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病例中 TTV 遗传变异分析——特别是与肝损伤的关联

临床病例中 TTV 遗传变异分析——特别是与肝损伤的关联

一、临床病例的TTV遗传变体分析——特别是与肝损害的关联(论文文献综述)

梁麟龙[1](2021)在《NUDT15基因多态性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中6-MP毒性相关性的Meta分析》文中指出

李玲[2](2021)在《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体质分布及其与ABC转运蛋白SNP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ATDILI)是临床上最常见且最严重的的药物不良反应之一,也是我国最主要的药物性肝损伤之一,其发生率高达30%以上。重者可导致肝衰竭甚至死亡,明确易感危险因素对早期发现和防治ATDILI具有重要意义。中医学认为,体质状态决定疾病的发病易感性,并对疾病预后转归、指导诊断防治具有重要价值。ABC转运蛋白是重要的III相药物转运蛋白,其遗传多态性可导致药效学、药代动力学改变。从ATDILI中医体质、遗传易感因素角度寻找规律,探索ATDILI发病易感体质及其可能的宿主遗传机制,对揭示中医体质内涵,并在临床诊疗和疾病防治中发挥中医优势提供科学理论参考具有重要意义。目的:①了解ABC转运蛋白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SNP)与ATDILI的相关性,探讨ATDILI发病的易感遗传因素;②了解ATDILI患者中医体质分布情况,并分析其发病易感体质,从中医体质角度揭示ATDILI易感性;③探讨ATDILI易感体质与易感ABC转运蛋白SNP相关性,以期揭示ATDILI易感体质可能的宿主遗传机制。方法: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对象共纳入643例患者,其中服用抗结核药物出现肝损的患者289例(ATDILI组),服用抗结核药物未出现肝损的患者354例(non-ATDILI组)。收集整理患者的病例信息、临床检测指标及血标本,对血标本进行DNA提取,筛选ABC转运蛋白SNP检测位点;采用Sequenom MassARRAY质谱技术对所有研究对象ABC转运蛋白64个位点SNP进行检测;选择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的51个位点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Haploview等对各位点等位基因、基因型、遗传模型、LD连锁不平衡检测及单倍体型与ATDILI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筛查ATDILI易感SNP位点。以王琦教授9种体质分型标准为依据,对两组人群体质分布进行调查,采用卡方检验、Kruskal Wallis秩和检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ATDILI主要体质及兼夹体质分布特点,并分层分析ATDILI易感体质临床特点。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ATDILI易感体质与易感SNP位点进行关联分析;2×4叉生分析法分析体质-基因交互作用对ATDILI的影响。结果:1.ABCB1基因rs28656907(T>C)位点CC基因型患者ATDILI发病风险降低0.58倍(OR=0.58,95%CI:0.36-0.93,P<0.05),显性和加性遗传模型均是其保护遗传模型。分层分析显示:该位点位TC和CC基因型是肝生化检查异常型ATDILI的保护因素(TC基因型:OR=0.57,95%CI:0.35-0.93,P<0.05;CC基因型:OR=0.48,95%CI:0.23-0.97,P<0.05),加性和显性遗传模型均是肝生化检查异常型肝损的保护遗传模型(加性:OR=0.48,95%CI:0.23-0.99,P<0.05;显性:OR=0.54,95%CI:0.34-0.86,P<0.01)。单倍型分析显示:ABCB1 基因中rs4148727(A>G)-rs28656907(T>C)-rs10261685(A>C)位点构成的单倍体中,ACA单倍型携带者ATDILI发病风险降低(OR=0.77,95%CI:0.56-0.98,P<0.05),而ATA单倍型携带者ATDILI发病风险增加(OR=1.34,95%CI:1.07-1.83,P<0.01)。2.ABCB4基因rs2071645(G>C)位点隐性遗传模型下ATDILI发病风险降低(OR=0.50,95%CI:0.25-0.98,P<0.05),但等位基因、基因型和ATDILI亚型分层分析均未发现其与ATDILI相关性,该结果有待进一步验证。3.ABCB11基因rs3829888(A>G)位点AG和GG基因型是ATDILI易感风险基因型(AG 基因型:OR=1.97,95%CI:1.25-3.12,P<0.01;GG 基因型:OR=8.67,95%CI=1.02-73.54,P<0.05),加性和显性遗传模型均为ATDILI风险遗传模型;分层分析显示:该位点AG基因型是肝细胞损伤型、胆汁淤积型和混合型三种亚型ATDILI发病的风险基因型(肝细胞损伤型:OR=2.15,95%CI:1.19-3.91,P<0.05;胆汁淤积型:OR=2.09,95%CI:1.14-3.83,P<0.05;混合型:OR=3.77,95%CI:1.92-7.39,P<0.001),GG基因型是胆汁淤积型ATDILI的极高风险基因型,(OR=29.20,95%CI:3.08-276.67,P<0.01);显性遗传模型均是三种亚型ATDILI发病遗传模型(肝细胞损伤型:OR=2.15,95%CI:1.19-3.88,P<0.05;胆汁淤积型:OR=2.70,95%CI:1.22-5.97,P<0.05;混合型:OR=3.90,95%CI:2.01-7.56,P<0.001);加性和隐性遗传模型是胆汁淤积型ATDILI极高风险遗传模型(加性:OR=27.96,95%CI:2.83-276.74,P<0.01;隐性:OR=26.87,95%CI:2.85-253.17,P<0.01)。ABCB11基因rs2216504(C>T)位点CT基因型患者ATDILI的发病风险增加1.67倍(OR=1.67,95%CI:1.02-2.73,P<0.05),显性模型是ATDILI发病风险遗传模型(OR=1.63,95%CI:1.01-2.64,P<0.05),分层分析显示:该位点CT基因型患者混合型ATDILI发病风险增加2.40倍(OR=2.40,95%CI:1.13-5.09,P<0.05);显性遗传模型是混合型ATDILI发病风险遗传模型(OR=2.38,95%CI:1.15-4.92,P=0.019)。单倍型分析显示:ABCB11 基因rs10930343(AAA>DEL)-rs3829888(A>G)-rs3814382(G>A)-rs3814381(C>T)-rs2216504(C>T)-rs4148765(C>T)位点构成的单倍体中AAAGGCTC 单倍型 ATDILI 发病风险增加 1.71 倍(OR=1.71,95%CI:1.09-3.25,P=0.025)。4.ABCG8基因rs4148211(G>A)位点GA基因型携带者ATDILI发病风险增加1.70倍(OR=1.70,95%CI:1.14-2.53,P<0.01);显性遗传模型是其风险遗传模型(OR=1.55,95%CI:1.05-2.27,P=0.026)。层分析显示,该位点GA基因型患者胆汁淤积型DILI发病风险增加3.15倍(OR=3.15,95%CI:1.56-6.35,P=0.001),混合型DILI发病风险增加2.87倍(OR=2.87,95%CI:1.52-5.41,P<0.01);显性遗传模型是胆汁淤积型和混合型ATDILI发病的危险因素(胆汁淤积型:OR=2.75,95%CI:1.38-5.51,P<0.01;混合型:OR=2.52,95%CI:1.35-4.70,P<0.01)。5.未发现ABCC2、ABCC4、ABCC10和ABCG2基因多态性与ATDILI相关性(P>0.05)。6.ATDILI患者主要体质分布分析显示:ATDILI患者主要体质分布以气虚质(25.95%),湿热质(20.76%),阴虚质(18.69%)和痰湿质(14.88%)为主;与非ATDILI组对比,ATDILI组平和质比例明显降低,而气虚质和湿热质分布比例明显增加,均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湿热质患者ATDILI发病风险增加1.93倍(OR=1.93,95%CI:1.25-2.97),气虚质患者ATDILI发病风险增加2.1倍(OR=2.10,95%CI:1.40-3.15),而平和质是ATDILI发生风险的强保护因素(OR=0.21,95%CI:0.10-0.41),均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7.ATDILI患者兼夹体质分布分析显示:ATDILI患者73.36%存在兼夹偏颇体质,明显高于非ATDILI患者(P<0.01),气虚质、湿热质、阴虚质和痰湿质占ATDILI患者的80.27%,这四种高频体质的兼夹气郁质比例在ATDILI患者中均明显升高(P<0.05),占这四种高频体质的21.12%(49:232),为ATDILI的易感兼夹体质。8.ATDILI患者易感体质临床特点分析显示:ATDILI患者中气虚质患者分布比例与年龄、发病潜伏期呈正向相关性,血TP水平较兼夹气郁质患者降低,TBA水平较湿热质患者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质患者主要分布在30岁以下人群或中重度肝损伤人群(P<0.05),且其分布比例与病程呈负相关性(P<0.05),湿热质患者血ESR、CRP水平均较兼夹气郁质患者明显升高(P<0.05);兼夹气郁质患者中重度肝损伤人群分布比例明显增加(P<0.01),其血TBA水平明显高于湿热质患者,ALT水平明显高于湿热质和气虚质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9.ABCB11rs3829888位点加性遗传模型携带者发生气虚质ATDILI风险增加2.29倍(OR=2.29,95%CI:1.23-4.28,P<0.01),ABCG8rs4148211 位点加性遗传模型携带者发生气虚质ATDILI风险增加2.37倍(OR=2.37,95%CI:1.34-4.18 P<0.01);ABCB11rs2216504(C>T)位点加性遗传模型携带者发生湿热质ATDILI风险增加2倍(OR=2.00,95%CI:1.03-2.89,P<0.05)。另外,并未发现平和质和兼夹气郁质与ABC转运蛋白SNP位点相关性(P>0.05)。10.平和质与ABCB1rs28656907位点存在基于相加模型存在负向交互作用(RERI=0.55,S<1,P<0.01),平和质携带ABCB1rs28656907位点加性遗传模型的患者ATDILI发病风险降低0.23倍(95%CI:0.100-0.536);此外,气虚质、湿热质和兼夹气郁质均与ABC转运蛋白易感SNP位点无交互作用(P>0.05)。结论:1.ABCB1基因rs28656907(T>C)位点SNP可能是ATDILI的易感保护因素;ABCB4基因rs2071645(G>C)位点仅在隐性遗传模型下ATDILI发病风险降低,结果有待验证;2.ABCB11 基因rs3829888(A>G)、rs2216504(C>T)位点和ABCG8基因rs4148211(G>A)位点SNP可能是ATDILI的易感危险因素。3.未发现ABCC2、ABCC4、ABCC10和ABCG2基因多态性与ATDILI相关性。4.ATDILI组主要体质分布以气虚质、湿热质、阴虚质和痰湿质为主,其中气虚质、湿热质兼夹气郁质为ATDILI易感危险体质,平和质为ATDILI易感保护体质。5.ATDILI组患者易感体质临床特点:气虚质患者多为中老年患者,相对发病缓慢,血TP水平较低、TBA水平较高;湿热质患者多为青年,相对病程较短、中重度肝损比例较高,血ESR、CRP水平相对较高;兼夹气郁质患者中重度肝损比例较高,血TBA、ALT水平相对较高。6.ABCB11rs3829888(A>G)位点和ABCG8rs4148211(G>A)位点SNP可能是气虚质ATDILI的易感危险因素;ABCB11rs2216504(C>T)位点SNP可能是湿热质ATDILI的易感危险因素。7.平和质与ABCB1rs28656907位点SNP存在负向交互作用,平和质携带ABCB1rs28656907位点加性遗传模型者ATDILI发病风险降低。

