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指数法的中国劳动生产率增长实证分析

基于指数法的中国劳动生产率增长实证分析

一、基于指数方法的中国劳动生产率增长实证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顾典[1](2021)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中国生态经济的影响研究 ——基于生态效率和生态福利绩效视角的比较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处于至关重要的阶段,传统的高投入、高增长的模式作用在逐渐弱化。自2015年起中国开始倡导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任务十分明确。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粗放发展方式已经较难适应今后的发展需要,一方面这种生产方式已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影响,另一方面这种生产方式再难对经济发展形成先前那么显着的促进作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状态、生态效率或者生态福利绩效的提高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也是很多学者研究的方向。他们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生态效率或者生态福利绩效提高的动力机制已经进行了一些比较深刻的研究,同时选择某个产业对生态效率或者生态福利绩效的影响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本文旨在进一步验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分别存在什么影响,并且比较生态效率和生态福利绩效这两个视角进行研究时有什么异同。本文探寻产业结构与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同时也针对这两组对象之间的间接影响进行专门研究和定量分析。本文的重要创新点;首次提出了产业结构的绿色指数,并在此基础上得到了绿色的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数、绿色的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本文共分八个章节,按逻辑顺序逐步展开。第一章为导论,按四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包括对当前经济环境和政策环境的分析,从而引出了生态发展和产业结构等有关的概念。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提高与我们强调的五大发展理念里的协调发展是统一的,也是我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必定要经历的过程;第二部分陈述了选题意义,选题正确是文章有价值的前提;第三部分、第四部分说明了该文的研究技术路线以及研究内容。导论这一章提纲挈领地讲述了本论文存在的价值,以及主体部分将按照什么样的思路开展研究。第二章是文献综述,本章阐述了以下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产业结构对生态效率或生态福利绩效的直接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生态福利绩效或生态效率之间的间接影响。在通常的研究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般包括两个方面,它是产业结构合理化与产业结构高级化合在一起的整体性的概念。生态效率的概念来源于可持续发展,西方最早开始对生态效率进行研究,国内的研究发展也十分迅速。生态福利绩效源于福利的概念,诸大建首次在国内提出了生态福利绩效的概念,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可持续发展。研究成果见仁见智,总体来讲趋于更加科学与全面。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原本是不同的研究范畴,对它们的研究看似诞生于两个不同的阶段,但实际上它们之间又存在内在联系。在社会经济发展历程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生态效率和生态福利绩效的提升都是我们努力追求的发展方向。为此发现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或者直接影响机制,以及它们之间的间接影响并加以运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所以本文在综述部分通过对前人研究的分析,试图找到一个合理的研究方向。第三章是经典理论及相关理论分析。本章分两大部分,首先分析了产业结构、生态效率和生态福利绩效的经典理论,然后对本文要研究的问题进行有关理论分析。产业结构经典理论部分介绍了克拉克、库茨涅兹、霍夫曼、钱纳里等人的观点及研究成果。生态效率经典理论部分介绍了鲍尔丁、科斯坦萨等人的观点及研究成果。生态福利绩效理论部分介绍了Daly、诸大建等中外学者的观点。这些经典理论一直是经济学的闪光点,启发了许多后来的学者,为相关的经济学领域研究指明了方向。以这些经典理论为基础,计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的指标就有了理论依据。而且本章后面的相关理论分析与这些经典理论一脉相承。这些理论分析针对的是解决产业结构状态与生态效率的对应关系,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福利绩效的影响,乃至他们之间的间接影响的剖析。本章为全文的理论打下基础,从而保证文章的出发点在理论上是正确的、有意义的。第四章围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状态)、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进行了测度,并且对生态经济的两个指标视角下的脱钩和收敛性进行了分析。通过比较分析发现,干春晖[1]倡导的泰尔指数是计算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数较好的方法,而刘伟[2]的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也是较好的计算方式。本文利用DEA多阶段方法对生态效率进行了测度。本人借鉴诸大建[3]的方法对生态福利绩效进行了测度。中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合理化存在梯度现象,产业结构高级化东部地区最高、西部次之、中部最低。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测度数据来源包括《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经济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等。生态效率、生态福利视角下的脱钩结果不一样,但都是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破坏脱钩的衡量方法。虽然我国各地的情况千差万别,但通过收敛性分析告诉我们,只要努力生态经济向更高水平迈进是可以实现的。第五章内容是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生态效率对应关系的实证分析[4],以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福利绩效直接影响的实证分析。本章在第四章的基础上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生态效率进行了回归分析,发现二者之间确实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同时排除了内生性。为了提高生态效率,在全国范围、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需要采取的措施不尽相同。在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生态效率的影响存在比较显着的差异。生态效率具有明显的一阶滞后效应,不同的地区控制变量影响的显着性存在差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效率存在空间影响。同时本章还实证分析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福利绩效的直接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生态化的内在需要和导向,所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影响生态福利绩效就不难理解。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由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不一样,生态福利绩效也相应地处于不同的趋势。一般来讲,在工业化进程中如果生态福利绩效还没有跨过拐点,那么生态福利绩效还将继续下行。当生态福利绩效跨过了这个拐点,生态福利绩效就将重拾升势,真正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发展、生态福利绩效的良性循环。在此章处于第五章和第七章之间,是本文主干承上启下的部分。通过stata分析,本章发现产业结构状态与生态效率有显着的对应关系,所以可以通过对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适当的调整,为生态效率提升创造有利条件。本文还发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福利绩效有显着的影响作用。本章内容也为第七章探索清洁能源、循环经济等间接影响机制奠定了基础。第六章是间接影响的实证分析。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对电子信息技术、金融产业发展、清洁能源利用有促进作用,从而间接促进生态效率提高。相比较这些产业,在国内清洁能源相关的经济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几乎是空白。在研究过程中,本文作者借鉴与分析了他人选取的控制变量,发现虽然个别指标也较有代表性,但总体来看还是不够宏观与全面。所以本文尽量挑选最权威、最能涵盖清洁能源整体效果的数据,在实证后得出结论:清洁能源与产业结构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且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对于生态效率的提高具有显着的影响作用。清洁能源对生态效率的影响具有门槛效应。我们可以通过促进清洁能源的发展来提升影响机制的作用。本章还利用倍差法对清洁能源的影响机制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与前文分析结论一致。此外本章另外一部分是验证了清洁能源、循环经济、经济增长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生态福利绩效之间具有显着的间接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整体来讲促进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耗中占比提升,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推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效率、资源配置效率提升。而这些间接影响效应的提升进而又促进了生态福利绩效的进一步改善[5]。同时,本章还针对清洁能源、循环经济这两种因素进行了门槛效应分析和、DID分析,通过分析可以知道,二者可以互不干扰、因地施策。第七章是国际经验分析。本章旨在从他国找到可供学习借鉴的经验,对几个有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进行分析,指出他们的成功及不足之处。本文还对美国休斯顿和德国鲁尔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案例进行了深度分析,这两个案例对中国来讲极具现实意义。中国的中西部等地区正在经历痛苦的转型过程。美国和德国这两个地区的成功转型对中国现阶段的转型与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和指导价值。第八章是本文结论的总结。本文重点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梳理了相关文献和理论,二是计算了生态福利绩效、生态效率、产业结构的状态指标(含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三是定量测算了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对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四是对前人没有专门研究的领域清洁能源进行了定量分析。作为政策咨询,本文认为中西部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均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中西部地区可以加强清洁能源的基础设施建设,并加强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培养。在东部地区需要对落后产能进行淘汰和输出,从而进一步提高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本文还呼吁加大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拓展循环经济,提高循环经济的规模效应,从而使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更加协调快速的优化发展。

魏肖杰[2](2021)在《我国林业产业集聚特征、机理及增长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林业是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我国林业发展正处于结构升级和转型调整的关键时期,如何实现提质增效是林业产业发展的重要问题。产业集聚是我国林业发展的典型地理特征,作为一种重要的产业发展组织形式,其对于我国林业产业持续、高效和均衡发展均具有重要的机制性影响。论文聚焦我国林业产业地理集聚,分析其集聚特征及集聚机制,研究林业产业集聚对产业经济增长及质量的影响,从而为优化地区林业产业政策制定、推动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提供决策依据。论文通过对产业集聚和经济增长理论的梳理,明确了研究的理论基础,结合对林业产业集聚及相关领域研究现状的分析,确定了研究思路和路线框架,研究过程中综合运用了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等方法手段,采用了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静态面板数据模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面板数据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和面板数据空间计量模型等模型工具,较深入地研究了我国林业产业集聚的特征、机理及其经济增长效应,得到了较丰富和系统的研究结论:(1)我国林业产业集聚特征显着,省域层面存在空间正相关性。文中分别采用行业集中度(CR)、空间基尼系数(G)和区位熵系数(LQ)等指标对我国林业产业集聚状况进行测度,发现我国林业产业集聚特征显着,同时区位熵系数还揭示各省域林业产业集聚的演变特征各异;采用莫兰指数I(Moran’s I)验证了我国省域间林业产业集聚存在显着的空间正相关关系,Moran散点图显示这种空间相关性在逐渐增强。(2)我国林业三次产业集聚之间存在互动机制。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我国各地林业产业集聚内部结构存在差异,依据产业集聚和产业结构理论,对我国林业三次产业集聚之间的互动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通过构建基于三次产业集聚度的面板数据VAR模型,分别从格兰杰因果分析、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等方面验证了理论分析的结论,同时对比分析了三大地区之间的互动机制差异。(3)空间因素深刻影响我国林业产业集聚机制。通过将空间因素纳入林业产业集聚理论和实证分析,使林业产业集聚机制理论框架更趋完善,实证分析的结果也显示,各类空间计量模型中,林业产业集聚的空间滞后系数非常显着,关键影响因素如产业基础和劳动力成本等的空间溢出影响也非常明显,理论和实证分析的结论都为地区间开展林业产业区域合作提供了依据支持。(4)林业产业集聚对林业经济增长具有非线性影响。文中通过理论分析阐明林业产业集聚将通过汇聚资本、劳动和技术等经济增长要素,同时利用其集聚外部性效应,带来林业经济的持续增长;实证分析发现林业产业集聚对林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符合威廉姆森假说,呈现倒U型特征,存在集聚效应向拥挤效应转化的趋势,但目前还处于左半边区域,通过提高产业集聚度来促进林业经济增长仍然具有广阔的空间;林业产业集聚的空间关联同样深刻影响了林业经济增长的空间表现,而且林业产业集聚是林业经济增长收敛的关键条件因素。(5)林业产业集聚通过其三种外部性对林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产生重要影响。林业全要素生产率是反映林业经济增长效率的重要指标,文中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测度并分析我国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发现我国林业经济增长质量持续向好;理论和实证分析指出林业产业集聚的三种外部性,即MAR外部性、Jacobs外部性和Porter外部性,分别通过林业综合技术效率和林业技术进步指标,从产业内技术进步和创新、产业间技术交流和创新、企业竞争带来的技术进步和创新等三个方面影响林业全要素生产率,表现出不同的影响机制类型。依据所得的研究结论,论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发挥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各地区林业产业集聚;(2)加强林业三次产业集聚互动,优化林业产业结构;(3)因地制宜,发挥林业产业集聚的经济增长效应;(4)充分利用产业集聚的外部性效应,提升林业产业全要素生产率;(5)加强林业产业的跨地区空间合作,形成林业产业集聚的新态势。

