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莲井潭农牧民增产增收问题的认识与思考

对莲井潭农牧民增产增收问题的认识与思考

一、关于孪井滩农牧民增产增收问题的认识和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杨日臻[1](2018)在《阿拉善地区生态移民型城镇空间布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阿拉善地区深居内陆、大漠纵横,其恶劣的气候条件和脆弱的生态环境长久以来影响着当地农牧民的生活质量。在经过生态移民工程的实施之后,饱受风沙和缺水之苦的农牧民被统一搬迁至新的移民安置区,重新建设家园,成为了新时代下的生态移民。生态移安置区(城镇)的发展和建设与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和城乡一体化建设是紧密相关的。在城乡一体化和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之下,做好城乡统筹,实现生态移民型城镇的城乡一体化快速发展,不仅仅是一项保障当地居民生产生活安全的民生工程,更是加速推动城镇化进程和城乡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文章总共分为六个章节,首先对研究背景及相关理论基础与案例进行分析;其次,对生态移民的分布和类型以及阿拉善地区的发展概况、生态移民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再以阿拉善盟嘉尔嘎勒赛汉镇生态移民安置区的发展与建设作为典型案例,从空间布局特征、空间发展评价、社会历史条件、经济产业发展、城乡发展动力机制、生态移民的发展诉求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研究生态移民在搬迁安置后在生产生活方面所遇到的问题以及发展需求;最后,通过具体的规划设计从城市空间布局、新型农村社区以及具体的城市设计对生态移民型城镇空间布局模式进行探析。本文从生态移民安置的发展历程出发,分析了阿拉善地区原住牧民生产生活现状以及实施生态移民的原因;又以生态移民的视角分析生态移民在搬迁安置后在生产生活上发生的变化以及遇到的问题,总结了生态移民在搬迁之后的发展诉求;最后根据以上分析调研的结论进行生态移民型城镇的规划方案设计。阿拉善地区生态移民型城镇的发展与建设,是我国西部沙漠地区特有的生态环境、生产生活方式下的产物,通过生态移民型城镇的研究,对生态移民搬迁安置之后的角色转变、就业转变以及对这种特殊类型城镇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闫爽[2](2014)在《包头市达茂旗生态移民后民生改善状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发展,资源环境日益恶化,贫富分化日益严重,环境和贫困已成为影响环境和制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为了改善环境,摆脱贫困,实施生态移民已成为一些国家消除区域性贫困和改善生态环境而采取的重要战略行动。内蒙古自治区作为边疆少数民族自治区,一直以来都是祖国北疆的生态安全屏障和安全稳定屏障,同时也是首都北京的“护城河”,其生态和安全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内蒙古的生态环境和边境稳定直接影响着京津地区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内蒙古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以下简称达茂旗)是内蒙古的边境牧业旗。为了保护生态,消除贫困,达茂旗自2008年开始实施为期10年的全面禁牧政策,对全旗2万牧民实施生态移民。其工作难度、复杂程度要远远超乎其他地区。尤其是,该旗实施生态移民后民生状况改善与否更是事关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稳定以及边境安全。本文将以达茂旗这个全区唯一一个全面禁牧的地区作为调研区域进行研究,从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生态发展的战略高度,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民族学、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等理论为理论基础,采用跨学科研究,通过查找查找阅读文献资料、实地调研、深入农牧民家中进行访谈、与当地干部或相关主管部门进行座谈等方式,对达茂旗生态移民后民生改善情况进行系统分析和深入研究。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达茂旗生态移民后民生改善情况存在如下问题:一是生态移民后牧民转移性收入差距大;二是生态移民后使草原畜牧业生产受挫;三是生态移民后牧民就业空间相对狭窄;四是生态移民工程顶层设计有待进一步完善;五是生态移民工作中存在简单化、形式化倾向;六是生态移民后牧民文化及心理适应难度加大。为此,作者从以下几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仅供当地政府参考。一是将生态移民工作纳入民族工作大局统筹安排部署;二是继续完善生态移民政策的顶层设计;三是积极探索“保护生态”与“牧民增收”双赢的发展思路;四是生态移民要与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县域经济相结合;五是加强民族文化建设,积极对移民进行心理疏导。生态移民后的民生工程既是涉及千千万万家庭的民心工程,更是政府工作的重点。本文通过对达茂旗生态移民后民生现状、存在的问题、对策建议等方面进行粗浅的研究,拟为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提供一些参考,以期切实保障和改善移民们的民生,从而真正实现生态移民的“移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工作目标。

