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温克旗旅游资源分区开发构想

鄂温克旗旅游资源分区开发构想

一、鄂温克旗旅游资源分区开发的构想(论文文献综述)

仵娅婷[1](2021)在《使鹿鄂温克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东北地区的渔猎文化是衍生于东亚地区以狩猎和捕鱼为主要生存方式的一种文化形式[1],在东亚的广袤地区都有渔猎文化的踪迹。不同程度和地区的渔猎文化可以分成:山区,包括大小兴安岭、长白山等;大江大河区,黑龙江、松花江等;草原东部区域三个部分。位于东亚边陲的“北方渔猎文化带”上的跨境渔猎民族鄂温克族,在千百年的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鄂温克民族文化。在今天全球化的浪潮和语境下,鄂温克人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剧变,不再以狩猎为生产来源、游居为居住形式、共享为人际关系。在原有的生存方式下所衍生的鄂温克人生活的原空间在逐渐消失,民族基因也在发生异变。面对今天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中人口、文化和生存空间萎缩的现状,如何激活新的空间活力是挣脱民族发展桎梏的关键所在。本文基于民族学的发展问题及人类学的聚焦视域,结合建筑学的研究方法,为保护传统渔猎民族聚落提供一种基于原型空间再生村落的研究方法。本文第二章主要从自然、社会、文化三个方向分析构成使鹿鄂温克传统聚落空间系统的要素,结合复杂系统理论分析这些构成内容中的关键信息要素,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层级的分解。第三章在第二章聚落空间要素分解和层级架构的基础上,从聚落单体、群体再到整个族群的不同界面上分析构成使鹿鄂温克传统聚落空间的原型。对这些空间的原型进行不同内容和不同层次的提取和分享。第四章在前两章的传统聚落空间要素的分解和原型的提取基础上,对如何改造和更新传统聚落提出了改进的策略。给出了从建筑的新型改造、社区的现代化更新和民族发展的规划设计不同方面的优化策略。本文以使鹿鄂温克微小民族出发,通过对使鹿鄂温克传统聚落的分析可以进一步探究北方渔猎民族生存的原型空间,为这种原型空间的保护和更新提供一种非线性的研究思路。并在保留民族原真性的前提下,提出更新传统建筑的改进策略,激活聚落的原始空间,使空间能够再生长,再循环,以达到真正保护传统,保护民族的目的。也为其他少数民族保护提供一种研究和保护的思路。

