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流行的“生态住宅”

北欧流行的“生态住宅”

一、北欧流行“生态住宅”(论文文献综述)

欧阳欣畅[1](2020)在《自然的栖居 ——现代居室的生态影像营造与设计研究》文中认为

王春晓[2](2020)在《基于建筑现象学的芬兰当代地域性建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地域性建筑研究是现代建筑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重点,而芬兰地域性建筑作为地域性建筑的代表,对研究地域性建筑的理论与实践有着借鉴的意义。国内有关芬兰地域性建筑的研究大多侧重于对单个建筑或者建筑师以及建筑流派的解读,较少的从全面的角度去分析芬兰地域性建筑的独特之处。本文以建筑现象学的视角,探寻现象学的研究方法,解读芬兰地域性建筑的本质特征,挖掘芬兰地域性建筑创作的设计策略,完善国内关于芬兰当代地域性建筑的理论与实践的梳理,为我国地域性建筑创作提供一个思路。本文首先以背景入手,探索国内外研究现状,明确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对论文的研究方法做出整理,从而形成论文框架。其次,通过现象学基本理论的梳理,并对现象学的研究方法做出概述,为研究地域性建筑提供现象学方法论。而对芬兰地域性建筑理论与实践的背景研究则为后文提供了依据。第三章以建筑现象学的视角,结合相关文献与实践,归纳总结出芬兰地域性建筑的创作特征并用实例加以佐证,主要包括:自然主义与场所精神的融合、功能与空间的多样性表达、精致化的细部设计与建构、丰富的知觉体验以及可持续的绿色发展观五个方面。第四章着重运用建筑现象学方法,分别从地域性建筑的场所营造、地域性建筑空间的多样性表达、知觉体验、地域性建筑“衍生性”等四个方面对芬兰当代地域性建筑的代表作品进行剖析,得出芬兰地域性建筑创作的设计策略。通过本文的研究,加深了对芬兰地域性建筑的特征、创作手法、设计策略的了解,对芬兰地域性建筑有更深层次的认知。并且由芬兰地域性建筑推及中国当代地域性建筑创作,对我国地域性建筑创作提出了可操作性的设计策略,为设计实践指明了发展方向。

吴昊[3](2014)在《旅游度假型新农村住区生态化发展模式研究 ——以关中地区新农村住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经济进入了新的战略机遇期,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国民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需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建设新农村是我国在新形势下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促进农业发展、以及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将会对农村生活、生产带来重要影响。旅游度假型新农村是新农村发展的一种特殊类型,相比较其他类型的新农村建设,旅游度假型新农村更加注重周边自然环境的幽美和谐,历史文化的传承展现以及村民住区为游客提供餐饮、住宿、游览、体验、消费等服务设施。本文首先进行了范围界定,以关中地区新农村住区为例,从地形地貌及生物气候条件对居民的影响这一角度探讨了关中地区旅游度假型新农村住区的类型及特点,从而提炼出适宜于关中地区的旅游度假型新农村生态住区模式。其次,通过针对关中地区的旅游度假型新农村住区,如户县的东韩村、李家岩村、秦岭北麓的罗汉洞村等进行实地考察、入户走访、照片记录以及实地测量。并且结合相关的文献进行阅读梳理以及总结分析,进而得出我国现阶段旅游度假型新农村住区的基本现状和发展趋势,最终提炼出关中地区旅游度假型新农村住区建设中有关生态化发展模式和绿色建筑技术方面的内容,为下一步的深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最后,通过对研究结论进行总结,提出具有可行性的适合于关中地区的旅游度假型新农村生态住区的发展模式。

钟姣,欧阳旭霞[4](2013)在《浅谈绿色环保建筑材料在生态住宅中的应用》文中认为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节能环保意识的增强,简单的居住功能已经不能满足当下人们的需求,住宅空间设计在不断提高居住舒适性的基础上,正在朝着自然、生态、绿色、环保的趋势发展,由此绿色环保建筑材料的使用成为实现生态概念的重要手段。

李琴[5](2013)在《湖湘地区独立式住宅生态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的建筑推崇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尊重,体现的自然环境与建筑和谐相处,但是当代住宅依靠建筑自身的空间布局和设计,是难以改变建筑之内和周边的小气候的,也就是无法达到节约能源的效果,因为放眼当今社会,环境恶化、社会资源短缺,同时还受到外来建筑文化的冲击,一系列的问题让住宅设计该何去何从。响应两型社会的城市建设方针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建筑特殊的“地域性”,决定了各个解决方法的差异性。本文以湖湘地区的独立式住宅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建筑本身的设计和环境的适宜性入手,对独立式住宅传统文化与生态设计观的结合进行分析和整理,提取现在式独立式住宅以及传统建筑中的低技生态原则。也就是研究低成本改变居住品质的生态技术的同时,还有现代新的生态技术的探讨。一片水土,承载了一方人情。在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定上,有坚持,有改变;有传承,有创新;有保留,有飞跃。诸多的生态建筑拔地而起,他们都有各自的生态出发点和技术措施的表现,将建筑生态化综合化,从选址到设计充分地表现出了地域特征,将以人为本再次印证。例举的在现代建筑中生态设计的案例里,以期科技理论与传统生态设计手法结合能对现代“生态建筑”的营造有所启示,探讨出能够解决我们目前面临的环境问题。“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是符合经济循环基础原则的,在这个坚持上,才可以有设计上“求同存异”的依据。采用当地工艺,就地取材,合理运用当地劳动力,将现代的设计理念积极地应用到为建造舒适、安全、健康的住宅建筑模式里,寻找适合中国劳力和人脉关系的发展现状,维持代代公平。

