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设备管理服务安全生产

加强设备管理服务安全生产

一、加强设备管理 为安全生产服务(论文文献综述)

丁思远[1](2020)在《唐山开滦赵各庄矿安全风险管理体系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实现安全生产是企业的永恒主题,创新和改进安全管理方法途径是保证安全生产的有效措施,因此建立起适合企业发展实际、运转顺畅高效的安全管理体系是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课题。“树立安全发展理念”、“生命至上、安全第一”是全社会的期盼,更是煤炭行业的目标,煤矿生产必须以保证员工安全为基本前提,这已成为煤矿安全管理的共识。对于煤矿而言,建立和完善以风险管理为重点、过程管控为核心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可以有效规避和化解安全生产隐患,提高安全管理成效,保障企业安全生产。但是,受各种因素制约国内部分煤矿安全风险管理体系仍不健全,运行效果不佳,因此,对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的优化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针对唐山开滦赵各庄矿现行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完善组织领导、加强技术管理、理顺管理流程、完善保证体系等方面,提出了问题解决方案,优化了赵各庄矿安全风险管理体系。首先,根据赵各庄矿作为煤炭企业安全生产需要和公司实际,阐明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介绍了国内外安全风险管理研究发展现状、相关理论,奠定了优化赵各庄矿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的理论基础。其次,依据赵各庄矿有关部门相关管理数据和调查研究结果,对赵各庄矿安全风险管理体系运转现状进行了全面分析总结,系统剖析了体系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为优化安全风险管理体系提供了现实基础。再次,从公司安全生产现实需要出发,在确定优化原则的基础上,重新对赵各庄矿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关键要素进行了优化分析,从组织领导、技术指导、专业化辨识流程管理、评估方法等方面重新进行了优化,理顺了赵各庄矿安全风险管理的实施路径,明确了管理权限和责任分工,实现了赵各庄矿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在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上的全过程管控。最后,为保证优化效果,从组织建设、教育培训、技术服务和考核激励等四个方面给出了安全风险管理体系优化的保障措施,为赵各庄矿安全风险管理体系顺畅运转提供了制度体系支撑。

林子赫[2](2020)在《网约车平台公司安全运营评价与安全投入优化决策研究》文中提出网络预约出租汽车作为出行服务的新业态,在为乘客提供便捷、个性化服务的同时,也出现了诸多安全问题。多起网约车安全事件引发了社会对网约车运营安全和平台安全责任的广泛关注。在发生运营事故后,乘客、司机、平台公司等各方责任不清,平台公司安全运营水平难以衡量,导致运营事故频发;同时平台公司的安全投入较为盲目,在有限的投入约束下,运营事故及损失并没有随着安全投入的增加而降低,从而造成平台经济效益低下。为合理评估网约车平台公司安全运营水平,同时引导平台公司解决安全投入回报比率低的问题,论文在针对平台公司安全运营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平台公司安全运营评价方法,为平台公司安全运营水平的科学评价提供参考;构建了安全投入优化决策模型,优化各项投入比例,提升投入效益。具体研究内容如下:本文首先利用网络数据爬取技术,采集“百度新闻”网址中涉及网约车运营事故的案例,以此作为数据基础,对运营事故的分布特征、分类进行了细化,并从平台公司、驾驶员和政府管理三个层面,开展网约车运营事故的致因分析;其次,结合平台员工、政府工作人员、驾驶员和乘客的访谈与调研数据,利用扎根理论方法,选取Nvivo软件对平台公司安全运营影响因素进行编码,构建平台公司安全运营影响因素模型,归纳出平台、驾驶员、车辆三个核心范畴,并结合当前平台的发展模式,对网约车平台与聚合平台的运营责任进行了细致分析,以法条解读的形式,给出了各自平台承担责任的具体依据;再次,根据提炼出的核心范畴进一步细化平台公司安全运营评价指标,基于德尔菲-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平台公司安全运营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18个评价指标的具体含义,并依据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平台公司安全运营评价量化表;最后,为了让平台公司更好的开展运营服务,以平台公司安全投入、事故经济损失等作为约束条件,构建了安全投入优化决策模型,对平台公司安全投入的结构优化,对比安全投入方案优化前后的经济效益,实现在同等安全投入下事故经济损失的最小化。本研究根据网约车的特点,将安全评价量化表和安全投入优化模型应用于网约车运输服务这一行业,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为平台公司优化安全投入提供了理论支撑,也为行业管理部门开展安全运营水平测评和平台公司自评提供了评价方法。

孙礼坚[3](2020)在《常州市礼嘉镇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制造大国的地位不可动摇。而安全生产是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持续稳定的重要保障。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也明确提到,要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完善科学监管,以隐患排查和预防控制两大体系搭建安全生产预警机制。但近年来全国范围内的安全生产事故数量居高不下,特别是2019年的响水“3·21”爆炸事故,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和恶劣的社会反响。如何做好当前安全生产工作,如何更好发挥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优势,成为了亟需研究的重点。本文以常州市礼嘉镇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实践现状为基础,从公共管理的视角出发,以政府监管理论、善治理论、协同治理理论和无缝隙政府理论为指导,综合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采用文献法、调查问卷等研究方法,深入挖掘礼嘉镇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在监管体系权责分配、从业人员专业能力、企业主体责任落实、现场隐患执法困境、平台集成整合及后勤保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六个方面提出了进一步提升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水平的对策建议:一是优化职责清单,明确职责分工,减少管理交叉与监管盲区;二是引入社会力量实现多元共治,充分发挥企业主体责任、群众监督热情和第三方机构配合协作;三是着力提升监管水平,通过人员素质的提升和考核体系的完善来实现更加有效的监管;四是加强监管合法性,全面规范监管行为,用制度和证据强化监管力度;五是优化信息平台,整合推进安全生产监管网格信息化进程,实现动态监管;六是提升后勤保障水平,完善后勤保障工作机制;最后也针对应急管理体制改革给乡镇安全生产监管带来的发展进行了一些探讨。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实践时间不长,任重而道远,本文通过对常州市礼嘉镇实践的个例研究,以期能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一些基础素材,并为类似乡镇落实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责任,改进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措施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

