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分馆模式节选

公共图书馆分馆模式节选

一、公共图书馆分馆模式撷英(论文文献综述)

段然[1](2021)在《浙江省地市级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调查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刘欣[2](2021)在《卓越无捷径——读《应对变革:30年来美国图书馆楷模人物撷英》有感》文中认为杰出的榜样人物对于群体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应对变革:30年来美国图书馆楷模人物撷英》一书,聚焦美国"年度图书馆员"和"年度辅助图书馆员"获奖者这一楷模人物群体,通过讲述他们的成长故事和取得的成就,帮助图书馆工作者理清思路,减少路径选择的茫然、困惑与盲动,为图书馆从业者提供可资参照的职业标杆,为推动图书馆事业发展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值得每一位图书馆员阅读。

胡楠[3](2019)在《北京皇家园林植物种类考证及植物造景研究》文中提出北京作为中国首都拥有着三千余年的建城史以及八百余年的建都史,以历史时期园林发展为基础,在明清时期较为稳定的社会背景之下,皇家园林建设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至清乾隆时期,皇家园林的规模与造园艺术水平均达到了鼎盛,代表了中国古典园林的至高成就。充满了自然生趣的植物是园林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在北京地区自然与人文环境的孕育下,北京皇家园林植物造景独具特征。本文对现有的北京皇家园林植物造景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发现与其他皇家园林要素研究成果相比,时间范畴对历史时期皇家园林植物造景的研究极少,空间范畴对皇家园林整个体系的植物造景研究几乎为空白,研究方法对历史典籍的挖掘略显薄弱,研究成果以图文相结合的有效表现形式尚待尝试。基于此,本文尝试探索植物造景视角下的皇家园林研究体系,通过构建以历史典籍为依托的研究框架,来推进历史园林遗产保护与修复工作的开展。本文以清代北京史志文献资料集《日下旧闻考》中被列入“国朝宫室”、“国朝苑囿”两卷中的15处皇家园林为研究对象。以周维权从园林基址选择和园林营造方式视角将中国传统园林分为人工山水园与天然山水园两类的研究结论为基础,认为皇家园林植物造景与此分类依据联系紧密,但该分类方式并不能概括全部研究对象的基址选择与营造方式特征,通过研究补充“内廷花园”这一类型,最终确立了北京皇家园林内廷花园、人工山水园、天然山水园植物造景研究体系。本文基于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法、内容分析法与比较、归纳、演绎法,以大量的历史典籍资料为依托,首先研究了清代北京皇家园林植物的组织与管理,继而对清代北京皇家园林植物种类进行了完整的考证,并以考证研究为基础再次利用历史典籍对内廷花园、人工山水园、天然山水园的植物造景进行研究,以从内在与表象多个视角对北京皇家园林植物种类及植物造景形成全面的理解。本文共考证得出北京皇家园林植物种类228种次,包含72个科、145个属,并对植物种类考证结果按照研究对象的3种类型进行区分,包括内廷花园18种次,人工山水园99种次,天然山水园48种次。在此基础上,对内廷花园、人工山水园、天然山水园的植物造景方式进行研究,认为建筑格局控制下内廷花园具有“多方景胜,咫尺山林”的植物造景特征,山水结构引导下人工山水园具有“相体势之自然,随基势之高下”的植物造景特征,自然基底承载下天然山水园具有“林薄之华滋,足天成而鲜人力”的植物造景特征。本文结合考据资料对内廷花园建福宫花园、人工山水园畅春园、天然山水园静宜园的历史植物景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建福宫花园,考证得出乾隆时期、清代末期花园植物种类名录表,推测得出上述2个时期花园植物造景平面图,推测得出乾隆时期花园植物造景想象鸟瞰图。对畅春园,考证得出康熙至乾隆时期园林植物种类名录表,推测得出康熙至乾隆时期园林植物造景空间分布的平面图与鸟瞰图。对静宜园,考证得出乾隆时期应用的园林植物种类,推测得出乾隆时期静宜园二十八景景点建设的植物种类与栽植配置的统计表及鸟瞰图。

