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圣经和教会历史看中国教会的自治

从圣经和教会历史看中国教会的自治

一、从圣经和教会史看中国教会的自治(论文文献综述)

余诗雨[1](2021)在《基督教中国化视角下的丁光训神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张潆鹤[2](2021)在《近代中朝本土化基督教思想之比较》文中提出

王容龙[3](2020)在《“播道”:美瑞丹教会在广州传教历史研究(1887-1941)》文中研究表明

陈佳琳[4](2020)在《北京近代教堂建筑研究》文中指出自汉唐代以来,中国就积极吸收引纳外来文化,跟周围邻居建立了互通有无的良好关系。千百年来不断有人走出去,也有人走进来。随着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带来了一种新的建筑类型——基督教堂建筑。作为外来宗教文化的载体,教堂建筑更真切的体现了设计者在特定物质条件和精神理想引导下的不同选择及其建筑表达。它不仅丰富了中国的建筑类型,而且见证了西方建筑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北京作为世界的文明古都,作为中国的首都,一直以来都以宽容的态度接受着外来文化。随着西方宗教的传入,教堂建筑也随之在北京得到发展,并在北京近代建筑史上占据了极为特殊的地位。天主教作为基督教三大派系之一,它的传入促使天主教堂建筑在中国发展起来。这些教堂建筑不仅在自身的建筑风格上发生着演变,而且影响了北京的近代建筑。由于历史阶段的不同,天主教堂所呈现出的建筑形式也不同。本文所研究的几座具有代表性的天主教堂,位于北京的核心区内,历经政治动荡,至今屹立不倒。其中,宣武门天主堂、西什库天主教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王府井天主堂被列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教是16世纪通过宗教改革运动,从天主教分离出来的新教派。它伴随着殖民主义、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而产生,又随之侵略扩张而传播到中国。北京新教是由不同国家、不同宗派的差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新教教堂经历了百年动荡,每一座教堂都是中西文化交融的历史见证,本文所研究的新教教堂,亲历各种历史事件,并由此折射出城市现代化与传统记忆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其中,中华圣公会救主堂和卫理公会亚斯立堂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正教与天主教和新教并称为基督教三大派。北京东正教的传入与其它两个宗派不同,它的传入是沙皇对中国侵略的一种手段。随着东正教在北京的传播,东正教堂建筑也随之出现在北京这座东方古城当中,促进了中俄两国文化的交流。但由于多方面的政治因素,东正教在北京的发展并未像其它教派一样广泛,反之时至今日东正教已经在北京绝迹,但东正教在北京留下的这段传播历史,对北京近代建筑产生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本论文以北京的天主教堂和墓地、新教教堂、以及东正教堂和墓地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考察和文献资料的梳理,将建筑个案研究置身于中国大历史的背景下,探讨教堂建设的历史沿革、设计理念及其建构手法。我们发现早期的教堂大都不是纯粹的西式建筑,是吸收中国养分之后的改良之作。教堂建筑传入北京的过程中,出现了一大批形式上拼贴中国元素,技术上采纳中国传统做法,最终呈现出多元共存的生态景观,有学者称之为“适应性建筑”(Adaptive Architecture)。研究北京近代教堂建筑,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近代中西文化碰撞与融合的过程对中国建筑发展的影响;其次为更好的保护北京近代教堂建筑提供一份详细资料与依据。

叶洪平[5](2019)在《投射与再造:基督教循道公会在川滇黔边区的社会印象研究(1860~1951)》文中认为近代中国基督教的社会印象已受到了学界不同程度的关注。但既有的相关研究多关注于宏观层面,因此我们很难清晰地了解到不同阶层所塑造的基督教印象。本文即以“基督教的社会印象”作为研究对象和切入点,以近代川滇黔边区的循道公会为个案,考察循道公会在当地各社会阶层中的印象变化过程。第一部分先对川滇黔边区在近代不同阶段在社会文化、社会组织、经济交通的差异性方面做了概述。这是当地不同群体塑造循道公会印象的社会背景。第二部分阐述了循道公会传入川滇黔边区前的社会印象与天主教及“洋人”的相关联系。一系列社会事件使天主教和“洋人”在当地的社会印象较为低劣。受既有的知识结构和文化视野的限制,当地群体多将天主教和“洋人”看成整个基督宗教或西方文化。加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价值观念的汉文化与基督宗教文化的冲突。由此,循道公会在滇黔川边区宣教初期便陷入了困境。第三部分叙述了循道公会传教士宣教受阻后,他们一方面开始在当地大力推行各种事工活动,另一方面也开始将自己的重点布道区域转移到非汉文化社会。循道公会传教士通过各种不同的宣教方式和事工活动再造了自己的社会印象。总体而言,循道公会此时在川滇黔边区的社会印象日趋良好。最后部分先分析了循道公会在汉文化社会、非汉文化社会发展差异的原因。同时也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结合社会心理学的社会印象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循道公会之所以能够在近代川滇黔边区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与其社会印象的再造不无关系。循道公会在近代川滇黔地区的社会印象变迁为我们理解基督教在中国不同社会中的印象提供了一个范本,同时也为我们窥见作为“中心”的各种社会变化及政策对“边缘”的影响提供了一个例证。

