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中的教育问题

西部大开发中的教育问题

一、试论西部大开发中的教育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李敏纳,蔡舒,覃成林[1](2014)在《中美西部人口资源开发的比较及启示》文中研究说明在世界区域开发史上,中美两国西部开发最令世人瞩目。在中美西部开发中,人口资源开发均是关键内容。中美西部人口资源开发的背景和目标相似,但由于两者环境和基础不同,其开发的手段和机制必然具有差异,因而,推进中国西部人口资源开发,既要借鉴,又不能完全照搬美国的做法。与当前中国西部人口资源开发主要采用行政手段和以政府为主导不同,在美国西部人口资源开发中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综合运用,政府行为与市场作用有机结合,这给推进中国西部人口资源开发带来如下重要启示:构建政府引导下以市场为主体的西部人才吸纳利用机制,引导西部教育发展与西部开发密切结合,激励具有参与能力的组织、机构和个人给西部教育捐助和投资,以及健全西部人口资源开发政策实施的法律保障等,是快速推进我国西部人口资源开发的重要举措。

刘忠,牛文涛,廖冰玲[2](2012)在《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研究综述及反思》文中指出2000年开始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开启了我国区域平衡发展的新阶段。本文基于西部大开发战略推进的理论轨迹,对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逻辑起点、角色定位、突破口、支撑体系以及模式选择等五个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并结合西部地区的实际进行了反思。文章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研究的重点和趋势进行了展望。

温建波[3](2012)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国防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在世纪之交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这是建国以来我国对西部的第三次开发。在此之前,我国曾对西部进行了两次开发建设,即一五计划时期的西部开发和三线建设时期的西部开发。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推进西部国防建设又好又快发展,需要我们总结建国初期西部开发中国防建设建设的经验教训,需要我们深刻认识国防建设在西部开发中的重要地位、作用和意义,需要我们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全文共分三部分。在第一部分中,首先对建国以来一五计划时期、三线建设时期、西部大开发奠定基础阶段国防建设的历史进行回顾。本文分别对不同时期西部开发期间国防建设所具有的特点、所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梳理、总结。在第二部分中,主要研究了国防建设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首先指出西部是国家安全的屏障,西部安全在国家安全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其次,分析了国防建设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作用,指出国防建设为西部大开发提供安全保障,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推动力量。第三,分析了加强国防建设的重要意义,加强西部国防建设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国防建设是遏制分裂势力、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保障;加强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是驻疆部队的重要任务;加强西部国防建设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国防科技创新及其转化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军队直接参与或承担国家经济建设,能够为西部开发贡献力量;国防建设不断为西部开发培养、输送合格人才;加强西部国防建设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国防文化能够激发人们参与西部大开发、参与国防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获得巨大社会效益。在第三部分中,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对搞好西部大开发中的国防建设提出了六条建议。