邓景贤[4](2016)在《国内外移动图书馆APP服务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选取国内34所"985工程"一期高校、35所省级以上公共图书馆,国外10所全球综合排名前8的大学图书馆及6所知名的公共图书馆作为调研对象,对其功能服务进行归类探讨,并从平台类型、开发模式、服务开展率、主要服务、特色服务等方面展开对比分析,最后就国内移动图书馆APP服务的发展提出建议。

李彬彬[5](2014)在《我国移动数字图书馆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每一次技术的革新都会促进相关行业的产生与变化。当然,图书馆行业也不例外,纵观图书馆的发展历史,我们便会发现图书馆的变革也离不开技术的发展:印刷术的产生和发展加快了知识传播的速度,出现了知识的聚集,从而导致古代藏书楼的产生发展;而信息技术的出现不仅引起了图书馆管理方式和服务方式的变化,而且还影响到图书馆的存在形式;以无线网络、3G技术等为代表的移动通信网络技术迅速兴起和普及,则为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即移动通信技术与图书馆的融合——移动数字图书馆。一方面,我国部分图书馆已开展了移动数字图书馆的相关建设,其应用实践正在逐步完善;另一方面,移动数字图书馆的理论研究也正在不断深化。因此,从我国移动数字图书馆建设的现状出发,探求其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总结经验,从而为我国移动数字图书馆建设提供一些参考资料是十分必要的。文章在结构上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为导言部分,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选题意义和研究思路与方法,并对国内外移动数字图书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进展进行了梳理,作出了简要的总结评价;第二章在学界对移动数字图书馆相关概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移动数字图书馆的内涵、分析了移动数字图书馆的特点并对其所体现的理念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第三章运用网络调查和抽样调查等方法调查了我国省级公共图书馆和“211”高校移动数字图书馆建设情况,分析了移动数字图书馆的网站建设、资源建设、服务提供和平台开发模式,指出了我国移动数字图书馆建设所取得的成绩和不足;第四章探讨了移动数字图书馆对机构、移动数字图书馆对读者、移动数字图书馆读者之间三大基本的移动数字图书馆运营模式;第五章主要是在移动数字图书馆的现状分析和运营模式的基础上,提出我国移动数字图书馆建设的策略;第六章则以国家图书馆的“掌上国图”为典型案例,从微观角度着重分析其建设概况、数字资源建设情况、服务提供情况和平台开发情况等方面的内容,总结经验和启示;第七章为结论与展望,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指出未来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马爱华[6](2014)在《论公共图书馆的新媒体服务》文中提出结合新媒体迅猛发展的市场潜力和服务特点,研究公共图书馆如何打造基于新媒体的图书馆服务新业态,分析手机移动图书馆、图书馆微博、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图书馆移动应用程序和数字电视图书馆等新型服务模式的现状,并对公共图书馆开展新媒体服务的服务内容、功能设计及业务特点等进行探究,以促进新时期图书馆的业务能力建设。

王世伟[7](2013)在《台北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述略》文中提出从七个方面论述了台北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包括服务体系的产生与发展、服务体系的层级架构、服务资源、服务效能、服务政策、技术引擎对服务体系的重组再造、服务体系与城市的互动等。

林回清,刘如,王晓东[8](2013)在《试论公共图书馆的专业服务模式》文中研究说明公共图书馆提供的专业服务,一般可分为四种模式,如区域规划专业馆藏分中心模式、馆内规划专业特藏模式(馆内馆)、馆外规划专业分馆模式(馆外馆)、设置职能部门提供专业服务模式。

王晓东[9](2013)在《公共图书馆拓展特色分馆延伸服务案例研究——以温州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国内外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模式在百余年来的发展历程中已形成多样化特点。为了探索、比较何种模式才能因地制宜的生存发展,温州市图书馆在过去十余年积极思考、实践拓展特色图书分馆延伸服务的发展问题,尤其在温州特色图书分馆、温州老年图书分馆的举办过程中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

