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缩略语构词法及基本原理比较研究

汉英缩略语构词法及基本原理比较研究

一、汉英缩略词语建构方式及其理据对比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黄琰[1](2020)在《目的论视角下韩语国际政治新闻汉译研究 ——以《东亚日报》语料为例》文中指出新闻翻译是一项跨国跨文化的信息传递行为,其目的不是为了让受众领略原文之感性美,而是要将原文内含的信息成功地传递给受众并被他们接受。故新闻翻译必须要从目标受众的角度入手,呈现出符合目标受众阅读习惯的译文,以使信息传递的效率最大化。新闻翻译的这一诉求与目的论存在一种隐形的联系。目的论打破了传统的翻译“等值论”,将译文的功能突显出来,提出“翻译是一种交际行为”,该行为的目的决定了整个翻译过程,而目标受众对译文的交际需求则是决定翻译目的的重要因素。由此看出,新闻翻译与目的论都重视目标受众的需求,将译文的交际功能放在首位,两者的核心要义是共通的。本论文以目的论为理论基础,采用韩语国际政治新闻及其汉译文本为研究对象,从词汇、句法、修辞、语篇四个层面分析韩语国际政治新闻如何汉译,并进一步探讨作用于翻译过程的影响因素。其中,词汇层面对专有名词、外来词、缩略词的翻译进行重点分析,并探讨词性转换的翻译方法;句法层面的翻译分析包括句式结构、句中时态及语态的翻译;修辞层面首先阐明韩语国际政治新闻的修辞特色,而后提出修辞的翻译方法;语篇层面着眼新闻全局,讨论新闻的全译、摘译和编译。在影响因素的论述部分,从‘文化’和‘读者’两方面探索作用于译文生成的影响因素。经过分析研究,笔者认为目的论对于指导韩语国际政治新闻的翻译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并得出以下结论:韩语国际政治新闻翻译中,为使译文满足目标受众的阅读需求,完成传递信息的任务,达到交际目的,针对局部视角下的词汇、句法和修辞可灵活采用包括直译、意译、增译、分译、释译等在内的翻译方法,针对整体视角下的语篇则可选取全译、摘译、编译的处理方法。在决定上述翻译方法的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两国政治文化与新闻文化差异对新闻翻译的影响,同时也不可忽视目标读者的期待视野、原文读者和译文读者之间认知差异的作用。

熊奥奔[2](2020)在《壮语五官相关词汇的认知语言学研究》文中认为五官作为人体主要的感觉器官,是认识客观世界的主要通道。人类借助五官接收信息,同时结合一定的知识和经验,通过人脑进行加工后形成思维,用来概括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壮语五官相关词汇作为壮语词汇系统的一部分,反映壮族人民通过自身认识世界。对壮语五官相关词汇的研究,可以揭示它们所承载的壮族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展示。因此,本文在认知语言学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对壮语五官相关词汇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旨在发现壮语五官相关词汇的造词理据,以及壮语五官相关词汇所反映的壮族人民的思维方式和文化内涵。五官相关词汇主要指壮语“(?)(?)2(耳)”、“ta1(眼)”、“pa?k?(口)”、“(?)1(鼻)”、“lin?(舌)”五个感官的相关词汇。文章先在第一部分的绪论中对壮语的五官词进行界定说明,研究这几个感官所构成的词汇的分类情况。探索在原型范畴理论中各词义之间是通过何种机制进行联系的,壮语五官相关词汇在概念隐喻理论中又是如何实现从身体经验域向抽象概念域的跨越,以及壮语五官相关词汇如何通过隐喻实现词义的引申和发展。通过运用原型理论范畴和概念隐喻理论,综合分析壮语五官相关词汇,探明了壮族人民的思维方式,以及壮语五官相关词汇的生成机制所反映的壮族人民的认知特征,包括以身体作为认知基础、认知遵循语言的经济原则等。

张俊琳[3](2020)在《国际关系文本中流水句隐性逻辑关系的转换 ——《中国与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国家关系史》(第五章第3-4节、第六章第1-2节)的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表明本翻译实践报告原文选自导师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合作的无参考译文的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中国与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国家关系史》,笔者以该书第五章第三、四节以及第六章第一、二节作为翻译材料进行研究。该书第五章主要内容为中拉关系的稳步发展,其中第三、四节具体讲述了中拉经贸关系的发展、中拉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合作,第六章主要内容为国际新格局下的中拉关系,其中第一、二节具体分析了国际格局与中拉关系以及中拉关系获得的新发展,对以后分析政治类文本、国际关系类文本都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与价值。笔者在翻译过程中发现,原文流水句的出现频率较高,是本翻译实践报告的显着突出特点。由于英汉句子的表达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各式各样流水句的出现及其英译成为本翻译实践报告的难点。基于当下对汉语流水句的研究,笔者以汉语流水句的隐性逻辑关系为线索,运用区别主从信息、增补省略信息、增译词项、简化重复结构、顺译处理以及解构重组的转换技巧处理汉语流水句中的隐性逻辑关系。笔者列举了具有代表性的译例并进行了分析,希望此翻译实践报告能对其他研究此类选题的学者提供参考。

