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生活满意度与精神信仰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生活满意度与精神信仰的关系研究

一、大学生生活满意度与精神信仰关系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何美子[1](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文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之问”。青年是国家的未来,重视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既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迫切需要,也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多元文化的侵袭、个体自我意识的萌发,使得人们遭遇前所未有的认同危机,如何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而紧迫的任务。价值观乃文化之核心。价值观和价值观教育始终存在于一定的文化之中,核心价值观教育同时也是一种文化认同教育。本研究着眼于大学生群体,使用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系统分析、社会调查与统计分析等方法,以文化认同为研究视域,探究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议题,既拓展了研究思路,又为其提供了学理性依据。通过对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概念的界定与梳理,对其进行了认知认同、情感认同、行为认同三个维度的划分,制定了“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调查问卷”。通过对上海、武汉、成都、大连地区不同层次的12所高校1427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使用SPSS22.0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三个维度的1 1个指标,除“行为体验”之外10个指标均显着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三个维度、“四个自信”的认同度以及样本基本情况变量中的7个变量均显着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多因素影响综合模型,并对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现状与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表明,当前认同的总体状况较好,但仍存在认知认同与行为认同的错位、内涵认同与现状认同的不平衡、主体内部差异等问题,究其原因,包括国家、社会、高校以及大学生自身等方面的因素。本研究聚焦高校,基于价值性、结构性、群体性、阶段性的目标导向,以“分别提高,协同整合”为基本思路,在“大思政”、文化育人以及知行合一的原则下,建立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情感认同以及行为认同的“三位一体”立体化教育模式。一是以认知认同的“三性”为主线增强认同的引导力,包括认知认同的科学性、全面性以及连续性三个方面;二是以情感认同的“五融合”为着力点增强认同的驱动力,包括主体融合、情感融合、视域融合、话语融合以及场域融合五个维度;三是以行为认同的“两个实践”为依托增强认同的践行力,包括生活化的实践与社会化的实践两个层面。

左殿升[2](2020)在《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网络时代“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历史机遇,我们必须牢牢抓住,决不能同这样的历史机遇失之交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互联网建设治理和国家网络安全工作,他多次强调“我们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互联网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变量”,“谁掌握了互联网,谁就把握住了时代主动权”。互联网正在成为西方国家新一轮和平演变和实施网络殖民主义的重要工具,成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背景,关乎政治稳定和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提升。政治认同是政治获得合法性的前提,是维系政治稳定的心理基础,是执政党的生命线。互联网的出现使政治认同的原有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不但重塑着政治认同的新形态,而且使传统社会的政治认同差异出现扩大趋势,网络时代政治认同的变化正成为一种影响国家安全的新的风险因素,互联网引发了全新的政治和政党安全问题。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青年大学生群体的政治认同情况直接影响着全社会的政治认同效果,决定着中国政治稳定、政治进程和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青年大学生是互联网“原住民”,受到网络影响最为深重,互联网正在成为影响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最大“变量”。正是由于网络大环境的差异影响、政治认同不同影响因素的差异作用和青年大学生群体的差异构成,造成了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差异呈现。互联网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差异具有极强的放大作用,需要高度警惕、有效应对。本研究采取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196所不同类型高校27174名不同学历在校大学生中展开大规模问卷调查,通过大数据分析,对大学生政治认同进行“可视化”呈现。将政治认同分为身份认同、制度认同、政党认同、政策认同、文化认同、发展认同等六个方面构成,设置了权利认知、利益认知、政治沟通、政治参与和政治满意度等五个影响变量,围绕不同性别、民族、学历、政治面貌、生源地等1 1个维度进行整体性和差异性大数据分析。研究目的主要有三:一是,全面厘清新时代大学生政治认知认同基本状况和差异特征,为大学生政治认同精准“画像”;二是,深入分析网络时代不同影响因素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差异作用,为大学生政治认同准确“把脉”;三是,系统构建应对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问题的对策路径,为网络时代强化大学生政治认同“赋能”。研究发现,互联网极大拓展政治生态空间、极大激发大学生政治权利意识、极大焕发大学生政治参与热情、极大影响大学生行为观念;大学生身份认同、制度认同、政党认同、文化认同、政策认同以及发展认同,两两之间分别存在着正向相关关系,并且都与政治认同整体正向相关;大学生权利认知、利益认知、政治沟通、政治参与和政治满意度等五大影响因素相互之间高度相关,并且都与政治认同整体存在正向相关关系;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总体向好,相较于党的十八大前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差异明显:低度认知与高度认同存在悖论,宏观认同与微观认同存在失衡,情感热爱与行为疏离存在矛盾,整体认同与群体认同存在差异。网络时代应对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问题,需要增强整体认同,消解差异分歧,要从变量到增量,创造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优良网络环境,全面加强网络空间法治化建设、意识形态建设和政治文化建设;从网下到网上,夯实党和政府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效能、走好网络群众路线、努力让青年学生有更多获得感;从边缘到中心:彰显政治认同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加强高校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从粗放到精准:精准对待对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问题,精准应对政治认同不同构成要素、不同影响因素和不同学生群体的政治认同差异。

肖蓉[3](2020)在《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测评及其相关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研究意义与目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使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然而目前人们较多关注物质生活质量的提高与评价,而对于精神生活质量,却缺乏客观的衡量和评价方法。大学生的精神生活质量备受关注,由于缺乏有效的测量工具,目前少有对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及其相关因素的实证研究。因此,本研究拟编制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量表,量化评价我国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水平和特点,深入考察其相关因素,为探索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提升策略,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与依据。二、方法:1.通过对开放式调查的质性研究获取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评价指标,综合文献法、访谈法、专家小组讨论等多种方法形成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量表的条目池。以专家评价法评价其内容效度并对条目进行删减和修改,形成量表的预测版。2.对1573名大学生进行预测试,通过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进一步筛选条目并确定量表结构,经过验证性因素分析、信效度检验后确定量表的正式版本并制定量表的结果解释标准。3.