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设计

、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设计

一、<电路>、<信号与系统>的微机辅助教学系统的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潘潼[1](2020)在《地铁列车信号系统关键设备可靠性分析及维保策略优化》文中认为城市轨道交通的服务宗旨是安全、高效地运送乘客。信号系统作为其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控制系统,负责指挥地铁列车的有序运行、实现无线通信,必须具有高可靠性,从而确保列车的行车安全和可靠运营。相对高铁来说,地铁列车运行速度较低,且站间距短,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启动、提速、减速、刹车的一系列过程。每天高频率地重复执行这些过程使得地铁的运营和维护成本增加,因此对地铁信号设备的维修维保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对地铁信号系统国内外的可靠性研究现状和维修维保现状进行综述后,密切结合某地铁运营公司的实际情况,开展以下几方面的研究:(1)将地铁列车信号系统分为车载信号系统和地面信号系统两大子系统,结合大数据分析方法,针对不同运营线路的信号系统现场故障数据进行数据挖掘与可视化,探究不同的故障子类、故障模式、故障原因、故障影响,并用数据拟合方法探究失效时间间隔的变化规律。以大数据分析结果为支撑,掌握信号系统故障分类、统计故障频发设备,归纳不同故障对列车运行造成的不同影响。针对车载信号系统开展FMECA分析,包括划分故障等级并计算模式故障率、输出危害度矩阵等,最后总结归纳建立FMECA表格。(2)基于地铁运营公司记录的实际故障数据,结合FMECA分析结果,进行车载控制器可靠性特征量估计值的计算,绘制各个可靠性指标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图,并进行汇总和对比分析。根据实际情况中不同型号车载信号的结构功能差异及故障情况,绘制故障树,分别进行FTA分析。在故障树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转化规则,将所选故障树转化为贝叶斯网络,假设在系统发生故障的条件下,通过相应算法进行贝叶斯网络推理,计算根节点的后验概率,确定对系统发生故障影响概率较大的信号设备,为找到信号系统关键设备提供依据。(3)提取故障数据相对较少的地面信号系统数据进行拼接聚合和预处理,主要针对导致晚点等严重影响的故障数据,从不同维度进行地面信号系统故障数据的可视化分析。在此基础上绘制地面信号系统故障树,进行重要度识别,运用蒙特卡洛模拟方法,基于故障树进行蒙特卡洛仿真,输出地面信号系统可靠性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图,并结合车载信号系统可靠性分析,计算地铁列车总的信号系统可靠性指标。(4)对地铁运营公司现有维修策略进行调研,归纳维修现状。利用EXAKT建模优化工具,基于比例风险模型、成本决策模型等统计和决策模型,研究考虑风险和成本的地铁信号系统双目标优化维修策略,并以车载控制器为案例建立基于状态的维修模型,有针对性地确定最佳失效风险等级,最小化维保成本的同时保证故障风险处于较低水平,实现维保策略的优化。通过上述几方面的研究,给地铁运营公司的维保人员展现了列车信号系统更直观的故障规律和特点、可靠性现状以及薄弱环节,为实际运营维保制定更合理优化的维修策略,提高系统的服役能力以及降低维修成本具有参考意义。

宋亚杰[2](2019)在《基于PXIe的软X射线相机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设计》文中认为为了解决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能源日益减少问题,国内外科学家在可控热核聚变领域进行了数十年的深入研究,设计了ITER(International Thermonuclear Experimental Reactor,国际热核实验反应堆)。其目的是建造一个可受控点火和自持燃烧的大型托卡马克装置,使其发生核聚变而产生巨大的能量,为商业示范堆的建造和应用奠定基础。为了研究核聚变反中的等离子体不稳定性状态、锯齿特性、杂质辐射等物理过程,同时为等离子体控制提供参考数据,在ITER装置的12号窗口安装了软X射线相机,用来探测等离子体径向方向的软X射线辐射分布,其中能量范围为1 keV10 keV。软X射线相机主要由探测器、前置放大器、中继放大器、数据采集以及CODAC(Control,Data Access and Communication,控制、数据访问和通信)中央控制系统等组成,探测器将软X射线光信号转换为10 nA10μA的电流信号,经过前置放大、中继放大、信号调理,由数据采集模块完成信号接收,此时的信号电压幅度值可以达到-10 V10 V。软X射线具有信号幅度动态范围宽、易受电磁场干扰等特点,需要多通道阵列并行处理,本文提出了基于PXIe(PCI Express eXtensions for Instrumentation,PCIe在仪器领域的扩展)的软X射线相机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为实现PXIe的高速传输特性,系统采用Xilinx公司的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芯片Kintex-7-325T-900-2作为主控制器。在硬件电路结构上,通过信号调理电路实现模拟信号的多级处理,由5 MSPS(Million Samples per Second,每秒百万次采样)采样率16位串行ADC(Analog-to-Digital Convert,模数转换器)芯片LTC2325完成模数转换,对FPGA进行开发,实现了数字信号的存储、串并转换及PXIe总线传输。基于LabVIEW的上位机软件实现了计算机与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的数据通信,完成了系统的功能验证。本文讨论了系统的软硬件组成和PXIe总线传输原理,实现了多通道软X射线相机数据处理和传输。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实现正常数据采集的信号频率范围为01 MHz,其分辨率可以达到0.122 mV。

康斌[3](2017)在《白渔潭水电厂#8机组励磁系统改造》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白渔潭水电站#8机组励磁系统改造设计为主要研究内容,针对原励磁系统事故频发等问题,在确定励磁控制系统的控制对象和控制目标后,设计一个全新的励磁系统。通过参阅国内外文献以及对旧励磁控制系统设备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和分析,并以水电自并励励磁控制系统的电力行业标准、现场环境以及本励磁控制系统技术要求为依据,选用适合本励磁控制系统的数字式自并励励磁调节器,提出适合中小型水电励磁控制系统的AVR+PID+PSS2A励磁控制方式。完成整个水轮发电机自并励励磁控制系统的研究设计和检测实验。首先,介绍励磁系统在维持机端电压的稳定、控制无功功率的分配、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国内外励磁调节器的发展现状以及白渔潭水电厂#8机励磁系统改造设计的背景进行简要说明。从微机励磁控制技术方面着手分析此次#8机励磁系统设计改造是否可行。通过对发电机组所采用的励磁方式与几种典型的励磁系统控制方法对比分析,确定了励磁系统控制方案。其次,对系统的功率单元进行设计。首先是励磁变压器,通过计算确定型号。然后对整流原理进行介绍,其主要由多个三相可控硅全控整流及其辅助设备组成,特别是用脉冲列代替传统的宽脉冲,显着提高可控硅触发导通的可靠性,同时也保了证发电机起励功能的实现。本文所采用均流方法,能有效地实现高水平均流。最后,对励磁系统的起励单元进行阐述。然后,设计励磁调节器的硬件与软件。其中硬件包括主控制板,采用主流微处理器(ARM)+可编辑逻辑门阵列(FPGA)的嵌入式精简系统、输入输出(I/O)接口板、开人量板和开出量板;设计模拟信号转数字信号(A/D)和数字信号转模拟信号(D/A)采集与输出接口。同时对励磁控制器的组成单元进行分析,包括测量比较单元、调差单元、综合放大单元和移相触发单元分别进行介绍。软件部分具体包含对状态量测量、调差、励磁给定管理、励磁系统稳定器(ESS)和电力系统稳定器(PSS)等模块进行程序设计;着重分析了调节器两种运行方式自动方式(AVR)和手动方式(FCR),并建立数学模型,绘制出程序框图。最后,对励磁系统进行了静态试验、空载动态试验、负载动态试验以及甩负荷等试验,比较全面地检验了#8机组的励磁系统性能及参数。试验结果表明,该励磁系统能够满足行业标准的技术要求和制造厂家的设计要求,可以正常投入运行。

