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族教育的发展

浅谈水族教育的发展

一、水族教育发展考略(论文文献综述)

车昌洋[1](2021)在《社会治理视野下的清代古州厅民族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何阿优[2](2021)在《凉山彝族火把节赛马活动文化考释》文中认为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下,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和魂,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传统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一种生活,一种教育,更是一种精神。彝族在中国文化民族识别中具有典型性,而火把节是彝族文化符号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节日庆典活动,其中,赛马活动是彝族火把节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身体活动元素。通过全面的搜集、整理和阅读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实地田野考察发现,关于凉山彝族火把节赛马文化的相关研究较少,彝族火把节赛马活动存在着文化同质化发展的趋势。基于此,本研究运用了文献资料法、田野考察法、访谈法、口述史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借用李亦园的文化分层理论和程志理的身体认知论,作为支撑理论,以“历时记忆”“器物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为主线,对凉山彝族火把节赛马活动进行文化考释。最后,对凉山彝族火把节赛马活动未来发展态势提出思考与建议。研究表明:1.以“起源与衍生”“传承与嬗变”“转换与生成”为主线,对凉山彝族火把节赛马活动进行历时记忆考释。凉山彝族火把节赛马活动最早的历史记载为东汉时期,从1979年开始由官方统一组织开展;凉山彝族火把节赛马习俗是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传承下来,运用文化分层理论对彝族火把节赛马活动的嬗变进行阐释;火把节赛马活动在彝族地区旅游产业中的转换与生成,促进地方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有机融合,带动凉山彝族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2.以“相马习俗”“养马习俗”“驯马习俗”“赛马习俗”为主线,对凉山彝族火把节赛马活动进行器物文化考释,挖掘、梳理和提炼了凉山彝族火把节赛马活动习俗。3.以赛马“活动目的”“比赛类型”“比赛规则”“奖励制度”为主线,对凉山彝族火把节赛马活动进行制度文化考释。赛马活动的目的是搭建凉山彝族各家支间的交流平台;赛马比赛类型(鞭西和都西)是凉山彝族方言区民族性格的体现;赛马比赛规则是对社会规则的浓缩、模拟和演绎;赛马奖励制度是增强彝族家支凝聚力的表现形式。4.以“宗教信仰”“教育理念”“荣辱观念”“审美观念”“文化认同”为主线,对凉山彝族火把节赛马活动进行精神文化考释,挖掘凉山彝族火把节赛马活动所折射出的民族文化特质。凉山彝族火把节赛马活动:沉淀了彝族人民多元崇拜文化的宗教信仰;体现了彝族人民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理念;凸显了彝族人民把荣誉视如生命的荣辱观;展现了凉山彝族传统服饰着装的审美观;凝结了对彝族文化的自我认同和他者认同;表达了彝族人民对过去生活的眷念,对现在生活的满意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5.以“宣传渠道”“保护意识”“传承人”“身体认知传承”“转换生成”为主线,对凉山彝族火把节赛马活动未来发展态势提出思考与展望。拓宽多元赛马文化宣传渠道;培育彝族赛马文化保护意识;发掘传承人的载体介质作用;促进彝族赛马身体认知传承;凸显旅游中赛马的文化特质。

齐瑾[3](2021)在《唐代功德使考》文中提出功德使一职出现于唐代宗教发展兴盛的背景下,唐皇室差遣“功德使”代皇帝行功德、处理宗教事务,主要包括督造寺院、检校译经、进献佛物、管理僧道等。初唐以前大多由临时的官员、僧道或使者负责,随着唐朝使职规模迅速发展,推动了功德使的出现。功德使最初设立是在中宗至玄宗朝时期。功德使职多由僧道和宦官临时担任,负责皇帝的功德事务。到中唐代宗统治时期,功德使职产生分化,出现内外功德使和五台山修功德使,分别由内侍宦官和禁军将领担任,其职责仍旧是受皇帝派遣的修功德使者,但是功德使的任职时间和负责事务相对固定,不再是临时差遣。随着德宗朝两街功德使的出现,功德使的使职和名称正式固定下来并不断延续,负责京城寺观、进献佛经等事务;由于左、右街功德使多由出身宦官的左、右神策军中尉分别兼任,使职的权力多伴随着禁军将领的权势出现变化;功德使到宪宗朝实现权力巅峰,总领天下宗教事务,侵夺祠部权职;直至晚唐,功德使随着宦官集团势力的衰落而形同虚设,开始以赠官的形式出现,职能逐渐被下设的僧录所取代。唐代功德使不仅是唐朝宗教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关注对象,也是使职差遣制的发展见证,更是中晚唐宦官专政的具体表征。

