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艺术价值和能量

创造艺术价值和能量

一、创造艺术价值与能量(论文文献综述)

丁云兰[1](2021)在《小学绵竹年画教学中学生审美经验的建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与符号。绵竹年画因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化价值,触动着学生的感官系统,给到学生视觉刺激,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活动和认知发展,尤其是审美经验的发展。深入探究绵竹年画的艺术形式,深化我们对绵竹年画艺术形式功能的认识,优化绵竹年画在学生审美经验建构过程中的作用,同时促进绵竹年画的传承和发展。本研究主要是通过观察小学绵竹年画教学中学生审美经验的建构过程,探讨民间艺术作为课程资源进入到小学美术课程教学中如何影响学生审美经验的建构,总结梳理出学生审美经验建构的路径。本研究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对小学绵竹年画教学中学生审美经验的建构过程进行深入的探讨,以期获得学生审美经验建构的路径。首先,笔者通过对相关领域的文献进行搜索,对绵竹年画和审美经验进行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综述,了解绵竹年画的艺术特征和在学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同时了解审美经验的发展过程,理解审美经验的内涵,对审美经验进行操作性的概念界定。其次,将杜威的审美经验理论作为理论基础为学生审美经验的建构提供分析框架,基于对杜威审美经验理论的分析,归纳概括出学生审美经验建构的维度包括身体性维度、过程性维度以及工具性维度三个方面,同时根据学生审美心理结构的特征和发展规律,从理论层面探析学生审美经验的建构过程。再次,通过绵竹年画在新语境环境下的阐释、说明、创作,对绵竹年画的艺术形式和精神内涵重新总结梳理和呈现,加深学生对绵竹年画的认识和理解,更好的掌握和运用蕴含在绵竹年画中的知识、技能和文化,将绵竹年画自身所蕴含着的内在的审美经验通过学习和实践内化为学生自身的审美经验,并通过实践活动将审美经验物化为艺术作品,既丰富了学生的审美经验,也美化了学生的日常生活。从学生审美经验建构的身体性维度、过程性维度以及工具性维度来分析描述学生审美经验的建构过程,明白绵竹年画自身的价值是可以被课程所传递表达出来的,对学生审美经验的发展和建构是有影响的。通过采取课堂观察,做课堂记录的方式,了解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学生的语言和行为表现以及教学的环境,了解绵竹年画在教学中的一个呈现现状以及教师和学生的语言和行为的表现情况;通过教师访谈,了解教师对绵竹年画艺术形式、制作工艺以及精神内容的理解和教师选择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的原因;通过学生访谈,了解学生对绵竹年画的感受和认知;通过对学生创新年画的分析,了解学生对绵竹年画的艺术形式、制作工艺和精神内涵的实际掌握情况以及学生的创新技能和意识。然后,通过绵竹年画教学的实践研究总结出小学绵竹年画教学中学生审美经验建构的路径。学生通过环境的创设,对绵竹年画产生审美冲动,在节奏的变化中合理的组织学生的能量,让学生在秩序的控制下朝着目标方向前进,将蕴含在绵竹年画中的审美经验内化为学生自身的审美经验。在这个过程中重视学生的身体参与,让学生在活动中实践自身获得的审美经验,将审美经验物化为艺术作品,美化我们的实际生活。同时优化对学生艺术作品的评价和展示,不仅发展和完善了学生的审美经验,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强化了学生的成就感,不仅实现了审美经验的工具性价值,也让学生获得了一个完整圆满的经验。最后,通过对小学绵竹年画教学中学生审美经验建构路径的调查和分析,总结出民间艺术作为课程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经验的建构路径。从杜威的实用主义课程观出发,从审美的角度,用审美的方法探讨小学美术课程教学中学生审美经验的建构路径。民间艺术作为课程资源进入到小学美术课程教学中,不仅使民间艺术在学校教学中得到传承和发展,自身的价值得到彰显,同时使学校的美术课程更具丰富性,有利于促进学生各方面健康的生长发展,通过筛选科学合理的教育内容,注重教学方式的艺术化表达,以及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参与和强化对学生审美经验物化过程和作品的反馈,让学生有继续学习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助力,使学生获得了一个完整圆满的审美体验,通过这样一个过程丰富完善着学生的审美经验,充实着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学生健康的生长发展。