张彩云[3](2020)在《中国高技术产业集聚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工业技术的迅猛发展,高技术产业凭借知识和技术要素密集、资源消耗低、附加值高等优势,成为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高技术产业经历了三十余年的快速发展,2000-2018年间,我国高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81.63%,2018年中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3.9%。在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表现出在特定地区集聚的现象,且集聚区发展势头超过传统产业集聚区,如美国硅谷、韩国大德科技园、中国中关村等,这种产业集聚形式提升了产业在国际中的竞争力,同时对区域经济发展有推动作用,成为促进区域和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因此,研究高技术产业集聚及其产生的效应尤为重要。本文主要研究高技术产业集聚及其对经济增长、技术创新和劳动生产率的影响。首先对产业集聚及相关理论的文献进行了较为系统地回顾、分析和评述,阐述了产业集聚和高技术产业集聚的基本理论并分析了高技术产业集聚的形成机理,再对其产生的三个效应进行机理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及中国高技术产业集聚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格局演变。然后,对中国高技术产业集聚产生的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分析高技术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技术创新和劳动生产率的影响,进而得出如下结论:第一,中国高技术产业及其细分行业经济发展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增长速度变缓。在高技术产业细分行业中,电子信息通信设备制造业发展的增长速度最快。高技术产业及其细分行业区域分布不均衡,表现为区域差异先扩大后缩小,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其中,广东、江苏、山东、上海、浙江、北京等地区集中最明显。在高技术产业细分行业中,医药制造业在区域分布上与其他细分行业相比较为均衡。第二,高技术产业及其大部分细分行业集聚度处于较高水平,在2008年高技术产业集聚水平最高出现了拐点,在拐点之前集聚度的增长速度较快,超过拐点后增长速度变缓。东部是高技术产业集聚水平最高的地区,其中,上海、北京、天津、广州和江苏等地区集聚水平最高。高技术产业及细分行业集聚水平普遍存在显着且正向空间相关性,主要集聚类型是HH型和LL型。第三,我国高技术产业集聚整体上来看对经济增长有显着的促进作用,但在对其进行非线性研究中发现,高技术产业集聚度低于门槛值时,对经济增长有正向效应,超过门槛值后会降低经济增长率。我国高技术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显着的地区差异,东部地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强。全国大部分省份高技术产业集聚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经济增长,有少部分省市出现集聚的负外部效应大于正外部性的现象。第四,我国高技术产业集聚对本区域技术创新水平和邻近省域技术创新水平都起到促进作用,对邻近省域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表现为空间溢出效应,同时发现溢出效应受到地理距离远近的影响较大,即距离越近溢出效果越显着。我国高技术产业集聚对技术创新水平的影响存在显着的地区差异,在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高技术产业集聚对本地和邻近区域技术创新水平具有显着正向促进作用,西部地区该效果不显着。第五,高技术产业专业化集聚对总体劳动生产率和第二、三产业劳动生产率产生显着的正向促进作用,其中对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作用最大,并且在后期的促进效果要高于前期。高技术产业多样化集聚对总体劳动生产率和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影响不显着,对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促进作用较弱。

林小希[4](2020)在《经济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主要研究中国经济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经济集聚是指经济活动在某一地理区域内相对集中的现象。绿色经济效率是在现有全要素生产率分析框架下,将能源消耗纳入投入变量并考虑环境污染作为非期望产出要素测算出的社会经济运行效率。在现有经济集聚对经济增长的研究基础上,本文重点研究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负面效应与经济增长脱钩后经济集聚对低污染、高能效的绿色经济效率的作用,完善了经济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研究。文章首先对经济集聚与环境污染、能源消耗和经济增长的相关研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回顾、分析与评述。其次,分别从规模效应、技术效应、产业产品结构效应和政策环境效应四个方面分析了经济集聚程度对环境污染、能源效率和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并在综合环境污染和能源效率的影响阐述了经济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机制,并进一步提出了研究假说。再次,分别对经济集聚程度、能源效率水平和绿色经济效率进行了相关测算和分析。最后,分别实证分析了经济集聚程度对污染排放强度和能源效率的作用,并在能源效率分析的基础上融合了环境污染排放的负面影响得到了经济集聚程度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实证结果。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揭示经济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影响的内在机理,为促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经济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转型,进而实现由要素扩张型向效率增进型转变,由粗放型发展模式向集约型发展模式转变,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由只注重经济增长转向生态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经济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影响的理论分析表明:经济集聚程度在不同阶段对环境污染、能源效率和经济增长方式影响不同。在经济集聚未形成阶段为低污染、低能效和低速经济增长,经济集聚表现为抑制绿色经济效率;在经济聚集初步形成阶段为高污染、低能效和粗放型高速经济增长,经济集聚同样表现为抑制绿色经济效率;在经济深度集聚阶段为低污染、高能效和集约型高质量经济增长,经济集聚表现为提升绿色经济效率。经济集聚程度、能源效率和绿色经济效率的测算及其结果分析表明:首先,中国经济集聚程度总体上呈现出不断提高的发展趋势,并逐渐形成了以东部沿海地区为中心,中部、西部等地区为外围的经济集聚模式;同时中国经济集聚程度存在显着的区域差异:东部沿海地区明显高于其它地区,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低。长三角地区依然是中国经济集聚程度最高的地区,京津冀地区经济集聚程度保持较为稳定增长。其次,能源效率总体上也呈现出不断上升的发展趋势,并且存在显着的区域差异,长三角地区能源效率最高。再次,绿色经济效率总体上呈现波动增长趋势,并且也存在显着的区域差异,京津冀地区的绿色经济效率最高。经济集聚对污染排放强度的实证分析表明:经济集聚对环境污染排放强度的影响,总体上显着存在非线性关系;随着经济集聚的提高,环境污染排放强度将先降低后增加再减小。同时,劳动生产率、技术进步等都对环境污染排放强度有抑制作用。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污染排放强度呈现先促进后抑制的关系,证明环境库茨涅茨假说在中国显着存在。空间分析结果表示经济集聚和环境污染排放强度有显着的空间溢出效应,且在地理距离和空间邻近时效果显着。前一期的污染排放强度对本地当期的和周边地区当期的环境污染排放强度也都有显着的正向影响。经济集聚对能源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表明:经济集聚与能源效率之间存在明显的非线性关系,即随着经济集聚的不断加大,能源效率先降低后提高。且同样具有空间效应和空间滞后效应。经济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表明:经济集聚与绿色经济效率之间同样存在明显的非线性关系,即随着经济集聚的深入推进,绿色经济效率先降低后提高。在空间邻近和一定经济距离范围内具有显着的空间溢出效应和空间滞后效应。拐点信息表示中西部地区绝大多少省份都处于“U”型曲线的左端,经济集聚程度远远不足。对模型采取选择工具变量进一步对内生性问题进行检验得到主要变量无明显变动,体现了模型良好的稳定性。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实现提高中国绿色经济效率的主要途径:一是推进城镇化建设向城市群建设深化发展;二是以人才集聚推动经济集聚引领绿色经济效率;三是以经济集聚为载体构建和完善地区科创体系;四是以经济集聚持续推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五是加强环境规制,处理好经济集聚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六是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方式优化各产业职能分工,在空间协作机制下实现经济集聚的深度发展。

李明文[5](2020)在《要素禀赋、结构升级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基于县域面板数据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也要适应并遵循这一趋势,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而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对于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减少贫困发生率、缩小城乡差距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生产仍然依靠资本、劳动力和资源等要素的投入,通过投入规模的扩大来实现农业产出的增加,这种粗放型的增长方式终究会后劲不足、难以为继,因此,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急需找到一个新的推动力,来实现农业的高质量发展;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可使要素配置趋优化,提高要素生产效率,是农业经济增长新的动力源泉。新结构经济学认为要素禀赋是分析产业结构问题的逻辑起点,同样也是决定农业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基础因素。“人多地少”是我国农业要素禀赋的基本状况,但随着刘易斯拐点的出现和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农业的要素禀赋结构正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同时,在耕地面积减少、农业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持续流失的现实约束下,如何突破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各种瓶颈,来解决“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等突显问题?农业结构升级作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关键驱动因素,可通过优化农业资源配置来改善要素结构,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是破解上述难题的有效路径。基于以上分析,提出本文的科学问题:在农业劳动力要素不断转移、资本要素快速替代及土地要素稀缺程度升高的趋势下,农业要素禀赋变化是否会促进农业结构升级?而农业结构升级是否可以促进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且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带来的效应如何?这些问题都亟待研究及解答。本文基于2003-2017年中国1743个县域的农业面板数据,首先运用要素禀赋理论测度农业土地、资本和劳动力的要素禀赋系数,利用空间SARAR模型实证分析要素禀赋对农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其次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度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和门槛回归模型揭示农业结构升级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非线性影响与作用路径;最后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带来的效应进行分析。