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文学的几个问题

关于中国文学的几个问题

一、关于华文文学的几个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俞巧珍[1](2021)在《中国左翼文艺思潮的海外传播与南洋华文文学——以许杰、洪灵菲、郁达夫的南洋行迹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代以来,中国新文学发展伴随着社会革命经历几番波折。在此过程中,左翼文艺思潮经由左翼文人的人生行迹而散播到南洋(以新、马为典型),从而深刻影响了当地文坛生态的变化。特别在"南洋革命文学"理念的提出、"南洋色彩"的强调、文学新人的培养乃至南洋文学多层面参照系的建设等诸多方面,左翼文人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的"大作家"形象甚至成为书写与模仿的对象。当前,在承认马华文学已具有十分明确的本土性意识,与中国文学并不互相隶属的前提下,一方面应看到它与中国文学的紧密联系,另一方面也应看到马华文学在自身主体性探寻和试练的过程中,甚至在破除"中国影响"焦虑的过程中,也同步促进了中国文学海外形态的多样化流变。

李翠翠[2](2021)在《印尼华文文学作品在印尼中高级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学作品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一大素材,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学习文学作品的语言而且还能学习语言背后的文化。近年来,海外华文文学由于形态新颖而受到广泛关注,其独特的本土化特征满足了海外汉语教学的需求。印尼华文文学作为海外华文文学的重要成员,受我国现当代文化所影响又立足于印尼本土生活中,具有文化的双重性,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了宝贵的语料。文章针对印尼中高级汉语教学的现状及问题,提出将印尼华文文学作品应用于教学的设想并进行实践论证。在分析印尼华文文学作品应用于教学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后,文章探索了印尼华文文学作品运用到印尼中高级汉语教学的方法,根据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设计和开展课堂教学,增强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帮助学生实现理解课文和掌握语言知识的目标,提出和形成具体的教学设计,经教学实践、师生访谈和教学反思,提出印尼华文文学作品应运用多种教学法展示、使用多维教学方式等建议。文章以文学为出发点,多角度论证印尼华文文学作品运用到印尼中高级汉语教学的可行性,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不可多得的教学素材,也为海外华文文学的发展以及中华文化的世界传播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

