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计算机审计的思考

银行业计算机审计的思考

一、银行业计算机审计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朱睿然[1](2021)在《江苏省农村商业银行行业审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面对金融脱媒、利率市场化、监管趋严、资本管制等外部环境的变化,银行业正面临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的转变。农村商业银行(下文简称为“农商行”)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在农商行实际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诸多影响内部审计效用的问题,特别是针对整个行业来说,内部审计往往由于独立性不强、权威性不足、审计成果运用单一等问题,仅仅停留在各法人银行内部去讨论内审的效用已显得力不从心。农商行系统内的行业审计作为内部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保证农商行健康发展和有效服务乡村经济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在复杂且严峻的经济形势下,农商行的经营发展策略逐渐完善并与金融市场接轨,行业审计质量直接与整个农商行行业的经营质量相挂钩。农商行行业审计在提升企业治理、规范经营活动、加强内部控制、强化风险管理等方面均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行业审计立足农商行全行业,以风险防控为主导,对行业的各类业务开展风险测评,并构建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从而进一步完善银行内部审计的监督体系。行业审计能够有助于拓宽内部审计监督覆盖面,有利于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因此,作为一种特殊的内部审计形式——行业审计也逐渐成为理论和实务界讨论的热点话题。首先,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相关学者在行业审计等相关研究的文献和资料的基础上,将行业审计与政府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内部审计等三种审计方式的特点进行比较与分析,得出行业审计在农商行高质量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性与重要性,可以对农商行行业内的经营风险起到预警的效用,防止银行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银行业整体的经济效益的结论。其次,以江苏省农商行为研究对象,论述了农商行的管理及行业审计的现状,进—步分析其存在的不足,并对其原因展开分析。最后,从风险防控、审计独立性、审计整改、审计质量管控、审计结果运用、监审联动等六个方面提出改进建议,为完善农商行行业审计工作增添实用性的价值,同时也希望能对金融行业的行业审计研究提供借鉴意义。

伍琴[2](2021)在《中天运会计师事务所对博金贷平台专项审计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收入都有了显着的提高,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在保障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人们开始寻求更好的投资渠道,希望通过投资增加财富,而我们恰恰正处在手机、电脑等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满足人们需求的互联网金融便应运而生。互联网金融的表现形式中最典型代表就是P2P网络借贷。但网贷平台良莠不齐,投资者在进行选择时需要通过第三方审计披露的内容获取更多的信息,网贷行业也需要第三方审计参与以吸引更多客户前来投资,金融监管部门同样需要借助第三方审计进行行业监督,P2P网贷平台专项审计便应运而生。但注册会计师在进行P2P网贷平台专项审计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应有的审计程序没有得到执行的情况,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种,可能是考虑到审计费用,也可能是业务水平或者是行业法规的因素,总结来说都是没有严格遵照互联网金融行业审计要求的结果,导致在问题平台爆出前,专项审计却未发现并披露其存在的问题。本文采用理论和案例相结合的方法,在P2P网络借贷平台专项审计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选取了中天运会计师事务所对博金贷平台的专项审计案例进行分析,得出相关结论,笔者期盼本文能对P2P网络借贷平台专项审计的研究有所贡献,使审计三方关系及政府监管部门能对此有所思考,对其承担的责任有清晰的认识,努力为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能够对注册会计师接下来的实务工作有所启发和帮助。本文基于P2P网络借贷平台专项审计的有关理论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对P2P网络借贷和P2P网络借贷平台专项审计两部分的概念和特点进行了介绍,分析了P2P网络借贷平台专项审计的风险。本文认为,P2P网络借贷平台专项审计的风险点主要在五个方面,分别是信用风险、信息不对称风险、技术风险、经营风险和法律风险。接下来,选取中天运会计师事务所对博金贷平台的专项审计案例进行案例介绍。博金贷平台是一家专注于科技金融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平台,为出借人和借款人提供交易平台。中天运会计师事务所是国内排名靠前的会计师事务所,但近年内遭到证监会处罚。在本案例中中天运会计师事务所及其注册会计师对于财务内控的合规性、平台官网披露的信息真实性和一致性、平台信息科技基础设施安全情况等没有实施审计程序,且专项审计报告内容不符合报告编写指引规定。通过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时,可以发现注册会计师未按照互联网金融行业审计要求规范实施审计程序,中天运会计师事务所对P2P网络借贷平台专项审计工作的质量控制制度不健全,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专项审计风险的认识不全面,加之审计的独立性受经济利益的影响,从外部原因分析,互联网金融监管政策法规未明确落实导致审计报告不规范以及互联网金融专项审计制度的缺失导致无法进行全过程跟踪审计。通过上述分析,本文得出如下结论:注册会计师未勤勉尽责是导致审计问题出现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在于会计师事务所在质量控制方面不严格,被审计单位行业的特殊性是导致审计问题出现的内在原因,互联网金融行业监管法律法规制定的延迟性是导致审计问题出现的外在原因,缺乏明确的P2P网络借贷平台专项审计标准是基础性原因。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寻求相对应的解决对策。首先,注册会计师应加强职业素养教育和互联网金融审计专业知识培训。其次,会计师事务所需优化网络借贷专项审计程序,健全P2P专项审计质量控制制度。再次,被审计单位应全面认识关注P2P网络借贷平台专项审计的风险点。接着,政府应落实具体的互联网金融政策法规,完善P2P网贷行业的准入与退出制度。然后,互联网金融监管机构要加快建立数控金融监管平台,完善监管评级的体系。最后,国家需建立健全互联网金融专项审计制度,明确审计标准,规范审计行为。

