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用的计算机温度采集系统

一种实用的计算机温度采集系统

一、一种实用的计算机温度采集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吴智强[1](2019)在《基于地雷声振特性的声共振探雷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由于雷场环境的复杂性和地雷种类的多样性,地雷的有效探测一直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尤其是塑料地雷因为与土壤环境的电磁特性差异较小,难以被最常用的探雷工具——金属探测器有效探测。自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地雷行动处及其他国际人道主义机构联合号召研发有效的探雷技术以来,涌现出了多种基于不同原理的探雷方法。其中,基于地雷的顺性较大这一机械特性的声-地震耦合探雷方法,在金属、非金属地雷的探测上均已表现出良好的应用潜力,但距离实用化的探雷工程系统仍需做大量研究工作。本文基于声波和地震波理论对声-地震耦合机理进行了系统分析,用基于传递函数的数值方法对雷场土壤环境因素之于探测信号特征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参数化分析,进一步丰富了声波探雷理论体系。自主设计并搭建了接触式声-地震耦合探雷、声-光探雷信号特征研究、声-光探雷工程研究等三套实验系统,取得了较好的实验结果,为声波探雷工程系统的研制提供了实验基础和模型借鉴。同时,本文还针对一种基于加速度计的新型探雷针提出了优化设计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智能探雷针的设计方案,为解决声波探雷方法在某些特定雷场环境下的探测局限提供了一种多传感器融合的参考方案。本文的主要工作及创新点如下:(1)基于声学和地震波理论,对声-地震耦合探雷原理进行了系统分析基于透射、反射等声学和地震波原理,对声波耦合到土壤中形成地震波的声-地震耦合机制进行了系统性分析。声-地震耦合过程所形成的慢纵波主要在土壤的流体相成分中传播,在遇到与土壤流体相成分的阻抗率相差较大的地雷时,会发生强烈反射,同时激励顺性较大的雷盖产生显着的谐振特征,引起其地雷上方的地表振动特征发生明显变化,进而能被高灵敏度的振动传感器检测和识别。(2)基于数值分析方法,研究了雷场土壤环境对声波探雷信号特征的影响机制推导了声波探雷模型的传递函数,通过实验测定了其中的相关参数,在此基础上针对土壤的力学特性和埋设深度等雷场土壤环境因素之于声波探雷信号特征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参数化的数值分析,为声波探雷的工程分析提供了一种新方法,进一步丰富了声波探雷的理论体系。(3)搭建了三套具有不同侧重点的声波探雷实验系统,用以研究地雷声振特性根据实验条件的发展和硬件设备的性能特点,先后搭建了一套用于验证声波探雷技术可行性的接触式声波探雷实验系统、一套用于研究探雷信号特征的非接触式声-光探雷实验系统和一套基于指向性声源的声-光探雷工程研究实验系统,逐步推进声波探雷技术向工程应用发展。此外,实验结果证实了基于声波探雷模型传递函数的数值分析方法在探雷工程研究上的有效性。(4)对一种基于加速度计的新型探雷针提出了优化设计方法一种基于加速度计的新型探雷针是声波探雷原理与传统探雷针技术相融合的产物,可补足声波探雷方法在反登陆作战中常见的一些雷场环境下的探测局限。本文研究了该探雷针的部件参数对检测信号的影响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能提高探雷针探测性能的优化设计方法。最后,提出了一种实用型智能探雷针的概念设计。

陈鹏飞[2](2015)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分析测试软件开发及定性分析方法研究》文中提出分析测试软件是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仪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围绕分析测试软件的开发以及定性分析方法的研究展开了工作。针对分析测试软件需求不断变化的问题,在研究MVC架构和插件机制的基础上,提出层次化插件式分析测试软件体系架构,通过软件横向分层和纵向分功能分化了复杂的系统,弱化了模块间依赖性;针对可预见性的改动,通过插件机制,增强了软件的可扩展性,使软件的二次开发成为可能。在层次化插件式分析测试软件体系架构下,开发了LIBS分析测试软件。研究了LIBS数据GAML格式下的存储和解析,为进一步推进建设通用规范的LIBS数据存储格式创造条件。将基于连续小波变换的脊线寻峰法引入到LIBS中,提出一套脊线校正方法,对脊线寻峰法进行改进,实现了LIBS数据的自动寻峰;研究了基于余弦相似度的元素识别算法;最后通过对标准样品的实测进行了分析测试软件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软件具备数据采集和定性分析能力。

孙健[3](2015)在《机载双天线大气过冷水探测毫米波辐射计的研制》文中研究表明微波辐射计是高灵敏度噪声接收机,通过接收被探测目标的微波辐射信息,并进行有效的反演能够获取相应的物理特性。近几十年来,微波辐射计已被广泛地应用于陆地、海洋、大气遥感并拓展至军事、医疗、安全检测等众多领域。云液态含水量是一个极为重要的云物理参数,而云中过冷水含量则是人工影响天气领域中受到特别关注的物理量。目前由于测量手段不多,已有的仪器又各有其局限,结果造成云液态水和过冷水含量定量资料十分缺乏。在已有的探测手段中,地基(地对空)微波辐射计以其高时间分辨率、高探测精度、可无人值守连续工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从混合相态的云中探测出过冷液水含量等一系列特点,在中小尺度和人工增雨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成为一种新型的测量云液水的工具。但是,地基仪器难以快速移动,限制了它的探测范围,难以满足中小尺度研究的需要。相较于地基微波辐射计,机载微波辐射计不仅继承了前者的高时间分辨率、高探测精度、可自动连续工作等一系列优点,更能够直接飞入目标区域进行探测,极大地扩展了探测的范围及灵活性,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研制机载对空毫米波辐射计时,首先遇到的挑战是微弱信号的测量问题:仪器在几公里的高度上接收到的冷空背景向下的辐射亮温,要比在地面接收到的更低,有时可能只有几K(开尔文)。因此,机载对空探测对仪器测量微弱信号的能力要求特别高,制造这种仪器至今仍是国内外技术上的难点。论文在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航空多频被动微波遥感器的集成与升级”(KZCX2-YW-JS30)资助下,以及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和吉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的协助下展开研究工作,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1.在深入分析已有多种型式微波辐射计工作原理的基础上,采用了基于软件补偿算法的数字增益自动补偿技术方案,有效消除了系统增益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为了实现在冷空背景下检测出过冷水亮温的变化小量,提出并采用了噪声注入技术。将固态噪声源产生的部分噪声信号直接耦合到天线端,适当地提高了接收信号的强度。2.依据层析法反演高空云液水二维或三维空间分布的原理,提出了双天线观测体制,即由两个成固定夹角的介质透镜天线组成了辐射计的天线系统。并通过仿真实验对两个天线的观测仰角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角度分别为(30,90)。3.在进行机载遥感观测时,机箱内的物理温度从地面的高温快速变化到高空的低温。针对这一温度条件的变化,提出了对微波辐射计探测数据进行单点和多点环境温度变化修正方法。利用最小二乘回归法建立接收机内各温度敏感元件的物理温度与测量误差之间的关系,在两点定标方程表达式基础上获得双天线的温度修正方程,有效减小了由于辐射计工作环境温度变化引起的器件性能漂移所导致的测量误差。4.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成功研制出一台机载双天线大气过冷水探测毫米波辐射计,其工作中心频率为31.65GHz,灵敏度优于0.2K,线性度优于0.9995,亮度温度测量范围10~350K,系统稳定性优于1.5K,天线波束角4.2,工作环境温度-20~+50℃。论文的研究工作为云中液态水和过冷水含量定量测量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和设备,将提高人工增雨作业的效率和有效性,更好地服务于大气科学研究和农业生产。