徐雪[4](2020)在《德惠市D公司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优化策略研究》文中提出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的融合引发了数据迅猛增长,数据逐渐成为与土地、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的基础性战略资源,日益对经济运行、社会生产生活和国家治理产生重要影响。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政府安全监管部门、企业或者其他机构通过对生产经营活动中海量、无序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总结数据的规律,发现数据的价值,为安全生产风险评估、隐患排査、执法检查、事故调査和决策分析等业务提供支持,安全生产逐渐步入大数据时代。德惠市D公司也逐渐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方式,在安全管理中逐渐融入信息化概念,不断的尝试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但是由于企业安全管理基础薄弱、信息化管理体系不健全、数据可视化及分析手段匮乏、信息共享性差等因素的制约,导致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效果不理想。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隐患发生具有不确定性,需要时刻关注安全问题,那么如何及时准确判断出隐患发生机率及危害程度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是基于安全管理相关理论、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综合分析德惠市D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现状及问题,发现进行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是D公司健康有序发展的的基础保障,因此提出通过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基础性投入、强化数据分析应用等优化策略,科学有效地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更多地将安全管理重心从事后处置转为事前预防,降低企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几率,最大程度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企业的财产安全,为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

王海涛[5](2020)在《煤矿安全投入影响因素系统分析及其效率评价研究》文中认为当前我国煤矿安全事故死亡率一直在降低,安全生产形势总体上也在向好发展,但安全问题仍面临很大挑战,煤矿安全生产事故仍有抬头的势头。安全投入虽然较过去已明显改善,但在实际安全生产中没有最大化发挥作用,这进一步加剧了煤矿安全需求增长与安全投入作用最大化之间的矛盾,对煤炭工业的持续、安全、绿色发展和安全生产事故的减少都不能发挥好的作用。由此可见,系统研究煤矿安全投入问题,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减少甚至避免事故发生,对于国家财产、人民生命以及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都具有重大的意义。近些年,有关安全投入方面的研究已有较多研究成果,但比较有限,仍然有待系统和深入丰富研究。由于煤矿企业是一个复杂且庞大的系统,在当前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提出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和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的社会背景下,从微观层面来说,安全和安全投入的概念内涵是否发生了变化;从宏观层面来说,煤矿安全投入过程中的动力机制究竟是什么,煤矿安全投入影响因素以多大程度和什么样的方式影响着安全投入决策,这些影响因素相互作用的关系是什么;这都需要系统、科学的进行系统梳理、深入分析和研究。从实证分析的角度来说,当前煤矿安全投入综合评价指标是否适当和科学,实证研究安全投入构成特点和进行安全投入效率评价的实证研究有待进一步丰富。由此可知,系统研究煤矿安全投入问题对煤矿安全管理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研究旨在当前倡导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这种大背景下,明确安全、安全投入及其分类内涵,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系统研究煤矿企业安全投入动力机制机理,识别、分析煤矿安全投入影响因素,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系统评价煤矿安全投入影响因素,从煤矿安全投入和安全产出两个维度构建合适的煤矿安全投入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科学对煤矿开采条件分类的基础上以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生产基地11个煤为实证分析主体,实证比较分析煤矿安全投入结构及其特点、合理性,总结规律,设计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以11个煤矿为实证研究主体,系统评价安全投入效率的整体情况,对比其差异,深入分析安全投入冗余及其原因,为优化煤矿安全投入结构和效率、合理配置安全投入资源、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提出针对性改进建议。论文的主要创新点:(1)在当前倡导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区别于传统安全和安全投入概念,本文对安全概念和安全投入概念进行了拓展和重新界定,并对安全投入的分类内涵进行了重新定义;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了煤矿安全投入的动力来源及特征,研究了安全投入动力的耦合机理,揭示来自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各种不同动力和外界环境所产生的动力对煤矿安全投入系统影响的内在联系。(2)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定量研究了煤炭安全投入影响因素,在分析计算的基础上进行了模型结构路径分析,结合煤矿安全投入动力机制研究结论,评价分析煤矿安全投入影响的各个主要因素。(3)研究提出了适当的安全投入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神东煤炭生产基地11个生产煤矿的煤炭资源地质条件数据,借鉴煤矿自然条件安全预评价的指标体系,将11个煤矿分为七种不同开采条件,实证研究分析11个煤矿在不同七种类别开采条件下10年安全投入构成整体情况、各自特点及其合理性;从11个煤矿10年历年安全投入变化规律分析其在七种不同开采条件下安全投入构成,并通过相同煤矿开采条件下同类别不同煤矿的对比、相近煤矿开采条件下不同煤矿的对比、相近生产规模下不同开采条件跨类别对比以及在千万吨以上级别中不同生产规模间、不同开采条件跨类别对比,结合煤矿安全投入影响因素研究结论,具体比较分析其差异化特征,并归纳总结其规律性特点。(4)运用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以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生产基地11个煤矿为安全投入效率评价的分析主体,结合煤矿安全投入影响因素研究成果和11个煤矿安全投入结构实证研究结论,从基于非期望产出安全投入技术效率、基于考虑和不考虑非期望产出安全投入技术效率的差异比较、不同所属地区煤矿的安全投入技术效率分类比较等方面进行安全投入效率评价分析,并将安全投入效率评价结果综合效率值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值和规模效率值两个方面,找出导致不同所属地区煤矿安全投入效率存在低下的症结;利用松弛变量分析非DEA有效DUM,分析安全投入的冗余,进一步研究各个煤矿安全投入效率损失的原因,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以期为实证研究主体优化安全投入效率以及周边其他国有或民营大型煤炭集团持续优化煤炭产业发展,不断创新安全生产方式,逐步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提供可参考的安全管理决策依据。

王瀚仑[6](2020)在《HX电厂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长期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将保障安全生产作为政府工作的重点内容,要求各地区生产部门发扬钉子精神,将安全生产的深化改革要求落实到各个细节,将安全责任制落实到位,突出企业在安全生产中的主体地位,建立地方政府和生产部门的联合监督机制,将安全生产作为领导责任水平的重要评价指标。在生产环节,各个责任主体要坚持底线思维,突出监管重点,建立全面的风险防控体系和管理机制。当前,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产业转型和经济升级的进程不断推进,对安全生产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各级主管部门需要以电力等行业为重点监管对象,对风险隐患进行全方位的排查,通过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以安全事故消除在萌芽阶段,提升生产的安全性,实现持续生产的目标。HX公司区域性的发电公司,在技术改革和新旧动能转变等因素的整体推动下,必须将安全生产管理作为重中之重。HX公司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从开始成立到投产运营已经发展了十五年时间。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HX公司虽然取得丰富的经验和盈利效果,但是在安全管理方面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之处。因此,通过本文研究旨在总结和归纳安全管理的相关经验,探究更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在提升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同时,为同类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提供理论和建议。本文选择HX公司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安全管理评价模型对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进行检验,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其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和问题,并安全实现预期目标提供理论建议,进而全方位的增强公司的管理能力,从而保障其生产活动的安全性,实现生产管理效果的最优化目标,最大程度的获取的利益。首先,本文论述了课题研究的背景以及意义,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采用定性理论研究和定量的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立足HX电厂建厂、运营的实际情况,提出HX电厂的管理评价标准,在总体评价方面本文选择模糊综合评价法,并在总体层面上对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析。其次,本文介绍了HX电厂的概况,指出了HX电厂的特点与该项目在管理过程中的难点。之后,全面分析了HX电厂的安全管理评价体系,并根据有关的安全管理评价模型建立起包括8个一级指标、36个二级指标的HX电厂的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此外,还利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得出安全管理评价指标权重与水平。通过开展对HX电厂较为熟悉的5位专家访谈,搜集员工、相关方80份调查问卷,构建了符合HX电厂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安全管理评价模型计算结果分析,得出HX电厂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综合评分为7.3分。其中工艺设备、相关方管理、教育培训得分偏低,为下阶段重点提升工作。最后,根据HX电厂的工艺设备、相关方管理、教育培训等具体薄弱环节提出提升管理水平的8项针对性解决措施,并进一步提出26项保障措施,帮助企业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并为其他发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该论文有图2幅,表26个,参考文献85篇。