刘敏[3](2013)在《节水灌溉技术为什么推广困难? ——对内蒙古通辽市白村的个案研究》文中认为本文研究以内蒙古通辽市白村为个案,在历史的延续性中对该地区灌溉技术的发展进行回顾、描述和分析,并在经验层面上对结构性条件制约下科尔沁蒙古族农民技术选择的特点、机制、策略及其后果展开讨论。本文研究试图实现宏观政治结构与微观社会生活的互动和对话,在现代农业技术与传统知识体系的关联性中探讨后税费时代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困难的原因并得出结论,即在资源、环境的制约下,科尔沁蒙古族农民的节水灌溉技术选择是基于生计模式和地方性知识,在体制政策和乡村社会结构的双重制约中所做出的理性选择。历史经验表明,科尔沁地区农耕文明的兴起与灌溉技术的发展并非发生于当地社会,并非基于资源、环境压力的主动选择,而是由于牧业经济本身不稳定性及蒙古族本身的经济生活需求等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在体制政策变迁、汉族移民等外来因素支配下被动变迁的结果。清末以来,科尔沁地区农耕文明的加速与灌溉技术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成是农牧经济双方需要而互补的一种结果,但更大程度上是体制因素影响的结果,是国家政权不断向科尔沁地区渗透和进行资源配置、将内地过剩人口向北部边疆新土地转移消化的结果。税费改革以后,国家利用农业技术下乡,在为农民提供支农资金和技术服务的过程中,将国家力量渗透于农民的日常生产和生活之中,从而实现国家在农村社区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的扩大。在自上而下的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节水灌溉技术推广成为了国家权力下乡的工具,权力逻辑慢慢成为了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的典型特征。节水灌溉技术的初衷并不体现农民的技术需求,因而其推广也得不到农民的认可。此外,由于乡村组织的缺失、水利设施私人化和市场化、不合理的农地制度安排等体制政策因素,支农资金下乡和技术服务推广使得村落社会的贫富差距拉大,从而影响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在节水灌溉技术推广过程中,科尔沁蒙古族乡村社会有其独特的应对策略。在科尔沁蒙古族乡村社会由半农半牧向纯农耕形态的转变过程中,由于不同的自然社会资源和特殊的社会文化传统,从而形成独特的生计模式和灌溉技术需求。在技术推广过程中,农民的相对剥夺感和不安全感与日俱增,从而导致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困难和地下水资源的破坏性开采。因此,在一个灌溉历史并不长的蒙古族聚居地区,我们需要寻找到现代农业技术与本土知识体系的最佳结合点。

刘生琰[4](2013)在《游牧民生计方式变迁与心理适应研究 ——以甘南藏区为视点》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社会发展的今天,大部分北方少数民族都面临从游牧民族到农耕民族的转型中,例如藏族、蒙古族、裕固族、哈萨克族等。游牧民族拥有自己独特的生计方式、生活空间、民族文化、社会结构与民族心理。生态环境保护、社会发展、国家改善游牧民生活的相关制度工程打破了他们祖祖辈辈沿袭的生计方式,他们中的部分人经历了、正在经历或即将经历生计方式的转型。这种转型与变迁改变了其原有的生计方式、生活空问、传统文化及民族心理结构,使得他们在打破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经历复杂的心理转变历程,最终要完成生计方式的转换、生活空间的转变、传统文化的重构,进而完成新的心理重构,开创一个全新的生活场域。本文以甘南藏区为视角,依靠翔实的调查资料,在借鉴学界已有研究成果和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从民族学、心理学、社会学、生态学等多角度重点探究了甘南藏区牧民生计方式变迁与心理适应问题。论文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引言。从研究意义、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综述、研究方法和创新点对论文的立论做了说明;第二部分为论文第一章,介绍了甘南藏区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社会概貌;第三部分包括论文的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四章,主要论述了甘南藏区牧民传统的生计方式及民族文化,传统生计方式变迁及由生计转型引起的民族文化变迁。第四部分是论文的第五章,分析了生计转型与民族文化变迁语境下牧民的心理现状。第五部分是论文的第六章,展开游牧民族心理适应研究,从社会、文化、空间、权利等多维度提出顺应游牧民族文化变迁,保障牧民的心理适应。第六部分为结语,总结论文研究的成果,对牧民未来的发展提出建议。