苏雷[6](2019)在《张亦镜的基督教中国化思想探究》文中提出民国及其以前的基督教在华传播史表明:基督教能否在中国扎根并得到良好的发展,关键在于能否解决好“基督教中国化”的问题。目前,这一问题仍未得到妥善解决。随着《宗教蓝皮书:中国宗教报告》和《推进我国基督教中国化五年工作规划纲要(2018-2022)》的相继出台,“基督教中国化”正得到中国学界、宗教界和政界三方的共同关注和推动。本文在综合运用历史文献调查法、历史研究法、定性分析法、比较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等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试图以“张亦镜基督教中国化思想的理论缘起”为研究起点,从“思想的初步形成”、“本色神学思想”、“本色教会思想”和“历史影响与意义”等层面,对这位民国时期基督教的着名文字传道人和本色神学家的基督教中国化思想展开个案研究,力图在全景式呈现其基督教中国化思想的特色的同时,亦对其历史影响与地位做出客观评价,并以此为契机,为当代基督教中国化运动提供重要的启发借鉴。并在指出张亦镜基督教中国化思想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的同时,还需用辩证的态度客观地指出其思想上的历史局限,因为正反两方面的理论积累,对于当下和未来的研究工作而言,都是宝贵而有益的。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在充分借鉴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阐明对张亦镜本色神学思想、本色教会思想及其基督教中国化思想的历史影响进行拓展研究的必要性,指出本文的研究目的以及具体的写作思路和内容。第二章探讨张亦镜基督教中国化思想的理论缘起。从清末民初的中国社会对在华基督教构成的种种负面刺激以及基督教对此做出的回应等入手,分析张亦镜基督教中国化思想形成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并初步分析其“本色神学思想”和“本色教会思想”的核心内容与理论特色。第三章从“文字传道思想”、“本色神学同中国民俗、儒家、道家、佛教、墨家的关系”等层面,系统探究了张亦镜本色神学思想既体现出一种文化上的自我批判精神,同时也体现出基督教“创造”、“更新”和“救赎”的基本原则的内涵及其理论特色:文字传道需要本色化、普适性的白话文字和效法耶稣与中国文化中“因时因地因人”的“无限”传道策略;虽然对中国文化进行了有针对性地理性分析与“取舍”,并希望用基督教中有益的成分对其加以改造和更新,但同时也承认基督教与中国文化存在“逻辑自洽”和精神上的“密切”关系,强调在中国文化中同样可以感受到上帝的作为,基督教应更好地融入中国社会文化中去。第四章从“本色教会思想的提出”、“本色教会与中国文明进步的关系”、“本色教会思想的发展”、“本色教会与政治和国家的关系”等层面,探究张亦镜本色教会思想的内涵及其理论特色:张亦镜以中国人所能理解或乐于接受的道家言道、儒家言仁的文化言语方式,通过对于“上帝国”、“上帝屋”的譬喻和诠释,初步提出了其本色教会思想,而“自立”是达到“本色”的必由之路,并由此提出了操作性很强的具体的“本色化”方案,其本色教会思想不仅有助于中国社会的文明进步,同时亦表明张亦镜希望通过教会自立和本色教会的创建以达到基督教中国化和国富民强的目的。第五章探讨张亦镜基督教中国化思想的影响与意义。首先,基于张亦镜与他所处时代的广泛文字交流和当时社会各界对他的评议,探究他对于民国时期本色教会思想和本色神学思想的历史影响。然后,探讨了他对于当代基督教中国化思想的启发:启发当代基督教应主动与中国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进行对话与调适,以摆脱长久以来“洋教的丑号”和凸显基督教的“自我文化调适能力”;启发从思想上牢固树立爱国与爱教相辅相成、本质统一的观念和在实际行动中自觉践履爱国与爱教相统一的原则;启发在当代本色神学的架构中注意吸收和借鉴张亦镜本色神学思想中的“互具原则、白话文布道原则、爱国主义原则和改造国民性原则”。最后,分析指出张亦镜在文字布道上过于偏重“宣道与护教”以及在教会本身问题上缺乏自我批判与反省的历史局限,以及他以“《圣经》的权威无讹”为原则来评断中国宗教文化传统的基要主义立场。