耿庆锋[6](2012)在《哈尔滨市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开发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绿色建筑是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入建筑领域的结果,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具有节能、环保、舒适、健康、高效的绿色生态建筑将会引领未来建筑的发展方向[1]。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将生态学和建筑学的理论和方法相结合,用以指导住宅设计是未来住宅发展的新趋势。本文首先分析国内外有关绿色生态建筑的发展状况,从绿色建筑、生态住宅和绿色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入手,归纳和总结出绿色生态住宅的基本理论,阐述了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含义、特点及发展趋势;其次,从前期策划、规划设计、绿色施工、绿色营销几个角度,阐述了绿色生态住区的开发思路;再次,用运营管理的理论作为指导,运营管理相关技术和智能化系统作为支撑,探讨了绿色生态住区的运营管理过程;最后,将理论转化为实践,以哈尔滨市北岸绿茵住宅小区为例,研究了绿色生态住区的开发与管理方法。本文通过多种途径广泛查阅国内外可持续发展、绿色生态建筑、绿色生态住宅、住宅小区的运营管理等问题的理论与研究成果,对法律法规、设计规范、政府有关政策和文件等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归纳总结出城市生态住宅相关的知识。通过文献分析和归纳,在总结系统理论和技术资料的基础上,全面把握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的理论框架,侧重于寒冷地区的绿色生态住区研究。同时,结合实例,深入探讨了哈尔滨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理论与开发模式,对未来我国北方城市的绿色生态住区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张蔚[7](2011)在《国外生态村历史演进与整体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态村(Ecovillage)是20世纪下半叶主要在西方国家出现和发展起来的生活模式和居住社区类型。生态村的产生是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一定的社会背景和经济发展阶段,以一种自觉的形式出现的。在20世纪下半叶西方工业化完成和经济显现衰退的背景下,人们开始对城市的无限扩张,资源的过度消耗,生态环境的恶化,社会隔离的加剧等诸多问题深刻反思,伴随着绿色环境与和平运动以及公社与集体居住等生活方式的兴起,生态村应运而生。生态村以自发组织为社团,合作建设社区的形式蓬勃开展,作为人类理念社区发展的最新形态,生态村是一种融合了生态性、社会性和精神性的整体可持续社区。首先,论文将生态村置于理念社区的历史范畴进行研究,通过大量资料查阅、实地调研和统计分析,从早期的理念社区(包括宗教与精神性社区、空想社会主义社区、集体农业合作社区)、当代的社区运动(camphill社区、嬉皮士公社与返土归田社区、合作居住社区)以及生态村在20世纪60年代后的发展三个阶段分析了生态村产生和发展的渊源和脉络,并通过永续栽培生态村、合作居住生态村和精神信仰生态村三种类型生态村的发展特性得出了生态村发展的三大核心驱动力(motivation):生态动力(ecologial)、社会动力(social)、精神动力(spiritual)。其次,论文以生态村发展的动力为基础,通过对吉尔曼、道森和杰克逊等生态村主要研究者的整体设计思想比较分析,从生态层面、社会层面和精神层面提出了生态村整体设计的系统框架。并且以永续栽培理论、群体行为理论和心理学等相关理论作为生态村整体设计在生态、社会、精神三个维度上相对应的理论指导分别阐述,形成较为完整的生态村整体设计的思想理论体系。再次,论文以生态村整体设计的思想理论体系为基础,根据国外生态村发展实践的具体形式,提出生态村整体设计的实践策略体系。生态村发展分别以“生态和谐”、“民主共享”、“精神凝聚”作为在生态层面、社会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实践策略,积极开展有效利用当地资源,公众参与社区管理,强化精神凝聚力的社区实践,为可持续社区在当代社会的整体性发展做出积极的示范。最后,论文以选取笔者实地调研的德国ZEGG生态村和主要参与的贵阳石板镇镇山生态村项目作为国外和国内主要案例对象,以生态村整体设计框架为基础,展开中外生态村发展比较分析,尝试提出我国在国际生态村运动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的生态村发展对策。

卢圣[8](2010)在《居住区园林可持续设计研究》文中认为人类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威胁,为追求人、社会、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已然成为当今人类对未来发展模式的共识,城市居住区园林建设是实现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重要的一隅。该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研究居住区园林设计方法,提出将“园林可持续设计”的概念作为居住区园林设计的方法。在重新审视国内外近现代城市居住区从单纯的居住区设计到社区设计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从纵向理解人类居住区发展趋向,同时从横向的角度分析现有的居住区的设计问题。对居住区园林可持续设计的理念和方法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和总结,并提出居住区可持续设计的评价框架体系及评价内容。目的在于结合中国当前居住区建设和开发的实际,探讨适合中国国情的居住区可持续发展道路。论文围绕居住区园林可持续设计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和观点如下:(1)园林可持续设计方法是风景园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法。基于风景园林的使命,必须顺应历史潮流及环境变化趋势,寻找更为合理的设计方法,而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内核的园林可持续设计方法,契合了这种变化。作者认为园林可持续设计的形成是园林设计方法的范式进步。(2)通过回溯近现代国内外的城市规划发展及居住区园林的嬗变,该文认为无论是乌托邦式的理想主义规划还是当代理性的城市规划,人们都是在沿着城市、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努力,其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如物质规划为主、精英式规划、居住区与城市关系分离等,归根到底是由于社会、经济、自然环境的失衡和人本中心主义的思想观念的问题。正因为规划设计的理念和方法受认识的深度和社会发展水平影响,所以城市和居住区可持续发展需要科学发展观做指导,并依赖于可持续设计技术。(3)分析了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生成历程,在此基础上提出“园林可持续设计”的定义:“综合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人文科学知识,统筹平衡环境、经济、社会三个维度的因素,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合理应用景观材料、保护和构建代际自然生态系统平衡、尊重自然遗产和传统文化并重视设计管理的一种园林设计的方法。”并就园林可持续设计方法做了探索和总结,即:①融入生态关怀的整体性关注;②尊重自然;③尊重地域文化;④人性化设计;⑤以可持续性技术为支撑。⑥公众参与设计;⑦节约化设计。(4)针对现代城市发展状况,就居住区园林设计从可持续设计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提出居住区园林可持续设计的主要方法和主要原则:主要方法如下:①结合自然环境的设计方式;②注重居住区园林中的交流空间的创造;③应用可持续性技术方式营建节约型园林;④注重居住文化精神的传承;⑤注重创造心理愉悦的环境设计。主要原则:①全过程原则;②最低能耗原则;③自然-社会-经济均衡可持续原则;④技术可持续性原则;⑤管理可持续性原则;⑥公众参与性原则。(5)在研究对比相关评价方法后,该文建立了可持续园林可持续性评价框架体系。在分析建筑及相关居住区评价的基础上,提出可持续园林可持续评价指标的四大类分类方法,即: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促进评价、人工环境质量的评价、文化传承性评价、经济性评价。同时对相关指标进行了初步的设定。作者认为,在人类改变自然环境的过程中,可持续设计的方法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在人工与自然环境中寻找和平共处之路。在园林可持续设计思想下,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园林,为人居环境作出贡献是风景园林专业应当有的历史眼光和责任。

高华丽[9](2008)在《丹麦建筑地域性研究》文中提出丹麦建筑在全球国际化、一体化的背景下,立足于本国实际,坚持地方传统,注重建筑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创造出了富于地方特色与时代气息的地域性建筑和城市风貌,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本论文紧扣地域性主题,多方位进行论述,以时间为主脉络,从历史的角度探求各个时期丹麦建筑地域性的影响因素、设计手法及特征,并寻求对我国发展地域性建筑的有益启示。全文分为六个章节,约8万余字,图片约200幅。首先介绍丹麦建筑的背景与传统,并对其建筑传统中的地域性特征与手法进行分析,然后进入正文部分。第三章论述19世纪末至20世纪70年代之间丹麦建筑,包括世纪之交的民族浪漫主义和北欧新古典主义,20世纪30-70年代之间的丹麦现代主义,通过建筑师的优秀作品表现丹麦现代主义建筑的特征。第四章结合具有代表性与普遍性的建筑实例,论述20世纪70年代之后丹麦建筑体现的地域性特征,与其它北欧国家相比,丹麦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设计走在世界前面。第五章,论述丹麦建筑独特的设计理念与地域性设计手法,对丹麦建筑的地域性特征进行归纳总结。最后,在前述研究的基础上,就如何向其吸取理论与实际方面的经验提出了看法,并企望我国的地域性建筑能尽快地发展成熟起来。