冯颖[5](2013)在《农业节水技术补偿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资源是人类生存、生产和生活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中国是世界上13个人均水资源最为短缺的国家之一,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农业是我国的用水大户,但目前我国的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平均仅约为0.45,与先进国家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的0.7-0.8相差甚远。发展农业节水事业,推广农业节水技术,提高有效灌溉率,是有效缓解农业水资源供需矛盾、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有效灌溉率以及提高农业防灾抗灾能力的重要手段。农业节水意义重大,农业节水技术可行,党和国家对农业节水工作高度重视,然而位于需求终端的农业节水技术使用者——农户却因无力承担高昂的成本而缺乏积极性,灌区水管单位亏损现象普遍存在,更无力投入大笔资金改善灌区骨干工程老化失修严重、功能衰减、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投入不足的现状。此外,节水改造降低了农户灌溉用水量,导致灌区农业水费收入下降,灌区水管单位也缺乏推行农业节水技术的积极性。节水农业是一项社会公益性很强的事业,其产生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同等重要。因此,必须通过制度创新的手段建立一套推进农业节水技术发展的补偿机制,协调各主体之间的利益,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兼顾。基于以上研究背景和现阶段农业节水技术广泛推行的实际需要,本文以农业节水技术补偿机制为研究对象,运用经济外部性理论、公共物品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以及福利经济学等理论,结合第一手实证数据和统计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MNL计量模型方法、博弈论、基于福利经济学的EDM测算方法以及案例分析法,构建了以农业节水技术补偿利益主体、农业节水技术补偿标准测算以及农业节水技术补偿基金来源为核心内容的补偿机制分析框架,并分析了农业节水技术使用主体意愿及影响因素,最终为建立健全我国农业节水技术补偿机制提供了有效且现实可行的政策建议。研究结论如下:第一,结合农业节水技术补偿的相关理论对农业节水技术补偿的实质性问题剖析可见,经济外部性理论为农业节水技术外部性内部化提供了两种解决思路,即基于庇古理论的政府供给和基于科斯理论的市场机制;农业节水技术不同的公共物品属性决定了其不同的生产提供方式;利益相关者理论有助于识别农业节水技术补偿机制中各利益主体扮演的角色;福利经济学理论结合EDM方法从理论上丰富并从实践中得出了农业节水技术补偿标准。第二,基于利益相关者分析理论,明晰农业节水技术提供建设当中所涉及到的各个利益主体以及各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说明了利益主体在补偿机制中所扮演的角色,指出政府作为公共需要的提供者以及农业节水的最大受益者是首要的补偿主体。同时,采用博弈论分析方法剖析了农业节水治理过程中的利益主体之间的主要利益关系,并引入了解决利益冲突的激励机制,即建立补偿制度。此外,得出实行农业节水技术补偿机制推行农业节水技术应注意采取相关激励措施如明确农业水权、建立水权及水市场、允许水权交易,明晰农业节水工程产权以及改革农业水价等。第三,立足于农业节水技术使用主体亦即农业节水技术补偿客体——农户的视角,分析调查了农户使用农业节水技术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以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平罗、沙坡头等三县区调研数据为据,发现246户农户中,愿意使用农业节水技术的农户145户,所占比重最大,为59%;其次是不愿意使用农业节水技术的农户有63户,占调查样本的26%;其余38户持无所谓的态度,占比15%。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以及建立MNL计量模型,对显着性影响因素及不显着性影响因素进行了测算及解释,其中户主年龄、农户对农业节水的认识及对节水灌溉设备补偿的满意度、土壤质地、农业水费征收方式对对农户使用节水技术的意愿有显着影响。研究认为应向有利于节水的方向调整农业水费征收方式如按流量征收,做好节水灌溉设备补偿,加强农业节水技术宣传提高农民节水意识以及考虑当地自然资源禀赋以推行农业节水技术。据此验证了建立农业节水技术补偿的重要性,并对农业节水技术补偿的政策保障有所启示。第四,引入基于福利经济学的经典EDM模型,弥补了当前研究中因忽略消费者受益,缺乏对社会福利影响进行全面测算的不足。通过经典EDM模型测算发现,农业节水技术投入使得生产者剩余、消费者剩余以及社会总剩余全面增加,社会福利变化在产品市场上的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分配,缺乏弹性的一方往往受到的影响大于富有弹性的一方,根据消费者剩余及生产者剩余获益的程度,消费者对农业节水技术投入的付费份额为εp/(εp+ηp),生产者应付份额为ηp/(εp+ηp)。明确补偿标准之外,政府应逐步建立并完善水权交易市场,使得农民能够自由出售节约下来的水资源并从中获益,从而激发农民投资农业节水技术、发展农业节水事业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第五,解答了农业节水技术补偿资金的来源问题,主要来自政府、市场、社会以及三者相结合构成的途径。具体包括公共财政投入、培育节水资本市场、市场交易投入、社会建设资金等渠道。第六,为保障农业节水技术补偿的顺利实施,结合国外经验及国内现状,本研究从建立完善水权及水市场、健全农业节水投入方式、改革农村水利设施管理体制、制定合理的水价政策、健全农业节水科研推广机制及建立并完善农业节水技术补偿基金等方面提出全面推进农业节水技术补偿机制的实施。

盖志毅[6](2011)在《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认为

王颖[7](2010)在《内蒙古额济纳旗生态移民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沙漠化问题困扰着我国西部边防重地——内蒙古额济纳旗。影响额济纳旗绿洲生态恶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为活动的影响。生态移民后,通过风沙源治理、退耕还草和舍饲紧牧等保护措施,额济纳旗绿洲生态环境有所好转,牧民收入大幅增加。本文在深入研究生态移民的相关理论及实践的基础上,分析了额济纳旗生态移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移民带来的环境效应、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以期为额济纳旗及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移民提供现实指导。