王楠[4](2011)在《我国西部生态环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999年,中央政府正式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给予西部地区大力支持,将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广西、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内蒙古等十二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纳入西部大开发范围。在西部大开发提出之初,我国领导人就指出应该将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重要位置,不能走“先破坏,后治理”的老路子,不仅如此,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整体脆弱,有些地区一旦破坏就很难恢复甚至永久性无法恢复。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的经济取得了显着的进步。但是,我们同时也应看到,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各种生态环境问题不断出现。如何在经济发展与当地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取得适度的平衡,成为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在导论部分,笔者在对“生态”、“环境”、“生态环境”等概念的内涵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行法律的相关规定,对当前学界有关“生态法”、“环境法”等概念的使用问题进行了分析。笔者认为,从我国目前现行的生态环境保护基本法——《环境保护法》中的界定来看,没有必要以“生态法”、“生态环境法”等概念来代替现在广泛使用的“环境法”、“环境保护法”等类似概念。之后,笔者对国内有关西部大开发法治环境建设、生态环境问题的资料做了一个大致的梳理。本文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规范分析法、价值分析法、实地调查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对近些年来西部地区出现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分析,并试图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第一章主要介绍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生态环境重要,二是生态环境脆弱,三是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大。如何既实现经济社会全而发展,提高当地群众的生活水平,又较好的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为全国的生态环境改善做出应有的贡献,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问题。近些年来,我国主要领导人先后在不同场合都不断强调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特别是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事实上,近些年来,随着各级政府重视程度的不断增强、投入的不断增加、技术的进步、重大生态环境保护项目的实施,西部地区在生态环境方面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是,即便如此,包括西部地区在内的全国范围内的生态环境保护仍然处于“局部好转、整体恶化”的趋势之下。西部地区的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森林资源减少、冰川消融迅速等问题仍然形势严峻。第二章在前一章梳理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的基础上,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法制现状做了一个简要的介绍。这种安排是基于这样的思路: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大致如何?这种现状是在何种制度环境下形成的?因此,本章第一节对我国整体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做了一个简要的介绍。本章第二节重点对西部民族自治地方有关生生态环境保护的自治立法,包括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变通立法和变通规定,做了一个大致的梳理。西部地区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为集中的地方,也是我国民族自治地方最为集中的地方,有着大量的自治立法,这些自治立法中有许多足涉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对它们进行个初步梳理分析,对了解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法制现状是十分必要的。经过分析,笔者基本认为,我国广大西部民族自治地方并没有充分发挥自治立法的优势,做好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第三章的主要研究内容是我国生态环境执法问题。第一节对生态环境执法体制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执法中的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当前环境执法面临着这样一些困难:地方政府注重经济增长,忽视环境问题;企业违法成本低;违法处罚手段少,力度弱;政府部门上下配合、部门联动难等问题。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相应的建议。第二节对《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发展历程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认为该法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完善该法的建议。第四章对国外欠发达地区开发情况进行了梳理。第一节对美国西进运动、苏联的西伯利亚开发和其它国家的欠发达地区开发背景、基本过程进行了梳理,认为这些欠发达地区的开发有一些共同的成功经验,包括中央政府高度重视;建立权威性的开发组织机构;制定科学的开发政策和法规,并以其为导向;中央政府积极扶持,进行大规模投资等。但是,其中也存在一些教训值得吸取,如开发过程中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忽视对开发地传统文化的保护;忽视轻重工业均衡发展;忽视开发地区的内部发展动力等。这些经验教训可以为我国西部大开发提供有益的借鉴,避免重蹈覆辙。第五章主要论述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建设问题。当前学界所说的生态效益补偿,不是强调生态学意义上的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而主要是强调为了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或生态价值,针对生态环境进行的补偿、恢复、综合治理等行为,以及基于环境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而对可能因此丧失发展机会的区域内的居民承担的给予资金、技术、实物上的补偿、政策上的优惠等行为。笔者认为,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建设将对森林资源、水资源、草场资源等环境要素的保护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本章首先从现实需要、经济学原理、生态正义等角度分析了对西部地区实施生态效益补偿的必要性。在对我国当前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实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如何促进我国整体的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文章的最后一部分是全文结语。对于如何切实加强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有学者提出了建设西部生态经济特区,也有许多学者提出了应该实行“绿色GDP”制度。目前,已经有个别重要生态保护区开始实行“绿色GDP”制度,这是一个良好的实践开端。此外,笔者认为,加强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最主要的一点是加强现有生态环境法律法规的实施。目前,在应对传统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方面,我国已经建立起了基本的法律体系,应该将着重点放到法律的执行上来。在应对不断出现的新型生态环境问题方面,我们当然还需要不断加强立法工作。此外,我们应该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应该逐步走出单环境要素保护的思维模式,在制度设计、生态环境执法、生态环境保护社会监督等各方而都应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整体观。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本文的研究还远远不能囊括西部地区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对于一些论文尚未涉及的问题,只能留待今后的学习中进一步关注、研究。

马玉祥[5](2009)在《西部开发促进法及其内容》文中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把握全局,提出的一项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战略决策,是造福中华民族子孙万代的一项战略部署。早在1999年6月江泽民同志就提出:"现在我们正处在世纪之交,应该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明确提出,必须不失时机地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特别是抓紧研究西部地区大开发。"

马玉祥[6](2008)在《西部开发促进法及其内容》文中研究说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把握全局,提出的一项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战略决策,是造福中华民族子孙万代的一项战略部署。早在1999年6月江泽民同志就提出:"现在我们正处在世纪之交,应该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明确提出,必须不失时机地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特别是抓紧研究西部地区大开发。"