秦大力[4](2014)在《基于知识管理的设备故障智能诊断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设备维护与故障诊断是现代制造企业适应全球化进程的重要保障。先进的设备维护与故障诊断模式研究及应用将在保证企业生产的安全、有序进行的同时,提高生产设备或装置的可靠性与有效性。作为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故障识别方法相结合的诊断维护模式,智能故障诊断(Intelligent Fault Diagnosis,IFD)能够整合诊断维护知识的推理决策功能,通过诊断知识的高效管理和维护流程的动态配置,实现诊断推理结果与维护决策的最优化。诊断维护知识是智能故障诊断的核心资源和诊断维护过程的关键支撑要素。智能故障诊断通过有效地获取、传递、处理、共享诊断信息,以智能化的诊断推理和灵活的诊断策略对监控对象的运行状态及故障作出正确判断与决策,从而提高诊断维护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并为诊断维护知识资源的高效管理提供支持。为了有效提升智能故障诊断中的诊断维护知识管理水平,本文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大型风力发电机组状态监控与故障诊断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09AA04Z414)的资助下,对基于知识的智能故障诊断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性成果有(1)结合诊断维护知识资源管理的需求,提出了基于知识的智能故障诊断(Knowledge-Orient Intelligent Diagnosis,KOID)模型。KOID模型以诊断维护本体为基础,结合贝叶斯网络、不确定性知识管理和传感器网络技术,实现了诊断维护知识的集成与推理,形成了以诊断维护过程为中心的智能维护模式。对模型进行了形式化定义,辨识了模型的组成要素;探讨了模型的内涵、特征和应用;从工程实践的角度设计了模型的体系结构和支撑系统。(2)针对现有的设备状态监测系统应用中存在的集成度不高、适应性差和状态数据利用率低等问题,研究并建立了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设备状态监测系统原型,其核心是设计基于超低功耗微控制单元的智能传感器网络节点;利用嵌入式处理器的信号分析能力进行状态数据的本地化处理和数据融合,实现数据采集与信号处理相结合的分布式状态监测,形成具有初步自我分析诊断能力的状态维护传感器网络。(3)引入了诊断维护知识的本体语义表示方法。通过对设备结构信息、维护经验知识以及诊断行为过程建模,建立了本体驱动的故障诊断推理模型。提出了设备运行状态与故障征兆之间的本体映射算法,并根据征兆空间到故障案例空间的映射关系进行实例匹配,完成了静态维护知识与动态诊断过程的统一,从而为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的故障诊断与维护决策奠定了基础。(4)提出一种本体语义表示与贝叶斯网络相结合的故障概率推理框架,构建了基于本体的故障诊断贝叶斯网络OntoDBN(Ontology-based Diagnostic BayesianNetworks,OntoDBN)。OntoDBN从异构多源的维护诊断信息和非结构化的专家经验知识出发,建立诊断语义知识模型并进行概率扩展;利用贝叶斯分类器实现异常工况识别,给出了基于最大可能解释(Most Probable Explanation,MPE)的故障概率推理算法,从而根据运行工况、故障征兆和证据信息推理获得故障诊断解释。(5)故障诊断与维护决策过程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性,针对这些不确定性提出了一种设备维护群组决策方法,在多源异构的制造过程知识集成与建模基础上,利用贝叶斯网络和模糊层次分析法进行诊断推理与故障成因分析,结合诊断专家的经验知识给出了优化的维护决策方案。(6)为使KOID模型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结合某石化企业的设备维护与故障诊断需求,设计开发了基于KOID模型的原型系统,并进行验证;结合背景企业的智能故障诊断应用,探讨了KOID模型的实施方法。原型系统的应用实践表明了KOID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与可行性。本文的研究工作表明,将无线传感器网络、本体论、贝叶斯网络以及模糊层次分析法等技术综合应用于设备维护与故障诊断领域是可行、有效的。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为智能故障诊断的进一步研究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实践经验。

张瑞瑞[5](2015)在《精准农业传感器网络中的节能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精准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有效实施对提高我国农业的现代化水平具有重大意义。作为精准农业实施基础性环节田间信息获取主要实现方式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其关键技术的研究和解决对于精准农业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系统架构模型、网络通信协议、网络内数据融合处理方法和采样调度机制四个方面对精准农业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节能实现方法进行了研究,并阐述了面向温室集群监测和航空施药雾滴沉积监测两个传感器网络应用系统的具体设计和实现方案。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从应用环境、样点部署、数据需求、传感器及监测方式、网络结构、网络容错性及实时性需求等角度分析了精准农业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殊性,确定了精准农业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需求,定义了精准农业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网络模型。针对大田和温室集群两种典型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场景,从系统服务架构、系统实现架构、网络拓扑结构角度具体阐述了精准农业无线传感器网络架构的节能型设计,重点描述了精准农业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分层、异构架构实现形式。(2)研究分析了分层、异构精准农业无线传感器网络通信协议的节能方法。对MAC协议的能量消耗来源进行了分析,设计了一种能够负载流量自适应的节能AS-MAC协议;针对精准农业传感器网络分布范围较大难于实现传感节点到汇聚节点的直接通信、网络异构造成的节点剩余能量差异较大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支持簇内多跳、具有节点剩余能量意识的EA-LEACH协议。综合AS-MAC、EA-LEACH及Zigbee分析了异构、分层精准农业无线传感器网络节能通信协议A-Stack的实现方式,并利用实验分析了该协议体系的能耗指标和节能效果。(3)针对被监测数据特征,从减少网内数据传输量的角度,研究了精准农业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节能实现方法。针对被监测参数具有较强的内在相关性和变化周期性的特点,研究提出了基于分段线性回归的传感器网络数据压缩传输方法,利用田间样本数据对算法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对于空气相对湿度和土壤温度,整体数据压缩率可达51.9%。针对一定区域范围和时间段内,同一参数、不同传感器网络节点的感知数据具有相似性的特点,研究提出了基于网络节点四叉树编码的数据聚合方法,利用田间样本数据对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算法对环境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土壤温度、土壤湿度的数据无损聚合率分别达11.7%、19.5%、12.64%和33.34%。(4)针对精准农业采样需求,研究分析了变周期采样调度的实现方式,从减少无效采样次数角度研究了精准农业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节能实现方法。通过建立传感器网络节点采样、数据计算、无线通信等环节的能耗计算模型,分析了采样功耗的控制方法。设计了基于自回归模型和虚拟簇划分的采样调度机制,并利用田间样本数据对两种机制的节能效果进行了验证评估。结果表明,在满足一定误差精度时,温度参数的采样次数减少30%,土壤湿度参数的采样次数减少80%,能耗较连续采样减少79.8%。(5)具体阐述了温室集群监测和航空施药沉积监测两个典型精准农业传感器网络应用系统的系统结构组成、传感器节点设计和应用效果。

黄非[6](2015)在《基坑冻土挡墙强度及温度测控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家经济不断腾飞,社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大型建筑、大型基建项目正不断的上马,但与此同时带来了地下工程支护的诸多问题。已有的支护方案不仅造成后续工程的无法顺利进行,同时由于支护的原因,造成大量的建筑废弃物,如土钉墙、桩锚支护中的钢筋无法取出再使用,而且在支护前的大量降水止水过程,不仅改变了地下水位的位置,由于钢筋的腐蚀也造成了地下水的污染。因此,地下支护的改变成为了十分突出的问题。基坑冻土挡墙在支护过程中不受地质条件限制,只需通过人工冻结技术使土体冻结,就可以使土体的抵抗外力的能力增强,在强度上达到设计要求。基坑冻土挡墙不仅可以起到支护作用,而且冰可以有效的阻挡水的渗流,起到止水的效果。基坑冻土挡墙具有的诸多优点,保证了在不改变地下水条件下,仍可以保证基础施工的顺利进行。在冻土的自然融解后,恢复原有的地层情况。由于没有建筑废弃物的存在,不会对地下水产生污染,另外不会影响周围的地下管线,不会对建筑物周围的建设造成后期的影响,且可以循环使用,不会造成经济上的浪费。对比以往的支护方案,基坑冻土挡墙的优势非常明显,越来越成为施工人员选择的施工方法。然而,不论是施工人员还是设计人员,对于该施工方法不甚了解。尽管在矿井建设上已经使用人工冻结技术多年,并且形成的理论相当成熟,但作为基坑支护的一种施工方法使用还是很少。原因是基坑冻土挡墙在基坑中的支护缺少理论研究,不能为基坑冻土挡墙做理论支持。比如冻土挡墙强度理论的贫乏、冻土温度场发展规律计算复杂、冻土温度场计算机辅助时人为因素过多影响模型性质、制冷循环系统的温度控制以及远端无线操控的研究等。本文通过现场模拟试验、数值模拟分析等方法对基坑冻土挡墙强度的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及数值分析,找到强度的变化拐点,以能量守恒定律为基础,利用数值分析的方法研究基坑冻土挡墙冷冻半径的发展规律,自制较为简单的温度测控系统。以下是研究的主要内容及主要成果:(1)通过冻结试验装置进行模拟试验,分析了粉质粘土在不同含水率下,冻结强度与深度、径向距离、冻结时间、冻结温度间等的强度变化规律。基坑冻土挡墙的强度在含水率和冻结温度上都存在拐点。含水率低于拐点值时,冻土挡墙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剪强度及压入硬度都随温度的降低而增高,但含水率高于拐点值时,变化趋势相反或变化不大。当含水率一定时,冻土的压入硬度在土体温度低于拐点值时不再继续增高或增高缓慢,冻土挡墙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及抗剪强度在土体温度低于拐点值时,反而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2)以能量守恒定律为基础,对冻土温度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得到运算简单、精度更高的基坑冻土挡墙冻土温度场发展规律的数学模型。模型解决了传热学温度场冻土模型建立的困难和对复杂偏微分方程组的求解;解决了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法时,由于在冻土建模时控制参数选取受到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而经常出现分析解算结果与实际不符的情况。通过与现场试验得到的数据对比分析,模拟的冻土温度场变化规律的发展拟合曲线走势大致与试验数据所得到的拟合曲线相近,吻合度较高。(3)以主处理器AT89S52为核心制作单片机,建立温度测控系统。温控系统包含测温系统与温度控制系统。经过对多个单探头测温传感器与温度测温系统的测试对比分析,该套温度测试系统在温度自动采集的使用中可行,且准确率较高。利用测温系统对温度进行采集,把温度信号传送到温度控制系统,通过温度控制系统对工作泵进行控制,在温度达到要求是关闭工作泵,停止输送制冷液,温度超过范围时,自动打开工作泵,制冷液开始循环流动。通过现场试验,该设备可准确的控制工作泵运转。以无线通信传输模式为基础,通过无线通讯协议制作无线传输设备,并把无线设备与自动温控系统连接,然后通过接口软件把无线传输设备与计算机进行连接,编写计算机软件,利用计算机在远端无线控制自动测温系统,通过现场试验效果良好。

