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产业结构调整思路与重点

萧山产业结构调整思路与重点

一、萧山工业结构调整思路和重点(论文文献综述)

黄玲燕[1](2020)在《杭绍甬经济带工业用地时空演变与绩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时期新阶段我国工业发展正处在空间重构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双重转型过程中。工业用地布局是否合理、产业结构是否协调、利用程度是否高效集约,直接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亟需对城市工业用地时空演变与绩效水平进行综合研究,为工业用地管理与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依据。针对发展转型时期工业结构和空间布局变化快,传统调查评价时效性不高、客观性可靠性难保障的问题,本研究选择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杭绍甬经济带为研究区,以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地图兴趣点为主要数据源,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建立工业用地动态监测与产业结构识别的方法,并探索2005-2018年城市工业用地时空演变规律。然后从宏观尺度上分析区域工业用地绩效演变情况,并建立微观地块尺度的工业用地绩效评价方法,测算地块尺度的工业用地综合绩效水平,同时进一步揭示不同工业集聚区和分行业绩效水平的差异性。通过建立全面客观调查评价工业用地利用状况的方法,在研究区加以应用,并提出针对性的提升对策。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基于遥感监测建设用地时空变化与POI动态反映利用类型信息的优势,以多时相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POI为主要数据源,提取2005-2018年杭绍甬经济带工业用地扩张与退出的变化信息。引入自然语言处理法,通过中文分词、词向量化和TF-IDF特征提取,充分挖掘公司名称信息,基于多种机器学习算法构建文本分类模型,筛选出表现最优的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文本分类模型用于2005-2018年杭绍甬经济带工业产业结构的预测与分类,总体分类精度达到82.8%,实现了不同类型工业用地的有效识别。同时,借助住宅小区、宾馆酒店、行政机构和公园广场等多种类型的POI,对工业用地退出后的更新类型进行追踪。研究初步建立了适合城市工业用地动态监测与产业结构识别的方法体系,能够满足快速高效的工业用地调查与评价研究。(2)基于2005-2018年工业用地扩张和产业结构分类信息,揭示杭绍甬经济带工业用地扩张的格局:(1)工业用地由快速扩张阶段进入控制扩张阶段,2005-2009、2009-2014年分别新增工业用地16051.1公顷、26770.1公顷,2014-2018年下降至仅7040.4公顷。(2)2005-2018年,工业用地呈现显着的集聚发展,78.2%的新增工业用地落实在各类工业集聚区内。国家级工业集聚区中,宁波杭州湾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增工业用地2162.7公顷,居所有工业集聚区的首位。各省级工业集聚区的新增工业用地面积差异较大,浙江绍兴滨海工业园区、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浙江慈溪滨海经济开发区和浙江余姚经济开发区的新增工业用地面积位居前列。市级及以下工业集聚区的数量多、规模小,扩张规模较大的主要分布在萧山区、北仑区、镇海区和慈溪市等。(3)工业用地出让的产业结构方向在逐步改变,食品轻纺业和原材料加工业的比例下降,现代制造业的比例上升。高新技术工业的年均增长率普遍较高,是各城市的重点发展领域。(3)基于2005-2018年工业用地退出与更新类型识别信息,揭示杭绍甬经济带工业用地退出与更新的格局:(1)工业用地退出持续推进,退出面积由2005-2009年的685.6公顷增加至2014-2018年的2851.9公顷。早期工业用地退出主要分布在各个城市的主城区,如杭州的江干区、下城区、拱墅区和上城区,宁波的三江口沿岸,以及绍兴的越城区和柯桥区,随着“腾龙换鸟”措施和“三改一拆”行动在浙江省的推进,工业用地退出逐渐蔓延至下辖县(市)区的老城区。(2)2005-2018年,住宅用地凭借其短期收益高、资金回笼快等优势,成为工业用地退出后最主要的更新路径,比例达36.4%;其次转换为交通运输用地和商服用地,比例分别为12.8%和12.1%。公园与绿地及林地、河流等生态用地的比例较小,分别仅为3.6%和6.3%。(4)结合2005-2018年工业用地信息提取数据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从宏观尺度探究区域工业用地绩效演变情况。结果表明:(1)随着建设用地“节流减量”供应计划的实施和存量建设用地挖潜行动的开展,工业用地占建设用地的比例得到了有力控制,杭州、宁波的工业用地比例在2014-2018年呈下降态势。(2)经济绩效分析结果表明,杭绍甬经济带的亩均工业总产值在2005-2014年显着增加,但在2014-2018年有所下降,其中绍兴在这一时期的下降幅度达32%,这是由于绍兴大力推行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实施削减污染物、淘汰落后产能、搬迁集聚等整治提升措施,降低了产能、减少了产出。2005-2018年,杭州滨江区、上城区和江干区的亩均工业总产值增加较为明显,这是由于近年来杭州重点发展云计算、大数据、视频安防等电子信息产业,这些行业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污染少、土地利用强度低,有效提升了经济效益。(3)能耗分析结果表明多数地区万元工业总产值用电量呈下降趋势,节能降耗成效良好。(5)构建工业用地“经济-社会-生态-用地结构”四维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建立微观地块尺度的工业用地绩效评价方法,测算工业用地的综合绩效水平,并揭示不同工业集聚区和分行业的绩效水平差异,全面客观地反映当前工业用地利用状况与发展水平。结果表明:(1)2018年,工业用地的综合绩效参差不齐,一级综合绩效的工业用地比例较小,仅为13.3%,二级综合绩效水平的工业用地占28.5%,工业用地的绩效水平有待提高。(2)典型工业集聚区绩效比较分析发现,在国家级工业集聚区中,宁波梅山保税港区的绩效水平最高,其次为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绍兴柯桥经济技术开发区、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浙江宁波出口加工区,而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最低。在省级工业集聚区中,浙江嵊州经济开发区的绩效水平最高,其次为前进工业园、浙江余姚工业园区、浙江绍兴滨海工业园区和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而宁波望春工业园区最低。(3)分行业绩效比较分析发现,电子信息业的绩效水平最高,其次为汽车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表明这些行业在经济、社会、生态和用地结构方面发展较为均衡,而造纸印刷业的绩效水平最低。(6)对比国际大都市,杭绍甬经济带的工业用地总量大、占比偏高,市级及以下工业集聚区多、小、散,工业用地绩效偏低、差异大,分行业绩效不平衡等问题依然存在。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实施工业用地减量化、促进工业用地集聚集群发展和加快产业结构优化三个方面的提升对策与建议。