朱霆[10](2007)在《合肥城市近郊农村住宅设计研究》文中指出农村住宅设计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而城市近郊的农村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与城市的发展息息相关。城市的发展和扩张使得近郊农村土地不断减少,当地农民生产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而同时近郊农村依然是农村,具有其他地区农村的相同特征。如何在全国大力开展新农村建设这一特别时期,抓住机遇,为农民设计出一套节能省地并适合当地特色的住宅并加以推广,将是近郊农村未来发展不可忽略的重要步骤。本论文从近郊农村未来发展模式入手,针对当前农村住宅建设所探讨较多的四个话题进行逐一分析,并结合合肥市近郊具体情况得出适合当地的住宅设计思路,再通过对国内外设计实例分析。期望能为城市近郊农村住宅找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二、北欧流行“生态住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欧流行“生态住宅”(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建筑现象学的芬兰当代地域性建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
        1.1.1 建筑现象学研究的背景
        1.1.2 地域性建筑的研究现状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2.基本理论以及关联性研究
    2.1 现象学的基本理论及研究方法
        2.1.1 胡塞尔-“还原事物本身”
        2.1.2 海德格尔-“存在论”
        2.1.3 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
        2.1.4 现象学研究方法
    2.2 建筑现象学理论与研究方法
        2.2.1 建筑现象学理论发展
        2.2.2 模式语言
        2.2.3 原型语言
        2.2.4 场所精神
        2.2.5 知觉研究法
    2.3 建筑现象学在芬兰的发展
        2.3.1 相关理论发展
        2.3.2 实践发展
    2.4 芬兰地域性建筑发展概述
        2.4.1 芬兰自然条件以及社会文化背景
        2.4.2 芬兰地域性建筑创作传统
        2.4.3 芬兰地域性建筑代表建筑师
    2.5 本章小结
3.现象学视角下的芬兰地域性建筑创作特征与表达
    3.1 自然主义与场所精神的融合
        3.1.1 自然主义
        3.1.2 场所精神
    3.2 功能与空间多样性的表达
        3.2.1 功能主义
        3.2.2 空间多样性表达
    3.3 精致化的细部设计与建构
        3.3.1 细部设计
        3.3.2 建构设计
    3.4 丰富的知觉体验
        3.4.1 视觉体验
        3.4.2 触觉体验
        3.4.3 听觉体验
        3.4.4 嗅觉体验
    3.5 可持续的绿色发展观
    3.6 本章小结
4.现象学视角下的芬兰当代地域性建筑设计策略研究
    4.1 地域性建筑的场所营造
        4.1.1 森林几何学
        4.1.2 地域性文化元素的提取
        4.1.3 诗意的场所氛围
        4.1.4 地域性建筑场所营造策略
    4.2 地域性建筑空间的多样性表达
        4.2.1 原型表达
        4.2.2 空间关系
        4.2.3 空间路径
        4.2.4 地域性建筑空间营造策略
    4.3 激发地域性建筑的知觉体验
        4.3.1 材质的差异化处理
        4.3.2 光线的明暗与色彩
        4.3.3 “多重感官的复调”
        4.3.4 地域性建筑知觉体验营造策略
    4.4 地域性建筑的“衍生性”
        4.4.1 文化记忆
        4.4.2 想象-广阔性
        4.4.3 时空性
        4.4.4 地域性建筑“衍生性”营造策略
    4.5 本章小结
5.芬兰当代地域性建筑对我国地域性建筑的启示
    5.1 芬兰地域性建筑对我国地域性建筑创作的反思
    5.2 现象学视角下的我国地域性建筑创作反思
    5.3 本章小结
6.结论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图表目录
致谢

(3)旅游度假型新农村住区生态化发展模式研究 ——以关中地区新农村住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旅游度假型新农村建设是农村地区转型的重要趋势
        1.1.2 生态化发展模式是旅游度假型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趋势
    1.2 本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解释
        1.3.1 住区
        1.3.2 生态住区
        1.3.3 新农村住区
        1.3.4 旅游度假型新农村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
    1.6 论文框架
第二章 生态住区基础理论及相关研究概况
    2.1 生态住区发展历程追溯
        2.1.1 国外生态住区的发展历程
        2.1.2 国内生态住区的发展历程
    2.2 国外生态住区及生态住宅相关理论
        2.2.1 国外生态住区规划设计理论
        2.2.2 国外生态住宅设计理论
        2.2.3 国外生态住区建设现状及实例
        2.2.4 国外生态住区对我国的启示
    2.3 国内生态住区及生态住宅相关理论
        2.3.1 国内生态住区规划设计理论
        2.3.2 国内生态住宅设计理论
        2.3.3 国内生态住区建设现状及实例
    2.4 本章总结
第三章 旅游度假型新农村住区理论现状研究
    3.1 国内新农村住区发展现状及趋势
        3.1.1 国内新农村住区发展现状
        3.1.2 国内新农村住区发展趋势
    3.2 旅游度假型新农村住区特点分析
        3.2.1 旅游度假型新农村住区理念综述
        3.2.2 旅游度假型新农村住区特点
        3.2.3 旅游度假型新农村住区规划设计原则
    3.3 国内旅游度假型新农村住区建设实例
        3.3.1 将军关新村现状概况
        3.3.2 将军关新村住区规划
        3.3.3 将军关新村住宅设计
    3.4 本章总结
第四章 关中地区旅游度假型新农村住区调研分析
    4.1 关中地区新农村住区建设发展概况综述
        4.1.1 关中地区历史文化概述及地理气候条件
        4.1.2 关中地区农村住区发展现状
    4.2 关中地区旅游度假型新农村住区现状调研
        4.2.1 西安市户县东韩村调研
        4.2.2 西安市户县李家岩村调研
        4.2.3 关中地区旅游度假型新农村住区现存问题汇总
    4.3 本章总结
第五章 关中地区旅游度假型新农村住区生态化发展模式及案例研究
    5.1 旅游度假型新农村生态住区规划模式
        5.1.1 住区空间布局的规划模式
        5.1.2 住区功能结构的规划模式
        5.1.3 住区交通系统规划模式
        5.1.4 住区绿化及空间景观规划模式
        5.1.5 住区节能新技术规划模式
    5.2 旅游度假型新农村生态住宅设计模式
        5.2.1 住宅平面布局与空间组合设计模式
        5.2.2 住宅外立面设计与地方材料运用
        5.2.3 住宅设计节约资源生态技术措施
    5.3 秦岭北麓旅游度假型新农村住区生态化发展模式案例
        5.3.1 旅游资源优势
        5.3.2 罗汉洞村生态住区规划
        5.3.3 罗汉洞村生态住宅设计
    5.4 本章总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结论
    6.2 论文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浅谈绿色环保建筑材料在生态住宅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绿色环保建材生态是生态住宅设计的前提
2 绿色环保建材分类
    2.1 基本无毒无害型材料
    2.2 环保涂料
    2.3 纳米材料
3 结语

