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苜蓿、日本血吸虫和红三叶草的共生固氮

紫花苜蓿、日本血吸虫和红三叶草的共生固氮

一、紫花苜蓿、百脉根和红三叶共生氮的固定(论文文献综述)

曹石超[1](2020)在《根瘤菌与丛枝菌根真菌互作对红江橙营养吸收及生理效应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柑橘生产在我国南方存在植株生长缓慢等诸多问题,而果园生草栽培作为现代化果园土壤管理模式,在果树生产中逐渐兴起。果园生草技术发展至今已成为多学科交叉领域,主要研究方向集中于果园生草管理模式在果园土壤微环境调控(酶活性及微生物含量)、提高果园土壤养分含量、果实品质、增强树势等方面。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与柑橘根系共生,促进柑橘生长,而豆科作物常用作果园生草栽培,可蓄水保墒。AMF缺乏宿主特异性,可在不同植株根系间形成菌丝连接,介导间作植物与生产作物进行养分互换。在果园生草栽培模式中,如何利用根瘤菌与AMF互作,通过AMF在生草作物和果树根系的双向共生,实现良好的生态效应,其研究少见报道。研究AMF与白三叶草、柑橘根系双重侵染的共生关系,进行间作种草并接种AMF,可增加豆科作物固氮能力,提高土壤氮素养分,但其互作机制尚不清楚。因此,有必要探究AMF与根瘤菌互作对柑橘生长及三叶草固氮的作用机理,这对减少化肥、农药特别是除草剂的使用有重大意义。试验以柑橘属中两种常见AMF的优势菌种:摩西管柄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记为:F.m)和根内球囊霉Glomus intraradices(记为:G.i)作为接种菌剂,以一年生盆栽红江橙幼苗为供试植株,间种豆科作物为白三叶草,接种根瘤菌菌剂为白三叶草根瘤菌。研究AMF与根瘤菌互作下,对三叶草发育及柑橘幼苗生长、柑橘生理代谢及元素调控、柑橘根际土壤性质及微环境、三叶草固氮分子机制四个方面的影响展开研究,综合分析间作白三叶下AMF促进柑橘生长及三叶草固氮的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G.i与F.m两种AMF均可以很好地侵染白三叶草根系以及柑橘幼苗根系,白三叶根系菌根侵染率分别达到35.98%、47.45%,白三叶草接种根瘤菌可以有效提高柑橘幼苗根系AMF的侵染率,G.i和F.m的菌根侵染率分别提高了12.64%、13.98%。根瘤菌与AMF相互作用增加了白三叶草生物量、根际结瘤的数量与重量,提升了根瘤固氮酶的活性。2.种草且接种AMF可以有效提高柑橘的生物量,增强柑橘幼苗根系的生长发育。相比只接种AMF的处理,接种AMF且间种三叶草处理柑橘幼苗生长状况更好。其中种草且接种F.m效果最显着,相比于FM处理,FM+R中柑橘根系体积、根系活力、一级新根数、最长侧根长分别增加了26.99%、28.26%、26.58%、7.71%。种草且接种AMF还可很好地增加柑橘光合作用速率、提升柑橘光合作用中碳同化的效率,总体接种F.m优于G.i。3.处理后180d的前期相比于处理后240d的后期,种草且接种AMF处理中柑橘幼苗体内可溶性糖/蛋白含量、蔗糖合成酶(SS)活性提升程度更高,说明互作效应在前期对柑橘糖、蛋白等物质的积累能力促进效益更大。而中、后期柑橘幼苗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提升,全N与硝态N、全P、全K、全C的积累量也升高,说明随时间推移,根瘤菌与AMF互作增强了柑橘对逆境的响应能力,提高柑橘对于元素的吸收。只接种AMF相比于不接种的CK,柑橘幼苗元素调控及其生理代谢等方面提升效益更强,而接种AMF且种草处理中白三叶草根瘤菌与AMF形成菌丝连接,相比只接种AMF更增强了这种效益。4.相比只接种AMF处理,接种AMF且种草的处理中柑橘幼苗根际土壤各类氮吸收相关土壤微生物如固氮菌、氨化细菌的数量显着增多,土壤中脲酶、固氮酶等各类土壤酶活性也会加强,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GRSP)的含量也会提高。说明接种AMF(F.m与G.i)与根瘤菌相互作用可以改善土壤,促进土壤有益细菌的繁殖,增强土壤固氮酶对氮素等元素的固定能力,增加土壤中速效养分。5.接种AMF且种草处理(GI+R、FM+R)相比于只种草(CK+R),根瘤固氮酶合成关键基因nif-H、nif-D、nif-K基因在转录水平的表达显着上升,nif-H基因表达量分别提高48.76%和36.36%,nif-D基因表达量分别提高31.98%和57.81%。nif-K基因表达量分别提高83.54%和92.95%。说明AMF与根瘤菌形成菌丝连接后,可提升三叶草固氮酶合成速率,增加根系固氮能力。接种不同的AMF对于白三叶草根瘤合成固氮酶相关基因表达上调的提升效益也有所不同,对于nif-H基因的表达,G.i>F.m,对于nif-D、nif-K基因的表达,F.m>G.i。说明接种G.i有利于白三叶根瘤固氮酶中铁蛋白的合成,接种F.m有利于钼铁蛋白的合成。总体接种F.m提升程度更为显着,这与AMF在三叶草根系侵染程度有正相关性。

