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戏剧探索成因研究与阐释

新时代戏剧探索成因研究与阐释

一、新时期探索戏剧成因考释(论文文献综述)

辛欣[1](2021)在《1644-1949《楚辞·九歌》研究》文中认为自汉代以来,历代诸家对于《楚辞·九歌》的研究从未止歇,无论是从义理、词章,还是考据,亦或文化思想方面,都做了相当多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通观来看,这些研究或是裹挟于《楚辞》学史之下不够深入或深讨细节于《九歌》的具体篇章而不够宏观,或仅仅呈现于某一个作家的《九歌》研究中较为局限,因此,针对《九歌》研究这一命题始终未形成一个单独的学术体系,更未能从宏观、微观、纵横性对比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本文以时间为线索,沿着学术思潮发展的走向,以1644年即清代以来《楚辞·九歌》研究为核心,分成上、下两编,上编为清代古典学术总结期的《楚辞·九歌》研究;下编为古典向现代学术转型期的《楚辞·九歌》研究,具体则以清代前期、清代中期、清代晚期、清末民初以及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的《九歌》研究几个方面进行探寻,对清以来三百年的《楚辞·九歌》研究进行梳理与评述,以期揭示出不同时段研究之特征、变化,发现其内在规律。本论文除绪论外包括五章内容。其各章内容如下:绪论部分介绍了清代以来《楚辞·九歌》研究的缘起与探究意义,并回顾综述了近40年学术界关于清初、清中期、清末的《九歌》研究现状,针对其不足提出了展望,最后阐述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路线、重难点以及创新点。第一章清代前期的《楚辞·九歌》研究。主要分为明末清初与康雍时期两个时间节点进行探讨。明末清初的遗民诸老如钱澄之、王夫之等人将故国之思寄托于论注《楚辞·九歌》之中,抒发对故国的眷恋,且面对理学的空疏弊象,以考经证史之法,以经世致用为宗旨治学研屈。康雍时期,统治阶级对知识分子的态度有所转变,忠孝节义之观念与程朱理学的教义依然处于思想的正统地位,一些理学名臣如李光地、林云铭等人,通过涉足楚辞研究,意欲以注骚来宣达性理、提倡儒学,发挥了性理道德和自我意识的观念。清代前期的《楚辞·九歌》的研究与其所处的社会背景息息相关,在楚辞学术史上呈现出具有清初时代印记的鲜明特点。第二章清代中期的《楚辞·九歌》研究。主要以乾嘉考据学派研究为主,同时兼有文脉一派。乾嘉两朝,研屈学者如蒋骥、戴震、胡文英、王念孙父子等人凭借考据学训诂、考证的方法,以谦逊质朴、谨严务实的治学态度融汇于楚辞学研究中,其中不乏大家之作。乾嘉朴学的繁荣也促进了《楚辞·九歌》研究新发展,在整个楚辞学史上呈现鼎盛之态。此时期也出现了主张文脉一脉的学者,如屈复、刘梦鹏、陈本礼,他们在研究中更加专注于文本自身的探究,从《楚辞》的章法入手,对文章的脉络进行梳理,从而避免了文气的割裂,能够更好地阐释篇旨文义。清代中期的楚辞研究善于运用乾嘉考据学理论和章句文脉之论进行治骚,对楚辞学发展进一步演绎,呈现出与清代前期完全迥异的精神风貌,成就楚辞学史上辉煌鼎盛之时。第三章清代晚期的《楚辞·九歌》研究。面对“西学东渐”的影响,仍有一些学者用行动、思想和着述坚守古人之成规,希望用自己的力量守住中国古典传统的血脉和精义。在对《楚辞·九歌》的注疏中,刘熙载用《艺概》传播了中国传统的文艺学理论、俞樾以《俞楼杂纂》承接并阐扬了乾嘉考据学、王闿运的《楚辞释》则秉持今文经学的公羊学主张。三人作为古典的士大夫,通过对楚辞学的探究使旧调重新演绎,共同奏响出传统楚辞学的嫋嫋余音,与近代中后期的求新、求变的学术思潮遥相呼应,使传统楚辞学继续前行,在中国楚辞史上留下光辉的一笔。第四章清末民初的《楚辞·九歌》研究。此时的楚辞学生发了巨大的历史性新变。随着“西学东渐”思想的不断传播,近代西方的地理学、政治学、哲学、戏剧理论、文艺理论等学术理论、学术主张被逐渐纳入到我国的学术浪潮中。支持新学的一派代表如马其昶、刘师培、王国维、梁启超等学者用新的文学理论和开阔的思维方式,拓展出前所未有的治骚视野,使楚辞学研究在近代后期至现代学术的背景下呈现出与时俱进、辉光日新的繁荣景象,更使《楚辞·九歌》在此时期展现出中西交融、新意迭起的全方位的新变特征,在中国楚辞史中大放异彩,奏鸣出时代焕化的嘹亮凯歌,并且承前而启后,为“五四”以后的现代化楚辞学发展创造条件,开辟新境,是中国楚辞史上极具冲击力的关键一环。第五章“五四”以后的《楚辞·九歌》研究。此时期,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迅速,学术思想在延续着近代“西学东渐”思潮的基础上加入了民主科学等进步理论。《楚辞·九歌》的研究在上一阶段基础上继续开拓,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更加丰硕的多元化局面。在闻一多、郭沫若、刘永济、游国恩等人的努力下,它既有完全继承传统乾嘉考据学风的研究内容,又有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更有充分吸收西学思想的《九歌》研究着作的出现。因此,此时期的楚辞学发展可谓是对近代楚辞学研究之余续与拓展。