王丹[7](2019)在《众川归一:近代汉译《圣经》事工的变迁》文中提出传播教义、吸纳信徒是基督教来华之后面临的重要问题,而汉译《圣经》是实现其目的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梳理“汉语基督教文献书目”数据库中《圣经》汉译本及解释《圣经》译本,意在全面地展现《圣经》汉译工作自景教传入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发展历程,这是一个曲折探索的过程。本文重点关注马礼逊来华后,中国近代汉译《圣经》的发展情况,以及在该过程中所呈现的基督教中国化现象。本文期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汉译《圣经》从‘众川’到‘归一’”为发展主线,将文章分为五章进行探讨。其中文章的导论部分,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缘起及意义、学术成果综述、研究方法与创新、篇章结构。第一章介绍了汉译《圣经》的起源,主要探讨了Bible及“圣经”名称的由来,并对汉译《圣经》产生的时代背景进行了简要的分析。第二章以1807年马礼逊来华翻译完整版的《圣经》到1854年《委办译本》的刊行作为时间节点,将宏观概述与具体分析相结合,对汉译《圣经》进行了探讨。首先,本章对该阶段的时代背景、译经情况和阶段特色进行了概述。其次,本章以译经活动的变化、译经机构的产生、汉译过程中中国人扮演角色的初期形态及“译名之争”作为三个代表性的内容,对其进行具体分析,进而展现该阶段汉译《圣经》的起步与艰难探索。第三章重点讨论《圣经》汉译方式的变化,以及中国译者从辅助译经到独当一面独立译经的转变过程。首先,本阶段与之前最大的差别是:《圣经》汉译方式从最初三个圣经公会各自为政、独立发行开始走向部分圣经公会联合译经。其次,本章着重关注中国译者群体从逐渐崛起到实现身份逆转的过程。最后,三次传教士大会召开,对传教事业和《圣经》汉译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了多次探讨,这都对《圣经》汉译本的完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第四章侧重于介绍中华圣经公会的成立。首先,本章认为该机构的成立有利于中文《圣经》译本的延续性发展,并进一步分析了其为《圣经》汉译工作产生的重要助力作用。其次,《圣经》汉译工作的日益改进促进了基督教中国化进程及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最后,《圣经》的汉译不仅关系着《圣经》这部经典的海外发展,更为重要的是中文《圣经》译本作为中西文化相互交流融合的纽带和桥梁,其中包含着基督教传播发展以及中国社会对外来宗教接纳的重要内容。第五章为结语部分,对汉译《圣经》的“众川归一”进行总结。《圣经》汉译,经历了由“寥寥可数”到“百花齐放”,再到“众川归一”的演变趋势,这一趋势既与译本产生的社会条件、政治背景、被阅读的文化语境等多种因素息息相关,也与基督教中国化的程度密不可分。本文通过五章内容,用以小见大、由局部到全局的呈现方式,解读基督教入华后为适应当地社情所作的艰难尝试与努力,全方位地展现基督教中国化的曲折历程。

安静博[8](2019)在《丁光训基督教中国化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丁光训1915年出生于上海市的一个基督教家庭,父母都是虔诚的基督徒,受他们的影响,丁光训大学毕业便开始从事基督教青年会学生工作,1952年担任金陵协和神学院院长,1980年至1996年担任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和中国基督教协会会长。作为中国基督教的领袖,他不仅肩负着中国基督教教会和神学思想建设的重任,同时还带领广大信徒走爱国爱教的道路。丁光训把自己的一生全部奉献给了他的信仰,奉献给了中国基督教。被公认为着名的社会活动家和基督教神学家。丁光训基督教中国化的思想植根于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这种变化有两个相互关联的历史时期,第一个时期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基督教面临着生死抉择,由吴耀宗等中国基督教爱国人士所发起的“三自”(即自治、自养、自传)爱国运动,其目的在于中国基督教要摆脱西方帝国主义的控制,使中国的教会能够真正的实现独立自主,丁光训积极参与吴耀宗发起的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受到一次思想的洗礼;第二次是“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基督教遭到“左”的错误思潮的冲击,宗教活动被迫中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的宗教政策重新得到落实,使丁光训敏锐地认识到,发端于五十年代的“三自爱国运动”并没有结束,中国基督教将再次面临着新的黄金发展期,他作为基督教的领导人对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论断有了新的认识,他以深邃而又独特的神学见解,竭力倡导中国神学思想建设,主张中国的基督教会应构建属于自己的神学,从而带领中国基督教开启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新征程。作为基督教中国化的有力推动者,丁光训认为“基督教中国化”不只是知识性的神学思考,更关系到基督教会在中国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历史处境中的“存亡问题”。丁光训对“基督教中国化”的理解,体现在其对祖国的热爱、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拥护、对《圣经》的理解、以上帝的认识及对社会责任的担当等很多方面。丁光训认为“中国的神学思想必须以中国文化为母体,中国的教会只有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才能使当下的中国教会更加健康和谐的发展。”他的神学思想契合于中国的社会文化脉络,符合中国人精神信仰的实际。今天,中国基督教在中国化的道路上探索前行,丁光训基督教中国化思想是宝贵的历史遗产,总结这份遗产,对我们今天做好宗教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启示。