王莉[7](2019)在《基于知识图谱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安全管理智能知识支持研究》文中指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是一项复杂的、高风险的系统工程,具有建设规模大、参与人员多、技术工艺复杂、施工环境多变等特点,极易产生安全事故。由于安全事故是由各种风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安全管理需要全面、综合性的知识支持。尽管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行业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数据资料,但是在面临具体安全问题时,如何从众多的数据资料中快速、准确获取所需知识,至今还缺乏有效的解决途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立足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安全管理(URTCSM),从知识支持的角度,引入人工智能领域相关技术和方法,研究基于知识图谱的安全管理智能知识支持理论模型和方法体系。具体内容包括:以系统论为指导,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安全管理核心任务和管理流程,提出智能知识支持的概念和内涵,研究人工智能领域的知识图谱等技术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安全管理的知识支持作用,构建基于知识图谱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安全管理智能知识支持理论模型。对URTCSM领域知识范围进行界定,从过程、组织、对象、管理等维度对领域知识进行分解,形成多维分层的知识分类体系。在领域概念建模方面,基于领域知识体系结构内容和特点,构建多维分层的专业领域概念模型;根据标准规范自身结构和使用需求,构建混合粒度的标准规范概念模型;根据事故分析对事故知识的需求,构建多主体关联的事故概念模型。在实体关系建模方面,基于领域知识分类体系结构进行概念之间层级关系建模,并对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安全实施的核心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建模,形成URTCSM领域知识结构模式,为领域知识图谱的构建提供规范化的知识框架。分析了URTCSM领域知识主要来源,重点对标准规范和事故案例数据进行搜集和整理。在领域实体知识元抽取方面,根据数据结构化程度以及自然语言描述特点,对不同类型实体知识元的抽取分别采用人工抽取、基于映射关系的转化、基于规则的提取、基于深度学习的实体识别等方法。在关系知识元抽取方面,分别采用基于映射关系的转化、基于规则的关系抽取、基于实体共现的关系抽取、基于机器学习的关系抽取等方法。在实体属性识别过程中采用类似的知识元抽取方法。抽取出来的知识元需要与已有知识进行融合,通过分析不同情形下知识融合需求,提出相应的融合方法。知识图谱中各类实体和关系知识元最后以图结构的形式存入图数据库Neo4j中,形成URTCSM领域知识图谱。提出URTCSM智能知识支持实现框架。针对标准规范知识,提出混合粒度规范知识获取的三种方式:知识导航,智能搜索,知识推荐。针对安全事故知识的应用主要以支持安全知识智能分析为主,提出三类事故分析任务:以事故画像的形式全面可视化的展示事故认知结构,根据统计分析指标自动构建查询语句的事故统计分析,以及基于关联路径的事故深度分析。根据URTCSM领域知识图谱中各知识要素之间的联系,对不同管理情境下的安全风险进行分析,为安全风险识别与预防提供知识支持。最后,开发了基于URTCSM领域知识图谱的智能知识支持系统,用于领域知识图谱维护和管理、标准规范知识智能获取、安全事故智能分析、安全管理决策分析等,为安全管理决策提供智能知识支持平台。该论文有图107幅,表23个,参考文献209篇。

王成栋[8](2019)在《金昌市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制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金昌市政府在推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上,从多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各类生产安全事故仍旧多发频发,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反映出金昌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在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从机制方面尽快解决。因此,本研究立意于在新安全发展理念和金昌市“十三五”安全生产规划下,通过对金昌市现行的安全生产监管机制及管理措施的梳理,统计分析近年来事故发生趋势,以典型生产安全事故分析为例,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模式和经验,分析现阶段金昌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机制方面存在的不足,结合多中心治理理论、政府危机管理理论和系统安全理论等理论,提出有针对性地优化对策,期待为金昌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实践探索新的思路,做出一点贡献。文章首先对金昌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呈现,包括金昌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设置、采取的主要工作措施和安全监管的整体效果,整体效果中涉及的资料都借助于笔者对金昌市近年来安全生产监管相关文件的查阅、归纳和分析,以及实际工作的了解。其次是分析金昌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以近六年的生产安全事故数据和两起典型的生产安全事故为例,通过多中心治理理论和系统安全理论分析,认为金昌市目前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制方面存在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核心问题没有找准、安全生产监管多方协同和合作治理不强、安全生产监管科技化和信息化建设水平不高、安全监管的应急管理模式和危机意识尚未形成等问题。通过综合分析认为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是金昌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尚未形成多中心治理体系、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重点把握不准、安全监管的多元化水平不高、安全生产危机管理体系不够完善等。通过对比分析国外发达国家和国内发达地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模式和经验,认为改进金昌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制,参考发达国家的先进管理模式和借鉴国内发达地区的先进管理经验是一个有效途径。文章通过参考美国、日本和德国三个发达国家先进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模式,借鉴国内吴江区和宁波市两个国内发达地区的先进管理经验,总结、提炼出对优化金昌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制具有可行性的做法。最后,就如何进一步优化金昌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制提出对策建议,认为应该从建设符合金昌市安全生产管理实际的多中心监督管理体系、推进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机制建设、提高安全生产监管系统化管理水平、提高安全生产监管科技化和信息化、建立完善安全生产事故危机管理长效机制水平等多方面共同推进,取得预期效果。

