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山市及周边地区放蜂气候资源——降水条件分析

密山市及周边地区放蜂气候资源——降水条件分析

一、密山市及周边地区放蜂的气候资源——降水条件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袁福香,穆佳,晏晓英,高岩[1](2021)在《2019/2020年冬春季长白山区气象条件对人参越冬及幼苗影响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2019年冬季及2020年春季气象条件对人参越冬及幼苗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2019年冬季气温偏高、降水偏多、积雪厚,有利于人参安全越冬;在2019年初冬,土壤未冻结前大雪封地,给人参菌核病的发生提供了条件;2020年春季气温波动大,4月21—23日出现罕见的大雪天气,对处于休眠期或刚刚萌动的人参幼芽影响不大,但加重了菌核病病情的发生;5月16—23日出现连续降水天气,低温阴雨寡照,人参长势弱,尤其是多雨水造成参床土壤湿度过大,人参疫病、立枯病、黑斑病不同程度的发生。

张挥航[2](2021)在《东北边境城市生态安全时空差异评价》文中研究指明生态安全是未来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主要保障,已具有与政治安全、经济安全等同等重要地位。“一带一路”倡议构想下,东北边境城市作为东北亚开放的重要窗口,其生态安全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促进国家合作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东北边境城市生态安全状况受多方面因素综合影响,需要全面分析,明确安全和不安全区域,为生态安全维护与管理战略提供导向,保障陆疆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有序发展。本文全面分析威胁边境城市生态安全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提出经济安全(economic security)、环境安全(environment security)、资源安全(resource security)、灾害防御(disaster prevention)和文化安全(cultural security)五项影响因素,结合东北边境城市特点,基于E-E-R-D-C构建东北边境城市生态安全指标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计算组合权重,利用综合指数法对2005-2019年13个东北边境城市进行生态安全测度,计算得到15年间东北边境城市生态安全指数,并基于GIS分析研究区生态状况时空差异特点。结果表明,15年间东北边境城市总体生态安全指数呈小幅度波动上升态势,生态状况由“较差”向“良好”转变,2005-2007年研究区总体生态状况表现为“较差”,2008-2017年为“一般”,2018-2019年转为“良好”。各市在生态安全状况由差转好的过程中,由于经济和政策等原因表现出省内协同性的特点,按照生态状况转好的先后顺序依次为辽宁省边境、吉林省边境、内蒙古自治区边境、黑龙江省边境;截至2019年,13个边境城市依照生态安全综合指数从高到低排序,丹东市、白山市、牡丹江市、佳木斯市生态状况为“良好”,通化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鸡西市、双鸭山市、鹤岗市、伊春市、黑河市、呼伦贝尔市为“一般”,大兴安岭地区为“较差”。依据生态安全时间演化和空间分布分析结果,从国内和国际两个层面提出完善口岸建设、污染物防治、森林、湿地资源恢复与生态补偿、提升气象灾害处置能力、弘扬民族生态文化、促进周边国家和地区合作共赢等发展建议。

张利平,周泽英,彭云,王明田[3](2021)在《四川盆地北部山区中华蜜蜂活动气象指数构建及应用》文中认为基于四川盆地北部山区(简称四川盆北山区)2个地面气象观测站的气象资料和1个中华蜜蜂核心保护区的产量资料以及中华蜜蜂的生态特征和活动规律,分析了区内中华蜜蜂的气候生态适宜性;并以气温、水分、光照、风力和天气状况为影响指标,参考生活气象指数,构建四川盆北山区中华蜜蜂活动气象指数和年景评价分级计算方法。结果表明:影响研究区中华蜜蜂活动的主要气象因子有气温、空气相对湿度、日照时数、风力和白天降水累计时长,其中,气温和白天降水累计时长是影响中华蜜蜂活动的主要限制性气象因子。通过这5个指标因子的不同取值组合,构建中华蜜蜂活动气象指数并进行分级评价:当指数>12时,天气条件好,适宜中华蜜蜂活动;当指数为7~12时,天气条件一般,较适宜中华蜜蜂活动;当指数为1~7时,天气条件较差,中华蜜蜂活动明显减少;当指数≤1时,天气条件差,不适宜中华蜜蜂活动或处于越冬期。运用该指数对中山蜂场进行气候评价,多年(4—10月)平均综合气象指数为129.3(评分60.4),总体气象条件良好,"土蜂蜜"单产与年度综合气象指数显着相关,气象年景评价准确率90%。

史晓玲[4](2020)在《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棉纺织业是中国近代第一大支柱产业和中国近代工业的象征,在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鲁西北是山东棉花发源地,明清时期为山东省的核心植棉区域,其中明代出现商业化,清代呈现专业化,民国趋于规模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四个阶段:恢复期、徘徊期、发展期、萎缩期,其中波动最大的两个阶段是1980年代成为全国商品棉基地和1990年以后逐渐退出市场。本文选取1906至2006年为主要时间节点,从生态环境、历史演变、品种改良、技术革新、市场流通、棉纺织业浮沉和社会生活等角度,全面考察鲁西北百年来植棉业的曲折历程及其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影响。从生态环境和历史演变考察,鲁西北是山东地区最适合植棉的区域,这是原生态的最大优势。该地区具备气候、温度、光照、土壤等相对充分的自然资源,尽管受到降水量时有不足和自然灾害频繁的制约,但是通过灌溉排涝可以适当改善。鲁西北作为山东核心植棉区,是技术改良的试点区域。棉花生产的技术变迁主要体现在品种改良和耕作技术革新两个方面。从清末新政试种美棉到民国时期设立试验场进行品种改良,从日本侵华时的强制育种到名动天下的鲁棉1号,从虫害无法抵制到抗虫棉的产生,品种改良始终是技术革新的重点。其中,早期改良的目的是提升质量适应纺织工业需要,而新中国成立以后则以追求高产为主要目标。清末民国时期的品种改良由于战争等因素而断断续续,总体而言美棉在鲁西北得到成功推广。新中国成立后,棉花品种经历了5次有计划有组织的更换,美棉最终替代了中棉。从耕作和管理的角度看,鲁西北在集体化时期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土地改良和积肥运动,这些“硬件”为棉花增产提供了有力保障。棉花耕作技术的变迁主要体现在从不用浇水到确保灌溉、从靠天生产到科学种田、从人工捉虫到预防测报以及新式农具的广泛使用等方面,但是大型机械化的推广和使用却十分尴尬,集体化时期的机耕到1980年代恢复原始的人畜耕作。1990年代以后,小麦等粮食作物耕种收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而棉花在机收方面仍旧没有进展。从生产组织形式看,棉花管理大致经历了家庭——集体——家庭的交替。具体来讲有几个典型组织方式,民国时期产销合作组织,集体化时期的互助组、合作社和植棉组、改革开放以后的专业户。不同时期的组织形式对棉花产出率影响较大,生产责任制是家庭与集体都不可忽视的生产组织形式。从市场建构和重组的角度看,鲁西北地区的棉花市场经历了三次重组,其典型特点是实现了从乡村集市贸易到出口国际市场的转变,棉花生产最终在完全市场化中被边缘化。第一次重组是因为政府的倡导、美棉的引种和日本的掠夺,棉花传统的运销网络被改变,由国内运销转向间接或直接进入国际市场,此时的市场价格有波动,但总体上是供不应求,棉花产销合作社也有力地应对了国际市场,使得棉花种植提高了农民的收益。第二次重组是国家统购政策的实施,完全由国家指令性政策主导运行,地方市场基本上与国际市场呈现脱钩状态,没有市场价格波动,农民生产相对安逸,但是统购后期对农民的不利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如导致棉花商品化特性在民间的削弱、农民卖棉难、奖售政策不能兑现等。第三次重组是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市场完全放开,地方棉花直接进入国际市场,单纯的家庭生产模式要在各个生产阶段面临严峻的国际竞争,最终在棉花质量、成本收益等因素的竞争中被边缘化。随着棉花生产的演变,鲁西北地区的棉纺织业经历了从中心到萎缩再到崛起的过程。明清时期作为山东棉产区,借助先天的自然优势成为山东土布中心。随着清末国外资本的渗透,洋纱在当地没有太广阔的市场,本地的手工棉纺织业获得持续发展,并开始探索机器纺织,但在纺织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特别是当青岛、济南大型纱厂建立以来,鲁西北地区因为运河断流,津浦铁路选址避开此地,导致交通闭塞,主要充当了原棉供应地的角色,潍县由于处于胶济铁路的有利位置,棉纺织业得到飞速发展,鲁西北地区土布中心的地位相对削弱。抗战时期,由于纺织工厂的停业,借助棉花资源优势,一直到集体化时期,传统的手工棉纺织业继续发展。“大跃进”到改革开放以前,该地区的棉花生产跌入低谷,棉纺织业也陷入萎缩。改革开放后,鲁西北地区的棉花生产达到顶峰,带动了区域棉纺织业重获新生。1990年代到本世纪初,由于棉花生产的萎缩和国家工业体制改革,鲁西北的棉纺织业出现分流,有的在整合中淘汰,有的则改组后崛起。当地棉花退出生产不但没有影响棉纺织业的发展,反而由于棉花市场的放开而获得了新的发展。总体上看,在统购统销时代,国家支援地方纺织工业建设,但是地方棉区为服务国家纺织工业也做出了一定牺牲,农民作为最基础的原料生产者在纺织工业发展中也向国家做出巨大贡献。新世纪以来,随着棉花生产政策调整、市场流通体制改革和纺织工业体制改革,这种国家、地方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被打破,重新组合的棉纺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崛起。植棉业的变迁对区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农业生产结构看,棉花面积的增减对当地农业生产结构影响深刻,特别是棉花鼎盛时期,突出强调棉花重要性,而忽视其他作物。由于该地区对棉花生产的坚守,导致聊城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非常缓慢。