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到底有多少地雷?

“新经济”到底有多少地雷?

一、“新经济”的地雷有哪几颗(论文文献综述)

原梓轩[1](2021)在《台湾纪实摄影新面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余丽[2](2021)在《技术、市场与文化复合性的形成:清代以来丹江地区的族群互动》文中认为

张嘉凌[3](2019)在《农村基层党建中的精英吸纳与塑造研究 ——基于西沟村精英群体的深度调查》文中研究说明乡村精英是乡村治理的关键要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治理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农业农村取得前所未有的发展;同时,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市场化程度的加深,造成乡村精英大量外流,也瓦解了乡村内生精英的能力。精英的缺失破坏了内生乡村治理机制,使得乡村治理陷入困境。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提出了“治理有效”的要求。乡村的有效治理需要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而群众力量的激发关键在于培育新的乡村精英。如何在党的领导下,吸纳与塑造新的乡村精英,激活乡村内生动力,是当前乡村治理面临的重大问题,亟需从既有的实践中汲取经验,破解难题。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共产党为了改造农村基层社会,成功吸纳并塑造了大批乡村精英替代传统乡绅,在组织和动员农民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本文在实地调查基础上,以西沟村为个案,以农村基层党建为演进脉络,以乡村精英吸纳与塑造为主线,从政党、精英与群众的互动关系着手,分析普通农民如何被动员加入基层党组织,进而培育成乡村精英的?荒凉闭塞的山村又为什么能够涌现出精英群体并带动整个村庄发展的?挖掘乡村精英吸纳与塑造的内在机理,揭示政党、国家、群众与精英塑造之间的关联性,为促进乡村治理有效提供有益借鉴。本文包括导论、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导论提出本文的研究主题,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重点对已有研究进行评述、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交待研究思路与结构、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正文部分由五个章节的内容构成,以乡村精英吸纳与塑造为主线,分析政党下乡、建设、巩固与发展中如何实现乡村精英的吸纳、培育、示范与塑造。第一章主要以政党下乡重建乡村社会秩序为背景,从政党下乡前群众在恶劣村落环境中的生存性集体行动出发,分析了群众普遍产生的精英需求和权威依赖。在政党下乡后,基层党组织吸纳了群众中的权威人物,这些人通过党组织吸纳替代了传统乡绅成为新的乡村精英,并进入乡村治理体系,其价值取向和职能也发生了相应转变。第二章主要从外部力量和内生动力两个角度,分三个主体论述了农村基层党建中的精英培育。国家通过政策推行过程实现乡村精英组织化,驻村干部通过先进性教育培育乡村精英,乡村精英通过自我形塑在群众中发挥带头作用、骨干作用和桥梁作用。第三章主要从国家、村庄和群众三个层面分析了党组织巩固中的精英示范机制,国家层面自上而下的精英宣传、乡村层面自下而上的精英带动以及群众层面的精英依赖,三者共同增强了乡村精英的权威性和引领性。第四章主要从党组织、精英和群众互动的视角阐述了党组织发展中的精英塑造与群体效应。党组织、精英和群众的良性互动造就了令人惊叹的精英群体,促进了乡村治理的发展。第五章主要从近年来精英流失与权力化带来的乡村治理困境出发,剖析了农村基层党组织为了适应新情况不断进行自我调适、增强整合能力的具体做法,提出了保护乡村精英的生长环境、夯实乡村精英的民意基础、促进乡村精英的自我提升的对策建议。在对西沟的个案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得出以下几点结论:精英产生是乡村内生与党组织吸纳共同作用的结果,融先进性与群众性于一体是精英塑造的关键,党的价值准则和目标追求是发挥乡村精英示范引领功能的保证,精英塑造作为基层党建的重要内容促成了精英的群体式涌现。在本文研究基础上,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思考,在利益和价值多元背景下,基层党组织如何创新吸纳方式,提升整合能力,使更多的精英在党的引领下参与乡村治理。同时,如何在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背景下,通过国家和社会的共同作用,保护乡村社会土壤,有效培育和塑造乡村精英,进而更好地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实现乡村治理有效。

