面积28725.13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21.76%,图斑9713个,占图斑总个数的26.39%;综合得分在0.33750.3830为“比较迫切”等级,面积48786.89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36.95%,图斑10406个,占图斑总个数的28.27%;综合得分在0.38300.4333为“非常迫切”等级,面积36456.37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27.61%,图斑7763个,占图斑总个数的21.09%;综合得分在0.43330.6214为“极度迫切”等级,面积8862.34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6.71%,图斑3106个,占图斑总个数的8.44%。结果表明,比较迫切、非常迫切和极度迫切三个等级共计94105.60 hm2,占全县耕地面积比重达71.28%。因此,砚山县耕地生态状况相对而言较为严峻,休耕迫切性较强,且应首先休耕生态脆弱、耕地本底条件差的耕地,同时兼顾农户休耕响应等社会经济因素。耕地休耕迫切度评价能有效提高休耕地选择的客观性。(2)以县域粮食保障为约束,综合考虑人口数量、粮食单产、复种指数、粮播比、粮食自给率、人均粮食需求量等因素,构建研究区目标年耕地保有量预测模型和休耕规模预测模型。根据时间序列数据,运用GM(1,1)灰色模型和5种线性回归模型(指数回归、一次线性回归、对数回归、二次多项式回归和幂回归)分别对研究区目标年人口数量、粮食单产、复种指数和粮播比进行预测,结果分别为514882人、3988.20kg/hm2、234.83%和43.00%;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对粮食自给率设置低自给率(80%)、中自给率(90%)和高自给率(100%)3档,对人均粮食需求量设置低需求(500 kg/人)、中需求(550 kg/人)和高需求(600 kg/人)3档,得到9种情景下研究区目标年的耕地保有量和可休耕规模,其中,低自给率、低人均粮食需求情景下可休耕规模为80878.57 hm2,占全县耕地面积的61.26%;高自给率、高人均粮食需求情景下可休耕规模为55308.09 hm2,占全县耕地面积的41.89%。综合来看,研究区可休耕规模为55308.09 hm280878.57 hm2,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41.89%61.26%。因此,休耕试点不会对砚山县粮食保障造成大的冲击,在当前的国家试点规模外,砚山县亦可安排较大规模的自主休耕。此外,结合耕地休耕迫切度,可得到各乡镇(村)的可休耕规模。休耕规模研究打破了休耕指标自上而下单向传递的局限性。(3)考虑在高粮食自给率、高人均粮食需求情景下,将基于生态安全的休耕迫切度和基于粮食保障的休耕规模进行统一,以乡镇和村为单元进行休耕区域空间分区,实现休耕区域空间优化。发展出综合休耕指数(Comprehensive fallow index,CFI)概念,建立综合休耕指数计算模型,通过乡镇(村)休耕迫切度总和、乡镇(村)可休耕面积、乡镇(村)可休耕面积占辖区耕地面积比重3个指标,根据综合休耕指数将研究区划分为优先休耕区、重点休耕区、有条件休耕区、后备休耕区和不休耕区5种类型,针对不同的类型提出差异化的休耕策略。(1)在乡镇尺度,优先休耕区只有维摩乡,重点休耕区包括平远镇、阿猛镇和阿舍乡,有条件休耕区包括八嘎乡、蚌峨乡和稼依镇,后备休耕区包括者腊乡、干河乡、盘龙乡和江那镇。(2)在村级尺度,优先休耕区包括2个村,重点休耕区包括12个村,有条件休耕区包括41个村(社区),后备休耕区包括35个村(社区),不休耕区包括8个村(社区)。通过将砚山县2016、2017年休耕试点区域与研究结果进行对比检验,两者有较好的一致性,研究结果可为砚山县休耕规划计划的制订提供决策参考,可为县域实施分区分类休耕、实现精准管理提供方案和策略,提高休耕的空间效率。综合上述研究,休耕迫切度评价、休耕规模预测、休耕区域空间分区是一个逻辑渐进的技术体系。论文的创新点:(1)基于生态安全视角评价了石漠化区地块尺度的耕地休耕迫切度,发展了石漠化区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方法,为石漠化区选择哪些耕地休耕、如何确定地块休耕次序提供了可行方法,有效避免了休耕耕地选择的主观性;(2)预测了不同粮食保障情景下的县域可休耕规模,结合休耕迫切度评价结果,反演出各乡镇和村的可休耕规模及其可休耕耕地的空间分布,实现了休耕规模“定量”与休耕耕地“定位”的统一,为进一步修正休耕空间布局提供了思路,为各乡镇和村进行休耕提供了规模依据和空间依据;(3)基于生态安全和粮食保障的双重约束,建立休耕区域空间分区规则,从乡镇和村两级尺度划分不同类型的休耕区域,提出了不同类型休耕区域的休耕策略,解决了休耕地块空间分布与休耕规模相脱离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县域范围内休耕区域的空间优化,为休耕空间分区,以及分区分类施策、实现精准管理提供了方法指引。总的来说,本研究在县域范围内为休耕耕地选择(在哪休耕及其次序)、休耕规模调控(休耕多少)、休耕分区布局(如何分区休耕)提供了可行的方法论,发展了休耕区域空间分区方法,丰富了土地利用分区理论,亦可为县域休耕规划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决策参考。

陈正发[10](2019)在《云南坡耕地质量评价及土壤侵蚀/干旱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西南区是我国坡耕地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坡耕地是当地耕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耕地利用存在质量下降、空间破碎化、生态问题频发等问题,为此国家提出了实施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战略,并将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作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重要战略支点。云南坡耕地具有分布面积广、坡度大、土壤侵蚀严重、季节性干旱频发、土壤质量偏低等特点。科学评价云南坡耕地质量状况,分析土壤侵蚀/干旱对坡耕地质量空间格局的影响机制是实现坡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的前提和基础。本研究通过数据采集、GIS空间建模与分析、模型计算等研究方法,在坡耕地资源时空分布及演变驱动力分析基础上,建立省级尺度坡耕地质量评价体系,对云南坡耕地质量进行定量评价,分析坡耕地质量的空间格局,从区域空间尺度探讨土壤侵蚀、农业干旱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机制及空间耦合特征;并对区域坡耕地质量障碍因素进行诊断,建立坡耕地质量调控措施体系及集成模式,研究可为云南坡耕地质量建设和水土生态环境整治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坡耕地资源时空分布及演变驱动力云南坡耕地面积为472.55万hm2,占耕地比例69.79%。近35年来坡耕地与林地、草地、水田等土地利用类型发生了显着的动态转移过程,但转出与转入总体均衡,坡耕地分布重心轨迹呈现出由东北向西南方向移动趋势。坡耕地平均坡度为15.62°,78.96%的坡耕地坡度大于8°,>15°坡耕地比例达48.54%。在坡度级演变过程中,不同坡度分级的坡耕地动态度存在“减小→增大→减小”或“减小→增大→减小→增大”变化过程,<15°坡耕地面积呈增加趋势,而坡度>15°坡耕地面积呈减小趋势,>25°坡耕地动态度波动幅度最大。云南坡耕地分布集聚区呈现为4个显着的分布带,近35年坡耕地核密度分布变化较小,大部分区域坡耕地分布处于低密度区(核密度<12),高密度区(核密度>24)面积占比最小。