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形象并护航

创建形象并护航

一、塑造形象 保驾护航(论文文献综述)

许亮[1](2021)在《知识产权视阈下城市软实力建设——以上海为例》文中提出城市软实力建设需要从多方位、多角度进行审视和着手。知识产权制度的本质是保护智力成果和激励创新,是城市软实力建设不可或缺的助推剂。城市软实力评价指标主要是城市文化影响力、城市形象塑造能力、城市综合治理能力、城市创新能力、国际沟通能力和生活质量吸引力。城市软实力建设涉及的众多要素和评价指标,与着作权、商标权、专利权等知识产权紧密相关。作为传统的一级城市软实力评价指标,上海城市文化建设和城市形象塑造内嵌了众多其他非物质要素,与知识产权关系更为密切。上海需要从宏观和细节上考虑知识产权对城市文化建设和城市形象塑造所产生的影响,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在文化创新、文化遗产保护两个重点以及城市物质形象、城市经济形象、城市治理形象和城市文化形象四个方面的作用,进而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大都市,为全国其他城市软实力建设提供参考。

郑雨萌[2](2021)在《中国军队形象塑造与传播 ——基于军事行动的研究》文中提出军队形象是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军事软实力的核心要素。和平与发展的大环境之下,中国人民解放军战争作用愈发隐藏,而在联合演习、维和、反恐、救援、护航等军事行动中取得了亮眼的表现。研究中国军队形象的塑造与传播,有利于解构一些不良言论,有利于扭转公众对于军队的重要价值的认知偏差,有利于军队形象的完善提升、国家形象、国家“软实力”的全面提升。军队形象具有战略威慑、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功能,与社会公众的整体感知、大众传媒密切相关,受到主观意识的影响,并呈现出一个动态变化发展的过程。当前,中国军队已在国内牢固树立起“可靠可信赖”的形象,但在国际形象方面仍停留于刻板印象,传播效果有待改善。新时代背景下,《新时代的中国国防》白皮书指明了中国军队形象传播的若干目标,展示了愈加丰富多元的军队形象传播路径,传播模式呈现出官方主导下的政府-军队-官方媒体三角传播。随着传播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传播环境日益复杂,新型传播模式开始出现,体现为政府、军队、媒体、民众的立体互动模式。构建“实力·诉求→动因”模型,探讨“实力”、“诉求”自变量在中国军队形象塑造与传播过程中演变,以及两个自变量与“动因”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对中国军队在不同时期的形象塑造与传播的作出动因解释。中国军队应以正义之师、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和平之师为定位,结合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视角,以实现立体全方位互动型传播链条。

郭明[3](2021)在《竞技本质因素的体育哲学辨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采用文献资料法,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思想为理论依据进行哲学辨析,力求揭示体育与竞技的存在关系与理论联系。二者呈现出对立统一的辩证之意,既有对立层次的明显差异,其各自为属,体育是人塑造自我的社会文化活动,竞技是人身体性运动竞争的技艺,为本质间的不同所在;又有统一层次的紧密交织、交相促进,不为孤立发展,以共同良性的服务与作用于人,来实现主体的自由完整价值。故此,对体育与竞技的关系展开全面探索,在历史变迁中考量体育与竞技关系发展的流变,确证着两者从“结合体”到“离散体”的状态转向。从而基于找寻体育与竞技的多重本质属性因素之下,明清两者差异与共在之间的联系。再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异化理论分析,因社会大环境影响干涉体育的各种表现形式对竞技本质异化的幻象之关联,从中剖析人、体育、竞技三者间产生的割裂缘由,由此探索其出现异化的根源及造成的危害,最终在哲学视域中以体育的精神伦理层面为竞技建立起本质意义的复归路径。本论文将从以下五个部分进行探究分析:一、在对体育与竞技的概念解说中,架构起体育与竞技关系的哲学线索。从哲学视域和思维中阐释体育、竞技的概念,以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思想论述体育与竞技两者间的区别与联系,将人、体育、竞技展开明确的梳理整合,达到体育与竞技关系存在的主线目的。二、在历史文化背景的变迁中,拷问体育与竞技关系发展的流变转向。从自然万物中人开始出现时期的鸿蒙秘境为起点,而后经历神只的争斗、智者的诗篇、人神的欢娱、夺冠的狂热、价值的向度五个阶段,体育与竞技由最原初的结合体不分离状态转变到最后来的各自为属那般,其关系进行了向度的甄别选择,体育主“育”,竞技主“竞”,分别走向不同的发展征途。三、在体育与竞技的不同因素找寻中,深度探讨二者本质共在性与差异性的起因。主要从体育与竞技的身体性、运动性、竞争性、技艺性、规则性、游戏性、暴力性、体能性等因素来进行二者的“有与无”主体确认、“动与静”实践规约、“强与弱”认知状态、“高与低”行为自觉、“内与外”秩序框定、“此与彼”立场认同、“虚与实”价值尺度、“是与非”本体感知,以获得体育与竞技对立统一(异同共存)的辩证哲学关系澄明。四、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异化理论,以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因素干涉体育的各种表现形式,由此出现非人道现象、拜金主义、体育暴力、兴奋剂、假球黑哨等诸多问题,来揭露竞技本质异化存在的根源及危害。竞技本质的异化是社会大环境下人之主体被物化侵蚀致使人文体育精神缺失的后果,主体失位,进而造成体育与竞技关系的遮蔽破裂,竞技本质失守,不再本性自然。五、立足于竞技本质异化的幻象和根源剖析,以及对人之主体产生的伤害,运用体育的精神伦理层面来使竞技获得纯粹的本质意义回归。从体育的伦理规范、公平正义、生命塑造、卓越追求和自由解放等路径对竞技进行正确引导,从而在二者的辩证统一中促进其良性发展,以最终实现主体的自由之态。