使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量表正式版(QOSLS-CS)、13条目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简表(WHOQOL-BREF13)、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生命意义感量表(MLM)、简式心理健康连续体量表(MHC-SF)、患者健康问卷抑郁9条目(PHQ-9)及体育活动等级量表(PARS-3)等对来自全国11省8494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人口社会学表现特点,与生活质量、心理、行为等身心健康变量的关系,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初步探索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三、结果:1.质性研究显示:精神生活对满足大学生的精神和心理需求极为重要,可表现为学习求知、精神追求、课外实践、人际和谐与休闲娱乐的五维结构,并可细分为13个亚维度。积极良好的精神生活是健康的重要组成。2.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量表正式版(QOSLS-CS)及其测量学性能:(1)QOSLS-CS共有32题,包括2个领域,10个因子。其中精神追求、精神信仰、精神成长、精神乐观、人生态度属于内隐性精神生活领域;学习进取、阅读求知、休闲实践、亲密关系、人际关系属于外显性精神生活领域。(2)结构效度:探索性因素分析显示10个因子可解释总量表变异的72.73%。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一阶与二阶模型拟合良好。χ2/df<3,RMSEA值<0.05,GFI、NFI、RFI、CFI值均大小0.9。各项参数值均达到统计学要求。10个因子间的相关在0.399~0.713之间,因子与总量表的相关在0.684~0.829,量表的内部结构效度良好。(3)效标效度:量表总分、内隐及外显性精神生活与生活满意度、生命意义感及幸福感的相关在0.600~0.797之间,呈高度相关;量表总分与抑郁的相关为-0.356。具有良好的效标效度。(4)信度: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半信度分别为0.950、0.907。10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在0.737~0.854之间;分半信度在0.630~0.832之间。285名被试在间隔2周后的测得总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879,各维度的重测信度在0.707~0.841之间,量表的各项信度指标均达到理想水平。(5)采用心理测量学中的标准参照分数进行QOSLS-CS的结果解释,将原始分进行百分制转换,得分<50分为很低水平,50~59.99分之间为较低水平,60~69.99分之间为中等水平,70~79.99分为较高水平,≥80分为很高水平。五级划分标准合理,具有良好的实证效度。3.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状况表现特点:中国大学生总体精神生活质量得分为(66.22±13.67),各维度中亲密关系得分最高(74.88± 18.28),休闲实践维度得分最低(59.33±18.60)。精神生活质量水平很低者占10.9%,较低者占19.1%,中等者占29.4%,较高者占25.5%,很高者占15.1%。4.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人口、社会学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1)除年级以外,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存在多方面的人口社会学差异,东部地区、女生、本科生、文科生和/或医科生、城市生源、是独生子女、汉族、有理想信念、有人生座右铭、有敬仰或崇拜对象、恋爱一次者及正在谈恋爱的大学生以及家庭经济状况好,父、母亲文化水平更高的大学生的总体精神生活质量更好(P<0.01)。(2)“有无人生座右铭”对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的影响面最为广泛。此外“有无理想信念”、“家庭经济状况”、“地区”等因素的影响也较为广泛。人口社会学因素可解释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方差变异的9.8%。5.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与心理、行为因素的关系。(1)与健康及积极心理因素的关系。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总分与WHO生活质量、生命意义感、生活满意度、幸福感总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47、0.650、0.433、0.622。(2)与消极心理因素的关系。①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总分与抑郁得分的相关系数为-0.305。无抑郁者的精神生活质量总分(69.93±12.76)及其各维度得分均显着高于有抑郁者(61.13±13.23),精神生活质量越低者的抑郁筛查阳性率越高(72%VS 59.4%VS 42.2%VS 29.3%VS 2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24.273,P<0.001)。②有自伤自杀意念者的精神生活质量(61.62±14.13)显着低于无自伤自杀意念者(68.46±12.86)。精神生活质量越低者的自伤自杀意念筛查阳性率越高(56.3%VS 43.7%VS 30.6%VS 25.0%VS 19.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0.927,P<0.001)。(3)与健康相关行为因素的关系。①运动频率越高者,在总体精神生活质量及各维度的表现越好(P<0.001);中、大运动量者在精神生活质量表现上均优于小运动量者(P<0.001)。高精神生活质量的大学生更多为中、大运动量者(χ2=155.276,P<0.001)。②每天网络使用时间少的大学生(0-3小时)的总体精神生活质量及各维度得分更高。网络使用时间很多者(8小时及以上)的精神生活质量较其它人更低(P<0.001)。(4)心理行为因素较人口社会学因素对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及各维度表现的影响更大,其解释大学生总体精神生活质量的方差变异高达53.7%。四、结论:1.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具有独特性,复杂性和多维性的特点。良好的精神生活质量是大学生健康的重要元素。2.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量表具有良好的心理测量学性能和应用价值。3.中国大学生总体精神生活质量呈负偏态分布,40.6%的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处于良好以上水平。大学生在亲密关系、人生态度、精神追求上的满足度较高,在学习进取与休闲实践活动上的满足度较低。4.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受到多种人口社会学因素的影响,东部地区、女生、本科生、文科生和/或医科生、城市生源、独生子女、汉族、有理想信念、有人生座右铭、有敬仰或崇拜对象、恋爱一次及正在谈恋爱的大学生、家庭经济状况更好,父、母亲文化水平更高的的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更高。人口社会学因素总体上对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影响较低。5.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与个体身心健康具有密切的关系。高精神生活质量的大学生的总体生活质量更高,在生理、心理、社会领域上的表现上更好;他们有更高的生命意义感、幸福感、生活满意度;更少的抑郁情绪,更低的抑郁障碍阳性率;更少的自伤自杀意念;更多的体育运动行为;更少的网络使用。健康相关的心理与行为变量对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具有高度的影响。

徐明津[4](2020)在《广西南宁市大学生精神信仰、心理韧性与生活满意度关系研究》文中提出为了构建心理韧性在精神信仰与生活满意度关系的中介模型,采用大学生精神信仰问卷、Connor-Davidson韧性量表与青少年生活满意度量表对570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显示:超自然信仰与心理韧性、生活满意度呈显着负相关,社会信仰与心理韧性、生活满意度呈显着正相关,心理韧性与生活满意度呈显着正相关;心理韧性在超自然信仰与生活满意度间具有中介效应,在社会信仰与生活满意度间也具有中介效应。结论:心理韧性在精神信仰对生活满意度的关系中起重要作用,注重增强大学生的社会信仰,减少超自然信仰,提升个体的生活满意度水平。

彭润田[5](2020)在《藏族牧民幸福感的调查研究 ——以甘南州碌曲县尕秀村为例》文中指出21世纪以来,牧民定居作为一项重要的扶贫举措在全国各地相继开展,位于甘肃省甘南州碌曲县的尕秀村牧民也在政府的引导下逐步实现牧民定居。集中定居生活,显着改善了当地的生产生活条件,使牧民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相应地思想观念也在发生急剧的变化,幸福指数随之提升,民族文化在新时代得到传承与弘扬。如今尕秀牧民定居点已打造成了“宜游宜业宜居”的生态旅游藏寨,成为了甘南州的“样板村”。尕秀村牧民对现阶段最满意的是居住环境和宗教生活。这得益于尕秀村整体规划、卫生整洁以及国家的宗教信仰政策。尕秀村近年来的发展历程表明,要提升牧民幸福感指数,首要的是要发展当地的经济,提高牧民的生活质量,增强生活满意度;同时要传承、保护好民族文化,提升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刘欢欢[6](2020)在《医学生权威取向人格现状及其在不同情境下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文中指出中国人普遍或多或少具有“权威取向人格”,而“权威主义人格”是西方二战伴随着纳粹右翼极端权威政权产生的人格类型,这两个概念的内涵有相似之处,均表现出“服从于权威、对弱者以权威攻击者自居、遵循传统”的特点。长期以来,西方对权威主义人格的内涵、现状、影响因素等通过大量实证研究积累了丰富成果,但中国人的权威取向人格只停留在人们的感性认知和理论解读上,由于缺乏量化研究,我们对中国人权威人格的真实状况并不清楚。20世纪,主观幸福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人格是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影响因素。除直接效应外,人格还通过与情境的互动共同对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研究证实,文化与威胁性因素,这两类情境因素都可能对权威主义人格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产生调节作用。