李雪敏[2](2020)在《基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目的的资产评估研究》文中指出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的重大决定。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是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现社会经济与自然资源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作为生态文明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不仅为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确权、调查、统计、监测提供信息基础,还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效保护和永续利用自然资源提供决策支持。通过核算自然资源资产的存量及其变动情况,反映核算周期内各经济主体对自然资源资产的占有、使用、消耗、恢复和增值活动,评估当期自然资源资产实物量和价值量的变化,为评价经济责任主体在任期间对自然资源的消耗行为提供客观的量化指标,扭转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唯GDP论的倾向,消除自然资源开发只重视经济价值而不计环境代价的错误意识,弥补国民经济核算及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现状的信息“短板”。因此,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应强调资源的有价性,无论自然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的有形服务(供给服务)还是无形服务(调节和文化服务),都应对其价值进行计量,将自然资源价值尽可能编列在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上已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的共识。2015年11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试点方案的通知》,推动全国包括试点在内的许多地区开展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实践工作,对地区自然资源资产的存量及其增减变化进行核算,提出了一些具有开创性的编制构想,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仍然面临学术理论准备不足、实物量到价值量核算转换的困难性等问题。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尚无国际先例,至今在理论界仍缺乏统一的估价规范。以国家标准为例,SNA(国民账户体系)是以经济学作为理论基础,依据效用价值论构建的核算体系,SEEA(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体系)是将环境资源作为生产的基本要素投入来核算,其理论基础有待完善,学术界在自然资源价值的认识和理解层面仍存在较大差异。就价值量核算具体问题而言,对于未进入市场交易活动的自然资源,由于其缺乏市场提供的有效信息及价值标准而难以客观计量其价值,现行可供选择的定价方法是否具有客观性和科学性也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问题。而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所提供价值量信息的准确及客观与否会直接影响政府绩效评价的真实性。无论从任何层面来讲,突破该难点已经成为推动自然资源核算,实现理论研究指导实践工作的关键所在,这就亟需一套综合的、标准的自然资源价值评估理论体系,为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中关于自然资源资产价值量化的实践工作提供服务。本文着眼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中资产价值量账户的编制问题,以资产评估学科理论为视角,探讨以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为目的的自然资源资产评估框架与方法体系,相对于仅从生态学或经济学角度进行价值计量是一种创新。以资产评估理论中的评估基本要素,进行基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目的下的资产评估研究,将编制目标进行细化,界定评估对象及范围,确定价值类型、评估途径,并依据自然资源自身特征探究自然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进而构建评估框架,在此基础上建立自然资源资产评估方法体系,并对内蒙古自治区自然资源进行价值评估,其他地区逐步完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价值量账户具有一定参考与借鉴意义。本文广泛运用文献分析、多学科综合分析、试点实践经验总结、野外调查与实地踏勘等研究方法,将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有机结合;并综合应用Google earth、RS、ARCGIS、CAD矢量软件和数理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空间分析与定量评估。是一次以社会科学的视角,运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相结合的有益尝试。论文的基本结构安排和研究结论如下:第一章是导论部分。主要阐述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研究方案及研究内容。以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政策背景、试点地区实践工作进展等为切入点,阐述开展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研究的重要性,以及在实践编制过程中取得的成果及遇到的难题,将理论研究现状及实践问题进行综合梳理,确立论文研究的方向与目标,即对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中关于资产价值量化的问题进行研究,并阐述研究的理论意义及现实意义。研究结构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的写作思路、运用的研究方法及主要研究内容。最后对文章的创新之处进行详细说明。第二章是文献综述部分。本章在厘清自然资源、自然资源资产等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回顾了国内外关于自然资源价值的相关理论及评估方法,并对当前有关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研究的热点问题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在概念界定上,梳理国内外关于自然资源及自然资源资产内涵的相关研究,界定了本研究的概念范围;收集整理有关自然资源价值的内涵及价值构成的研究,在自然资源价值划分方法综述的基础上对价值评估方法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在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研究中,从国内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两个层面分别进行梳理,提出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文献述评。通过对相关文献研究可以发现,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是结合我国自然资源的特有属性而进行编制的,自然资源核算的研究范式与国际标准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功能来看,却又存在差异。目前主要问题之一在于对自然资源资产价值计量的理论研究成果较为缺乏,自然资源资产价值量化过程中,要考虑资源消耗、环境退化、资源稀缺性等各方面要素,国内外在自然资源估价方法的选取上仍未达成一致,从而制约着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进程。第三章是理论基础部分。本章对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以及自然资源资产价值核算的相关理论进行系统研究,从中分析并解释以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为目的的资产价值评估所应遵循的理论基础。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理论、环境会计理论等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属于环境学、生态学、资源学、经济学等众多学科交叉研究的范畴,对相关理论的剖析可为下文研究奠定良好基础。第四章是以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为目的的资产评估框架研究。本章通过对全国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试编地区关于核算内容、核算周期以及核算方法的比较与分析,明晰当前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进展及存在的问题,并基于资产评估理论中的评估基本要素,对以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为目的的资产评估目的、特点、评估对象及范围、价值类型、评估途径、资源信息系统等要素加以阐释,进而构建以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为目的的评估框架。以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目的为出发点,将其目标(“一实二延”的政策期望)进行细化:“一实”为摸清我国自然资源资产的“家底”提供基础数据,“二延”分别是为国民经济核算中关于资源环境价值核算提供可量化的信息、为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提供数据支撑。界定以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为目的的评估应属于资产评估的特定领域,其具有不以市场交易为目的、社会生态价值评估困难性、评估方法和模型的较强扩展性等特点。通过对资产评估理论中关于价值类型的内涵剖析,界定以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为目的的评估价值类型,宏观层面引入公允价值,微观层面针对不同的特定目的分别确定并命名其价值类型为总量价值、生产价值和损益价值。立足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目的,以综合环境经济核算体系为依据,围绕自然资源与可持续利用理念,站位于自然资源所有权权益,对自然资源资产评估范围进行界定。根据评估目的、评估对象及价值类型确定评估的途径,在评估框架中引入与自然资源管理密切相关的自然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并阐述其建立的原则、思路以及具体的应用。第五章是以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为目的的评估方法体系研究。首先对国内外已有自然资源价值评估方法,从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内涵和自然资源类型特征两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梳理、总结并分析各方法应用的适用性。其次,针对评估框架界定的评估对象及范围,以公允价值应用原则作为评估途径选择的前提条件,根据自然资源类型及价值构成的差异性,提供评估方法的具体计算公式以及参数选取的说明和原则。在遵循客观性、针对性、适用性等原则的基础上,建立统一的评估方法体系。由于不同目的对应于不同的价值内涵,在选择方法或参数选取上也存在差异,因此依据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一实二延”目的的差异,对评估方法及参数选择时应考虑的内容和需注意的事项予以阐述。第六章是实证研究部分。本章基于上文研究提供的评估框架及方法体系,以内蒙古自治区作为案例研究地区,对其地域内的自然资源资产进行价值评估,探索以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为目的的评估方法体系的运用,并利用RS、GIS等技术对不同时点下自然资源资产价值进行时空动态变化的分析。第七章是应用研究。基于自然资源资产价值评估进行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关系的评价研究。完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目的之一,而自然资源价值评估在国民经济核算中处于何种地位则是本章研究的核心目的。首先分析自然资源价值计量在以绿色GDP为核心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应用的意义,进而以实证研究的评估结果为依据,对研究区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进行评价,分析研究区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之间的关系。第八章是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本章在对全文研究内容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回答论文提出的研究问题,明确以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为目的的评估目标、评估体系的应用途径以及对评估结果在实证研究中的应用进行评价。将研究内容与研究结论同实际现状相比较,提出推进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实现的路径:一是以制度建设合力参与编制工作;二是以试点探索稳步推进编制进程;三是以自然资源数据库的建立提高核算效率;四是以实物量统计的一致性开展价值量核算。最后基于论文研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王冰玥[3](2018)在《河北省山区国家级生态村发展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新型城镇化战略提出的背景下,我国经历了从乡村线性追赶城市的发展范式到对于乡村多元化价值的再认识与乡村转型的再思考这一艰难历程。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必将影响乡村的重新定位与发展模式的重构。党的十九大提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与“两山论”理念的反复强调使新形势下“正确把握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1],探索乡村非线性发展模式的任务更为紧迫。山区由于地形崎岖导致交通闭塞与建设困难等问题而难以受到周边城镇的辐射带动,一直是乡村振兴的重点与难点。本文以文献综述与实地调研为基础,尝试对山区乡村发展模式进行探讨。一方面由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以及雄安新区建设的规划定位使河北省愈加引人关注,另一方面生态村作为国家严格评选与重点扶持的示范对象理应在众多乡村中体现其代表性作用。故本文选取河北省山区国家级生态村为研究对象,从空间、生态、经济三方面归纳分析其基本现状与存在问题并进行实证演绎。文章试图在尊重乡村发展规律与维育乡村原生态景境的前提下,探索如何充分利用其农业生产、后方保障、生态维护与文脉传承等重要价值以重塑乡村活力的发展转型新路径,以期为山区乡村振兴提供指导。全文主要分为六部分:第一章为绪论,阐明研究背景、范围、目的和意义,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梳理与分析,对论文涉及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论述本文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章为河北省生态村发展概况研究。阐明河北省生态村发展历程与发展现状,进而简述河北省国家级生态村概况,并从地理区位与产业结构两方面对其分类,据此选取五个河北省山区国家级生态村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并按主导产业分类归纳现状。第三章为河北省山区国家级生态村空间布局研究。基于调研主要从产业发展角度入手,分析案例生态村外环境空间与村域空间布局以归纳其村域空间的现状特点。第四章为河北省山区国家级生态村生态建设研究。从自然景观、生产景观和文化景观三方面归纳五个生态村原乡生态维育现状,并从资源利用与被动节能两方面总结其生态技术的应用情况。第五章为河北省山区国家级生态村提升策略及发展模式研究。从空间布局、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三方面归纳案例生态村的现存问题并提出相应提升策略,进而对其未来发展模式提出构想。第六章为结论与展望。总结本文的研究成果并对相关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王撼峰[4](2017)在《内蒙古草原旅游竞争力评价及其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区域旅游业发展角度,在理论分析和文献研究成果梳理的基础上,构建内蒙古草原旅游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并收集2010-2015年间相关数据,得出竞争力评价结果,并进行内蒙古草原旅游竞争力水平的时间差异分析和空间差异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在研究期的6年之间内蒙古自治区草原旅游竞争力水平逐年上升,其中2012年相较2011年由明显增长,2015年也出现了明显增长。由此可以发现,2010到2015年间,在内蒙古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指导下,草原旅游整体竞争力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从分区空间差异分析结论来看,中部草原旅游区竞争力水平最高,其次是锡林郭勒草原旅游区、呼伦贝尔草原旅游区,科尔沁和阿拉善旅游区虽然当前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但其拥有具备开发价值的稀缺旅游资源,由较强的发展潜力。

王伟栋[5](2017)在《游牧到定牧—生态恢复视野下草原聚落重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牧民长期居住在草原上,逐水草而居是游牧生活中的主要特征,他们继承了祖先的习俗同时也孕育出了草原文化,过着“逐水草而居,逐水草而牧”的生活。随着草场和畜牧业一系列管理政策的出台,部分生态退化严重的草原实行了“封限制牧”政策,进入了一个生态自然恢复时期。而在广大牧区,牧民由游牧变为“定牧”,草场畜牧压力随之增大。家庭草场成为草原生态保护的重点,牧户规模和分布因畜牧方式的变化而改变,影响了草原的生态承载力。本文将内蒙古中部地区草原聚落生态系统作为研究对象,以草原(家庭草场)生态恢复为主线,结合当前建设可持续草原人居环境系列工程的背景,从建筑学、城乡规划学科的专业背景出发,综合运用生态学、社会学、蒙古民俗学、人文地理学等多学科对如下问题进行研究:(1)对游牧业的形成背景、定牧的形成过程进行研究,揭示在此过程中草原生态环境发生的变化。(2)对游牧时期草原聚落的本质进行研究,从居住建筑、祭祀建筑、聚落单元三个方面揭示草原聚落的形成与演变过程,试图揭示其蕴涵着的科学生态内涵。(3)分析草原聚落生态系统的特征,对主体因子、文化因子、环境因子的组成及属性进行研究,力求探索草原生态退化的表征和内涵,进一步揭示牧区草场生态退化机理,提出了生态恢复视野下草原聚落重构思路,即“一条主线、两条脉络、三个层次”的研究思路。从继承和创新两个方面构建定牧牧民生态观。(4)通过田野调查、问卷调查等方法,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对定牧草场人居环境进行调研,对草场牧户单元的定居现状进行分解研究。对草场牧户和公共设施的生态格局、牧户单元的生态设计策略进行研究。本文基于生态恢复视野下的草原聚落重构研究具有重要的生态、社会及民族意义。构建了一条适合牧区可持续发展的草原人居环境建设模式,建立了生态恢复视野下的草原聚落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体系。

