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军人风采——第三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剪影

世界军人风采——第三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剪影

一、世界军人风采录——第三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剪影(论文文献综述)

田宇[1](2020)在《新时代“军报记者”微博军队报道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军队的新闻工作是党中央、中央军委的重要喉舌,是传播军队内外新闻信息,报道国防建设成就,展示中国军人风采,传播现代国防理念的重要渠道,也是沟通军民、上下联系的桥梁纽带。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军队传统媒体纷纷进驻新媒体,转变军队报道宣传思想,创新传播形式,军队报道在形式和内容上呈现出很多新的特点和趋势。新浪微博“军报记者”作为《解放军报》和中国军网的法人微博,自2014年开通以来目前已有2000多万粉丝,微博数量9万余条,己经成为受众了解军队新闻的重要途径之一,“军报记者”全方位对军队进行报道宣传,所以其军队报道具有很高研究意义。本研究以“军报记者”为研究对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的军队报道进行抽样,同时利用文本分析法对军队报道的样本内容以及报道效果进行分析,利用python语言对报道观点以及关键词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得到“军报记者”军队报道呈现出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为军队新媒体的军队报道提供启示参考。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军报记者”的军队报道的报道主题丰富全面,报道来源权威官方,报道对象覆盖广且具有报道惯性。“军报记者”在报道内容上具有巧用话题、软硬兼施、利用议程设置等特点。报道形式多样但缺乏创新,语言使用上凸显军事特色,一定程度上适应受众习惯,尊重平台特性;虽在受众上呈现积极正面的反馈,但存在传受双方在内容的关注上不一致、宣传生硬、缺乏互动等问题。本研究认为军队新媒体应转变传播观念,贴近受众需求加强内容建设,注重传播艺术创新报道形式,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新媒体素养,以此做出更加有力量、有温度、有感染力的军队报道,从而更好地展现中国军队的形象达到引导舆论的目的。

荆笛[2](2020)在《新时代《解放军报》强军话语建构研究 ——以建军节纪念报道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我国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阶段。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新时代要求我们建设一支同国际地位相称、同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强大军队。(1)习近平总书记准确把握了我国经济社会和国防军队发展的新要求,对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新时代“习近平强军思想”深刻回答了强军兴军的使命任务、目标方向、原则制度、根本指向、战略布局、重要路径等一系列根本性问题。本文以新时代的《解放军报》建军节纪念报道为案例,运用批判性话语理论对习近平强军思想在《解放军报》中的话语建构展开研究,运用文本分析法和视觉分析法梳理强军话语在新闻文本和新闻图片两个部分的建构方式及特点;结合文化传播理论探究强军话语建构了怎样的军队形象,如何指导强军实践。并在最后一章中讨论强军话语和军队形象在媒体融合背景下产生的新内容、新特点,及受众反馈,作为本研究的创新点。