张尚达[2](2020)在《1933年国民政府公营制造工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民政府在1933年面临着国内外恶劣经济环境的考验,其为应对危机、稳定经济状况采取了众多的经济措施,在工业发展上颁布了一系列的计划方案,以图促进工业进步,并为此时的公营工业发展制定了基本方针。地方政府也奋力提振本省经济倡导新式工业,并因地制宜地建立了一批公营制造工厂。当时的一些经济学家为解决经济低迷的现状纷纷献言献策,同时“统制经济”思潮开始传播,为国民政府之后实行统制经济奠定了理论基础。这些历史现象共同构成了当时国民政府开设公营制造工厂的社会背景。目前,学界关于国民政府国家资本或官僚资本的研究主要集中于20世纪40年代,对于20世纪30年代的研究并不多;仅有的研究也主要集中于对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整个国家资本或官僚资本的宏观研究,缺乏深入探讨具体产业国家资本或官僚资本的早期形态问题。1933年前后国民政府对当时全国的公营制造企业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该调查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工业普查。有鉴于此,1933年公营制造工厂的探究可用各种详实的统计资料作为研究基础,分别从1933年国民政府公营制造工厂的数量、资本、投资主体、行业构成、空间布局和长期影响等角度进行深入探讨,以此管窥国民政府国家资本形成与发展的早期形态。1933年公营制造工厂在数量上共有110家,这个工厂统计数据是在公营制造工厂严谨定义的基础上,通过梳理各种调查统计资料和研究成果后得出的。1933年公营制造工厂的数量在本年制造业工厂总数中占比较低,按不同标准的统计结果计算均在4%左右。因各种研究中关于这些工厂的资本性质模糊不清,故需厘清不同资料中所统计的工厂资本性质,然后再考证这些政府经营工厂的具体投资数额。除军工厂外,其余各厂的资本几乎均可考证出来。这样可对1933年公营制造工厂的资本有一个数量规模上的估计,也便于我们了解1933年公营制造工厂的资本投资情况。在1933年,公营制造工厂的投资主体可分为两个部分,即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其中中央政府经营的工厂共有49家,地方政府经营的工厂一共有61家。即在1933年就投资主体而言,地方政府所属工厂数量多于中央政府所属工厂数量。结合以往的研究成果,1933年全国公营制造工厂在行业上可以划分为12个大类行业,这12个大类行业大多属于当时国民政府工业计划方案中的基础工业部门。而且当时中央政府所属制造工厂同地方政府所属制造工厂,在行业构成上略有差异。这体现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投资制造工厂上的侧重点不尽相同。中央政府在兴办公营制造工厂上更侧重于基础工业部门,而地方政府虽也有这样的考量但更多的是结合本省实际来开办公营工厂。关注1933年公营制造工厂的行业构成,也可直观地了解政府在公营企业投资方面的重点部门与当时国民经济主要增长部门的分离。1933年全国公营制造工厂在整体的空间分布上偏重于东部地区。但具体而言,中央政府经营的制造工厂与地方政府所属制造工厂在空间分布上是有略有差异的。除军工厂外,中央政府所属的35家制造工厂在空间分布上偏重于东部地区,而地方政府所属的50家制造工厂在地理分布上较为侧重于中西部地区。若从工厂厂址的县市布局角度分析,1933年全国公营制造工厂的空间分布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进行讨论。再有,这些公营制造工厂厂址分布的原因也不尽相同,其厂址分布的原因归纳总结后大致可以而分为三种类型。1933年公营制造工厂的长期影响主要体现在促进日后公营企业的发展上。从这个角度分析,1933年公营制造工厂可以说在较大程度上支持了国民政府坚持抗战,其在促进抗战之后公营企业的发展上主要有四点表现,即统一管理部门、基础工业行业建设的先导性作用、新的财政会计制度与工业分布的战略性布局。同时,公营企业的快速发展必然带来抗战之后国家资本的扩张。国民政府时期的国家资本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比较这三个时期可知相较全面抗战前的国家资本,之后的两个时期国家资本有了极大地扩张。

胡志学[3](2020)在《浙江城市群创新网络演化机制与空间格局优化研究》文中提出创新逐渐成为推动国家和区域经济增长的首要动力,城市作为创新要素的空间载体,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知识经济时代,探究城市群创新网络的时空演化规律、网络结构演化及其影响因素,对建设创新型城市,实现较为完善的区域创新发展规划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在梳理创新合作相关文献基础上,以浙江省90个县级地区为研究对象,采用2007-2017年城市联合申请专利数据构建浙江省城市群创新网络。同时借助Arcgis10.2、UCINET、VOSviewer、Stata12.0等相关软件,综合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空间自相关法、计量分析法等手段,探究了浙江城市群创新网络的拓扑结构特征、整体空间演化、凝聚子群等特征;利用QAP多元回归分析探究了创新网络结构的演化机制;接着基于双边城市属性、邻近性动力和网络属性构建空间互动模型,通过负二项面板回归对造成城市创新合作差异的影响机制进行分析。最后总结了政策建议,为浙江省区域创新规划提供了参考。研究发现:(1)浙江城市群创新网络整体结构趋于复杂化,创新合作平均水平较低但呈上升趋势,网络拓扑结构逐渐呈现无标度性,小世界性表现强劲,创新主体选择创新合作对象时存在择优链接性,知识溢出具有空间依赖性。整体网络呈现“单中心辐射、局部网络化”的空间格局,等级层次性显着,杭州市各区占据浙江省城市群创新网络的核心地位,环杭州湾地区创新发展较优。(2)在浙江城市群创新网络结构形成和演化进程中,地理距离依旧是城市间创新合作的重要考虑因素,呈显着负相关作用;技术邻近对创新网络演化有一定正向推动作用但显着性较弱;认知邻近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工业结构相似度越高对城市间知识溢出越有利;制度邻近对创新网络演化影响态势不稳定,两者间存在类似“U”型曲线关系。在双边城市环境属性方面,经济规模、教育水平、政策支持对城市间创新合作起显着正向作用;地理邻近性、边界相邻、技术邻近性与城市间创新合作强度呈显着正相关性;认知邻近性与城市间创新合作呈现倒“U”型曲线关系且现阶段正处于“U”型左侧,恰当程度的认知邻近有助于城市间创新合作开展;制度邻近性与创新合作间呈现正“U”型曲线关系且现阶段处于“U”型曲线右侧;网络结构和网络特征属性对城市间创新合作均有正向效应且网络属性影响更倾向于整体效应。(3)区域创新系统中,城市创新要素投入通过改善创新生产的内部创造过程推动节点创新绩效提升,城市网络中心性则依托创新网络,通过提升城市节点的外部吸收能力来提升区域创新绩效,其中较高的度中心、介数中心性和邻近中心性均有利于城市节点创新绩效提升。区域吸收能力有助于城市节点更好地发挥网络中心性对区域创新绩效的正向推动作用,是城市节点自身创新能力提升的“助燃剂”。(4)浙江城市群创新网络中心性呈现“一超多强”态势,杭州市西湖区占据创新网络的核心地位,高网络中心性地区在空间上呈现集中态势,杭州市各区逐渐成为创新网络中心。各城市节点中心性呈现显着空间自相关性,“高-高”演化类型持续聚集在杭州市地区,空间锁定效应强势,“抱团”分布现象显着。创新绩效呈现东北高西南低的梯度格局态势,创新发展等级高值区呈“嘉兴-湖州-杭州-宁波”核心走廊及“杭州-绍兴-金华-温州-台州”次核心走廊的分布,创新发展等级低值区呈“连片”状分布于浙西南地区县市。目前浙江省创新空间格局分布受到经济发展水平、政府扶持政策以及交通区位等要素相互作用的影响。文章总结归纳研究的不足和意义,并据此提出优化整体网络结构,发挥网络整体推动效应,优化城市间多维邻近性水平,完善创新发展规划,以优带劣等建议。

何志荣[4](2019)在《功能演替视角下既有城市工业区空间提升研究 ——以常州智能传感小镇规划设计为例》文中认为随着城市发展的存量时代和后工业时代的到来,大量的工业区面临产业功能调整、空间品质提升、工业遗产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等综合挑战,并肩负着继续推动城市化、工业化和经济创新发展的重担。然而目前国内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原有产业功能基本消失的老工业区,对于仍具有一定工业活力的既有城市工业区的功能调整和空间提升研究较少涉及,因此本文主要关注此类工业区应对功能调整的空间提升方法。本文借鉴了生态学的演替概念,用演替概念来理解某一空间环境中功能的发展变化的过程,从功能演替的视角理解工业区产业功能的发展变化现象和机制。通过对功能演替相关理论和既有城市工业区功能演替案例的系统研究,归纳了工业区产业功能演替过程的规律特征,分别是累积性建构特征、穿插性建构特征和周期性建构特征,为园区的功能调整提供了依据。基于功能演替的规律特征研究,笔者提出应对空间调整的空间提升方法。核心思路是通过有效的空间原型提取,应对多变环境下的产业演替,实现有效和有序的空间组织。通过相关研究和案例的归纳分析,笔者提出三种常见的既有城市工业区提升的空间原型,包括点群式、轴带式、圈层式。并提出应用原型进行空间提升的路径,包括进行产业功能基本结构的梳理,从功能结构推导空间原型,以相对稳定的空间结构来承载功能的不断演替;并依据空间原型在具体场地中落实空间结构布局,进行空间形态设计,引入活力因素提升空间体验,利用空间兼容改造增强对各种可能性的包容。笔者将功能调整和空间提升的方法应用于常州智能传感小镇的项目实践中。包括具体分析传感产业的发展条件,确定功能调整方向和定位;基于传感产业功能基本结构的梳理,生成传感产业空间结构原型,与现状空间格局进行结合生成场地的空间结构,落实到具体的功能布局和用地布局;再进行具体空间形态的设计,通过引入传感体验空间来提升园区活力,通过旧厂房兼容性改造和设置公有物业等措施增强空间的包容性,以满足传感产业未来的演替变化。最后对提升效益进行评价,建立园区动态集成评价系统,形成从功能调整到空间提升再到评价的相对完整的提升方法和路径。

