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刘国光今年应大力推动民间投资

经济学家刘国光今年应大力推动民间投资

一、经济学家刘国光 今年应大力推动民间投资(论文文献综述)

梁炜[1](2020)在《科技创新支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经济发展的显着特征。这一特征,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思路、经济政策以及宏观调控提供了现实基础和实现依据。在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诸多要素中,科技创新至关重要。经验证明,科技创新是保持经济长期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所在,是实现国家实力跃迁的重要基础,也是抵御“黑天鹅”“灰犀牛”等公共事件和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运行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制约科技创新的诸多制度藩篱不断被破除,创新活力得到有效激发,中国科技实力迈上了新的台阶,已经具备实现跨越发展、成为世界科创中心的基础和条件。然而从现实表现来看,科技创新“红利”释放不足,未能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应有的支撑作用,主要表现为:科技进步贡献率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低,关键核心技术依然受制于人,产学研脱节现象仍然存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相对缓慢,产业结构升级迟缓,产业链长期处于“低端锁定”状态。总体来看,科技供给不能有效满足发展需求,技术供给和技术需求存在结构性矛盾,形成了“科技进步陷阱”。当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孜孜以求的目标时,对科技创新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机理分析、问题辨识,以及基于转型背景下的对策研究,成为了本论文的初衷和目标。本论文首先构建了一个科技创新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对其逻辑机理进行系统性分析与阐释,同时分别提出科技创新支撑生产效率提升、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发展方式转变的三个研究假说;其次,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1990-2017年中国科技创新现实表现进行了测度,并提出了改进的DEA分析方法——综合数据包络分析方法CDEA(Comprehensive Data Envelope Analysis),使用该方法对2013-2017年中国科技创新绩效进行了评价,在评价的基础上厘清现阶段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再次,分别从生产效率、经济结构、发展方式的角度对科技创新支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传导机制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最后,探讨转型背景下提升科技创新支撑度的对策建议。本论文的主要贡献有:(1)在分析框架方面,基于新时期中国经济转型和发展阶段转换的大背景,初步搭建了科技创新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将科技创新与效率提升、结构变迁、发展方式转变纳入同一个逻辑框架中,从而对科技创新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原理和机制做系统性分析;同时构建了四阶段的科技创新全链条模型,分别从过程和结果角度对科技创新的内涵进行界定。(2)在测度方法方面,借鉴人工智能领域的计算方法,创新性地对传统DEA方法进行改进,构建CDEA模型,力图克服DEA孤立分割优化目标的片面性,以综合性、全面性的视角对创新绩效做出评价。(3)在对策建议方面,基于国际创新环境变化、中国经济转型和经济发展阶段转换的现实背景,按照系统性、协调性、耦合性的原理,构建科技创新“模式—路径—政策”的“三位一体”转型策略,该体系的核心在于“转型”,逻辑层级在于“路径”实施是“模式”选择的实现形式,同时又为“模式”提供了保障手段,同样的“政策”制定是“路径”实施的实现形式,同时又为“路径”提供了保障手段。经济发展的落脚点在于追求人类最终价值的实现,这是经济研究哲学高度的不断跃升,也是经济实践文明演进的不断进步,经济高质量发展是经济发展的高级状态。本论文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为科技创新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一个逻辑自洽的分析框架,探索科技创新有力支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症之药”,在新的起点上,通过因势利导的发展思维、道路和决策,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走上强国之路,同时为世界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中国方案”。

赫名超[2](2020)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及创新研究》文中认为收入分配制度决定着社会生产成果的分配格局和分配结构,决定人们的消费水平和生活水平。作为生产关系的重要体现分配制度在社会经济制度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将现行的收入分配制度确立为我国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予以长期坚持。新中国成立70年来,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收入分配制度经历了一个不断演变和创新的过程。从学理上揭示和理解收入分配制度演变的内在机理和规律有助于使我们更好地把握收入分配理论,通过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解决收入分配结构性失衡的现实矛盾,为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本文共分6章探讨新中国成立70年来收入分配制度演变和创新的历史和现实逻辑。第1章导论部分主要阐述如下几个问题。一是该研究在当前所具有的重大理论及现实意义,以此说明该选题的依据;二是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和评价。三是介绍了研究所采用的方法,这些方法的运用在论文中得以展现。四是简要说明了研究思路。研究思路是对本文结构和框架的归纳。五是对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做了说明。最后总结了研究的创新之处和存在的不足。第2章对全文涉及的基本概念进行说明和界定。主要阐述了收入、收入分配、制度、收入分配制度、制度演变。在很多研究中由于没有对相关概念进行明确的界定,因此在对很多问题的认识上存在模糊不清、似是而非之处。明确所使用范畴的含义对于一项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是任何研究的基础。笔者主要介绍了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这些概念界定和使用上的差别。从学理上对两大体系进行了比较和说明。其中的观点可以为我们提供认识当代中国分配制度演变的理论借鉴。第3章阐述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前实行的按劳分配制度。按劳分配思想的萌芽始于空想社会主义时期,其合理内核由马克思和恩格斯继承并发展为科学的收入分配理论。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在二十世纪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得到运用和发展。列宁提出“按劳分配”的概念并结合俄国社会主义实践提出按劳分配必须借助商品货币形式得到实现的重要认识。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对按劳分配的认识也是在实践中不断深化的。改革开放前,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的按劳分配制度一方面实现了全体劳动者在收入分配上的平等,对于确立劳动者主权地位、改善人民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但另一方面也要看到,由于受到“左”的思想影响导致对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的曲解,造成完全否定商品货币的作用,排斥价值规律和平均主义盛行的后果。按劳分配制度在这一时期实践的经验教训为我国分配制度改革提供了现实基础。第4章阐述收入分配制度的变革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形成。改革开放后,随着公有制支配范围的缩小,按劳分配也不再是唯一的分配规则。新的分配方式不断出现,形成了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虽然按劳分配仍是占主体地位的分配方式,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按劳分配的形式及实现途径需要重新被认识。本章追溯了西方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并对其给予评价。笔者强调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论对于认识市场经济下的收入分配制度具有借鉴和参考意义。由于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收入分配制度的变革使我国社会财富获得巨大增长,人民的收入水平也得到显着提高。第5章对当前我国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收入分配制度运行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反思。按劳分配制度作用范围随着公有制经济比重下降在不断缩小,改革之初形成的主体地位遭到削弱,严重影响了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造成了贫富差距的日益扩大。按生产要素分配由于在运行中缺乏有效规范,导致劳动者在分配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当前存在的突出矛盾表现为总体收入分配结构失衡及个人、地区、行业、城乡间收入差距扩大。本章对这些问题的存在进行了解释和说明,提出导致收入分配结构失衡的根本原因是所有制结构的改变。最后一章探讨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我国收入分配制度进行的重大创新。十九届四中全会对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实践做出了新的概括和总结,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确立为一项基本经济制度予以长期坚持。这一创新为今后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指明了方向。针对收入分配制度运行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这次会议强调了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应当秉持的若干原则。一是要切实贯彻多劳多得的按劳分配原则,保护劳动所得,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二是再分配环节要充分发挥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通过改革税收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等多种途径缩小收入差距,遏制贫富分化的趋势,扭转劳动收入比例下降的局面。三是将土地、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进一步完善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市场机制,规范市场运行,由市场评价要素贡献并按要素贡献决定报酬。本文的结论部分对全文主旨进行概括和总结。就理论而言,马克思主义的收入分配理论仍然是我们认识当代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并进而深化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思想工具。提高劳动收入,切实保障广大劳动者的经济利益是今后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目标的根本途径。