王曲舒[4](2019)在《异业联盟组合构建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理论与实证》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产业间技术融合的加速与不同行业市场间重叠的程度增加,行业内的企业协作与产业链内的协作难以适应快速迭代的行业变革,越来越多的企业与行业外伙伴同时构建了多个异业联盟关系,以实现异质性能力要素的整合、应对变革甚至领导变革。为了对异业联盟关系进行整体性、系统性的研究与考察,这些以焦点企业为中心的所有跨行业协作关系的集合被称之为“异业联盟组合”。在这种独特的网状组织形式下,企业能与各类差异性能力要素的拥有者建立联结,并且与各个行业成员企业之间的复杂协作结构会影响异业联盟组合的整体创新绩效与价值创造,使之超出所有单边异业联盟价值的总和。由此,在行业边界逐渐模糊的背景下,企业如何成功实施跨行业协作,并构建高创新绩效的异业联盟组合成为学者与实践者共同关注的热点。为了对这一问题进行解答,论文首先对现有的异业联盟研究进行了综述。国外对异业联盟的研究始于二十一世纪初期,而本土的相关研究则起步较晚。基于对近十多年国内外异业联盟研究的梳理,将相关文献按照异业联盟概念内涵、成因、伙伴选择、联盟治理以及多重效应等方面依次进行归纳与分析。基于现有研究的不足,本文将研究问题“企业如何构建高创新绩效异业联盟组合?”分解为以下五个子研究问题进行分别的研究与回答。(1)同时关注知识端与交易端要素,企业的跨行业协作模式如何进行划分?(2)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企业如何在不同阶段根据内外部因素匹配相适应的跨行业协作模式,以持续构建其异业联盟组合并获取竞争优势?(3)异业联盟组合的构成特征具体可细分为哪些维度?(4)以权变的视角,有哪些内外部因素影响了企业异业联盟组合的构建,并使这些异业联盟组合在构成特征上显现差异?(5)不同构成特征的异业联盟组合对焦点企业的创新绩效影响几何?为了对子研究问题进行解答,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上述问题的研究。(1)使用案例研究方法,建立了企业构建高创新绩效异业联盟组合的动态过程模型。在第四章节的研究中,采用了纵向嵌套式案例分析方法,关注企业构建高创新绩效异业联盟组合的长期动态过程,采用“组合”与“共创”逻辑而非以往研究所采用的“单向学习”逻辑,选择企业业务层面的偏微观视角,对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依靠跨行业协作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历程进行剖析。以企业基因理论为指导,对天弘基金多阶段的跨行业创新进行多维度观察,构建了企业进行跨行业创新的动态过程模型,归纳并区分了"能力要素重组"与"能力要素强化"两种基本的跨行业创新模式以及它们的动态驱动机制与反馈机制。(2)根据上述动态过程模型,构建并检验了焦点企业配合力对创新绩效影响的理论模型。基于案例研究的结论,并参考以往研究的观点,使用样本统计分析方法深入解析了配合力对焦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与作用机制。引入网络异质性,将异业联盟组合划分为结构维度、关系维度和伙伴维度进行观察。在分析配合力三个维度对焦点企业异业联盟组合构建影响关系的基础上,打开了异业联盟组合创新机制的黑箱,建立了包含多元中介效应与环境调节效应的理论模型,指出异业联盟组合多样性和异业联盟组合规模是配合力作用于焦点企业创新绩效的关键中介变量。由此,在较大程度上回答了“焦点企业如何构建高创新绩效异业联盟组合?”这一问题,为企业有效建立、配置与管理异业联盟组合,并借此获取创新绩效的提升提供重要参考。(3)阐释了在竞争环境的调节作用下,配合力对焦点企业异业联盟组合构建的影响机制。基于现有研究与文献资料的总结归纳,研究发现权变视角下企业异业联盟组合的构建行为受到的关注较少。本研究对此进行了观察,并发现配合力对异业联盟组合多样性和异业联盟组合规模的作用效果,会受到环境因素(竞争环境)的调节作用而呈现出差异。因此,本文将竞争环境作为调节变量,考察配合力对异业联盟组合构建(多样性与规模)的影响。研究显示,竞争环境影响了企业依据其配合力构建异业联盟组合的意愿强度,该结果对于社会网络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深度与广度进行了一定的拓展,也为企业在不同环境情境中采取相匹配的跨行业协作方式贡献了新的管理思路与理念。通过基于质性数据的理论构建与基于大样本数据的理论检验,本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有这几点。(1)“能力要素重组”与“能力要素强化”是企业跨行业创新的两种基本模式。该两种模式均促使企业现有业务的单个或多个能力要素发生变异以适应最新的环境。使用能力要素重组模式时,案例企业将自身业务与目标行业中企业的业务在能力要素层面上进行重组,以组成新的优势业务并帮助企业获取杂交优势。使用能力要素强化模式时,案例企业招募其他行业领域中的专家对自身现有业务进行改造升级,以优化成为难以被模仿的新型业务并帮助企业获取杂交优势。(2)配合力是驱动企业构建异业联盟组合的内在因素,也是焦点企业凭借异业联盟组合获取创新绩效提升的能力依托。研究将“配合力”这一生物遗传学中的概念借鉴式地引入企业基因理论,并将其界定为“企业在跨行业协作过程中对其基因进行有效变异并获取杂交优势的能力,也就是企业有目的地借助行业外对象(企业或专家)重组、强化、变更其企业基因的能力”。根据案例企业的纵向发展历程,研究进一步归纳了“配合力”的三个子维度:跨界规划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与创意构想能力。随着异业联盟组合规模的扩张、联结结构的复杂性提升及其成员多样性的增加,焦点企业在对其进行组织和协调的过程中会产生各式各样的管理任务。也即是,企业不仅需要经营好多个单边跨行业协作关系,还需要从整体的视角对异业联盟组合进行系统地管理。具体而言,一方面,焦点企业需要对异业联盟组合中数量繁多的差异性能力要素进行识别、重组与商业化利用;另一方面,焦点企业需要立足于整体异业联盟网络,从全局和组合的视角调节各个跨行业协作关系之间的文化冲突、利益冲突与资源争夺,并充分发挥异业联盟组合中的协同作用。因此,焦点企业要构建高创新绩效的异业联盟组合,就需要具备发展和管理数个跨行业协作关系的高阶能力,即配合力。(3)高创新绩效异业联盟组合的构建是一个动态过程。研究发现焦点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应根据自身配合力水平与竞争环境的不同,灵活选择相应的跨行业创新模式,并在创新过程中获取跨界能力的提升,从而在长期形成“能力&环境→创新模式→绩效提升→能力提升&环境变化”的动态演进过程。从与其他企业协作进行较为简单的交易型能力要素重组,到更为高级的“交易型能力要素+知识型能力要素”重组,最后演变为对配合力要求最高的能力要素变异模式。在这一过程中,企业的创新任务越来越复杂,企业与行业外对象(企业或专家)的业务与知识结合程度越来越深,对企业自身的经验与技术积累要求越来越高,企业获取的杂交优势也越来越大,且难以被模仿。(4)在外部环境特性(竞争环境)的正向调节作用下,企业更愿意依据其配合力构建规模更大、多样性程度更高的异业联盟组合。在企业处于竞争压力较低的环境时,市场机会多,制度压力小,焦点企业处于相对稳定和可预测的发展环境中,这就降低了焦点企业对行业外发展机遇的依赖,焦点企业在异业联盟组合中进一步拓展协作伙伴数量与多样性的行动动机在很大程度上被减弱,甚至可能会由于损耗过多的企业注意力、提升管理成本与占用现有业务发展所需的资源而变为焦点企业的负担。相反,当竞争环境宽松程度较低时,焦点企业从环境中能获取的发展有限,因此亟需与行业外具有异质性资源的企业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以探索新的发展路径。由此,企业势必进一步建设其异业联盟组合,扩充组合规模的同时也进一步提升异业联盟组合的多样性,进而提升企业创新绩效。

唐明华[5](2016)在《海耕——一个农耕民族的沧浪之歌》文中研究指明公元1894年9月17日,当北洋水师的战舰在晨曦中醒来的时候,四十五岁的致远舰管带邓世昌迎来人生最后一个生日。天公作美,风和日丽,邓世昌像往常一样巡阅完毕,他手扶舷栏,引颈眺望,恍惚中,耳边响起四女小婷嫩嫩的声音:等爹爹生日的时候,我给您唱好听的歌儿。一缕淡淡笑影从邓管带的眼波里溢出,绽成深秋里一朵盛开的墨菊。就在这时,号角响了。十二时许,中日两国舰队在鸭绿江口外的黄海迎头相撞。顿时,阴风怒号,樯倾楫摧,惊天地、泣鬼神。弹尽援绝之际,邓世昌回首西望,双膝跪地。随即,二百四十余弁勇亦悉数跪倒。邓世昌仰