李亚琪[4](2021)在《破解数字拜物教 ——数字资本时代拜物教新形式批判》文中提出20世纪70年代以来,当代资本主义借助数字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实现了资本样态与人类社会生活的数字化转型。从传统资本主义向数字资本主义的过渡,在为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生产和积累创造新的生产资料与生产条件的同时,也形成了更为抽象化的数字拜物教。在社会生活遽变的背景下,重新审视数字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生产过程的具体变化及由此产生的全新拜物教形式——数字拜物教,是我们当前阶段不可回避的重要理论与现实问题。基于此,本文以数字拜物教为核心论题,旨在通过对数字拜物教的具体表现、深层内涵及内在机制的批判性考察,破解数字拜物教现实存在的秘密,从而推动数字资本时代拜物教新形式批判的深度研究。数字拜物教本身并未脱离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及其生产关系的一般规律与逻辑,它是随着数字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新的拜物教形式。在对资本样态的历史裂变与数字资本时代生产方式的最新变化分析基础上,文章重点阐述了数字拜物教的具体表现与深层内涵。数字拜物教作为当代资本主义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不仅表现为人们对数据、数据商品、数字资本的崇拜,同时还表现为社会整体对数字技术尤其是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当代智能数字技术的膜拜,我们可以把这种崇拜或膜拜称为“数字崇拜”。数字崇拜对主体价值意识的渗透和浸润,又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把数字拜物教意识再生产出来,进而,数字拜物教意识在深层次上融入到人们的生命结构中,并对其价值选择和行为方式施加隐秘影响,使之成为认同和接受数字资本主义颠倒社会秩序的物化存在,数字拜物教的社会现实由此强化,这正是数字拜物教意识发挥社会效力的体现。数字资本主义为数字拜物教的形成提供了现实基础,而数字拜物教内在机制的展开同时又为数字资本逻辑统治的强化营造了有利环境。数字资本主义通过操控商品符号的数字媒介传播与文化工业景观,诱导大众沉浸在数字化幻象之中,致使数字拜物教意识或者说观念成为被社会普遍认同并且接受的意识形式。在此基础上,数字拜物教机制又进一步为数字—生命政治与数字平台帝国主义的意识形态提供了合法性根据。在这里,数字拜物教已经由一种虚假意识幻象转化为社会现实存在,成为数字资本主义社会秩序能够稳固运行的条件与基础。正是在数字拜物教内在机制多层面的作用下,每一个真实的生命主体以及我们所处的全球化社会政治经济秩序,才真正被数字资本逻辑控制与塑造,数字资本逻辑的统治也因此得到巩固和强化。对数字资本主义生产过程颠倒假象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是破解数字拜物教秘密的根本途径。数字资本主义与数字拜物教彼此支撑相互补充,数字资本主义的生产与再生产过程及其社会关系形式内在需要并不断要求数字资本逻辑在拜物教机制展开的基础上,生产出适合且认同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秩序的劳动主体。所以对数字拜物教的批判,就需要将其放置在数字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展开探究,即揭示出拜物教形成的社会历史前提及其遮蔽的数字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内在矛盾本质。为此,本文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为方法论基础,从数字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四个环节即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出发,具体揭露了“劳动的自由自主”、“合理的分配关系”、“流通生产价值”、“消费需要的满足”等资本主义的颠倒假象背后,被数字拜物教遮蔽的“无酬数字劳动剥削逻辑的延伸”、“不平等的分配关系”、“流通时间是价值实现的障碍”、“拜物需要替换真实需要”的社会现实,这一过程实际上是对形成数字拜物教的社会历史根源的前提批判。消解数字拜物教,实现人类解放并不是内涵于哲学理论中的抽象论断,而是在人类文明新形态现实建构过程中不断推进的历史过程。文中指出,马克思对资本逻辑内在矛盾的揭示,是消解数字拜物教的理论前提。数字资本逻辑的内在矛盾本性决定了它必然在自我增殖的过程中遭遇到限制,从而走向自我否定,数字拜物教消解的现实根据就在于资本逻辑的自我否定。同资本逻辑自我否定与扬弃资本文明的共产主义运动历史客观趋势相呼应的是,原来物化的人将在生存实践活动中转变为社会性的人,并承担起人类文明形态变革的重任,从而推动全新社会关系形式的历史生成。归根结底,消解数字拜物教,一方面需要从资本逻辑自我否定的历史过程,洞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不合理性及其必然灭亡的演化趋势;另一方面还需要以人的社会性生存方式取代物化的片面存在,激发人的社会性生产与生活的共同感,最后统一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建构过程。人类文明新形态是扬弃资本主义“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之后,人的自由个性充分实现与社会整体充分发展的历史形态,它所要确立的最高价值目标就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此阶段,不仅数字拜物教被消解,任何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导致的抽象统治将得到全面祛除,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压迫、矛盾关系都将被彻底超越,普遍性意义的人类解放将会成为现实。

王蕊[5](2021)在《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2021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习近平同志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指出“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接班人,必须立志做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忠实传人”。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中内蕴无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要求党的年轻干部必须始终践行并传承下去。青年公职人员是党的年轻干部队伍的主要后备军和人才储备力量,是年轻一代国家行政的主体,是未来党和国家建设事业的中流砥柱和中坚力量。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年轻干部的道德建设工作,在多次会议和讲话中强调年轻干部要讲政德、立政德、修政德、强政德,青年公职人员道德虽不完全等同于年轻干部政德,但其内涵价值也自然蕴蓄其中。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的道德状况不仅代表着整个职业群体的道德总水平,还对全社会的道德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关乎整个民族的道德进步和文明发展程度,关乎整个国家和民族的长治久安。因此,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在新时代尤为重要,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工作尤为紧迫。新时代强调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的重要性不仅对规范青年公职人员自身行政行为以确保正确履职尽责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更是新时代为加强党的各方面建设“铸魂补钙”所必须施行的关键举措。强化青年公职人员的道德有利于在国家行政人员群体中进一步筑牢理想信念之基、补足精神信仰之钙、把稳思想灵魂之舵、秉承民族精神之脉。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应以政治品德建设作为中心和统领,以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作为基本准则,深度融合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基本纲要中的总体要求和四个基本着力点,同时注意结合青年公职人员的特质和优势,为促进并形成更高水平的青年公职人员道德而不懈努力探索。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工程的顺利推进以及建设目标的最终达成需要将深入系统的理论分析与扎实可行的实践探索紧密结合,以尽快在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的内外布局中形成强大合力获取最优效果。为此,本文特采取理论研宄与实践探索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将全文共划分为五个部分进行详细论证与分析: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本研究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学界目前关于相关论题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行文思路、逻辑架构、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有何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等,奠定了本论题的研究基础和起点。第二部分为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相关问题概述。分别对公职人员、青年公职人员、青年公职人员道德三个核心概念进行阐释和界定,同时对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的各方要素包括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导原则、主要内容等进行具体解析,以此明确本研究的主体和价值。第三部分为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的理论资源。本章节分别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相关理论、国外公职人员道德建设做法与经验借鉴等四个层面出发,作为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的理论之基,为后续章节相关结论的得出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第四部分为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问题及成因。这一部分是本论文的重点部分。首先,对目前我国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现状加以概述,这部分内容主要突出我国在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方面已经取得的成绩,具体包括:青年公职人员的个人素养多维提升、道德认同显着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卓有成效、先进道德模范层出不穷等几个方面。紧接着,明确指出目前我国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现存主要问题在于:理想信念面临挑战、教育培训效果欠佳、制度体系存在缺陷等,并针对现存问题着重从思想观念、制度机制、社会环境三个层面深入系统地分析了可能导致上述现存问题出现的原因。本部分内容的论述为下一篇章部分提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和优化路径明确了方向。第五部分为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的优化路径。这是本论文的又一重点部分。本篇章中认为,为了更好的解决和优化上一部分中指出的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现存主要问题,首先要把握两个基本前提,即注重顶层设计和抓牢“关键少数”。紧接着重点从深化青年公职人员自身道德修养,以实现“以心修德”;强化青年公职人员道德教育培训,以实现“以教强德”;完善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制度设计,以实现“以制固德”;优化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环境,以实现“以境养德”等几个具体层面着力展开相关论述。通过编织全面、系统、安全的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网络,形成科学、有效、灵活的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发展模式,加快提升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水平,有效促进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提升和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

