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小的“网名”就是一件大事——网络文化现象第六次扫描

一个小小的“网名”就是一件大事——网络文化现象第六次扫描

一、小小“网名”乾坤大——网络文化现象扫描之六(论文文献综述)

田亚慧[1](2021)在《快手短视频中农村女性的形象研究 ——基于固原市三营镇的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邱素朵[2](2020)在《网络流行语“十年体”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媒时代的到来给信息的传播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人们接触到的信息更加纷繁复杂,其交流方式也更加多样化。在这样的环境下,各种网络流行体蜂拥而至,其更新速度快,转发量大,参与创作的主体较多,为了使公众更加了解这一语言现象并在前期流行体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作者将从近几年创作量和转发量较大的流行体中选取来源较为丰富的流行语“十年体”进行探讨分析。本文在微博平台和百度引擎中搜集到了185条个人言论版网络流行语“十年体”,以此作为本文的语料进行阐释分析。首先在绪论中,介绍了选题缘由、研究的意义、研究方法、语料的来源创新以及从语用学、修辞学、传播学、社会语言学、文化学、认知语言学角度对近十年网络流行体进行研究现状的概述。接着运用家族相似性和原型范畴理论对流行语“十年体”进行来源和框架结构分析,其框架结构具有固定的话语模结构。其次介绍了网络流行语“十年体”的语言特点,从语音应用特点、词汇应用特点和语法应用特点三方面进行阐释。语音特点分别从叠音、谐音两个方面展开论述,词汇特点主要使用了方言词、专业词汇,并且夹杂外来词和外文。语法特点总结为长短句交替使用、经常使用插入语,疑问句使用频率高。紧接着分析了网络流行语“十年体”的认知构造,主要从隐喻认知和转喻认知两方面进行论述。在隐喻认知中,从行为隐喻、状态隐喻、实体隐喻和结构隐喻四个方面进行分析,而转喻认知主要体现在特征转喻、生产转喻和地点转喻三个方面。随后则从社会、心理、文化三个因素对网络流行语“十年体”进行流行性分析。社会因素主要是由于全媒时代的到来营造了宽松的舆情环境。心理因素主要体现在青年一代压力下个性的解放以及交际主体的求新猎异心理和从众模仿心理。文化因素主要体现在外来文化的渗透和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推崇这两方面。最后阐述了网络流行语“十年体”产生的社会功效,它作为转发量和创造性极大的流行体对社会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情感宣泄,激励人们勇于挑战;二是传播信息,增强了一些产品的广告宣传力度;三是富有幽默性的语言,不仅娱乐大众,增加了语言的趣味性,而且还丰富了汉语表达形式;四是针砭时弊,促进民众关注社会热点事件。

车志远[3](2020)在《新世纪文学中的“新工人”叙事研究(2000-2016)》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工人”是一个复数概念,其本身包含着中国经济社会构建与转型的特定指向:一类是东南沿海等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下产生的“新工人”,一类是作为“共和国长子”的老工业基地转型下的“老工人”。20世纪90年代,几千万的国企“老工人”下岗和数以亿计的“新工人”进城几乎是同时发生的,他们始终都内在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多年来,文学研究者们往往用“底层文学”“打工文学”“农民工文学”等词语来命名“新工人”题材的文学创作,但这种称谓却失去了与“老工人”对照中应有的历史意识,消解了为“新工人”争取劳工权益、享受与城市居民平等待遇等方面的文化政治意味。如何通过文学实践来表现“新工人”的真实诉求、建构新型的社会文化、想象一个更加平等与公平的未来是本文的切入点和主题。无论是老工人,还是新工人,他们都始终内在于中国现代化进程之中。以一种历史意识来追溯梳理“新工人”的“前生今世”不仅具有“认识论”意义,更有“方法论”意义。一方面要从“启蒙话语”“革命话语”“底层话语”三个视角来发现这一群体是如何纳入“政治规划”与“文学想象”的,另一方面,更要看到这些复杂的形象是如何被呈现的。如果我们要从整体上观察新世纪文学,那么,曹征路《那儿》的发表及其讨论所带来的知识界和整个社会关注对象的转变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标志性事件。从《那儿》到《问苍茫》勾连出“底层话语”与“左翼话语”,并以反思“纯文学”,恢复了“文学”与“现实”的关联,文学由“怎么写”转变为“写什么”与“为谁写”和“谁来写”的转变。在这种转变中,新世纪“新工人”书写逐渐成为一个重要写作趋向。在《那儿》之后,讲述“新工人”已经由“应不应该讲述”向“如何讲述新工人”转向。在讲述方式上,以人道主义情怀和社会批判为己任的现实主义重新介入转型期社会语境之中,现实主义成为讲述“新工人”的重要方式;在讲述主体上,一方面是从“代言者”以观看“他人”之痛方式聚焦“新工人”,另一方面文学创作主体不断下移,“新工人”也开始表达自身;在讲述空间上,讲述“新工人”离不开城乡关系书写,城与乡不仅是作为有关“新工人”空间想象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百年来中国现代化的核心问题之一。另外本论文选取了“新工人”诗歌、“新工人”非虚构写作以及“新工人”影像表达作为切入点,来进一步探求其艺术形式的意义、局限及可能性,以期为新世纪文学增添新的文化想象与表现形式,最后我们既要能看到其意义和价值,也要看到其限度和可能,以期“新工人”书写能够为新世纪文学提供一个新的思考的基点。“新工人”书写不只是特定群体的文学形态,而是一种更具代表性的、回应现代危机的文学表达。对“新工人”的建构与想象既是一个尖锐的现实问题,同时也是有关“人的可能性问题”。在搜集整理分析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本文结合社会历史现状探索使用了文化研究等方法,并在行文中有所归纳。