斯日贡[6](2016)在《基于气候因子的内蒙古牧区五畜地域结构特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内蒙古牧区“五种家畜”是经过长期自然演化过程中适宜草原环境的土种家畜,保持五畜有机结构完整性是草原生态系统得以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五畜的地理分布格局,反映了生态环境对家畜的影响及不同畜种对环境的适应程度,揭示了特定地域的五畜生态特征及合理的畜种结构。从系统的角度则可看成是气候分布规律的反映。80年代末开始,随着畜牧业生产水平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市场经济刺激改变了牧区原有的草原畜牧业发展规律,使牧区草原五畜数量和结构发生了变化。本论文首先分析近65年来内蒙古牧区五畜时间演变和空间分布特征。其次分析五畜分布与气候条件之间关系的基础上采用回归分析建立了五畜地理分布气候模式,并在GIS软件的支持下,建立了五畜地理分布模拟。最后,运用聚类分析法对内蒙古牧区进行地域划分并且建立了各地域的五畜结构类型,从而对内蒙古牧区五畜地域结构特征模拟分析。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得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结论:(1)近65年来,内蒙古牧区五畜变化总趋势及其年增长速率变化有波动性和阶段性。从长期总趋势来看,时序变化特点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1965)五畜总数量逐渐增加,增长速率较快;第二阶段(1965-1982)五畜增长速率有波动性,总头数基本保持稳定;第三阶段(1983-2000)五畜增长率快,总头数迅速增加趋势;第四阶段(2001-2013)五畜总数量逐渐下降,下降速率较快。(2)内蒙古牧区80年代以前五畜结构比较稳定,受人为因素微小,这时的五畜分布状况、自然规律符合五畜与环境条件相适应的这一自然规律。东部以牛、马、绵羊主;中部以绵羊、牛、马为主;西部以山羊、绵羊为主的分布特点。近30年来,小畜比重上升,大畜比重下降,五畜结构有单一化趋势,各旗县比较一致的变化趋势。(3)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得出五畜的地理分布与气候因子关系密切,五畜地理分布状况取决于气候要素的综合影响。建立了五畜分布气候模式和五畜适应性分布模型,较好地反映五畜地理分布规律。(4)内蒙古牧区地域类型划分得出了东部型,中部型,中西部型区和西部型等四个不同五畜地域结构类型。从而对基于气候因子的内蒙古牧区五畜地域结构类模型分析。

维多利亚[7](2016)在《中俄乡村旅游发展比较研究 ——以中国呼伦贝尔、俄罗斯贝加尔湖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增多,民间旅游服务也在不断壮大,互相跨国旅游已经成为两国人民新的消费热点,特别是乡村旅游的持续火热,直接带动着中俄旅游发展。中俄之间的旅游服务有助于扩大民间文化交流,增进两国人民的情感交流,更有助两国经济发展。俄罗斯作为旅游发展较晚的国家之一,中国比较成熟的乡村旅游服务值得俄罗斯进行学习和借鉴。乡村旅游能够产生大量的经济效益,开发乡村旅游资源有助于缓解目前俄罗斯紧张的经济形势,与中国合作能够促进俄罗斯经济的多元化发展。中国作为乡村旅游资源大国也同样期望与俄罗斯深度合作,为中国经济注入一股新的活力。本文首先对中俄乡村旅游合作的意义、条件及现状进行分析阐述,然后指出中俄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针对中俄乡村旅游的对比研究提出加强中俄乡村旅游合作的建议。本文主要针对目前中俄两个国家中的乡村旅游进行对比研究,全文以中国的内蒙古呼伦贝尔和俄罗斯的贝加尔湖地区的乡村旅游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对比分析。全文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根据乡村旅游的由来及中俄乡村旅游背景进行介绍,提出研究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综述。第二部分主要介绍比较研究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概述,比较地区选择的依据分别是资源类似、旅游产品组合类似、旅游发展存在差异,接着介绍了内蒙古呼伦贝尔和贝加尔湖地区的概况,包括地理位置、周边环境状况以及政府对该地区的投资力度等等。第三部分主要比较了两个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条件环境,包括自然环境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区位条件(在本国的区位)比较,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中俄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第四部分比较了中俄两个地区的政策,包括两个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国家政策、地区政策以及乡村旅游发展中居民参与机制。第五部分为结论与建议,在前文的研究基础之上总结了中俄两个地区乡村旅游发展中各自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促进中俄乡村旅游发展的建议。

荣丽华[8](2015)在《内蒙古锡盟南部区域中心城市空间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扩大内陆沿边开放”和“桥头堡”战略背景下,我国对外开放格局正在由沿海向沿边和内陆延伸。内蒙古因借区位和资源优势,在国家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备受关注。内蒙古空间广阔,地域狭长,城镇规模小,布局松散,一体化网络较难形成,均衡发展投入大见效慢。针对这一独特的地域特征,为了在区域竞争和协作中取得优势地位,论文研究认为,内蒙古应打破行政界域,以跨区域的视角,重新审视区域空间发展条件,选择具有优势条件的地区优先发展,优化区域中心城市体系,空间上培育战略门户节点和区域联动轴线,构筑外向型空间格局,通过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和发展轴线的扩散效应,融入周边省份和地区的发展网络。锡林郭勒盟(以下简称“锡盟”)资源富集,锡盟南部地区近邻“京津冀”,具有参与“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优势条件,同时也是我国打通中蒙国际通道、内蒙古连接东西的战略节点。论文研究从国家宏观发展战略、内蒙古区域空间布局、锡盟自身发展诉求三个层面,以区域中心城市生成理论、区域空间结构理论、区域协调发展理论为理论基础,提出“培育锡盟南部区域中心城市”这一论题,并围绕这一论题对该区域中心城市的必要性、适宜性选址、途径与策略展开论述。首先,论文研究通过对内蒙古区域中心城市生长环境、空间布局特征和发展现状的分析,对地级以上城市中心性和县级以上城市综合规模的量化测度,认为亟需在锡盟南部培育区域中心城市。其次,论文研究针对内蒙古地域特征,提出符合内蒙古区情的区域中心城市构建条件,对比分析锡盟南部空间发展条件,初判选址可能,选取适宜性评价因子量化校核,遴选锡盟南部区域中心城市合宜选址。再次,论文研究认为这个“将有的”的区域中心城市具有“生长型”特征,并以“生长型”规划理念和方法,从产业发展、人口与城镇化、区域交通和城市空间布局等角度,探讨传统草原城镇生长为区域中心城市的途径与策略。论文研究认为,培育锡盟南部区域中心城市,锡盟南部可以以这个“将有的”区域中心城市为门户和节点,打通区际联系通道,融入“京津冀”乃至更大区域的发展网络,实现“洼地崛起”。论文研究有助于内蒙古优化区域中心城市体系,完善城镇规模结构;利于内蒙古打通国际性通道和区域联系走廊,构筑外向型空间格局;通过探讨典型草原城镇“生长”为区域中心城市的途径与策略,拓展了区域中心城市和城市空间发展研究的层次性和地域性。