佀咏梅[6](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民生建设研究》文中指出“文化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直接关系民生幸福。”(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化民生建设在探索中推进,在推进中日益成熟,不仅丰富了文化民生建设的内容,也推动文化民生建设在多方面展开,取得了卓越成绩。同时,由于时代和实践的局限,文化民生建设也必然存在一些问题。探寻问题存在的原因,提出进一步推进文化民生建设的措施,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文化民生建设展现出来的重大意义,并系统总结文化民生建设的经验,这不仅是满足人民群众更加美好的文化生活的需要,而且是构筑民族精神家园的需要;不仅是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需要,而且是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需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化民生建设不是无源之水,而是具有特定的现实需要、理论依据和历史前提的。它是改革开放以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满足人民美好文化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是增强文化发展活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内在动力。虽然经典作家没有提出“文化民生建设”这一概念,但是经典作家的思想中一直包含着文化民生建设的相关内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人的需要理论、文化发展的人民主体性思想是文化民生建设的理论依据。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开始就致力于推动文化民生建设,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确立了文化建设的人民主体地位,并通过文化民生建设对民众进行文化启蒙,这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文化民生建设的历史前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持续推进文化民生建设,并不断丰富文化民生建设的内容。文化民生建设从满足人民美好文化生活需要出发,在文化需要满足的基础上,为民族凝聚精神力量,构筑民族精神家园,进而孕育先进的文化生产力并培育高素养的国民,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最终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价值归宿。在文化民生建设的实践中,党的文化民生建设始终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统一、现实性与超越性相统一、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统一、公共性与公平性相统一的原则,不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升公民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注重群众的文化娱乐休闲需要、引导人们身心健康发展,并以人民利益是否得到满足、生产力是否得到发展、文化是否繁荣兴盛作为文化民生建设效果的评判标准。党的文化民生建设在深入推进中逐步建立了动力机制、评价反馈机制、法律保障机制等长效机制。文化民生建设的持续推进,需要改革赋予动力。文化体制改革不仅解放了文化生产力,也解放了作为文化发展主体的人,激发了人在文化创造和享受中的积极性、主动性;为保证文化民生建设的成效以及建设的深入推进,探索建立了文化民生建设的评价反馈机制,通过多方参与,形成文化民生建设评价反馈的闭环系统;为保证人们在文化民生建设中的各项权利,出台各项法律法规,逐步形成了文化民生建设的法律保障机制。各项机制的配合互动为推动文化民生建设提供了保证。但是,文化民生建设要出实效,还需要运用多元化的载体,探索具体推进方式。改革开放以来,逐步探索运用文化惠民工程、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网络信息化事业作为文化民生建设的载体,并以这些载体为基础,通过植入政治仪式、融合地方文化资源、利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利用文化新业态等具体形式,推进文化民生建设。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基本文化需要得到充分满足、多元文化需要得到有效满足、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文化自信日益增强。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党的文化民生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文化民生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不平衡、文化民生建设的区域以及城乡之间的不平衡;文化民生建设的有效供给不充分、主体需求释放不充分、法律保障不充分;文化民生建设理论指导实践的力度不足、内容创新力度不够、资源整合不深入等方面。这些问题的出现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表现在对文化民生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经济发展水平制约文化民生建设水平、思想多元化对文化民生建设的冲击以及文化人才队伍的质量影响文化民生建设效果。因此,要继续推进文化民生建设,必须进一步加强党对文化民生建设的预判力、引领力和整合力,培养适应人民美好文化生活需要和文化强国需要的高质量文化人才队伍,改革文化民生建设的财政投入路径,并且要充分利用全媒体传播体系。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文化民生建设意义深远、经验丰富。在理论上,党的文化民生建设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并且深化了对中国共产党初心和使命的认识;在实践上,文化民生建设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的体现,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对于筑牢民族复兴的基础具有重大意义。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文化民生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表现在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与以人民为中心的有机统一,以党的领导统领文化民生建设,确保人民主体地位的实现;始终坚持经济发展与文化民生建设协调推进,以经济发展奠定文化民生建设的基础,通过文化民生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人才保障;始终坚持政府的主导地位,并积极运用市场的力量,吸收社会组织参与文化民生建设;始终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尤其是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越要求提高文化民生建设的水平;始终坚持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与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回归文化育人化人的本质,不断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增强人民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并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目标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党的文化民生建设随实践和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决定了对文化民生建设的研究没有终点。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需要加强对新时代党的文化民生建设特点的研究,并深入研究文化民生建设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而探索文化民生建设的规律。通过党的文化民生建设的理论研究推动文化民生建设的实践深入,进而为人的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赋智赋能赋力。

赵佳[7](2021)在《后人类视野中的科幻电影伦理问题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当下关于后人类的研究不断涌现,运用不同研究方法及从不同角度切入的研究成果颇丰。近百年来科幻电影中常常出现关于后人类伦理问题的展演,本文立足后人类的研究视野,探究科幻电影中呈现的后人类伦理问题,因为科幻电影不只极具社会想象力还具有一定的客观实际性,它以一种前瞻性的眼光对后人类时代可能的伦理问题进行了思考。本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主要梳理学界关于后人类问题的研究以及科幻电影中关于后人类问题的思考,阐明此论文选题的价值和意义,以及论文的写作思路、基本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一章主要探究后人类状况与中心,当前社会中出现的赛博格技术、基因工程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这些技术都在不同方面及程度上改变了人的身体和生存方式,所以技术改变人成为界定后人类的关键。同时,从目前学界对技术论争的焦点中探寻后人类的中心问题,即人的主体性与新主体的出现以及技术发展与伦理规范的纠葛。第二章主要分析科幻电影中的后人类图景,分别从“非人”形象迭出和赛博空间林立这两个突出的特点入手,直指对人本体的改变以及对真实与虚拟之间界限的模糊,这些典型的后人类特征隐藏着许多伦理问题。第三章集中分析科幻电影中人类与技术的伦理冲突,即后人类的伦理问题。主要从人机伦理问题和生命伦理问题两个方面展开,深刻分析从社会意义上科幻电影中人与智能机器人之间合作、对抗、排斥与接受的各种关系及内在体现。进而,从生物意义上分析技术对人先天与后天的干预造成的生命伦理问题,针对改变生命诞生规律的克隆技术和基因编辑技术以及后天技术干预形成的超能力进行深刻反思,进而敬畏生命伦理。第四章对科幻电影中折射出的后人类伦理问题进行哲学反思,分析其指向与价值。科幻电影中面对技术对人的身体、主体地位以及周边环境的改变,突出地表现出对自由的追求和对人性的颂扬,而无论是追求自由还是注重人性都内含深厚的人文性,更离不开内在伦理规范的支撑,因而人文伦理在后人类时代更加彰显其现实的价值。结语部分总结后人类视野中科幻电影展现的伦理问题,以及这些伦理问题给予人们的思考与启示,并指出一些未尽的问题与延伸的思考。