坡耕地时空演变的主导性驱动力是人口和经济增长需求、玉米和小麦为主体的粮食增产需求、农业产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需求,以及农业干旱导致的作物损失,其中人为因素在坡耕地时空演变中处于主导地位。(2)坡耕地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辨识基于“要素-需求-调控”理论框架,云南坡耕地评价指标体系由有效土层厚度、耕层厚度、土壤容重、土壤质地、土壤pH值、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10℃积温、田块规整度、连片度、降雨量、灌溉保证率、田面坡度14个指标构成,以30m×30m栅格(像元)为评价单元,采用综合权重作为指标权重,以加权和法计算坡耕地质量指数(SIFI),对坡耕地质量变化特征进行评价。验证结果表明,坡耕地质量评价结果具有合理性。云南坡耕地质量指数SIFI分布在0.360.81之间,均值为0.59,大部分评价单元SIFI<0.6,不同评价单元SIFI差异显着。坡耕地5种主要土壤类型SIFI大小关系为:赤红壤>红壤>紫色土>黄壤>黄棕壤;SIFI变化与高程有关,在01000m高程内SIFI随高程增加呈增长趋势,在>1000m高程内SIFI随高程增加而减小。分别采用等距5等级划分法和10等级划分法对坡耕地质量等级进行划分。基于5等级划分法,云南坡耕地质量以“中等”、“较高”等级为主;基于10等级划分法,坡耕地质量等级以6等地、5等地、7等地、4等地为主,不同分区坡耕地质量等级的洛伦兹曲线均呈“S”型分布格局。两种质量等级划分结果均表明,云南坡耕地质量等级偏低。高斯模型可较好拟合坡耕地质量指数空间分布的变异函数,坡耕地质量指数空间分布处于中等自相关,气候条件、土壤属性、水分条件、空间形态等结构性因素对坡耕地空间异质性起主要作用。坡耕地质量等级全局空间自相关Moran’s I为0.8489,其空间分布存在显着的聚合特性,LISA集群类型以HH聚集和LL聚集为主。坡耕地质量等级冷热点分布差异显着,热点区主要分布在滇中区、南部边缘区,冷点区主要分布在滇西北区、滇东北区和滇西南区的部分区域。水分条件、光热条件、土壤侵蚀、土壤属性特征是影响云南坡耕地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土壤侵蚀、干旱缺水是制约云南坡耕地质量提升的关键影响因素。(3)土壤侵蚀特征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云南坡耕地土壤侵蚀量为376.57×106 t.a-1,平均侵蚀模数为7986.31 t/(km2.a),侵蚀面积比例为89.37%,多年平均流失土层厚度为7.31 mm/a;坡耕地土壤侵蚀主要来源于1525°、>25°、815°坡度级坡耕地上。随着坡度增加,对应坡度级坡耕地侵蚀面积比例、侵蚀强度、侵蚀量均呈现增加趋势,坡耕地土壤侵蚀、养分流失是区域侵蚀产沙和养分流失的主要来源。坡耕地质量指数与土壤侵蚀模数、流失土层厚度、养分流失模数呈显着负相关,二者可用指数函数较好拟合,流失土层厚度、有机质流失模数、土壤侵蚀模数对坡耕地质量指数的影响作用较大。流失土层厚度、土壤侵蚀模数主要通过影响坡耕地有效土层厚度、土壤容重等参数变化而影响坡耕地质量,土壤养分流失则通过影响坡耕地有机质、全氮、有效磷等养分含量变化而影响坡耕地质量,土壤侵蚀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主要通过9条路径完成,其影响总效应为-0.525。土壤侵蚀与坡耕地质量空间耦合度均值为0.821±0.219,总体处于高水平耦合状态,坡耕地质量空间分布对土壤侵蚀空间分布呈出显着的空间耦合响应特征;水土保持与坡耕地质量的耦合协调度均值为0.771±0.141,总体上处于良好的耦合协调状态,坡耕地土壤侵蚀治理与坡耕地质量提升之间存在较强的协调发展关系。(4)农业干旱特征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云南多年平均年有效降雨量为941.04mm,主要集中在夏季,有效降雨量分布呈现自西南向东北方向递减趋势。夏季作物生育期除4、5月外,大部分区域水分盈亏量大于0,而冬季作物生育期大部分区域水分盈亏量小于0。年尺度农业干旱主要处于“中旱”、“轻旱”和“正常”三个干旱等级,以“轻旱”区所占面积最大,中旱区所占面积最小;季节性干旱以春旱、冬旱为主,其干旱等级主要为“重旱”,夏季以水分盈余为主,秋季则以“中旱”、“轻旱”为主。坡耕地质量指数与年尺度、季节性干旱指数(水分盈亏指数)均呈显着正相关,二者可用线性函数较好拟合,干旱等级越高坡耕地质量越低;不同季节干旱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程度大小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农业干旱过程主要通过影响坡耕地的水分供给能力和土壤容重、pH值等土壤物理性状变化而影响坡耕地质量高低。干旱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主要通过3条路径完成,其总效应值为-0.608。农业干旱与坡耕地质量空间耦合度均值为0.955±0.091,大部分评价单元处于高水平耦合状态,坡耕地质量空间分布对农业干旱空间分布呈现出显着的空间耦合响应特征;不同区域农业干旱与坡耕地质量空间耦合度存在较大差异性,南部边缘区、滇西南区、滇东北区耦合度较高,而滇中区、滇西区耦合度相对较低。(5)坡耕地质量障碍因素诊断及调控模式云南坡耕地质量障碍类型以侵蚀退化型、干旱缺水型、有机质缺乏型、养分贫乏型为主,不同分区障碍因素组合及其表现存在差异性。依据特征响应时间(CRT)和因子障碍度(OD)对因子的可调控性和调控优先度进行划分。坡耕地质量可调控因子由耕层厚度、土壤容重、pH值、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灌溉保证率、田面坡度构成,其中,田面坡度、土壤有机质、灌溉保证率、有效磷、速效钾、pH值为优先调控因子。坡耕地质量调控的目标是使可调控因子处于适宜范围,包括理想状态和实际状态两种情景模式。理想状态下云南坡耕地质量调控潜力为0.347,其质量等级可从现状的“中等”提升到“高”等级;实际状态下坡耕地质量调控的潜力为0.198,其质量等级可从现状“中等”提升到“较高”等级,实际状态调控潜力可作为坡耕地质量调控的参考依据。坡耕地质量调控措施由耕作措施、土壤培肥措施、工程措施、种植模式措施、林草措施构成,不同调控措施的保水、保土、保肥、改善耕层结构、增产效应存在差异,保水效应值在0.1570.521之间,保土效应值在0.1990.984之间,保肥效应值在0.1480.659之间,增产效应值在0.0310.655之间。根据不同分区坡耕地利用特征及障碍类型差异,集成了四种调控模式:“水土保持耕作+坡面水系+土壤培肥”型模式(适用于滇中区、滇东南区)、“坡改梯+水土保持耕作+生态退耕”型模式(适用于滇西南区、滇西区)、“坡改梯+水土保持耕作+坡面水系”型模式(适用于南部边缘区),以及“生态退耕+坡改梯+土壤培肥”型模式(适用于滇东北区、滇西北区)。

二、关于我国耕地资源流失若干问题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我国耕地资源流失若干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粮食主产区耕地多功能耦合实现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耕地多功能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第一节 耕地多功能基本概念界定
        一、耕地多功能与耕地多功能评价
        二、耕地多功能耦合与耕地多功能耦合管理
        三、耕地多功能评价与耕地多功能耦合的关系
    第二节 耕地多功能基础理论
        一、人地关系理论
        二、协同理论
        三、多中心治理理论
        四、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粮食主产区耕地多功能现状
    第一节 中国粮食主产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一、中国粮食主产区概况
        二、数据来源