白永秀,李伟[7](2008)在《西部大开发专题研究》文中提出经过各级政府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近九年的艰苦努力,西部大开发已进入大规模开发建设阶段,在这一关键时刻,对西部大开发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对于指导西部开发战略向纵深推进,进而为我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西部大开发中几个有争议问题,西部大开发的由来及意义、特点、给西部地区带来的机遇、现状及问题,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基本思路及对策等方面对西部大开发进行了系统研究,为西部大开发的深入推荐提供了理论基础。

赵京[8](2006)在《西部经济发展中的政府作用 ——一个基于关键领域的政府经济职能分析框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但同时东西部经济差距却日益扩大,对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以及民族团结带来严峻挑战,从而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世纪之交,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6年来,虽然西部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但东西部区域经济差距不但没有缓解,反而进一步扩大。基于这种背景,探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在西部经济发展中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有效发挥政府职能,实现政府和市场的功能互补,运用政府干预来促进西部经济发展,不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也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本课题基于对经济发展中政府与市场功能两重性的认识,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方法,采用历史分析和逻辑分析相统一,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综合运用等具体方法,探讨了经济发展和政府职能的一般关系,系统梳理了经济发展中政府职能的一般理论,并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中政府干预的支持性理论进行了简要回顾,对西部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从政府职能视角进行现实剖析,认为政府与市场的双重失灵是西部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在政府和市场关系的逻辑框架内,运用趋同理论和新增长理论以及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等对经济发展绩效的理论解释,并结合世界各国开发落后地区的国际经验,对我国西部经济发展中政府的关键经济职能给予界定,认为政府影响西部经济发展绩效的关键职能领域应该在于:促进西部市场化进展、参与西部人力资本形成、介入西部生态环境建设以及对西部经济发展的政策援助等方面;在此基础上,按照“市场不发育—政府替代、市场残缺—政府补充、市场失灵—政府矫正”的政府与市场关系逻辑,从理论和现实两个角度,对政府在西部经济发展中的各个关键职能领域的介入进行理论论证和现实分析,证明了在西部经济发展中,政府在四个关键职能领域内发挥重要职能具有理论与现实的合理性。最后,结合政府的职能属性,对西部经济发展中政府四个关键职能领域内的职能运行与职能实现进行分析,构建了一个基于关键职能领域的政府经济职能分析框架。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主要表现在:通过对西方政府职能演进的历史分析,论证了政府职能及其范围源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为政府发挥职能促进西部经济发展建立逻辑起点;在现实的经济发展环境和条件约束下,首次将西部经济发展中政府职能的定位在:促进市场发育,维护生态安全,推动经济增长,制定适宜政策;从市场和政府功能两重性出发,在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框架内,通过理论分析和经验分析,对政府促进西部经济发展的关键职能领域进行了界定;运用

侯学敏[9](2006)在《西部开发立法与民族经济自治权实现问题的衔接研究》文中提出以西部开发战略实施为契机,将西部开发立法与民族经济自治权的实现相衔接,不仅是进一步落实民族经济自治权的重要保证,也是西部开发立法在民族地区有效实施的必然要求。 本文从分析西部大开发与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入手,阐述了西部开发立法与民族经济自治权实现的互动关系,提出西部开发立法是推进民族经济自治权实现的重要保证,经济自治权是西部开发立法实施的有效杠杆。通过对现阶段我国民族经济自治权实现的法制障碍分析,提出了西部开发立法与民族经济自治权实现相衔接的必要性、可行性,并提出了二者的衔接方式与衔接内容。 就结构而言,本文分为四章。 第一章:西部大开发与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笔者在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社会背景、思想渊源和实施意义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西部大开发与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第二章:西部开发立法与经济自治权实现的互动关系。讨论了西部开发立法的必要性和经济自治权的含义、内容及法律地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西部开发立法与经济自治权实现的互动关系。 第三章:经济自治权落实的法制障碍分析。分析了经济自治权行使过程中的法制障碍。 第四章:西部开发立法与民族自治地方经济自治权实现的衔接。针对本文第三章分析的落实经济自治权的法制障碍,讨论了西部开发