在国家提出发展多种经营时,没有跟上政策步伐,城镇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从农民收入水平看,聊城地区植棉业的兴衰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密切,农民收入水平与植棉业的变化呈正相关,棉花复苏则农民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上,棉花减产则降至全国平均水平以下,似乎验证了鲁西北民谚“棉花兴,百业兴”。总体来看,棉花生产鼎盛时期对当地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如作为棉花技术传播的中心地带颇受关注,建立了区域棉业知识技术体系,成为全省、全国乃至国际的焦点;带动区域民众从业结构的变化,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棉农化身民营企业家,家庭妇女走进工厂,妇女成为棉花生产主力;植棉致富,吸引外来人口,等等。当地农民对棉花有着特殊情感,将本来具有经济性的棉花,又附加了社会性和政治性,从民国至改革开放前,从当地的偷棉事件中反映出国家与集体、农民之间利益的冲突与调整。鲁西北植棉有史以来,棉花其本身具备的经济和商品特性,逐渐成为国家、市场、技术与农民之间关系的纽带。特别是近代以来,美棉的引种成为鲁西北走向国际的突破口,百年来棉花生产在官方调控下经历了从中心到边缘的变迁轨迹,延续600余年的传统经济作物几乎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个过程充满了曲折性和复杂性。其主要特点是:棉花生产影响因素呈现多元化,对区域经济影响具有延展性,对区域社会的影响体现阶段性,农民与棉花之间的情感饱含复杂性。从影响因素的角度分析,生态环境是棉花生产的必备条件,国家政策(政府行为)是棉花生产的主导因素,市场机制是影响棉花生产进退的风向标,经济效益是影响农民生产意愿的关键因素,技术革新是影响植棉效率和棉花品质的重要因素。其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市场和收益两个因素。从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变迁过程中,不难发现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国家与农民的利益关系随国家发展的步伐不断调整。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人民公社化时期农民和农业对工业的无条件付出,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民的自觉反抗中的建立,再到农业税的彻底取消,国家与农民作为利益博弈的双方不断调整策略。棉花生产能否延续、农业生产如何组织、政府调控政策如何发挥是值得继续研究的问题。

姜莹莹[5](2020)在《黑龙江省黑土区耕地利用变化及其对农田生产力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在粮食消费需求呈刚性增长的“紧平衡”、粮食生产安全问题丞待改善的背景下,掌握耕地数量、质量及农田生产力变化情况,分析耕地利用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对于发展粮食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黑龙江省黑土区作为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近年来,土地整治、中低产农田改造项目的实施及城市发展进程的加快对区域耕地利用产生一定的影响。长期的耕地大规模开发利用、粗放的生产经营方式,导致耕地质量下降等利用问题凸显,粮食增产压力逐渐增大。对耕地利用及农田生产力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定量评估耕地利用动态变化对农田生产力的影响,对黑土区耕地资源合理利用、保障耕地资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黑龙江省黑土区为研究区,基于多期耕地利用数据及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数据,采用相关研究方法分析黑土区耕地利用变化及农田生产力变化时空特征,进一步定量分析耕地内部利用结构转换、耕地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转换导致的耕地增减变化对农田生产力产生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耕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2000-2015年研究区的耕地面积在整体上呈增加趋势,面积由1079.99万hm2增加至1142.69万hm2;耕地内部利用结构也在逐渐调整,主要以旱改水为主,转化面积为110.06万hm2。各县域耕地、旱地、水田面积变化也呈现一定的区域差异。三江平原黑土区以水田种植为主,水田扩张趋势明显,松嫩平原黑土区主要以旱地为主,五常市、宾县等县市局部有水田分布其呈小幅扩张趋势。新增耕地主要以林草地及未利用地的开垦为主,占比分别为45.11%、35.75%;减少耕地主要以生态退耕及城市扩张占用为主,占比分别为49.52%、27.02%。(2)农田生产力时空变化特征。2000-2015年研究区耕地、旱地、水田NPP的最大值、标准差、平均值与变异系数均呈波动性增长,耕地、旱地、水田NPP均值分布呈现明显的空间差异性。2000-2015年耕地NPP、旱地NPP的变化趋势以基本不变为主,轻度增加为辅;水田NPP的变化趋势以基本不变为主,轻度减少为辅。低产耕地及旱地面积呈减少趋势,中产耕地、旱地面积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高产耕地、旱地面积则一直呈增加趋势;水田主要分布在三江平原黑土区,通过土地整治、旱改水项目的实施,随着农业基础设施的不断建设发展,低产水田面积呈“减少-增加-减少”的变化趋势,中产水田面积为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高产水田面积呈一直增加趋势。总体来看,耕地、水田及旱地均由低产向中产、中产向高产变化,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3)耕地利用变化对农田生产力的影响。水改旱及旱改水两种耕地内部结构转换区内的NPP平均值均呈增加趋势,且水改旱区域内NPP平均值高于旱改水区域内NPP平均值,两种转换区内NPP变化趋势大体相同;内部结构转化导致面积变化与NPP变化以显着正相关为主,旱改水变化面积对生产力变化的影响强于水改旱变化面积。耕地变化面积与NPP变化具有一定相关性,新增耕地、减少耕地面积与NPP主要存在正相关性;新增耕地的农田生产力平均值为2.36t/hm2,减少耕地的农田生产力平均值为3.24t/hm2,2000-2015年新增耕地的开垦导致农田生产力增加了309.94×104t,耕地转出导致农田生产力减少了223.56×104t,耕地动态变化导致研究区农田生产力净增加了86.38×104t;除耕地与建设用地转换使得农田生产力净减少外,耕地与草地等其他土地利用类型转换均使得农田生产力净增加。农田生产力占补平衡指数为16.19%,多数县市呈占补正平衡,其中五大连池市、富锦市、桦南县占补平衡生产力指数均高于50%,呈占补失衡状态;桦川县、青冈县、集贤县、明水县、讷河市、拜泉县呈占补负平衡状态;阿城区、肇东市、望奎县、双城区、依安县及兰西县处于几近平衡状态。

李志富[6](2020)在《基于潜力衰减法的鸡西市耕地产能核算及提升对策研究》文中认为耕地是当代中国最宝贵的自然资源之一,是粮食安全之本,生态安全之基。1978年来,我国出台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等政策,为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为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提供支撑。由于我国在快速发展中出现用地粗放、浪费用地,甚至严重的破坏、损毁耕地的情况,所以需创建以经济健康发展为方向,以生态文明绿色建设为根本,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新时代的耕地保护与制度建设。围绕“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实行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掌握耕地质量变化分布规律,推行“贮藏粮食的技术和耕地同等重要”已是务农重本,国之大纲。由于启动和实施新一轮国土综合整治项目的原因,提高耕地质量和对其的保护是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鸡西市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区,富有“黑龙江省重要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美名之称,以鸡西市玉米的光温生产潜力为基础,利用土壤修正系数和社会经济修正系数核算耕地产能,对其耕地进行利用分区,提出耕地产能提升的对策建议,以期为该市耕地生态保护与修复提供参考。本文基于生态农业化、土地生产力、地域分异、可持续发展、土地适宜性及土地质量等理论,采用潜力衰减法与加权系统聚类法,结合土壤质地、剖面构型、PH值、有机质含量和障碍层深度等指标,运用综合指数模型计算土壤修正系数,结合农药投入、灌溉条件、化肥投入、机耕投入、交通便利度、农村用电量和排水条件等指标,运用综合指数模型计算社会经济修正系数,基于鸡西市的光温生产潜力核算其耕地产能,利用加权系统聚类法对研究区耕地进行利用分区,从生态重建及生态修复的角度提出耕地质量保护及产能提升的对策建议,本研究为保障鸡西耕地数量与质量提供技术支持,为划定基本农田、合理规划土地以及东北低山丘陵区耕地保护和产能提升提供依据,为保护区域生态安全与自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全文研究结果如下:1.耕地产能核算。结合鸡西市实际情况,选取土壤修正指标、社会经济修正指标,利用综合指数模型计算土壤修正系数和社会经济修正系数,基于鸡西市光温生产潜力,利用潜力衰减法核算其耕地产能,核算结果显示,其中密山市的耕地理论产能在991.85~1125.75kg/亩之间,可实现产能在930.35~1055.95kg/亩之间。虎林市的耕地理论产能在839.69~950.68kg/亩之间,可实现产能在787.63~891.73kg/亩之间。鸡东县的耕地理论产能在1080.78~1159.70kg/亩之间,可实现产能在1013.76~1087.80kg/亩之间。市辖区的耕地理论产能在1718.04~1969.36kg/亩之间,可实现产能在1642.45~1886.65kg/亩之间。2.耕地产能潜力。利用耕地理论产能、可实现产能和实际产能,计算鸡西市的耕地产能潜力,得出密山市的耕地理论产能潜力在630.63~690.80kg/亩之间,可实现产能潜力在409.35~464.62kg/亩之间。