李欣颖[2](2021)在《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影响因素及动态演化研究》文中指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移动短视频用户规模接近8亿,占全体网民的86%,成为移动互联网的新风口,超越综合视频成为第三大移动应用。同时受到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下半年用户规模进一步大幅提升,移动短视频观看时长日均3亿小时,成为领跑互联网的新发展热点。虽然随着移动短视频竞争格局走向良性,内容质量得到提升,版权意识也不断增强,但是移动短视频作为新兴事物和新兴业态,还是存在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如何挖掘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影响因素,基于用户信息行为特征、规律和网络结构,基于信息行为演化过程,从移动短视频用户的多元信息行为和多维场景出发,维护移动短视频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保障移动短视频产业的持续良性发展,是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管理的新挑战。本文以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基于信息生态学、行为科学理论、系统动力学理论等交叉学科理论,展开了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相关问题的研究。首先基于行为科学和信息生态理论构建了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机理模型,并对机理关系进行了分析,该章是论文的核心理论框架。接着基于扎根理论展开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复杂网络理论展开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特征和网络结构研究,进而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衍生模型,采用仿真研究方法展开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演化模型研究。最后,基于理论研究成果,从用户信息行为视角,提出移动短视频服务对策。全文理论研究按照“理论框架—核心解析—理论落脚点”的研究脉络层层深入展开,最后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紧密结合,形成系统完整的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研究成果。下面予以详细阐述:第三章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机理研究。基于行为科学理论,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过程模型;基于信息生态理论,剖析了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要素,分析了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驱动力及内在机制,最后构建了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机理模型,并对机理关系进行了分析,本章是论文的核心理论框架。第四章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影响因素研究。聚焦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影响因素研究的核心目标,采用扎根研究范式对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在获取详实的质性资料的基础上遵循研究范式对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影响因素进行编码,从多维视角构建基于扎根理论的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影响因素模型,最后阐释了相关概念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本章为第6章和第7章提供支撑。第五章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特征及网络结构研究。首先构建了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特征概念模型,接着配置安卓智能手机并ROOT后进行Java语言编程,获取总计217360条抖音短视频数据,采用归纳演绎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使用数理统计工具、情感分析工具、分词工具、Gephi软件对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整体特征、信息检索推荐行为特征、信息发布行为特征、信息共享行为特征及信息行为网络特征展开了实证研究并进行了细致分析。本章为第6、7章提供理论支撑。第六章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演化模型研究。本章在国内外学者及有关研究的基础上,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和信息行为理论,提出了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演化建模依据和思想,构建了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演化模型V-SIbR,计算了模型平衡点及阈值,设置了11组33个参数方案,使用Matlab工具对模型进行仿真,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对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的演化进行了综合讨论。本章为第7提供理论支撑。第七章基于用户信息行为的移动短视频服务对策研究。本章针对移动短视频用户服务现状和问题,从用户信息行为出发,基于第4章研究成果,提出移动短视频用户服务水平提高对策;基于第5章研究成果,针对移动短视频发展乱象提出治理对策;基于信息生态理论及第4、5、6章研究成果,提出优化移动短视频服务生态对策。本文紧随国内外学者研究趋势,展开了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层面的探索,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理论层面,能够推动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理论体系发展、深化信息生态理论在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领域的应用、为加强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管理提供理论支撑。实践层面,指导相关部门和企业提高移动短视频用户服务水平、加强移动短视频治理、优化移动短视频服务生态。未来研究中,紧随交叉学科研究发展趋势,探讨医学与信息学交叉融合新的研究视角与发展契机,挖掘移动短视频技术应用优势,展开健康信息行为、健康信息管理、健康信息行为干预、用户健康信息行为等领域的研究。