苏亚拉图,何爱羚,周茜[8](2007)在《农村信用社支持服务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调查与思考》文中提出随着金融业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农村信用社在支持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中呈现了新的特点,本文结合本地区的经济环境特点,重点分析了农村信用社在支持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赵洁[9](2006)在《巴彦淖尔生态农业发展研究》文中认为生态农业的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对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适应目前和今后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形势,符合我国国情,同时也代表世界农业发展的潮流和方向。因此,对具有区域特色的生态农业发展问题进行积极探索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生态农业相关理论为指导,运用了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系统研究与典型研究相结合等分析方法,针对巴彦淖尔市生态农业的发展进行研究,根据生态农业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状况,最后提出了巴彦淖尔市生态农业的发展路径,以期对巴彦淖尔市及其他同类地区的生态农业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除引言和结语外,全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生态农业相关理论及国际经验。首先,介绍了生态农业的概念并阐述了其特征;其次,在理论基础、基本目标、实施方法等方面对中国生态农业与西方生态农业、国际可持续农业进行了比较;再次,简述了国际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经验。第二部分,巴彦淖尔市发展生态农业的条件分析与效益评价。从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探讨了巴彦淖尔市发展生态农业的必要性;分析了巴彦淖尔市发展生态农业的可行性;对巴彦淖尔市生态农业典型模式和综合效益进行了分析评价。第三部分,巴彦淖尔市发展生态农业的制约因素。巴彦淖尔市生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制约因素是思想认识不足、农业生态环境退化、水资源利用不合理、政府扶持力度不够、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科技服务体系不完善等。第四部分,发展生态农业的路径。指出发展生态农业要加强宣传和培训;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构建生态安全体系;构建以节水为核心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发挥政府在规划、协调和宏观管理与监督方面的重要作用;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完善科技服务体系等。

盖志毅[10](2005)在《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广阔的草原是占我国土地面积比重最大的一个土地利用类型。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价值无论从经济学外部性理论,还是从文化学、民族学角度看都具有巨大的价值。 近年来,我国的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但多年来,人们对这一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导致退化的原因,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等并未给予应有的关注。存在着这一领域的研究文献少,特别是从经济、社会角度进行研究的文献更少,研究表面化、浅层次等问题。 本文全面、系统的研究了我国草原生态经济系统非常严重的退化现状,总结出其退化造成的恶果和损失。分析了制约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成因:向草原地区增加了过大的人口压力,对草原的过度无节制开发与利用,资本投入不足,草原牧区经济结构不合理,草原土地制度设计不当等。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思路设计:在其受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应着重于让草原休养生息,充分认识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自我恢复功能,采用草原封育实现可持续发展。游牧业是一种有利于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形式,但要与时俱进发展现代游牧业,赋予游牧业以现代化时代特征,在限制畜群数量规模条件下走质量效益型畜牧业的道路。在适当的条件下,建立有利于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改造牧区的第一产业,发展牧区的二、三产业,积极发展有利于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第三产业,例如草原旅游业;用产业化拉动牧区产业多样化。积极组织向牧区未利用草原移民;从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内向系统外移民:向农村转移,向城镇转移,从而减轻对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压力。由于草原周边的农牧交错带的生态经济系统与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相关性很强,因此推动生态脆弱地区还草,扩大草原周边农牧交错带草原面积成为实现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本文阐述了实现我国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物质保障——雄厚的粮食、饲草料安全基础和充足的资金保障;制度保障——合理的制度安排,提出了三个层面的制度:合理的有形草原产权制度,无形制度和公共管理制度。 为了给我国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可供比较的参照物,本文对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国外经验、教训做了探讨。

二、关于孪井滩农牧民增产增收问题的认识和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孪井滩农牧民增产增收问题的认识和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阿拉善地区生态移民型城镇空间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易地扶贫搬迁成为我国扶贫工作重点
        1.1.2 人口稀疏地区城镇空间布局研究匮乏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3.3 论文框架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移民
        1.4.2 生态移民
        1.4.3 生态移民型城镇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推拉理论
        2.1.2 “压力阈值”理论模型
        2.1.3 核心—边缘理论
        2.1.4 Desakota模式
    2.2 相关研究综述
        2.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2.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2.3 案例分析
        2.3.1 宁夏西海固生态移民
        2.3.2 甘肃省古浪县生态移民
        2.3.3 经验总结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阿拉善地区生态移民发展研究
    3.1 阿拉善盟发展概况
        3.1.1 基本概况
        3.1.2 城镇概况及交通设施条件
        3.1.3 经济与社会概况
        3.1.4 阿拉善盟城镇空间布局现状
        3.1.5 阿拉善盟城镇空间布局特征
    3.2 我国生态移民分布及类型
    3.3 阿拉善地区生态移民发展历程
        3.3.1 孪井滩示范区的建设
        3.3.2 贺兰山地区生态移民搬迁
        3.3.3 黑河流域生态移民安置
    3.4 阿拉善地区生态移民的形成原因
        3.4.1 生态环境剧变
        3.4.2 草场承载力下降
        3.4.3 牧民生活条件艰苦
    3.5 生态移民政策实施区域和对象
        3.5.1 移民重点区域
        3.5.2 移民搬迁对象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生态移民影响下嘉尔嘎勒赛汉镇发展模式
    4.1 嘉尔嘎勒赛汉镇概况
        4.1.1 区位及人口概况
        4.1.2 产业发展现状
    4.2 城乡发展保障
        4.2.1 扬黄灌溉水利工程建设
        4.2.2 生态移民工程实施
        4.2.3 交通条件改善
        4.2.4 产业结构调整
        4.2.5 相关政策支持
    4.3 迁入居民的发展诉求
        4.3.1 人口构成
        4.3.2 社会关系
        4.3.3 文化差异
        4.3.4 就业转变
    4.4 嘉尔嘎勒赛汉镇发展模式的选择
        4.4.1 行政单元体系
        4.4.2 户籍政策
        4.4.3 产业发展模式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生态移民型城镇空间布局研究
    5.1 城市空间格局的形成与演变
        5.1.1 嘉尔嘎勒赛汉镇城市发展历程
        5.1.2 城镇空间形成与演变
    5.2 生态移民影响下的城市选址
        5.2.1 空间发展评价
        5.2.2 城市发展方向选择
        5.2.3 生态移民安置区的建设模式
        5.2.4 嘉尔嘎勒赛汉镇生态移民安置模式
    5.3 生态移民安置影响下的城市空间布局
        5.3.1 城市空间布局现状
        5.3.2 空间布局特征
    5.4 城市空间布局策略
        5.4.1 双核心、多功能的组团布局模式
        5.4.2 因地制宜的用地布局模式
        5.4.3 乡村社区化的居住空间布局模式
        5.4.4 高度共享的基础服务设施布局
        5.4.5 注重可达性的道路系统布局
        5.4.6 城乡融合的城市设计策略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个人简历