周君才[10](2006)在《西部大开发的文化向度研究》文中提出数千年来困扰着人们的一个带有根本意义的问题是:人究竟是什么?古今中外的哲学家对此作了许多种不同的回答。一个极为深刻、最富启发性的界说是:人是文化的生物。这一界说或许可以从哲学上解开斯芬克司之谜,真正全面地说明人,说明人类的发展,说明人类对落后地区开发的实质。本文正是从这个理解出发,来具体分析西部大开发的。从哲学上来看,西部大开发是西部人追寻解放和自由的历程,是西部人的大开发。人是文化的生物,西部人更是一群具有独特文化的生物。因此,西部大开发的实质就是这群具有独特文化的西部人的大开发,也就是说,西部大开发是带有浓厚的文化韵味的大开发,是具有一种文化向度的大开发。本文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西部大开发中的误区及其原因分析。这部分将对西部大开发的现状及形成原因进行分析。西部大开发已经进行了6年多,所取得的成效之巨大乃是有目共睹,但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在西部大开发的理论与实践的探讨中,主要存在着观念上和实践上两个方面的误区。这些误区的根源均始于对西部文化和西部大开发的文化内涵的忽视和误解。 第二部分:西部大开发的文化向度的内容探讨。这部分将对西部大开发文化向度的内容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如果说文章第一部分是对为什么进行西部大开发的文化向度的研究作一论证的话,那么这一部分就是对西部大开发的文化向度是什么的阐述。文章从西部大开发的实质和动力之源两方面对文化向度的内容进行了探讨。 第三部分:西部大开发的文化向度的实践述说。理论的研究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服务实践,这是理论研究的生命力所在。研究西部大开发中的文化向度问题就是为了在新形势下更好地进行西部开发,有力推动西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这部分是对怎么样在西部大开发中贯彻文化向度问题的讨论。首先,我们应该把握住西部大开发中文化向度的方向,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的前提下,提倡多元化的开发模式和注重开发中的西部人文韵味。其次,我们在西部开发的实践中要理解,和谐思想是西部大开发中文化向度的精髓,西部开发的实践就是为了创造一种和谐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二、试论西部大开发中的教育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西部大开发中的教育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中美西部人口资源开发的比较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美国西部人口资源开发
    (一)以移民和土地方面的法律和政策吸引国内外移民到西部定居
        1.以灵活开放的移民法律和政策吸引国外移民。
        2.以优惠的土地法律和政策促进国内外移民西迁。
    (二)采取多种方式筹集西部教育发展资金
        1.拨地兴学。
        2.直接拨款。
        3.引导民间资本投入西部教育事业。
    (三)依据西部开发不同时期的市场需要,有重点和有针对性地扶持西部教育的发展
        1.从建国到1850年代,重点发展义务教育。
        2.1850年代到二战结束,大力发展西部公共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
        3.二战结束以后,重点扶持培养高精尖人才的研究型高校的发展。
    (四)重视并发挥人才对科技进步的推动作用
二、中国西部人口资源开发
    (一)制定西部教育发展和人才开发政策
    (二)对西部基础教育进行投资倾斜和行政帮扶
    (三)大力支持西部发展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
    (四)加强西部人才的培养、选拔、激励和吸引工作
    (五)对西部开展智力支援
三、中美西部人口资源开发比较
    (一)开发的背景和目标相似
    (二)开发的基础和环境不同
        1.美国西部在开发之初人烟稀少,中国西部大开发之初人口数量不少,但整体素质较低。
        2.美国西部自然环境好于中国西部,中国西部生态环境较脆弱,对人口的承载能力较弱。
        3.美国西部文化为移民文化,中国西部文化环境复杂,使人口资源开发的难度加大。
    (三)开发的手段和机制有差异
        1.在美国西部人口资源开发中,其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综合运用,而中国西部人口资源开发手段则带有较浓重的行政色彩。
        2.美国西部人口资源开发的机制是政府行为与市场作用的有机结合,而中国则是政府主导型的。
四、中美西部人口资源开发比较中的启示
    (一)构建政府引导下以市场为主体的西部人才吸纳和利用机制
        1.以用人单位为主体引进区内外人才。
        2.遵循市场规律制定并实施吸引人才的优惠政策。
        3.立足于市场需要和事业发展合理利用人才。
    (二)引导西部教育发展与西部开发密切结合
    (三)激励组织和个人给西部教育捐资和投资
    (四)健全西部人口资源开发政策实施的法律保障体系

