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僵菌油防治草原蝗虫田间试验

绿僵菌油防治草原蝗虫田间试验

一、绿僵菌油剂防治草原蝗虫的田间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徐超民,王加亭,李霜,马崇勇,单艳敏,季彦华,伟军,涂雄兵,张泽华[1](2021)在《绿僵菌在不同类型草原防治蝗虫的效果分析》文中指出金龟子绿僵菌是一种对靶标昆虫具有高毒力和致病性的重要杀虫真菌,通过接触直接侵染使蝗虫致死,对草原蝗虫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研究了不同类型草原喷施金龟子绿僵菌粉剂对蝗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金龟子绿僵菌对蝗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喷药后7 d优势种蝗虫毛足棒角蝗Dasyhippus barbipes、亚洲小车蝗Oedaleus decorus asiaticus和宽须蚁蝗Myrmeleotettix palpalis的虫口减退率达60%、防治效果超过62%,其中白边痂蝗、毛足棒角蝗、亚洲小车蝗和宽须蚁蝗的虫口减退率和防治效果均高于宽翅曲背蝗Pararcyptera microptera meridionalis和轮纹异痂蝗Bryodemella tuberculatum dilutum;同时,金龟子绿僵菌在不同类型草原的防治效果存在差异,在典型草原和荒漠化及半荒漠化草原的防治效果高于草甸草原。研究绿僵菌在不同草原类型蝗虫的防治效果,为建立草原蝗虫绿色可持续防控体系提供支持。

张艳[2](2020)在《亚洲小车蝗的产卵、孵化行为与染菌后蝗蝻体温响应的研究》文中指出亚洲小车蝗(Oedaleus decorus asiaticus)属直翅目(Orthoptera)斑翅蝗科(Oedipodidae),是我国北方草原以及相邻农牧交错区域的优势蝗虫之一,近年来主要以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等病原微生物防治。本文通过研究亚洲小车蝗在自然条件下的产卵行为和室内条件下影响卵孵化的因素,以期明确亚洲小车蝗产卵与孵化的适宜条件;研究绿僵菌侵染后,亚洲小车蝗3龄蝗蝻体温变化情况,明确亚洲小车蝗对绿僵菌侵染后的体温响应,旨在为亚洲小车蝗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植被、方位及土壤含水量对产卵的影响植被对亚洲小车蝗产卵块数和卵粒数的影响呈极显着水平(P<0.01)。其中,亚洲小车蝗平均产卵块数和卵粒数在糙隐子草中最高,分别为0.76±0.06和15.47±1.34,显着高于克氏针茅、羊草和冷蒿(P<0.05);其次为克氏针茅中的平均卵块数(0.42±0.06)和卵粒数(7.53±1.34),显着高于羊草和冷蒿(P<0.05);冷蒿中的平均卵块数(0.14±0.06)和卵粒数(2.67±1.34)最低,但与羊草中的平均卵块数(0.15±0.06)和卵粒数(2.75±1.34)差异不显着(P>0.05)。方位对亚洲小车蝗产卵块数和卵粒数的影响呈极显着水平(P<0.01),亚洲小车蝗产于南边的平均卵块数(0.45±0.04)和卵粒数(8.47±0.95)均显着高于北边的平均卵块数(0.28±0.04)和卵粒数(5.75±0.95)。方位与土壤含水量的交互作用对亚洲小车蝗产卵块数和卵粒数的影响呈极显着水平(P<0.01),南边的平均卵块数和卵粒数中,高含水量条件下的平均卵块数(0.64±0.12)和卵粒数(12.20±2.46)均最多,其次为中含水量条件下的卵块数(0.44±0.08)和卵粒数(7.64±1.42),最低为低含水量条件下的卵块数(0.28±0.09)和卵粒数(5.56±2.00),三者之间差异显着(P<0.05)。2.土壤类型及其含水量对卵孵化的影响土壤类型对亚洲小车蝗卵孵化历期的影响呈极显着水平(P<0.01)。其中,孵化历期在棕钙土中最短(3.6±0.2 d),显着短于黑土和砂土(P<0.05)。土壤类型、土壤含水量以及土壤类型与土壤含水量的交互作用对亚洲小车蝗卵孵化率的影响呈极显着水平(P<0.01),亚洲小车蝗卵孵化率在棕钙土中最高(42.5%61.4%),其次为黑土,最低为砂土。棕钙土中,10%20%含水量处理的卵孵化率(60.3%61.4%)显着高于5%处理(42.5%);黑土中,15%20%含水量处理的卵孵化率最高49.8%42.7%;砂土中,5%处理的卵孵化率(38.7%)显着高于其他处理(12.9%19.8%)。在3种不同土壤处理下,亚洲小车蝗卵的孵化均集中在前3 d,相对孵化率达到73.1%98.0%;砂土的相对孵化率在第1 d达到高峰,棕钙土和黑土的相对孵化率在第2 d达到高峰。3.死亡亚洲小车蝗各部位出菌率对死亡亚洲小车蝗进行湿度培养,其出菌率达到62.6%,其中后足的出菌率最高(26.53%±2.63%),显着高于其他部位(P<0.05),但与前足(20.69%±2.22%)和中足(20.37%±1.94%)差异不显着(P>0.05);口器的出菌率最低(6.14%±1.93%),显着低于前中后足(P<0.05),但与其他部位差异不显着(P>0.05)。4.绿僵菌侵染后亚洲小车蝗的体温响应侵染的亚洲小车蝗体温早上5:007:30有5天高于未侵染亚洲小车蝗;其中第8d,侵染的亚洲小车蝗的平均体温与未侵染亚洲小车蝗的平均体温差值显着高于其他天数,达到1.56±0.40℃,表现出明显的行为发热现象。中午12:3015:00有9 d侵染的亚洲小车蝗的平均体温高于未侵染亚洲小车蝗的平均体温,表现出行为发热现象,其中第6 d,侵染的亚洲小车蝗的平均体温与未侵染亚洲小车蝗的平均体温差值最大为4.11±0.77℃;第7 d侵染亚洲小车蝗的平均体温与未侵染亚洲小车蝗的平均体温差值最小为0.51±0.70℃,但各天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