    第二节 东北地区耕地多功能现状
        一、生产功能
        二、生态功能
        三、社会功能
        四、经济功能
    第三节 黄淮海地区耕地多功能现状
        一、生产功能
        二、生态功能
        三、社会功能
        四、经济功能
    第四节 长江中下游地区耕地多功能现状
        一、生产功能
        二、生态功能
        三、社会功能
        四、经济功能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耕地多功能评价及耦合关系测度
    第一节 耕地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耕地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一)系统性
        (二)代表性
        (三)科学性
        (四)可操作性
        二、耕地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及功能说明
        (一)耕地功能说明
        (二)耕地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
    第二节 耕地多功能评价及耦合关系测度方法
        一、极差标准化
        二、组合赋权法
        三、加权求和法
        四、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模型
    第三节 耕地多功能评价与耦合关系测度结果分析
        一、耕地多功能评价结果分析
        (一)生产功能
        (二)生态功能
        (三)社会功能
        (四)经济功能
        (五)综合功能
        二、耕地多功能耦合关系测度结果分析
        (一)耦合度
        (二)耦合协调度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粮食主产区耕地多功能耦合实现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地方政府耕地单功能管理倾向突出
        一、耕地生态功能管理不到位
        二、耕地管理重视经济功能而忽视生态社会功能
        三、耕地多功能管理“退耦化”现象明显
    第二节 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实施难度较大
        一、耕地数量逐渐减少
        二、建设用地面积持续增加
        三、耕地占补平衡政策落实困难
    第三节 地方政府支持耕地生产配套政策落后
        一、耕地生产配套设施保障政策条例缺失
        二、地方财政农林水土事业资金投入短缺
    第四节 耕地产出政府现代化管理水平较低
        一、耕地利用方式粗放浪费政府监督缺位
        二、政府对农作物收购等价格管理失调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粮食主产区耕地多功能耦合实现的对策
    第一节 政府引导耕地规模化现代化集约发展
        一、倡导引导农户发展绿色生态农业
        二、完善并鼓励实施农村耕地流转政策
        三、构建耕地生产与保护科技创新长效机制
        四、完善条例加强农业生产销售设施建设
    第二节 加大耕地非农化流转政府监管力度
        一、利用数字化手段坚持实行最严耕地保护制度
        二、引导城乡建设用地合理增长
        三、贯彻实施耕地占补平衡制度
        四、完善耕地保护生态补偿制度机制
    第三节 全面推进政府耕地整治工作开展
        一、规范政府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
        二、加强政府耕地生态环境建设力度
        三、主动督促或修复自然与人为损毁耕地
        四、完善政府治理耕地内外源污染措施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2)国际化绿色化背景下中国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粮食安全内涵及发展
        1.2.2 城市化、人口老龄化和粮食安全
        1.2.3 水资源与粮食安全
        1.2.4 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
        1.2.5 国际化与粮食安全
        1.2.6 粮食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和粮食安全
    1.3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思路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地理概况
        2.1.2 人口概况
    2.2 研究目标
    2.3 研究内容
    2.4 技术路线
    2.5 主要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2.5.1 主要数据来源
        2.5.2 生产水足迹
        2.5.3 水资源负载指数
        2.5.4 耕地压力指数
        2.5.5 多元及固定效应回归
        2.5.6 农业投入产出效应分析
        2.5.7 种植结构优化模型
第三章 西北地区粮食供需平衡分析及预测
    3.1 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现状分析
        3.1.1 西北地区粮食生产现状
        3.1.2 西北地区粮食单产的时空变化
        3.1.3 西北地区粮食消费需求量
    3.2 西北地区粮食供需平衡预测
        3.2.1 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函数关系
        3.2.2 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对粮食消费量之间的关系
        3.2.3 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对粮食安全及粮食绿色生产的负面影响
        3.2.4 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对粮食安全的积极影响
        3.2.5 2025-2050年西北地区粮食安全预测
    3.3 讨论
        3.3.1 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
        3.3.2 粮食消费量影响因素
        3.3.3 减少城市化和老龄化对粮食绿色生产负面影响的措施
        3.3.4 粮食国际化促进区域粮食安全
        3.3.5 本章节存在的局限性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绿色化背景下水资源对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的影响
    4.1 西北地区水资源禀赋差异
        4.1.1 西北地区水资源总量时空分布特征
        4.1.2 西北地区水资源开发潜力分析
    4.2 西北地区农业可用水量的动态变化
        4.2.1 西北地区用水结构时空特征
        4.2.2 西北地区农田灌水量的时空变化分析
    4.3 从水足迹和虚拟水视角看西北地区粮食安全新挑战
        4.3.1 人口增长对粮食消费水足迹的影响