苟文龙[2](2019)在《川西平原一年生牧草禾豆混播群落生产力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禾豆混播可减施化学氮肥、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在冬闲田种草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混播组成和比例选择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混播牧草潜力的发挥。本研究以川西平原冬闲田主推草种—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 Lamk.)为主要研究对象,与常用一年生豆科牧草箭筈豌豆(Vicia sativa L.)、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 L.)、金花菜(Medicago polymorpha L.),按照禾豆比例100:0、75:25、50:50、25:75和0:100混播,4次刈割,研究豆科牧草种类、混播比例和刈割茬次对牧草产量和品质、根系形态、土壤速效养分、土壤酶活性及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与组成等影响,旨在探讨一年生牧草禾豆混播群落生产力特征。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对多花黑麦草与箭筈豌豆、金花菜和紫云英的13个混播组合地上生物量与牧草营养品质及其构成进行分析比较,并从累计干物质产量、累计粗蛋白产量和累计可消化干物质产量进行综合分析,筛选出适宜川西平原种植的HC3(25%多花黑麦草+75%金花菜)、HJ2(50%多花黑麦草+50%箭筈豌豆)、HC2(50%多花黑麦草+50%金花菜)3个优势混播组合,比多花黑麦草单播干物质产量提高12.28%14.43%、粗蛋白产量提高34%45.67%、可消化干物质产量提高10.41%18.76%。2.混播比例对多花黑麦草与箭筈豌豆、金花菜、紫云英混播根系形态有显着影响(P<0.05)。与多花黑麦草单播相比,混播模式下根干重和根体积分别降低了11.48%72.36%和11.23%70.01%;与一年生豆科牧草单播相比,混播模式下根干重和根体积分别增加了123.73%1341.67%、53%1431.71%。混播组合HC1(75%多花黑麦草+25%金花菜)、HC2、HC3、HJ2和HZ1(75%多花黑麦草+25%紫云英)根系具有较强的竞争效应。根干重与累计干物质产量、累计粗蛋白产量和累计可消化干物质产量呈显着性负相关(P<0.05),根表面积、根平均直径、根体积与累计粗蛋白产量呈显着性负相关(P<0.05)。3.对于多花黑麦草与箭筈豌豆、金花菜混播组合,其土壤有机质含量、碱解氮含量和速效磷含量基本随着混播中豆科牧草比例的增加而增加,HJ3(25%多花黑麦草+75%箭筈豌豆)土壤养分持有量最好,HC3土壤养分持有量较好;对于多花黑麦草与紫云英混播组合,其土壤有机质含量、碱解氮含量和速效磷含量都随着混播中紫云英比例增加而减少,HZ1土壤养分持有量较好。根干重、根表面积与土壤速效磷含量呈极显着负相关(P<0.01),根干重与土壤速效钾含量呈显着性负相关(P<0.05);根长、根尖数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碱解氮含量呈显着性负相关(P<0.05);根体积与土壤速效磷含量呈极显着性负相关(P<0.01),与土壤速效钾含量呈显着性负相关(P<0.05);根平均直径与土壤速效磷含量和土壤速效钾含量呈显着性负相关(P<0.05)。4.土壤脲酶活性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土壤硝酸还原酶活性也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土壤酸性蛋白酶活性呈逐渐减低的趋势。硝酸还原酶活性与土壤速效磷含量呈显着性正相关(P<0.05),与根干重和根体积呈显着性负相关(P<0.05);脲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根干重和根直径呈极显着性正相关(P<0.05),与根体积呈显着性正相关(P<0.05);酸性蛋白酶活性与根系形态指标和土壤速效养分无显着相关性。5.多花黑麦草与箭筈豌豆、金花菜和紫云英混播草地土壤样本的细菌群落多样性分析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结果发现,禾豆混播比例对土壤细菌alpha-多样性指数影响不显着,但刈割茬次对Chao 1指数和系统发育多样性指数(PD whole tree)有显着性影响(P<0.05)。在门分类水平上,变形菌门、酸杆菌门和放线菌门是多花黑麦草和箭筈豌豆、金花菜和紫云英混播草地土壤的优势细菌门,占整个细菌类群丰富度的56.05%70.56%。PCoA和NMDS分析表明,禾豆混播比例对混播草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没有显着性影响,刈割茬次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有显着影响(P<0.05),来自第三茬土壤样本的细菌群落结构倾向于聚集在一起,具有高度的相似性。综上所述,多花黑麦草与一年生豆科牧草混播提高了牧草产量和品质,改变了根系形态,提升了土壤肥力,影响了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建议川西平原一年生禾豆组合采用25%多花黑麦草+75%金花菜、50%多花黑麦草+50%箭筈豌豆、50%多花黑麦草+50%金花菜,可有效提高禾豆混播系统的生产力水平。

邝肖[3](2018)在《不同施氮量对青贮玉米/秣食豆混播产量和氮素利用的影响》文中指出禾豆混播是农区种植结构调整和土地提质增效的一种重要的栽培形式。它可以提高饲草产量、品质以及氮素利用效率。本研究以青贮玉米与秣食豆的混播系统为研究对象,设置3种不同的混播比例(青贮玉米与秣食豆比例为1:1、1:2、1:3),3种施氮梯度(基肥、优化施肥、传统施肥)进行田间试验,对青贮玉米及秣食豆的全氮含量以及土壤的各状态氮含量进行动态分析,比较各个混播处理后的混播群体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结果如下:1.在各施氮水平下,混播比例为1:2时,鲜草产量均达最大值,分别为72680kg/hm2(基肥),87470kg/hm2(优化施肥),92265kg/hm2(传统施肥)。在各混播比例条件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牧草鲜草产量均有所增加,均在传统施氮量时达最大值,分别为88077kg/hm2(混比1:1),92265kg/hm2(混比1:2),87239kg/hm2(混比1:3)。2.只施用基肥条件下,当混播比例为1:1、1:2时,混播组合的氮素营养竞争比率分别为2.53、2.19,表明玉米对氮素的竞争能力要强于秣食豆,而混播比例为1:3的氮素营养竞争比率为0.88,表明秣食豆对氮素的竞争能力要强于玉米。3.在各个混播比例下,施用基肥条件下,土地当量比分别为1.31、1.55、1.87,即混作均比单作有优势。其中混播比例为1:3时,混作优势最大。4.在同一施氮条件下,0-20cm土层中,土壤全氮、硝态氮、铵态氮,以及玉米全氮含量随着秣食豆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仅在传统施肥条件下,铵态氮含量在混播比例为1:3时低于混播比例为1:2。而秣食豆全氮含量则随着秣食豆的密度的增加而降低。5.在同一混播比例下,0-20cm土层中,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土壤全氮、硝态氮、铵态氮,以及玉米与秣食豆的全氮含量呈上升趋势。6.当采用优化施肥且混播比例为1:2时氮素吸收率最高,为12.597%;采用优化施肥且混播比例为1:3时的总可用氮利用率最高,为34.215kg/kgN;采用基肥且混播比例为1:2时的氮素植物生产效率最高,为96.332kg/kgN。7.混播比例1:2时,虽然传统施肥条件下饲草产量高于优化施肥条件下饲草产量,但二者差异不显着,但优化施肥下能减少更多的氮素污染,所以优化施肥配合混播比例1:2的种植密度是较理想的生产方式。