刘亦婷[4](2020)在《网络游戏小说的双重虚拟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网络游戏小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而兴起,是网络小说与网络游戏的结合体。网络游戏小说呈现出双重虚拟性这一基本特征,分别为现实虚拟和游戏虚拟。这种双重虚拟性的构成形式令无数读者为之痴迷,从而促进网络游戏小说取得不凡成就。因此,对网络游戏小说的研究具有充分的必要性。然而,就目前的研究现状而言,国内外学界对于网络游戏小说的关注和研究明显不足。在此背景下,本论文应运而生。本文立足于网络游戏小说双重虚拟性这一基本特征,对网络游戏小说双重虚拟的具体表现及运用展开全面分析,以探究网络游戏小说这种新型网络小说的魅力所在。绪论部分分析总结了网络游戏小说的相关研究述评、研究思路及研究意义。网络游戏小说发展至今已有十余年,出现佳作众多,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所以,对其基本特征进行研究具有必要性。第一章先从文学具有“虚构性”的基础上提出“虚拟性”的概念,通过对比分析传统小说和网络小说之间的异同,得出网络小说具有更强的虚拟性特征这一结论。此外,对网络游戏小说进行概念界定,并分析总结其发展概貌。最后引出网络游戏小说的双重虚拟性特征,并在与其他类型小说虚拟性的比较中阐明其双重虚拟性的表现。第二章主要对网络游戏小说的第一重虚拟——现实虚拟部分进行研究。现实虚拟部分在小说中表现为描写主人公现实生活的内容,是带领读者从游戏世界回到现实世界的重要部分。现实虚拟在背景选取方面表现出未来时间和静态空间倾向;在人物塑造方面,现实虚拟中表现出男性形象“中心化”书写和青年语言“个性化”表达的特点;在情节架构方面,多表现为“穿越式”外挂普遍存在、主人公“励志式”成长轨迹以及男女主人公“交替式”情感碰撞的特点。第三章主要对网络游戏小说的第二重虚拟——游戏虚拟部分进行研究。游戏虚拟在小说中表现为描写主人公游戏世界的内容,是小说中最吸引读者的部分。游戏虚拟世界多选用恐怖型背景、唯美型背景、奇幻型背景作为游戏世界的背景设定,主人公在游戏世界中多表现出“英雄化”和“狂欢化”特征,这部分的情节架构内容主要以贯穿始终的游戏化本质、永恒不变的团结精神以及游戏世界模糊化交往方式构成。第四章分析双重虚拟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双重虚拟下的发展效应。现实虚拟的经历促使主人公进入游戏虚拟,游戏虚拟又对现实虚拟起到一定的反作用,为现实虚拟带来多方面的改变和影响。二者相互作用,不可分割,这种双重虚拟性正是网络游戏小说的最大魅力所在。双重虚拟看似远离现实,实际却更容易回到现实。最后,对目前网络游戏小说双重虚拟下的发展效应进行分析,提出“新型网络游戏小说”。

刘春晓[5](2020)在《人文历史纪录片多元价值及表现手法》文中指出人文历史纪录片在传播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提高人民的文化自信、向世界展现国家形象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民族的文化是这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动力,民族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对民族历史文化的理解和创新,更离不开对民族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人文历史纪录片不仅对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化进行了传播和弘扬,而且本身具有丰富的艺术性,这值得我们深入探讨。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和个案分析法系统的梳理了中国人文历史纪录片的发展历程及人文历史纪录片展现的多元价值,同时选用从1958年至今的优秀人文历史纪录片为案例,结合影视艺术理论和影视叙事学理论等相关理论进行研究分析。本文一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是行文的准备,主要介绍了人文历史纪录片多元价值及表现手法的选题理由、选题意义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阐释了本人对人文历史纪录片价值的理解,对后文的写作起到一个引导作用;第二部分主要对人文历史纪录片的相关概念做了界定、阐释了本文所用到的理论基础,并对人文历史纪录片1958年至今的发展过程进行了梳理总结;第三部分主要阐释了人文历史纪录片的本体价值为什么为史料价值,从时间、空间、人物三个角度描写了人文历史纪录片的史料价值;第四部分主要阐释了人文历史纪录片的核心价值为什么为文化价值,从表现传统中式生活方式、表现传统文化精神、增强文化自信、给人启迪指导生活四个方面描写了人文历史纪录片的文化价值;第五部分主要阐释了人文历史纪录片的关键价值为什么是审美价值,从意境美和真实美两个方面描写了人文历史纪录片的审美价值;论文的第六部分为人文历史纪录片多元价值的具体表现手法,从画面、声音和叙事三个角度对人文历史纪录片进行详细的分析,展现了人文历史纪录片从丰富多彩的画面和镜头语言到解说词、同期声、音乐音响的氛围浓厚的声音表达,再到多元化个性化的叙事视角、叙事时空和叙事结构的叙事策略。本文认为,人文历史纪录片作为中国纪录片市场数量多且质量好的纪录片类型,跟随着时代发展的脚步,日益成熟,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创作风格,在展现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独树一帜的审美情趣方面有着其他类型纪录片无可比拟的优势。通过总结发现,人文历史纪录片对于我国历史的记录、文化的传播、审美的展现有着重要的作用,能深刻的体现出人文历史纪录片的史料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有助于纪录片制作专业人士相互间的交流与了解,使他们更准确地把握人文历史纪录片创作的主流,丰富思想,对于人文历史纪录片的创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从而创作出更具有价值的优秀人文历史纪录片。通过对人文历史纪录片价值的研究,人们对于人文历史纪录片的认识也会更加深刻,进而对创作的人文历史纪录片作品带来一定的积极意义,使作品的价值在观众中更好地传播,从而使中国人更好的了解自己,使外国人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借助人文历史纪录片的艺术表达,更好的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于慧[6](2020)在《网络小说的“女性向”书写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后现代语境下,新的文化消费模式来临,“女性向”网络小说以其独特的叙事立场和审美形式对“日常叙事”和“穿越的空间叙事”进行了重新定义,不断探索新的自我表达方式,开辟出展现网络小说特色的新路径,成为了网络文学版图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本论文将主要围绕“女性向”网络小说发展演变的几个重要文类,以及一些有广泛影响力的作家作品展开,试图通过文本细读、即时跟进作家创作的方式来深入“女性向”网络小说的内部,深入探讨作家们追溯过往、观照现实、审视自我以及关注女性生存镜像的创作,力图能够展现当代女性真实的内心状态,“女性向”网络小说门类演变中所内含着的一种女性主义性别革命的追求和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完善网络文学史在当代文学发展中的建构。本文共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主要对“女性向”书写进行一个总体概述,着重阐释网络文学中“女性向”一词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对“女性向”的定义进行一个较明确的界定。进一步讨论“女性向”在小说文本中与文本之外所展现出的不同方面,并在“女性向”文本与传统女性文学的平行比较中,对“女性向”与“网络女性主义”与“女频”三个易混淆的概念进行区分。第二章借用消费文化理论,从读者的阅读偏好这一角度来分析网络小说从琼瑶类到“甜宠”、“宫斗”、“宅斗”、“女尊”、“耽美”等不同的文类中情感禁忌模式的流变,展现女性的另类生存镜像,揭露女性在想象世界里对传统情感的反叛,对性别范式报复性、游戏性的颠覆,以此窥探“女性向”在作家与读者两方面所存在的悖论。第三章从叙事角度讨论了后现代语境下“宏大叙事”“凋零”之后,“女性向”网络小说如何以“种田”、“穿越”以及女性化叙事的形式重构女性网络文学的私密空间上的问题,而这样的重构,必然是女性以独有的情感需求建构独特的叙事范式的实践。最后,本文认为,“女性向”网络小说以独特的叙事方式表达了社会青年亚文化中女性对传统男性中心主义的颠覆和解构,她们通过“女性向”网络小说架构出一个新型的、女性自我主体空前高涨的虚构空间,进行了一场精神世界的性别革命。