(5)湖湘地区独立式住宅生态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当下环境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的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选题意义
    1.4 研究方法及框架
    1.5 小结
2 独立式生态住宅的发展及相关理论
    2.1 独立式生态住宅的概念
        2.1.1 生态住宅的定义
        2.1.2 生态住宅的特点
    2.2 国外生态住宅的发展
        2.2.1 返璞归“零”
        2.2.2 “共”与“生”
        2.2.3 “有机理论”之山水文化
    2.3 国内生态住宅的发展
        2.3.1 “天地人和”的居所精神
        2.3.2 山水文化之“有机理论”
        2.3.3 风水与建筑
    2.4 小结
3 湖湘地区独立式生态住宅的设计策略
    3.1 湖湘地区环境特征
        3.1.1 区域特征
        3.1.2 微观气候特征
        3.1.3 人文特征
    3.2 湖湘地区传统民居的生态营造
        3.2.1 湖湘地区传统民居的布局特征
        3.2.2 湖湘地区传统民居建筑构造的特征
        3.2.3 湖湘地区传统民居生态技术及选材
        3.2.4 民居建筑材料利用
    3.3 独立式生态住宅的生态总结
4 工程案例
    4.1 项目设计背景
        4.1.1 设计背景
        4.1.2 气候概述
    4.2 “谭府”设计分析
        4.2.1 “谭府住宅”之山水
        4.2.2 “谭府住宅”之“回”型
        4.2.3 “谭府住宅”住宅之光和气
        4.2.4 “谭府住宅”之材选
5 生态设计应用于独立式住宅的设计展望
    5.1 生态技术的发展运用
    5.2 未来里生态住宅的发展策略分析
    5.3 未来生态住宅的发展趋势
    5.4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哈尔滨市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开发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课题的背景
        1.1.1 可持续发展运动的兴起
        1.1.2 和谐人居理念的提出
        1.1.3 我国住宅产业存在的问题
        1.1.4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发展趋势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评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及其评述
        1.2.2 国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3 研究目的、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第2章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合理开发
    2.1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概念和特点
        2.1.1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概念
        2.1.2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特点
    2.2 前期策划
        2.2.1 建筑选址
        2.2.2 产品定位
        2.2.3 开发理念
    2.3 规划设计
        2.3.1 设计目标
        2.3.2 设计原则
        2.3.3 设计要点
        2.3.4 绿色建筑技术应用
    2.4 绿色施工
        2.4.1 绿色施工原则
        2.4.2 绿色施工措施
        2.4.3 绿色施工管理
    2.5 绿色营销
        2.5.1 设立绿色物业
        2.5.2 制定绿色价格
        2.5.3 推广绿色促销
        2.5.4 提供绿色销售渠道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运营管理
    3.1 运营管理的概述
        3.1.1 管理观念
        3.1.2 管理方式
        3.1.3 技术要点
    3.2 运营管理的相关技术
        3.2.1 节能管理
        3.2.2 节水管理
        3.2.3 绿化管理
        3.2.4 垃圾管理
    3.3 智能化系统
        3.3.1 给排水智能化系统
        3.3.2 能源智能化管理系统
        3.3.3 建筑消防智能化控制系统
        3.3.4 综合安保管理系统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哈尔滨北岸绿茵生态住宅小区开发实例解析
    4.1 项目建设可行性分析
        4.1.1 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4.1.2 房地产市场供求分析
        4.1.3 房地产市场价格分析
        4.1.4 客户购买力分析
    4.2 北岸绿茵生态住宅小区的前期策划
        4.2.1 项目选址
        4.2.2 开发理念
        4.2.3 项目定位
    4.3 北岸绿茵生态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
        4.3.1 小区空间的合理布局
        4.3.2 单体建筑的节能设计
        4.3.3 道路系统的科学规划
        4.3.4 园林景观的生态设计
    4.4 北岸绿茵生态住宅小区的绿色施工
        4.4.1 组织管理
        4.4.2 规划管理
        4.4.3 实施管理
    4.5 北岸绿茵生态住宅小区的运营管理
        4.5.1 绿色物业管理
        4.5.2 智能系统运行
    4.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国外生态村历史演进与整体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选题的背景
        1.2.1 生态危机与对策
        1.2.2 生态村运动概述
        1.2.3 中国生态村发展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生态村研究
        1.3.2 国内生态村研究
        1.3.3 研究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4.1 研究的方法
        1.4.2 研究创新点
    1.5 相关概念辨析
        1.5.1 生态村的概念
        1.5.2 相关概念辨析
        1.5.2.1 社区概念
        1.5.2.2 理念社区与生态村
        1.5.2.3 合作居住社区与生态村
        1.5.2.4 历史演进与整体设计
    1.6 论文结构体系
第二章 生态村历史演进与发展特征
    2.1 生态村的产生背景
        2.1.1 生态伦理的思考:生态村产生的思想基础
        2.1.1.1 西方生态伦理思想演进
        2.1.1.2 深层生态学与盖亚思想
        2.1.1.3 无政府主义与社群主义
        2.1.2 规划思潮的流变:生态村产生的理论基础
        2.1.2.1 田园城市的社会理想
        2.1.2.2 广亩城市与邻里单位
        2.1.2.3 新城市主义理论思潮
        2.1.3 社会运动的促进:生态村产生的实践基础
        2.1.3.1 生态村与新社会运动
        2.1.3.2 绿色环境运动的力量
    2.2 生态村的历史演进
        2.2.1 早期理念社区
        2.2.1.1 宗教与精神性社区:信仰的力量
        2.2.1.2 空想社会主义社区:乌托邦梦想
        2.2.1.3 集体农业合作社区:基布兹农场
        2.2.2 当代社区运动
        2.2.2.1 坎普希尔社区运动
        2.2.2.2 嬉皮士公社与返土归田运动
        2.2.2.3 合作居住社区运动
    2.3 生态村的当代发展
        2.3.1 当代生态村总体发展
        2.3.2 生态村在欧洲的发展
        2.3.2.1 丹麦生态村(φkosamfund)
        2.3.2.2 瑞典生态村(Ekoby)
        2.3.2.3 德国生态村((?)kodorf)
        2.3.3 生态村在美国的发展
        2.3.4 生态村全球联合发展
    2.4 生态村的现状特征
        2.4.1 生态村发展现状
        2.4.2 生态村发展特征
        2.4.3 生态村发展类型
        2.4.4 生态村发展动力
第三章 生态村整体设计的思想理论
    3.1 生态村整体设计的主要思想
        3.1.1 吉尔曼“系统设计”思想
        3.1.2 道森的“综合实践”思想
        3.1.3 杰克逊“要素整合”思想
        3.1.4 其他学者的整体设计思想
        3.1.5 生态村整体设计理论框架
    3.2 永续栽培理论:生态村整体设计的生态性
        3.2.1 永续栽培的基本理论
        3.2.2 永续栽培的设计原则
        3.2.3 永续栽培的设计方法
    3.3 群体行为理论:生态村整体设计社会性
        3.3.1 需求与认知
        3.3.1.1 需求理论
        3.3.1.2 认知理论
        3.3.2 决策与冲突
        3.3.2.1 群体发展与凝聚力
        3.3.2.2 群体组织决策行为
        3.3.2.3 群体组织沟通行为
        3.3.3 行为与环境
        3.3.3.1 行为心理与环境
        3.3.3.2 空间行为理论
        3.3.3.3 交往空间理论
        3.3.3.4 邻里交往与社会网络
    3.4 心理学与宗教:生态村整体设计精神性
        3.4.1 超个人心理学启示
        3.4.1.1 超个人心理学的概念
        3.4.1.2 超个人心理学的特性
        3.4.2 维尔伯的精神整合
        3.4.2.1 整合心理学
        3.4.2.2 四象限模型
        3.4.3 超越宗教的精神性
        3.4.3.1 精神性与宗教分离
        3.4.3.2 斯坦纳的人智学说
第四章 生态村整体设计的实践策略
    4.1 生态村实践策略的系统框架
    4.2 生态和谐:生态村整体设计实践的生态层面
        4.2.1 生态村的生态恢复
        4.2.1.1 生态恢复的基本途径
        4.2.1.2 生态恢复的技术体系
        4.2.1.3 生态村生态恢复实践
        4.2.2 生态村的社区农业
        4.2.2.1 社区支持农业(CSA)
        4.2.2.2 社区景观农业
        4.2.3 生态村的再生能源系统
        4.2.3.1 木屑颗粒能源系统
        4.2.3.2 区域太阳能系统
        4.2.3.3 其他能源系统
        4.2.4 生态村的废水处理系统
        4.2.4.1 生命机器水处理
        4.2.4.2 人工湿地水处理
        4.2.5 生态村的生态建筑系统
        4.2.5.1 地方建筑材料使用
        4.2.5.2 建筑能源系统集成
    4.3 民主共享:生态村整体设计实践的社会层面
        4.3.1 生态村的邻里规划
        4.3.1.1 社区空间规划
        4.3.1.2 社区交通方式
        4.3.2 生态村的社区治理
        4.3.2.1 公众参与营建
        4.3.2.2 社区自主管理
        4.3.2.3 民主共识决策
        4.3.3 生态村的社区经济
        4.3.3.1 社区收益与社区消费
        4.3.3.2 社区企业与地方货币
        4.3.3.3 物品服务交换系统(LETS)
    4.4 精神凝聚:生态村整体设计实践的精神层面
        4.4.1 生态村价值观与信仰
        4.4.2 生态村的精神性空间
        4.4.3 生态村的精神性活动
第五章 生态村整体设计的案例分析与发展前景
    5.1 国外与中国的“生态村”
    5.2 德国勃兰登堡州ZEGG 生态村案例
        5.2.1 ZEGG 生态村的源起和发展
        5.2.2 ZEGG 生态村整体设计框架