吴志新[8](2021)在《论李劼人“大河小说”的“史情模式”》文中研究指明在群英荟萃的现代文学史上,李劼人的卓尔不群来自他对民间世情和社会历史的内在转化。他在吸收中外文学传统经验的基础上,将纷繁复杂的社会历史图景寓于民间世情之中,把历史本相融于个人化的日常叙事之中,以底层市井民间为资源,建构充满历史真相的民间世界,形成一种史情互现的文学创作模式。论文主要由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探讨李劼人“大河小说”“史情模式”的建构方式。认为李劼人以家庭为载体,通过家庭中不同人伦角色及多个家庭之间的相互连结传达世情,反映世相。他将历史本相隐于世态人情之中,以此建构彰显时代特征的史情画卷。世俗化的民间叙事和深阔化的史诗叙事是李劼人史情互现的叙事手法。第二部分是李劼人“大河小说”“史情模式”的艺术成效。认为李劼人在世态人情的微妙变化和时代的发展变革中对藏污纳垢的民间社会进行深刻把握,并在对不同阶层的生活样式及心理状态透辟而精彩的描述中,完成对人性内涵的超越性探求。他将具体时代下的人物精神变革和个体生存境遇予以突出表达,展现出一定的时代风貌和历史深度。第三部分主要分析和论述李劼人“大河小说”“史情模式”的形成条件。认为李劼人的独特生命体验和历史亲历者的特殊身份为史情模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地域文化的深厚濡养让他将独特的风土人情及民俗文化内化为小说文本的一部分,成为其创作模式不可或缺的独特标志。传统文化的耳濡目染和对外国文学的广泛接触让他在兼收并蓄中完成艺术技巧的转化。第四部分主要分析李劼人“大河小说”“史情模式”的价值贡献。认为李劼人在史情同构中显现出伦理关系新变,表现出其对中国女性意识觉醒的思考和对女性话语主动建构的倾向性。“大河小说”的“史情模式”突破和颠覆了传统历史小说的叙事范式,在“史”与“情”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中达到艺术化的叙事平衡,而这无疑是对传统“三部曲”模式在艺术上的推进与超越。

李晶淼[9](2020)在《法治政府建设中的第三方组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法治政府建设中的第三方组织,在于厘清法治政府建设中的第三方组织在立法中应当具备的规范功能和法律地位,以证成第三方组织对我国法治政府建设的必要性。回归规范的法律意义上对法治政府建设中的第三方组织的法律地位、法律行为进行健全与完善是摆脱实践中的法治政府建设中的第三方组织及理论需求中法治政府建设中的第三方组织所遭遇的困境之关键所在。如此,能够紧跟法治政府内涵的新发展,建设符合法治政府建设需求的第三方组织,实现法治政府建设的目标。我国已经积极开展了多年的法治政府建设实践,因此也积累了较多的经验。但是伴随着法治政府建设进程的深入,无论是法治政府目标的确认还是法治政府建设的路径,占据主导地位的“政府推进型”法治政府建设进路都遭遇了不少问题。“政府推进型”进路在面对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需求与法治政府建设所应当遵循的程序正义标准时都遭遇了无法周延的正义困境。目前,在实践中产生并区别于“政府推进型”进路的“第三方组织推进型”进路从内涵和外延上都符合其应遵循的自然正义与协商共识的正义标准,为破解当前法治政府建设所遭遇的问题提供了可能,也为法治政府建设紧贴正义维度保驾护航。第三方组织除了自身必须具备的组织性、独立性特征外,在理论和实践中往往具有相对性,故而,必须结合其所处的具体环境和场域开展考察,否则只能流于形式。因此,要研究法治政府建设中的第三方组织必须抛却只关注主体的内在特征的静态研究逻辑,需将第三方组织放置在法治政府建设的具体场域中,关注两者的关系与互动,以主体要件、行为要件和结果要件共同作为法治政府建设中的第三方组织的存在标准,方能实现研究的周延性。法治政府建设中的第三方组织是指在法治政府建设活动中能够以自己的认知和行为积极参与并影响政府法治意识和行政行为的社会组织,其相对于政府及行政相对人,具有中立或独立地位。换言之,它应是对法治政府建设产生促进作用的社会组织。从广义上来分析,它不仅包含了实践中的已经进入法治政府建设领域实际发挥影响力的第三方组织,也包含了在理论设计中被期待出现的能发挥自身功能、促进法治政府建设的第三方组织。理想的法治政府建设中的第三方组织应当具备回应法治政府建设需求的能力,能以独立的地位顺利开展活动并得出符合自身认知的结论,进而通过影响政府主体的行政行为或者法治观念等方式,对法治政府建设实际产生促进作用。而在实践中,法治政府建设中的第三方组织存在自身失灵的消极状况,其功能发挥被阻碍和影响力实现被制约;与此相对,在法治政府建设过程中,也面临着第三方组织志愿性不足、第三方组织加入的路径单一等问题。问题大多因法律制度设计与现实需求之间存在的张力所致,尤其是第三方组织的法律地位难以确认,其身份角色的二重性使得“法治政府建设者”角色时常被“行政相对人”的角色掩盖,因此,第三方组织与政府组织和其他主体之间的关系在实践中往往失衡。同时,问题产生的另一成因是历史观念的局限性,“官本位”和“国家主义”的思想在中国的法文化中的深入人心也会影响第三方组织对政府组织的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其对法治政府建设的促进作用。面对中国问题,要打造法治政府建设中理想的第三方组织,必须考虑法治政府建设中第三方组织的功能、行为和结果三个要件的内容,结合其主观和客观方面应当具备的特征,依照法治政府建设的需求,通过法治思维与手段对第三方组织进行改造。具体路径如下:第一,减少立法尤其是行政立法与现实之间的张力,在行政法律体系中寻求法治政府建设中的第三方组织作为行政相对人和法治政府建设者双重身份的平衡,革新法治政府建设中第三方组织主体的监督、管理立法和行政组织法的相关制度。第二,结合程序性、程序度这两项程序法基本原理对主体行为的法律规则加以设计,确保第三方组织在法治政府建设领域中的活动规范、顺畅,以实现法治政府建设中的第三方组织行为需求。第三,依据我国的法治政府建设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在具体领域对第三方组织实现扶持和激励,促使有潜力的第三方组织进入法治政府的建设中,满足法治政府建设中第三方组织的广度需求;第四,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加第三方组织的实际影响力,为功能的发挥和促进作用的实现保驾护航。

孙曈[10](2020)在《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建构与发展路径研究》文中提出政党在现代民主政治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政党认同是政治主体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对政党所产生的一种思想、情感和意识上的归属感,是其对政党做出的一种肯定性的心理反映和行为表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根植于中国特有的国情,淬炼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这种新型的政党关系主要特征就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在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框架下,存在着执政党认同与参政党认同的两个维度,由于参政党与执政党在目标、利益和使命上的一致性,因此,中国的执政党与参政党携手形成了“唇齿相依、荣辱与共”的认同关系,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多党合作政治发展道路,构建了新型的中国政党制度。自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重视参政党的建设,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方针和政策,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这一历史性文件中,将中国八个民主党派定性为“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①由此可见,中国参政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受到信任,同时所肩负的使命也更加重大。但是,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中国参政党认同度还需要进一步的提升,参政党在领导班子建设、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政党协商、自身建设等还存在诸多不足,进而影响了参政党的认同度。因此,从政党认同的视角来把握我国多党合作的历史脉络,总结参政党认同的历史经验,探索今后参政党认同的路径,对新时代参政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通过对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演进进行梳理,总结了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脉络,论证了各民主党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认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必然;探讨了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各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认同中国共产党、发挥参政党政党功能、与执政党一道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现实基础。通过新时代中国参政党认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基于问卷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参政党认同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索了参政党在意识形态领域、队伍建设、履职绩效、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认同路径,为今后如何进一步提高中国参政党的认同度、提升中国参政党的履职能力、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巩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提供了理论和现实依据。论文内容由以下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中国参政党认同的理论阐述。对与本研究相关的政党认同理论概念问题,如:认同、政治认同、政党认同进行界定与解读;对参政党认同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政党认同思想进行梳理和阐释,为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建构与发展路径提供了理论分析框架和理论指导。第二部分是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演进。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民主党派认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建构,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制度保障,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参政党认同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新时代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实践成果,对中国参政党认同经验进行了概括与总结。第三部分是新时代中国参政党认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从认同的空间、认同的平台、自我认同层面阐明新时代参政党认同的机遇;从意识形态、信息技术、大统战工作格局、参政党履职能力、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等层面阐述参政党认同面临的挑战;通过对参政党认同的调查数据统计与分析,揭示出当前参政党认同面临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是新时代推进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发展路径。根据参政党认同理论,分别从政党意识形态认同、参政党队伍认同、参政党履职绩效认同、参政党自身建设认同、参政党治理能力现代化认同等方面,提出了推进新时代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发展路径及对策。