程瑞雪[7](2020)在《需求理论视角下流动儿童社会融入问题的社会工作实务介入 ——以L项目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工业化和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城镇化的不断建设,促使大批的流动人口从原户籍地迁出,以分散型和跑单帮型的流动形式向人口密度大、经济发展快的城市地区流动。近些年来,在政策倡导下大力推进社会转型,城市地区的物质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导致流动形式发生转变,由最初的流动形式转变为家庭型的流动形式。流动人口以家庭的形式向城市地区流动,随之而来的其子女也成为了城市地区的流动儿童,并且数量正不断增加。流动儿童脱离了原本生活的熟悉的环境随父母来到城市生活,到处充满新鲜、未知和陌生的城市生活无法满足其发展需求和归属感,出现了难以社会融入的问题,阻碍了流动儿童正常的身心健康和成长。因此,这一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以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为论文的研究主题,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主要理论视角,以“流动儿童社会融入援助计划”项目为依托,以6-14岁在城市居住6个月及以上的流动儿童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经济融入”、“文化适应”、“社会适应”、“结构融入”和“身份认同”五个维度,运用定量研究方法,收集相关信息。在需求考量下分析项目中流动儿童社会融入问题的表现,运用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介入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问题,在满足流动儿童需求的同时,增强流动儿童在城市生活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帮助流动儿童建立起稳固的朋辈群体关系,促进流动儿童的社区参与,提升流动儿童的适应能力,加强流动儿童的留居意愿,以此达到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目的。并且,通过对项目进行评估与反思,得到社会工作方法介入流动儿童社会融入问题的结论。

胡一[8](2020)在《梅山手诀考》文中研究指明通过信仰源流、手诀特征、手诀分类和手诀图录四个角度对隆回北为主的巫傩坛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梅山手诀在梅山巫傩坛中是神职者进行人、鬼、神沟通的关键宗教艺术形式。其艺术语言表达结合了民间巫傩和道教科仪风格。梅山手诀的使用主体具有“魂归梅山”祖先崇拜的多神信仰。手诀协助“活梅山”猎人和师公借助英雄先祖和鬼神的力量“化”为当世“人神”,“济世”以便“升仙”。其与鬼神的沟通在仪式中主要表现为“和”与“庆”两个方面。梅山手诀贯穿梅山巫教的原始农业经济生产活动与梅山教的诸多科仪内容。以拟形和表意的语言形式完成仪式中的化身奉请、祈福驱邪等功能。本文共收录55个不同的梅山手诀,其中有37个与梅山文化研究会已公布手诀完全不同。以供参考。