邹琪[3](2018)在《朱德研究史》文中研究表明“朱德研究史”的研究对象是朱德研究,是朱德研究的发展史。朱德研究,是研究朱德一生历史的研究成果,对朱德生平和思想的研究都是朱德研究。本文对朱德研究进行学术史的回顾与梳理,力图按照学术史本身的线索,来展现朱德研究的全貌。国内外目前都还没有“朱德研究史”的专着出版,这是朱德研究和中共党史史学史研究中的空白。本文以朱德研究为研究对象,旨在对从20世纪20年代至2016年的朱德研究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总结,并探析朱德研究中的经验教训和规律,形成一部整体性的“朱德研究史”,希冀拓宽朱德研究的领域,弥补国内外朱德研究中的不足,这使本文的研究在学术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对朱德研究进行研究时,在纵向上,按时间顺序分析朱德研究产生、发展和成熟的过程,总结朱德研究的规律和经验教训;横向上,在特定空间、特定历史时期内,分析朱德研究的成果,主要是朱德研究的代表作,对其特点、内容、得失进行理论分析。对每个时期的朱德研究,先概述其研究背景、总体状况,再对代表作进行个案研究,分析其内容、研究方法和成就,最后总体评述,总结这一时期朱德研究的经验教训。按此研究思路,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绪论,朱德研究概述。阐明研究的对象和意义,对朱德研究的学术史进行梳理,分析朱德研究的现状,介绍文章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框架、创新之处及研究意义,界定“朱德研究史”一些概念。第一章评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朱德研究(1920.8-1949.9)。这一阶段是朱德研究的萌芽时期。国外对朱德的研究,最早的主要散见于西方记者的着作。国内的朱德研究发轫于20世纪20年代初,主要是一些关于朱德实践活动的报道,如朱德领导红军的报道等。国内最早公开发表的关于朱德的文字,目前可查的是《简州顾品珍等来电》(《申报》1920年8月13日)。这一时期朱德研究的成果主要是报刊上发表的文章,20世纪30、40年代,研究朱德的专着开始出现,有关朱德传记的各种书籍广泛流传,如《朱德传》、《西战场的主将朱德》等。外国记者的着作中,影响较大的有《西行漫记》、《续西行漫记》、《北行漫记》等。这些国外的研究成果尽管不是朱德的传记,但都有专门的章节介绍朱德的生平和轶事,是研究朱德的珍贵资料。第二章评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朱德研究(1949.10-1978.12)。这是朱德研究的初步发展和曲折停滞时期。这一时期研究朱德的书籍开始较多地出版,大都是记述朱德崇高品德和传奇故事以及回忆性的作品。香港和台湾也出版了研究朱德的着作,如吴起、孟超的《红色人物论》、章民的《朱德》等。“文化大革命”时期,受极“左”路线和个人崇拜的严重影响,朱德研究陷于停滞,甚至倒退。从“文革”结束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只出版了少量的回忆性的着作。艾格妮丝·史沫特莱的《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以非常生动、细腻和隽永的笔触,刻画了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栩栩如生的形象,在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代表作。第三章评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朱德研究(1978.12-2016.12)。这是朱德研究走向成熟和继续发展时期。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朱德研究开始走向深入,大量有学术价值和研究价值的着作不断涌现,最有代表性的是《朱德年谱》和《朱德传》的出版。这一时期香港和台湾朱德研究的代表作是顾则徐的《永远的共军总司令:朱德》。这些研究成果,从朱德不同时期的生活片段到朱德传记的出现,从朱德生平介绍到朱德思想研究,使朱德研究走向成熟并继续发展,为朱德研究史的研究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关于朱德研究的学术活动比较活跃且规模较大,如:1986年12月的“全国纪念朱德诞辰100周年学术讨论会”、1991年12月的“纪念朱德诞辰105周年全国朱德学术讨论会”、1993年7月的“全国朱德学术讨论会”、1996年12月的“纪念朱德诞辰110周年全国朱德生平与思想研讨会”、2006年12月“纪念朱德同志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2015年6月的“朱德与抗日战争学术座谈会”、2016年4月的“纪念朱德总司令诞辰130周年论坛”、2016年8月的“一战成名——朱德与护国战争学术研讨会”、2016年12月的“朱德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学术研讨会”等。这些学术活动积极推动了朱德研究的深入,反映了朱德生平和思想研究的基本趋向,使朱德思想生平研究跨入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第四章评述2006-2016年朱德研究的新进展。从朱德诞辰120周年以来,学术界从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对朱德的生平、思想以及对中国革命与建设的贡献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朱德研究的水平和现状。朱德研究取得了新突破,呈现出鲜明的特点。结语,总结90多年朱德研究的经验教训,对朱德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对今后的朱德研究进行展望。本文在研究过程中,运用历史研究方法、辩证分析方法和比较研究方法,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经历了 90多年发展的朱德研究的成果和研究过程进行梳理和评述,对“朱德研究”进行研究,总结朱德研究的规律,为今后的朱德研究提供启示和借鉴,以推动朱德研究的进一步深入。通过研究,提供关于朱德研究成果的详实资料,使人们明辨资料的正误优劣,以正确的历史资料和思想资料,更好地学习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精神、优秀品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王凯[4](2017)在《沙漠里的叶绿素》文中研究指明一有一年冬天,一个朔风凛冽的星期五,我等着彭小伟和何勇来给我过生日。军校毕业时,我们三个不幸被分到了驻在沙漠的空军基地。一想到来这儿的为什么是我们三个而不是别人,就忍不住怀疑我们上辈子很可能干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祖坟上黑烟滚滚。记得坐在穿越沙漠的军列上,我们商量着到了以后有空就聚,一起喝个小酒聊个小天什么的,毕竟一到沙漠,我们就成了最亲近的人,必须抱团取暖把酒临风。报到以后才发