冉孟超[3](2021)在《D银行IT风险识别与防控研究》文中指出随着金融科技手段的日益普及,银行传统业务的数字化转型以及运营流程的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健壮性及有效性愈加关系到了银行业务安全及金融体系稳定。与此同时,近年来层出不穷的银行信息安全事故和日趋严格的信息科技监管政策,使得IT风险识别与防控成为各大银行近年来信息系统工作的研究热点。为此本文将研究重点聚焦在对D银行所面临的IT风险的识别与评估,以及对不同危害等级IT风险拟定短期措施与长期防控机制上。为达成研究目标,笔者首先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发现国外研究多集中于对IT项目风险的定义与识别,以及项目开发及外包领域风险管控的理论问题,国内研究更多关注银行IT项目的管理方面,但比较缺乏对中小型银行信息系统安全的微观层面思考和成体系的配套措施支撑,本文研究尝试弥补这方面的不足。本文作者借助于在金融机构信息技术部门从事信息系统开发及IT基础设施及应用系统运维管理工作的经验,首先从IT基础设施、信息系统架构、软件开发项目、日常运维管理、系统内部审计五个维度对D银行当前的核心信息系统和管理体系所面临的威胁、存在的弱点进行识别;其次借助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方法与风险矩阵对识别出的IT风险的严重性、可能性以及提前侦测难易程度进行评估;最后根据评估结果,从IT技术与IT管理两个方面制定出D银行应对高等级IT风险的短期防控措施,进而构建起责任、机制、管理三位一体,制度、检查、应急处置相互配套的D银行IT风险长效防控机制。研究表明D银行的IT风险防控涉及项目开发、系统架构、外包管理、网络安全、人员管理、数据安全、制度设计以及软硬件安全等众多方面,除了强化技术层面的安全防控以外,还需要在信息管理层面对系统中的IT漏洞进行排查与封堵,形成权责明晰、分级管理、预防优先、多方联动、快速响应、覆盖全局的IT风险排查机制和安全事故应急响应机制,处理好治标与治本、现在与未来、创新与约束三大关系,从而为D银行的信息化建设筑立起一道立体式的安全防护墙。

曹阳[4](2021)在《S省地方中小商业银行政府监管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活则经济活,金融稳则经济稳。作为金融业主体的商业银行,只有通过持续不断的改革完善和稳健发展,才能承担起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任。而在这一过程中,科学有效的政府监管必不可少,通过监管的持续完善,能够有效推动银行业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平衡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以期更好的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本文即以此为背景,选择地方中小商业银行政府监管这一银行重点监管领域,以中国银保监会地方监管机构为研究主体,通过系统梳理介绍S省地方中小商业银行政府监管实践方式和目前已经采取的监管措施,充分收集相关数据和案例,归纳总结S省地方中小商业银行政府监管已取得的阶段性成效,系统反思分析当前S省地方中小商业银行政府监管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完善S省地方中小商业银行政府监管的具体方法和路径。当前,在监管部门的持续努力下,S省地方中小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规模稳定增长,在S省银行体系的重要性更加凸显;虽然近年来受不良贷款影响,但整体利润水平仍保持稳定,稳健发展的趋势也更加坚实。但是从监管履职的长期发展完善的角度上看,目前的监管工作实践中还是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需要引起监管部门的关注并加以解决。主要有监管制度规定需要进一步的优化完善,以提高制度的匹配性;监管的人力资源投入需要进一步加大,以满足日益繁重的监管工作任务;监管的科技手段需要进一步加强,以提升监管的预见性和前瞻性;监管的内部管理仍需要优化,以推动专业化监管效能持续释放。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文章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分监管外部环境的快速变化、监管部门间的联动协调、被监管机构的内部差异性、监管部门与机构内部审计的联动、监管人员能力及县域监管机构的组织框架六个层面进行论证。文章为提升问题解决政策措施的有效性和全面型,引入了美国社区银行和英国中小商业银行的监管实践经验,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坚持“差异化”监管思路、完善监管机制框架、提升监管工作能力、强化监管协调配合、强化自律监督作用等多方面措施,并探索了运用“区块链”技术强化同业自律监督以有效补充政府监管的可行性方法。

杨帆[5](2021)在《民生银行吕梁分行内部审计质量评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从我国召开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经济体制就开启了深化改革的步伐,我国的金融资本市场也随之进一步开放。现阶段各类银行之间竞争情况频发,也是由于我国经济环境不断变化、金融市场迅猛发展共同造成的。在银行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强化内部审计是当前银行面临的重中之重。但是从近年来我国银保监会对商业银行开出的处罚数量和2020年5月中国银行发生的“原油宝”以及同年发生的中信银行泄露客户数据事件来看,由于商业银行本身具有的特殊性,当前我国银行市场中仍存在不合规或违法的状况,我国银行的内部审计质量仍需进一步改进。近年来作为金融机构导向标的央行各级也在积极开展实践探索,不断推动内审工作转型全面展开。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也积极响应央行号召,不断推进内部审计质量工作发展的进程。从目前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情况来看,除了未形成统一的制度保障和评估经验及人才资源不充分制约评估工作全面开展以外,根源还在于未形成一个科学的、可操作性的评估标准体系。本文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为理论结合实践。通过梳理国内外对于内部审计的研究资料后,阐明有关内部审计以及内部审计质量评估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并选取14家“A+H”股上市商业银行为对象,通过查阅年度报告等方式分析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质量评估工作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以2020年受罚金额最大的民生银行为案例切入点。通过梳理银保监会公布的2020年全年处罚情况,发现目前民生银行的各下属分支结构是遭受处罚的主要对象。在此基础上,选取民生银行吕梁分行为具体案例,通过实地调研、与专家交流的方式来取得所需数据,并选取层次分析法来构建出一个适用于本行评估需要的评估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下本文提出提升本行内部审计质量的保障措施:建立明确的管理框架,强化内部控制管理;强化声誉管理;加大审计人才队伍建设的力度,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质水平;同时也应提高本行的内部管理能力。