二、塑造形象 保驾护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塑造形象 保驾护航(论文提纲范文)

(2)中国军队形象塑造与传播 ——基于军事行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四、研究方法及思路
第一章 军队形象概述
    一、军队形象的定义与内涵
    二、军队形象的功能
    三、军队形象传播过程
    四、军队形象传播要素
第二章 中国军队形象塑造与传播
    一、中国军队形象现状
    二、中国军队形象传播路径
    三、中国军队形象传播模式
第三章 在军事行动中塑造传播中国军队形象
    一、新型传播模式出现
    二、军事行动下的形象传播
    三、案例分析
第四章 中国军队塑造传播形象的动因分析
    一、动因分析路径
    二、军改前中国军队形象传播的动因分析
    三、军改后中国军队形象传播的动因分析
第五章 中国军队形象定位及传播策略分析
    一、中国军队形象定位
    二、中国军队形象传播策略
结论
参考文献

(3)竞技本质因素的体育哲学辨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2.1.1 国外竞技本质研究述评
        2.1.2 国外竞技本质异化思想述评
        2.1.2.1 异化理论释义研究述评
        2.1.2.2 竞技本质异化理论研究述评
    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2.2.1 国内竞技本质研究述评
        2.2.2 国内体育释义研究述评
        2.2.3 国内关于体育与竞技问题的研究述评
        2.2.3.1 关于体育与竞技关系的研究
        2.2.3.2 关于体育与竞技关系问题的研究
3 论文研究计划
    3.1 研究思路与框架内容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逻辑分析法
4 概念解说
    4.1 体育
    4.2 竞技
    4.3 体育与竞技的理论阐述
5 时间的疑难——体育与竞技的哲学拷问
    5.1 鸿蒙的秘境:体育与竞技的远古礼赞
    5.2 神只的争斗:体育与竞技的诸神之战
    5.3 智者的诗篇:体育与竞技的赛会史诗
    5.4 人神的欢娱:体育与竞技的宗教信仰
    5.5 夺冠的狂热:体育与竞技的锦标梦魇
    5.6 价值的向度:体育与竞技的哲学甄别
    小结
6 本质的阐释——体育与竞技的因素找寻
    6.1 身体性的“有与无”:体育与竞技的主体确认
    6.2 运动性的“动与静”:体育与竞技的实践规约
    6.3 竞争性的“强与弱”:体育与竞技的认知状态
    6.4 技艺性的“高与低”:体育与竞技的行为自觉
    6.5 规则性的“内与外”:体育与竞技的秩序框定
    6.6 游戏性的“此与彼”:体育与竞技的立场认同
    6.7 暴力性的“虚与实”:体育与竞技的价值尺度
    6.8 体能性的“是与非”:体育与竞技的本体感知
    小结
7 文化的幻象——竞技本质异化的体育哲学辨析
    7.1 身体的奴役:竞技非人道现象的体育训练
    7.2 政治的干预:竞技荣誉背离中的体育竞赛
    7.3 经济的膨胀:竞技商业浪潮中的体育功利
    7.4 群体的角逐:竞技过度职业化的体育暴力
    7.5 技术的跃进:竞技科技进步中的体育置换
    7.6 文化的表演:竞技市场运作中的体育娱乐
    小结
8 精神的指引——竞技本质意义的体育哲学考察
    8.1 道德的承诺:竞技面对人性向善的体育伦理规范
    8.2 价值的衡量:竞技树立竞赛规范的体育公平正义
    8.3 行为的凸显:竞技针对身体本能的体育生命塑造
    8.4 超越的魅力:竞技极限挑战精神的体育卓越追求
    8.5 本质的回归:竞技寻找主体发展的体育自由解放
    小结
9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4)破解数字拜物教 ——数字资本时代拜物教新形式批判(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反思数字拜物教:深化拜物教理论研究的当代重要课题
        (一)拜物教理论内容的历史嬗变
        (二)数字拜物教研究的重要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本文的主要思路
第一章 数字拜物教:数字资本时代拜物教的新形式
    1.1 资本样态历史裂变中的数字资本的形成
        1.1.1 产业资本的积累
        1.1.2 金融资本的兴起
        1.1.3 数字资本的形成
    1.2 数字资本与资本主义发展新阶段的特质
        1.2.1 数字平台与平台经济的发展
        1.2.2 劳资关系的弹性化与网络化
        1.2.3 数字资本的金融化趋势
    1.3 数字拜物教的表现与内涵
        1.3.1 商品、货币、资本拜物教:马克思对资本现代性困境的分析
        1.3.2 数据商品化和资本化与数字拜物教
        1.3.3 数字技术膜拜与数字拜物教
        1.3.4 数字崇拜对人的价值意识的塑造
第二章 数字拜物教机制对数字资本逻辑统治的强化
    2.1 数字拜物教的意识结构内化机制与数字化幻象统治的实现
        2.1.1 商品符号的数字媒介传播与文化工业景观的繁荣
        2.1.2 沉迷他者的欲望:数字拜物教意识的同一性接受
        2.1.3 数字化幻象统治:数字拜物教结构的无意识认同
    2.2 数字拜物教机制:数字—生命政治的支撑性条件
        2.2.1 数字—生命政治治理术的形成
        2.2.2 量化自我的拜物教行为:巩固数字—生命政治统治的关键
        2.2.3 拜物教机制内的“透明人”:数字—生命政治治理对象的最终形成
    2.3 数字拜物教机制:强化数字平台帝国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力量
        2.3.1 数字拜物教的意识形态性质:数据殖民的合法性依据
        2.3.2 数字拜物教机制与数字平台帝国主义意识形态霸权的确立
    2.4 数字拜物教机制:强化数字资本逻辑统治的必要条件
        2.4.1 数字资本逻辑成为控制意识、生命、全球社会的同一性力量
        2.4.2 数字拜物教机制与数字资本主义现代性悖论
第三章 数字拜物教的秘密与数字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批判
    3.1 勘破拜物教秘密: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方法
    3.2 数字拜物教机制与劳动过程的剥削新形式
        3.2.1 数字劳动:数字资本主义价值生产的源泉
        3.2.2 拜物教机制掩盖的真实生产过程:数字劳动生产剩余价值
        3.2.3 数字拜物教机制与数字劳动剥削逻辑的延伸
    3.3 数字拜物教机制遮蔽分配关系的不平等实质
        3.3.1 平台层面:数字资本处于价值分配关系的核心
        3.3.2 社会层面:处于分配关系边缘的主体低酬或无酬劳动
    3.4 数字拜物教机制掩盖“流通生产价值”的假象
        3.4.1 数字资本借助数字平台技术加速资本流通
        3.4.2 平台加速流通与在线的数字劳动:流通生产价值的假象
    3.5 数字拜物教机制与消费需要的虚假满足
        3.5.1 数字化消费与数字资本的价值实现
        3.5.2 数字化消费与拜物欲望的生产、膨胀
        3.5.3 自由的假象:虚假拜物消费需要的满足与剩余价值的实现
第四章 数字拜物教的消解与人类解放
    4.1 马克思对资本逻辑内在矛盾的揭示:消解数字拜物教的理论基础
    4.2 资本的限度与资本逻辑的自我否定:消解数字拜物教的现实根据
    4.3 新型社会关系的重构:消解数字拜物教的现实道路
        4.3.1 共产主义运动:新型社会关系重构的途径
        4.3.2 从物化存在到社会性存在:重构新型社会关系主体力量的凸显
    4.4 数字拜物教的消解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探求
        4.4.1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价值目标
        4.4.2 数字拜物教的消解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现实建构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相关问题概述
    2.1 青年公职人员道德的核心概念
        2.1.1 公职人员
        2.1.2 青年公职人员
        2.1.3 青年公职人员道德
    2.2 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的要素解析
        2.2.1 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2.2.2 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的指导原则
        2.2.3 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第3章 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的理论资源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相关思想
        3.1.1 经典马克思主义的青年思想
        3.1.2 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公仆思想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相关思想
        3.2.1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青年相关论述
        3.2.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干部道德建设相关论述
    3.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
        3.3.1 以“内修”和“仁政”为核心的儒家官德建设思想
        3.3.2 以“大道”和“不争”为核心的道家官德建设思想
        3.3.3 以“信义”和“法治”为核心的法家官德建设思想
    3.4 国外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相关思想及做法借鉴
        3.4.1 英国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相关思想及主要做法
        3.4.2 美国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相关思想及主要做法
        3.4.3 日本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相关思想及主要做法
        3.4.4 韩国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相关思想及主要做法
第4章 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问题及成因
    4.1 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成绩
        4.1.1 个人素养多维提升
        4.1.2 道德认同显着强化
        4.1.3 廉政建设卓有成效
        4.1.4 道德模范层出不穷
    4.2 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现存主要问题
        4.2.1 理想信念面临挑战
        4.2.2 教育培训效果欠佳
        4.2.3 制度体系存在缺陷
    4.3 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4.3.1 思想观念原因
        4.3.2 制度机制原因
        4.3.3 社会环境原因
第5章 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的优化路径
    5.1 以心修德:深化青年公职人员自身道德修养
        5.1.1 提升道德认知,坚定道德信仰
        5.1.2 培养道德情感,构建道德良心
        5.1.3 磨砺道德意志,修炼道德品格
        5.1.4 鼓励道德实践,争当道德模范
    5.2 以教强德:强化青年公职人员道德教育培训
        5.2.1 创新青年公职人员道德教育原则方法
        5.2.2 丰富青年公职人员道德教育核心内容
        5.2.3 整合青年公职人员道德教育各方资源
    5.3 以制固德:完善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制度设计
        5.3.1 加快青年公职人员道德法制建设
        5.3.2 深化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培训机制
        5.3.3 健全青年公职人员道德监管机制
        5.3.4 强化青年公职人员道德考评机制
    5.4 以境养德:优化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环境
        5.4.1 培厚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
        5.4.2 打造绿色健康经济新常态环境
        5.4.3 培育积极向上的先进文化环境
        5.4.4 营造文明和谐舒心的社会环境
        5.4.5 构建清朗明净网络空间新秩序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攻读成果
致谢