虎林市的耕地理论产能潜力在520.06~580.94kg/亩之间,可实现产能潜力在330.81~374.53kg/亩之间。鸡东县的耕地理论产能潜力在670.01~710.90kg/亩之间,可实现产能潜力在446.06~478.63kg/亩之间。市辖区的耕地理论产能潜力在400.11~820.71kg/亩之间,可实现产能潜力在706.25~811.26kg/亩之间。3.耕地利用分区。从耕地产能潜力、耕地分布格局、农业生产效率三方面选取耕地理论产能潜力、耕地可实现产能潜力、耕地规模优势指数、斑块面积指数、斑块聚集度指数、农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生产总值等指标,利用加权系统聚类法对鸡西市耕地进行利用分区,最终将研究区划分为3个耕地利用类型区,包括核心保护区、优化提升区、协调发展区。核心利用区;位于研究区中部平坦地带,其近远期产能潜力、耕地集中度指数、规模优势指数、全员劳动生产率和农业总产值等各项指数都较大,而耕地斑块面积指数仅处于全市的平均水平。优化提升区;其耕地产能潜力和耕地分布格局中的各项指数处于中等或较高水平,但从其全员劳动生产率和农业总产值来看,其耕地利用存在着投入较高但产出水平较低的问题。协调发展区;该区耕地土壤肥力和耕作条件较差,落后的交通和经济条件造成农业生产效率不高,因此耕地利用的各项指标指数均处于较低水平。其中密山市核心利用区耕地面积8.60×104hm2,占全市耕地的38%,优化提升区耕地面积共7.56×104hm2,为全市耕地总量的34%,协调发展区耕地面积共5.36×104hm2,约为全市耕地的28%;虎林市核心利用区耕地面积7.68×104hm2,占全市耕地的59%,优化提升区耕地面积共4.0×104hm2,为全市耕地总量的31%,协调发展区耕地面积共1.42×104hm2,约为全县耕地的10%;鸡东县核心利用区耕地面积5.90×104hm2,占全县耕地的51.0%,优化提升区耕地面积共4.14×104hm2,为耕地总量的36%,协调发展区耕地面积共1.49×104hm2,约为全县耕地的13%。4.分区耕地利用方向。核心保护区,该区可以通过培肥地力提升耕地本底质量,关键时也可以对质量较差的耕地实行退耕,在该区耕地发展生态农业;优化提升区,该区应将工作重点放在优化农业生产效率和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上,注重整合农业生产资源和农业技术转化、利用,同时通过加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建设力度等措施来提高耕地的产出率。协调发展区;应该对其重点保护,防止该区耕地进行非农化转用,以后更多的对该区耕地进行集约利用和规模经营,发展集约化、规模化和机械化的现代农业。

赵欣周[7](2020)在《东北地区农田施肥本地化氨排放清单研究》文中指出土壤氨挥发是我国农田氮素损失的重要途径,而自土壤进入大气中的氨则可能通过与酸性气体的二次反应形成二次颗粒物导致空气污染。观测和了解农田土壤氨挥发损失特征、编制区域农田氨排放清单对于农田氮素管理及大气污染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主要包含农田施肥土壤氨挥发大田试验及氨排放清单编制两部分。于2018年5—10月在沈阳农业大学试验基地开展了不同施肥措施下的氨气排放响应大田试验,以基肥施树脂包衣缓释化肥、拔节期追施尿素为常规施肥方式,设置无氮处理(T0)、常规施肥减半(T1)、常规施肥+生物炭(T2)、常规施肥一次性施入(T3)、常规施肥(T4)5个处理。采用通气法收集氨气,利用流动分析仪检测氨排放通量,并同期观测土壤相关指标变化特征。试验结果表明:施基肥后氨挥发速率呈现双峰趋势,施追肥后各处理均于第1—2d达到氨挥发速率最大值;氨挥发损失累积量表现为常规施肥+生物炭(T2)>常规施肥(T4)>常规施肥一次性施入(T3)>常规施肥减半(T1)>无氮处理(T0);各时期各处理间的土壤铵态氮含量差异并不显着,但土壤铵态氮含量和同时期土壤氨挥发速率呈现出相似的变化趋势,施追肥后两者的变化趋势比施基肥后更加相似;各处理间生长季内氨挥发损失累积量差异显着,常规施肥+生物炭(T2)的氨挥发损失累积量最多;一次性施入缓释化肥而不采取尿素追肥显着降低了氨挥发。基于大田试验和问卷调查研究,本研究对东北农田土壤氨排放因子进行了本地化修正,并通过文献统计获取了东北各县区的农田土壤氨排放的活动水平数据,建立了基于本地化排放因子的2016年东北地区农田氨排放清单,分析了东北地区农田土壤施肥氨排放特征。氨排放清单研究结果表明:2016年东北地区农田施肥氨排放量为8.97万t,水田氨排放量为6.84万t,旱田氨排放量为2.12万t;东北地区农业氨排放总体呈现出中南部高于西北部,辽河平原、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的氨排放量及氨排放强度高于山区的特征。农田土壤氨排放是一种半人为、半自然的过程,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和时间变异。因此制定科学的农田氨排放管理措施,首先需要准确了解当前东北地区农田化肥施用导致的土壤氨挥发特征。本研究主要通过大田试验、问卷调查和资料统计方法,获取了基于当前东北地区实际施肥习惯的本地化氨排放因子,并结合东北各区县活动水平建立了东北区域农田大气氨排放清单,从而为该区大气氨排放的评估、管理以及空气质量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基础和数据支撑。

田俊峰[8](2020)在《政策主导下区域土地利用转型过程、机制与优化 ——以中国东北三省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20世纪90年代土地利用转型概念提出以来,伴随着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以及土地变化科学的形成,以探讨如何实现土地资源的科学有效管理,进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目标的土地利用转型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并成为土地变化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与重要议题。土地利用转型包含着显性与隐性两种形态的改变。但是,当前研究仍存在对土地利用隐性形态转型关注不足、土地利用转型与经济社会转型之间关系割裂、在政策制度性因素对土地利用转型的综合作用机理方面认识不清等问题,亟待进一步深化探索。当前中国正在经历深刻地经济社会转型与生态变革过程,国土空间利用过程中以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系统退化为表征的人地矛盾突出问题依然存在且日益突出,形成对深化与发展土地利用转型研究的迫切需求。中国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突显,土地利用问题突出,在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与生态安全保护方面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土地资源管理、城镇化、生态环境保护等多种政策作用下的典型区域,其土地利用转型呈现出显着的政策主导特征。探明欠发达地区土地利用转型机制对解决当前中国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实现国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在上述背景下,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系统总结,基于土地变化科学、地理学等学科重要基础理论,提出政策主导下区域土地利用转型模式,构建政策主导下区域土地利用转型理论框架。以东北三省为例,对政策主导下区域土地利用转型内涵、过程、机制进行系统解析,并基于当前区域土地利用转型过程中呈现出的突出问题以及土地利用转型新背景与新挑战,从政策系统的视角提出针对性的土地利用转型优化调控路径与措施,形成系统的土地利用转型研究范式。论文为综合解读与研究区域土地利用转型问题提供分析范式与分析路径参考;此外,论文将远程耦合理论应用于区域土地利用转型机制研究,破除了既有区域土地利用转型机制研究存在的区域与尺度局限性问题,发现了土地利用转型社会—生态反馈路径下外生性因素的重要作用,补充与拓展了土地利用转型相关理论。研究为进一步科学模拟与预测区域土地利用演化过程,并通过对政策的合理优化以引导区域土地利用向可持续方向演进提供基础理论支撑,也可为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政策的制定与优化提供方向参考与决策依据。本研究共分为八章,主要观点与内容如下:1.在中国以东北三省为代表、经济社会发展受政策作用显着的欠发达地区,存在一种土地利用转型模式,即政策主导下的区域土地利用转型,其实质是伴随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在政策性因素的直接作用以及政策性因素与其他因素的复杂交互作用下,区域土地利用形态呈现出―空间冲突——低级协调——冲突加剧——高级协调‖的―渐进上升式‖演进过程;其基本特征表现为阶段性、外部性与外生性、复杂性与系统性、趋向性与不稳定性。政策主导下区域土地利用转型机制应从土地稀缺与土地集约化、区域功能定位、经济现代化与城镇化、市场化与全球化、人口增长与迁移等方面进行系统综合解析。2.基于城镇化发展、人口变化过程、经济增速、产业与就业结构演变过程,可将东北三省1995—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初级产品生产阶段,城镇化与人口发展停滞期(1995—2005年);经济发展过渡,人口转型期(2005—2010年);工业化中期,经济与人口衰退期(2010—2015年)。伴随区域经济社会转型,东北三省发生土地利用转型过程。3.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是包含显性形态转型与隐性形态转型的综合过程。显性形态转型特征主要表现为:耕地规模持续增长,增速先降后升,耕地内部水田占比持续上升,耕地增长来源由林地与草地向未利用地转变,耕地的空间扩张集中于三江平原地区;林地、草地、水域呈―下降—趋稳—再下降‖的转折性变化,三种用地类型向耕地的大规模转出导致区域生态用地数量减少;未利用地向耕地转出规模持续扩大,导致未利用地面积加速下降,未利用地的减少亦集中发生于三江平原地区,且其范围逐渐扩大;建设用地面积加速增长,建设用地内部非农建设用地占比持续上升,建设用地增长在空间上呈现―中心城市—城市带与沿海沿边地区—哈长城市群核心区‖的转移路径。4.东北三省土地利用隐性形态转型核心在于功能转型,其土地利用功能可划分为发展支撑功能、发展动力功能、生态基础功能三大核心功能。其中,发展支撑功能包含农业生产与农村稳定两个子功能,发展动力功能包含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两个子功能。