高山[6](2020)在《深圳市GD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问题探讨》文中认为近年来,金融科技蓬勃发展,互联网企业及金融科技公司持续冲击银行业竞争格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与金融深度融合正逐步颠覆银行的业务形态和发展模式,蚂蚁金服、腾讯、苹果、亚马逊、谷歌等科技企业打破传统银行思维,通过移动端直面客户,获取海量的客户数据并运用智能的算法加以分析、围绕各种场景为客户提供极其便捷的金融服务,最为典型的就是上述公司在支付行业所带来的变革,支付宝、微信支付等产品便捷的支付功能对银行的网银支付服务带来了巨大挑战。面对挑战,传统银行纷纷提出了数字化转型的战略,传统银行的数字化是大势所趋,同时也迫在眉睫。在这种背景下,商业银行业务向线上转变,向移动化转变,这让原本就繁多的银行业务进一步复杂化,银行对内部审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研究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有助于商业银行评估并完善其内部审计,进一步提升风险管控能力、金融服务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保证商业银行的正常运行,为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提供保证。外部环境的剧烈变化使得内部审计在银行风险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深圳GD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研和访谈法从三个方面研究了深圳GD银行的内部审计工作:首先,阐述了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特点,简要分析了影响内部审计效益的几个因素,并对深圳GD银行内部审计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其次,在分析深圳GD银行内部审计现状的基础上,根据其具体特点和环境,分析了其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内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不够,内部审计部门独立性不高,内部审计部门信息化程度不高等,然后针对深圳GD银行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找出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第三,提出了应对GD银行内部审计问题的建议,为提高深圳GD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增加银行价值、积极应对金融科技变革提供了参考。经过分析,深圳GD商业银行的资产量在城商行中占据着庞大的规模,在战略投资、资产管理、数字金融、零售金融和私人银行等多方业务上都形成了一定规模,在我国城商行的业务范畴中都有着一定的竞争力,从而形成了多线业务均衡增长,风险控制日益完备、创新能力逐步增强的发展趋势。。深圳GD银行积极推行数字化银行进程,除了将常规银行业务数字化外,深圳GD银行还以理财产品为特色,在线上推出了百余种对公对私理财产品。内部审计方面,深圳GD银行内部审计部门组织结构清晰,审计目标明确,功能较为完善,但存在内部审计人员胜任能力较弱、不能发现关键风险、对特色理财业务未投入足够审计资源、内部审计机制未有效运行、内部审计方法落后等问题,使得深圳GD银行内部审计不能很好的应对深圳GD银行提出的数字银行理念所带来的挑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了进行深入的研究、论证和分析,查找出原因,主要有内部审计人员独立性不够、内部审计机制缺乏、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不足、内部审计人员素质不高4个方面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建议:一是增强内部审计人员业务水平,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独立性;二是完善内部审计机制建设;三是引入信息人才、建立数据库和信息分析系统,提高内部审计部门信息化水平。本文通过对深圳GD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建议,希望能帮助深圳GD商业银行提高内部审计水平,更好地提高其风险管理能力和公司治理水平,以应对数字银行时代所带来的挑战,使其能够稳定经营、持续快速发展。此外,本研究也为城市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研究提供了具体的案例参考。

于莹[7](2020)在《LS银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应用研究》文中指出21世纪以来,随着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城市商业银行规模迅速扩大,业务种类越来越复杂多样。但是由于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在转变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处于重业务、轻管理,重绩效、轻内控的经营状态,使得城市商业银行发展与风险并存,风险管理的相关问题逐渐暴露,内部控制也受到了考验。从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亩前面临的外部环境来看,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现有行业竞争加剧,受宏观政策特别是环保高压政策的影响,实体经济面临困难,作为向地方实体经济提供融资服务的各城市商业银行正处于金融风险易发、高发期,各城市商业银行目前的风险管理水平与其自身业务高速发展的现状不匹配。如何进一步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对内部审计进行合理的完善与发展,对审计资源进行科学的规划和合理利用,将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审计模式作为及时识别银行内部重大风险的重要方式,实现银行的自我革新和治理,从而使银行提质增效保持高质量运营,是当前形势下各城市商业银行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打好三大攻坚战,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根本要求。然而国内外的学者大多是针对国有银行或者大型股份制银行进行风险导向型的内部审计研究,但是很少将城市商业银行作为研究对象。本研究以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基本原理为研究起点,针对其含义、特征、基本流程进行简单阐述。然后以L市的城市商业银行-LS银行为切入点,通过在LS银行内部进行访谈、问卷调查,并具体分析内部审计案例的方式,对LS银行内部审计目前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然后为LS银行搭建了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审计框架及流程,并对LS银行开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成果进行预估,最后基于出现的问题和可能导致这些问题的漏洞提出改进的方式,希望能够指导其他中小型城市商业银行完善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制度的实行。