刘彤,魏家猷[9](2015)在《鄂温克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状况调研与思考》文中研究说明鄂温克族拥有传承独特、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近年来,鄂温克民俗文化旅游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在现有基础上,我们要通过制定科学的产业整体规划,构建完整的产业链;对民俗文化资源妥善保护、深度挖掘;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加大旅游宣传力度,打造知名文化旅游品牌等,切实解决妨碍产业发展的几个突出的问题,实现鄂温克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杨利民[10](2013)在《中国扎兰屯特色产业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看,工业化是各国强国之路,地区产业专业化水平提高是区域经济获取竞争优势的主要途径,而区域竞争优势的获得,区域经济的成长主要依赖于区域特色,取决于能否把区域特色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近年来,中国GDP持续高速增长,财富积累效应正逐步显现,各地区的GDP增速、财政收入也都大幅增长,但不同经济梯带之间的财富分配差距却在不断扩大。实践证明,大力发展地区特色产业,壮大区域特色经济,是富民强区的有效举措,是“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的必由之路。扎兰屯地处中国西部和东北部交汇地带,作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受惠于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计划等良好政策条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经济合作不断深化,为县域特色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深入推进,国家扩大内需战略的实施以及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为扎兰屯优势特色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近年来,扎兰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速度明显加快,产业结构更趋合理,然而特色产业化水平还很低,特色产业规模小,未转化为优势产业,与充分发挥后发优势、跨越式发展的期望还有很大差距。如何选择和发展特色产业,发挥区位差异优势,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是摆在扎兰屯面前的现实问题。本文通过对扎兰屯优势特色产业的研究,可以揭示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规律,总结优势特色产业的经验,从而为其他同类地区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提供借鉴。基于这一目的,本文综合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以区域比较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增长极理论、反梯度理论为依据,对特色产业的内涵与外延、基本特征、发展条件、运行机理进行了重新界定,重新梳理并进一步明确了特色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依托、主导、协调、聚合作用,构建了特色产业理论研究的基本框架。从扎兰屯特色产业发展状况来看,扎兰屯农牧业基础稳固、工业主导作用日益增强、旅游贸易发展繁荣、中心城区建设加速推进、可持续发展能力继续加强、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从发展潜力来看,扎兰屯具有交通基础设施完善、省际联系枢纽的区位优势,天然无污染、四季分明、物产丰富的资源优势,民族文化与自然相得益彰的旅游优势,起步较早、门类齐全、关联紧密的工业优势,多种国家优惠政策集一身的政策优势;从扎兰屯特色产业选择及发展的时空演变来看,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基础、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以市场流通为依托的绿色产业发展框架的特色产业已经初步成型,绿色基地发展迅速、龙头企业带动明显、旅游设施日渐完善、商贸物流体系日趋健全,优势特色产业的基础初具雏形。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特色产业优势资源开发不足、龙头企业规模小、产业集聚度低、产业链条短、技术创新差,特色产业发展的财政与金融支撑体系有待发展,资金瓶颈制约突出,特色产业整体竞争优势不明显。如何在已有的基础上,长远规划,确保扎兰屯特色产业的持续发展和壮大,取决于特色产业的选择。笔者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发挥优势、市场导向、前瞻开放、动态规划和区域协作等特色产业选择原则,在对扎兰屯产业定性选择的基础上,建立了特色产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企业综合评价模型。利用区位熵模型作为产业初选模型,通过区位熵值的定量分析,扎兰屯在发展特色农牧业和特色生态旅游业方面具备发展基础和相对优势,工业整体具有发展潜力。以主成分分析模型作为复选模型,通过对产业增加值占有率、产业增加值贡献率、区位熵产业集中系数的定量分析,对扎兰屯产业进行综合排序,以农牧业为主的第一产业相对优势突出,应当定位于优势特色产业规划发展;依托农牧业资源的绿色产品加工产业以及生物质能等能源循环产业具有良好的资源和工业基础;住宿餐饮业等旅游配套产业也具有比较优势;交通运输邮政业和批发零售业作为商贸物流业的主要产业在初选模型和复选模型中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比较优势,但考虑到定量分析数据的历史局限性,依据特色产业选择的前瞻性原则,深入分析产业的发展潜力,结合扎兰屯的区位优势,也将商贸物流业作为扎兰屯特色产业之一。基于区域横向对比分析法,以呼伦贝尔市其它所属县域农林牧副渔产业为对比对象,对以上几种特色产业进行了经济绩效评价,横向比较分析结果证明了以上特色产业体系的建立是科学的。基于以上实证分析结果,笔者借鉴了日本创新型集群与活化产业集群法体系、美国“硅谷神话”与政府研发支持体系、韩国大德科技园与可持续发展理念、伦敦现代服务业集群的发展等国外成功经验,和江苏省滨海县首乌产业、西藏特色产业体系构建、河北省特色产业集群等国内县域特色产业经济发展的成功案例,提出了扎兰屯特色产业体系构建的总体构想和具体构想,最终形成完善的“龙头企业+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工业园区+产业集聚”产业发展模式,做大、做深和做强县域特色产业。并提出了明确优势、突出特色,做好特色产业长远规划;发挥科技创新体系的支撑力度,加快科技进步;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实现其规模化经营;提高品牌意识,大力实施名牌推进战略;健全特色产业的制度和体制创新机制;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提高特色产业的外向性等一系列对策、措施和建议。总的来看,本文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从研究视角、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方面尝试创新,构建了特色产业研究的理论框架,运用实证与规范分析、定性与定量分析、统计与比较分析、理论与政策分析相结合等方法,以扎兰屯特色经济发展为实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厘清了扎兰屯优势特色产业培育、特色经济发展的思路,以期能够对扎兰屯县域经济发展实践具有指导意义,能够为其他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一些理论借鉴。但本题研究受到地区特色产业统计数据不够详实、文献资料获取不够充分等因素的制约,在优势特色产业的选择模式、综合评价分析等实证模型构建方面,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亟待在今后的理论研究方面进一步完善。也期待各位专家能够对拙作多提宝贵意见。

二、鄂温克旗旅游资源分区开发的构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鄂温克旗旅游资源分区开发的构想(论文提纲范文)