韦兴迪[4](2018)在《贵州天然豆科牧草根瘤菌资源调查与区系分析》文中认为豆科植物-根瘤菌共生固氮是生物固氮体系中最强的共生系统,主导着地球的氮素循环,在改善土壤质量、影响植被演替以及生态修复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多种多样的根瘤共生体系中,相对其它作物栽培系统而言,草地系统的共生根瘤菌显示出更加明显的丰富多样性。受地形、气候、土壤结构等综合因素的影响,贵州喀斯特地区生长着大量不同种类的天然豆科牧草,蕴藏着丰富的根瘤菌自然资源。开展贵州天然豆科牧草根瘤菌的资源调查,掌握其区系分布特征,能为根瘤菌在区域农牧业生产及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应用提供宝贵的种质资源,并在增加对本地区天然豆科牧草及其根瘤菌共生资源多样性与特异性认识的同时,为制备高效复合接种剂并在生产中推广应用奠定可靠的物质基础。本文通过对贵州省黔中、黔东北、黔东南、黔南、黔西南、黔北、黔西北地区共49个县市的天然豆科牧草根瘤菌的资源调查,行程8000多公里,涵盖贵州省全部五个生态功能区,共采集到根瘤样品352份,包括天然豆科牧草22种。在调查采集的全部样品中,以白三叶根瘤样品最多,另外采得的根瘤样品相对较多的野生牧草种类分别为多花木蓝、葛藤、天蓝苜蓿和野豌豆。在所采集的根系样品中,无论是在低洼潮湿地带还是坡坎干燥环境中生长的白三叶、天蓝苜蓿、野豌豆和鸡眼草,无一例外的都有根瘤形成,且根瘤数量较多,结瘤率100%;野大豆主要生长在贵州岩溶山区的石灰岩土壤缝穴中,扎根深厚,根瘤硕大,结瘤率也很高。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在贵州地区自然生长的白三叶、天蓝苜蓿、野豌豆、鸡眼草和野大豆与根瘤菌的共生结瘤具有稳定性、强大性与区域分布的广泛性,它们应属于贵州喀斯特地区的先锋固氮植物。在调查采集的其余17种天然豆科牧草根系样品中,结瘤率分布在75%85%之间。所采集到的根瘤多以球形、掌状、柱状为主,并有少量的扇形和花瓣形,更有个别的呈花朵形。根瘤颜色多以白色、粉色和绿色为主,兼有白-粉-绿、黄-粉-绿、浅褐-粉-绿、粉-绿-褐、白-浅褐、白-粉、白-绿等三色和两色相间排列的多重色彩。在根瘤菌资源调查过程中还发现,遵义地区采集到的多花木蓝几乎不结瘤;六盘水、毕节地区葛藤分布很少;遵义、安顺地区未发现天蓝苜蓿。这说明天然豆科牧草的种类分布具有区域特异性,根瘤菌的共生结瘤除了受到豆科植物的种类限制以外,同时还受到生态地理环境的直接影响。从采集的352份天然豆科牧草的根瘤样品中,先后分离得到863个具有典型根瘤菌菌落特征的纯化菌株,经革兰氏染色鉴定获得G-菌739株;菌体形状在显微镜下多呈杆状,少数为椭圆形、有鞭毛着生,或者呈小菌体的串珠状。利用细菌基因组DNA抽提试剂盒提取739株革兰氏阴性菌菌株的基因组DNA,选用P1-P6引物对扩增各菌株的16S r DNA片段,将PCR产物纯化后送北京擎科新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昆明分公司测序。将测得的菌株序列使用NCBI中的Blast软件在线比对,并从Gen Bank数据库中下载与待分析序列相近的已知种模式菌株的16S r DNA序列,用DNAMAN进行多重比对,确定了各分离菌株的分类地位。分子鉴定结果表明,在409株G-菌株中,共鉴定出11个属80个种,其中以Pseudomonas(假单胞菌属)中的种类最多,高达21种,其次分别为Rhizobium(根瘤菌属,19种)、Mesorhizobium(中慢生根瘤菌属,9种)、Bradyrhizobium(慢生根瘤菌属,8种)、Sinorhizobium(中华根瘤菌属,8种)、Burkholderia(伯克氏菌属,7种)、Agrobacterium(土壤杆菌属,3种)、Ochrobactrum(苍白杆菌属,2种)、Cupriavidus(含铜菌属,1种)、Herbaspirillum(草螺菌属,1种)、Paraburkholderia(伴伯克氏菌属,1种)。在鉴定出的11个属80个种中,以Rhizobium中的优势种R.leguminosarum发生频率最高,达23.23%;其次分别为Agrobacterium中的优势种A.tumefaciens,其发生频率为5.38%、Sinorhizobium中的优势种S.meliloti,该种的发生频率为4.40%、Bradyrhizobium中的优势种B.japonicum,其发生频率为2.44%;分布频率较低的是Pseudomonas中的优势种P.moraviensis,该种的发生频率为2.20%、Burkholderia中的优势种B.bacterium,其发生频率为2.20%、Mesorhizobium中的优势种M.loti,该种的发生频率为1.22%;另外,Herbaspirillum、Paraburkholderia均只有一个种,分别为Herbaspirillum huttiense、Paraburkholderia phytofirmans,其发生频率分别为1.22%、0.49%;Ochrobactrum中的O.anthropi、O.grignonense与Cupriavidus中的C.gilardii,其发生频率一致均为0.24%。在资源分布较为丰富的优势天然豆科牧草种类中,从白三叶的分离菌株中共鉴出7个属39个种,其中Rhizobium leguminosarum的分布频率最高,达到34.45%;其次是Rhizobium anhuiense(16.69%)和Rhizobium laguerreae(11.66%),它们是所调查地区范围内白三叶根瘤菌中的优势种类。从多花木蓝的分离菌株中共鉴出6个属18个种其中Bradyrhizobium japonicum的分布频率最高(16.00%),其次是Bradyrhizobium elkanii(8.00%)、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8.00%)、Burkholderia bacterium(8.00%)和Rhizobium herbae(8.00%),它们是所调查地区范围内多花木蓝根瘤菌中的优势种类。从葛藤样品的分离菌株中鉴出7个属15个种,其中Rhizobium leguminosarum的分布频率最高(14.30%);其次是Pseudomonas koreensis(10.70%)、Bradyrhizobium japonicum(10.70%)和Herbaspirillum huttiense(10.70%),它们是所调查地区范围内葛藤根瘤菌中的优势种类。在天蓝苜蓿样品的分离菌株中共鉴出6个属23个种,其中Sinorhizobium meliloti的分布频率最高(32.60%);其次是Sinorhizobium arboris(8.70%)和Rhizobium leguminosarum(6.50%),它们是所调查地区范围内天蓝苜蓿根瘤菌中的优势种类。本研究为根瘤菌在区域农牧业生产及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应用提供了宝贵的种质资源。

张荣发,马培杰,李亚娇,孟军江,韩永芬,全贵阳[5](2017)在《改良放牧草地及利用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回顾和总结了豆科和禾本科牧草对改良放牧草地与家畜放牧管理的定义与观点,并且根据前人对放牧草地改良技术的研究,分析了贵州兴仁放马坪草场牧草改良利用情况,建议开展放马坪适生优良豆科牧草引进与评价、适生优良豆科牧草丰产栽培技术、优良"豆科+禾科"混播组合筛选的基础上,提出改良放牧草地放牧利用关键技术,解决兴仁县放马坪种草养羊产业发展中草地退化和优质牧草短缺的实际需求。

曾庆飞,王茜,陆瑞霞,刘正书,吴佳海,王小利[6](2017)在《大豆根际促生菌的分离筛选及其对大豆和百脉根生长与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从贵州毕节地区大豆根际土壤中分离溶磷菌株,从大豆根瘤中分离根瘤菌株。对分离出的溶磷圈直径与菌落直径的比值(D/d值)在2.20以上的溶磷菌株分别进行溶磷能力、生长素(IAA)及有机酸分泌能力、产酸产碱性能测定,筛选出优良溶磷菌4株;对分离出的根瘤菌通过大豆试管苗回接及促生效应试验,筛选出高效根瘤菌2株。将筛选出的6株菌经拮抗反应试验后分别按单一溶磷菌接种剂、单一根瘤菌接种剂、溶磷菌+根瘤菌复合接种剂3种处理制备菌悬液,采用盆栽方法分别对大豆和百脉根进行促生效应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除单一根瘤接种剂对增加大豆株高无效果外,另外2个处理对大豆株高有提升效果,所有处理对大豆茎粗、生物量、结荚数、荚重、单粒数及单粒重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溶磷菌+根瘤菌复合菌液对大豆株高、茎粗、幼苗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的促进效果最好,分别比对照高出21.26%,40.79%,15.88%和42.19%。3个处理对百脉根的第一、二茬株高及地上生物量、全氮、全磷和粗蛋白含量均有明显的提升效应,其中依然是溶磷菌+根瘤菌复合菌液的处理效果最好,分别比对照高出20.82%,54.88%,106.14%,148.78%,19.34%,61.88%和19.34%,与对照差异均达极显着水平(P<0.01)。说明所筛选的菌株组合能产生良好的促生互作效应。