        5.2.3 平等共享:ZEGG 生态村整体设计社会维度
        5.2.4 永续栽培:ZEGG 生态村整体设计生态维度
        5.2.5 绿色和平:ZEGG 生态村整体设计精神维度
        5.2.6 ZEGG 生态村的启示
    5.3 中国贵阳镇山新村案例
        5.3.1 镇山新村项目基本概况
        5.3.2 镇山新村整体设计框架
        5.3.3 参与共享:镇山新村整体设计社会维度
        5.3.4 永续栽培:镇山新村整体设计生态维度
        5.3.5 民族信仰:镇山新村整体设计精神维度
    5.4 国内外生态村发展比较
    5.5 中国生态村的发展对策
        5.5.1 中国农村的发展建设
        5.5.1.1 我国农村发展阶段
        5.5.1.2 我国农村发展特点
        5.5.2 国外当代农村建设经验
        5.5.2.1 英国的田园村庄
        5.5.2.2 德国的村庄更新
        5.5.2.3 美国的都市村庄
        5.5.2.4 韩国的新村运动
        5.5.2.5 日本的町村改造
        5.5.3 中国生态村建设的对策
        5.5.3.1 完善社会参与机制
        5.5.3.2 推进民主决策制度
        5.5.3.3 发展多元经济产业
        5.5.3.4 开展生态教育示范
        5.5.3.5 整合生态适宜技术
        5.5.3.6 尊重地域文化传承
附录一 全球生态村网络注册组织(GEN)
附录二 全球生态村网络生态村评估体系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8)居住区园林可持续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课题的提出与选题
        1.1.1 迅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加剧全球生态环境恶化
        1.1.1.1 世界大城市生态环境危机及隐忧
        1.1.1.2 中国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1.1.2 风景园林与时俱进的责任
        1.1.3 居住区园林设计存在的问题
        1.1.3.1 疏忽当代居住小区的社会结构特征
        1.1.3.2 缺失基于城市自然风貌与特色的园林
        1.1.3.3 园林过度设计现象普遍
        1.1.3.4 丧失传统文脉的延续性
        1.1.3.5 家园氛围淡薄
        1.1.3.6 漠视自然物的生态作用
        1.1.4 选题的意义
        1.1.4.1 Landscape Architecture定义中可持续含义的延伸
        1.1.4.2 实践意义
        1.1.4.3 居住区园林的社会学意义
    1.2 题目和相关概念的辨析
        1.2.1 居住区释义
        1.2.1.1 规范中的小区与居住区定义
        1.2.1.2 当代居住区的内涵变化
        1.2.1.3 居住区相关概念
        1.2.2 居住区园林概念
        1.2.2.1 环境
        1.2.2.2 人居环境
        1.2.2.3 城市居住区园林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范围的界定
        1.3.2 研究方法
        1.3.3 论文框架
2 国内外城市居住区发展及启示
    2.1 国外城市规划与居住区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2.1.1 国外居住相关城市理论与城市居住空间
        2.1.1.1 先哲的居住理想与理论探索
        2.1.1.2 城市规划进程中的三座里程碑与居住问题
        2.1.2 国外各个历史时期城市规划对居住区园林的影响
        2.1.2.1 工业革命早期对城市居住布局的探索
        2.1.2.2 朦胧的探索—一战到20世纪60年代规划理论与居住区园林
        2.1.2.3 人性的回归--20世纪60-80年代
        2.1.2.4 生态的理想—20世纪80年代以来主要的理论与实践
        2.1.2.5 新城市主义和精明增长理念与实践对中国的启示
    2.2 国内城市规划模式对居住区环境的影响
        2.2.1 近现代国内居住区理论与居住区园林
        2.2.1.1 1950年代--小区规划理论初步形成及居住区园林
        2.2.1.2 1960--1970年代建设及理论停滞期及居住区园林
        2.2.1.3 1980--1990年代初期准市场经济时期的挣扎及居住区园林
        2.2.1.4 199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居住区快速发展及居住区园林状况
        2.2.1.5 20世纪90年代后居住区规划发展趋势
        2.2.2 与居住区园林相关问题的研究
        2.2.2.1 居住区园林建设受到国际上的重视
        2.2.2.2 居住区园林设计理论和实践上的不足
        2.2.2.3 国内的主要居住环境理论研究
        2.2.2.4 我国在生态住宅方面的探索
        2.2.2.5 中国在居住问题方面的努力
        2.2.2.6 建筑师的零星探索
        2.2.3 政府、机构对可持续发展的推动
    本章小结
3 园林可持续设计概念辨析与建构
    3.1 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思潮形成过程
        3.1.1 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思潮
        3.1.2 认识自然的理论变迁
    3.2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
        3.2.1 可持续发展定义
        3.2.2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容
    3.3 可持续发展的历程
        3.3.1 可持续发展的三个阶段
        3.3.2 可持续发展的里程碑
        3.3.3 可持续发展在中国
        3.3.3.1 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对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3.3.3.2 当代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3.4 可持续发展与园林可持续设计概念
        3.4.1 可持续设计的涵义
        3.4.1.1 可持续设计的涵义
        3.4.1.2 可持续定义的扩展到设计领域
        3.4.1.3 可持续设计源于可持续发展
        3.4.2 从"可持续发展"到"可持续设计"
        3.4.3 园林可持续设计概念建立
        3.4.3.1 园林可持续设计中"可持续"的解释
        3.4.3.2 园林可持续设计的定义探讨
        3.4.3.3 园林可持续思想
        3.4.3.4 园林可持续设计本质内涵及目标
        3.4.3.5 园林可持续设计的理念形态
        3.4.3.6 传统园林设计与园林可持续设计的异同
        3.4.4 园林可持续设计方法
        3.4.4.1 融入生态关怀的整体性关注
        3.4.4.2 将自然作为园林设计主体
        3.4.4.3 尊重地域文化
        3.4.4.4 人性化设计
        3.4.4.5 节约式的设计
        3.4.4.6 注重设计管理
        3.4.4.7 以可持续性技术为支撑
        3.4.4.8 公众参与
        3.4.4.9 园林可持续设计的设计程序
    3.5 园林可持续设计的形成是园林设计方法的范式进步
        3.5.1 从美到实用与美
        3.5.2 从"常规设计"到"生态设计"
        3.5.3 从"生态设计"到园林的可持续设计
        3.5.4 园林可持续设计的科学基础
    3.6 园林可持续设计动力机制
        3.6.1 环境教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3.6.2 人类建立持久性生活方式的意识及行动
        3.6.3 国际社会为改善环境的努力
        3.6.4 国家的推动
        3.6.5 企业的社会责任
        3.6.6 风景园林师的更高追求
        3.6.7 科技进步
        3.6.8 园林可持续设计产生的竞争优势
    本章小结
4 居住区园林可持续设计
    4.1 可持续人居环境--居住区园林可持续设计的目的层次
        4.1.1 宏观层--保护和构建自然生态环境和尊重传统历史和文化
        4.1.2 中观层次--改善区域城市环境
        4.1.3 微观层次--营造健康工作环境
    4.2 探索居住区自然环境合理的利用方式
        4.2.1 中国文化独特居住文化--传统节制观念
        4.2.2 全局的规划观--以园林为中心的规划方法
        4.2.2.1 三位一体式全局整体规划与设计
        4.2.2.2 对自然的理性态度
        4.2.2.3 重视地域性景观
        4.2.2.4 建立生态住区
        4.2.2.5 居住区规划应突破小区单一模式
        4.2.3 总体的系统性原则
        4.2.3.1 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居住区园林概念性规划设计层次
        4.2.3.2 居住区总体布局--园林规划设计层次
        4.2.3.3 居住区建筑与园林设计层次
        4.2.4 居住建筑与居住区园林
        4.2.4.1 建筑规划与环境建设的关系
        4.2.4.2 绿色居住建筑与居住区园林
        4.2.4.3 园林对基地的修复作用
        4.2.5 居住区交通规划与设计
        4.2.5.1 中国城市道路交通规范与城市居住区规范之间的矛盾
        4.2.5.2 居住区路网有机融入城市交通
        4.2.5.3 强化公共交通引导
        4.2.5.4 道路的交通组织--人车分流与人车共存的纠结
        4.2.5.5 静态交通的节约化设计
        4.2.5.6 道路用地与园林绿化
        4.2.5.7 道路设计的经济性
        4.2.6 公众参与居住区规划设计
        4.2.6.1 公众参与的意义
        4.2.6.2 公众参与规划设计的方法和技术
        4.2.6.3 成熟的城市规划公众参与制度的特点
        4.2.6.4 持续的市民参与和社区教育
        4.2.7 空间与意境的营造--以小见大手法在居住区园林的应用
        4.2.7.1 空间的多层次
        4.2.7.2 游路的延长
        4.2.7.3 巧于因借的视域扩展
        4.2.7.4 意境营造
    4.3 注重人与人的关系--室外居民交流空间的设计
        4.3.1 公共空间中的户外活动与空间关系
        4.3.1.1 户外活动空间设计
        4.3.1.2 居住区园林绿地空间划分与形成
        4.3.1.3 良好交往空间的形成
        4.3.2 居住区外部空间的设计
        4.3.2.1 居住区外部空间的设计
        4.3.2.2 建立儿童友好型空间
        4.3.2.3 适应于老年人活动的空间
        4.3.2.4 利用小空间
        4.3.2.5 可达性
        4.3.2.6 居住区安全性
        4.3.3 公共绿化空间要提供大量人活动的场地
        4.3.4 人性化设计
        4.3.4.1 空间处理
        4.3.4.2 无障碍设计
        4.3.5 控制活动空间的均好性及舒适感需要
        4.3.6 采用步行交通促进交流
        4.3.7 注重居住区园林特色形成
    4.4 应用可持续性技术的节约型居住区园林
        4.4.1 使用可持续性技术的前因
        4.4.2 物质能源利用--改变综合用能方式的设计
        4.4.2.1 综合用能方式的改变
        4.4.2.2 水处理及利用
        4.4.2.3 太阳光的利用
        4.4.2.4 通风
        4.4.2.5 照明
        4.4.2.6 废旧物的再利用价值
        4.4.3 立体形式绿化
        4.4.4 植物的利用
        4.4.4.1 提倡应用乡土植物
        4.4.4.2 几种有关植物种植现象的讨论
        4.4.4.3 绿化植物的选择
        4.4.4.4 园艺疗法--视觉、嗅觉与听觉景观的综合应用
        4.4.4.5 绿色街道
        4.4.5 建筑材料的应用策略
        4.4.5.1 使用可再循环的材料