潘飚[4](2020)在《摩竭纹中国化研究》文中指出摩竭纹源出于印度,其在印度发展过程中,逐渐被纳入佛教体系。在印度佛教经典中,摩竭是一种力量强大,常在水中兴风作浪,但慑服于佛法的巨型恶兽。印度佛教摩竭纹的形态呈海兽状,含义主要有两点:第一,彰显摩竭巨兽的某种或多种强大力量;第二,赞叹佛法广大无边,能慑服摩竭恶兽。随着印度佛教向中国的传播,摩竭纹也传入了中国,并开始中国化。摩竭纹中国化的进程可分为北魏至隋代的肇始期、初盛唐的渐变期、中晚唐至五代的转折期、宋辽金的繁荣期、元明清的衰落期等五个阶段。在肇始期和渐变期,摩竭纹的形态、含义均与印度佛教摩竭纹一致,这两个时期的摩竭纹在数量、载体、分布区域等方面发展的都十分有限,使用群体也局限于皇族与贵族。当摩竭纹发展至转折期,开始出现具有强烈中国化倾向的鲤鱼形和鱼龙形摩竭纹,并占据摩竭纹发展的主流。在形态和含义上,鲤鱼形摩竭纹受到中国鱼文化影响,鱼龙形摩竭纹受到中国鱼文化与龙文化的影响,本性为“恶”的摩竭在此时一转为有丰富吉祥含义的瑞兽。这一时期摩竭纹在数量、载体、分布区域等方面也都有极大发展,使用群体也从皇族、贵族间拓展至民间。经过转折期的中国化后,摩竭纹进入其发展的繁荣期,并以鱼龙形摩竭纹为主流,愈趋于龙形和吉祥化。此时摩竭纹在数量、载体、分布区域等方面,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拓展,使用群体则覆盖了皇族、贵族、平民等阶层。随后,摩竭纹步入衰落期。此时摩竭纹受中国龙文化影响更为强烈,且佛教色彩被削弱,逐渐成为世俗世界中一种边缘化的吉祥纹饰。这一时期摩竭纹的数量、载体、分布区域等方面也出现极大萎缩,使用群体似乎既有贵族也有平民。至清代,摩竭纹被龙纹完全取代。摩竭纹中国化的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中国鱼文化与龙文化,这是摩竭纹中国化的外部原因,对异域文化的摩竭纹起改造作用;第二,佛教菩萨道思想,这是摩竭纹中国化的内部原因,对作为佛教纹饰的摩竭纹与中国文化的结合起积极促进作用。摩竭纹中国化对汉传佛教发展的启示有三点:第一,立足于菩萨道;第二,坚持在地化;第三,注重时代性。

闵锐[5](2020)在《北宋前中期笔记小说研究—兼论笔记小说中“宋调”的形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北宋前中期笔记小说完成了风格上由唐五代到宋代的转变,这一转变过程分为风格承袭期(960-989)、风格发展期(990-1022)以及风格形成期(1023-1067)三个阶段。经过百余年的创作实践,笔记小说风格由以志怪为主、具有多样性、地域性等特征,逐渐转变为以杂录小说为主、多载朝堂之事与典章制度、推崇补史与考证等实用性功用、长于议论、语言简洁的平实之风貌。在这一过程中,笔记小说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具有区别意义的文类特征,因其与诗歌领域好学问、好议论等特征相类似,本文称之为笔记小说中的“宋调”。北宋前中期笔记小说风格转变与“宋调”形成离不开时代风气与作家身份等方面的影响,宋代官员空闲的增多与对小道的关注、宰执群体的加入、士人主体性的张扬及其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官方书籍之编纂、官私目录的修订以及宋代史学的发展,皆促进了笔记小说的繁荣,从不同角度影响了这一时期的笔记小说创作,促进了笔记小说中“宋调”之形成。