        4.3.2 人口城市化对粮食消费水足迹的影响
        4.3.3 膳食结构转变对粮食消费水足迹的影响
        4.3.4 能源-粮食产业对水资源的竞争
        4.3.5 国内粮食贸易对粮食水足迹的影响
        4.3.6 气候变化对西北地区水资源的影响
    4.4 讨论
        4.4.1 未来西北地区粮食消费水足迹增长预测
        4.4.2 促进水资源绿色化发展来应对粮食消费水足迹增加
        4.4.3 区域粮食虚拟水流动调控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绿色化背景下耕地资源对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的影响
    5.1 西北地区耕地面积时空变化
        5.1.1 耕地随时间变化特征
        5.1.2 耕地空间分异特征
    5.2 西北地区人均耕地面积
        5.2.1 人均耕地面积随时间动态变化
        5.2.2 人均耕地面积空间差异性
    5.3 西北地区耕地压力指数
        5.3.1 耕地压力指数随时间的变化动态
        5.3.2 耕地压力指数空间分异特征
    5.4 西北地区耕地质量空间分布特征
    5.5 讨论
        5.5.1 耕地数量变化的原因分析
        5.5.2 耕地质量变化的原因分析
        5.5.3 缓解西北地区耕地压力的有效应对措施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国际粮食贸易对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的影响
    6.1 西北地区粮食贸易动态变化
    6.2 粮食贸易时空变化特征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国际化绿色化背景下种植结构调整改善粮食安全的潜力
    7.1 粮食作物水足迹和碳足迹
        7.1.1 各区域间粮食作物的相对比较优势
        7.1.2 各区域内粮食作物的绝对比较优势
    7.2 粮食作物种植结构调整潜力
        7.2.1 粮食作物种植结构优化
        7.2.2 结构调整后各目标函数值对比分析
    7.3 粮食作物结构调整的潜在效益
        7.3.1 结构调整提高了粮食Calories数量
        7.3.2 结构调整促进了生态安全
        7.3.3 结构调整促进了蓝水利用效益
        7.3.4 结构调整对粮食绿水足迹影响分析
        7.3.5 结构调整提高了粮食净效益
    7.4 讨论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一带一盟”背景下中俄农业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1.3.1 “一带一路”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
        1.3.2 中俄自贸区
        1.3.3 中俄农业国际合作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参考文献
第2章 “一带一盟”背景下中俄农业合作理论基础
    2.1 “一带一路”倡议概述
        2.1.1 “一带一路”倡议概念
        2.1.2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合作现状
    2.2 “欧亚经济联盟”概述
        2.2.1 欧亚经济联盟由来
        2.2.2 欧亚经济联盟与“一带一路”对接的历史机遇
    2.3 农业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
        2.3.1 农业产业布局的国内影响因素
        2.3.2 农业产业布局的国际影响因素
    2.4 博弈论
        2.4.1 博弈论理论模型
        2.4.2 博弈过程
        2.4.3 全球农产品供应的博弈
    2.5 农业产业外商直接投资相关理论
        2.5.1 垄断优势理论
        2.5.2 比较优势投资理论
        2.5.3 重要农产品供应的PSR机理
        2.5.4 区域产业合作相关理论
    2.6 相关分析模型
        2.6.1 GM(1,1)灰色预测模型
        2.6.2 Verhulst模型
        2.6.3 贸易引力模型
    2.7 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中国农产品供需分析
    3.1 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
    3.2 中国农业产业现状及农产品需求预测
        3.2.1 中国农业产业现状
        3.2.2 基于Verhulst模型的中国农产品消费需求预测
    3.3 中国国内农产品供需矛盾
        3.3.1 国内农产品供给现状
        3.3.2 中国国内农产品供给与需求矛盾
    3.4 中国农产品对外需求分析
        3.4.1 我国农产品贸易现状
        3.4.2 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大豆进口需求预测
        3.4.3 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小麦进口需求预测
        3.4.4 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木材进口需求预测
        3.4.5 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水产品进口需求预测
    3.5.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农产品进口需求预测结果分析
    3.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中俄农业产业资源与政策
    4.1 中国农业产业资源与政策
        4.1.1 农业产业资源
        4.1.2 我国对俄合作的鼓励措施
        4.1.3 对外合作中的金融支撑
    4.2 俄罗斯农业产业资源与开发政策
        4.2.1 产业资源禀赋
        4.2.2 俄罗斯投资环境
        4.2.3 中俄两国农业产业等投资日益深化
    4.3 俄罗斯农产品港口投资探究
        4.3.1 俄罗斯农产品港口投资可行性
        4.3.2 俄罗斯远东地区农产品港口现状
        4.3.3 俄罗斯远东地区农产品港口开发思路
    4.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中俄农业合作效应分析
    5.1 基于经济利益分析
        5.1.1 中俄农产品贸易现状
        5.1.2 部分农产品种植效益分析
        5.1.3 中俄间物流效益分析
    5.2 基于社会效益分析
        5.2.1 虚拟耕地进口
        5.2.2 “虚拟林地”进口
        5.2.3 金融合作
        5.2.4 区域发展
    5.3 中俄农业合作面临的挑战
        5.3.1 激化经济安全观念矛盾
        5.3.2 加剧经济利益冲突
        5.3.3 显露文化认知差异
    5.4 正负效应下中俄农业合作可行性分析
        5.4.1 基于博弈论的正负效应对比
        5.4.2 基于交易成本的正负效应对比
        5.4.3 基于比较优势投资理论的正负效应对比