(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民生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二)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三)创新之处
    四、相关概念界定
        (一)文化概念的界定
        (二)民生概念的界定
        (三)文化民生建设的界定
第一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民生建设的依据
    一、中国共产党推进文化民生建设的现实依据
        (一)文化民生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需要
        (二)文化民生建设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
        (三)文化民生建设是进一步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的内在动力
    二、中国共产党推进文化民生建设的理论依据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需要理论
        (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文化发展的人民主体性思想
    三、中国共产党推进文化民生建设的历史依据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文化民生建设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文化民生建设
        (三)社会主义初步探索时期的文化民生建设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民生建设历程与内容
    一、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文化民生建设历程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五大的文化民生建设
        (二)十五大到十八大的文化民生建设
        (三)十八大以来的文化民生建设
    二、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文化民生建设目标层次
        (一)满足人民美好文化生活需要
        (二)构建民族精神家园
        (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四)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三、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文化民生建设基本原则
        (一)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
        (二)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统一
        (三)现实性与超越性相统一
        (四)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统一
        (五)公共性与公平性相统一
    四、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文化民生建设重点
        (一)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加强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
        (三)提升公民的知识水平与技能
        (四)注重群众的文化娱乐休闲需要
        (五)促进人民身心健康发展
    五、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文化民生建设评判标准
        (一)人民利益标准
        (二)生产力标准
        (三)文化发展繁荣标准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推进文化民生建设的实践与成效
    一、建立健全文化民生建设的长效机制
        (一)在改革中建立文化民生建设的动力机制
        (二)在实践中建立文化民生建设的评价反馈机制
        (三)在推进立法中建立文化民生建设的法律保障机制
    二、创新文化民生建设的载体
        (一)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
        (二)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三)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四)发展健康的网信事业
    三、探索提升文化民生建设效果的具体方式
        (一)植入政治仪式
        (二)融合地方文化资源
        (三)注重家庭家教家风
        (四)利用文化新业态
    四、文化民生建设取得的成效
        (一)群众的基本文化需要得到充分满足
        (二)群众的多元多样文化需要得到有效满足
        (三)社会文明程度显着提高
        (四)文化自信日益增强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民生建设问题与对策
    一、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文化民生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民生建设不平衡
        (二)文化民生建设不充分
        (三)文化民生建设创新不足
    二、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文化民生建设的问题归因
        (一)对文化民生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二)经济发展水平制约文化民生建设水平
        (三)思想多元化对文化民生建设的冲击
        (四)文化人才队伍质量影响文化民生建设效果
    三、进一步推进文化民生建设的对策
        (一)进一步加强党对文化民生建设的领导
        (二)培养高质量的文化民生建设人才队伍
        (三)改革文化民生建设的财政投入路径
        (四)用好全媒体传播体系
第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民生建设意义与经验
    一、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文化民生建设理论意义
        (一)文化民生建设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
        (二)文化民生建设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三)文化民生建设深化了对中国共产党初心和使命的认识
    二、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文化民生建设实践意义
        (一)文化民生建设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的体现
        (二)文化民生建设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三)文化民生建设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三、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文化民生建设基本经验
        (一)坚持党的领导与以人民为中心有机统一
        (二)坚持经济发展与文化民生建设协调推进
        (三)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紧密结合
        (四)坚持普及与提高相互促进
        (五)坚持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与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互统一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致谢