陈玢晶[9](2019)在《重大工程社会公共安全治理协同模式构建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服务完善,各地政府相继启动了一系列重大工程项目,如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水利水电项目、化工和能源工程项目等。重大工程由于建设周期长、系统复杂、参与主体多等特点,在全寿命周期内面临多种风险,极易引发安全事故和社会不稳定事件,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当地的社会、经济、环境等造成重大负面影响,危害社会公共安全。新世纪以来,党中央和国家提出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明确指出要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目前对重大工程安全风险的研究多集中于工程内部安全风险管控,也有学者从社会稳定的角度研究工程外部社会风险治理,但仍然缺乏从社会公共安全治理的角度研究重大工程安全风险。因此,本文以重大工程社会公共安全为研究对象,基于协同治理理论、全寿命周期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安全屏障理论,采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2-模网络分析法系统地对重大工程社会公共安全治理进行研究。(1)在充分理解重大工程和社会公共安全概念的基础上,对重大工程社会公共安全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提出了重大工程社会公共安全治理的内涵与三维协同模式。(2)通过搜集事故案例,基于社会技术系统理论分析了重大工程社会公共安全的事故致因。基于风险的一般生成机理和安全屏障失效理论,提出了重大工程社会公共安全事故形成机理:风险因素→预防性安全屏障失效→风险事件→减缓性安全屏障失效→风险结果,并通过实际重大工程内外部社会公共安全事故对形成机理进行了示例说明。(3)基于全寿命周期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借助文献和案例识别出了27个影响重大工程社会公共安全风险因素和11个利益相关者,并以此构建出社会公共安全风险和利益相关者识别清单。(4)基于重大工程社会公共安全风险和利益相关者识别清单,通过整理43个重大工程社会公共安全事故形成了重大工程社会公共安全“利益相关者-安全风险因素”2-模数据矩阵和关系网络。借助2-模网络分析方法对利益相关者和安全风险关系、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及安全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将11个社会公共安全利益相关者和27个社会公共安全风险因素划分为核心-半边缘-边缘3类。(5)基于协同治理理论,从治理主体、治理过程和治理工具三个维度构建了重大工程社会公共安全治理协同模式。首先,从治理主体入手,分析了现阶段治理主体之间的关系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协同措施。然后,从治理过程入手,明确了各个阶段应重点关注的安全风险和主要的治理主体。最后,从治理工具入手,基于技术设备、组织管理、法律制度和社会文化四个维度,从政府层面、企业层面和社会层面提出重大工程社会公共安全风险的具体治理措施。

王琦玮[10](2019)在《员工安全主动性行为对小微企业安全生产影响的研究 ——基于双重效应的分析框架》文中研究表明小微企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稳定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然而,安全生产问题一直是小微企业快速发展的阻碍,生存与发展的压力、安全投入不足、安全生产经验难以共享、安全管理模式落后以及安全管理经验的缺乏都是小微企业安全生产问题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如何以低投入、高收益的方法提升小微企业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现实意义。根据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本研究选取员工安全主动性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双重效应对小微企业安全生产行为的影响。本研究首先通过文献研究,对员工的安全主动性行为的特征及属进行分析,对安全主动性行为的概念进行界定,并依据元分析的结果提出员工安全主动性行为双重效应的分析框架,分析员工安全主动性行为对小微企业安全生产行为提升的可行性;其次,综合运用安全心理学与安全行为学等基本理论与研究思路,以员工安全主动性行为为基础,构建了员工安全主动性行为的内部效应对小微企业安全生产行为提升的概念模型,通过实证问卷调查,对概念模型进行结构方程模型验证;第三,根据现实背景与实证调研结果,基于计算实验的仿真模拟,对员工安全主动性行为的外部效应对小微企业安全生产的提升进行仿真模拟,分析不同情景下小微企业安全生产水平与利润的动态演化;最后,根据结构方程模型与计算实验仿真模拟的结果,对小微企业安全生产行为的提升提出管理对策。具体研究内容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提出员工安全主动性行为双重效应的分析框架根据安全主动性行为的概念界定,相关理论的分析,以及元分析的结果,本研究提出员工安全主动性行为双重效应的分析框架。双重效应体现在内部效应与外部效应,内部效应指员工通过安全主动性行为直接影响小微企业的安全生产,外部效应指员工通过外部主体,即政府的监管,社会的监督,多主体参与下对小微企业安全生产产生影响。第二,员工安全主动性行为内部效应的模型构建与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在文献研究与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感知的组织安全支持、个人-组织安全价值观匹配、员工安全亲社会行为的安全报告与安全前摄行为的安全建言和安全改变对小微企业安全生产行为提升的概念模型,对变量间的路径关系进行分析,并依据文献分析与理论基础提出研究假设。基于本文开发的感知的组织安全支持量表、个人-组织安全价值观匹配量表、员工安全亲社会行为与安全前摄行为量表以及小微企业安全生产行为量表,以在我国中部与东部城市开展的预调研和正式调研的样本数据为基础,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员工安全主动性行为内部效应概念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感知的组织安全支持与个人-组织安全价值观匹配对员工的安全亲社会行为和安全前摄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并积极的影响小微企业安全生产行为的安全规章制度的完善、安全管理的提升以及安全预防及隐患治理;员工安全亲社会行为的安全报告仅对安全管理的提升产生积极的影响,对安全规章制度的改善和安全预防及隐患治理不产生影响,安全前摄行为的安全改变对安全规章制度的改善、安全管理的提升以及安全预防及隐患治理均产生积极的影响,然而,安全前摄行为的安全建言对安全规章制度的改善、安全管理的提升以及安全预防及隐患治理的影响均不显着;安全亲社会行为与安全前摄行为在感知的组织安全支持和个人-组织安全价值观匹配对小微企业安全生产行为的提升中起中介作用。第三,员工安全主动性行为外部效应仿真模型构建与仿真模拟结果分析根据小微企业安全生产的特征和现实背景,基于复杂适应性的理论,通过Netlogo仿真软件,设定员工、小微企业、政府以及社会多主体的仿真系统,赋予小微企业自动学习机制,通过参数的设定,验证了不同情景下多主体参与的小微企业安全生产水平与利润的周期演化,分析多主体的行为策略对小微企业安全生产水平与利润的影响。计算实验仿真模拟结果表明:当员工选择对小微企业违法违规生产行为不采取措施时,小微企业安全生产的水平处于情景模拟中最低的水平,安全生产利润处于情景模拟中较低的水平;当员工选择向社会曝光小微企业违法违规生产行为时,小微企业安全生产的水平和利润有所上升;当员工选择向政府举报小微企业违法违规生产行为时,小微企业安全生产的水平相对于社会监督的情景下有所上升,由于政府采取行政处罚,安全生产利润处于情景模拟中最低的水平;当员工选择向社会曝光和政府举报时,小微企业安全生产水平和利润均表现出显着的上升,并随着周期的演化保持稳定的状态;当员工不仅选择安全曝光和安全举报,还选择离职时,小微企业安全生产水平和利润呈现出阶段性的上升,并随着周期的演化处于稳定上升的状态。第四,基于员工安全主动性行为双重效应影响下小微企业安全生产行为提升的管理对策的提出结合本研究的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和计算实验仿真模拟的结果,从员工安全主动性行为的内部引导提出管理对策,并从员工安全主动性行为的外部引导提出管理对策。本研究针对员工安全主动性行为对小微企业安全生产行为影响的若干结论不仅完善了安全领域的研究范畴与研究框架,同时也为小微企业安全生产提出了合理的安全建议。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首先,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员工安全主动性行为的表现形式,并依据相关理论与元分析的结果,尝试性的提出了员工安全主动性行为的双重效应分析框架。其次,本研究根据感知的组织支持与个人-组织匹配理论,对其进行演化为安全相关的理论,丰富了员工安全主动性行为与小微企业安全生产行为理论基础。最后,加入社会和政府的多主体参与下员工安全主动性行为对小微企业安全生产的影响。