(1)使鹿鄂温克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综述
        1.1.1 课题来源
        1.1.2 课题研究背景
        1.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2.1 国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2 国内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框架
第2章 使鹿鄂温克传统聚落空间构成因素
    2.1 自然依存——自然要素与聚落空间格局
        2.1.1 气候环境对聚落空间格局的影响
        2.1.2 地理条件构架下的聚落空间格局
        2.1.3 驯鹿对聚落空间形成的关键导向
        2.1.4 自然层级下的信息提取
    2.2 族群共生——聚落的社会空间组织
        2.2.1 “奥毛克”—氏族层级的血缘贯穿力
        2.2.2 “乌力楞”—公社层级的关联互生力
        2.2.3 “撮罗子”—家庭层级的伦理向心力
        2.2.4 社会层级下的信息提取
    2.3 情景共鸣——文化要素与聚落空间内核
        2.3.1 萨满信仰核心的牵引
        2.3.2 群体艺术文化的继承
        2.3.3 互利共享民风的集聚
        2.3.4 文化层级下的系统提取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使鹿鄂温克传统聚落空间原型提取
    3.1 “撮罗子”个体空间单元建构
        3.1.1 “撮罗子”的建造与搭建
        3.1.2 “撮罗子”内部空间的划分
        3.1.3 “撮罗子”单元尺度的营造
        3.1.4 聚落空间点的层级构成
    3.2 “乌力楞”家庭组团的空间组织
        3.2.1 “乌力楞”组团的“游-居”空间
        3.2.2 “乌力楞”组团的生产空间
        3.2.3 “乌力楞”组团的生活空间
        3.2.4 聚落空间“线”的层级构成
    3.3 “奥毛克”聚落群体的空间体系
        3.3.1 “奥毛克”群体的活动范围
        3.3.2 “奥毛克”群体的集会空间
        3.3.3 “奥毛克”群体的生活空间
        3.3.4 聚落空间“面”的层级构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现状及保护
    4.1 传统聚落现代的定居过程
        4.1.1 第一次定居:从“游”到“定”的转变
        4.1.2 第二次定居:定居和游居的二元居住模式
        4.1.3 第三次定居:定居的彻底实现
    4.2 传统聚落空间的发展演变
        4.2.1 个体单元的建筑解构
        4.2.2 家庭组团的秩序消解
        4.2.3 聚落群体的生产转变
    4.3 传统聚落空间的活化保护
        4.3.1 传统建筑元素的现代利用
        4.3.2 家庭公社到现代社区的群体规划
        4.3.3 聚落环境重构与生态恢复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2)基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目的的资产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结构:思路、内容与方法
    第三节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自然资源概念及资产界定
    第二节 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及评估
    第三节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相关研究
    第四节 文献述评
第三章 理论基础
    第一节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自然资源资产价值核算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以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为目的的资产评估框架研究
    第一节 我国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试编地区概况
    第二节 以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为目的的评估目的及特点
    第三节 以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为目的的评估对象
    第四节 以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为目的的评估价值类型及评估途径
    第五节 以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为目的的资源信息系统建立
    第六节 以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为目的的评估框架构建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以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为目的的评估方法体系研究
    第一节 自然资源资产价值评估方法比较分析
    第二节 以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为目的的评估方法体系建立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资源资产价值评估实证研究
    第一节 研究区基本概况
    第二节 研究区自然资源资产价值评估范围及评估时点
    第三节 土地资源资产评估
    第四节 林木资源资产评估
    第五节 水资源资产评估
    第六节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资源资产价值量评估结果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内蒙古自然资源资产价值评估的地区国民经济核算及评价研究
    第一节 自然资源资产价值评估在国民经济核算中应用的意义
    第二节 自然资源价值核算与经济核算体系的连接
    第三节 研究区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的时空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推进编制实现的路径
    第三节 不足之处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学术成果
致谢