        4.4.5.2 材料的再利用
        4.4.5.3 材料的再生利用
        4.4.5.4 节约使用建材
        4.4.6 保护土壤生物能
        4.4.6.1 确立善待土地的观念,遵守土地伦理
        4.4.6.2 棕地的再利用
        4.4.6.3 减少铺装量
        4.4.6.4 减少土地污染
        4.4.6.5 地下空间有节制的利用
        4.4.7 再设计
        4.4.7.1 "再设计"的概念
        4.4.7.2 减少对其他系统的干扰
        4.4.7.3 再设计与其它设计方法
        4.4.7.4 适宜技术
        4.4.8 低技术的应用与高技术的应用
    4.5 居住文化精神的传承
        4.5.1 文化传统传承、地域传统的保护
        4.5.1.1 价值观的变异及反思
        4.5.1.2 传统地域观中的可持续设计
        4.5.2 居住区景观意象的延续
        4.5.2.1 创造有传统意蕴的文化
        4.5.2.2 传承方式
        4.5.2.3 住宅回归源于精神回归中式风格
        4.5.2.4 反对"西风"和"欧风"
        4.5.3 居住回归城市肌理
        4.5.3.1 城市化与居住环境肌理的变化
        4.5.3.2 居住与城市肌理
        4.5.3.3 居住区园林回归城市公共空间
        4.5.3.4 商品房开发对居住肌理的影响
        4.5.4 交往空间的设计--重构邻里关系
        4.5.5 对传统设计观念的冲击
    4.6 时间与记忆--持续的居住区景物特色之愉悦
        4.6.1 色彩愉悦
        4.6.2 形态和尺度的给人愉悦感受
        4.6.3 轻松的空间感受
        4.6.4 体验自然景观的美
        4.6.5 体验城市形象与田园生活
    4.7 居住区环境园林可持续设计原则
        4.7.1 全过程原则
        4.7.2 最低能耗原则
        4.7.3 环境-社会-经济匀衡可持续原则
        4.7.3.1 社会文化可持续性
        4.7.3.2 经济可持续性
        4.7.3.3 生态环境可持续性
        4.7.4 技术可持续性原则
        4.7.5 管理可持续性原则
        4.7.6 公众参与性原则
    4.8 居住区园林可持续设计的导控机制
        4.8.1.1 市场经济导向
        4.8.1.2 国家政策引导
        4.8.1.3 法律规范约束
        4.8.1.4 生态关怀的融入
        4.8.1.5 规划制度建设
    4.9 居住区园林可持续设计的目的讨论
    本章小结
5 居住区园林可持续设计的综合评价体系
    5.1 可持续评价方法对比及启示
        5.1.1 建筑环境性能评价系统的综合评价方法及启示
        5.1.1.1 相关建筑环境性能评价系统及比较
        5.1.1.2 建筑环境性能评价系统的问题及启示
        5.1.2 绿色住区综合评价方法的启示
        5.1.3 中国生态住区技术评估的启示
    5.2 融合全寿命周期评价法确定景观评价指标
        5.2.1 全寿命周期评价法的借鉴
        5.2.2 居住区园林的可持续设计评价指标分类
        5.2.2.1 居住区园林的环境性能的主要内容
        5.2.2.2 园林带来的感观性能
    5.3 居住区园林可持续设计综合评价体系
        5.3.1 居住区园林可持续设计综合评价的基本概念
        5.3.1.1 综合评价的基本概念
        5.3.1.2 居住区园林可持续设计综合评价
        5.3.2 评价目的
        5.3.3 评价体系构建
        5.3.3.1 评价体系构建基本思路
        5.3.3.2 居住区园林可持续设计评价要素、主体和体系
        5.3.3.3 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5.3.3.4 指标选择的依据
        5.3.3.5 具体指标的确定
        5.3.3.6 评价体系的结构框架
        5.3.4 居住区园林的可持续设计评价基础
        5.3.4.1 环境可持续性--生态保持与发展问题
        5.3.4.2 社会可持续性--舒适、安全、交流、健康
        5.3.4.3 经济可持续性—成本和管理、便利
        5.3.4.4 可持续性价值的博弈
    本章小结
6 居住区园林可持续设计评价指标
    6.1 居住区自然生态环境可持续性评价内容
        6.1.1 自然生态环境可持续性及其评价的基本概念
        6.1.2 园林设施能源使用
        6.1.2.1 自然通风及空气质量
        6.1.2.2 日照与环境
        6.1.2.3 绿色能源的使用
        6.1.3 土地开发利用评价
        6.1.3.1 非耕地使用情况及发展余地
        6.1.3.2 选址与规划
        6.1.3.3 园林建筑体量与形式
        6.1.3.4 铺装面积比例及绿地率
        6.1.4 资源使用
        6.1.4.1 就地取材
        6.1.4.2 4R建材及长寿命耐用建材使用
        6.1.4.3 水土保持
        6.1.4.4 水资源开发及循环使用
        6.1.4.5 低碳材料的使用
        6.1.4.6 废旧物利用
        6.1.4.7 可再生能源利用
        6.1.5 防止污染评价
        6.1.5.1 三废处理
        6.1.5.2 环境噪声处理
        6.1.5.3 无污染施工技术
        6.1.5.4 绿色建材
        6.1.5.5 生态环境保护监管
    6.2 居住区人工环境可持续性评价
        6.2.1 人工环境可持续性评价的基本概念
        6.2.2 规划层次的评价
        6.2.3 植被与绿化评价
        6.2.4 园林空间设置
        6.2.5 建筑布局评价
        6.2.6 空间的感受评价
        6.2.7 园林基础设施完善度评价
        6.2.8 灾害防御评价
        6.2.9 居住区交通评价
        6.2.10 小气候评价
        6.2.11 舒适性评价
        6.2.12 美景度评价
    6.3 居住区社会性可持续性评价
        6.3.1 文化传承性的地域性评价的基本概念
        6.3.2 继承历史
        6.3.2.1 与乡土的有机结合
        6.3.2.2 地域历史景观的保护与继承
        6.3.2.3 保留居民对原有地域的认知性
        6.3.3 融入地域
        6.3.3.1 与城(村)镇轮廓线及街道尺度和谐一致
        6.3.3.2 城市肌理的保存
        6.3.3.3 居民参与
        6.3.3.4 建筑面向城(村)镇充分开敞
        6.3.4 居民交流程度评价
    6.4 居住区经济性可持续性评价
        6.4.1 经济性可持续评价的基本概念
        6.4.2 全寿命费用
        6.4.2.1 决策设计成本
        6.4.2.2 施工建造成本
        6.4.2.3 园林生命期运行、维护费用
        6.4.2.4 回收拆除费用
        6.4.3 环境保护投入产出
        6.4.3.1 环境保护的投入
        6.4.3.2 环境保护的产出
    本章小结
7 与居住区园林可持续设计相关的实例
    7.1 BedZED零排放居住区
        7.1.1 充分利用阳光和导热材料采暖
        7.1.2 妥善利用水资源
        7.1.3 先进的通风系统
        7.1.4 利用废木头发电并制造热水
        7.1.5 绿色交通
        7.1.6 无碳生活设计
    7.2 日本东京世田谷区深泽环境共生住宅区
        7.2.1 保护环境资源
        7.2.2 建筑融入环境
        7.2.3 环境健康、舒适性的方法
    7.3 德国居住区可持续设计三原则的应用
        7.3.1 居住区生态性是设计的基础
        7.3.2 高效经济性
        7.3.3 丰富的社会性
    7.4 伦敦绿地系统与英国社区规划
        7.4.1 大面积的绿地系统形成绿色网络
        7.4.2 特色绿地空间分类管理
        7.4.3 规划改善城市环境
        7.4.4 英国社区规划
    7.5 常州北港生态小区的生态策略
        7.5.1 规划阶段所采用的生态策略
        7.5.1.1 保护场地中原生态的水体和植被
        7.5.1.2 小区绿化系统的生态效益最大化
        7.5.1.3 利用生物净化技术处理污水和雨水
        7.5.1.4 通过建筑布局和场地的植物配置,优化场地风环境
        7.5.1.5 为利用浅层地热能创造场地条件
        7.5.2 主要的生态技术
        7.5.2.1 能源系统
        7.5.2.2 水系统
        7.5.2.3 绿化系统
        7.5.2.4 材料系统
        7.5.2.5 垃圾处理有机垃圾生化处理
        7.5.2.6 方案阶段的自评估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在学期间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9)丹麦建筑地域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题出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课题研究的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丹麦建筑背景及其传统
    2.1 丹麦的自然条件与社会文化背景
        2.1.1 自然地理风貌
        2.1.2 人文与社会环境
        2.1.3 对建筑的影响
    2.2 19世纪末叶以前丹麦建筑传统
        2.2.1 原始时代的建筑(公元10世纪之前)
        2.2.2 中世纪时期的建筑(公元10世纪至15世纪)
        2.2.3 16世纪至18世纪中叶的建筑
        2.2.4 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期的建筑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19世纪末至20世纪70年代丹麦建筑的地域性
    3.1 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建筑的地域性
        3.1.1 民族浪漫主义建筑
        3.1.2 新古典主义建筑
    3.2 丹麦早期现代主义建筑的地域性
        3.2.1 早期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及特征
        3.2.2 重要建筑师及建筑作品
    3.3 二战后成熟期的现代主义建筑的地域性
        3.3.1 二战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及特征
        3.3.2 主要建筑师与作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20世纪80年代后丹麦建筑的地域性
    4.1 80年代后丹麦建筑的发展及特征
        4.1.1 1980年代至1990年代的建筑
        4.1.2 1990年代至今的建筑
    4.2 主要建筑师(事务所)及作品
        4.2.1 主要建筑师(事务所)
        4.2.2 主要建筑作品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丹麦建筑地域性特征分析
    5.1 建筑理念
        5.1.1 平等观念、以人为本
        5.1.2 尊重环境、亲近自然
        5.1.3 尊重传统、文化自觉
        5.1.4 简洁精致、注重功能
        5.1.5 钟爱“绿色”、崇尚环保
    5.2 对丹麦地域性建筑实践最具影响的建筑师
        5.2.1 凯·菲斯克
        5.2.2 阿恩·雅各布森
    5.3 设计手法
        5.3.1 几何形式的运用
        5.3.2 地方材料的运用
        5.3.3 注重比例、细部的处理
        5.3.4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设计
        5.3.5 其它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丹麦建筑的地域性特征
    6.2 丹麦地域性建筑对我国建筑创作实践的启示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致谢
附录 硕士研究生阶段研究成果