本文一共分为九个章节,主要研究内容提炼如下:第一,要素禀赋、结构升级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分析框架。首先,运用林毅夫的新结构经济学构建理论分析框架,从理论上分析农业要素禀赋结构变化成因、要素禀赋变化对农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农业结构升级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其次,利用数理模型推导,尝试理论推导要素禀赋变化对农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农业结构升级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第二,要素禀赋变化对农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分析。首先,运用要素禀赋理论测度县域农业土地、资本和劳动力的要素禀赋系数,并测度县域农业结构的合理化、高级化和服务化指数,分析其动态演变趋势;其次,利用空间SARAR和SEM模型实证分析要素禀赋变化对农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最后,基于技术进步偏向视角分析要素禀赋对农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理。第三,农业结构升级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分析。首先,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度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分解指数,并分析其动态变化趋势;其次,采用Moran’s I指数检验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分解指数的空间溢出效应,利用空间SARAR和SDM模型实证探索农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和服务化指标对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分解指数的影响与作用路径;最后,利用门槛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农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和服务化指标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分解指数的非线性影响与作用路径。第四,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效应分析。从增长效应和收入效应两方面来分析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带来的正向效应;首先,运用增长速度模型测度农业全要素生产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而揭示其影响因素;其次,实证验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本文的主要研究发现有:第一,2003-2017年资本要素在农业要素禀赋结构中所占份额逐年快速上升,而劳动力要素在农业要素禀赋结构中所占份额逐年下降,且2003-2009年中国县域要素禀赋结构出现固化迹象;县域农业结构逐渐趋于合理化,而农业结构高级化在2008-2015年出现恶化情况之后得到缓解。资本要素禀赋系数的提高可以促进农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和服务化水平,土地要素禀赋系数的提高可以促进农业结构合理化和服务化水平,而劳动力要素禀赋系数升高阻碍了农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和服务化水平的提升,即农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适当提高资本要素的相对丰裕程度,而适当降低劳动力要素的相对丰裕度;县域农业要素配置与技术进步偏向相匹配,两者共同作用可以促进农业结构的升级。第二,2004-2017年中国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出波动中下降的趋势,而县域整体的技术效率水平相对较低,且技术进步是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主要源泉;不同区域间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差异,中、东、西部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呈现出依次递减的趋势,中部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最快;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均未呈现出显着的δ收敛趋势,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却存在显着的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现象。第三,农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水平的提高均有利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而农业结构服务化反而阻碍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其中农业结构高级化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主要通过提高技术进步来实现,而农业结构合理化和服务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作用通过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共同作用完成。农业结构合理化水平的提高均促进了东、中、西部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且对东部县域的促进作用最大;农业结构服务化对东、中、西部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均形成了阻碍作用,且对西部的阻碍作用最大;而农业结构高级化仅促进了东部和西部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对中部县域的提升作用不明显;农业结构升级对东、中、西部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作用均通过技术进步途径实现,技术效率实现途径不明显。第四,农业结构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非线性的影响,当劳均耕地作为门槛变量时,存在单一门槛,且随着劳均耕地面积的增加,农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分解指数的提升作用均不断增强,且农业结构服务化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分解指数的影响由阻碍转变为促进作用;当劳均资本作为门槛变量时,存在双重门槛,且随着劳均资本量的增加,农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分解指数的提升作用均不断增强,而农业结构服务化在第一、二区间时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分解指数形成阻碍作用,当跨过门槛值0.2070时,其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分解指数的影响由阻碍转为促进作用。第五,2004-2017年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和农业资本要素是农业产出贡献率的主要推动力,且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对农业产出的贡献率呈现出先降后升的“U”型趋势,而农业资本要素对农业产出的贡献率呈现出不断升高的态势;县域农业经济增长对资本要素投入的依赖程度有增强的趋势,这不利于农业经济转向效率和质量型增长;而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增加可以有利于农业经济增长转型升级;2004-2017年县域整体及东、中、西部县域城乡收入差距均呈现出倒“U”型规律,且东、中、西部县域的城乡收入差距呈依次递增的规律,实证验证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可以显着减小县域的城乡收入差距。本文的可能创新之处有:第一、研究对象的创新。本文从县域层面出发,利用2003-2017年中国县域农业面板数据,分析要素禀赋、结构升级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县域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主体,以其作为研究对象更真实且更具代表性;而现有相关文献多从省级或市级层面进行研究,缺乏县域层面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的经验证据。第二、研究视角的创新。探索要素禀赋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理,把新结构经济学相关理论引入农业领域,把要素禀赋作为农业结构的研究起点,要素禀赋变化是否带来农业结构升级,而农业结构升级是否促进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农业层面,未有学者从此思路进行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研究。第三、研究思路的创新。已有文献并未过多的关注农业结构升级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理,本研究在揭示农业结构升级可以促进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门槛效应模型发现农业结构升级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非线性的影响机理。

王丹丹[6](2020)在《人民币汇率波动与中国经济增长相互影响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推进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中国已经融入到世界经济的大环境之中,与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也愈加紧密频繁,已然成为世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随着国际交流的逐渐深入,中国与世界各国经济联系的桥梁—汇率越来越受到更多的关注。作为联系国内外经济的人民币汇率,会如何影响中国经济?中国经济又会对人民币汇率产生怎样的影响?因此,对于探究人民币汇率与中国经济关系的问题,已然成为当前的经济热点,该如何促进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对此问题研究意义重大。本文通过理论与实证的分析,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影响机制进行研究。首先,分析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研究汇率变动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贸易机制,选取2005-2017年的季度数据,采用VAR模型,通过分析汇率变动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揭示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影响经济增长的贸易机制规律;另一方面,同样选取2005-2017年的季度数据,采用VAR模型,通过分析汇率变动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揭示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影响经济增长的投资机制规律。其次,分析中国经济增长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影响。主要基于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的推导来分析中国经济增长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长期变动趋势,选取1995-2017年的年度数据,采取VAR模型,来验证中国是否存在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得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经济增长双向分析的结论,针对得出的结论,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孙晓华[7](2020)在《中印产业结构变动及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各国经济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全球经济出现了严重的衰退。虽然主要国家及时实施了金融救助并加大了财政刺激力度,但过去的11年里,全球经济复苏步伐仍缓慢。幸运的是,新兴经济体作为世界经济复苏的亮点,逐渐成为世界经济舞台上的一个最引人注意的角色,不仅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引擎,而且在国际经济秩序和政治秩序的调整中发出了新兴大国的声音。《新兴经济体发展2017年度报告》指出,2016年新兴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0%,保证了世界经济的稳定增长。其中,新兴经济体中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和印度的经济表现最为抢眼,一方面,两国正在引领世界经济重心从欧洲转向亚洲,而且转移速率越来越快。另一方面,世界各地经济体的经济前景也越来越依赖于这两个亚洲巨人的持续需求,两国的经济增长潜力和发展空间对世界经济增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看,中印两国的经济增长值得世界关注。然而,引起世界对中印两国的关注,不仅是因为近年来两国经济高速增长的相似性,更是两国发展模式的巨大差异,两个初始国情相似的国家在经济增长道路上迥异,最主要的表现是两国各具特色的产业结构变动过程。中国通过快速的外向型工业化实现了经济增长,被称为“世界工厂”。相比之下,印度的增长经验不但没有显示出快速工业化的迹象,而且绕开工业化走上了以服务业为主导产业的增长之路,被称为“世界办公室”。尽管中印两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存在差异,但两国都抓住了全球化浪潮的发展机遇,都享受到了产业结构变动带来的结构红利,随着未来全球范围内的生产链条整合,结构红利效应将逐渐减弱,中印两国如何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以促进经济增长是两国面临的巨大挑战。综观前人研究成果,将产业结构变动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中印比较的文献比较少。但从实践发展看,两国的发展模式和未来经济发展前景将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中印两国目前都处在经济转型和经济发展并重的时期,研究这两个经济体的产业结构变化很重要,因为它对就业和生产率有着更为广泛的影响,研究如何实现要素数量型增长向要素效率型增长的转变,对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对于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而言,发展中大国的增长实践又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可以从这个研究中吸取一些教训。本文首先通过对中印两国产业结构的初始条件、改革前后产业结构的变动情况及现状进行比较,发现中印两国的产业结构变动存在极大的差异性。