王纪臣[4](2016)在《拖动系统的参数辨识与自适应控制》文中研究表明本课题是西安XXX工业技术有限公司自主创新研发的全数字直流调速系统,着重研究了直流电动机的参数辨识和自适应控制。本文设计了一套基于传统的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它以TMS320F2812为核心控制器,包括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设计两部分。直流电动机作为整个系统的控制对象,经计算可以获得精确的数学模型结构,但是电机的电气参数(譬如,Tl,Tm,R)会因其运行老化、工作环境、负载不同等因素而发生变化,这就给控制器的设计带来了困难。为解决直流电动机在运行过程中的参数变化的问题,本文采用了一种基于递推最小二乘算法来实现对直流电动机电气参数的在线辨识,并利用该参数实现调速控制器的自适应控制,以期望达到提高直流调速系统控制品质的目的。在该系统设计完成后,先对硬件、软件做了测试,然后实现了整体的联调。实验测试结果表明,硬件电路可以正常工作,采用的RLS算法可以辨识出电机参数,并用于双闭环调节器参数的设定,从而提高了直流调速系统自适应性。

李冬伍[5](2016)在《伺服系统非线性补偿控制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间隙、摩擦等非线性特性和机械谐振是伺服系统的固有特性,这些特性严重影响了伺服系统的控制性能,对于大型精密伺服系统,影响则更加突出,因此对非线性因素和机械谐振等固有特性的补偿控制是伺服系统设计中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以大型精密雷达伺服系统为研究背景,针对伺服系统中存在的间隙、摩擦、机械谐振等固有特性,研究这些特性的补偿控制方法。文中首先研究单电机驱动伺服系统的间隙、摩擦补偿,然后讨论双电机驱动系统的机械谐振抑制问题,最后针对多电机驱动系统存在的非线性特性和不确定扰动,研究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自适应鲁棒补偿控制方法,并将其应用于雷达伺服系统。具体内容如下:(1)针对含间隙非线性的Wiener-Hammerstein伺服系统,提出一种新的由输出反馈和间隙动态逆补偿构成的复合控制方案。首先应用参数化分段线性表达式设计了系统的参数估计模型,并据此提出一种新的误差有界的间隙动态逆模型,该模型可通过调节参数缩短间隙中间状态的换向时间,使得驱动信号能在间隙的不同线性段之间快速过渡,从物理机理上补偿其对伺服系统的影响;设计了基于间隙动态逆和输出反馈的鲁棒补偿控制律,使系统在动态响应良好的同时满足稳态精度要求。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有效克服由间隙带来的滞后误差,提高系统的跟踪精度。(2)针对伺服系统中存在的摩擦非线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LuGre模型的自适应动态面控制方法。采用连续的双曲正切函数改进了传统LuGre模型中的不连续项,并用高阶神经网络逼近系统中的未知非线性部分,在此基础上利用误差符号积分设计了自适应动态面控制器使系统达到渐近稳定。该控制器可有效抑制摩擦对伺服系统的影响,同时有效补偿了高阶神经网络近似误差和未知扰动。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控制误差更小,提高了速度和位置跟踪性能。(3)针对双电机驱动伺服系统含有多个谐振点的机械谐振抑制问题,提出了不同频段机械谐振采取不同策略的复合谐振抑制方法。建立了双电机驱动伺服系统四惯量模型;对低频谐振采取了基于扰动观测器的谐振补偿控制方案,设计了两种不同的扰动观测器,给出了补偿参数设计方法,分析了设计参数对谐振抑制的影响;对高频谐振采取基于陷波滤波器的抑制方法,给出了陷波滤波器的设计方法和滤波器参数调整规律。仿真结果表明文中所提设计方法能够发挥两种谐振补偿策略各自的优势,有效抑制机械谐振。(4)针对双电机驱动伺服系统中存在间隙、摩擦等非线性和未知扰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自适应鲁棒控制方法。首先对双电机驱动伺服系统中的齿隙、摩擦等非线性和未知扰动进行了分析,并将非线性和未知扰动视为总扰动,通过扩张状态观测器对总扰动进行观测,设计自适应律估计观测误差的上界,基于此设计了自适应鲁棒控制器,最后分析了系统的稳态性能和L∞范数意义下暂态性能。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地抑制非线性特性和未知扰动对系统性能的影响。(5)在双电机驱动雷达伺服系统研究平台上,验证了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自适应鲁棒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所提方法对多电机驱动雷达伺服系统中存在的非线性特性和未知扰动的补偿效果良好,满足了雷达伺服系统的跟踪性能和稳态精度等要求,所提方法具有工程实用价值。

潘琼[6](2013)在《水轮发电机转速功角测量仪的研制》文中提出转速和功角是电力系统中关乎电力系统稳定性的两个重要参量,对他们的在线监测具有重要意义。各大电网的互联以及远距离、大容量输电在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经济性的同时,使得运行点更加靠近稳定极限,整个互联系统的安全稳定裕度变小,对整个电力系统的规划和运行而言,也增加了不安全因素和不确定性。因此,电力系统对转速和功角的测量精度和实时性也需要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同时,随着水力发电在整个能源结构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作用越来越明显,对水轮机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由于水轮机自身结构的特点,使得水轮机转速和功角的快速、准确测量较之汽轮机的转速和功角测量有更大的难度,不得不对其进行单独考虑。本文设计研制出了一种能直接测量并实时跟踪、显示水轮机转速和功角的仪器。具体地说,就是提出一种优化的转速、功角测量算法,将算法运用于水轮机功角、转速的直接测量中,并且通过硬件和软件平台将其实现,研制出水轮机转速功角测量仪,并且加以试验验证。本文首先提出了普通转速测量方法的不足,并针对此设计出了两种精确测量转速的方法,即转速测量算法一和转速测量算法二,并且进行计算分析和验证,在理论上证明出这两个算法的优越性。继而,通过本文的分析,转速的准确测量是功角精确测量的基础,故将设计的转速测量算法一和转速测量算法二分别运用于功角的直接测量中去。在此转速功角测量算法的基础上,本文将理论运用于实践,搭建硬件平台将以上转速、功角的优化算法实现。在本文中,搭建了以单片机及其最小系统为核心,以信号输入模块、开关量输入模块、信号输出模块、开关量输出模块、显示模块等为辅助的硬件平台。在硬件平台的基础上,本文以汇编语言为工具搭建软件平台,对设计出的转速、功角测量算法一和转速、功角测量算法二进行编程,与硬件平台相配合,实现对信号的采集、定时、中断处理,以及对所得数据的做相应的计算,实现转速和功角的实时测量和显示,实现了有较高精确度的功角转速测量仪。最后,本文将设计出的转速功角测量仪,进行动态模拟试验,验证其功角、转速的良好测量性能。