宋颖慧[6](2014)在《延安文学中的劳动叙事研究》文中提出劳动与文学的联姻是自文学产生以来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现象。进入20世纪以来,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劳工神圣”等思潮的影响,五四及左翼文学作家对劳动及工农劳动者的书写一度非常热闹。到了延安时期,中国作家对劳动的书写开始呈现繁盛之势,而且延安文学中的劳动叙事也在承继传统的基础上产生了许多新特点。本论文以延安文学中的劳动叙事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目前已经掌握的历史资料和文学文本进行参照细读,重在探讨劳动叙事与社会历史、政治意识形态及文学审美之间的复杂关系,考察延安文学中劳动叙事的发生,解析并反思与劳动密切相关的人物形象系列,并对劳动之于经济关系、军民关系、干群关系及家庭关系的影响和相关的新伦理的生成进行了阐述与分析,同时剖示了延安文学中劳动叙事的多元美学风貌和审美特点。除绪论和结语外,论文的主体包括四章:第一章“现实与传统:劳动叙事的发生”,从社会历史现实、思想文化背景及特定的文学环境来探讨延安文学中劳动叙事的发生。边区民主政权的建立,劳动者地位的提高,经济体制的革新以及统一思想的整风运动影响了延安文艺创作者的关注重心和文化选择,尤其是中共特殊历史阶段所进行的生产自救和建设运动更为创作者提供了丰厚的现实土壤。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农”观念的影响以及中共的理论源泉马克思主义和中共领导人毛泽东等对劳动前所未有的重视和推崇,则是延安文艺创作者热衷于劳动叙事的重要文化背景和思想动力源泉。另外,延安时期与群众相结合的文艺政策,多元化的文艺创作群体以及以工农兵为主的文学接受群体,也影响了延安文学中劳动叙事的广泛生成及其存在面貌。第二章“自我的重塑:劳动叙事中的形象构建”,梳理分析了延安文学中三类与劳动密切相关的人物形象系列,概括总结了劳动英模和二流子形象塑造的叙事模式,并对劳动和劳动工具之于知识分子身份重塑的意义和作用进行了阐释。首先,延安文学中的劳动创构了崭新且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劳动英模形象,其中女劳动英模的形象更为吸人眼球,劳动英模形象刷新了人们对英雄和劳动观念的认知,对于劳动者塑造新的自我也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意识形态的规范和要求,劳动英模形象的模式化倾向也较为明显。其次,劳动改写了五四文学以来的二流子形象,是其重塑“好人”身份的重要途径。在意识形态的作用下,二流子形象的塑造也遵循了一定的叙事模式。再者,劳动重构了知识分子形象,他们从五四文学中的启蒙者下移为延安文学中的被改造者,而劳动则是知识分子重构自我,向无产阶级劳动者转变的重要途径。第三章“除旧更新:劳动叙事中的伦理想象”,论述了劳动对于延安文学中经济关系、军民关系、干群关系和家庭关系的影响以及相关新伦理的生成。延安文学中自主劳动形态的产生和集体劳动方式的出现,冲击了旧社会东佃关系和劳资关系中不公平的阶级伦理,同时构建了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带有集体主义色彩的新伦理;在社会政治运动和相关政策的导引下,延安文学中的劳动促成了互助融洽的新型军民关系和坚持群众路线的崭新干群关系,但这其中文学更多地充当了政治的传声筒,很大程度上遮蔽了文艺创作者对政治的独特思考。延安文学中的劳动还改写了传统的婆媳关系、夫妻关系以及兄妹关系、妯娌关系等其他家庭关系,并着力于在广阔的时代和社会政治背景下构建家庭成员间的勤劳、平等、和睦的新伦理。这既有一定的现代意义,同时也体现出符合时代政治需求的对传统伦理某种程度的皈依。第四章“明丽的主色调:劳动叙事的美学风貌”,概括剖示了延安文学中劳动叙事的美学风貌和审美特点。延安文学的劳动审美呈现出以悲苦为陪衬,以明丽、愉悦为主色调的情感基调和以崇高美为审美主流同时兼有优美个案的多样化的美学风貌。延安文学的劳动审美开拓了宏大壮阔、纯净且富有力量美的崇高美,同时以孙犁为代表的优美个案丰富了延安文学的劳动审美表达。不过,无论是崇高美还是优美,都与政治意识形态有着或多或少的关联。总体而言,延安文学中的劳动叙事在形象塑造、伦理构建和审美表达上相较以往有许多新的开拓,同时也因意识形态的影响和规约而出现了某些艺术上的局限,如人物形象的类型化、情节结构的模式化、审美的政治化等。这些价值与局限都在十七年文学的劳动叙事中得到了鲜明而充分的体现,而对于二者之间的密切关联,尚存在研究探讨的空间。

张阳[7](2014)在《山东解放区“冬学”运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冬学是一种在冬闲时开办的季节性学校,是我国传统的社会教育形式之一。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了提高群众觉悟素质、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及历史使命,在解放区内对“冬学”这一传统的教育形式加以改造、利用,大力兴办冬学,使其在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进行政治动员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本文在对档案资料和相关材料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对山东解放区的冬学运动进行了分析研究。从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政策、山东解放区的社会文化极端落后的事实、农民对实现文化翻身的迫切需要以及当时战争形势的需要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冬学运动开展的原因。从领导机构的设立及其主要工作、冬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式、教师的选拔与培训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山东解放区冬学运动的概况。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析了冬学运动的主要的教学内容,总体来说其内容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进行文化教育,一是进行政治方面的教育。在文化教育方面,主要是扫除解放区内存在的大量文盲,改造一些不良习惯和风俗,建立符合时代需要和社会发展的新文化,在方法上以进行识字教育为基础,穿插进行了常识教育、反封建迷信教育还有一些新式的文娱活动等。在政治教育方面,主要是提高群众的政治觉悟和政治参与度,动员群众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政治生活中来。中国共产党通过冬学运动大力进行抗日宣传、时事宣传并与减租减息、土地改革等中心任务结合起来,通过妇女解放思想的传播把广大妇女也纳入到了政治生活之中,总之通过政治教育,党最大可能的争取到了可以争取的力量,取得了政治动员上的巨大成功。冬学运动作为党在社会教育方面进行的一项大规模的实践,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在文化方面扫除了大量的文盲、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社会风气得以改变;在政治方面,农民的政治素质得到提高塑造了适应战争需要的人、促进了妇女的解放并配合了解放区各项工作的开展。冬学运动不仅从精神面貌、政治经济地位等方面改变了当时农民和乡村社会的面貌;而且培养了一批基层干部、提高了群众对共产党的认同从而实现了党对乡村社会的领导。当然受时代和环境所限,党实施的冬学运动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如教育内容存在泛政治化倾向、动员方式简单粗暴等,这对以后党实施的教育政策产生了深远而复杂的影响。

郭璇[8](2013)在《失落的故乡 ——中国纪录片中的农民影像研究(1978-2012)》文中研究说明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从古至今农民人口数量巨大的国家来说,“农民”二字在“农业生产者”之外被赋予了太多有关利益分配、身份地位、政治属性等许多涉及全社会、触及国家根基的涵义。农民群体覆盖如此广泛,农民问题如此复杂多变,纪录片本身具有“观照社会现实”的属性,因此,从具有写实和写意双重特性的“纪录影像”入手,研究中国纪录片中农民影像的历史、现状、问题和发展,具有极大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纪录片与影像的渊源和区别、纪录片的选取范围说明、农民概念的厘清这三个问题的理论综述,纪录片、农民题材纪录片、影像研究这三个方面的文献综述,都为中国纪录片中的农民影像研究奠定了准确而全面的理论基础,同时也确立了文本研究法、实证研究法和思辨研究法的综合研究方法。以时间为坐标,农民影像呈现出从表象到内在、从“乡土”到“混凝土”、从农民到公民的特点;以地域为坐标,农民影像呈现出北方是一部家园的神话、中原经历着突围的阵痛、南方进行着自省的反思;以创作主体为坐标,农民影像在中央电视台表现为一个国家的宏大叙事、在地方电视台表现为一个民族的多彩写真、在港台电视台表现为一个社会的冷峻旁观。至此,以时间、地域和创作主体为坐标对中国纪录片中的农民影像进行的比较分析,显现出一条涵盖多重维度且较为清晰的演变轨迹。事实上,农民影像的实质就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根本在于其政治特性,也就是身份问题。农民这个在现实社会和影视文本中的“双重弱势”群体需要从文化研究、媒介社会学和传播政治经济学三个维度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观照。从微观视角观照,以文化研究的方法介入,中国纪录片中的失地农民、留守儿童和村民自治是三个典型的农民影像范本;从中观视角审视,以媒介社会学介入,纪录片中农民影像具有的感性关怀主要包括保存集体记忆、聚焦大众目光和弘扬人本主义;从宏观视角总览,以传播政治经济学介入,在中国纪录片中的农民影像中,政治体制造成了话语权力的缺失,经济发展导致了身份变迁的尴尬,文化思潮引发了意义再现的模糊。由此,农民影像的状态和根源所在正是中国特殊的国情和体制。中国纪录片中农民影像与政治、经济和社会相互勾连,目前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纪录片创作者需要反思生产机制,使官方与民间的“博弈”逐步走向“突破”体制的限制;需要探索角色转变,让农民从“被看”的客体改为“拍摄”自己的主体;需要丰富传播模式,从“单一”播放渠道到适应“互动”的传播网络。这是农民影像纪录片未来创作的发展方向。综上所述,1978年至2012年中国纪录片中的农民影像就如同现代化进程中被遗忘、被忽视、被误解的“失落的故乡”。无论是中国的农民还是拍摄农民的纪录片创作者,都在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从根源上和本质上规避广泛存在于这个群体以及反映到纪录片中的种种“不公平”和“歧视”现象。但事实上,当在使用“农民”两个字称呼这个群体时,便已经无法避免意识形态上的阶级观念。这是一个让人困惑和无奈的悖论,而如何阐释和解决造成这个悖论却正是这个选题的终极意义所在。