农向群,闫多子,蔡霓,王广君,涂雄兵,张泽华[3](2021)在《真菌防治蝗虫研究进展》文中指出蝗虫是世界性重大成灾害虫,时常在草原、沙漠区或农作区暴发为害。当前的非洲沙漠蝗灾害再次提醒人们,蝗灾依然是粮食生产和生态安全的严重威胁。在寻求绿色可持续防蝗的新策略新技术研究中,昆虫病原真菌显现出种类多、毒力强、易规模化生产及环境友好等明显优势而倍受重视。近30年,真菌防蝗研究和应用进步加快,国际、国内都有真菌防蝗产品的注册登记和大规模应用。本文综述了真菌杀虫机理、防蝗菌株选育、规模化生产及应用进展,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蝗虫幼龄期施菌干预种群发展的建议,展望了未来发展前景,为蝗灾绿色防控提供参考。

刘银民[4](2017)在《东亚飞蝗蝗蝻的体温变化及绿僵菌对其致病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东亚飞蝗是危害禾本科植物的重要害虫之一。蝗虫防治由于长期依赖化学农药造成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近年来逐步利用生物防治代替化学防治,尤其是绿僵菌等病原微生物的利用。在生物治蝗方面,通常室内测试的效果优于田间的防治效果,田间防效不好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蝗虫本身具有体温调节行为。不仅使虫体自身的免疫能力增强,而且对绿僵菌孢子的萌发和生长起抑制作用。本文通过测试田间东亚飞蝗的体温变化规律,以及利用金龟子绿僵菌油剂在不同温度下测定其对3龄东亚飞蝗蝗蝻的作用,以期明确东亚飞蝗体温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以及绿僵菌对3龄东亚飞蝗蝗蝻的防治效果。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东亚飞蝗的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升高,白天东亚飞蝗的体温出现两次高峰,即上午11点和下午2点左右;凌晨3点左右降到最低。白天其最高体温可达49℃,最低23.7℃。夏蝗的体温随着龄期的增大而升高,但秋蝗各龄期的体温差异不显着。2.环境因子与东亚飞蝗蝗蝻体温的相关程度排序:地面温度(0.704)>植株中部温度(0.631)>空气湿度(-0.607)>植株顶部温度(0.603)>地面湿度(-0.597)>空气温度(0.546)>植株高度(-0.287)>风速(0.142)。经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通过筛选得到最优的线性模型,即东亚飞蝗体温(Y)与地面温度(X1)、空气湿度(X2)、植株高度(X3)、植株顶部温度(X4)、风速(X5)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35.096+0.206X1-0.168X2-0.032X3+0.137X4+0.043X5(R2=0.622)。因此,田间的地面温度、空气湿度、植株高度、植株顶部温度、风速都是影响东亚飞蝗蝗蝻体温的主要因子。3.测定了绿僵菌油剂在5种温度梯度(15、20、25、30、35℃)下对3龄东亚飞蝗蝗蝻的致病力和致病后出现僵虫率的状况。不同温度下的致死率和僵虫率不同,其中温度30℃时的致死率最高;25℃出现僵虫率最高。因此,30℃为绿僵菌防治东亚飞蝗蝗蝻的最适温度,25℃是最适合绿僵菌生长的温度。4.3龄东亚飞蝗蝗蝻的总取食量和体重的变化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近似消化力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强,其中15℃时处理组的近似消化力为负值。3龄东亚飞蝗蝗蝻的食物转化率在25℃最高。因此,15℃对于侵染后3龄东亚飞蝗蝗蝻的近似消化力有抑制作用,而25℃对侵染后3龄东亚飞蝗蝗蝻的食物转化率影响最大。