金月[8](2020)在《H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信贷风险内部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入,不但加速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同时也给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作为推动和加快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也在促使自身不断革新进步。目前,各地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依旧将信贷业务作为其主要经营收入的来源,这将有助于企业与农户贷款,但同时也大大增加了信贷业务经营风险。因此加快改革和完善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信贷风险内部控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H县农信社为研究对象,发现其信贷风险内部控制存在较多纰漏,从而导致信贷资产质量降低、不良贷款率升高等问题,严重影响了H县农信社的健康发展。本文首先阐述了农村信贷与内部控制相关概念与理论,为后续分析打下理论基础;其次对H县农信社信贷业务发展情况与内部控制实施现状进行揭示,并运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并指出其信贷风险内部控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一步分析导致其问题的原因;最后根据上述问题,对H县农信社信贷风险内部控制体系进行优化,确定优化目标与原则,并且分别从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监督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相对应的优化措施,以便改善H县农信社信贷业务内部控制水平,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加强信贷风险控制手段,为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程程[9](2020)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在JX农商行内部审计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九大报告将防范金融风险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发表讲话时提出聚焦金融领域的两件大事:第一件大事是完善金融服务,第二件大事是防范金融风险。银行业的首要任务是防范金融风险,在国家“三农”和普惠金融的政策下,农村商业银行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随之而来的各种风险也在日益累积。农村商业银行,一方面由于发展势头相对缓慢、内部审计体制和机制尚不健全,在风险识别、防控方面的管理水平不高;另一方面,大部分农村商业银行都是由农村信用社改制而来的,基础的管理是其薄弱的环节,对于风险的管控有很大的难度。为了贯彻十九大对金融工作的要求,以防范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对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改进迫在眉睫。大部分农村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都是以问题为导向,相对而言审计理念落后,而且银行属于高风险行业,农村商业银行需要一种内部审计模式来更好的识别、评估和应对在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但是农村商业银行现行的内部审计还不足以达到防范业务风险的要求,因此,内部审计运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会大大提升农村商业银行防范金融风险的水平,从而促进整个银行实现高效平稳的发展。论文从JX农商行的案例出发,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在系统的整理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将理论研究与案例研究想结合,从而实现农商行内部审计质量和效果的全面提升,接着介绍了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相关理论,然后引入了JX农商行的案例,介绍了JX农商行的基本情况,分析了JX农商行内部审计的现状,并指出了其中问题所在。通过对JX农商行的案例研究,基于这些问题,提出了在JX农商行内部审计运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设计思路,最后,为了JX农商行内部审计运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达到预期的效果从优化审计环境、健全风险评估体系、加强信息化建设三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能够保障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改进和发展。

胡许然[10](2020)在《商业银行反洗钱工作机制优化研究 ——以某国有银行S分行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洗钱活动在各国日益猖獗,对我国经济与金融安全造成巨大影响,因而我国在近年来全力开展反洗钱活动。银行是我国主要的资金融通阵地,且也是洗钱链中极为关键的一部分。反洗钱工作不仅是我国目前的重点难点问题,也是全球各国的重点难点问题。因而我国商业银行必须要正确认知洗钱活动,树立危机意识,全力打击洗钱犯罪,突破一层层的挑战。本文首先介绍洗钱与反洗钱的新旧特征、新旧形式、内涵等内容,并对现阶段国际反洗钱工作开展的状况进行分析。接着分析在反洗钱过程中商业银行的经济学理论,意识到了金融机构成本收益分析等因素是反洗钱工作可否成功开展的关键。再者,对发达国家累积的反洗钱经验进行分析,结合S分行在开展反洗钱工作时的不足之处,汲取国外优秀金融机构成功反洗钱的经验。还对新时期下S分行反洗钱工作机制的改革创新进行分析。最后,针对S分行的反洗钱机制存在的不足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包括健全客户身份识别、完善约束激励机制、健全监控审计体系,并提出优化保障措施,包括健全反洗钱人才保障机制、完善自身与外部协调机制、强化国际间反洗钱合作机制。