王广西[7](2013)在《海底原位X荧光探测系统研制》文中指出海底原位X荧光探测技术是基于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分析原理,将海底X射线荧光探管置于海底沉积物上,采用拖曳方式实现对海底沉积物成分进行原位、实时测量,快速获取海底沉积物中多元素含量数据。本文论述了海底原位X荧光探测系统的研制及其方法技术研究成果,包括数字化海底探管的研制、海底沉积物水份效应校正模型与定量分析模型的研究以及测量分析软件的开发等。论文来源于863计划“海洋技术领域”探索项目“海底原位X射线探针分析系统研制”(项目编号:2006AA09Z219)和中国地质调查局课题“海底原位X射线荧光探测系统”(课题编号:HKWT-2010-026)。论文成果可为我国海洋矿产资源调查提供一种新的装置和新技术,有利于提升我国海洋地球物理勘查的装备水平和技术水平。论文取得主要成果如下:海底探管在几百米乃至上千米的深水高压环境下工作,要求海底探管具有耐水压和防渗漏性能,以及X射线能自由出入。本文采用2A12硬铝合金设计了“子弹形”海底探管外壳,采用厚度为1.5mm的硬态金属铍片做X射线的探测窗,在真空环境中与硬铝合金外壳粘接,海底探管两端采用双层O型圈结构密封。海底探管加工密封完成后在重庆地质仪器厂压力实验舱内进行了实验,在12Mpa水压下(相当于水深1200米),连续保压2小时,无变形和渗漏现象。首次采用微型X射线管和高分辨率电致冷Si-PIN半导体探测器研究设计了海底原位X荧光探测系统的激发探测装置,通过对原级X射线散射理论的分析和试验验证,确定了在X射线管与样品之间的夹角为70°~75。,且探测器与样品之间的夹角为70~75°时可获得最佳的峰背比。根据X射线管原级X射线的谱强度分布以及靶物质特征X射线的强度分布特征,研究了在分别测量Ti、Cr、Co、 Cu、Mo等五种元素时X射线管的最佳工作电压和工作电流,考虑对海底原位X荧光测量元素范围内的所有元素均应有一定的激发效率和较高的峰背比,确定了X射线管的工作电压为30kV,工作电流为3uA,实现了对海底沉积物样品的高效激发和探测。通过对探测器电荷灵敏前置放大器输出信号的分析,在海底原位X荧光探测系统中采用基于数字脉冲成形滤波、数字基线估计与恢复、数字脉冲抗堆积及计数率校正、数字脉冲波形甄别的低噪声数字化核脉冲处理器,在保证系统能量分辨率的基础上,计数通过率可达40kcps。研制了基于CAN总线技术的长距离高保真数据传输通信接口电路,理论上数据传输距离可达10km,实现了船上控制系统对海底探管测量的控制和数据获取。为实现海底原位X荧光测量提供了硬件保证。研究了基于傅里叶变换法的原级谱散射本底扣除技术和极大似然估计法的特征X射线微分谱线解析技术,对配制的Cu、Ni、Pb、Zn等沉积物样品的实测微分谱线的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扣除散射本底,解析能量差为2/3FHWM的重叠谱峰并提取特征信息。研究了水份效应的数学模型,建立了海底沉积物中水份的校正方程,对Fe、 Cu两种元素的饱和水影响校正试验结果表明,校正后样品含量的相对误差不超过5%。通过对海底沉积物样品基体效应的研究,建立了基于计数率权因子法和特散比权因子法的“分类-特散比-多参数-非线性校正”的基体效应校正定量分析模型,通过对低含量(10μ/g)、高含量(100g/g)的地球化学标准物质和Cu、Ni、 Pb、Zn、Ti、Fe矿石样品进行检验对比,得到了很好的校正效果。设计了偏心加重装置,在硬件上保证了海底探管探测窗在原位探测时始终与海底沉积物紧密接触。同时,研究了水介质与沉积物样品对原级X射线散射峰计数率的差异,在实验室水槽内对不同基体的模拟沉积物样品进行试验,根据散射峰计数率的不同,实现了对海底探管探测窗姿态的动态监测。在上述硬件研制和方法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开发了基于LabWindows/CVI亚台的智能化海底原位X荧光探测系统测量控制及数据处理软件。在成都理工大学砚湖湖底和广西北海浅海海底开展了原位X荧光定点测量和连续拖动测量试验,通过对湖底沉积物样品的取样分析以及定点测量和连续拖动测量的对比分析,表明海底原位X荧光探测系统在定点测量和连续拖动测量时均能够实现定性与定量分析。论文研究与试验结果表明,研制的海底X荧光探测系统能在1000米水深环境下采用定点测量或连续测量的方式同时对海底沉积物中Ti、Cr、Mn、Fe、Ni、 Cu、Zn、Pb、Sr、Mo等10余种元素进行原位测定,实时指导海洋矿产资源调查工作。