二、加强设备管理 为安全生产服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强设备管理 为安全生产服务(论文提纲范文)

(1)唐山开滦赵各庄矿安全风险管理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理论
    2.1 安全管理
        2.1.1 安全管理定义
        2.1.2 安全管理对象
        2.1.3 安全管理方法
    2.2 安全管理基础理论
        2.2.1 杜邦安全管理理论
        2.2.2 本质安全理论
        2.2.3 系统安全理论
        2.2.4 安全风险管理理论
    2.3 安全风险管理
        2.3.1 风险管理与安全风险管理
        2.3.2 安全风险管理内涵
        2.3.3 安全风险管理方法
    2.4 安全风险管理体系
        2.4.1 安全风险管理体系指导思想
        2.4.2 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特征
        2.4.3 安全风险管理体系运转流程
        2.4.4 安全风险管理体系推进组成要件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赵各庄矿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赵各庄矿概况
        3.1.1 赵各庄矿基本情况简述
        3.1.2 赵各庄矿组织机构设置
        3.1.3 赵各庄矿员工基本状况
    3.2 赵各庄矿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现状分析
        3.2.1 赵各庄矿现有安全风险管理体系
        3.2.2 赵各庄矿安全风险管理体系运转情况调查分析
    3.3 赵各庄矿安全风险管理问题及成因分析
        3.3.1 赵各庄矿安全风险管理存在问题
        3.3.2 赵各庄矿安全风险管理问题成因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赵各庄矿安全风险管理体系优化设计
    4.1 赵各庄矿安全风险管理体系优化原则
        4.1.1 层级化管理原则
        4.1.2 专业化技术指导原则
        4.1.3 分类化辨识原则
        4.1.4 周期性评估原则
    4.2 赵各庄矿安全风险分析优化
        4.2.1 员工行为安全风险分析
        4.2.2 采掘作业安全风险分析
        4.2.3 通防作业安全风险分析
        4.2.4 机电作业安全风险分析
        4.2.5 地面作业安全风险分析
    4.3 赵各庄矿安全风险管理流程优化
        4.3.1 组织管理系统优化
        4.3.2 技术指导系统优化
        4.3.3 模块式管理流程
    4.4 安全风险管理评估优化
        4.4.1 安全风险因素评估范围
        4.4.2 安全风险评估基本流程
        4.4.3 安全风险管理评估优化实施
        4.4.4 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及应用优化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赵各庄矿安全风险管理体系优化实施保障
    5.1 组织领导保障
        5.1.1 组建专门领导机构
        5.1.2 完善层级管理职能
        5.1.3 细化专业职责分工
    5.2 教育培训保障机制
        5.2.1 细化员工教育培训制度
        5.2.2 健全班长履职管理制度
        5.2.3 强化专项引导促进制度
        5.2.4 丰富辨识技能提升制度
    5.3 技术服务保障
        5.3.1 实施重大危险源专项监管
        5.3.2 实施较大风险源规范管理
    5.4 考核激励保障
        5.4.1 改进安全风险考核兑现机制
        5.4.2 完善班组安全风险激励机制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赵各庄矿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员工调查问卷
附录2 赵各庄矿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员工访谈提纲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2)网约车平台公司安全运营评价与安全投入优化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企业安全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相关研究
        1.2.2 平台责任认定相关研究
        1.2.3 企业安全投入决策与经济效益关系模型相关研究
        1.2.4 研究现状小结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网约车运营事故致因分析
    2.1 网约车运营事故数据采集
        2.1.1 网络爬虫方法与原理
        2.1.2 运营事故数据采集方法
    2.2 运营事故分布特征
    2.3 运营事故分类研究
    2.4 运营事故致因分析
        2.4.1 平台公司层面
        2.4.2 驾驶员层面
        2.4.3 政府管理层面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质性研究的平台公司安全运营影响因素提取
    3.1 质性研究方法介绍
        3.1.1 扎根理论的基本概念
        3.1.2 扎根理论的过程
    3.2 安全运营影响资料收集
        3.2.1 政府工作人员访谈
        3.2.2 公司员工访谈
        3.2.3 网约车驾驶员访谈与调查
        3.2.4 乘客访谈与调查
    3.3 安全运营影响因素编码过程分析
        3.3.1 开放性编码
        3.3.2 主轴编码
        3.3.3 选择性编码
        3.3.4 饱和度检验
    3.4 基于影响因素下的平台责任认定
        3.4.1 网约车平台责任分析
        3.4.2 聚合平台责任分析
    3.5 安全运营影响因素编码结果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网约车平台公司安全运营评价方法研究
    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1.2 初始层次结构及指标
        4.1.3 基于德尔菲法的指标筛选
        4.1.4 最终层次结构模型及指标
        4.1.5 评价指标说明
    4.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2.1 构造判断矩阵
        4.2.2 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
        4.2.3 确定评价指标综合权重
    4.3 评价方法选择
        4.3.1 评价方法差异比较
        4.3.2 安全评价量化表的设计
        4.3.3 安全评价量化表对比研究
    4.4 实例分析
        4.4.1 评价流程
        4.4.2 评价实施
        4.4.3 评价结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网约车平台公司安全投入优化决策模型
    5.1 安全投入与效益关系分析
        5.1.1 安全投入与效益曲线图
        5.1.2 安全投入构成分析
    5.2 安全投入决策优化模型建立
        5.2.1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5.2.2 模型的基本假设
        5.2.3 优化决策模型与效益计算
    5.3 案例分析
        5.3.1 安全投入的优化与分析
        5.3.2 安全经济效益的计算
        5.3.3 结论分析
    5.4 本章小结
研究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网约车运营事故数据爬取代码(Python)
附录 B 开放式编码
附录 C 乘客与驾驶员满意度调查问卷
附录 D 评价指标德尔菲咨询表
附录 E 网约车平台公司安全运营评价量化表(1000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常州市礼嘉镇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动态与评析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研究重点与难点
2 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相关基础概念
    2.2 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研究的理论基础
3 礼嘉镇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现状及分析
    3.1 礼嘉镇安全生产监管现状
    3.2 礼嘉镇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实践
4 礼嘉镇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4.1 礼嘉镇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存在的问题
    4.2 礼嘉镇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5 推进礼嘉镇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的对策建议
    5.1 优化安全生产网格职责清单
    5.2 引入社会力量实现多元共治
    5.3 提升安全生产监管水平
    5.4 加强安全生产监管行为合法性
    5.5 优化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信息平台
    5.6 完善安全生产网格化保障工作
    5.7 应急管理体制改革带来的影响及发展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4)德惠市D公司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安全生产概述
    2.2 安全管理基础理论
        2.2.1 安全管理的基本含义
        2.2.2 国外安全管理的发展
        2.2.3 国内安全管理的发展
    2.3 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理论
        2.3.1 大数据
        2.3.2 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
        2.3.3 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应用情况