耿孝臣[10](2013)在《中国锡制产品艺术研究》文中指出居于五金之一的锡金属,在我国人民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并不是始终如一的。在人类的早期文明中,锡金属因可以极大地提高铜的硬度,改善其铸造性能而成为当时的贵重金属。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青铜器在人们生活中地位的逐步削弱,锡金属的地位也随之削弱,从早期的贵重金属成为庶民皆可使用的金属,就这一点来说,它有别于一直居于贵重金属地位的金银,至明代,它已经成为可以满足不同身份、不同层次人们需要的器物。也正因为锡金属在人们社会生活中社会地位的变化,使得在古人的生活中曾起过重要作用的锡器一直不似端庄大方、凝重典雅的青铜器和璀璨的金银器,能够得到浓墨重彩的关注,可以说,含蓄质朴的锡器在器物艺术中一直未得到正史的关注,从设计艺术的角度对其进行整体、全面的研究也少有人问津。本文结合广阔的社会背景,考察中国锡制产品艺术的历史发展状貌,从其孕育的社会经济基础、历史传统以及成熟的表现来探询锡制产品艺术形成的具体过程,了解其独特的生产与经营方式,揭示其造型纹饰特征,梳理锡制产品与其它相同和不同时代工艺美术品类之间的关系,进而剖析中国锡制产品造型与纹饰所蕴含的人类的思想意识与文化内涵,从多层面、多维度、多视角展开研究,以期探寻其发生演变的规律及其美学特征。这一研究过程不仅可以让我们了解古代人们广阔深沉的生活世界,更可以让我们探寻、体悟当时的人们用锡金属表现出的设计形态所体现出来的种种设计意识,对于古代人设计意识的探寻,对今天的设计艺术也会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同时本文也关注了锡制产品在中国不同地域的发展历史及现状,通对不同地域锡制产品的异同进行了分析,对其与国外锡制产品的传播与交流进行了梳理。这对于当下中国的锡制产品如何传承与发展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公共图书馆分馆模式撷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公共图书馆分馆模式撷英(论文提纲范文)

(2)卓越无捷径——读《应对变革:30年来美国图书馆楷模人物撷英》有感(论文提纲范文)

1 图书馆行业的职业指南书:榜样人物的成长经历和教育背景
    1.1 如何入职图书馆:你想成为一名图书馆员吗
    1.2 对图书馆员的启示:图书馆员都做些什么,如何创新
    1.3 优秀密码:榜样是如何炼成的
2 图书馆行业的职业示范书:榜样人物的共性特征
    2.1 出色的管理能力和领袖气质
    2.2 具有创新意识、前瞻意识,制定新颖大胆、切实可行的计划并付诸实施
    2.3 杰出的筹款能力,勇于承担风险,身处逆境百折不挠
    2.4 优秀品质和个人魅力
3 图书馆行业的职业启迪书:图书馆员应该怎样做
    3.1 像榜样那样热爱,干一行爱一行
    3.2 像榜样那样专业,始终秉承终身学习的理念
    3.3 像榜样那样勇于创新创造,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业绩