(2)包头市达茂旗生态移民后民生改善状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选题来源
    (二) 选题意义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 国外理论研究
        2. 国内研究现状
    (四) 理论基础
        1.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
        2. 生态移民相关理论
        3. 可持续发展理论
    (五)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一、 达茂旗生态移民的依据
    (一) 内蒙古生态移民政策
    (二) 达茂旗基本概况
        1. 地理位置
        2. 气候
        3. 生态及草场情况
二、 达茂旗生态移民后生产生活现状
    (一) 生态移民后牧民收支情况
        1. 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加
        2. 生产生活支出加大
    (二) 生态移民后生活环境有所改善
        1. 生态环境的整体好转
        2. 牧民生活环境改善
    (三) 生态移民后社会保障进一步提高
        1. 草场补贴
        2. 医疗补贴
        3. 教育补贴
        4. 最低生活补贴
        5. 养老补贴
        6. 住房补贴
三、 达茂旗生态移民后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生态移民后牧民转移性收入差距大
    (二) 生态移民后使草原畜牧业生产受挫
    (三) 生态移民后牧民就业空间相对狭窄
    (四) 生态移民工程顶层设计有待进一步完善
        1.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补奖标准普遍较低
        2.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实施政策和期限存在不稳定性
        3.对生态保护与边境安全及少数民族聚居区可持续发展关系问题缺乏长远统筹的布局
    (五) 生态移民工作中存在简单化、形式化倾向
        1. 再就业引导简单盲目
        2. 生产转型操之过急
        3. 对移民风险承受力预判不足
    (六) 生态移民后牧民文化及心理适应难度加大
        1. 语言文字使用存在问题
        2. 青年人对蒙古族传统文化传承意识淡薄
        3. 文化生活匮乏
        4. 心理缺少慰藉及寄托
四、 对策建议
    (一) 将生态移民工作纳入民族工作大局统筹安排部署
    (二) 继续完善生态移民政策的顶层设计
        1. 积极探索稳步提高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标准的补奖机制
        2. 提早研究制定生态移民政策结束后的后续政策
    (三) 积极探索“保护生态”与“牧民增收”双赢的发展思路
    (四) 生态移民要与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县域经济相结合
    (五) 加强民族文化建设,积极对移民进行心理疏导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节水灌溉技术为什么推广困难? ——对内蒙古通辽市白村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传统中国农业技术研究
        1.2.2 近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研究
    1.3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与资料收集
    1.5 调研地介绍
        1.5.1 白村概况及其村落社会的形成
        1.5.2 白村水资源状况
第2章 农牧变迁与灌溉技术发展
    2.1 水井与游牧经济变迁
    2.2 蒙地垦殖与灌溉技术的初步发展
        2.2.1 盟旗制度与农牧变迁
        2.2.2 土地垦殖与科尔沁地区水利开发
        2.2.3 灌溉技术发展与科尔沁地区环境变迁
    2.3 集体化与科尔沁地区水利建设
    2.4 机井:从靠天吃饭到靠“地”吃饭
    2.5 管灌:一项并不成功的节水灌溉技术推广
    2.6 小结
第3章 体制政策与节水灌溉技术推广
    3.1 税费改革与“国家远离社会”
        3.1.1 税费负担与三农问题
        3.1.2 税费改革与农村公共事务组织困难
        3.1.3 乡镇体制改革与“国家远离社会”
    3.2 节水灌溉技术推广与“国家重返社会”
        3.2.1 农业项目与国家权威建构
        3.2.2 支农资金与国家对乡村社会的渗透
        3.2.3 农业技术推广与地方利益集团博弈
    3.3 水利设施产权改革与节水灌溉技术推广
        3.3.1 机井承包与农田水利合作困难
        3.3.2 原子化水利与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困难