邓晓亭[8](2012)在《混合动力拖拉机动力特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农用车辆对环境和资源造成的压力逐年增加,开展新型节能拖拉机的研发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重要课题。而在我国,几乎没有关于混合动力拖拉机方面的研究。因此,深入研究混合动力驱动系统的动力耦合装置、驱动系统设计理论以及混合动力驱动特性和能耗,对混合动力拖拉机的研究与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拖拉机的工作和传动特性要求,结合当前国内外在混合动力驱动系统方面的研究现状,设计并制造了适用于并联式混合动力拖拉机的动力耦合装置,在此基础上,研制了一种单缸柴油机和串励直流电动机为输入动力的混合动力拖拉机驱动系统。所完成的工作和取得的结论归纳如下:1、动力耦合装置的设计与仿真。通过分析各类动力耦合装置的原理和特点,结合拖拉机的工作和传动特性要求,从传动比、特征参数和齿数匹配等方面,研制了适用于并联式混合动力拖拉机的行星差动轮系式动力耦合装置。在SimulationX中建立了仿真模型,对发动机单独工作、电动机单独工作和混合动力模式时的工作情况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在各模式下,太阳轮、外齿圈和行星架三者间的转速和转矩关系与行星差动轮系间转速和转矩关系均一致;在启动和停机瞬间,以及加速或减速过程中,行星差动轮系会产生内部转矩和功率损失;太阳轮和外齿圈的转矩方向与起主要作用的发动机或电动机转速方向一致,而行星架转矩方向相反。2、混合动力驱动系统设计计算方法研究。根据混合动力拖拉机的作业特点,设计了一种发动机和电动机为输入动力,动力耦合装置和变速箱协同调速的并联式混合动力拖拉机传动系统,提出了混合动力拖拉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评价指标及计算公式,并对其动力传动系统主要参数的设计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建立了传动系各部件理论模型,提出了发动机和电动机动力匹配原则。以某型号混合动力拖拉机为设计实例,计算分析了不同档位和发动机负荷下的驱动力、爬坡度和发动机与电动机的转速匹配范围、发动机与电动机同向或反向转动时的总传动效率和犁耕作业下的等效能耗等。研究结果表明,驱动力和爬坡度大小与发动机提供的负荷成正比,与变速箱档位的高低成反比,而转速匹配范围随着发动机负荷的增大相应减小,与档位变化无关。发动机和电动机转速相同时,同向转动时的总传动效率大于反向转动时的总传动效率。在发动机与电动机同向转动和反向转动时,总传动效率随着发动机和电动机转速的增大而增大。档位越低,发动机和电动机动力匹配范围越大;且在相同的发动机和电动机转速下,等效能耗越低。在某一档位下,随着发动机和电动机转速的增加,等效能耗逐渐增高。当作业速度相同时,混合动力拖拉机的等效能耗低于同功率燃油拖拉机,其最高节能率可达24%。3、混合动力拖拉机动态特性仿真研究。在SimulationX中对混合动力拖拉机各部件分别进行建模和参数设置,开发了混合动力拖拉机仿真系统。并对发动机单独工作、电动机单独工作和混合动力模式工作三种工作模式下,进行空载运输作业和播种作业时的动态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档位和外部载荷一定时,混合动力模式下行驶速度范围最大,最大行驶速度最高;发动机单独工作模式次之,电动机单独工作模式行驶速度范围最小,最大行驶速度最低。随着档位的增高,三种模式下的行驶速度均增大。三种模式下,发动机、电动机、动力耦合装置中太阳轮、齿圈和行星架的转矩会随着档位和外部载荷的增大而增大,且在匀速行驶时,转矩恒定,在加速或减速行驶时,转矩会产生波动。驱动轮转矩仅随外部载荷的增大而增大,而与档位无关。当档位和外部载荷不变时,发动机的小时燃油消耗量随着发动机转速的增大而增大;蓄电池输出功率和电动机输入电压随着电动机转速的增大而增大,电动机输入电流几乎保持不变;1h等效能耗随着发动机和电动机转速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档位和外部载荷的增大,发动机的小时燃油消耗量、蓄电池输出功率、电动机输入电压和电流,以及1h等效能耗均增大。发动机单独工作模式时,其总传动效率随着档位和外部载荷的增大而增大。电动机单独工作模式时,其总传动效率和电动机效率随着电动机转速、档位和外部载荷的增大而增大。混合动力模式工作时,总传动效率随着发动机转速、电动机转速、档位和外部载荷的增大而增大;电动机效率随着电动机转速、档位和外部载荷的增大而增大。档位一定时,行驶速度范围在电动机单独工作时的范围内,电动机单独工作时的等效能耗最低;而当行驶速度范围在发动机单独工作时的范围内,混合动力模式时的等效能耗较低。当外部载荷不变,档位增大时,各模式下的行驶速度均增大,其相应的等效能耗增大。当档位不变,外部载荷增大时,在相同的行驶速度下,等效能耗增大。混合动力模式时,根据发动机转速和电动机转速的不同,会出现相同行驶速度下,等效能耗的不同。说明在混合动力模式下,混合动力拖拉机进行某项作业时的动力选择范围较大。4、混合动力拖拉机试验台构建和测控系统开发。基于模块化思想构建了混合动力拖拉机试验台,在LabVIEW中开发了试验台测控系统,并对试验台所用传感器进行了标定。5、混合动力拖拉机动力特性试验研究。试验研究了混合动力拖拉机的行驶速度、发动机和电动机功率配比、驱动轮输出功率、发动机、电动机和驱动轮输出转矩、蓄电池和电动机输出特性以及牵引效率、总传动效率和等效能耗等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当档位不变,发动机和电动机转速相同时,行驶速度随着加载转矩变化几乎保持不变。但随着加载转矩的增大,电动机最高转速和转速匹配范围均减小,相应的行驶速度范围减小。档位一定时,发动机、电动机和驱动轮功率大小与加载转矩成正比,加载转矩越大,发动机和电动机发挥的功率就越大。当档位和加载转矩不变时,发动机功率随发动机转速的变化规律与发动机负荷特性曲线变化相似,随电动机转速增大而略有减小;电动机功率随电动机转速的增大而增大;驱动轮功率随着发动机和电动机转速的增大均增大,且随电动机转速的变化更为敏感。电动机转速较低时,发动机功率大于电动机功率;随着电动机转速的增大,电动机功率会大于发动机功率。随着发动机转速和加载转矩的增大,电动机大于发动机的功率范围逐渐减小。档位一定时,发动机转矩随着电动机转速的增大而略有减小,随发动机转速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电动机转矩随着电动机转速和发动机转速的增大几乎保持不变。加载转矩一定时,电动机的转矩几乎是发动机转矩的2倍左右,加载转矩越大越明显。加载转矩一定时,蓄电池电压随着电动机电压的减小而增大,蓄电池电流随着电动机电压的增大而增大。电动机电压一定时,蓄电池电压随着加载转矩的增大而减小;加载转矩越大,随着电动机电压的增大,蓄电池压降就越大;而蓄电池电流随着加载转矩的增大而增大,且电动机电压的控制范围随着加载转矩的增大而减小;电动机电流随着加载转矩的增大而增大。当档位不变时,牵引效率、总传动效率和等效能耗随着加载转矩的增大而增大。当档位和加载转矩不变时,牵引效率、总传动效率和等效能耗随着电动机和发动机转速的增大而增大。混合动力拖拉机需要根据牵引效率、总传动效率和等效能耗选择最佳工作点。加载转矩为780N·m时,为模拟播种作业工况,与仿真结果相比较,等效能耗的误差不超过3%,说明仿真结果可靠。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为混合动力拖拉机其他类型耦合器的开发、其他类型电动机和发动机的匹配研究以及控制系统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对节能减排拖拉机的进一步研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王禹桥[9](2012)在《地铁杂散电流分布规律及腐蚀智能监测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目前正处于大规模建设的高峰时期,研究地铁杂散电流分布规律并实现地铁杂散电流腐蚀监测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中的关键课题,对城市轨道交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单机车不同运行工况和多机车同时运行两种复杂工况下杂散电流分布建模,回流系统参数对杂散电流分布的耦合约束界定;研究杂散电流的腐蚀机制及检测方法,采用时频联合分析算法实现腐蚀信号的特征提取及处理;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杂散电流腐蚀状态预测;基于WEB的杂散电流腐蚀智能监测系统的工程实践。在传统地铁单机车杂散电流分布静态模型的基础上,建立单机车不同运行工况的杂散电流动态解析模型。在完备的边界条件下,以机车运行位置为分界点,将两牵引变电所组成的供电区间在分界点上分成互连的不同分析域;确定机车取流值与不同变电所回流值之间的映射机制,进行地铁机车牵引计算;模拟单机车运行的不同工况,并基于解析模型进行杂散电流分布规律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动态解析模型能够有效反应地铁现场实测结果。建立多机车同时运行的杂散电流分布有限单元模型。基于分布模型中导纳矩阵的对称性和正定性,提出采用不完全乔列斯共轭梯度算法进行解算,改善了导纳矩阵求解的收敛速度;对地铁机车等效电导进行恒功率迭代,在满足机车运行功率与牵引变电所输出功率匹配下,研究双机车同时处于牵引状态及同时处于制动状态、单机车处于牵引状态及单机车处于制动状态、牵引变电所外存在机车取流等不同工况下的杂散电流分布。研究地铁杂散电流腐蚀机制及检测方法,并对杂散电流腐蚀信号进行平稳性检验;基于短时傅立叶变换、连续小波变换及S变换,提取不含噪声的杂散电流腐蚀信号的时间及频率成分,对非平稳性杂散电流腐蚀信号进行时频联合分析。结果表明,S变换的时间分辨率及频率分辨率优于其他两种方法;将S变换用于含噪声的杂散电流腐蚀信号分析,同样能够在噪声中准确的分辨出异常信号的时间及频率成分。以埋地金属结构的极化电位偏移值作为杂散电流腐蚀表征参数,实验研究埋地金属结构与钢轨之间的水平净距、深度、周围土壤电阻率、电源正负极间距及电源电压和极化电位偏移值的关系,提出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杂散电流腐蚀预测模型。采用杂散电流腐蚀模拟实验数据作为预测模型的输入输出样本集,基于次胜者受罚的竞争学习算法对输入输出样本集聚类,聚类数目作为预测模型隐层节点的数目,针对传统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结构参数学习训练存在的不足,利用改进粒子群算法和自适应遗传算法实现预测网络结构参数的优化,建立腐蚀预测模型性能评价体系。预测结果表明,与自适应遗传算法优化过的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和传统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相比较,经改进粒子群算法优化过的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在收敛精度和预测性能上更优,能够有效的实现杂散电流腐蚀状态的预测。论文构建基于WEB的杂散电流腐蚀智能监测系统,介绍了该系统在地铁现场的应用实践。本论文有图74幅,表28个,参考文献201篇。