华清君[3](2020)在《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陈云同志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作为国家财经工作的卓越领导人,在长期的国家财经治理实践中,他始终坚持从各个时期的国情实际出发,不断研究、探索、创新、总结,彰显了非凡的国家财经治理能力,为党和人民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国家财经治理思想。陈云的财经治理能力首先源于青少年时期他在苏南勤勉忙碌的商业氛围和上海浓郁发达的商业环境中耳濡目染受到的深刻影响,此后经过长期反复踏实的财经理论学习与钻研,他的财经理论功底不断得以增强、深化和升华。这使他在长期的财经领导工作中,能够把自己财经方面的超凡天赋与财经科学理论很好地结合起来,能够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根本的理论指导和基本遵循,以苏联计划经济体制模式为主要的实践参照和理论思考,以西方经济理论与实践为重要的思想启发和借鉴运用,从而在建立和完善国家经济制度、经济体制、经济结构等重大决策实践过程中,在对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的运行机制和运行保障开展治理的过程中,能够创造性地研究、制订、实施有效的治理策略,在每一次危机的紧要关头,他常常临危受命,并总是不负众望,一次又一次使国家和人民转危为安。研究陈云同志国家财经治理的理论渊源、实践历程和建立的丰功伟绩,其间显现着鲜明独特的思想脉络,主要可以概括为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建设可持续的人才与干部队伍、坚持丰富实用的财经治理哲学等六个方面。陈云关于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的思想,着眼于从上层建筑角度发挥制度促进经济发展的保障激励作用,从生产关系角度发挥利益攸关方促进经济发展的能动创造作用,从资源配置角度发挥要素促进经济发展的效率引领作用,从再生产过程角度发挥各环节促进生产发展的导向联动作用。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明确财经治理的中心任务以及实现这个中心任务应当构建的体制机制,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核心和目的,也是其他各个思想分支所围绕的核心和目的,旨在阐明发展依靠什么,如何激发活力,而其他各个思想分支,是为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的思想服务的。陈云关于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的思想,着眼于把计划的优越性与国情实际结合起来,激发市场在生产力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坚持国民经济的计划理性与市场活性,协调国内经济的计划性与国际市场的风险性,在与时俱进不断改革中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的不断改善。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资源配置的基本路径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脉络和主线,旨在阐明经济如何发展,成果如何分配,对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思想,以及对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思想、对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思想,有着决定性影响。陈云关于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的思想,着眼于筹划稳健的计划控制总量,权衡协调的发展比例关系,保持稳固的四大平衡格局,维护理性的计划执行控制。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资源配置的根本方法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精髓和动力,旨在阐明经济发展所需的要素如何组织,应当怎样配置,是对如何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而在资源配置上作出的制度安排。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思想,服从于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思想,服务于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思想,决定着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思想。陈云关于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的思想,着眼于从信息情报中洞悉市场状态,在健全法制中整顿经济秩序,运用政策工具稳定市场物价,采取综合措施促进生产发展,深入基层一线解除群众疾苦。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的动态监控与理性校正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中关于对经济运行实行休养和调理的机制,是诊治手段,旨在阐明如何监控经济运行过程,经济运行如何回归理性,因而是对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其他分支思想的再运用。陈云关于建设可持续的人才与干部队伍的思想,要求把大力选拔任用年轻干部作为党的重大战略和生命,坚持把政治标准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选拔任用干部的根本要求,指出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始终把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思想上的基本建设。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的力量源泉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支柱和载体,旨在阐明治理活动的根本依靠是什么,如何形成长久的依靠,因此是践行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各个思想分支的主体力量,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中最能动最根本的部分,是保证思想正确执行和自我完善与发展的根本依靠。陈云关于坚持丰富实用的财经治理哲学的思想,要求把有利于人民、满足人民需要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工作中坚持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调查研究,而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作决策,因此是解决干部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根基和活的灵魂,旨在阐明治理思想的思想方法以及如何发挥作用,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始终保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方法论基础。陈云财经治理实践的一个显着特点,就是始终保持积极而又稳妥的态度,坚持实事求是,根据具体情况运用相应的规律和财经理论,不因顺境而冲动,也不因困难而气馁,始终把握好国民经济运行的效益效率和安全稳定,循序渐进,稳扎稳打。这在根本上是由他的治理思想的理论品格所决定的,就是在财经治国中始终坚持风险思维,防止犯颠覆性错误。陈云财经治理的思想与实践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宝贵财富。新时代,陈云财经治理思想有助于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和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既保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有助于我们更加注重公平正义,妥善处理分配问题;有助于我们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过程中,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有助于我们牢固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更好地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改革的双轮联动,避免陷入改革和市场经济治理中的形而上学。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发端并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逐步成熟于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丰富并发展于改革开放新时期,主要作用于以发展对人民有利的社会生产力为根本目标、以克服纠正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重点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思想奠基了坚实的基础。他的思想不仅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发挥了巨大作用,许多相关思想对于今天的财经治理实践仍有着指导意义,必然为一代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所继承,并结合新的时代特征,而令其焕发出新的思想魅力。

文世芳[4](2017)在《中国共产党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与借鉴(1976-1984)》文中提出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总结历史上封闭保守的深刻教训,勇于面对中国与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巨大差距,充分认识到关起门来搞建设行不通、闭关自守实现不了工业化和现代化,虚心学习和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是这个伟大觉醒的重要内容,对探索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是在中国历史文化的基础上探索而成,从改革开放之初一步一步摸索而来。探求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功的经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可以从改革开放史中寻求历史的逻辑、问题的病灶和成功的钥匙。因此,从改革开放之初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和借鉴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从开放和改革的相互关系及国际经验视角探求改革开放开启并获得成功的原因,对当前全面推进深化改革,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这些正是论文致力于探求的深层次问题。论文包括绪论、正文四章和小结。绪论,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缘由、意义,研究的现状、问题,研究的资料准备、特点,研究的方法、思路,研究的目标、方向。第一章,主要讨论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历史背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深刻变化。考察整个社会,国民经济遭受重创,人民生活在温饱线上长期徘徊,社会各界渴望变革;考量党内状况,使命意识空前觉醒,执政危机意识日渐浓厚,全党洋溢着把“文化大革命”耽误的时间抢回来的情绪;环顾世界局势,世界政治格局寻求新的平衡,在两极格局下存在寻求多极化的内在张力,资本主义国家经过迅猛发展后进入滞胀阶段,亟需产业转移,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崛起树立了发展榜样,调整和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潮流。特定的历史条件,给中国指明了方向:旧的道路难以为继,变革已是民心所向,国际形势为迎接中国融入世界大家庭、登上国际大舞台提供了历史契机。一种历史的合力,悄然引导着中国朝着改革与开放的道路走去,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历史条件生成。第二章,主要讨论从“文化大革命”结束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期间中共逐渐扩大对外交流,冷眼向洋看世界,以世界为参照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共党内和思想理论界对“文化大革命”的反思和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思考已经不可抑制。中共高层从战争的阴影中走出来,对世界局势作出新的研判,认为存在长时段和平发展的可能。在对历史的反思中,中共又逐渐从“左”的迷雾中走出来,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讨论,工作重心开始务实地朝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倾斜。在此基础上,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了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初步行动,党和国家领导人主动出访“触摸世界”、把握世界发展脉搏,派出大批对外考察的“侦察兵”了解世界各国发展经验和研究中国应有的对策,部署理论界召开世界经济讨论会研究国外情况。特别是派团对外考察是中共高层的重大战略举措。中央政治局从听取和讨论考察汇报开始,改革开放的思想在酝酿中逐渐生根发芽,经过1978年国务院务虚会和中央工作会议的两次大讨论,改革开放决策呼之欲出。第三章,主要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经过对盲目冒进的反思,在国民经济调整中深化对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思想的过程。经过1979年对盲目引进和吸收外资的反思,在对国民经济调整的思考、讨论以及初步实施中,中共对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进行了总结深化,制定了更加科学更具操作性的对外引进规定、吸收外资政策、对外考察办法、国民经济计划。在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结合中国实际进行的改革试点和探索中,中共对建设四个现代化有了更深层的认识,在政策上、试点上、理论上都有重大的转变。在政策上,提出经济政策的三大转变,要求逐步实现经济政策和经济制度转型;在试点上,创办经济特区,使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从某个领域的试点转换为更深层次的综合性改革试点;在理论上,从四个现代化转变为“中国式的现代化”,将“中国式的现代化”作为统领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结合中国实际,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指导性思想。第四章,主要讨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逐步由引进技术、外资和管理经验,朝着更深层次的经济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国际组织发展经济经验以及引进国外智力发展和深化,并最终推动确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过程。结合中国实际,探索适合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是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在中共高层的支持和部署下,苏东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经验和理论以及联邦德国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和法国经济计划化理论等,成为中国考察和学习借鉴的重点内容。布鲁斯和奥塔·锡克等东欧经济学家的来访,在中国掀起研究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和改革理论的热潮。在改革开放实践的锻炼和理论探讨的熏陶中,中国新一代经济理论人才终于在1984年莫干山会议上崛起,逐渐承担起为改革建言献策的使命。在和思想理论界的良性互动中,中共终于克服各种困难,出台《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确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这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共对中国经济改革发展方向的探索获得巨大成功,以经济体制改革方向为重点的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取得重大的阶段性成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巴山轮会议为标志,中共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小结,主要对论文作一概括性总结,集中探讨境外发展经济经验是如何被中共重视、学习和吸收,形成了什么样的原则和路径;究竟在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中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积累了哪些重要历史经验,对当前中国的改革发展有哪些重要启示。为确保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取得好的效果,中共在探索之中确立和完善了自力更生为主、积极争取外援,取长补短、保持优势,多方学习、反复比较,解放思想、谨慎渐进等基本原则;形成了从境外经验的学习了解、到决策层多渠道掌握信息、到中共高层利用境外经验进行决策、到中层和基层干部掌握境外先进经验的上下贯通、良性互动的路径。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在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改变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成为改革的先声;推动了改革开放决策出台和具体政策不断完善;促进了社会主义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理念的突破;提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历史关头,分析研究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历史,能带来深刻的启示。它告诉我们,改革应该如何优化调查研究,如何加强顶层设计,如何重视基础性工作。

叶龙祥[5](2016)在《吴宣恭经济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吴宣恭的经济思想为研究对象,力求对吴宣恭主要经济思想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与概括。吴宣恭经济思想主要涉及所有制与产权理论、我国社会的产权关系、西方现代产权理论、所有制改革理论、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价值理论、分配理论、经济发展问题的一些重要理论、现阶段重大经济社会关系及对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等方面。所有制与产权理论的研究与运用是吴宣恭经济思想的重中之重。本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充分运用唯物辩证法、史论相结合、求实与创新相结合、调查与采访相结合和比较分析等方法,从不同角度、多个方面对吴宣恭的经济思想进行系统而全面的分析研究,提出对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和指导经济体制改革具有重要启示价值的结论。对吴宣恭经济思想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启示价值:第一,吴宣恭经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研究吴宣恭经济思想有助于理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学习、研究、发展和运用,进一步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解和把握;第二,吴宣恭经济思想根植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具体实际,研究吴宣恭经济思想有助于后学之辈了解和认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历程和实践运用,掌握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脉络;第三,吴宣恭的严谨治学精神、高度责任感和崇高的品格是广大经济学人终身学习的榜样和前进的动力。