    3.4 乡村组织运行失序与技术推广组织困难
        3.4.1 税费改革与村集体的负债运行
        3.4.2 干群关系紧张与节水灌溉技术组织困难
    3.5 农地制度与节水灌溉技术推广
        3.5.1 两田制与农民不愿投资土地
        3.5.2 农业技术下乡与村庄内部贫富差距拉大
    3.6 小结
第4章 地方性知识与节水灌溉技术推广
    4.1 传统知识与节水灌溉技术推广
        4.1.1 农牧变迁与农业技术发展
        4.1.2 土地类型与技术应用滞后
        4.1.3 文化传统与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困难
    4.2 现代生计与节水灌溉技术推广
        4.2.1 生计困难与节水灌溉技术推广
        4.2.2 不确定的生计方式与灌溉技术推广困难
    4.3 节水灌溉技术推广与社会两难
    4.4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反思
    5.1 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困难的社会因素
    5.2 节水灌溉技术推广:表达与实践的背离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游牧民生计方式变迁与心理适应研究 ——以甘南藏区为视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对象与范围界定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的创新点
    六、研究不足之处
第一章 甘南州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社会概貌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社会
        一、地理概况
        二、历史沿革
        三、人文社会
    第二节 田野点概述
        一、田野点的选取理由
        二、田野点草场现状
        三、田野点草原生态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 牧民传统生计方式及民族文化
    第一节 牧民传统生计方式
        一、草原游牧型
        二、半农半牧型
    第二节 传统生计方式与民族文化
        一、生计方式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二、草原游牧类型下的民族文化
        三、半农半牧类型下的民族文化
第三章 牧民生计方式变迁
    第一节 牧民生计方式变迁
        一、牧民生计方式变迁的类型
        二、草场承包之后牧民的生计方式及心理变化
    第二节 牧民生计方式变迁的动因
        一、自然动因
        二、行政动因
        三、社会动因
    第三节 牧民生计方式变迁的特征
        一、变迁模式的外源性
        二、变迁的多样性与不均衡性
第四章 转型时期牧民文化变迁
    第一节 物质文化变迁
        一、居住变迁
        二、饮食变迁
        三、服饰变迁
        四、交通方式变迁
        五、消费方式变迁
    第二节 精神文化变迁
        一、宗教文化变迁
        二、闲暇方式变迁
        三、教育文化变迁
        四、女性角色变迁
        五、大众传媒变迁
第五章 变迁语境下牧民心理现状
    第一节 变迁背景下牧民的心理适应
        一、心理适应的概念
        二、心理适应的类型
        三、心理适应的内部机制
    第二节 牧民积极心理适应的表现
        一、饮食方面
        二、服饰方面
        三、交通工具方面
        四、通讯方面
    第三节 变迁语境下牧民的心理困惑
        一、生计方式变迁的“无奈”
        二、民族文化转变的“不适”
        三、身份认同转换的“迷茫”
        四、对本民族发展的“忧患”
第六章 游牧民心理适应研究
    第一节 生计再获得
        一、教育为生计方式变迁提供基础
        二、群体性的社会网络为生计方式变迁提供支持
        三、多样性的信息传播为生计方式变迁提供环境
    第二节 传统文化的保持与跟进
        一、传统仪式的现代重构
        二、民族语言的传承
        三、宗教信仰的调适
    第三节 生活场域转换的延续性
        一、游牧文化的继承
        二、宗教寺庙建设及其社会功能的发挥
        三、社区功能建设的多元化
    第四节 发展机会与权益的保障
        一、牧民的成就动机提供民族心理动因
        二、政府的政策决断提供科学保障
        三、社会的广泛参与提供社会情境
结语
    一、联户放牧是牧民对政府制度安排的应对反映
    二、牧民地方性知识包涵深刻的生态伦理智慧
    三、顺应游牧民族文化变迁,重构民族心理适应机制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的情况与科研成果
附录1
致谢