史伟光[10](2012)在《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室内定位算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情境感知服务技术领域,服务对象的位置信息是最重要的环境参数之一,决定着情境服务能否有效、准确的施行。业已成熟的GPS系统能够为情景感知服务提供精度小于5m的室外位置信息,然而建筑物的屏蔽作用令其室内定位精度大打折扣,过高的系统成本使其直接应用于室内环境也存在困难。近年来,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超宽带、红外线、射频识别等技术的室内定位研究开展得如火如荼,尤其是射频识别技术,凭借非接触、非视距、短时延、高精度、传输范围大和成本低等优点已成为室内定位技术的主要选择。目前,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室内定位算法的定位依据主要是阅读器检测到的信号收信场强。典型代表是LANDMARC算法,通过引入参考标签动态捕捉环境信息替代阅读器的离线数据,比较参考标签和待定位标签在多个阅读器上的收信场强差异,基于场强欧式距离选取近邻参考标签,利用残差加权算法确定待定位标签的物理位置,LANDMARC算法不仅降低了系统成本,提高了系统的环境适应能力,而且具有比较理想的室内定位精度。尽管如此,LANDMARC系统仍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如非测距算法使得算法精度有限、定位精度受制于参考标签布设密度等。本文在详细分析LANDMARC算法特性及室内环境中的时间延迟信道模型的基础上,对射频识别定位算法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针对LANDMARC算法中TTBDA的定位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加权欧式算子的改进定位算法,引入基于待定位标签及参考标签收信场强值的加权欧式算子调整各个阅读器的定位信息可靠性,算法在几乎不影响TTCDA (Tracking Tags Covered by Detection Area,处于监测区域内并被有效覆盖定位标签)的定位精度前提下,对TTBDA的定位精度有了较大的提升。(2)针对LANDMARC算法的定位精度受制于参考标签部署密度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子区域动态二次回归插值的VIRE改进定位算法。算法首先提出一种子区域选取机制以实现虚拟参考标签的动态引入,然后提出一种基于二次曲线回归的插值算法估计虚拟参考标签的收信场强值,并利用历史校正机制进一步客服偶然误差。相比于VIRE算法,改进算法对于AGVs系统及多个定位目标位置集中的情形,能够有效降低插值计算量,并且具备更好的定位精度。(3)对于室内环境中各区域特性(如目标出现概率、障碍物分布等)差异较大的情况,针对LANDMARC算法中采用网格状均匀部署有源参考标签难以保证全局定位精度的问题,基于联合高斯分布的目标概率模型和Keenan-Motley模型确定优化函数,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寻优策略,实现对有源参考标签的优化部署。(4)考虑到LANDMARC系统中的非测距定位机制使得算法定位精度难以进一步提高的问题。以收发信号的相位差作为定位依据,提出了一种适用于ISO/IEC 18000-6C标准的UHF RFID室内定位机制,引入双频副载波克服整周期模糊度并降低采样率要求,并提出欠采样条件下的相位差估计方法及测距机制,结合全相位FFT谱分析的“相位不变性”获取接收端信号相位信息并测距。

二、<电路>、<信号与系统>的微机辅助教学系统的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路>、<信号与系统>的微机辅助教学系统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地铁列车信号系统关键设备可靠性分析及维保策略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信号系统可靠性研究现状
        1.2.2 信号系统维修策略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2 地铁信号系统服役能力数据分析与可视化
    2.1 地铁信号系统概述
        2.1.1 列车运行自动控制系统
        2.1.2 车载信号设备
        2.1.3 轨旁信号设备
    2.2 信号系统故障数据统计分析
        2.2.1 大数据分析流程
        2.2.2 A线路信号系统故障数据分析
        2.2.3 B线路信号系统故障数据分析
        2.2.4 C线路信号系统故障数据分析
    2.3 本章小结
3 车载信号系统可靠性评估
    3.1 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度分析概述
    3.2 车载ATP/ATO系统FMECA分析
        3.2.1 故障等级划分
        3.2.2 模式故障率m的计算
        3.2.3 严酷度和故障影响概率
        3.2.4 故障模式危害度
        3.2.5 危害度矩阵输出与FMECA建表
    3.3 可靠性特征量估计值的计算
    3.4 本章小结
4 地铁车载信号系统可靠性分析
    4.1 故障树分析概述
        4.1.1 基本概念和分析流程
        4.1.2 定性分析
        4.1.3 定量分析
    4.2 故障树案例分析
        4.2.1 A型车故障树分析
        4.2.2 B型车故障树分析
        4.2.3 C型车故障树分析
    4.3 车载信号系统贝叶斯网络分析
        4.3.1 贝叶斯理论基础
        4.3.2 贝叶斯网络推理和学习
        4.3.3 基于故障树的贝叶斯网络分析
        4.3.4 车载信号系统贝叶斯网路推理
    4.4 本章小结
5 地面信号系统可靠性分析
    5.1 地面信号系统大数据分析
    5.2 地面信号系统故障树分析
    5.3 蒙特卡洛方法分析地面信号系统可靠度
        5.3.1 蒙特卡洛方法概述
        5.3.2 蒙特卡洛模拟步骤
        5.3.3 故障树-蒙特卡洛模拟方法
    5.4 列车信号系统可靠性指标计算
    5.5 本章小结
6 信号系统维保策略建模优化
    6.1 信号设备维修现状及分析软件简介
        6.1.1 信号系统维修章程
        6.1.2 本文所用分析软件简介
    6.2 CBM模型搭建
        6.2.1 比例风险模型
        6.2.2 转移概率模型
        6.2.3 失效时间的条件分布
        6.2.4 成本决策模型
    6.3 案例分析
        6.3.1 数据转换和预处理
        6.3.2 建模优化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工作总结
    7.2 创新点
    7.3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地铁列车信号系统运营维保及管理框架总结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基于PXIe的软X射线相机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创新点
    1.4 论文内容安排
第二章 软X射线相机数据采集系统总体设计
    2.1 软X射线相机
    2.2 数据采集的控制
    2.3 PXIe总线规范
    2.4 数据采集流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多通道数据采集板硬件设计
    3.1 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3.1.1 信号限幅电路
        3.1.2 信号切换电路
        3.1.3 信号放大电路
        3.1.4 触发电路
    3.2 ADC模数转换电路
        3.2.1 ADC选型
        3.2.2 ADC配置方案选择
    3.3 FPGA控制方案及配置电路
        3.3.1 Kintex-7-325T简介
        3.3.2 FPGA配置电路设计
    3.4 配置文件存储电路
    3.5 看门狗定时器MAX6370
    3.6 PXIe接口电路
        3.6.1 PXIe连接器规范
        3.6.2 NI机箱
    3.7 电源电路设计
    3.8 多通道数据采集板PCB设计
        3.8.1 Altium Designer介绍
        3.8.2 阻抗匹配及电感电容使用
        3.8.3 PCB分层
        3.8.4 多通道数据采集板布局布线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固件逻辑设计
    4.1 Kintex-7 FPGA开发流程
    4.2 数据存储与传输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LabVIEW的上位机软件设计
    5.1 LabVIEW介绍
    5.2 上位机软件流程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实验结果分析
    6.1 信号调理电路幅频特性测试
    6.2 FPGA采集的数字信号
    6.3 输入信号在上位机中的回显波形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后续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3)白渔潭水电厂#8机组励磁系统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励磁系统的作用
        1.1.1 控制发电机端电压
        1.1.2 合理分配无功功率
        1.1.3 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1.2 国内外励磁调节器的发展
    1.3 论文研究的背景
    1.4 励磁系统改造的意义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励磁系统改造可行性
    2.1 改造概述
    2.2 改造中技术支持
        2.2.1 励磁系统技术条件
        2.2.2 励磁变压器技术条件
        2.2.3 可控硅整流及灭磁、起励、保护等装置
        2.2.4 励磁调节器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概述
    3.1 励磁方式
        3.1.1 直流励磁机励磁
        3.1.2 自复励方式
        3.1.3 自并励方式
    3.2 励磁控制方法
        3.2.1 PID励磁控制
        3.2.2 PSS设计原理
        3.2.3 线性励磁控制原理
        3.2.4 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
        3.2.5 自适应控制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励磁功率单元
    4.1 励磁变压器设计
        4.1.1 计算依据
        4.1.2 变压器二次电压的计算与验算
        4.1.3 变压器二次电流的计算
        4.1.4 变压器容量计算
        4.1.5 励磁变压器的辅助系统
    4.2 可控硅励磁整流器设计
        4.2.1 整流工作状态
        4.2.2 逆变工作状态
        4.2.3 可控硅元件选择计算
    4.3 高频脉冲序列形成
    4.4 智能均流
    4.5 灭磁与保护
        4.5.1 灭磁开关选型
        4.5.2 灭磁电阻选型
        4.5.3 过压保护回路
        4.5.4 集中式阻容保护
    4.6 起励单元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微机励磁调节器设计
    5.1 微机励磁控制器硬件
        5.1.1 主控制板
        5.1.2 模拟量板
        5.1.3 I/O接口板
        5.1.4 开入/出量板
    5.2 励磁调节器
        5.2.1 测量比较单元
        5.2.2 调差单元
        5.2.3 综合放大单元
        5.2.4 移相触发单元
    5.3 微机励磁调节软件
        5.3.1 自动方式与手动方式的数学模型
        5.3.2 余弦移相功能
        5.3.3 电力系统稳定器(PSS)及其数学模型
        5.3.4 励磁电流强励限制
    5.4 励磁调节器软件特征
        5.4.1 流程框图
        5.4.2 用户界面图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励磁装置改造实施效果
    6.1 试验原理(构成)和系统概述
    6.2 试验方法及试验项目
        6.2.1 静态实验
        6.2.2 动态实验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8 机组参数
附录B #8 机组励磁改造施工图
    B-01 系统方框图
    B-02 整流桥交流输入回路图
    B-03 整流桥原理图
    B-04 灭磁开关控制回路图
    B-05 A通道调节器原理框图
    B-06 A通道调节器模拟量板图
    B-07 开入量板原理框图
    B-08 开出量板原理框图
    B-09 智能接口板原理图
    B-10 调节柜布线图 1
    B-11 调节柜布线图 2(A通道)
    B-12 整流灭磁柜布线图
致谢