金永玲[5](2016)在《大垫尖翅蝗抗药性检测及其对丁烯氟虫腈代谢抗性机理研究》文中指出大垫尖翅蝗Epacromius coerulipes Ivanov是北方草原的优势种蝗虫,分布广泛,为害严重,成虫还有短距离飞翔能力,可以进行迁移危害,对农牧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对蝗虫的治理仍以化学农药为主,致使蝗虫对常用化学杀虫剂产生抗药性,防治效果下降,蝗灾不断爆发。新型杀虫剂丁烯氟虫腈作为蝗虫防治的应急药剂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了解田间大垫尖翅蝗对各种常用杀虫剂的抗性发生发展情况,延长药剂的使用寿命,对蝗虫进行抗性检测、研究蝗虫对丁烯氟虫腈抗性发生的机理对于草原蝗虫的抗性治理和可持续治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北方优势种蝗虫大垫尖翅蝗为研究对象,在建立杀虫剂敏感基线的基础上通过田间抗药性检测,丁烯氟虫腈抗性筛选及抗性现实遗传力研究,分析了大垫尖翅蝗对10种杀虫剂的抗药性发展动态及对丁烯氟虫腈抗性产生的风险;同时利用敏感品系和丁烯氟虫腈抗性品系蝗虫测定解毒酶活力,分析其抗性产生的生化机制;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获得大垫尖翅蝗转录组信息,鉴定分析与杀虫剂抗性相关的基因和功能以及差异表达情况,然后将筛选出的与抗性密切相关的超表达的P450、GSTs和CarE基因利用RT-PCR技术进行定量验证。具体研究结果如下:一、大垫尖翅蝗对10种杀虫剂的敏感基线构建和田间抗药性检测采集于天然草原的大垫尖翅蝗,经过继代培养后利用点滴法进行毒力测定,建立了10种杀虫剂对大垫尖翅蝗的敏感基线。并以此为基准分别在2010年和2013年对大庆周围草原三个不同地点的大垫尖翅蝗抗性情况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大垫尖翅蝗对菊酯类杀虫剂产生了低水平抗性,抗性倍数在5.07~9.41之间;对辛硫磷的敏感性下降,其他药剂均很敏感。同时抗性监测结果也表明,在害虫抗性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停止用药,害虫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恢复对药剂的敏感性。在菊酯类农药中混用PBO或在辛硫磷杀虫剂中混用TPP,对杀虫剂均表现出明显的增效作用。可见,该研究为蝗虫抗性治理和综合治理提供药剂的选择和应用的指导,对农牧业生产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二、抗丁烯氟虫腈大垫尖翅蝗的选育及抗性风险评估利用丁烯氟虫腈对大垫尖翅蝗进行连续7代的筛选,抗性增加到11.74倍。从抗性选育的过程看,连续筛选的前4代抗性增长较慢,到F5代抗性增长加快。通过7代的大垫尖翅蝗抗性的现实遗传力的评估,h2=0.3191。同时,推算田间条件下大垫尖翅蝗对丁烯氟虫腈抗性倍数提高10倍需要12~25代,由于大垫尖翅蝗在北方一年仅发生一代,可见抗性风险并不高。三、大垫尖翅蝗对丁烯氟虫腈抗性的生化机制利用活体增效试验和解毒酶活力测定方法,对大垫尖翅蝗丁烯氟虫腈抗性发生的生化机理进行了研究。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抗性品系中三种解毒酶的活性均显着升高,其中多功能氧化酶、酯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活性分别是敏感品系的4.04倍、1.94倍和1.34倍。同时,经过丁烯氟虫腈不同剂量诱导后,多功能氧化酶和酯酶在抗感品系中都得到显着诱导,谷胱甘肽S-转移酶仅在抗性品系中诱导显着。增效剂试验结果表明:PBO对抗感试虫的增效作用最显着,TPP次之。而DEM则仅对抗性品系表现出增效作用。综合分析认为多功能氧化酶活性增强在抗性形成中发挥的作用较大。但是酯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也都可能是大垫尖翅蝗对丁烯氟虫腈抗性产生的因素之一四、大垫尖翅蝗转录组测序利用Illumina/Solexa HiseqTM 2500二代测序平台,在无参考基因组下对大垫尖翅蝗转录组测序,共获得13.4 G原始数据并组装成63,033条unigenes,平均长度为772 bp和N50为1589bp。共计有25,132条unigenes被成功注释,占大垫尖翅蝗总unigenes数目的39.87%。KEGG分析,7,218 unigenes形成218代谢或信息通路。其中,266 unigenes参与外源性物质或药物的代谢途径。此外,5,696简单序列重复被检测到。该转录组测序分析为进一步研究大垫尖翅蝗杀虫剂的抗药性机制及基因功能分析奠定了分子基础。五、差异表达基因分析利用大垫尖翅蝗转录组测序数据库,比较了PS和PR两个品系的基因表达,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了GO、Pathways显着富集分析。结果表明:2,568条差异表达基因中有1,646条上调,922条下调。G0显着富集分析表明细胞组分中显着富集的有61条DEGs;生物学过程显着富集的有150条DEGs,分子功能显着富集的127条DEGs中,氧化还原酶活性基因序列有37条,其表达量上调23条,下调14条,有5条序列在Nr数据库中注释为P450基因。利用topGO软件对注释到G0数据库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分析,分子功能中显着富集的节点600052689具有羧酸水解酶活性,4条注释为羧酸酯酶,且高表达说明该节点参与杀虫剂的代谢过程。COG分类中,Secondary metabolites biosynthesis, transport and catabolism差异表达基因数量达到28条,占总数2.98%,比例提高。KEGG注释中,差异基因分布在130个代谢通路中。其中核糖体Ribosome,淀粉和蔗糖代谢Starch and sucrose metabolism,抗坏血酸和代谢Ascorbate and aldarate metalolism,借助细胞色素p450药物代谢Drug metabolism-cylochrome p450,外源物质p450代谢Metabolism of xenobiotics by cytochrome P450,糖酵解/糖的异生Glycolysis/Gluconeogenesis,谷胱甘肽代谢Glutathione metabolism 7个通路富集程度最高。其中Drug metabolism-cylochromeP450、Metabolism of xenobiotics by cytochrome p450和Glutathione metabolism三条代谢通路是杀虫剂代谢最重要的路径,对大垫尖翅蝗的研究发现有23条差异基因(上调11条,下调12条)注释到这三条代谢通路中。从代谢通路图中发现与上调基因有关的蛋白有很多,其中谷胱甘肽S-转移酶[EC:2.5.1.18]在三条代谢通路图中都有上调的表现,且出现频率最高。还有大量的脱氢酶和转移酶在代谢通路中上调。这些酶都有可能参与蝗虫对杀虫剂的代谢降解作用。可见这些基因和蛋白是后续基因功能研究和代谢通路研究的基础。六、杀虫剂抗性相关基因的注释和分类在大垫尖翅蝗转录组信息中筛选与杀虫剂抗性相关的基因序列,结果显示316条编码p450、CarE和GSTs三大解毒酶的基因被注释,76条编码杀虫剂目标蛋白的基因被注释。G0数据库注释显示,213 unigenes被确认为可能参与外源性物质的解毒,34条unigenes被确定为编码杀虫剂目标蛋白质。对这些解毒酶基因及靶蛋白基因的SNP位点进行统计分析,有AT、AC、AG、GT、CG、CT类型,共计416个SNP位点被发现。可以通过这些SNP位点来挖掘和发现抗性相关的基因突变。针对大垫尖翅蝗转录组测序结果,与已知基因组信息的物种进行比对,采用NJ法构建p450、CarE、GSTs的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58条p450基因分属于14个CYP家族,52条CarE分属于5个家族,24条GSTs被划分为GSTs的六个家族和Micromal。这些解毒酶的大部分基因家族在C0和COG数据库中的注释均显示可代谢杀虫剂。同时这些解毒酶基因中有48条差异表达(23条上调,25条下调)。这些差异基因将是进一步研究抗性发生机理的主要候选基因。七、超表达解毒酶基因的定量检测选择大垫尖翅蝗转录组中与杀虫剂代谢相关的显着上调表达的解毒酶基因序列,利用RT-PCR技术,以GAPDH为内参基因,通过比较CT值法检测其在PS和PR两品系中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在PR品系中5条p450、3条CarE、3条GSTs序列的表达量均高于PS品系,且大部分达到极显着水平。以上结果首先证明差异表达基因的RT-PCR检测与转录组测序结果较一致,即表明转录组测序的准确度和可信度较高,可以以此为基础进行分子生物学的相关研究。其次,更进一步确定了这些解毒酶基因在大垫尖翅蝗抗性品系中超表达。结合前面的生化机理分析,在分子水平上也同样证明大垫尖翅蝗对丁烯氟虫腈的抗药性,与p450、CarE、GSTs三种解毒酶过量表达关系密切。