郭书[9](2019)在《当代中国微观造型艺术及其审美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微观造型艺术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的创作载体微小,以精致为审美标准,以“微不失真、微不失韵”为创作要求,以“小中见大、微中见宏”为艺术特征,其常见的表现形式有微雕、微画、微型建筑与微缩景观等。相较于国外的相关研究,“微观造型艺术”在我国学术界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学术概念,与其相关研究零散地见诸于“微雕艺术”“鼻烟壶艺术”“内画艺术”“微缩模型艺术”等工艺美术领域。造成这一研究惯性的原因大致有二:第一,对于“微观造型艺术”,学界沿袭传统批评观点,始终认为其“技”大于“艺”,进而顺其自然地从技法、工艺来看,将其按照“雕刻”“绘画”“建筑”做分类探讨。第二,对于微观造型的艺术性、审美性、文化价值缺少必要的观照,致使对它的研究也就仅停留在了“技”的层面。近些年,无论在收藏市场还是文创产业、工艺品市场,当代中国微观造型艺术都展示出了较强的影响。因此,无论是从创作,还是从理论批评的角度考虑,都有必要打破这种将微观造型艺术作工艺技法分类的研究模式。基于此,文本以当代中国微观造型艺术为考察对象,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1979年至今,微观造型艺术的艺术形态、文化价值与审美特征作细致研究。尝试在新时代语境下,发掘其艺术格局与当代价值,就其发展困境与对策提出有益思考。极往知来,中国微观造型艺术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原始社会时期。尽管人类很早就意识到了小型器物所独有的精致之美,但在较长一段时间里并没有刻意将其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加以发展。最初微观造型艺术是在大型劳动工具、器物或图像中出现的微观形状或精细装饰,更多是作为一种依附而出现。宋元时期,手工行业趋向精工细作,微观造型艺术发展所需的外部条件开始成熟。同时,微观造型艺术因其承载介质的微小,在审美感受与“隐逸文化”更加契合,也符合这一时期的审美取向,人们渴望探索更加精妙小巧的微观艺术。由此,微观造型艺术所具有的独特魅力与艺术感染力被唤醒,它开始脱离其他大型艺术,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态。手工艺人也开始挑战人类“微”的极限,不同材质、不同技法、形态越来越趋微的艺术品相继出现。至明代,中国微观造型艺术形成了一次创作高峰,其中核雕艺术家王叔远技艺精湛,广为人知。清代至民国时期,中国微观造型艺术又一次出现了创作的高峰,不仅创作材料愈加丰富,技术上更加成熟,而且品种增多,作品数量也进一步增加,并渐渐形成了独立的、各具特色的地方性创作群体,涌现出的名家名作更是不胜枚举。新中国成立后,手工艺行业摆脱了落后的生产关系,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一化三改”总路线的指导下,微观造型艺术得到了国家大力扶持,手工艺人社会地位提高,传承关系更加开放,艺术家创作热情空前高涨,创作题材更突出时代特色。改革开放后,微观造型艺术经历了改革的短暂阵痛,随即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多种企业形态并存,国际交流增多,发展更加开放多元。进入新世纪,随着传统微观造型艺术纳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范畴,微观造型艺术出现了产业化、品牌化发展趋势,艺术创作更为活跃,交流、展览形式更加多样。新时代以来,国家赋予了传统手工艺崭新的内容与使命,微观造型艺术不仅满足着当下我国人民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需要,同时也为促进我国经济和文化交流做出了越来越大的贡献。对当代中国微观造型艺术的艺术家及重要作品进行梳理是本文重要内容。自1979年开始,为保护传统工艺美术,国家开始组织“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评选。截止到2018年,共举办了七次,期间一共产生了531位大师,其中微观造型艺术领域诞生了20位。可以说,这20位大师是当代中国微观造型艺术承上启下的一代,他们大多师承建国初期的“老艺人”(建国初期,国家对旧中国走过来的工艺美术名家授予“老艺人”称号,为当时工艺美术领域最高荣誉),改革开放前后又培养了大批学生,这些艺术家当之无愧为当代中国微观造型艺术创作与推广的中流砥柱。本文以这20位中国美术大师及其传承关系为主线,同时兼顾其他艺术家及作品,就当代中国微观造型艺术家群体构成,重要流派及其创作风格,创作题材与作品系列以及创作材料、技法、工具做细致考察,进而对其当代风格和创作特征加以总结和概括。纵观中国工艺美术史,不同时期微观造型艺术都诞生了精美绝伦、叹为观止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仅是中国工匠高超技艺的体现,更是中国文化与审美趣味的集中表达。它作为宏阔包容的中国文化象征,气韵生动的中国艺术象征,精致细腻的中国工匠精神象征成为中国文化的载体。其中蕴含的“物以载道”的伦理观、“天时地气”的生态观、“材美工巧”的技术美学和“手作温度”的生命观更是体现了中国传统手工艺文化的思想内涵。特别是近年,随着中国对外交往的增多,当代中国微观造型艺术已经成为了跨文化传播交流的“文化符号”。并且,它不仅作为一种图像符号被认知,其隐含的中国文化、中国传统手工艺文化思想也成为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资本,在对外交流中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新世纪以降,随着科学技术介入艺术创作过程,微观造型艺术出现了新的变化,一方面原有手工艺作品的“原真性”被弱化,“光韵”衰竭,另一方面艺术作品的“现实活力”又得到增强,而这些变革都与当代生活中大众意义的增强密不可分。机械复制时代的微观造型艺术积极与当代生活融合,开始出现“大众化”“功能化”“趣味化”的创作倾向。微观造型艺术由于作品尺寸的特殊,其审美特征也大大有别于其他大型艺术。特别是,由于微观造型艺术展示性较弱,对其审美接受心理,艺术欣赏过程中审美愉悦产生的方式及原因作深入考察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对于微观艺术的审美接受来源于“小之美”,大型艺术使人“崇拜”,而小型艺术令人“喜爱”。面对微观造型艺术,观者不会存在压力,有时为了欣赏到微小的作品细节,会希望能够将其放在手中,仔细赏玩,而这时更多的是喜爱之情。其次,微观造型艺术的审美接受和观赏者意识到创作这件作品的难度有着紧密关系。一件微观造型艺术作品其创作过程越困难、越复杂,受众对于这件作品的认同程度越高。从这一角度来说,受众对于微观造型艺术的接受不仅来自于作品本身,对于作品创作过程的理解也十分重要。再次,微观造型艺术欣赏方式是独特的,观赏者将作品置于眼睛近处,有时甚至需要借助光学放大设备的帮助,这时他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于作品的欣赏中,将外界环境排除在外,而这种“小视界”的审美过程也影响微观造型艺术的审美感受。最后,艺术品消费的商业化驱动也促进了微观造型艺术的审美接受。任何一门艺术都离不开他的欣赏群体,相较其他大型作品,微观造型艺术明显小众很多,因此拓展它的受众是十分必要的。这需要艺术界的共同努力,包括艺术家对微观造型艺术再认识,媒介对微观造型艺术再讨论,转变思想推动微观造型艺术再发展等。在此基础上,从中国微观造型艺术的历史问题和现实境遇出发,对其受众拓展提出思考。