张爽[6](2020)在《清代戏曲家黄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黄治(1800.12.9-1850.6.21),浙江太平(今温岭)人,擅长写诗作画,兼通医理,清代中后期戏曲家。黄治的戏曲活动主要集中在道光年间,他的主要戏曲作品有传奇《蝶归楼传奇》,杂剧《雁书记》《玉簪记》(合称《味蔗轩春灯新曲二种》)。黄治祖上因躲避战乱迁到浙江太平三都下凤山,父亲黄际明在其六岁时便离世,黄治一直跟随长兄黄濬学习,之后,黄濬考中进士,开始了四处为官的生涯,黄治亦随之,过上了就馆游幕的生活,期间黄治曾不止一次的走上科举之路,但都无功而返。道光十七年(1837),黄治随兄远戍新疆,居塞外七年,为达官贵人记室。回乡后黄治又应友人之聘去了福建,道光二十八年(1848),黄治回乡,不久病死家中。黄治、黄濬二人的诗文集对黄治的生卒年信息多有涉及,经过推算,得出黄治的生卒年具体信息为:嘉庆五年十一月初四日(1800.12.19)——道光三十年五月十二日(1850.6.21)。黄治与当时的士大夫文人多有交往。出塞之前,交往较为密切的有:朱瀚、张士宽和张凤翿。跟随黄濬远戍新疆期间,黄治加入了西域的“定舫诗社”,成为诗社的主要成员,黄治的诗集中保存了这一时期的主要交游活动,包括:吟诗活动、出游或集会活动以及诗社成员之间的往来唱和等。《蝶归楼传奇》是黄治现存唯一的一部传奇作品,传奇以黄治少时所闻之事为蓝本,以男女婚恋故事为题材,借谢招郎和王五姐两人坎坷曲折的爱情故事,赞扬了男女主人公为爱敢于突破封建藩篱的勇敢行为。黄治在剧中大力宣扬至情观,明确主张“情是本来性”,从而传达出黄治对黑暗现实的逃避。《蝶归楼传奇》的艺术特征主要表现在语言特色、体制特征、排场设置三方面。在语言的选择上,曲辞以清雅秀丽见长,善于抒情;宾白力求语意明白,通俗易懂。同时根据具体人物的不同,选择贴合人物身份和性格的语言。体制特征上,《蝶归楼传奇》宫调和曲牌的联套方式的灵活多变,迎合了跌宕起伏的情节发展。在排场的安排上,巧妙的设置了“剧中之戏”和“梦中之戏”,同时为了适应舞台的需要,在时空处理和冷热场的安排上也都极尽巧思。黄治的传奇与一般文人传奇脱离舞台的案头化不同,十分注重戏曲的舞台演出效果,剧中的场景、角色的动作、穿关及砌末的使用都作了细致的说明和提示,有“专为登场”而作的倾向。《味蔗轩春灯新曲二种》包含《雁书记》《玉簪记》两部杂剧,两剧均以历史故事为题材,赞扬了苏武、王守仁等臣子的赤胆忠心。黄治的杂剧创作既有对北杂剧体制的继承,又有对传奇体制的借鉴。主要表现在文本体制、演唱体制、脚色体制和舞台演出四个方面。文本体制上,表现为一本四折的体制和雅俗共赏的曲文。演唱体制上,吸收了传奇灵活的演唱方式。宫调曲牌的选择上,“借宫”“南北合套”、集曲、联章体的巧妙搭配。脚色体制上,脚色的内涵和地位有了一些变化。黄治的杂剧对舞台演出同样重视,不仅剧本中有服装道具和科介范式的舞台提示,而且最重要的是有登场演出的文献记载。总的来说,黄治的戏曲创作有许多值得研究的地方,应该得到重视,这样也便于我们更好的了解这一特殊历史时期传奇杂剧的发展状况。