区域土地利用隐性形态转型特征主要表现为:在功能结构演进方面,区域土地利用功能以发展动力功能为主导,存在―多元化特征—单一性突出—再趋多元化‖的演化过程。在功能水平时空演化方面,区域土地发展支撑功能呈―缓慢退化—恢复提升—提升加速‖的变化过程,空间特征由―西高东低‖向―北高南低‖转化;发展动力功能呈―缓慢退化—高速提升—缓慢提升‖的剧烈变化过程,功能两极分化日益明显;生态基础功能呈―缓慢退化—趋向稳定—加速退化‖的变化过程,空间特征表现为―东高西低‖。在功能间协调关系方面,区域土地农业生产功能与农村稳定功能间协调性―由降转升‖,但整体处于濒临失调状态,协调性―北高南低‖的空间特征日益凸显;区域土地经济发展功能与社会发展功能间关系失调严重,但呈由退化转向改善的过程,―东强西弱‖的空间特征逐渐显现。5.对于以东北三省为代表的受多重政策影响作用明显、经济市场化程度低的欠发达地区,其土地利用转型是政策主导下的区域土地利用转型,是一个远程耦合系统综合作用的结果。在远程耦合系统中,区域外部土地利用系统与全球系统构成发送系统,区域土地利用系统为接收系统。发送系统以资金流、信息流、政策流、物质流为主要载体,以全球化、远程连接、宏观统筹为主要形式作用于接收系统。在发送系统的作用下,区域土地利用系统内部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交互作用,形成主导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的两大路径,即政策引导下的社会—生态反馈路径与政策影响下的经济—社会变化诱发路径。政策引导下的社会—生态反馈路径控制不同类型土地的供给,―引导‖区域及个体土地利用行为,―约束‖并形成区域土地利用形态基本框架,决定区域土地利用转型的方向;政策影响下的经济—社会变化诱发路径控制不同类型土地的需求,决定了区域土地利用转型的速度与强度。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是远程耦合框架内政策引导下的社会—生态反馈路径与政策影响下的社会—经济变化诱发路径交互耦合与拮抗的结果,以市场环境与全球化发展为代表的区域外生性过程是两大路径交互的关键过程。6.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过程中存在建设用地利用粗放、土地经济发展功能与社会发展功能失衡等一系列突出问题,面临土地空间冲突与功能冲突加剧恶化的―新挑战‖。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了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优化的直接目标、控制目标和最终目标,并从国土空间治理、土地管理政策优化与制度创新、城镇化政策设计、农业与农村发展政策优化等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议,以系统性的政策设计促进区域土地利用有序转型。

于婷婷[9](2019)在《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研究》文中认为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是人类重要的生存空间。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乡村最为突出,是我国目前及未来很长时期的建设重点。在快速城镇化建设中,城乡二元化对乡村造成的巨大冲击,城镇建设用地无序扩张和盲目追求经济增长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用地破碎、传统文化遗失,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乡村可持续发展,并集中反映在乡村生态景观退化、土地景观格局破碎、聚落景观同质化等外在表征上。这使得传统偏重物质空间建设的乡村规划,难以满足新时期生态运行机制引导下美丽乡村的建设需求,迫使乡村景观研究更加关注资源统筹和国土空间管控。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之路应将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融合起来,从人地关系出发改善乡村环境条件。在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时期,如何科学地判断引发乡村景观问题的主要来源,如何度量乡村景观问题的严重程度,如何确定乡村景观问题产生的关键因素,如何选择适宜的乡村规划方法,都是现阶段乡村景观研究亟待解决的重要内容。针对以上问题,在对严寒地区乡村景观长期调研的基础上,将脆弱性作为契入点,深入剖析乡村自然环境景观、聚落景观、经济景观和文化景观的脆弱性表征、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确定乡村景观脆弱性因子、因子作用维度及作用规律。为了进一步明确乡村景观脆弱性的时空分异规律,构建了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对2008-2017年典型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进行评价,以明确县域维度和村庄维度景观脆弱性时空演变规律及脆弱性主因子演变趋势,并以此确定乡村景观脆弱性因子分级标准。为了有效应对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引入与脆弱性相对的韧性概念和韧性规划思维,提出注重演进式发展和人地资源综合统筹的乡村韧性规划模式。结合严寒地区现行乡村规划应对乡村景观脆弱性的缺失,以及美丽乡村建设规划需求,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划分乡村景观脆弱类型,针对不同类型乡村单元提出“通用型+主因子型”规划模式,并以黑龙江省为例,对其县域单元和村庄单元提出了具体的乡村韧性规划策略。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包含基础理论及实地调研、乡村景观脆弱性产生机制、评价和应对景观脆弱性的乡村规划模式研究。基础理论研究系统阐释了自然-社会脆弱性理论、贫困脆弱性理论、灾害心理学理论、人地关系理论和城乡空间演变理论,并梳理了严寒地区村庄气候适应性设计研究内容,为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研究奠定理论基础。进而,引入景观脆弱性和人地耦合脆弱性评价研究方法、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为乡村景观脆弱性指标体系构建和评价提供研究基础。为了有效应对和降低乡村景观脆弱性,提出与脆弱性研究相对的韧性研究,分析了韧性规划的内涵、特征及优势,以及严寒地区乡村景观韧性特征,为乡村韧性规划提供理论方法依据。在实地调研中,根据样本容量计算公式及样本筛选标准,在东北三省选取32个典型县域和66个典型村庄,从自然环境景观、聚落景观、经济景观和文化景观方面深入剖析乡村景观脆弱性表征。为诠释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产生机制,引入脆弱性研究范式,就其脆弱性根源—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出发,从生态环境、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三个方面探讨乡村景观脆弱性影响要素。根据乡村景观脆弱性影响要素的相互作用方式,引入乡村景观脆弱性的暴露性、敏感性和适应性三要素,并从时空维度解析脆弱性干扰源和脆弱性因子作用规律,由此提出乡村景观脆弱性理论研究框架,并借鉴景观脆弱性和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评价框架、指标和模型,构建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在典型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研究中,选取黑龙江省作为研究区域,筛选117县域单元和30个村庄单元作为评价对象,结合GIS分析其脆弱性空间分异规律;通过其2008-2017年的脆弱性阈值变化,分析黑龙江省乡村脆弱性时空演变格局,剖析黑龙江省乡村景观脆弱性的时空分异规律,确定其脆弱性主因子演变趋势及脆弱性因子分级标准。为应对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将与脆弱性相对的韧性规划思维引入现行乡村规划。通过梳理严寒地区现行乡村规划在应对景观脆弱性方面的缺失与需求,提出乡村韧性规划的目标体系,解析其与相关现行规划的衔接关系,进而提出乡村韧性规划的编制和执行程序,基于系统聚类法划分乡村景观脆弱类型,提出“通用型+主因子型”的规划模式,并结合典型严寒地区开展规划应用,分级、分类地提出黑龙江省县域单元和村庄单元的乡村韧性规划模式和策略,以有效降低景观脆弱性、为生态文明理念下美丽乡村建设提供规划支撑。

王醒[10](2019)在《黑龙江省秸秆露天焚烧污染物排放清单及其传输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黑龙江省作为中国最为主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粮食产量连年攀升,粮食产量的持续增长势必会产生大量的秸秆资源,且近30%只能通过露天焚烧的方式处理,秸秆焚烧会产生大量污染物,而近五年以来,黑龙江省春秋季频繁爆发的雾霾天气的本质就是颗粒物污染。因此,黑龙江省急需建立一份更加精细、详实、可靠、本地化的高分辨率秸秆露天焚烧污染物排放清单。本研究以2017年为基准年,先采用《生物质燃烧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推荐的“自上而下法”和“自下而上法”,估算基于地市和县区的黑龙江省2017年秸秆露天焚烧排放清单,并对清单的不确定性、可靠性进行分析,再对清单进行时空分配,得到3km×3km分辨率的秸秆露天焚烧网格化排放清单,再基于后向轨迹模式及其分析方法,定性定量分析了秸秆露天焚烧对黑龙江省区域空气质量的影响,最后采用波士顿矩阵分析了秸秆露天焚烧减排的压力和潜力,提出了未来黑龙江省秸秆问题管控的方向。基于秸秆焚烧火点面积和精确到县一级的作物单产,用“自下而上法”估算出2017年黑龙江省各县区秸秆露天焚烧共排放:CO2 3517.55万t、CO 146.20万t、CH48.69万t、NMVOCs 20.14万t、NH31.73万t、EC 1.14万t、BC 1.06万t、OC9.19万t、SO2 1.28万t、NOx 7.28万t、PM2.5.5 38.90万t。“自下而上法”结果较“自上而下法”:CO2高18.98%、CO高33.65%、CH4高2%、NMVOCs高5.45%、NH3高16.61%、EC低26.26%、BC高12.51%、OC高21.69%、SO2高19.31%、NOx低4.54%、PM2.5高41.47%。2017年黑龙江省秸秆露天焚烧PM2.5的排放量:4月>10月>3月>11月>5月>9月>6月>7月>8月,典型秸秆焚烧月的日高排放量主要分布在3月下旬、4月上旬和中旬、10月中下旬和11月初。空间分布特征为:哈尔滨>绥化>齐齐哈尔>佳木斯>大庆>黑河>牡丹江>鸡西>双鸭山>七台河>鹤岗>伊春>大兴安岭。分析2017年10月哈市一次秸秆焚烧引起空气污染过程,发现来自西南向的气团对哈市空气质量的影响最大,绥化、大庆、吉林、内蒙古、辽宁和本地的巴彦、双城、宾县等地区是哈市的潜在源区。基于波士顿矩阵黑龙江省秸秆露天焚烧PSR评价结果,应根据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分类分级进行区域秸秆焚烧监管政策的制定,重点控制区域为哈尔滨、绥化、齐齐哈尔、佳木斯、大庆五市,重点控制时段为3、4、10、11月,可根据气象条件、地形地貌特征等进行指导性燃烧,但同时应增大全省的秸秆综合利用强度。