郭志明[7](2015)在《基于近红外光谱及成像的苹果品质无损检测方法和装置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苹果生产和消费国,苹果在我国现代农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国际贸易竞争的加剧和苹果消费由外观品质转向更注重内部品质的需求,迫切需要产后品质与安全商品化处理技术,特别是快速无损、可在线的检测技术和方法。研究苹果内在品质和安全品质的无损检测方法,开发主要品质指标快速、高精度、无损伤、可在线、智能化的检测系统,对于保障苹果品质、减少产后损失、实现苹果加工增值、增强我国苹果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苹果为研究对象,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高光谱成像技术和多信息融合技术对苹果的品质进行快速无损检测研究。从检测机理、关键技术与方法、系统研制三个方面开展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探析了光在苹果组织中的有效穿透深度和散射分布规律,分析了苹果组织的质地特性。根据研究需要,设计了光传输特性试验平台,研究苹果组织对光的衰减作用以及光在苹果组织散射的分布规律。利用最小二乘拟合的方法计算得出了苹果组织各波长下的有效穿透深度,同时分析了果皮对苹果光穿透深度的影响。采用曲线拟合的方法,解析苹果组织空间分辨的衰减规律,表征光传输散射特性。通过仪器表征的方法量化描述质地特性,结果客观准确,建立了苹果的质地测试方法,分析了质地测试曲线的变化和质地各统计量的含义和计算方法,比较了苹果不同测试部位的质地差异。为苹果品质的无损检测机理和检测系统设计提供理论依据。2.提出了一种高光谱图像的光强度校正方法,建立了苹果各内部品质的高光谱图像预测模型。利用高光谱图像高空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的特性,分析了感兴趣区域形状和大小对苹果品质检测模型的影响。圆形感兴趣区域横向最大选择150个像素点时得到的模型结果最好,校正集和预测集相关系数分别为0.9305和0.9232。针对苹果表面曲率变化引起的高光谱图像的亮度不均,利用提出的光强度校正方法,绘制了苹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空间分布图,实现品质指标的可视化预测。采用用联合区间偏最小二乘法优选子区间组合的建模方法,比较了可见-短波近红外高光谱图像和长波近红外高光谱图像的预测效果,分别建立了苹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表皮硬度、果肉平均坚实度和有效酸度等内部品质的分析模型,最优模型的预测相关系数分别为0.9228、0.7543、0.8543和0.8487。感兴趣区域优选、光强度校正方法和波段比较为高光谱成像技术的进一步应用提供方法参考。3.研究将蚁群优化算法启发式全局搜索机制应用于优选特征光谱,建立稳健精简的品质定量分析模型。近红外光谱的特征变量优选是一个组合优化问题,自适应蚁群优化算法的全局性、离散性和概率选择等特点对近红外光谱非常适用。研究尝试利用蚁群算法启发式全局搜索的特点,结合蒙特卡罗轮盘赌随机选择机制,选择苹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近红外光谱特征波长,然后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不同产地苹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混合分析模型,以提高近红外光谱预测模型的稳健性和适用性。采用蚁群优化算法选择的22个波数点建立的偏最小二乘模型,其预测集相关系数为0.9708,预测均方根误差为0.5144,与全光谱偏最小二乘模型和遗传偏最小二乘模型相比,蚁群优化算法选择的波长数最少,且模型预测能力最强。研究结果表明,蚁群优化算法可以有效选择近红外光谱特征波长,简化模型,提高计算效率,增强模型的稳健性。4.提出了近红外光谱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模型的颜色补偿方法。颜色引起的光谱扰动会引起光谱吸收位置的偏移,进而影响品质预测模型的准确性。本研究提出了苹果可溶性固形物模型的颜色补偿方法,采用特征波长提取和潜变量提取,融合颜色空间参数,建立线性或非线性回归模型。同时比较了短波近红外和长波近红外两个波段可溶性固形物的颜色补偿模型预测效果。对于颜色补偿的可溶性固形物模型,对SWNIR波段,siPLS-SPA、 PCA-ANN和ICA-SVM三种方法建立的颜色补偿模型,预测精度均有显着性提高。对LWNIR波段,颜色补偿对苹果可溶性固形物模型的提升能力有限,预测精度的变化不显着。其中ICA-SVM方法获得了性能最优可溶性固形物的颜色补偿模型,对SWNIR波段,预测集样本相关系数为0.9398,对LWNIR波段,预测集相关系数为0.9455。为保证内部品质检测的精度和稳定性,颜色作为补偿因子可以有效提高品质检测的性能。5.构建了苹果品质近红外漫反射在线检测系统,建立了在线检测模型。采用搭建的苹果品质近红外漫反射在线检测系统,优化采集参数,获取了苹果漫反射光谱。针对在线获取光谱强度的变化,提出光谱强度标准化校正方法。采用遗传算法、连续投影算法和蚁群优化算法等特征变量提取方法分别优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线检测模型,建立了高效的短波近红外光谱苹果品质在线检测系统。该系统与基于全光谱模型的系统相比较,特征变量提取方法具有可以有效减少建模所用变量数、提高苹果在线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检测模型的预测能力和运算速度,增强模型稳健性的优点。蚁群优化算法建立的苹果在线检测模型最优,模型的预测集相关系数和预测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9358和0.2619。研究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结合特征变量提取方法可以建立高效的苹果品质在线检测系统,在产业化应用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6.建立了苹果内在组分与隐性缺陷的多指标同步检测方法,开发了苹果品质透射光谱在线检测系统。对检测系统软硬件采用模块化设计,通过优化系统参数以提升在线透射光谱质量、降低热损伤和机械损伤、提高检测系统适应性。利用在线获取的透射光谱数据,采用逐步多元线性回归提取特征波长建立了苹果可溶性固形物的在线检测模型,经独立样本集验证,预测相关系数为0.8764,可见建立的苹果可溶性固形物在线模型是可靠的、稳定的;采用线性判别分析建立了苹果腐心病的判别模型,预测时总体识别率为90.14%,可见透射光谱的缺陷在线检测是有效的。研究苹果内在组分和内部隐性缺陷的多指标同步检测方法,为水果品质的无损检测技术和装备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参考。本论文为苹果品质的快速无损检测技术与方法提供新的思路,研究成果对推动无损检测技术实用化具有促进作用,对提高我国在水果产业的检测水平有着积极的意义。

赵虎[8](2015)在《大跨度斜拉桥运营期性能监测与评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研究大跨度斜拉桥运营期的性能监测与评估方法,建立稳定高效的健康监测系统,在总结以往斜拉桥健康监测所存在的问题基础上,对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进行了研究:1、针对斜拉桥上传感器布设总类多、数量大的特点,对其网络系统的拓扑结构进行了优化研究,通过总线技术的应用,将传感系统设定成一种现场总线网络结构结合星型网络结构的综合体系,并对斜拉桥整体基于总线型光纤传感网络的布置方案进行了研究,特别对采用总线技术的结构优化方案以及系统监测信息的无线传输方案进行了研究。2、分析了斜拉桥非线性振动的特征,对拉索的非线性振动进行了参数分析,并对其非线性内共振,参数振动及涡振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计算。基于分析结果,提出了对拉索系统整体涡振安定性(cable system vortex-induced vibration stability, CSVVS)的评价方法,并基于风环境监测信息及索频信息对拉索的运营状态进行整体评估同时对潜在运营风险进行预测。3、采用雨流计数分析手段,在既有数据分析软件的基础上,对结构及构件的疲劳载荷谱进行统计分析,并基于统计结果对疲劳进行评估;同时给出了基于少量测试数据的拟合分析方法。分析指出当测试数据完备时应首先使用统计分析法,以避免拟合分析法遗漏孤立幅值带来分析误差。在Maple平台上编写了经过改进的雨流计数分析程序,并通过一组模拟数据的人工作图分析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4、分析认为拉索系统的锈蚀是影响结构耐久性及安全性的重要因素,由于目前对拉索系统的锈蚀监测还处于初级阶段,文中基于对各种监测方法的分析总结,提出了锚具视频监测结合索体端部声发射监测,并索体中段自爬升磁漏监测的综合监测方案。5、鉴于CWT计算效率的问题,对CWT进行了离散化研究。由于目前DWT多采用重复计算多次离散点积的特点,文中提出了带平移参数b的算法,并在通用数学分析软件Maple的基础上编写了带参数的DWT算法。以所建立的斜拉桥模型在选定的时程荷载条件下对DWT应用于时域测试的损伤分析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DWT继承了CWT的所有优点,且该方法可以有效识别出时程数据中所包含的结构损伤相关信息,同时在计算效率上与传统方法相比得到了显着改善。6、鉴于斜拉桥失效形式多样,本文对其中几种典型的失效模式进行了研究,指出基于拉索应力失效、主梁挠度及应力失效是斜拉桥最基本的失效模式。并利用蒙特卡洛随机抽样结合多参数响应面分析的综合算法,对结构整体可靠性能进行分析。