李强[9](2019)在《中西之间:晚清江南地区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研究(1842—1912)》文中指出中国耶稣会士是明末以耶稣会为代表的天主教进入中国传教后,出现的新型宗教群体,中外学界历来少有关注。本文在中国近现代史的视域内,依据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宗教观,考察晚清江南地区中国耶稣会士的传教活动与学术活动,以及他们在近代天主教本地化及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与局限。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导论,介绍本文的选题缘由、相关概念界定、研究现状综述、研究方法和中文及英、法、拉丁文史料来源,以及论文框架、写作思路。第二章突破以往明清天主教史研究专注于着名来华耶稣会传教士和中国基督徒的局限,根据在华天主教的重要时间节点,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整体性地回溯1840年前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的“初现”和消亡过程,进而揭示他们在来华西方传教士与中国基督徒、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天主教会与中国社会之间扮演的中介性角色。第三章考察晚清时期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再现”和发展概况,重点分析该群体发展的历史阶段、内部结构、社会定位以及代际谱系等重要议题,论证了中国耶稣会士所受中西融合的宗教和世俗教育,使其具有了特殊的宗教性与国际性。他们作为天主教与中国社会结合的产物,来自本地社会,服务本地教会,这种本地性是影响他们传教活动和学术活动的关键。第四章着重讨论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传教活动。首先,与以往“教案”史侧重于民教冲突研究不同,通过黄伯禄、李问渔的个案梳理他们在“调和民教”,实现“民教相安”的活动及由此显示出的政治认同;其次,在近代天主教《圣经》汉译史的视域下,考察中国耶稣会士《圣经》汉译文本的概况,分析他们翻译《圣经》的主体性地位;最后,系统地考察中国耶稣会士“护教”论述对近代中国天主教徒宗教认同、社会认同的塑造。通过以上三个议题探讨了中国耶稣会士在近代天主教本地化进程中起到的主体性地位。第五章侧重于考察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学术活动。首先,考察他们参与晚清“西学东渐”的学术活动,特别是他们的地理学着作及由此透露出来的民族意识。其次,借助新史料考察黄伯禄与英国汉学家之间的学术交往,讨论中国耶稣会士群体与近代“东学西传”之间的关系;最后,着重梳理中国耶稣会士整理和研究本地教会史的着述活动,并分析他们的宗教认同和社会认同。以上研究显示,中国耶稣会士综合了宗教性、世俗性、学术性的多重身份,促成他们参与近代中西文化互动的进程,也促使他们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天主教信众自我身份辨识的塑造。第六章为本文结语部分。首先,在天主教本地化视域下从国际性与本地性、宗教性与世俗性、民族性与时代性、历史性与延续性等四个角度全面把握该群体的整体特性,借此分析他们的历史角色及历史局限性。其次,着重考察他们的文化认同及影响。中国耶稣会士的整体特性及文化认同,是理解他们的中介性角色如何在晚清中国社会尤其是江南地区具体体现的重要因素。总体来看,晚清江南地区中国耶稣会士的发展,亦是天主教与近代来华殖民力量互相影响的结果。但他们区别于西方传教士的民族意识和文化认同,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基督徒的宗教生活,也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天主教与中国社会之间的冲突。尽管如此,他们的历史局限性使得这一群体只能主动或被动地适应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发挥的社会影响和历史作用也大多限于中国天主教内部。