已有研究显示,宏观文化层面的意识形态会对权威主义人格与幸福感的关系存在调节作用,但微观文化层面的组织氛围是否也具有这种调节功能目前还缺乏研究。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是个体发展和社会适应的重要风险因素,作为一种威胁性因素,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在权威人格与幸福感的关系中是否存在影响目前也无研究涉及。中国传统文化使中国人普遍具有注重权威的人格,且华人组织氛围也普遍具有高权力距离特点,探索权威取向人格与组织氛围的匹配效应可以为中国人的职业选择、人才招聘、院校招生等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医科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6580名军队与地方院校医学生进行量表调查研究,通过相关分析、多元回归、析因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统计分析后,得出了以下结论:1.中国医学生普遍具有较高的权威取向人格,中国医学生的权威人格显着高于西方大学生;军校、男性、高年级、低社会经济地位医学生具有相对更高的权威取向人格。2.医学生权威取向人格与主观幸福感显着相关,总体而言,那些有较高权威取向人格的医学生,他们的主观幸福感更高。3.院校组织氛围对权威取向人格与医学生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存在调节作用,即相对于地方院校而言,军校医学生的权威取向人格对幸福感的预测力更强。呈现出权威取向人格与组织氛围的匹配优势。4.家庭经济收入对权威取向人格与医学生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存在调节作用。对于中低家庭收入学生而言,权威取向人格越高的医学生幸福感也越高;但对于高家庭收入学生而言,他们的整体幸福感都较高,没有显示出不同权威取向人格组间差异。提示了权威取向人格对中低家庭收入学生具有保护性作用。5.社会经济地位、院校组织氛围及权威取向人格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存在三因素交互作用。低权威人格、高社会经济地位医学生在地方院校的的幸福感明显高于军校同类学生;高权威人格、低社会经济地位医学生在军校的幸福感明显高于地方院校同类学生。证实了权威取向人格-社会经济地位-组织氛围匹配的个体具有更高的幸福感。

任小琴[7](2019)在《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越来越深入,我国的物质经济基础得到极大的发展,继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被提上日程之后,党和国家更加关注人民的幸福问题。事实上,让人民幸福是党和国家一贯的追求目标和永恒的事业。政府的工作报告越来越多地提到“幸福”。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围绕党的事业,服务于国家的需要。当我们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幸福这个终极目的,发现大学生的幸福观至关重要。本研究探索了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第一章、第二章为此进行了理论准备,第一章对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思路和方法、分析模式的设定等进行了论述,为研究做前期准备。第二章对幸福观的相关理论资源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对幸福观、幸福观养成教育进行理论建构,为研究做了理论准备。第三章是在充分的理论准备之后,研究了我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基本情况。分为三个方面,“时代背景”是首要考察的环节。幸福观养成教育要确立目标,除了传统意义和普适意义上的目标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应当有新的时代性目标,即幸福观养成教育需与中国梦、核心价值体系、健康财富观、市场文化等融合起来。要完成这样的目标,我国当前的时代存在很多机遇,当然也有来自教育客体外部环境、内部环境的各种挑战。“历史考察”回顾了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以政治为取向的幸福观教育;经济转型期以经济为取向的幸福观教育;市场经济时期多元取向的幸福观养成教育。“现实状况”则回归当代,通过一系列实证研究发现,大学生幸福感的多少,与其幸福观是紧密相连的。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总体向好,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如幸福感总体并不十分强烈;在对幸福的系列问题的理解和认知上,不少大学生存在偏差;在追求幸福的路径、方式、受挫反应上,部分大学生存在不理性的态度。此外,在幸福观认知领域、追求领域、享有领域的养成教育上,我国采取的通常做法是不够完善的,幸福观教育还面临着一些困境。第四章是在第三章的基础上,从更细致的角度进行分析。运用五元分析模式从政府、社会、高校、家庭、个人进行了全方位的五元分析。首先,从政府层面,政府应当对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起引领的作用;其次,从社会的层面,社会应当在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上有积极的影响;再次,从高校的层面,高校是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直接承担者,肩负着教育的重任;第四,从家庭的层面,家庭应助推大学生科学幸福观的内化;第五,从大学生个人的层面,个人作为幸福观养成教育的内因和受益者,必须有能力和有觉悟进行自省。这五个方面的应然和实然存在着较大差距,通过大量实证调查,探索了存在差距的原因。第五章在国内分析的基础上,将目光投向国外,以期分析国外在幸福观养成教育上的做法、经验和借鉴。选择美国、英国、法国进行研究,考察了这三个国家在幸福观养成教育上的基本举措,研究起主要特点,并分析了我国在五元视角下可以反思和借鉴的经验。第六章是对策章,基于上述对幸福观养成教育的目标研究、历史考察、现状分析,结合五元分析的结果,同时借鉴西方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经验与教训,提出了一系列对策。这些对策形成了一个整体的系统,包括宏观上的顶层设计和微观上的具体设计。具体来看,首先,政府层面的设计。政府当明确幸福观养成的目标要求;坚持幸福观养成的主流声音;构建幸福观养成的纠偏机制;牵引幸福观养成的实践高度。其次,从社会的层面。社会当从社会制度层面夯实幸福观养成的基础;从社会文化的层面营造幸福观养成的氛围;从社会网络层面净化幸福观养成的环境;从社会市场层面提供幸福观养成的支撑;从财富分化层面纠正幸福观养成的误区;从多元载体层面引导幸福观养成的观念。第三,从高校的层面。高校当走出认识误区,设立目标体系,细化目标群体,依托心理科学,进行科际整合,完善现实对接,优化学科设置,发展体验式与价值选择式教学。第四,从家庭的层面。应大力推行家长教育,营造和谐家庭氛围,加强原生家庭的幸福延续和创伤阻断。第五,从个人的层面。个人当增强树立科学幸福观的自觉意识;提高获取幸福的能力;自觉抵制不健康幸福观的冲击;提高精神境界和需要层次。第七章主要针对五元要素之间要互动起来,形成动态与静态的结合,更好地完成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第八章是对全文的总结。

石慧[8](2019)在《深圳居民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探析 ——基于深圳市委2011-2016年民情民意综合调查数据》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人们一直将关注的视角放在经济发展上,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高,人们逐渐将视角转移到民生问题上。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通过不断面向世界、创造价值、完善机制,实现了由改革开放试验田到创新驱动引领者的转变,成为“中国制造”高端转型的标杆城市。改革开放40年来,深圳GDP保持年均近30%的增长速度,是同阶段全国GDP平均增速的3倍。现阶段,在全国经济增速逐渐放缓的背景下,深圳尽管有较高的基数,但最近两年的GDP仍在加速增长。深圳因改革而生,因创新而强,以先行先试为己任,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人们的物质条件已经得到了很大的高、生活质量也得到了很大改善,但是在人们经济条件改善的同时,伴随着的是加速的生活节奏和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包括工作压力、生活压力、社会环境压力等等。因此,现在人们不仅仅追求更好的物质条件,更加追求的是幸福感。居民幸福感的高对政府部门、居民自身、社会整体来说都是最终的、永恒的目标。深圳政府部门也开始逐渐关注居民的幸福感,将高居民幸福感作为政府政策实施的主要目标。从2005年开始,深圳市社科院开始对深圳的幸福指数进行测量研究,为政府施政供参考。本文基于社会比较理论、目标理论等理论基础,从个人、家庭、社会三个层面出发,探讨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十个方面的满意度(身体健康满意度、物质生活满意度、职业满意度、精神生活满意度、居住状况满意度、经济状况满意度、家庭生活满意度、人际交往满意度、交通状况满意度、社会保障满意度)对深圳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为政府部门建设“幸福深圳”供合理的、科学的理论依据、实践指导和政策措施。本文的数据主要来源于深圳大学传播学院王晓华教授承担的深圳市委2011—2016年民情民意综合调查数据,选取了2011-2016年六年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运用SPSS22.0对2609个有效样本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研究发现:1、从人口学变量来看,深圳居民认为自己非常幸福和比较幸福的群体占60%,所以深圳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从户籍来看,拥有深圳户口的居民主观幸福感略高于非深户主观幸福感水平;从性别来看,女性深圳居民的主观幸福感略高于男性;从年龄划分上来看,45-60岁这个群体主观幸福感更高;从职业划分来看学生群体的主观幸福感最高,其次是企业经营管理者或私营业主。2、从2011-2016年这六年的时间跨度来看,2011年受访者当中认为自己幸福的人比例最少,2014年受访者当中认为自己幸福的人比例最高,其余时间段感到幸福的人的比例在50%-65%之间浮动,主观幸福感随着时间推移有逐步高趋势;另外,我们可以将这六年的数据综合来看,深圳居民在2011-2016年期间,主观幸福感受经济状况满意度的影响程度较大,主观幸福感受职业满意度、社会保障满意度的影响程度次之。3、个人层面的身体健康满意度、物质生活满意度、职业满意度、精神生活满意度,家庭层面的居住状况满意度、经济状况满意度、家庭生活满意度,社会层面的人际交往满意度、交通状况满意度、社会保障满意度这十个方面的满意度与深圳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均有显着的正相关关系。4、将十个方面满意度加总为个人、家庭和社会三个层面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回归方程预测正确率在90.9%,三个加总自变量对因变量都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可以肯定,在个人、家庭和社会层面满意度高的人,其主观幸福感也比较高。偏相关系数系数显示,家庭层面的满意度对个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最大,其次是个人层面,最后是社会层面。