杨晋明[9](2015)在《基于自组态技术的建筑环境冷热源通用控制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暖通空调系统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密不可分,一方面暖通空调系统给人们提供了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另一方面保障了对建筑环境有特殊需求的生产工艺的正常运行,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能源消耗,加剧了能源紧张形式。降低暖通空调系统尤其是建筑环境冷热源系统能耗、提高系统运行管理水平是大势所趋,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系统自动控制技术,而随着暖通空调系统新技术、新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的发展,为满足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求,冷热源系统形式在朝着多元化、大型化和复杂化的方向发展,这就对控制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控制系统实施的常规方式下,需要自控专业人员、暖通空调专业人员、施工人员及控制设备生产厂家密切配合,而且实施的过程繁杂、制约因素众多且难以有效地全程监管,另外自控系统难以开放的体系架构,导致运行维护复杂且需由专业人员完成。这些因素都使得自控系统难以很好适应建筑环境冷热源系统的需求,无法保证自控系统的实施效果,也就不可能使节能效益最大化。论文研究开发了一种基于自组态技术的建筑环境冷热源通用控制系统,这种控制系统的典型特征就是“自组态”、“通用性”和“全开放”。“自组态”技术不同于常规控制系统的组态技术,借助该技术暖通空调的相关技术人员可以在无需借助任何专业工具(如控制软件开发平台、仿真器、编程器等),无需编写一行程序代码,就可以轻而易举构建冷热源的自控系统;“通用性”则使这种体系架构几乎适应任意的冷热源系统,其控制算法和控制策略是通用的,控制器及其配套控制软件是通用的,甚至控制柜也是通用的;“全开放”通用控制系统相对于常规控制系统而言,是一种基于参数化的体系,而所有参数均可以任意设置修改。论文研究从建立冷热源系统通用物理模型开始,深入研究了自由度理论在冷热源系统中的应用,建立了通用控制系统特有的控制组件数据模型,对冷热源系统的控制算法和控制策略做了详细探讨,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基于Cortex M3内核32位的控制器主板和I/O数据扩展板,以及相应的控制软件。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从构建冷热源系统简单物理模型三要素开始,课题研究引入了表达设备间连接关系和设备是否存在的“连接关系虚拟转换开关”和“存在关系虚拟转换开关”,借助这两个虚拟转换开关和要素数量构建了冷热源“标准子系统物理模型”,而标准子系统物理模型的组合最终确立了冷热源通用物理模型,课题对此模型进行了检验;(2)论文将自由度理论引入建筑环境冷热源的控制系统中,详细讨论了自由度对于冷热源系统控制回路通用构建方法的重要性,明确了冷热源通用物理模型中任意子系统的自由度为2,并详细研究了控制回路控制变量与操作变量的确定,自由度理论的研究为通用控制系统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3)“自组态技术”是冷热源通用控制系统的核心技术,而“控制组件”则是该技术实现的关键。将工艺设备及控制元件的工艺属性、控制属性及方法封装在一起的数据模型就是控制组件对象,控制组件使得工艺设备在具备增加了控制属性而控制元件增加了工艺属性,在通用控制系统中它们就是构建通用控制系统的“积木”,自组态就是设置这些控制组件的属性和方法,单独的控制组件可以编组,编组的控制组件组合成系统级别的组件。控制组件将冷热源工艺系统与自控系统完美融合,构建出完美的控制系统。论文对冷热源系统的各种组件数据结构都做了详细的说明。(4)控制算法和控制策略对于控制系统实施效果有着决定性的作用。针对冷热源系统的多变量、非线性、大时滞、大容量的特点,研究了适合冷热源系统的通用控制算法;经过深入研究,提出适合冷热源系统的通用控制策略,包括系统启动策略、停机策略、回路连续控制策略、加减机策略、水泵防过载策略等,这些控制策略是通用控制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5)为实现建筑环境冷热源通用控制系统,专门开发了基于32位CPU的核心控制器、I/O数据扩展板及配套的控制软件,控制器功能强大、性能可靠、组网能力强,这是实现冷热源控制系统的基础。(6)以实际的空调冷热源工程为例,详细描述了控制系统实施的全过程,也是用控制系统研究的相关理论和技术的验证。

汤琪[10](2014)在《基于数字图像的火焰测量及煤质辨识》文中研究说明煤炭是我国的最主要能源。而在煤炭的消费中,电站锅炉燃煤发电大约占据煤炭总消费量的一半左右。因此,减少电站燃煤锅炉的煤炭消费是我国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最主要途径。目前我国燃煤电站锅炉的运行存在许多问题导致能源利用率较低,环境污染严重等现象。要改变目前我国燃煤电站锅炉的运行现状,应当在现有电站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的基础上,增加更为全面的火焰测量系统和实时煤质检测系统。目前,基于数字图像的火焰测量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研究成果也具有了一定的实用价值。而在煤质辨识技术方面,研究则不是很多,研究成果似乎也不足以证明目前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针对上述研究现状,本文开展了如下一系列研究:首先,开发了一套便携式火焰测量及煤质辨识系统。包括火焰测枪硬件与火焰测量及煤质辨识软件。能够采集火焰图像及光强信号,获得火焰的空间分布特性与时间分布特性,实现火焰测量,同时利用特征参数提取结合SVM建模实现煤质辨识。此外,利用黑体炉对火焰测枪进行标定,使得该火焰测枪能够基于双色法原理测量火焰温度。第二,利用开发完成的火焰测量及煤质辨识系统在一维炉燃烧试验台上开展火焰测量试验。研究了不同过量空气系数、变一、二次风风量比、变给煤量及变煤质对燃烧过程中火焰能量释放及稳定性的影响。第三,利用火焰测量及煤质辨识系统在一维炉燃烧试验台上开展变工况煤质辨识试验,评估了煤质辨识正确率,平均辨识正确率可达99.1%。此外,还分析了各特征参数的重要性,研究了各工况采集样本数及采样工况数对煤质辨识正确率的影响。第四,利用火焰测量及煤质辨识系统在一维炉燃烧试验台上研究混煤燃烧特性。对不同煤质混煤和不同配比混煤的燃烧火焰进行了研究,重点研究了混煤燃烧特性与构成其单煤的燃烧特性的关联性。最后,测试了火焰测量及煤质辨识系统对混煤辨识的正确率。运用相似度的概念研究了不同煤质混煤和不同配比混煤辨识的正确率及难点,并对实际的包含有混煤情况下的煤质辨识正确率进行了评估,辨识正确率可达96.0%,能够满足工业应用的要求。

二、一种实用的计算机温度采集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实用的计算机温度采集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地雷声振特性的声共振探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地雷及其影响
        1.1.2 国际禁止地雷运动
        1.1.3 军事排雷和人道主义排雷
    1.2 国内外探雷研究动态分析
        1.2.1 传统探雷技术分析
        1.2.2 新型探雷技术分析
        1.2.3 声-地震耦合探雷技术分析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声-地震耦合探雷理论基础
    2.1 振动与声波
        2.1.1 质点的振动
        2.1.2 板的振动
        2.1.3 声波的基本性质
    2.2 声-地震耦合机理分析
        2.2.1 土壤介质
        2.2.2 地震波概述
        2.2.3 声-地震耦合技术探雷原理
    2.3 声-地震耦合探雷模型分析
        2.3.1 线性共振模型
        2.3.2 非线性共振模型
        2.3.3 多模态共振模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土壤-地雷系统线性共振模型数值分析
    3.1 土壤-地雷系统线性共振模型频响传递函数
    3.2 土壤-地雷系统线性共振模型力学参数的确定
    3.3 土壤力学性能参数对土壤-地雷系统谐振响应的影响
        3.3.1 土壤质量对土壤-地雷系统谐振响应的影响
        3.3.2 土壤粘滞性参数的影响
    3.4 地雷埋设深度对土壤-地雷系统谐振响应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接触式声-地震耦合探雷实验系统
    4.1 声-地震耦合探雷实验方案
        4.1.1 声发射单元
        4.1.2 地表振动检测单元
    4.2 接触式声-地震耦合探雷实验系统设计
    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一种基于加速度计的探雷针的优化设计
    5.1 探雷针-埋设目标耦合系统力学模型
    5.2 探雷针-埋设目标系统参数对检测信号的影响的数值分析
        5.2.1 数值分析方法验证
        5.2.2 探雷针部件的影响
        5.2.3 探雷针-埋设目标系统耦合部分的影响
        5.2.4 埋设目标的影响
        5.2.5 优化设计
    5.3 实用型智能探雷针概念设计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非接触式声-光探雷方法研究
    6.1 激光自混合干涉测振原理
    6.2 声-光探雷信号特征实验研究
        6.2.1 实验系统
        6.2.2 实验结果及分析
    6.3 声-光探雷工程系统方案研究
        6.3.1 实验系统
        6.3.2 实验结果及分析
        6.3.3 声-光探雷工程系统概念设计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
    7.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学术成果
致谢