张振江[3](2021)在《向死而生 ——安塞姆·基弗艺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德国当代艺术家安塞姆·基弗的艺术为研究对象。基弗艺术独具特色的画语使其成为当代艺术界的一道亮丽风景。由绘画语言与绘画言语统合而成的画语,包括物质、痕迹、图像、主题、题材、思想、修辞和场域等,对于艺术创作和研究而言至关重要。基弗以“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雄心壮志,创造了一种“无界”的多元性画语呈现。他的艺术摆脱了现代主义艺术滑向装饰愉悦的倾向,而重回艺术的崇高精神;是现代主义艺术对古典艺术艺术超克之后的再超克;是对包括现代主义艺术在内过去诸种艺术的超越与融合。他的艺术实践创造了一个承载精神的物化空域——填充空白空间,一个个人的宇宙。在20世纪70-80年代现代艺术陷入困境时,使绘画艺术获得了新生,因此被誉为“绘画艺术的拯救者”。目前,在当代绘画艺术日渐式微的情境下,研究安塞姆·基弗的艺术,特别是其中的画语,对深挖艺术的真谛,赋予绘画艺术以更强劲的发展动力,具有巨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利用结构主义方法,将安塞姆·基弗的艺术置于由独特的历史环境、地理环境、人文环境、家庭环境及艺术个性的整体框架下。再以解构主义的方式对安塞姆·基弗的混合型艺术思想、独特的造型观念、超常的造型方式、无界的物质媒介、总体性的组织逻辑、多种结合的形式特征、多重来源的图像生成和开放循环的工作空间等画语关系,逐个进行全面且深入地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清当代艺术的画语秩序,跳出陈旧的传统画语,拓展开放的多元性画语形态。同时,通过对安塞姆·基弗画语的研究进一步领悟中国当代艺术和自己艺术发展的合理路径——艺术家需要探查心灵,触摸灵魂,发现“本我”,感受“自我”,表现“超我”,形成“我”的画语体系,创作“我”的艺术。

丁丁[4](2021)在《王一亭与20世纪初期海派艺术生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艺术生态系统主要由“生境”、艺术生产者、艺术消费者和艺术分解者组成,和自然生态系统一样,艺术生态系统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分类单元,而是功能单元,是一个能量互给的循环系统。艺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在某种具有稳态的“生境”之中进行着无休止的发展变异过程——生产、消费、分解、接触、碰撞、融合、发酵以及再生产活动。本文将海派艺术家王一亭置于这一结构和运行机制之中,以期考察他所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功能。作为艺术生产者,王一亭依靠“母体效应”所携带的艺术生产基因,顺利从一名“寄生种”成长为“优势种”,从“外来种”发展为“建群种”;作为艺术消费者,他能在消费优势种艺术产品的基础上转化为自身的生产养分;作为艺术分解者,他不仅能实现自我分解,也能为其他艺术生物体提供分解养分。除此之外,王一亭还活跃于海派艺术生态“边缘效应”之中。“边缘效应”是不同生态体或群落之间所产生的交叉区域,活动于其间的生物体被称之为“边缘种”。在此结构中,王一亭发挥着“中介者、开辟者、实践者和创新者”的功能。他穿梭于各种“边缘效应带”之间,汲取多元养分,属于典型的“边缘种”。在海派艺术生态系统运行机制中,艺术生产群体和艺术分解群体往往以“画会”的形式聚拢在一起,在这一生态体中,评价、广告、定价及售卖机制等都以“垄断”的形式生成,生产机制带有商业化、商标化、量产化的特点。王一亭利用这一机制,有意“隐藏”工商业大亨的身份,以鬻画者的身份融入海派艺术生态之中,并利用人脉、媒体、展览、赞助、话语权等典型的“海派”生产方式,逐步从经济生态中的优势种跻身至艺术生态优势种的行列。尽管王一亭在二十世纪初期的海派艺术生态当中拥有极其宽广的生态位,但在后世的艺术史书写中,王一亭的生态位与其生存的时代并不成比例,其中最重要的原因还是王一亭艺术本体的问题。首先,王一亭在诗词、书法等“文人画”要素上的生产能力明显不如其他优势种。从其现存诗题而言,不论质量还是数量,创造性并不高。其次,王一亭稔熟于海派艺术生态的运行机制,也借此机制使自己成长为优势种之一,但艺术产品也不可避免地带有海派艺术弊端,如应酬化、规模化、商品化、量产化等。在此机制之下,王一亭的艺术产品存在大众化、程式化、自我重复、用笔潦草、应付等“后海派”弊端,最终被当代艺术分解者打上“质粗而文不细”的标签。