吴婷婷[3](2021)在《利伐沙班在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的群体药动学和药效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构建非瓣膜性房颤(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NVAF)患者利伐沙班的群体药动学和药效学(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 and pharmacodynamic,PPK/PD)模型,为利伐沙班在临床上的个体化给药提供参考。方法1.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HPLC-MS/MS)测定利伐沙班的血药浓度。2.应用Mass ARRAY SN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单核苷酸多态性)基因分型技术测定利伐沙班相关代谢酶/转运体的基因多态性,分析基因型分布是否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3.应用抗Xa试验测定利伐沙班的抗Xa活性。4.应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nonlinear mixed effect model,NONMEM)法定量考察生理指标、肝肾功能、合并疾病、合并用药及遗传因素等对利伐沙班药动学和药效学的影响,建立NVAF患者利伐沙班的PPK/PD模型,通过诊断图法对所建模型的拟合优度进行评价,非参数自举法(Bootstrap)评价模型的内部稳定性和可靠性。结果1.HPLC-MS/MS法测定利伐沙班的血药浓度标准曲线方程为y=0.0323*x-0.0032(r=0.9998),线性范围为2-500 ng/m L,定量下限为2 ng/m L,精密度与准确度、基质效应与方法回收率以及稳定性考察结果均符合要求。本研究检测了全国5个中心150例NVAF患者利伐沙班的血药浓度,共263个样本,143个谷值,120个峰值。2.本研究共检测了3个中心101例患者26个SNP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其中ABCB1基因占12个,CYP基因占7个,ABCG2基因占7个,检出率大于90%,除ABCB1 rs2235047外,其余25个基因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表明纳入的研究人群具有群体代表性。3.本研究共检测了3个中心105例患者的抗Xa活性,共132个样本,36个谷值,96个峰值。4.采用NONMEM法构建的NVAF患者利伐沙班的PPK最终模型为:CL/F(28)[5.72*e(CrCl-76.1)*0.00574*e-(TBIL-14)*0.0146*(1+rs09*0.498)]*E xp(η1)V/F(28)[53.4*e(WT-66)*0.00898*(1-Amiod*0.23)]*E xp(η2)(CrCl为肌酐清除率,TBIL为总胆红素,WT为体重,rs09为基因位点rs4728709,rs09=1表示AA或GA表达,Amiod为胺碘酮,Amiod=1表示合并胺碘酮)5.PK/PD分析:血药浓度与抗Xa活性高度相关(r2=0.97),且显现良好的线性关系,两者的转换公式为y=0.9946*x-1.2685,由于斜率非常接近1,且截距非常接近0,该转换公式可以简化为y=x,即利伐沙班抗Xa活性大小等价于血药浓度,故本研究所建立的PPK模型同样适用于抗Xa活性指标。结论1.本研究建立的HPLC-MS/MS法测定利伐沙班血药浓度,简便、快速、准确,可应用于临床上检测利伐沙班的血药浓度。2.ABCB1 rs4728709基因多态性、肌酐清除率、总胆红素、胺碘酮和体重显着影响NVAF患者利伐沙班的PK。3.本研究建立的NVAF患者利伐沙班PPK模型稳定、可靠,可为临床上NVAF患者利伐沙班个体化给药提供参考。4.利伐沙班抗Xa活性与血药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抗Xa活性大小等价于血药浓度,本研究所建立的PPK模型同样适用于抗Xa活性指标。临床上可用抗Xa活性测定代替HPLC-MS/MS法进行利伐沙班的快速检测,并应用所建立的PPK模型实现利伐沙班的个体化给药。但当利伐沙班血药浓度低于20 ng/m L,建议用HPLC-MS/MS进行准确检测。

朱绘[4](2021)在《痰湿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舌苔及肠道菌群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痰湿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 ase,NAFLD)患者舌苔、肠道菌群的特点及相关性,并调查微生物信息与生化指标、中医体质、舌象信息以及身体成分的相关性,从而为NAFLD患者人群分类及防治提供新思路。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0年12月在湖北省中医院(光谷院区)中医经典病房与肥胖专科门诊就诊的29位NAFLD患者,收集其身体成分测量结果、生化信息的检测报告、中医体质调查结果、舌象信息进行统计,调查NAFLD患者的代谢风险因素。并对其舌苔及粪便菌群进行16S r RNA基因高可变区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探究肠道菌群与舌苔菌落与之相关性。结果:(1)体质调查中,NAFLD患者以痰湿质(37.93%)为主要体质;男性多于女性(62.07%VS 37.93%),患者多为青年人(27.96±10.28)。(2)人体成分结果显示,痰湿体质患者瘦体重,蛋白质,去脂体重,骨骼肌重量指标均高于平和体质患者;而身体总脂肪、内脏脂肪面积均低于平和体质患者,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3)合并症统计中,患者多合并肥胖症(86.21%)、高脂血症(79.31%)、高尿酸血症(65.52%),同时可见UA、HOMA-IR、HDL-C、TG等糖脂代谢指标异常。NAFLD患者生化指标中HOMA-IR、TG、HDL-C、APO-B、UA、CREA与身体成分存在相关性。(4)舌象分析中,舌色红(65.52%),舌体胖(41.38%),白厚苔(75.86%,65.52%)为患者主要舌象表现,痰湿体质患者兼见剥苔,平和体质患者兼见裂纹舌。(5)菌群丰度分析中,患者在门水平上,舌苔菌群及肠道菌群优势菌群较为一致,为Bacteroidetes、Firmicute、Proteobac teria、Fusobacteria和Actinobacteria。Spirochaetes、Candidatus Saccharibacteria仅见于舌苔菌群;Lentisphaerae、Synergistetes和Verrucomicrobia仅见于肠道菌群中。属水平上,菌群差异性较大,舌苔与肠道共有菌群多为Prevotella、Fusobacterium、Eubacterium。(6)舌苔及肠道菌群相关性分析中,患者肠道菌群Veillonella、Streptococ cus与舌苔Haemophilus均呈正相关(P=0.037/0.008);肠道Alloprev otella、Haemophilus与舌苔Prevotella均呈正相关(P=0.001/0.05)。(7)痰湿体质患者特征菌群分析中发现,痰湿体质患者肠道Sutterella菌群丰度多于平和体质患者;痰湿体质患者肠道Streptococcus与舌苔P revotella呈显着负相关(P=0.013)。结论:NAFLD患者中痰湿体质占比较多,且痰湿聚集在病因病机中占主要地位。NAFLD患者代谢风险因素的增加,随之而产生的代谢紊乱类疾病可能存在的共同发病机制并相互影响。痰湿体质患者中多存在血脂异常,可通过颈围、腹围等身体成分进行筛查及时干预。患者因痰湿内困而多见红胖舌兼白厚苔,亦可伴随体质不同间杂见到其他特征舌象。NAFLD患者舌苔菌群与肠道菌群优势菌群具有一致性,可考虑协同治疗,共同达到内在的相对平衡,痰湿体质患者存在与炎症因子释放及糖脂代谢紊乱的特征相关性菌群。