(2)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研究综述及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一、西部大开发的逻辑起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一) 西部大开发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途径
    (二) 协调效果的评价
二、西部大开发的角色定位: 政府、市场与企业
    (一) 政府、市场与企业:主体地位的归属
    (二) 政府类型、职能与市场关系
三、西部大开发的突破口:
    (一) 三农问题
        1.西部大开发对西部地区农业发展的影响、新环境下农业发展的途径。
        2.农业之于西部大开发的基础性作用。
    (二) 产业发展
        1.产业结构调整。
        2.产业结构定位。
        3.产业转移与承接。
    (三) 城市化
        1.城市化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地位。
        2.城市化如何展开。
四、西部大开发的支撑体系:
    (一) 金融支持
        1.金融支持主导性的争论。
        2.金融支持不足。
        3.金融支持的模式。
    (二) 要素流动
五、西部大开发的模式选择:“生态”反思
    (一) 西部大开发必须是“生态”开发、适度开发
    (二) 西部大开发不是资源开发
    (三) 西部大开发需要克服“短视”问题
六、结论与展望

(3)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国防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一) 选题目的、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国内研究现状
        2. 国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的思路与步骤
一、 建国以来西部开发进程中国防建设历史回顾
    (一) 一五计划时期(第一次西部)的国防建设
        1. 一五计划时期(第一次西部)国防建设的特点
        2. 一五计划时期(第一次西部)国防建设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
    (二) 三线建设时期(第二次西部开发)的国防建设
        1. 三线建设时期(第二次西部开发)国防建设的特点
        2. 三线建设时期(第二次西部开发)国防建设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
    (三) 西部大开发战略(第三次西部开发)中的国防建设
        1. 西部大开发奠定基础阶段(2001-2010)国防建设的特点
        2. 西部大开发奠定基础阶段(2001-2010)国防建设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
二、 国防建设在西部大开战略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一) 国防建设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重要地位
        1. 西部特殊的地理位置凸显国防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2. 西部安全环境日趋复杂,加强国防建设刻不容缓
        3. 东突”、“藏独”及民族问题突出,国防建设任重道远
    (二) 国防建设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重要作用
        1. 国防建设为西部大开发提供安全保障
        2. 国防建设对西部大开发的推动作用
    (三) 国防建设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重要意义
        1. 加强西部国防建设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2. 加强西部国防建设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3. 加强西部国防建设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
三、 当前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搞好国防建设的建议
    (一) 加强军事力量建设,维护西部地区特别是新疆的安全和稳定
    (二) 在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中体现国防需求,搭载国防功能
    (三) 搞好西部国防科技工业改革,构筑军民一体化的国防工业基础
    (四) 结合西部科技教育和人才培养,搞好国防人力资源的建设
    (五) 结合西部大开发,搞好战略后方与军队后勤建设
    (六) 结合国防教育,大力发展西部国防文化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致谢

(4)我国西部生态环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意义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一) 环境、生态、生态环境
        (二) 环境法、生态法
        (三) 我国现行法律制度中的概念使用
        (四) 几个意义上的"西部"
    三、相关研究动态
    四、主要研究方法
    五、本文主要观点
    六、本文的创新之处
    七、本文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
    第一节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特点
        一、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总体特点
        二、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困难
    第二节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政府规划
        一、中央政府规划
        二、地方政府规划
    第三节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成效
        一、森林覆盖率提高较快
        二、防沙治沙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三、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第四节 西部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一、水土流失严重
        二、土地沙化和荒漠化形势严峻
        三、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四、森林资源破坏严重
        五、湖泊萎缩
        六、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的冰川加速消融
        七、三江源地区的生态意义及其生态问题的产生
    本章结语
第二章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法制现状
    第一节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法制现状
        一、宪法
        二、法律和行政法规
        三、部门规章
        四、地方法规
        五、国际条约
    第二节 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自治立法现状
        一、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立法现状
        (一) 自治条例
        (二) 单行条例
        (三) 变通规定和补充规定
        二、西部民族自治地方生态环境立法存在问题
        (一) 内容重复、结构相似
        (二) 立法价值观念错位
        (三) 立法内容不全面
        (四) 立法内容政策化,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三、完善西部民族自治地方生态环境立法的途径
        (一) 完善民族自治地方环境立法体系
        (二) 突出地方特色、加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三) 积极吸收优秀的少数民族习惯法内容
第三章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执法问题研究
    第一节 生态环境保护执法现状
        一、生态环境保护执法体制现状
        二、生态环境保护执法中的主要问题
        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执法的建议
    第二节《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实施现状分析
        一、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二、《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存在的问题
        三、云南怒江开发中的环境影响评价问题
        四、完善《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建议
    本章结语
第四章 国外欠发达地区开发经验借鉴
    第一节 国外欠发达地区开发主要措施
        一、美国的西进运动
        二、苏联的西伯利亚开发
        三、其它国家的欠发达地区开发项目
    第二节 国外欠发达地区开发中的经验教训
        一、经验总结
        二、教训总结
        三、外国欠发达地区开发经验借鉴
    本章结语
第五章 西部地区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建设
    第一节 对西部地区实行生态效益补偿的依据
        一、生态效益补偿的现实需要
        二、生态效益补偿的法律依据
        三、生态效益补偿的理论依据
        (一) 经济外部性理论
        (二) 机会成本
        (三) 其他理论依据
    第二节 我国当前的生态效益补偿实践
        一、各类文件中的相关阐述
        二、我国的生态效益补偿实践
        (一) 我国早期生态效益补偿实践
        (二) 当前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实践
    第三节 现有生态效益补偿实践中的问题及制度完善
        一、现有生态效益补偿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二、完善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建议
本文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统计表