田诗洋[3](2020)在《欧美华文文学中的战争书写》文中研究表明在漫长的文学创作与研究历程中,战争始终是文学书写、文化研究的重要主题之一。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虽然文化理念的迥异影响着文学创作的差异化发展,但战争叙事都是其文学创造史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内容。近些年来,欧美华文文学中的战争书写越来越受到研究者重视。我们发现,在欧美华文文学书写中,战争叙事涉及的范围十分广阔,既有对发生于中国本土的战事的记述,也有对世界范围内其他国家地区战场的刻画,欧美华文作家群关注发生在各个时期、各个地域的不同性质的战争,也往往在书写中流露出不同的情感态度与认知方式。概略的看欧美华文文学创作中的“战争”书写涵盖了三个层面:一是作为叙事对象的战争,即在作品中正面表现战争的经过、战场的惨烈,将战火中的人的斗争与挣扎作为文本叙事的对象,将战争置于凝聚文本叙事线索的中心位置,从而明确“战争”即为小说的主题与叙事主体;二是作为叙事背景的战争,将战争作为故事发生的背景,战争在故事中时隐时现,为作品营造特定的时代条件与地域条件,促使典型事件的发生,这里所谓的“背景”并不是游离于叙事主旨的,而恰恰是存在于特定时期决定人类命运的关键外部环境;三是作为通向叙事主题通道的战争,选择战争作为叙事通道从而表达人与历史的冲突、战争中个体生存与群体选择的冲突等主题。梳理近些年来学界关于海外华文文学中战争书写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到,虽然相关讨论已有一定数量的积累,但大多数研究仍是侧重整体作家作品的解读,仍缺少以“战争”为基点、观察欧美华文小说整体创作,并总结欧美华文文学对“战争”的思考成果的系统性研究。因此,本论文以欧美华文文学中的战争书写为研究重点,在剖析相关作品创作特点的基础上,尝试深入挖掘隐含在文字背后更丰富、复杂的内涵。多层次的“战争”定位并不是将战争书写进行泛化,而是在相关叙事文本中以“战争”这一线索,串联出欧美华文文学创作中的一条主题流向,聚焦于紧密围绕同一主题而衍生的话语场域,以此观照欧美华文作家同中有异、与时俱进的战争观念、审美取向与小说文本的批判性。论文第一章与第二章重点探讨欧美华文文学战争书写的历史叙事,分别聚焦发生于中国境内和海外战场的战争书写。海外华文作家的战争叙事中既有源于中国文化的政治取向和民族认同作为创作底色,也以丰厚的文学传统为积淀,在关注人类整体命运的大格局中形成生命意识和历史反思。具体的看欧美华文作家群对中国境内战事的关注较多集中于抗日战争,历史上欧美华侨在海外成立抗日救亡团体,对祖国抗战进行声援和经济支持,这种文化心理上的归属感体现了华人的民族国家情怀,并呈现在延续至今的文学创作中,同时海外作家的抗战题材作品也反映着对国内抗战文学传统的继承和革新。当代欧美华文作家往往选择站在历史之外对经历着战争的人和事进行回忆和想象,在多元文化力量之间的矛盾、冲突、对话中向人性、生命、族群、种族、身份等方向进行书写,形成一种新的世界视野,一定程度上丰富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面貌。论文第三章剖析欧美华文文学战争叙事中的离散境遇与身份认同,在战争故事中重新审视欧美华文文学研究的经典母题“离散”与“身份”问题。战争造成的极端离散境遇让书写者对身份的思考走向多元,与族裔意识、在地化、性别书写等主题相继迸发出新的火花,突出显现为身份的认同与偏移。战争中人的“错位”使得身份辨析更加扑朔迷离,既包括华人作为少数族裔在异国进行身份追寻,也包括其他族裔由于侵略、避难等原因寄居在中国领土,甚至是主动与被动选择下的个体身份调换现象。战争同时又是一次对“民族同一性”的强化,在欧美华文作家创作中,“中国”不仅是现代民族国家的客观存在,更是文化意义上的诗性家园和身份象征符号的总和。作家们借助于现代性、后现代性视野下身体的叙事功能,和战争语境下混血儿身份的原罪化书写,将置身跨文化背景中的生命体验进行了艺术化的呈现和思考。第四章侧重探讨欧美华文文学战争书写中的战争伦理问题。对于战争伦理的思考可以溯源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兵家思想、儒道学说,又与西方文化冲击下的宗教思想和历史意识等相关。此外由战争过渡到和平时代的历史语境中,战时文化规范与启蒙文化规范相碰撞而引发的问题等,也均成为海外华文作家探讨战争伦理问题时的文化立足点。本文尝试从上述问题出发,进一步探讨海外作家创作中,在群体解放与个体解放的叙事冲突中观察个体命运,兼容暴力审美与反战思想等内涵中表达的观念。第五章考查欧美华文文学战争书写的叙事策略,提炼共性化、典型化、特色化的叙事方式。欧美华文作家用宏大叙事与微观叙事的调和,平衡着真实与的虚构关系;用主动暴露作者意识的写作手法,借战争叙事传递和平年代的省思;在多重视角叙事与视角更迭中,使不同视角的持有者在故事中相互关联,形成一种对立式的补充;以悬疑元素发酵戏剧张力,完成氛围渲染和结构设计;用幽默介入苦难从而把控叙事的悲剧感,让叙事节奏更有节制、张弛有度地循序渐进。这些因素增强了作家创作的可读性和技巧的实验性,分析其叙事特点,由呼吁我们更深入的理解作品的内涵。整体来看,欧美华文文学中的战争书写,在题材选择思想意识和国际视野等方面,补充并拓展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写作格局,在继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展现出其独特的存在价值。