刘静[5](2019)在《空间人文学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工业基本空间特征研究》文中提出在当前人文社会学科“空间转向”的学术背景影响下,以“空间”作为切入点重新思考历史与文化问题,成为介入许多研究问题的重要逻辑起点与研究策略。中国从1880年外国商人在华设立租界并创办工厂开始,近代工业拉开帷幕,此后历经近百年抗争、奋斗,逐渐改变了传统手工业时期的工业空间格局,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近代工业空间格局,同时也改变着国家以及区域的经济、城市等要素的空间结构。然而近代工业空间的现有研究基础却较为薄弱,传统研究多从地理学、城市规划学、建筑学的视角观察,对象多集中在对一些行业及典型区域、案例城市或单体建筑的研究,缺乏涉及多种行业的、全国与区域等宏观尺度的关于近代工业空间的整体性认知,且研究方法多囿于传统文献解读,注重历史描述,缺乏新的可以整合多元数据,进行量化与空间分析,并形成可视化研究成果的跨学科理论与方法的运用。面对既有的研究不足,本文尝试引入空间人文学的视角与方法,针对宏观尺度的中国近代工业空间进行跨学科研究尝试。文中运用空间人文学的视角与方法,结合近代工业史研究中对近代工业空间的理解与表述诉求,融合大数据思维,以及GIS、地理学、城市规划、历史学、统计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关注“近代工业的宏观分布与区位选择”以及“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区域经济与城市空间变迁”现象,并从这两条线索出发,选取全国至城市尺度的五个典型空间问题进行分析与阐述,尝试从多个角度切入,揭示中国近代工业化进程中的基本空间特征。在空间问题解读的同时也进行研究方法的探索,包括了总系统框架下空间人文学方法体系的运用,以及针对不同章节中所涉及的全国至城市尺度上不同的工业专题数据具体的采集、管理、分析与可视化方法的探索。首先,第一章介绍研究缘起,在进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分析既往研究所面临的问题,进而阐述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视角、研究资料以及研究展开的整体性框架。其次,第二章至第六章从“近代工业的宏观分布与区位选择”以及“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区域经济与城市空间变迁”两条线索出发,选取五个典型空间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其中,“中国近代工业的宏观分布与区位选择”是在全国尺度上对近代工业的生产活动空间展开讨论,分三个章节进行阐述:第二章选取近代工业史、资料集等文献资料,创建全国尺度近代工业企业点数据集、铁路线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核密度估值、平均中心、方向分布、全局空间自相关及热点分析等空间分析方法,展现近代完整时段的工业演化历程与整体分布模式,提取主要的工业集聚区,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第三章深入到工业产业特征层面,结合经济地理学的产业结构分析指数,选取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一系列工业调查,创建全国尺度的工业产业特征点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可视化分析等方法,解读抗日战争以前中国工业发展的部门结构构成、生产与销售、工人劳动与收支、工会组织等主要产业特征指标的空间分布状况;第四章结合工业区位理论与时空间行为研究理论,利用奏稿集、近代史资料集、企业史等资料,创建全国尺度近代工业布局历程中不同阶段代表性人物的工业布局行为点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可视化分析并结合文献研究等方法,初步展现在西方外来冲击与中国内因共同作用下,近代工业布局区位选择的时空特征。“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区域经济、城市空间变迁”是在全国尺度近代工业生产活动空间分析的基础上,在区域尺度层级上选取两个具有代表性、且资料相对丰富的工业集聚区作为典型案例,对近代工业发展与经济、城市空间变迁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第五章选取传统手工业丰富,近代工业起步较早、较为发达,且工业经济数据相对齐全的鲁中、鲁东工业集聚区进行个案研究,利用地方志、实业志等资料,创建省级尺度的工业行业分布点数据集、商路线数据集与贸易联系线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可视化分析并结合文献研究等方法,对比从传统手工业到近代工业发展历程中工业经济空间态势的演化;第六章选取近代工业发展迅速、城市工业空间结构典型,且城市工业资料较为丰富的旧直隶工业集聚区进行个案研究,利用人口史、地名志、工业志、规划志及城市历史地图集等资料,创建省级尺度的城市规模点数据集与市级尺度的工业企业点数据集、工业空间规划面数据集、城市历史地图栅格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叠加分析并结合文献研究等方法,分析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城市空间结构变迁。最后,第七章从“全国尺度上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化、整体分布模式、近代工业的产业特征、近代工业布局的区位选择与区域尺度层级上近代工业发展同经济、城市空间变迁之间的关系等方面所展现出的基本特征”和“引入空间人文学方法,构建中国近代工业数据基础平台,形成近代工业化进程的一个数字空间图史,有效支撑了解释观点的形成,对传统文献研究方法进行了补充”两个方面归纳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并指出研究本身的局限性及后续可能的研究方向。

刘素姣[6](2017)在《基于城乡协调发展的“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乡协调发展是马克思城乡关系理论的核心内容,也是我国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县是联结我国城市与农村、传统与现代的“接点”,县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县域政治是我国政治稳定的基石,“郡县治,天下安”。但是,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造成了我国县域发展的落后和城乡差距的逐步扩大,城乡发展极不协调,既制约了经济的持续发展,又危及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城乡发展理论的指导下,打破城乡二元体制,通过促进县域的发展促进城乡政治、经济、社会等的协调发展,成为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既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又必须借助一系列的制度改革和政策供给来完成。“省直管县”体制改革作为一项旨在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制度供给,从1992年的“强县扩权”开始,已在全国二十多个省份不同程度地展开。随着改革向“行政省直管县”的高级阶段推进,其涉及的利益关系日趋复杂,改革难度日益增大。目前,诸多省份的“省直管县”试点改革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此时,为“困境”中的“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指明方向、提供动力和智力支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基础理论及相关文献的梳理与分析,从纷繁复杂的目标表述与利益诉求中,廓清“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各种目标表述都内涵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框架之中,“省直管县”体制内涵着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机理。“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本质是通过减少地方政府层级,改变投射在层级之上的权力与资源分配格局,实现“公共资源配置权下移、公共服务统筹权上移”,达到通过促进县域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的目的。本文以浙江、河南、贵州三个代表省份的“省直管县”体制改革为样本,分别进行独立与聚类的分析发现:尽管三省份的改革各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但改革方向的正确性毋庸置疑;人事干部管理的激励机制、财权事权划分的科学性和区域协作与公共资源共享机制建设是各省份改革共同面临的、左右改革进度和影响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成效发挥的问题。这些问题不是改革过程的衍生品,恰是改革的内容本质,若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改革就会减效或流于形式,若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就会触动旧有利益格局,使改革遭遇“困境”或“停滞”。因此,在马克思城乡关系理论的指导下,坚持改革的初衷和正确方向推进改革,比智慧更重要的是面对困难的勇气,这种勇气来自中央顶层的授权、地方制度创新的激情和学界研究达成的共识。从三省份改革成效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省直管县”体制成效的发挥需要借助一定的经济、社会、地理等条件,并不是所有的省份或县域都适合实行“省直管县”体制,要依据城乡差异和相互关联的程度相机抉择。城乡关系的实质是国家发展战略与县域发展的关系,城乡协调发展战略是县域发展的重要契机。“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是调整省以下地方政府间权利与利益结构的高难度、复杂性、系统性的工程,其解决的不是一时问题,因此其成效也不是一时可以衡量的。抓住改革的本质问题,以“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帕累托最优”为基本原则,一以贯之指引改革前行的理论线索,完善和推进“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其制度设计的政策建议可概括为:“省管县”与“市管县”共存,“财政直管”与“行政直管”齐驱,基本公共服务统筹权逐步上移到省,公共资源及配置权更多下沉到县,进行地方政府间财权、事权的科学划分,建设独立与合作并行不悖的地方政府间关系。