朱元秀[6](2013)在《现代化视角下长三角地区转型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21世纪后,长三角地区以其经济迅猛发展和区域一体化趋势,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但与此同时,一些新问题和新矛盾开始凸显:2004年,长三角地区出现较大范围的“用工荒”;2007年,无锡发生大面积蓝藻事件;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外资对长三角地区的投资热情开始降温,长三角地区部分企业经营出现困难……。随着支撑长三角经济发展要素条件的变化,传统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已走到尽头,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在未来的20-30年时间内,长三角地区能否顺利完成转型,华丽转身,关系到长三角区域现代化目标的实现,以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的建成。从历史的发展角度来看,任何社会的发展都不是直线式的,转型可以说是社会发展进程中转折跃升的“惊险一跳”。工业革命以前的历史,经济社会发展速度相对缓慢,这种“惊险一跳”表现并不明显。然而工业革命开启了人类现代化进程,使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大大加快,由此带来的阶段性跃升和转变也更加频繁和突出。因此,从现代化发展的历史深处出发,运用现代化相关理论以及社会变迁理论,可以为我国当前转型的科学定位和系统研究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基于此,本文尝试通过分析世界现代化进程,从历史深处探源寻求转型发展的内在必然性,以期为我国当前的转型发展提供理论支持;然后在对我国当前转型科学解读的基础上,对长三角地区的转型发展进行理论探源与实证分析。全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转型是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是现代化诸因素矛盾与冲突的必然结果。现代化是整体性的社会变迁,它不仅仅是生产力的发展,还包括生产关系的调整。而且正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着现代化进程不断向高层次演进,转型即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累积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因此,转型是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不断适应并阶段性提升的结果。另一方面,虽然现代化是整体性的社会变革,但是在一定时期内却很难将各方面同步推进。现代化的各因素的不同步发展,必然会造成一定时期内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发展的不平衡、不和谐。这种不平衡、不和谐,正是深层次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具有体现,它推动着现代化的演进,使得转型发展成为必然。转型正是现代化诸因素矛盾与冲突的必然结果。(2)当前我国正面临着现代化进程中的第四次转型,这是一场全面、多元、复合转型。我国的现代化进程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期间共出现三次模式大转换,阶段性特征明显。当前我国正面临着现代化进程中的第四次转型。这次转型与前三次不同,不再是单一的经济体制或政治体制转变,而是一场全面、多元、复合转型,是适应全面现代化要求的“五位一体”转型,需要推进现代化在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五个领域的协调发展。(3)转型是长三角“时空共振”下的的必然选择,是“时空二维”与“内容五维”转型的统一。从时间演化角度分析,现代化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决定了长三角转型发展的必然性;从空间演变角度来看,区域空间结构演化规律决定了长三角空间结构优化和转型的必要性。因此,转型是长三角“时空共振”下的必然选择,它首先是“时空二维”转型的内在统一;其次在现代化内容上,又是相互关联的“五位一体”转型,是“时空二维”与“内容五维”转型的统一。(4)当前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众多结构性和素质性矛盾,是转型发展的现实基础。长三角的转型,不仅是理论上已经进入“转折点”,更是现实中各种矛盾与问题不断加剧的必然选择。本文研究认为,长三角地区转型的现实依据主要有五点:经济增长效率低下,难以维持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居民消费占比偏低,高投资和出口导向模式不可持续;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引发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要素成本不断上升,资源环境约束加大;城市群集聚效应不高,区域空间结构有待优化。(5)近年塞长三角地区的转型发展总体趋势向好,但各领域的转型进展仍不够协调。本文依据现代化的发展诉求,建立转型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静态的转型发展水平(TDL)和动态的转型发展指数(TDI)两个指标。指标体系包括五个一级指标和30个二级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对指标体系进行了组合赋权,并据此对长三角转型发展进行了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分析。横向的静态比较,计算了2000、2005、2011年三个时点上长三角及全国沿海部分省市的转型发展水平,结果显示,无论是作为区域整体的长三角地区,还是区域内部的江浙沪三省市,其转型发展水平一直位于全国前列,尤其在社会转型和生态转型等方面,效果显着,表现为我国沿海转型发展的前沿阵地。纵向的动态分析,计算了长三角及三省市的转型发展指数,结果显示,自2000年以来长三角地区转型发展呈现良好的变化趋势,但是各领域的转型并不完全协调和同步,三省市存在的主要问题也基本相同,主要是经济增长效益与经济结构优化进展较慢,滞后于整体转型的步伐;(6)长三角转型发展面临众多制约因素,同时又拥有良好的现实机遇。当前制约长三角转型的因素主要有:传统发展观念、制度的缺陷、发展战略的缺陷、较弱的自主创新能力以及行政区经济的阻碍等。在面临众多制约因素的同时,长三角也拥有良好的现实机遇,主要体现在:城市层面,上海“四个中心”建设带来的战略机遇;区域层面,多重倒逼机制有利于促进长三角转型;国家层面,加快推进长三角一体化进程有利于加快区域转型;国际层面,全球经济结构调整和第三次工业革命带来了发展的机遇。(7)长三角转型发展内容繁多,需要进行整体设计,明确转型的重点和关键对策。长三角地区转型内容众多,纷繁复杂,而且相互交织、相互渗透,因此需要深刻理解各方面转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顶层设计,从整体的高度全面谋划长三角转型发展。这就需要从众多的转型内容中抓住转型的重点和方向,本文通过图解分析,寻找长三角转型的关键词和发展的重点,认为优化产业结构、保障社会公平、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升核心城市功能,发展平台经济、推进区域一体化等应该是长三角未来转型发展的重点所在。

丁霞[7](2012)在《中国经济模式研究 ——基于创新和转型的视角》文中认为开宗明义,总体意义上的“中国模式”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而因侧重点和分析视角不同,由此生成的狭义的“中国模式”或子模式、分模式往往又被冠之为政治模式、经济模式、文化模式,不一而足。本文基于经济发展层面演绎而成的狭义的“中国模式”就是通常意义上的中国经济模式。鉴于中国经济模式与广义的“中国模式”之间存在共生共长、共损共荣的内在联系,本文必然要涉及对后者的研究。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中国发展模式逐步上升为国际社会中持续升温的焦点问题。“中国模式”是中国特殊国情的时代产物,集中体现了中国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价值内核和本质要求。对其进行深入探讨,有利于我们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不断完善中国经济学体系及提升中国软实力。虽然目前人们对“中国模式”存在与否还存有争议,但从中国发展实践,以及邓小平等几代中央领导核心的表述、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与总体研究趋势来看,“中国模式”业已生成且处于不断完善之中。而中国经济模式作为“中国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牢固扎根于中国深厚的民族文化和独特的发展实践之中,以其丰富内涵与独特优势从全球关注视野中耸立而出。绪论部分探究了“中国模式”和中国经济模式的科学内涵,厘清了“中国模式”与“中国道路”、“中国经验”的联系与区别,阐述了中国经济模式的历史起点与本文的研究重点。此外,还分别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关于“中国模式”的认识历程、研究成果、研究特征与代表性学术观点。这些都是我们对中国经济模式进行系统化、科学化、本质化解读和探索的基础。第一章从总体上考察了中国经济模式的本质特征及其创新。主要包括我们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所形成的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中国特色的对外开放道路等。毋庸置疑,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效对接与和谐共生是中国现实社会主义对马克思主义深化和发展所作出的历史性贡献。并且,我国由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转轨,是中国经济模式的核心内容及贯穿于并支配整个中国经济改革进程的一条主线。第二章论述了中国社会主义农业和工业发展道路及其创新。改革开放前三十年的艰难发展及其经验教训为后三十多年的高速持续发展奠定了现实基础与提供了重要启示。中国在不断试错、实践中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的农业和工业发展道路。该章分别分析改革开放前后这两大产业的演进历程和经验教训,并从整体上深入把握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和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品性。第三章客观分析当今世界各种主流国家发展模式。对美英模式、莱茵模式、日本模式,以及东亚模式、拉美模式、俄罗斯转型模式、印度模式的历史演进、显着特征和经验教训进行了全面梳理。目的在于从这些发展模式的不断变革中得出重要启示,同时主张我们要辩证、理性地看待外国发展模式,既要对其失败之处引以为鉴而避免重蹈覆辙,也要合理借鉴其先进成分来发展本国经济。第四章详尽剖析中国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举措。该章研究中国如何推进国有经济深化改革和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不断巩固与完善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如何形成全国统一开放和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培育和发展各类生产要素市场、完善价格形成机制,不断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如何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探寻公平与效率优化组合的多方共赢路径,有效遏制收入分配差距扩大与缩小贫富悬殊,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等。第五章重点论述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战略与主要途径。当代中国面临着提升国民经济质量与经济整体素质乃至经济发展模式的严峻挑战。我国需顺应世界经济形势的新变化新条件,在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下,重点从两个方面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一是必须不断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注重从投资、出口型向消费、投资、出口型的需求结构转变,从高强度投入型向科技进步与创新驱动型的要素结构转变,从工业主导型向三次产业协同带动型的产业结构转变。二是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第六章探讨中国政府职能的变革和转型。一是回顾政府职能演变历程与相关西方理论研究,二是分析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政府职能的总体定位与政府经济职能的基本内容。三是指出当前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及其深层次原因,并强调应从推行“人本行政”理念、打破行政垄断、健全公共财政体系、完善政绩考评体系、依法行政与建立健全大部门体制等层面入手,加快推进传统全能型政府向现代服务效能型政府全面转型。总体而言,本文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及中国特色研究范式,注重积极把握对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的阐述权和话语权,深度剖析了中国经济模式的核心内容。第一章和第二章在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性认识中,分别探讨中国经济模式的基本特征及其创新与中国社会主义农业和工业发展道路及其创新。从发展整体看,中国市场化、工业化、全球化、各项制度改革等各环节之间的紧密结合与协同共进是一大特色。第三章客观评析了当今世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典型发展模式。这有利于进一步明确定位中国在世界经济发展坐标系中所处的具体方位,并能促进我们从全球视野提升中国经济模式。第四章和第五章着眼于联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中介范畴、中介环节,详尽论述中国经济模式的转型战略和提升途径。强调在后改革时代与后危机时代发生重叠的关键历史时期,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基点,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有效推进国民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第六章探究如何加快政府职能的全面转型以推动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进而实现经济社会大转型。概言之,本文在厘清基础理论之后,重点对中国经济模式的理论与实践创新及未来转型之方向和路径进行了全方位、多视角研究,并科学预测其未来发展前景。