倪帆[5](2021)在《泻火祛痰平亢方联合甲巯咪唑治疗Graves病痰火内扰证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研究目的根据导师经验,观察泻火祛痰平亢方联合甲巯咪唑(Methimazole,MMI)治疗痰火内扰型Graves病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来自我科60例符合纳排标准的GD患者,随机分为治2组,每组30例。对照组使用MMI,5mg30mg/日;治疗组使用MMI联合泻火祛痰平亢方。4周后根据甲功情况调整MMI用量。连续观察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TSH、FT3、FT4、TRAb抗体、不同时期药量、中医症候积分、安全性指标。研究结果1一般情况治疗前两组年龄、性别、病程均具有可比性(P>0.05)。2甲状腺功能(FT3、FT4、TSH)情况经治后的两个时期,两组FT3、FT4、TSH较前改善(P<0.05)。第4周,两组FT3、FT4、TSH差异不大(P>0.05)。第8周,治疗组降低FT3、FT4,提高TSH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3 TRAb情况经治后,TRAb均较前降低(P<0.05)。而治疗组TRAb更低(P<0.05)。4不同时期MMI药量情况经治后的两个时期,两组药量均较前减少(P<0.05)。第4周,两组药量相差不大(P>0.05)。第8周,治疗组药量更少(P<0.05)。5临床疗效情况经治后,对照组显效率为26.7%,低于治疗组的53.3%(P<0.05)。6中医症候积分情况经治后,中医症候总积分均较前下降(P<0.05)。而治疗组更低(P<0.05)。中医症候单项积分比较,两组治疗后均较前改善(P<0.01),且治疗组在改善颈前肿大、心悸、烦躁易怒、多汗恶热、少寐多梦方面优于对照组(P<0.01)。7中医症候疗效情况经治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低于治疗组的96.7%(P<0.05)。8安全性评价经治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26.7%,高于治疗组的6.7%(P<0.05)。其余未见异常。研究结论泻火祛痰平亢方联合MMI治疗痰火内扰型GD,能很好地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更加安全,可用于临床。

黄佩佩[6](2020)在《中国北方男性酒依赖患者与基因GRIK1、KLB、AUTS2和GRM8及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酒精依赖是当今社会一个严峻问题,对酒依赖个体引起躯体及精神障碍,导致较重的家庭和社会负担。本研究通过对酒精依赖和健康对照组的GRIK1基因、KLB基因、AUST2基因和GRM8基因的相关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进行相关统计分析,进一步探讨GRIK1基因、KLB基因、AUST2基因和GRM8基因与酒精依赖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的方式,选取205例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10 ICD-10)的酒依赖男性患者,选取济宁医学院样本库正常对照165例。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法(PCR)检测全部受试对象的GIRK1基因位点rs2832407、KLB基因位点rs11940694、AUST2基因位点rs6943555、rs9886351、GRM8基因位点rs886003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进行多态性分析,使用SPSS22.0软件对实验数据做统计学分析,组间数据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样本基因型采用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检验,不同基因型之间的数据以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采用α=0.05。结果:1、GIRK1基因位点rs2832407、KLB基因位点rs11940694、AUST2基因位点rs6943555、rs9886351、GRM8基因位点rs886003在酒精依赖病例组和健康对照组中基因型频率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依次为P=0.583和0.985、P=0.308和0.512、P=0.141和0.998、P=0.468和0.556、P=0.228和0.329,均大于0.05),表明实验所选取的样本具有很好的代表性。2、GRIK1基因SNP位点rs2832407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酒依赖病例组和健康对照组间的分布具有显着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6,P=0.000),C等位基因可能是酒依赖易感基因。3、KLB基因SNP位点rs11940694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酒依赖病例组和健康对照组间的分布具有显着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6,P=0.031)。4、AUTS2 SNP位点rs6943555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酒依赖病例组和健康对照组间的分布具有显着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2,P=0.012);位点rs9886351的基因型频率在酒依赖病例组和健康对照组间的分布具有显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9),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117)。5、GRM8 SNP位点rs886003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酒依赖病例组和健康对照组间的分布具有显着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P=0.025)。结论:1、酒依赖与基因GRIK1的SNP位点rs2832407具有相关性,而且C等位基因可能是酒依赖的易感基因。2、酒依赖与KLB位点rs11940694具有相关性。3、酒依赖与AUTS2位点rs6943555具有相关性。位点rs9886351的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4、酒依赖与基因GRM8位点rs886003具有相关性。

王舒婷[7](2020)在《脂肪酸氧化障碍筛查与致病基因突变探讨》文中指出第一部分 脂肪酸氧化代谢障碍的串联质谱筛查目的:新生儿疾病筛查被认为最有价值的出生缺陷预防措施之一。随着串联质谱技术的逐步成熟,其在新生儿疾病筛查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通过对干滤纸片标本单次测试,可同时进行数十种小分子代谢物的分析,检测出脂肪酸β氧化障碍。脂肪酸β氧化障碍包括超过15种不同的疾病,其临床症状多样,通常在急性失代偿发生之前无明显异常表现。利用串联质谱法进行新生儿筛查之后,可以尽早确诊脂肪酸β氧化障碍,积极干预。我们对天津地区六年来串联质谱脂肪酸β氧化障碍筛查结果进行了分析,以评估脂肪酸β氧化障碍的发生情况。方法:自2013年5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对所有在天津市妇幼卫生系统参加串联质谱筛查的新生儿和婴儿采集末梢血,制成干血斑。送至华大基因公司检测43个酰基肉碱指标及相关比值,筛查14种脂肪酸氧化障碍疾病。对检测指标异常的婴儿进行召回复检,复检阳性的儿童进一步进行基因检测以明确诊断。结果:通过串联质谱筛查270292例婴儿,其中通过助产机构筛查的出生3-7天的新生儿155522人,通过儿童疾病筛查的1-3个月龄婴儿114770人。共有男孩140167人,女孩130125人,男婴筛查率与女婴筛查率一致。天津市串联质谱平均筛查率为35.75%,其中北辰区和津南区新生儿筛查率达95%以上。初筛阳性352人,筛查阳性率0.5%。召回280人复检,最终确诊38人。天津市脂肪酸氧化障碍患病率为1:7112。其中原发性肉碱缺乏症患病率最高,其次为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和极长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结论:串联质谱技术用于儿童疾病筛查能扩大筛查病种,检出脂肪酸氧化障碍疾病。天津地区脂肪酸氧化障碍疾病发病率较高,及早对这类疾病的患者进行预防和干预十分必要。第二部分 脂肪酸氧化障碍的基因分析目的:针对串联质谱筛查出的可疑病例,采用靶向二代测序技术(TGNS)进行基因检测,明确诊断。阐明天津地区儿童脂肪酸β氧化障碍的发病特点及致病基因遗传特征。对确诊儿童进行干预和随访,观察其长期预后。方法:对串联质谱检测初检和复检结果均异常,可疑脂肪酸β氧化障碍的儿童取静脉血2ml或3滴末梢血斑,送至华大基因进行靶向二代测序(TNGS),阳性病例进行Sanger验证。对确诊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治疗和随访。结果:确诊15例原发性肉碱缺乏症患者,5例携带者;10例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患者,2例携带者;4例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患者,1例携带者;3例极长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患者;1例肉碱棕榈酰转移酶Ⅰ缺乏症患者;2例肉碱棕榈酰转移酶Ⅱ缺乏症患者;1例多种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患者,2例异丁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共检测到43个突变位点,其中有29个错义突变、5个框移突变、2个无义突变、3个剪接突变、3个缺失突变、1个缺失插入突变。共检测到新发突变15个。对12例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在随访过程中,一例极长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患者和一例肉碱棕榈酰转移酶Ⅱ缺乏症患者死亡。一例多种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患者反复发作低血糖昏迷。其它患者尚无明显临床症状,生长发育水平均正常。结论:TNGS技术在脂肪酸氧化障碍疾病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明确致病基因突变位点,发现该地区的热点突变。脂肪酸氧化障碍是一类可引起儿童猝死的代谢性疾病,早期发现早期预防早期治疗非常重要。