(3)河北省山区国家级生态村发展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乡关系弹性发展的现实命题
        1.1.2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时代要求
        1.1.3 原乡生态环境保护的心理渴求
    1.2 研究范围、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范围
        1.2.2 研究目的
        1.2.3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生态村研究现状
        1.3.2 国内生态村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生态村
        1.4.2 文明生态村
        1.4.3 美丽乡村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创新点
    1.6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河北省生态村发展概况
    2.1 河北省乡村基本情况
        2.1.1 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
        2.1.2 乡村现状与人口情况
        2.1.3 经济发展与生活水平
    2.2 河北省生态村发展历程
        2.2.1 第一阶段——生态示范区试点
        2.2.2 第二阶段——文明生态村建设
        2.2.3 第三阶段——美丽乡村探索
    2.3 河北省生态村发展现状
        2.3.1 生态村现有情况总述
        2.3.2 生态村地理区位分析
        2.3.3 生态村密集程度分析
        2.3.4 生态村空间形态分析
    2.4 河北省国家级生态村现状
        2.4.1 河北省国家级生态村概况
        2.4.2 河北省国家级生态村分类
        2.4.2.1 地理区位
        2.4.2.2 产业结构
        2.4.2.3 分类情况
    2.5 河北省山区国家级生态村现状
        2.5.1 研究对象选取
        2.5.2 研究对象现状
        2.5.2.1 农业生态村:杨家峪村、巴家峪村
        2.5.2.2 工业生态村:全呼村、一街村
        2.5.2.3 旅游业生态村:前南峪村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河北省山区国家级生态村空间布局
    3.1 外环境空间格局
        3.1.1 区域范围空间格局
        3.1.1.1 农业生态村区域范围情况
        3.1.1.2 工业生态村区域范围情况
        3.1.1.3 旅游业生态村区域范围情况
        3.1.1.4 小结
        3.1.2 镇域范围空间格局
        3.1.2.1 农业生态村镇域范围情况
        3.1.2.2 工业生态村镇域范围情况
        3.1.2.3 旅游业生态村镇域范围情况
        3.1.2.4 小结
    3.2 村域空间布局
        3.2.1 村域空间构成要素
        3.2.1.1 居住空间
        3.2.1.2 生产空间
        3.2.1.3 服务空间
        3.2.2 村域空间布局现状
        3.2.2.1 农业生态村村域空间布局
        3.2.2.2 工业生态村村域空间布局
        3.2.2.3 旅游业生态村村域空间布局
        3.2.2.4 河北省山区生态村村域空间布局特点
        3.2.3 村域空间特征影响
        3.2.3.1 农业生态村
        3.2.3.2 工业生态村
        3.2.3.3 旅游业生态村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河北省山区国家级生态村生态建设
    4.1 生态建设误区
        4.1.1 生态环境恶化
        4.1.2 乡土景观消融
        4.1.3 地域特色遗失
    4.2 原乡生态维育
        4.2.1 自然景观维育
        4.2.1.1 基质
        4.2.1.2 廊道
        4.2.1.3 斑块
        4.2.2 生产景观维育
        4.2.2.1 果林
        4.2.2.2 农田
        4.2.3 文化景观维育
        4.2.3.1 传统元素
        4.2.3.2 传统建筑
        4.2.3.3 传统习俗
    4.3 生态技术应用
        4.3.1 资源利用
        4.3.1.1 清洁能源利用
        4.3.1.2 水资源利用
        4.3.1.3 污水处理
        4.3.2 被动节能
        4.3.2.1 聚落规划
        4.3.2.2 微气候调节
        4.3.2.3 建造工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河北山区国家级生态村提升策略及发展模式
    5.1 发展现存问题
        5.1.1 空间布局方面
        5.1.1.1 居住空间缺乏系统治理与整合
        5.1.1.2 生产空间缺乏统一规划与分区
        5.1.1.3 服务空间缺乏合理配置与设计
        5.1.2 生态建设方面
        5.1.2.1 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与生态技术的运用不足
        5.1.2.2 传统风貌的不断侵蚀与生态景观的缺乏规划
        5.1.2.3 生产与生活污染物的处理薄弱
        5.1.3 经济发展方面
        5.1.3.1 人口持续流失阻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5.1.3.2 三产融合不紧密影响产业附加值提升
        5.1.3.3 资金积累与利用问题降低风险抵御能力
        5.1.3.4 缺乏合理营销致使产品难以扩大知名度
    5.2 经济发展策略
        5.2.1 多元参与资本引入
        5.2.2 乡村集体品牌树立
        5.2.3 特色文化保护开发
        5.2.4 科创促进产业融合
        5.2.4.1 农业优化升级
        5.2.4.2 工业改革转型
        5.2.4.3 旅游业优化升级
        5.2.5 产品宣传营销设计
    5.3 空间布局策略
        5.3.1 居住空间规划策略
        5.3.1.1 居住空间形态整合
        5.3.1.2 道路交通干扰减小
        5.3.1.3 基础设施加强完善
        5.3.1.4 民居整理功能置换
        5.3.2 生产空间规划策略
        5.3.3 服务空间规划策略
    5.4 生态建设策略
        5.4.1 村民生态意识加强
        5.4.2 资源过度开发治理
        5.4.3 生态技术合理应用
        5.4.4 乡土风貌传承保护
        5.4.5 生态景观规划维育
    5.5 发展模式构想
        5.5.1 旅游发展模式
        5.5.1.1 生态观光类旅游模式
        5.5.1.2 文化创意类旅游模式
        5.5.2 养老发展模式
        5.5.2.1 体验型养老模式
        5.5.2.2 护理型养老模式
        5.5.3 康养发展模式
        5.5.3.1 养生度假型康养模式
        5.5.3.2 医养产业型康养模式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未来展望
附录 A
附录 B 河北省省级生态村名单(共60个)
附录 C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4)内蒙古草原旅游竞争力评价及其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旅游资源开发
        1.2.2 旅游目的地管理
        1.2.3 旅游发展战略
        1.2.4 旅游经济研究
        1.2.5 旅游产品研究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 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分析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竞争力
        2.1.2 旅游竞争力
        2.1.3 草原旅游
        2.1.4 内蒙古草原旅游竞争力
    2.2 理论分析
        2.2.1 与区域旅游竞争力有关的旅游学理论
        2.2.2 与区域旅游竞争力相关的竞争理论
        2.2.3 与区域旅游竞争力相关的产业经济学理论
        2.2.4 与区域旅游竞争力相关的区域经济学理论
        2.2.5 与区域旅游竞争力相关的其他理论
3 研究设计
    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1 指标遴选原则
        3.1.2 评价指标体系
    3.2 指标释意
        3.2.1 旅游竞争实力
        3.2.2 竞争潜力
        3.2.3 环境支持力
    3.3 研究方法
        3.3.1 评价方法选定
        3.3.2 指标赋权
        3.3.3 无量纲化方法
4 数据来源及处理
    4.1 内蒙古草原旅游区分区说明
    4.2 数据来源
    4.3 数据处理
        4.3.1 无量纲化处理
        4.3.2 指标赋值
5 内蒙古草原旅游竞争力评价
    5.1 内蒙古草原旅游竞争力的时间差异
    5.2 内蒙古草原旅游竞争力的空间分布
        5.2.1 呼伦贝尔草原旅游区
        5.2.2 科尔沁草原旅游区
        5.2.3 锡林郭勒草原旅游区
        5.2.4 中部草原旅游区
        5.2.5 阿拉善草原旅游区
6 内蒙古草原旅游竞争力提升对策
    6.1 呼伦贝尔草原旅游区发展建议
    6.2 科尔沁草原旅游区发展建议
    6.3 锡林郭勒草原旅游区
    6.4 中部草原旅游区
    6.5 阿拉善草原旅游副区
7 结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游牧到定牧—生态恢复视野下草原聚落重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草原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1.1.2 草原人居环境建设现状
        1.1.3 问题的提出
        1.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概念界定
        1.2.1 生态恢复、重构
        1.2.2 草原聚落、牧区、牧户
        1.2.3 内蒙古中部地区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3.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3.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3.3 既往学术研究的不足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论文框架
    1.5 论文写作说明
    1.6 小结
第2章 从游牧到定牧的草原生态环境变迁
    2.1 游牧的形成背景
        2.1.1 自然环境特征
        2.1.2 游牧业的形成
    2.2 定牧的形成过程
        2.2.1 草场范围内的“游居”
        2.2.2 一定范围内的定居轮牧
        2.2.3 完全意义的定牧
    2.3 草原生态现状特征
        2.3.1 整体生态退化
        2.3.2 局部出现改善
        2.3.3 保护重点转移
    2.4 小结
第3章 游牧时期草原聚落的生态特点
    3.1 游牧聚落的本质
        3.1.1 游牧的载体
        3.1.2 游牧的特点
    3.2 游牧聚落的形式
        3.2.1 居住建筑
        3.2.2 祭祀建筑
        3.2.3 聚落单元
    3.3 游牧聚落的生态体现
        3.3.1 天人合一的宇宙生态观
        3.3.2 朴素实用的低技生态观
        3.3.3 互助合作的实践生态观
        3.3.4 敬畏自然的信仰生态观
    3.4 小结
第4章 定牧时期草原聚落的生态视野
    4.1 草原聚落生态系统
        4.1.1 生态系统的概念
        4.1.2 生态系统的特点
        4.1.3 草原聚落生态系统
    4.2 草原聚落生态系统组成因子
        4.2.1 主体因子及其属性
        4.2.2 文化因子及其属性
        4.2.3 环境因子及其属性
    4.3 草原生态退化机理
        4.3.1 生态系统的不稳定性
        4.3.2 生态退化的影响因素
    4.4 小结
第5章 定牧时期草原聚落重构与生态恢复
    5.1 定牧草原聚落重构的思路
        5.1.1 定牧牧民的生态观构建
        5.1.2 牧户与公共设施的生态格局
        5.1.3 牧户单元的生态化设计
    5.2 定牧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
        5.2.1 游牧生产生活方式
        5.2.2 定牧生活方式的转变
        5.2.3 定牧生产方式的转变
    5.3 继承——游牧生态意识的升华
        5.3.1 “互相善待”的生存之道
        5.3.2 人畜草三位一体的生态意识
        5.3.3 定牧新型合作社的建立
    5.4 创新——定牧生态技术的提升
        5.4.1 游牧技术手段的特点
        5.4.2 定牧生态技术的现状
        5.4.3 定牧技术手段的改进
    5.5 小结
第6章 定牧草场牧户与公共设施的生态格局
    6.1 萨麦苏木调研
        6.1.1 萨麦苏木基本现状