(5)农业节水技术补偿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水资源状况
        1.1.2 粮食安全问题
        1.1.3 农业节水技术推行的困境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进展
        1.3.2 国内研究进展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4 研究思路、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4.4 技术路线
    1.5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农业节水技术补偿机制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农业节水技术的经济外部性
    2.3 农业节水技术补偿的公共物品属性
    2.4 农业节水技术补偿的利益相关者
    2.5 农业节水技术补偿的福利经济学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农业节水技术补偿利益主体
    3.1 直接利益主体
        3.1.1 农业节水技术建设主体
        3.1.2 农业节水技术管理主体
        3.1.3 农业节水技术使用主体
    3.2 间接利益主体
        3.2.1 灌溉设备企业
        3.2.2 国际援助机构
        3.2.3 科研院所
        3.2.4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组织
    3.3 利益主体关系分析
        3.3.1 直接利益主体间关系
        3.3.2 农户间的合作困境及化解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农业节水技术使用主体意愿分析
    4.1 农业节水技术使用主体意愿调查
    4.2 农业节水技术使用主体意愿影响因素及假定
        4.2.1 农业节水技术使用主体意愿的影响因素
        4.2.2 农业节水技术使用者意愿影响因素赋值
    4.3 农业节水技术使用主体意愿与影响因素间关系
        4.3.1 农户特征变量与农业节水技术使用主体意愿的关系
        4.3.2 资源特征变量与农业节水技术使用主体意愿的关系
        4.3.3 政策及诱导因素与农业节水技术使用主体意愿的关系
    4.4 农业节水技术使用主体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4.4.1 MNL 计量模型建立
        4.4.2 模型检验
        4.4.3 影响因素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农业节水技术补偿标准测算
    5.1 农业节水技术补偿标准测算方法
        5.1.1 农业节水技术补偿定义
        5.1.2 方法介绍
    5.2 基于 EDM 的农业节水技术补偿测算
        5.2.1 EDM 方法描述
        5.2.2 福利变化公式
        5.2.3 补偿标准测算
        5.2.4 结论
    5.3 小结
第六章 农业节水技术补偿资金来源
    6.1 政府财政投入
    6.2 培育发展节水资本市场
    6.3 市场交易投入
        6.3.1 区域水权交易
        6.3.2 行业间水权交易
        6.3.3 行业内水权交易
    6.4 社会建设资金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农业节水技术补偿机制的政策保障
    7.1 国外节水农业的扶持政策及启示
        7.1.1 明晰水权
        7.1.2 保证财政投入
        7.1.3 水利设施管理
        7.1.4 水价政策
        7.1.5 农业节水推广机制
        7.1.6 对我国发展节水农业的启示
    7.2 农业节水技术补偿机制的政策建议
        7.2.1 建立完善水权及水市场
        7.2.2 健全农业节水投入方式
        7.2.3 改革水利设施管理体制
        7.2.4 制定合理的水价制度
        7.2.5 健全农业节水技术科研推广体系
        7.2.6 建立并完善农业节水技术补偿基金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内蒙古额济纳旗生态移民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目的及意义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 研究方法及思路
    (五)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论文框架
一、生态移民的理论概述与实践情况
    (一) 生态移民的理论基础
    (二) 生态移民的概念解析及界定
    (三) 生态移民对移出地、移入地产生的影响
    (四) 我国生态移民的实践历程
二、额济纳旗生态移民现状分析
    (一) 生态移民的区域背景介绍
    (二) 额济纳旗生态移民的必要性
    (三) 额济纳旗生态移民的实施情况
    (四) 小结
三、额济纳旗生态移民效应分析
    (一) 额济纳旗生态移民的环境效应
    (二) 额济纳旗生态移民的经济效应
    (三) 额济纳旗生态移民的社会效应
    (四) 小结
四、额济纳旗生态移民建议
    (一) 生态移民实施中凸显的问题
    (二) 对未来额济纳旗生态移民的几点建议
结论、不足与展望
    (一) 结论
    (二) 不足
    (三)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额济纳旗生态移民问卷调查