黄娟娟[4](2020)在《1990年代域外现代汉诗的创作转向 ——以北岛、多多、张枣、宋琳等人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90年代随着当代中国社会与文化语境的转型,现代汉诗的写作也进入全新而醒目的变革期。独立的“个人”写者姿态取代“集体”代言人的身份,这一抒情姿态的转身成为1990年代诗学转向最重要的内在动因。以北岛、多多、张枣、宋琳为首的一批诗人从本土启程远走异国,进入他们人生与写作共同的新时期。地理空间上的“景观”转换改变了文学书写的内部“景观”,诗人的笔触由关注“外在”的现实社会收缩回“内在”的心灵世界,转向一种个体意义上的沉潜写作。他们由早年的“呐喊者”与“代言人”转变为孤独的“独语者”,并在对存在的深入体验中呈现出“沉默”与“失语”之症候。形式层面上诗人们则转向诗歌语言本体层面的探索与实验,重新寻回现代汉语诗歌业已丧失的“诗性语言”。以北岛、多多、张枣、宋琳为首的流散诗人群在转型中让精神“归乡”,以边缘之声同中心构成了某种亲密而动人的“和鸣”。本篇论文试图通过重返1990年代现代汉诗创作的历史语境与发生现场,从域外诗作这一边缘的风景入手,探究异域空间与诗者漂泊体验、边缘与中心共鸣的特点与转向,由此去探寻现代汉诗的未来向度与可能性。

相梦凡[5](2020)在《轨迹、策略与视野 ——大陆“台湾新文学史”写作研究》文中认为自1979年起,祖国大陆的台湾文学研究在两岸良好互动的基础与背景下得以开启,至今已历经40个年头。大陆学界有关台湾文学史的写作于80年代末渐成风潮,“台湾新文学史”作为台湾文学总体的一个“断代”,成为书写重镇。一方面作为大陆的台湾文学研究成果之呈现,这些着作在不同维度上生成价值,发挥效用并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在其内部有序地吸纳和储蓄了大量的个案研究成果,弥补与完善台湾文学研究体系的规范性与倾向性。本论文针对80年代以来的大陆“台湾新文学史”进行写作层面的探究,通过历史轨迹、类型策略与理论视野三个角度的切入达成这一阐述目的。论文主体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引言部分主要是对研究背景、文献综述、概念界定、思路与方法的说明。正文部分共分为三章:第一章回顾了大陆“台湾新文学史”的书写历史,将1987年至1990年视为“开放”、“解严”背景下的初探期,1991年至1999年视为两岸学术互通基础上的发展期,将2000年至2009年、2010年至今分别视为新世纪两岸现实关系影响下的调整期与突破期。本章对于文学史分期的探讨,主要集中于书写者对于分期标准的策略阐述,以及“文学史”中的具体实践。第二章针对教材型与学术型两种文学史的书写策略进行特征性研究,这是目前大陆“台湾新文学史”中最普遍的两种形态,两者的书写策略体现不同的倾向性,其中教材型文学史的生成突出了“应运而生”的时代特征,多采用集体编写的模式;学术型文学史则凸显书写者的学术个性,在基本史识的表述上呈现出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并且对某些时期的文学状况仍存在着写作策略的斟酌。第三章探究外部社会背景与书写者主体意识两种因素结合下,大陆“台湾新文学史”所呈现的政治意识形态、现代性、文化批评等理论视野。结语部分总结大陆这一场域对台湾新文学历史的整体认知,以及由两岸的异见阐释所形成“台湾新文学史”的多元声音。

刘康,王宁,李松,吴婧[6](2020)在《“文艺理论的中国问题”笔谈》文中提出一百多年来,西方人文与社会科学的各种思想与理论大举进入中国,融入中国的语境与历史,通过变异、错位、误读等方式产生出中国式的理论话题。中国学者借助西方理论解释中国文本,同时我们也可以反思西方理论自身的种种盲点,因此也就形成了西方理论的中国问题。这种反思用中国的说法叫问题意识、创新意识,用西方的说法叫批判思维(critical thinking)。为了展开跨学科对话,本刊编辑部与武汉大学文学院2019年12月14—15日合作召开了"文明互鉴与对话:文艺理论的中国问题"学术研讨会。我们邀请文学、思想史、媒介研究等领域的学者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其目标是从文艺理论领域出发,追问思想史、大历史、现代性以及普世理念与特殊论诸问题。批判与反思的目的是发现中国问题的缘起、症候、表征及其后果,其反思本身就是理论的中国问题及其具体实践。"中国问题"(China Question)既是研究的内容也是一种解释的方法,既是外在(西方)也是内在(中国的学科史与思想史)的学术议题。为此,我们特别邀请莅会的杜克大学刘康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王宁教授、武汉大学李松教授等学者围绕会议议题展开深入对话,组成一组笔谈,以期推动学界对相关问题的思考和研究。