杜雨桐[2](2020)在《《铁旗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铁旗阵》为清宫所制之连台本戏。本文以文献学方法为基础,结合传世剧本和档册记载,对其相关情况进行研究,全文分为五章。第一章,通过对学术界截至目前关于清宫承应戏研究状况的回顾,找准确定本文的研究对象——清宫连台本戏《铁旗阵》。进而从清宫戏曲史料的发现与整理、清宫连台剧目的关注与着录、清宫连台本戏的探究及开掘等三方面,在清宫戏整体研究的大环境中聚焦至《铁旗阵》研究本身,用更为宏观的历史视角、更为多元的立体洞见、更为贴近内廷演剧实际把握其在清宫中的搬演情况。第二章,从创作背景、编制时间、剧本体制、题名意旨等四个方面,基本廓清《铁旗阵》相关外围问题。在历代宫廷演剧不断由礼乐传统向个人娱乐递变发展的背景下,此种趋势在清宫臻至巅峰。为满足娱乐观赏需要,清宫编制了包括《铁旗阵》在内的大量连台本戏。《铁旗阵》的编制也蕴含着宣传伦理道德的宗旨在其中。第三章,从存世剧本和剧本改编两个方面,对《铁旗阵》剧本的相关情况进行系统梳理。首先,对目前所能看到的《铁旗阵》之六部总本、两部曲谱、一部串关、五部题纲、十部串头(排场)、一部角本等六种不同类型演剧用本,进行全面详细梳理,考证其大体使用年底。其次,对昆弋本《铁旗阵》和乱弹本《铁旗阵》之异同,特别是二者在所唱曲目和剧中人员数量方面的差别进行比较。第四章,从演出记录、舞台调度、动作程式等三个方面,对《铁旗阵》的演出情况进行梳理。在纠正《清升平署存档事例漫抄》《清升平署志略》关于《铁旗阵》演出情况载录的错讹基础上,根据清宫升平署档案中所载,结合前文关于存世剧本的考证,对《铁旗阵》在清宫中的文献记载进行补充。目前,见有确切记载的《铁旗阵》演出共有六次,其中道光朝四次、咸丰朝一次、光绪朝一次。第五章,《铁旗阵》和《昭代箫韶》同为清宫连台本大戏,亦皆敷衍杨家将之故事,且二者之间有着非比寻常的关系,这在清宫连台本戏中可谓独树一帜。国图本《铁旗阵》被一分为二,成为目前通常所见之《铁旗阵》和《昭代箫韶》。对比其与《昭代箫韶》之相关出目,可见《昭代箫韶》经过调整关目、修改曲目、润色宾白、变换人物、添加穿戴等五方面的修改。

宋哲琦[3](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提出《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吴筱婕[4](2020)在《多向度的探索 ——新时期以来“冰心传”写作现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时期以来,随着传记文学和冰心研究的发展,“冰心传”的写作和出版也日渐活跃,但与之相比,学术界对“冰心传”的研究却还处在较为零散和冷清的状态。因此,有必要以新时期以来的“冰心传”为研究对象,采用分析比较、社会历史研究和传记文学研究等方法,系统地研究新时期以来“冰心传”的写作现状,并探析该现状复杂而多重的形成原因。“冰心传”写作现状在总体上呈现为多向度的探索,即多层次的思想内容和多样化的艺术风貌。在传记多层次的思想内容上,“冰心传”呈现了多面立体、多重身份而富有生命流动感的传主形象,展现二十世纪的宏大历史背景时,还联结了冰心的个人历史及其周围人物群像,并通过传记文本与冰心文学作品的互文性对照,分析评价了冰心的文学创作。在传记多样化的艺术风貌上,“冰心传”多变的叙述策略和结构创新,贴合传主气质的传记语言与环境描写,深入传主内心的心理细节与解释想象,都使得传记的艺术个性更为多元而丰富。而在探析“冰心传”写作现状的多重成因方面,从总体上看,新时期以来的时代环境和传记文学的发展,为“冰心传”的写作提供了外部的创作环境和文学氛围。更为具体地来看,中国史传文学传统和西方传记理论从内部的文学发展维度上影响了“冰心传”的写作,而传记家们各自的主体意识和个性学养则在内部的个人主观立场维度上影响了“冰心传”的写作。这些复杂而多重的因素,都在各个维度上不同程度地催生了“冰心传”的写作现状。这种多向度的探索,不仅丰富了新时期以来“冰心传”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貌,综合地拓宽了冰心研究的视野,还为中国现当代作家传记的写作提供了经验。

袁耀辉[5](2019)在《《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文中认为《通俗常言疏证》是近代一部收集资料丰富的民俗语言珍惜文献,按内容分为四十卷,包括重复记录共计5978条,具有重要的语言学研究价值。目前,以《通俗常言疏证》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并不多见,缺乏具体细致的描写和研究。基于此,本文主要从词汇学和民俗语言学的视角对该书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通俗常言疏证》主要通过列书证的方式以考证当时的“通俗常言”,为我们进行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格言等熟语以及俗语词研究留下了珍稀的文本。书中还辑录了在我们今天看来熟语性程度不强的结构成分。论文在行文中采用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分类的方法以及列疏证的研究方法,力图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通俗常言”进行直观具体地解读。民俗语言学的基本理论是指导论文研究的基本理论,同时参考词汇学、民俗学、词典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论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现状、选题缘起、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等进行了介绍。正文部分共计七章。第二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进行概述。第一节主要对该书作者孙锦标生平及学术成就进行介绍。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编纂体例进行介绍。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训释方式进行介绍。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进行分析。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进行阐述。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的关系进行阐述。第三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概貌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从来源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二节主要从内容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三节主要从音节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四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词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俗语词的概念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词义类聚进行分析。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构词法进行分析。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进行考释。第五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熟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成语进行研究。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谚语进行研究。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惯用语进行研究。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进行研究。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歇后语进行研究。第七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格言进行研究。第六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的结构类型进行分析。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特殊词语的语义进行分析。第七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新词新义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新词进行研究。第二节主要对新义进行研究。第八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价值进行分析。分两节。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语言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文化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九章为结语,主要对论文研究的内容、创新之处、研究的不足以及后续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阐述。