李树培[8](2010)在《我国的加速工业化战略与内需不足 ——理论与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十多年前,随着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我国的内需不足问题也开始显现。十多年间,对于我国内需不足问题的研究几乎没有间断,而且,随着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在2008年使我国的外部需求再度严重萎缩,内需不足问题又重新成为了无可争议的研究焦点之一。十多年间,人们对我国内需不足成因的认识不断深化,相关的研究文献已经汗牛充栋。十多年间,政府对于扩大内需(至少是提高居民消费需求)的努力几乎从未间断。然而,直到今天政府和学界对中国内需不足问题的解释依然观点纷呈,内需依然未能有效振兴,相反,居民消费在社会总需求中的比重仍在不断下滑。因此,研究中国的内需不足问题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依然意义深远且非常紧迫。基于已有文献的研究,本文从一个全新的更深层次的角度来探究我国内需不足的原因及相应的解决对策。本文认为我国的内需不足问题,包括居民消费需求不足和结构性产能过剩两个方面。但是,不管是亚洲金融危机还是此次世界经济危机,都只是暴露和加剧了我国的内需不足,我国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长期存在的内需(尤其是居民消费)不足问题,深层原因要从我国实施的加速工业化发展的战略中去寻找。通过对比现代化与工业化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结合中国的国情,本文论证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在本质上是以工业化建设为主要内容。虽然我们放弃了传统的赶超模式,但是面对在经济发展水平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基于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民族责任感,作为后发的发展中大国,尽管我们一再强调要以效益为核心,实现全面、可持续的发展,但实际上所实行的现代化发展战略仍是一套以GDP发展水平为主要衡量标准的加速工业化发展战略。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采取的一系列政策与制度改革都是为这一战略服务的,其中,经济的市场化改革是这一战略顺利进行的基础,而对外开放和政治改革则是推进这一战略的两个加速机制,三者之间呈现出一种一体两翼的相互促进格局。在加速工业化战略的影响之下,一方面,政治体制的改革使经济建设的重要性被提到了空前的政治高度,各级政府经济建设的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进而推动了大规模社会资本的形成和制度的创新;另一方面,对外开放使我们引入的大量技术设备,先进的经营与管理理念和紧缺的建设资金;另外,经济的市场化改革又极大地提高了社会资源配置效率。可以说,加速工业化战略推动了萨缪尔森所讲的经济增长的所有的“四个轮子”,因此,在这一战略的作用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能创造出“中国的奇迹”也就不足为奇。但是,任何事物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加速工业化战略在推动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也同样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长期以来困扰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内需不足问题就与其有密切关系。在加速工业化战略实施的过程中,一方面,在以GDP增长速度为主要标准的干部考核体制和财政分税制的激励与诱惑之下,地方政府为了追求自身的政治与经济利益,其行为偏好在某些方面出现了扭曲。为了追求短期内的经济增长,地方政府在社会公共产品与服务提供方面偏好短期化,在引资竞争中“破坏性竞争”现象普遍存在,在经济建设中与民争利、重复建设问题层出不穷、屡见不鲜;另一方面,在对外开放的情况下,由于我国的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企业从国外引进相对先进的技术较为容易,再加上跨国公司的干扰、打压和我国政府的支持不够造成了自主创新的成本与风险较高,于是形成了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的动力与能力长期不足,对外技术引进依赖过重。并且,内生于发达国家的技术进步多是一些劳动节约型的,在以技术引进为主要的产业技术提升方式的情况下,我国的技术进步类型与资源禀赋特征之间存在着偏差。这样,在我国经济由加速工业化战略的作用而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该战略所导致的地方政府的行为扭曲和产业技术进步路径偏差交织作用,一方面既导致了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进而制约了居民消费需求,另一方面又产生了结构性的产能过剩,并最终又都表现为了内需不足。在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今天,为了保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可持续地发展,这种过分依赖投资与外需的经济增长方式亟待转变。而要提高以居民消费为主体的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首要的任务就是要转变我们的经济发展观念与发展方式,进而通过深化改革使制约我国内需扩大的相应的制度与政策得到根本的调整与转变。另外,还要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减少对一般经济领域的直接参与,更加注重发挥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服务职能,更加关注民生,加强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与引导。本文拟实现的创新有:首先,通过对比分析工业化与现代化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论证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战略在本质上是一套加速工业化的发展战略;其次,本文把我国内需不足中的消费需求不足和结构性产能过剩的深层次诱因之一统一于我国加速工业化战略的实施,在肯定这种战略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成功的同时,集中分析了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第三,为了充分阐述和证明本文的逻辑关系,在分析方法上本文采取逻辑论证、数理推理、博弈分析与实证检验多种分析方法相结合。

张道平[9](2010)在《四川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运行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是联系城市与农村的重要纽带,它在一个地区整个经济发展进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县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在新的形势下,如何结合各地实际,进一步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创新金融支持的体制机制,探索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大力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显得十分紧迫和重要。四川省是一个大省,既有比较发达的成都平原,又有相对发达的丘陵地带,也有比较落后的盆周山区、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还有地震灾区,研究四川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问题,对于西部地区乃至全国面上相关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四川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为题,大量吸收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认真探讨县域金融发展和县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充分借鉴国外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中金融支持经验,深入剖析了四川县域经济发展中金融支持现状、存在的主要制约问题及原因,揭示了县域金融机构体系不健全、金融产品单一、服务手段落后、市场机制不完善、县域金融生态环境较差、缺乏持续有力的政策保障与支撑体系等症结所在。在此基础上,结合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提出了金融支持四川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框架:在金融体系方面,着力重构政策性金融机构、商业性金融机构、合作性金融机构和民营金融机构等多种形式金融机构并存、分工合理、功能互补、竞争有序的多层次县域金融体系;在金融服务方面,不断创新金融服务产品、优化金融服务方式、丰富金融服务手段、完善金融服务制度、拓展金融服务内容,切实提高金融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在金融中心方面,着力建设以成都为主的区域性金融中心,以及以绵阳、宜宾等若干有较好基础的次区域金融中心,不断发挥金融的集聚效应;在政府机制方面,进一步优化外部环境,为县域金融高效运行和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白雪瑞[10](2007)在《中国农业增长方式转变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竞争迫使中国提高农业竞争力,现代农业的多功能性要求中国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现代农业。解决这些问题,归根结底就是要转变中国农业增长方式。长期以来,中国农业走的是一条粗放型增长道路。通过考察中国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历史轨迹可以发现,农业粗放型增长方式是特定集权条件下的信息结构与激励机制内生的结果。目前,中国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基本具备了农业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条件,但是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异常艰难。通过对成功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国家和地区的比较研究,并深入分析中国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现状,不难看出,中国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缓慢主要是由于传统体制下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农业科学技术总体水平较低、涉农的经济体制改革滞后等因素的制约。当前,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新农村建设战略的实施,有力的推动着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进程。本文运用构建的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具体测算了1952—2005年中国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综合分值。根据测算结果判断,在1997年中国农业增长方式已经从典型粗放型阶段进入了粗放—集约过渡型阶段。在此基础上,预计2010年、2020年、2050年中国农业增长方式将由现在的粗放—集约过渡型阶段顺次进入低度集约型阶段、中低度集约型阶段、中高度集约型阶段。为实现中国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目标,本文从强化科技支撑和投资保障、加强制度创新和政府支持等方面提出了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对策措施。本文按照逻辑分析的层次,除绪论之外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由第二章和第三章内容构成,概述了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第二章是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理论概述,主要分析了农业增长方式的内涵、类型,以及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概念和特征、时机和条件、路径选择的特点、影响因素,并介绍了研究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基础理论。第三章构建了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并具体测算了1952—2005年中国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综合分值,以测算结果为基础划分了中国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历史阶段。第二部分由第四章和第五章内容构成,运用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了中外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实践。第四章在回顾中国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各个历史阶段的特征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农业粗放型增长方式形成的原因和现阶段中国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缓慢的制约因素。第五章通过对成功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国家和地区的国际比较研究,总结了对中国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启示,包括可以借鉴的经验和应该吸取的教训。第三部分由第六章内容构成,这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在前面几章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中国国情和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本章提出了中国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十一五”目标和远期目标,并详细论述了目标提出的依据。第四部分由第七、第八章构成,主要论述了为实现中国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目标所应采取的对策措施。第七章论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科技支撑和投资保障,在分析现代农业技术发展趋势基础上,着重论述中国农业技术研发的主攻方向,如何加快中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以及如何完善农业投资管理体制,优化投资的来源结构和方向等。第八章论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制度创新和政府支持,在明确资源配置方式对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基础上,具体分析中国在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市场化、生产要素市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方面制度创新的方向和可能的途径,论述政府发展战略对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深入思考开放条件下农业的国内支持等问题。本文的创新点:(1)本文把集约型农业增长方式划分为五个阶段类型,由低级到高级依次为粗放—集约过渡型、低度集约型、中低度集约型、中高度集约型、高度集约型,并且明确了各阶段类型的评判标准。(2)本文构建了农业增长方式转变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保证了历史分析和目标选择的内在一致性。本文的农业增长方式转变评价指标体系是由三个子系统、九个类指标、十四个具体指标构成的多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在评价方法中明确规定了具体指标权重的赋予方法、具体指标数值的标准化、综合分值的测算模型等。(3)本文提出了中国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十一五”时期目标和远期目标,预计2010年、2020年、2050年中国农业增长方式将由现在的粗放—集约过渡型阶段顺次进入低度集约型阶段、中低度集约型阶段、中高度集约型阶段,并详细论述了目标提出的依据。

二、经济学家刘国光 今年应大力推动民间投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经济学家刘国光 今年应大力推动民间投资(论文提纲范文)