郝宇星[7](2020)在《以图证史:《旬格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左图右史”是中国史学记载的传统,这也使得以图证史成为史学研究的一种方法。民国十二年(1923),曹锟在当选总统的前夕,命人依照清朝时期《皇清职贡图》和《百苗图》的形制绘画了一册图像,取有虞氏格苗之义,名为《旬格图》,正是对“左图右史”传统的延续。经过对比研究,我们发现《旬格图》图像均抄绘于《皇清职贡图》和《百苗图》,而文字笺释内容均由夏寿田从前人着作中选择相关记载作笺释,并且夏寿田为此写有72首竹枝词,使得全书形式创新、内容丰富。该册图说为我们描绘了滇黔桂等地各少数民族的山川地貌、生产生活场景和社会风俗习惯,尤其是其中大量出现的壮侗语民族相关部分,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论文第一章从《旬格图》本身内容出发,介绍其基本情况。按图册中给定的癸亥七月等信息探讨其成书的时代背景。以家谱、日记和后人研究为材料梳理为《旬格图》作笺释的夏寿田的一生。最后,统计出《旬格图》所记载的苗蛮种类,为后文的撰写奠定了基础。论文第二章以《旬格图》的图说内容为研究对象,因为图像部分可看做前12幅图和后72幅图两部分,故而分作两节研究。前两节通过图像的比较,梳理得出:康熙《贵州通志》作为最早的苗图,为后来苗图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奠定了基础;《皇清职贡图》中对人物形象的描绘是后世所有图像参考的标准;刘雍藏《百苗图》(残本)和《七十二苗全图》是《旬格图》创作时参照的主要版本。最后一节则对笺释内容进行了统计,梳理出了其中出现的19种文献中的97段材料。论文第三章围绕《旬格图》中大量记载的壮侗语民族风俗习惯,从以稻作文化为主的饮食习惯,以人居其上、畜居其下为特色的干栏式建筑,独具壮侗语民族特色的铜鼓文化和卜法祭祀文化四个方面进行论述,突显出《旬格图》不同于其他图册的重要意义。最终,通过解析壮侗语民族社会风俗习惯,从而达到以图证史的目的。

王咏梅[8](2020)在《贵州三都县水族端坡赛马活动的文化表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一直都是学术讨论的重要课题。贵州三都县是中国水族聚集最多的地区,研究该区域的端坡赛马活动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目前,研究者对水族端坡赛马活动的研究更多的是集中在对其的传承和发展上,对其文化的研究较少。基于此,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基于文化人类学、文化符号学、民族学等学科基础,依托文化表征理论,对水族端坡赛马活动的显的外延和隐的文化内涵进行研究,探究现代化社会发展中水族端坡赛马活动的传承和发展路径。通过深入研究与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特定的生存环境和特殊的生活经历,融合水族社会中所有的宗教信仰、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等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端坡赛马活动。2、马影响着水族人的生产生活,它是水族人情感的寄托,是提高生产力的工具;端坡赛马活动形成了对水族文化在固定的场域内的整合,是对民族文化的一种认同,赛马活动具有凝聚民众的重要功能,人群消费促进水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民族性的赛马活动是各民族间切磋骑技、交流情感、增进友谊和团结的良好形式,端坡赛马活动为水族与其他民族、国家进行互动提供了良好平台。3、器物层面,端坡赛马是水族迁移历史文化的一种记忆形式,衣、食等凸显出水族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制度层面,宗法血缘观念是对水族社会的辈分等级和男尊女卑地位的一种强化,严格的仪式规则,约束着水族族群文化的离散;行为层面,折射出水族人的勇敢与智慧,凸显出水族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精神层面,表达了水族人对先者的敬爱和对勇者的崇拜。4、在水族端坡赛马活动文化意涵的剖析基础上,探究现代化社会发展中端坡赛马活动发展的新路径:加强对水族端坡赛马活动的“活态性”保护;保护水族端坡赛马活动发展的文化空间;推动端坡赛马文化与地域旅游资源的。