刘磊[9](2012)在《美国知识分子与美国核战略思想的演变(1945-1960)》文中研究表明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核武器与冷战形势的出现和不断发展,带动了美国知识界围绕着核武器与国家战略进行了广泛的思考,在社会科学界造就了一批研究核战略的战略学者(又称民间战略家),如布罗迪、福克斯、沃尔弗斯、瓦伊纳、奥斯古德、谢林、基辛格、卡恩、沃尔斯泰特、考夫曼、希契、特纳、哈恩、卡普兰、希尔斯曼、坎内尔等。这些学者通过出版着作、发表文章、撰写报告、发表演讲等多种方式充分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涉及内容广泛,产生了优秀而丰富的思想成果,涉及核武器的军事与政治意义与影响、核武器与威慑战略、全面战争与有限战争理论、恐怖平衡理论、核武器对一般国际关系以及西方同盟关系的影响、核武器与民防计划、核武器的控制、核裁军、核扩散等诸多问题。这些思想是与冷战时代核武器及其形势的发展、与美国国家核战略的发展相伴而行的。有些是对核武器本身影响的思考,有些是对美苏冷战特别是核军备竞赛形势的反应,有些是对美国官方核战略的批评和建议,还有对核威胁下民众安全与生活的关怀。这些思考与讨论,通常与官方的核政策产生一些互动,有些观点或许被政府和军方采纳从而对官方的政策产生影响;或许不被采纳,但也会为官方或民众看待这些问题开阔了视野、增加了角度。其中在五十年代,他们围绕着“大规模报复”战略,对热核时代的威慑战略的思考与讨论,带动了美国朝野各界对当时美国核战略的广泛探讨,为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美国核战略的转变——由“大规模报复”向“灵活反应”,由全面战争战略向以“确保摧毁”为后盾的有限战争战略的转变——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此外,核问题既是历史问题,更是现实问题。冷战早已结束,发生大规模核战争的危险基本消除了,但它遗留的核扩散的危险加大了,那就是不负责任的国家行为体和以恐怖分子为代表的非国家行为体获取核武器的努力愈加威胁着世界大多数国家和民众的安全。而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拥有核邻国最多的国家,并且与这些邻国关系复杂,某些地区局势始终不稳定,这都成为中国极大的安全隐患。通过对核武器发展前期美国知识分子战略思想的研究,我们能够从中汲取一些智慧、经验和教训,为解决以上国际问题和中国自身问题提供些许的借鉴。