第3章 德惠市D公司安全生产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德惠市安全生产管理现状
        3.1.1 德惠市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情况
        3.1.2 德惠市安全生产管理主要措施
        3.1.3 德惠市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建设现状
    3.2 D公司基本情况
    3.3 D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情况
        3.3.1 安全责任落实方面
        3.3.2 安全生产基础建设方面
        3.3.3 风险管控方面
        3.3.4 培训教育方面
    3.4 D公司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情况
        3.4.1 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情况
        3.4.2 专业人才建设情况
        3.4.3 重点部位的安全管控情况
    3.5 D公司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3.5.1 信息化管理体系不健全
        3.5.2 基础薄弱
        3.5.3 数据可视化及分析手段匮乏
第4章 D公司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优化策略
    4.1 安全生产信息管理优化目标
    4.2 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优化原则
        4.2.1 系统性原则
        4.2.2 实用性原则
        4.2.3 需求性原则
    4.3 完善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体系策略
        4.3.1 创新管理理念
        4.3.2 创新安全管理机构
        4.3.3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4.4 加大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基础性投入策略
        4.4.1 完善安全管理信息平台
        4.4.2 开发手机APP
        4.4.3 要建立安全生产信息化人才队伍
    4.5 强化安全生产信息化数据分析应用策略
        4.5.1 增加本企业的数据分析应用
        4.5.2 增加与其他企业的信息分享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煤矿安全投入影响因素系统分析及其效率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的方法及内容
        1.2.1 研究的方法
        1.2.2 研究的内容
    1.3 技术路线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安全投入与事故损失方面的研究
        2.1.2 安全投入与安全效益方面的研究
        2.1.3 安全投入效率方面的研究
        2.1.4 安全投入优化方面的研究
        2.1.5 文献述评
    2.2 安全投入基本理论
        2.2.1 利益相关者理论概述
        2.2.2 相关基本概念的界定
        2.2.3 安全投入的分类
    2.3 本章小结
3 煤矿安全投入动力机制分析
    3.1 煤矿安全投入动力机制的内涵
    3.2 煤矿安全投入的内生动力和外生动力因素分析
        3.2.1 煤矿安全投入的内生动力分析
        3.2.2 煤矿安全投入的外生动力分析
    3.3 煤矿安全投入的内生动力和外生动力的耦合分析
        3.3.1 耦合基础
        3.3.2 耦合机制模型
    3.4 本章小结
4 煤矿安全投入影响因素分析
    4.1 安全投入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4.2 煤矿安全投入影响因素识别及概念模型确立
        4.2.1 煤矿安全投入影响因素资料的收集及处理
        4.2.2 煤矿安全投入影响因素概念模型确立
    4.3 煤矿安全投入影响因素量表编制及数据处理
        4.3.1 调查问卷设计
        4.3.2 问卷设计的偏差控制
        4.3.3 调查实施及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4.3.4 探索性因子分析理论模型构建
        4.3.5 数据信度与效度分析
    4.4 煤矿安全投入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的AMOS实现及分析
        4.4.1 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4.4.2 结构方程模型AMOS应用
        4.4.3 煤矿安全投入影响因素结构路径评价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煤矿安全投入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分析
    5.1 煤矿安全投入评价指标研究现状及不足
        5.1.1 煤矿安全投入评价指标研究现状
        5.1.2 煤矿安全投入评价指标研究不足
    5.2 煤矿安全投入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5.3 煤矿安全投入评价指标的构建
    5.4 煤矿安全投入综合评价指标的实证分析
        5.4.1 各煤矿的基本概况
        5.4.2 煤矿分类指标构建及实证分析
        5.4.3 煤矿安全投入综合评价指标实证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煤矿安全投入效率评价模型构建及实证研究
    6.1 数据包络分析(DEA)理论概述
    6.2 效率评价模型构建
        6.2.1 超效率SBM评价模型介绍
        6.2.2 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介绍
    6.3 煤矿安全投入效率评价的实证研究
        6.3.1 考虑非期望产出的煤矿安全投入技术效率静态分析
        6.3.2 煤矿安全投入技术效率综合分析
        6.3.3 考虑非期望与不考虑非期望安全投入技术效率对比分析
        6.3.4 煤矿安全投入技术效率分类分析
        6.3.5 利用松弛变量分析非有效DUM并提出改进建议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6)HX电厂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5 论文思路及框架
2 相关概念及理论综述
    2.1 安全管理内涵
    2.2 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评价理论
    2.3 安全风险评价
3 HX电厂安全管理现状
    3.1 HX电厂企业概况
    3.2 HX电厂组织结构和安全管理内容
    3.3 HX电厂安全管理风险描述
4 HX电厂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评价体系构建
    4.1 HX电厂安全管理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4.2 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3 HX电厂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综合评价方法
5 HX电厂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评价
    5.1 HX电厂安全管理评价流程及权重确定
    5.2 HX电厂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评价指标权重计算结果
    5.3 HX电厂安全生产管理评价结果分析
6 HX电厂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提升策略
    6.1 提升制度标准管理水平的措施
    6.2 提升组织机构管理水平的措施
    6.3 提升工艺和设备管理水平的措施
    6.4 提升作业环境与许可水平的措施
    6.5 提升教育培训管理水平的措施
    6.6 提升危险源(隐患)管理水平的措施
    6.7 提升相关方(外包队伍)管理水平的措施
    6.8 提升预警和应急管理水平的措施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7)基于知识图谱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安全管理智能知识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5 研究内容
    1.6 本章小结
2 基于知识图谱的URTCSM智能知识支持理论模型
    2.1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安全管理系统分析
    2.2 URTCSM智能知识支持概念框架
    2.3 知识图谱对URTCSM智能知识支持作用分析
    2.4 基于知识图谱的URTCSM智能知识支持理论模型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多维关联混合粒度的URTCSM领域知识结构模式研究
    3.1 多维关联混合粒度知识建模需求分析
    3.2 URTCSM领域知识分类体系分析
    3.3 URTCSM领域概念模式分析
    3.4 URTCSM领域关系模式分析
    3.5 多维关联混合粒度的URTCSM领域知识结构模式
    3.6 本章小结
4 URTCSM领域知识图谱知识元抽取方法研究
    4.1 URTCSM领域相关数据源分析
    4.2 URTCSM领域实体知识元抽取方法研究
    4.3 URTCSM领域关系知识元抽取方法研究
    4.4 URTCSM领域属性知识元识别
    4.5 URTCSM领域知识融合
    4.6 URTCSM领域知识存储
    4.7 本章小结
5 基于URTCSM领域知识图谱的智能知识支持研究
    5.1 URTCSM智能知识支持实现框架分析
    5.2 混合粒度规范知识获取
    5.3 安全事故智能分析
    5.4 安全管理智能决策支持
    5.5 基于URTCSM领域知识图谱的智能知识支持系统
    5.6 本章小结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研究局限性
    6.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8)金昌市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及启示
        1.2.1 国外相关研究
        1.2.2 国内相关研究
        1.2.3 已有研究的评价和启示
    1.3 研究问题与研究思路