马宁[8](2020)在《候选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HBV慢性肝病发生发展的关联性分析及其生物学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候选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交互作用与HBV慢性肝病发生发展的关联性分析目的:本部分的研究目的:1.应用3种遗传模型分析干扰素及其受体系列基因(IFNA1、IFNA2、IFNA5、IFNL4、IFNLR1、IFNAR2)、氧化应激系列基因(CYBA、NCF4、NOX4、SOD2、GCLM)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及lnc-RP11-150O12.3外显子区的rs2275959位点和HBV慢性肝病发生发展的关联。2.分析同一染色体上物理位置接近的SNPs构成的单倍体型和HBV慢性肝病发生发展的关联。3.应用3种统计方法分析各个系列SNPs的交互作用和HBV慢性肝病发生发展的关联。方法:1. 候选基因SNPs的选择。Pubmed数据库检索功能SNPs或者区域,这些SNPs或者区域可能会影响和HBV感染有关基因的m RNA的转录、蛋白质的表达,继而影响HBV慢性肝病的发生发展。然后通过UCSC数据库和Ensemble数据库检索其具体物理位置和在中国北方汉族人群中的罕见等位基因频率(MAF),Hapmap数据库查询单倍体型信息,SNPinfo Web Server预测SNPs的功能。共21个SNPs(IFNA1-rs1332190、rs1831583,IFNA2-rs649053,IFNA5-rs7031048、rs3758236,IFNAR2-rs1051393、rs12233338,IFNLR1-rs10903035、rs11249006、rs7525481、rs4649203,IFNL4-rs12971396、rs8113007、rs7248668,CYBA-rs4673,NCF4-rs1883112,NOX4-rs1836882、rs3017887,SOD2-rs4880,GCLM-rs41303970,RP11-150O12.3-rs2275959)纳入本研究。2.样本收集。从石家庄市第五医院以及河北医科大学第一、二、四附属医院中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对象3128例,包括:阴性对照者(Negative Control,Ne C)840例,HBV自然清除者(Natural Clearance,NC)496例、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691例、HBV相关肝硬化(Liver Cirrhosis,LC)680例、HBV相关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421例,其中CHB组、LC组和HCC组统称为HBV相关肝病组(HBV-induced liver diseases,HLD)。抽取研究对象空腹静脉抗凝血备用,同时以问卷形式收集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检查结果、患病情况。3.基因分型。从抗凝全血中提取DNA,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 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 MS)检测方法对21个候选基因的SNPs进行分型检测。4.统计学分析。多组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正态分布且方差齐)或K-W H秩和检验(正态分布方差不齐/非正态分布),两个或多个样本率或构成比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SNPs和疾病发生发展的关联性,并计算比值比(odds ratio,OR)和95%置信区间(95%confidence intervals,95%CI)。分析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与HBV慢性肝病发生发展的关系。应用共显性、显性和隐性模型分析21个SNPs与HBV慢性肝病易感性(HBV相关肝病组vs.阴性对照组)、HBV自然清除(HBV相关肝病组vs.HBV自然清除组)、HCC易感性(HCC组vs.LC+CHB组,HCC组vs.阴性对照组)的关联。以P≤0.05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检验水准均为双侧,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Haplo View软件进行单倍体型和疾病的关联分析。SNPStats软件对阴性对照个体21个位点的基因型频率行Hardy-Weinberg(H-W)平衡检验。广义多因子降维法(Generalized Multifactor Dimensionality Reduction,GMDR)、Logistic回归分析(相乘模型)、叉生分析法(相加模型)进行基因-基因交互作用分析。结果:1 21个SNPs的等位基因频率符合H-W遗传平衡定律(P>0.05),证明研究对象具有群体代表性。2 干扰素及其受体系列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HBV慢性肝病发生发展的关系2.1 与HBV慢性肝病易感性有关的SNPs位点以HBV慢性肝病作为病例组,阴性对照个体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将干扰素及其受体系列的14个位点连同吸烟、饮酒、性别、年龄共18个因素引入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共显性模型下有5个位点和HBV慢性肝病易感性有关,其中危险性SNPs有3个:IFNAR2-rs1051393GT/TT vs.GG(P=0.001,OR=1.430;P=0.006,OR=1.471)、IFNLR1-rs4649203GG vs.AA(P=0.002,OR=1.676)、IFNLR1-rs7525481TT vs.CC(P=0.002,OR=5.907),保护性SNPs有2个:IFNLR1-rs11249006AG/GG vs.AA(P=0.000,OR=0.228;P=0.00234,OR=0.130)、IFNAR2-rs122333338CC vs.TT(P=0.003,OR=0.115)。显性模型中,有4个位点进入方程,其中危险因素有3个:rs1051393(GT+TT)、rs4649203(AG+GG)、rs7525481(CT+TT),其OR值分别为1.372、1.222、3.975;保护性因素有1个:rs11249006(AG+GG),OR=0.239。隐性模型中有2个位点进入方程:rs4649203GG和AA+AG比较属于危险因素:OR=1.478;rs122333338CC和TT+TC比较属于保护性因素:OR=0.185。以HBV慢性肝病作为病例组,阴性对照个体为对照组,IFNLR1基因附近的3个位点rs7525481_T,rs10903035_G和rs11249006_G构成单体域,单倍体型TAA是HBV慢性肝病的危险因素(P=0.0038,OR=1.208),CAG是疾病的保护性因素(P=3.428×10-32,OR=0.116)。GMDR结果提示rs7525481、rs11249006、rs10903035构成的3因子模型是和HBV慢性肝病相关的最佳互作模型,按照3因子交互组合将研究对象重新划分为患病的“高危”人群和“低危”人群,“高危”人群患病的风险是“低危”人群的2.186(1.672,2.858)倍。相乘交互作用结果提示rs7525481_T和rs11249006_A的主效应导致疾病发生的危险度分别是OR=2.258、OR=1,归因于二者的交互作用导致疾病发生的危险度为OR=1.240,故二者呈正相乘交互作用,致使疾病发生的可能性额外增加了0.240倍。和rs649053_G的主效应导致疾病发生的危险度分别是OR=1.513、OR=1,归因于二者的交互作用导致疾病发生的危险度为OR=1.364,二者呈正相乘交互作用,致使疾病发生的可能性额外增加了0.364倍。rs7525481_T和rs10903035_G存在负相加交互作用,归因于两个位点的交互作用导致疾病发生的超额相对危险度是-2.67[RERI=-2.670(-4.670,-0.670)],两因素同时存在时(CT+TT、AG+GG)发病的危险性是它们各自单独存在时危险性之和的0.389倍[S=0.389(0.267,0.568)]。2.2 与机体清除HBV能力相关的SNPs位点以HBV慢性肝病组作为病例组,HBV自然清除组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将干扰素及其受体系列的14个位点连同吸烟、饮酒、性别、年龄共18个因素引入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结果显示仅1个位点和机体清除HBV的能力有关:显性模型中IFNLR1-rs4649203AG+GG和野生型纯合体AA相比,属于危险因素(P=0.008,OR=1.344),携带AG及GG基因型的群体不易清除HBV。未发现与HBV清除能力相关的单倍体型。GMDR的方法未发现最佳交互模型。相乘交互作用结果提示rs1051393_T和rs7031048_G的主效应导致HBV持续感染的危险度均为1,归因于二者的交互作用导致疾病发生的危险度为OR=1.658,故二者呈正相乘交互作用,致使疾病发生的可能性额外增加了0.658倍。10对SNPs位点间未显示出基于相加模型的交互作用。2.3 与HBV相关性肝细胞癌(HBV-HCC)进展有关的SNPs位点以HBV-HCC为病例组,CHB及LC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将干扰素及其受体系列的14个位点连同吸烟、饮酒、性别、年龄共18个因素引入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共显性模型中有2个位点进入方程:携带rs1051393TT的个体比携带GG基因型的个体更容易由HBV慢性肝病发展为HCC(P=0.021,OR=1.497);rs7248668GA和GG相比,属于危险基因型(P=0.002,OR=1.876)。显性模型中,仅1个位点进入方程:rs7248668GA+AA和GG相比属于危险因素,有更大的可能发展为HCC(P=0.006,OR=1.720)。隐性模型中有2个位点进入方程:rs1051393TT和GG+TG比较属于危险因素:(P=0.006,OR=1.512);rs649053GG和AA+AG比较属于危险因素:(P=0.019,OR=1.421)。IFNL4基因附近的3个位点rs12971396_G,rs8113007_T和rs7248668_A构成单体域,单倍体型GTA是HBV-HCC的危险因素(P=0.0362,OR=1.440),CAG是保护性因素(P=0.0423,OR=0.721)。GMDR的方法未发现最佳交互模型。相乘交互作用结果提示rs1051393_T和rs7031048_G的主效应导致HBV-HCC发生的危险度均为1,归因于二者的交互作用导致疾病发生的危险度为OR=2.325,故二者呈正相乘交互作用,致使HCC发生的可能性额外增加了1.325倍。rs4649203_A和rs7248668_A的主效应导致HBV-HCC发生的危险度分别为OR=1、OR=1.774,归因于二者的交互作用导致疾病发生的危险度为OR=1.995,故二者呈正相乘交互作用,致使HCC发生的可能性额外增加了0.995倍。14对SNPs位点间未显示出基于相加模型的交互作用。3 氧化应激系列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HBV慢性肝病发生发展的关系3.1 与HBV慢性肝病易感性有关的SNPs位点以HBV慢性肝病组作为病例组,阴性对照组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将氧化应激系列的6个位点连同吸烟、饮酒、性别、年龄共10个因素引入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共显性模型中有3个位点进入程:突变型杂合体rs4673AG和野生型纯合体GG相比,属于危险因素(P=0.01,OR=1.412);携带rs1883112AG/GG的个体与携带AA基因型的个体相比更不易患病(P=0.011,OR=0.783;P=0.007,OR=0.672);突变型纯合体rs41303970AA和野生型纯合体GG相比,属于危险因素(P=0.027,OR=1.951)。显性模型中,有3个位点进入方程,其中保护性因素有2个:rs1883112(AG+GG)、rs1836882(TC+CC),其OR值分别为0.755、0.831;危险因素有1个:rs4673(AG+AA),其OR值为1.358。隐性模型中有3个位点进入方程:rs1883112GG和AA+AG比较属于保护性因素:OR=0.755;rs4880GG和AA+AG比较属于保护性因素:OR=0.507;携带rs41303970AA的个体比携带AG+GG的个体容易患病:OR=1.991。未发现与HBV慢性肝病易感性相关的单倍体型。GMDR结果提示rs1883112、rs1836882、rs4880、rs3017887构成的4因子模型是和HBV慢性肝病相关的最佳互作模型,按照4因子交互组合将研究对象重新划分为患病的“高危”人群和“低危”人群,“高危”人群患病的风险是“低危”人群的2.029(1.479,2.782)倍。rs1836882_A和rs1883112_T在导致HBV慢性肝病发生中存在正相乘交互作用趋势(P=0.061,OR=1.200)。15对SNPs位点间未显示出基于相加模型的交互作3.2 与机体清除HBV能力相关的SNPs位点以HBV慢性肝病组作为病例组,HBV自然清除组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将氧化应激系列的6个位点连同吸烟、饮酒、性别、年龄共10个因素引入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结果显示仅1个位点和机体清除HBV的能力有关:共显性模型中突变型杂合体CYBA-rs4673AG和野生型纯合体GG相比,属于危险因素(P=0.045,OR=1.398)。该系列另5个位点均和HBV自发清除能力无关。3.3 与HBV-HCC进展有关的SNPs位点以HBV-HCC为病例组,CHB及LC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未发现与HBV-HCC有关的SNPs位点。4 RP11-150O12.3-rs2275959T与HBV慢性肝病发生发展的关系以CHB与LC为对照组,HCC为病例组,分析rs2275959T与HBV-HCC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共显性模型下CT、TT与CC相比均为HCC易感性的危险因素(P=0.016,OR=1.427;P=0.006,OR=1.561);显性模型下CT+TT和CC相比是危险因素(P=0.005,OR=1.477)。以阴性对照组为对照组,HCC为病例组,共显性模型下该位点的TT与CC相比为HCC易感性的危险因素(P=0.003,OR=1.748);显性模型下CT+TT和CC相比是危险因素(P=0.016,OR=1.463);隐性模型下TT和CC+CT相比是危险因素(P=0.014,OR=1.459)。结论:1.干扰素及其受体系列有5个位点和HBV慢性肝病易感性有关,其中危险性SNPs有3个:IFNAR2-rs1051393T、IFNLR1-rs4649203G、IFNLR1-rs7525481T,保护性SNPs有2个:IFNLR1-rs11249006G、IFNAR2-rs122333338C。rs4649203G同时和HBV自然清除有关。IFNAR2-rs1051393T、IFNL4-rs7248668A、IFNA2-rs649053G是HBV-HCC的危险因素。2.IFNLR1基因附近的3个位点rs7525481_T,rs10903035_G和rs11249006_G构成单倍体型TAA是HBV慢性肝病的危险因素。IFNL4基因附近的3个位点rs12971396_G,rs8113007_T和rs7248668A构成的单倍体型GTA是HBV-HCC的危险因素。3.干扰素及其受体基因的SNPs存在交互作用,可能对HBV慢性肝病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4. 氧化应激系列有5个位点和HBV慢性肝病易感性有关,其中危险性SNPs有2个:CYBA-rs4673A、GCLM-rs41303970A,保护性SNPs有3个:NCF4-rs1883112G、NOX4-rs1836882C、SOD2-rs4880G。rs4673A同时和HBV自然清除有关。5. Rs2275959T与HBV-HCC的发生有关。第二部分lnc-RP11-150O12.3多态性位点rs2275959 C与mi R-6739-3p结合对肝细胞癌发生发展的影响目的:探索RP11-150O12.3多态性位点rs2275959T对HCC发生发展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1.生信分析。RNASNP数据库检索RP11-150O12.3的局部二级结构;Lnc RNASNP2数据库检索通过rs2275959位点和RP11-150O12.3结合的mi RNA及RP11-150O12.3在肝癌及癌旁组织的表达情况;UCSC数据库下载RP11-150O12.3在肝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量数据。2.细胞和组织实验验证rs2275959 C介导的RP11-150O12.3与mi R-6739-3p的海绵吸附作用。q RT-PCR检测4株肝癌细胞株及LO2肝细胞中RP11-150O12.3、mi R-6739-3p的表达量,细胞爬片荧光探针原位杂交(Fish)实验在4株细胞株中对RP11-150O12.3进行定位;q RT-PCR检测RP11-150O12.3和mi R-6739-3p在30对肝癌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量;数量性状分析肝癌组织中RP11-150O12.3、mi R-6739-3p的表达量是否会因为rs2275959基因型的不同而改变,相关性分析不同rs2275959基因型个体肿瘤组织中RP11-150O12.3与mi R-6739-3p的表达量是否具有相关性;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技术验证RP11-150O12.3及mi R-6739-3p的海绵吸附作用;最后利用q RT-PCR方法检测RP11-150O12.3与mi R-6739-3p的结合是否影响RP11-150O12.3的表达量。3.细胞和动物实验研究RP11-150O12.3对QGY7703肝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利用慢病毒包装及感染技术构建RP11-150O12.3稳定过表达及敲减的QGY7703肝癌细胞系;在体外利用MTT及克隆形成实验,在体内利用裸鼠皮下成瘤实验检测RP11-150O12.3对肝癌细胞QGY7703增殖能力的影响;利用Transwell小室法检测过表达及敲减RP11-150O12.3后QGY7703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变化;最后利用流式细胞术分析RP11-150O12.3是否影响细胞周期与细胞凋亡。结果:1.生信分析结果。RNASNP数据库检索RP11-150O12.3的局部二级结构显示,rs2275959野生型碱基C附近的序列(ACAGAACAAA)较易和其它核酸互补结合,而突变碱基U位于茎-环交界处,其下游序列(AAAUGCAUG)存在6对A-U对及3对C-G对会形成稳定的氢键,增加分子间作用力,使分子更稳定。Lnc RNASNP2数据库显示当rs2275959为野生型C时RP11-150O12.3和mi R-6739-3p有海绵吸附作用,当rs2275959突变为U时,该吸附作用会消失。Lnc RNASNP2数据库显示RP11-150O12.3在肝癌组织的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从UCSC数据库下载的原始数据支持这一结论。2.细胞和组织实验验证rs2275959 C介导的RP11-150O12.3与mi R-6739-3p的海绵吸附作用。q RT-PCR检测发现RP11-150O12.3在BEL7402、QGY7703、Hep G2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量显着高于LO2正常肝细胞(P=1.7×10-4,P=2.6×10-5,P=0.002)。Fish实验检测RP11-150O12.3在BEL7402、QGY7703、Hep3B 3株肝癌细胞及LO2正常肝细胞中的表达,均主要定位于细胞浆中。mi R-6739-3p在BEL7402、QGY7703、Hep G2、Hep3B肝癌细胞中的表达量均显着低于LO2正常肝细胞(P=0.000)。在30对新鲜肝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检测RP11-150O12.3的表达量,结果表明其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显着高于癌旁组织(Z=-3.898,P=9.7×10-5)。Rs2275959基因型不同,肝癌组织中RP11-150O12.3的表达量亦不同,从携带rs2275959CC基因型的个体(Median=1.765)到携带CT基因型的个体(Median=4.496)再到携带TT基因型的个体(Median=5.836)其表达量有逐渐升高的趋势(PCC-CT=0.348,PCC-TT=0.040)。而mi R-6739-3p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量低于癌旁组织(Z=-3.363,P=0.001)。从携带rs2275959CC基因型的个体(Median=2.848)到携带CT基因型的个体(Median=1.459)再到携带TT基因型的个体(Median=1.106)其表达量有逐渐降低的趋势(PCC-CT=0.203,PCC-TT=0.045)。携带rs2275959CC及CT基因型个体的癌组织中两种RNA的表达量呈负相关关系(rs=-0.734,P=3.5×10-4),携带TT基因型个体的癌组织中二者表达量没有相关性(rs=0.009,P=0.979)。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技术结果提示rs2275959-C能介导RP11-150O12.3与mi R-6739-3p的海绵吸附作用。q RT-PCR实验结果进一步说明这种吸附作用能够导致RP11-150O12.3表达量下降。3.细胞和动物实验研究RP11-150O12.3对QGY7703肝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本研究成功构建了过表达及敲减RP11-150O12.3的稳定细胞系。MTT实验结果显示:过表达RP11-150O12.3T的QGY7703细胞与空载质粒对照细胞(Control)相比,培养48h后增殖能力增强(P=0.04);将QGY7703细胞的RP11-150O12.3敲减后,与无关序列对照组(sh Control)相比,48h后细胞增殖能力下降(P=0.042)。过表达RP11-150O12.3T的QGY7703细胞的相对克隆形成率显着高于Control组(P=0.005),而将RP11-150O12.3敲减后,QGY7703细胞的相对克隆形成能力明显下降(P=4.26×10-4)。裸鼠成瘤实验结果显示,皮下注射过表达RP11-150O12.3T的QGY7703细胞的Balb/c小鼠其肿瘤生长速度及终重量显着高于皮下注射Control组细胞的小鼠(Pweight=0.004),皮下注射敲减RP11-150O12.3的QGY7703细胞的Balb/c小鼠其肿瘤生长速度及终重量显着低于皮下注射sh Control组细胞的小鼠(Pweight=0.011)。Transwell小室法检测RP11-150O12.3过表达或敲减后QGY7703细胞迁移与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显示,RP11-150O12.3T过表达组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均显着高于Control组(P=0.028,P=0.010),RP11-150O12.3敲减组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均显着低于sh Control组(P=0.002,P=0.024)。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结果显示:和Control组细胞相比,QGY7703细胞过表达RP11-150O12.3T后G0/G1期的比例明显下降(P=0.001),S期的比例明显升高(P=1.9×10-4),说明RP11-150O12.3T能促进细胞周期从G0/G1期向S期转变。相反,和sh Control组比较,RP11-150O12.3表达量下调的QGY7703细胞G0/G1期的比例升高(P=1.13×10-4),S期比例明显下降(P=0.049),使细胞阻滞于G0/G1期。细胞凋亡实验结果显示:和Control组细胞相比,QGY7703过表达RP11-150O12.3T后细胞凋亡比例明显降低(P=0.0011),两组细胞用5-Fu处理后这种差异更加明显(P=1.12×10-4)。相反,和sh Control组比较,RP11-150O12.3下调的QGY7703细胞凋亡比例明显增高(P=0.003),两组细胞用5-Fu处理后这种差异也有所提高(P=0.001)。结论:1.RP11-150O12.3在BEL7402、QGY7703、Hep G2肝癌细胞中的表达量高于LO2正常肝细胞,其表达位置在细胞浆。而mi R-6739-3p在BEL7402、QGY7703、Hep G2、Hep3B肝癌细胞中的表达量均低于LO2正常肝细胞。2.RP11-150O12.3在肝癌组织的表达量高于其对应的癌旁组织,从携带rs2275959CC基因型的个体到携带CT基因型的个体再到携带TT基因型的个体肝癌组织中RP11-150O12.3表达量有逐渐升高的趋势,mi R-6739-3p表达量有逐渐降低的趋势,并且mi R-6739-3p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量低于其癌旁组织。携带CC及CT基因型个体的癌组织中RP11-150O12.3和mi R-6739-3p表达量呈负相关关系。3.RP11-150O12.3与mi R-6739-3p的相互作用依赖于rs2275959C碱基且导致RP11-150O12.3的表达量下调。4.RP11-150O12.3作为一个促癌基因,在体外能促进HCC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促进细胞周期的进展,并抑制细胞凋亡;在体内能促使裸鼠成瘤。