杨爽[10](2019)在《网络段子的话语生成及符号表达功能》文中研究表明现如今,科学技术进入快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技术也随之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多选择的在互联网世界进行与他人的社交和互动,在这样的情况下,网络段子也就随之产生和发展了起来。网络段子的产生不是一蹴而就的,是经过段子本身多年的发展,加之互联网的介入,才逐渐发展起来的,并且成为现在人们生活中娱乐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们在生活中也好,在网络聊天中也好,都会使用网络段子来进行交流和互动。网络段子是我们现在语言生活中的一部分,那么话语研究作为现在语言学研究的重点之一,对网络段子进行话语分析是很有必要的。网络段子所处的互联网络语境以及微博语境,都是对网络段子的话语生成有直接影响的,毕竟语境在话语生成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然后是对网络段子话语信息的分析,话语信息的结构是对网络段子语篇的组织和安排,对网络段子的信息传达有很重要的影响。最后是网络段子的话语接受,这一部分主要着眼于对网络段子的受众分析,分析他们对网络段子话语信息的理解和回应。然后就是对网络段子符号表达功能的分析,网络段子作为语言符号的一种,其功能也有很多,但鉴于网络段子是出于互联网世界的语言,其传播效应,要比其他语言明显得多,所以在表达功能方面自然会有很多值得研究的东西。本文要从网络段子的表达意义、表达感情、表达语气、表达意图几个方面,来对网络段子的符号表达功能进行研究。通过对网络段子进行话语生成和符号表达功能的研究,以及网络段子社会互动和对和谐语言生活构建下的网络段子的研究,相信会给网络段子带来一些与以往不一样的一些认识。

二、小小“网名”乾坤大——网络文化现象扫描之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小“网名”乾坤大——网络文化现象扫描之六(论文提纲范文)