(2)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分析测试软件开发及定性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
        1.2.1 基本原理
        1.2.2 仪器组成
        1.2.3 应用
    1.3 研究现状
        1.3.1 LIBS 仪器配套软件发展现状
        1.3.2 LIBS 软件及算法研究现状
    1.4 选题意义
    1.5 研究内容
第2章 分析测试软件体系架构研究
    2.1 引言
    2.2 基础平台
    2.3 需求分析
        2.3.1 功能性需求
        2.3.2 非功能性需求
    2.4 关键技术
        2.4.1 MVC 架构
        2.4.2 插件机制
    2.5 层次化插件式体系架构
        2.5.1 层次化设计
        2.5.2 硬件插件
        2.5.3 算法插件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分析测试软件功能开发
    3.1 引言
    3.2 视图层
    3.3 控制器层
    3.4 模型层
        3.4.1 初始化模块
        3.4.2 插件管理模块
        3.4.3 设备管理模块
        3.4.4 参数解析模块
        3.4.5 流程控制模块
        3.4.6 谱图操作模块
        3.4.7 数据存取模块
        3.4.8 数据分析模块
        3.4.9 基础库
    3.5 功能测试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LIBS 数据存储格式的研究
    4.1 引言
    4.2 现有存储格式分析
    4.3 GAML 标准介绍
    4.4 光谱数据的存储与解析
        4.4.1 GAML 格式存储
        4.4.2 GAML 格式解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LIBS 定性分析方法研究
    5.1 引言
    5.2 连续背景与噪声
    5.3 光谱预处理方法
        5.3.1 归一化
        5.3.2 波长等间距
        5.3.3 背景扣除
        5.3.4 平滑滤波
    5.4 基于连续小波变换的寻峰方法
        5.4.1 原理及参数优化
        5.4.2 寻峰方法
        5.4.3 实验与讨论
    5.5 元素识别方法
    5.6 定性分析实验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全文总结
    6.1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创新性成果
    6.2 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科研成果
致谢
摘要
ABSTRACT

(3)机载双天线大气过冷水探测毫米波辐射计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机载双天线辐射计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微波辐射计的发展历程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第2章 微波辐射计的基本原理与技术发展
    2.1 黑体辐射理论
        2.1.1 Planck 黑体辐射定律
        2.1.2 Wien 辐射定律
        2.1.3 Rayleigh-Jeans 定律
        2.1.4 亮度温度
        2.1.5 温度与功率的关系
    2.2 机载微波辐射计遥感方程
    2.3 全功率微波辐射计
    2.4 Dicke 微波辐射计
    2.5 零平衡 Dicke 微波辐射计
        2.5.1 参考通道控制法
        2.5.2 天线通道噪声注入法
        2.5.3 脉冲噪声注入法
    2.6 双参考温度微波辐射计
    2.7 Graham 型接收机
    2.8 相关微波辐射计
    2.9 数字增益自动补偿辐射计
    2.10 实时定标微波辐射计
    2.11 小结
第3章 机载双天线毫米波辐射计硬件设计
    3.1 引言
    3.2 双天线夹角的优化设计
    3.3 辐射计系统组成及技术指标
    3.4 辐射计天线馈源设计
    3.5 辐射计射频前端参数
    3.6 中频放大器的设计
    3.7 平方律检波器的设计
    3.8 低频放大器和积分器设计
    3.9 数字电路单元主控电路设计
    3.10 噪声耦合技术研究及辐射计微波网络传输模型
    3.11 供电单元设计
    3.12 小结
第4章 机载辐射计软件设计及性能分析
    4.1 引言
    4.2 主控单片机程序设计
    4.3 上位机程序设计
    4.4 辐射计系统参数及性能测试
        4.4.1 辐射计接收机噪声系数测试
        4.4.2 接收机带宽测试
        4.4.3 接收机工作频率测试
        4.4.4 接收机线性度测量
        4.4.5 接收机灵敏度测量
        4.4.6 接收机稳定性测量
    4.5 小结
第5章 机载微波辐射计温度修正方法研究
    5.1 引言
    5.2 单点温度修正方法及户外温度实验
        5.2.1 单点温度修正方法
        5.2.2 单点温度修正方法户外温度实验
    5.3 多点温度修正方法及户外温度实验
        5.3.1 多点温度修正方法
        5.3.2 多点温度修正方法户外温度实验
    5.4 小结
第6章 机载双天线毫米波辐射计大气过冷水探测实验
    6.1 辐射计系统气象定标
    6.2 车载大气过冷水探测实验
    6.3 机载大气过冷水探测实验
    6.4 小结
第7章 总结和展望
    7.1 主要研究成果
    7.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4)基于知识管理的设备故障智能诊断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插图索引
表格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
        1.1.2 智能诊断应用需求
        1.1.3 智能诊断中的不确定性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2.1 数据采集与状态监测研究现状
        1.2.2 诊断维护知识建模研究现状
        1.2.3 故障诊断推理研究现状
        1.2.4 故障预测与维护决策支持研究现状
        1.2.5 智能诊断应用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整体框架
        1.3.1 论文的研究内容
        1.3.2 论文的整体框架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面向知识的智能故障诊断模型
    2.1 引言
    2.2 诊断维护知识的核心作用
        2.2.1 现有诊断模型的缺陷与不足
        2.2.2 智能诊断中的知识建模
        2.2.3 智能诊断中的诊断推理与维护决策
    2.3 KOID 模型
        2.3.1 模型的框架
        2.3.2 KOID 模型的内涵与功能层次
        2.3.3 KOID 模型的体系结构
        2.3.4 KOID 模型的应用模式与优势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 WSNs 的状态监测技术研究
    3.1 引言
    3.2 状态监测传感器网络模型
        3.2.1 无线传感器网络
        3.2.2 状态监测数据的采集与传输
        3.2.3 基于 WSNs 的状态监测模型
    3.3 基于 WSNs 的状态监测系统设计
        3.3.1 数据采集节点设计
        3.3.2 网络拓扑结构与 MAC 协议设计
        3.3.3 信号处理单元
    3.4 状态监测应用实例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本体驱动的诊断维护知识建模
    4.1 引言
    4.2 诊断维护知识建模
        4.2.1 本体论与知识表示
        4.2.2 诊断维护知识建模
        4.2.3 诊断维护语义知识的关联
    4.3 维护与诊断过程建模
        4.3.1 诊断维护过程分解
        4.3.2 状态-征兆映射
        4.3.3 故障-征兆匹配与知识推理
    4.4 基于知识的故障诊断案例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智能诊断推理
    5.1 引言
    5.2 不确定性知识推理与贝叶斯网络
        5.2.1 本体与逻辑推理
        5.2.2 概率本体与贝叶斯网络
        5.2.3 OntoDBN 体系结构
    5.3 设备维护与故障诊断本体
        5.3.1 维护诊断本体建模
        5.3.2 维护诊断本体的概率扩展
    5.4 OntoDBN 的概率推理
        5.4.1 异常工况状态识别
        5.4.2 故障诊断概率推理算法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 FAHP 的诊断维护群组决策
    6.1 引言
    6.2 设备维护策略优化基础理论
        6.2.1 基于状态的诊断维护决策
        6.2.2 设备维护策略优化
    6.3 DBN-GDS 维护决策模型
        6.3.1 决策理论与智能故障诊断
        6.3.2 故障严重度与故障概率评估
        6.3.3 FAHP 评估层次结构
    6.4 基于 FPP 的诊断维护群组决策方法
        6.4.1 模糊偏好规划方法 FPP
        6.4.2 群组决策评估方法
        6.4.3 故障成因综合评估
    6.5 设备评估实例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智能故障诊断原型系统设计与开发
    7.1 引言
    7.2 背景企业智能诊断平台简介
    7.3 KOID 原型系统的实现
        7.3.1 KOID 系统总体架构
        7.3.2 KOID 系统特点
        7.3.3 KOID 系统主要模块设计
        7.3.3.1 数据采集模块的设计
        7.3.3.2 本体管理模块的设计
        7.3.3.3 故障诊断推理模块设计
    7.4 应用实例分析
        7.4.1 风机异常状态数据分析
        7.4.2 风机故障征兆的判定
        7.4.3 风机故障概率计算
    7.5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和录用的论文目录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研究项目