曹晔萱[9](2020)在《中国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临床系列研究》文中指出背景:作为最常见的单基因常染色体遗传性疾病,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FH)患者以极度升高的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为特征,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的发病风险较高,发病年龄提前。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w-densitylipoprotein receptor,LDLR)、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B,APOB)和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杆菌蛋白酶/可馨 9 型(proprotein convertase subtilisin/kexin type 9,PCSK9)是目前已知最为常见的致病性基因。尽管FH增加了全球性健康负担,但FH的诊断率在世界范围内不足1%。FH国际专家共识指出基因检测是FH诊断的金标准,扩大的基因检测可能提高FH的诊断率,对于FH患者应该早期诊断和干预。尽管在世界范围内关于FH患者基因研究的文章较多,但尚未有关于极早发CAD患者FH相关基因检测的研究。因此,本研究拟评估中国极早发CAD(≤35岁)人群中FH患者的比例、临床和基因突变特征。方法:本研究连续入选105例极早发CAD(≤35岁)且血浆LDL-C≥3.4 mmol/L的患者,采用下一代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nextgenerationsequencing,NGS)对9个FH相关基因(LDLR,APOB,PCSK9,APOE,STAP1,LIPA,LDLRAP1,ABCG5/8)进行全外显子测序,对突变位点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功能预测,确定突变位点的致病性,并对未报道过的突变位点进行Sanger测序验证。同时还对入选的患者采用荷兰临床血脂网络标准(Dutch Lipid Clinc Network,DLCN)和西蒙标准(Simon Broom,SB)进行诊断。结果:(1)在105例极早发CAD(≤35岁)的患者中,经遗传学分析确认的FH相关基因致病性突变的比例为38.1%(N=40),其中LDLR基因突变位点为15个,APOB基因突变位点为7个,PCSK9基因突变位点为2个,STAP1基因突变位点为1个,LDLR纯合子4名,复合型杂合子11名;(2)根据不同基因突变情况对血浆LDL-C水平进行分析,发现携带FH相关基因致病性突变的患者,尤其是纯合子患者,具有显着升高的血浆LDL-C水平;(3)根据DLCN诊断标准,有28(26.7%)例患者被诊断为可能性大和确诊的FH,而根据SB标准仅有将18(17.1%)例患者被诊断为可能和确诊的FH;(4)在40例携带FH相关基因致病性突变的患者中,根据DLCN标准有17(42.5%)例患者诊断为非FH,根据SB标准有25例患者诊断为非FH;(5)在本研究中,用于预测FH相关基因致病性突变的最佳LDL-C阈值为 4.56 mmol/L。结论:本研究通过对中国极早发CAD(≤35岁)人群的研究,发现FH是极早发CAD患者的常见致病原因,其中有38.1%的患者携带FH相关基因致病性突变,预测FH基因致病性突变的最佳LDL-C阈值为4.56 mmol/L。临床诊断标准的漏诊率约为42.5%-62.5%,这表明扩大的基因检测可以促进极早发CAD人群FH的诊断。背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rteri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是目前危险人类健康的最重要的疾病之一,其主要病理学基础为血脂沉积导致全身动脉血管粥样硬化(arteriosclerosis,AS)斑块形成,根据累及部位的不同分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和周围血管性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disorder,PAD)。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杆菌蛋白酶/可馨9型(proprotein convertase substilisin/kexin type 9,PCSK9)已被证实为参与胆固醇代谢调节的重要蛋白之一,越来越多的研究指出在一般人群中它与CAD的发生发展有关。脂蛋白(a)[lipoprotein(a),Lp(a)]是一种类似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的特殊大分子脂蛋白,有促进冠状动脉AS斑块形成的作用,随着对Lp(a)认识的加深其已成为心血管与血脂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FH)是常见的遗传性高脂血症之一,其主要的特点是极度升高的血浆LDL-C和早发CAD。研究发现FH患者血浆PCSK9和Lp(a)远高于普通人群,且二者与血浆LDL-C水平关系密切。在一般人群中,PCSK9和Lp(a)血浆水平与ASCVD的关系已得到广泛研究,但在FH患者中这两者与ASCVD的存在,以及不同部位AS病变的关系尚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拟分析在FH患者中,血浆PCSK9和Lp(a)水平是否可作为ASCVD的危险因子,以及二者与不同部位AS斑块的关系。方法:使用荷兰临床脂质网络(Dutch Lipid Clinc Network,DLCN)标准对患者进行诊断,经下一代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对9个FH相关基因(LDLR,APOB,PCSK9,APOE,STAP1,LIPA,LDLRAP1,ABCG5/8)进行检测分析,纳入DLCN总分大于6分的杂合型FH(heterozygous FH,HeFH)患者。使用冠状动脉造影、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以及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患者血管AS斑块进行检查。使用Gensini评分和Crouse评分评估冠状动脉和颈动脉的AS斑块的严重程度。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血浆PCSK9浓度,使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浆Lp(a)浓度,评价二者与FH患者ASCVD的存在以及不同部位AS病变的关系。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51例HeFH患者,其中男性88名(58.3%),平均年龄为47.2岁。血浆PCSK9和Lp(a)呈现偏态分布,并且发现它们之间有正相关关系。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的有151人,其中有55人接受了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无AS斑块组相比,检测出冠状动脉和颈动脉AS斑块的HeFH患者血浆PCSK9水平明显更高,而PCSK9在是否检测出股动脉AS斑块的两组中没有发现差异。检测出冠状动脉AS斑块的HeFH患者血浆Lp(a)水平显着升高,而在是否检测出颈动脉或股动脉AS斑块的两组中无统计学差异。相关性分析显示PCSK9和Lp(a)浓度升高的HeFH患者中,ASCVD的患病率和AS斑块的严重程度也显着升高。多元回归分析表明,血浆PCSK9与CAD和PAD独立相关,而Lp(a)仅与CAD相关。结论:HeFH患者中血浆PCSK9浓度的升高可作为CAD和PAD的风险预测因子,而血浆Lp(a)仅是HeFH患者CAD的风险标志物,这一结果强调了不同部位动脉AS斑块的形成机制有差异,提示PCSK9和Lp(a)水平在不同ASCVD中起到的作用不同,PCSK9相比于Lp(a)可能是更好的ASCVD预测因子。背景:作为最常见的单基因常染色体家系遗传性疾病,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FH)患者以极度升高的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为特征,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的发病风险较高。相比于一般人群,未经治疗的FH患者经历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cardiovascularevents,MACEs)的风险显着增加。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杆菌蛋白酶/可馨 9 型(proproteinconvertase substilisin/kexintype 9,PCSK9)已被证实为参与胆固醇代谢调节的重要蛋白之一,且PCSK9基因突变是造成FH的原因之一。在普通人群中,PCSK9血浆水平与CAD的关系已得到广泛研究,越来越多的研究指出它与动脉粥样硬化(arteriosclerosis,AS)的发生发展有关且可作为CAD治疗的靶标之一。此外,血浆PCSK9水平也被发现可以作为普通人群MACEs的预测因子。近年来的研究发现FH患者血浆PCSK9水平远高于普通人群,且血浆PCSK9水平与FH的临床表型严重程度有关。考虑到FH患者MACEs的风险更高、程度更严重,因此寻找风险预测因子、早期识别MACEs高风险人群以启动早期诊断和治疗,以改善FH患者预后是十分关键的。血浆PCSK9水平是否与FH患者MACEs相关目前尚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拟分析在FH患者中,血浆PCSK9是否可作为FH患者未来MACEs的风险预测因子。方法:使用荷兰临床脂质网络(Dutch Lipid Clinc Network,DLCN)标准对患者进行诊断,经下一代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nextgenerationsequencing,NGS)对9个FH 相关基因(LDLR,APOB,PCSK9,APOE,STAP1,LIPA,LDLRAP1,ABCG5/8)进行检测分析,纳入DLCN总分大于6分的杂合型FH(heterozygous FH,HeFH)患者。使用冠状动脉增强CT和冠状动脉造影对患者冠状动脉血管进行检查。使用钙化积分(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 score,CACS)和 Gensini 评分来评估冠状动脉钙化和狭窄的严重程度。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血浆PCSK9浓度。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用于计算血浆PCSK9水平与CACS和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用于计算血浆PCSK9水平与MACEs的相关性,并计算风险比值(hazard ratios,HR)和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s,CI)。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38例HeFH患者,其中男性198名(58.6%),平均年龄为49.4±11.4岁。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表明血浆PCSK9水平与CACS呈独立的正相关(β=0.449,p<0.001),与 Gensini 评分也呈正相关(β=0.435,p=0.014)。平均随访期长为3年,这期间记录到33例(9.8%)MACEs。发生MACEs的HeFH患者相比于未发生MACEs的患者血浆PCSK9水平显着升高[332.47(294.74-448.96)vs.311.89(246.73-386.61),p=0.038]。将血浆PCSK9水平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并分为三分位,Kaplan-Meier曲线分析观察到,PCSK9最高分位的患者无事件生存期相比于最低分位的患者较低(Log-Rank p=0.0017)。在校正了多种混杂因素后,PCSK9水平与MACEs独立正相关,PCSK9水平的最高分位比最低分位的HR为3.70,95%CI为1.16-11.82。当以连续性变量分析PCSK9水平时,PCSK9水平仍与MACEs独立正相关,PCSK9每升高一标准差时,MACEs风险升高86%(HR:1.86,95%CI:1.31-2.65)。根据常见的MACEs风险预测因子建立Cox预测模型,当将PCSK9加入到这一模型中时,显着提升了重分类改善指标(net reclassification)和综合判别改善指数(integrated discrimination)。结论:HeFH患者中血浆PCSK9浓度与冠状动脉CACS和Gensini评分呈独立的正相关,且无论以连续性变量或分类变量分析,PCSK9水平均可作为HeFH患者未来MACEs的风险预测因子,这一结果提示PCSK9浓度的测量可能有助于HeFH患者心血管事件的识别和风险分层。