新中国成立70年来,最初的政府主导的选择性产业政策逐渐向功能性产业政策转变,使中国成为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印度则在1991年自由化、私有化改革之后,走上了市场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其产业升级主要是市场机制下的资本流动所带动。中国的工业主导型模式为经济总量的稳定增长提供了条件,中国因此被学术界和国际组织称为创造了经济增长奇迹的国家,并被赞誉为“中国模式”,但也为此付出了经济结构失衡带来的诸多代价。而印度的服务业主导模式使印度经济增长实现了史无前例的中高速,过去20年平均每年超过6%。印度的结构变化有利于迅速增长的服务业,但在创造就业方面远没有那么成功,这就是印度的经济增长被称为“无就业增长”的原因,而且印度制造业几乎没有增长,印度经济也存在结构性缺陷,修复起来难度较大。其次,论文对中印两国的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印度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速度慢于中国,而印度的产业结构高度化速度较快,主要得益于印度抓住了全球信息化技术发展的有利时机,服务业特别是服务外包发展迅猛。再次,通过偏离-份额法对中印的部门内效应、资本转移效应和劳动转移效应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国的产业结构变动效应中,起主导作用的都是部门内效应,也就是说两国的各个部门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经济的贡献最大;就资本转移效应而言,中国的资本转移效应在大多数年份都低于印度,说明印度的资本利用效率稍高于中国,而中国的劳动转移效应大于印度,说明中国的劳动力流动障碍低于印度。最后,论文运用EVIEWS统计软件对中印产值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结论显示,印度服务业每增长1个百分点,能够带动经济增长约0.35个百分点,而中国则仅带动0.22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中国中间产品制造业每增长1个百分点,能够带动经济增长约0.41个百分点,而印度则仅带动0.18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充分印证了中国的工业驱动经济增长模式和印度的服务业驱动经济增长模式。概而言之,中国的产业结构变动比印度更为激烈,范围也更广。两国经济增长方式存在非常重要的差异,其中一些差异与结构变化的时间和幅度不同密切相关。由于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粘合剂”的作用,中国在服务业上的滞后发展将影响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整体进程,也阻碍了劳动力向服务部门的转移,因此,加快中国服务业发展,不仅是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一环,也是提高中国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顾冉[8](2020)在《劳动力工资扭曲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充裕劳动力供给带来的人口红利,以及大规模城乡劳动力流动产生的配置红利。但伴随人口转型带来的劳动力短缺凸显,以及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制造业将面临严峻的挑战,亟需通过创新寻求新的发展动力源泉。近年来,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引领下,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其自主创新能力得到了较大提升,但整体上仍面临创新动力不足、关键核心技术短板突出等亟待解决的现实困境,企业创新能力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在当前中国劳动力资源供给格局以及世界经济形势发生复杂深刻变化的背景下,系统考察劳动力工资扭曲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有助于深入揭示有效转换经济动能背后企业创新形成的条件及其微观作用机制,明确劳动力工资扭曲影响企业创新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本文从中国劳动力工资向下扭曲的特征事实出发,对劳动力工资扭曲如何影响企业创新这一问题进行系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在梳理、回顾劳动力工资扭曲与企业创新相关理论与文献的基础上,构建劳动力工资扭曲影响企业创新的理论机制,提出扭曲收益、人力资本、消费需求三条理论传导机制。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分别采用生产函数法和随机前沿分析法对微观企业和个体劳动力的工资扭曲程度进行测度分析,在此基础上实证探究企业层面工资扭曲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检验工资扭曲影响企业创新的三条作用机制,分所有制类型、分要素密集度考察工资扭曲对企业创新的异质性影响及其成因。结合研究结果与中国实际,探寻完善劳动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以及推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政策方向。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中国劳动力市场发育程度相对滞后,存在工资向下扭曲的显着特征。在制造业微观企业层面,近80%的企业存在平均工资水平低于劳动力边际产出的现象,即使考虑到企业劳动报酬数据可能被低估,采用宏观投入产出表对微观企业劳动报酬进行校对后,样本平均工资扭曲程度仍高达2.72,即企业劳动力边际产出达到工资水平的2.72倍。分年份测度结果表明,1999-2013年(除2009年、2010年)期间,劳动力工资扭曲呈现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2008年之后工资扭曲程度得以缓解。在个体劳动力层面,本文以不同人力资本投入的工资可能性边界作为个体劳动生产率的衡量指标。2014年和2016年个体劳动力工资扭曲均值分别为1.75和1.48,高人力资本劳动力工资扭曲程度更低,婚姻对于男性具有缓解工资扭曲的积极作用,但已婚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上更难获得与劳动生产率相匹配的报酬水平。(2)制造业企业劳动力工资扭曲对企业创新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工资低于劳动力边际产出程度的扩大,将显着降低企业的新产品生产概率、新产品产值、新产品比重。为减少企业创新利润对工资扭曲反向影响产生的估计偏误,选取Lewbel(1997)方法设计工资扭曲的内部工具变量,工资扭曲对企业创新的抑制作用在一系列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仍显着成立。(3)劳动力工资扭曲主要通过扭曲收益机制、人力资本机制、消费需求机制三条作用机制实现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三者共同解释了工资扭曲对企业创新抑制效应的94.03%,其中扭曲收益机制是发挥主导作用的中介机制。第一,劳动力工资扭曲导致价格信号与真实的禀赋条件错位,阻碍要素资源结构变动对企业创新的自发促进效应,同时扭曲收益带来的低成本优势削弱企业家创新动力,扭曲收益机制解释了工资扭曲对企业创新抑制作用的46.27%。第二,劳动力工资扭曲减弱企业对员工的培训激励,同时造成高人力资本流失问题,在工资扭曲对企业创新的总效应中,有19.40%是通过人力资本机制实现的。第三,工资扭曲相对而言降低居民可支配收入,减少居民消费支出,造成需求规模和需求层次整体偏低,消费需求机制对工资扭曲的创新抑制作用的相对贡献度为28.36%。(4)劳动力工资扭曲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在不同所有制类型企业、不同要素密集型行业企业之间具有显着的差异性。第一,劳动力工资扭曲主要抑制民营企业的创新活动,对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创新无显着影响。第二,劳动力工资扭曲主要抑制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企业的创新活动,对资本密集型行业无显着影响。(5)本研究蕴含如下政策启示:第一,深化劳动要素市场化改革,发挥市场对劳动力价格的决定性作用,破除阻碍劳动力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消除劳动力工资扭曲;第二,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形成各类企业平等竞争的外部环境,激发企业创新活力;第三,加快人力资本积累,改善人力资本结构,建立创新人才激励机制,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第四,改善收入分配结构,加大减税降费力度,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激发消费潜力,增加企业创新需求。

陈元春[9](2020)在《中国大豆国际贸易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自从中国加入WTO以来,中国的国力迅速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与此相对的是,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上台以来,反复的对中国进行指责,其中之一的理由就是中国具有不正当的贸易行为,并且要求对双边的贸易协定进行重新谈判。大豆作为我国主要进口的农产品,在加入WTO以来,进口量不断攀升,在贸易协定的谈判中有重要作用,重新对我国大豆贸易进行审视在谈判中有积极作用。本文站在全球大豆贸易的高度来分析中国的大豆贸易,在全球大豆贸易中中国进口了绝大多数的大豆,美国,巴西,阿根廷,中国等国生产了绝大多数的大豆,但是美国居于支配地位。这个支配地位不仅体现在种子,生产,贸易,加工等方面,更体现在金融,补贴,贸易规则的制定上。综合来看,这些体现了美国强大的实力,也体现了美国寻求更进一步支配地位的愿望。因此研究中国的大豆贸易离不开这个大的环境。本文首先对有关贸易的理论进行了梳理,从古典贸易理论,到标准贸易模型,再到新贸易理论等,通过梳理可以对国际贸易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和了解。然后从种子,生产,加工,贸易和流通,消费对世界大豆及其产品进行了简单的刻画。最后运用劳伦斯指数,进口商品集中度指数,赫芬达尔指数,GL指数,Bruekhart指数,HIT指数等指数对我国大豆的国际贸易进行了量化。研究表明,从种子,生产,加工,贸易等各个环节,我们不仅在国际没有优势,就是在国内优势也不十分明显;我国的大豆进口量逐年创新高。由于影响贸易的因素很多,并且分为可以量化和不可以量化的,本文在第四章运用面板数据对可以量化的部分进行了面板数据分析,得出了一些基本结论。研究认为,两个国家的GDP和人口数,人均大豆消费量,汇率,国内外的大豆价格差,距离对大豆的贸易有显着的影响,其中GDP对大豆贸易有正向影响,距离对大豆的贸易量成反比关系,汇率的回归结果是正值,说明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大豆的进口,通货膨胀率对大豆的贸易量有负向影响,中国大豆的市场价与美洲三国的价格差对大豆贸易的影响并不显着,人口对大豆贸易量的影响也是负值,人均大豆消费量是对大豆的贸易量有负向影响。不可以量化的因素对大豆的国际贸易也是有很重要的影响,究竟哪些因素有很重要的影响呢?这个要结合中国所处的贸易大环境说起,中国的贸易环境是处在以美国为首的国际体系下从事的国际贸易,美国的政策指向性对中国大豆的国际贸易有重要的影响,美国农业的政策目标是支配农产品的贸易,提高劳动生产率,提供合适的补贴和提高农场主的收入,增进社会的福利。因此本文后续的写作将按照这个指向性研究对中国大豆贸易的影响。价格是经济的核心变量,价格的高低决定了资源的流向,这也是美国支配贸易的一种手段,因此第五章开展对大豆定价权的研究。本章创新性的提出如下公式:期货价格=市场价格+中间商平均利润+操纵利润+随机波动误差则:期货价格=市场价格*(1+中间商平均利润率)+操纵利润+随机波动误差我们在这里设定中间商的平均利润率是恒定的,约等于10%,因为根据经济学基本原理,如果一个行业长期保持超额利润,那么不断的资本就会进入这个行业来获取超额利润,如果一个行业长期不能获得平均利润或者亏损,那么就会不断有厂商退出这个行业,最终这个行业的利润率一定是平均利润率。同时,农产品市场是近似完全竞争市场,大豆的市场价格是在近似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均衡价格,那么从理论上讲大豆的CBOT价格也应该是均衡的,这符合一般经济学规律。通过检验可以发现大豆CBOT期货价格存在操纵行为。同时本文又设计了期货-成本(双重)价格加成差和期货-市场价格差两个指标对期货市场的价格操纵行为进行了判定。第六章分别对中美两国的大豆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定,并且将中国主要大豆的省份运用DEA法进行分解分析。研究表明中国的大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TFPG)自改革开放以来呈下降趋势,美国的大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TFPG)以3-4年为周期进行增长。对中国各省大豆的管理无效率和规模效率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中国各地相差极大。在对中美大豆农业支持政策研究的第七章,研究表明,中国对农业的整体支持没有超过中国承诺的WTO上限,但是已经非常的逼近上限;美国对大豆的支持自从2004年以来没有超过美国承诺的WTO上限;对大豆而言,中国政府对大豆提供的大量补贴对大豆产量的提高并不明显。第八章则研究了中国大豆贸易的福利效应,研究表明,大豆贸易的长期和短期的福利波动非常明显,但是总的福利是正向的。中国进口大豆总能给中国带来福利改善。本文整体研究表明,中国的大豆贸易是在以“二战”以来美国为首的国际秩序下进行的,美国通过和中国签订贸易协定获得优势,又通过操弄定价权不仅长期获得了超额利润,而且大幅减少了补贴,从而获得更大的利益。对中国来讲,应该在目前的这个框架下,结合大豆供给安全和成本最小化的目标,尽力参与具有定价权的期货市场交易;根据定价理论,据理力争最大化的运用WTO规则寻求最大的补贴额度,在国内则寻找效率最高的补贴数额;由于我国大豆进口的集中度很高,对供给风险也要做好相应的预判。