    5.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一带一盟”背景下中俄农业合作模式的风险评价
    6.1 国家间农业合作的模式
        6.1.1 纯贸易合作模式
        6.1.2 投资参股合作模式
        6.1.3 海外并购合作模式
    6.2 纯贸易合作模式风险评价
        6.2.1 宏观风险
        6.2.2 主体风险
        6.2.3 技术风险
        6.2.4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风险评价
    6.3 投资参股合作模式风险评价
        6.3.1 宏观风险
        6.3.2 主体风险
        6.3.3 技术风险
        6.3.4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风险评价
    6.4 海外并购合作模式风险评价
        6.4.1 宏观风险
        6.4.2 主体风险
        6.4.3 技术风险
        6.4.4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风险评价
    6.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7章 “一带一盟”背景下中俄农业合作战略
    7.1 中俄农业合作对中国农产品供应安全的意义
        7.1.1 中俄农业合作对国民经济发展稳定的意义
        7.1.2 中俄农业合作对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稳定的意义
        7.1.3 中俄农业合作对农业产业上下游发展稳定的意义
    7.2 中俄农业合作中的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
        7.2.1 国内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
        7.2.2 “一带一盟”背景下海外农业资源开发战略
        7.2.3 “一带一盟”背景下重要农产品储备战略
        7.2.4 “一带一盟”背景下“藏粮于地”发展战略
    7.3 “一带一盟”背景下重要农产品供应安全的策略
        7.3.1 优势互补,投资促进口
        7.3.2 建立农业自由贸易区
        7.3.3 促进民营企业健康“走出去”
    7.4 小结
第8章 结论
    8.1 主要成果与认识
    8.2 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8.3.1 不足
        8.3.2 展望
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一、 发表论文
    二、 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4)基于MCE-CA-Markov模型的滇池流域建设用地与耕地时空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技术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技术理论概念
        2.1.1 城镇化
        2.1.2 博弈理论
        2.1.3 系统工程理论
    2.2 相关模型理论方法
        2.2.1 元胞自动机
        2.2.2 Markov模型
        2.2.3 MCE-CA-Markov模型
第三章 滇池流域概况
    3.1 自然环境概况
        3.1.1 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
        3.1.2 地形地貌与土壤植被
        3.1.3 气候与水文
    3.2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3.3 土地利用状况发展概况
第四章 实验数据的选取与处理
    4.1 基础数据选取
    4.2 遥感数据选取
    4.3 遥感影像数据处理
    4.4 遥感影像数据分类处理
第五章 滇池流域建设用地时空演化特征分析
    5.1 建设用地变化的时序特征分析
        5.1.1 建设用地面积时序变化
        5.1.2 建设用地扩张速度
        5.1.3 建设用地扩张动态度
        5.1.4 建设用地扩张强度
    5.2 建设用地扩张空间特征分析
        5.2.1 建设用地空间扩张总体变化分析
        5.2.2 建设用地不同时期扩张特征分析
        5.2.3 建设用地重心变化分析
第六章 滇池流域耕地资源时空演化特征分析
    6.1 耕地数量时序特征分析
        6.1.1 耕地资源面积时序变化
        6.1.2 耕地年均变化率
        6.1.3 耕地变化动态度
    6.2 耕地空间格局变化分析
        6.2.1 耕地空间格局总体变化分析
        6.2.2 耕地空间格局不同时期变化特征分析
        6.2.3 耕地空间格局重心变化分析
第七章 建设用地与耕地时空演化互动分析
    7.1 滇池流域建设用地与耕地转移变化博弈互动分析
    7.2 滇池流域建设用地与耕地变化速率关系分析
第八章 基于MCE-CA-Markov模型的时空演化模拟预测
    8.1 MCE-CA-Markov模型构建
        8.1.1 模型模拟预测流程
        8.1.2 数据转换处理
        8.1.3 转移矩阵构建
        8.1.4 驱动因子选取与处理
    8.2 模型精度检验
        8.2.1 模拟数据准备
        8.2.2 精度对比检验
    8.3 模型预测分析
    8.4 2024 年滇池流域建设用地和耕地变化趋势分析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9.1 结论
    9.2 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5)中国耕地资源生态补偿问题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中国耕地资源生态补偿相关理论阐释
    第一节 中国耕地资源与生态补偿
        一、中国耕地资源概况
        二、生态补偿概述
    第二节 中国耕地资源生态补偿
        一、中国耕地资源生态补偿的内涵和特征
        二、中国耕地资源生态补偿的内容和方式
        三、中国实施耕地资源生态补偿的必要性及意义
    第三节 中国耕地资源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
        一、公共物品理论
        二、外部性理论
        三、生态价值理论
        四、公平与效益理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耕地资源生态补偿的实施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中国耕地资源生态补偿相关法律和政策梳理
        一、中国耕地资源生态补偿的相关法律规定
        二、中国耕地资源生态补偿的相关政策规定
        三、对中国耕地资源生态补偿法律和政策的评价
    第二节 中国耕地资源生态补偿实践分析
        一、国家层面的大型耕地资源生态补偿实践
        二、地方政府主导的耕地资源生态补偿实践
    第三节 中国实施耕地资源生态补偿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中国实施耕地资源生态补偿存在的问题