(1)科技创新支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和组织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分析框架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述评
    2.1 关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文献综述
        2.1.1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演变
        2.1.2 经济发展质量的内涵
        2.1.3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2.2 关于科技创新的文献综述
        2.2.1 科技创新的内涵
        2.2.2 科技创新的绩效评价
        2.2.3 科技创新模式
    2.3 关于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质量关系的文献综述
        2.3.1 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数量的关系
        2.3.2 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质量的关系
    2.4 现有文献述评及对论文的启示
第三章 科技创新支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分析
    3.1 科技创新的内涵界定
    3.2 从高速度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的逻辑分析
        3.2.1 支撑高速度增长的传统增长动能式微的态势描述
        3.2.2 从高速度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的形成条件
        3.2.3 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及特征
    3.3 科技创新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机制
        3.3.1 科技创新支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般逻辑机理
        3.3.2 支撑机制Ⅰ:基于生产效率的视角
        3.3.3 支撑机制Ⅱ:基于经济结构的视角
        3.3.4 支撑机制Ⅲ:基于发展方式的视角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科技创新的绩效评价
    4.1 中国科技创新情况的历史考察
        4.1.1 科技创新指数的测度
        4.1.2 1990-2017年中国科技创新特征事实的基本描述
    4.2 中国科技创新绩效的评价方法和模型的建立
        4.2.1 综合数据包络分析方法CDEA模型的构建
        4.2.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3 现阶段中国科技创新的绩效评价分析
        4.3.1 科技创新投入对科技创新产出的效率评价
        4.3.2 科技创新系统的阶段效率评价
        4.3.3 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质量的贡献评价
    4.4 近年来科技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生产效率视角下科技创新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机制分析
    5.1 科技创新促进生产效率提升的理论逻辑
    5.2 计量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5.2.1 模型构建和指标选取
        5.2.2 描述性统计分析
    5.3 实证分析
        5.3.1 全国面板数据回归
        5.3.2 区域面板数据回归
        5.3.3 经验解释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经济结构视角下科技创新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机制分析
    6.1 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机制
    6.2 计量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6.2.1 模型构建和指标选取
        6.2.2 描述性统计分析
    6.3 实证分析
        6.3.1 全国面板数据回归
        6.3.2 地区面板数据回归
        6.3.3 经验解释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发展方式视角下科技创新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机制分析
    7.1 科技创新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理论机制
    7.2 计量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7.2.1 模型构建和指标选取
        7.2.2 描述性统计分析
    7.3 实证分析
        7.3.1 全国面板数据回归
        7.3.2 地区面板数据回归
        7.3.3 经验解释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以科技创新支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8.1 模式转型
        8.1.1 模式转型的主要思路
        8.1.2 “一体”——国家科技创新制度体系
        8.1.3 “两翼”——中心城市与产业转型升级合纵
        8.1.4 “三方”——“研—产—区”三方联动机制
        8.1.5 “四协同”——政府、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市场的充分融合对接
    8.2 路径转型
        8.2.1 路径转型的主要思路
        8.2.2 科技创新主体的转型
        8.2.3 科技创新任务的转型
    8.3 政策转型
        8.3.1 政策转型的主要思路
        8.3.2 创新政策转型
        8.3.3 产业政策转型
        8.3.4 财税政策转型
        8.3.5 金融政策转型
        8.3.6 人才政策转型
        8.3.7 对外政策转型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9.1 结论
    9.2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附录 :CDEA模型求解程序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2)新中国成立以来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及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s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的理论意义
        1.1.3 研究的现实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1.2.2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和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基本概念阐释
    2.1 收入和收入分配
        2.1.1 收入及其形式
        2.1.2 收入的分配
        2.1.3 收入分配的本质
    2.2 制度和制度演变
        2.2.1 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
        2.2.2 制度演变
第3章 按劳分配制度
    3.1 按劳分配制度的理论渊源
        3.1.1 空想社会主义的分配思想
        3.1.2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社会主义分配理论
        3.1.3 列宁对按劳分配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3.2 我国对按劳分配制度的理论认识和实践探索
        3.2.1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关于按劳分配的理论思考
        3.2.2 按劳分配制度在我国的实践特点
    3.3 按劳分配制度成效和问题
        3.3.1 按劳分配制度取得的成效
        3.3.2 按劳分配制度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第4章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4.1 按劳分配制度的新发展
        4.1.1 按劳分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实现途径
        4.1.2 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4.2 按生产要素分配
        4.2.1 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论
        4.2.2 对生产要素分配理论的评价
        4.2.3 所有制结构变革与多种分配方式的形成
        4.2.4 “劳动”要素的本质是“劳动力”
    4.3 基于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收入分配制度演变
        4.3.1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特征
        4.3.2 收入分配制度变革的原因探析
第5章 对我国现行收入分配制度的反思
    5.1 收入分配制度的两个层次
        5.1.1 收入分配制度的性质
        5.1.2 收入分配制度的运行机制
        5.1.3 市场机制下的按劳分配制度
    5.2 现行收入分配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5.2.1 按劳分配主体地位被削弱
        5.2.2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运行缺乏规范
        5.2.3 收入分配结构失衡
    5.3 收入分配结构失衡的归因分析
        5.3.1 基于制度、市场和技术的解释
        5.3.2 源于所有制结构失衡的分配结构失衡
第6章 作为基本经济制度的收入分配制度
    6.1 收入分配制度作为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性
        6.1.1 分配制度体现所有制的性质和要求
        6.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制度成果
        6.1.3 实现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制度保障
    6.2 坚持和贯彻按劳分配主体地位
        6.2.1 劳动收入和社会收入分配结构
        6.2.2 提高劳动收入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
        6.2.3 完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6.3 健全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机制
        6.3.1 作为生产要素的土地和数据
        6.3.2 完善市场对要素贡献的评价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3)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 现有研究成果存在的不足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陈云财经治理的理论探源与发展过程
    一、相关概念的提出与界定
        (一) 国家治理
        (二) 国家财经治理
        (三) 陈云财经治理的特征
    二、陈云财经治理的理论探源
        (一) 以马克思主义财经治理的思想和方法为根本指导
        (二) 以苏联社会主义财经管理模式为重要借鉴
        (三) 以西方经济治理的理论和方法为必要参考
    三、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
        (一) 两次相对集中学习积淀了系统而深厚的理论功底
        (二) 边区和东北的理财经历开始了思想的萌芽
        (三) 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各项工作促进了思想的初步形成
        (四) 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历程推进了思想的逐步成熟
        (五) 探索和推进改革开放实现了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第二章 陈云财经治理的实践历程
    一、努力探求财经治理实践路径保证根据地自我供给
        (一) 打好与法币间的“货币战争”以稳定市场
        (二) 大力推进生产自救
        (三) 运用再分配手段治理经济困难
    二、成功运用财经治理综合手段迅速恢复国民经济
        (一) 建立财经治理的组织与制度框架
        (二) 全面推进国民经济恢复
        (三) 灵活运用财政货币政策和市场手段应对困难局面
    三、充分调动财经治理制度力量稳步开展经济建设
        (一) 健全完善计划经济体制的财经制度体系
        (二)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三) 把保障民生放在突出位置
        (四) 用市场手段解决计划经济体制的运行问题
        (五) 在加快对外贸易中解决经济发展问题
    四、积极发挥财经治理思想作用扎实推进改革开放
        (一) 对国民经济实行清醒地健康地调整
        (二) 改革完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
        (三) 在改革中促进经济发展
第三章 陈云财经治理思想体系
    一、财经治理的中心任务: 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
        (一) 发挥制度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保障激励作用
        (二) 发挥利益攸关方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能动创造作用
        (三) 发挥资源配置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效率引领作用
        (四) 发挥再生产各环节在促进生产发展中的导向联动作用
    二、财经治理的基本路径: 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
        (一) 把计划的优越性与国情实际结合起来
        (二) 激发市场在生产力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三) 坚持国民经济的计划理性与市场活性
        (四) 协调国内经济的计划性与国际市场的风险性
    三、财经治理的根本方法: 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
        (一) 筹划稳健的计划控制总量
        (二) 权衡协调的发展比例关系
        (三) 保持稳固的四大平衡格局
        (四) 坚持计划全过程理性控制
    四、财经治理的诊治手段: 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
        (一) 从信息情报中洞悉市场状态
        (二) 在健全法制中整顿经济秩序
        (三) 运用政策工具治理市场物价
        (四) 采取综合措施促进生产发展
        (五) 深入基层一线解除群众疾苦
    五、财经治理的依靠力量:建设可持续的人才与干部队伍
        (一) 国家财经治理依靠大量培养和使用专业人才
        (二) 把大力选拔任用年轻干部作为党的重大战略和生命
        (三) 严格干部的政治标准是国家财经治理的根本要求
        (四) 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
        (五)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财经治理在思想上的基本建设
    六、财经治理的方法论基础:坚持丰富实用的财经治理哲学
        (一) 坚持有利于人民的价值理性
        (二) 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调查研究
        (三) 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决策
第四章 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
    一、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理论的基础
        (一)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二) 不同经济运行模式下的财经治理具有共同的目标与手段
        (三)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思想的丰富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对国家治理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进行了形象概括
        (一) 陈云的市场和市场经济始终是关在“笼子”里的
        (二) 坚持政府的宏观调控与市场的自主调节
        (三) 政府与市场发挥作用的辩证关系
    三、为防范国家财经治理中的颠覆性错误提供了思路
        (一) 防范颠覆性错误是国家治理的重大命题
        (二) 坚持人民性和计划性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思想保障
        (三) 陈云财经治理哲学思想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有效方法
        (四) 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物质基础
结语
    一、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
    二、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始终紧扣各个时期关键问题
    三、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形成并服务于他所处的时代
    四、陈云财经治理思想服务于时代又超越了时代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发表学术论文
    出版学术专着
    成果获奖情况
    主持科研项目
致谢