赵阳[10](2020)在《中国人口集聚对区域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蔡昉、李培林等大量学者认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受益于中国人口红利,充足的劳动力供给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然而,随着计划生育政策长期有效的执行,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发生显着变化,中国的人口红利日益消失,老龄少子化等社会问题日益凸显。2004年以来,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和区域中心城市开始普遍面临着劳动力供给不足的问题,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受到严峻的挑战。在此背景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技术进步,加快提高劳动力生产效率,成为我国各地区应对人口红利消退的一个必要选择。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进,各地方“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取得明显成效,中央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重视经济发展质量,走高质量发展道路成为各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根据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物质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是经济产出的两个重要因素,其中,劳动投入既包括劳动力数量投入和人力资本两个方面。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加快对以劳动力供给数量为主的依赖向劳动力供给质量为主的转变。因此,促进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提高地区人力资本水平,提高地区的劳动力质量。与此同时,由于中国各地区经济发展、就业机会、历史文化、自然环境、基础设施、气候条件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中国各地区人口分布不均衡特征显着。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经济因素推动的人口迁移使得我国的区域人口集聚的空间特征更加明显。人口集聚的过程包含了为了更好生活就业的大量劳动年龄人口迁移,这一定程度上推迟了人口集聚地区人口红利的消失,大量高技能人口的集聚也提高了集聚地区的人力资本水平。但是,劳动生产率与人口集聚是否存在着理论上的关联,人口集聚能否有效促进地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否存在着人口集聚促进地区劳动生产率的经验证据,以及如何通过人口集聚来促进地区劳动生产率提高仍然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为此,本文在对国内外相关理论和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探讨人口集聚与地区劳动生产率变化的关系,建立多个实证模型研究中国人口集聚对地区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并且根据研究结论和中国实际,提出促进我国人口合理集聚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对策建议,论文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与较强的现实意义,尤其是对于我国各地区如何加快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四个方面的研究:一是分析中国人口集聚与劳动生产率的空间分布特征。利用四分位图、全局自相关、局部自相关对中国人口和高技能人口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发现中国人口和高技能人口主要在东部地区集聚,并且由东部地区向内陆地区,人口集聚程度依次递减,中国人口和高技能人口空间分布具有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并且高技能人口集聚程度在近几年呈模型的上升趋势。利用极差、标准差、变异系数等指标研究中国劳动生产率差距的差距,发现中国各省的劳动生产率、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均存在较显着的差距,并且这种差距具有扩大的趋势。分析中国劳动生产率空间分布特征,发现中国省际劳动生产率的空间集聚特征明显,其集聚特征与人口空间分布特征类似,均表现出东部地区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二是实证研究中国人口集聚对省际劳动生产率的影响。以2000年至2015年各省数据为样本,选择合适指标,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中国人口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中国人口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存在显着的正向影响。进一步根据人口受教育程度将总人口分为高技能人口和低技能人口,进而从高技能人口集聚和低技能人口集聚角度出发,分别研究其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对照研究结果指出只有高技能人口集聚才对劳动生产率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考虑不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分别研究人口集聚、高技能人口集聚、低技能人口集聚对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和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再次发现低技能人口集聚影响不显着,且高技能人口集聚对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作用强于第二产业,这意味着各地区积极实施吸引人才集聚的各项政策是明智的,这更加有利于促进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实现产业升级,加快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实现。三是实证研究中国人口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影响的省际差异影响。考虑到不同省份间存在着巨大的劳动生产率差距,考察人口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是否存在着显着的地区差异,人口集聚能否有利于缩小地区间的劳动生产率差距是十分必要。为此,本文利用分位数回归模型研究人口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影响的分位数效应,研究发现人口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不存在明显的差异,高技能人口集聚对不同地区之间的劳动生产率影响存在分位数效应。这表明随着地区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升,高技能人口集聚对地区劳动生产率的正向影响会逐渐变小,高技能人口集聚具有显着的分位数效应。研究结果还指出高技能人口集聚对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影响具有显着的地区差异,存在着分位数效应,即高技能人口集聚对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和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正向作用随着地区劳动生产率水平值的提高而变小,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利用模型估计结果的系数差检验,研究高技能人口集聚对中国省际劳动生产率差距的影响,检验结果再次证实了高技能人口集聚对地区劳动生产率的作用效果与水平值的负相关关系,这意味着高技能人口集聚能够显着缩小中国省际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四是实证研究中国人口集聚对省际劳动生产率的非线性影响。尽管已经证实了人口集聚对中国省际劳动生产率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但是考虑到区域异质性和规模报酬递增机制,有必要研究人口集聚对中国省际劳动生产率的非线性影响。为此,本文利用门限回归模型,以高技能人口比例、城镇化率、人口抚养比、非农就业人口比例、信息化水平为门限变量,再次实证研究中国省际人口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影响,发现人口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存在着明显的门限效应,当一个地区的高技能人口比例越高,则该地区的人口集聚对总劳动生产率的促进作用越大,相应的一个地区的城镇化率越高、人口抚养比越低、非农就业人口比例越高、信息化水平越高,则该地区的人口集聚对总劳动生产率的促进作用越大。以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和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为因变量进行检验,实证结果再次证实了这一结论。最后,根据上述研究结论和中国地区人口经济发展实际,提出了进一步加强人口集聚程度、推动人才政策落实、进一步开放户籍政策、提高城镇化率、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加强教育、促进交流等政策建议。

二、基于指数方法的中国劳动生产率增长实证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指数方法的中国劳动生产率增长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中国生态经济的影响研究 ——基于生态效率和生态福利绩效视角的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选题意义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四节 研究框架与研究内容
    第五节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产业经济理论研究综述
        一、产业结构合理化
        二、产业结构高级化
        三、结构主义发展理论
        四、区域经济学的理论
        五、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第二节 生态效率和生态福利绩效理论研究综述
        一、生态效率
        二、生态福利绩效
        三、其他生态有关理论
    第三节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经济影响的研究综述
        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生态经济耦合机制的研究综述
        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经济间接影响的研究综述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理论分析与公式模型构建
    第一节 产业结构、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发展规律的理论分析
        一、产业结构的发展规律
        二、生态效率的发展规律
        三、生态福利绩效的发展规律
    第二节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经济直接影响和耦合的机理分析
        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效率直接影响和耦合的机理分析
        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福利绩效直接影响和耦合的机理分析
    第三节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经济间接影响的机理分析
        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效率间接影响的机理分析
        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福利绩效间接影响的机理分析
    第四节 理论模型构建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核心变量测度及生态经济指标的脱钩收敛分析
    第一节 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一、方法的选择
        二、测度的过程和结果
        三、产业结构测度结果分析
    第二节 中国生态效率
        一、方法的选择
        二、测度的过程和结果
        三、测度结果分析
    第三节 中国生态福利绩效
        一、方法选择
        二、测度的过程和结果
        三、结果分析
    第四节 脱钩分析
        一、生态效率脱钩分析
        二、生态福利绩效脱钩分析
    第五节 收敛性分析
        一、生态效率收敛性分析
        二、生态福利绩效收敛性分析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中国生态经济的直接影响分析
    第一节 耦合及解耦分析
        一、耦合分析
        二、解耦分析
    第二节 变量选取与模型设定
        一、变量和数据说明
        二、模型的设立
    第三节 基本效应的实证分析
        一、单位根检验
        二、变量处理及实证分析
    第四节 空间效应的实证分析
    第五节 稳健性检验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中国生态经济的间接影响分析
    第一节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效率的间接影响分析
        一、清洁能源的间接影响分析
        二、第二产业比重的间接影响分析
        三、互联网的间接影响分析
        四、经济增长的间接影响分析
    第二节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福利绩效的间接影响分析
        一、清洁能源的间接影响分析
        二、循环经济的间接影响分析
        三、经济增长的间接影响分析
        四、城镇化的间接影响分析
    第三节 生态效率视角清洁能源的门槛效应研究及DID分析
        一、清洁能源生态效率门槛效应研究
        二、DID分析
    第四节 生态福利绩效视角清洁能源、循环经济的门槛效应研究及DID分析
        一、门槛效应研究
        二、DID分析
    第五节 稳健性检验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经济影响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第一节 如何判断产业结构、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的优劣
    第二节 某些国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的分析
        一、美国产业结构与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的分析
        二、德法英产业结构与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的分析
        三、日本产业结构与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的分析
    第三节 国际案例分析及启示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第二节 相关政策建议
    第三节 后续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简历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2)我国林业产业集聚特征、机理及增长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林业及相关产业分类
        1.4.2 产业集聚及林业产业集聚
        1.4.3 林业产业集聚空间范围界定
        1.4.4 林业经济增长及其效率
    1.5 研究方案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框架
        1.5.3 研究方法
        1.5.4 技术路线
    1.6 本研究的创新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产业集聚理论
        2.1.1 静态视角的产业集聚影响因素研究
        2.1.2 动态过程视角的产业集聚演进研究
        2.1.3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2.2 经济增长理论
        2.2.1 古典经济增长研究
        2.2.2 新古典经济增长研究
        2.2.3 内生经济增长研究
        2.2.4 经济增长效率测度研究
    2.3 理论评述及研究启示
第三章 我国林业产业集聚的概况及测度
    3.1 我国林业产业发展的区域差异
    3.2 我国林业产业集聚水平的测度及比较
        3.2.1 产业集中度(CR_n)
        3.2.2 空间基尼(G)系数