张杰[6](2014)在《我国蝗虫绿色防控新技术推广模式研究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蝗虫是严重威胁我国农业生产的暴发性、迁飞性、毁灭性害虫。本论文针对蝗虫绿色防控技术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开展了蝗虫绿色防治技术开发、技术的集成与应用、新技术推广模式探索以及应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分析。Ⅰ.蝗虫微孢子虫产品开发通过分析蝗虫微孢子虫治蝗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设计研制了2000万孢子/毫升蝗虫微孢子虫悬浮剂产品。经过室内活性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该悬浮剂的活性和田间应用效果良好;通过常温保存试验和飞机超低量喷施试验,验证了该悬浮剂的常温保存和飞机超低量喷施可行性;编制了该悬浮剂的产品标准和农药登记资料,已获得农药产品临时登记证,完成了2000万孢子/毫升蝗虫微孢子虫悬浮剂的商品化开发,为今后大面积应用奠定了基础。Ⅱ.蝗虫调查与监测手持机设计与研制通过分析蝗虫监测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设计研制了蝗虫调查与监测手持机,该设备集成了全球定位系统、现代通讯技术和蝗虫信息采集软件等多项功能,可对蝗虫发生位置准确定位、快速精确得到蝗虫发生区面积和发生程度,提高了蝗虫虫情调查技术水平,对蝗虫防治信息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意义。III.具有区域特色的蝗虫绿色防控技术模式建立通过分析目前蝗虫绿色防控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对不同地域蝗区的特征调查分析,将本论文研制出的新技术与一些原有的绿色防控技术进行组装配套,因地制宜的集成建立了4个具有区域特点的蝗虫绿色防控技术模式,即环渤海湾蝗区绿色防控技术模式、内蒙古农牧交错区蝗虫绿色防控技术模式、新疆北部蝗区绿色防控技术模式和四川甘孜西藏飞蝗绿色防控技术模式,通过示范应用获得良好的效果。Ⅳ.蝗虫绿色防控技术推广模式探索通过采用田间试验、技术培训、技术示范等方式,推广应用蝗虫微孢子虫悬浮剂和蝗虫调查与监测手持机技术,探索了由项目、官、学、产多元主体参与的我国蝗虫绿色防控技术推广模式。该模式的特点是兼顾了科学研究与推广应用,可以边研究、边应用,实现科研成果到生产力的快捷、高效转化。Ⅴ.新技术推广应用情况与效益分析自2010年以来,蝗虫微孢子虫悬浮剂应用总面积为87.5万亩,防治效果80%左右;蝗虫监测与调查手持机应用面积1亿亩次,可提高工作效率30%,经测算,推广应用2项技术共挽回经济损失约2.3亿元,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生态效益。