孙兴杰[10](2011)在《帝国·霸权·区域:权力边界与东方问题的演进》文中认为东方问题,自19世纪以来一直是欧洲国际关系中难解的热点问题,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可以看是东方问题的延伸。一个世纪之后,东方问题的遗产依然存留于当代国际关系之中,成为诸多热点问题的历史根源。东方问题绵延数百年,关于东方问题的论述夹杂着不同的偏见与谬误,审视与理解东方问题不仅有助于理解当代国际关系,也有助于编纂相对客观全面的国际关系史。本文以帝国、霸权与区域三个核心概念总揽东方问题几百年的演进,以国家能力贯通权力边界的变迁,力求实现理论与历史的融合。第1章帝国:概念与类型帝国,不仅是长期存在于世界历史上的组织形式,也构成了前现代国际秩序的主要图景,几十个帝国的兴衰构成了人类历史几千年的协奏曲,因此,还原帝国真实的面目对于构建国际关系历史与理论显得尤为重要。帝国情结既是人们认知世界历史演进的视角,也容易成为学术研究的盲区,拨开帝国情结的迷雾,本文将帝国界定为一种具有多重权力边界属性的人类组织形态。农业帝国、游牧帝国与殖民帝国构成了帝国在世界历史舞台上的图谱,三种帝国构成了帝国的主要形态,辨识与认知三种帝国形态才能真正把握帝国的内涵与本质。以多重边界作为帝国属性的标识,寻找到历史上各种帝国特征的最大公约数,根据边界分布状态而将帝国分为时间性帝国与空间性帝国。前者生存于变动不居的时间之流中;而后者则存在于固定的空间之中,鲜有变化。第2章国家与国家能力国家能力的框架是重新认知帝国、国家、主权等概念的新视角。韦伯与马克思代表了两种大异其趣的国家理论,也是国际关系史研究中两种不同的学术路径,前者强调国家的自主性,而后者着意于国家的内部结构与功能。两种国家理论的融合能够提供一种更加综合的视角,国家能力理论试图弥合两者的认识鸿沟。国家或者帝国是不同权力网络组合而形成的组织,而国家能力则意指不同权力的组合与分布。本文提出一种理想化的国家能力结构,即一种“图钉式”的组合。不同的国家能力结构则指明了不同的国家构造,在不同的时空背景下,国家能力结构迥然有别。国家能力的概念在国际关系史研究中具有多重的优势,既揭开了主权理论的迷雾,又能够厘清国家形态的历史演变;在打通国内与国际的区隔的同时又能揭示国际关系史中大国兴衰之谜。当然,国家能力理论在应用于历史研究时,需要虑及时空的差别。国家能力的变迁往往意味着空间的划分与重塑,边界在此过程中发生剧烈的变化,因此,边界变迁是国家能力变动的核心指标。第3章从帝国到国家:多重边界到合一边界帝国是一种多重权力边界叠合的组织形态,随着国家能力的演变,帝国逐渐为主权国家所取代,主权国家最大的特征是权力边界合一,具有封闭性的边界。以罗马帝国为例,国家能力框架同样具有解释能力,罗马帝国依次经历了霸权、时间性帝国与空间性帝国三个阶段。主权国家是现代性的产物,但是国家构建的途径与历程却大异其趣。国家构建可以分为内源型与外源型两种类型。欧洲,尤其是西欧的内源型国家在一种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逐渐形成的,其构建的逻辑可以概括为从分到合的经历。内源型国家的发展动力既来源于内部,如财政压力、技术创新、官僚制度的创建等,也来源于外部,军事技术的革新、战争的压力。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内源型国家实现了各种权力的整个,在一个特定的空间(领土)范围内各种权力边界的合一,从而形成了稳固的国家制度,即使受到各种危机的挑战,或者应对自如,或者在危机之后迅速重建。外源型国家是在现代性冲击下多元变迁的产物,各个地区在国际体系扩张的裹挟之下而建立了形式的主权,但是国家能力却有霄壤之别,外源型国家依照国家能力形成了色彩各异的光谱。具有较为久远国家传统的地区能够比较迅速地建立有效均衡的国家能力结构,进而有可能成为国际舞台上的强国与大国。建立在部落、血缘基础上的国家还需要经历漫长而痛苦的国家构建过程。第4章东方问题的内涵与分期东方问题内涵复杂而丰富,需要新的概念框架进行历史解读,本文以帝国、霸权、区域三个关键词解释东方问题的历史发展与演变。帝国与霸权既是国际关系的组织形态,也是国际关系演进的两种逻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两种形态与逻辑交互出现,并呈现出帝国向霸权转换的趋势。帝国既是一种组织单位,又是一种国际体系;霸权则是一种动态平衡的国际体系。二者之间的复杂关系也反映了国际关系演进的复杂性、多样性。战争的规模与烈度在帝国与霸权体系中具有不同的表现,依据规模与性质,本文将战争分为四种类型,即帝国生存战争、帝国维持战争、霸权轮替战争、霸权护持战争。区域作为帝国崩溃之后一种新的国际秩序的形式,而主权国家的建立则是帝国与区域的中介与纽带。学术界对东方问题的解读大抵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马克思恩格斯的解读,在克里米亚战争期间撰写的时事评论留下了关于东方问题的深刻洞见。文明冲突论的观点将东方问题置于伊斯兰文明与基督教文明长久的对峙背景之下,增加了东方问题的历史厚重感。地缘政治的视野则深刻地把握了大国围绕地缘战略要地展开的争夺。本文以帝国、霸权与区域对东方问题的历史进行分期,进而建立新的分析框架。第5章帝国、战争与边缘的形成奥斯曼帝国的军队进入欧洲标志着一个时代的开启,在此后的几百年间,奥斯曼帝国、俄国与哈布斯堡帝国之间的战争与角逐塑造了巴尔干地区。巴尔干地区从奥斯曼帝国的边缘地带进而演变为三大帝国的边缘地带,各种权力的边界交叠于一体,造就了巴尔干独特的政治地理生态。三大帝国都经历了从时间性帝国向空间性帝国的转型,国家能力不断提升。三个帝国的转型存在着时间差,这种反差造成了三个帝国扩展的不同步性,战争的局势随着帝国国家能力的兴衰而变化。奥斯曼帝国、哈布斯堡帝国与俄国在巴尔干地区次第登台,三大帝国之间的战争与博弈最终使巴尔干地区成为三个帝国边缘的叠合,使之成为权力的破碎地带。第6章霸权体系下的东方问题从帝国向霸权的转变既是帝国战争的结果,也是现代国际关系拓展与延伸的表现。17世纪以来,以西欧为中心的国际体系不断扩张,最终将欧洲囊括其中。法国大革命及其拿破仑战争改变了国家的组织原则,民族主义成为最强劲有力的意识形态,这种思潮与组织形式冲击着传统帝国的边界。随着欧洲经济的持续发展,私人产权制度及其市场经济快速扩张,市场越来越承担着剩余价值转移的功能。面对现代性的冲击,奥斯曼帝国做出了一系列的改革,但是帝国的边缘地带频频陷落。民族主义传入、市场经济渗透、大国势力介入,奥斯曼帝国本身朝着国际体系的方向滑落,围绕东方问题形成了一个多层次的国际体系,东方问题从东南欧三个帝国之间的战争与和平问题转化为欧洲国际体系的稳定与调试的问题,这是既是东方问题在空间上的扩展,也是在内涵方面的丰富。19世纪前半期的埃及阿里帕夏的崛起是奥斯曼帝国面临的严峻俄挑战,推动东方问题向霸权方向转化,而克里米亚战争战争则挫败了俄国在东方问题上的优势地位,并且将奥斯曼帝国带入欧洲国际社会之中。当东方问题日益欧洲化时,欧洲国际体系对于东方问题的影响不断增强,二者之间的互动强度不断提高。第7章区域崛起与东方问题的终结民族主义缘起于欧洲,流布于全世界,不仅重塑了现代国家的权力结构,也架设了帝国与区域之间的桥梁。民族主义在巴尔干半岛的传播,撬动了既有的地缘政治板块,重组了社会政治空间。奥斯曼帝国势力在巴尔干半岛退潮,巴尔干民族国家勃兴,帝国边缘开始向区域国际体系转化。泛斯拉夫主义、泛希腊主义等思潮助推巴尔干联盟的建立,两次巴尔干战争预示着东方问题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化。巴尔干作为一个自我说明的区域出现在国际政治舞台之上,整个20世纪巴尔干地区围绕构建稳定区域秩序而不断分合重组,这也是延续几百年的东方问题未决的遗产。

二、“新经济”的地雷有哪几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经济”的地雷有哪几颗(论文提纲范文)