张玥[10](2019)在《福建地区药物性肝损伤患者NAGPA、TCF4基因多态性研究与病理分析》文中指出一、NAGPA、TCF4基因多态性与福建地区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的相关性分析目的:探讨NAGPA rs7188856位点、TCF4 rs9955026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福建地区药物性肝损伤(DILI)发生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以109例福建籍DILI患者和120例福建籍健康人群为研究对象。采用直接测序法对NAGPA基因rs7188856、TCF4基因rs9955026 SNPs进行检测,计算上述位点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检验基因型在对照人群中分布是否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对所检出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进行关联分析;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各基因型与DILI发生的相关性。结果:1、对照人群NAGPA rs7188856位点基因型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χ2=0.925,P=0.34)。2、NAGPA rs7188856 位点和 TCF4 rs9955026 位点均检出2个等位基因A、G和3个基因型AA、AG、GG,NAGPA rs7188856位点基因多态性与DILI的发生相关,携带等位基因A的人群发生DILI的风险增加(P=0.019,OR=1.821);TCF4 rs9955026位点的等位基因多态性在病例组和对照人群中无统计学差异(P=0.107)。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调整性别年龄因素后,发现NAGPA rs7188856位点携带AA/AG基因型的人群发生DILI的风险增加(P=0.009,OR=2.170),偏离H-W平衡的TCF4 rs9955026位点通过校正后,突变基因型AG/GG与野生基因型AA相比发生DILI的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5%CI 0.908-2.595)。4、病例组 NAGPA rs7188856 位点和 TCF4 rs9955026位点野生基因型与突变基因型在DILI的临床分型、严重程度分级及药物种类间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NAGPA rs7188856位点基因多态性与福建地区DILI的发生相关,等位基因A为发生DILI的易感等位基因,携带等位基因A的个体发生DILI的风险有可能增加;2、TCF4 rs9955026位点基因多态性与中国福建地区DILI的发生无明显关联。二、56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肝组织病理学特征分析目的:探讨DILI的肝组织病理学特征及其病理类型与临床分型的一致性。方法:从我院病理科收集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行肝脏穿刺活检病理诊断为“药物性肝损伤”、“药物性肝炎”、“药物性肝损害”且临床RUCAM评分≥6分的病例。分析入选患者的一般情况,肝组织病理学特征,不同药物种类所致DILI的主要病理学表现,以及DILI病理类型与临床分型的一致性。结果:1、56例DILI肝组织活检患者中,男性34人,女性22人,平均年龄(46.27±16.00)岁,引起DILI的前3类药物依次为中草药、抗感染类药以及抗排斥药。2、临床分型:肝细胞损伤型占34例(60.71%),胆汁淤积型14例(25.00%),混合型8例(14.29%)。3、56例DILI患者肝组织病理学特征:以肝小叶病变为主,部分较严重的病例合并汇管区病变。肝小叶主要表现为肝细胞水肿变性、大泡/小泡性脂肪变性、肝细胞/毛细胆管淤胆、中央静脉周围肝细胞点/灶状坏死、融合坏死、桥接坏死,肝窦内库否细胞增生;汇管区主要表现为汇管区炎、和/或伴有纤维组织增生(纤维间隔/桥接纤维/弓形纤维形成);炎症细胞以淋巴/单核为主,其次为嗜酸性粒细胞。4、几类常见药物所致DILI的肝组织主要病理学表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DILI肝组织病理学类型:混合型占27例(48.22%),肝细胞损伤型25例(44.64%),胆汁淤积型4例(7.14%)。混合型主要表现为肝细胞浊肿变性、羽毛样变性、点/灶状坏死、肝细胞/毛细胆管淤胆,小叶间胆管损伤及细胆管增生;肝细胞损伤型以肝小叶炎为主,主要表现为肝细胞水肿及脂肪变性、点/灶状坏死,以中央静脉周围肝细胞坏死多见;胆汁淤积型肝细胞损伤较轻,以肝细胞浊肿变性为主,主要为毛细胆管淤胆,可见小叶间胆管内胆栓形成。6、56例DILI患者肝组织病理学类型与临床分型一致性比较Kappa值为0.22](P<0.05),Kappa值<0.4,两种分型方法一致性较差,但因混合型损伤模式在肝组织病理学分类中更为常见,进一步分析后,发现两种分型方法精确匹配率为50.00%,近似匹配率为44.64%,总计共94.64%的DILI患者肝组织病理学类型与临床分型达到精确或近似匹配。结论:1、本中心引起DILI最常见的药物为中草药,最常见的临床分型为肝细胞型;2、DILI肝组织病理学表现主要为肝小叶肝细胞变性、坏死,以中央静脉周围肝细胞坏死/炎症为多见,部分较严重的病例伴有汇管区炎、和/或伴有纤维组织增生、纤维间隔/桥接纤维形成;3、本研究DILI的肝组织病理学类型以混合型最多见,与临床分型比较,两种分型方法一致性较差,用近似匹配的方法进一步分析后,两种分型方法精确或近似匹配程度高。