洪军,杜桂林,王广君[7](2014)在《我国草原蝗虫发生与防治现状分析》文中指出草原蝗虫是我国草原上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维持高发态势,对我国畜牧业生产和草原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对农牧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严重威胁。文章综述了近年来我国草原蝗虫的发生现状、主要技术方法应用情况、经费投入与保障制度建设情况以及科技支撑情况等内容,分析了我国草原蝗虫防治面临的问题,并对未来草原蝗虫防治工作提出了建议。

洪军,贠旭疆,杜桂林,齐晓[8](2014)在《我国草原虫害生物防治技术应用现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我国草原虫害生物防治技术应用情况,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草原虫害防控工作现状,回顾了草原虫害生物防治工作的进展历程,详细介绍了在推广工作中蝗虫微孢子虫、绿僵菌、类产碱假单胞菌、核型多角体病毒、阿维菌素、牧鸡牧鸭和人工招引粉红椋鸟、印楝素、苦参碱、烟碱·苦参碱等生物药剂和天敌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在草原上的应用现状。最后,总结了近10年我国草原虫害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情况,指出我国草原虫害生物防控正在形成由微生物农药、农用抗生素、天敌利用、植物源农药等多种技术构成的新型格局,并针对防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为今后开展相关研究和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参考依据。

赵玲,王登元,赵莉,肖宏伟[9](2012)在《新疆蝗虫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回顾和分析新疆近60 a来蝗虫种类、地理分布,以及生物学、生态学和防治等领域的研究进展,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方法]广泛搜集已报道涉及新疆蝗虫种类调查及地理分布、蝗虫防治、生物学特性以及分子生物学文献,并进行全面的统计、分析。[结果]目前新疆记录的蝗虫种类已达171余种;在新疆蝗虫防治方面,近年来,以利用草原牧鸡、微孢子虫、绿僵菌防治蝗虫等生物防治发展迅速,并逐步成为蝗虫防治的主要手段,而化学防治仅作为应急防治措施,在蝗虫严重发生时使用。[结论]有关新疆蝗虫生物学特性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还十分薄弱,亟待加强。

董辉,高松,农向群,丛斌,张泽华[10](2011)在《应用绿僵菌与锐劲特防治蝗虫的效果》文中研究指明利用绿僵菌与锐劲特制备的油悬浮剂和饵剂在内蒙古草原进行了防治蝗虫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样筐调查和扫网调查发现在施用绿僵菌油悬浮剂和饵剂后第三天蝗虫开始感病死亡,第15天死亡率显着增加,第50天死亡率超过80%,绿僵菌油悬浮剂具有比绿僵菌饵剂更好的防治效果;锐劲特油悬浮剂的杀虫速率显着高于绿僵菌,但持效性显着低于绿僵菌;锐劲特饵剂的杀虫速率和持效性居中。绿僵菌油悬浮剂可以作为防治草原蝗虫的首选生物制剂。