        二、中国耕地资源生态补偿问题的原因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解决中国耕地资源生态补偿问题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提高对耕地资源生态价值的重视度
        一、加强耕地资源生态补偿政策支持力度
        二、着手制定耕地资源生态补偿专项法律
        三、加大对耕地资源生态补偿的宣传力度
    第二节 促进耕地资源生态补偿经济措施合理化
        一、建立中国特色的补偿模式
        二、制定科学合理的补偿标准
        三、实行多元多样的补偿方式
        四、构建横向跨区域补偿机制
    第三节 创建中国耕地资源生态补偿的运行载体
        一、设置主管耕地资源生态补偿的政府部门
        二、打造具有耕地资源生态补偿职能的企业
        三、成立具有耕地生态补偿职能的农民组织
    第四节 完善中国耕地资源生态补偿的保障机制
        一、建全耕地资源生态补偿长期监管机制
        二、拓宽耕地资源生态补偿公共参与渠道
        三、完善耕地资源生态价值监测评估机制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耕地保护基金条款的规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
    (二)研究路径
一、耕地保护基金条款的规范内涵
    (一)耕地保护基金条款的概念阐释
    (二)耕地保护基金条款的范畴要素
二、耕地保护基金主体条款的规范分析
    (一)耕地保护基金主体条款的规范设定现状
    (二)机构建制瑕疵且主体利益失衡:耕地保护基金主体条款存在的问题
    (三)建立部际协同并平衡各方利益:耕地保护基金主体条款的完善进路
三、耕地保护基金客体条款的规范分析
    (一)耕地保护基金客体条款的规范设定现状
    (二)资金来源单一且缺乏科学标准:耕地保护基金客体条款存在的问题
    (三)拓宽资金渠道并科学设置标准:耕地保护基金客体条款的完善进路
四、耕地保护基金归责机制条款的规范分析
    (一)耕地保护基金归责机制条款的规范设定现状
    (二)归责机制不清且缺乏监督机制:耕地保护基金归责机制条款存在的问题.
    (三)规范归责机制并健全监督机制:耕地保护基金归责机制条款的完善进路.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课题和发表的论文

(7)县域尺度耕地安全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进展与存在问题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2.3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2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土壤
        2.1.2 耕地
        2.1.3 土壤安全
        2.1.4 耕地安全
    2.2 理论基础
        2.2.1 资源稀缺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人地关系理论
        2.2.4 系统科学理论
        2.2.5 木桶理论
        2.2.6 区域科学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耕地安全系统及运行机理分析
    3.1 耕地安全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1.1 耕地安全系统的结构
        3.1.2 耕地安全系统的功能
    3.2 耕地安全系统运行机理
        3.2.1 耕地安全系统运行的影响因素
        3.2.2 耕地安全系统主要因果关系
    3.3 本章小结
4 基于“5C”的耕地安全评价理论
    4.1 “5C”评价理论框架
    4.2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4.2.1 科学性和客观性原则
        4.2.2 可比性与区域性原则
        4.2.3 综合性与可操作性原则
    4.3 耕地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4.4 评价方法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耕地安全评价的基本农田优化
    5.1 基本农田的概念
    5.2 基本农田划定及现存问题
    5.3 基本农田优化调整方案
    5.4 本章小结
6 耕地安全评价实证研究
    6.1 研究区概况
        6.1.1 江苏省宜兴市
        6.1.2 河南省温县
    6.2 数据来源
        6.2.1 资料收集
        6.2.2 实地调查采样
    6.3 耕地安全单一维度评价结果分析
        6.3.1 C_1能力评价结果
        6.3.2 C_2状态评价结果
        6.3.3 C_3资本评价结果
        6.3.4 C_4关联性评价结果
        6.3.5 C_5法规评价结果
    6.4 耕地安全综合评价结果
        6.4.1 宜兴市耕地安全综合评价结果
        6.4.2 温县耕地安全综合评价结果
        6.4.3 研究区耕地安全综合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基本农田优化与耕地安全管护对策
    7.1 耕地数量和耕地安全时空变化规律研究
        7.1.1 土地利用现状变化分析
        7.1.2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7.1.3 耕地转移图谱
        7.1.4 耕地面积变化动态度
        7.1.5 耕地重心迁移
        7.1.6 耕地安全变化趋势分析
    7.2 基于耕地安全和稳定性的基本农田优化
        7.2.1 基于“4C”维度的耕地安全评价结果
        7.2.2 耕地稳定性
        7.2.3 基本农田调整结果与分析
    7.3 耕地安全管护对策
        7.3.1 协调城镇化发展与耕地安全的关系
        7.3.2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进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
        7.3.3 识别耕地安全胁迫,加强生态修复,建立防范机制
        7.3.4 健全法律制度,构建耕地安全保障机制
        7.3.5 建立耕地安全动态监测系统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8)基于生态安全视角的生态退化区耕地休耕规模测算和空间布局研究 ——以甘肃环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关于生态安全的研究进展
    2.2 耕地生态安全研究进展
    2.3 耕地休耕的研究进展
    2.4 休耕规模的研究进展
    2.5 休耕地空间布局研究进展
    2.6 研究述评
第3章 研究对象与研究框架
    3.1 研究区概况
    3.2 数据来源、处理及相关说明
    3.3 理论基础
    3.4 研究框架
第4章 环县耕地生态脆弱性的综合诊断
    4.1 耕地生态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4.2 耕地生态退化综合诊断指标的构建
    4.3 评价单元的选择
    4.4 评价模型与方法
    4.5 研究区耕地生态脆弱性综合诊断结果
第5章 环县耕地的休耕规模测算
    5.1 休耕规模预测思路