二、密山市及周边地区放蜂的气候资源——降水条件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密山市及周边地区放蜂的气候资源——降水条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2019/2020年冬春季长白山区气象条件对人参越冬及幼苗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资料来源
    2.1 气象资料来源及研究区域
    2.2 人参生长发育期及灾害资料来源
3 冬季气象条件对人参安全越冬的影响
    3.1 2019年人参越冬期气象条件
    3.2 冬季气象条件对人参安全越冬的影响
    3.3 冬季气象条件对人参菌核病的影响
4 春季气象条件对人参出苗的影响
    4.1 2020年春季人参出苗期气象条件
    4.2 2020年4月20—26日低温雨雪及其影响
    4.3 5月中下旬低温多雨寡照对人参生长的影响
5 结语

(2)东北边境城市生态安全时空差异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生态安全概念
        1.3.2 生态安全评价
        1.3.3 边境生态安全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 边境城市生态安全理论
    2.1 边境城市范围
    2.2 边境城市生态安全内涵
    2.3 边境城市生态安全影响因素
        2.3.1 经济安全影响因素
        2.3.2 环境安全影响因素
        2.3.3 资源安全影响因素
        2.3.4 灾害防御影响因素
        2.3.5 文化安全影响因素
3 东北边境城市概况
    3.1 东北边境城市自然环境概况
    3.2 东北边境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3.3 东北边境城市生态安全现状
4 东北边境城市生态安全时空评价方法
    4.1 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1 经济安全类指标
        4.1.2 环境安全类指标
        4.1.3 资源安全类指标
        4.1.4 灾害防御类指标
        4.1.5 文化安全类指标
    4.2 生态安全评价模型
        4.2.1 指标权重方法与量化
        4.2.2 相关指标计算及数据来源
5 东北边境城市生态安全时空评估及结果分析
    5.1 东北边境城市生态安全时间演化趋势
    5.2 东北边境城市生态安全空间分布特征
    5.3 东北边境城市生态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6 结论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生态安全对策及建议
        6.2.1 国内层面建议
        6.2.2 国际层面建议
    6.3 研究创新与不足
        6.3.1 创新之处
        6.3.2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3)四川盆地北部山区中华蜜蜂活动气象指数构建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数据来源
    1.3 研究方法
        1.3.1 界限温度统计
        1.3.2 日平均气温
        1.3.3 日照与风力
        1.3.4 空气相对湿度
        1.3.5 中华蜜蜂活动气象指数的构建
        1.3.6 产量分析
        1.3.7 距平百分率
2 结果与分析
    2.1 影响蜜蜂活动的主要气象指标
        2.1.1 温度
        2.1.2 空气相对湿度
        2.1.3 日照时数
        2.1.4 风速
        2.1.5 白天降水累计时长
    2.2 中华蜜蜂活动气象指数的构建及分级
    2.3 蜜蜂活动气象指数应用与验证
3 讨 论
4 结 论

(4)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生态环境与历史演变:鲁西北植棉业的变迁
    第一节 鲁西北的生态环境
        一、气候资源
        二、水资源
        三、土地资源
        四、自然灾害
    第二节 从中心到边缘: 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进程
        一、山东植棉业之滥觞
        二、明代劝导政策与鲁西北植棉业的商品化
        三、清代鲁西北植棉业的专业化
        四、清末民国时期鲁西北植棉业的规模化
        五、1949年以来鲁西北植棉业的曲折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更新与淘汰: 优良品种的引进与培育
    第一节 改良开端: 清末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
        一、美棉的早期试种(1900-1911)
        二、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1912-1937)
        三、日伪时期棉种改良与强制推广(1938-1945)
        四、品种改良与推广的影响
    第二节 自主创新: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良种繁育
        一、棉花良种引进与繁育的几个阶段
        二、良种繁育推广体系的组成
        三、繁育和推广的主要品种
        四、新品种繁育推广的影响与特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灾害应对与技术革新: 棉花的耕种与管理
    第一节 棉田生态改造
        一、水利设施的修建
        二、盐碱地的治理与应对
        三、土地肥力的培养
    第二节 棉花耕种技术的革新
        一、19世纪以前传统耕作技术的演进
        二、清末民国时期科学植棉的初步探索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技术植棉
        四、耕作技术演进的特点
    第三节 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变迁
        一、鲁西北棉花主要病虫害
        二、不同历史阶段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措施
        三、病虫害防治技术变迁的特点
    第四节 棉作技术传播方式的改进
        一、传播方式的初步探索
        二、互助合作中的技术传播
        三、家庭生产模式下的技术传播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从乡村到国际: 棉花市场流通体系的建构与重组
    第一节 由内到外: 1945年以前的棉花市场
        一、明清时期的棉花集市贸易
        二、清末民国棉花流通体系的初步建立
        三、日伪对棉花市场的“一元化”统制
    第二节 从自由到统购: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棉花流通
        一、规范秩序: 抗战后的棉花市场
        二、实行统购: 棉花市场的一元化
        三、稳定市场与统一调配: 棉花统购政策的影响
        四、“买棉难”与“卖棉难”: 统购时期的流通困境
    第三节 多元化与边缘化: 新经济体制下的棉花市场
        一、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曲折历程
        二、市场体制改革中的地方棉花交易
        三、全面市场化对区域棉花生产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棉纺织业的浮沉: 棉花生产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第一节 土布中心: 1949年以前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一、明清时期鲁西北手工棉纺织业的初步发展
        二、清末民初民间纺织的延续和新型纺织业的兴起
        三、抗战前后工厂停业与民间纺织的复苏
        四、鲁西北棉纺织业相对削弱与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二节 时起时落: 新中国成立以来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一、互助合作时期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延续
        二、1958-1978年机械化棉纺织业的曲折前进
        三、1979-1990年棉纺织企业遍地开花
        四、1990年代棉纺织业的萎缩
        五、新世纪棉纺织业的转型与发展
        六、鲁西北棉纺织业浮沉的影响因素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以棉换粮”与“弃棉从粮”:棉花与区域社会生活
    第一节 棉粮争地: 棉花生产与区域种植业结构变迁
        一、清末至民国: “粮棉兼种”与“以粮挤棉”
        二、1949年至1978年:从“爱国家种棉花”到“以粮为主”
        三、改革开放初期: 以棉为主的种植结构