刘伟[7](2016)在《低磷条件下OsPT6基因过表达对菜用大豆结瘤及固氮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菜用大豆[Glycine max(L.)Merr.],又称毛豆,含有多种高营养价值的人体必需营养成分,如蛋白质、游离氨基酸、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等,因此深受东亚及东南亚地区消费者喜爱,并逐渐受到美国和欧洲国家的欢迎。低磷胁迫是限制菜用大豆结瘤及固氮的主要因素之一,从而限制菜用大豆生产率。所以,由于我国南方红壤地区土壤特殊的理化性质,磷素极易被固定,使得自然土壤中的有效磷含量非常低,限制着植物的生长发育。水稻OsPTT6基因编码高亲和磷转运蛋白,在磷素的吸收和体内转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过度表达的OsPT6基因提高了菜用大豆低磷胁迫的忍耐力。本研究利用沙培,以实验室获得的转OsPT6基因的菜用大豆与其非转基因受体品种为实验材料,研究两者在低磷条件下的生长发育指标、植株有效磷、全磷、全氮、豆血红蛋白、籽粒中蛋白质含量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的差异,并对植株结瘤及固氮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进行检测,旨在探究OsPT6基因过表达是否促进菜用大豆在低磷条件下的结瘤及固氮。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GUS基因和OsPT6基因的PCR检测及OsPT6基因的qRT-PCR检测,再次确认所用的材料为转基因材料。生长发育指标统计表明,转基因植株的株高、茎粗、花数、荚数、种子数均显着高于NT植株。表明,过表达OsPT6基因菜用大豆在低磷条件下能够较好的生长发育。2.转基因植株光合效率,根、茎、叶及根瘤中有效磷、全株总磷含量均显着高于NT植株;表明过表达的OsPT6基因显着提高了低磷条件下菜用大豆的光合作用,磷的吸收、转运能力。3.转基因植株根瘤中的豆血红蛋白含量、功能叶片中的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均显着高于NT植株;相关性分析表明,转基因植株的豆血红蛋白含量、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总氮含量3个指标均呈现显着正相关。利用qRT-PCR技术检测与结瘤及固氮相关的基因:GmENOD40a、GmENOD40b、GmGS1β1、GmGSlβ2;检测结果表明,其在转基因植株里的相对表达量显着高于非转基因。

谢开云[8](2015)在《氮素添加对紫花苜蓿和无芒雀麦种间关系及氮素平衡的影响》文中提出在生产实践中,种植更多的豆科植物或者让豆科植物参与作物轮作当中,可以减少植物对矿质氮肥的依赖,有利于农业生产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主要依据是豆科植物可以通过自身根瘤菌固定空气中的氮素一部分供自身生长需要,还可以为混播中伴生的禾本科植物提供氮素营养,同时也避免了因为土壤有效氮供应和植物需要之间的在时间上的不协调所造成的矿质氮肥的损失。因此,就混播草地而言,豆科牧草生物固氮和豆禾之间转移氮素的数量和时间直接影响着混播中氮素效益,也是氮素能否被高效利用的关键,而了解混播中豆科牧草生物固氮对土壤有效氮的响应机制,对于维持混播草地稳定性,提高混播草地中氮素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设置0、75、150kgN/hm2三个水平的氮肥梯度(实际施入量0、1.07和2.14g/pot,分别记作NO、N75、N150)和无芒雀麦单播,紫花苜蓿单播,无芒雀麦和紫花苜蓿混播三种模式(分别记作GG、LL、GL),利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采用动态取样的方法研究:1)单播和混播下无芒雀麦和紫花苜蓿两种牧草的生物量对氮素添加的响应。2)在混播中豆科牧草紫花苜蓿和禾本科牧草无芒雀麦的动态竞争与共存机制。3)在单播和混播下紫花苜蓿的生物固氮对添加氮素的响应机制。4)在单播和混播模式下紫花苜蓿和无芒雀麦的氮素利用机制。本研究主要的结果如下:(1)不论在单播还是混播中,施氮肥显着增加无芒雀麦的生物量和分蘖数(P<0.05),但对单播紫花苜蓿的生物量和分枝数无显着效应(P>0.05),而在混播中由于显着的促进了无芒雀麦的生物量和分蘖数而导致紫花苜蓿的生物量和分枝数显着降低(P<0.05)。(2)无芒雀麦单株生物量和分蘖数在混播中要显着高于单播(P<0.05),混播效应表现为积极的促进作用。而紫花苜蓿却相反,单株生物量和分枝数在混播下显着低于单播(P<0.05),混播效应表现为消极的抑制作用。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在混播中无芒雀麦以增加分蘖数的方式来扩张地上空间的能力要强于紫花苜蓿。另外,在混播中无芒雀麦的竞争率始终大于1.0,而紫花苜蓿的竞争率始终小于1.0,这说明无芒雀麦的竞争力要大于紫花苜蓿的竞争力,且在整个生育期中,无芒雀麦的竞争力逐渐减弱,而紫花苜蓿的竞争力逐渐增强。(3)紫花苜蓿的固氮量对氮肥的响应在单播和混播中是不同的。单播中的紫花苜蓿固氮量与施氮量呈负相关关系(R2=-0.9376,P=0.0057),而由于在每次取样时植物从土壤中带走大量的氮素,导致土壤中有效氮含量显着降低,在混播中无芒雀麦牧草没有了竞争优势,紫花莒蓿会在混播中逐渐占优势,其固氮量也逐渐增加。另一方面,无芒雀麦对有效氮的竞争胜过紫花苜蓿,在混播中无芒雀麦的增长消耗了土壤中的氮素,导致土壤中紫花苜蓿的根际周围的有效氮量降低,进一步促进了紫花苜蓿的固氮。这两个方面看起来视乎是矛盾的,却是在混播草地中的豆科牧草对土壤中有效氮的响应机制。由此可见,在混播中通过豆科和禾本科牧草之间的竞争土壤氮来影响着豆科牧草的固氮量。(4)无芒雀麦对氮素的垄断吸收,导致紫花苜蓿可利用的氮素减少,导致混播中的紫花苜蓿比单播中具有更高的固氮效率,具体表现为:1)混播中的紫花苜蓿比相同条件下单播中的紫花苜蓿更早开始固氮。2)混播中的紫花苜蓿固氮量比单播中的紫花苜蓿的固氮量要大(地上部:|t|=3.39,JP=0.0096;地下部:|t|=3.57,P=0.0073)。这充分的证明了一个结论:相比较单播而言,在混播中紫花苜蓿对生物固氮的依赖增强。另外,在混播中,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混播中无芒雀麦的氮素转移量显着降低。可见,紫花苜蓿向无芒雀麦转移的氮素的量取决于土壤中有效氮的含量。