刘晓波[4](2019)在《现代汉语词语称名生成过程研究》文中认为事物和概念缘何得名?概念是怎样变了名称的?语言是如何约定俗成的?从古至今,人们从未停止追问的脚步,称名研究是哲学研究和语言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称名是指赋予某一“所指”或“事物”以某种语言符号形式。词语称名生成过程是指为场景中的客观事物创造词语符号的过程,既包括认知过程也包括社会过程。研究词语称名生成过程实际上就是研究“一片如何凝结成一点”的过程,对于了解大脑运作机制和语言的本质、语言管理与规范、词典编撰、对外汉语教学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聚焦现代汉语词语称名生成过程,通过理论模式的构建和实证分析的双重模式探索汉语词语称名的规律。本研究工作如下: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现代汉语词语称名生成过程的研究缘起、研究问题和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理论基础。文献综述部分主要从造词研究、译名研究、新词研究、称名研究几个方面梳理了相关研究,从而明确本研究的切入点和定位。论文的主要创新性研究成果集中于如下三个方面:首先,基于认知语言学、语义学和心理学理论建构了现代汉语词语称名生成认知过程模式—“两化六段论”。研究认为词语称名从无到有经历了“概念化”和“词化”两个阶段的认知加工过程。“概念化”是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加工过程,“词化”是对概念化的符号表征过程。“概念化”阶段细分为三个具体阶段:属性感知、认知识解、认知联想;词化”阶段也细分为三个具体阶段:语义结构、称名结构、语素赋予。本研究借鉴述谓结构理论,提出语义结构的构建就是论元结构化过程。17种“论元”以谓词为中心,组合成不同的论元结构,完成了词语称名语义结构的构建,把概念化的结果“一片”变成了“一些点”的组合。词语称名的空间局限性要求称名结构对语义结构进一步概括与抽象,从论元结构中包含的谓词、施事、受事、与事、对象、工具、方式、时间、场所、材料中择取1-3个组成称名结构,最终实现对客观事物的“一片”到称名的“一点”的抽象与概括。最后为称名结构中的“点”来赋予语素,实现从深层结构到表层结构的转换,完成整个称名过程并最终获得一个词语称名。在词语称名生成的认知加工过程中,称名者为保障言语交际顺利进行遵守一定的称名原则。本研究提出三条称名原则:明晰性、经济性、表达力。做为称名行为的主体,其称名行为亦受到认知方式、语言系统、历史文化社会等因素的影响。“两化六段论”词语生成认知过程模式把已有的研究整合在一起,建立了一个符合逻辑的新的理论模式,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研究分析的框架。基于宏观社会语言学理论,本研究建立了词语称名生成社会过程中的约定俗成模式—“社会协商模式”。通过对词语称名在社会上获得接纳、约定俗成的规律进行分析,提出三种社会协商模式:威权模式、精英模式、草根模式,并以古今具体的文献史料来证实。这三种社会协商模式完整地涵盖了词语称名从个体言语行为成为社会语言行为的过程,为语言规划和语言管理提供了路径参考。应用现代汉语词语称名生成认知过程模式—“两化六段论”,对现代汉语中的职业称名进行了定量的实证研究。实证研究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调查了《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和《职业分类大典》中的职业称名,并对每一个词语进行了词语类型、称名结构、联想类型、释义的标注,建立了一个含有423个词语的小型语料库。通过对语料库的数据统计分析发现,在职业称名中出现的13种语义要素中,按照其数量多少的排序是“施事”、“动作谓词”、“受事”,这表明最重要的语义要素是谓词和域内论元,因为缺省原则,“动作谓词”排在“施事”之后。此外,在职业称名中,共出现45种称名结构,每一种称名结构的数量多少与对明晰性、经济性原则的遵守成正比:占比最大的称名结构其经济性和明晰性程度最高;占比较小的称名结构其经济性和明晰性程度要么单项很低要么双项均很低;经济性和明晰性程度中等的称名结构的占比也居于中间位置。研究还表明大部分词语都是形态语义新词,说明这是现代社会最常见的词语类型,产生途径一般是对事物本身属性的认知加工,少数源于认知联想。形态新词数量很少,且均为通过对已有词语的缩略产生,没有一例新造字。语义新词数量也很少,产生途径多源于各种认知联想,本研究中的语义新词之所以能够再次承担新义,是因为它们原来承担的语义项目较少,语义新词不是职业称名的主流词语类型。此处的研究成果可以为字典编撰、语言规范提供学理参考。结论部分总结全文,概括了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获得的研究结果,阐述了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最后是对将来研究的展望。本研究理论上有助于加深对语言本质的认识,在语言研究上有助于拓宽社会语言学、认知语言学、汉语词汇学的研究范围,加强语言学不同分支的综合,在实践上可以为语言规范、词典编撰、对外汉语教学提供学理参考。本研究还可以揭示大脑的运作机制,为人工智能的自然语言处理研究贡献语言学科的力量。