        四、1990年以后: 棉花萎缩与多种经营的产业结构
    第二节 借棉致富: 棉花生产对农民收入和生活的影响
        一、以棉换粮: 棉花扩张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06-1948)
        二、陷入困境: 棉花徘徊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49-1979)
        三、超越全国: 植棉高峰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80-1990)
        四、弃棉从粮: 波动萎缩时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91-2015)
    第三节 角色转换: 棉花生产对区域从业结构的影响
        一、“美差”的消失: 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
        二、突破家庭藩篱: 从自纺自织到纺织工人
        三、加入附带行业: 腹地民众依靠棉花副业创造价值
        四、打破男耕女织: 妇女成为植棉主力军
    第四节 由内聚到开放: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网络
        一、请进来与走出去: 棉花生产带来的内外交流
        二、专业人才培养: 创建专业研究机构和培训学校
        三、与外省联姻: 农民婚姻网络之变迁
    第五节 偷棉事件: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秩序
        一、扞卫经济利益: 民国时期的偷棉与护棉
        二、严肃的政治问题: 集体化早期的偷棉事件
        三、不是秘密的秘密: 集体化后期心照不宣的偷棉行为
        四、利益冲突与调整: 偷棉事件中的国家、集体与农民
    本章小结
结语: 棉花视角下的生态、市场、技术、国家与农民——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特点
    二、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三、疑问与思考: 透过鲁西北植棉业历史变迁看农业发展
附录
    附录一: 鲁西北棉花生产大事记
    附录二: 部分统计表
        表1 1368-2006年鲁西北行政区划统计表
        表2 1949-2015年聊城地区棉田面积及产量
        表3 1949-1990年聊城地区棉花加工企业基本情况简表
        表4 1949-2000年鲁西北9县棉厂统计表
    附录三: 访谈记录选编
        (一) STC访谈记录
        (二) WFJ访谈记录
        (三) 杨俊生访谈记录
        (四) 闫荣军访谈记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黑龙江省黑土区耕地利用变化及其对农田生产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耕地利用变化研究
        1.2.2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研究
        1.2.3 耕地利用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研究
        1.2.4 当前研究特点及趋势
    1.3 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重点与难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黑土区
        2.1.2 耕地
        2.1.3 耕地利用
        2.1.4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
    2.2 研究理论基础
        2.2.1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制度
        2.2.2 土地生产潜力理论
        2.2.3 农业系统理论
        2.2.4 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
3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3.1 研究区概况
        3.1.1 区位概况
        3.1.2 自然地理条件
        3.1.3 社会经济概况
        3.1.4 土地利用概况
    3.2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3.2.1 行政区划数据
        3.2.2 耕地利用数据
        3.2.3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数据
4 耕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
    4.1 分析方法
        4.1.1 耕地利用变化动态度
        4.1.2 耕地利用转移矩阵
        4.1.3 耕地利用相对变化率
    4.2 耕地数量变化特征分析
        4.2.1 耕地总量变化特征
        4.2.2 耕地数量变化区域差异
    4.3 耕地变化空间差异分析
        4.3.1 耕地空间分布特征
        4.3.2 耕地变化区域差异
    4.4 耕地资源转化特征分析
        4.4.1 耕地内部利用结构转化特征
        4.4.2 耕地与其他地类转化特征
5 农田生产力时空变化特征
    5.1 分析方法
        5.1.1 变异系数
        5.1.2 平均值法
        5.1.3 简单差值法
        5.1.4 一元线性回归方法
        5.1.5 距平分析方法
    5.2 农田NPP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5.2.1 农田NPP年际变化特征
        5.2.2 农田NPP空间分布特征
    5.3 农田NPP变化程度及趋势分析
    5.4 农田NPP水平变化特征分析
6 耕地利用变化对农田生产力的影响
    6.1 分析方法
        6.1.1 基于像元的相关性分析
        6.1.2 耕地变化导致生产力的变化
        6.1.3 占补平衡生产力指数
    6.2 耕地内部利用结构转换对农田生产力的影响
        6.2.1 内部转换区内农田生产力变化趋势
        6.2.2 内部结构转换对农田生产力的影响
    6.3 耕地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转换对农田生产力的影响
        6.3.1 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转换对生产力的影响
        6.3.2 新增耕地导致的农田生产力变化
        6.3.3 减少耕地导致的农田生产力变化
        6.3.4 耕地变化导致的农田生产力净变化
    6.4 农田生产力占补平衡变化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基于潜力衰减法的鸡西市耕地产能核算及提升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作物综合生产能力研究
        1.3.2 耕地保护研究
    1.4 研究内容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重点与难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耕地产能核算的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耕地产能
        2.1.2 耕地利用强度和利用潜力
        2.1.3 潜力衰减法
    2.2 理论基础
        2.2.1 生态农业化理论
        2.2.2 土地生产力理论
        2.2.3 地域分异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5 土地适宜性理论
3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3.1 研究区概况
        3.1.1 地理位置和行政区
        3.1.2 自然环境条件
        3.1.3 社会经济状况
    3.2 数据来源及处理
        3.2.1 统计年鉴数据
        3.2.2 鸡西市2017年耕地质量和耕地产能评价数据
4 基于潜力衰减法的耕地产能核算
    4.1 基准作物及光温生产潜力的确定
        4.1.1 基准作物的确定
        4.1.2 光温(气候)生产潜力的确定
    4.2 理论产能的计算
        4.2.1 土壤修正系数影响因子的选取
        4.2.2 影响因子权重的确定
        4.2.3 土壤修正系数理论模型
        4.2.4 理论产能核算
    4.3 可实现产能核算
        4.3.1 社会经济修正系数影响因子的选取
        4.3.2 社会经济修正系数影响因子权重的确定
        4.3.3 社会经济修正系数影响因子分级
        4.3.4 社会经济修正系数计算公式
        4.3.5 可实现产能核算
    4.4 实际生产能力
    4.5 耕地利用强度和利用潜力核算
        4.5.1 区域耕地利用强度评价
        4.5.2 区域耕地利用潜力评价
5 耕地利用分区及产能提升的对策建议
    5.1 指标体系确定
        5.1.1 耕地产能潜力
        5.1.2 耕地分布格局
        5.1.3 农业生产效率
    5.2 耕地利用分区
        5.2.1 评价单元选择与指标权重确定
        5.2.2 耕地利用分异结果与分析
        5.2.3 基于加权系统聚类法的耕地利用分区
    5.3 耕地产能提升的对策建议
        5.3.1 提升耕地质量
        5.3.2 加强耕地三位一体保护
        5.3.3 强化分区耕地利用方向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东北地区农田施肥本地化氨排放清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氨排放清单研究现状