(3)农村基层党建中的精英吸纳与塑造研究 ——基于西沟村精英群体的深度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研究述评
        (一)精英理论研究综述
        (二)乡村精英治理研究综述
        (三)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精英与乡村精英
        (二)精英吸纳与精英塑造
        (三)基层党建与政党整合
    四、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一)研究思路
        (二)论文结构
        (三)创新及不足
    五、研究方法与个案概况
        (一)研究方法
        (二)个案概况
第一章 秩序重建:政党下乡中的精英吸纳
    1.1 权威依赖:生存性集体行动中的精英需求
        1.1.1 贫瘠底色下的生存抗争
        1.1.2 剥削压迫中的权威期盼
        1.1.3 政党下乡后的精英显现
    1.2 党组织吸纳:乡村精英评价与遴选标准的更迭
        1.2.1 乡村精英的整体性更替
        1.2.2 乡村精英的价值取向转变
        1.2.3 乡村精英进入治理体系
    1.3 组织与动员:乡村精英的职能转化
        1.3.1 组织互助与建设山区
        1.3.2 密切国家与乡村社会的联系
        1.3.3 统一思想培植集体观念
    1.4 小结
第二章 内外联动:党组织建设中的精英培育
    2.1 外力引导:政策执行中的组织建设
        2.1.1 党群献计与规划先行
        2.1.2 同工同酬与妇女参与
        2.1.3 制度理性与机制创新
    2.2 “嵌入式”治理:驻村干部引导下的思想建设
        2.2.1 以思想引领规范支部建设
        2.2.2 以干部培训坚定理想信念
        2.2.3 以民校党课普及科学文化
    2.3 内生形塑:乡村精英的自我完善和作风建设
        2.3.1 吃苦在前,实干在先
        2.3.2 以身作则,行为示范
        2.3.3 联结纽带,服务奉献
    2.4 小结
第三章 上下同构:党组织巩固中的精英示范
    3.1 国家层面:自上而下的表彰宣传
        3.1.1 层层贯彻的事迹扩散
        3.1.2 荣誉触发的正向激励
        3.1.3 向上向善的氛围营造
    3.2 乡村层面:自下而上的典型带动
        3.2.1 思想先进性的引领
        3.2.2 作风纪律性的规制
    3.3 群众层面:致富逻辑中的精英支持
        3.3.1 对党和国家政策的拥护
        3.3.2 对经济效益的追求
        3.3.3 对精英才能的信任
    3.4 小结
第四章 群体效应:党组织发展中的精英塑造
    4.1 群众路线与精英群体的扩大
        4.1.1 精英与群众的同质性
        4.1.2 共同行为中的权威认同
        4.1.3 从个体到群体的榜样效应
    4.2 党组织与精英群体的互嵌互构
        4.2.1 精英群体优化党员队伍
        4.2.2 基层党组织提升精英素质
    4.3 党组织发展与乡村治理延续
        4.3.1 领导核心: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定位
        4.3.2 党群合力:党组织、精英和群众的良性互动
        4.3.3 共建共享:乡村治理形态的重构
    4.4 小结
第五章 乡村振兴:党建引领下的精英再造
    5.1 精英消解与治理式微
        5.1.1 弱化虚化的党组织
        5.1.2 精英流失与权力化
        5.1.3 干群矛盾凸显
    5.2 政党调适与精英整合
        5.2.1 变革中的自我调适
        5.2.2 多元化的精英吸纳方式
        5.2.3 新乡贤与精英延续
    5.3 党建引领与精英重塑
        5.3.1 保护精英成长的社会土壤
        5.3.2 乡村精英的自我提升
        5.3.3 夯实乡村精英的民意基础
    5.4 小结
结论与讨论
    一、结论
        (一)精英的产生是乡村内生与党组织吸纳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融先进性与群众性于一体是精英塑造的关键
        (三)党的价值准则和目标追求保证了乡村精英的示范引领功能
        (四)精英塑造作为基层党建的重要内容促成了精英群体式涌现
    二、讨论
        (一)利益和价值多元背景下基层党组织的精英吸纳与整合问题
        (二)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背景下的精英培育与农民主体性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4)异业联盟组合构建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理论与实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与分解
    1.3 相关概念及界定
    1.4 研究内容
    1.5 论文结构安排
    1.6 理论贡献与创新点
    1.7 本章小结
第2章 异业联盟研究现状与评述
    2.1 研究资料搜集
    2.2 异业联盟定义与内涵
    2.3 异业联盟的形成动因
        2.3.1 宏观层面
        2.3.2 企业层面
    2.4 异业联盟伙伴间距离测量
        2.4.1 行业距离:使用标准行业分类测量
        2.4.2 技术距离:使用专利信息测量
        2.4.3 结构距离:使用结构对等性测量
    2.5 异业联盟模式及治理
        2.5.1 异业联盟模式选择
        2.5.2 异业联盟制度制定
        2.5.3 异业联盟创新管理
        2.5.4 异业联盟智力支持
    2.6 异业联盟多重效应
        2.6.1 提升异业联盟绩效的效应
        2.6.2 降低异业联盟绩效的效应
    2.7 异业联盟绩效研究
        2.7.1 总体否定阶段(2004 年之前)
        2.7.2 否定与肯定并存阶段(2004—2008 年)
        2.7.3 总体肯定阶段(2008—2017 年)
    2.8 研究评述与问题提出
        2.8.1 现有研究总结
        2.8.2 研究问题的提出
    2.9 本章小结
第3章 理论基础
    3.1 企业基因理论
        3.1.1 能力要素观
        3.1.2 能力要素型企业
        3.1.3 企业基因构成与结构
        3.1.4 企业基因变异
    3.2 社会网络理论
        3.2.1 网络演化的结构主义
        3.2.2 网络演化的后结构主义
        3.2.3 联盟组合的形成
        3.2.4 联盟组合与企业绩效
        3.2.5 联盟组合的动态演化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异业联盟组合构建与创新过程研究
    4.1 案例研究方法
        4.1.1 单案例研究适用范围
        4.1.2 案例构建理论步骤和过程
        4.1.3 过程研究方法
    4.2 研究方法的选择
    4.3 案例的选择
    4.4 指导理论的选取
    4.5 案例数据搜集与分析
        4.5.1 数据搜集
        4.5.2 数据分析
        4.5.3 信度与效度保障
    4.6 案例简介与阶段划分
    4.7 案例介绍
        4.7.1 第一次跨行业创新事件:协作电商平台(2011 年始)
        4.7.2 第二次跨行业创新事件:协作在线支付平台(2013 年始)
        4.7.3 第三次跨行业创新事件:协作人工智能领域(2015 年始)
    4.8 案例讨论
        4.8.1 环境因素对跨行业协作的驱动作用
        4.8.2 归纳“配合力”概念维度之一:跨界规划能力
        4.8.3 归纳“配合力”概念维度之二:组织协调能力
        4.8.4 归纳“配合力”概念维度之三:创意构想能力
        4.8.5 跨行业协作的不同模式比较
        4.8.6 互联网在跨行业协作中的技术保障作用
        4.8.7 配合力对跨行业协作的支持作用
        4.8.8 跨行业协作对其驱动因素的反馈作用
        4.8.9 企业跨行业协作的显着绩效
    4.9 整合模型
    4.10 主要研究结论
    4.11 本章小结
第5章 异业联盟组合的创新绩效影响研究
    5.1 理论模型的构建
        5.1.1 竞争环境
        5.1.2 配合力
        5.1.3 异业联盟组合多样性
        5.1.4 概念模型
    5.2 研究假设的提出
        5.2.1 配合力与创新绩效
        5.2.2 异业联盟组合的中介作用
        5.2.3 竞争环境的调节作用
        5.2.4 研究假设汇总
    5.3 研究设计
        5.3.1 问卷设计
        5.3.2 问卷防偏措施
    5.4 研究变量度量
        5.4.1 自变量:配合力
        5.4.2 中介变量:异业联盟组合构成
        5.4.3 调节变量:竞争环境
        5.4.4 因变量:创新绩效
        5.4.5 控制变量
        5.4.6 内生性问题控制
    5.5 问卷预调研
        5.5.1 预测试分析方法
        5.5.2 预调研数据收集
        5.5.3 预调研样本分析
        5.5.4 预调研问卷定稿
    5.6 样本数据收集与样本描述
        5.6.1 样本选择与数据收集
    5.7 使用结构方程模型作为分析方法
    5.8 变量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5.8.1 配合力
        5.8.2 异业联盟组合多样性
        5.8.3 竞争环境
        5.8.4 创新绩效
    5.9 配合力对企业创新绩效提升机理的验证
        5.9.1 初步分析
        5.9.2 配合力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作用分析
        5.9.3 配合力对异业联盟组合形成的影响分析
        5.9.4 异业联盟组合构成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分析
        5.9.5 整体模型的拟合与参数估计
    5.10 异业联盟组合的中介作用检验
    5.11 模型效应分解
    5.12 竞争环境的调节作用验证
        5.12.1 相关分析
        5.12.2 回归结果分析
    5.13 实证研究结果讨论
        5.13.1 研究假设验证结果总汇
        5.13.2 配合力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讨论
        5.13.3 竞争环境的调节作用探讨
    5.1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的局限性
    6.3 异业联盟理论研究展望
    6.4 中国异业联盟实践展望
    6.5 管理启示:战略层面
    6.6 管理启示:操作层面
    6.7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跨行业协作对企业创新影响的调查问卷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6)延安文学中的劳动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缘起
    二、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的目标、思路与主要方法
    四、研究的价值、创新与不足之处
    五、基本概念的厘定
第一章 现实与传统:劳动叙事的发生
    第一节 劳动叙事生成的社会现实土壤
        一、体制革新与整风运动
        二、生产自救与恢复发展
    第二节 劳动叙事生成的思想文化背景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劳动观
        二、马克思恩格斯等的劳动观
        三、中共早期及毛泽东的劳动观
    第三节 劳动叙事生成的特定文学环境
        一、与群众相结合的文艺政策
        二、文学创作队伍的复杂构成
        三、文学接受者的影响与规约
第二章 自我的重塑:劳动叙事中的形象构建
    第一节 在劳动中成就自我:劳动英模形象的创构
        一、从普通人到理想化的英雄模范
        二、女劳动英模形象的塑造与反思
        三、“成长”模式以及“相结合”模式
    第二节 劳动把“鬼”变成“人”:二流子形象的塑造
        一、二流子形象的类型与特征
        二、二流子的沦落与劳动自新
    第三节 向无产阶级劳动者靠拢:知识分子形象的重构
        一、从启蒙者到被教育、被改造者
        二、小资产阶级、劳动与身份重塑
第三章 除旧更新:劳动叙事中的伦理想象
    第一节 阶级化与劳动解放:劳动叙事中的经济关系
        一、公平的丧失:阶级化中的东佃关系与劳资关系
        二、主人翁劳动态度:新型经济关系中的劳动伦理
    第二节 理想化与平面化:劳动叙事中的军民关系
        一、军队生产与“双拥”运动