(5)精准农业传感器网络中的节能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目录
表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技术现状分析
    1.3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能关键技术分析
    1.4 本文研究内容
    1.5 论文组织结构
    1.6 小结
第二章 精准农业WSN模型定义与组网架构设计
    2.1 精准农业无线传感器网络特性与需求
    2.2 精准农业无线传感器网络模型定义
    2.3 精准农业无线传感器网络组网架构设计
    2.4 小结
第三章 分层、异构WSN低功耗通信协议设计
    3.1 流量自适应的节能AS-MAC协议
    3.2 基于能量意识的EA-LEACH协议
    3.3 精准农业WSN协议族A-Stack
    3.4 应用测试分析
    3.5 小结
第四章 精准农业传感器网络的网内数据融合技术研究
    4.1 基于分段回归的网内数据压缩传输算法
    4.2 基于四叉树编码的数据聚合算法
    4.3 小结
第五章 WSN节能采样调度实现方式研究
    5.1 相关研究介绍
    5.2 采样过程能耗分析
    5.3 采样调度问题模型描述
    5.4 精准农业WSN节能调度实现方式分析
    5.5 小结
第六章精准农业传感器网络应用系统研发
    6.1 温室集群监测传感器网络系统
    6.2 航空施药沉积监测传感器网络系统
    6.3 小结
第七章结论
    7.1 结论
    7.2 研究工作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6)基坑冻土挡墙强度及温度测控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基坑冻土挡墙及其相关特征
        1.1.1 基坑冻土挡墙的概念
        1.1.2 基坑冻土挡墙支护原理
        1.1.3 基坑冻土挡墙冻结的方法分类
        1.1.4 基坑冻土挡墙冻结技术特点
    1.2 基坑冻土挡墙国内外技术现状
        1.2.1 国外技术现状
        1.2.2 国内技术现状
    1.3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4 课题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
第2章 基坑冻土挡墙强度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2.1 影响基坑冻土挡墙强度的内在因素理论分析
        2.1.1 基坑冻土挡墙强度与土质的关系
        2.1.2 基坑冻土挡墙与含水率的关系
    2.2 影响基坑冻土挡墙强度的外在因素理论分析
        2.2.1 基坑冻土挡墙强度与冻结温度关系的理论分析
        2.2.2 基坑冻土挡墙强度与循环制冷液温度关系的理论分析
        2.2.3 基坑冻土挡墙强度与冻结时间关系的理论分析
        2.2.4 基坑冻土挡墙强度与冷冻源的径向距离关系的理论分析
        2.2.5 基坑冻土挡墙强度与土体的垂直深度关系的理论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坑冻土挡墙冻结壁温度场的研究
    3.1 能量转化与守恒基本定理
        3.1.1 概述
        3.1.2 土体冻结过程中的能量迁移转化
        3.1.3 地层冻结能量守恒
    3.2 冻土温度场模型建立与分析
        3.2.1 温度场平面内的模型建立及分析
        3.2.2 平面建模
        3.2.3 数学分析
    3.3 冻土温度场深度建模及分析
        3.3.1 模型建立
        3.3.2 数学分析
    3.4 算列分析论证
        3.4.1 试验数据的采集与分析
        3.4.2 水平面内冷冻半径发展规律分析
        3.4.3 垂直深度温度场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坑冻土挡墙温度控制试验装置研究
    4.1 基坑冻土挡墙温度场模拟试验装置简介
        4.1.1 模型试验箱
        4.1.2 制冷系统
        4.1.3 循环管路系统及保温系统
        4.1.4 温控系统
        4.1.5 制冷液选择
    4.2 模拟试验操作准备
        4.2.1 土样制备及参数测定
        4.2.2 温度传感器布置
    4.3 仪器操作
        4.3.1 LT‐60A2型低温制冷循环器的操作
        4.3.2 制冷液的添加及循环器运行操作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坑冻土挡墙强度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5.1 基坑冻土挡墙强度与含水率的关系
        5.1.1 抗压强度与含水率关系数据及回归分析:
        5.1.2 抗拉强度与含水率关系数据及回归分析
        5.1.3 抗剪强度与含水率关系数据及回归分析
        5.1.4 压入硬度与含水率关系数据及回归分析
    5.2 基坑冻土挡墙强度与冻结温度的关系
        5.2.1 抗压强度与冻结温度关系数据及回归分析
        5.2.2 抗拉强度与冻结温度关系数据及回归分析
        5.2.3 抗剪强度与冻结温度关系数据及回归分析
        5.2.4 压入硬度与冻结温度关系数据及回归分析
    5.3 基坑冻土挡墙强度与制冷液温度关系
        5.3.1 抗压强度与制冷液温度关系数据及回归分析
        5.3.2 抗拉强度与制冷液温度关系数据及回归分析
        5.3.3 抗剪强度与制冷液温度关系数据及回归分析
        5.3.4 压入硬度与制冷液温度关系数据及回归分析
    5.4 基坑冻土挡墙强度与冻结时间关系
        5.4.1 抗压强度与冻结时间关系数据及回归分析
        5.4.2 抗拉强度与冻结时间关系数据及回归分析
        5.4.3 抗剪强度与冻结时间关系数据及回归分析
        5.4.4 压入硬度与冻结时间关系数据及回归分析
    5.5 基坑冻土挡墙抗压强度与径向距离关系数据及回归分析
        5.5.1 抗压强度与冷冻源的径向距离关系数据及回归分析
        5.5.2 抗拉强度与径向距离关系数据及回归分析
        5.5.3 抗剪强度与径向距离关系数据及回归分析
        5.5.4 压入硬度与径向距离关系数据及回归分析
    5.6 基坑冻土挡墙强度与土体的垂直深度的关系
        5.6.1 抗压强度与垂直深度关系数据及回归分析
        5.6.2 抗拉强度与垂直深度关系数据及回归分析
        5.6.3 抗剪强度与垂直深度关系数据及回归分析
        5.6.4 压入硬度与垂直深度关系数据及回归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温度测控系统的研制
    6.1 温度测控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基本组成
        6.1.1 温度测控系统的工作原理
        6.1.2 温度测控系统的基本组成
    6.2 测温系统
        6.2.1 树状式测温原理
        6.2.2 组装及测试
        6.2.3 多个单探头测温传感器与自动测温系统的测试对比分析
    6.3 温度控制系统
        6.3.1 温度控制系统原理
        6.3.2 单片机系统
        6.3.3 温度采集系统
        6.3.4 显示系统与电源电路
        6.3.5 系统与电脑连接
        6.3.6 控制系统的抗干扰研究
        6.3.7 温控系统软件编写
        6.3.8 系统试验测试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无线传输设备的研制
    7.1 系统方案研究
        7.1.1 无线传输原理
        7.1.2 系统总体结构
        7.1.3 无线通信方式的选择
        7.1.4 无线通信系统构成原理
        7.1.5 通讯协议
    7.2 系统中模块单元的设计
        7.2.1 系统电源的设计
        7.2.2 单片无线收发模块 NRF9E5
    7.3 节点采集端电路设计
        7.3.1 A/D转换器的应用
    7.4 设备安装
        7.4.1 无线传输设备安装
        7.4.2 无线发射设备与测温系统装置的连接
        7.4.3 无线接收设备与计算机的连接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7)基于近红外光谱及成像的苹果品质无损检测方法和装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苹果产业发展现状
        1.1.2 苹果产业问题分析与技术需求
    1.2 农产品品质安全无损检测技术概述
    1.3 水果品质的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
        1.3.1 水果品质近红外光谱采集方式与处理方法
        1.3.2 水果品质便携式光谱检测方法
        1.3.3 水果品质模型的鲁棒性与影响因素
        1.3.4 水果采摘期和货架期的近红外评价方法
        1.3.5 水果品质近红外检测发展趋势与问题分析
    1.4 水果内部品质在线检测系统及行业分析
    1.5 水果品质的高光谱成像检测技术
    1.6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6.1 课题来源
        1.6.2 研究目标
        1.6.3 研究内容
        1.6.4 技术路线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苹果组织光传输特性和质地分析研究
    2.1 引言
    2.2 苹果组织光传输特性
        2.2.1 空间分辨光谱
        2.2.2 光传输特性试验平台搭建
        2.2.3 苹果组织中光的有效穿透深度
        2.2.4 苹果中光散射分布规律
    2.3 苹果质地特性分析
        2.3.1 质地剖面分析
        2.3.2 苹果质地测试方法
        2.3.3 苹果不同部位质地差异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苹果内部品质的高光谱成像关键检测技术研究
    3.1 引言
    3.2 高光谱成像系统搭设与校正
        3.2.1 高光谱成像工作原理
        3.2.2 高光谱成像采集硬件系统搭建
        3.2.3 高光谱成像系统探测器波长校准
        3.2.4 高光谱图像获取与校正
    3.3 高光谱图像感兴趣区域对苹果品质模型的影响
        3.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3.3.2 高光谱图像感兴趣区域选择
        3.3.3 光谱分析与预处理
        3.3.4 感兴趣区域优化可溶性固形物模型
    3.4 苹果可溶性固形物的高光谱图像可视化预测
        3.4.1 苹果可溶性固形物分布预测的意义
        3.4.2 高光谱图像光强度校正
        3.4.3 苹果可溶性固形物分布预测
    3.5 不同高光谱图像光谱波段的苹果品质预测
        3.5.1 苹果内部品质检测与分布统计
        3.5.2 长波近红外高光谱成像预测苹果有效酸度
        3.5.3 高光谱图像不同波段苹果多品质指标预测性能比较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蚁群优化算法的特征光谱选择方法研究
    4.1 引言
    4.2 蚁群优化算法基本原理
        4.2.1 算法基本描述
        4.2.2 更新协作机制
        4.2.3 目标函数选取
        4.2.4 算法流程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4.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4.3.2 光谱采集与标准值测定
        4.3.3 蚁群优化特征波长选择
        4.3.4 蚁群优化算法与遗传算法比较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近红外光谱可溶性固形物模型的颜色补偿方法研究
    5.1 引言
    5.2 试验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方案
        5.2.2 独立分量分析
        5.2.3 人工神经网络
        5.2.4 支持向量回归
        5.2.5 多传感信息融合
    5.3 结果与讨论
        5.3.1 联合区间偏最小二乘模型
        5.3.2 特征波长的颜色补偿模型
        5.3.3 PCA-ANN可溶性固形物补偿模型
        5.3.4 ICA-ANN可溶性固形物补偿模型
        5.3.5 PCA-SVM可溶性固形物补偿模型
        5.3.6 ICA-SVM可溶性固形物补偿模型
        5.3.7 颜色补偿结果评价与波段比较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苹果品质近红外漫反射在线检测系统
    6.1 引言
    6.2 苹果品质近红外漫反射在线检测系统设计
        6.2.1 硬件系统设计
        6.2.2 软件系统设计
    6.3 苹果可溶性固形物在线检测模型优化
        6.3.1 光谱标准化处理
        6.3.2 特征变量选取
        6.3.3 模型结果比较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苹果内在品质与隐性缺陷透射光谱在线检测技术研究
    7.1 引言
    7.2 苹果内在品质透射光谱在线检测硬件系统
        7.2.1 光源选型与光源套件设计
        7.2.2 光纤选型及设计
        7.2.3 光电传感器和信号控制器
        7.2.4 传送装置及信号干扰问题
        7.2.5 硬件系统整体设计
    7.3 苹果内在品质透射光谱在线检测软件开发
    7.4 苹果品质透射光谱在线检测模型构建
    7.5 苹果隐性缺陷判别模型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论文的主要结论
    8.2 论文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大跨度斜拉桥运营期性能监测与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健康监测的发展历程及应用现状
    1.3 健康监测在斜拉桥上的应用
    1.4 结构损伤识别研究综述
    1.5 斜拉桥可靠性评估研究现状
    1.6 斜拉桥健康监测存在的主要问题
    1.7 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2章 斜拉桥监测传感系统研究与优化
    2.1 斜拉桥性能及状态的描述方法
    2.2 斜拉桥监测传感器选型
        2.2.1 斜拉桥监测传感器基本技术要求
        2.2.2 大型桥梁健康监测常用传感器类型
        2.2.3 光纤传感技术在桥梁健康监测中的应用
        2.2.4 卫星定位技术在桥梁健康监测中的应用
    2.3 斜拉桥传感测试系统优化
        2.3.1 传感系统网络结构拓扑学优化
        2.3.2 现场总线技术的应用
        2.3.3 基于总线的现场分布式数据采集系统
        2.3.4 远程数据传输与控制
        2.3.5 传感器位置及数量的优化
    2.4 斜拉桥基于总线型光纤传感系统的布置方案研究
        2.4.1 传感系统现场布设
        2.4.2 系统结构优化
        2.4.3 系统的后期增容与优化
        2.4.4 测试数据的跨区域无线传输
    2.5 本章小节
第3章 拉索系统运营期振动及损伤监测
    3.1 斜拉桥运营过程中的病害分析
        3.1.1 斜拉桥常见损坏模式
        3.1.2 斜拉桥常见损坏的主要原因
    3.2 斜拉桥静力监测指标
    3.3 斜拉桥基本动力监测
        3.3.1 基本动力特性监测
        3.3.2 索塔动力特性监测
        3.3.3 主梁动力特性监测
        3.3.4 斜拉桥典型振动病害监测
    3.4 斜拉索疲劳性能评估
        3.4.1 拉索的疲劳问题
        3.4.2 疲劳损伤的积累
        3.4.3 拉索疲劳的评估方法
        3.4.4 基于既有软件及自编程序的评估算例
    3.5 斜拉索系统综合锈蚀监测
        3.5.1 常用锈蚀监测方法
        3.5.2 斜拉索系统的综合锈蚀监测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斜拉桥基于测试信号的损伤识别
    4.1 基于小波包能量谱的结构损伤识别
        4.1.1 结构动力状态方程及观测方程在时间域的离散
        4.1.2 对状态方程及观测方程的多尺度描述
        4.1.3 小波包能量谱损伤识别技术
    4.2 基于短时傅里叶变换及连续小波变换的信号分析识别
        4.2.1 短时傅里叶变换(STFT)及其时频窗特性
        4.2.2 连续小波变换(CWT)及其时频窗特性
        4.2.3 STFT与CWT对信号时频分析算例对比
    4.3 基于CWT及测试信号的结构损伤识别
    4.4 CWT的离散化(DWT)及在结构损伤识别中的应用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斜拉桥运营期整体性能监测与评估
    5.1 斜拉桥监测信息的整合
    5.2 斜拉桥基于监测信息的整体可靠性评估
        5.2.1 运营期结构上荷载及作用的概率分布模型
        5.2.2 斜拉桥失效模式及主要影响参数
        5.2.3 评估的主要算法
        5.2.4 评估算例
    5.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附录1 CWT基于Maple平台的实现及算法优化
附录2 rainflow method基于Maple平台的实现及优化