二、绿僵菌油剂防治草原蝗虫的田间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绿僵菌油剂防治草原蝗虫的田间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绿僵菌在不同类型草原防治蝗虫的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药剂
    1.2 喷施机械及仪器
    1.3 试验地选取
    1.4 喷药前优势种蝗虫密度
    1.5 调查方法
        1.5.1 施药时间
        1.5.2 调查时间
        1.5.3 抽样调查
    1.6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类型草原虫口减退率
    2.2 不同类型草原防治效果
    2.3 不同类型草原中不同蝗虫的虫口减退率
    2.4 不同类型草原中对不同蝗虫种类的防治效果
    2.5 金龟子绿僵菌防治不同类型草原蝗虫后新增蝗虫的虫口数量
3 讨论

(2)亚洲小车蝗的产卵、孵化行为与染菌后蝗蝻体温响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草原蝗虫发生为害现状
    1.2 影响蝗虫生长发育的因素研究进展
        1.2.1 影响蝗虫产卵选择的因素研究进展
        1.2.2 影响蝗虫卵孵化的因素研究进展
    1.3 草原蝗虫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1.3.1 草原蝗虫的化学防治技术
        1.3.2 草原蝗虫的生物防治技术
        1.3.3 绿僵菌致病机理研究进展
    1.4 昆虫体温调节研究进展
        1.4.1 影响昆虫体温调节的因素
        1.4.2 昆虫行为发热现象研究进展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亚洲小车蝗产卵与植被、方位和土壤含水量的关系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1.3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影响亚洲小车蝗产卵块数和卵粒数的多因素分析
        2.2.2 不同植被对亚洲小车蝗产卵的影响
        2.2.3 不同方位对亚洲小车蝗产卵的影响
        2.2.4 不同方位与土壤含水量对亚洲小车蝗产卵的影响
        2.2.5 不同植被对亚洲小车蝗卵块长度和深度的影响
    2.3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土壤类型及其含水量对亚洲小车蝗卵孵化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1.3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土壤类型及其含水量对亚洲小车蝗卵孵化的多因素分析
        3.2.2 不同土壤类型对亚洲小车蝗卵孵化前期与孵化历期的影响
        3.2.3 不同土壤类型及其含水量对亚洲小车蝗卵孵化率的影响
        3.2.4 不同土壤类型对亚洲小车蝗卵相对孵化率的影响
    3.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绿僵菌侵染亚洲小车蝗3龄蝗蝻的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1.3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虫口密度下绿僵菌对亚洲小车蝗蝗蝻的致病力
        4.2.2 亚洲小车蝗不同部位的出菌率
        4.2.3 绿僵菌在死亡亚洲小车蝗体表出现的天数
    4.3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亚洲小车蝗体温调节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方法
        5.1.3 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亚洲小车蝗体温与环境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5.2.2 地表温度对亚洲小车蝗体温的影响
        5.2.3 绿僵菌侵染后亚洲小车蝗体温变化情况
    5.3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主要结论
    6.2 讨论
    6.3 进一步研究计划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导师简介

(3)真菌防治蝗虫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真菌杀虫机理
    1.1 突破寄主体壁屏障
    1.2 抑制寄主体液免疫
    1.3 躲避寄主细胞免疫
2 防蝗菌株选育
    2.1 杀虫真菌种类
    2.2 菌株筛选评价
    2.3 菌株遗传改良
3 规模化生产与应用
    3.1 规模化生产
        3.1.1 液固两相发酵工艺
        3.1.2 其他培养方式
    3.2 制剂工艺
4 真菌防蝗技术和应用
    4.1 真菌防蝗技术及其评价
    4.2 真菌防蝗应用
5 讨论与展望
    5.1 昆虫病原真菌防蝗的优势与不足
    5.2 真菌防蝗应用的策略与展望