        1.3.1 研究问题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
        1.4.1 比较分析法
        1.4.2 案例研究法
        1.4.3 文献研究法
第二章 城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相关理论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安全生产
        2.1.2 监管
        2.1.3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2.1.4 应急管理
    2.2 相关研究理论
        2.2.1 危机管理理论
        2.2.2 多中心治理理论
        2.2.3 系统安全理论
第三章 金昌市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制问题分析
    3.1 金昌市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现状
        3.1.1 金昌市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设置
        3.1.2 金昌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主要措施
        3.1.3 金昌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整体效果
    3.2 金昌市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制存在问题
        3.2.1 典型事故案例
        3.2.2 事故案例分析
        3.2.3 金昌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主要问题
    3.3 金昌市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3.3.1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尚未形成多中心治理体系
        3.3.2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重点把握不准
        3.3.3 安全生产监管多元化水平不高
        3.3.4 安全生产危机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第四章 国外和国内城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经验借鉴
    4.1 国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经验
        4.1.1 美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经验
        4.1.2 日本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经验
        4.1.3 德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经验
    4.2 国外先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经验借鉴
        4.2.1 健全完善的安全生产监管法律法规体系
        4.2.2 多元化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主体
        4.2.3 安全监督管理人员专业化程度高
        4.2.4 从业人员安全素质高
        4.2.5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与工伤保险有机结合
        4.2.6 按照行业及危险程度划分不同安全生产监管层次
    4.3 国内发达地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经验
        4.3.1 吴江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经验
        4.3.2 宁波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经验
    4.4 国内发达地区成熟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经验借鉴
        4.4.1 理顺安全生产监管机制
        4.4.2 加强安全风险源头管控
        4.4.3 创新安全生产监管模式
        4.4.4 宣传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第五章 金昌市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制优化对策
    5.1 建设符合金昌市安全生产管理实际的多中心监督管理体系
        5.1.1 突出解决安全生产管理机制中的重点问题
        5.1.2 提高政府各部门间协同合作
        5.1.3 推进社会力量参与安全生产监管
        5.1.4 建立安全生产交流协作机制
    5.2 推进完善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机制建设
        5.2.1 完善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机制和事故追责体系
        5.2.2 完善人才准入机制和培训考核体系
        5.2.3 完善企业从业人员准入和培训机制
    5.3 提高安全生产监管系统化管理水平
        5.3.1 严格安全生产监管执法
        5.3.2 加强政府安全监管力量建设
        5.3.3 完善行业分级分类监管机制
        5.3.4 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力量作用
    5.4 提高安全生产监管科技化和信息化水平
        5.4.1 加快安全生产信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
        5.4.2 提高对安全生产信息化的利用
    5.5 建立完善安全生产事故危机管理长效机制
        5.5.1 认识事故危机管理的作用和地位
        5.5.2 建立完善事故危机预测预警机制
        5.5.3 建立有效的事故危机管理沟通机制
        5.5.4 健全事故危机后处理机制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9)重大工程社会公共安全治理协同模式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现实意义
        1.2.2 理论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社会公共安全研究现状
        1.3.2 重大工程安全风险研究现状
        1.3.3 社会网络分析研究现状
        1.3.4 现有研究总结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重大工程社会公共安全概念界定
        2.1.1 重大工程的定义及分类
        2.1.2 社会公共安全
        2.1.3 重大工程社会公共安全
        2.1.4 重大工程社会公共安全治理
        2.1.5 重大工程社会公共安全治理三维协同模式
    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2.2.1 利益相关者概述
        2.2.2 利益相关者的识别与分类
    2.3 全寿命周期理论
        2.3.1 全寿命周期概述
        2.3.2 重大工程全寿命周期划分
    2.4 安全屏障理论
        2.4.1 安全屏障概述
        2.4.2 安全屏障分类
    2.5 协同治理理论
        2.5.1 协同理论
        2.5.2 治理理论
        2.5.3 协同治理理论及特征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重大工程社会公共安全事故致因与形成机理研究
    3.1 重大工程社会公共安全事故统计分析
    3.2 重大工程社会公共安全事故致因分析
        3.2.1 事故致因理论
        3.2.2 重大工程社会公共安全事故致因
    3.3 重大工程社会公共安全事故形成机理分析
    3.4 重大工程社会公共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3.4.1 工程内部安全风险事故形成机理——以列车碰撞事故为例
        3.4.2 工程外部安全风险事件形成机理——以PX项目群体性事件为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重大工程社会公共安全风险与利益相关者识别
    4.1 重大工程社会公共安全风险识别与分类
        4.1.1 基于文献分析法的风险识别
        4.1.2 基于案例分析法的风险识别
        4.1.3 风险因素确定与分类
    4.2 重大工程社会公共安全利益相关者识别与分类
        4.2.1 工程项目利益相关者
        4.2.2 重大工程社会公共安全利益相关者识别
        4.2.3 重大工程社会公共安全利益相关者的确定
    4.3 重大工程社会公共安全风险和利益相关者识别清单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重大工程社会公共安全利益相关者和安全风险关系分析
    5.1 2-模网络的内涵与分析方法
        5.1.1 2-模网络的内涵
        5.1.2 2-模网络分析方法
        5.1.3 UCINET工具介绍
    5.2 2-模数据矩阵构建
        5.2.1 数据基本情况
        5.2.2 重大工程社会公共安全“利益相关者-安全风险”2-模网络构建
        5.2.3 可视化
    5.3 重大工程社会公共安全“利益相关者-安全风险”2-模网络分析
        5.3.1 重大工程社会公共安全利益相关者-安全风险关系分析
        5.3.2 重大工程社会公共安全利益相关者关系分析
        5.3.3 重大工程社会公共安全风险关系分析
        5.3.4 综合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重大工程社会公共安全治理三维协同
    6.1 重大工程社会公共安全治理多元主体协同
        6.1.1 多元主体协同现状
        6.1.2 多元主体协同存在的问题
        6.1.3 多元协同实现路径
    6.2 重大工程社会公共安全治理全过程协同
        6.2.1 决策立项阶段
        6.2.2 规划设计阶段
        6.2.3 建设施工阶段
        6.2.4 运营维护阶段
    6.3 重大工程社会公共安全治理工具协同
        6.3.1 技术设备屏障
        6.3.2 组织管理屏障
        6.3.3 法律制度屏障
        6.3.4 社会文化屏障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重大工程社会公共安全事故案例
作者简介