岳国芳[5](2017)在《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乡村社会文化变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乡村社会文化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社会封闭的大门,伴随而来的欧风美雨与中国传统乡村社会文化产生激烈碰撞,与新文化运动潮流同行的现代化历程推动着中国乡村社会文化的转型。在这半个世纪里,中国乡村社会文化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变迁历程,至今仍是学界研究的重要问题。陕甘宁边区乡村社会文化变迁发生于抗日救亡的时代背景和物质、精神双重荒芜的社会现实背景。然而经历了延安时期十三年的变迁,边区乡村社会文化发生巨大变革。延安时期的陕甘宁边区乡村社会文化,具有当时中国乡村社会文化的一般性。与此同时,属于新民主主义社会性质的陕甘宁边区乡村,其社会文化是以新民主主义文化为引领,具有不同于传统乡村社会文化的特殊性。换而言之,陕甘宁边区乡村社会文化深受传统文化与中国共产党所带来的现代文化的双重影响,其社会文化变迁过程呈现出传统与现代融合、民族文化与民主文化渗透、知识精英与农民大众互动的特点。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乡村社会文化变迁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是以当时先进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为引导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作为与时俱进的先进文化力量,继续引导着中国乡村文化的建设与发展。研究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乡村社会文化变迁历程,不仅可以进一步丰富关于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乡村社会文化变迁问题的研究、从社会文化变迁层面充实关于陕甘宁边区社会的研究,还可以为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乡村文化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本文秉承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立场与方法,以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乡村社会文化变迁为主题展开研究,以尽可能全面、完整地呈现边区乡村社会文化变迁的历史图景,探究其变迁的背景、原因与特点,总结其对当今乡村文化现代化的有益经验。全文研究主要有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包括选题意义、研究综述以及研究设想,并对文化、社会文化、乡村社会文化等概念作出界定,以明晰本文的研究对象。第二部分为正文,由第二至五章构成。第二章主要梳理了边区乡村社会文化变迁的历史背景。主要从陕甘宁边区乡村所处自然地理以及生态环境、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乡村社会权力空间、乡村社会习俗教育状况等方面,介绍边区乡村文化变迁的背景条件。第三章则是从四个方面阐述边区乡村社会文化变迁的主要特点。婚姻文化方面的变迁体现为追求婚姻自主逐渐成为潮流,农民打破传统婚嫁信条、依据法律结束不幸婚姻,婚礼形式文明化、从简化等。家庭文化方面的变迁,体现为家庭制度、家庭结构以及家庭宗教的变迁。妇女文化方面的变迁,体现为乡村妇女教育运动的兴起、社会参与活动的兴起,以及传统禁锢妇女陋习的革除。民俗娱乐文化方面的变迁,体现为娱乐文化形式的变革、娱乐组织的空前发展。第四章主要探讨了边区乡村社会文化变迁的主要特点。边区乡村社会文化变迁过程中,呈现出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民族文化与民主文化渗透、知识精英与农民大众互动的特点。第五章分析了边区乡村社会文化变迁的历史动因,认为乡村社会经济的变革与发展、乡村社会政治的变革,以及中共意识形态的影响,是推动边区乡村社会文化变迁的重要原因。第六章总结了边区乡村社会文化变迁的经验启示,即在今天的乡村社会文化建设与发展过程中,要坚持以先进文化为引领,以传统文化为助力,以政治经济发展为基础,以农民大众为主体,以文化组织为载体。第三部分为结语,旨在重申边区乡村社会文化变迁的研究意义与结论。