        6.1.2 萨麦苏木公共设施现状
    6.2 草场牧户现状特征
        6.2.1 草原聚落等级的梯度性
        6.2.2 牧户单元的分散、集聚性
        6.2.3 牧户单元的动态迁移性
        6.2.4 牧户单元的生态、和谐性
    6.3 草场牧户的适宜规模
        6.3.1 人畜草的生态平衡
        6.3.2 适宜人口规模分析
        6.3.4 适宜牧户规模分析
    6.4 草场牧户的生态化分布
        6.4.1 基本原则
        6.4.2 整体大分散
        6.4.3 局部大聚居
    6.5 公共设施的合理配置
        6.5.1 公共设施分布特征
        6.5.2 公共设施合理分布
        6.5.3 嘎查“牧民之家”设计
    6.6 小结
第7章 定牧草场牧户单元的生态化设计
    7.1 定牧草场牧户单元现状
        7.1.1 七个嘎查基本情况
        7.1.2 牧户单元定居现状
        7.1.3 牧户单元存在的问题
    7.2 牧户单元建筑模式分析
        7.2.1 遵循天人合一的自然生态观
        7.2.2 尊重牧民生活习惯的居住空间
        7.2.3 定牧状态下牲畜适应的使用空间
        7.2.4 人畜草平衡下的院落空间
    7.3 牧户单元的生态技术
        7.3.1 适应性地域生态技术
        7.3.2 牧区可再生能源利用
    7.4 牧户单元生态设计构思
        7.4.1 牧户单元设计的构思
        7.4.2 节能设计的考虑
        7.4.3 生态效果的体现
    7.5 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建议
    8.1 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8.1.1 研究结论
        8.1.2 研究创新点
    8.2 后续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草原牧区(嘎查)人居环境现状调研
附录B 生态移民定居点(牧民)基本状况调研
附录C 内蒙古草原牧区调研完成情况
附录D 嘎查“牧民之家”公共建设设计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6)基于气候因子的内蒙古牧区五畜地域结构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进展
        1.2.1 草原畜牧业方面研究状况
        1.2.2 家畜方面研究状况
    1.3 理论基础
        1.3.1 人地关系理论
        1.3.2 可持续发展理论
        1.3.3 系统理论
    1.4 概念界定
        1.4.1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
        1.4.2 草原畜牧业
        1.4.3 草原五畜
        1.4.4 草原“五畜”的起源与特征
2 研究区概况与方法
    2.1 内蒙古牧区基本概况
    2.2 内蒙古牧区气候特点
    2.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路
        2.3.1 研究方法
        2.3.2 技术路线图
3 内蒙古牧区五畜时空演变特征
    3.1 内蒙古牧区近65年草原五畜总数量变化
        3.1.1 1949年—1965年五畜总头数变化特征
        3.1.2 1966年—1982年五畜总头数变化特征
        3.1.3 1983年—2000年五畜总头数变化特征
        3.1.4 2001年—2014年五畜总头数变化特征
    3.2 内蒙古牧区五畜空间分布规律
        3.2.1 内蒙古牧区五畜空间分布动态分析
        3.2.2 内蒙古牧区五畜空间分布静态分析
    3.3 小结
4 基于气候因子的五畜地理分布模型的建立
    4.1 研究数据及因素的选取
    4.2 内蒙古牧区五畜地理分布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4.2.1 五畜地理分布与气候因子相关分析
        4.2.2 五畜地理分布气候模式的建立
    4.3 五畜地理分布模型
5 内蒙古牧区五畜地域结构类型特征分析
    5.1 内蒙古牧区五畜结构地域划分
        5.1.1 划分指标
        5.1.2 地域划分结果
    5.2 内蒙古牧区五畜地域结构类型分析
6 结论与讨论
    6.1 研究结论
    6.2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中俄乡村旅游发展比较研究 ——以中国呼伦贝尔、俄罗斯贝加尔湖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和框架
        1.2.2 研究的方法
    1.3 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研究回顾
        1.3.1 国外乡村旅游发展研究回顾
        1.3.2 国内乡村旅游发展研究回顾
        1.3.3 研究述评
    1.4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1.4.1 理论基础
        1.4.2 概念界定
二、比较研究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概述
    2.1 比较地区选择的依据
        2.1.1 资源类似
        2.1.2 旅游产品组合类似
    2.2 俄罗斯贝加尔湖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概况
    2.3 中国内蒙古呼伦贝尔乡村旅游发展概况
三、乡村旅游发展条件环境比较
    3.1 自然环境条件比较
        3.1.1 动植物资源
        3.1.2 淡水资源
        3.1.3 矿产资源
    3.2 社会经济条件比较
        3.2.1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3.2.2 产业结构
        3.2.3 乡村旅游配套基础设施
        3.2.4 社会文化
    3.3 区位条件比较
        3.3.1 经济区位比较
        3.3.2 交通区位比较
    3.4 乡村旅游发展水平比较
        3.4.1 贝加尔湖地区乡村旅游
        3.4.2 呼伦贝尔乡村旅游
    3.5 乡村旅游发展质量管理比较
        3.5.1 乡村旅游产品的质量
        3.5.2 乡村旅游服务的质量
        3.5.3 乡村旅游环境的质量
四、乡村旅游发展政策与当地社区参与程度的比较
    4.1 乡村旅游发展的国家政策、地区政策比较
    4.2 乡村旅游发展中当地社区参与程度比较
五、结论与建议
    5.1 比较研究结论及启示
    5.2 促进贝加尔湖与呼伦贝尔乡村旅游发展的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8)内蒙古锡盟南部区域中心城市空间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方位开放背景下,内蒙古构筑外向型空间发展格局
        1.1.2 桥头堡战略背景下,锡盟南部地区由边缘向桥梁转变
        1.1.3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草原城镇构筑城乡发展新格局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1 国家宏观战略层面
        1.2.2 内蒙古区域空间布局
        1.2.3 锡盟自身发展诉求
    1.3 题目及相关概念释义
        1.3.1 锡盟南部地区
        1.3.2 区域中心城市
        1.3.3 城市空间发展
    1.4 研究内容
        1.4.1 必要性和重要性
        1.4.2 适宜性选址
        1.4.3 途径与策略
    1.5 研究目的、意义及方法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1.5.3 研究方法
    1.6 论文框架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区域中心城市生成理论
        2.1.2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2.1.3 区域协调发展理论
        2.1.4 城市空间布局方法
    2.2 既有相关研究综述
        2.2.1 关于区域中心城市研究综述
        2.2.2 关于城市空间发展研究综述
        2.2.3 关于城市中心性研究综述
    2.3 典型案例分析
        2.3.1 深圳市跨越式发展经验
        2.3.2 榆林构建省际边界区域中心城市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内蒙古区域中心城市发展
    3.1 内蒙古区域中心城市形成与空间布局
        3.1.1 区域中心城市的形成与演进
        3.1.2 区域中心城市的生长环境
        3.1.3 区域中心城市空间布局
        3.1.4 城镇空间布局特征
    3.2 内蒙古区域中心城市发展现状
        3.2.1 区位与交通
        3.2.2 自然与生态
        3.2.3 经济与社会
        3.2.4 资源与产业
    3.3 内蒙古区域中心城市中心性分析
        3.3.1 地级以上城市中心性分析
        3.3.2 县级以上城镇场强格局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适宜性选址与构建条件
    4.1 区域中心城市的构建条件
        4.1.1 辐射带动能力
        4.1.2 适宜的城市规模
        4.1.3 交通通达能力
        4.1.4 综合服务功能
        4.1.5 良好的生态环境
    4.2 锡盟南部及周边区域概况
        4.2.1 锡林郭勒盟城镇空间布局分析
        4.2.2 锡盟南部与冀北六县比较分析
        4.2.3 锡盟南部区域概况
    4.3 培育区域中心城市的条件评价
        4.3.1 评价因子选择及数据获取
        4.3.2 培育区域中心城市的综合适宜性指数
        4.3.3 区域中心城市适宜性选址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产业发展与布局
    5.1 多伦诺尔产业发展基础及发展环境分析
        5.1.1 城市产业发展一般规律
        5.1.2 多伦诺尔产业发展基础
        5.1.3 锡盟产业经济发展环境
        5.1.4 首都经济圈产业协同发展和北京产业外迁趋势分析
    5.2 构建多伦诺尔多元产业体系
        5.2.1 多伦诺尔未来产业层次划分
        5.2.2 多伦诺尔未来产业发展选择
    5.3 多伦诺尔产业空间布局
        5.3.1 产业空间布局的内涵及影响因素
        5.3.2 多伦诺尔地区产业空间布局研究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人.与城镇化途径
    6.1 中心城市适宜人.规模
        6.1.1 适宜人.规模下限
        6.1.2 适宜人.规模上限
    6.2 区域人.发展趋势与多伦诺尔人.现状
        6.2.1 区域人.发展变化趋势
        6.2.2 多伦诺尔人.发展特征
        6.2.3 多伦诺尔人.发展趋势
    6.3 多伦诺尔人.与城镇化途径
        6.3.1 产业发展带动人.聚集
        6.3.2 宜居城市吸引人.聚集
        6.3.3 新型城镇化引导人.回流
        6.3.4 承接生态移民迁入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区域交通一体化发展
    7.1 交通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7.1.1 区域交通与城市形成及发展
        7.1.2 城市交通与城市空间结构交互作用
    7.2 区域交通基础及发展趋势
        7.2.1 区域公路交通现状
        7.2.2 区域铁路交通现状
        7.2.3 区域航空交通现状
        7.2.4 锡盟南部交通通达性分析
    7.3 锡盟南部区域交通需求及主要流向分析
        7.3.1 锡盟南部区域交通需求分析
        7.3.2 锡盟南部区域交通主要流向分析
        7.3.3 区域综合交通发展趋势与前景
    7.4 区域交通一体化发展策略
        7.4.1 构建通疆达海区域性通道
        7.4.2 构建多蓝综合交通枢纽
        7.4.3 建立便捷高效的内外交通网络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生长型”规划理念下城市空间布局
    8.1 城市空间格局的形成与演变
        8.1.1 多伦诺尔城市发展历程回顾
        8.1.2 多伦诺尔城市空间形态演变
        8.1.3 多伦诺尔城市空间布局影响因素
    8.2 “生态导向”空间拓展条件评价
        8.2.1 适宜性建设用地评价
        8.2.2 城市发展方向选择
        8.2.3 城市空间增长边界
    8.3 多伦诺尔构建区域中心城市空间布局
        8.3.1 多伦诺尔城市空间布局特征
        8.3.2 多伦诺尔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
        8.3.3 多伦诺尔城市空间布局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9.1.1 主要结论
        9.1.2 创新点
    9.2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9.2.1 研究不足
        9.2.2 未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Ⅰ在读期间科研及发表论文情况
附录-Ⅱ图录
附录-Ⅲ表录
附录-Ⅳ城镇综合规模指数计算附表