(2)网络流行语“十年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的背景
    0.2 网络流行体的研究现状
        0.2.1 修辞学角度
        0.2.2 语用学角度
        0.2.3 社会语言学角度
        0.2.4 认知语言学角度
        0.2.5 传播学角度
        0.2.6 文化学角度
    0.3 研究对象及方法
        0.3.1 研究对象
        0.3.2 研究方法
    0.4 研究意义及创新
        0.4.1 研究意义
        0.4.2 创新点
    0.5 网络流行语“十年体”的原型
        0.5.1 来源于古典诗词
        0.5.2 来源于个人言论
第1章 网络流行语“十年体”的话语模结构与类型
    1.1 网络流行语“十年体”的原型范畴
    1.2 网络流行语“十年体”的话语模结构
        1.2.1 网络流行语“十年体”的模标构成
        1.2.2 网络流行语“十年体”的模槽内容类型
第2章 网络流行语“十年体”的语言特点
    2.1 网络流行语“十年体”的语音特点
        2.1.1 常用叠音
        2.1.2 偶用谐音
    2.2 网络流行语“十年体”的词汇特点
        2.2.1 使用方言词
        2.2.2 夹杂外来词和外文
        2.2.3 使用专业词语
    2.3 网络流行语“十年体”的语法特点
        2.3.1 长短句交替使用
        2.3.2 常用插入语
        2.3.3 使用疑问句
第3章 网络流行语“十年体”的认知构造
    3.1 网络流行语“十年体”的隐喻类型
        3.1.1 行为隐喻
        3.1.2 状态隐喻
        3.1.3 实物隐喻
        3.1.4 结构隐喻
    3.2 网络流行语“十年体”的转喻类型
        3.2.1 特征转喻
        3.2.2 生产转喻
        3.2.3 地点转喻
第4章 网络流行语“十年体”流行的原因及其产生的社会功效
    4.1 网络流行语“十年体”流行的原因
        4.1.1 社会因素
        4.1.2 心理因素
        4.1.3 文化因素
    4.2 网络流行语“十年体”产生的社会功效
        4.2.1 情感宣泄,激励人们勇于挑战
        4.2.2 传播信息,增强广告的宣传力度
        4.2.3 娱乐大众,增加语言的趣味性
        4.2.4 针砭时弊,促进民众关注社会热点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新世纪文学中的“新工人”叙事研究(2000-201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新工人”:概念界定、建构与想象
        (一)概念的界定:谁是“新工人”?
        (二)“新工人”文学的建构与想象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一)国内研究状况
        (二)国外研究状况
    三、选题依据、写作路线与方法
        (一)选题依据
        (二)写作路线与方法
    注释
第一章 历史与现实:“新工人”的“前生今世”
    一、有关“新工人”的“发现”与诸种“话语”构建
        (一)启蒙话语:“人的文学”与“平民文学”
        (二)革命话语:“左翼文学”与“人民文学”
        (三)底层话语:“新左翼”文学与“新人民性”文学
    二、现当代文学视野中的“乡下人”进城
        (一)现代性危机与“乡下人”进城叙事
        (二)“生产性城市”与“招工进城”
        (三)“现代化想象”与“乡下人”进城叙事
    三、当代文学史中“工人”的书写
        (一)英雄的创业者与工人阶级的主体性叙事
        (二)“改革者”遭遇“现实冲击”的工人书写
        (三)“无名的底层”与“看不见的主体”
    注释
第二章 发现与转向:《那儿》的讨论与新世纪文学书写新变
    一、现实背景:《那儿》与转型期中国社会
    二、作为“事件”的文学——有关《那儿》讨论以及知识界转变
    三、作为方法的《那儿》:社会转型期文学的位置
    四、从《那儿》到《问苍茫》:阶级想象、新左翼话语实践与反思
    注释
第三章 表述与再现:我们如何讲述“新工人”?
    一、“新工人”书写与作为方法的现实主义
        (一)从“落地”到“生根”——现实主义文学在中国的“正反合”
        (二)“主义”之后“新工人”现实书写的“返场”
        (三)困境与可能:“新工人”书写如何现实主义?
    二、从代言到立言:我们如何讲述“新工人”?
        (一)观看“他者”之痛——代言者如何讲述“新工人”
        (二)反观自身之维——“新工人”如何表达自身?
    三、城乡书写与“新工人”空间想象
        (一)城市“他者”的生存苦难
        (二)身份认同危机与精神漂泊
        (三)另类想象与返乡叙事的可能
    注释
第四章 形式与类型:“新工人”诗歌、非虚构与影像表达
    一、“新工人诗歌”与新世纪诗学的新趋向
        (一)诗歌风景——作为问题与方法的“新工人诗歌”
        (二)美学原则——“新工人”何以“诗歌”?
        (三)文化反思——以“我的诗篇”为例
    二、“新工人”非虚构写作的意义与局限
        (一)何以“非虚构”——新工人“非虚构”写作的意义
        (二)何是“非虚构”——新工人“非虚构”写作出场与生成
        (三)如何“非虚构”——新工人“非虚构”写作叙事策略
        (四)反思“非虚构”——新工人“非虚构”写作局限及新的可能
    三、影像如何表达转型期的“新工人”与“老工人”形象?
        (一)“静物”与“流动”——厂区“空间”叙事
        (二)“间离”与“互文”——工厂经验的“时间”书写
        (三)“断裂”与“融合”——如何看待“老工人”与“新工人”?
    注释
结语:反思与重构:“新工人”书写的意义、困境与可能
    一、“新工人”书写的价值与意义
        (一)社会意义与现实意义
        (二)理论意义与文学意义
    二、“新工人”书写的困境与可能
        (一)题材热与“类型化”写作困境
        (二)苦难叙事与“现实感”缺乏
        (三)理论建设不足与批评话语窘困
        (四)重构一种新的文学——“新工人”文学建构的可能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4)网络游戏小说的双重虚拟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述评
        1.1.1 对网络文学的研究
        1.1.2 对文学的虚拟性研究
        1.1.3 对网络游戏小说的研究
    1.2 网络游戏小说的研究意义与研究思路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思路
2 网络游戏小说与虚拟性
    2.1 从虚构到虚拟
        2.1.1 虚构的定义
        2.1.2 虚拟性的提出与定义
    2.2 网络小说的虚拟性特征
        2.2.1 平台虚拟化带来的创作思维虚拟化
        2.2.2 创作思维虚拟化带来的内容虚拟化
    2.3 网络游戏小说的界定及发展概貌
        2.3.1 网络游戏小说的界定
        2.3.2 网络游戏小说的发展概貌
        2.3.3 其他网络类型小说中的游戏性特征
    2.4 网络游戏小说的双重虚拟性特征
        2.4.1 网络游戏小说双重虚拟性表达
        2.4.2 其他网络类型小说中的虚拟性表现
3 网络游戏小说的第一重虚拟——现实虚拟
    3.1 现实虚拟中的背景选取
        3.1.1 现实虚拟中未来时间的普遍化倾向
        3.1.2 现实虚拟中静态空间的类型化倾向
    3.2 现实虚拟中的人物塑造
        3.2.1 男性形象“中心化”书写
        3.2.2 青年语言“个性化”表达
    3.3 现实虚拟中的情节架构
        3.3.1 遗憾——重生:“穿越式”外挂普遍存在
        3.3.2 重创——崛起:主人公“励志式”成长轨迹
        3.3.3 线上——线下:男女主人公“交替式”情感碰撞
4 网络游戏小说的第二重虚拟——游戏虚拟
    4.1 游戏虚拟中的背景设定
        4.1.1 恐怖型设定
        4.1.2 唯美型设定
        4.1.3 奇幻型设定
    4.2 游戏虚拟中的人物设定
        4.2.1 游戏角色“英雄化”书写
        4.2.2 角色性格“狂欢化”展现
    4.3 游戏虚拟中的情节架构
        4.3.1 作战——升级:贯穿始终的游戏化本质
        4.3.2 个人——团队:永恒不变的团结精神
        4.3.3 玩家——角色:游戏世界模糊化交往方式
5 网络游戏小说双重虚拟的交互作用与发展效应分析
    5.1 双重虚拟时空交替的方式
        5.1.1 时间交替
        5.1.2 空间交替
    5.2 现实虚拟与游戏虚拟的交互作用
        5.2.1 现实虚拟作用于游戏虚拟
        5.2.2 游戏虚拟反作用于现实虚拟
    5.3 网络游戏小说双重虚拟下的发展效应分析
        5.3.1 读者分析
        5.3.2 “新型网络游戏小说”的出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人文历史纪录片多元价值及表现手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1.关于人文历史类纪录片的相关研究
        2.关于纪录片价值研究的相关研究
        二、国外研究现状
        1、纪录片的相关研究
        2、纪录片的价值研究