王莉[9](2015)在《陕西不同生态区菜豆根瘤菌多样性及其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菜豆(Phaseolus vulgaris)一年生草本植物,属食用类豆科植物,又名四季豆、芸豆、扁豆等。起源于中、南美洲,中国是菜豆的次级起源中心,15世纪引入后又传至日本,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从接近海平面到海拔3000米,年降雨量在5001800 mm的地区均有栽培。菜豆是最重要的食用豆类和植物蛋白质来源之一,有着丰富的营养价值,是世界范围内重要的经济作物,很多国家甚至将菜豆作为主食食用,总产量几乎占全球食用豆类产量的50%。同时对世界各个地区的人类繁衍生存和膳食结构调节贡献了巨大的作用。但是作为被广泛引种栽培的作物,菜豆是如何在各种不同生态环境下找到相匹配的根瘤菌并很快建立共生关系还没有研究涉及,对与菜豆共生根瘤菌的多样性和物种丰富度与生态环境间的相关性也亟待研究。针对以上问题,本试验对N31°N39°不同纬度的13个生态地区194株菜豆根瘤分离的细菌,先进行原宿主回接,然后进行遗传型分析(所有供试菌株16S r DNA PCR-RFLP,代表菌株16S r DNA、rec A、atp D、glnⅡ、nod C、nif H基因全序列测定分析及rec A-atp D-glnⅡ的MLSA串联序列分析),并研究菜豆根瘤菌多样性与地理因子、土壤因子和气候因子等生态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主要结论如下:1.20种不同基因型的代表菌株中有16种基因型的代表菌株回接到了原宿主植物菜豆上。结瘤最多的植株有67个根瘤,最少的1个,平均结瘤11个。根瘤均着生在宿主植物的侧根、须根上。根瘤为球状或短棒状,大小约0.4 cm。颜色多为白色和粉色。2.根据16S r DNA PCR-RFLP及16S r DNA和rec A-atp D-glnⅡ基因的MLSA序列分析结果,194株供试菌株分别位于Agrobacterium、Sinorhizobium、Rhizobium、Bradyrhizobium和Ochrobactrum 5个属中,对应A.radiobacter、R.phaseoli、S.adhaerens、S.fredii、S.kummerowiae、R.vallis、R.giardinii、R.yanglingense、R.leguminosarum、B.liaoningense和O.anthropic 11个种,表现出了丰富的多样性。其中R.phaseoli占52.58%,A.radiobacter占23.71%,S.fredii占4.43%,R.leguminosarum占3.09%,其他种的比例则比较小(0.521.03%),而且呈现一定的地域分布差异性。S.adhaerens、S.kummerowiae、B.liaoningense、R.vallis主要分布于关中地区(N34°);R.giardinii、R.yanglingense主要分布于陕北地区(N37°);O.anthropic主要分布于陕北地区(N35°);R.leguminosarum主要分布于低纬度的陕南地区(N32°N33°);S.fredii主要分布于关中地区和陕北地区(N34°N37°);A.radiobacter、R.phaseoli普遍分布于陕北至陕南的各个地区(N32°N38°),但处于不同纬度生态区域的同一个种其基因型存在差异。3.nod C全序列分析表明,供试菌株分别位于Rhizobium和Sinorhizobium 2个属中,其中,Rhizobium属的菌株比例最高,有10种不同的基因型,但均与R.vallis和R.phaseoli两个种聚在了一起,Sinorhizobium属有5种基因型,均与S.fredii的相似性最高,表明它们的nod C基因亲缘关系最近,推测Rhizobium属根瘤菌可能通过基因横向转移获得来自R.vallis或R.phaseoli的质粒,进而nod C基因发生分化突变以适应不同环境。Sinorhizobium属根瘤菌通过基因横向转移其nod C基因均来自S.fredii的共生质粒,通过协同进化方式逐渐适应外界环境。nod C基因的系统发育树与rec A-atp D-glnⅡ串联基因的MLSA的系统发育树存在差异,推测菜豆根瘤菌的结瘤基因nod C在属间和种间存在横向转移现象。4.nif H全序列分析表明,菜豆根瘤菌的nif H基因位于Rhizobium和Sinorhizobium 2个属的系统发育分支上。其系统发育地位与rec A-atp D-glnⅡ基因的MLSA的系统发育树也存在差异,说明菜豆根瘤菌的固氮基因nif H也存在属间和种间的横向转移现象。5.对不同纬度13个生态地区菜豆根瘤菌的多样性、物种丰富度与生态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地理因子、土壤理化因子、气候因子以及耕作制度等对根瘤菌的多样性指数和物种丰富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于不同纬度多样性指数的影响表现为,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与土壤剖面构型和采样月降水量显着相关,丰富度指数(Richness)与经度、土壤剖面构型、地下水位显着相关,均匀度指数(Evenness)与海拔、土种、土壤剖面构型和熟制、常年有效积温、20 cm处的耕层地温、采样月平均温度、采样月平均相对湿度、采样月日照时数呈显着相关。对于根瘤菌物种丰富度在不同生态环境中的影响表现为,地下水位(Gl)、有效P和有效K与S.fredii和S.adhaerens的分布存在很强正相关性,而与R.phaseoli的分布存在很强的负相关性,与B.liaoningense、O.anthropic和R.vallis的分布几乎没有相关性,经度(Longitude)与A.radiobacter和R.leguminosarum的分布存在很强烈的正相关性,与S.kummerowiae、B.liaoningense、O.anthropic和R.vallis存在很强的负相关性。耕层厚度(Tpl)与A.radiobacter和R.leguminosarum的分布存在很强烈的负相关性,而与S.kummerowiae、B.liaoningense、O.anthropic和R.vallis存在很强的正相关性。其他环境因子对根瘤菌物种丰富度生物地理分布没有显着贡献。总的来说,环境因子对于陕西经济作物菜豆根瘤菌在地域上的分布影响很大,所有环境因子联合解释的方差百分比为82.35%,其中地理因子解释的方差百分比为34.03%,影响最大。

张英俊,任继周,王明利,杨高文[10](2013)在《论牧草产业在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中的地位和发展布局》文中认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肉蛋奶刚性需求持续增长,原来典型的猪粮结构已不可持续,因猪粮结构导致的粮经二元种植业结构也应进行调整。从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现状和问题为突破口,全面论述了牧草产业作为种植业和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调节器",耦合到农业生产中对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土壤质量和防治病虫害具有重要效果,对家畜产品质量提高和健康以及牧草产品本身进出口效益均具有重要作用。在现有土地资源和未来人口及食物需求预测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农业持续利用发展模式,提出耦合牧草产业不仅可以促进农田可持续发展,也为畜牧业产业结构从耗粮型转向节粮型的调整提供思路,同时全面论述了我国牧草产业发展布局和种植模式等战略构想。

二、紫花苜蓿、百脉根和红三叶共生氮的固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紫花苜蓿、百脉根和红三叶共生氮的固定(论文提纲范文)