黄明海[6](2019)在《文化异位中的现代性想象 ——新时期以来广东流动作家小说创作考察》文中研究指明文学具有内在的地理学属性,一般作家所处的地理空间并非固定不变。新时期以来,广东作为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吸引大量外省流动人口,粤北粤西粤东等地原住民汇入珠三角,极大改变广东原初的文学地理格局。大批流动作家的创作成果,及其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异位现象,时刻参与广东文学发展进程。在流动性语境中,考察广东小说创作与作家地理流动的关系,从纵向上梳理发展脉络、总结内在规律,从横向上把握流动态势、比照全国文坛,对当下创作与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实践意义。新时期以来,老中青三代流动作家逐渐成为广东文坛主力,主要表现为“外省人来粤”、“乡下人进城”、“城里人返乡”三种流动类型,并呈现以珠三角为中心日益膨胀而边缘萎缩的分布局面。作家流动伴随“文学场”转换,形成“文化异位”的创作心态。以陈国凯、苏炜、田瑛、鲍十、魏微、张欣、黄咏梅、盛可以、王十月等流动作家的小说为例,考察“逸出本土现场的追忆”、“审视新旧题材的冲突”、“面对都市困顿的思索”三种创作走向,可以勾勒出广东小说样态中的现代性想象。这种源于不同地理空间而产生的“文化异位”心理现象,对小说创作既成优势又有局限,具体表现在“母语思维原色”、“乡土精神记忆”、“都市文化建构”等方面。而如何有效处理母语经验的干预,如何在“故乡”概念的象征与悬置的并存状态中寻求突破,如何在城市地理空间、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趋于共性的情况下避免创作同质化危机,都取决于流动作家对其自身及现实世界的“主体精神”的挖掘、应变与叙述。

方慧[7](2019)在《郭晋稀先生《诗经蠡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郭晋稀先生是当代着名的音韵学家,中国古代文学、古代文论研究专家,他以传统小学为基础,又综合运用新时期理论方法对《诗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诗经蠡测》作为郭晋稀先生多年研究《诗经》的成果,是一部功力颇深,新见迭出的着作。本文通过对《诗经蠡测》中的主要创见、研究方法及学术特点进行探讨,研究其方法和成果形成的原因,力图在对该书内容与方法的探究中进一步发掘其学术价值。本文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对郭晋稀先生《诗经》研究缘起、背景和《诗经蠡测》的写作与出版过程进行了梳理和概括。郭晋稀先生对《诗经》的研究是工作使然,同时也是他的志趣所向,除了特殊时期的暂时搁置,他一直坚持对《诗经》的研读和札记的积累,最终促成了《诗经蠡测》的出现。第二部分论述《诗经蠡测》中的主要创见。郭先生对《诗经》的研究既注重基础又主张创新,通过对大量典籍的阅读和思考,他为我们提出了“抢婚说”、“组诗说”、二《南》在《国风》之内,二《南》为厉幽以来之作,二《南》之“周召”指周定公、召穆公,二《南》之“南国”为通名,《大雅》、《商颂》载有商周史诗,“毛诗分章不为定式说”等独特观点,不仅在当时有很大的意义,即使到了现在这些新见依然有着独特的价值,为我们阅读《诗经》提供了更多的参考。第三部分概括《诗经蠡测》中的研究方法。郭先生研究兴趣广泛,在音韵文字训诂、古代文学、古代文论等领域均有深入系统的钻研,因此在《诗经》研究上除了传统小学的使用,他还将出土材料(史学、考据学)、民俗学、文艺学等应用到解《诗》之中。对《诗经蠡测》的研究方法进行总结,将会在今后的《诗经》研究中产生积极的作用。第四部分概括《诗经蠡测》的学术特点。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归纳:(一)“尊重学术,注重传承”。郭先生学养渊深,不仅重视师承,而且善于总结前人成果,注重学术的传承。(二)“整体联系,以诗解诗”。在解《诗》时立足整体,上下联系,解《诗》准确且便捷。(三)“重视规律,揭示通例”。对规律的总结,既说明其对作品的极度熟悉又体现其宏观的观察角度,而且对通例的总结也能促进“以诗解诗”的实践。(四)“注重创新,实事求是”。这是《诗经蠡测》中十分显着的一个特点,无论是各个创见的提出,还是新解诗方法的运用,全书整体上都体现了创新性和科学性。第五部分将论述《诗经蠡测》的学术史意义。首先,《诗经蠡测》是一部具有创新精神的着作。这个除了书中内容观点的创新外,还主要体现在郭晋稀先生对新理论方法的敏感,一方面,他提出“组诗说”,将《诗经》组诗研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另一方面,他将新理论应用得恰如其分,尤其是对《诗经》现实主义的讨论,结合中国文学的实际情况去探讨,而不是照搬国外的理论。其次,《诗经蠡测》是一部过渡时期的作品。一方面,他对传统学问和方法的继承,体现了他传承学术的精神。另一方面,他对现代理论方法的应用,对当时的一些宏观问题的探讨,都是站在当时的时代密切关注学术动态,融新入旧,进行新旧交融、承上启下的学术研究。