官科[5](2019)在《汉语法律词语的认知研究 ——以刑事法律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法律词语是表征法律事体和法律事件概念的象征性符号单位(symbolic unit)。法律词语研究是法律语言本体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们了解法律语言的特征和规律提供了通达入口。已有法律词语研究多从结构主义或功能主义理论视角切入,探讨法律词语的语义属性和功能特征,认知语言学理论视角下的法律词语研究还比较缺乏,尤其缺少对法律词语的概念结构和意义建构的系统性认知探讨。刑事法律是中国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能够调节最为广泛的社会关系而成为其他法律的“后盾法”。刑事法律词语提供了一个通达庞大的法律和社会生活知识网络的入口,展现了各种以权利(权力)和义务关系为载体的法律活动过程,是法律词语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以框架语义理论、概念转喻理论和概念隐喻理论为基础,运用定性分析为主、定量统计为辅以及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刑事法律词语为例证,对汉语法律词语进行认知研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主要探讨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汉语法律词语的形式和语义特征;第二,汉语法律词语的概念结构;第三,汉语法律词语意义建构的过程及机制。首先,本文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对汉语法律词语的形式和语义特征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第一,汉语法律词语的字组合结构以四字格及以上多字组合为主,双字格次之。多字组合词语的概念化主体为法律人,词语语义固化度较高,符合法律的行为规范本质。双字格词语的概念化主体包括法律人和普通民众,词语语义形成方式多样,对大众的可及度更高。汉语法律词语的构成方式主要有复合法和缩略法,复合法构成的法律词语内部结构以定中偏正居多。定中类法律词语的词法模式型频统计表明,在V+N(动+名)、N+N(名+名)、A+N(形+名)三个类别中V+N类数量最多。该结构的动词(语素)部分陈述了一个个法律语境中的行为事件,再以此为认知参照点,指向名词(语素)表征的法律事物,体现了人们对行为事件的认知聚焦。定中类法律词语的中心名词(语素)的例频统计表明,数量最多的是“罪”。这些以“罪”为词根的词语实质上表征了一个个受法律规制的危害行为事件,反映了刑事法律的本质特征。第二,汉语法律词语的语义特征体现在语义的固化、语义的类聚以及语义的行为事件本质。法律词语语义的固化表现在法律词语以使用为基础,语义结构在特定时空范围内基本保持稳定。法律实践要求不同认知主体达成统一的认知结果,法律词语语义的固化成为现实需要。法律因果关系的作用也催生了语义的固化。法律词语语义的类聚是人们从某个共同的视角或维度对法律事体和事件进行认知识解的结果,是对法律事体和事件的复杂性以及相互关联性进行概念化加工的反映。法律词语的语义结构以法律语境中的行为事件为核心特征,法律词语唤起了不同的行为事件框架及其中的元素,为通达法律概念知识结构提供了可及点。在对法律词语的形式和语义特征分析的基础上,以体验哲学和基于使用(usage-based)的语言观为指导,本文将法律词语分为“侦查”、“起诉”、“审判”和“执行”四类。其次,本文运用框架语义理论对汉语法律词语的概念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汉语法律词语具有统一连贯的概念层级结构和复杂多元的概念框架结构。汉语法律词语的概念结构以【时空】域为基本域,依次延伸至【社会】域、【法律活动】域和【刑事法律活动】域三个抽象域。以【刑事法律活动】域为基础,法律词语的概念背景进一步扩展为【侦查】、【起诉】、【审判】和【执行】四个概念框架。“行为”是链接这些认知域和概念框架的共同特征。通过对【侦查】、【起诉】、【审判】和【执行】四个概念框架结构的分析,本文发现这些概念框架的施事主要为【司法机关】或其代表,受事为【刑事案件】或案件中所包含的【危害行为】,以及【犯罪嫌疑人】和【刑罚】。各框架中的行为特征包含【时间】、【地点】、【方式】、【原因】、【结果】等值,在不同的语境中得以突显或隐略。四个概念框架的施事和行为之间形成意图关系,行为对受事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力作用,这些构成概念框架的结构常量。同时框架特征的某些值互相制约,形成值限制关系。这四个概念框架之间以“刑事法律行为”为共享特征,以行为发生先后顺序链接,体现了人们对刑事法律行为事件及其相互关系的概念化认知。最后,本文运用概念转喻理论和概念隐喻理论分析了汉语法律词语意义建构的过程和机制,并考察了意义建构的认知基础和制约因素。研究发现:第一,汉语法律词语的意义建构是以体验认知和社会认知为基础,对法律事体和法律事件进行范畴化和概念化的认知过程,也是法律词语语义的认知识解过程,主要体现了概念转喻、概念隐喻、侧显和视角识解机制的作用。在意义建构过程中,法律词语语义的行为事件本质不断凸显,法律活动主体之间的权利(权力)和义务关系得到强化。第二,通过对“侦查”、“起诉”、“审判”、“执行”四类词语的意义建构进行分析,发现以下规律:“侦查”类词语表征的核心概念是【刑事案件】或【危害行为】以及【侦查行为】。这些词语的意义建构主要是以相应的行为事件框架为基体,侧显行为的施事、目的、方式、地点等元素,并体现了范畴代范畴成员、行为结果代原因、事件代次事件等转喻认知机制以及【案是实体】的隐喻认知机制。“起诉”类词语的意义建构主要是视角识解的过程。人们从原告或被告视角对起诉行为进行观察,突显行为的主客体、过程和状态。“审判”类词语主要表征三个核心概念:【犯罪行为】、【犯罪行为人】和【犯罪行为后果】。表征【犯罪行为】概念的词语的意义建构是侧显识解过程,认知聚焦于行为的主体、方式、场域等元素。表征【犯罪行为人】概念的词语经历了以行为的某个侧面转指行为再转指行为人的双重概念转喻过程。表征【犯罪行为后果】概念的词语意义建构是从时间维度和人身附属物维度进行梯度调整的识解过程。“执行”类词语主要包括表征【执行方式】概念和【执行场所】概念的词语。前者的语义识解主要体现了行为代受事或地点、范畴代范畴属性的转喻认知机制,以及【控制为上】、【被控制为下】的方位隐喻机制;后者体现了法律人和普通民众对同一法律事物从不同视角进行的认知识解。第三,汉语法律词语意义建构的制约因素主要有:法律文化认知模式;法律文本语境;法律活动主体的不同认知方式。在法律文化认知模式和法律文本语境的影响下,法律词语语义范畴得以扩大或缩小,行为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属性得到突显。法律人和普通大众的认知聚焦于不同复杂程度的因果关系。法律人的认知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以程序思维为导向,而普通民众仅仅聚焦于客观事实本身。这些不同的认知方式促成了法律词语意义建构的不同结果。

索朗德吉[6](2019)在《现代汉藏语缩略语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信息化的飞速发达,促进了社会的快速发展。放眼现在生活中的电视广告、网络、报纸等不同的媒体以及路边的商店名中都存在着大量的缩略语。广泛应用的缩略语既对生活和交流提供了便利,且对人们的认知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汉藏语缩略语进行了进一步的扩充。第一章主要对汉藏语缩略语的性质进行界定,从不同的影响方面分析了缩略语的成因;第二章从语义与丰富的角度对汉藏语缩略语进行了多个不同的分类,同时由于缩略语的任意性对其规范问题进行了探讨;第三章罗列了汉藏语缩略语的不同构成方式,并对两者的构成方式进行了四个方面的异同点分析;第四章分析了汉藏语缩略语的翻译现象,从缩略形式与原形式间可对译与不可对译的两个方面进行了阐释。希望通过本论文的研究能够为学习汉藏语双语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也为今后研究汉藏语缩略语的学者提供借鉴及经验。