魏晓波,归桑拉姆,刘洋,陈晶[9](2017)在《西藏高校大学生精神信仰与主观幸福感的特点及关系》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了解西藏高校大学生精神信仰与主观幸福感的特点,探讨精神信仰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为德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大学生精神信仰问卷和主观幸福感问卷对西藏3所高校269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西藏高校大学生精神信仰的3个一级因子均值由高到低依次为社会信仰(4.22±0.51)、实用信仰(3.96±0.47)、超自然信仰(3.65±0.73),汉族大学生在国家主义(t=2.984,P<0.01)、家族崇拜(t=3.442,P<0.01)上的得分均显着高于藏族大学生,藏族大学生在宗教信仰(t=7.934,P<0.001)、神灵崇拜(t=5.713,P<0.001)、生命信仰(t=3.871,P<0.01)上的得分均显着高于汉族大学生,在神灵崇拜上女生得分显着高于男生(t=3.058,P<0.01);在生活满意度上,藏族大学生得分显着高于汉族大学生(t=4.460,P<0.01),女生得分显着高于男生(t=3.083,P<0.01);宗教信仰对生活满意度有显着的正向预测作用;神灵崇拜对消极情感有显着的正向预测作用,家族崇拜对消极情感有显着的负向预测作用。结论:西藏高校大学生具有良好的精神信仰和较高的主观幸福感,精神信仰对主观幸福感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李美洁[10](2018)在《蒙古族进城农牧民生活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以内蒙古C市S区为例》文中指出随着工业化进程加速,经济技术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再加上原来生活的地方环境恶化,大量人口走出农村,从家乡来到城市寻找就业经商的机会,带起了人口迁移的大浪潮。户籍制度逐渐开放后,蒙古族农牧民流动人口开始倾向于长期居住,但是由于宗教文化和生活习俗等因素的差异,使得进城农牧民进入到城市后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和矛盾。不仅给城市带来民族关系的影响,其自身在城市的生活和发展也会存在一些问题。今后进城的农牧民数量会越来越多,他们在工作、生活、教育、文化、医疗等遇到的问题都将直接影响他们的生活满意度,因此关注进城农牧民的生活满意度对改善他们的生活增加归属感有重要作用和长远意义。本文从蒙古族进城农牧民的人口学因素、经济因素、民族文化因素和社会因素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进行深入剖析,通过生活满意度与人口学特征的相关性分析、生活满意度与经济因素的相关性分析、生活满意度与民族文化因素的相关性分析、生活满意度与社会因素的相关性分析及生活满意度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假设1b、假设1c、假设2a、假设2b、假设3a、假设3b、假设4b分别通过了验证,即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的负担越重,生活满意度越低;教育程度高的进城农牧民,生活满意度比较高;就业情况越好,进城农牧民的生活满意度越高;收入相对较高的进城农牧民生活满意度较高;对居住地社会治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情况满意的蒙古族进城农牧民生活满意度比较高;宗教信仰情况、与汉族交友情况、受排斥情况、与朋友相约活动等对进城农牧民生活满意度有显着影响,与汉族同胞相处越融洽,进城农牧民生活满意度的评价就越高。基于蒙古族进城农牧民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发现提升蒙古族进城农牧民的生活满意度水平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既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协同合作,也需要社区以及社会组织等的支持。研究发现,应从以下几方面提升蒙古族进城农牧民的生活满意度水平:第一,提高收入水平,缩小贫富差距。通过教育制度改革、增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他们的人力资本;帮助其做好职业规划,及时提供岗位信息,通过改善工作薪酬提升他们的收入水平;也可以给进城农牧民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提升经济收入水平,降低与城市居民的贫富差距。第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提高保障水平。首先逐步将基本养老保险扩大到城镇所有从业人员,进一步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其次政府应当制定更加完善的政策来解决医疗问题,建立适合不同人群特点和满足多层次医疗需求的医疗保险体系。第三,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政府需提高社会治安管理,减少违法犯罪案件的发生;相关部门或社会组织增设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方便进城农牧民的生活。第四,开展文化交流,促进民族融合。政府组织一些汉语学习班,提高蒙古族农牧民的汉语表达能力,增进与汉族人民的交流;组织宣传不同民族的文化,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了解,体现人文关怀;尊重蒙古族进城农牧民的宗教信仰,政府提供场所支持蒙古族进城农牧民举行宗教活动,有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二、大学生生活满意度与精神信仰关系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学生生活满意度与精神信仰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问题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2.1 国内相关研究述评
        1.2.2 国外相关研究述评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与思路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2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基本理论阐释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新时代大学生
        2.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1.3 文化认同与价值观认同
    2.2 文化认同与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辩证关系
        2.2.1 文化认同是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基础
        2.2.2 核心价值观决定文化的根本性质与深层意义
        2.2.3 文化认同与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进程具有内在统一性
    2.3 文化认同视域下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必要性
        2.3.1 培养社会主义时代新人的迫切需要
        2.3.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需要
        2.3.3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客观需要
        2.3.4 坚定中国文化自信的内在需要
    2.4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基本内涵与主要维度
        2.4.1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基本内涵
        2.4.2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主要维度
3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调查设计
    3.1 研究框架的构建
        3.1.1 维度指标设计与操作化定义
        3.1.2 研究假设的提出
        3.1.3 理论模型的构建
        3.1.4 主体维度的全面分析
    3.2 预调查问卷的形成与修正
        3.2.1 预调查问卷的设计
        3.2.2 预调查样本的构成
        3.2.3 统计分析工具
        3.2.4 预调查问卷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3.3 正式调查问卷的构成
        3.3.1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总量表设计
        3.3.2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量表设计
        3.3.3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量表设计
        3.3.4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为认同量表设计
4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实证研究结果
    4.1 正式调研样本的基本情况描述
        4.1.1 学校因素描述性统计分析
        4.1.2 家庭因素描述性统计分析
        4.1.3 个人因素描述性统计分析
    4.2 正式调研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4.2.1 信度分析