王准[8](2019)在《明清云南辞赋与地域文化研究》文中指出明清两代是汉文化和汉文学在云南发展的重要阶段,明清时期的云南辞赋就是汉文学在云南取得新成就的标志之一。学术界有关明清云南辞赋和云南地域文化的研究关注较多也取得了丰硕成果,仍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梳理了明清云南辞赋产生、发展和演变的规律。从整个中国文学和地方文学发展的轨迹来看,云南辞赋渊源于汉、晋,发轫于元代,兴盛于明清,涵盖了包括骚体赋、散体赋、骈赋、律赋在内的多种赋体。明清云南辞赋之所以能够取得突出成就,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和文化因素共同造就了造成明清云南辞赋繁荣。其中,文化因素诸如兴儒学、开科举等对明清云南辞赋的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结合云南地域文化,以史学、文学地理学、民俗学、人类学等学科的视野和方法来研究明清云南辞赋是本文的特色,明清云南辞赋与云南地域文化有着密切联系。在现存众多的明清云南辞赋中,描写历史、地理、物产、宗教、民俗的辞赋比较突出的体现了云南辞赋与云南地方文化的关联,彰显了云南地域文化的多样化特色,也充分体现了云南地域文化中“汉文化滇化”与“滇文化汉化”这种中原文化与云南地域文化双向交流,相互依存的特点。凸显了内地文人和云南本土文人在创作云南题材赋时的不同创作心态。集中体现明清两代云南文人的巧妙构思,是对云南地方价值的体认与再发现,也扩大了整个中国传统文学的创作版图。从整个辞赋发展史来看,明清时期云南辞赋的繁荣也同样是对整个中国古代辞赋表现领域的拓展。云南文人和流寓云南的中原文人以具体的创作有力地推动了赋体文学在明清两代的进一步发展,使得云南辞赋在明清时期的全国赋坛始终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而明清云南辞赋的价值也是多方面的,集中表现为赋史价值,对清代边疆舆地赋的贡献和方志价值。集中体现了赋体文学苞扩宇宙总览人物的包容精神和恢弘气势,发挥了赋体文学的文体优势,在明清文学和云南地方文学领域都有其独特价值。

王亚光[9](2019)在《20世纪以来西方文论汉译中背离现象研究》文中指出西方文论汉译中的“背离现象”指的是在西方文论“中国化”的过程中出现的“言非所是”的状况,背离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情况:总体性背离、逻辑背离和语义背离。背离现象的存在会导致理论认识上的分歧,也会导致实践应用上的失误。在西方文论翻译的过程中,译者要对文学理论的话语形态和文体特点有准确的认识,自觉克服导致背离的原因,最大限度地缩小背离的幅度,减少背离的频度。本文首先分析了文学理论的话语特点,说明了文学理论翻译常用的方法、梳理了关于文学理论文本翻译标准的讨论,进一步分析了文学理论翻译的特点。西方文论是一种理论话语,有明确的观点和清晰的逻辑,但是文学理论文本没有固定的体裁,除了理论阐述以外,诗歌、书信、对话都可能成为文学理论的载体。文学理论翻译不同于文学翻译、科学技术文献翻译。文学是虚构的,以故事讲述和情感共鸣为特征;科学技术文献是纯粹的客观描述;而文学理论兼有文学作品的灵性、抽象性和科技文献的严谨性、逻辑性。因此,作为一种论说话语,文学理论话语兼具人文性和学术性。从不同的角度来看,文学理论传统的翻译方法包括:“格义”“达旨”、“直译”“意译”和“归化”“异化”。在翻译标准方面,理想的译文应该做到语义忠实、思想契合、表达流畅、风格一致。文学理论话语翻译具有学术性、语境化和个性化的特点。其次,具体梳理了背离的类型和原因。西方文论翻译中的背离,主要指语义内涵背离、思想内涵背离、文化内涵背离和表达风格背离。具体表现为原文语义的增删、变异,以及风格的改变等等。此外,复译的理论文本也可能存在背离现象,西方文论作品复译的需要来自于接受语境的时代性变化及接受状况的变化,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时代问题求解。这直接关系到原文要点在翻译中的理解,因此也直接关系到如何翻译。尽管复译相对容易,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理论文本复译能完全避免背离现象。文学理论文本与其他类型文本相比,语义和风格的个性化特点更突出,思想文化内涵更深刻。西方文论翻译中背离现象的产生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客观原因主要指言说语境不同,包括语言符号系统差异,文论语境差异和文化语境差异等等。汉语是象形文字,字就是画,能直接表意;西方语言多为拼音文字,不仅文字构形不同,而且语言逻辑关系也有差异。语言的言说语境包括历史语境、空间语境、文化语境和文论语境;一切观念的产生、转述和接受都离不开一定的环境和条件,当语境改变的时候,观念该如何理解、如何再现就成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从主观方面讲,译者的语言能力、理论水平、工作态度等原因也会导致对理论文本理解不到位或者表达不充分,主体性应对策略要求译者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提高自身素养,提升译文质量。某些情况下,背离是译者遇到无法跨越的语言障碍时,不得已采取的一种权宜策略,这是一种“创造性叛逆”,这种背离也是一种抵达。再次,面对背离现象,提出西方文论翻译中的应对策略。西方文论汉译就是西方文学理论“中国化”的一个过程,这是在一个陌生语境中,为了实用目的进行语言转换、思想再现的过程。