姚英杰[7](2018)在《网络三音缩略词“然并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网络三音缩略词“然并卵”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形式构造、词义构成、句法功能和语用功能四个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在对网络三音缩略词“然并卵”形式构造的阐释上,首先指出“然并卵”是三音缩略结构形式,这种缩略结构形式上首先要与传统三音节词语相区别,其次也要与网络非缩略三音节词语相区别;然后对“然并卵”具体的缩略过程进行描写;最后阐释“然并卵”的结构层次及其意合构造,在结构层次上指出“然并卵”是A/B/C式,内部结构成分有可实可虚语素“然”、虚语素“并”和实语素“卵”,这三者语素义之间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组合关系,彼此强行组合,呈现出一种意合的结构状态。在对网络三音缩略词“然并卵”进行词义构成分析上,首先分别对“然并卵”三个构成成分“然”“并”和“卵”进行词义上的阐释,指出“然”是带有转折意义的连词“然而”和指示代词“然”两者的综合体,体现了“然1”和“然2”的综合词义,“并”是副词,用在否定词前面加强否定语气,“卵”是“然并卵”的核心成分,本义是“睾丸”,阐释了“卵”的词义演变情况及原因,阐释了“卵”的“没有”词义的浮现;然后举例论证了“然并卵”的三种词义表达,分别是表示“然而”的转折义,“没有用”义及“然而并没有用”义。从句法功能角度考察和分析网络三音缩略词“然并卵”,指出“然并卵”在自由和宽松的网络语境和高频率使用的双重作用下,必然会走向词汇化的道路,具体就表现在“然并卵”在句中能够充当一定的句法成分,具有相应的句法功能,结合具体语料指出“然并卵”在句中可以充当定语、谓语、宾语和主语,还可以作分句和单句。“然并卵”的语用功能包括内容指代功能、新颖表达功能、话语交际功能和情感宣泄功能,其中“然并卵”的内容指代功能主要源于“然(然2)”的指代作用,新颖表达功能体现在其作为年轻人追求独立和新奇的身份标记,话语交际功能体现在其流行以后,开始频繁出现在日常生活话语交际中,运用“然并卵”使自己的话语交流更加简洁和有趣,同时也指出“然并卵”在实际具体的语用中从最初的贬义色彩,开始转变成中性义色彩,情感宣泄功能主要是“卵”赋予的,其不再表达纯粹骂詈的情感宣泄,而是展现“没有办法、无奈和无可奈何”的情感表达,表示一种表示“无奈”的情绪宣泄,甚至是对自我的调侃之意。

季明霞[8](2018)在《2016年现代汉语词汇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说明2016年现代汉语词汇研究在本体层面与应用层面上都取得很大成果。本体成果体现在词类、词汇类聚、词汇化、词义演变、文化词等方面,应用成果体现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与习得、词典编纂研究等方面。从整体上看,2016年词汇研究的微观方面在研究深度和广度上重于宏观,注重将西方语言学理论与汉语研究相结合,有些方面的研究较为薄弱,如两岸词汇比较研究、词汇的数据库构建等,有待更深入研究。

杨妙[9](2017)在《网络语境下汉语基本颜色合成词的认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网络流行语中涌现出大量的汉语基本颜色合成词,如“APEC蓝”、“网红”和“黑化”等。基本颜色词和汉语合成词是语言学研究中经久不衰的经典课题。随着社会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语境则成为语言形式生成和语义建构的重要背景,因而网络语境下基本颜色合成词的研究开始受到很多学者的关注。然而,目前国内关于此类词汇的研究有以下两点不足:一是主要从社会、文化或语言学的角度描述某些含有基本颜色词的网络新词的来源、构成方式和特点,缺乏对其意义建构的认知理据和认知机制的深入阐释;二是以往研究多关注基本颜色词、汉语合成词和网络新词,很少对网络语境下汉语基本颜色合成词作比较系统的专题研究。本文从认知的视角研究网络语境下的汉语基本颜色合成词,运用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概念转喻和概念合成理论,采用以定性分析为主的研究方法,探讨网络语境下汉语基本颜色合成词的认知理据及其认知机制,以丰富国内关于基本颜色词和合成词尤其是网络语境下汉语合成词的研究。本文回答了以下三个问题:(1)网络语境下汉语基本颜色合成词如何分类,有哪些主要特征?(2)网络语境下汉语基本颜色合成词的认知理据是什么?(3)网络语境下汉语基本颜色合成词的认知机制是什么?通过分析研究,本文有如下发现:(1)网络语境下汉语基本颜色合成词有三类:复合词、派生词和缩略词。它们有三个主要特征:语义新奇、形式经济、语义和形式的可复制性;(2)网络语境下汉语基本颜色合成词的认知理据有社会理据、文化理据和心理理据;(3)网络语境下汉语基本颜色合成词的认知机制主要有三类:包括跨域映射在内的隐喻机制;包含凸显、类比和推理的转喻机制和囊括合成网络以及类比和推理的整合机制。该研究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1)用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概念转喻和概念合成理论对网络语境下新近出现和流行的汉语基本颜色合成词进行解释,使该理论更具说服力;(2)对母语为外语的汉语学习者以及汉语教师和译员提供借鉴;(3)帮助网民加深对这些语言的理解和使用,促进现代汉语表达方式的进一步发展;(4)加深对汉语网络词、基本颜色词和基本颜色合成词的研究,对总结网络语境下汉语词语的发展规律有启发意义;(5)丰富网络文化并强调网络在造词与词的合成方面的作用。