李富强,林成[9](2019)在《鼓伴以舞:中国少数民族铜鼓舞研究综述》文中认为中国少数民族铜鼓舞是中国-东南亚铜鼓文化中的组成部分,是我国少数民族舞蹈的宝贵遗产。时至今日,铜鼓舞在我国壮族、瑶族、苗族、彝族、水族、布依族、佤族的生活中,依旧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20世纪30年代起,中国学界对少数民族铜鼓舞多有研究,取得诸多成果。据初步梳理,这些研究主要从铜鼓舞历史溯源、铜鼓舞艺术研究、铜鼓舞的文化价值、铜鼓舞的传承与发展等角度来展开。总结回顾前人的研究成果,是本领域研究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黄毓芸[10](2019)在《魏晋隋唐方志文献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据《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统计,我国旧志约8200种,占现存中国古籍的十分之一以上。但学界现有的研究重新志而轻旧志,重地理、历史研究而轻文献学研究,早期方志的研究则更为薄弱。魏晋隋唐方志是方志发展的早期阶段,从文献学角度研究这一时期的方志,对方志文献学的理论建设,中国方志的起源、发展及演变,方志史和方志学史的建立,第三(6方志的编纂工作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方志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方志仅指地方性的综合志,广义的方志还包括全国性总志及记述某方面特定内容的专志。论文主要研究狭义方志,着重研究了以下问题。第一,界定魏晋隋唐方志具体范围。历代学者对方志名实、方志起源、方志内涵与外延的看法差别很大。一代有一代之方志。魏晋隋唐方志既具备历代方志共性,也有其时代特徵。论文基於文献用例归纳“方志”的语义发展、“方志”的内涵、特点及其核心要素;从代表性方志学着作、方志整理着作、着录方志的目录着作所举方志归纳方志外延。并据此从广、狭两方面提出能够整合前人观点的方志定义,为魏晋隋唐方志文献的目录、版本、校勘、1佚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二,归纳魏晋隋唐方志总特点。从方志地名沿革、地域分布、体例分类、撰人分布等方面分阶段考察魏晋隋唐方志各自特徵。第三,考察方志着录轨迹的历史演变。梳理魏晋南北朝、隋唐方志在历代目录及其子目中的分布及沿革以求“考镜源流”;考证了官、私、史目录学着作着录魏晋隋唐方志的误录、同书异名、同名异书、卷数异、撰人异等情况。第四,整理魏晋隋唐方志文本和考证魏晋隋唐方志1本。分析总结魏晋隋唐方志1佚成果现状,补充已有1本漏1方志佚文、新1方志佚书,校勘佚志佚文及现存方志文本;从版本学角度对这一时期的现存和1本方志进行考察,梳理已有的方志版本研究成果并做了专题研究。第五,魏晋隋唐方志方言材料的整理与考证。方言材料包括语音(音韵)、文字、词汇、训诂、语法等不同类别,论文主要研究其中的词汇材料,并从文献学角度考证了其中的异文、名物、风俗、地理及历时与共时的演变,旨在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方志中方言资料的整理、1录及数字化工程”的研究提供资料;又是一次从中国古典文献学角度对语言文字学文献进行整理、研究的有益尝试。

二、水族教育发展考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族教育发展考略(论文提纲范文)