    第三节 研究目标、方法、难题、创新点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方法
        三、拟突破的难题
        四、创新点
第一章 人文历史纪录片价值研究概述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人文历史纪录片概念界定
        二、人文历史纪录片价值概念界定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影视艺术理论
        二、影视叙事学理论
    第三节 人文历史纪录片发展过程
        一、人文历史纪录片初创时期(1958 年——1967 年)
        二、人文历史纪录片非常时期(1968 年——1977 年)
        三、人文历史纪录片思辨时期(1978 年——1987 年)
        四、人文历史纪录片繁荣时期(1988 年——1999 年)
        五、人文历史纪录片兼容时期(2000 年——2012 年)
        六、人文历史纪录片成熟时期(2013 年——至今)
第二章 人文历史纪录片的史料价值
    第一节 史料价值是人文历史纪录片的本体价值
    第二节 时间:对历史的纵向梳理
        一、反应事件全貌
        二、展现历史发展进程
    第三节 空间:对历史的横向整合
        一、展现民风民俗
        二、展现地貌特征
        三、对传统工艺的记载
    第四节 人物:对历史的全面分析
        一、大人物的平凡世界
        二、对文献资料的补充
第三章 人文历史纪录片文化价值
    第一节 文化价值是人文历史纪录片的核心价值
    第二节 表现传统中式生活方式
        一、展现服饰文化
        二、展现饮食文化
        三、展现住所文化
    第三节 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一、道德意识
        二、和谐意识
        三、理想主义
    第四节 增强文化自信
        一、更加了解中华文化内涵
        二、增强文化交流
        三、促进对文化的保护和创新
        四、给人启迪,指导生活
第四章 人文历史纪录片的审美价值
    第一节 审美价值是人文历史纪录片的关键价值
    第二节 意境美
        一、情景交融
        二、虚实结合
    第三节 真实美
        一、客观真实美
        二、艺术真实美
第五章 人文历史纪录片价值的表达方式
    第一节 人文历史纪录片的视觉表达
        一、丰富的画面语言
        二、多样的镜头表现
    第二节 人文历史纪录片的声音要素
        一、解说词、同期声的表达方式
        二、音乐、音响增强艺术魅力
    第三节 人文历史纪录片的叙事策略
        一、多元化的叙事视角
        二、不同维度的叙事时空
        三、个性化的叙事结构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总结与不足
        一、研究总结
        二、研究不足
    第二节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参考影片目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网络小说的“女性向”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女性向”书写的概述
    一、“女性向”的多重定义
        (一)“女性向”的几种定义
        (二)“女性向”的多种表现形式
    二、“女性向”网文与传统女性文学的平行比较
        (一)传统女性文学的发展脉络
        (二)“女性向”网文与传统女性文学的异与同
第二章 想象世界的性别革命
    一、“女性向”浮出历史地表
        (一)告别“琼瑶”
        (二)制造禁忌
        (三)不完美形象
    二、女性的生存透视
        (一)女性的生存困境
        (二)女性的自我确认
        (三)女性命运的轮回
    三、多重“女性向”的悖论
        (一)“女性向”背后的男性叙述人
        (二)读者情怀的释放与压抑
第三章 “女性向”的叙事维度
    一、“种田”叙事
    二、“穿越”叙事
        (一)“穿越”的时空历险
        (二)“穿越”的虚拟乌托邦
    三、女性化叙事
        (一)诗意的叙述语言
        (二)“大女主”叙事
        (三)感伤的叙事格调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7)需求理论视角下流动儿童社会融入问题的社会工作实务介入 ——以L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第二章 研究设计
    2.1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2.1.1 研究对象
        2.1.2 概念界定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2.2.2 社会支持理论
        2.2.3 增能理论
    2.3 主要研究方法
        2.3.1 文献法
        2.3.2 问卷调查法
        2.3.3 非结构式访谈法
        2.3.4 观察法
第三章 需求层次与程度分析下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主要问题
    3.1 流动儿童的基本情况
    3.2 需求层次考量下流动儿童社会融入问题的表现
        3.2.1 生理需求考量下流动儿童的经济融入困难
        3.2.2 安全需求考量下流动儿童的文化适应困难
        3.2.3 尊重需求考量下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困难
        3.2.4 爱与归属的需求考量下流动儿童的结构融入困难
        3.2.5 自我实现需求考量下流动儿童的身份认同困难
    3.3 需求满足度分析下流动儿童社会融入问题的介入层次
第四章 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实施
    4.1 流动儿童社会融入援助计划项目简介
        4.1.1 项目背景
        4.1.2 项目意义
        4.1.3 项目目标
        4.1.4 项目设计
    4.2 流动儿童社会融入援助计划项目的社会工作方法介入过程
        4.2.1 建立专业关系
        4.2.2 搭建城市感知平台,促进流动儿童文化适应
        4.2.3 提供多方情感支持,推动流动儿童结构融入
        4.2.4 帮助流动儿童增能,增强流动儿童社会适应
        4.2.5 发挥社工引导者角色,加强流动儿童身份认同
        4.2.6 结束专业关系
第五章 流动儿童社会融入项目评估
    5.1 项目过程评估
        5.1.1 流动儿童参与度评估
        5.1.2 社工服务表现评估
        5.1.3 活动内容设计与实施过程评估
    5.2 项目成效评估
        5.2.1 流动儿童的城市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
        5.2.2 流动儿童建立起稳固的朋辈群体关系
        5.2.3 流动儿童的社区参与增多
        5.2.4 流动儿童适应能力有所提升
        5.2.5 流动儿童留居意愿的增强
    5.3 项目反思
        5.3.1 项目的局限和不足
        5.3.2 项目可改进之处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流动儿童社会融入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B “流动儿童社会融入援助计划”项目满意度调查问卷
附录C 小组活动记录
附录D 访谈提纲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8)梅山手诀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梅山信仰源流
    第一节 古梅山峒区与蛮族
    第二节 “三峒梅山”与巫教
    第三节 “北宋开梅”与师教
第二章 梅山手诀的特征
    第一节 手诀的精神内核
        一、“魂归梅山”祖先崇拜的多神信仰
        二、当世“人神”与“济世升仙”
        三、和”与“庆”
    第二节 手诀的传承与派别
        一、阳传与阴传
        二、巫、师、道、佛共存
    第三节 手诀的形意表达
        一、拟形
        二、表意
    第四节 手诀的科仪功能
        一、化身奉请
        二、祈福驱邪
第三章 梅山手诀分类
    第一节 梅山神与诀印
        一、猎神张五郎
        二、坛神
        三、桃源仙洞诸仙
        四、家主与地主
    第二节 梅山鬼怪与诀印
        一、下鬼
        二、中鬼
        三、上鬼
        四、四山精怪
    第三节 梅山神职者与诀印
        一、登曹升仙
        二、职品分阶
第四章 梅山手诀图录
    第一节 师公诀印
    第二节 猎人诀印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田野访谈集
        一、张天师(道佛)访谈录
        二、罗夹子(猎人)访谈录
        三、杨猎户(猎人)访谈录
        四、阳法师(师公)访谈录
        五、曾丹青(画匠)访谈录
        六、彭套索(猎人)访谈录
        七、伍道士(师道)访谈录
        八、伍法师(师公)访谈录
致谢