        3.2.3 区位熵(LQ)系数
    3.3 我国林业产业集聚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3.3.1 林业产业集聚存在空间相关性的判断
        3.3.2 林业产业集聚的空间相关性检验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林业三次产业集聚互动关系研究
    4.1 我国林业三次产业集聚的初步考察
        4.1.1 林业产业集聚度内部结构分析
        4.1.2 林业三次产业集聚度的区域差异
    4.2 我国林业三次产业集聚互动机理分析
        4.2.1 林业三次产业集聚互动关系的直观考察
        4.2.2 林业三次产业集聚互动机理分析
    4.3 我国林业三次产业集聚互动机制的实证分析
        4.3.1 模型构建及参数设定
        4.3.2 模型实证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林业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5.1 我国林业产业集聚机理分析
        5.1.1 产业集聚的基本逻辑
        5.1.2 构建林业产业集聚影响因素分析框架
    5.2 我国林业产业集聚机制的实证分析
        5.2.1 模型构建及变量选择
        5.2.2 模型实证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林业产业集聚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
    6.1 我国林业经济增长的衡量及其空间差异
        6.1.1 我国林业经济增长的衡量及描述分析
        6.1.2 林业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6.2 我国林业产业集聚对林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分析
    6.3 我国林业产业集聚影响林业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6.3.1 模型构建及变量选择
        6.3.2 模型实证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我国林业产业集聚对林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研究
    7.1 我国林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和分析
        7.1.1 测度方法
        7.1.2 测度指标的描述分析
        7.1.3 林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7.2 我国林业产业集聚影响林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机理分析
    7.3 我国林业产业集聚影响林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分析
        7.3.1 模型构建及指标选择
        7.3.2 模型实证结果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及研究展望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研究展望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3)中国高技术产业集聚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产业集聚概念的文献综述
        1.2.2 关于产业集聚测度方法的文献综述
        1.2.3 关于产业集聚效应的文献综述
        1.2.4 关于高技术产业集聚的文献综述
        1.2.5 文献评述
    1.3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论文框架
    1.4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1.4.1 可能的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产业集聚
        2.1.2 高技术产业
        2.1.3 高技术产业集聚
    2.2 产业集聚的基础理论
        2.2.1 马歇尔的产业区理论
        2.2.2 韦伯的工业区位论
        2.2.3 熊彼特的创新产业集聚论
        2.2.4 克鲁格曼的中心外围理论
        2.2.5 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
第3章 高技术产业集聚的形成动因及效应机理
    3.1 高技术产业集聚的形成动因
        3.1.1 资源优势
        3.1.2 规模经济递增
        3.1.3 知识外溢
        3.1.4 政府引导
    3.2 高技术产业集聚的效应机理
        3.2.1 高技术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
        3.2.2 高技术产业集聚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机理
        3.2.3 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机理
第4章 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及产业集聚时空格局演变分析
    4.1 中国高技术产业及其细分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4.1.1 高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4.1.2 高技术产业细分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4.2 中国高技术产业集聚时空格局演变分析
        4.2.1 产业集聚水平测度方法
        4.2.2 产业集聚水平的时空演变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高技术产业集聚的经济增长效应
    5.1 相关文献借鉴
        5.1.1 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线性效应
        5.1.2 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效应
    5.2 面板回归模型的选择
        5.2.1 线性回归——静态面板模型
        5.2.2 非线性回归——门槛面板模型
    5.3 实证结果与分析
        5.3.1 模型的设定
        5.3.2 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5.3.3 平稳性检验
        5.3.4 静态面板回归结果分析
        5.3.5 门槛面板回归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国高技术产业集聚的技术创新效应
    6.1 相关文献借鉴
    6.2 空间计量模型的选择
        6.2.1 空间自回归模型
        6.2.2 空间误差模型
    6.3 实证结果与分析
        6.3.1 模型的设定
        6.3.2 空间权重矩阵的设定
        6.3.3 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6.3.4 空间相关性检验
        6.3.5 空间计量回归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中国高技术产业集聚的劳动生产率效应
    7.1 相关文献借鉴
    7.2 动态面板模型
        7.2.1 差分GMM
        7.2.2 水平GMM
        7.2.3 系统GMM
    7.3 实证结果与分析
        7.3.1 模型设定
        7.3.2 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7.3.3 结果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4)经济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研究目标
    1.2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1.2.1 经济集聚
        1.2.2 环境污染排放强度
        1.2.3 能源强度
        1.2.4 能源效率
        1.2.5 绿色经济效率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结构安排
        1.3.4 研究重点和难点
    1.4 研究方法和可能创新
        1.4.1 研究方法
        1.4.2 可能的创新
2 文献综述
    2.1 经济集聚的动力和机制研究
        2.1.1 经济集聚的源动力
        2.1.2 经济集聚的外部动力
        2.1.3 经济集聚的理论机制
    2.2 经济集聚的环境效应研究
        2.2.1 经济集聚环境外部性相关理论假说
        2.2.2 经济集聚的负环境效应研究
        2.2.3 经济集聚的正环境效应研究
        2.2.4 经济集聚对环境污染的非线性关系研究
    2.3 经济集聚和能源效率的关系研究
        2.3.1 经济集聚抑制能源效率的研究
        2.3.2 经济集聚促进能源效率的研究
        2.3.3 经济集聚对能源效率的非线性关系研究
    2.4 经济集聚的经济效应研究
        2.4.1 经济集聚对经济增长的理论研究
        2.4.2 经济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2.4.3 经济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研究
    2.5 研究评述
3 经济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影响的理论机制分析
    3.1 经济集聚效应的理论分析
        3.1.1 经济集聚的规模效应分析
        3.1.2 经济集聚的技术效应分析
        3.1.3 经济集聚的产业产品结构效应分析
        3.1.4 经济集聚的政策环境效应分析
    3.2 经济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影响的综合分析
    3.3 数理模型构建和分析
        3.3.1 经济集聚对环境污染排放强度的数理模型
        3.3.2 经济集聚对能源效率的数理模型
        3.3.3 经济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数理模型
    3.4 本章小结
4 经济集聚水平的空间分析
    4.1 经济集聚的测算方法
    4.2 数据说明与来源
    4.3 经济集聚的测算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经济集聚对环境污染排放影响的实证分析
    5.1 经济集聚对污染排放强度影响的实证模型构建
        5.1.1 非空间面板实证模型构建
        5.1.2 空间面板实证模型构建
        5.1.3 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5.2 经济集聚对污染排放强度的非空间面板实证检验
        5.2.1 经济集聚对二氧化硫排放强度的环境污染效应检验
        5.2.2 经济集聚对工业废水排放强度的环境污染效应检验
        5.2.3 经济集聚对烟(粉)尘排放强度的环境污染效应检验
        5.2.4 经济集聚对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环境污染效应检验
    5.3 经济集聚对污染排放强度的空间面板实证检验
        5.3.1 空间相关性检验
        5.3.2 计量结果分析
    5.4 能源强度对环境污染排放强度的实证检验模型
    5.5 本章小结
6 经济集聚对能源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6.1 能源效率的测算方法及其结果分析
        6.1.1 能源效率的常用测算方法介绍
        6.1.2 能源效率的测算方法选择
        6.1.3 指标选取和数据处理
        6.1.4 能源效率的测算结果分析
    6.2 经济集聚对能源效率影响的实证模型构建
        6.2.1 实证模型构建
        6.2.2 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6.3 经济集聚对能源效率影响的实证检验
        6.3.1 描述性统计
        6.3.2 空间相关性检验
        6.3.3 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不同经济集聚程度对绿色经济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7.1 绿色经济效率评价指标的构建
        7.1.1 绿色经济效率的评价方法
        7.1.2 绿色经济效率评价指标的选取
        7.1.3 绿色经济效率的测算结果分析
    7.2 经济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影响实证模型构建
        7.2.1 实证模型构建
        7.2.2 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7.3 实证检验
        7.3.1 描述性统计与平稳性检验
        7.3.2 空间相关性检验
        7.3.3 结果分析
        7.3.4 对内生性问题的进一步处理
    7.4 本章小结
结论
    主要研究结论
    相关政策启示
    主要贡献
    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5)要素禀赋、结构升级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基于县域面板数据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和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概念界定及数据来源
        1.3.1 研究方法
        1.3.2 概念界定
        1.3.3 数据来源
    1.4 分析框架、论文结构及技术路线
        1.4.1 分析框架
        1.4.2 论文结构
        1.4.3 技术路线图
    1.5 创新点与不足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要素禀赋理论
        2.1.2 要素稀缺诱致性技术进步理论
        2.1.3 产业结构演变理论
        2.1.4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有关要素禀赋与产业(农业)结构的研究文献
        2.2.2 有关产业(农业)结构变迁与升级的研究文献
        2.2.3 有关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文献
        2.2.4 有关产业(农业)结构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文献
    2.3 文献评述
第三章 理论分析与数理模型构建
    3.1 要素禀赋对农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3.1.1 理论分析
        3.1.2 数理推导
    3.2 农业结构升级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3.2.1 理论分析