何秋红[6](2015)在《《通海新报》与南通城市现代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上个世纪最初二十年,南通是一个在中国乃至世界享有较高知名度的城市,在这个城市里有一份非常有特色而且至今保存相对完整的报纸——《通海新报》(1913.3.18-1929.5.26)。《通海新报》是一份办报质量较高,发行于南通及其周边地区的地方性商业报纸,较好地发挥了对南通地方民众的经济启蒙作用。该报创办人陈琛是清末民初着名实业家张謇手下的得力干将,办报是其众多产业中的一项。该报前期与同一时期发行全国的《申报》一样,注意发挥报纸服务经济的功能,商业性特征明显;不同的是该报诞生地并非租界,而且没有任何外来资本介入。随着南通工商业的凋敝和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报馆的渗透,该报后期又呈现出党派性、政治性的特征。《通海新报》与南通城市早期现代化进程基本同步。该报诞生于南通城市早期现代化进程初具规模的时期,发展繁荣于南通早期现代化进程如火如荼之时,随着“强人”张謇离去及其大生企业系统的凋败,南通早期现代化进程趋缓中断,《通海新报》也日益艰难直至最后被官方勒令停刊。本文认为早期现代化进程中的南通城市诞孕并烙印《通海新报》。城市一方面为报纸提供了生存土壤与发展空间,随着南通早期现代化进程的全方位进行,工商业经济活跃繁荣,教育普及,加上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这一切都为《通海新报》的诞生及其发展准备了必要条件。另一方面城市也将其自身的特征烙印于报纸之上。处于从传统向现代转型期间的南通城市具有过渡性、“张治”特色、江海文化等特征,这些特征也都一一鲜明地体现在《通海新报》之上。同时,本文亦将《通海新报》看成是一种主动的力量,它对南通城市早期现代化的影响由物质到制度再到观念行为,由表及里,层层深入。《通海新报》记录城市,沟通城市同时推动南通城市早期现代化进程。首先,它在物质可见层面,记录南通城市在早期现代化进程中的种种变化:不断兴建的各种工厂、公司;逐步繁荣的商业和金融业以及日渐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这种看似客观的记述背后,体现出《通海新报》对现代工业文明的赞赏之态和对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拥抱之姿。其次,《通海新报》也通过搭建公共交流平台,促进了现代城市管理制度——警察制在南通的发展完善,同时促进了南通城市的经济制度和教育制度的现代转型。再次,《通海新报》还传播了西方现代知识,包括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学知识,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南通市民的现代知识素养;该报通过旷日持久的报道,培育了南通市民公共卫生、时间效率等现代意识观念;该报还绵密地编织进了南通市民的日常生活,比如婚嫁嫁娶,构建一种现代交往方式——报章交往,并引发促成南通市民的一些现代行为,这其中就包括五四、五卅期间的南通学生爱国运动。在《通海新报》存续的十六年内,南通城市对报纸的影响涉及到方方面面,而不只是作为背景而存在;报纸也参与到南通早期城市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当中,而不仅仅是一个记录者。报纸与城市纠缠共生,双方彼此嵌入,互相促动。

中国教育报刊社[7](2014)在《树立学习榜样 丰富教育内涵——“阳光少年”和“活力园丁”评选揭晓》文中提出为丰富运动会教育内涵,宣传"阳光运动、健康成长"的教育理念,第十二届全国学生运动会委托中国教育报刊社、文汇报社分别举办了"活力园丁"和"阳光少年"评选活动,引发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两项评选是配合全国学生运动会的召开而开展的非竞技类项目,是本届学生运动会的一大亮点。共有30个省市报送"阳光少年"候选人60名和"活力园丁"候选人85名。经专家评审团严格评审,同时还通过组织网络票选作为参考分值,最

朱丽[8](2013)在《抗战时期国统区女学生的多重身份认同 ——以周南女学生(1938-1946)为例》文中认为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生存危机。至此,妇女解放运动也已获得较大发展,尤其是历经五四新文化运动洗礼之后,妇女作为“独立人格的人”的思想深深烙印在广大女性头脑中。同时,周南女中自1905年朱剑凡创办之后,历经30余年发展成为所享誉三湘乃至全国的名校,在近代女子教育史上地位尤重,所培育出来的一代又一代女学生成为中国“新女性”的典型代表。在这样特定的时空背景下,作为“学生”的周南女学生自觉以居里夫人为榜样,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以期为抗战建国做贡献。同时,抗日战争系全民抗战,民族主义成为国家主流话语,国民意识的宣传、国民身份的赋予意义重大,尤其是对女学生乃至整个妇女群体而言。女学生在深刻体认自身国民身份的同时,通过办理民众学校,开展募捐、劝储活动,参加农业生产等途径予以践行。受过新式教育的女学生对“新女性”身份体认深刻,她们自觉地以妇女解放的领导者为己任,探讨什么样的女性才称得上是真正的“新女性”等问题,积极探索妇女解放的途径。女学生的多重身份并不是互不相连的独立体,而是贯穿融合于民族主义与妇女解放两根主绳之下。此期的妇女解放运动难以逃避地被置于强劲的民族主义话语下进行,妇女解放的内在逻辑与模式依旧如从前。在抗战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将镜头聚焦周南女学生,考察她们对自身多重身份的认同及践行,对于了解国统区女子教育所处的特殊环境及发展状况,丰富对国统区女子教育的研究都具有深刻意义。