        二、劳动搭建和谐军民关系
    第三节 倾向一体化:劳动叙事中的干群关系
        一、“群众路线”:中共干群关系的新方略
        二、融合与隔膜:劳动视阈中的干群关系
    第四节 现代色彩与政治化:劳动叙事中的家庭关系
        一、动员生产与倡导“家庭和睦”
        二、劳动对传统婆媳关系的改写
        三、劳动对其他家庭关系的重塑
第四章 明丽的主色调:劳动叙事的美学风貌
    第一节 悲苦的序曲:异化劳动的审美表达
    第二节 趋于“崇高”:自主劳动的审美倾向
        一、劳动者身体的强健有力
        二、劳动情感的激昂与愉悦
    第三节 优美与温情:孙犁笔下独特的劳动美
        一、孙犁创作中劳动美的发生
        二、谱写质朴温情的劳动赞歌
        三、理想政治与劳动美的交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7)山东解放区“冬学”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山东解放区冬学运动开展的背景
    (一)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政策
        1、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实质
        2、山东解放区的文化教育与冬学运动
    (二)山东解放区的社会文化状况
        1、历史上的文化传统
        2、山东解放区的创建与区内民众文化状况
    (三)解放区人民文化翻身的强烈要求
    (四)斗争形势的需要
        1、教育就是斗争
        2、民众素质不能满足斗争的需要
二、山东解放区冬学运动概况
    (一)冬学运动的领导机构
        1、领导机构的设立
        2、领导机构的主要工作
    (二)冬学的类型
        1、定式的冬学
        2、不定式的冬学
    (三)冬学的师资与经费
        1、冬学教师的来源
        2、冬学教师的选拔与待遇
        3、冬学教师的培训
        4、冬学的经费
    (四)冬学的教学形式与课程安排
        1、冬学的教学形式
        2、冬学的课程安排
    (五)冬学的教学内容
三、冬学运动与政治动员
    (一)进行抗日宣传,唤醒民族意识
        1、唤醒民族意识
        2、宣传抗日政策
        3、讲授抗战常识
        4、坚定胜利信心
    (二)减租减息的宣传
        1、启发群众的阶级觉悟
        2、针对群众的心理进行教育
        3、揭穿地主的欺骗
    (三)土地改革的鼓动
        1、宣传土地改革的政策法规
        2、调动群众的斗争情绪
        3、对群众的思想教育
        4、土改复查的教育
    (四)妇女解放思想的传播
        1、妇女的文化翻身
        2、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
        3、开始参加生产劳动
        4、积极支援前线斗争
    (五)时事教育
        1、时事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2、时事教育的目的
    (六)支援前线的思想准备
四、冬学运动与农民文化教育
    (一)识字教育,扫除文盲
        1、识字的方式
        2、识字教育中的经验
    (二)常识教育
    (三)反封建反迷信教育
        1、反封建残余的教育
        2、反封建迷信的教育
    (四)冬学中的文娱活动
        1、创建的文娱组织
        2、丰富的文娱内容与形式
        3、春节文娱活动
五、山东解放区冬学运动的特点
    (一)在战斗中教育,在教育中战斗
    (二)识字教育与政治动员相结合
    (三)识字教育与农民切身利益相结合
    (四)形式多样,语言通俗
六、冬学运动的成绩与问题
    (一)冬学的成效
        1、参加人数众多,发展迅速
        2、提高了民众的政治素质
        3、提高了民众的文化素质
    (二)问题与纠偏
        1、对冬学认识上出现的偏向与纠正
        2、在动员方式上出现的偏向与纠正
        3、在教育活动中出现的偏向与纠正
七、冬学运动的影响与评价
    (一)改变了农民及乡村面貌
    (二)锻炼了党的执政能力,夯实了党在基层的控制力
    (三)影响了建国后党的教育政策
    (四)冬学运动是最为广泛的群众运动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失落的故乡 ——中国纪录片中的农民影像研究(1978-201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问题缘起
    0.2 概念界定及相关说明
        0.2.1 纪录影像的界定
        0.2.2 纪录片的选取范围说明
        0.2.3 厘清农民概念
    0.3 文献综述
        0.3.1 中国“纪录片”理论研究的整体特点
        0.3.2 农民题材纪录片研究的整体特点
        0.3.3 中国纪录片“影像”研究的整体特点
    0.4 理论综述
        0.4.1 研究方法
        0.4.2 研究意义
1 中国纪录片中农民影像的发展脉络
    1.1 以时间为坐标比较分析
        1.1.1 1978 年至 1991 年:从表象到内在
        1.1.2 1992 年至 2002 年:从“乡土”到“混凝土”
        1.1.3 2003 年至 2012 年:从农民到公民
    1.2 以地域为坐标比较分析
        1.2.1 北方:家园的神话
        1.2.2 中原:突围的阵痛
        1.2.3 南方:自省的反思
    1.3 以创作主体为坐标比较分析
        1.3.1 央视:一个国家的宏大叙事
        1.3.2 地方:一个民族的多彩写真
        1.3.3 港台:一个社会的冷峻旁观
    1.4 小结:中国纪录片中农民影像与农民问题的实质
2 中国纪录片中农民影像的三维观照
    2.1 微观视角:中国纪录片中农民影像的文本分析
        2.1.1 文化研究方法介入
        2.1.2 失地农民:工业化进程的代价
        2.1.3 留守儿童:城镇化进程的遗留
        2.1.4 村民自治:民主化进程的脉搏
    2.2 中观视角:中国纪录片中农民影像的感性关怀
        2.2.1 媒介社会学介入
        2.2.2 保存集体记忆
        2.2.3 聚焦大众目光
        2.2.4 弘扬人本主义
    2.3 宏观视角:中国纪录片中农民影像的理性思考
        2.3.1 传播政治经济学介入
        2.3.2 政治体制:话语权力的缺失
        2.3.3 经济发展:身份变迁的尴尬
        2.3.4 文化思潮:意义再现的模糊
    2.4 小结:中国纪录片中农民影像的状态与根源
3 中国纪录片中农民影像的前景展望
    3.1 反思生产机制:从“博弈”到“突破”
    3.2 探索角色转变:从“被看”到“拍摄”
    3.3 丰富传播模式:从“单一”到“互动”
    3.4 小结:中国纪录片中农民影像的生存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出版专着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9)美国知识分子与美国核战略思想的演变(1945-196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对象
    二. 研究现状及相关文献述评
    三. 研究的思路、意义及创新
第一章 美国知识分子对核武器影响的早期思考
    第一节. 原子弹对传统军事思想的冲击
    第二节. 原子弹对国际关系影响之思考
    第三节. 原子武器的控制及和平与安全的维护问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热核武器的新发展与战略学者们的反应
    第一节. 有关氢弹军事与政治影响的思考
    第二节. 导弹核武器的战略影响之思考
    第三节. 热核武器对陆海空军角色影响的论争
    第四节. “防不胜防”的核防御问题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热核时代威慑战略的理论探讨
    第一节. 布罗迪与核时代威慑思想的初现
    第二节. 备受诟病的“大规模报复”战略
    第三节. “分级威慑”思想下的有限战争理论
    第四节. “核充足”与“恐怖平衡”下的威慑思想
    第五节 针对不同对象与地域的威慑战略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热核时代西方同盟关系与战略的讨论
    第一节. 热核时代同盟必要性及其原则的探讨
    第二节. 热核时代北约战略选择之争论
    第三节. 核武器对北约团结问题的影响
    第四节. 同盟成员的义务、负担与权利问题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热核时代寻求和平与安全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核裁军的幻想与现实的困境
    第二节. “恐怖平衡”下的核裁军思想
    第三节. 核威胁下的民防思想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10)帝国·霸权·区域:权力边界与东方问题的演进(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1.1 选题的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1.4 论文结构
    1.5 创新之处
第1章 帝国:概念与类型
    1.1 帝国与帝国情结
        1.1.1 帝国情结
        1.1.2 帝国的内涵
        1.1.3 帝国的结构
    1.2 帝国的类型学分析
        1.2.1 农业帝国
        1.2.2 游牧帝国
        1.2.3 殖民帝国
    1.3 时间性帝国与空间性帝国
        1.3.1 帝国与多重边界
        1.3.2 两种帝国?
第2章 国家与国家能力
    2.1 两种国家观:韦伯与马克思
        2.1.1 从权力到国家能力
        2.1.2 两种传统(一):韦伯的视角
        2.1.3 两种传统(二):马克思的视角
    2.2 国家能力:概念与结构
        2.2.1 国家能力:学术史回顾
        2.2.2 国家能力的“图钉式”结构
    2.3 国家能力的解释力
        2.3.1 国家能力的“缺陷”
        2.3.2 国家能力理论的优势
第3章 从帝国到国家:多重边界到合一边界
    3.1 帝国的国家能力:以罗马帝国为例
        3.1.1 霸主阶段:从罗马到意大利半岛
        3.1.2 时间性帝国:迅速扩张
        3.1.3 走向空间性帝国:制度构建
    3.2 内源型国家:欧洲的经验
        3.2.1 “失败国家”带来的反思
        3.2.2 内源型国家的构建路径
        3.2.3 从分到合的逻辑
    3.3 外源型国家:现代性与国家形态转型
        3.3.1 现代性的冲击
        3.3.2 外源型国家构建的诸种路径
第4章 东方问题的内涵与分期
    4.1 帝国、霸权与战争
        4.1.1 霸权与帝国:两种形态与逻辑
        4.1.2 帝国战争与霸权战争
        4.1.3 帝国之后:区域的兴起
    4.2 “东方问题”的几种解读范式
        4.2.1 马克思恩格斯解读“东方问题”
        4.2.2 文明冲突的范式
        4.2.3 地缘政治范式
    4.3 “东方问题”的内涵与分期框架
        4.3.1 东方问题:内涵与本质
        4.3.2 东方问题的分期框架
第5章 帝国、战争与边缘的形成
    5.1 三大帝国国家能力的变迁概述
        5.1.1 奥斯曼帝国国家能力的演变
        5.1.2 哈布斯堡帝国国家能力的演变
        5.1.3 俄国国家能力的演变
    5.2 三大帝国之间的战争
        5.2.1 文明的接触与对抗:奥斯曼VS.哈布斯堡
        5.2.2 自然边界的分割与土俄战争
        5.2.3 若即若离的俄奥联盟
    5.3 帝国边缘:形成与特征
        5.3.1 帝国扩张与边缘的形成
        5.3.2 边缘的内涵与特征
第6章 霸权体系下的东方问题
    6.1 从帝国体系向霸权体系的转型
        6.1.1 欧洲现代国际体系的形成与扩张
        6.1.2 面向霸权:奥斯曼帝国的初次改革
    6.2 帝国战争与霸权战争:奥斯曼帝国的内外挑战
        6.2.1 来自边缘地区的冲击:希腊革命及阿里
        6.2.2 克里米亚战争:东方问题回归均势
    6.3 欧洲霸权体系与东方问题的互动
        6.3.1 东方问题的“欧洲化”
        6.3.2 欧洲变局与近东危机
第7章 区域崛起与东方问题的终结
    7.1 巴尔干民族国家的构建
        7.1.1 民族主义与民族国家:理论概观
        7.1.2 巴尔干的民族主义与国家:类型与历程
    7.2 巴尔干区域的构建
        7.2.1 巴尔干区域的初步构建与尝试
        7.2.2 战争与巴尔干区域的确立
    7.3 东方问题的终结
        7.3.1 南斯拉夫:次区域秩序的构建
        7.3.2 希土战争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后记