二、银行业计算机审计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银行业计算机审计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江苏省农村商业银行行业审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银行业行业审计相关研究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和框架
    1.4 创新与不足
第2章 农商行行业审计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行业审计
        2.1.2 农商行行业审计
        2.1.3 行业审计与其他审计比较
    2.2 理论基础
        2.2.1 审计免疫系统论
        2.2.2 风险导向型审计
        2.2.3 增值型审计
第3章 江苏省农村商业银行行业审计现状
    3.1 农商行行业审计产生的背景
        3.1.1 农商行与其他大中银行相比存在的不足
        3.1.2 农商行行业审计的产生
    3.2 江苏省农村商业银行行业审计发展历程回顾
        3.2.1 省联社审计部开展行业审计阶段
        3.2.2 区域审计中心与审计部共同开展行业审计阶段
    3.3 江苏省农村商业银行行业审计现阶段发展情况
        3.3.1 江苏省农村商业银行行业审计组织现状
        3.3.2 江苏省农村商业银行行业审计运行现状
    3.4 江苏省农村商业银行行业审计取得的成效
        3.4.1 审计数量方面
        3.4.2 审计质量方面
第4章 江苏省农村商业银行行业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当前行业审计存在的不足
        4.1.1 风险控制不全面
        4.1.2 审计缺乏独立性
        4.1.3 审计成果运用不充分
        4.1.4 审计质量管控能力较差
        4.1.5 审计创新不够
    4.2 当前行业审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风险控制不全面的原因分析
        4.2.2 审计缺乏独立性的原因分析
        4.2.3 处理整改不到位的原因分析
        4.2.4 审计质量管控能力较差的原因分析
        4.2.5 审计结果运用不充分的原因分析
第5章 完善江苏省农村商业银行行业审计的对策建议
    5.1 全面防范行业审计风险
    5.2 维护审计良好独立文化
    5.3 推动审计整改传导落实
    5.4 提升审计质量管控能力
        5.4.1 坚持牵头组织交叉审计
        5.4.2 坚持提升系统运用水平
        5.4.3 坚持搭建交流互动平台
        5.4.4 坚持开展内审项目评价
        5.4.5 坚持定期走访重点机构
    5.5 充分提高审计结果运用效率
    5.6 有效开展监审联动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中天运会计师事务所对博金贷平台专项审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P2P网络借贷的文献回顾
        1.2.2 关于P2P网络借贷风险的文献回顾
        1.2.3 关于P2P网络借贷专项审计的文献回顾
        1.2.4 文献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框架
2 P2P网络借贷平台专项审计的理论概述
    2.1 P2P网络借贷的概念和特点
        2.1.1 P2P网络借贷的概念
        2.1.2 P2P网络借贷的特点
    2.2 P2P网络借贷平台专项审计的概念和内容
        2.2.1 P2P网络借贷平台专项审计的概念
        2.2.2 P2P网络借贷平台专项审计的内容
    2.3 P2P网络借贷平台专项审计的特点
        2.3.1 以事后审计即结果审计为主
        2.3.2 审计对象对信息系统的依赖性强
        2.3.3 审计线索的隐蔽性
        2.3.4 审计范围的限定性
        2.3.5 审计风险因素具有层次性
    2.4 P2P网络借贷平台专项审计的风险分析
        2.4.1 信用风险
        2.4.2 信息不对称风险
        2.4.3 技术风险
        2.4.4 经营风险
        2.4.5 法律风险
    2.5 P2P网络借贷平台专项审计的理论基础
        2.5.1 信息不对称理论
        2.5.2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
        2.5.3 受托责任理论
3.中天运会计师事务所对博金贷平台专项审计案例介绍
    3.1 博金贷的基本情况
        3.1.1 博金贷的简介
        3.1.2 博金贷的组织框架与业务流程
        3.1.3 博金贷的平台运营情况
    3.2 中天运会计师事务所的基本情况
    3.3 中天运会计师事务所对博金贷平台专项审计的审计过程
        3.3.1 博金贷平台专项审计计划阶段
        3.3.2 博金贷平台专项审计实施阶段
        3.3.3 博金贷平台专项审计报告阶段
4.博金贷平台专项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博金贷平台专项审计存在的问题
        4.1.1 未对财务内控的合规性实施审计程序
        4.1.2 未对平台官网对外披露的企业信息真实性和一致性实施审计程序
        4.1.3 未对平台信息科技基础设施安全实施审计程序
        4.1.4 出具的专项审计报告内容不符合P2P网络借贷平台专项审计报告编写指引规定
    4.2 博金贷平台专项审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注册会计师未按照互联网金融行业审计要求规范实施审计程序
        4.2.2 会计师事务所对P2P网络借贷平台专项审计工作的质量控制制度不健全
        4.2.3 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专项审计风险的认识不全面
        4.2.4 审计的独立性受经济利益的影响
        4.2.5 互联网金融监管政策法规未明确落实导致审计报告不规范
        4.2.6 互联网金融专项审计制度的缺失导致无法进行全过程跟踪审计
5.博金贷平台专项审计的结论与启示
    5.1 博金贷平台专项审计案例的结论
        5.1.1 注册会计师未勤勉尽责是导致审计问题出现的直接原因
        5.1.2 会计师事务所对审计工作质量控制不到位是导致审计问题出现的间接原因
        5.1.3 被审计单位行业的特殊性是导致审计问题出现的内在原因
        5.1.4 互联网金融行业监管法律法规制定的延迟性是导致审计问题出现的外在原因
        5.1.5 缺乏明确的P2P网络借贷平台专项审计标准是导致审计问题出现的基础性原因
    5.2 博金贷平台专项审计案例的启示
        5.2.1 注册会计师应加强职业素养教育和互联网金融审计专业知识培训
        5.2.2 会计师事务所需优化网络借贷专项审计程序,健全P2P专项审计质量控制制度
        5.2.3 被审计单位应全面认识关注P2P网络借贷平台专项审计的风险点
        5.2.4 政府应落实具体的互联网金融政策法规,完善P2P网贷行业的准入与退出制度
        5.2.5 互联网金融监管机构要加快建立数控金融监管平台,完善监管评级的体系
        5.2.6 国家需建立健全互联网金融专项审计制度,明确审计标准,规范审计行为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D银行IT风险识别与防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银行IT风险的内涵
        1.2.2 银行IT项目管理风险管控
        1.2.3 银行IT外包风险管控
        1.2.4 银行IT风险管控体系
    1.3 论文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4 可能的创新点
    1.5 研究思路与框架
第2章 D银行IT风险识别与防控的理论基础
    2.1 风险管理理论
    2.2 银行风险管理理论
    2.3 银行IT风险管理理论
        2.3.1 银行IT风险的定义
        2.3.2 银行IT风险的特点
        2.3.3 银行IT风险识别的层次
        2.3.4 银行IT风险识别与评估方法
第3章 D银行IT现状
    3.1 D银行基础情况介绍
    3.2 D银行信息系统介绍
    3.3 D银行IT发展历程
第4章 D银行IT风险的识别与评估
    4.1 D银行IT风险源的识别
        4.1.1 从基础设施维度识别IT风险
        4.1.2 从系统架构维度识别IT风险
        4.1.3 从开发项目维度识别IT风险
        4.1.4 从运维管理维度识别IT风险
        4.1.5 从内部审计维度识别IT风险
    4.2 D银行IT风险的评估
        4.2.1 基础设施风险评估
        4.2.2 系统架构风险评估
        4.2.3 开发项目风险评估
        4.2.4 运维管理风险评估
        4.2.5 内部审计风险评估
第5章 D银行IT风险漏洞的防控
    5.1 IT风险短期防控措施
        5.1.1 信息技术维度的防控
        5.1.2 信息管理维度的防控
    5.2 IT风险防控长效机制
        5.2.1 构建D银行IT风险日常监控机制
        5.2.2 完善D银行IT风险管理架构体系
        5.2.3 构建D银行IT风险联动应急机制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内容总结
    6.2 研究展望和未来的改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S省地方中小商业银行政府监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银行监管理论综述
        1.2.2 地方中小商业银行监管理论综述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思路
    1.4 拟创新和不足之处
        1.4.1 拟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商业银行
        2.1.2 地方中小商业银行
        2.1.3 银行监管
    2.2 理论基础
        2.2.1 公共利益论
        2.2.2 捕获论
        2.2.3 银行体系脆弱性理论
第3章 S省地方中小商业银行政府监管现状
    3.1 S省地方中小商业银行监管体系和监管理念
        3.1.1 监管体系
        3.1.2 监管理念
    3.2 S省地方中小商业银行政府监管主要方式
        3.2.1 非现场监管
        3.2.2 市场准入监管
        3.2.3 现场检查
    3.3 S省地方中小商业银行政府监管措施
        3.3.1 市场定位监管措施
        3.3.2 业务和风险监管措施
    3.4 S省地方中小商业银行政府监管成效
第4章 S省地方中小商业银行政府监管问题及原因
    4.1 S省地方中小商业银行政府监管存在的问题
        4.1.1 监管制度规定仍需进一步完善
        4.1.2 监管人力资源仍需进一步补足
        4.1.3 监管科技手段仍需进一步强化
        4.1.4 监管内部管理效能仍需进一步释放
    4.2 原因分析
        4.2.1 外部原因
        4.2.2 内部原因
第5章 国外银行政府监管经验借鉴
    5.1 美国社区银行监管经验
        5.1.1 美国社区银行概况
        5.1.2 美国社区银行监管概况
        5.1.3 美国社区银行监管特色经验
    5.2 英国中小商业银行监管经验
        5.2.1 重构银行体系以隔离不同业务间风险传染
        5.2.2 完善监管机构以强化全领域风险监管力度
第6章 S省地方中小商业银行政府监管优化对策
    6.1 坚持“差异化”的监管工作思路
        6.1.1 有针对性完善监管制度法规
        6.1.2 盯紧地方中小商业银行重点监管领域
    6.2 完善监管机制框架
        6.2.1 完善市县监管组织框架
        6.2.2 充实基层监管工作力量
    6.3 提升监管工作能力
        6.3.1 提升监管科技手段和技术水平
        6.3.2 提升监管科技应用水平
    6.4 强化监管协调配合
        6.4.1 加强与人民银行和各级政府金融监管部门的信息共享
        6.4.2 构建监管政策协调和联合行动机制
    6.5 突出自律和监督作用
        6.5.1 发挥行业自律组织的自律引导作用
        6.5.2 探索运用“区块链”技术构建同业间互相监督的有效平台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民生银行吕梁分行内部审计质量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内部审计涵义相关研究
        1.3.2 内部审计作用相关研究
        1.3.3 内部审计质量相关研究
        1.3.4 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相关研究
        1.3.5 文献综述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思路
第2章 相关概述及理论基础
    2.1 内部审计质量评估相关概述
        2.1.1 内部审计质量评估方法
        2.1.2 我国内部审计质量评估内容
        2.1.3 内部审计质量评估办法的对比分析
    2.2 相关基础理论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2.2.2 风险管理理论
        2.2.3 质量管理理论
        2.2.4 目标设定理论
第3章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质量现状
    3.1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概况
    3.2 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发展历程
        3.2.1 账项基础审计阶段
        3.2.2 制度基础审计探索阶段
        3.2.3 制度基础审计推广阶段
        3.2.4 风险导向审计探索阶段
    3.3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现状
        3.3.1 内部审计管理模式
        3.3.2 内部审计管理效果
        3.3.3 内部审计技术的应用
    3.4 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质量评估现状
        3.4.1 内部审计质量评估依据
        3.4.2 内部审计质量评估范围
        3.4.3 内部审计质量评估成果
    3.5 内部审计质量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3.5.1 内部审计质量管理制度不健全
        3.5.2 内部审计质量独立性囿于形式
        3.5.3 内部审计质量成果不明显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民生银行吕梁分行内部审计质量评估
    4.1 民生银行内部审计概况
        4.1.1 民生银行发展概况
        4.1.2 组织机构设置情况
        4.1.3 内部审计机构设置
        4.1.4 内部审计模式
    4.2 民生银行吕梁分行内部审计概况
        4.2.1 吕梁分行简介
        4.2.2 内部审计机构设置
        4.2.3 内部审计内容及审计重点
        4.2.4 内部审计业务流程
    4.3 内部审计质量评估
        4.3.1 评估指标的选取
        4.3.2 评估体系的构建
        4.3.3 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5章 民生银行吕梁分行内部审计质量提升措施
    5.1 内部审计环境类优化措施
        5.1.1 完善内部审计体系建设
        5.1.2 建立明确的管理框架
        5.1.3 强化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5.1.4 强化银行声誉风险管理
    5.2 内审人员素质类优化措施
        5.2.1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5.2.2 加强审计人才队伍建设
    5.3 内审程序类优化措施
        5.3.1 提高内部管理执行力
        5.3.2 加强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
        5.3.3 畅通信息交流渠道
    5.4 内部审计效果类优化措施
        5.4.1 积极开展内部审计自我评估
        5.4.2 提升问题整改实效
        5.4.3 有效实行审计结果披露制度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评估指标相对重要性调查问卷
附录 B 内部审计质量评估专家打分表
附录 C 本行内部审计质量调查问卷表