意蕴转换需要再现语义内涵、思想内涵、文化内涵和表达风格,译文一方面要和原文意蕴一致,另一方面要和目的语的表达规范相符。译者的主体性就体现为不断克服上述导致“背离”的不利因素,追求“完美翻译”,译者是文学理论翻译的主体,也是解决背离问题的关键。一个合格的西方文论译者应该具备较高水平的语言能力,无论在理解环节还是在表达环节,都不能出现知识性和意旨性的纰漏。理想的文论译者应该是某个领域——比如某个理论流派或者某个理论家的研究专家,能真正弄清楚理论文本中每个词的含义,一个词在不同的理论家那里很可能表达不完全想同的意思,换言之,一个词在每个理论家那里可能具有特别的涵义。只有对一种理论或者一个理论家足够熟悉的译者才能在译入语中找到那个恰当的对应词。许多西方文论术语的内涵都有一个流变的过程,这就为在译入语中找到切近的表达增加了难度。译者对文论语境的熟悉程度会影响其对术语的理解,也会影响其对译文的选择。对于曾经翻译过的术语,特别是约定俗成、广为接受的,要尽可能沿用,这会大大降低翻译的成本和理论交流的成本。专家型译者或者研究型译者是理想的文学理论译者。理想的译者还要懂得翻译技巧和翻译技术。信息技术条件下语料库的建立,特别是翻译辅助技术、人工智能的开发利用等,对于解决理论术语一致性问题非常有帮助。懂技术的译者会大大提高翻译的速度和效度。西方文论是西方文学理论家个人经验的提炼和升华,因此是思想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而西方文论翻译是一种学术性翻译,需要在严谨的科学态度基础上进行学术性研究,才能解开原文的迷津,准确把握作者的意图,用地道的汉语流畅地表达出来,追求没有背离的“完美翻译”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吴国彬[10](2018)在《突破与推进:1980年代以来的延安文艺研究史》文中提出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及其学术发展史上,延安文艺的研究与延安文艺本身的发生和发展同步进行,其所积累的研究成果,本身即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具有不凡的学术史价值和意义。由于延安文艺学术史的整理与发掘研究相当繁复浩阔,很难在有限的篇幅内作深度研究,因此,本文着力于回顾、梳理、整合与提炼自1980年代以来各个不同时段的延安文艺研究及其学术史进程,探察与反思近40年来毛泽东文艺思想及党的文艺政策研究、延安文艺运动及其作家作品研究,以及延安文艺文献史料整理等各个领域研究的学术成果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和发现延安文艺研究在中国现当代学术发展史中的历史经验、价值意义等,这无疑对于推进延安文艺研究乃至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深化,具有较高的学术史价值和当代借鉴意义。引言:综观20世纪延安文艺研究的历史及其现状,纵览1980年代以来延安文艺研究史的研究对象及基本问题,概述论文选题及其学术史研究的理论方法、基本思路与目标。第一章思想与学术:1980年代初延安文艺研究及其理论方法的转变。主要呈示和总览1980年代初“文革”结束后,学术研究如何从以往的“思想战线”向学术研究“拨乱反正”转变。延安文艺研究及其作家作品批评等,不仅开始逐步走出思想及方法的束缚及僵化,而且也在研究立场及方法的转变、文艺史料的整理、作品文本的解读等方面,呈现出新的特点及其历史特征。第二章探索与自觉:“新时期”延安文艺研究理论方法的多元趋势。在“思想解放运动”和“改革开放”的历史大潮中,在多种外国文艺理论及其研究方法涌入、思想理论界开展“人道主义”及“异化”论论争、文艺理论界提出主体性文论以及文学史的“重写”及“20世纪中国文学”概念等学术思想背景下,集中讨论“新时期”延安文艺研究如何在理论方法的借用、研究视角的拓展及学术史角度的反思等方面,所展示出的学术探索面貌和学术研究的自觉等。第三章规范与多元:1990年代延安文艺研究及其学术思潮的演变。通过对1990年代学术界“规范化”及专业化思想的提出,以及对于文献史料的高度重视及其相关图书资料编纂出版等多方面成果的梳理,探讨海外学术思想的影响与不同研究社团流派之于延安文艺研究的特征,并结合“王实味遗案”研究中资料搜集及其历史阐释的个案分析,探寻延安文艺研究在学术规范、视域拓展及其知识积累等方面所呈现的学术演进与时代特征。第四章拓展与深化:新世纪以来延安文艺研究及其理论方法的新走向。梳理新世纪以来延安文艺研究在学术领域及其理论视野、作家及其专题研究等方面发生的新成果与新变化,尤其是诸如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中国化”研究,党的文艺政策理论体系研究,以及延安文艺与中国新文学的关系、陕甘宁文艺与当代中国文艺研究等学术领域的拓展与深化等,探讨延安文艺学术的自觉、新一代学人的拓展、深化及其学术规范意识的确立等。第五章整理与编纂:延安文艺史料的编辑出版及史料考辨与数据库建设。主要对1980年代以来延安文艺文献史料整理与研究,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长足进步,有关延安文艺文献数据库建设等方面的成果进行了梳理及论述。从学术思想及其理论方法、学科意识及其规范化等方面,探讨新世纪以来延安文艺研究在当代中国学术发展史的重要地位等。结语:对1980年代以来延安文艺研究的时代流变、阶段特征、文学史立场以及与历史文化的内在关联等进行综合评述,探寻填补研究空白与拓展研究视域的可能空间与具体途径。