(9)基于自组态技术的建筑环境冷热源通用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建筑环境冷热源系统节能
        1.1.2. 冷热源控制系统实施方法改进
        1.1.3. 冷热源系统新技术应用与发展
        1.1.4. 冷热源系统控制理论体系完善需求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 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1.3.1. 研究主要目标
        1.3.2. 研究技术路线图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概述
    2.2 系统论相关研究
        2.2.1. 系统论研究概况
        2.2.2. 系统论基础
    2.3 冷热源工艺系统
        2.3.1. 暖通空调系统
        2.3.2. 冷热源系统概述
        2.3.3. 冷热源系统及节能研究
        2.3.4. 冷热源系统通用物理模型
    2.4 冷热源控制系统
        2.4.1. 基本概念
        2.4.2. 冷热源控制系统的控制目标
        2.4.3. 冷热源控制系统实施常规方法
        2.4.4. 控制回路基本四要素模型
        2.4.5. 控制回路特性
        2.4.6. 控制算法和控制策略
    2.5 自由度理论研究
    2.6 控制组件数据对象研究
    2.7 自组态技术研究
    2.8 控制器开发
    2.9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建筑环境冷热源系统通用物理模型
    3.1 冷热源系统简单三要素数学物理模型
        3.1.1. 冷热源系统简单三要素物理模型
        3.1.2. 冷热源系统简单三要素数学模型
        3.1.3. 冷热源系统的要素的基本属性
    3.2 冷热源标准子系统物理模型研究
        3.2.1. 增加要素数量和要素连接关系的标准子系统模型
        3.2.2. 加入要素可选关系的标准子系统模型
        3.2.3. 标准子系统模型的检验
    3.3 冷热源复合型系统物理模型研究
        3.3.1. 具有双子系统复合型物理模型研究
        3.3.2. 具有三子系统复合型物理模型研究
        3.3.3. 具有四子系统复合型物理模型研究
    3.4 冷热源系统的通用物理模型研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冷热源系统的自由度理论研究
    4.1 改进的控制回路“三要素”物理模型
    4.2 暖通空调冷热源系统自由度理论应用
        4.2.1. 暖通空调领域自由度理论的引入
        4.2.2. 自由度理论在供热领域的初步应用
        4.2.3. 通用物理模型控制回路构建方法研究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冷热源系统控制组件数据对象
    5.1 控制组件概述
    5.2 控制组件数据对象模型建立示例
        5.2.1. 控制组件工艺属性
        5.2.2. 控制组件控制属性
        5.2.3. 控制组件控制方法
        5.2.4. 控制组件数据对象模型
        5.2.5. 控制组件 UML 模型
    5.3 工艺设备类控制组件
        5.3.1. 单独的工艺设备类控制组件
        5.3.2. 编组的工艺设备类控制组件
    5.4 控制元件类控制组件数据结构
        5.4.1. 传感器控制组件数据模型
        5.4.2. 执行器控制组件数据模型
    5.5 系统类控制组件数据结构
        5.5.1. 系统类控制组件数据模型
        5.5.2. 系统类控制组件的属性
        5.5.3. 系统类控制组件的方法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通用控制系统控制算法与控制策略
    6.1 控制算法概述
    6.2 PID 控制算法应用研究
        6.2.1. 模拟 PID 控制算法
        6.2.2. 数字 PID 控制算法
        6.2.3. 数字 PID 控制算法的改进
    6.3 模糊控制算法应用研究
        6.3.1. 输入输出过程变量的选择
        6.3.2. 输入变量的模糊化
        6.3.3. 模糊控制规则库的构建
        6.3.4. 模糊逻辑推理算法
        6.3.5. 输出变量的去模糊化
    6.4 冷热源通用控制系统控制算法研究
    6.5 冷热源通用控制系统控制策略研究
        6.5.1. 冷热源系统启动控制相关策略
        6.5.2. 冷热源系统停机控制相关策略
        6.5.3. 冷热源系统回路控制相关策略
        6.5.4. 冷热源系统加减机控制策略
        6.5.5. 水泵相关控制策略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通用控制系统硬件体系
    7.1 冷热源通用嵌入式控制系统
        7.1.1. 冷热源通用嵌入式控制系统概述
        7.1.2. STM32F107 处理器简介
        7.1.3. STM32F107 处理器主要特色功能
    7.2 控制器主板电路原理
        7.2.1. 控制器主板的功能模块
        7.2.2. CPU 功能模块
        7.2.2.1. 电源模块
        7.2.2.2. JTAG 调试模块
        7.2.2.3. CPU 模块
        7.2.3. 数据存储功能模块
        7.2.3.1. AT24C512C 存储器
        7.2.3.2. M25P64 存储器
        7.2.3.3. Micro-SD 卡存储
        7.2.4. 通讯功能模块
        7.2.4.1. RS232 通讯模块
        7.2.4.2. RS485 通讯模块
        7.2.4.3. CAN 通讯模块
        7.2.4.4. 以太网通讯模块
        7.2.5. 辅助功能模块
        7.2.5.1. USB-OTG 模块
        7.2.5.2. 实时时钟模块
        7.2.5.3. 工作状态指示灯模块
        7.2.5.4. 扩展总线模块
    7.3 数据 I/O 接口板电路原理
        7.3.1. 数据 I/O 接口板的主要功能
        7.3.2. DI 通道接口电路
        7.3.3. DO 通道接口电路
        7.3.4. 控制器 I/O 扩展电路原理图
        7.3.5. AI 通道接口及 A/D 转换电路
        7.3.6. AO 通道接口及 D/A 转换电路
        7.3.7. 电源电路
        7.3.8. 研究开发的 PCB 电路板图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通用控制系统软件体系
    8.1 概述
    8.2 控制器软件开发环境介绍
        8.2.1. IAR EWARM 集成开发环境
        8.2.2. MDK-ARM 集成开发环境
    8.3 控制器核心控制软件开发
        8.3.1. 数据采集模块
        8.3.2. 控制数据输出模块
        8.3.3. 数据分析处理模块
        8.3.4. 数据存取模块
        8.3.5. 数据通信模块
        8.3.5.1. LwIP 轻量级 TCP/IP 协议
        8.3.5.2. MODBUS 通信协议
        8.3.5.3. 工业 CAN 通信协议
        8.3.5.4. 扩展总线通信协议及 1-WIRE 总线通信协议
        8.3.6. 自组态软件模块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自组态技术研究
    9.1 自组态技术
    9.2 通用控制系统的实施过程概述
    9.3 冷热源控制系统通用化实施过程
        9.3.1. 理论体系实施
        9.3.2. 控制软件体系实施
        9.3.3. 控制器硬件体系实施
        9.3.4. 标准 DDC 控制柜实施
    9.4 空调冷热源控制系统自组态实例化示例
        9.4.1. 冷热源工艺系统
        9.4.2. 冷热源电气系统
        9.4.3. 冷热源控制系统
        9.4.4. 冷热源系统自组态实例化
    9.5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结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基于数字图像的火焰测量及煤质辨识(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图目录
表目录
第1章 绪论及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火焰测量方法
        1.2.1 传统火焰测量方法
        1.2.2 基于数字图像的火焰测量技术
    1.3 煤质辨识技术
        1.3.1 一般煤质检测技术
        1.3.2 基于火焰测量的煤质辨识技术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结构组织
第2章 火焰测枪硬件开发及测温标定
    2.1 引言
    2.2 火焰测枪概述
        2.2.1 火焰测枪开发思路
        2.2.2 火焰测枪整体简介
    2.3 火焰测枪主要部件
        2.3.1 保护套管及光学镜头
        2.3.2 分光镜
        2.3.3 CCD相机
        2.3.4 信号处理板
        2.3.5 微型计算机
    2.4 测温标定
        2.4.1 彩色图像简介
        2.4.2 双色法原理
        2.4.3 黑体炉介绍
        2.4.4 温度标定结果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火焰测量及煤质辨识软件开发
    3.1 引言
    3.2 软件概述
        3.2.1 软件开发平台
        3.2.2 软件编写思路
    3.3 软件主要模块
        3.3.1 数据采集及预处理
        3.3.2 火焰测量
        3.3.3 煤质辨识
    3.4 软件用户界面及使用流程
        3.4.1 软件用户界面
        3.4.2 软件使用流程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一维炉火焰测量试验
    4.1 引言
    4.2 一维炉试验台及试验方法
        4.2.1 一维炉试验台
        4.2.2 试验方法
    4.3 火焰测量试验
        4.3.1 不同过量空气系数条件下的火焰测量
        4.3.2 变一、二次风风量比条件下的火焰测量
        4.3.3 变给煤量条件下的火焰测量
        4.3.4 变煤质条件下的火焰测量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一维炉煤质辨识试验
    5.1 引言
    5.2 支持向量机原理
        5.2.1 线性可分问题
        5.2.2 近似线性可分问题
        5.2.3 实际问题与核函数
        5.2.4 支持向量机应用于煤质辨识
    5.3 煤质辨识试验
        5.3.1 试验概述
        5.3.2 各煤质特征参数
        5.3.3 煤质辨识
        5.3.4 煤质辨识的进一步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混煤火焰测量试验
    6.1 引言
    6.2 试验意义及方法
    6.3 混煤火焰测量试验
        6.3.1 不同煤质混煤的火焰测量
        6.3.2 不同配比混煤的火焰测量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混煤煤质辨识试验
    7.1 引言
    7.2 试验意义及方法
    7.3 不同煤质混煤的煤质辨识
        7.3.1 特征参数对比
        7.3.2 辨识正确率
    7.4 不同配比混煤的煤质辨识
        7.4.1 特征参数对比
        7.4.2 辨识正确率
    7.5 混煤煤质辨识的综合分析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8.1 全文总结
        8.1.1 主要研究成果及结论
        8.1.2 主要创新点
    8.2 下一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教育经历
    项目经历
    发表论文
    获奖经历