李澍田[7](2017)在《改革开放以来杭州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研究》文中指出杭州建城历史2200余年,自秦代置钱唐(塘)县以来,虽然经历过五代吴越国时期和南宋时期两次繁荣的巅峰,但直到1978年,杭州的城市形态一直处于相对缓慢发展进程中,城市格局千年未有明显改变。而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6年以来杭州城市发展提速,城市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96年和2001年杭州经历了两次城市区划的重大调整,改变了原有城市格局,实现了跨江发展,2014年又迎来了新的一轮区划调整,杭州城市形态面临新的整合。以全局的视角来看,改革开放以来的杭州城市形态演变仅是杭州城市形态历史演进全过程中的一个特殊阶段。本研究以有明确城池记载的隋代杭州城为起点,通过对杭州城市发展和城市建设全过程的回顾,首先建立基于城市发展脉络的历史轴线,之后将改革开放以来杭州的城市形态演变过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放入杭州城市发展全过程的坐标系中加以研究。在对杭州城市形态演变过程的研究中,作者采用了图形比较和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其实质是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结合。得益于受杭州市政府委托而开展的《城市化挑战与杭州城市有机更新》课题,作者获得了大量第一手杭州城市形态相关的图纸及数据资料。一方面,本研究通过对各阶段城市轮廓的比较把握杭州城市外部轮廓演变的总体方向,在此基础上再引入数据分析的结论加以佐证,借此勾勒出杭州城市外部轮廓的演变全貌;另一方面,本研究借助空间句法“图形-数据”分析手段,以杭州城市道路组构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重要年份的城市道路组构图形及数据特征,解读杭州城市内部结构的演变过程。在大量图形比较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杭州城市外部轮廓和内部结构的演变特征进行了归纳,并对杭州城市形态的演变过程进行了总结。之后,研究聚焦于城市形态演变的动力和演变机制,对改革开放以来一系列具有杭州特点并经实践的检验的动力和机制进行了梳理,使之能够成为杭州后续发展及其他类似城市的参照,并能够为其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帮助。本文由六个章节组成:第1章简要回顾了本研究的背景,综述了国内外相关的理论和研究情况,介绍了研究中涉及的分析方法,并概述了全文的思路和研究框架;第2章以杭州城市发展历史为主线,对杭州城市历史沿革和城市(城池)建设历程进行回顾;第3章以市区行政区和城市建成区为研究对象,以“图形-数据”结合的分析方法对改革开放以来杭州城市外部轮廓演变过程进行梳理,对其增长规模、拓展方向和扩张方式等特征进行归纳;第4章以城市道路组构(路网)为研究对象,以空间句法量化分析技术对改革开放以来杭州城市内部结构演变过程进行梳理,对杭州全局集成核、局部集成核、局部分区等结构特征进行解读。第5章对杭州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形态演变的影响因素、动力进行研究,并对杭州城市建设过程中一系列产生良性作用的有效机制进行梳理。第6章在综合前文研究成果之后对本研究进行总结,并对改革开放以来杭州城市形态演变过程和城市建设中的一些不足提出对策,对未来的城市发展提出建议,对下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

李博[8](2016)在《中国工业环境能源效率研究 ——基于工业结构变迁的角度》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中国经历了30多年的高强度发展,经济发展成绩斐然。然而在中国经济规模不断提升的同时,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深层次矛盾逐步凸显,尤其是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使用所造成的环境问题不断为人们所共识。在这一背景下,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中心议题之一。探求在资源环境约束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分析验证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演变路径,从而为后续环境及经济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有益的参考。本文在环境经济学的基本框架下,立足于中国工业经济、资源环境的现实,运用定量分析方法讨论资源环境与工业增长之间的作用和反馈机制,分析工业环境效率和能源效率的演化机理。文章首先分析中国工业发展现状与资源环境现状,而后采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从收敛的角度对工业环境效率和能源效率进行分析,同时考察工业结构变迁对工业环境效率和能源效率的作用机理,最后讨论工业经济增长与外商直接投资、环境管制、技术进步等相关因素的作用机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第一章主要介绍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研究目标及内容。第二章是关于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和实证文献的梳理,为本文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第三章是中国工业发展现状分析,本章从经济增长、污染物排放、能耗及行业空间变动分析中国工业发展现状。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工业各行业在研究期内具有较为显着的发展,尤其是资源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密集产业发展最为迅速;从工业污染和能耗的角度来看,整个研究期内所有行业的环境效率和能源效率均有较为显着的提升,尤其是研究初期工业环境、能源效率较低的产业其提升速度最为显着;从各行业的空间分布来看,中国工业各行业总体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分布状态,资源密集型产业有向西北方向移动的显着趋势,而技术密集型则呈现出向东集中的显着趋势。第四章主要分析中国工业环境、能源效率的收敛及空间溢出效应,本章首先从工业结构的相似性着手,分析整个研究阶段中国工业结构的趋同,在此基础上,分析中国工业环境效率、能源效率的收敛性及空间溢出效应。其主要结论如下:从工业结构相似性检验结果来看,2001-2013年中国各省的工业结构与全国工业结构的相似性总体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尤其是西部地区与全国工业结构的相似性有不断上升趋势;从工业环境效率和能源效率的收敛分析来看,工业环境、能源效率均存在显着的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东西部工业结构的差异每降低1%,将会导致东西部地区工业环境效率及能源效率差异分别缩小0.1684%和0.08%;从环境效率和能源效率的空间溢出分析来看,二者均存在显着的溢出效应,并且这种溢出效应随空间距离增大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第五章主要考察工业结构变迁对工业环境能源效率的影响,本章首先将工业结构变迁分为工业结构均衡化和工业结构高级化,其次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和脉冲函数检验工业结构变迁对工业环境效率和能源效率的影响,其结论表明:2001-2013年中国工业结构均衡化和高级化均出现显着的变化,并且工业结构的高级化对工业环境、能源效率的提升具有显着正向作用,相对而言,工业结构的均衡化仅在工业能源效率提升过程中表现出显着作用;通过建立VAR模型、脉冲函数以及方差分解揭示中国各省的工业结构发展过程中结构变迁对环境能源效率的影响机理显示,相对而言更多的省份工业环境、能源效率主要受工业结构的高级化的冲击,而受工业结构均衡化的冲击较少。第六章主要考察多因素对工业环境能源效率的影响,本章首先运用能值分析理论将各种工业污染物转化为太阳能值,然后构建工业环境污染强度和能源强度指标,并在此基础上将其进一步分解为行业结构、总体技术进步与地区相对技术进步三个基本因素,最后检验外商直接投资、环境管制、地区发展政策等相关因素对环境和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FDI、环境管制、资源约束、地区富裕度等因素对地区工业环境和能耗有着显着的正向提升作用。第七章对全文的主要观点、结论和不足进行了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更进一步的研究思路。

华雷[9](2015)在《节能减排大背景下的的县域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以杭州市余杭区为例》文中指出产业结构,也叫国民经济部门结构,是不同产业部门以一定比例组成的结构体系。改革开放以来,余杭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进一步发展,已经步入了后工业化时期。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缺日益严重,粗放性的增长方式已经不能再支撑余杭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了。本文在回顾之前文献的基础上,认真研究了节能减排大背景下的县域产业结构优化问题。本文将县域产业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结合起来,剔除了在节能减排大背景下的县域产业结构调整内涵,并根据近些年余杭经济的发展情况,微观研究了余杭产业结构的调整问题,主要涉及合理化和高度化。本文建立了在节能减排大背景喜爱的县域产业结构调整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数学模型,对余杭的产业结构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和措施。产业结构调整要以环境保护为目的,运用市场化手段来调整。要在长远与近期、供给与需求、经济与社会之间寻求平衡,以阶段目标约束、市场导向为原则设计调整路径,最大限度地减少阻力,全面开启市场内生驱动与激励互相兼容的结构调整。

薛敏[10](2015)在《浙江县域“工业创强”战略研究:瑞安市案例研究》文中指出浙江县域工业大而不强,以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存在层次低、附加值少、品牌少、创新弱等问题,正面临着资源环境约束凸显、要素成本上升、内外需求下滑等严峻的发展形势,实施创强战略,实现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在综合分析县域工业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明确“工业创强”的总体思路,选择适当的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公共战略管理理论为指导,从“工业创强”的内涵要求出发,结合浙江实际构建县域工业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其对浙江县域“工业创强”战略的出发点一县域工业综合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分析浙江县域“工业创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找出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应用SWOT法综合分析浙江实施县域“工业创强”战略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而提出县域“工业创强”的总体目标和思路,并应用K-Means聚类法,以质量效益、自主创新、结构调整、“两化”融合、“绿色”发展五个一级指标对浙江县域工业进行聚类,并根据不同类型的县域工业发展特征,提出相应的“创强战略”路径。并以瑞安市为案例分析具体县域“工业创强”战略的举措和成效,系统评析其战略路径选择的科学性。论文分析得出规上工业规模偏小、缺乏优势主导产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低和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还有待加大的结论,进而提出多方面壮大规模工业、全力提升产业层次、发挥科技驱动作用、加强要素保障工作等建议。