姬朦朦[10](2018)在《美以美会女布道会华北事工研究(1872-1939)》文中认为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依靠不平等条约的庇护,西方来华基督教教会纷纷将传教的触须进一步伸向华北和中国腹地,美以美会女布道会也加入了这一行列。该会成立于1869年,是美国成立的第二个女子宣教团体,也是众多女布道会中最独立的一支,女差会的成立使得海外妇女传教运动有了独立的组织形式。美以美会女布道会成立的初衷就是向海外非基督教国家传道,因此女布道会成立之初,就不断向海外国家派遣女传教士,中国亦是其重要的布道区,1871年女布道会来华,同年开始在华北地区的工作,至1939年并入卫理公会止,女布道会在华北广袤的土地上,以女校和妇婴医院为中心开展了一系列传教工作,来华女传教士受过高等教育,文化水平高,她们的言行举止对当地女性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教会女校培养出来的女学生,她们的女性性别意识日益凸显,在女布道会的影响和帮助下,其积极参与社会事务,成长为新时代的教会职业女性。为开展传教工作,女布道会在华北开展了一系列教育、医疗工作,其中以天津妇婴医院、北京慕贞女子中学及天津中西女子中学最为有名。天津妇婴医院作为一所综合性的近代女子医院,以妇孺为医治对象,既为中国女性带来了西医诊疗的技术,又为中国妇女创造了良好的就医环境。妇婴医院附设益世高级护士学校,努力按照西方的教育模式、教学标准培养医学人才,为妇女医疗提供了必要的充足的医务人员,推动了西医教育模式在我国的确立。早期来华的医学女传教士拥有良好的医疗技术,通过医疗减轻中国妇女身体上的病痛,许多妇女在其影响之下,接受医学教育,从事行医事业,获得了职业生活和独立的经济地位,摆脱了作为男子附庸的境地,成为新一代的职业女性,从这方面来说,女传教士扮演了医者和教育者的双重角色。而这部分中国女性在求得独立后,又积极参与社会救助活动,突破传统家庭的范围,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履行对国家的责任,塑造了新的女性形象,成为新时代女性的典范,进一步激发了中国女性意识的觉醒。北京慕贞女中和天津中西女中是女布道会在华北开办的最为重要的女子中学,作为教会女中,其既有共性,又有不同之处。慕贞女中是女布道会在华北创办的第一所教会女子中学,是女布道会借教育传教的典型,学校格外重视宗教教育,宗教氛围浓厚,实际上形成了一个以女校为中心的福音传播网络。但是慕贞也开设了各类通识课程,教给学生其可以在社会上立足的实用知识。最重要的是,慕贞在学校的管理、学习和生活中向学生输入了西方近代女性特质——虔诚、纯洁、顺从、齐家,并通过学习和组织各类校园活动不断巩固这些品质,慕贞的本意是在基督教义的基础上实现男女平等的性别观,在一定范围内实现女性解放,尤其是接受教育的学生,经过进一步学习后,有更多的机会进入公共领域,从事教师及其他职业,成为独立女性。中西女中是继慕贞女中之后女布道会在华北创办的第二所女子中学,中西女中希望其所培养的女生温顺而贞洁,有淑女气质及大家风范,不过其所传播的知识,开展的种种活动有助于妇女性别意识的提升和凸显,与慕贞女中一样,中西女中在西方女性特质输入及女性启蒙方面起了一定作用。上述两所学校培养的女性有共通之处,教会女中培养出来的学生并非都是基督徒,她们后来大多成为城市中产阶级,成为新时代的教会职业女性。这些职业女性对待自己的工作尽心虔诚,呈现出一种群体性的谦和特征,而在政治表达方面这些女性则明显温和而保守,态度激进者相对要少。美以美会女布道会来华后,在传播基督教义的同时,也传播了基督教的性别观,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促使中国女性对自己的社会角色重新定位并实现角色的转变,拓展了女性的生存空间,打开了晚清男权社会的一道裂缝。应当指出的是,该会所倡导的基督教性别观与中国传统的性别观有相似之处,但也有本质的区别,基督教所倡导的男女平等,是基于基督教义之上的男女平的性别观,这种性别观念在当时尽管表现出一定的进步性,但也有很明显的局限性,其主旨是希望培养女信徒,在中国建立基督化家庭,以此来影响中国社会,这种鲜明的宗教意图与当时中国社会妇女解放运动主流的世俗化趋向形成某种紧张关系,自然减弱了其影响和意义。

二、从圣经和教会史看中国教会的自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圣经和教会史看中国教会的自治(论文提纲范文)

(4)北京近代教堂建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
    1.2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论文研究的目的
        1.2.2 论文研究的意义
    1.3 相关概念与范围界定
        1.3.1 相关概念界定
        1.3.2 相关范围界定
    1.4 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1.4.1 国内研究现状
        1.4.2 国外研究现状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1.7 论文研究框架
第2章 基督教的传播历史
    2.1 基督教传入中国
        2.1.1 天主教的传入
        2.1.2 新教的传入
        2.1.3 东正教的传入
    2.2 基督教在北京传播历史回顾
        2.2.1 天主教在北京的传播
        2.2.2 新教在北京的传播
        2.2.3 东正教在北京的传播
    2.3 中西文化的交流与碰撞
        2.3.1 “西学东渐”与“中学西传”
        2.3.2 “中国礼仪之争”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北京天主教堂建筑
    3.1 天主教堂建筑的基本情况
    3.2 宣武门天主教堂——南堂
        3.2.1 利玛窦时期的南堂
        3.2.2 汤若望时期的南堂
        3.2.3 如今南堂
        3.2.4 小结
    3.3 王府井天主教堂——东堂
        3.3.1 清朝初期的东堂
        3.3.2 清朝末年的东堂
        3.3.3 小结
    3.4 西什库天主教堂——北堂
        3.4.1 蚕池口教堂
        3.4.2 西什库教堂
        3.4.3 小结
    3.5 西直门天主教堂——西堂
        3.5.1 直隶于罗马教廷时期
        3.5.2 法国遣使会时期
        3.5.3 小结
    3.6 东交民巷天主教堂——圣弥厄尔教堂
        3.6.1 教堂初建时期
        3.6.2 教堂修建时期
        3.6.3 小结
    3.7 天主教墓地建筑
        3.7.1 栅栏墓地
        3.7.2 正福寺墓地
        3.7.3 小结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北京新教教堂建筑
    4.1 新教教堂建筑的基本情况
    4.2 中华圣公会救主堂
        4.2.1 石驸马桥时期
        4.2.2 中华圣公会教堂时期
        4.2.3 小结
    4.3 卫理公会亚斯立堂
        4.3.1 教堂初建时期
        4.3.2 义和团运动后时期
        4.3.3 小结
    4.4 八面槽救世军中央堂
        4.4.1 教堂初建时期
        4.4.2 战争中的教堂
        4.4.3 小结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北京东正教堂建筑
    5.1 东正教堂建筑基本情况
    5.2 俄罗斯北馆建筑群
    5.3 俄罗斯南馆
    5.4 东正教墓地建筑
    5.5 本章小结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5)投射与再造:基督教循道公会在川滇黔边区的社会印象研究(1860~195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概念界定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现状
    三、选题意义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近代川滇黔边区的“未变”与“变”
    一、近代川滇黔边区社会管理组织的守旧与革新
    二、近代川滇黔边区传统社会教育的保留与转变
    三、近代川滇黔边区社会经济及对外交流工具的发展
    四、本章小结
第二章 20世纪前基督宗教在川滇黔边区的社会印象
    一、印象初见下的“异端”:陶三春起义与石达开部“絮扰”
    二、治理权威的挑战者:第一次昭通教案前后官府眼中的天主教
    三、表里怎会不一:第二次昭通教案前后民众眼中的天主教
    四、相似即为一体:义和团运动及余波前后官民眼中的基督宗教
    五、地主与权力的分化体:乡村基层管理者眼中的天主教
    六、类聚后的同一:天主教、“洋人”的社会印象对循道公会的投射与影响
    七、本章小结
第三章 循道公会自我形象的再造及其效果
    一、“我的人”与“他的人”:民国政府官员眼中的循道公会
    二、救赎者:20世纪后民众眼中的循道公会
    三、利益载体与颠覆者:20世纪后乡村基层管理者眼中的循道公会
    四、文化载体与入侵者:20世纪后文人眼中的循道公会
    五、本章小结
未完结的结语:神圣与世俗的契合
    一、“离合”之间:两种文化体系的社会伦理及风俗与循道公会
    二、盖棺岂能定论
附录
附图
参考文献