(7)后人类视野中的科幻电影伦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价值、意义与可行性分析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第一章 后人类状况与中心
    第一节 技术改变人是界定后人类的关键
        一、赛博格延伸人的功能
        二、基因工程创造人的细胞
        三、人工智能代替人的劳动
    第二节 论争焦点凸显后人类中心
        一、人的主体性与新主体的出现
        二、技术发展与伦理规范的纠葛
第二章 科幻电影中的后人类图景
    第一节 “非人”形象迭出
        一、人工智能技术的“非人”代表:机器人和虚拟人
        二、生物科学技术的“非人”代表:生化人和克隆人
    第二节 赛博空间林立
        一、真实与虚拟之间界限的模糊
        二、碎片零乱的呈现方式
第三章 科幻电影中人类与技术的伦理冲突
    第一节 人机伦理问题
        一、基本关系上的合作与对抗
        二、情感认同上的排斥与接受
    第二节 生命伦理问题
        一、克隆技术与基因编辑对生命诞生自然规律的改变
        二、技术干预人的身体形成超能力
第四章 科幻电影中后人类伦理问题的哲学反思
    第一节 追求自由与颂扬人性
        一、打破界限以求自由之境
        二、技术恐惧下的价值选择与人文表达
    第二节 后人类时代人文伦理的现实价值体现
        一、有“温度”的文学超越冰冷的机器写作
        二、有“想象力”的文学敲响后人类问题的警钟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科幻电影
后记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8)论李劼人“大河小说”的“史情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李劼人研究现状
    二、“史情”概念的界定及内涵
第一章 李劼人“大河小说”“史情模式”的建构方式
    第一节 家庭是传达时代动向的载体
        一、家庭日常推动情节发展
        二、家庭连结反映世相风貌
    第二节 世情是彰显时代画卷的方式
    第三节 雅俗结合是史情叙事的手法
        一、世俗化的民间叙事
        二、深阔化的史诗叙事
第二章 李劼人“大河小说”“史情模式”的艺术成效
    第一节 透视历史阶段下的复杂人性
        一、善恶交织的袍哥粮户
        二、盲目利己的知识分子
        三、复杂多变的官绅阶层
    第二节 描摹时代转型中的精神变革
        一、民众的自觉抗争性
        二、思想观念的超前性
    第三节 折射动荡年代中的个体存在
        一、个体生存境遇的浮沉与变迁
        二、群体主导下个体反叛的非理智化
第三章 李劼人“大河小说”“史情模式”的形成条件
    第一节 市民生活的独特体验
    第二节 地域文化的深厚濡养
    第三节 文学传统的兼收并蓄
第四章 李劼人“大河小说”“史情模式”的价值贡献
    第一节 “史情”中的伦理关系新变
        一、从传统到现代:悲剧女性形象的颠覆
        二、从被动到主动:女性主体意识的凸显
    第二节 “史情”模式对传统历史小说的叙事突破
    第三节 “史情模式”对“三部曲”模式的超越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9)法治政府建设中的第三方组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第三方组织——法治政府建设的正义之维
    第一节 “法治政府建设中的第三方组织”的内涵及外延
    第二节 法治政府建设的二元价值
        一、法治政府建设的实体与程序
        二、法治政府建设遵循的正义标准
    第三节 第三方组织外延与自然正义需求之契合
    第四节 第三方组织内涵对共识正义条件之满足
第二章 法治政府建设中的第三方组织应有特征
    第一节 客观特征
    第二节 主观特征
    第三节 行为与结果特征
第三章 法治政府建设中的第三方组织实践考察
    第一节 法治政府建设中的第三方组织的既有实践状况
    第二节 政社合作型第三方组织
        一、政社合作型第三方组织的法治政府建设实践
        二、政社合作型第三方组织的优势
    第三节 政社分立型第三方组织
        一、政社分立型第三方组织的法治政府建设实践
        二、政社分立型第三方组织的优势
    第四节 法治政府建设中的第三方组织的实践遭遇的问题
        一、第三方组织的专业标准异化
        二、第三方组织的营利手段异化
        三、第三方组织的志愿性异化
第四章 法治政府建设中的第三方组织的功能
    第一节 我国法治政府建设中第三方组织的功能定位
        一、协助政府全面履行职能
        二、参与程序实现良性立法
        三、监督政府严明公正执法
        四、督促政府廉洁诚信行政
        五、独立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第二节 法治政府建设中的第三方组织功能发挥之困境
        一、法治政府建设中的第三方组织数量不足
        二、法治政府建设中的第三方组织作用领域单一
        三、法治政府建设中的第三方组织影响力有限
        四、法治政府建设中的第三方组织促进程度低
    第三节 法治政府建设中的第三方组织积极作用的制约因素
        一、立法与现实之间的张力
        二、历史观念的局限
第五章 打造理想的法治政府建设中的第三方组织
    第一节 完善第三方组织基本法的设想
        一、以功能发挥为导向更新第三方组织的监督管理立法
        二、以提升治理能力为导向革新行政组织法相关规范
    第二节 法治政府建设中的第三方组织行为规则的程序化拓展
        一、法治政府建设中的第三方组织行为规则的程序性
        二、法治政府建设中的第三方组织行为规则的程序度
        三、法治政府建设中的第三方组织程序性权利与义务规则
    第三节 “第三方组织参与法治政府建设活动促进法”的构建
        一、第三方组织参与法治政府建设的激励规则
        二、第三方组织加入法治政府建设重点领域的鼓励措施
    第四节 第三方组织功能发挥之观念保障
        一、创新民主科学的传播载体与传播形式
        二、坚持党在政治主流价值传播中的领导权
结论与展望 共同推动和促进法治政府的早日全面建成
参考文献
致谢