二、萧山工业结构调整思路和重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萧山工业结构调整思路和重点(论文提纲范文)

(1)杭绍甬经济带工业用地时空演变与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工业用地动态监测研究
        1.3.2 工业用地时空演变研究
        1.3.3 工业用地绩效评价研究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论文组织框架
        1.4.3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地理概况
        2.1.2 社会经济概况
        2.1.3 工业集聚区概况
    2.2 基础数据介绍
        2.2.1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
        2.2.2 地图兴趣点数据
        2.2.3 工业普查数据
        2.2.4 其他数据
3 工业用地动态监测与产业结构识别研究
    3.1 工业用地扩张及其产业结构识别
        3.1.1 工业用地扩张监测
        3.1.2 工业用地产业结构识别
    3.2 工业用地退出及其更新类型识别
        3.2.1 工业用地退出监测
        3.2.2 工业用地更新类型识别
    3.3 讨论与小结
4 工业用地时空演变研究
    4.1 工业用地扩张格局
        4.1.1 数据介绍与分析方法
        4.1.2 扩张规模特征
        4.1.3 工业集聚区视角下的空间分布特征
        4.1.4 产业结构特征
    4.2 工业用地退出及更新格局
        4.2.1 数据介绍与分析方法
        4.2.2 退出规模特征
        4.2.3 空间分布特征
        4.2.4 更新路径分析
    4.3 讨论与小结
        4.3.1 工业用地扩张时空特征
        4.3.2 工业用地扩张结构特征
        4.3.3 工业用地退出时空特征
        4.3.4 工业用地退出后更新路径
5 工业用地绩效评价研究
    5.1 区域工业用地绩效演变概述
    5.2 工业用地绩效评价方法
        5.2.1 评价思路与数据介绍
        5.2.2 四维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2.3 指标现状值测算与理想值确定
        5.2.4 数据标准化
        5.2.5 指标权重确定
        5.2.6 绩效评价模型确定
        5.2.7 工业集聚区的绩效比较
        5.2.8 分行业的绩效比较
    5.3 四维指标测算结果分析
        5.3.1 经济指标测算结果
        5.3.2 用地结构指标测算结果
        5.3.3 社会指标测算结果
        5.3.4 生态指标测算结果
    5.4 地块尺度绩效评价结果分析
        5.4.1 单一绩效结果分析
        5.4.2 综合绩效结果分析
    5.5 工业集聚区绩效比较分析
        5.5.1 单一绩效比较分析
        5.5.2 综合绩效比较分析
    5.6 分行业绩效比较分析
        5.6.1 单一绩效比较分析
        5.6.2 综合绩效比较分析
    5.7 讨论与小结
        5.7.1 区域工业用地绩效演变
        5.7.2 地块尺度工业用地绩效现状
        5.7.3 研究进展与不足
6 提升对策与建议
    6.1 工业用地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6.1.1 工业用地总量大
        6.1.2 工业集聚区多、散、小
        6.1.3 工业用地亩均产出绩效偏低
        6.1.4 区域工业用地绩效差异大
        6.1.5 分行业绩效不平衡
    6.2 提升对策与建议
        6.2.1 推进工业用地减量化
        6.2.2 促进工业用地集聚集群发展
        6.2.3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
    6.3 讨论与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1.1 工业用地动态监测与产业结构识别
        7.1.2 工业用地时空演变规律
        7.1.3 工业用地绩效评价
        7.1.4 提升对策与建议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完成的论文

(2)1933年国民政府公营制造工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一)学术意义
        (二)现实价值
    二、学术史回顾与本文的创新之处
        (一)学术史回顾
        (二)前人研究述评与本文的创新之处
    三、基本概念、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基本概念——公营制造工厂
        (二)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四、研究范围
第二章 1933年国民政府兴办公营工厂的历史背景
    一、国内外经济环境
    二、政府推动工业化
    三、经济学家的建议
第三章 1933年公营制造工厂数量与投资
    一、1933年公营制造工厂的数量
    二、1933年公营制造工厂的资本数额
        (一)资本性质探究
        (二)工厂资本考察
    三、1933年公营制造工厂的投资主体
第四章 1933年公营制造工厂的行业构成
    一、全国公营制造工厂的行业构成
    二、中央与地方公营制造工厂行业分布
第五章 1933年公营制造工厂的空间分布特点
    一、公营制造工厂厂址分布
    二、公营制造工厂的分布类型
    三、公营制造工厂空间布局溯源
第六章 1933年公营制造工厂的长期影响
    一、对抗战的支持作用
    二、促进国家资本的扩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3)浙江城市群创新网络演化机制与空间格局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城市群创新网络研究进展
        2.1.1 创新的基本概况
        2.1.2 创新网络的基本概况
        2.1.3 区域创新网络研究
        2.1.4 城市群创新网络研究
    2.2 多维邻近性研究进展
        2.2.1 多维邻近性定义及测度
        2.2.2 多维邻近性与城市群创新网络演化机理研究
    2.3 文献评述
第三章 城市群创新网络特征与空间格局演化
    3.1 研究指标和方法
        3.1.1 整体网络拓扑结构指标
        3.1.2 整体网络复杂性指标
        3.1.3 网络择优连接性指标
        3.1.4 创新合作数据来源
    3.2 城市群创新网络整体演进分析
        3.2.1 创新网络基础拓扑结构分析
        3.2.2 创新网络整体拓扑结构分析
        3.2.3 创新网络整体复杂性分析
        3.2.4 创新网络空间演化分析
    3.3 凝聚子群分析
        3.3.1 创新网络凝聚子群分析
        3.3.2 块模型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创新网络演化机制及创新合作强度影响机制分析
    4.1 创新网络演化机制分析
        4.1.1 QAP多元回归分析
        4.1.2 多维邻近性变量的测度
        4.1.3 QAP多元回归结果分析
    4.2 创新合作强度影响机制分析
        4.2.1 创新合作强度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4.2.2 模型构建
        4.2.3 模型指标及其测度
        4.2.4 负二项回归结果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网络地位与创新绩效关联机制研究
    5.1 理论解释
    5.2 变量、数据和模型
        5.2.1 变量构造及数据说明
        5.2.2 模型设定
        5.2.3 实证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创新网络空间格局优化分析
    6.1 城市群自我网络结构演变分析
        6.1.1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
        6.1.2 自我网络空间复杂性的时空演化
        6.1.3 自我网络的时空关联机制
    6.2 浙江城市群创新空间格局优化分析
        6.2.1 浙江城市群创新绩效时空演化分析
        6.2.2 区域创新空间格局形成及优化机制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启示与建议
    7.3 创新点或学术价值
    7.4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4)功能演替视角下既有城市工业区空间提升研究 ——以常州智能传感小镇规划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发展从增量时代向存量时代转变
        1.1.2 后工业时代既有城市工业区的功能提升
    1.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1.2.1 研究对象
        1.2.2 相关概念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2.1 既有城市工业区发展历程简述
        2.1.1 国外城市工业区规划发展历程
        2.1.2 中国工业区规划发展历程
        2.1.3 既有城市工业区功能演替与空间组织特征
    2.2 国内外既有城市工业区相关研究现状
        2.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2.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2.3 既有城市工业区功能演替相关研究
    2.4 既有城市工业区空间提升相关研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既有城市工业区功能演替规律研究
    3.1 功能演替相关理论
        3.1.1 功能演替概念与应用背景
        3.1.2 系统演化理论——组织演化过程存在结构不断取代的规律
        3.1.3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产业存在周期演替的发展规律
        3.1.4 城市触媒理论——引入催化因素能够加速功能演化提升
    3.2 既有城市工业区功能演替规律及案例研究
        3.2.1 功能演替规律特征分析
        3.2.2 累积性建构特征及案例分析
        3.2.3 穿插性建构特征及案例分析
        3.2.4 周期性建构特征及案例分析
        3.2.5 功能演替规律对既有城市工业区功能调整的启发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既有城市工业区功能演替的空间提升方法
    4.1 以空间原型承载功能演替
        4.1.1 空间原型
        4.1.2 应对功能演替的空间组织思路
    4.2 产业空间组织模式和案例分析
        4.2.1 点群式
        4.2.2 轴带式
        4.2.3 圈层式
        4.2.4 基本模式对比
    4.3 基于空间原型的产业空间组织和提升
        4.3.1 梳理产业功能基本结构
        4.3.2 形成空间结构原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常州智能传感小镇功能调整研究
    5.1 项目背景
    5.2 现状条件分析
        5.2.1 区域空间关系
        5.2.2 基地用地现状
        5.2.3 基地交通现状
        5.2.4 现状建筑评价
        5.2.5 旅游资源现状
        5.2.6 空间资源综合评价
    5.3 功能调整方向
        5.3.1 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5.3.2 区域格局分析
        5.3.3 产业基础分析
    5.4 功能调整定位
        5.4.1 定位策略:错位苏锡,对接沪杭,服务南京,赋能常州
        5.4.2 产业链环节定位
        5.4.3 应用领域定位
    5.5 强化产业关联
    5.6 提升应用体验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常州智能传感小镇空间提升实践
    6.1 空间原型生成
        6.1.1 传感产业功能基本结构梳理
        6.1.2 传感产业空间结构原型生成
    6.2 空间结构布局
        6.2.1 空间结构生成
        6.2.2 功能布局生成
        6.2.3 用地布局生成
        6.2.4 重点项目布局
    6.3 空间形态设计
        6.3.1 城市设计总平面
        6.3.2 重要节点设计
    6.4 空间体验提升
        6.4.1 传感体验的交通系统
        6.4.2 传感体验的开敞空间
        6.4.3 传感体验的旅游策划
    6.5 空间包容性增强
        6.5.1 利用旧厂房进行兼容性改造
        6.5.2 利用公有物业营造开放性产业空间
    6.6 提升效益评价
        6.6.1 产业空间效益提升
        6.6.2 产业服务效益提升
        6.6.3 生活服务效益提升
        6.6.4 建立园区动态集成评价系统
    6.7 本章小结
结语
    核心观点
    创新点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语