二、新时期探索戏剧成因考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时期探索戏剧成因考释(论文提纲范文)

(1)1644-1949《楚辞·九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s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一、论题研究的缘起
        二、论文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回顾与展望
        一、研究回顾
        (一)清代前期“遗民学者”的《九歌》研究
        (二)清代中期“乾嘉学派”的《九歌》研究
        (三)清末以降“西学东渐”的《九歌》研究
        二、研究展望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四节 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研究创新点
上编 清代古典学术总结期的《楚辞·九歌》研究
    第一章 清代前期的《九歌》研究
        第一节 清初的学术思想与《九歌》
        一、清初的社会文化发展与学术思想变迁
        二、清初的楚辞学发展与《九歌》研究
        第二节 明末清初的经世遗民与《九歌》
        一、钱澄之《九歌》研究
        (一)《屈诂》中《九歌》的注解特征
        (二)《屈诂》中《九歌》的“诗意”特点
        二、王夫之与《九歌》
        (一)《楚辞通释》中《九歌》的评注特征
        (二)《楚辞通释》中《九歌》的楚俗解读
        第三节 康雍时期的学人着述与《九歌》
        一、李光地的《九歌注》研究
        二、林云铭《楚辞灯》中《九歌》评注
        (一)逐句分疏、笺品宜彰
        (二)文脉分明、时文运用
        (三)择善纠缪、情景融合
        三、徐焕龙之《九歌》研究
        (一)勿牢陈说、理精而确
        (二)注重章法与比兴
        小结
    第二章 清代中期的《九歌》研究
        第一节 清代中期的学术思想与《九歌》
        一、清中叶的社会文化演进与乾嘉学术思想
        二、清中叶的楚辞学鼎盛与《九歌》研究
        第二节 乾嘉时期的朴学繁荣与《九歌》
        一、蒋骥《山带阁注楚辞》之《九歌》研究
        (一)《九歌》正文评注特征
        (二)《馀论·九歌》评解
        二、戴震《九歌》研究
        (一)《屈原赋注》之《九歌》注疏
        (二)《屈原赋注》中《九歌》的文学观点
        三、胡文英《屈骚指掌》中《九歌》疏解
        (一)严谨务实、信而有征
        (二)简约谦逊、时文运用
        (三)阐发精义、创见迭起
        四、王念孙父子的《九歌》研究
        (一)《读书杂志》中《九歌》训解
        (二)《毛诗群经楚辞古韵谱》中《九歌》研究
        第三节 乾嘉时期的文脉之论与《九歌》
        一、屈复《楚辞新注》与《九歌》研习
        (一)篇章脉络、悉从文气
        (二)肯定前注、出人意表
        (三)临文不赘、善用寄托
        二、刘梦鹏《九歌》疏解
        (一)独出机杼、不拘格套
        (二)文脉梳理、以意逆志
        三、陈本礼《屈辞精义》中《九歌》研究
        (一)探析章法、阐扬奥义
        (二)探赜诗意、时见慧心
        小结
    第三章 清代晚期的《九歌》研究
        第一节 清代晚期的学术思想与《九歌》
        一、晚清的社会文化变革与传统学术思想保留
        二、晚清的楚辞学旧调与《九歌》研究
        第二节 道咸时期的学术复古与《九歌》
        一、刘熙载《艺概》中《九歌》研究
        (一)“真博必约”的《九歌》研究方法
        (二)“朴至深远”的《九歌》研究内涵
        二、俞樾《俞楼杂纂》的复兴古学与《九歌》考辩
        (一)《读楚辞》中“因文见道”的《九歌》训诂
        (二)《楚辞人名考》中的《九歌》名物解读
        三、王闿运《楚辞释》中《九歌》臆注
        (一)不拘古人、善标新说
        (二)对《九歌》的政治化阐释
        (三)求其比附、以释作意
        小结
下编 古典向现代学术转型期的《楚辞·九歌》研究
    第四章 清末民初的《九歌》研究
        第一节 清末民初的学术思想与《九歌》
        一、清末民初的社会文化衍变与西学思想东渐
        二、清末民初的楚辞学新声与《九歌》研究
        第二节 同光以降的学术巨变与《九歌》研究
        一、马其昶《屈赋微》中《九歌》研究
        (一)“博采众说、折衷去取”的《九歌》评注特征
        (二)“真知其文、发其指趣”的《九歌》内涵阐释
        二、刘师培的新学引入与《九歌》研究
        (一)地理文化视域下《南北文学不同论》中《九歌》探究
        (二)《楚辞考异》中《九歌》异文阐释
        三、王国维的西学接受与《九歌》研究
        (一)南北文化分析与《屈子文学之精神》阐释
        (二)《宋元戏曲考》中《九歌》之戏剧萌芽论
        (三)《人间词话》中《九歌》的词体特征联想
        四、梁启超的近代文艺观与《九歌》研究
        (一)《要籍解题及其读法》中楚辞文献整理与《九歌》涉猎
        (二)《屈原研究》中楚辞文学观念与《九歌》探寻
        (三)地缘理论与屈原思想阐析
        小结
    第五章 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的《九歌》研究
        第一节 近代末至现代的学术思想与《九歌》
        一、五四运动至建国时期的现代化发展与学术思想多元化
        二、五四运动至建国时期的楚辞学开拓与《九歌》研究
        第二节 近现代时期的学术演进与《九歌》研究
        一、闻一多楚辞研究诸作中《九歌》论及
        (一)对《九歌》考据学运用的字词训解
        (二)对《九歌》背景阐释的文化综合阐析
        二、郭沫若的屈原与《九歌》研究
        (一)屈原研究
        (二)《九歌》论译
        三、刘永济的传统治学与《屈赋通笺》中《九歌》研究
        (一)对《九歌》解题、训诂之审定
        (二)对《九歌》属性之剖析与情感体悟
        四、游国恩楚辞学研究中《九歌》论列
        (一)《楚辞》概观
        (二)《九歌》诸论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2)《铁旗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现状
第2章 《铁旗阵》剧本编创
    2.1 创作背景
    2.2 编制时间
    2.3 剧本体制
    2.4 题名意旨
第3章 《铁旗阵》版本叙录
    3.1 存世剧本
    3.2 剧本改编
第4章 《铁旗阵》舞台搬演
    4.1 演出记录
    4.2 舞台调度
    4.3 动作程式
第5章 《铁旗阵》与《昭代箫韶》之比较
    5.1 调整关目
    5.2 修改曲目
    5.3 润色宾白
    5.4 变换人物
    5.5 添加穿戴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3)《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1 期刊论文类
        1.2.2 专着类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1.3.1 研究的方法
        1.3.2 研究的思路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2.1 《装饰》创刊溯源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2.2.1 封面文字
        2.2.2 封面视觉图案
        2.2.3 内页版面设计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3.1 复刊时代背景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3.3.2 “装饰热”的兴起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4.1 走入“全球化”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4.2.1 和谐的整体性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5 总结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作者简介