(1)根瘤菌与丛枝菌根真菌互作对红江橙营养吸收及生理效应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柑橘种植及产销现状
    1.2 白三叶草与果园生草栽培
        1.2.1 白三叶草与根瘤菌
        1.2.2 三叶草及其他生草栽培研究
    1.3 丛枝菌根真菌
        1.3.1 概述
        1.3.2 丛枝菌根真菌可提高宿主植物生物量
        1.3.3 丛枝菌根真菌提升宿主植物抗逆性
        1.3.4 丛枝菌根真菌提高植株抗病力
        1.3.5 丛枝菌根真菌对生态系统的作用
    1.4 AMF互作
        1.4.1 概述
        1.4.2 AMF与宿主植物、土壤动物相互作用
        1.4.3 AMF与土壤微生物相互作用
        1.4.4 AMF与非生物环境互相作用
        1.4.5 不同种类AMF之间互相作用
第2章 引言
    2.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2 研究内容
    2.3 技术路线
第3章 不同的接种处理对三叶草发育及柑橘幼苗生长的影响
    3.1 试验材料
        3.1.1 供试植株
        3.1.2 供试菌种
        3.1.3 试验基质及容器
    3.2 试验设计
        3.2.1 试验处理
        3.2.2 间种三叶草并接种根瘤菌
    3.3 试验样品采集与处理
    3.4 试验数据测定及方法
        3.4.1 三叶草生长发育及固氮效益测定
        3.4.2 柑橘根系指标测定
        3.4.3 柑橘幼苗生长发育测定
        3.4.4 柑橘幼苗光合特征测定
    3.5 数据处理
    3.6 结果与分析
        3.6.1 不同处理条件下白三叶草根系结瘤状况以及固氮效益的变化
        3.6.2 不同处理条件下柑橘幼苗根系生长状况以及AMF侵染率的变化
        3.6.3 不同处理条件下柑橘幼苗生物量及菌根依赖性的变化
        3.6.4 不同处理条件对于柑橘幼苗叶面积大小与气孔特征的影响
        3.6.5 不同处理条件对于柑橘幼苗叶绿素含量以及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
        3.6.6 不同处理条件对于柑橘幼苗叶片中RuBP羧化酶的影响
    3.7 讨论
第4章 不同的接种处理对柑橘幼苗N、P、K、C元素调控及生理代谢的影响
    4.1 试验材料
    4.2 试验设计
    4.3 样品采集与处理
    4.4 指标测定及方法
        4.4.1 全氮与硝态氮测定
        4.4.2 全磷、全钾、总有机碳测定
        4.4.3 可溶性糖含量测定
        4.4.4 可溶性蛋白含量测定
        4.4.5 蔗糖合成酶(SS)活性测定
        4.4.6 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测定
        4.4.7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测定
    4.5 数据处理
    4.6 结果与分析
        4.6.1 不同处理条件对柑橘幼苗全氮及硝态氮的影响
        4.6.2 不同处理条件对柑橘幼苗全磷、全钾、全碳的影响
        4.6.3 不同处理条件下柑橘幼苗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
        4.6.4 不同处理条件下柑橘幼苗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
        4.6.5 不同处理条件下柑橘幼苗蔗糖合成酶(SS)的变化
        4.6.6 不同处理条件下柑橘幼苗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
        4.6.7 不同处理条件下柑橘幼苗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
    4.7 讨论
第5章 不同的接种处理对柑橘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的影响
    5.1 试验材料
    5.2 试验设计
    5.3 样品采集与处理
    5.4 试验方法
        5.4.1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5.4.2 土壤中各类微生物数量测定
        5.4.3 土壤酶活性测定
        5.4.4 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GRSP)测定
    5.5 数据处理
    5.6 结果与分析
        5.6.1 不同处理条件对根际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5.6.2 不同处理条件对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5.6.3 不同处理条件对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5.6.4 不同处理条件对根际土壤中GRSP含量的影响
    5.7 讨论
第6章 不同的接种处理对三叶草根瘤固氮酶合成基因nif族表达的影响
    6.1 试验材料
    6.2 试验设计
    6.3 样品采集与处理
    6.4 试验方法
        6.4.1 三叶草根际结瘤中总RNA的提取
        6.4.2 根系总RNA浓度、纯度、完整性检测
        6.4.3 cDNA第一条链的合成
        6.4.4 引物序列的设计与合成
        6.4.5 q RT-PCR测定
    6.5 数据处理
    6.6 结果与分析
        6.6.1 总RNA电泳检测
        6.6.2 不同处理条件对白三叶草根瘤合成固氮酶nif基因表达的影响
    6.7 讨论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试验主要仪器设备
附图
致谢

(2)川西平原一年生牧草禾豆混播群落生产力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禾豆混播草地提质增产效应
        1.2.2 禾豆混播草地种间竞争与共存
        1.2.3 禾豆混播对土壤的影响
        1.2.4 禾豆混播对根系的影响
    1.3 选题的意义
    1.4 拟解决的问题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一年生牧草禾豆混播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区自然概况
        2.1.2 供试材料
        2.1.3 试验设计
        2.1.4 测定内容与方法
        2.1.5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牧草地上生物量及其构成
        2.2.2 牧草营养品质及其构成
        2.2.3 禾豆混播草地田间生长性状和牧草营养品质主效应分析
        2.2.4 禾豆混播草种搭配比较
        2.2.5 禾豆混播优势组合筛选
    2.3 讨论
        2.3.1 禾豆混播能促进植株生长及提高产草性能
        2.3.2 禾豆混播能有效提升牧草品质
        2.3.3 多花黑麦草与一年生豆草优势混播组合筛选
    2.4 小结
第三章 一年生牧草禾豆混播对根系形态、土壤速效养分与酶活性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区自然概况
        3.1.2 供试材料
        3.1.3 试验设计
        3.1.4 测定内容与方法
        3.1.5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禾豆混播对根系的影响
        3.2.2 禾豆混播对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
        3.2.3 禾豆混播草种搭配速效养分比较
        3.2.4 禾豆混播对土壤pH值的影响
        3.2.5 禾豆混播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3.2.6 禾豆混播草地土壤酶活性、地上生物量与根系形态指标、土壤速效养分的相关性分析
    3.3 讨论
        3.3.1 禾豆混播对根系的影响
        3.3.2 禾豆混播对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
        3.3.3 禾豆混播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3.4 小结
第四章 一年生牧草禾豆混播对土壤细菌群落组成与结构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区自然概况
        4.1.2 供试材料
        4.1.3 试验设计
        4.1.4 土壤取样和前期处理
        4.1.5 土壤特性分析
        4.1.6 DNA提取和PCR扩增
        4.1.7 文库建立及测序
        4.1.8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禾豆混播草地土壤细菌多样性
        4.2.2 土壤细菌群落组成
        4.2.3 土壤细菌群落结构
        4.2.4 土壤细菌功能预测
        4.2.5 土壤pH值和酶活性对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4.2.6 土壤细菌与地上生物量、根系形态、土壤速效养分、土壤酶活性的关系
    4.3 讨论
        4.3.1 禾豆混播比例对土壤细菌群落及其组成的影响
        4.3.2 刈割茬次对土壤细菌群落及其组成的影响
        4.3.3 “根—土—草—微生物—酶”之间相互关系
    4.4 小结
第五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5.1 结论
        5.1.1 禾豆混播提质增产及优势混播组合筛选
        5.1.2 禾豆混播对根系形态、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5.1.3 禾豆混播草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与组成的影响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个人简介
致谢