(6)深圳市GD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问题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银行内部审计理论研究
        1.2.2 关于银行内部审计风险管理研究
        1.2.3 关于内部审计在商业银行中应用研究
        1.2.4 文献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的思路
        1.3.2 研究的方法
    1.4 本文的基本框架
2 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概述
    2.1 内部审计概述
        2.1.1 内部审计的涵义
        2.1.2 内部审计的功能
    2.2 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特点
        2.2.1 行业高风险性
        2.2.2 关注审计整改
        2.2.3 增值理念明确
    2.3 商业银行影响内部审计效益的因素
        2.3.1 银行内部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
        2.3.2 银行内部审计方法
        2.3.3 银行内部审计环境
        2.3.4 银行内部审计资源因素
3 深圳市GD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案例分析
    3.1 深圳市GD商业银行基本情况
        3.1.1 总体规模
        3.1.2 机构情况
        3.1.3 主要业务
    3.2 深圳市GD银行的内部审计情况
        3.2.1 内部审计组织结构
        3.2.2 内部审计目标
        3.2.3 内部审计机制建设
        3.2.4 内部审计程序
    3.3 深圳市GD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3.3.1 内部审计人员胜任能力较弱
        3.3.2 内部审计不能发现关键风险
        3.3.3 内部审计资源分配不合理
        3.3.4 内部审计机制未得到有效运行
        3.3.5 内部审计技术过于传统
4 深圳市GD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4.1 内部审计人员队伍综合素质建设比较落后
        4.1.1 内部审计人员的准入标准和考核机制不完善
        4.1.2 审计人员结构与业务需求不匹配
    4.2 内部审计监督机制缺乏
        4.2.1 审计部门内部监督制度不足
        4.2.2 审计质量考核机制不足
    4.3 内部审计独立性不高
        4.3.1 内部审计人员与被审计部门存在密切关系
        4.3.2 轮岗制度不明确
        4.3.3 内部审计人员对业务的认识不够全面
        4.3.4 银行内部招待现象较为严重
    4.4 内部审计部门信息化程度不高
        4.4.1 对业务流程开展和内部控制运作的理解不足
        4.4.2 对信息系统相关审计风险的认识不足
        4.4.3 审计技术缺乏改进
        4.4.4 知识结构缺陷
5 完善深圳市GD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对策
    5.1 加强内部审计队伍人员建设
        5.1.1 完善内部审计人员招聘制度
        5.1.2 加大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力度
        5.1.3 采取合理的内部审计人员激励措施
    5.2 完善内部审计的审计机制
        5.2.1 进一步推行风险导向机制
        5.2.2 构建有效的内部审计质量监控体系
        5.2.3 建立完善的轮岗机制
    5.3 推进内部审计部门信息化建设
        5.3.1 转变内部审计部门审计理念
        5.3.2 引入信息化审计技术
        5.3.3 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LS银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
2 城市商业银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城市商业银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相关概念
        2.1.1 城市商业银行的界定
        2.1.2 内部审计的发展历程
        2.1.3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含义
        2.1.4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特点
    2.2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基本流程
        2.2.1 审计计划阶段
        2.2.2 审计实施阶段
        2.2.3 审计报告阶段
        2.2.4 后续审计阶段
    2.3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理论基础
        2.3.1 战略管理理论
        2.3.2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2.3.3 系统理论
3 LS银行内部审计现状
    3.1 LS银行基本情况
        3.1.1 公司简介
        3.1.2 组织架构
        3.1.3 经营情况
    3.2 LS银行内部审计现状
        3.2.1 LS银行内部审计机构
        3.2.2 LS银行内部审计标准
        3.2.3 LS银行内部审计人员构成
    3.3 LS银行内部审计工作流程
        3.3.1 审前准备阶段
        3.3.2 审计实施阶段
        3.3.3 审计终结阶段
    3.4 LS银行内审部现场审计实例
4 LS银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分析
    4.1 内部审计理念落后、审计方法不合理
    4.2 内控制度存在漏洞,并且执行不力
    4.3 内审力量无法满足现代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要求
    4.4 考核机制不合理
    4.5 信息化程度较低
    4.6 内部沟通渠道单一
    4.7 审计成果利用不足
5 LS银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框架及流程构建
    5.1 LS银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框架
    5.2 LS银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程序
        5.2.1 审计准备阶段
        5.2.2 审计实施阶段
        5.2.3 审计报告阶段
        5.2.4 审计后续阶段
    5.3 实施风险导向内部审计预期对LS银行所起的作用及效果
6 完善LS银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对策
    6.1 转变审计理念
    6.2 加强内部控制降低审计风险
    6.3 加强审计队伍建设
    6.4 改进平衡记分卡制度,完善绩效考核机制
    6.5 加强信息化建设
    6.6 加强内部沟通渠道建设
    6.7 加强审计成果运用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本文的局限性
    7.3 论文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LS银行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访谈提纲
附录2 :LS银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调查问卷