张建伟[10](2014)在《英语科技词语的概念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科学的发展,尤其是科技的应用性特征的增强,科技词语的概念化需要在“反映科技事物的因果关联或致使关系”与“顺应科技产品受众的认知水平”之间做出一个选择。科学的发展、概念解释方式的变化以及行业规约导致了科技词语的概念化似乎不具备基本模式。科技词语概念解释基本模式的缺失有悖于科技是个范畴的事实。科技词语的前贤研究缺乏系统性。第一,前贤研究发现了科技词语存在主观性、客观性、领域普遍性和领域特异性现象,但并未解释这些现象如何共存并互动于科技词语。第二,前贤研究发现了科技词语与社会文化规约、体硕经验及认知方式等因素存在关联,但未解释这些因素如何共存并互动于科技词语。第三,科技词语的概念化研究考察了属性信息的识别和命名过程,也考察了词语语义的认知过程,但未认识到两个过程是科技词语的认知连续体的有机组成部分。要发现科技词语的概念解释是否具有既有解释力又有扩展性的基本模式,就必须系统考察科技词语的概念化现象。系统考察就是既要考察科技词语的类型特征,又要考察科技词语的认知基础;既要考察社会文化规约、体硕经验、认知方式等因素如何互动,又要考察社会文化规约、体硕经验、认知方式等因素的互动是否具有规律性;既要考察科技词语概念化的深层认知机制,又要考察科技词语概念化的表层演绎模式;既要考察科技词语概念化的自身特点,又要考察科技词语概念化的普遍认知规律。本研究在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理论、概念隐喻理论、概念转喻理论和意象图式理论的指导下,以机电英语词语为例证,探析英语科技词语的概念化现象,旨在发现科技词语概念化的特点,揭示科技词语概念化的过程及机制,并提出科技词语概念化的基本模式。本研究有三个研究问题。第一,科技词语的自身特征是什么?这些特征的认知基础是什么?第二,科技词语的概念化过程具有什么特点?这个过程的认知机制是什么?第三,科技词语概念化的基本模式是什么?本研究有三个研究假设。第一,科技词语的概念化具有不同于普通词语概念化的特点。第二,因果关系制约科技词语的认知加工活动。第三,科技词语的概念化反映了人类的基本认知倾向,具有基本认知规律。在本研究中,我们围绕科技词语与科技术语及普通词语的关联,紧扣原型效应和致使关系,着眼科技词语的认知特征,从科技概念的词汇化和科技词语的语义建构两个过程着手,探析科技词语概念化过程的特点和认知机制,并提出科技词语概念化的基本模式。本研究分四个步骤展开。首先,我们梳理前贤的相关研究,发现已有相关研究的成就与缺陷,找到本研究的切入点。其次,我们探析科技词语的基本特征。本部分解决三个问题。一是科技词语与科技术语及普通词语有何关联。二是科技词语有何自身特点。三是科技词语的认知基础是什么。然后,我们探讨科技词语的概念化过程及其机制。本部分解决三个问题。一是科技词语概念化有何基本特点。二是科技词语的概念化过程有何特点。三是科技词语概念化过程的认知机制是什么。最后,我们探析科技词语的概念化模式。本部分解决三个问题。一是科技词语的概念化目的是什么。二是科技词语概念化涉及何种因素。三是科技词语概念化的基本模式是什么。本研究主要运用基于文献和语料分析的归纳与演绎法,并辅之以历时和共时研究。本研究的语料有三个主要来源。一是《英汉科技大辞典》(吴光华1998)。二是www.wordspy.com(2008年5月)。三是我们收集的近40万字的机电企业的技术资料。本研究以机电业(Mechatronics)的英语词语为主要例证。一是因为机电业具备了作为科技范畴原型成员的基本特征。二是机电词语既包含了清晰的决定性特征和明显的原型效应,又充分体现了决定性特征与原型效应的有机互动。机电英语词语有助于揭示科技词语概念化的特征,发现原型效应和致使关系如何互动并作用于科技词语的概念化。本研究回答了上述三个研究问题。第一,科技词语既有普通词语的特点,又有自身特点;科技词语的认知具有基于应用的社会心理学基础和基于体验的哲学基础。第二,科技词语的概念化过程是一个由科技概念的词汇化和科技词语的语义建构两个过程构成的认知连续体;科技词语的概念化过程是语义重建驱动下的动态组合词汇概念与认知模式的过程;该过程具有科技语境下词语的动态概念化机制。第三,科技词语的概念化模式是致使关系驱动下的原型效应模式;“三通路”模型是科技词语概念化的基本模型;科技词语的概念化既有自身特点,又有普遍认知规律。本研究有三个主要发现。第一,科技词语的概念化具有不同于普通词语概念化的特点。第二,因果关系制约着科技词语的认知加工活动。第三,科技词语的概念化反映了人类的基本认知倾向和基本认知规律。本研究有三个主要创新。第一,本研究论证了科技词语的自身特点。第二,本研究发现了科技词语概念化过程的认知机制。第三,本研究提出了科技词语概念化的基本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认知语言学的内涵。本研究的研究价值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本研究支撑了概念化主张的解释力,并丰富了概念化研究的内容。第二,本研究突出了客观现实、尤其是因果关系的作用。第三,本研究提出了科技词语概念化的基本模式。第四,本研究支撑了原型范畴理论、概念隐喻理论、概念转喻理论以及意象图式理论在科技词语中的解释力。