(5)空间人文学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工业基本空间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综述
        1.2.1 中国近代工业史的研究进展
        1.2.2 空间人文学的研究进展
        1.2.3 近代工业空间常规路径下的研究不足以及空间人文学视角与方法的引入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对象界定
    1.5 研究视角与方法解析
        1.5.1 空间人文学的定义
        1.5.2 空间人文学的空间研究范式
    1.6 论文的内容与框架
    1.7 研究资料与方法
        1.7.1 研究资料与数据
        1.7.2 研究方法
    1.8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1840-1949年中国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化与整体分布模式
    2.1 .研究时段的选取
    2.2 研究理论、数据与方法
        2.2.1 地理学第一定律
        2.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2.2.3 分析方法
    2.3 中国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化与整体分布模式
        2.3.1 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分期
        2.3.2 中国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变历程
        2.3.3 中国近代工业的整体地理分布特征与模式
    2.4 小结
第三章 中国近代工业产业特征的空间分布——对产品生产、销售、工人劳动、工会等要素的分析
    3.1 研究时段的选取
    3.2 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3.2.1 数据来源
        3.2.2 数据处理
    3.3 1930年代中国工业产业特征的空间分布
        3.3.1 工业部门结构分析
        3.3.2 工业产品生产与销售概况
        3.3.3 工人劳动与收支概况
        3.3.4 工会组织概况
    3.4 小结
第四章 中国近代工业布局区位选择的时空分析——通过典型人物对近代国家工业布局演变的考察
    4.1 研究理论
        4.1.1 工业区位理论
        4.1.2 时空间行为研究
    4.2 中国近代工业布局的主要历程与区位决策群体
    4.3 区位决策代表性人物的选取与工业布局行为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4.3.1 代表性人物的选取
        4.3.2 工业布局行为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4.4 近代工业布局不同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
        4.4.1 政府为投资主体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以李鸿章为例
        4.4.2 民间资本开始介入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以张謇为例
        4.4.3 民间资本成为近代工业化重要力量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以荣氏兄弟为例
    4.5 小结
第五章 近代工业转型与区域工业经济空间重构——鲁中、鲁东工业集聚区个案研究
    5.1 研究区域与研究时段的选取
        5.1.1 研究区域
        5.1.2 研究时段的选取
    5.2 山东工业经济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5.3 从传统手工业到近代工业山东工业经济的发展特征与空间格局
        5.3.1 清时期山东手工业经济的发展特征与空间格局
        5.3.2 民国时期山东工业经济的发展特征与空间格局
    5.4 小结
第六章 近代工业发展与区域城市空间结构变迁——旧直隶工业集聚区个案研究
    6.1 研究区域
    6.2 近代工业发展与旧直隶城市群体空间结构变迁
        6.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6.2.2 清时期直隶城市群的空间格局
        6.2.3 民国时期直隶城市群的空间格局
        6.2.4 近代工业对直隶城市群体空间格局的影响
    6.3 近代工业发展与城市外部、内部空间结构变迁——天津个案研究
        6.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6.3.2 天津近代各时期的工业发展及其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6.3.3 天津近代工业对城市空间结构的整体拓展
        6.3.4 天津近代城市规划中的工业空间及其影响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中国近代工业数据基础平台构建的技术方案
    一、建设目的与意义
    二、参考的标准规范
    三、技术架构
    四、建设方案
        (一)中国近代工业历史地理数据库建设
        (二)中国近代工业信息管理系统开发
附录B 本文研究成果运用于中国近代工业遗产历史价值分析的初步尝试
    一、全国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中工业遗产历史价值的初步分析
    二、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历史价值的进一步解读
        (一)山东近代工业化进程中各时期留存的工业遗产
        (二)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时间分布分析
        (三)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行业分布与产业链关系分析
        (四)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空间格局分析
        (五)小结
附录C 中国近代重要工业厂、矿名录整理表
附录D 1930年代中国工业产业特征数据
    D-1省级一级工业行业职工人数整理表
    D-2市县级一级行业厂数、资本总数、工人人数、产品总值整理表
    D-3主要城市工会数量及会员人数整理表
附录E 山东省工业贸易联系数据
    E-1方志中出现的部分工业贸易联系数据整理
    E-2《中国实业志·山东省》中出现的主要工业贸易联系数据整理
附录F 天津近代重要工业企业名录整理表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发表的论文
    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6)基于城乡协调发展的“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与内容创新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内容
        1.2.3 研究创新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1.3.3 研究框架
2 基础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城乡关系理论综述
        2.1.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及西方学者城乡关系理论
        2.1.2 新中国以来我国城乡关系理论及政策演变
    2.2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基础理论综述
        2.2.1 管理层级理论
        2.2.2 政府分权理论
        2.2.3 府际关系理论
        2.2.4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2.3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实践研究综述
        2.3.1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背景、动因和目标
        2.3.2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基础条件及路径选择
        2.3.3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问题、对策及态度分歧
        2.3.4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实践研究评价
    2.4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与城乡协调发展关系研究
    2.5 “国家治理现代化”理论对“省直管县”改革研究的启示
3 “省直管县”体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机理
    3.1 相关概念及问题厘定
        3.1.1 “城乡协调发展”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3.1.2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相关概念及关系
        3.1.3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目标厘定
        3.1.4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路径厘定
    3.2 县域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地位
        3.2.1 县域政治在国家政治体系中的地位
        3.2.2 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地位
        3.2.3 城乡协调发展战略对县域地位的影响
    3.3 “省直管县”体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理论依据
        3.3.1 层级减少、权力下沉
        3.3.2 县域独立、极化衰减
        3.3.3 政府分权、资源下沉
4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实践案例及聚类分析
    4.1 东部省份:浙江省的改革实践
        4.1.1 浙江省“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背景与历程
        4.1.2 浙江省“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成效、经验与问题
    4.2 中部省份:河南省的改革实践
        4.2.1 河南省“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背景与历程
        4.2.2 河南省“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成效、经验与问题