(6)张亦镜的基督教中国化思想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现状与主要创新点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二、本文研究起点和创新
    第二节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方法
        一、对张亦镜基督教中国化思想的全景式呈现
        二、对张亦镜基督教中国化思想的地位的评价
        三、为当代的基督教中国化运动提供历史借鉴
    第三节 写作思路和内容
        一、中心问题与总体思路
        二、基本内容与框架结构
第二章 张亦镜基督教中国化思想的理论缘起
    第一节 清末民初的中国基督教及其面临的挑战
        一、清末反洋教运动对中国基督教的刺激
        二、民初新文化运动对中国基督教的刺激
        三、民初非基督教运动对中国基督教的冲击
        四、民国基督徒学者对基督教中国化的探索
    第二节 张亦镜基督教中国化思想的初步形成
        一、张亦镜对基督教中国化运动的体验
        二、张亦镜对基督教中国化历史的反思
        三、张亦镜的文字传道和文字卫道工作
第三章 基督教中国化视角下的本色神学思想
    第一节 张亦镜的文字传道思想
        一、论开展文字传道的必要与目的
        二、论文字传道与本色神学的建立
        三、论文字传道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四、张亦镜对白话文的态度问题
    第二节 论本色神学同中国民俗的关系
        一、张亦镜对中国民俗的基本态度
        1.人有“新”“旧”之别——中国民俗宜“去旧迎新”
        2.民俗有关“国运兴衰”——中国社会宜“移风易俗”
        二、论基督教对中国民俗的吸收与改造
    第三节 论本色神学同儒家思想的关系
        一、张亦镜耶儒之辨的时代背景
        1.晚清时期的激烈碰撞
        2.二十世纪初对话的开始
        二、张亦镜论耶儒思想的互异性
        三、张亦镜论耶儒思想的相通性
    第四节 论本色神学同道家思想的关系
        一、张亦镜耶道比较研究的前提和态度
        1.以澄清老子其人其事为前提
        2.以分别道家与道教为前提
        二、《道德经》与《圣经》的比勘互证
        1.道元始与上帝同在
        2.在“道性”上的相通
        3.在“修性培德”上的相通
    第五节 论本色神学同佛教思想的关系
        一、张亦镜对耶佛关系的基本态度
        1.对“扬佛抑耶论”的回应
        2.基督教比之佛教更值信靠
        二、论观世音信仰与基督教的分歧
        1.在时空观上的批判与分歧
        2.在性别观上的批判与分歧
        3.在佛经逻辑上的批判与分歧
        三、对“佛化基督教”思想的否定
    第六节 论本色神学同墨家思想的关系
        一、张亦镜耶墨比较研究的思想缘起
        1.西学墨源说
        2.基督教墨源说
        二、耶墨对话的前提和基础
        1.为墨学正名和平反
        2.不相用不足为孔墨
        三、论基督教与墨家思想的契合
        1.在最高思想范畴上的契合
        2.在社会政治伦理上的契合
        3.在人际人伦理想上的契合
        四、论基督教与墨家思想之间的互异
第四章 基督教中国化视角下的本色教会思想
    第一节 张亦镜本色教会思想的提出
        一、论上帝国存在的中国化诠释
        二、论上帝观之于中国人的意义
        三、论中国人之于上帝屋的信修
    第二节 论本色教会与中国文明进步的关系
        一、对中国社会进步事业的推动
        二、对提高妇女社会地位的促进
        三、对宗教理性的弘扬和对中国宗教末流的批评
        四、对中国社会恶习的改造
    第三节 张亦镜本色教会思想的发展
        一、论民族独立与教会独立的关系
        二、论建立本色教会的方法与途径
        三、论教会趋势与中国教会的自立
    第四节 论本色教会与政治和国家的关系
        一、论张亦镜在帝国主义问题上的态度
        二、论张亦镜在孔教问题上的态度
        三、论基督教与三民主义的关系
        四、对“党教合一”思想的批判
        五、论基督徒的爱国与救国的关系
第五章 张亦镜的基督教中国化思想的影响与意义
    第一节 对民国时期基督教中国化思潮的影响
        一、对民国时期本色教会运动的影响
        二、对民国时期本色神学思想的影响
    第二节 对当代基督教中国化思想的启发
        一、对促进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相适应的启发
        二、对如何处理爱国与爱教之间关系的启发
        三、对建立中国化的基督教神学思想的启发
    第三节 张亦镜基督教中国化思想的历史局限
        一、在文字布道事工及其本色教会思想上的局限
        二、在基要主义立场及其本色神学思想上的局限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7)众川归一:近代汉译《圣经》事工的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二、学术成果综述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四、篇章结构
第一章 “从无到有”:汉译《圣经》的起源(1807年之前)
    第一节 分期及时代背景
    第二节 Bible及“圣经”名称的由来
    第三节 汉译《圣经》的起源
第二章 “日益成熟”:合作译经及译经机构的产生(1807年-1854年)
    第一节 分期及时代背景
    第二节 译经情况及特点
    第三节 中国人的助手角色
    第四节 争论与妥协:汉译《圣经》中的“译名之争”
第三章 “走向联合”:圣经公会之间的协作(1854年-1936年)
    第一节 分期及时代背景
    第二节 译经情况及特点
    第三节 中国译者独立译经
    第四节 三次传教士大会的召开
    第五节 圣经公会对汉译《圣经》的出版与销售
第四章 “众川归一”:中华圣经公会的成立(1937年-1949年)
    第一节 分期及时代背景
    第二节 译经情况及特点
    第三节 中华圣经公会的成立
    第四节 《圣经》的中国化
第五章 结语
附录一 :中国人对汉译《圣经》的参与
附录二 :汉译《圣经》的国外译者
参考文献
    一、中文参考文献
    二、英文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8)丁光训基督教中国化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系统分析法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二、丁光训与基督教的渊源
    (一)受家庭影响确立基督教信仰
    (二)从上海基督教青年会到世界基督教学生同盟
    (三)创办金陵协和神学院
    (四)长期担任全国基督教“两会”领导人
三、丁光训基督教中国化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一)新中国成立,“三自爱国运动”的兴起
    (二)改革开放,纠正“左”的错误
        1、必须客观地分析宗教的根源
        2、应当全面地界定宗教的本质
        3、必须正确地评价宗教的功能和作用
        4、应当科学地分析宗教的历史进程
四、丁光训基督教中国化思想的内容
    (一)基督教应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1、政治上的适应: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2、思想上的适应:对基督教教义、教规作出契合国情和时代要求的阐释
        3、行动上的适应:改变“洋教”形象自主办理宗教事业
    (二)基督教应加强神学思想建设
        1、如何解释《圣经》
        2、如何理解上帝
        3、何谓“因信称义”
    (三)基督教应摆脱国外差会的控制走“三自爱国”道路
五、丁光训基督教中国化思想的启示
    (一)必须坚持基督教中国化的方向
    (二)当代中国基督教中国化的着力点
        1、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
        2、重视发挥宗教界爱国人士的作用
        3、辩证看待宗教的社会作用
        4、注重文化改造和文化建设
    (三)基督教中国化持续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以及在校期间获奖情况
致谢