(10)员工安全主动性行为对小微企业安全生产影响的研究 ——基于双重效应的分析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员工安全主动性行为研究综述
        1.3.2 小微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及现状研究综述
        1.3.3 员工安全主动性行为提升作用的研究综述
        1.3.4 研究述评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本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安全主动性行为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2.1 安全主动性行为概念界定
    2.2 安全主动性行为的理论基础
        2.2.1 调节定向理论
        2.2.2 感知的组织支持理论
        2.2.3 个人-组织匹配理论
    2.3 员工安全主动性行为元分析
        2.3.1 元分析研究假设
        2.3.2 元分析数据收集
        2.3.3 元分析研究设计
        2.3.4 元分析验证
        2.3.5 元分析结果
    2.4 员工安全主动性行为的双重效应分析框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员工安全主动性行为内部效应的概念模型
    3.1 相关理论的研究假设
        3.1.1 感知的组织安全支持理论的研究假设
        3.1.2 个人-组织安全价值观匹配的研究假设
    3.2 安全主动性行为的研究假设
    3.3 安全主动性行为中介效应的研究假设
    3.4 安全主动性行为内部效应的概念假设模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员工安全主动性行为、小微企业安全生产行为量表设计与数据收集
    4.1 量表的设计步骤与原则
    4.2 量表开发流程
    4.3 变量的定义与初始量表
        4.3.1 变量的定义
        4.3.2 初始量表简介
        4.3.3 感知的组织安全支持初始量表
        4.3.4 个人-组织安全价值观匹配初始量表
        4.3.5 安全亲社会行为与安全前摄行为初始量表
        4.3.6 小微企业安全生产行为初始量表
    4.4 量表试测
        4.4.1 初始量表试测与数据收集
        4.4.2 初始量表检验
        4.4.3 初始量表信度检验
        4.4.4 初始量表效度检验
    4.5 正式量表形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员工安全主动性行为内部效应的实证研究
    5.1 正式调研方案与数据收集
    5.2 正式量表信度与效度检验
        5.2.1 正式量表信度检验
        5.2.2 正式量表效度检验
    5.3 结构方程全模型检验
        5.3.1 描述性统计
        5.3.2 模型检验结果
        5.3.3 中介效应检验结果
        5.3.4 结构方程模型结果讨论
        5.3.5 模型修正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员工安全主动性行为外部效应的仿真研究
    6.1 计算实验建模与仿真介绍
    6.2 计算实验适用性分析
    6.3 模型构建
        6.3.1 仿真界面及功能
        6.3.2 基本假设与背景设定
        6.3.3 计算实验系统内各主体设定
        6.3.4 小微企业自动学习机制
        6.3.5 计算实验参数与情景设置
    6.4 模拟实验与结果分析
        6.4.1 不同情景下小微企业安全生产水平的周期演化
        6.4.2 不同情景下小微企业利润的周期演化
        6.4.3 仿真模拟结果对比与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员工安全主动性行为的小微企业安全生产行为管理对策
    7.1 员工安全主动性行为内部效应引导的管理对策
        7.1.1 发挥员工对组织安全支持的影响作用
        7.1.2 发挥员工安全价值观的主导作用
        7.1.3 依靠员工安全主动性行为的重要性
        7.1.4 发挥员工安全主动性行为的“桥梁”作用
    7.2 员工安全主动性行为外部效应引导的管理对策
        7.2.1 社会与政府应构建员工发挥安全主动性行为的渠道
        7.2.2 政府与社会应建立合理的处罚与激励措施
        7.2.3 政府应完善小微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研究局限与展望
        8.2.1 本研究存在的局限
        8.2.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相关问题调查问卷
附录2 结构方程模型MPLUS代码
附录3 计算实验代码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清单

四、加强设备管理 为安全生产服务(论文参考文献)

  • [1]唐山开滦赵各庄矿安全风险管理体系优化研究[D]. 丁思远. 燕山大学, 2020(06)
  • [2]网约车平台公司安全运营评价与安全投入优化决策研究[D]. 林子赫. 北京工业大学, 2020(06)
  • [3]常州市礼嘉镇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问题研究[D]. 孙礼坚.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4]德惠市D公司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优化策略研究[D]. 徐雪. 吉林大学, 2020(08)
  • [5]煤矿安全投入影响因素系统分析及其效率评价研究[D]. 王海涛.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20(01)
  • [6]HX电厂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D]. 王瀚仑.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7]基于知识图谱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安全管理智能知识支持研究[D]. 王莉.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4)
  • [8]金昌市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制优化研究[D]. 王成栋. 兰州大学, 2019(02)
  • [9]重大工程社会公共安全治理协同模式构建研究[D]. 陈玢晶. 东南大学, 2019(05)
  • [10]员工安全主动性行为对小微企业安全生产影响的研究 ——基于双重效应的分析框架[D]. 王琦玮. 江苏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加强设备管理服务安全生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