(10)合肥城市近郊农村住宅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序言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和分析
        1.3.1 综述
        1.3.2 分析
    1.4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和框架
        1.4.1 研究的方法
        1.4.2 论文的结构框架
    1.5 相关概念的探讨
        城市郊区的定义
第二章 新农村住宅的建设思路
    2.1 国内外新农村住宅建设发展现状
        2.1.1 国外新农村住宅的发展
        2.1.2 国内新农村住宅发展现状
    2.2 城郊农村住宅发展的新思路
        2.2.1 传统村落与当代聚落
        2.2.2 城郊农村的新型发展模式
第三章 合肥市近郊农村住房概况
    3.1 合肥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3.1.1 地貌概况
        3.1.2 气候条件
        3.1.3 生物资源
    3.2 合肥近郊农村实地调研报告
        3.2.1 具体调查情况
        3.2.2 调查结果分析
    3.3 合肥近郊农村住房目前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合肥市近郊农村住宅的发展模式
    4.1 旧村改造与新农村住宅建设
        4.1.1 旧村改造的基本方式
        4.1.2 旧村改造中的规划和设计
    4.2 探讨“TOWN HOUSE”模式在当前农村的可行性
        4.2.1 TOWN HOUSE的概念和起源
        4.2.2 中国的TOWN HOUSE
        4.2.3 TOWN HOUSE在近郊农村推行的可行性
    4.3 探讨钢结构技术应用于农村住宅的可行性
        4.3.1 钢结构的特点
        4.3.2 钢结构技术应用于农村住宅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4.3.3 钢结构技术应用于农村住宅建筑设计的操作性分析
        4.3.4 结语
    4.4 探讨农村低耗能生态住宅的设计可行性
        4.4.1 生态住宅的概念和特征
        4.4.2 国内外生态住宅发展现状
        4.4.3 在农村发展低能耗生态住宅的可行性
        4.4.4 合肥近郊农村生态住宅适宜性技术研究
第五章 合肥市近郊农村住宅的设计思路
    5.1 设计思路
    5.2 相关设计实例介绍及分析
        5.2.1 国外城市郊区生态住宅实例分析
        5.2.2 国内城市郊区生态住宅实例分析
第六章 结语与展望
引用作品
图表目录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二 设计作品