(9)中西之间:晚清江南地区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研究(1842—191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概念界定
    第三节 研究现状综述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史料来源
    第五节 论文框架与写作思路
第二章 老耶稣会的本地化:1840 年前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的初现与消亡
    第一节 明末来华耶稣会与中国会士的初现(1580—1644)
        一 明末来华耶稣会士与早期中国辅理修士
        二 明末来华耶稣会发展中国会士的主要考量
    第二节 清初来华耶稣会与中国会士的发展(1644—1724)
        一 顺治朝传教环境对耶稣会发展中国会士的影响
        二 康熙朝传教环境的变化与中国耶稣会神父的出现
    第三节 “百年禁教”时期的中国耶稣会士(1724—1840)
        一 雍乾禁教时期耶稣会发展中国会士举措的变化
        二 耶稣会被“取缔”后的中国耶稣会士群体
        三 “禁教”时期江南地区的中国神职群体
    第四节 本章小结
        一 作为“西教士”与中国基督徒之间的中介
        二 作为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的中介
        三 作为西方天主教会与中国社会之间的中介
第三章 新耶稣会的本地化: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的再现与发展
    第一节 “教权”冲突与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的形成
        一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群体形成的历史背景
        二 准备阶段:1850 年徐汇公学的设立与课程设置
        三 形成阶段:1862 年耶稣会初学院的建立
    第二节 “教务“增长与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的发展
        一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阶段性量化分析
        二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内部结构
    第三节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的代际谱系与社会定位
        一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代际谱系
        二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社会定位
    第四节 本章小结
        一 中西宗教与世俗教育的融合塑造
        二 西方天主教会与本地社会的结合产物
第四章 “华人为教士者”: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传教活动
    第一节 “调和民教”:中国耶稣会士的传教活动与“教案”治理
        一 “民教冲突”:中国耶稣会士的传教活动与“教案”发生
        二 “调和民教”:中国耶稣会士的“教案”观——以李问渔为例
        三 “民教相安”:中国耶稣会士与“教案”的解决
    第二节 “华文圣经”:中国耶稣会士与《圣经》翻译
        一 早期来华耶稣会士与《圣经》翻译
        二 近代天主教《圣经》翻译的时代特色
        三 中国耶稣会士《圣经》翻译作品概况
    第三节 “耶儒释老”:中国耶稣会士的宗教对话(护教)着述
        一 中国耶稣会士宗教对话着述概况
        二 “专辟佛老”:黄伯禄宗教对话着述研究
        三 “护教斗士”:李问渔宗教对话着述研究
    第四节 本章小结
        一 缓和中西冲突与构建新型政教关系
        二 《圣经》汉译与西方天主教信仰的本地化
        三 从基督宗教间冲突到宗教学研究的雏形
第五章 “学贯夫中西者”: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学术活动
    第一节 “泰西之学”:中国耶稣会士与晚清“西学东渐”
        一 李问渔的西学译介
        二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地理学着作
        三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西学东渐”活动之影响
    第二节 “淹贯中西”:中国耶稣会士与晚清“东学西传”——黄伯禄与英国汉学家庄延龄的学术交往
        一 英国汉学家庄延龄与黄伯禄的书信来往
        二 庄延龄中国宗教研究着作与黄伯禄
        三 黄伯禄及其他中国耶稣会士的“汉学”研究着作之价值
    第三节 “光前启后”:中国耶稣会士的本地教会史研究
        一 中国耶稣会士对徐光启历史的整理
        二 中国耶稣会士对许甘第大(Candida Hiu)历史的整理
        三 中国耶稣会士整理本地教会史的本地化意义
    第四节 本章小结
        一 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多重身份
        二 中国天主教徒的自我身份辨识
第六章 结语:本地化视域下的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群体
    第一节 本地化视域下反观晚清中国耶稣会士的整体特性
        一 国际性与本地性的统一及差异
        二 宗教性与世俗性的双重结合
        三 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群体本质
        四 历史性与延续性的宗教阶层
    第二节 文化认同:理解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在近代天主教本地化进程中历史主体性地位的关键
        一 在晚清历史语境中缓和天主教信仰价值与中国社会的冲突
        二 塑造天主教信仰符号与中国传统文化表达方式的结合
        三 影响该群体宗教实践和社会生活的文化认同之来源
表格索引
图片索引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成果
致谢