二、临床病例的TTV遗传变体分析——特别是与肝损害的关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临床病例的TTV遗传变体分析——特别是与肝损害的关联(论文提纲范文)

(2)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体质分布及其与ABC转运蛋白SNP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综述一 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综述二 中医对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认识
前言
研究一 ABC转运蛋白基因多态性与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相关性研究
    1 研究对象及病例来源
    2 病例选择标准
    3 研究方法
    4 结果
    5 讨论
    6 小结
研究二 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研究
    1 研究对象及病例来源
    2 病例选择标准
    3 研究方法
    4 结果
    5 讨论
    6 小结
研究三 ATDILI患者易感体质与ABC转运蛋白SNP相关性研究
    1 研究对象及数据来源
    2 研究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3)利伐沙班在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的群体药动学和药效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HP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利伐沙班的浓度
    1.1 材料
        1.1.1 药品与试剂
        1.1.2 仪器与设备
    1.2 方法
        1.2.1 色谱和质谱条件
        1.2.2 溶液配置及血浆样品的制备
        1.2.3 血浆样品处理
        1.2.4 专属性考察
        1.2.5 标准曲线与定量下限
        1.2.6 精密度和准确度
        1.2.7 基质效应和提取回收率
        1.2.8 稳定性考察
        1.2.9 临床患者血药浓度测定
    1.3 结果
        1.3.1 专属性考察
        1.3.2 标准曲线与定量下限
        1.3.3 精密度与准确度
        1.3.4 基质效应与提取回收率
        1.3.5 稳定性考察
        1.3.6 服用利伐沙班患者血药浓度结果
    1.4 讨论
    1.5 结论
第二部分 Mass ARRAY SNP基因分型技术测定利伐沙班代谢酶/转运体的基因多态性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仪器与试剂
        2.1.2 血样采集
        2.1.3 Massarray SNP分型实验流程
        2.1.4 遗传平衡分析
    2.2 结果
        2.2.1 基因位点测序结果
        2.2.2 遗传平衡分析
    2.3 讨论
    2.4 结论
第三部分 抗Xa试验检测利伐沙班的抗Xa活性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仪器与试剂
        3.1.2 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3.4 结论
第四部分 建立利伐沙班在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的群体药动学和药效学模型
    4.1 材料和方法
        4.1.1 研究对象
        4.1.2 给药方案、血药浓度、基因多态性和抗Xa活性的测定
        4.1.3 群体药动学与药效学分析
        4.1.3.1 结构模型
        4.1.3.2 随机效应模型
        4.1.3.3 协变量模型
        4.1.3.4 固定效应筛选方法
        4.1.3.5 模型评价方法
        4.1.3.6 PK/PD分析
        4.1.3.7 分析软件
    4.2 结果
        4.2.1 临床基本资料
        4.2.2 基础模型及评价
        4.2.3 协变量选择
        4.2.3.1 图示法
        4.2.3.2 协变量筛选与剔除
        4.2.4 最终模型评价
        4.2.5 PK/PD分析结果
    4.3 讨论
    4.4 结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新型口服抗凝药的药物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4)痰湿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舌苔及肠道菌群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西医学认识NAFLD
        1.1 NAFLD的诊断
        1.2 NAFLD发病机制
    2.中医学认识NAFLD
        2.1 NAFLD中医病名
        2.2 NAFLD病因病机
    3.NAFLD与菌群相关性
        3.1.NAFLD患者与健康人肠道菌群分析
        3.2.NAFLD与菌群失调
    4.基因表达影响菌群多样性
    5.体质与基因表达的相关性
第二章 临床研究
    1.研究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中医体质分型标准
        1.4 纳排标准
    2.资料收集
        2.1 基本资料
        2.2 生化指标收集
        2.2.1 粪便样本采集
        2.2.2 舌象样本采集
        2.3 实验所用试剂设备
    3.实验方法
        3.1 口腔拭子DNA提取方法
        3.2 粪便DNA提取方法
        3.3 16S rRNA全长建库技术
        3.4 统计方法
    4.结果
        4.1 体质分布
        4.2 一般情况
        4.2.1 身体成分
        4.2.2 合并疾病及生化指标
        4.3 NAFLD患者舌象特点
        4.4 NAFLD患者舌苔及肠道菌群特点
        4.4.1 NAFLD菌群结构
        4.4.2 痰湿体质患者菌群分析
第三章 讨论
    1.NAFLD患者体质多为痰湿质
    2.NAFLD患者代谢紊乱风险增高
    3.菌群失调作用于NAFLD发生发展
第四章 结语
    1.结论
    2.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文献综述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中医体质学说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2 研究使用调查表
    2.1 九种体调查表
致谢