四、北欧流行“生态住宅”(论文参考文献)

  • [1]自然的栖居 ——现代居室的生态影像营造与设计研究[D]. 欧阳欣畅. 东南大学, 2020
  • [2]基于建筑现象学的芬兰当代地域性建筑研究[D]. 王春晓.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3]旅游度假型新农村住区生态化发展模式研究 ——以关中地区新农村住区为例[D]. 吴昊. 长安大学, 2014(03)
  • [4]浅谈绿色环保建筑材料在生态住宅中的应用[J]. 钟姣,欧阳旭霞. 科技风, 2013(19)
  • [5]湖湘地区独立式住宅生态设计研究[D]. 李琴. 湖南师范大学, 2013(S1)
  • [6]哈尔滨市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开发管理研究[D]. 耿庆锋.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2(05)
  • [7]国外生态村历史演进与整体设计研究[D]. 张蔚. 天津大学, 2011(05)
  • [8]居住区园林可持续设计研究[D]. 卢圣. 北京林业大学, 2010(09)
  • [9]丹麦建筑地域性研究[D]. 高华丽.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8(09)
  • [10]合肥城市近郊农村住宅设计研究[D]. 朱霆. 合肥工业大学, 2007(04)

标签:;  ;  ;  ;  ;  

北欧流行的“生态住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