(10)美以美会女布道会华北事工研究(1872-193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缘起和意义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第三节 研究视角和使用资料
    第四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美以美女布道会概论
    第一节 美以美会女布道会的缘起与发展
    第二节 美以美会女布道会在华北的妇女事工
    小结
第二章 性别与医疗——天津妇婴医院
    第一节 天津妇婴医院的发展
    第二节 半边天:医院的管理者及医生
    第三节 女性的福音——现代化诊疗制度
    小结
第三章 女性与爱国:北京慕贞女中个案
    第一节 慕贞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节 慕贞女中的中国化
    第三节 性别意识的塑造
    第四节 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小结
第四章 独立女性还是贤妻良母:对天津中西女中的考察
    第一节 中西女中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中西女中的管理
    第三节 中西女中的教学
    第四节 生源及毕业生去向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从圣经和教会史看中国教会的自治(论文参考文献)

  • [1]基督教中国化视角下的丁光训神学研究[D]. 余诗雨. 武汉大学, 2021
  • [2]近代中朝本土化基督教思想之比较[D]. 张潆鹤. 延边大学, 2021
  • [3]“播道”:美瑞丹教会在广州传教历史研究(1887-1941)[D]. 王容龙. 华中师范大学, 2020
  • [4]北京近代教堂建筑研究[D]. 陈佳琳.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1)
  • [5]投射与再造:基督教循道公会在川滇黔边区的社会印象研究(1860~1951)[D]. 叶洪平. 云南大学, 2019(03)
  • [6]张亦镜的基督教中国化思想探究[D]. 苏雷. 武汉大学, 2019(06)
  • [7]众川归一:近代汉译《圣经》事工的变迁[D]. 王丹. 上海大学, 2019(02)
  • [8]丁光训基督教中国化思想研究[D]. 安静博. 郑州大学, 2019(08)
  • [9]中西之间:晚清江南地区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研究(1842—1912)[D]. 李强. 上海大学, 2019(02)
  • [10]美以美会女布道会华北事工研究(1872-1939)[D]. 姬朦朦. 山东大学, 2018(12)

标签:;  ;  ;  ;  ;  

从圣经和教会历史看中国教会的自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