二、汉英缩略词语建构方式及其理据对比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汉英缩略词语建构方式及其理据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目的论视角下韩语国际政治新闻汉译研究 ——以《东亚日报》语料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对象及方法
第二章 目的论和国际政治新闻翻译
    2.1 目的论概述
    2.2 国际政治新闻及其翻译要义
    2.3 目的论于国际政治新闻翻译的适用性
第三章 目的论视角下的国际政治新闻翻译
    3.1 词汇层面的翻译
        3.1.1 专有名词
        3.1.2 外来词
        3.1.3 缩略词
        3.1.4 词性转换
    3.2 句法层面的翻译
        3.2.1 句式结构的翻译
        3.2.2 句中时态的翻译
        3.2.3 句中语态的翻译
    3.3 修辞层面的翻译
        3.3.1 修辞的活用
        3.3.2 修辞的翻译
    3.4 语篇层面的翻译
        3.4.1 全译
        3.4.2 摘译
        3.4.3 编译
第四章 影响国际政治新闻翻译的因素分析
    4.1 文化层面的影响因素分析
        4.1.1 政治文化
        4.1.2 新闻文化
    4.2 读者层面的影响因素分析
        4.2.1 期待视野
        4.2.2 认知差异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2)壮语五官相关词汇的认知语言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理论综述
        二、研究成果综述
    第三节 研究的意义和方法
        一、研究的意义
        二、研究的方法
    第四节 语料来源
    第五节 行文框架
第二章 壮语五官相关词汇概述
    第一节 壮语五官词的界定
    第二节 壮语五官相关词汇的分类
        一、壮语五官相关词汇的形式
        二、壮语五官相关词汇的感情色彩
        三、壮语五官相关词汇的表达作用
第三章 壮语五官相关词汇的原型范畴理论分析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范畴与范畴化
        二、原型范畴理论
    第二节 壮语五官相关词汇的原型范畴理论分析
        一、(?)(耳)的原型理论范畴分析
        二、(?)(眼)的原型范畴理论分析
        三、(?)(嘴)的原型范畴理论分析
        四、(?)(鼻)原型范畴理论分析
        五、(?)(舌)原型范畴理论分析
    第三节 小结
第四章 壮语五官相关词汇的隐喻分析
    第一节 概念隐喻理论
        一、隐喻的定义
        二、隐喻的基础
    第二节 壮语五官相关词汇的生成与概念隐喻的类型
        一、结构性隐喻
        二、方位性隐喻
        三、本体性隐喻
    第三节 小结
第五章 从壮语五官相关词汇看壮族的认知特征
    第一节 身体是认知的生理基础
    第二节 认知遵循语言的经济原则
    第三节 隐喻是认知的重要手段
    第四节 认知是概念整合的过程
第六章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国际关系文本中流水句隐性逻辑关系的转换 ——《中国与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国家关系史》(第五章第3-4节、第六章第1-2节)的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任务描述
    1.1 文本介绍
    1.2 文本分析
        1.2.1 文本内因素分析
        1.2.2 文本外因素分析
第2章 翻译过程
    2.1 译前准备
        2.1.1 确定文本
        2.1.2 查询资料
        2.1.3 制定翻译计划
    2.2 翻译过程
    2.3 译后事项
        2.3.1 自我校对
        2.3.2 他人校对
第3章 案例分析
    3.1 隐性条件关系的转换
        3.1.1 区别主从信息
        3.1.2 增补省略信息
    3.2 隐性承接关系的转换
        3.2.1 增译词项
        3.2.2 简化重复结构
    3.3 隐性目的关系的转换
        3.3.1 顺译处理
        3.3.2 解构重组
第4章 实践总结
    4.1 翻译问题总结
    4.2 翻译反思与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1 原文与译文
附录2 专有名词表
致谢