(3)北京皇家园林植物种类考证及植物造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中国皇家园林的综合研究
        1.2.2. 植物景观相关认识与概述的研究
        1.2.3. 有关园林园艺古籍文献的研究
        1.2.4. 皇家园林植物的专项研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探索植物造景视角下的皇家园林研究体系
        1.3.2. 构建以史料为依据的植物种类及造景研究框架
        1.3.3. 推进历史园林遗产保护与修复工作的开展
    1.4. 研究对象及内容
        1.4.1. 北京皇家园林
        1.4.2. 园林植物
        1.4.3. 植物造景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田野调查法
        1.5.3. 内容分析法
        1.5.4. 比较、归纳、演绎法
    1.6. 研究框架
    附:几点说明
2. 北京皇家园林植物的组织与管理
    2.1. 负责机构与人员设置
        2.1.1. 内府衙门
        2.1.2. 内务府及七司三院
        2.1.3. 大臣及官员
        2.1.4. 园头及园户
    2.2. 规划与设计
        2.2.1. 相地选址,因地制宜
        2.2.2. 呈进图样,比对修正
    2.3. 栽植与引种
        2.3.1. 采买进办,上报奏销
        2.3.2. 栽种培植,进御安设
        2.3.3. 他地搜求,拣选移栽
        2.3.4. 异地进贡,养种试看
    2.4. 看管与养护
        2.4.1. 收培树根,浇灌薅草
        2.4.2. 芟锯刨伐,收贮回用
        2.4.3. 看管惩处,回干补栽
3. 北京皇家园林植物种类考证
    3.1. 古树活本类的考证与梳理
        3.1.1. 北京市古树名木普查
        3.1.2. 皇家园林古树活本调查
    3.2. 则例类的考证与梳理
        3.2.1. 花果树木价值则例
        3.2.2. 工程则例与现行则例
    3.3. 图档类的考证与梳理
        3.3.1. 样式雷图档
        3.3.2. 修书处与画院处图档
        3.3.3. 历史图像
    3.4. 文档类的考证与梳理
        3.4.1. 样式雷文档
        3.4.2. 奏折、奏销类文档
        3.4.3. 造办处文档
        3.4.4. 其他类文档
    3.5. 御制诗文类的考证与梳理
        3.5.1. 植物直接咏诵类诗文
        3.5.2. 景点风貌描述类诗文
        3.5.3. 节事活动记叙类诗文
    3.6. 地方志类的考证与梳理
        3.6.1. 历史地理着作
        3.6.2. 赐游见闻记述
    3.7. 园林植物种类考证结果
        3.7.1. 北京皇家园林植物名录表
        3.7.2. 北京皇家园林植物类型
    3.8. 本章小结
        3.8.1. 植物种类的文献名称梳理
        3.8.2. 植物种类的学名考证
4. 北京皇家园林内廷花园的植物造景
    4.1. 北京皇家园林内廷花园
    4.2. 内廷花园植物造景的研究依据
        4.2.1. 古树活本
        4.2.2. 图档
        4.2.3. 御制诗文
    4.3. 内廷花园植物造景的研究层次
    4.4. 内廷花园的植物种类
        4.4.1. 培土栽植的植物种类
        4.4.2. 盆盎安摆的植物种类
    4.5. 内廷花园植物的种植位置
        4.5.1. 庭除槛畔,森绿映庭
        4.5.2. 珍石奇峰,素云扶枝
        4.5.3. 玉砌雕台,嘉木昭苏
    4.6. 内廷花园植物与园林要素的结合