(4)中国共产党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与借鉴(1976-1984)(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选题意义
        (一) 研究缘起
        (二) 选题意义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资料
        (一) 概念界定
        (二) 研究资料
    三、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 研究的基本状况概述
        (二)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观点
        (三)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四、研究方法
        (一) 历史分析法
        (二) 文献分析法
        (三) 比较分析法
    五、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一) 研究重点
        (二) 研究难点
        (三) 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背景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经济社会状况
        一、国民经济遭受重创
        二、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
        三、社会各界渴望变革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中共党内思想状况
        一、执政使命意识逐渐觉醒
        二、执政危机意识日益浓厚
        三、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世界形势
        一、世界政治格局寻求新的平衡
        二、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科技的高速发展
        三、产业转移与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崛起
        四、苏东社会主义国家普遍推行改革
第二章 对外交流考察与改革开放决策的作出
    第一节 历史大转折前的思想“解冻”和发展探索
        一、世界局势的新研判
        二、思想解放潮流涌动
        三、工作重点逐渐转移
    第二节 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初步行动
        一、邓小平对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支持
        二、召开世界经济讨论会研究境外经验
        三、领导人主动出访“触摸世界”
        四、有计划地组织对外考察“探路”
    第三节 中共高层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内部讨论
        一、中央政治局听取讨论考察汇报
        二、国务院务虚会讨论如何加快现代化建设速度
        三、中央工作会议讨论境外快速发展经济经验
第三章 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总结深化与“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提出
    第一节 对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反思
        一、陈云、薛暮桥等对盲目引进的批评
        二、中共高层讨论和部署经济调整
        三、控制引进规模和制定引进政策
        四、财政经济委员会组织大规模经济问题调研
    第二节 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深化和落实
        一、对外考察专业性、针对性加强
        二、境外访问团和专家的来访与“传经”
        三、参与和召开国际会议
        四、成立中国企业管理协会和举办企业管理研究班
    第三节 西方经济学说的引入
        一、西方经济学说引入的主要路径
        二、三次大型西方经济学讲座(讲习班)
        三、西方经济学引入的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
    第四节 “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提出
        一、经济政策的转变和建立经济特区
        二、两份《初步意见》的制定和经济体制改革方向的探讨
        三、邓小平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
第四章 借鉴境外经济体制改革经验与经济体制改革决定的出台
    第一节 学习借鉴重点转移到经济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
        一、苏东经济体制改革经验的考察
        二、苏东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引入
        三、苏东经济体制改革经验的探讨和研究
        四、联邦德国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等西方经验的学习借鉴
    第二节 学习和借鉴重要国际组织的经验
        一、联合国提供的考察与培训
        二、世界银行对中国的两份考察报告
    第三节 引进国外智力决定的出台和初步成效
        一、引进国外智力的历史经验与新的探索
        二、邓小平关于引进国外智力的讲话和引进国外智力政策出台
        三、引进国外智力政策的初步落实和成效
    第四节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改革目标的确立和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进入新阶段
        一、改革中的问题和境外因素的影响
        二、邓小平视察南方与商品经济意见再次提出
        三、1984年莫干山会议与新一代经济理论人才崛起
        四、《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出台
        五、巴山轮会议标志借鉴境外经验进入新阶段
小结
    一、中共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原则和路径
    二、中共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作用和影响
    三、中共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经验和启示
参考文献
附件1 中国领导人出访一览表(1976. 10—1984. 12)
附件2 1978年引进22项工程项目表
附件3 赵人伟等就经济改革问题向布鲁斯的提问
附件4 一个大学在政治经济学教学中提出的一些问题(资本主义部分)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后记

(5)吴宣恭经济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四、论文创新及有待研究之处
第一章 吴宣恭经济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基本线索
    第一节 吴宣恭学术生涯概况
    第二节 吴宣恭经济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一、指导经济体制改革的迫切需要
        二、在与多种经济思想观点碰撞中形成
        三、在所有制改革实践中发展
    第三节 吴宣恭经济思想的形成发展阶段
        一、求学时期的孕育阶段
        二、任教时期的探索阶段
        三、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时期的形成阶段
        四、新世纪以来在反思中发展阶段
第二章 所有制与产权基本理论的研究
    第一节 所有制基本理论的研究
        一、生产资料所有制、所有制与生产关系的内涵
        二、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三、所有制变革的规律
    第二节 产权关系基本理论的研究
        一、研究产权关系方法的探索
        二、产权的定义
        三、产权的性质
        四、产权主体的权能、利益和责任的关系
    第三节 产权体系的内部结构研究
        一、产权关系的“四权”
        二、产权统一和分离
        三、所有权与产权关系
        四、归属权在产权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五、产权主体的确认
    第四节 产权与产权制度关系的研究
        一、产权的细分与组合
        二、产权制度的内涵
        三、产权制度与所有制的关系
第三章 对我国社会的产权关系的研究
    第一节 全民所有制产权关系的研究
        一、全民所有制的产权关系
        二、对全民所有制产权关系争议见解的驳斥
        三、现实影响
    第二节 股份公司的产权关系研究
        一、股份公司的产权关系
        二、运用辩证思维科学地看待股份制改革的利弊
        三、坚持对片面夸大股份制作用进行有针对性地辩析
    第三节 法人财产权的研究
        一、法人财产权的内涵
        二、在质疑中论证公司财产权内涵与实质
        三、现实影响
    第四节 中小企业产权关系的研究
        一、运用辩证思维辨析家庭式企业产权结构的利弊
        二、用质疑眼光追根溯源私营企业发展困境的原因
        三、对中小企业产权制度调整提出科学设想
第四章 以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评析西方现代产权理论
    第一节 全面比较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与西方新制度学派的产权理论
        一、经济界对两种产权理论的研究情况
        二、从总体上比较研究了两种产权理论
        三、社会各界的理论影响和反应
    第二节 西方现代产权经济学基本理论的评析
        一、对“交易费用”理论的评析
        二、对“科斯定理”理论的评析
        三、现实影响
    第三节 对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的评析
        一、多角度地批评“企业契约论”
        二、对以“利益相关者论”为根据的企业产权理论的评析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企业产权理论的研究
        一、马克思主义企业产权理论
        二、企业内部关系与法人治理结构
        三、搞好企业治理结构
第五章 产权与所有制理论在经济体制改革中的运用
    第一节 产权分离理论在国有经济改革中的运用
        一、国家所有制的实质
        二、国家所有制产权分离理论
        三、国家所有制改革形式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所有制结构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 财产和劳动产品的归属关系研究
        一、国有企业劳动产品的归属关系
        二、国有企业股份改制中国有资产的维护
    第三节 国有经济产权制度改革
        一、国有经济产权改革的必要性
        二、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形式
        三、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问题
        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
        五、现实影响
    第四节 所有制实现形式问题的研究
        一、理论界关于所有制实现形式内涵的学术探讨
        二、多种所有制实现形式出现的原因与作用
        三、中肯地提出探索公有制实现形式的注意事项
        四、现实影响
    第五节 国有产权制度改革需注意的几个方面
        一、改革的方向和坚持的基本原则
        二、国有企业的社会职能
        三、对私有化理论的批判
        四、现实影响
第六章 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研究
    第一节 公有制与商品经济的关系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与商品经济的关系
        二、理论意义
    第二节 市场经济形成与改革的“市场导向”问题研究
        一、社会主义公有制下市场经济的形成
        二、改革的“市场导向”研究
        三、理论意义
    第三节 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有优势
        一、准确论述所有制与计划、市场在社会经济制度中的地位
        二、探寻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有优势的根本途径
第七章 马克思价值理论的坚持与发展
    第一节 劳动价值论研究
        一、价值量的决定因素
        二、准确分清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在价值形成中的作用
        三、物化劳动与价值、剩余价值的关系
        四、社会必要劳动决定价值原理的认识
    第二节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价值关系的研究
        一、价值形成与第一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作用
        二、两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价值决定中的作用
        三、第二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在价值实现中的作用及意义
    第三节 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关系的研究
        一、论证价值量的影响因素
        二、劳动生产率对价值量的影响
        三、国际经济关系中的价值决定与价值实现
第八章 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的坚持与发展
    第一节 所有权对分配关系的作用
        一、劳动与产权关系
        二、劳动与价值关系
        三、产权、价值与分配关系
    第二节 对西方经济学分配理论的批判
        一、对西方“边际生产力理论”的批判
        二、对西方“按要素贡献分配理论”的批判
        三、正确理解“按要素贡献分配”
    第三节 对我国现阶段分配关系的研究
        一、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二、我国分配不公的主要矛盾和根源
        三、我国当前经济问题与分配不公的关系
        四、解决分配不公的基本途径
第九章 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
    第一节 关于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
        一、立足现实,探讨如何实施沿海经济发展战略
        二、立足现实,探讨促进地区经济迅速发展问题
        三、关于发展企业集群和总部经济的有关问题分析
    第二节 关于世界经济危机根源的研究
        一、中外经济学家进行的各种推断
        二、运用马克思危机理论把脉危机的病根,得出马克思主义结论
        三、从我国当前实际出发,为化解危机提供了科学的药方
    第三节 关于股票市场的研究
        一、研究背景
        二、准确把握中国股票市场的特点和问题及产生原因,为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提出合理的目标模式
        三、为中国股票市场的长远发展提出了有效的实施办法
    第四节 关于住宅建设与经济发展研究
        一、较早地倡议将住房建设列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二、对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出精辟的见解和有益的建议
        三、考察了城市化发展道路,准确把握了加速城镇化进程的前提和关键
    第五节 文化知识经济的研究
        一、把握知识经济发展趋势及其特点,主动迎接知识经济的机遇和挑战
        二、深谙文化的重要性,呼吁协调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第十章 对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关系的研究
    第一节 所有制与阶级关系和阶级分析
        一、学界内的不同观点
        二、吴宣恭对马克思阶级分析理论的认识
    第二节 对当前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分析
        一、社会主要矛盾的界内争鸣
        二、从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中,科学地分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
        三、为正确领会党的十八大精神提供理论分析
    第三节 提出我国所有制的二元结构,研究经济规律的二元化
        一、创造性地提出新“二元”规律体系
        二、从所有制关系阐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特有经济规律及其影响
        三、倡言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维护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第十一章 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研究
    第一节 关于政治经济学教材的编写
        一、紧密结合中国具体实际,不断地丰富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
        二、抓住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系统、完整地构建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对象的研究
        一、质疑政治经济学以生产方式为研究对象的观点,准确解读了生产方式的内涵
        二、质疑生产方式“中介说”的观点,准确把握生产关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
        三、强调政治经济学以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的重要性,有利于用科学的理论指导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
    第三节 从生产关系整体的角度分析“重建个人所有制”的争论
        一、运用经济理论和“否定之否定”原理,强调恩格斯的解释符合逻辑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二、辩析争论中的错误观点,准确分析了生产资料公有制主体及其基本特征
        三、肯定争论中的有益观点,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理论
        四、批判私有化主张,揭穿有人利用争论浑水摸鱼、贩卖私货的真实面目
    第四节 关于政治经济学结构和理论体系的研究
        一、学界内对经济学主线的不同观点
        二、联系我国改革与发展的实际,强调我国经济学主线是随着由所有制改革主导的社会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而展开的
    第五节 强调所有制理论在政治经济学中的重要地位
        一、坚持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强调所有制理论在政治经济学中的重要地位
        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呼吁重视所有制理论的研究和应用
    第六节 对经济学错误范畴的批判
        一、学术界对“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
        二、科学地认识资本与劳动力的关系
        三、科学地认识劳动与劳动力区别及剩余价值的产生过程
        四、揭露西方“人力资本”概念的谬误,维护经济学范畴的严谨性和科学性
第十二章 吴宣恭经济思想的贡献与价值
    第一节 吴宣恭经济思想特点
        一、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
        二、坚持理论探索与实践指导的统一
        三、坚持革命批判与理论创新的统一
        四、鲜明的阶级立场与严谨的治学精神的统一
    第二节 吴宣恭经济思想的学术贡献
        一、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理论的积极探索者
        二、国有企业改革“两权分离”路径的倡导者和研究者
        三、中国MBA的首创者
        四、教书育人的巨匠
    第三节 吴宣恭经济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对巩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指导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对贯彻落实全面深化改革的启示
        三、对吴宣恭严谨治学精神和高尚品格的弘扬与传承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现代化视角下长三角地区转型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迎来一个崭新的转型时代
        1.1.2 城市群:参与国际竞争、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平台
        1.1.3 长三角:全面转型刻不容缓
    1.2 研究目标
        1.2.1 探寻转型与现代化的内在关系:理论层面分析
        1.2.2 科学解读我国当前转型的内涵:转型的时代性
        1.2.3 分析长三角转型的理论与现实依据:转型的地域性
        1.2.4 研究长三角转型发展的主要对策:转型的针对性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研究区域界定及发展概况
        1.4.1 研究区域界定
        1.4.2 研究区域发展概况
    1.5 研究的总体思路与结构安排
        1.5.1 研究的总体思路
        1.5.2 研究的结构安排与主要内容
    1.6 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之处
        1.6.1 研究方法
        1.6.2 主要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辨析及界定
        2.1.1 城市群、都市圈与大都市区
        2.1.2 现代化与经济现代化
        2.1.3 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
        2.1.4 转型、经济转型与社会转型
    2.2 国内外关于转型发展的文献综述
        2.2.1 国外关于经济转型与发展的研究综述
        2.2.2 国内对经济转型和转型发展的研究综述
        2.2.3 总结和述评
    2.3 现代化基础理论
        2.3.1 经典现代化理论
        2.3.2 新现代化理论
        2.3.3 第二次现代化理论
    2.4 地理学相关理论
        2.4.1 城市群理论
        2.4.2 区域空间演化理论
        2.4.3 区域分工与合作理论
        2.4.4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2.5 经济学相关理论
        2.5.1 经济增长理论
        2.5.2 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
        2.5.3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与变迁理论
        2.5.4 路径依赖理论
        2.5.5 产业结构演变理论
        2.5.6 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2.6 发展社会学相关理论
        2.6.1 依附理论
        2.6.2 世界体系论
    2.7 述评和启示
第三章 现代化视角下长三角地区转型发展的理论依据与多维解构
    3.1 转型发展: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和必由之路
        3.1.1 世界现代化进程回顾:三次现代化大浪潮
        3.1.2 转型发展: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3.2 现代化视角下我国当前转型的科学解读
        3.2.1 我国的现代化进程:阶段性演进与四次转型
        3.2.2 第四次转型:全面、复合、多元转型
    3.3 长三角地区转型发展的理论依据:时空发展的阶段性分析
        3.3.1 时间维度: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阶段性分析
        3.3.2 空间维度:城市群空间发展阶段分析
    3.4 长三角地区转型发展的多维解构
        3.4.1 “时空二维”解构
        3.4.2 “内容五维”解构
        3.4.3 转型发展的动力
        3.4.4 转型发展的价值取向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长三角地区转型发展的现实依据与现状评价
    4.1 长三角地区转型发展的现实依据:结构性、素质性矛盾凸显
        4.1.1 经济增长质量:效率低下,难以维持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4.1.2 经济发展动力:居民消费占比偏低,高投资和出口导向模式不可持续
        4.1.3 发展的协调性: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引发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
        4.1.4 资源环境的约束:要素成本持续上升,资源环境约束加大
        4.1.5 区域空间结构:城市群集聚效应不高,区域空间结构有待优化
    4.2 长三角地区转型发展的现状评价
        4.2.1 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构建
        4.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4.2.3 横向比较:与沿海其他省市及全国的静态比较——转型发展水平
        4.2.4 纵向比较:2000年以来的转型发展动态分析——转型发展指数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长三角地区转型发展的制约因素与现实机遇
    5.1 长三角地区转型发展的制约因素
        5.1.1 传统发展观念的影响
        5.1.2 制度缺陷的主要约束
        5.1.3 发展战略的缺陷
        5.1.4 产业结构高级化进程缓慢
        5.1.5 自主创新能力较弱
        5.1.6 “行政区经济”的阻碍
    5.2 长三角地区转型发展的现实机遇
        5.2.1 城市层面:上海“四个中心”建设为长三角转型带来战略机遇
        5.2.2 区域层面:多重倒逼机制促进和推进长三角转型
        5.2.3 国家层面:加快推进长三角一体化进程有利于加快区域转型
        5.2.4 国际层面:全球经济结构调整和第三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机遇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长三角地区转型发展的对策建议
    6.1 优化产业结构,共建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中心和世界级先进制造业基地
        6.1.1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共建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中心
        6.1.2 加强产业互动与自主创新,共建世界级先进制造业基地
    6.2 关注民生福祉,保障社会公平,加快发展社会事业
        6.2.1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6.2.2 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主线,促进城乡一体化
        6.2.3 加快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多元化的社会管理体制
    6.3 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努力实现创新驱动
        6.3.1 强化企业的自主创新主体地位
        6.3.2 加大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
        6.3.3 积极探索产学研联合的新机制
        6.3.4 加强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规范化与市场化
    6.4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强区
        6.4.1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发展方向
        6.4.2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大文化投入,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6.5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全面转型提高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制度保障
        6.5.1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加快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6.5.2 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切实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6.5.3 以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设立为契机,加快区域金融改革创新
        6.5.4 深化市场机制改革,消除非公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
    6.6 提升核心城市功能,搭建服务平台,推进区域一体化,加快形成区域网络化空间结构
        6.6.1 以“四个中心”建设为契机,提升上海城市功能和辐射能力
        6.6.2 努力搭建各类高水平服务平台,加快发展平台经济
        6.6.3 强化区域联合,全面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博士学习期间科研工作及成果
后记