(4)现代汉语词语称名生成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问题
    §1.3 理论基础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意义
    §1.6 术语解析
    §1.7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称名研究
        §2.1.1 国外古代与现代哲学蕴含的称名学思想
        §2.1.2 国外现代称名研究
    §2.2 中国的称名研究
        §2.2.1 中国古代哲学的称名学思想
        §2.2.2 中国古代语言称名实践
        §2.2.3 中国现代语言学的称名研究
第三章 现代汉语词语称名认知过程模式——两化六段式
    §3.1 属性感知阶段
    §3.2 认知识解阶段
    §3.3 认知联想阶段
    §3.4 语义结构阶段
    §3.5 称名结构阶段
    §3.6 语素赋予阶段
第四章 现代汉语词语称名原则及影响因素
    §4.1 称名潜势
    §4.2 称名降维
    §4.3 称名原则
        §4.3.1 明晰性原则
        §4.3.2 经济性原则
        §4.3.3 表达力原则
    §4.4 影响因素
        §4.4.1 认知方式的影响
        §4.4.2 语言系统的影响
        §4.4.3 社会文化的影响
第五章 现代汉语词语称名生成的社会协商模式
    §5.1 威权模式
    §5.2 精英模式
    §5.3 草根模式
第六章 实证研究:现代汉语职业称名研究
    §6.1 研究内容
    §6.2 研究对象
    §6.3 研究方法
    §6.4 数据统计与结果分析
        §6.4.1 现代汉语职业称名词语中论元角色及谓词类型研究
        §6.4.2 现代汉语职业称名词语称名结构类型研究
        §6.4.3 现代汉语职业称名词语类型研究
第七章 结论
    §7.1 研究内容总结
    §7.2 研究的创新性
    §7.3 研究不足之处
    §7.4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现代汉语职业称名语料库
作者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5)汉语法律词语的认知研究 ——以刑事法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法律语言研究概述
        2.1.1 法律语言的界定
        2.1.2 法律语言研究的发展脉络
    2.2 法律词语的已有研究
        2.2.1 法律词语的结构-功能研究
        2.2.2 法律词语的认知语言学研究
    2.3 小结
第三章 理论基础
    3.1 框架语义学
        3.1.1 框架语义学的基本观点
        3.1.2 框架的结构
    3.2 概念隐喻理论
        3.2.1 概念隐喻理论的基本观点
        3.2.2 概念隐喻理论的运作方式
    3.3 概念转喻理论
        3.3.1 概念转喻理论的基本观点
        3.3.2 概念转喻理论的运作方式
    3.4 诸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第四章 汉语法律词语的形式和语义特征
    4.1 法律词语的形式特征
        4.1.1 法律词语的字组合特征
        4.1.2 法律词语的构成方式
    4.2 法律词语的语义特征
        4.2.1 语义的固化
        4.2.2 语义的类聚
        4.2.3 语义的行为事件本质
    4.3 本研究对法律词语的分类
    4.4 小结
第五章 汉语法律词语的概念结构
    5.1 法律词语的概念层级结构
    5.2 法律词语的概念框架结构
        5.2.1 【侦查】概念框架结构
        5.2.2 【起诉】概念框架结构
        5.2.3 【审判】概念框架结构
        5.2.4 【执行】概念框架结构
    5.3 小结
第六章 汉语法律词语的意义建构
    6.1 法律词语意义建构的认知基础
        6.1.1 体验认知基础
        6.1.2 社会认知基础
    6.2 法律词语意义建构的过程及机制
        6.2.1 “侦查”类词语的意义建构过程及机制
        6.2.2 “起诉”类词语的意义建构过程及机制
        6.2.3 “审判”类词语的意义建构过程及机制
        6.2.4 “执行”类词语的意义建构过程及机制
    6.3 法律词语意义建构的制约因素
        6.3.1 法律文化认知模式
        6.3.2 法律文本语境
        6.3.3 法律活动主体的不同认知方式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语
    7.1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7.2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7.3 本研究的局限及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6)现代汉藏语缩略语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汉藏语缩略语的性质及其成因分析
    1.1 汉藏语缩略语的性质
    1.2 汉藏语缩略语的成因分析
    1.3 本章小结
2 汉藏语缩略语的分类及规范
    2.1 根据使用范围角度划分
    2.2 从缩略形式与原式对应的角度划分
    2.3 按照来源的角度来划分
    2.4 汉藏语缩略语的规范问题
    2.5 本章小结
3 汉藏语缩略语的构成方式与对比分析
    3.1 汉语缩略语的构成方式
    3.2 藏语缩略语的构成方式
    3.3 汉藏语缩略语构成方式特点比较
    3.4 本章小结
4 汉藏语缩略语的翻译分析
    4.1 汉藏语缩略语翻译的条件
    4.2 汉藏语缩略语的翻译分析
    4.3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7)网络三音缩略词“然并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现状
        0.1.1 关于网络词语及网络缩略词的研究
        0.1.2 关于“然并卵”的研究
        0.1.3 关于核心成分“卵”的研究
    0.2 研究内容和意义
    0.3 研究思路和方法
    0.4 语料来源
第1章 网络三音缩略词“然并卵”的形式构造
    1.1 “然并卵”的产生和发展
    1.2 “然并卵”的缩略结构形式及其缩略过程
        1.2.1 “然并卵”的缩略结构形式
        1.2.2 “然并卵”的缩略过程
    1.3 “然并卵”的结构层次及其意合构造
        1.3.1 “然并卵”的结构层次
        1.3.2 “然并卵”的意合构造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网络三音缩略词“然并卵”的词义构成
    2.1 “然并卵”的构成成分
        2.1.1 构成成分“然”和“并”
        2.1.2 构成成分“卵”
        2.1.2.1 “卵”的本义
        2.1.2.2 “卵”的词义演变及其原因
        2.1.2.3 “卵”的“没有”词义的浮现
    2.2 “然并卵”的三种词义表达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网络三音缩略词“然并卵”的句法功能
    3.1 “然并卵”作定语、谓语
    3.2 “然并卵”作宾语、主语
    3.3 “然并卵”作分句
    3.4 “然并卵”作单句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网络三音缩略词“然并卵”的语用功能
    4.1 内容指代功能
    4.2 新颖表达功能
    4.3 话语交际功能
    4.4 情感宣泄功能
    4.5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附录 网络三音缩略词语料

(8)2016年现代汉语词汇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专着
    (一) 十部新词典问世
    (二) 八部实词研究成果出版, 重视将认知语言学与汉语相结合进行研究
    (三) 八部虚词研究成果出现, 虚词研究呈现小高潮
    (四) 七部对外汉语方面的词汇研究成果出现, 汉语作为二语的词汇研究持续繁盛
    (五) 五部探索词汇背后的文化内涵的着作问世, 文化词的研究成为新热点
    (六) 三部新词语研究着作出版, 新词语研究小有成就
    (七) 综合性质的词汇专着不胜枚举, 研究的内容纷繁复杂
二、期刊论文
    (一) 词汇类聚和词汇化研究的关注度仍然很高, 特别是词汇化研究
    (二) 新词语研究如火如荼, 特别是网络词汇研究占有重要地位
        1. 网络词汇的研究成果
        2. 其他新词语的研究成果
    (三) 方言词汇研究重微观而轻宏观
    (四) 词汇教学方面研究内外兼顾, 对外汉语的词汇教学占主导地位
    (五) 积极探索汉语词汇背后特定的社会文化内涵
    (六) 词汇语义研究着重考察词义的历时演变过程
    (七) 外来词的研究重点关注汉语中英源、日源外来词
    (八) 辞书与词汇相关的研究重点仍放在释义方面
    (九) 综述性质的研究侧重点各有不同
三、结语