        4.2.2 效度分析
    4.3 假设检验
        4.3.1 量表的相关分析
        4.3.2 量表的回归分析
        4.3.3 假设检验结果
    4.4 理论模型的修正与解释
        4.4.1 理论模型的修正
        4.4.2 理论模型的解释
        4.4.3 实证研究小结
5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5.1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成效
        5.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较高的知晓度与情感认同度
        5.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社会、个人层面的较高认同度
        5.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二个词内涵的较高认同度
        5.1.4 “四个自信”的较高认同度
    5.2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存在的问题
        5.2.1 认知认同与行为认同之间存在错位
        5.2.2 内涵认同与现状认同存在不平衡性
        5.2.3 大学生群体内部存在差异性认同
        5.2.4 大学生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中存在价值认同的危机
    5.3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5.3.1 大学生的价值选择与主体自觉之间存在内在张力
        5.3.2 高校“三全育人”的实效性与思想文化主阵地之间存在内在张力
        5.3.3 国家发展的现实性与大学生的理想性之间存在内在张力
        5.3.4 世界大变局与意识形态安全之间存在内在张力
6 增强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对策
    6.1 紧扣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核心目标
        6.1.1 抓牢价值性目标
        6.1.2 实践结构性目标
        6.1.3 发展群体性目标
        6.1.4 夯实阶段性目标
    6.2 遵循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基本原则
        6.2.1 全面坚持“大思政”的原则
        6.2.2 全域落实文化育人的原则
        6.2.3 全程贯彻知行合一的原则
    6.3 优化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实施路径
        6.3.1 以认知认同“三性”为主线增强认同的引导力
        6.3.2 以情感认同“五融合”为着力点增强认同的驱动力
        6.3.3 以行为认同“两个实践”为依托增强认同的践行力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调查问卷
附录B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访谈提纲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2)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课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四、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五、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相关概念、理论工具与问卷设计
    一、核心概念解析
        (一) 政治认同的概念解析
        (二) 政治认同的构成要素
        (三) 政治认同的差异
    二、理论分析工具
        (一) 马克思关于政治认同的理论
        (二) 政治社会化理论
        (三)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理论
    三、问卷整体设计
        (一) 调查问卷整体设计
        (二) 问卷整体指标体系
第二章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的情境与表征
    一、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环境的新变化
        (一) 互联网改变了大学生政治认知形态
        (二) 互联网提升了大学生政治权利认知
        (三) 互联网唤发了大学生政治参与热情
    二、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表征
        (一)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思想复杂多元
        (二)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心态芜杂多变
        (三)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行为差异多端
第三章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的描述性实证分析
    一、全国性问卷调查概况
        (一) 问卷抽样调查实施
        (二) 样本人口学统计
    二、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不同构成要素差异分析
        (一) 身份认同
        (二) 制度认同
        (三) 政党认同
        (四) 文化认同
        (五) 政策认同
        (六) 发展认同
        (七) 小结
    三、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不同影响因素差异分析
        (一) 权利认知差异
        (二) 利益认知差异
        (三) 政治参与差异
        (四) 政治沟通差异
        (五) 政治满意度差异
        (六) 小结
    四、不同因素对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化作用
        (一) 权利认知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作用
        (二) 利益认知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作用
        (三) 政治参与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作用
        (四) 政治沟通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作用
        (五) 政治满意度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作用
第四章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的结构性分析
    一、不同性别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分析
        (一) 不同性别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
        (二) 不同性别大学生政治认同主要影响因素认知差异
    二、不同民族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分析
        (一) 不同民族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
        (二) 不同民族大学生政治认同主要影响因素认知差异
    三、不同政治面貌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分析
        (一) 不同政治面貌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
        (二) 不同政治面貌大学生政治认同主要影响因素认知差异
    四、不同学历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分析
        (一) 不同学历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
        (二) 不同学历大学生政治认同主要影响因素认知差异
    五、不同生源地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分析
        (一) 不同生源地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
        (二) 不同生源地大学生政治认同主要影响因素认知差异
第五章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的问题与归因
    一、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的主要问题
        (一) 低度认知与高度认同存在悖论
        (二) 宏观认同与微观认同存在失衡
        (三) 情感热爱与行为疏离存在矛盾
        (四) 整体认同与群体认同存在差异
    二、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的主要原因
        (一) 网络空间异质思想文化加剧呈现
        (二) 社会负面政治现象离心作用明显
        (三) 市场经济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判断
        (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不够
        (五)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不足
第六章 网络时代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策略
    一、创造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优良网络环境
        (一) 加强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建设
        (二) 加强网络空间法治化建设