肖静[9](2009)在《天降大任——吴栋材与一个村庄的命运》文中研究指明引言不久前我去了一个颇为神奇的村庄——每天有许多城市精英开着轿车来这里上班,一些着名的专家学者每月乘飞机往返于这个乡村;这里有近百名农民开着轿车送自己的孩子去城市读重点高中;这里投资了埃塞俄比亚最大的国家级的工业园

查春明[10](2004)在《世界军人风采录——第三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剪影》文中指出 迄今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件事情。能将80多个国家的军人集中在一起。然而,世界军人运动会做到了。 2003年12月4日至11日,第三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在意大利西西里岛第二大城市卡塔尼亚举行。全世界有84个国家的军队派出2800多名军人,从

二、世界军人风采录——第三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剪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世界军人风采录——第三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剪影(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军报记者”微博军队报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1.3.2 微博号“军报记者”的研究
        1.3.3 军队报道研究综述
        1.3.4 国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及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框架
    1.5 研究方法
        1.5.1 个案分析法
        1.5.2 文本分析法
        1.5.3 文献研究法
    1.6 创新之处
第2章 军队报道的相关概述及发展概况
    2.1 报道
    2.2 军队报道
        2.2.1 概念界定
        2.2.2 相关概述
    2.3 我国军队报道的发展概况
第3章 新时代“军报记者”微博军队报道内容的分析
    3.1 报道内容的分析
        3.1.1 报道主题:丰富全面
        3.1.2 报道来源:原创性强
        3.1.3 报道对象:覆盖广泛
    3.2 报道内容的特点
        3.2.1 巧用话题凸显报道内容
        3.2.2 软硬兼施呈现军队报道
        3.2.3 利用议程设置扩大报道关注度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军报记者”微博军队报道的语言特点分析
    4.1 军队报道的语言观点分析
        4.1.1 基于python语言对文本观点的分析
        4.1.2 关键词分析:凸显军事特色
    4.2 “军报记者”军队报道的语言特色
        4.2.1 严肃活泼兼具的语言运用
        4.2.2 善用网络语言和非语言符号
        4.2.3 巧用修辞手法增加感染力
    4.3 报道形式的分析
        4.3.1 以“文字+图片”为主的报道形式
        4.3.2 贴近微博受众习惯但缺乏创新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微博网民反馈的军队报道效果的分析
    5.1 “军报记者”粉丝画像
    5.2 “军报记者”转发和点赞分析
        5.2.1 转发分析:传受双方关注的内容存在差异
        5.2.2 点赞分析:受众点赞偏好主题与报道量大的主题不相符
    5.3 “军报记者”军队报道的评论分析
        5.3.1 评论态度:正面态度为主
        5.3.2 评论关键词:表现积极肯定的态度
        5.3.3 评论语言特点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军报记者”微博对军队新媒体报道的启示
    6.1 转变传播观念
        6.1.1 转变宣传观念,淡化宣传语调
        6.1.2 增加互动交流,提高受众体验
    6.2 加强内容建设
        6.2.1 精心策划选题,打造优质内容
        6.2.2 以受众为中心,确立内容传播定位
    6.3 注重传播艺术
        6.3.1 丰富传播语言
        6.3.2 创新报道模式,拓展传播形式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新时代《解放军报》强军话语建构研究 ——以建军节纪念报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研究背景
    2.研究目的和意义
    3.研究综述
    4.研究内容
    5.研究方法及相关理论
    6.创新与不足
第1章 新时代的《解放军报》建军节纪念性报道
    1.1 新时代的强军背景
        1.1.1 十八大以前的军事思想
        1.1.2 新时代的全新局势与强军目标
    1.2 《解放军报》建军节纪念报道概况
        1.2.1 报道数量:研究样本选择
        1.2.2 报道主题:体现新时代强军目标
        1.2.3 报道题材选择:价值引领
        1.2.4 报道形式:突出视觉效果
        1.2.5 报道角度:凸显强军叙事
    1.3 建军节报道的叙事及仪式化呈现
        1.3.1 强军叙事、历史叙事与“加冕”叙事
        1.3.2 作为纪念报道的仪式化呈现
第2章 强军话语的文本建构
    2.1 建构政治话语:树立坚定信念
        2.1.1 词汇运用
        2.1.2 修辞运用
        2.1.3 引用互文
    2.2 建构法治话语:坚持从严治军
        2.2.1 词汇运用
        2.2.2 修辞运用
        2.2.3 引用历史
    2.3 建构实战话语:注重改革创新
        2.3.1 词汇运用
        2.3.2 修辞运用
        2.3.3 互文性
    2.4 建构融合话语:兼顾富国强军
        2.4.1 体现军民关系
        2.4.2 介绍融合内容
        2.4.3 指明融合方向
    2.5 建构国际话语:走向世界一流
        2.5.1 突出国际贡献、展示军事力量
        2.5.2 展现和平思想
    本章小结
第3章 视觉分析:强军话语的图像建构
    3.1 红白黑的交织:党的领导与历史传承
        3.1.1 贯彻党的意志
        3.1.2 传承优良品质
    3.2 人民子弟兵:军民关系与群众路线
        3.2.1 突出情况危险、刻画士兵形象
        3.2.2 正面展现军民关系
        3.2.3 群众路线的历史传承
    3.3 新型铁拳:改革创新与沙场实战
        3.3.1 沙场氛围突出实战
        3.3.2 新型武器体现创新成果
        3.3.3 新型人才特写
        3.3.4 徽章象征体制改革
    3.4 和平之师:遂行反恐维稳的中国“蓝”
        3.4.1 中国“蓝”的身影
        3.4.2 牺牲与回报
    本章小结
第4章 强军话语的社会文化实践
    4.1 重塑集体记忆:“人民子弟兵”铸就“新型铁拳”
        4.1.1 历史叙事强化“人民子弟兵”身份
        4.1.2 “加冕”仪式建构“新型铁拳”认同
    4.2 “和平之师”打造国家软实力
        4.2.1 倡导和平价值观提升文化吸引力
        4.2.2 注重大国担当增强民族荣誉感
    4.3 媒体融合中的后现代军队形象
        4.3.1 “@军报记者”的强军话语
        4.3.2 媒体融合中军队形象的后现代特征
        4.3.3 社交媒体的公众沟通效益
结论与展望
    1.结论
    2.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校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情况