(4)多向度的探索 ——新时期以来“冰心传”写作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冰心传”的多层次思想内容
    第一节 传主身份定位与冰心形象塑造
    第二节 传记历史意识与人物群像书写
    第三节 冰心文学创作的互文性呈现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冰心传”的多样化艺术风貌
    第一节 叙述策略和结构的“常”与“变”
    第二节 贴合传主气质的传记语言与环境描写
    第三节 深入传主内心的心理细节与解释想象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冰心传”写作现状多重成因探析
    第一节 新时期以来时代环境与传记发展的影响
    第二节 史传文学传统与西方传记理论的影响
    第三节 传记家主体意识与个性学养的影响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5)《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现状
    1.2 选题缘起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相关说明
第二章 《通俗常言疏证》概述
    2.1 孙锦标生平与学术成就
    2.2 《通俗常言疏证》编纂体例
    2.3 《通俗常言疏证》训释方式
    2.4 《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
    2.5 《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
    2.6 《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
    2.7 小结
第三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概貌
    3.1 从来源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3.2 从内容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3.3 从音节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3.4 小结
第四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上)——俗语词
    4.1 俗语词概述
    4.2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义类聚
    4.3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构词法
    4.4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考释
    4.5 小结
第五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中)——熟语
    5.1 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
    5.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研究
    5.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研究
    5.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研究
    5.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研究
    5.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研究
    5.7 《通俗常言疏证》格言研究
    5.8 小结
第六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下)——特殊词语
    6.1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结构类型
    6.2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语义分析
    6.3 小结
第七章 《通俗常言疏证》新词新义
    7.1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词
    7.2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义
    7.3 小结
第八章 《通俗常言疏证》研究价值
    8.1 语言学价值
    8.2 文化学价值
    8.3 小结
第九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通俗常言疏证》引用文献表
附录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表
附录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表表
附录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表
附录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表
附录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表
附录7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表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文化异位中的现代性想象 ——新时期以来广东流动作家小说创作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现状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现状
    第二节 概念辨析及章节体例
        一、概念辨析
        二、章节体例
第一章 “流动”的分布与“文学场”转换
    第一节 作家本客籍分布
    第二节 流动成因及规律
    第三节 转换的创作影响
    小结
第二章 “流动”的创作走向与现代性想象
    第一节 逸出本土现场的追忆
    第二节 审视新旧题材的冲突
    第三节 面对都市困顿的思索
    小结
第三章 文化异位中“流动”的特质与局限
    第一节 母语思维原色:空间经验或干预
    第二节 乡土精神记忆:空间象征或悬置
    第三节 都市文化建构:空间外延或同化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全国主要小说奖(排行榜)获奖广东作家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7)郭晋稀先生《诗经蠡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二、研究综述
第一章 《诗经蠡测》的写作与出版过程
    第一节 郭晋稀《诗经》研究缘起及背景
        一、郭晋稀《诗经》研究的缘起
        二、郭晋稀《诗经》研究的背景
    第二节 《诗经蠡测》的写作过程
        一、《诗经》的阅读札记
        二、50年代的论文与讲义
        三、70年代末的《诗经讲义》
        四、80、90年代的论文
    第三节 《诗经蠡测》的出版过程
        一、《诗经蠡测》结集出版
        二、《诗经蠡测》增订再版
第二章 《诗经蠡测》的主要学术创见
    第一节 组诗说
        一、“组诗说”的提出
        二、“组诗说”的影响
    第二节 抢婚说
        一、《鹊巢》:抢婚或妇女被掠夺
        二、《鹊巢》诗义的其他看法
        三、“抢婚说”所引起的论争
    第三节 对二《南》的看法
        一、二《南》与《国风》的关系
        二、二《南》创作时间的看法
        三、二《南》之“周召”之所指
        四、二《南》之“南”之所指
    第四节 关于史诗的见解
        一、“史诗”的概念
        二、《诗经》史诗的讨论
        三、郭晋稀的史诗观点
    第五节 有关分章的观点
        一、对毛诗分章的看法
        二、对《诗经》篇目的分章
第三章 《诗经蠡测》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 传统小学方法的实践
        一、以声韵解诗:通声韵,断句读,分章节
        二、以训诂解诗:明训诂,考脱文,校讹倒
        三、以词气解诗:审词气,推省文,定章次
    第二节 出土材料与民俗学的应用
        一、善用出土材料解《诗》
        二、以民俗学知识解《诗》
    第三节 文学立场的研究
        一、文学立场修养
        二、《诗经》的文学研究
第四章 《诗经蠡测》的学术特点
    第一节 尊重学术,注重传承
        一、薪尽火传,师承有来
        二、博学笃志,转益多师
    第二节 整体联系,以诗解诗
        一、发凡起例,文字训诂
        二、立足整体,诗义释疑
    第三节 重视规律,揭示通例
        一、语例的总结
        二、韵例的揭示
    第四节 注意创新,实事求是
        一、博采众家,择善而从
        二、独立思考,绝不盲从
        三、言必有据,论证详密
第五章 《诗经蠡测》的学术史意义
    第一节 具有创新精神的《诗经》研究着作
        一、善于总结,将组诗上升到理论高度
        二、理论自觉,新理论运用得恰如其分
    第二节 过渡时期的《诗经》研究着作
        一、利用传统小学方法去研究,具有学术性和科学性
        二、对一些宏观问题的探讨,体现了时代性和系统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明清云南辞赋与地域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综述
    (三) 本论文创新之处
    (四) 研究对象和方法
第一章、明清云南辞赋的繁荣与成因
    第一节、云南辞赋的历史沿革
    第二节、明清云南辞赋繁荣的具体表现
    第三节、明清云南辞赋繁荣的成因
第二章、明清云南辞赋中的云南历史
    第一节、云南历史和云南历史题材赋
    第二节、《征南赋》与《黔宁昭靖王庙赋》
    第三节、《八表荡平赋》《平滇赋》与《哀滇南赋》
第三章、明清云南辞赋中的云南地理
    第一节、云南地理和云南地理赋创作
    第二节、云南疆域的整体描写
    第三节、山岳
    第四节、江河
    第五节、湖泽
    第六节、温泉
    第七节、都邑
第四章、明清云南辞赋中的云南物产
    第一节、云南物产和云南物产赋创作
    第二节、动物
    第三节、植物
    第四节、井盐
    第五节、其他物产
第五章、明清云南辞赋中的云南佛教
    第一节、云南佛教和佛教题材赋创作概况
    第二节、高僧事迹
    第三节、佛教名山与佛教名胜
    第四节、赋体文学与佛教关系的再发现
第六章、明清云南辞赋中的云南民俗
    第一节、云南民俗和云南民俗赋创作概况
    第二节、云南火把节
    第三节、云南民间歌舞
    第四节、云南槟榔及有关民俗
    第五节、云南民间信仰
    第六节、云南民间神话、传说
    第七节、辞赋与民俗关系的动态呈现
第七章、明清云南辞赋的地域文化特色
    第一节、文学地理学视阈中的明清云南辞赋
    第二节、明清云南辞赋的文化多样性特征
    第三节、明清云南辞赋与文人创作心态
第八章、明清云南辞赋的价值
    第一节、明清云南辞赋的赋史价值
    第二节、清代云南地理赋对清代边疆舆地赋创作之贡献
    第三节、明清云南辞赋的方志价值
结语
附录 云南历代辞赋一览表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清单