    4.3 西部省份:贵州省的改革实践
        4.3.1 贵州省“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背景与历程
        4.3.2 贵州省“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成效、经验与问题
    4.4 三省份“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聚类分析
        4.4.1 改革背景、试点和模式选择比较
        4.4.2 改革制度设计比较
        4.4.3 改革成效比较
    4.5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实践案例分析结论
5 基于城乡协调发展的“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走向与要求
    5.1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走向
        5.1.1 试点县选择:农业大县、贫困县、边远县优先
        5.1.2 路径选择:“财政”直管与“行政”直管齐驱
        5.1.3 政策出口:“省管县”与“市管县”并存
    5.2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持续推进的新要求
        5.2.1 顶层授权、支持和包容地方政府创新
        5.2.2 地方政府职能切实发生转变
        5.2.3 学界研究开阔视野,长远规划
6 基于城乡协调发展的“省直管县”改革政策建议
    6.1 直管县机构设置与人事干部管理政策建议
        6.1.1 以“大部门制”为方向进行机构设置
        6.1.2 人事管理制度形成畅通的干部晋升通道
    6.2 科学划分地方政府间的事权、财权
        6.2.1 以“公共服务统筹权上移、公共资源配置权下移”为方向
        6.2.2 以“公共物品提供的层次性和受益范围”为依据
        6.2.3 以“城乡协调发展的帕累托改进”为目标
    6.3 建立区域经济合作与公共资源共享机制
        6.3.1 以平等互惠为基础进行区域经济合作
        6.3.2 以效率为原则建立政府间公共资源共享机制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7)改革开放以来杭州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1.1 中国城市改革开放以来的集体高速发展
        1.1.2 杭州是中国城市高速发展的一个缩影
        1.1.3 杭州相关的城市研究回顾
        1.1.4 本研究选题的源起
    1.2 研究涉及的相关概念
        1.2.1 城市形态
        1.2.2 城市外部轮廓
        1.2.3 城市内部结构
        1.2.4 改革开放
    1.3 研究涉及的相关理论
        1.3.1 城市形态研究的历程回顾
        1.3.2 城市内部结构的相关理论
        1.3.3 城市外部轮廓的相关理论
    1.4 研究的支撑
        1.4.1 数据资料层面的支撑
        1.4.2 软件技术层面的支撑
        1.4.3 分析方法层面的支撑
    1.5 研究的结构
    1.6 研究的意义
        1.6.1 研究的目的
        1.6.2 研究的价值
        1.6.3 研究的创新点
2 杭州城市发展与空间形态演变沿革
    2.1 杭州概况
        2.1.1 杭州的城市地理环境简介
        2.1.2 杭州的城市发展历史简介
    2.2 开埠前的杭州城市发展与空间形态演变
        2.2.1 隋代前杭州的城市发展与空间形态
        2.2.2 隋唐时期杭州的城市发展与空间形态
        2.2.3 五代(吴越国)时期杭州的城市发展与空间形态
        2.2.4 两宋时期杭州的城市发展与空间形态
        2.2.5 宋代之后时期杭州的城市发展与空间形态
        2.2.6 小结
    2.3 开埠至解放前的杭州城市建设与空间形态演变
        2.3.1 清末的杭州城市建设与城市形态
        2.3.2 民国初年至抗战前的杭州城市建设与城市形态
        2.3.3 战乱时期的杭州城市建设与城市形态
        2.3.4 民国时期的城市规划
        2.3.5 小结
    2.4 建国以来的杭州城市建设与空间形态演变
        2.4.1 建国以来的城市发展历程概述
        2.4.2 建国以来杭州城市总体规划调整回顾
        2.4.3 建国以来杭州城市行政区划演变简述
    2.5 杭州城市空间形态演变沿革研究的结论
        2.5.1 杭州城市形态演变的阶段划分
        2.5.2 开埠前杭州城市形态变化以自然增长为主,开埠后人为干预渐增
        2.5.3 不同阶段对杭州城市扩张具有重要影响因素的变化
        2.5.4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发展加快,城市建设更为多样
3 改革开放以来杭州城市外部轮廓演变研究
    3.1 改革开放以来杭州城市外部轮廓演变的背景
        3.1.1 改革开放之前的杭州城市发展
        3.1.2 改革开放以来杭州的城市发展
    3.2 改革开放以来杭州城市外部轮廓演变过程
        3.2.1 1980年代的城市外部轮廓
        3.2.2 1990年代的城市外部轮廓
        3.2.3 2000年代的城市外部轮廓
    3.3 改革开放以来杭州城市外部轮廓演变详解
        3.3.1 概述
        3.3.2 杭州城市外部轮廓增长规模的特征
        3.3.3 杭州城市外部轮廓拓展方向的特征
        3.3.4 杭州城市外部轮廓扩张方式的特征
    3.4 改革开放以来杭州城市外部轮廓演变研究的总结
        3.4.1 杭州城市外部轮廓变化幅度逐渐增大,形态多变
        3.4.2 杭州市区内建成区面积快速增长促使城市行政区划调整
        3.4.3 杭州城市外部轮廓扩张带动城市总体规划调整
        3.4.4 东部及南部轮廓变化快于西部及北部轮廓变化
        3.4.5 1996年的重要意义
4 改革开放以来杭州城市内部结构演变研究
    4.1 改革开放以来杭州城市内部结构演变的背景
        4.1.1 城市内部逐步积蓄的变革力量
        4.1.2 改革开放前历次城市总规中结构调整的回顾
    4.2 改革开放以来杭州城市内部结构演变过程
        4.2.1 改革开放初期(1982年)杭州城市内部结构
        4.2.2 第一轮市区行政区划调整后(1998年)杭州城市内部结构
        4.2.3 第二轮市区行政区划调整后(2002年)杭州城市内部结构
        4.2.4 第三次市区行政区划调整前(2013年)杭州城市内部结构
    4.3 改革开放以来杭州城市内部结构演变详解
        4.3.1 杭州城市全局集成核的演变特征
        4.3.2 杭州城市局部集成核的演变特征
        4.3.3 局部集成核所对应分区的演变特征
        4.3.4 改革开放以来杭州各局部分区发展协同水平变化
    4.4 改革开放以来杭州城市内部结构演变研究总结
        4.4.1 城市内部结构急剧变化,从单中心发展为多中心
        4.4.2 各片区之间发展不平衡
        4.4.3 中心城区得到保护和更新
        4.4.4 居住区逐步向几个区片分化,产生差异化
        4.4.5 工业用地向开发区聚集,中心城区工业建筑调整更新
        4.4.6 大学城和高新区成为增长的特殊形式
        4.4.7 景区逐渐从城市边缘成为城市内部结构组团
5 改革开放以来杭州城市形态演变的动力与机制研究
    5.1 动力与机制研究总述
        5.1.1 全球化与信息化时代的来到成为城市形态重要影响因素
        5.1.2 城市化进程是城市形态演变的主要影响因素
        5.1.3 时代变革使城市形态的影响因素更趋多元
    5.2 杭州城市形态演变的动力研究
        5.2.1 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是城市发展的动力源头
        5.2.2 城市结构积聚的能量是形态演变的内在动力
        5.2.3 社会变革诱发新的生活消费形态带来新动力
    5.3 杭州城市形态演变的机制梳理
        5.3.1 产业调整是政策层面引导城市形态演变的重要手段
        5.3.2 城市规划体系日渐成熟并逐渐起到重要作用
        5.3.3 区划调整对杭州的空间形态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5.3.4 城市有机更新实践是富有杭州特色的系统机制
6 讨论、总结与展望
    6.1 城市合理形态的讨论
        6.1.1 城市形态演变和城市发展契合度的讨论
        1) 与城市规模的契合度讨论
        2) 与城市功能的契合度讨论
        3) 与城市自然条件的契合度讨论
        6.1.2 杭州城市形态演变个案的讨论
        1) 钱江新城发展的讨论
        2) 地铁规划以及选线的问题
        3) 2014年底富阳作为城区新的组成部分的发展展望
        6.1.3 互联网时代的城市形态演变趋势的讨论
    6.2 研究的总结
        6.2.1 简要回顾了杭州城市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全过程
        6.2.2 深入解读改革开放以来杭州城市形态的演变过程
        6.2.3 尝试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杭州城市形态演变的动力及机制
        6.2.4 通过对杭州城市形态的研究,推断出杭州城市高速发展期
    6.3 需要继续研究及完善的问题
        6.3.1 分析方法层面
        6.3.2 资料搜集层面
        6.3.3 研究内容层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8)中国工业环境能源效率研究 ——基于工业结构变迁的角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来源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概念界定
        1.3.1 工业环境能源效率
    1.4 研究创新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创新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环境能源与经济增长的矛盾与冲突
    2.2 环境能源约束下的经济增长理论梳理
        2.2.1 新古典经济学环境能源问题梳理
        2.2.2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环境能源问题梳理
    2.3 环境能源效率研究理论及文献综述
        2.3.1 环境能源效率测算方法综述
        2.3.2 环境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梳理
    2.4 环境能源效率因素分解方法梳理
        2.4.1 因素分解法
        2.4.2 空间计量分析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工业发展及其环境能源现状分析
    3.1 中国工业发展现状分析
        3.1.1 中国工业评价指标构建
        3.1.2 中国工业经济发展现状
    3.2 中国工业污染物排放现状