(10)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建构与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意义
        1. 有助于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2. 有助于提高我国参政党的政党生命力
        3. 对中国参政党的政党社会形象塑造具有推动意义
        4. 对参政党理论建设具有一定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1. 关于参政党研究
        2. 政党认同理论研究
        3. 参政党认同的历史研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1. 政党认同理论在西方
        2. 西方学者关于中国政党认同研究
        (三) 文献述评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主要研究方法
    四、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一) 研究的创新点
        1. 研究观点的创新
        2. 研究视角创新
        (二) 论文不足之处
        1. 对原始资料的研究不足
        2. 理论阐述中还存在不够深入、透彻的问题
        3. 调查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
第一章 中国参政党认同的理论阐释
    一、 政党认同相关概念
        (一) 认同
        (二) 政治认同
        (三) 政党认同
    二、 参政党认同
        (一) 参政党认同的主体和客体
        1. 参政党认同的主体与客体界定
        2. 主体对客体认同内容界定
        (二) 参政党认同层次
        1. 参政党的情感认同
        2. 参政党的认知认同
        3. 参政党的评价认同
        4. 参政党的行为认同
    三、 参政党认同与执政党认同的区别与联系
        (一) 二者认同的联系:具有一致性
        (二) 二者认同的区别:具有多样性
    四、 参政党认同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 意识形态影响因素
        (二) 参政党形象(组织、领导人)影响因素
        (三) 参政党绩效影响因素
        (四) 信息技术革命影响因素
    五、 马克思主义关于政党认同思想
        (一) 关于人民群众认同的思想
        (二) 关于意识形态认同的思想
        (三) 关于政党组织认同的思想
        (四) 关于执政党治理能力认同的思想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演进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民主党派认同的历史构建
        (一) 在救亡图存中不断增进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二) 在历史性抉择中不断构建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1. 高举“和平、民主、团结”的旗帜,促进了各民主党派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2. 在爱国民主运动中,各民主党派认同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政治纲领
        3. 积极响应“五一口号”,各民主党派坚定了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二、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制度保障构建
        (一) 《共同纲领》在制度上培育参政党政治认同
        (二) 参与国家建设和管理打下参政党认同基础
        (三) “八字方针”构筑参政党认同的制度根基
        1. “八字方针”提供了参政党认同制度保障
        2. “八字方针”坚定了民主党派成员政党认同的信心
        3. 在各种政治考验中不忘对中国共产党认同的初衷
    三、 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制度完善
        (一) 拨乱反正参政党认同进入新时期
        1. 召开政协会议,明确民主党派政党认同基调
        2. 巩固政治联盟地位,凝聚参政党认同共识
        3. 出台“十六字方针”,巩固参政党认同基础
        (二) 建章立制完善参政党认同体系
        (三) 提升绩效塑造参政党认同形象
        1. 发挥人才优势,提升参政党绩效
        2. 发挥参政党职能,突显履职成效
        (四) 强化自身建设提升参政党认同质量
        1. 政治参与体现参政党价值认同
        2. 政治交接传承参政党认同传统
        3. 强化参政党成员认同主体作用
        4. 创新履职方式,增强参政党认同评价
        (五) 出台重要法规文件为参政党认同保驾护航
    四、 中国参政党认同进入新时代
        (一) 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新论断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概念的提出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科学内涵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论断的重大意义
        (二) 参政党认同迈上新台阶
        1. 召开中央统战会议,参政党认同的一个里程碑
        2. 出台系列法规性文件,从理论、政策上加大对参政党认同
        (三) 参政党认同实践步入新境界
        1. 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参政党政治认同
        2. 强化组织建设构建参政党认同根基
        3. 履职尽责强化参政党绩效认同
        4. 提升社会服务水平赢得民众认同
        5. 在促进祖国统一中,增进海内外同胞对参政党认同
    五、 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经验
        (一) 参政党认同的根基是与执政党永葆政治共识
        (二) 参政党认同的基础是不断提升履职绩效
        (三) 参政党认同的优势是“人才兴党”战略
        (四) 参政党认同的源动力是不断创新与发展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时代参政党认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 新时代参政党认同面临的机遇
        (一) 新时代拓宽了参政党认同的空间
        (二) 新时代搭建了参政党认同的平台
        (三) 新时代为参政党自我认同带来机遇
    二、 新时代参政党认同面临的挑战
        (一) 意识形态复杂化的挑战
        1. 西方各种敌对势力对我国意识形态不断渗透的挑战
        2. 社会主流价值遭遇市场逐利性的挑战
        3. 媒体格局与舆论生态发生变化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挑战
        (二) 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挑战
        1.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网络党建
        2.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大党建”网络平台的成功构建
        3. 参政党信息网络技术平台的滞后性
        (三) 大统战工作格局的挑战
        (四) 参政党履职能力的挑战
        (五)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挑战
    三、 新时代参政党认同情况调查与分析——以XX省部分参政党成员为例
        (一)调查基本情况
        (二) 调查基本内容
        1. 对参政党认知情况
        2. 对我国多党合作制度认知情况
        3. 参政党与意识形态
        4. 对参政党领导班子及参政党代表人士的评价
        5. 对参政党履职绩效的评价
        6. 对参政党自身建设认同情况
        7. 互联网与参政党治理能力现代化
        8. 对参政党认同有什么建议
        (三) 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时代推进中国参政党认同的路径选择
    一、 参政党认同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路径选择
        (一) 参政党成员要做主流意识形态的坚信者
        1. 要坚定信仰,树牢价值自信
        2. 要不断增进多党合作的政治共识
        (二) 参政党成员要做主流意识形态的守护者
        (三) 参政党成员要做主流意识形态的践行者
        1. 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要在思想道德建设上身体力行
        3. 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4. 在网络意识形态中释放最大正能量
    二、 推动中国参政党队伍建设认同的路径
        (一) 对中国参政党领导班子的认同
        (二) 对中国参政党代表人士的认同
        (三) 对中国参政党成员的认同
    三、 推动中国参政党履职绩效的认同路径
        (一) 参政议政绩效认同路径
        (二) 民主监督绩效认同路径
        (三) 政党协商绩效认同路径
        (四) 社会服务绩效认同路径
    四、 推动中国参政党自身建设的认同路径
        (一) 参政党思想理论建设的认同路径
        (二) 参政党特色建设认同路径
        1. 在参政党思想建设上,在坚持政治共识的基础上要保持“求同存异”
        2. 在组织建设上注重界别特色与组织结构优势
        3. 各民主党派要在自己重点分工领域做出成绩,推出经典和品牌
        (三) 参政党基层组织建设认同路径
        (四) 参政党作风建设认同路径
        (五) 参政党制度建设认同路经
        (六) 参政党机关建设认同路径
    五、 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中国参政党治理能力现代化认同路径
        (一) 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对参政党建设的重要性
        1. 促进了参政党领导班子作用的发挥
        2. 思想建设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3. 参政党监督机制更加完善
        4. 参政党的特色更加突出
        5. 参政党基层组织更加活跃
        6. 组织管理更加精准
        (二) 参政党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参政党互联网平台技术的滞后性
        2. 参政党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员的匮乏
        3. 参政党成员政党网络意识的弱化性
        4. 参政党网络安全的危险性
        (三) 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提升参政党治理能力现代化认同路径
        1. 构建“智慧参政党”网络大数据管理平台
        2. 建立参政党大数据中心
        3. 培养参政党网络技术人才,不断增强参政党成员政党网络意识
        4. 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参政党网络安全
        5. 只有线上线下联动才能取得参政党建设的双赢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中国参政党认同情况问卷调查
    第一部分 个人基本情况
    第二部分 参政党认知
    第三部分 关于我国多党合作制度
    第四部分 关于参政党在意识形态的作用
    第五部分 关于对参政党领导班子及参政党代表人士的评价
    第六部分 关于对参政党履职绩效的评价
    第七部分 关于参政党自身建设的评价
    第八部分 互联网与参政党治理能力
    第九部分 (开放题)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四、塑造形象 保驾护航(论文参考文献)

  • [1]知识产权视阈下城市软实力建设——以上海为例[J]. 许亮. 全球城市研究(中英文), 2021(03)
  • [2]中国军队形象塑造与传播 ——基于军事行动的研究[D]. 郑雨萌.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12)
  • [3]竞技本质因素的体育哲学辨析[D]. 郭明. 江西师范大学, 2021(12)
  • [4]破解数字拜物教 ——数字资本时代拜物教新形式批判[D]. 李亚琪. 吉林大学, 2021(01)
  • [5]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研究[D]. 王蕊. 吉林大学, 2021(01)
  • [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民生建设研究[D]. 佀咏梅. 山东师范大学, 2021(12)
  • [7]后人类视野中的科幻电影伦理问题研究[D]. 赵佳.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8]论李劼人“大河小说”的“史情模式”[D]. 吴志新. 陕西理工大学, 2021(08)
  • [9]法治政府建设中的第三方组织研究[D]. 李晶淼.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10]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建构与发展路径研究[D]. 孙曈.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标签:;  ;  ;  ;  ;  

创建形象并护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