王钰纯[7](2019)在《新世纪香港短篇小说中的港人形象研究 ——以杂志《字花》《香港文学》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以2000年以来的香港中短篇小说杂志《字花》和《香港文学》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形象学、区域文学研究的理论,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探讨文学文本中的香港人形象及其心理认同问题,挖掘香港城市文学创作中所展示出的独特内涵和时代风貌。香港的城市经验中蕴含着丰富的发展启示,研究香港文学中的港人形象,有助于深化城市与人文共生同构关系的理解,并顺带关照到当下港人心灵回归及文化回归的问题。论文主体的第一部分,从时间角度关注了怀旧者和遗忘者两类人群,探索香港的城市历史,追寻城市文化中的怀旧轨迹;第二部分从空间理论入手,依照“失去-追寻”模式分析香港人的家园意识,并探讨香港人生存空间拓展与重构的可性能;第三部分从港人群体的现实诉求出发,讨论城与人之间相互形塑和成就的动态关系,以疾病的隐喻分析城市病症并寻求解释之可能性。

张龙海,张武[8](2017)在《新世纪中国大陆美国华裔文学研究》文中指出21世纪以来,中国大陆美国华裔文学研究的发展势头更为汹涌,在研究队伍、研究范畴、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等方面均有长足进步,与此同时也暴露出诸如"研究方法缺乏创新"、"研究对象相对集中"、"两支研究队伍各自为政"等问题。本文首先简要回顾美国华裔文学研究在中国大陆的起始渊源,然后理性分析新世纪以来的发展现状,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的建设性意见。

朱双一[9](2016)在《文化视角、辩证思维与新学科理论建构——刘登翰学术研究的贡献和特点》文中提出刘登翰认为基本理论的建构是华文文学新学科建设的根本,因此在完成作为奠基性工程的台湾、香港、澳门、北美等四部文学史或类文学史着作后,又撰写了广及学科的命名、背景、依据、性质、特征、定位、概念、方法等的系列论文。采用"文化"的视角则是刘登翰学术研究的另一特点。他通过"文化"将其对现实人生、社会政治的关切转化为学术,主要成果集中于闽台文化关系研究上,提出了"海口文化"等创新性概念。刘登翰的着作具有高度的思辨性,而这得益于他贯彻始终的辩证思维。如他既关注普遍性、共同性,更强调特殊性、个别性,由此提出了"分流与整合"、"个人化的华文文学"、"台湾文学丰厚了中华民族的文学创造"等具有重要意义的命题。辩证思维方式既是根据研究对象的特点和需要(如台湾问题的格外复杂性)而采用的,反过来对于台湾文学研究乃至台湾问题的解决,也具有某种特殊的意义。

许翼心[10](2014)在《我与香港文学的学术因缘》文中指出几度遭逢非偶然我是1979年开始研究香港文学的。然而,在此前三十多年间,我与香港文学已经有过几度难忘的零距离接触。抗日战争胜利后,我从避难地回到原居地海丰县汕尾镇。汕尾是粤东主要的渔港,也是重要的商港,距离香港不足200公里,每日有小火轮往返,素有"小香港"之称。在时局变化的战乱年代,汕尾居民(主要是商户和知识分子)都爱看当天中午就送过来的香港报纸。我家订有《华商报》,左邻右舍也订有《大公报》、《文汇报》和