(8)H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信贷风险内部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农村信贷与内部控制相关概念
        2.1.1 农村信贷的内涵
        2.1.2 农村信贷风险的界定
        2.1.3 内部控制的定义
        2.1.4 内部控制的要素
        2.1.5 内部控制评价的定义
        2.1.6 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
    2.2 内部控制相关理论基础
        2.2.1 博弈论
        2.2.2 现代管理理论
        2.2.3 委托代理理论
        2.2.4 控制论
第三章 H县农信社信贷风险内部控制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H县农信社概况
    3.2 H县农信社信贷业务概况
    3.3 H县农信社信贷风险内部控制现状
        3.3.1 H县农信社信贷业务管理组织结构
        3.3.2 H县农信社信贷业务风险识别与评估情况
        3.3.3 H县农信社信贷业务控制活动实施情况
        3.3.4 H县农信社信贷业务信息与沟通实施情况
        3.3.5 H县农信社信贷业务监督实施情况
    3.4 H县农信社信贷风险内部控制评价
        3.4.1 层次分析法检验
        3.4.2 模糊综合评价
    3.5 H县农信社信贷风险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3.5.1 H县农信社内部控制环境不理想
        3.5.2 H县农信社信贷风险识别水平低
        3.5.3 H县农信社信贷控制活动不完善
        3.5.4 H县农信社信息沟通能力不足
        3.5.5 对控制的监督形同虚设
    3.6 H县农信社信贷风险内部控制问题原因分析
        3.6.1 信用社改革发展的产物
        3.6.2 制度缺失
        3.6.3 管理层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限制
        3.6.4 农村服务和管理水平与城市的发展趋势存在差距
        3.6.5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仍面临挑战
第四章 H县农信社信贷风险内部控制体系优化
    4.1 优化目标
    4.2 优化原则
        4.2.1 全面公开透明原则
        4.2.2 全面覆盖原则
        4.2.3 审慎性原则
        4.2.4 相互制衡性原则
    4.3 信贷风险内部控制体系具体优化措施
        4.3.1 完善H县农信社内部控制顶层设计
        4.3.2 优化内部控制环境
        4.3.3 完善风险评估与预警体系
        4.3.4 加强控制活动管理
        4.3.5 完善信息与沟通体系
        4.3.6 强化内部控制监督职能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农信社内部控制调查问卷