(7)中国经济模式研究 ——基于创新和转型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二、 与选题相关的基础理论
    三、 关于中国经济模式的国内外研究
    四、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第一章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基本特征及其创新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一、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新品性
        二、 国有经济三十多年的改革和发展
        三、 民营经济三十多年的改革和发展
    第二节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品性
        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渐进式转轨道路
    第三节 中国特色的对外开放道路
        一、 中国对外开放进程的历史演进
        二、 中国对外开放的历史经验
第二章 中国社会主义农业和工业发展道路及其创新
    第一节 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道路及其创新
        一、 新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历史演进
        二、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新品性
    第二节 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及其创新
        一、 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历史演进
        二、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品性
第三章 当今世界典型国家经济发展模式及其借鉴
    第一节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典型发展模式
        一、 美英模式
        二、 莱茵模式
        三、 日本模式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的典型发展模式
        一、 东亚模式
        二、 拉美模式
        三、 俄罗斯转型模式
        四、 印度模式
    第三节 综合评价与借鉴启示
        一、 理性看待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模式
        二、 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模式对中国的启示
第四章 中国经济体制的进一步转型与完善
    第一节 深化我国国有经济改革
        一、 国有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方向
        二、 国有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举措
    第二节 推动我国民营经济发展
        一、 解除外部制约因素,优化外部发展环境
        二、 突破内部发展瓶颈,增强内生转型动力
    第三节 健全现代市场体系
        一、 营建全国统一开放和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
        二、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三、 培育和发展各类生产要素市场
        四、 完善各类价格形成机制
    第四节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一、 我国收入分配现状评析
        二、 我国收入分配不公和收入差距拉大的成因分析
        三、 探寻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多方共赢路径
第五章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创新与转型
    第一节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理论
        一、 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体制的互动关系
        二、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联系与区别
        三、 我国从经济增长方式到经济发展方式的逻辑演进
        四、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创新
    第二节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突破口在于调整经济结构
        一、 从投资、出口型向消费、投资、出口型的需求结构转变
        二、 从高强度投入型向科技进步与创新驱动型的要素结构转变
        三、 从工业主导型向三次产业协同带动型的产业结构转变
    第三节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在于建设“两型”社会
        一、 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
        二、 提升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三、 提升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第六章 中国政府职能的变革与转型
    第一节 政府职能演变历程及其西方理论研究
        一、 政府职能演变及其西方理论探索历程
        二、 当代西方经济学家关于政府经济职能的认识
    第二节 中国政府职能转型之目标
        一、 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政府职能的总体定位
        二、 我国政府经济职能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 中国政府职能的转型现状与转型路径
        一、 当前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及其深层次原因
        二、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路径选择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后记
报送博士学位简况表
武汉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信息