(4)拖动系统的参数辨识与自适应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特点
    1.3 本课题研究内容
2 直流拖动系统的基本原理
    2.1 双闭环调速系统的组成
    2.2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稳态结构图
    2.3 直流电动机的调速原理
    2.4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动态分析
        2.4.1 直流电动机的动态模型
        2.4.2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动态结构图
    2.5 本章小结
3 系统的硬件设计
    3.1 系统整体设计框图
        3.1.1 DSP最小系统外部电路
        3.1.2 电源电路设计
        3.1.3 外扩RAM电路设计
        3.1.4 外扩FLASH设计
        3.1.5 A/D校正电路
        3.1.6 A/D保护电路
    3.2 电机驱动电路设计
        3.2.1 电压过零检测电路
        3.2.2 三相相序检测电路
        3.2.3 触发电路设计
        3.2.4 三相整流电路
    3.3 信号检测电路设计
        3.3.1 速度检测电路
        3.3.2 电流检测电路
        3.3.3 电压检测电路
    3.4 伪随机码发生电路
    3.5 故障保护电路
    3.6 开关电源设计
        3.6.1 高频隔离变压器的设计
        3.6.2 控制电路以及反馈保护电路
    3.7 本章小结
4 系统的软件设计
    4.1 集成软件开发环境CCS
    4.2 软件总体设计
        4.2.1 系统主程序
        4.2.2 系统初始化
        4.2.3 三相整流程序
        4.2.4 速度检测程序
        4.2.5 电流检测程序
        4.2.6 伪随机序列
        4.2.7 故障中断
    4.3 参数辨识与自适应控制
        4.3.1 常规PID控制算法
        4.3.2 递推最小二乘算法原理
        4.3.4 数字PI调节器
        4.3.5 双闭环控制器参数整定仿真及试验
    4.4 本章小结
5 系统调试
    5.1 系统实验平台的测试
        5.1.1 开关电源测试
        5.1.2 直流调速系统的测试
    5.2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5)伺服系统非线性补偿控制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间隙和摩擦非线性的建模与补偿控制
        1.2.2 伺服系统机械谐振的抑制
        1.2.3 多电机驱动伺服系统建模与控制
        1.2.4 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非线性控制
    1.3 现有研究方法存在的不足
    1.4 论文主要内容
第2章 含间隙非线性的Wiener-Hammerstein系统复合补偿控制
    2.1 引言
    2.2 问题描述
    2.3 基于间隙动态逆的复合补偿控制
        2.3.1 间隙建模与参数整体估计
        2.3.2 基于间隙动态逆的复合补偿控制
    2.4 仿真研究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含摩擦非线性伺服系统的自适应动态面控制
    3.1 引言
    3.2 问题描述
    3.3 基于改进LuGre模型的摩擦自适应动态面控制
        3.3.1 未知非线性的高阶神经网络逼近
        3.3.2 控制器设计
        3.3.3 稳定性分析
    3.4 仿真研究
    3.5 实验研究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双电机驱动伺服系统机械谐振抑制
    4.1 引言
    4.2 伺服系统机械谐振分析
        4.2.1 单电机双惯量系统机械谐振分析
        4.2.2 双电机四惯量系统机械谐振分析
    4.3 双电机驱动伺服系统谐振抑制
        4.3.1 基于扰动观测器的低频谐振抑制
        4.3.2 基于陷波滤波器的高频谐振抑制
    4.4 仿真研究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双电机驱动伺服系统自适应鲁棒控制
    5.1 引言
    5.2 双电机驱动伺服系统
    5.3 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自适应鲁棒控制
        5.3.1 双电机驱动伺服系统同步控制与偏置力矩设计
        5.3.2 扰动扩张状态观测器设计
        5.3.3 控制器设计
        5.3.4 稳定性与跟踪性能分析
    5.4 仿真研究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自适应鲁棒控制在雷达伺服中的应用
    6.1 引言
    6.2 伺服系统设计
        6.2.1 伺服系统功能与组成
        6.2.2 伺服系统设计
        6.2.3 控制器设计
    6.3 实验结果分析
        6.3.1 速度过渡过程响应实验
        6.3.2 扰动抑制实验
        6.3.3 扩张状态观测器性能实验
        6.3.4 自适应鲁棒控制器与比例积分控制器性能对比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致谢
作者简介