(4)东亚飞蝗蝗蝻的体温变化及绿僵菌对其致病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东亚飞蝗概述
    1.2 环境条件对东亚飞蝗的影响
        1.2.1 环境因子与东亚飞蝗体温的关系
        1.2.2 气象因子与东亚飞蝗生长发育的关系
        1.2.3 食物因子和气象因子与东亚飞蝗爆发的关系
    1.3 东亚飞蝗的防治方法
        1.3.1 东亚飞蝗的化学防治
        1.3.2 东亚飞蝗的生态防治
        1.3.3 东亚飞蝗的生物防治
    1.4 绿僵菌防治东亚飞蝗研究进展
        1.4.1 绿僵菌的生物学特性
        1.4.2 绿僵菌的致病机理
        1.4.3 绿僵菌防治东亚飞蝗的应用
    1.5 昆虫体温调节的研究现状
        1.5.1 行为性发热对昆虫的影响
        1.5.2 温度与寄主-病原物互作的关系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环境因子与东亚飞蝗蝗蝻体温的关系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区域
        2.1.3 实验设计
        2.1.4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东亚飞蝗蝗蝻体温随时间的变化特性
        2.2.2 东亚飞蝗蝗蝻在不同世代间的体温变化特性
        2.2.4 东亚飞蝗蝗蝻体温与各个环境因子间的相关性分析
    2.3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绿僵菌对3龄东亚飞蝗致病力的测定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虫源和药剂
        3.1.2 仪器设备
        3.1.3 配制金龟子绿僵菌菌液和接种
        3.1.4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温度下绿僵菌毒力的比较
        3.2.2 不同温度下僵虫率的变化差异
        3.2.3 绿僵菌侵染后3龄东亚飞蝗蝗蝻总取食量的变化
        3.2.4 绿僵菌侵染后3龄东亚飞蝗蝗蝻体重的变化
        3.2.5 绿僵菌侵染后3龄东亚飞蝗蝗蝻近似消化力的变化
        3.2.6 绿僵菌侵染后3龄东亚飞蝗蝗蝻食物转化率的变化
    3.3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主要结论
    4.2 讨论
        4.2.1 存在的问题
        4.2.2 亟待开展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导师简介1
    导师简介2

(5)大垫尖翅蝗抗药性检测及其对丁烯氟虫腈代谢抗性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大垫尖翅蝗发生与危害
        1.2.2 大垫尖翅蝗的防治
        1.2.3 昆虫抗药性研究概况
    1.3 转录组及测序技术
        1.3.1 转录组
        1.3.2 转录组测序技术
        1.3.3 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应用
        1.3.4 转录组测序在昆虫抗性研究中的应用
    1.4 研究主要内容
第二章 大垫尖翅蝗对10种杀虫剂的敏感基线的建立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虫源
        2.1.2 供试药剂
        2.1.3 试验方法
        2.1.4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敏感基线的建立
        2.2.2 不同杀虫剂的毒力比较
    2.3 结论
    2.4 讨论
第三章 大垫尖翅蝗田间种群抗药性检测及治理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虫源
        3.1.2 供试药剂
        3.1.3 试验方法
        3.1.4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抗药性检测情况
        3.2.2 增效剂在抗性治理中的作用
    3.3 结论
    3.4 讨论
第四章 大垫尖翅蝗丁烯氟虫腈抗性品系筛选及抗性生化机理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昆虫与饲养
        4.1.2 农药与试剂
        4.1.3 主要仪器
        4.1.4 抗性品系筛选
        4.1.5 增效剂的活体增效试验
        4.1.6 解毒酶活性测定
        4.1.7 蛋白含量测定
        4.1.8 数据统计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丁烯氟虫腈对大垫尖翅蝗的抗性筛选
        4.2.2 现实抗性遗传力及抗性风险评估
        4.2.3 三种增效剂对丁烯氟虫腈的增效作用
        4.2.4 代谢解毒酶活性比较
    4.3 结论
    4.4 讨论
        4.4.1 抗性选育及抗性风险评估
        4.4.2 增效剂的研究
        4.4.3 解毒酶系的研究
第五章 大垫尖翅蝗转录组测序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昆虫
        5.1.2 实验试剂和仪器
        5.1.3 RNA提取与检验
        5.1.4 cDNA文库构建和测序
        5.1.5 信息分析流程
        5.1.6 测序数据及其质量控制
        5.1.7 转录组测序数据组装
        5.1.8 转录组测序文库质量评估
        5.1.9 基因功能注
    5.2 结果与分析
        5.2.1 RNA样品检验结果
        5.2.2 测序质量控制
        5.2.3 转录组组装结果
        5.2.4 基因功能注释
        5.2.5 SSR discovery
    5.3 结论
    5.4 讨论
第六章 大垫尖翅蝗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6.1 分析方法
        6.1.1 Unigene表达量计算
        6.1.2 差异表达基因筛选与聚类分析
        6.1.3 差异表达基因功能注释和富集分析
    6.2 结果
        6.2.1 差异表达基因检测和分布
        6.2.2 差异表达基因注释及其聚类分析
        6.2.3 差异表达基因GO分析
    6.3 结论
    6.4 讨论
第七章 大垫尖翅蝗抗性相关基因的筛选、鉴定与分析
    7.1 材料与方法
        7.1.1 目的基因的筛选
        7.1.2 抗性基因序列SNP位点分析
        7.1.3 构建解毒酶基因系统发育树
        7.1.4 解毒酶基因RT-PCR检测
    7.2 结果与分析
        7.2.1 杀虫剂抗性相关基因的注释分析
        7.2.2 SNP位点分析
        7.2.3 解毒酶基因系统发育分析
        7.2.4 解毒酶q-PCR检测结果
    7.3 结论
    7.4 讨论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文章