        3.2.2 数理推导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县域要素禀赋与农业结构升级的动态演变
    4.1 测度方法与数据处理
        4.1.1 测度方法
        4.1.2 数据处理
    4.2 农业要素禀赋动态演变趋势分析
        4.2.1 农业要素禀赋系数动态演变趋势
        4.2.2 农业要素禀赋结构动态演变趋势
    4.3 农业结构升级动态演变趋势分析
        4.3.1 县域整体农业结构升级动态演变趋势
        4.3.2 不同区域农业结构升级动态演变趋势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要素禀赋对农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5.1 研究方法与变量设定
        5.1.1 研究方法
        5.1.2 变量设定
    5.2 空间相关检验
        5.2.1 空间相关关系检验
        5.2.2 多重共线性检验
        5.2.3 BP及 Hausman检验
    5.3 实证结果分析
        5.3.1 县域整体实证结果分析
        5.3.2 不同区域实证结果分析
        5.3.3 稳健性检验
    5.4 影响机理讨论——基于技术进步偏向视角
        5.4.1 指数测度
        5.4.2 匹配分析
        5.4.3 实证检验
        5.4.4 稳健性检验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测度、变化及收敛分析
    6.1 研究方法及数据处理
        6.1.1 研究方法
        6.1.2 数据处理
    6.2 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测度及动态演变
        6.2.1 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测度
        6.2.2 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动态演变趋势
    6.3 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收敛检验及分析
        6.3.1 δ收敛及分析
        6.3.2 绝对β收敛及分析
        6.3.3 条件β收敛及影响因素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构升级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7.1 研究方法与变量设定
        7.1.1 研究方法
        7.1.2 变量设定
    7.2 空间相关检验
        7.2.1 空间相关关系检验
        7.2.2 多重共线性检验
        7.2.3 BP及 Hausman检验
    7.3 实证结果分析
        7.3.1 空间计量模型的估计结果
        7.3.2 门槛回归模型的估计结果
    7.4 稳健性检验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效应分析
    8.1 研究方法
    8.2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对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的效应分析
        8.2.1 贡献率测度
        8.2.2 贡献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8.2.3 稳健性检验
    8.3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效应分析
        8.3.1 变量设定
        8.3.2 空间相关检验
        8.3.3 实证结果分析
        8.3.4 稳健性检验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结论
    9.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情况

(6)人民币汇率波动与中国经济增长相互影响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汇率变动对经济增长的文献综述
        1.2.2 经济增长对汇率变动的文献综述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对象、思路以及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方法
        1.3.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2章 人民币汇率体系的演变过程及趋势分析
    2.1 人民币汇率体系的演变
    2.2 人民币汇率变动的趋势分析
第3章 汇率与经济增长相互影响理论分析与模型介绍
    3.1 汇率影响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
        3.1.1 汇率影响经济增长的贸易机制
        3.1.2 汇率影响经济增长的投资机制
    3.2 经济增长影响汇率的相关理论—基于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
        3.2.1 购买力平价理论
        3.2.2 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理论
        3.2.3 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的数学推导
        3.2.4 验证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两个步骤
    3.3 模型的选择及数据来源
        3.3.1 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模型)
        3.3.2 变量的选取和数据来源
第4章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4.1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贸易机制实证分析
        4.1.1 中国进出口贸易现状
        4.1.2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4.2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投资机制实证分析
        4.2.1 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现状
        4.2.2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第5章 中国经济增长对人民币汇率变动影响的实证分析
    5.1 可贸易部门和不可贸易部门的划分
    5.2 中美两国两部门相对劳动生产率的比较
        5.2.1 中美两国两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比较分析
        5.2.2 中美两国相对劳动生产率的比较
    5.3 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实证分析
第6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6.2.1 从汇率制度的角度
        6.2.2 从对外贸易的角度
        6.2.3 外商投资的角度
        6.2.4 其他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7)中印产业结构变动及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2 中印产业结构变动的研究现状
        1.2.1 中国产业结构变动的研究现状
        1.2.2 印度产业结构变动的研究现状
        1.2.3 中印产业结构变动的比较研究现状
        1.2.4 中印产业结构变动的研究现状简评
    1.3 国内外关于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现状
        1.3.1 国内关于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现状
        1.3.2 国外关于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关于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研究简评
    1.4 创新与不足
        1.4.1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1.4.2 论文的难点和不足之处
    1.5 论文结构安排
第2章 产业结构优化变动理论
    2.1 传统的产业结构优化变动理论
        2.1.1 配第—克拉克定理
        2.1.2 库兹涅茨的产业结构优化变动法则
        2.1.3 钱纳里的跨国模型
        2.1.4 工业化内部结构合理化标准——霍夫曼定理
    2.2 现代产业结构优化变动理论
        2.2.1 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2.2.2 产业结构的高度化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印产业结构变动过程比较
    3.1 中印产业结构的初始状况比较
    3.2 建国后至20 世纪80 年代初的产业结构变动比较
        3.2.1 中国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及产业结构变动
        3.2.2 印度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及产业结构变动
        3.2.3 中印建国后至20 世纪80 年代初产业结构变动比较小结
    3.3 中印改革后的工业政策调整及产业结构变动比较
        3.3.1 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工业政策调整和产业结构变动
        3.3.2 印度改革后的工业政策调整和产业结构变动
        3.3.3 中印改革开放后产业结构变动比较小结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印产业结构现状比较及原因分析
    4.1 中印产业结构规模比较
        4.1.1 中印产业结构规模比较——三次产业划分角度
        4.1.2 中印产业结构规模比较——27 个部门划分角度
    4.2 中印产业结构质量比较
        4.2.1 中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
        4.2.2 中国产业结构高度化程度
        4.2.3 印度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
        4.2.4 印度产业结构高度化程度
    4.3 中印产业结构差异性原因分析
        4.3.1 需求因素
        4.3.2 供给因素
        4.3.3 政策因素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印经济增长绩效及驱动因素比较
    5.1 中印经济增长绩效比较
        5.1.1 中印两国改革前后的GDP和 GDP增速比较
        5.1.2 中印两国改革前后的人均GDP和人均GDP增速比较
        5.1.3 中印失业状况比较
        5.1.4 中印劳动生产率比较
        5.1.5 中印通货膨胀情况比较
        5.1.6 中印收入不平等程度比较
    5.2 中印经济增长驱动因素比较——产业结构变动视角
        5.2.1 领先的“中国制造”和落后的“印度制造”
        5.2.2 中国侧重“制造业”而印度侧重“信息通讯业”
        5.2.3 领先的“印度服务”和后起之秀的“中国服务”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印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6.1 产业结构变动影响经济增长的机理
        6.1.1 结构红利假说
        6.1.2 结构主义的资源逐效率配置论
        6.1.3 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分工组织演进论”
        6.1.4 改造传统产业、催生新兴产业的创新论
    6.2 中印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6.2.1 结构效应——扩展的偏离-份额法
        6.2.2 计量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6.2.3 对印度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的回归分析
        6.2.4 对中国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的回归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7.2 启示
        7.2.1 产业结构优化是经济高质量发展之根本
        7.2.2 市场在产业结构变动及调整中起决定性作用
        7.2.3 政府在产业结构变动及调整的政策和引导上“有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劳动力工资扭曲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与意义
        1.2.1 研究问题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主要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劳动力工资扭曲相关研究
        2.1.1 劳动力工资扭曲的内涵
        2.1.2 劳动力工资扭曲的测度
        2.1.3 劳动力工资扭曲的形成原因
        2.1.4 劳动力工资扭曲的经济效应
    2.2 企业创新相关研究
        2.2.1 企业创新的内涵
        2.2.2 企业创新的测度
        2.2.3 企业创新的影响因素
    2.3 劳动力工资扭曲与企业创新相关研究
        2.3.1 劳动力成本与企业创新
        2.3.2 要素市场扭曲与企业创新
        2.3.3 劳动力工资扭曲与企业创新的直接研究
    2.4 文献述评
3 劳动力工资扭曲对企业创新作用机制的理论分析
    3.1 劳动力工资扭曲、扭曲收益机制与企业创新
        3.1.1 扭曲收益机制的理论基础
        3.1.2 劳动力工资扭曲对扭曲收益的影响
        3.1.3 扭曲收益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3.2 劳动力工资扭曲、人力资本机制与企业创新
        3.2.1 人力资本机制的理论基础
        3.2.2 劳动力工资扭曲对人力资本的影响
        3.2.3 人力资本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3.3 劳动力工资扭曲、消费需求机制与企业创新
        3.3.1 消费需求机制的理论基础
        3.3.2 劳动力工资扭曲对消费需求的影响
        3.3.3 消费需求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3.4 劳动力工资扭曲对企业创新作用机制的综合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中国劳动力市场与企业创新的现实考察
    4.1 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历程