(6)水轮发电机转速功角测量仪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本文研究背景
    1.2 转速测量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功角测量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的工作
2 水轮发电机转速测量算法
    2.1 传统转速表测速的原理
    2.2 水轮发电机转速测量算法一
    2.3 水轮发电机转速测量算法二
    2.4 三种算法的比较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水轮发电机功角测量算法
    3.1 水轮机功角直接测量算法的原理分析
    3.2 水轮机功角测量的实现难点及解决方法
    3.3 本章小结
4 水轮发电机转速功角测量仪硬件系统
    4.1 硬件平台
    4.2 单片机及其最小系统
    4.3 辅助电路组成及应用
    4.4 本章小结
5 水轮发电机转速功角测量仪软件系统
    5.1 水轮发电机转速功角测量仪软件系统
    5.2 主程序流程图
    5.3 中断程序流程图
    5.4 显示子程序流程图
    5.5 转速测量算法一子程序流程图
    5.6 转速测量算法二子程序流程图
    5.7 本章小结
6 动模试验结果
    6.1 动模试验说明
    6.2 系统侧输入模块调试
    6.3 转子侧输入模块调试
    6.4 转速、功角测量原理验证
    6.5 本章小结
7 全文总结和研究工作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研究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7)海底原位X荧光探测系统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原位X射线荧光测量技术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特色与创新
    1.4 论文的章节安排
第2章 基本原理与系统设计方案
    2.1 海底原位X射线荧光测量的基本原理
        2.1.1 海底原位X射线荧光测量定性分析
        2.1.2 海底原位X射线荧光测量定量分析
    2.2 系统方案设计
第3章 海底探管的设计与实现
    3.1 海底探管外壳
        3.1.1 海底探管外壳材料的选择
        3.1.2 X射线探测窗的选择
        3.1.3 海底探管的密封
    3.2 偏心加重装置
    3.3 激发探测装置
        3.3.1 激发源的选择
        3.3.2 探测器的选择
        3.3.3 X射线管-样品-探测器的最佳几何条件
        3.3.4 X射线管最佳工作条件研究
    3.4 核脉冲信号处理与传输
        3.4.1 核脉冲信号处理器
        3.4.2 数据传输方式的选择与实现
    3.5 电源电路
        3.5.1 系统供电方式的选择
        3.5.2 高压偏置电源的研制
        3.5.3 高效率致冷电源的研制
第4章 海底原位X荧光探测方法技术研究
    4.1 海底原位X荧光测量的基本方程
        4.1.1 沉积物中某点的入射射线照射量率与激发源的关系
        4.1.2 样品中某点发射的特征X射线照射量率
        4.1.3 特征X射线在探测器中产生的脉冲计数率
    4.2 强背景下X射线仪器谱的解析与弱峰提取
        4.2.1 背景的扣除
        4.2.2 全谱分解与弱信息提取
        4.2.3 铍窗中杂质元素的影响与扣除
    4.3 饱和水的影响与校正
        4.3.1 水份效应的数学模型
        4.3.2 水份效应的校正技术
    4.4 基体效应与多参数校准模型
        4.4.1 基体效应研究
        4.4.2 权因子校正模型
    4.5 海底探管探测窗动态监测技术
第5章 海底原位X荧光探测系统软件开发
    5.1 软件设计方案
        5.1.1 Lab Windows/CVI开发环境
        5.1.2 软件总体设计
    5.2 主体界面设计
    5.3 测量数据获取与处理
        5.3.1 多线程技术
        5.3.2 串行数据通信
        5.3.3 谱数据分析
        5.3.4 动态数据交换技术
    5.4 软件辅助功能
        5.4.1 多点拟合能量刻度
        5.4.2 自动稳谱
        5.4.3 谱峰自动标识
        5.4.4 异常报警
        5.4.5 谱线的扩展和压缩
第6章 系统性能测试与评价
    6.1 能量分辨率
    6.2 能量线性
    6.3 稳定性测试与评价
    6.4 系统原位探测试验
        6.4.1 水介质模拟试验
        6.4.2 海底原位X荧光探测试验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收录情况
附录2 科研成果获奖证书
附录3 软件着作权
附录4 系统检查报告
附录5 海底探管耐压防渗漏检验报告
附录6 探测系统样机及工作照片