(2)凉山彝族火把节赛马活动文化考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1.1 新时代中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时代背景
        1.1.2 彝族在中国文化民族识别中具有典型性
        1.1.3 彝族火把节是彝族文化符号代表性节日
        1.1.4 赛马是火把节具有代表性身体活动元素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2 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的诠释
        2.1.1 传统体育
        2.1.2 彝族赛马
        2.1.3 身体活动
        2.1.4 节日庆典
    2.2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赛马活动相关研究综述
    2.3 彝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相关研究现状与趋势
    2.4 彝族赛马活动的相关研究现状及动态趋势
    2.5 彝族赛马活动相关性历史文献梳理及考释
    2.6 彝族赛马活动文化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3 研究对象、方法及路径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田野考察法
        3.2.3 访谈法
        3.2.4 口述史
        3.2.5 逻辑分析法
    3.3 研究路径
4 结果与分析
    4.1 凉山彝族火把节赛马活动的历时记忆考释
        4.1.1 凉山彝族火把节赛马活动的起源与衍生
        4.1.2 凉山彝族火把节赛马活动的传承与嬗变
        4.1.3 凉山彝族火把节赛马活动的转换与生成
    4.2 凉山彝族火把节赛马活动的器物文化考释
        4.2.1 彝族相马习俗
        4.2.2 彝族养马习俗
        4.2.3 彝族驯马习俗
        4.2.4 彝族赛马习俗
    4.3 凉山彝族火把节赛马活动的制度文化考释
        4.3.1 赛马活动目的是搭建凉山彝族各家支间交流平台
        4.3.2 赛马比赛类型是凉山彝族方言区民族性格的体现
        4.3.3 赛马比赛规则是对社会规则的浓缩、模拟和演绎
        4.3.4 赛马奖励制度是增强彝族家支凝聚力的表现形式
    4.4 凉山彝族火把节赛马活动的精神文化考释
        4.4.1 沉淀了彝族人民多元崇拜文化的宗教信仰
        4.4.2 体现了彝族人民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理念
        4.4.3 凸显了彝族人民把荣誉视如生命的荣辱观
        4.4.4 展现了凉山彝族人传统服饰着装的审美观
        4.4.5 凝结了对彝族文化的自我认同和他者认同
    4.5 对凉山彝族火把节赛马活动未来发展态势的思考
        4.5.1 拓宽多元赛马文化宣传渠道
        4.5.2 培育彝族赛马文化保护意识
        4.5.3 发掘传承人的载体介质作用
        4.5.4 促进彝族赛马身体认知传承
        4.5.5 凸显旅游中赛马的文化特质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唐代功德使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方法旨趣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第一章 功德使的界定
    第一节 功德使的前身
    第二节 唐代使职差遣制
    小结
第二章 中宗至玄宗朝功德使
    第一节 中宗朝功德使
    第二节 睿宗朝功德使
    第三节 玄宗朝功德使
    小结
第三章 代宗朝功德使
    第一节 内外功德使
    第二节 五台山修功德使
    第三节 常修功德使及道教功德使者
    小结
第四章 德宗朝至唐末功德使
    第一节 德宗朝两街功德使
    第二节 顺宗至敬宗朝功德使的权力巅峰
    第三节 文宗至晚唐功德使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摩竭纹中国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概念界定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五、论文的重难点和创新之处
第一章 摩竭纹探源
    第一节 摩竭纹的起源
    第二节 摩竭纹在印度佛教中的形态及含义
第二章 摩竭纹中国化的进程(上)
    第一节 肇始期——北魏至隋代
        一、肇始期摩竭纹的形态及含义
        二、肇始期摩竭纹的分布情况及使用群体
    第二节 渐变期——初盛唐
        一、渐变期摩竭纹的形态及含义
        二、渐变期摩竭纹的分布情况及使用群体
第三章 摩竭纹中国化的进程(下)
    第一节 转折期——中晚唐至五代
        一、转折期摩竭纹的形态及含义
        二、转折期摩竭纹的分布情况及使用群体
    第二节 繁荣期——宋辽金
        一、繁荣期摩竭纹的形态及含义
        二、繁荣期摩竭纹的分布情况及使用群体
    第三节 衰落期——元明清
        一、衰落期摩竭纹的形态及含义
        二、衰落期摩竭纹的分布情况及使用群体
第四章 摩竭纹中国化的主要原因
    第一节 外部原因:中国鱼文化与龙文化
        一、中国鱼文化与龙文化概述
        二、中国鱼文化与龙文化对摩竭纹的中国化改造
    第二节 内部原因:佛教菩萨道思想
        一、佛教菩萨道思想概述
        二、佛教菩萨道思想对摩竭纹中国化的促进
第五章 摩竭纹中国化对汉传佛教发展的启示
    第一节 立足于菩萨道
    第二节 坚持在地化
    第三节 注重时代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5)北宋前中期笔记小说研究—兼论笔记小说中“宋调”的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
        一、“笔记小说”概念正名
        二、北宋前中期笔记小说的具体范围、分期和分类
    第二节 研究背景
    第三节 研究思路
        一、风格研究与原因探求
        二、影响研究与文类特征
    附:各家小说史、笔记史重点介绍的北宋前中期笔记小说
第一章 创作风格及其流变
    第一节 风格承袭期
        一、载录内容之风格
        二、叙事方式之风格
    第二节 风格发展期
        一、载录内容之风格
        二、叙事方式之风格
    第三节 风格形成期
        一、载录内容之风格
        二、叙事方式之风格
第二章 文类特征及其意义
    第一节 文类特征的外在表现
        一、命名与体制
        二、叙事与结构
    第二节 文类特征的内在表现
        一、题材与内容
        二、功用与价值
    第三节 笔记小说中“宋调”的形成
        一、笔记小说中“宋调”的具体表现
        二、笔记小说中“宋调”的形成标志
        三、笔记小说中“宋调”的价值意义
    附:北宋前中期笔记小说征引唐人小说情况(不包含《太平广记》)
第三章 外在成因及其影响
    第一节 作家身份与时代风气
        一、官职之高下与职能之更迭
        二、空闲之增多与小道之关注
        三、主体之张扬与褒贬之去取
    第二节 书籍编纂与史学发展
        一、书籍之编纂与学术之繁荣
        三、史作之兴盛与官修之限制
    第三节 笔记小说与其他文类
        一、笔记小说与诗话
        二、笔记小说与谱录
    附1:北宋前中期笔记小说作者身份情况
    附2:小说在新、旧《唐志》及《崇文总目》中的录入情况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宋人目录“小说家”着录北宋前中期笔记小说情况
附录2 :北宋前中期笔记小说编年
致谢