(8)西部经济发展中的政府作用 ——一个基于关键领域的政府经济职能分析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关于经济发展中政府作用的相关讨论
    1.2 课题价值:研究西部经济发展中政府职能的意义
    1.3 文献综述:关于西部经济发展中政府职能的相关研究
    1.4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与创新
    1.5 研究范围、论文结构与研究方法
2 区域经济发展中政府职能的一般理论分析
    2.1 经济发展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演进与范式之争
        2.1.1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演进:政府职能的历史逻辑
        2.1.2 范式之争:“守夜人”的政府职能范式与干预型政府职能范式
    2.2 经济发展和政府职能:内涵界定与关系界说
        2.2.1 经济发展的内涵及其拓展
        2.2.2 政府职能的内涵分析
        2.2.3 经济发展中的政府职能价值
    2.3 关于经济发展中的政府职能的基本理论
        2.3.1 自由主义的政府职能理论
        2.3.2 干预主义的政府职能理论
        2.3.3 第三种政府职能理论
    2.4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政府职能发挥的理论支持
3 西部经济发展中政府职能的现实分析
    3.1 西部经济发展滞后的现状描述
    3.2 西部经济发展滞后的政府职能视角分析
    3.3 西部经济发展中政府职能的社会需求分析
4 西部经济发展中政府关键职能选择
    4.1 西部经济发展中的政府职能范围
    4.2 西部经济发展中政府关键职能领域选择
        4.2.1 西部经济发展中政府关键职能界定的理论分析
        4.2.2 西部经济发展中政府关键职能界定的国际经验借鉴
5 西部市场化进展中的政府职能分析
    5.1 西部市场化进展中政府职能定位的理论分析
    5.2 西部市场化进展中政府职能定位的现实分析
    5.3 政府在推进西部市场化进程中的职能定位
        5.3.1 政府参与西部市场发育发展的管理职能
        5.3.2 政府参与西部市场发育发展的服务职能
    5.4 西部市场化进展中政府职能的实现
6 西部人力资本形成中的政府职能分析
    6.1 政府参与西部人力资本形成的理论分析
    6.2 政府参与西部人力资本形成的现实分析
    6.3 政府在西部人力资本形成中的职能定位
        6.3.1 西部人力资本形成中政府的服务职能
        6.3.2 西部人力资本形成中政府的管理职能
    6.4 政府在西部人力资本形成中的职能实现
7 政府在西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职能分析
    7.1 政府在西部生态环境建设职能发挥的理论基础
    7.2 西部生态环境建设中政府职能发挥的现实依据
    7.3 西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政府职能定位
        7.3.1 西部生态环境建设中政府的服务职能
        7.3.2 西部生态环境建设中政府的管理职能
    7.4 西部生态环境建设中政府职能的实现
8 西部经济发展中政府的政策援助职能分析
    8.1 西部经济发展中政府政策援助的理论基础
    8.2 西部经济发展中政府政策援助的现实依据
    8.3 西部经济发展中政府政策援助职能的运行分析
    8.4 西部经济发展中政府政策援助职能的实现分析
本文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和所获奖励