        4.1.1 计划就业时期(1949-1977 年)
        4.1.2 双轨制就业时期(1978-1991 年)
        4.1.3 市场化配置全面展开时期(1992-2001 年)
        4.1.4 市场快速壮大和规范化时期(2002-2012 年)
        4.1.5 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新时期(2013 年至今)
    4.2 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现状分析
        4.2.1 劳动力资源状况
        4.2.2 城乡收入差距
        4.2.3 行业工资差距
        4.2.4 所有制工资差距
    4.3 中国企业创新的现状分析
        4.3.1 企业创新意识
        4.3.2 企业创新投入
        4.3.3 企业创新产出
    4.4 本章小结
5 中国劳动力工资扭曲的测度与结果分析
    5.1 基于微观企业数据的劳动力工资扭曲测度与结果分析
        5.1.1 生产函数模型
        5.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5.1.3 企业劳动力工资扭曲测度结果分析
    5.2 基于微观个体数据的劳动力工资扭曲测度与结果分析
        5.2.1 理论模型
        5.2.2 计量模型与数据说明
        5.2.3 个体劳动力工资扭曲测度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劳动力工资扭曲对企业创新影响的实证分析
    6.1 劳动力工资扭曲对企业创新影响的计量模型设定
        6.1.1 基准回归模型设定与变量选择
        6.1.2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6.2 劳动力工资扭曲对企业创新影响的主要实证结果分析
        6.2.1 基准回归结果与分析
        6.2.2 内生性问题处理
    6.3 劳动力工资扭曲对企业创新影响的稳健性检验
        6.3.1 设定不同类型生产函数
        6.3.2 替换劳动力工资扭曲指标
        6.3.3 考虑零值偏误
        6.3.4 考察工资向上扭曲的情况
    6.4 本章小结
7 劳动力工资扭曲对企业创新作用机制的实证分析
    7.1 计量模型设定
        7.1.1 中介效应逐步回归模型
        7.1.2 中介效应系数乘积检验方法
    7.2 劳动力工资扭曲对企业创新影响的扭曲收益机制检验
        7.2.1 中介变量指标选取
        7.2.2 回归结果与分析
        7.2.3 稳健性检验
    7.3 劳动力工资扭曲对企业创新影响的人力资本机制检验
        7.3.1 中介变量指标选取
        7.3.2 回归结果与分析
        7.3.3 稳健性检验
    7.4 劳动力工资扭曲对企业创新影响的消费需求机制检验
        7.4.1 中介变量指标选取
        7.4.2 回归结果与分析
        7.4.3 稳健性检验
    7.5 劳动力工资扭曲对企业创新作用机制的贡献分解
        7.5.1 总体中介效应分析
        7.5.2 作用机制的贡献分解
    7.6 本章小结
8 劳动力工资扭曲对企业创新异质性影响的实证分析
    8.1 劳动力工资扭曲对不同所有制企业创新的影响
        8.1.1 子样本回归结果
        8.1.2 差异化影响的成因分析
    8.2 劳动力工资扭曲对不同要素密集型行业企业创新的影响
        8.2.1 子样本回归结果
        8.2.2 差异化影响的成因分析
    8.3 本章小结
9 研究结论、对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对策建议
        9.2.1 深化劳动要素市场化改革,消除劳动力工资扭曲
        9.2.2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9.2.3 优化人力资本结构,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9.2.4 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企业创新需求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B.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
    C.附表
    D.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9)中国大豆国际贸易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概况
        一 国际贸易的概念
        二 国内研究概况
        三 国外研究概况
    第三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 研究拟解决的问题
        二 研究思路与写作框架图
        三 研究方法
        四 可能的创新与未来研究方向
第一章 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古典贸易理论
        一 绝对优势理论
        二 比较优势理论
    第二节 新古典贸易理论
        一 要素禀赋理论
        二 里昂惕夫悖论
        三 HOV模型
    第三节 引力模型及其应用
        一 引力模型
        二 引力模型实证应用的定理
    第四节 贸易措施
        一 关税
        二 区域贸易协定
        三 出口补贴和进口配额
    第五节 标准贸易模型
    第六节 新贸易理论
        一 产业内贸易理论
        二 相互倾销理论
        三 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递增理论
第二章 世界大豆概况
    第一节 生产
    第二节 加工
    第三节 贸易和流通
    第四节 消费
第三章 中国大豆的国际贸易结构
    第一节 进口商品结构分析
    第二节 进口商品结构相关指数分析
        一 结构变化指数
        二 进口集中度指数
        三 产品分散度指数
    第三节 产业内贸易相关指数分析
        一 Bruelhart指数
        二 HIT指数
第四章 中国大豆国际贸易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第一节 主要大豆生产国概况分析
        一 巴西农业概况
        二 美国农业概况
        三 中国农业概况
    第二节 理论基础和数据来源
        一 万有引力模型
        二 中国大豆进口影响因素分析
        三 实证分析
第五章 大豆定价权研究
    第一节 定价的方法
    第二节 中美大豆价格关系研究
    第三节 大豆期货价格与成本的关系
        一 美国大豆价格分析
        二 中国大豆价格分析
        三 中美大豆价格比较
    第四节 大豆期货市场操纵研究
    第五节 大豆期货价格的几个特点
第六章 中美大豆全要素生产率研究
    第一节 中美大豆生产概述
    第二节 理论模型和数据来源
        一 理论模型
        二 数据来源及说明
    第三节 实证分析
        一 中国大豆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分析
        二 美国大豆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分析
    第四节 中国大豆主产省(区市)研究
        一 理论模型
        二 数据来源
        三 实证分析
第七章 中美大豆补贴对贸易的影响
    第一节 中国农业支持政策演变
    第二节 《农业协定》
    第三节 中国加入WTO时承诺
        一 对农业的承诺
        二 对农业支持措施的承诺
    第四节 中国补贴的测算
        一 计算方法和数据来源
        二 农业“黄箱”补贴的测算
        三 农业的单项补贴值和总补贴值
    第五节 美国大豆补贴分析
    第六节 中国对大豆的补贴是否提高了产量
        一 模型和数据来源
        二 大豆产量影响因素分析
    第七节 实证分析
第八章 大豆贸易的福利分析
    第一节 理论模型和数据来源
    第二节 进口大豆的弹性值估计
    第三节 大豆进口福利的长短期分析
第九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10)中国人口集聚对区域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文章结构
        1.2.1 研究内容
        1.2.2 文章结构
    1.3 研究方法与文章创新
        1.3.1 研究方法
        1.3.2 文章的创新之处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人口集聚
        2.1.2 劳动生产率
    2.2 人口集聚理论与研究综述
        2.2.1 人口集聚的成因
        2.2.2 人口集聚的效应
    2.3 劳动生产率理论与研究综述
        2.3.1 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因素
        2.3.2 人口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人口集聚特征与劳动生产率区域差异
    3.1 中国人口集聚度量与区域比较
        3.1.1 人口集聚测量指标
        3.1.2 人口集聚程度的省际比较与分析
    3.2 中国人口空间集聚特征识别
        3.2.1 人口空间分布情况分析
        3.2.2 莫兰指数简介
        3.2.3 全局自相关分析
        3.2.4 局部自相关分析
    3.3 中国劳动生产率度量与区域比较
        3.3.1 劳动生产率测量指标
        3.3.2 各省劳动生产率简单比较
        3.3.3 各省劳动生产率差距度量
    3.4 中国人口与劳动生产率空间集聚的关联性分析
        3.4.1 劳动生产率空间集聚特征识别
        3.4.2 人口与劳动生产率空间分布耦合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人口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影响的实证研究
    4.1 人口集聚促进劳动生产率提升的机制分析
        4.1.1 人口集聚能够促进学习
        4.1.2 人口集聚提高匹配效率
    4.2 人口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影响的实证研究
        4.2.1 面板数据模型及估计方法
        4.2.2 实证模型与指标选取
        4.2.3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4.2.4 实证结果与分析
    4.3 高低技能人口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影响分析
        4.3.1 相关性分析
        4.3.2 实证结果与分析
    4.4 人口集聚对第二与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分析
        4.4.1 相关性分析
        4.4.2 实证结果与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人口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影响的地区差异研究
    5.1 分位数回归方法简介
    5.2 人口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化影响
        5.2.1 总体人口集聚影响的分位数效应
        5.2.2 高低技能人口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影响分析
    5.3 高技能人口集聚对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化影响
        5.3.1 高技能人口集聚对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影响
        5.3.2 高技能人口集聚对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影响
        5.3.3 高技能人口集聚对总劳动生产率影响的系数差检验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国人口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非线性影响研究
    6.1 人口集聚对劳动生产率非线性影响的理论分析
        6.1.1 区域异质性下的人口集聚作用差异
        6.1.2 人口集聚影响的边际效应递增
    6.2 非线性实证模型构建
        6.2.1 门限面板回归方法简介
        6.2.2 门限变量选取
    6.3 实证结果与分析
        6.3.1 人口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非线性影响
        6.3.2 人口集聚对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非线性影响
        6.3.3 人口集聚对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的非线性影响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四、基于指数方法的中国劳动生产率增长实证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中国生态经济的影响研究 ——基于生态效率和生态福利绩效视角的比较分析[D]. 顾典.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1(12)
  • [2]我国林业产业集聚特征、机理及增长效应研究[D]. 魏肖杰. 南京林业大学, 2021(02)
  • [3]中国高技术产业集聚效应研究[D]. 张彩云. 吉林大学, 2020(03)
  • [4]经济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研究[D]. 林小希.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0(11)
  • [5]要素禀赋、结构升级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基于县域面板数据的分析[D]. 李明文.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8)
  • [6]人民币汇率波动与中国经济增长相互影响的实证研究[D]. 王丹丹. 沈阳工业大学, 2020(06)
  • [7]中印产业结构变动及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比较研究[D]. 孙晓华. 吉林大学, 2020(08)
  • [8]劳动力工资扭曲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 顾冉. 重庆大学, 2020(02)
  • [9]中国大豆国际贸易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陈元春.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10]中国人口集聚对区域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研究[D]. 赵阳. 吉林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基于指数法的中国劳动生产率增长实证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