(6)清代戏曲家黄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动态
    二、有待解决的问题和创新之处
第一章 黄治家世与生平考述
    第一节 黄治家世考略
        一、祖父黄元溥
        二、父亲黄际明
        三、长兄黄濬
        四、二兄黄渲
        五、舅陈瑞图
        六、堂舅陈佩纶
    第二节 黄治生卒年论证
        一、关于生卒年的不同观点
        二、生年新证
        三、卒年补证
    第三节 黄治生平简述
        一、早年时光(1800—1826)
        二、随兄游历(1826—1845)
        三、东归就馆(1845—1847)
        四、游幕福建(1847—1849)
        五、晚年回乡(1849—1850)
第二章 黄治交游和结社活动考述
    第一节 早期交游活动
        一、朱瀚
        二、张士宽
        三、张凤翿
    第二节 西域结社活动
第三章 《蝶归楼传奇》创作研究
    第一节 作者归属问题及版本辨析
        一、作者归属考辨
        二、版本简述
    第二节 创作背景和主题思想探究
        一、“寄无聊之思于无可奈何之日”——《蝶归楼传奇》创作背景
        二、“圆好事,占双美”——《蝶归楼传奇》内容概括
        三、“《牡丹亭》后,又添情种”——《蝶归楼传奇》主题思想
    第三节 人物形象的塑造
        一、“情种”形象
        二、“真善美”的夫妻形象
        三、“严母”形象
    第四节 戏曲的艺术特征分析
        一、戏曲的语言特色
        二、戏曲的体制特征
        三、戏曲排场的设置
    第五节 戏曲的舞台化倾向
第四章 《味蔗轩春灯新曲二种》杂剧研究
    第一节 版本简述和体制辨析
        一、版本述略
        二、体制称谓的辨析
    第二节 本事与内容
        一、《雁书记》本事与内容
        二、《玉簪记》本事与内容
    第三节 创作动机和主旨
        一、创作缘起
        二、题材和主旨
    第四节 杂剧体制的继承与发展
        一、文本体制
        二、演唱体制
        三、脚色体制
        四、舞台演出的重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黄治年谱
附录二 黄治《孔怀录》自序
附录三 黄治《图南录》自序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以图证史:《旬格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章 《旬格图》基本内容及夏寿田生平概况
    第一节 《旬格图》内容介绍
    第二节 《旬格图》成书背景
    第三节 夏寿田生平及学术成就
    第四节 《旬格图》中所绘“苗蛮”种类
第二章 《旬格图》的图文来源梳理与考证
    第一节 《旬格图》前12幅图说来源考证
    第二节 《旬格图》后72幅图说来源考证
    第三节 《旬格图》所载笺释来源
第三章 《旬格图》里的民族风情——以其所载壮侗语民族为例
    第一节 《旬格图》涉及壮侗语民族及其概况
    第二节 《旬格图》中所反映的壮侗语民族饮食文化
    第三节 《旬格图》中所反映的壮侗语民族干栏式建筑
    第四节 《旬格图》中所反映的壮侗语民族铜鼓文化
    第五节 《旬格图》中所反映的壮侗语民族卜法祭祀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8)贵州三都县水族端坡赛马活动的文化表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缘由
        1.1.1 国家相关政策的导向
        1.1.2 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整理的时代背景
        1.1.3 水族端坡赛马活动富含文化特质
        1.1.4 端坡赛马活动是水族身体活动的重要形式
    1.2 研究的目的
    1.3 研究的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赛马活动的相关研究相状
        1.4.2 关于民族传统文化表征的相关性研究
        1.4.3 水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现状及趋势
        1.4.4 水族端坡赛马活动的研究现状
        1.4.5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5 研究对象
    1.6 研究方法
        1.6.1 文献资料法
        1.6.2 田野调察法
        1.6.3 访谈法
        1.6.4 逻辑分析法
    1.7 研究路径
2 相关概念的阐释及辨析
    2.1 水族传统体育文化
    2.2 文化表征
    2.3 端坡赛马
    2.4 文化符号
    2.5 身体活动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水族赛马活动文化脉络
        3.1.1 水族赛马活动的溯源
        3.1.2 水族“赛马”活动的发展状态
    3.2 水族赛马活动的功能
        3.2.1 生产生活功能
        3.2.2 政治经济功能
        3.2.3 社会交际功能
    3.3 水族赛马活动的文化内涵
        3.3.1 器物层面
        3.3.2 制度层面
        3.3.3 行为层面
        3.3.4 精神层面
    3.4 现代社会发展中水族端坡赛马活动的传承和发展路径
        3.4.1 加强对端坡赛马活动的“活态性”保护
        3.4.2 保护端坡赛马活动发展的文化空间
        3.4.3 推进端坡赛马文化与地域旅游资源的融合,实现其传承和发展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端坡赛马活动显的外延
        4.1.2 端坡赛马活动隐的文化内涵
        4.1.3 端坡赛马活动的多元传承和发展路径
    4.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鼓伴以舞:中国少数民族铜鼓舞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铜鼓舞源流研究
二、铜鼓舞的艺术研究
三、铜鼓舞的文化价值与功能研究
    (一)总体性的研究
    (二)分民族的研究
四、铜鼓舞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五、结语