(3)朱德研究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二、学术史梳理及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框架、方法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萌芽时期(1920.8—1949.9)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报刊中关于朱德生平思想的报道
        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7—1937.7)
        二、抗日战争时期(1937.7—1945.8)
        三、解放战争时期(1945.8—1949.9)
    第三节 中外记者笔下的朱德
        一、任天马《活跃的肤施》
        二、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
        三、尼姆·威尔斯《续西行漫记》
        四、哈里森·福尔曼《北行漫记》
    第四节 早期的朱德传记
        一、陈德真《朱德传》(第2版)
        二、张寒青《西战场的主将朱德》
        三、绍源《朱德自传》和张尚志《朱德与红军》
第二章 初步发展和曲折停滞时期(1949.10—1978.12)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王安娜《中国——我的第二故乡》
    第三节 《红旗飘飘》和《星火燎原》
    第四节 艾格尼丝·史沫特莱《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
第三章 走向成熟和继续发展时期(1978.12-2016.12)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刘白羽《大海——记朱德同志》
    第三节 朱敏《我的父亲朱德》
    第四节 赵鲁杰《朱德兵法与韬略》
    第五节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朱德年谱(1886—1976)》(新编本)
    第六节 金冲及主编《朱德传》
    第七节 2006—2016年朱德研究的新进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沙漠里的叶绿素(论文提纲范文)