(9)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在JX农商行内部审计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2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
    2.1 文献综述
        2.1.1 国外研究文献
        2.1.2 国内研究文献
        2.1.3 国内外研究文献评述
    2.2 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相关理论
        2.2.1 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含义及特征
        2.2.2 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作用
    2.3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相关理论
        2.3.1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内容
        2.3.2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特征
        2.3.3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基本流程
    2.4 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理论基础
        2.4.1 信息不对称理论
        2.4.2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2.4.3 战略管理理论
3 JX农商行内部审计案例研究
    3.1 JX农商行基本情况
        3.1.1 JX农商行简介
        3.1.2 JX农商行组织结构
        3.1.3 JX农商行业务概述
    3.2 JX农商行内部审计的现状
        3.2.1 JX农商行内部审计概况
        3.2.2 JX农商行内部审计流程
    3.3 JX农商行内部审计的问题分析
        3.3.1 内部审计流程缺少风险评估
        3.3.2 内部审计方式落后缺少风险识别技术
        3.3.3 内部审计人员力量落后于农商行发展需求
        3.3.4 内部审计成果运用不充分
        3.3.5 对主要业务系统的审计信息化技术不完备
4 JX农商行内部审计运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框架构建
    4.1 JX农商行内部审计运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目标定位
        4.1.1 规避金融风险
        4.1.2 提高农商行审计质量
    4.2 JX农商行内部审计运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设计思路
    4.3 审计计划阶段
        4.3.1 了解银行内外环境
        4.3.2 JX农商行的风险识别与评估
        4.3.3 制定审计计划
    4.4 审计实施阶段
        4.4.1 控制测试
        4.4.2 实质性测试
        4.4.3 审计报告阶段
    4.5 审计后续阶段
5 推进JX农商行内部审计运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保障措施
    5.1 优化运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环境
        5.1.1 全行范围内宣传风险导向审计理念
        5.1.2 健全农商行内审信息传递机制
        5.1.3 培养银行业内审复合型人才
    5.2 健全农商行内部审计风险评估体系
        5.2.1 结合农商行特点完善风险评估体系
        5.2.2 以农商行业务风险点为依据完善风险预警机制
        5.2.3 建立农商行特有的风险信息共享机制
    5.3 加强农商行内部审计审计信息化技术
        5.3.1 建立JX农商行综合信息数据库
        5.3.2 加强农商行大数据审计分析力度
        5.3.3 在农商行开展不间断的非现场审计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商业银行反洗钱工作机制优化研究 ——以某国有银行S分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框架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框架
    1.3 研究方法
    1.4 可能的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1 国外研究现状
        2.1.2 国内研究现状
    2.2 文献述评
        2.2.1 国外研究述评
        2.2.2 国内研究述评
第3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3.1 相关概念界定
        3.1.1 洗钱
        3.1.2 反洗钱
        3.1.3 反洗钱工作机制
    3.2 理论基础
        3.2.1 成本-效益理论
        3.2.2 外部性理论
        3.2.3 法律不完备性理论
第4章 S分行反洗钱工作机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分析
    4.1 S分行反洗钱工作机制建设情况
        4.1.1 S分行反洗钱工作概况
        4.1.2 S分行反洗钱工作组织架构
        4.1.3 S分行反洗钱工作流程
    4.2 S分行目前反洗钱机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4.2.1 S分行内部组织机构不够完善
        4.2.2 客户身份识别制度不完善
        4.2.3 银行内部缺乏健全的约束激励机制
        4.2.4 反洗钱监控审计体系不够完善
        4.2.5 S分行外部协调机制不够完善
        4.2.6 反洗钱人才培养机制不够健全
        4.2.7 国际间未紧密交流反洗钱工作
第5章 部分国家和地区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机制的经验与启示
    5.1 部分国家和地区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机制经验
        5.1.1 美国银行业反洗钱工作经验
        5.1.2 日本银行业反洗钱工作经验
        5.1.3 中国香港地区银行反洗钱工作经验
    5.2 部分国家和地区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对S分行的启示
        5.2.1 风险为本的分类监管是大势所趋
        5.2.2 强化银行与监管部门的合作
        5.2.3 与监管部门建立完善信息共享机制
        5.2.4 将跨境资金流动中反洗钱的效用充分发挥出来
        5.2.5 针对反洗钱工作构建第三方审计制度
        5.2.6 尽快构建反洗钱合规文化
第6章 优化S分行反洗钱工作机制的对策
    6.1 S分行反洗钱工作机制的优化措施
        6.1.1 完善S分行内部反洗钱组织架构
        6.1.2 进一步健全客户身份识别机制
        6.1.3 建立完善银行内反洗钱约束激励机制
        6.1.4 应用人工智能等手段,建立反洗钱监控与审计机制
        6.1.5 健全反洗钱人才保障机制
    6.2 S分行反洗钱工作机制优化的保障措施
        6.2.1 完善S分行外部协调机制
        6.2.2 强化国际间反洗钱合作机制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银行业计算机审计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江苏省农村商业银行行业审计研究[D]. 朱睿然. 扬州大学, 2021(09)
  • [2]中天运会计师事务所对博金贷平台专项审计问题研究[D]. 伍琴. 江西财经大学, 2021(09)
  • [3]D银行IT风险识别与防控研究[D]. 冉孟超.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9)
  • [4]S省地方中小商业银行政府监管问题研究[D]. 曹阳.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5]民生银行吕梁分行内部审计质量评估研究[D]. 杨帆. 兰州理工大学, 2021
  • [6]深圳市GD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问题探讨[D]. 高山. 江西财经大学, 2020(04)
  • [7]LS银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应用研究[D]. 于莹.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8]H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信贷风险内部控制研究[D]. 金月.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2)
  • [9]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在JX农商行内部审计的应用研究[D]. 程程.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20(08)
  • [10]商业银行反洗钱工作机制优化研究 ——以某国有银行S分行为例[D]. 胡许然. 苏州大学, 2020(03)

标签:;  ;  ;  ;  ;  

银行业计算机审计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