        1.2.2 国内氨排放清单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辽河平原农田施肥本地化排放因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场概况
        2.1.2 试验材料
        2.1.3 试验设计
        2.1.4 样品采集与分析
        2.1.5 数据统计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氨挥发速率的影响
        2.2.2 不同施肥措施对氨挥发损失累积量的影响
        2.2.3 不同施肥措施下土壤铵态氮含量与氨挥发速率的关系
        2.2.4 不同施肥措施下土壤基本指标的变化趋势
    2.3 小结
3 东北地区农田施肥本地化氨排放清单的建立
    3.1 研究区域概况
    3.2 建立方法
    3.3 活动水平
    3.4 排放因子及修正
    3.5 东北地区农田氨排放量
        3.5.1 各地区农田氨排放量
        3.5.2 各地区水田氨排放强度
        3.5.3 各地区旱田氨排放强度
        3.5.4 各地区农业氨排放强度
    3.6 氨排放清单的空间分布
    3.7 农田施肥氨排放清单不确定性分析
    3.8 本章小结
4 结论与讨论
    4.1 主要结论
    4.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8)政策主导下区域土地利用转型过程、机制与优化 ——以中国东北三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土地利用转型已成为土地变化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
    1.1.2 转型变革新时代,对深化相关研究提出新要求
    1.1.3 土地利用过程中政策制度因素影响作用日益凸显
    1.1.4 东北三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现实需求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查阅与归纳分析
    1.4.2 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方法
    1.4.3 空间分析方法与空间计量方法 第2章 研究进展与基础理论
2.1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1.1 土地利用转型内涵与理论
    2.1.2 土地利用转型过程与转型特征
    2.1.3 土地利用转型驱动力与驱动机制
    2.1.4 国内外研究评述
2.2 相关概念
    2.2.1 土地利用形态
    2.2.2 土地利用转型
    2.2.3 概念辨析
2.3 基础理论
    2.3.1 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2.3.2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2.3.3 远程耦合理论
    2.3.4 土地扩张与土地集约化理论
    2.3.5 土地节约与反弹效应理论
    2.3.6 土地利用转型理论
2.4 政策主导下的区域土地利用转型理论内涵
    2.4.1 政策主导下区域土地利用转型内涵
    2.4.2 政策主导下的区域土地利用转型机制解析框架 第3章 区域土地利用转型条件与背景
3.1 自然条件与历史基础
    3.1.1 地理区位与自然资源
    3.1.2 发展历史
    3.1.3 功能分区
3.2 经济社会发展与转型
    3.2.1 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
    3.2.2 人口变化
    3.2.3 城镇化进程
    3.2.4 区域经济社会转型特征
3.3 国家及区域政策环境与背景
    3.3.1 国家宏观政策演变
    3.3.2 区域发展政策的演进与解构 第4章 东北三省土地利用显性形态转型过程
4.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4.1.1 数据来源
    4.1.2 研究方法
4.2 土地利用数量结构变化
    4.2.1 类型规模及内部结构变化
    4.2.2 类型间转化规模与转化方向变化
4.3 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变化
    4.3.1 类型分布与类型转化空间变化
    4.3.2 土地利用重心空间迁移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东北三省土地利用隐性形态转型过程
5.1 土地利用隐性形态核心表征——功能形态相关问题
    5.1.1 土地利用功能与多功能内涵
    5.1.2 土地利用功能分类与解构
5.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5.2.1 评价指标选取
    5.2.2 研究方法
    5.2.3 数据来源
5.3 土地利用核心功能分析
    5.3.1 土地利用功能演进特征
    5.3.2 发展支撑功能演变特征
    5.3.3 发展动力功能演变特征
    5.3.4 生态基础功能演变特征
5.4 土地利用子功能分析
    5.4.1 农业生产功能演变时空格局
    5.4.2 农村稳定功能演变时空格局
    5.4.3 经济发展功能演变时空格局
    5.4.4 社会发展功能演变时空格局
5.5 土地利用子功能耦合作用时空特征
    5.5.1 发展支撑功能耦合作用时空特征
    5.5.2 发展动力功能耦合作用时空特征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机制
6.1 影响因素与驱动机制分析模型
    6.1.1 影响因素的选取
    6.1.2 分析模型的选取与原理
    6.1.3 分析模型选择结果
6.2 区域土地利用转型影响因素
    6.2.1 初级产品生产阶段,城镇化与人口发展停滞期
    6.2.2 经济发展过渡,人口转型期
    6.2.3 工业化中期,经济与人口衰退期
6.3 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机制
    6.3.1 区域土地利用转型影响因素总结
    6.3.2 转型路径与转型机制探索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优化
7.1 区域土地利用转型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7.1.1 建设用地利用粗放,土地资源浪费严重
    7.1.2 土地利用经济与社会发展功能失衡
    7.1.3 耕地的不可持续利用严重破坏生态环境
    7.1.4 耕地粗放低效利用制约农业与农村发展
7.2 土地利用转型:新背景、新要求、新挑战
    7.2.1 国家宏观背景
    7.2.2 新一轮东北振兴:新政策与新要求
    7.2.3 东北三省经济社会发展新特征
    7.2.4 区域土地利用转型面临的新挑战
7.3 土地利用转型优化调控建议与措施
    7.3.1 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优化目标
    7.3.2 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政策优化路径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特色与创新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9)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的概念
        1.3.1 乡村和乡村景观
        1.3.2 景观脆弱性
        1.3.3 乡村景观脆弱性
        1.3.4 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
    1.4 研究界定
        1.4.1 研究范围
        1.4.2 研究对象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
        1.5.1 国外相关研究
        1.5.2 国内相关研究
        1.5.3 国内外相关研究简析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第2章 乡村景观脆弱性的研究基础
    2.1 乡村景观脆弱性研究的相关理论
        2.1.1 自然-社会脆弱性理论
        2.1.2 贫困脆弱性理论
        2.1.3 灾害心理学理论
        2.1.4 人地关系理论
        2.1.5 城乡空间演变理论
        2.1.6 严寒地区村镇气候适应性设计研究
    2.2 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的研究基础
        2.2.1 脆弱性评价框架及模型
        2.2.2 景观脆弱性评价方法及指标
        2.2.3 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评价体系
        2.2.4 景观脆弱性和人地耦合脆弱性关联作用
    2.3 韧性规划研究基础
        2.3.1 韧性和脆弱性研究
        2.3.2 韧性规划的内涵、特征及优势
        2.3.3 乡村韧性特征分析
    2.4 关键方法和技术体系
        2.4.1 指标体系法
        2.4.2 TOPSIS决策分析法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调查及脆弱性表征分析
    3.1 乡村概况
        3.1.1 乡村形成及历史发展
        3.1.2 乡村数量及分布
    3.2 乡村研究样本选取
        3.2.1 样本容量确定及选取标准
        3.2.2 县域样本选取结果
        3.2.3 村庄样本选取结果
    3.3 乡村景观现状调查
        3.3.1 乡村景观分类方式
        3.3.2 调研方案及数据获取
        3.3.3 自然环境景观
        3.3.4 聚落景观
        3.3.5 经济景观
        3.3.6 文化景观
    3.4 乡村景观脆弱性表征分析
        3.4.1 县域层面乡村景观脆弱性表征