(10)魏晋隋唐方志文献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范围与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重点与难点
第一章 魏晋隋唐方志概述
    第一节 “方志”界定
    第二节 魏晋隋唐方志概况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魏晋隋唐方志着录与考证
    第一节 魏晋隋唐方志的着录、分布与沿革
    第二节 魏晋隋唐方志着录考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魏晋隋唐方志辑佚
    第一节 佚书与辑佚
    第二节 魏晋隋唐方志辑佚述略
    第三节 魏晋隋唐方志补辑与考证
    第四节 魏晋隋唐佚志佚文校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魏晋隋唐方志版本专题研究
    第一节 《华阳国志》的版本
    第二节 唐颜真卿《吴兴地记》(《石柱记》)版本
    第三节 唐樊绰《蛮书》的版本
    第四节 唐陆广微《吴地记》的版本
    第五节 唐莫休符《桂林风土记》的版本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魏晋隋唐方志校勘专题研究
    第一节 《华阳国志》校勘研究
    第二节 《吴兴地记》(《石柱记》)校勘
    第三节 《桂林风土记》校勘集补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魏晋隋唐方志方言材料辑考
    第一节 方言文献及方志方言材料的价值
    第二节 魏晋隋唐方志方言材料的搜集与判定
    第三节 魏晋隋唐方志方言词考证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魏晋隋唐方志整理与研究成果汇总表
附录二:魏晋隋唐方志总目
附录三:魏晋隋唐方志同书异名、同名异书表
附录四:魏晋隋唐方志辑本简表
附录五:魏晋隋唐方志佚文整理总谱
附录六:魏晋隋唐方志方言词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水族教育发展考略(论文参考文献)

  • [1]社会治理视野下的清代古州厅民族关系研究[D]. 车昌洋. 贵州民族大学, 2021
  • [2]凉山彝族火把节赛马活动文化考释[D]. 何阿优.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3]唐代功德使考[D]. 齐瑾. 兰州大学, 2021(12)
  • [4]摩竭纹中国化研究[D]. 潘飚.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5]北宋前中期笔记小说研究—兼论笔记小说中“宋调”的形成[D]. 闵锐.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6]清代戏曲家黄治研究[D]. 张爽.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7]以图证史:《旬格图》研究[D]. 郝宇星.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8]贵州三都县水族端坡赛马活动的文化表征研究[D]. 王咏梅.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9]鼓伴以舞:中国少数民族铜鼓舞研究综述[J]. 李富强,林成. 百色学院学报, 2019(05)
  • [10]魏晋隋唐方志文献学研究[D]. 黄毓芸.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浅谈水族教育的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