        (三) 加强网络空间政治文化建设
    二、夯实党和政府执政基础
        (一) 提升党和政府网上网下的执政效能
        (二) 走好新时代网络群众路线
        (三) 增强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的获得感
    三、彰显政治认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一) 以高校党的建设统领大学生政治认同培育
        (二) 以思政课程引领课程思政同向同行
        (三) 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四、精准对待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问题
        (一) 精准对待政治认同不同构成要素差异问题
        (二) 精准对待政治认同不同影响因素差异问题
        (三) 精准对待不同大学生群体政治认同差异问题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测评及其相关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 客观认识和提升民众的精神生活质量是当前社会发展和建设的重要目标
        (2)社会经济的发展给民众的精神生活也带来巨大的挑战
        (3)大学生空心病与精神空虚现象是时代和社会发展变迁下的普遍问题。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之间的不平衡发展所导致的后果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对精神生活的相关认识与研究
        1.2.2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状况的研究
        1.2.3 国外对精神生活的认识及相关的测评工具
        1.2.4 生活质量的研究
    1.3 问题的提出
    1.4 研究设想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4.3 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二章 大学生精神生活状况表现的质性研究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2.1 研究对象
        2.2.2 研究方法
    2.3 结果分析
    2.4 讨论
第三章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量表预测版的编制
    3.1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量表编制的原则与方法
        3.1.1 量表编制的原则
        3.1.2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量表的编制方法
    3.2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量表初始条目池的建立
        3.2.1 研究目的
        3.2.2 研究方法
        3.2.3 结果分析
    3.3 对初始条目池的内容效度评价
        3.3.1 研究目的
        3.3.2 研究对象
        3.3.3 研究方法
        3.3.4 研究结果
        3.3.5 讨论
第四章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量表正式版的编制与评价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对象
    4.3 研究方法
        4.3.1 研究工具
        4.3.2 统计方法
    4.4 研究结果
        4.4.1 项目分析
        4.4.2 探索性因子分析
        4.4.3 验证性因子分析
        4.4.4 信度分析
        4.4.5 结构效度分析
        4.4.6 效标效度分析
        4.4.7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结果解释
    4.5 讨论
第五章 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状况及表现特点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对象
        5.2.1 样本量的确定
    5.3 研究工具
    5.4 研究方法
        5.4.1 调查方法
        5.4.2 统计方法
    5.5 结果
        5.5.1 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状况的条目应答分析
        5.5.2 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状况得分
        5.5.3 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单因素分析
        5.5.4 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人口社会学影响因素分析
    5.6 讨论
第六章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与心身健康的关系研究
    6.1 研究目的
    6.2 研究对象
    6.3 研究方法
        6.3.1 研究工具
        6.3.2 统计方法
    6.4 研究结果
        6.4.1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与生活质量的关系
        6.4.2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与生命意义感的关系
        6.4.3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与生活满意度、幸福感的关系
        6.4.4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与抑郁的关系
        6.4.5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与自伤自杀意念的关系
        6.4.6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与体育运动的关系
        6.4.7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与网络使用的关系
        6.4.8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心理与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6.5 讨论
        6.5.1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与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
        6.5.2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与积极心理健康变量之间的关系
        6.5.3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与消极心理健康变量之间的关系
        6.5.4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与健康相关行为因素之间的关系
全文总结
    一、主要结论
    二、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三、研究不足与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测评的相关资料
    附录1: Delphi咨询专家名单
    附录2: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专家咨询表
    附录3: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量表(QOSLS-CS)及其使用说明
    附录4: QOSLS-CS的原始分数与百分制标准分转换对照表
    附录5: 调查所使用的部分量表
附录二: WHO生活质量测评工具
    附录1: 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简表(WHOQOL-BREF)的修订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结果
        1.5 讨论
    附录2: 修订的13条目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简表(WHOQOL-BREF13)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4)广西南宁市大学生精神信仰、心理韧性与生活满意度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 大学生精神信仰问卷
        2. Connor-Davidson韧性量表中文版
        3. 青少年生活满意度量表
    (三)数据整理与分析
    (四)共同方法偏差的控制
二、研究结果
    (一)精神信仰的方差分析
    (二)各变量相关分析
    (三)心理韧性的中介模型分析
三、讨论
    (一)广西大学生精神信仰特点
    (二)大学生精神信仰、心理韧性与生活满意度相关分析
    (三)心理韧性在精神信仰与生活满意度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5)藏族牧民幸福感的调查研究 ——以甘南州碌曲县尕秀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理论基础
        (一)民族学理论基础
        (二)心理学理论基础
        (三)人格理论
    四、研究方法
        (一)参与观察法
        (二)访谈法
        (三)问卷法
        (四)文献研究法
        (五)跨学科综合研究法
第一章 “脱胎换骨”的标杆村
    一、尕秀村概况
        (一)地理区位
        (二)人口构成
    二、尕秀村牧民的经济和生活
        (一)经济状况
        (二)生活现状
    三、尕秀村发展历程
        (一)起初阶段
        (二)成长阶段
        (三)突破阶段
第二章 尕秀村牧民幸福感的总体状况
    一、尕秀牧民幸福感调查分析
    二、尕秀牧民生活满意度分析
        (一)整体生活满意度分析