(9)巴彦淖尔生态农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生态农业相关理论及国际经验
    (一) 生态农业的概念及特征
    (二) 中国生态农业与西方生态农业、国际可持续农业的比较
    (三) 国际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经验
二、巴彦淖尔市发展生态农业的条件分析与效益评价
    (一) 发展生态农业的必要性
    (二) 发展生态农业的可行性
    (三) 生态农业典型模式及评价
    (四) 巴彦淖尔市生态农业效益评价
三、巴彦淖尔市发展生态农业的制约因素
    (一) 思想认识不足
    (二) 农业生态环境退化
    (三) 水资源利用不合理
    (四) 政府扶持力度不够
    (五) 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
    (六) 科技服务体系不完善
四、巴彦淖尔市发展生态农业的路径
    (一) 加强宣传和培训
    (二)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构建生态安全体系
    (三) 构建以节水为核心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四) 发挥政府在规划、协调和宏观管理与监督方面的重要作用
    (五) 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
    (六) 完善科技服务体系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 谢

(10)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1.3 研究的现状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 研究内容和框架
    1.6 研究特色和创新点
2.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依据
    2.1 几个基本概念
        2.1.1 草原
        2.1.2 可持续发展
        2.1.3 生态经济系统
        2.1.4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退化
    2.2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价值体现
        2.2.1 从自然资源价值论看草原生态经济系统价值
        2.2.2 从经济学外部性理论看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价值
        2.2.3 从文化学、民族学角度看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的价值
    2.3 生态经济系统退化原因的理论探讨
        2.3.1 人口数量的增加超出了生态经济系统承载能力
        2.3.2 对生态经济系统索取大大大于投入
        2.3.3 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破坏草原生态经济系统
        2.3.4 产权不明造成对生态经济系统的保护与投入动力的缺失
        2.3.5 公共管理制度不合理难以对生态经济系统形成有效的保障机制
    2.4 实现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理论探讨
        2.4.1 可持续的人口质量观
        2.4.2 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发展观和资源利用观
        2.4.3 建立对生态经济系统产品的可持续的消费观
        2.4.4 从老庄思想中汲取实现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元素
        2.4.5 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对资源树立欲取先予投入观
        2.4.6 实现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产权明晰观
        2.4.7 建立合理的资源产品价格
        2.4.8 资源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整体观和共同观
3.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国外经验和借鉴意义
    3.1 世界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情况
    3.2 国外草原生态经济系统退化的教训及原因
        3.2.1 开垦草原
        3.2.2 草原过牧
        3.2.3 发展中国家对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投入不足
        3.2.4 草原产权不明晰
    3.3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退化造成恶果
        3.3.1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退化导致了沙化
        3.3.2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退化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3.4 国外实现草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3.4.1 加大对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物质投入
        3.4.2 明晰草原的产权
        3.4.3 教育牧民与尊重牧民创造力相结合
        3.4.4 实现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各因子生产的耦合与协调
    3.5 国外实现草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对我国的借鉴
        3.5.1 理念的借鉴
        3.5.2 可供我国借鉴的措施
        3.5.3 借鉴中的独立思考
4. 我国草原生态经济系统退化的现状及造成的危害
    4.1 我国草原生态经济系统退化的现状
        4.1.1 我国草原的概况
        4.1.2 草原退化现状
    4.2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退化造成的恶果
        4.2.1 大大减少了人类的生存空间
        4.2.2 降低了大气的质量
        4.2.3 造成我国严重的水土流失
        4.2.4 日益严重的沙尘暴产生的重要原因
        4.2.5 造成的生物物种损失
        4.2.6 导致了牧民收入的下降
    4.3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退化所造成的损失
        4.3.1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退化程度的计算
        4.3.2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价值
        4.3.3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退化的损失
5. 影响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成因
    5.1 人口压力过大
        5.1.1 大量移民造成人口密度的上升
        5.1.2 大量移民改变了牧区人口的民族比例
        5.1.3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人口密度超过草原承载能力
    5.2 过度牧垦
        5.2.1 对草原的滥垦
        5.2.2 对草原过度放牧
        5.2.3 对草原乱樵滥采
        5.2.4 无计划的乱开矿
    5.3 资本投入不足
        5.3.1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是粗放的经营系统
        5.3.2 牧区积累无法提供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所需资金
    5.4 经济结构不合理
        5.4.1 牧区的第一产业的比重大,二、三产业的比重小
        5.4.2 牧区以第一产业为主的结构决定了人的生存基本上依赖于草原
    5.5 土地制度设计不当
        5.5.1 草原产权制度设计不当
        5.5.2 无形制度中不利于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5.5.3 公共政策偏差
6. 实现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思路设计
    6.1 关于对草原体养生息的认识
        6.1.1 应充分认识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自我恢复功能
        6.1.2 休养生息就要减少对草原产品的需求
    6.2 游牧业是一种有利于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形式
        6.2.1 与时俱进发展现代游牧业
        6.2.2 赋予游牧业以现代化时代特征
    6.3 建立有利于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产业结构
        6.3.1 建立有利于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产业结构原则
        6.3.2 建立有利于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产业结构的可能性
        6.3.3 建立有利于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产业结构的障碍
        6.3.4 建立有利于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产业结构的途径
    6.4 减轻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内的人口压力
        6.4.1 向牧区未利用草原移民
        6.4.2 向农村转移
        6.4.3 向城镇转移
    6.5 推动生态脆弱地区还草,扩大草原周边农牧交错带草原面积
        6.5.1 从历史经验看应扩大草原周边农牧交错带草原面积
        6.5.2 从市场需求出发应扩大草原周边农牧交错带草原面积
        6.5.3 调整生态脆弱地区的经济结构,应以还草为主
7. 实现我国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和制度保障
    7.1 确定实现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硬件—物质基础
        7.1.1 雄厚的粮食和饲草料安全基础
        7.1.2 充足的资金保障
    7.2 确定实现草原可持续发展的软件—制度保障
        7.2.1 设计适当的有形草原产权制度
        7.2.2 设计适当的无形制度
        7.2.3 设计适当的公共管理制度
8. 结论
    8.1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具有巨大价值
    8.2 我国的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已严重退化
    8.3 人类经济活动对草原生态经济系统退化起了很大的破坏作用
    8.4 设计科学合理的思路实现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
    8.5 实现我国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需建立强有力的物质和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四、关于孪井滩农牧民增产增收问题的认识和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阿拉善地区生态移民型城镇空间布局研究[D]. 杨日臻.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18(01)
  • [2]包头市达茂旗生态移民后民生改善状况研究[D]. 闫爽.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4(05)
  • [3]节水灌溉技术为什么推广困难? ——对内蒙古通辽市白村的个案研究[D]. 刘敏. 中央民族大学, 2013(02)
  • [4]游牧民生计方式变迁与心理适应研究 ——以甘南藏区为视点[D]. 刘生琰. 兰州大学, 2013(07)
  • [5]农业节水技术补偿机制研究[D]. 冯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12)
  • [6]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D]. 盖志毅. 北京林业大学, 2011
  • [7]内蒙古额济纳旗生态移民效应研究[D]. 王颖. 兰州大学, 2010(03)
  • [8]农村信用社支持服务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调查与思考[J]. 苏亚拉图,何爱羚,周茜. 华北金融, 2007(03)
  • [9]巴彦淖尔生态农业发展研究[D]. 赵洁.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6(02)
  • [10]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D]. 盖志毅. 北京林业大学, 2005(05)

标签:;  ;  ;  ;  ;  

对莲井潭农牧民增产增收问题的认识与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