四、一种实用的计算机温度采集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地雷声振特性的声共振探雷方法研究[D]. 吴智强. 上海大学, 2019(03)
  • [2]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分析测试软件开发及定性分析方法研究[D]. 陈鹏飞. 吉林大学, 2015(08)
  • [3]机载双天线大气过冷水探测毫米波辐射计的研制[D]. 孙健. 吉林大学, 2015(08)
  • [4]基于知识管理的设备故障智能诊断模型研究[D]. 秦大力. 湖南大学, 2014(09)
  • [5]精准农业传感器网络中的节能技术研究[D]. 张瑞瑞. 中国农业大学, 2015(07)
  • [6]基坑冻土挡墙强度及温度测控系统的研究[D]. 黄非. 吉林大学, 2015(08)
  • [7]基于近红外光谱及成像的苹果品质无损检测方法和装置研究[D]. 郭志明. 中国农业大学, 2015(07)
  • [8]大跨度斜拉桥运营期性能监测与评估[D]. 赵虎. 西南交通大学, 2015(10)
  • [9]基于自组态技术的建筑环境冷热源通用控制系统研究[D]. 杨晋明. 太原理工大学, 2015(10)
  • [10]基于数字图像的火焰测量及煤质辨识[D]. 汤琪. 浙江大学, 2014(05)

标签:;  ;  

一种实用的计算机温度采集系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