(8)混合动力拖拉机动力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混合动力车辆研究背景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2 混合动力电动车辆研究现状
        1.2.1 混合动力汽车研究现状
        1.2.2 混合动力工程车的研究现状
        1.2.3 混合动力农用车辆研究现状
        1.2.4 混合动力车辆研究现状总结
    1.3 混合动力车辆驱动模式
        1.3.1 串联混合动力驱动系统
        1.3.2 并联混合动力驱动系统
        1.3.3 混联混合动力驱动系统
    1.4 课题研究目标和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动力耦合装置的设计与仿真
    2.1 动力耦合装置的类型
        2.1.1 转矩耦合式
        2.1.2 转速耦合式
        2.1.3 牵引力耦合式
        2.1.4 混合耦合式
    2.2 行星差动轮系动力耦合装置的设计
        2.2.1 行星差动轮系传动比设计
        2.2.2 各齿轮参数设计
        2.2.3 设计结果验证
        2.2.4 强度校核
        2.2.5 结构设计
    2.3 动力耦合装置仿真研究
        2.3.1 动力耦合装置Simulation X仿真建模
        2.3.2 模型参数设置及仿真结果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混合动力拖拉机驱动系统理论研究
    3.1 混合动力拖拉机传动系统方案设计
        3.1.1 混合动力拖拉机传动方案原理
        3.1.2 总动力源传动建模
    3.2 混合动力拖拉机性能评价指标
        3.2.1 动力性能评价指标
        3.2.2 经济性能评价指标
    3.3 混合动力驱动系统理论模型建立
        3.3.1 发动机模型
        3.3.2 电动机模型
        3.3.3 蓄电池模型
        3.3.4 动力耦合装置模型
        3.3.5 驱动轮模型
    3.4 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参数匹配
        3.4.1 总功率设计
        3.4.2 变速箱参数设计
        3.4.3 动力耦合装置参数设计
        3.4.4 蓄电池参数设计
    3.5 混合动力驱动系统设计实例
        3.5.1 主要参数设计
        3.5.2 发动机与电动机匹配计算
        3.5.3 计算结果分析
    3.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混合动力拖拉机动态特性仿真研究
    4.1 混合动力车辆仿真技术
    4.2 仿真软件SimulationX
    4.3 仿真模型的建立
        4.3.1 发动机仿真模型
        4.3.2 电动机仿真模型
        4.3.3 动力耦合装置和皮带轮传动仿真模型
        4.3.4 变速箱仿真模型
        4.3.5 车轮模型
        4.3.6 整车模型
    4.4 动力性能仿真研究
        4.4.1 空载工况仿真
        4.4.2 播种作业工况仿真
    4.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混合动力拖拉机试验台构建
    5.1 试验台总体设计
        5.1.1 试验要求
        5.1.2 试验方法选择
        5.1.3 试验台模块划分
        5.1.4 试验台结构设计
    5.2 发动机测试模块设计
        5.2.1 油耗传感器
        5.2.2 微机多功能油耗仪
        5.2.3 油耗传感器标定试验
    5.3 电动机及其控制器测试模块设计
        5.3.1 电流电压传感器
        5.3.2 电流电压传感器标定
    5.4 负载模拟模块设计
        5.4.1 磁粉制动器
        5.4.2 磁粉制动器控制器
    5.5 数据采集模块设计
        5.5.1 试验台待测物理量
        5.5.2 传感器的选择及标定
        5.5.3 数据采集设备的选择
    5.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混合动力拖拉机试验台测控系统开发
    6.1 虚拟仪器软件开发平台
        6.1.1 LabVIEW平台简介
        6.1.2 LabVIEW平台的调试技术
    6.2 数据采集理论基础
        6.2.1 采样和采样定理
        6.2.2 滤波
        6.2.3 信号类型和连接方式
    6.3 数据采集设备的通道设置与测试
    6.4 试验台测控系统设计
        6.4.1 测控系统总体设计
        6.4.2 参数设置模块
        6.4.3 数据显示和存储模块
        6.4.4 结果显示模块
    6.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混合动力拖拉机动力特性试验研究
    7.1 试验目的和试验设备
    7.2 试验方案
    7.3 试验结果及分析
        7.3.1 行驶速度
        7.3.2 发动机和电动机输出功率配比
        7.3.3 驱动轮输出功率
        7.3.4 发动机、电动机和驱动轮输出转矩
        7.3.5 蓄电池和电动机输出特性
        7.3.6 牵引效率
        7.3.7 总传动效率
        7.3.8 等效能耗
    7.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主要创新内容
    8.3 后续研究建议及展望
附录一 混合动力拖拉机试验台
致谢
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9)地铁杂散电流分布规律及腐蚀智能监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Extended Abstract
目录
图清单
表清单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目前存在的问题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方案
2 复杂工况下地铁杂散电流分布建模
    2.1 地铁机车不同运行工况的杂散电流分布建模
    2.2 地铁多机车同时运行下杂散电流分布建模
    2.3 回流系统参数对杂散电流耦合约束界定
    2.4 本章小结
3 地铁杂散电流腐蚀信号检测及处理策略
    3.1 杂散电流腐蚀机制
    3.2 杂散电流腐蚀信号检测方法
    3.3 杂散电流腐蚀信号特征提取及处理
    3.4 本章小结
4 地铁杂散电流腐蚀状态综合预估
    4.1 地铁杂散电流腐蚀参量影响因素
    4.2 杂散电流腐蚀状态预测模型
    4.3 腐蚀状态预测数据评估及实验验证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 WEB 的杂散电流腐蚀智能监测系统研究
    5.1 基于 WEB 的杂散电流腐蚀智能监测系统架构
    5.2 杂散电流腐蚀智能监测系统特点
    5.3 Web 服务设计
    5.4 基于 WEB 的杂散电流腐蚀智能监测系统在工程中的实际应用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Extended Abstract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室内定位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无线定位技术概述
        1.1.2 室内无线定位技术的发展现状及研究意义
        1.1.3 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室内定位发展现状
        1.1.4 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室内定位研究意义
    1.2 本文研究内容的创新点
第二章 射频识别定位方法的相关概念及解析模型
    2.1 RFID技术概述
        2.1.1. RFID技术发展历程
        2.1.2. RFID技术特征及工作原理
        2.1.3. RFID技术的标准化
    2.2 基于RFID的无线定位算法分类
        2.2.1 基于测距的RFID定位机制
        2.2.2 基于非测距的RFID定位机制
    2.3 无线定位算法的准确度评估指标
    2.4 基于收信场强指示的LANDMARC定位系统
        2.4.1. LANDMARC系统构成
        2.4.2. LANDMARC算法原理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收信场强指示的RFID室内定位算法研究
    3.1 LANDMARC定位算法性能分析
        3.1.1 基于路径损耗模型的收信能级-距离映射
        3.1.2 LANDMARC算法仿真测试
    3.2 基于加权欧式算子的LANDMARC改进算法
        3.2.1 kNN算法中的收信场强的可靠性分析
        3.2.2 加权欧式算子
        3.2.3 TTBDA与TTCDA的判决机制
        3.2.4 算法性能仿真分析
    3.3 基于子区域动态二次回归插值的VIRE改进算法
        3.3.1 一阶定位子区域选取机制
        3.3.2 线性插值估计VRT收信场强的误差分析
        3.3.3 基于二次回归插值的VRT收信场强估计
        3.3.4 高阶定位子区域选取机制
        3.3.5 虚拟参考标签遴选和待定位标签位置估计
        3.3.6 历史信息校正机制
        3.3.7 算法流程
        3.3.8 算法性能仿真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IPJ-E1001-USA定位系统的算法性能测试与分析
    4.1 基于IPJ-E1001-USA开发平台的无源定位系统搭建
    4.2 基于加权欧式算子的LANDMARC改进算法的测试与分析
        4.2.1 实测环境中置信阶数对定位精度的影响
        4.2.2 实测环境中最佳置信阶数对应的估计误差累积分布
    4.3 基于子区域动态回归插值的VIRE改进算法的测试与分析
        4.3.1 不同实测环境对SDQRI算法定位精度的影响
        4.3.2 参考标签部署密度对SDQRI算法定位精度的影响
        4.3.3 插值间隔对SDQRI算法定位精度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RFID室内定位的有源参考标签优化部署研究
    5.1 参考标签优化部署问题描述
    5.2 全局定位精度最小化的优化函数
        5.2.1 基于联合高斯分布的目标出现概率模型
        5.2.2 基于Keenan-Motley模型的收信场强值估计
    5.3 有源参考标签初始部署
    5.4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寻优部署策略
        5.4.1 基于品质寻优半径的初始粒子群
        5.4.2 粒子群算法的收敛因子模型及进化条件设置
        5.4.3 交叉重组多样机制
        5.4.4 高斯扰动机制
    5.5 算法流程
    5.6 算法性能仿真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副载波调幅的UHF RFID室内定位算法研究
    6.1 基于RFID技术的室内定位信道时延分析
        6.1.1 标签阻抗时延分析
        6.1.2 阅读器射频电路时延分析
    6.2 载波相位测量特征分析
    6.3 基于单频副载波的UHF RFID室内定位机制
    6.4 基于双频副载波调幅的UHF RFID室内定位算法
        6.4.1 基于双频副载波调幅的室内定位机制
        6.4.2 欠采样条件下的相位差提取与测距
        6.4.3 基于APFFT谱分析的相位差估计
        6.4.4 标签位置信息获取
        6.4.5 算法流程
        6.4.6 算法性能仿真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四、<电路>、<信号与系统>的微机辅助教学系统的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地铁列车信号系统关键设备可靠性分析及维保策略优化[D]. 潘潼.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2]基于PXIe的软X射线相机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设计[D]. 宋亚杰. 合肥工业大学, 2019(01)
  • [3]白渔潭水电厂#8机组励磁系统改造[D]. 康斌. 湖南科技大学, 2017(10)
  • [4]拖动系统的参数辨识与自适应控制[D]. 王纪臣. 西安工程大学, 2016(06)
  • [5]伺服系统非线性补偿控制及应用研究[D]. 李冬伍. 北京理工大学, 2016(06)
  • [6]水轮发电机转速功角测量仪的研制[D]. 潘琼. 华中科技大学, 2013(07)
  • [7]海底原位X荧光探测系统研制[D]. 王广西. 成都理工大学, 2013(08)
  • [8]混合动力拖拉机动力特性的研究[D]. 邓晓亭. 南京农业大学, 2012(12)
  • [9]地铁杂散电流分布规律及腐蚀智能监测方法研究[D]. 王禹桥. 中国矿业大学, 2012(10)
  • [10]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室内定位算法研究[D]. 史伟光. 天津大学, 2012(08)

标签:;  ;  ;  ;  

、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