    5.2 耕地需求量影响因素分析
    5.3 耕地需求量预测模型
    5.4 研究区耕地需求量影响因素预测
    5.5 研究区耕地可休耕规模空间分布
第6章 基于耕地脆弱性分级的休耕空间布局
    6.1 休耕地分级布局的原则和依据
    6.2 研究区耕地休耕级别的布局方案
    6.3 耕地休耕级别的布局与试点区休耕地布局比较验证
第7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生态退化区休耕的实施建议
    7.3 研究特色
    7.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发表成果与科研实践

(9)生态安全和粮食保障双约束的休耕空间分区研究 ——以石漠化区砚山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主要研究内容
    1.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文献回顾与述评
    2.1 休耕耕地选择与准入
        2.1.1 生态环境敏感土地休耕
        2.1.2 边际土地与休耕
        2.1.3 地块面积与休耕
        2.1.4 耕地无差别式休耕
    2.2 休耕规模测算与调控
        2.2.1 政府宏观政策调控休耕规模
        2.2.2 粮食需求变动影响休耕规模
        2.2.3 休耕规模预测研究
    2.3 休耕区域空间分布与优化
        2.3.1 耕地资源与休耕区域分布
        2.3.2 休耕区域空间布局研究
    2.4 石漠化区耕地治理和休耕研究
        2.4.1 石漠化区耕地治理模式研究
        2.4.2 石漠化区耕地休耕研究
    2.5 研究述评
第3章 理论支撑及研究框架
    3.1 核心概念解析
        3.1.1 历史文献对休耕的阐释
        3.1.2 中国现代休耕制度的源起
        3.1.3 本研究对休耕的界定
        3.1.4 休耕类型划分
        3.1.5 与休耕相近的其他概念
    3.2 理论基础
        3.2.1 土地生态安全理论
        3.2.2 土地保护理论
        3.2.3 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
        3.2.4 土地伦理理论
    3.3 研究框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研究对象与数据处理
    4.1 研究区选择及其概况
        4.1.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4.1.2 自然条件与土地利用
        4.1.3 经济与社会发展
    4.2 研究区休耕试点进展
        4.2.1 休耕面积与补助标准
        4.2.2 休耕组织方式
        4.2.3 休耕技术路径
        4.2.4 休耕地培肥模式
        4.2.5 休耕社会经济效应
    4.3 数据来源及处理
        4.3.1 数据库建设
        4.3.2 经济社会统计数据
        4.3.3 其他数据资料
第5章 生态安全视角下砚山县休耕迫切度及其空间分布
    5.1 评价思路与方法
        5.1.1 评价思路
        5.1.2 评价方法
    5.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2.1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5.2.2 评价指标选取与释义
        5.2.3 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5.2.4 评价指标标准化
    5.3 评价对象与评价单元的确定
        5.3.1 评价对象
        5.3.2 评价单元
    5.4 休耕迫切度等级划分及空间分布
        5.4.1 评价结果等级划分
        5.4.2 不同等级休耕迫切度分析
        5.4.3 各乡镇休耕迫切度分析
    5.5 讨论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粮食保障约束下砚山县可休耕规模预测及空间分布
    6.1 粮食保障与研究设定
        6.1.1 粮食保障内涵
        6.1.2 休耕的粮食保障前提
        6.1.3 研究设定
    6.2 粮食保障约束下休耕规模预测
        6.2.1 粮食保障约束下休耕规模预测模型
        6.2.2 影响因素预测模型与方法
    6.3 耕地保有量单因素预测
        6.3.1 人口数量预测
        6.3.2 粮食单产预测
        6.3.3 复种指数预测
        6.3.4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比重预测
        6.3.5 粮食自给率测定
        6.3.6 人均粮食需求量测定
    6.4 可休耕规模及空间分布
        6.4.1 粮食保障约束下耕地保有量规模
        6.4.2 粮食保障约束下砚山县可休耕规模
        6.4.3 可休耕耕地空间分布
    6.5 讨论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生态安全和粮食保障双约束下休耕空间分区
    7.1 研究思路及方法
        7.1.1 县级土地分区与空间优化
        7.1.2 休耕空间分区思路
        7.1.3 休耕空间分区单元
        7.1.4 休耕空间分区方法
    7.2 分区结果与分析
        7.2.1 分区结果
        7.2.2 分区结果分析
    7.3 分区结果检验
    7.4 分区休耕方案与策略
    7.5 讨论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8.4 石漠化区休耕建议
参考文献
附件
    附件一:关于使用yaahp辅助决策软件计算休耕迫切度指标权重的说明
    附件二:附图
    附件三:附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10)云南坡耕地质量评价及土壤侵蚀/干旱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坡耕地质量涵义及分析
        1.1.1 坡耕地的概念
        1.1.2 坡耕地质量的涵义
        1.1.3 耕地质量研究热点分析
    1.2 坡耕地质量评价
        1.2.1 坡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1.2.2 坡耕地质量评价方法
    1.3 坡耕地质量影响因素
        1.3.1 土壤侵蚀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
        1.3.2 水分条件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
        1.3.3 种植制度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
        1.3.4 耕作利用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
    1.4 坡耕地质量调控措施
        1.4.1 水分调控措施
        1.4.2 土壤管理措施
        1.4.3 农业措施
    1.5 结语
第2章 绪论
    2.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2.1.1 研究背景