(3)不同施氮量对青贮玉米/秣食豆混播产量和氮素利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禾豆混播的研究进展
        1.2.2 禾豆混播氮素转移趋向
        1.2.3 混播中土壤氮素的利用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试验材料
    2.3 试验设计
    2.4 研究内容与方法
        2.4.1 植物指标测定
        2.4.2 土壤指标测定
        2.4.3 各类指标计算方法
        2.4.4 数据整理及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混播比例与施氮量对青贮玉米及秣食豆的叶面积、鲜草产量及植株全氮含量的影响
        3.1.1 混播比例与施氮量对玉米及秣食豆全株叶面积的影响
        3.1.2 混播比例与施氮量对鲜草产量的影响
        3.1.3 混播比例与施氮量对玉米及秣食豆全氮的影响
    3.2 混播比例与施氮量对土壤氮素的影响
        3.2.1 混播比例与施氮量对土壤全氮的影响
        3.2.2 混播比例与施氮量对土壤硝态氮的影响
        3.2.3 混播比例与施氮量对土壤铵态氮的影响
    3.3 混播比例与施氮量对叶面积指数、营养竞争比率、氮素利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3.3.1 混播比例与施氮量对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3.3.2 混播比例对氮素营养竞争比率的影响
        3.3.3 混播比例对土地当量比的影响
        3.3.4 混播比例与施氮量对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3.3.5 鲜草产量与氮素利用及叶面积指数的相关系数
        3.3.6 混播比例与施氮量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4 讨论
    4.1 混播对玉米及秣食豆产量的影响
    4.2 混播对玉米及秣食豆氮素利用的影响
    4.3 混播对土壤中氮素利用的影响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贵州天然豆科牧草根瘤菌资源调查与区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生物固氮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意义
        1.1.1.1 生物固氮概述
        1.1.1.2 共生固氮在生物固氮中的位置
        1.1.1.3 根瘤菌共生固氮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1.1.2 我国的根瘤菌资源与应用状况
        1.1.2.1 我国的根瘤菌资源
        1.1.2.2 贵州省的豆科植物品种资源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分析
        1.2.1 豆科植物及其结瘤情况
        1.2.2 根瘤菌的分类与系统发育研究
        1.2.3 根瘤菌共生固氮的生态功能及其在生态修复中的作用
        1.2.4 豆科植物-根瘤菌共生多样性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1.2.5 影响豆科植物根瘤菌结瘤固氮的环境因素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试剂与试剂盒
        2.1.2 主要仪器与实验用品
    2.2 贵州天然豆科牧草根瘤菌的资源调查
        2.2.1 资源调查路线
        2.2.1.1 调查路线的设计
        2.2.1.2 设计的调查路线
        2.2.2 根瘤标本的采集
    2.3 根瘤菌株的分离纯化
        2.3.1 根瘤菌分离纯化培养基
        2.3.2 根瘤菌株的分离纯化
    2.4 革兰氏染色鉴定
    2.5 菌株培养与菌种保存
    2.6 菌株 16S rDNA分子鉴定
        2.6.1 根瘤菌DNA的提取方法
        2.6.2 DNA的检测
        2.6.3 菌株 16S rDNA的PCR扩增
        2.6.3.1 引物设计
        2.6.3.2 PCR反应体系
        2.6.3.3 PCR扩增程序
        2.6.3.4 扩增产物检测
        2.6.3.5 PCR扩增产物的纯化回收
        2.6.4 菌株 16Sr DNA的序列测定与分析
    2.7 区系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根瘤菌资源调查结果
        3.1.1 调查范围
        3.1.2 调查结果
        3.1.3 根瘤特征
    3.2 根瘤菌的分离纯化结果
        3.2.1 根瘤菌的分离纯化
        3.2.2 革兰氏染色鉴定
    3.3 根瘤菌分子鉴定及区系分析结果
        3.3.1 根瘤菌基因组DNA的提取
        3.3.2 PCR扩增产物的检测与纯化回收
        3.3.3 16S r DNA序列测定及系统发育地位的确定
        3.3.4 根瘤菌区系分析结果
        3.3.4.1 贵州天然豆科牧草根瘤菌区系分布特征
        3.3.4.2 贵州野生优势豆科牧草根瘤菌区系分布特征
第四章 讨论
    4.1 共生结瘤与植物种类的关系
    4.2 共生结瘤与生态条件的关系
    4.3 根瘤特征与植物种类及生态条件的关系
    4.4 贵州省天然豆科牧草根瘤菌区系分布的特异性
    4.5 贵州省天然豆科牧草丰富的根瘤菌资源
第五章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Ⅰ
附录Ⅱ

(5)改良放牧草地及利用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地概况
2 豆科牧草的重要性
3 改良放牧草地及利用关键技术
4 免耕补播方法
    4.1 免耕补播
    4.2 肥料处理
    4.3 草地管理
    4.4 畜群管理
5 讨论与总结
    5.1 选择适宜的地块
    5.2 选择适宜的牧草种类
    5.3 掌握适宜的作业时间

(6)大豆根际促生菌的分离筛选及其对大豆和百脉根生长与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1.1 根际土样的采集
        1.1.2 大豆根瘤的采集
        1.1.3 盆栽种子
    1.2 培养基
    1.3 优良促生菌株的分离筛选
        1.3.1 溶磷菌株的分离及初筛
        1.3.2 溶磷菌株的溶磷能力及分泌有机酸量的测定
        1.3.3 溶磷菌株的产酸、产碱性能测试
        1.3.4 溶磷菌株分泌生长素能力测定
        1.3.5 根瘤菌的分离与纯化
        1.3.6 根瘤菌的回接鉴定与筛选
        1.3.7 菌株拮抗反应试验及菌悬液的制备
    1.4 盆栽试验
        1.4.1 播种与菌液施用
        1.4.2 大豆和百脉根株高的测定
        1.4.3 大豆幼苗和百脉根生物量的测定
        1.4.4 大豆茎粗、结荚数、荚重、单粒数及单粒重的测定
        1.4.5 百脉根全氮、全磷、粗蛋白、粗脂肪含量的测定
    1.5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大豆根际溶磷菌的分离与筛选
        2.1.1 根际溶磷菌的分离及溶磷圈筛选
        2.1.2 菌株的溶磷能力及分泌有机酸量
        2.1.3 菌株的产酸、产碱性能
        2.1.4 菌株分泌生长素的能力
    2.2 大豆根瘤菌的分离与筛选
        2.2.1 大豆根瘤菌的分离
        2.2.2 根瘤菌的回接与促生效应试验结果
    2.3 菌株拮抗反应及菌剂处理设置
    2.4 不同菌株处理对大豆和百脉根生长的影响
        2.4.1 对大豆株高与茎粗和百脉根株高的影响
        2.4.2 对大豆幼苗和百脉根生物量的影响
        2.4.3 对大豆结荚数、荚重、单粒数及单粒重的影响
    2.5 不同菌株处理对百脉根营养成分的影响
        2.5.1 对百脉根全氮、全磷含量的影响
        2.5.2 对百脉根粗蛋白、粗脂肪含量的影响
3 讨论

(7)低磷条件下OsPT6基因过表达对菜用大豆结瘤及固氮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植物磷素营养
        1.1 磷素的重要性
        1.2 缺磷胁迫对大豆的影响
    2 植物磷转运蛋白Pht1家族的研究进展
    3 豆科植物的结瘤固氮
        3.1 豆科植物
        3.2 根瘤菌
        3.3 豆科植物-根瘤菌共生体
    4 缺磷胁迫对豆科植物结瘤及固氮的影响
第二章 OsPt6基因过表达对菜用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
    1 材料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转OsPT6基因菜用大豆植株的确认
        2.2 生长发育指标的比较
    3 讨论
第三章 OsPT6基因过表达对低磷条件下菜用大豆光合速率和磷素营养的影响
    1 材料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植株光合作用比较
        2.2 有效磷含量的比较
        2.3 总磷含量的比较
    3 讨论
第四章 OsPT6基因过表达对菜用大豆在低磷条件下结瘤固氮的影响
    1 材料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豆血红蛋白含量的比较
        2.2 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的比较
        2.3 菜用大豆根瘤数量
        2.4 全氮含量的比较
        2.5 相关性分析
        2.6 转基因和NT植株结瘤及固氮相关基因表达量的比较
    3 讨论
全文结论
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致谢