(5)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乡村社会文化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缘起及意义
        1.1.1 问题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关于文化变迁理论的研究
        1.2.2 关于中国社会文化变迁的研究
        1.2.3 关于近现代中国乡村文化变迁的研究
        1.2.4 关于陕甘宁边区乡村社会文化的研究
    1.3 研究设计
        1.3.1 核心概念界定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方法
        1.3.4 创新点与不足
第二章 陕甘宁边区乡村社会文化变迁的历史背景
    2.1 自然地理及生态环境
        2.1.1 自然地理环境
        2.1.2 生态环境变迁
    2.2 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2.2.1 土地占有状况
        2.2.2 农牧业生产方式与耕作技术
        2.2.3 农牧业生产作物
    2.3 乡村社会权力空间
        2.3.1 乡里制度下的乡村自治
        2.3.2 法理性质的文化权威——乡绅
        2.3.3 传统伦理道德性质的文化权威——宗族
        2.3.4 民间文化性质的会社
    2.4 乡村社会习俗状况
        2.4.1 生产习俗
        2.4.2 生活习俗
        2.4.3 社交习俗
    2.5 乡村社会教育发展状况
第三章 陕甘宁边区乡村社会文化变迁的主要内容
    3.1 婚姻文化变迁
        3.1.1 边区乡村社会的传统婚姻形态
        3.1.2 民国时期边区乡村社会的婚姻文化变革
        3.1.3 延安时期边区乡村社会的婚姻文化变革
    3.2 家庭文化变迁
        3.2.1 家族制度的变迁
        3.2.2 家庭结构的变迁
        3.2.3 家族宗教的变迁
    3.3 妇女文化变迁
        3.3.1 乡村妇女教育运动的兴起
        3.3.2 乡村妇女社会参与活动的兴起
        3.3.3 禁锢妇女的传统陋习的革除
    3.4 乡村社会的民俗娱乐文化变迁
        3.4.1 娱乐文化形式的变革
        3.4.2 娱乐组织的空前发展
第四章 陕甘宁边区乡村社会文化变迁的主要特点
    4.1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4.1.1 对传统乡村艺术与现代艺术的双重借鉴
        4.1.2 改造散漫的传统小农意识,树立劳动光荣的现代观念
    4.2 民族文化与民主文化的渗透
        4.2.1 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文化
        4.2.2 反对封建专制的民主文化
        4.2.3 民族与民主的结合
    4.3 知识精英与农民大众的互动
        4.3.1 知识精英在走向农民大众的过程中实行自我改造
        4.3.2 农民大众在知识精英的引导下进行自我提升
第五章 陕甘宁边区乡村社会文化变迁的历史动因
    5.1 边区乡村社会经济的变革与发展
        5.1.1 土地制度的变革与阶级关系的变动
        5.1.2 乡村互助合作的开展与乡村经济的发展
        5.1.3 农业经济现代化要素的集聚与农业科学化水平的提高
        5.1.4 乡村社会经济结构的多样化与合理化
    5.2 边区乡村政治的变革
        5.2.1 乡村新型权力结构的创设
        5.2.2 乡村选举的实践与推进
        5.2.3 基层政权的民众参与与监督
    5.3 中共意识形态的影响
        5.3.1 中共意识形态在乡村社会传播的理论准备与队伍建设
        5.3.2 中共意识形态在乡村社会的传播与实践
第六章 陕甘宁边区乡村社会文化变迁的经验启示
    6.1 乡村社会文化建设以先进文化为引领
    6.2 乡村社会文化建设以乡村传统文化为助力
    6.3 乡村社会文化建设以政治经济发展为基础
    6.4 乡村社会文化建设以农民大众为主体
    6.5 乡村社会文化建设以文化组织为载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通海新报》与南通城市现代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意义
    1.5 创新点和难点
    1.6 研究思路
    1.7 关键概念说明
2 《通海新报》的发展历程:与南通城市早期现代化进程基本同步
    2.1 诞生背景:南通城市早期现代化初具规模(1895-1913)
        2.1.1 1895年之前的南通
        2.1.2 1895—1913年南通现代化进程的启动
        2.1.3 《通海新报》诞孕环境
    2.2 发展繁荣:南通城市现代化进程加剧(1914-1926)
        2.2.1 南通城市现代化的发展
        2.2.2 《通海新报》的发展繁荣
    2.3 渐趋凋零:南通城市现代化进程受挫趋缓(1924-1929)
        2.3.1 南通城市现代化进程趋缓
        2.3.2 《通海新报》凋零停刊
3 记录城市:《通海新报》与城市物质设施的现代化
    3.1 现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展开
        3.1.1 现代交通:公路、汽车与铁路
        3.1.2 现代通讯:电话、邮政与电报局
        3.1.3 现代文化机构:图书馆、博物苑、公园与剧场
        3.1.4 现代慈善机构:养老院、育婴堂与游民工厂
        3.1.5 现代医疗机构:南通医院与基督医院
    3.2 呈现商业、金融业的逐步繁荣
        3.2.1 新式商品层出不穷
        3.2.2 商贸空间的固定与拓展
        3.2.3 声光电影的世界:照相与电影
        3.2.4 现代金融:银行、保险公司与证券交易所
        3.2.5 现代旅馆:西式会馆、俱乐部
    本章小结
4 沟通城市:《通海新报》与城市制度的现代化
    4.1 介绍推行现代警察制度
        4.1.1 传播现代警政价值理念
        4.1.2 记录警务活动进程与细节
        4.1.3 监督警务活动
    4.2 推进南通教育制度的现代转型
        4.2.1 呈现学校教育体系的完善
        4.2.2 促进教育对象的扩大化
        4.2.3 推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现代化
        4.2.4 促进教学管理的现代化
    4.3 现代经济制度的媒介启蒙
        4.3.1 股份制的启蒙
        4.3.2 公司制的教化
    本章小结
5 改变城市:《通海新报》与市民观念行为的现代化
    5.1 传播现代知识
        5.1.1 传播自然科学知识
        5.1.2 输入西方社会科学知识
    5.2 培育现代意识观念
        5.2.1 卫生意识
        5.2.2 时间观念
    5.3 构建现代交往方式——报章交往
        5.3.1 新式团体的报章交往
        5.3.2 旧有组织的新式交往
        5.3.3 公开的私人交往
        5.3.4 编读互动
        5.3.5 文人交往
    5.4 引发并促成现代行为
        5.4.1 推动“五四”“五卅”爱国运动
        5.4.2 促成现代赈灾活动
    本章小结
6 结论:报纸与城市的互动关系
    6.1 城市诞孕并烙印报纸
        6.1.1 城市诞孕报纸
        6.1.2 城市烙印报纸
    6.2 报纸记录并影响城市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2 《通海新报》关于私塾的报道