(8)我国的加速工业化战略与内需不足 ——理论与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引言
        1.1.1 研究的背景与缘起
        1.1.2 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第二节 对我国内需不足研究文献的评述
        1.2.1 外部冲击与内部经济调整重叠说
        1.2.2 有效需求不足说
        1.2.3 结构性供给过剩说
        1.2.4 同时影响供给与需求的诱因说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拟实现的创新
        1.3.1 研究思路
        1.3.2 章节设置
        1.3.3 研究方法
        1.3.4 难点和拟创新点
第二章 我国加速工业化的战略选择与实施
    第一节 工业化、现代化:区别与联系
        2.1.1 工业化的概念与内涵
        2.1.2 现代化:概念与内涵
        2.1.3 工业化、现代化的关系与后发国家的现代化之路
    第二节 我国的现代化、工业化之路
        2.2.1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对工业化、现代化建设的探索
        2.2.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工业化建设的目标与战略
    第三节 我国实施加速工业化战略的体制与政策部署
        2.3.1 经济发展战略调整与政治经济体制改革
        2.3.2 经济市场化改革——工业化顺利进行的基础
        2.3.3 对外开放——加速工业化的政策部署
        2.3.4 政治改革——加速工业化的体制设计
    第四节 加速工业化战略的正面与负面效应
        2.4.1 加速工业化战略与“中国的奇迹”
        2.4.2 加速工业化战略的负面效应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加速工业化战略的负面效应与居民消费需求不足
    第一节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特征与原因分析
        3.1.1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特征
        3.1.2 相关研究的总结与本文思路分析
    第二节 对外开放、人力资本结构与劳动者收入差距
        3.2.1 对外开放对发展中国家收入差距的影响
        3.2.2 相关原因研究述评
        3.2.3 对外开放、人力资本结构与收入差距:一个理论模型
        3.2.4 加速工业化战略对劳动者工资差距的影响
    第三节 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引资竞争与劳动收入比重下降
        3.3.1 国民收入分配中劳动收入比重下降:特征与原因探析
        3.3.2 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与劳动收入比重下降
        3.3.3 地方政府引资竞争与利润、税收对劳动收入的侵蚀
    第四节 加速工业化战略与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实证分析
        3.4.1 变量指标的选择与说明
        3.4.2 相关指标的测算结果与平稳性检验
        3.4.3 加速工业化战略与居民收入差距的实证结果与分析
        3.4.4 加速工业化战略与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实证结果与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加速工业化战略的负面效应与结构性产能过剩
    第一节 我国重复建设、产能过剩问题研究述评
        4.1.1 我国重复建设问题研究回顾
        4.1.2 文献评论与本文研究思路
    第二节 GDP考核制与重复性建设——一个理论分析模型
        4.2.1 GDP考核制下地方政府投资的决策倾向
        4.2.2 地方政府助推之下行业产能过剩的发生机制
    第三节 技术引进“比较优势陷阱”与产品结构雷同
        4.3.1 我国企业自主创新动力不足相关研究述评
        4.3.2 我国企业技术引进“比较优势陷阱”的成因
        4.3.3 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与产品结构雷同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本文的研究结论
    第二节 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政策建议
        5.2.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居民消费需求的紧迫性
        5.2.2 转变对“现代化”标准与内涵的认识
        5.2.3 转变政府职能,更加关注民生
        5.2.4 加强支持力度,引导自主创新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A: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支出对内需影响效率的动态分析
    附录B:我国企业自主创新动力不足对策的博弈分析
个人简历与科研成果
    教育背景
    博士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

(9)四川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
    1.3 研究的思路方法
    1.4 论文的框架设计
2. 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分析
    2.1 县域经济概述
    2.2 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理论概述
3. 国外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中金融支持的经验借鉴
    3.1 巴西对欠发达地区的金融支持
    3.2 印度对欠发达地区的金融支持
4. 四川县域经济发展中金融支持的考察
    4.1 四川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4.2 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制约
    4.3 四川县域经济发展中金融支持的现状分析
    4.4 金融支持的作用考察:以成都市和民族地区为例
    4.5 四川县域经济发展中金融支持的制约因素分析
5. 金融支持四川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5.1 四川金融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
    5.2 四川县域经济发展中金融支持政策的总体框架
    5.3 金融支持对策建议之一:重构四川县域金融体系
    5.4 金融支持对策建议之二:创新县域金融服务
    5.5 金融支持对策建议之三:抓好区域金融中心建设
    5.6 金融支持对策建议之四:建立健全四川县域经济发展中金融支持的政府机制
6. 结论及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6.1 主要结论
    6.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后记
发表论文情况

(10)中国农业增长方式转变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农业增长方式研究状况综述
        1.2.1 国外农业增长方式理论研究状况综述
        1.2.2 国内农业增长方式理论研究状况综述
        1.2.3 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重点、难点
        1.3.1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本文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本文研究的指导思想和研究方法
        1.4.2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2 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理论概述
    2.1 农业增长方式的内涵和类型
        2.1.1 农业增长方式的内涵
        2.1.2 农业增长方式的类型
    2.2 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概念、条件和路径选择
        2.2.1 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概念
        2.2.2 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条件
        2.2.3 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路径选择特点
    2.3 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主要影响因素
        2.3.1 科技进步是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根本动力
        2.3.2 制度创新是农业增长方式转变过程的决定性因素
        2.3.3 政府支持是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推动力量
    2.4 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2.4.1 农业增长方式转变是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基石
        2.4.2 农业增长方式转变是实现现代化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
    2.5 研究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理论基础
        2.5.1 农业经济理论
        2.5.2 经济增长理论
        2.5.3 产业结构理论
        2.5.4 新制度经济理论
3 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
    3.1 农业增长方式转变评价指标体系
        3.1.1 农业增长方式转变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3.1.2 农业增长方式转变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2 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评价方法
        3.2.1 农业增长方式转变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
        3.2.2 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评价指标数值的标准化
        3.2.3 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测算模型
        3.2.4 农业增长方式转变阶段的评判标准
    3.3 中国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综合分值测算及基本判断
        3.3.1 中国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综合分值测算
        3.3.2 中国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综合分值测算结果的基本评价及历史阶段划分
4 中国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历程
    4.1 典型粗放型阶段前期的农业增长方式
        4.1.1 战后恢复时期的农业增长方式
        4.1.2 “一五”时期的农业增长方式
        4.1.3 “二五”及三年经济调整时期的农业增长方式
        4.1.4 “文化大革命”和恢复整顿时期的农业增长方式
        4.1.5 粗放型农业增长方式的形成原因
    4.2 典型粗放型阶段后期的农业增长方式
        4.2.1 农业发展黄金时期的农业增长方式
        4.2.2 农业徘徊和乡镇企业迅速发展时期的农业增长方式
        4.2.3 确定市场经济体制为改革目标之初的农业增长方式
    4.3 粗放——集约过渡型阶段的农业增长方式
        4.3.1 农业投入产出的变动
        4.3.2 农业经济结构的变动
        4.3.3 农业市场化程度
    4.4 中国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缓慢的主要原因分析
        4.4.1 传统体制下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是转变缓慢的根本原因
        4.4.2 农业科学技术水平总体落后是转变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
        4.4.3 涉农的经济体制改革滞后是转变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
        4.4.4 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缓慢的其他原因
5 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启示
    5.1 早期工业化国家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
        5.1.1 英国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特征和影响因素
        5.1.2 美国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特征和影响因素
        5.1.3 日本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特征和影响因素
    5.2 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
        5.2.1 韩国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特征和影响因素
        5.2.2 台湾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特征和影响因素
    5.3 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启示
        5.3.1 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
        5.3.2 大力推进技术进步,重视教育和科研
        5.3.3 积极推进土地改革,有效发挥政府的作用
6 中国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趋势和目标
    6.1 中国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特殊背景和基本趋势
        6.1.1 中国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特殊背景
        6.1.2 中国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基本趋势
    6.2 中国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目标提出的基本原则
        6.2.1 实事求是原则
        6.2.2 战略性原则
        6.2.3 可持续原则
    6.3 中国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目标的提出及依据
        6.3.1 “十一五”时期中国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目标选择及依据
        6.3.2 中国农业增长方式转变远期目标的提出及依据
    6.4 实现中国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目标的前提条件及对策框架
7 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科技支撑和投资保障
    7.1 科技进步推动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机理
        7.1.1 经济增长理论中的科技进步
        7.1.2 农业技术进步在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中的作用
    7.2 农业增长方式转变所需的农业技术
        7.2.1 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趋势
        7.2.2 中国农业技术研发的主攻方向
    7.3 加快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7.3.1 加强农业技术研发体系的组织建设
        7.3.2 优化农业技术推广模式
    7.4 健全农业投资保障机制
        7.4.1 农业投资来源结构的现存问题及优化措施
        7.4.2 完善农业投资管理体制,优化农业投资方向
8 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制度创新和政府支持
    8.1 市场经济是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制度前提
        8.1.1 保障农民权利,使农户成为市场主体
        8.1.2 推进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市场化
        8.1.3 深化农地产权制度改革
        8.1.4 落实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就业和社会保障
        8.1.5 积极推进农村金融制度创新
    8.2 政府发展战略对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
        8.2.1 调整工业化战略,实施工业反哺农业
        8.2.2 城市化战略对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
    8.3 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8.3.1 统筹规划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8.3.2 农业中介组织的发育和完善
        8.3.3 推进中国农业标准化建设
    8.4 开放条件下政府对农业的支持
        8.4.1 开放条件加剧了中国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难度
        8.4.2 中国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的国内支持
9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经济学家刘国光 今年应大力推动民间投资(论文参考文献)

  • [1]科技创新支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 梁炜. 西北大学, 2020(07)
  • [2]新中国成立以来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及创新研究[D]. 赫名超. 吉林大学, 2020(08)
  • [3]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研究[D]. 华清君. 扬州大学, 2020(04)
  • [4]中国共产党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与借鉴(1976-1984)[D]. 文世芳.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5]吴宣恭经济思想研究[D]. 叶龙祥.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6)
  • [6]现代化视角下长三角地区转型发展研究[D]. 朱元秀. 华东师范大学, 2013(10)
  • [7]中国经济模式研究 ——基于创新和转型的视角[D]. 丁霞. 武汉大学, 2012(07)
  • [8]我国的加速工业化战略与内需不足 ——理论与实证分析[D]. 李树培. 南开大学, 2010(08)
  • [9]四川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D]. 张道平. 西南财经大学, 2010(06)
  • [10]中国农业增长方式转变问题研究[D]. 白雪瑞. 东北农业大学, 2007(03)

标签:;  ;  ;  ;  ;  

经济学家刘国光今年应大力推动民间投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