(9)当代中国微观造型艺术及其审美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目标及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基本思路与主要内容
第一章 中国微观造型艺术概念界定及历史演进
    第一节 微观造型艺术相关概念界定
        一、微观
        二、造型艺术
        三、微观造型艺术
        四、当代微观造型艺术形态构成
    第二节 中国微观造型艺术的历史演进
        一、微观造型艺术的雏形期(原始社会——唐代)
        二、微观造型艺术的发展期(宋代——明代)
        三、微观造型艺术的兴盛期(清代——民国初期)
        四、微观造型艺术的再发展(建国至今)
第二章 当代中国微观造型艺术家与艺术作品
    第一节 艺术家群体构成
        一、社会分工
        二、习艺经历
    第二节 重要流派及其创作风格
        一、微雕艺术流派
        二、微画艺术流派
    第三节 创作题材与作品系列
        一、传统工艺美术题材再运用
        二、名着、名作微观再创作
        三、古代建筑与空间场景微观再现
        四、现实主义题材
    第四节 创作材料、技法与工具
        一、创作材料
        二、创作技法
        三、创作工具
第三章 当代中国微观造型艺术的文化内涵
    第一节 作为“象征符号”的传统微观造型艺术
        一、中国文化的象征
        二、中国传统手工艺文化的象征
    第二节 机械复制时代微观造型艺术的“大众化”
        一、当代微观造型艺术的生存语境
        二、“光韵”的衰竭与重现
        三、日常生活审美化语境下微观造型艺术的革新
第四章 当代微观造型艺术美学
    第一节 微观造型艺术的美学特征
        一、微观之美
        二、奇特之美
        三、神秘之美
        四、精致之美
        五、形态之美
        六、色彩之美
    第二节 形式美法则在微观造型艺术的应用
        一、变化与统一
        二、对比与调和
        三、比例与尺度
        四、对称与均衡
        五、过渡与呼应
        六、主从与重点
        七、轻巧与稳定
        八、条理与秩序
        九、节奏与韵律
        十、古韵与时尚
    第三节 当代微观造型艺术的审美接受
        一、“小之美”的审美心理
        二、期待视野中的“苛刻的艺术”
        三、“小视界”与“小世界”的审美过程
        四、商业化驱动下的艺术接受
结语 当代中国微观造型艺术的受众拓展
    一、受众结构与特征
    二、当代微观造型艺术受众的拓展方式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网络段子的话语生成及符号表达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课题的缘起
        一、学术研究的需要
        二、社会实践的需要
    第二节 学术界研究综述
        一、研究现状
        二、存在的问题与反思
    第三节 相关术语界定
        一、网络段子
        二、话语
        三、语言符号功能
    第四节 课题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一、话语分析法
        二、符号学分析法
        三、文献分析法
第一章 段子及网络段子
    第一节 段子的缘起
        一、段子
        二、段子的雏形
    第二节 网络段子的形成
        一、网络段子的形成条件
        二、网络段子的定义与发展现状
第二章 网络段子的话语生成
    第一节 网络段子话语生成的语境
        一、互联网络语境
        二、微博传播语境
    第二节 网络段子的话语信息
        一、已知信息与新信息的结构模式
        二、话语信息结构的可预设性
        三、话语信息结构对语篇生成的影响
    第三节 网络段子的话语接受
        一、社会认知对话语接受的影响
        二、以言行事的话语接受
        三、接受者话语理解的表现
第三章 网络段子的符号表达功能
    第一节 表达对事物的描述的功能
        一、表达对事物的描述
        二、表达对状态的描述
    第二节 表达创作者对事物所持态度的功能
        一、表达创作者的娱乐态度
        二、表达创作者的嘲讽态度
    第三节 表达创作者对接受者看法的功能
        一、表达创作者对接受者的态度
        二、表达创作者对接受者施加影响
第四章 网络段子社会互动的影响力
    第一节 社会互动对社会风气的影响力
        一、娱乐至上的社会风气
        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增多
    第二节 社会互动对大众娱乐的影响力
        一、大众娱乐简单化的娱乐方式
        二、大众娱乐多元化的娱乐方式
    第三节 社会互动促进民意表达的影响力
        一、互联网话语权的平等
        二、人们表达欲的提升
第五章 和谐语言生活构建下的网络段子
    第一节 和谐语言生活对语言运用的要求
        一、语言运用的规范化与创造性
        二、语言生活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第二节 网络段子的话语现状
        一、网络段子处在非主流的地位
        二、网络段子语言使用的非正规性
    第三节 和谐语言生活要求下网络段子的发展
        一、网络段子语言使用的规范化发展
        二、促进网络语言的和谐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四、小小“网名”乾坤大——网络文化现象扫描之六(论文参考文献)

  • [1]快手短视频中农村女性的形象研究 ——基于固原市三营镇的调查[D]. 田亚慧. 宁夏大学, 2021
  • [2]网络流行语“十年体”研究[D]. 邱素朵. 湘潭大学, 2020(02)
  • [3]新世纪文学中的“新工人”叙事研究(2000-2016)[D]. 车志远.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2)
  • [4]网络游戏小说的双重虚拟性分析[D]. 刘亦婷.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5]人文历史纪录片多元价值及表现手法[D]. 刘春晓.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6]网络小说的“女性向”书写研究[D]. 于慧. 山东理工大学, 2020(02)
  • [7]需求理论视角下流动儿童社会融入问题的社会工作实务介入 ——以L项目为例[D]. 程瑞雪. 天津理工大学, 2020(05)
  • [8]梅山手诀考[D]. 胡一. 中央美术学院, 2020(01)
  • [9]当代中国微观造型艺术及其审美文化研究[D]. 郭书. 吉林大学, 2019(02)
  • [10]网络段子的话语生成及符号表达功能[D]. 杨爽.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标签:;  ;  ;  ;  

一个小小的“网名”就是一件大事——网络文化现象第六次扫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