(6)我国蝗虫绿色防控新技术推广模式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蝗虫发生与治理现状
    1.2 蝗虫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现状
    1.3 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现状分析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蝗虫微孢子虫产品的开发
    2.1 蝗虫微孢子虫应用面临的问题分析
    2.2 蝗虫微孢子虫悬浮剂的产品开发
第三章 蝗虫调查与监测手持机的设计与研制
    3.1 蝗虫监测工作面临的问题分析
    3.2 蝗虫调查与监测手持机的设计
    3.3 蝗虫调查与监测手持机产品展示及应用样例
第四章 具有区域特色的蝗虫绿色防控技术模式建立
    4.1 我国蝗虫绿色防控技术应用的问题分析
    4.2 环渤海湾地区蝗虫绿色防控技术模式
    4.3 内蒙古农牧交错区蝗虫绿色防控技术模式
    4.4 新疆北部蝗区绿色防控技术模式
    4.5 四川甘孜西藏飞蝗绿色防控技术模式
第五章 蝗虫绿色防控技术推广模式探索
    5.1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问题分析
    5.2 蝗虫绿色防控新技术推广情况
    5.3 蝗虫绿色防控技术推广模式探索
第六章 新技术推广应用情况及效益分析
    6.1 新技术推广应用情况
    6.2 经济效益
    6.3 社会效益
    6.4 生态效益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介

(7)我国草原蝗虫发生与防治现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草原蝗虫发生与分布情况
2 我国草原蝗虫防治技术历史与现状
    2.1 我国草原蝗虫的主要防治技术
        2.1.1 化学药剂防治技术
        2.1.2 生物防治技术
    2.2 我国草原蝗虫防治中采用的主要施药技术
3 我国草原蝗虫防治相关制度建设和保障措施
4 草原蝗虫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4.1 增加防治投入
    4.2 加强监测预警技术应用研究
    4.3 提升基础研究和技术支撑能力
    4.4 加强草原生态治理
    4.5 加大对生物防治的政策扶持
    4.6 探索市场化运作的防治新机制

(8)我国草原虫害生物防治技术应用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2 推广应用的生物防治技术
    2.1 微生物农药
        2.1.1 蝗虫微孢子虫
        2.1.2 绿僵菌
    2.2 农用抗生素
        2.2.1阿维菌素
    2.2天敌控制
        2.2.1 人工招引粉红椋鸟
        2.2.2 牧鸡牧鸭
    2.3 植物源农药
        2.3.1 印楝素
        2.3.2 苦参碱
        2.3.3 烟碱·苦参碱
3 草原虫害生物防治技术推广
    3.1 2003~2012年草原虫害生物防治比例变化
    3.2 草原虫害生物防治技术构成变化
4 问题与对策

(10)应用绿僵菌与锐劲特防治蝗虫的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药剂制备
    1.2 小区设置
    1.3 调查方法
    1.4 数据计算与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四、绿僵菌油剂防治草原蝗虫的田间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绿僵菌在不同类型草原防治蝗虫的效果分析[J]. 徐超民,王加亭,李霜,马崇勇,单艳敏,季彦华,伟军,涂雄兵,张泽华.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21(05)
  • [2]亚洲小车蝗的产卵、孵化行为与染菌后蝗蝻体温响应的研究[D]. 张艳. 甘肃农业大学, 2020
  • [3]真菌防治蝗虫研究进展[J]. 农向群,闫多子,蔡霓,王广君,涂雄兵,张泽华.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21(01)
  • [4]东亚飞蝗蝗蝻的体温变化及绿僵菌对其致病性研究[D]. 刘银民. 甘肃农业大学, 2017(02)
  • [5]大垫尖翅蝗抗药性检测及其对丁烯氟虫腈代谢抗性机理研究[D]. 金永玲. 沈阳农业大学, 2016(10)
  • [6]我国蝗虫绿色防控新技术推广模式研究与应用[D]. 张杰. 中国农业大学, 2014(03)
  • [7]我国草原蝗虫发生与防治现状分析[J]. 洪军,杜桂林,王广君. 草地学报, 2014(05)
  • [8]我国草原虫害生物防治技术应用现状[J]. 洪军,贠旭疆,杜桂林,齐晓. 草原与草坪, 2014(03)
  • [9]新疆蝗虫的研究进展[J]. 赵玲,王登元,赵莉,肖宏伟. 新疆农业科学, 2012(07)
  • [10]应用绿僵菌与锐劲特防治蝗虫的效果[J]. 董辉,高松,农向群,丛斌,张泽华. 湖北农业科学, 2011(17)

标签:;  ;  ;  ;  ;  

绿僵菌油防治草原蝗虫田间试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