四、“新经济”的地雷有哪几颗(论文参考文献)

  • [1]台湾纪实摄影新面向研究[D]. 原梓轩. 西安美术学院, 2021
  • [2]技术、市场与文化复合性的形成:清代以来丹江地区的族群互动[D]. 余丽. 西南民族大学, 2021
  • [3]农村基层党建中的精英吸纳与塑造研究 ——基于西沟村精英群体的深度调查[D]. 张嘉凌. 山西大学, 2019(01)
  • [4]异业联盟组合构建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理论与实证[D]. 王曲舒. 江西财经大学, 2019(11)
  • [5]海耕——一个农耕民族的沧浪之歌[J]. 唐明华. 时代文学, 2016(05)
  • [6]延安文学中的劳动叙事研究[D]. 宋颖慧. 陕西师范大学, 2014(04)
  • [7]山东解放区“冬学”运动研究[D]. 张阳. 山东师范大学, 2014(08)
  • [8]失落的故乡 ——中国纪录片中的农民影像研究(1978-2012)[D]. 郭璇. 辽宁大学, 2013(01)
  • [9]美国知识分子与美国核战略思想的演变(1945-1960)[D]. 刘磊. 华东师范大学, 2012(11)
  • [10]帝国·霸权·区域:权力边界与东方问题的演进[D]. 孙兴杰. 吉林大学, 2011(08)

标签:;  ;  ;  ;  ;  

“新经济”到底有多少地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