(9)鄂温克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状况调研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鄂温克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概况
二、鄂温克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现状分析
    ( 一) 缺乏产业整体规划,未形成产业链
    ( 二) 民俗文化资源保护力度、挖掘深度不够
    ( 三) 基础设施落后,旅游服务水平较低
    ( 四) 旅游宣传力度不够
三、鄂温克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对策
    ( 一) 制定区域旅游产业整体规划,构建产业链
    ( 二) 对民俗文化资源妥善保护,深度挖掘
    ( 三)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水平
    ( 四) 多渠道宣传促销,打造知名文化旅游品牌

(10)中国扎兰屯特色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1. 论文选题目的与价值
    2. 相关研究动态
    3. 主要内容
    4. 研究方法
    5.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1章 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理论
    1.1 特色产业的基本界定
        1.1.1 特色产业的内涵与外延
        1.1.2 特色产业的基本特征
        1.1.3 特色产业选取原则及条件
        1.1.4 特色产业的运行机理
    1.2 特色产业发展理论依据
        1.2.1 区域比较优势理论
        1.2.2 竞争优势理论
        1.2.3 增长极理论
        1.2.4 反梯度理论
    1.3 特色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3.1 特色产业是地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与产业协调发展的主导
        1.3.2 发展特色产业是提升地区产业竞争力的主要依托
        1.3.3 发展特色产业有利于推进城乡与区域系统统筹协调发展
        1.3.4 发展特色产业有利于聚合各种生产要素,推进特色产业经营
第2章 扎兰屯特色产业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2.1 扎兰屯总体经济发展状况
        2.1.1 扎兰屯的历史沿革
        2.1.2 扎兰屯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2.1.3 扎兰屯的经济发展潜力
    2.2 扎兰屯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历程及特征
        2.2.1 扎兰屯特色产业选择及发展的时空演变
        2.2.2 扎兰屯特色产业发展现状
        2.2.3 扎兰屯优势特色产业特征
    2.3 扎兰屯特色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3.1 特色产业集聚水平较低,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2.3.2 特色产业整体竞争优势不明显
        2.3.3 发展特色产业的金融支撑体系亟待完善
第3章 扎兰屯特色产业选择与评价体系
    3.1 扎兰屯特色产业选择原则与模式
        3.1.1 扎兰屯特色产业选择的必要性
        3.1.2 扎兰屯特色产业选择的原则
        3.1.3 扎兰屯特色产业选择模式与思路
        3.1.4 扎兰屯特色产业评价方法的选择
    3.2 扎兰屯优势资源及发展条件
        3.2.1 扎兰屯特色产业选择的影响因素
        3.2.2 扎兰屯资源禀赋及评价
        3.2.3 扎兰屯特色产业发展的自身条件
        3.2.4 政策环境和其他外部条件
    3.3 扎兰屯特色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与定位
        3.3.1 发展特色农牧业
        3.3.2 发展特色商贸物流业
        3.3.3 发展特色能源循环经济
        3.3.4 发展特色旅游业
    3.4 扎兰屯特色产业发展评价体系
        3.4.1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3.4.2 指标选取与模型设立
        3.4.3 特色产业选择实证分析
    3.5 扎兰屯特色产业经济绩效评价——基于区域横向对比分析
        3.5.1 扎兰屯特色产业经济绩效评价方法
        3.5.2 扎兰屯第一产业经济绩效评价
        3.5.3 扎兰屯第二产业经济绩效评价
        3.5.4 扎兰屯第三产业经济绩效分析
第4章 扎兰屯特色产业体系构建及发展对策
    4.1 国内外成功经验借鉴
        4.1.1 国外区域特色产业经济发展的成功案例
        4.1.2 国内县域特色产业经济发展的成功案例
        4.1.3 对国内外经验的借鉴
    4.2 扎兰屯特色产业体系构建
        4.2.1 总体构想和具体构想
        4.2.2 政府政策支持着力点
        4.2.3 特色产业体系框架
    4.3 扎兰屯发展特色产业的对策
        4.3.1 突出特色资源和比较优势,注重特色产业的规划工作
        4.3.2 加快科技进步,提高特色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4.3.3 壮大骨干龙头企业,实现规模化经营
        4.3.4 积极提高品牌意识,大力实施名牌推进战略
        4.3.5 引导企业加大市场营销,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
        4.3.6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为特色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4.3.7 健全特色产业的制度和体制创新机制
        4.3.8 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提高特色产业的外向度
        4.3.9 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增强科技支撑能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鄂温克旗旅游资源分区开发的构想(论文参考文献)

  • [1]使鹿鄂温克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研究[D]. 仵娅婷.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2]基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目的的资产评估研究[D]. 李雪敏. 中央财经大学, 2020
  • [3]河北省山区国家级生态村发展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D]. 王冰玥. 河北工业大学, 2018(06)
  • [4]内蒙古草原旅游竞争力评价及其发展策略研究[D]. 王撼峰. 武汉轻工大学, 2017(06)
  • [5]游牧到定牧—生态恢复视野下草原聚落重构研究[D]. 王伟栋. 天津大学, 2017(01)
  • [6]基于气候因子的内蒙古牧区五畜地域结构特征分析[D]. 斯日贡.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6(03)
  • [7]中俄乡村旅游发展比较研究 ——以中国呼伦贝尔、俄罗斯贝加尔湖地区为例[D]. 维多利亚. 内蒙古大学, 2016(02)
  • [8]内蒙古锡盟南部区域中心城市空间发展研究[D]. 荣丽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01)
  • [9]鄂温克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状况调研与思考[J]. 刘彤,魏家猷.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15(01)
  • [10]中国扎兰屯特色产业发展研究[D]. 杨利民. 中央民族大学, 2013(11)

标签:;  ;  ;  ;  ;  

鄂温克旗旅游资源分区开发构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