(9)网络语境下汉语基本颜色合成词的认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摘要
Introduction
    0.1 Research Background
    0.2 Research Questions
    0.3 Research Methods
    0.4 Research Significance
    0.5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Chapter One Literature Review
    1.1 Previous Studies of Basic Color Words
        1.1.1. A Linguistic and Cultural Approach
        1.1.2. A Semantic Approach
        1.1.3. Limitations
    1.2 Previous Studies of Chinese Combined Words
        1.2.1 Studies of Chinese Combined Words in General Context
        1.2.2 Studies of Chinese Combined Words in Cyber Context
        1.2.3 Limitations
    1.3 Previous Studies of Chinese Basic Color Combined Words in Cyber Context
        1.3.1 A Semantic Approach
        1.3.2 Other Approaches
        1.3.3 Limitations
    1.4 Summary
Chapter Two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2.1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
        2.1.1 Main Points of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
        2.1.2 Major Working Mechanism of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
    2.2 Conceptual Metonymy Theory
        2.2.1 Main Points of Conceptual Metonymy Theory
        2.2.2 Major Working Mechanism of Conceptual Metonymy Theory
    2.3 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
        2.3.1 Main Points of 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
        2.3.2 Major Working Mechanism of 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
    2.4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ies in the Thesis
    2.5 Summary
Chapter Three Classification and Features of Chinese Basic Color Combined Words in Cyber Context
    3.1 Definition of Chinese Basic Color Combined Words in Cyber Context
    3.2 Classification of Chinese Basic Color Combined Words in Cyber Context
        3.2.1 Compounding
        3.2.2 Derivation
        3.2.3 Abbreviation
    3.3 Features of Chinese Basic Color Combined Words in Cyber Context
        3.3.1 Novelty in Meaning
        3.3.2 Economy in Form
        3.3.3 Productivity in Form and Meaning
    3.4 Summary
Chapter Four Motivations of Chinese Basic Color Combined Words in Cyber Context
    4.1 Social Motivations
        4.1.1 Social Events
        4.1.2 Laws and Rules
    4.2 Cultural Motivations
        4.2.1 Lifestyle and Habits
        4.2.2 Customs and Convention
    4.3 Psychological Motivations
        4.3.1 Psychological Indication
        4.3.2 Thinking Mode
    4.4 Summary
Chapter Five Cognitive Mechanisms of Chinese Basic Color Combined Words in Cyber Context
    5.1 Mechanism of Conceptual Metaphor
        5.1.1 Mappings in Compounds
        5.1.2 Mappings in Derivatives
        5.1.3 Mappings in Abbreviated Words
    5.2 Mechanism of Conceptual Metonymy
        5.2.1 Domain Highlighting
        5.2.2 Analogy
        5.2.3 Inference
    5.3 Mechanism of Conceptual Blending
        5.3.1 Blending Network
        5.3.2 Analogy
        5.3.3 Inference
    5.4 Summary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Appendix
Acknowledgements

(10)英语科技词语的概念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科技词语概念解释的两难选择
        1.1.2 科技词语概念解释基本模式的缺失
        1.1.3 科技词语概念解释基本模式的存在理据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路径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路径
    1.5 文章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科技词语研究的分歧
        2.1.1 科技词语的客观性
        2.1.2 科技词语的主观性
        2.1.3 科技词语研究的成就与缺陷
    2.2 科技词语概念化研究的发展
        2.2.1 科技词语概念化研究的主要类型
        2.2.2 概念化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2.3 小结
第三章 理论基础
    3.1 原型范畴理论
        3.1.1 原型范畴理论的基本观点
        3.1.2 原型范畴理论的运作
    3.2 意象图式理论
        3.2.1 意象图式理论的基本观点
        3.2.2 意象图式理论的运作
    3.3 概念隐喻理论
        3.3.1 概念隐喻理论的基本观点
        3.3.2 概念隐喻理论的运作
    3.4 概念转喻理论
        3.4.1 概念转喻理论的基本观点
        3.4.2 概念转喻理论的运作
    3.5 诸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3.5.1 本研究的理论框架
        3.5.2 理论框架在研究中的运用
    3.6 小结
第四章 科技词语的基本特征
    4.1 科技词语的类型特征
        4.1.1 科技词语与科技术语的关联
        4.1.2 科技词语与普通词语的关联
        4.1.3 科技词语的分类
    4.2 科技词语的语义特征
        4.2.1 语义的单一性
        4.2.2 语义范畴的稳定性
        4.2.3 词语的家族性
        4.2.4 词语搭配的顺序性
    4.3 科技词语的认知基础
        4.3.1 基于应用的社会心理学基础
        4.3.2 基于体验的哲学基础
    4.4 小结
第五章 科技词语概念化的过程及机制
    5.1 科技词语概念化的基本特点
        5.1.1 不对称的概念化主体
        5.1.2 对称的概念化结果
    5.2 科技词语的概念化过程
        5.2.1 科技概念的词汇化
        5.2.2 科技词语的语义建构
    5.3 科技词语的概念化机制
        5.3.1 科技词语词语意义的选择与溶合
        5.3.2 科技词语的动态概念化机制
    5.4 小结
第六章 科技词语的概念化模式
    6.1 科技词语概念化的目的
        6.1.1 具体化图式意义
        6.1.2 明确化决定性特征
    6.2 科技词语概念化的作用因素
        6.2.1 社会文化规约
        6.2.2 互动方式
        6.2.3 认知经济性
        6.2.4 科技事物的不连贯性
        6.2.5 致使关系
    6.3 科技词语概念化的基本模式
        6.3.1 科技词语概念化的常见模式
        6.3.2 基于致使关系的原型效应模式
        6.3.3 基本模型的解释力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语
    7.1 主要内容
    7.2 发现与贡献
    7.3 局限与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四、汉英缩略词语建构方式及其理据对比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目的论视角下韩语国际政治新闻汉译研究 ——以《东亚日报》语料为例[D]. 黄琰.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2020(08)
  • [2]壮语五官相关词汇的认知语言学研究[D]. 熊奥奔. 广西民族大学, 2020(05)
  • [3]国际关系文本中流水句隐性逻辑关系的转换 ——《中国与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国家关系史》(第五章第3-4节、第六章第1-2节)的翻译实践报告[D]. 张俊琳.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20(08)
  • [4]现代汉语词语称名生成过程研究[D]. 刘晓波. 吉林大学, 2019(02)
  • [5]汉语法律词语的认知研究 ——以刑事法律为例[D]. 官科. 湖南师范大学, 2019(12)
  • [6]现代汉藏语缩略语对比研究[D]. 索朗德吉.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
  • [7]网络三音缩略词“然并卵”研究[D]. 姚英杰. 湘潭大学, 2018(02)
  • [8]2016年现代汉语词汇研究综述[J]. 季明霞.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 [9]网络语境下汉语基本颜色合成词的认知研究[D]. 杨妙.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6)
  • [10]英语科技词语的概念化研究[D]. 张建伟. 湖南师范大学, 2014(04)

标签:;  ;  ;  ;  ;  

汉英缩略语构词法及基本原理比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