二、关于华文文学的几个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华文文学的几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2)印尼华文文学作品在印尼中高级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现状
第2章 印尼华文文学概述
    2.1 印尼华文文学的内涵
    2.2 印尼华文文学的发展过程
    2.3 印尼华文文学作品的特征
        2.3.1 本土性
        2.3.2 语言生活化
        2.3.3 文化具有双重性
第3章 印尼华文文学作品应用于印尼中高级汉语教学的理论依据
    3.1 印尼中高级汉语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1 印尼中高级汉语教学的现状
        3.1.2 印尼中高级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3.2 印尼华文文学作品应用于印尼中高级汉语教学的必要性
        3.2.1 本土化的语言材料,具有针对性
        3.2.2 生活化的语言表达,具有实用性
        3.2.3 双重性的文化内涵,具有趣味性
    3.3 印尼华文文学作品应用于印尼中高级汉语教学的可行性
        3.3.1 教学环境分析
        3.3.2 教学对象分析
        3.3.3 教学内容分析
第4章 印尼华文文学作品应用于印尼中高级汉语教学的教学设计
    4.1 教学设计前期信息调查阶段
        4.1.1 教学对象分析
        4.1.2 教学环境分析
    4.2 教学设计中期课程策划
        4.2.1 教学目标的制定
        4.2.2 汉语课程组织
    4.3 教学设计后期教学实施
        4.3.1 教案设计——以袁霓《文化的消逝》为例
        4.3.2 教学效果分析
    4.4 印尼华文文学作品应用于印尼中高级汉语教学的教学策略
第5章 教学反思与建议
    5.1 教学反思
        5.1.1 印尼华文文学作品的应用优势
        5.1.2 华文文学作品的应用不足
    5.2 教学建议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欧美华文文学中的战争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状况
        二、国外研究状况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欧美华文文学对“国境内”战事的历史叙事
    第一节 继承与突围:抗战叙事的书写转向
        一、抗日战争与欧美华侨的双向影响
        二、“十七年”抗战文学传统的再挖掘
        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视野下的海外抗战书写
    第二节 追忆与重构:关于解放战争的海外文本衍生
        一、个体化的平民书写
        二、离散境遇中的乡土记忆
    第三节 隐喻与虚构:对古代战事的现代性重塑
        一、《甲骨时光》:神秘主义下的牧野之战与文明守卫
        二、《夜与港湾》:甲午海战的先锋重述
第二章 欧美华文文学中海外战争的历史叙事
    第一节 欧洲战场的在场与历史记忆
        一、对世界大战中的欧洲战场的书写
        二、阿尔巴尼亚:当代动荡与自我放逐
    第二节 对马来亚战场的重新聚焦
        一、史料的挖掘与史实的复建
        二、国际力量角逐的极端场域
    第三节 越南战争中的青春书写
        一、史料与史识的文本呈现
        二、战争中的疼痛青春:遗落于境外的成长题材
第三章 离散境遇中的身份追寻:欧美华文文学战争叙事的情感意识
    第一节 错位处境中的身份追寻
    第二节 极端场域中的“民族同一性”强化
    第三节 身体书写中的身份意识
    第四节 混血儿身份:战乱年代的生而离散
第四章 欧美华文文学中的战争伦理之思
    第一节 战争伦理的文化心理溯源
        一、兵、道、儒家思想的杂糅共生
        二、不彻底的宗教启迪与救赎
        三、战时文化规范与知识分子启蒙文化规范的角力
    第二节 现代性视角下的悖论审视
        一、群体解放与个体解放的叙事冲突
        二、暴力审美与反战主题
第五章 欧美华文文学战争书写的典型叙事策略
    第一节 宏大叙事与微观叙事的调和
    第二节 主动暴露作者意识的写作手法
    第三节 多重叙事视角的更迭
    第四节 以悬疑元素发酵戏剧张力
    第五节 用幽默介入苦难的悲剧感把控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4)1990年代域外现代汉诗的创作转向 ——以北岛、多多、张枣、宋琳等人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问题意识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第一章 时代变奏曲:1990年代现代汉诗的诗学转向
    第一节 抒情姿态的转身:从“集体”到“个人”
    第二节 边缘的风景:域外写作的建构与转型
第二章 个体的沉潜:面向心灵的写作
    第一节 从“呐喊”走向“独语”
    第二节 写于空无:言说之沉默与留白
    第三节 失语症:“无声”的焦灼与困境
第三章 回归“诗”本体:元诗理论及其实践
    第一节 元诗观:诗性语言的复归
    第二节 对话知音:在“倾听”与“言说”之间
    第三节 “陌生化”与“不隔”:超越中西之“隔”
第四章 出走与归来:转型中的精神归乡
    第一节 返乡的“语词”:朝向母语的歌唱
    第二节 交汇的乐章:本土与异域的和鸣
结语 在边缘处点灯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5)轨迹、策略与视野 ——大陆“台湾新文学史”写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研究背景
    (二) 文献综述
    (三) 研究范畴与相关概念的界定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大陆“台湾新文学史”的历史轨迹
    (一) 书写进程
    (二) 历史分期的探讨与界定
        1. 竹节式分期
        2. 以社会发展为标准的分期
        3. 以文学自身发展为中心,多种分期方式综合运用
二、 大陆“台湾新文学史”的类型策略
    (一) 教材型文学史
        1. “应运而生”的时代特征
        2. 集体写作模式:优势与局限
    (二) 学术型文学史
        1. 学术个性的凸显:综观古继堂三部各体文学史
        2. 史识对象的重审:“皇民文学”现象
        3. “众说纷纭”:八十年代以降的台湾文学入“史”现状
三、 大陆“台湾新文学史”的理论视野
    (一) 政治意识形态视野下的台湾新文学历史叙述
        1. 背景:家国统一的泛政治情结
        2. 国族归属的政治文化认同
    (二) 现代性视野下的台湾新文学史突围
        1. 背景: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研究格局
        2. 贯穿“现代性”问题意识的研究
    (三) 文化批评理论视野下的台湾新文学史建构
        1. 背景:中国文学文化批评的热潮
        2. 文化理论资源与文学史的互动
        3. 《台湾女性文学史》:文化命题与性别研究的结合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6)“文艺理论的中国问题”笔谈(论文提纲范文)