(9)20世纪以来西方文论汉译中背离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
        1.1.1 作为一种翻译现象的“背离”
        1.1.2 本课题研究的对象
        1.1.3 本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西方文论译介概况
        1.2.2 西方文论术语/文本翻译——语言内涵背离现象研究
        1.2.3 跨语际的理论旅行——超语言的背离现象研究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第2章 文学理论的话语特点与翻译
    2.1 文学理论话语形态及其特点
        2.1.1 作为观念的文学理论
        2.1.2 文学理论的话语形态
        2.1.3 文学理论的话语特征
    2.2 文学理论的翻译
        2.2.1 多维视角的翻译方法
        2.2.2 理论话语翻译的标准
        2.2.3 文学理论翻译的特点
第3章 西方文论汉译过程中的背离现象
    3.1 背离的表现
        3.1.1 语义内涵背离
        3.1.2 思想内涵背离
        3.1.3 文化内涵背离
        3.1.4 表达风格背离
    3.2 文本复译中的背离问题
    3.3 对于背离现象的认识
    3.4 背离的影响
        3.4.1 理论认识失真
        3.4.2 指导实践偏差
第4章 西方文论翻译中导致背离的原因
    4.1 语境差异是导致背离的客观原因
        4.1.1 语言环境差异
        4.1.2 文论语境差异
        4.1.3 文化语境差异
    4.2 译者素养是导致背离的主观原因
        4.2.1 译者的理论素养
        4.2.2 译者的知识素养
        4.2.3 译者的工作态度
第5章 面对背离的文论意蕴总体性应对
    5.1 文论意蕴的转换生成:西方文论的“中国化”
        5.1.1 西方文论的非语境性接受
        5.1.2 西方文论的实用性接受
        5.1.3 西方文论的转换性接受
    5.2 语义内涵再现:术语转换
        5.2.1 术语翻译中的背离问题
        5.2.2 文论术语翻译标准
        5.2.3 文论术语译介策略
        5.2.4 文论术语翻译例析
        5.2.5 术语翻译的差异性融合
    5.3 思想内涵再现:意蕴挖掘
    5.4 文化内涵再现:文化调适
        5.4.1 文化负载词的调适
        5.4.2 文化意象的调适
    5.5 表达风格再现:原文为纲
第6章 面对背离的译者主体性应对
    6.1 文论译者的语言能力:意会与言传
        6.1.1 参透语义:理解和表达
        6.1.2 再现风格:语体与语域
    6.2 文论译者的学术修养:高度与态度
    6.3 文论译者的方法意识:技巧与技术
    6.4 文论译者的成长动力:需要与支持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10)突破与推进:1980年代以来的延安文艺研究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延安文艺研究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术史研究
    一、20世纪延安文艺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二、1980年代以来延安文艺的研究对象及基本问题
    三、论文选题及学术史研究的理论方法、基本思路与目标
第一章 思想与学术:1980年代初延安文艺研究及其理论方法的转变
    第一节 “思想解放”:延安文艺研究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方法的“拨乱反正”
    第二节 反思与重整:延安文艺史料研究及相关研究领域的推进
第二章 探索与自觉:“新时期”延安文艺研究理论方法的多元趋势
    第一节 延安作家的“重评”及其专题研究方面的新拓展
    第二节 延安文艺思潮及其理论方法研究的不断探索
    第三节 毛泽东文艺思想及《讲话》研究的深化
    第四节 研究团体及专题研究的形成与学术实践
第三章 规范与多元:1990年代延安文艺研究及其学术思潮的演变
    第一节 “再解读”与专业化:海外学术思潮及方法的引进与影响
    第二节 坚守与突进:学术思想的活跃及各研究领域的深化
    第三节 史料整理与历史阐释:史料意识的自觉及学术思想的拓展
第四章 拓展与深化:新世纪以来延安文艺研究及其理论方法的新走向
    第一节 学术自信与理论坚持:延安文艺与20世纪中国文艺传统及其关系研究
    第二节 毛泽东文艺思想及党的文艺政策理论体系研究
    第三节 延安作家群体及其文体研究领域的拓展与推进
第五章 整理与编纂:延安文艺史料的编辑出版及史料考辨与数据库建设
    第一节 延安文艺文献史料的整理及大型书系的出版
    第二节 延安文艺专题性史料汇编及史料考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四、新时期探索戏剧成因考释(论文参考文献)

  • [1]1644-1949《楚辞·九歌》研究[D]. 辛欣.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2]《铁旗阵》研究[D]. 杜雨桐. 辽宁大学, 2020(07)
  • [3]《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4]多向度的探索 ——新时期以来“冰心传”写作现状研究[D]. 吴筱婕.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5]《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D]. 袁耀辉. 吉林大学, 2019(02)
  • [6]文化异位中的现代性想象 ——新时期以来广东流动作家小说创作考察[D]. 黄明海.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19(05)
  • [7]郭晋稀先生《诗经蠡测》研究[D]. 方慧.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7)
  • [8]明清云南辞赋与地域文化研究[D]. 王准. 云南大学, 2019(09)
  • [9]20世纪以来西方文论汉译中背离现象研究[D]. 王亚光. 辽宁大学, 2019(05)
  • [10]突破与推进:1980年代以来的延安文艺研究史[D]. 吴国彬.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1)

标签:;  ;  ;  ;  ;  

新时代戏剧探索成因研究与阐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