(5)泻火祛痰平亢方联合甲巯咪唑治疗Graves病痰火内扰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脱落和剔除标准
    2 研究方案
        2.1 病例分组
        2.2 治疗方法
        2.3 观察时间
        2.4 观察指标
        2.5 疗效评定标准
        2.6 安全性评价标准
    3 统计学方法
    4 临床资料分析
        4.1 一般情况
        4.2 两组治疗前各指标比较
    5 治疗结果分析
        5.1 甲状腺相关激素比较
        5.2 两组患者TRAb变化情况
        5.3 两组患者不同时期MMI(mg)药量比较
        5.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5.5 两组中医症候总积分比较
        5.6 两组中医症候单项积分比较
        5.7 安全性比较
讨论
    1 抗甲状腺药物(Antithyroid drugs,ATD)的选择
    2 导师治疗GD的经验
        2.1 明确疾病分期
        2.2 强调中西结合
        2.3 重视愈后调护
    3 泻火祛痰平亢方的中医理论依据
        3.1 病因病机
        3.2 泻火祛痰平亢方的组方分析
    4 药物现代药理研究
    5 临床疗效分析
        5.1 对甲状腺功能方面(FT3、FT4、TSH)的影响
        5.2 对TRAb的影响
        5.3 对临床疗效的影响
        5.4 对MMI药量的影响
        5.5 对中医疗效的影响
        5.6 安全性评价
    6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综述一 Graves病的西医研究进展
        1 概念
        2 病因及发病机制
        2.1 免疫相关
        2.2 遗传相关
        2.3 环境相关
        3 治疗
        3.1 药物治疗
        3.2 ~(131)I治疗
        3.3 手术治疗
    综述二 中医对Graves病的研究进展
        1 病名
        2 病因
        2.1 情志因素
        2.2 饮食水土因素
        2.3 体质因素
        3 病机
        4 治疗
        4.1 自拟方治疗
        4.2 中西医结合治疗
        4.3 针刺治疗
        4.4 中药外敷
        4.5 耳穴疗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中国北方男性酒依赖患者与基因GRIK1、KLB、AUTS2和GRM8及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脂肪酸氧化障碍筛查与致病基因突变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脂肪酸氧化障碍的串联质谱筛查
    1.1 对象和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筛查标本的采集与递送
        1.1.3 实验原理
        1.1.4 实验过程
        1.1.5 结果处理
        1.1.6 检测指标
        1.1.7 脂肪酸氧化障碍的筛查病种
        1.1.8 疾病诊断
    1.2 结果
        1.2.1 筛查率
        1.2.2 行政区内助产机构筛查率
        1.2.3 性别分布
        1.2.4 初筛阳性和确诊
        1.2.5 召回率
        1.2.6 孕产高危因素与初筛阳性
        1.2.7 阳性检出率、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
    1.3 讨论
        1.3.1 串联质谱在脂肪酸氧化障碍筛查中的应用
        1.3.2 串联质谱遗传代谢病筛查率
        1.3.3 脂肪酸氧化障碍发病率
        1.3.4 召回率
        1.3.5 高危儿筛查情况
        1.3.6 筛查评价
    1.4 小结
二、脂肪酸氧化障碍基因突变研究
    2.1 对象和方法
        2.1.1 基因检测对象
        2.1.2 标本采集和运送
        2.1.3 基因面板的设计
        2.1.4 DNA提取,靶标区域捕获和下一代测序
        2.1.5 数据过滤和功能注释
        2.1.6 突变和基因型解释
        2.1.7 Sanger测序
        2.1.8 脂肪酸氧化障碍疾病诊断
        2.1.9 治疗与随访
    2.2 结果
        2.2.1 脂肪酸氧化障碍基因诊断结果
        2.2.2 天津地区脂肪酸氧化障碍致病基因突变位点
        2.2.3 脂肪酸氧化障碍患者治疗和随访
        2.2.4 通过TNGS检出的其它疾病基因携带情况
    2.3 讨论
        2.3.1 靶向二代基因测序的应用
        2.3.2 原发性肉碱缺乏症
        2.3.3 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
        2.3.4 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
        2.3.5 极长链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
        2.3.6 肉碱棕榈酰转移酶Ⅰ缺乏症
        2.3.7 肉碱棕榈酰转移酶Ⅱ缺乏症
        2.3.8 多种酰基辅A脱氢酶缺乏症
        2.3.9 异丁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
    2.4 小结
全文结论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综述 先天性肉碱代谢障碍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候选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HBV慢性肝病发生发展的关联性分析及其生物学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引言
第一部分 候选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交互作用与HBV慢性肝病发生发展的关联性分析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lnc-RP11-150O12.3多态性位点rs2275959 C与 miR-6739-3p结合对肝细胞癌发生发展的影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宿主基因多态性对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易感性及疾病进展的影响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中国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临床系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第一部分 极早发冠心病患者中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基因检测与临床研究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浆PCSK9和Lp(a)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不同关系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血浆PCSK9与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心血管事件关系的探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PCSK9抑制剂的现状与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简历
博士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文章
致谢

(10)福建地区药物性肝损伤患者NAGPA、TCF4基因多态性研究与病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部分 NAGPA、TCF4基因多态性与福建地区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的相关性分析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主要试剂及仪器
        2.3 实验方法
        2.4 NAGPA、TCF4基因多态性位点选择
        2.5 基因测序
        2.6 统计学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1 研究对象基本特征
        3.2 基因组DNA质控
        3.3 基因测序结果
        3.4 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检验
        3.5 基因测序结果分析
        3.6 基因多态性与DILI临床指标相关性分析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56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肝组织病理学特征分析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数据处理和统计学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1 患者筛选流程图
        3.2 一般资料
        3.3 主要临床表现
        3.4 不同临床分型血清学指标比较
        3.5 引起DILI的药物种类
        3.6 病理学特征
        3.7 几类常见药物肝组织主要病理学特点比较
        3.8 病理类型与临床分型的比较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英文缩略词表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四、临床病例的TTV遗传变体分析——特别是与肝损害的关联(论文参考文献)

  • [1]NUDT15基因多态性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中6-MP毒性相关性的Meta分析[D]. 梁麟龙. 南华大学, 2021
  • [2]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体质分布及其与ABC转运蛋白SNP相关性研究[D]. 李玲.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利伐沙班在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的群体药动学和药效学研究[D]. 吴婷婷. 福建医科大学, 2021
  • [4]痰湿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舌苔及肠道菌群特征研究[D]. 朱绘.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5]泻火祛痰平亢方联合甲巯咪唑治疗Graves病痰火内扰证的临床观察[D]. 倪帆.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中国北方男性酒依赖患者与基因GRIK1、KLB、AUTS2和GRM8及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D]. 黄佩佩. 济宁医学院, 2020(01)
  • [7]脂肪酸氧化障碍筛查与致病基因突变探讨[D]. 王舒婷.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8]候选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HBV慢性肝病发生发展的关联性分析及其生物学功能研究[D]. 马宁. 河北医科大学, 2020(01)
  • [9]中国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临床系列研究[D]. 曹晔萱.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10]福建地区药物性肝损伤患者NAGPA、TCF4基因多态性研究与病理分析[D]. 张玥. 厦门大学, 2019(01)

标签:;  ;  ;  ;  

临床病例中 TTV 遗传变异分析——特别是与肝损伤的关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