(9)西部开发立法与民族经济自治权实现问题的衔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西部开发与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第一节 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的社会背景
        一、梯度推移战略及其严重后果
        二、可持续发展观及其推进作用
    第二节 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的思想渊源
        一、邓小平的“两个大局”: 西部大开发的思想渊源
        二、江泽民“再造西北秀美山川”: 西部大开发的直接起因
        三、朱镕基“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 西部大开发载入国家规划
    第三节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意义
    第四节 西部大开发与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一、从地理区位上看,西部大开发就是民族地区的大开发
        二、从民族问题在我国的重要地位及其发展变化上看,西部开发必须注意解决我国少数民族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
第二章 西部开发立法与民族经济自治权实现的互动
    第一节 西部开发立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西部开发立法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二、西部开发立法是依法治国方略的必然要求
        三、西部开发立法是国外开发欠发达地区法制经验的启示
        四、西部开发立法,是我国东部沿海开放立法经验的科学总结
    第二节 经济自治权及其法律地位
        一、经济自治权的含义及其基本内容
        二、经济自治权的社会价值解析—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权之保障
    第三节 西部开发立法与经济自治权实现的互动关系
        一、西部开发立法与经济自治权实现的内在统一性
        二、西部开发立法与经济自治权实现的互动关系
第三章 民族自治地方经济自治权实现的法制障碍分析
    第一节 民族地区法制化不利因素的分析
        一、人治传统、法律意识淡薄
        二、有关部门对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地位认识不清
        三、中央集权体制长期存在所导致的地方分权认识误区
        四、经济自治权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第二节 民族法规制定中存在的问题
        一、民族法规立法滞后
        二、民族法规自身存在的问题
        三、民族法规的适用、实施、监督机制还未完善
第四章 西部开发立法与民族自治地方经济自治权实现的衔接
    第一节 衔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衔接的必要性
        二、衔接的可行性
    第二节 衔接的基本方式
    第三节 衔接的主要内容
        一、西部开发立法与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管理自治权实现的衔接
        二、西部开发立法与民族自治地方贸易管理自治权实现的衔接
        三、西部开发立法与民族自治地方财政税收管理自治权实现的衔接
        四、西部开发立法与民族自治地方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管理自治权实现的衔接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声明

(10)西部大开发的文化向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文献综述
前言:文化及其向度
一、西部大开发中的误区及其原因分析
    (一) 西部大开发的观念上的误区
        1. 对西部的观念上的误区—落后的象征
        2. 对西部大开发的价值误区—西部大开发的主导观念
    (二) 西部大开发的实践上的误区
        1. 发展模式的误区:注入式—西部大开发的主旋律
        2. 发展结构的误区:经济开发—西部大开发的实质
二、西部大开发的文化向度的内容探讨
    (一) 文化大开发—西部大开发的实质
        1. 文化开发是西部大开发的立足点
        2. 文化开发是西部大开发的精神支柱
    (二) 文化需求—西部大开发的动力之源
        1. 地区开发与文化自觉
        2. 民族进步与民族文化
三、西部大开发的文化向度的实践述说
    (一) 正确把握西部大开发的文化向度的走向
        1. 坚持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2. 重视文化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决定作用
    (二) 和谐理念—西部大开发文化向度的实践价值
        1. 和谐—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人文内涵
        2. 和谐—西部大开发的实践
结语: 迈向文化的西部
参考文献
后记

四、试论西部大开发中的教育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中美西部人口资源开发的比较及启示[J]. 李敏纳,蔡舒,覃成林.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4)
  • [2]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研究综述及反思[J]. 刘忠,牛文涛,廖冰玲. 经济学动态, 2012(06)
  • [3]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国防建设研究[D]. 温建波. 新疆大学, 2012(03)
  • [4]我国西部生态环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 王楠. 中央民族大学, 2011(10)
  • [5]西部开发促进法及其内容[J]. 马玉祥. 民族法学评论, 2009(06)
  • [6]西部开发促进法及其内容[A]. 马玉祥. 民族法学评论(第6卷·2008年), 2008
  • [7]西部大开发专题研究[J]. 白永秀,李伟. 西北人文科学评论, 2008(00)
  • [8]西部经济发展中的政府作用 ——一个基于关键领域的政府经济职能分析框架[D]. 赵京. 西北大学, 2006(11)
  • [9]西部开发立法与民族经济自治权实现问题的衔接研究[D]. 侯学敏. 中央民族大学, 2006(11)
  • [10]西部大开发的文化向度研究[D]. 周君才. 西南大学, 2006(10)

标签:;  ;  ;  ;  ;  

西部大开发中的教育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