        2.1.2 选题意义
    2.2 研究目标及内容
        2.2.1 研究目标
        2.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2.3.1 研究方案
        2.3.2 技术路线
    2.4 研究区概况
        2.4.1 气候及地质地貌
        2.4.2 土壤类型及植被
        2.4.3 研究分区及坡耕地利用特征
第3章 坡耕地资源时空分布及演变驱动力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数据来源及处理
        3.1.2 时空演变及驱动力分析
    3.2 坡耕地空间分布及变化趋势
        3.2.1 坡耕地空间分布特征
        3.2.2 坡耕地空间转移特征
        3.2.3 坡耕地分布重心轨迹变化
    3.3 坡耕地坡度级演变特征
    3.4 坡耕地核密度时空演变特征
    3.5 坡耕地演变的驱动力分析
    3.6 小结与讨论
        3.6.1 小结
        3.6.2 讨论
第4章 坡耕地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辨识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数据来源及评价单元
        4.1.2 坡耕地质量评价体系
        4.1.3 坡耕地质量空间结构分析
    4.2 坡耕地质量评价及空间分布特征
        4.2.1 坡耕地质量评价
        4.2.2 坡耕地质量指数空间分布
        4.2.3 坡耕地质量等级空间分布
    4.3 坡耕地质量空间变异特征
        4.3.1 半方差函数拟合
        4.3.2 空间变异性特征分析
    4.4 坡耕地质量空间聚集特征
        4.4.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4.4.2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4.4.3 空间冷热点分析
    4.5 坡耕地质量影响因素辨识
    4.6 小结与讨论
        4.6.1 小结
        4.6.2 讨论
第5章 土壤侵蚀特征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数据来源
        5.1.2 RUSLE模型及参数因子分析
        5.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5.2 降雨侵蚀力时空分布特征
        5.2.1 降雨侵蚀力季节分布
        5.2.2 降雨侵蚀力空间分布
    5.3 坡耕地土壤侵蚀特征
        5.3.1 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特征
        5.3.2 不同坡度坡耕地土壤侵蚀特征
        5.3.3 流失土层厚度特征
        5.3.4 养分流失特征
    5.4 土壤侵蚀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机制
        5.4.1 土壤侵蚀与坡耕地质量的相关性
        5.4.2 土壤侵蚀与坡耕地质量的因子排序
        5.4.3 土壤侵蚀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路径
    5.5 土壤侵蚀与坡耕地质量的空间耦合协调特征
        5.5.1 空间耦合度分析
        5.5.2 空间协调度分析
    5.6 小结与讨论
        5.6.1 小结
        5.6.2 讨论
第6章 农业干旱特征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数据来源
        6.1.2 数据处理与分析
    6.2 降雨量-盈亏量时空分布特征
        6.2.1 有效降雨量时空分布
        6.2.2 水分盈亏量时空分布
    6.3 农业干旱时空分布特征
        6.3.1 年尺度干旱空间分布
        6.3.2 季节性干旱时空分布
    6.4 农业干旱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机制
        6.4.1 干旱与坡耕地质量的相关性
        6.4.2 干旱与坡耕地质量的因子排序
        6.4.3 干旱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路径
    6.5 农业干旱与坡耕地质量的空间耦合特征
    6.6 小结与讨论
        6.6.1 小结
        6.6.2 讨论
第7章 坡耕地质量障碍因素诊断及调控模式
    7.1 坡耕地质量障碍因素
    7.2 坡耕地质量调控优先度及潜力
        7.2.1 坡耕地质量调控优先度
        7.2.2 坡耕地质量调控目标
        7.2.3 坡耕地质量调控潜力
    7.3 坡耕地质量调控措施及效应
        7.3.1 调控措施体系及作用机理
        7.3.2 调控措施效应分析
    7.4 坡耕地质量调控集成模式
        7.4.1 “水土保持耕作+坡面水系+土壤培肥”型模式
        7.4.2 “坡改梯+水土保持耕作+生态退耕”型模式
        7.4.3 “坡改梯+水土保持耕作+坡面水系”型模式
        7.4.4 “生态退耕+坡改梯+土壤培肥”型模式
    7.5 小结
第8章 结论及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特色与创新
        8.2.1 研究特色
        8.2.2 研究创新
    8.3 本文研究不足之处
    8.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文章、获奖与参与课题情况

四、关于我国耕地资源流失若干问题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粮食主产区耕地多功能耦合实现分析[D]. 王绪鑫.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2]国际化绿色化背景下中国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研究[D]. 刘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3]“一带一盟”背景下中俄农业合作研究[D]. 吴頔. 吉林大学, 2020(01)
  • [4]基于MCE-CA-Markov模型的滇池流域建设用地与耕地时空模拟研究[D]. 宋林林.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中国耕地资源生态补偿问题探析[D]. 李萌. 黑龙江大学, 2020(05)
  • [6]耕地保护基金条款的规范分析[D]. 芦莉. 西南大学, 2020(01)
  • [7]县域尺度耕地安全评价研究[D]. 张小丹.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8]基于生态安全视角的生态退化区耕地休耕规模测算和空间布局研究 ——以甘肃环县为例[D]. 袁零. 西南大学, 2020(01)
  • [9]生态安全和粮食保障双约束的休耕空间分区研究 ——以石漠化区砚山县为例[D]. 陈展图. 西南大学, 2020(01)
  • [10]云南坡耕地质量评价及土壤侵蚀/干旱的影响机制研究[D]. 陈正发. 西南大学, 2019(05)

标签:;  ;  ;  ;  ;  

我国耕地资源流失若干问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