        3.2.1 中国各行业工业污水排放分析
        3.2.2 中国各行业工业废气排放分析
        3.2.3 中国各行业工业固体废物排放分析
    3.3 中国各行业能源消耗分析
    3.4 中国工业空间变化趋势分析
        3.4.1 工业空间变化趋势的测算方法构建
        3.4.2 中国工业空间格局形态演变分析
    3.5 中国工业行业环境能源效率测算
        3.5.1 工业环境能源效率理论模型构建
        3.5.2 中国工业行业环境能源效率测算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工业环境能源效率收敛与空间溢出效应
    4.1 理论分析中国工业结构趋同机理
        4.1.1 市场化与工业结构趋同
        4.1.2 地方分权与工业结构趋同
        4.1.3 全球化与中国工业结构趋同
        4.1.4 工业结构趋同的测算模型
    4.2 中国省区工业结构趋同的演化
    4.3 中国工业环境能源效率收敛性分析
        4.3.1 σ收敛检验
        4.3.2 绝对β收敛分析
        4.3.3 条件β收敛
        4.3.4 工业结构和工业环境能源效率的收敛性分析
    4.4 中国工业环境能源效率空间关联分析
    4.5 中国工业环境能源效率空间溢出分析
        4.5.1 理论模型构建
        4.5.2 中国工业环境能源空间溢出效应结果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工业结构变迁对工业环境能源效率的影响
    5.1 中国工业结构变迁的度量及其特征分析
        5.1.1 工业结构的均衡化指数
        5.1.2 工业结构的高级化指数
        5.1.3 中国工业结构变迁特征
    5.2 工业结构变迁对工业环境能源效率的影响
        5.2.1 计量模型的设定与估计方法
        5.2.2 工业结构变迁对工业环境能源效率的影响
    5.3 工业环境能源效率对工业结构变迁的脉冲响应
        5.3.1 模型构建
        5.3.2 工业环境效率对工业结构变迁的响应
        5.3.3 工业能源效率对工业结构变迁的响应
        5.3.4 工业环境能源效率方差分解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工业环境能源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6.1 工业环境能源效率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6.2 因素分解与模型构建
        6.2.1 因素分解
        6.2.2 模型构建
        6.2.3 指标构建
    6.3 实证分析
        6.3.1 工业环境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6.3.2 工业能源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1.1 中国工业的发展现状
        7.1.2 中国工业环境能源效率趋同与溢出分析
        7.1.3 中国工业结构变迁对工业环境能源效率的影响
        7.1.4 中国工业环境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节能减排大背景下的的县域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以杭州市余杭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3.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3.3 简要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产业结构和节能降耗理论概述
    2.1 产业结构理论综述
        2.1.1 产业结构理论内涵
        2.1.2 产业结构理论的演变
    2.2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的综述
        2.2.1 产业结构合理化理论
        2.2.2 产业结构合理化判别
        2.2.3 产业结构高度化理论
        2.2.4 产业结构高度化判别基准
    2.3 能源与产业结构的关系研究情况
        2.3.1 产业结构变动对环境的影响研究
        2.3.2 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需求的影响
    2.4 县域产业结构相关研究情况
    2.5 节能减排政策演变过程
        2.5.1 国外节能减排过程
        2.5.2 国内节能减排过程
第3章 余杭节能减排与产业发展的历史发展阶段回顾
    3.1 余杭产业结构的发展过程及变动分析
        3.1.1 建国至改革开放余杭产业总体概况
        3.1.2 改革开放以来余杭产业结构变动
    3.2 余杭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关系
    3.3 余杭经济发展与环境变化关系
        3.3.1 余杭高耗能行业情况
        3.3.2 余杭环境特点
第4章 节能减排背景下的余杭产业结构优化评价指标及实证研究
    4.1 产业结构调整方法及其评价
        4.1.1 合理化判别手段
        4.1.2 高度化判别方法
    4.2 余杭产业结构优化实证分析
        4.2.1 余杭产业结构合理化判断
        4.2.2 余杭产业结构合理化数学模型判断
        4.2.3 合理化判断说明
        4.2.4 余杭产业结构高度化判别
        4.2.5 余杭产业结构高度化基准结构
    4.3 节能减排下的县域产业结构优化评价指标
第5章 县域产业结构的节能减排优化评价指标体系
    5.1 节能减排背景下的余杭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策
    5.2 节能减排背景下的余杭产业结构高度化对策
    5.3 优化总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论述
    6.2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10)浙江县域“工业创强”战略研究:瑞安市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1.3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1.3.1 相关概念
        1.3.2 公共战略管理理论
        1.3.3 政府战略管理理论
        1.3.4 政府与市场关系理论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主要研究内容
    1.5 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1.5.1 主要创新点
        1.5.2 不足之处
2 浙江县域工业综合发展水平评价
    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2 方法选择与数据来源
        2.2.1 方法选择
        2.2.2 数据来源
    2.3 县域工业综合发展水平分析
3 浙江县域“工业创强”战略目标与思路分析
    3.1 浙江县域“工业创强”SWOT分析
        3.1.1 优势分析(Strengths)
        3.1.2 劣势分析(Weaknesses)
        3.1.3 机遇分析(Opportunities)
        3.1.4 威胁分析(Threats)
    3.2 浙江县域“工业创强”战略目标与总体思路
        3.2.1 战略目标确定
        3.2.2 总体思路选择
    3.3 浙江县域“工业创强”分类实施路径选择
        3.3.1 县域工业聚类分析
        3.3.2 分类实施路径选择
4 瑞安市“工业创强”案例研究
    4.1 瑞安市工业综合发展情况
        4.1.1 瑞安市基本情况
        4.1.2 工业经济总量
        4.1.3 工业结构
        4.1.4 工业基地建设
    4.2 瑞安市“工业创强”战略举措与成效分析
        4.2.1 战略举措评析
        4.2.2 成效分析
    4.3 瑞安“工业创强”面临的问题分析
        4.3.1 规上工业规模偏小
        4.3.2 缺乏优势主导产业
        4.3.3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低
        4.3.4 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还有待加大
    4.4 瑞安市“工业创强”实践的启示
        4.4.1 合理运用倒逼机制有利于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4.4.2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应是“工业创强”的核心内容
        4.4.3 转型升级并不是抛弃传统产业
5 结论讨论与对策建议
    5.1 结论与讨论
    5.2 促进瑞安县域“工业创强”的对策建议
        5.2.1 多方面壮大规模工业
        5.2.2 全力提升产业层次
        5.2.3 着力发挥科技驱动作用
        5.2.4 加强要素保障工作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萧山工业结构调整思路和重点(论文参考文献)

  • [1]杭绍甬经济带工业用地时空演变与绩效评价研究[D]. 黄玲燕. 浙江大学, 2020(01)
  • [2]1933年国民政府公营制造工厂研究[D]. 张尚达.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7)
  • [3]浙江城市群创新网络演化机制与空间格局优化研究[D]. 胡志学.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8)
  • [4]功能演替视角下既有城市工业区空间提升研究 ——以常州智能传感小镇规划设计为例[D]. 何志荣.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5]空间人文学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工业基本空间特征研究[D]. 刘静. 天津大学, 2019(06)
  • [6]基于城乡协调发展的“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研究[D]. 刘素姣.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8)
  • [7]改革开放以来杭州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研究[D]. 李澍田. 浙江大学, 2017(12)
  • [8]中国工业环境能源效率研究 ——基于工业结构变迁的角度[D]. 李博. 兰州大学, 2016(06)
  • [9]节能减排大背景下的的县域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以杭州市余杭区为例[D]. 华雷. 南昌大学, 2015(07)
  • [10]浙江县域“工业创强”战略研究:瑞安市案例研究[D]. 薛敏. 福建农林大学, 2015(08)

标签:;  ;  ;  ;  ;  

萧山产业结构调整思路与重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