        4.6.1. 植物与建筑
        4.6.2. 植物与道路
        4.6.3. 植物与山石
        4.6.4. 植物与植物
    4.7. 建福宫花园及其植物造景
        4.7.1. 从乾西五所至建福宫花园
        4.7.2. 乾隆时期的植物造景
        4.7.3. 清代末期的植物造景
    4.8. 本章小结——建筑格局控制下的植物造景
        4.8.1. 内廷花园植物造景的研究
        4.8.2. 建福宫花园植物造景的研究
5. 北京皇家园林人工山水园的植物造景
    5.1. 北京皇家园林人工山水园
    5.2. 人工山水园植物造景的研究依据
        5.2.1. 古树活本
        5.2.2. 则例、图档与文档
        5.2.3. 御制诗文
    5.3. 人工山水园植物造景的研究层次
    5.4. 人工山水园的植物种类
        5.4.1. 四序清游的植物种类
        5.4.2. 圃地杂莳的植物种类
    5.5. 人工山水园植物的空间分布
        5.5.1. 翠峦峻峙,杂树参天
        5.5.2. 夹岸夭灼,菰蒲映荷
        5.5.3. 堤柳丛翠,团阴障暑
        5.5.4. 深院松槐,梧竹致清
        5.5.5. 田庐蔬圃,稼穑知艰
    5.6. 畅春园及其植物造景
        5.6.1. 从清华园至畅春园
        5.6.2. 原址清华园的植物造景
        5.6.3. 康熙至乾隆时期的植物造景
    5.7. 本章小结——山水结构引导下的植物造景
        5.7.1. 人工山水园植物造景的研究
        5.7.2. 畅春园植物造景的研究
6. 北京皇家园林天然山水园的植物造景
    6.1. 北京皇家园林天然山水园
    6.2. 天然山水园植物造景的研究依据
        6.2.1. 古树活本
        6.2.2. 则例、图档
        6.2.3. 御制诗文与地方志
        6.2.4. 测绘调查
    6.3. 天然山水园植物造景的研究层次
    6.4. 天然山水园的植物种类
        6.4.1. 自然基底的植物种类
        6.4.2. 景点建设的植物种类
    6.5. 天然山水园植物的内外借资
        6.5.1. 林荫苍蔚,莲映青峰
        6.5.2. 芙藻摇曳,泉引稻畦
    6.6. 静宜园及其植物造景
        6.6.1. 从香山行宫至静宜园
        6.6.2. 乾隆时期的植物造景
    6.7. 本章小结——自然基底承载下的植物造景
        6.7.1. 天然山水园植物造景的研究
        6.7.2. 静宜园植物造景的研究
7. 结语
    7.1. 结论
        7.1.1. 由始而终、严谨完备的组织管理体系
        7.1.2. 随基就势、因地制宜的植物种类选择
        7.1.3. 人工天然、图底相适的植物造景形式
    7.2. 创新点
    7.3. 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中国传统园林园艺着作及植物造景理论统计
附录B 北京皇家园林植物景观相关的御制诗文统计
附录C 北京皇家园林内廷花园的古树活本统计
图表目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4)国内外移动图书馆APP服务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APP的定义和分类
2 APP在国内外图书馆服务的应用
    2. 1研究方法
    2. 2 APP在国内图书馆服务的应用
    2. 3 APP在国外图书馆服务的应用
3移动图书馆APP的服务比较
    3. 1基本特点
    3. 2主要服务
    3. 3特色服务
4对国内移动图书馆APP的建议
    4. 1加强图书馆的自主性
    4. 2以用户需求为中心
    4. 3深入挖掘特色服务