(8)氮素添加对紫花苜蓿和无芒雀麦种间关系及氮素平衡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粮食安全与饲料需求
        1.1.2 环境形势
    1.2 选题的意义
    1.3 主要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主要研究思路
        1.3.3 主要研究方法
第二章 研究进展
    2.1 豆禾混播系统中的氮素循环
    2.2 豆禾混播草地的固氮作用
    2.3 豆禾之间氮素转移
    2.4 豆禾混播草地中的促进作用
    2.5 豆禾混播草地中的竞争作用
    2.6 施氮肥与紫花苜蓿产量的关系
第三章 氮肥对单播和混播中无芒雀麦和紫花苜蓿生物量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设计
        3.2.2 指标测定与方法
        3.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施氮肥对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3.3.1.1 牧草前期生长的动态变化
        3.3.1.2 单株地上生物量
        3.3.1.3 总的地上生物量
        3.3.2 氮肥对地下生物量的影响
        3.3.2.1 单株地下生物量
        3.3.2.2 总的地下生物量
        3.3.3 施氮肥对分蘖数(分枝数)的影响
        3.3.4 施氮肥对牧草SPAD值的影响
    3.4 讨论
        3.4.1 施氮对牧草生物量的影响
        3.4.2 豆禾混播效应的机理
第四章 混播中无芒雀麦和紫花苜蓿竞争与共存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设计
        4.2.2 指标测定与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地上相对生物量
        4.3.2 地下相对生物量
        4.3.3 相对密度(RD)
        4.3.4 无芒雀麦和紫花苜蓿的竞争力比较
    4.4 讨论
第五章 单播和混播中无芒雀麦和紫花苜蓿氮素利用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设计
        5.2.2 数据计算公式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植物含氮量
        5.3.2 紫花苜蓿的氮素固定
        5.3.3 牧草体内氮素来源与比例
        5.3.4 氮素平衡评价
        5.3.5 含磷量和吸磷量
        5.3.6 含钾量和吸钾量
    5.4 讨论
    5.5 全文讨论
第六章 全文结论
    6.2 全文研究结论
    6.3 研究创新
    6.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9)陕西不同生态区菜豆根瘤菌多样性及其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豆科作物—根瘤菌共生体系在农业上的应用现状
        1.2.1 豆科作物—根瘤菌共生体系在农作物种植体系中的独特作用与重要地位
        1.2.2 国内外豆科植物—根瘤菌固氮体系的应用概况
    1.3 影响豆科作物—根瘤菌共生固氮效率的主要因素
        1.3.1 豆科植物的种类和根瘤菌菌系互相选择的特异性
        1.3.2 形成共生体系的豆科植物和根瘤菌的竞争结瘤能力
        1.3.3 其他生物因素影响
        1.3.4 生态环境因子影响
    1.4 生态环境与豆科植物—根瘤菌共生固氮体系的协同进化
    1.5 根瘤菌多样性资源调查研究进展
        1.5.1 根瘤菌的发现
        1.5.2 根瘤菌分类系统的研究进展
        1.5.3 根瘤菌分类研究的方法
    1.6 本研究的立题依据和意义
        1.6.1 宿主菜豆的栽培、研究现状
        1.6.2 菜豆—根瘤菌共生固氮体系的研究现状
        1.6.3 生态地理环境与菜豆—根瘤菌共生关系的研究现状
        1.6.4 陕西省的环境特点
        1.6.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供试菌株
        2.1.2 供试培养基
        2.1.3 主要试剂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根瘤的采集
        2.2.2 土壤的采集及土壤成分分析
        2.2.3 根瘤菌的分离和纯化
        2.2.4 菜豆根瘤菌的回接试验
        2.2.5 菜豆根瘤菌总DNA的提取
        2.2.6 菜豆根瘤菌 16S r DNA PCR-RFLP分析
        2.2.7 菜豆根瘤菌持家基因rec A分析
        2.2.8 菜豆根瘤菌持家基因atp D的分析
        2.2.9 菜豆根瘤菌持家基因glnⅡ的分析
        2.2.10 菜豆根瘤菌结瘤基因nod C分析
        2.2.11 菜豆根瘤菌固氮基因nif H分析
        2.2.12 菜豆根瘤菌多样性与生态环境相关性分析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根瘤菌原宿主回接实验结果与分析
    3.2 菜豆根瘤菌 16S r DNA PCR-RFLP结果与分析
        3.2.1 菜豆根瘤菌 16S r DNA PCR扩增结果
        3.2.2 菜豆根瘤菌 16S r DNA PCR-RFLP结果分析
    3.3 持家基因rec A、atp D、glnⅡ结果与分析
        3.3.1 菜豆根瘤菌持家基因rec A PCR扩增结果
        3.3.2 菜豆根瘤菌持家基因atp D PCR扩增结果
        3.3.3 菜豆根瘤菌持家基因glnⅡ PCR扩增结果
        3.3.4 根瘤菌 16S r DNA、rec A序列、atp D序列、glnⅡ序列以及rec A-atp D-glnⅡ联合序列系统发育分析
    3.4 菜豆根瘤菌nod C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
        3.4.1 菜豆根瘤菌结瘤基因nod C的PCR扩增结果
        3.4.2 菜豆根瘤菌结瘤基因nod C全序列系统发育树分析
    3.5 菜豆根瘤菌nif H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
        3.5.1 菜豆根瘤菌固氮基因nif H的PCR扩增结果
        3.5.2 菜豆根瘤菌固氮基因nif H全序列系统发育树分析
    3.6 菜豆根瘤菌地区分布多样性指数以及物种丰富度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3.6.1 不同生态区的菜豆根瘤菌多样性分析
        3.6.2 菜豆根瘤菌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3.6.3 物种丰富度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第四章 讨论、结论与创新点
    4.1 讨论
        4.1.1 菜豆根瘤菌的多样性
        4.1.2 菜豆根瘤菌共生基因的转移与进化
        4.1.3 生态环境与菜豆根瘤菌多样性
    4.2 结论
    4.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缩略词
附录
致谢

(10)论牧草产业在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中的地位和发展布局(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农业产业生产中面临的挑战
1.1 饲料粮短缺
1.2 农田土壤退化、毒化严重
1.3 牛奶产量低、质量差 2 牧草产业耦合到种植业的影响
2.1 对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2.2 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2.3 对病虫害防控的影响
2.4 对生产效益的影响 3 牧草产业耦合到畜牧业的影响 4 牧草产业对牧草进口的影响 5 牧草产业发展布局
5.1 牧草产业区域分布
5.2 牧草生产种植模式
    5.2.1 牧草单播 (保护播种)
    5.2.2混播
    5.2.3 草田轮作 6 结语

四、紫花苜蓿、百脉根和红三叶共生氮的固定(论文参考文献)

  • [1]根瘤菌与丛枝菌根真菌互作对红江橙营养吸收及生理效应的影响[D]. 曹石超. 西南大学, 2020(01)
  • [2]川西平原一年生牧草禾豆混播群落生产力特征研究[D]. 苟文龙. 甘肃农业大学, 2019(01)
  • [3]不同施氮量对青贮玉米/秣食豆混播产量和氮素利用的影响[D]. 邝肖. 东北农业大学, 2018(02)
  • [4]贵州天然豆科牧草根瘤菌资源调查与区系分析[D]. 韦兴迪. 贵州大学, 2018(04)
  • [5]改良放牧草地及利用关键技术研究[J]. 张荣发,马培杰,李亚娇,孟军江,韩永芬,全贵阳. 农技服务, 2017(22)
  • [6]大豆根际促生菌的分离筛选及其对大豆和百脉根生长与品质的影响[J]. 曾庆飞,王茜,陆瑞霞,刘正书,吴佳海,王小利. 草业学报, 2017(01)
  • [7]低磷条件下OsPT6基因过表达对菜用大豆结瘤及固氮的影响[D]. 刘伟. 南京农业大学, 2016(04)
  • [8]氮素添加对紫花苜蓿和无芒雀麦种间关系及氮素平衡的影响[D]. 谢开云. 中国农业大学, 2015(07)
  • [9]陕西不同生态区菜豆根瘤菌多样性及其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研究[D]. 王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09)
  • [10]论牧草产业在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中的地位和发展布局[J]. 张英俊,任继周,王明利,杨高文.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3

标签:;  ;  ;  ;  ;  

紫花苜蓿、日本血吸虫和红三叶草的共生固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