对话与反思:理论的中国问题
西方文论的幽灵:中国文论话语建构之我见
华语语系文学:后殖民主义的中国问题
    一、华语语系文学与文学身份
        (一)文学的地理身份
        (二)文学的语言身份
    二、文学身份与华夏认同
        (一)文学的权力焦虑
        (二)“文学中国”与华夏认同
    三、“文学中国”:认同政治与解构话语
        (一)“文学中国”的认同政治
        (二)“文学中国”的解构话语
    四、结语

(7)新世纪香港短篇小说中的港人形象研究 ——以杂志《字花》《香港文学》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一章 今夕何夕:时间的失序与错乱
    第一节 遗忘者:新生代的城市想象
        一、健忘的新生代
        二、早熟的叛逆者
    第二节 怀旧者:无根之城的文学寻根
        一、沉浸旧日的“老灵魂”
        二、追寻过去的新生代
第二章 家在何处:空间的消逝与重建
    第一节 失家者:都市空间的探寻
        一、逼仄的生存空间
        二、失落的情感空间
    第二节 抗争者:未来都市的建构意志
第三章 我系何人:身份的诘问与沉思
    第一节 身体异常与失控
        一、外表异常:伤残者
        二、行为失常:疯女人
    第二节 身份调适与建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新世纪中国大陆美国华裔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发展历史
二、发展现状
三、问题与策略

(9)文化视角、辩证思维与新学科理论建构——刘登翰学术研究的贡献和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学科的开拓和建设:系列文学史和学科理论奠基
二、跨界的探索:文学研究的“文化”视野
三、辩证思维:刘登翰学术研究无所不在的“幽灵”
四、辩证思维对于台湾文学、文化研究的特殊意义

(10)我与香港文学的学术因缘(论文提纲范文)

几度遭逢非偶然
天时地利有人缘
纵横观察缓修史
分分合合要商量

四、关于华文文学的几个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左翼文艺思潮的海外传播与南洋华文文学——以许杰、洪灵菲、郁达夫的南洋行迹为中心[J]. 俞巧珍.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 2021(01)
  • [2]印尼华文文学作品在印尼中高级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李翠翠. 浙江科技学院, 2021(04)
  • [3]欧美华文文学中的战争书写[D]. 田诗洋. 吉林大学, 2020(01)
  • [4]1990年代域外现代汉诗的创作转向 ——以北岛、多多、张枣、宋琳等人为中心[D]. 黄娟娟. 暨南大学, 2020(07)
  • [5]轨迹、策略与视野 ——大陆“台湾新文学史”写作研究[D]. 相梦凡.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6]“文艺理论的中国问题”笔谈[J]. 刘康,王宁,李松,吴婧.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3)
  • [7]新世纪香港短篇小说中的港人形象研究 ——以杂志《字花》《香港文学》为中心[D]. 王钰纯. 华侨大学, 2019(01)
  • [8]新世纪中国大陆美国华裔文学研究[J]. 张龙海,张武. 社会科学研究, 2017(05)
  • [9]文化视角、辩证思维与新学科理论建构——刘登翰学术研究的贡献和特点[J]. 朱双一. 华文文学, 2016(05)
  • [10]我与香港文学的学术因缘[J]. 许翼心.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14(04)

标签:;  ;  ;  ;  ;  

关于中国文学的几个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