        (二)具体生活满意度分析
    三、尕秀村的现代化变迁
        (一)传统生活方式的变迁
        (二)传统生计方式的变迁
        (三)时代变迁与文化适应
第三章 牧民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一、客观福祉
    二、心理感知
    三、精神信仰
        (一)宗教习得与公民教育
        (二)信仰建构和幸福解读
第四章 提升牧民幸福感的途径
    一、民族幸福感的现代生成
        (一)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二)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升生活满意度
    二、感受在精神和物质之间
        (一)社会信心:政府政策的外部保障
        (二)目标价值:群体凝聚的深层原因
    三、提升牧民幸福感的对策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在校期间科研及获奖情况
致谢

(6)医学生权威取向人格现状及其在不同情境下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背景
    第一节 中国人的权威取向人格
        1. 中国人权威取向人格的内涵与表现
        2. 中国传统文化孕育了中国人权威取向人格
        3. 中国人权威取向人格的当代研究
    第二节 西方人的权威主义人格
        1. 权威主义人格概念的产生、发展及形成机制
        2. 西方“权威主义人格”与中国“权威取向人格”的概念比较
    第三节 主观幸福感
        1. 中西方文化中的幸福
        2. 主观幸福感的当代研究
    第四节 人格、情境对幸福感的影响
        1. 人格对幸福感的直接影响研究
        2. 人格与情境的互动对幸福感的影响研究
        3. 权威主义人格与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第五节 问题的提出与本研究的内容、意义
        1. 现有研究的不足,问题的提出
        2. 研究内容
        3. 研究假设
        4. 研究意义
第二章 医学生权威取向人格的现状研究
    1. 研究目的
    2. 对象与方法
    3. 研究结果
    4. 小结
第三章 不同院校组织氛围医学生权威取向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1. 研究目的
    2. 对象与方法
    3. 结果
    4. 小结
第四章 不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医学生权威取向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1. 研究目的
    2. 对象与方法
    3. 结果
    4. 小结
第五章 不同院校组织氛围、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医学生权威取向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1. 研究目的
    2. 对象与方法
    3. 结果
    4. 小结
第六章 讨论与总结
    1. 讨论
    2. 主要结论
    3. 创新点
    4. 局限性与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成果
致谢

(7)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
        1.2.2 国外研究
        1.2.3 观点评述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分析模式的设定
        1.4.1 模式依据
        1.4.2 模式设计
        1.4.3 模式验证
    1.5 概念与理论基础
        1.5.1 概念厘定
        1.5.2 理论基础
    1.6 研究创新与不足
        1.6.1 创新之处
        1.6.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理论准备
    2.1 幸福观的理论资源
        2.1.1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
        2.1.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幸福观
        2.1.3 西方的典型幸福观
    2.2 幸福观的理论建构
        2.2.1 幸福观的结构
        2.2.2 幸福观的特征
        2.2.3 幸福观的功能
    2.3 幸福观养成教育的理论建构
        2.3.1 幸福观养成教育的构成
        2.3.2 幸福观养成教育的功能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基本情况
    3.1 时代背景
        3.1.1 新时代赋予的目标要求
        3.1.2 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面临的挑战
        3.1.3 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存在的机遇
    3.2 历史考察
        3.2.1 计划经济时期政治取向的幸福观养成教育
        3.2.2 转型经济时期经济取向的幸福观养成教育
        3.2.3 市场经济时期多元取向的幸福观养成教育
    3.3 现实状况
        3.3.1 大学生幸福感现状
        3.3.2 大学生幸福观现状
        3.3.3 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现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五元分析
    4.1 政府层面的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4.1.1 应然要求
        4.1.2 实然状况
        4.1.3 问题原因
    4.2 社会层面的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4.2.1 应然要求
        4.2.2 实然状况
        4.2.3 问题原因
    4.3 高校层面的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4.3.1 应然要求
        4.3.2 实然状况
        4.3.3 问题原因
    4.4 家庭层面的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4.4.1 应然要求
        4.4.2 实然状况
        4.4.3 问题原因
    4.5 个人层面的幸福观养成教育
        4.5.1 应然要求
        4.5.2 实然状况
        4.5.3 问题原因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方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反思与借鉴
    5.1 基本举措
        5.1.1 美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5.1.2 英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5.1.3 法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5.2 主要特点
        5.2.1 广泛渗透性
        5.2.2 目标淡化性
        5.2.3 科际整合性
        5.2.4 价值选择性
        5.2.5 交流对话性
        5.2.6 现实实用性
    5.3 经验借鉴
        5.3.1 政府层面:公民教育的反思与借鉴
        5.3.2 社会层面:影视与文化的反思借鉴
        5.3.3 高校层面:校内教学的反思与借鉴
        5.3.4 个人层面:实践体验的反思与借鉴
        5.3.5 家庭与个人层面:宗教思想的反思与借鉴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五元设计
    6.1 政府层面的设计
        6.1.1 定位:明确幸福观养成的目标要求
        6.1.2 导航:坚持幸福观养成的主流声音
        6.1.3 纠偏:构建幸福观养成的纠偏机制
        6.1.4 提升:牵引幸福观养成的实践高度
    6.2 社会层面的设计
        6.2.1 从社会制度层面夯实幸福观养成的基础
        6.2.2 从社会文化层面营造幸福观养成的氛围
        6.2.3 从社会网络层面净化幸福观养成的环境
        6.2.4 从社会市场层面提供幸福观养成的支撑
        6.2.5 从社会现象层面纠正幸福观养成的误区
        6.2.6 从社会载体层面引导幸福观养成的观念
    6.3 高校层面的设计
        6.3.1 认识前提:走出认识误区,完善思想政治教育
        6.3.2 目标设定:设立目标体系,贯穿奋斗幸福观
        6.3.3 客体细分:细化目标群体,分层实施幸福观教育
        6.3.4 渠道优化:思政主渠道与科际整合结合
        6.3.5 保障支撑:现实对接与学科设置相结合
        6.3.6 实效提升:依托心理科学,提升幸福观教育实效
    6.4 家庭层面的设计
        6.4.1 大力推进家长教育,提升家长素质
        6.4.2 多维度营造和谐幸福的家庭氛围
        6.4.3 加强原生家庭的幸福延续和创伤阻断
    6.5 个人层面的设计
        6.5.1 增强树立科学幸福观的的自觉意识
        6.5.2 提高获取幸福的能力
        6.5.3 自觉抵制外界不健康幸福观的冲击
        6.5.4 提高精神境界与需要层次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五元互动做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7.1 五元静态配合织育人之网
        7.1.1 五元各司其职
        7.1.2 五元内外结合
    7.2 五元动态协调育幸福之人
        7.2.1 五元互相渗透
        7.2.2 五元互利共生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现实状况调查