        3.4.2 村庄层面乡村景观脆弱性表征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影响因素及机制
    4.1 乡村景观脆弱性影响因素
        4.1.1 乡村景观脆弱性表征与根源
        4.1.2 生态环境影响因素
        4.1.3 土地利用影响因素
        4.1.4 社会经济影响因素
        4.1.5 影响因素相互作用
    4.2 乡村景观脆弱性产生机制
        4.2.1 脆弱性三要素
        4.2.2 乡村景观脆弱性要素
        4.2.3 乡村景观脆弱性的时空维度
        4.2.4 乡村景观脆弱性因子作用规律
    4.3 乡村景观脆弱性研究体系
        4.3.1 乡村景观脆弱性研究维度确定
        4.3.2 乡村景观脆弱性理论框架构建
        4.3.3 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框架构建
    4.4 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
        4.4.1 评价指标筛选
        4.4.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4.3 评价方法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典型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
    5.1 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
        5.1.1 研究区概况
        5.1.2 评价单元选取
        5.1.3 评价指标体系
        5.1.4 数据来源
    5.2 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结果及分析
        5.2.1 评价结果
        5.2.2 县域维度乡村景观脆弱性分析
        5.2.3 村庄维度乡村景观脆弱性分析
    5.3 乡村景观脆弱性时空格局演变分析
        5.3.1 暴露性时空格局演变
        5.3.2 敏感性时空格局演变
        5.3.3 适应性时空格局演变
        5.3.4 脆弱性时空格局演变
        5.3.5 主因子演变趋势
    5.4 乡村景观脆弱性因子分级标准
        5.4.1 因子分级方法
        5.4.2 县域维度脆弱性因子分级标准
        5.4.3 村庄维度脆弱性因子分级标准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应对景观脆弱性的严寒地区乡村韧性规划
    6.1 应对乡村景观脆弱性的韧性规划思维引入
        6.1.1 严寒地区现行的乡村规划
        6.1.2 现行规划应对乡村景观脆弱性的缺失与需求
        6.1.3 应对乡村景观脆弱性的韧性规划思考
    6.2 乡村韧性规划目标体系和规划模式
        6.2.1 目标体系
        6.2.2 规划衔接
        6.2.3 规划模式
    6.3 典型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类型
        6.3.1 乡村景观脆弱类型划分方法
        6.3.2 县域维度乡村景观脆弱类型
        6.3.3 村庄维度乡村景观脆弱类型
    6.4 典型严寒地区县域乡村韧性规划策略
        6.4.1 县域维度乡村韧性规划模式
        6.4.2 自然脆弱型县域乡村韧性规划策略
        6.4.3 强加脆弱型县域乡村韧性规划策略
        6.4.4 可逆脆弱型县域乡村韧性规划策略
    6.5 典型严寒地区村庄韧性规划策略
        6.5.1 村庄维度乡村韧性规划模式
        6.5.2 基本保障型村庄韧性规划策略
        6.5.3 改善提升型村庄韧性规划策略
        6.5.4 美丽宜居型村庄韧性规划策略
    6.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黑龙江省秸秆露天焚烧污染物排放清单及其传输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秸秆露天焚烧的危害
        1.1.2 秸秆露天焚烧污染物排放清单编制及其传输研究的必要性
    1.2 秸秆焚烧污染物排放清单的研究
    1.3 秸秆焚烧污染物传输的研究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及方法
    2.1 黑龙江省基本概况
        2.1.1 黑龙江省的地理位置及其地形地貌
        2.1.2 黑龙江省的气象条件
        2.1.3 黑龙江省农业和秸秆露天焚烧情况
    2.2 黑龙江省秸秆露天焚烧排放清单建立方法
        2.2.1 数据来源
        2.2.2 “自上而下”法
        2.2.3 “自下而上”法
    2.3 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2.4 清单时空分配方法
        2.4.1 时间分配
        2.4.2 空间分配
    2.5 HYSPLIT后向轨迹模式及其分析方法
        2.5.1 HYSPLIT后向轨迹模式
        2.5.2 轨迹聚类分析
        2.5.3 潜在源分析
        2.5.4 浓度权重分析
    2.6 PSR模式及波士顿矩阵
        2.6.1 PSR模式
        2.6.2 波士顿矩阵
第3章 黑龙江省秸秆露天焚烧污染物排放清单
    3.1 引言
    3.2 基于地市黑龙江省2017 年秸秆露天焚烧污染物排放清单
        3.2.1 秸秆露天焚烧量
        3.2.2 秸秆露天焚烧排放清单
        3.2.3 各类秸秆焚烧对同类污染物的贡献分析
        3.2.4 不确定性分析
    3.3 基于县区黑龙江省2017 年秸秆露天焚烧污染物排放清单
        3.3.1 秸秆露天焚烧量
        3.3.2 秸秆露天焚烧排放清单
        3.3.3 不确定性分析
        3.3.4 两种方法计算结果对比
        3.3.5 秸秆露天焚烧排放清单的可靠性分析
    3.4 黑龙江省2011~2017 年秸秆露天焚烧污染物排放情况
        3.4.1 2011 ~2017 年秸秆露天焚烧各类污染物排放总量及变化趋势
        3.4.2 2011 ~2017 年各类秸秆露天焚烧对同类污染物贡献及变化情况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黑龙江省高分辨率秸秆露天焚烧排放清单时空分布特征
    4.1 引言
    4.2 黑龙江省秸秆露天焚烧火点与耕地面积统计分析
        4.2.1 区域分布特征
        4.2.2 空间分布特征
    4.3 黑龙江省秸秆露天焚烧排放清单时间分布特征
        4.3.1 月变化特征
        4.3.2 日变化特征
    4.4 黑龙江省秸秆露天焚烧排放清单空间分布特征
        4.4.1 基于MODIS火点秸秆焚烧排放清单空间分布
        4.4.2 基于土地利用面积秸秆焚烧排放清单空间分布
        4.4.3 黑龙江省高分辨率秸秆露天焚烧网格化清单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黑龙江省秸秆露天焚烧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
    5.1 引言
    5.2 黑龙江省秸秆露天焚烧引起的空气污染过程分析
        5.2.1 空气污染过程概况
        5.2.2 污染扩散条件分析
        5.2.3 秸秆露天焚烧对此次空气污染的影响
    5.3 污染气团后向轨迹模拟分析
        5.3.1 污染气团轨迹聚类分析
        5.3.2 潜在源贡献分析
        5.3.3 浓度权重分析
    5.4 黑龙江省秸秆露天焚烧压力-状态-响应评价
        5.4.1 秸秆露天焚烧污染评价指标特征
        5.4.2 秸秆露天焚烧污染压力、状态、响应指标特征
    5.5 秸秆露天焚烧污染控制对策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四、密山市及周边地区放蜂的气候资源——降水条件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2019/2020年冬春季长白山区气象条件对人参越冬及幼苗影响分析[J]. 袁福香,穆佳,晏晓英,高岩. 气象灾害防御, 2021(02)
  • [2]东北边境城市生态安全时空差异评价[D]. 张挥航.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8)
  • [3]四川盆地北部山区中华蜜蜂活动气象指数构建及应用[J]. 张利平,周泽英,彭云,王明田. 应用生态学报, 2021(02)
  • [4]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D]. 史晓玲. 山东大学, 2020(08)
  • [5]黑龙江省黑土区耕地利用变化及其对农田生产力的影响[D]. 姜莹莹.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7)
  • [6]基于潜力衰减法的鸡西市耕地产能核算及提升对策研究[D]. 李志富.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5)
  • [7]东北地区农田施肥本地化氨排放清单研究[D]. 赵欣周. 沈阳农业大学, 2020(12)
  • [8]政策主导下区域土地利用转型过程、机制与优化 ——以中国东北三省为例[D]. 田俊峰. 吉林大学, 2020(08)
  • [9]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研究[D]. 于婷婷.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
  • [10]黑龙江省秸秆露天焚烧污染物排放清单及其传输的研究[D]. 王醒.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密山市及周边地区放蜂气候资源——降水条件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