(5)我国移动数字图书馆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言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意义
    1.3 国内外移动数字图书馆研究现状
        1.3.1 国外移动数字图书馆研究现状
        1.3.2 我国移动数字图书馆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1.5.1 本文的创新之处
        1.5.2 本文的不足之处
第2章 移动数字图书馆概述
    2.1 移动数字图书馆的内涵
        2.1.1 信息服务说
        2.1.2 信息产品说
        2.1.3 信息环境说
        2.1.4 手机图书馆等同说
        2.1.5 移动数字图书馆内涵界定
    2.2 移动数字图书馆的特点
        2.2.1 移动性
        2.2.2 交互性
        2.2.3 即时性
        2.2.4 广泛性
    2.3 移动数字图书馆的理念
        2.3.1 泛在化理念
        2.3.2 人性化理念
        2.3.3 开放化理念
        2.3.4 协同化理念
        2.3.5 公平化理念
第3章 我国移动数字图书馆建设现状
    3.1 我国移动数字图书馆建设现状调查
        3.1.1 我国移动数字图书馆建设调查概况设计
        3.1.2 我国移动数字图书馆建设总体情况
        3.1.3 我国移动数字图书馆网站建设情况
        3.1.4 我国移动数字图书馆数字资源情况
        3.1.5 我国移动数字图书馆服务提供情况
        3.1.6 移动数字图书馆平台开发模式
    3.2 我国移动数字图书馆建设现状分析
        3.2.1 我国移动数字图书馆建设取得的成绩
        3.2.2 我国移动数字图书馆建设存在的问题
第4章 我国移动数字图书馆运营的基本模式
    4.1 移动数字图书馆对机构的运营模式(MDL2B)
        4.1.1 移动数字资源交易
        4.1.2 企业移动行业知识库
        4.1.3 电子书包
        4.1.4 移动数字图书馆联盟
    4.2 移动数字图书馆对读者的运营模式(MDL2C)
        4.2.1 个人移动数字图书馆
        4.2.2 多媒体移动参考咨询
        4.2.3 GPS 移动位置定位
        4.2.4 移动学习
    4.3 移动数字图书馆读者之间运营模式(C2C)
        4.3.1 移动网络社区
        4.3.2 读者 C2MDL2C 模式
第5章 我国移动数字图书馆建设策略
    5.1 基本前提:创新移动数字图书馆建设理念
        5.1.1 建立移动数字图书馆合作机制
        5.1.2 开展移动数字图书馆宣传推广
        5.1.3 树立移动数字图书馆典型示范
    5.2 有力支撑:加强移动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
        5.2.1 增加移动数字图书馆资金投入
        5.2.2 加大移动数字图书馆技术支持
        5.2.3 加强移动数字图书馆人才保障
        5.2.4 建设移动数字图书馆数字资源
    5.3 核心目标:提升移动数字图书馆服务层次
        5.3.1 服务手段——移动化
        5.3.2 服务模式——多元化
        5.3.3 服务方式——个性化
第6章 我国移动数字图书馆典型案例分析
    6.1 掌上国图发展概况
    6.2 掌上国图建设实践
        6.2.1 掌上国图 WAP 网站建设情况
        6.2.2 掌上国图移动数字资源情况
        6.2.3 掌上国图的服务提供情况
        6.2.4 掌上国图的使用效果情况
        6.2.5 掌上国图的建设特点分析
    6.3 掌上国图的经验与启示
        6.3.1 以体系建设为方针
        6.3.2 以用户需求为导向
        6.3.3 以先进技术为支撑
        6.3.4 以资源和服务为主线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总结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我国移动数字图书馆总体建设情况统计表
附录 B 我国移动数字图书馆网站建设情况统计表
附录 C 我国移动数字图书馆服务提供情况统计表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6)论公共图书馆的新媒体服务(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2 图书馆因应新媒体服务
    2. 1 图书馆新媒体服务释义
    2. 2 图书馆新媒体服务的稳步发展
3 基于新媒体的图书馆服务新业态
    3. 1 手机移动图书馆
    3. 2 图书馆官方微博
    3. 3 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
    3. 4 图书馆移动应用程序( APP)
    3. 5 数字电视图书馆
4 图书馆新媒体服务的展望与建议
    4. 1 图书馆的“多屏协同”服务模式
    4. 2 图书馆移动服务的新技术支撑
    4. 3 图书馆新媒体服务的智能生态体系
    4. 4 实施新媒体服务的策略选择