    附录二 五元分析模式各层次的实然状况调查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8)深圳居民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探析 ——基于深圳市委2011-2016年民情民意综合调查数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思路
第二章 关于主观幸福感的文献回顾
    第一节 主观幸福感的概念界定
    第二节 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现状
        一、主观幸福感述性研究阶段的相关文献回顾
        二、关于主观幸福感相关理论视角下的文献回顾
        三、主观幸福感实证研究阶段的文献回顾
    第三节 关于不同方面满意度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的文献回顾
        一、身体健康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二、物质生活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三、职业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四、精神生活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五、居住状况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六、经济状况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七、家庭生活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八、人际交往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九、交通状况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十、社会保障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第四节 文献小结
第三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本研究的思路和框架
    第二节 变量设计
        一、本文的自变量设计
        二、本文因变量的设计
    第三节 本研究基本假设
    第四节 数据收集方法
第四章 深圳居民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研究发现
    第一节 有关深圳居民主观幸福感的述性分析
        一、样本人口特征述
        二、不同人群的主观幸福感情况述
        三、不同年份的主观幸福感差异性述
    第二节 有关深圳居民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实证探析
        一、个人层面几个方面满意度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二、家庭层面几个方面满意度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三、社会层面几个方面满意度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第三节 个人、家庭和社会层面对主观幸福感的回归分析
    第四节 假设验证与结论
第五章 研究结论分析与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的原因探析
        一、身体健康是主观幸福感的首要前
        二、经济物质是主观幸福感的基本前
        三、社会保障是主观幸福感的外在支撑
        四、家庭、人际关系是主观幸福感的情感依托
        五、精神生活满足是主观幸福感的最终追求
    第二节 相关建议和应对措施
        一、关注居民健康情况,促进居民健康素养的升
        二、不断改善就业环境促进就业,保障居民收入稳步升
        三、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高居民主观幸福感
        四、加强社区服务建设,促进家庭、人际关系和谐
        五、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开展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深圳居民主观幸福感的调查问卷
致谢

(9)西藏高校大学生精神信仰与主观幸福感的特点及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3 统计处理
2 结果
    2.1 西藏高校大学生精神信仰的基本状况
    2.2 西藏高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基本状况
    2.3 西藏高校大学生精神信仰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3 讨论
    3.1 西藏高校大学生精神信仰的特点
    3.2 西藏高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特点
    3.3 精神信仰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10)蒙古族进城农牧民生活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以内蒙古C市S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理论基础
    1.3 文献综述
    1.4 概念界定
    1.5 研究设计
第2章 蒙古族进城农牧民的基本情况
    2.1 调查区域概况
    2.2 蒙古族进城农牧民的人口特征
        2.2.1 进城人口的性别与年龄状况
        2.2.2 进城人口的婚姻家庭状况
        2.2.3 进城人口的受教育程度状况
        2.2.4 进城人口的健康状况
    2.3 蒙古族进城农牧民的生活现状
        2.3.1 基本经济生活状况
        2.3.2 宗教信仰与生活习惯
        2.3.3 休闲活动与人际交往状况
        2.3.4 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状况
第3章 蒙古族进城农牧民生活满意度与民族文化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3.1 生活满意度与宗教信仰
    3.2 生活满意度与传统节日、习俗
    3.3 生活满意度与饮食习惯
    3.4 生活满意度与休闲娱乐活动
    3.5 生活满意度与族际关系情况
    3.6 生活满意度与受排斥情况
    3.7 生活满意度与交友意愿
第4章 蒙古族进城农牧民生活满意度与其他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4.1 生活满意度与人口学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4.1.1 生活满意度与性别、年龄
        4.1.2 生活满意度与婚姻状况及家庭责任
        4.1.3 生活满意度与受教育程度
        4.1.4 生活满意度与健康状况
    4.2 生活满意度与经济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4.2.1 生活满意度与就业状况
        4.2.2 生活满意度与收入
        4.2.3 生活满意度与家庭生活成本
        4.2.4 生活满意度与住房情况
    4.3 生活满意度与社会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4.3.1 生活满意度与社会保障情况
        4.3.2 生活满意度与公共服务享受情况
第5章 蒙古族进城农牧民生活满意度的Logistic模型分析
    5.1 回归分析的变量说明及赋值
    5.2 二元Logistic回归及结果分析
        5.2.1 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
        5.2.2 结果分析
    5.3 研究假设验证
        5.3.1 个人与家庭方面
        5.3.2 经济方面
        5.3.3 民族文化方面
        5.3.4 社会方面
第6章 结论与政策思考
    6.1 研究结论
    6.2 相关政策思考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卷内备考表

四、大学生生活满意度与精神信仰关系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D]. 何美子.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2]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研究[D]. 左殿升. 山东大学, 2020(10)
  • [3]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测评及其相关因素研究[D]. 肖蓉.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1)
  • [4]广西南宁市大学生精神信仰、心理韧性与生活满意度关系研究[J]. 徐明津.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3)
  • [5]藏族牧民幸福感的调查研究 ——以甘南州碌曲县尕秀村为例[D]. 彭润田. 西北民族大学, 2020(08)
  • [6]医学生权威取向人格现状及其在不同情境下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 刘欢欢.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1)
  • [7]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研究[D]. 任小琴.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4)
  • [8]深圳居民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探析 ——基于深圳市委2011-2016年民情民意综合调查数据[D]. 石慧. 深圳大学, 2019(12)
  • [9]西藏高校大学生精神信仰与主观幸福感的特点及关系[J]. 魏晓波,归桑拉姆,刘洋,陈晶.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7(12)
  • [10]蒙古族进城农牧民生活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以内蒙古C市S区为例[D]. 李美洁. 华东理工大学, 2018(08)

标签:;  ;  ;  ;  ;  

大学生生活满意度与精神信仰的关系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