(8)抗战时期国统区女学生的多重身份认同 ——以周南女学生(1938-1946)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学术史回顾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
    1.6 相关名词及时间界定
2 历史沿革:湖南私立周南女子中学发展史
    2.1 流亡前的周南女校(1905-1938)
        2.1.1 兴学草创时期(1905-1915)
        2.1.2 发展与辉煌时期(1916—1927)
        2.1.3 复校与维持、发展时期(1928—1938)
    2.2 流亡中的周南女中(1938—1946)
        2.2.1 迁徙第一站:湘潭淦田
        2.2.2 战时根据地:安化蓝田
    2.3 小结
3 作为“学生”的周南女学生
    3.1 战时女学生所受之教育教学
        3.1.1 学校教育及管理
        3.1.2 学生之自我管理
        3.1.3 学生之学习成果
    3.2 战时女学生开展的艺体活动
        3.2.1 泰安球王
        3.2.2 艺坛翘楚
    3.3 小结
4 作为“国民”的周南女学生
    4.1 女学生的“国民”意识及角色认同
        4.1.1 “女国民”意识的出现及其内涵
        4.1.2 政府当局的“国民”意识规训
        4.1.3 学校训导及女学生的“国民”身份体认
    4.2 女学生“国民”身份的践行路径
        4.2.1 办理民众学校
        4.2.2 开展募捐、劝储活动
        4.2.3 参加农业生产
    4.3 小结
5 作为“新女性”的周南女学生
    5.1 “新女性”的内涵
        5.1.1 “新女性”的出现及其内涵
        5.1.2 社会、学校及家庭的“新女性”规训
    5.2 女学生的“新女性”身份认同
        5.2.1 女学生“新女性”身份的自我言说
        5.2.2 历经“蓝田时代”的新女性代表
    5.3 小结
6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蓝田时代”周南女中重点校友口述访谈表
附录B “蓝田时代”周南女中重点校友口述访谈内容选编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世界军人风采录——第三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剪影(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军报记者”微博军队报道研究[D]. 田宇. 新疆大学, 2020(07)
  • [2]新时代《解放军报》强军话语建构研究 ——以建军节纪念报道为例[D]. 荆笛. 重庆工商大学, 2020(11)
  • [3]朱德研究史[D]. 邹琪. 扬州大学, 2018(12)
  • [4]沙漠里的叶绿素[J]. 王凯. 青年文学, 2017(07)
  • [5]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乡村社会文化变迁研究[D]. 岳国芳.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
  • [6]《通海新报》与南通城市现代化研究[D]. 何秋红. 华中科技大学, 2015(07)
  • [7]树立学习榜样 丰富教育内涵——“阳光少年”和“活力园丁”评选揭晓[J]. 中国教育报刊社. 体育教学, 2014(08)
  • [8]抗战时期国统区女学生的多重身份认同 ——以周南女学生(1938-1946)为例[D]. 朱丽. 中南大学, 2013(06)
  • [9]天降大任——吴栋材与一个村庄的命运[J]. 肖静. 雨花, 2009(08)
  • [10]世界军人风采录——第三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剪影[J]. 查春明. 军事记者, 2004(01)

标签:;  ;  ;  

世界军人风采——第三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剪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