(7)台北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述略(论文提纲范文)

1 台北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产生与发展
    1.1 服务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1.2 服务体系发展的目标愿景
    1.3 服务体系的年度发展主线(2009-2010)
2 台北市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层级架构
3 中央图书馆的服务资源
    3.1 硬件资源
    3.2 人力资源
    3.3 文献资源
    3.4 经费保障
4 中央图书馆的服务效能
    4.1 服务数据统计(2006-2010)
    4.2 投入产出效能分析
5 台北中央图书馆的服务政策
    5.1 阅览政策
    5.2 服务规章与服务标准
    5.3 服务时间
6 技术引擎对服务体系的重组再造
    6.1 云计算技术重组书目检索系统
    6.2 数字技术再造读者服务模式
7 台北中央图书馆服务体系与城市的互动

(8)试论公共图书馆的专业服务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 基于区域规划的专业服务模式
2 基于馆内规划的专业服务模式
3 基于馆外规划的专业服务模式
4 基于职能部门的专业服务模式
5 结语

(9)公共图书馆拓展特色分馆延伸服务案例研究——以温州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温州特色图书馆的创办模式
2 温州老年图书分馆的创办模式

(10)中国锡制产品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和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一、 问题的缘起
        二、 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第二节 研究的方法、意义及创新点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的意义
        三、 研究的创新点
    第三节 相关概念的阐释
        一、 “锡”
        二、 “锡镴”
        三、 “锡器”与“锡制产品”
        四、 “中国”与“锡”
第一章 中国锡制产品溯源
    第一节 “锡”金属的发现
        一、 锡的属性及其特征
        二、 世界及中国锡矿资源及分布
    第二节 中国传统锡器的萌动、肇始及其发展
        一、 中国传统锡器的萌动
        二、 中国传统锡器的肇始
        三、 中国传统锡器在历史上的发展及锡金属的社会地位
        四、 中国锡制产品独特的生产与经营方式
第二章 中国传统锡器的制作设备、工具及工艺
    第一节 传统锡器制作设备与工具
        一、 传统锡器制作的相关设备
        二、 传统锡器制作的相关工具
        三、 制作传统锡器相关的各类材料
    第二节 传统锡器制作工序流程与装饰工艺
        一、 制作传统锡器的工序流程
        二、 传统锡器的装饰工艺之技法
    第三节 传统锡器制作与其他工艺之间的关系
        一、 冶炼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各类精良工具制作的物质基础
        二、 其他工艺为锡工艺的发展奠定的技术基础
        三、 锡工艺在其他工艺基础上的发展
第三章 中国传统锡制产品的造型与纹饰
    第一节 传统锡制产品的造型
        一、 以功能来分的传统锡制品的基本类型
        二、 典型传统锡器——锡壶的造型样式分析
    第二节 传统锡制产品的纹饰
        一、 传统锡器的主要纹饰
        二、 传统锡器纹饰的意涵
    第三节 锡制产品与其他工艺美术品类间的相互关系
        一、 锡器与陶瓷器之间的借鉴关系
        二、 锡器与青铜器之间的借鉴关系
        三、 锡器与金银器之间的借鉴关系
第四章 锡制产品的社会功能及其文化内涵
    第一节 锡制产品在民俗活动中的运用
        一、 婚俗中的锡制品
        二、 民间信仰及宗教活动中的锡制品
    第二节 锡制日常生活产品的文化内涵
        一、 由茶文化的带动产生的锡制产品
        二、 由酒文化衍生的锡制产品
第五章 锡制产品的现代发展
    第一节 中国锡制产品的发展及其艺术特征
        一、 国内大陆地区锡制产品的发展
        二、 台湾地区锡制产品的发展
        三、 国内锡制产品之交流及工艺特征比较
    第二节 中外锡制产品之传播与交流
        一、 中外锡制产品间的相互传播
        二、 中外锡制产品间的相互交流
结语
参考文献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学术活动
附录
后记

四、公共图书馆分馆模式撷英(论文参考文献)

  • [1]浙江省地市级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调查与研究[D]. 段然. 安徽大学, 2021
  • [2]卓越无捷径——读《应对变革:30年来美国图书馆楷模人物撷英》有感[J]. 刘欣. 新世纪图书馆, 2021(04)
  • [3]北京皇家园林植物种类考证及植物造景研究[D]. 胡楠.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4]国内外移动图书馆APP服务的对比研究[J]. 邓景贤. 图书馆界, 2016(03)
  • [5]我国移动数字图书馆建设研究[D]. 李彬彬. 湘潭大学, 2014(02)
  • [6]论公共图书馆的新媒体服务[J]. 马爱华. 图书情报工作, 2014(06)
  • [7]台北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述略[J]. 王世伟.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13(06)
  • [8]试论公共图书馆的专业服务模式[J]. 林回清,刘如,王晓东. 图书馆, 2013(03)
  • [9]公共图书馆拓展特色分馆延伸服务案例研究——以温州地区为例[J]. 王晓东.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3(04)
  • [10]中国锡制产品艺术研究[D]. 耿孝臣. 苏州大学, 2013(09)

标签:;  ;  ;  

公共图书馆分馆模式节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