刘元[5](2021)在《新媒体环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探析 ——以顾绣为例》文中提出顾绣作为刺绣的杰出代表,具有上海地方代表性和东方文化特色,是我国独特的艺术文化符号。2006年5月20日,顾绣被列入到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之后在2018年11月28日,上海师范大学获批教育部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顾绣传承基地”,作为上海师范大学的学生深感荣幸的同时也意识到自己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我们肩上传播传统文化的重大责任。本文选取顾绣为研究对象,基于传播学理论,通过文献分析法、跨学科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具体探讨在新媒体环境下,顾绣的传播方式。首先通过文献和资料总结出顾绣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顾绣的传播无论对国家还是对人民都具有深远的意义,之后利用具体事例分析传统媒体传播顾绣的时候存在的优势和短处,最后的重点放在新媒体对顾绣的传播具有的优势和现在存在的问题。经过面的问题分析之后,讨论顾绣如何进行重新定位,重新开发,重新包装,探究顾绣的最佳传播方式与路径。顾绣的传播和发扬需要各个环节的出力,线上线下有效结合,新旧媒体深度合作,校园企业强强联合,充分利用好以新媒体为主的个个平台的优势,增强顾绣的曝光度,吸引更多顾绣爱好者,形成持续传播效能,使顾绣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发扬,继续见证民族的历史与发展,承载各族群众的智慧与情感。

王晶莹[6](2020)在《肇新窑业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策划研究》文中指出如果说十八世纪开始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启了机械替代人力的时代序幕;工业2.0时代电力的普及使得机械具有了稳定的驱动力,生产力得到显着提升;工业3.0时代让机械脱离人工操作,开启了机械自动化的时代;工业4.0时代则带来更加灵活适应性强的新生产模式,生产力的剧增推动着时代前进的脚步,也引发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变。许多传统工业因转型困难和低下的产能而面临销路不畅经济效益惨淡的危机,企业发展停滞不前。这些生产和社会问题使得旧的工业区逐渐衰败,引发了专家学者对于城市更新的思考,开始了对于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的实践。本文通过对既有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项目实践情况的调查研究,发现在工业遗产实践中公众参与度不高,功能定位的同质化现象越来越普遍。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初衷是对价值突出而又无法满足现有工艺要求的闲置存量资源的整合与利用,对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工作需要通过系统的策划流程才能得出科学性的结论。论文从价值活化的视野出发,以工业遗产价值理论与建筑策划理论为依据,深入分析工业遗产的价值构成与价值的作用,通过价值活化流程实现对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工作的系统性分析,把握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策划的构成基础,提取策划的构成要素,并进行策划步骤解析,使研究所得的策划流程成为既保存了遗产自身价值,又不流失遗产再利用价值的综合性指导方法。文章以肇新窑业工业遗产项目的实例分析,探索价值活化思路下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策划思路的可行性,推动了工业遗产这一特殊职能的建筑类别的保护与再利用策划系统化研究工作。本文希望通过对肇新窑业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策划的研究工作,探索工业遗产项目实施的全部前期工作环节所遵循的流程。通过整合肇新窑业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工业遗产再利用工作环节,从价值活化的理念出发对肇新窑业项目策划各步骤所需的分析基础和选用的方法论进行研究,最后通过对策划结论的检验与反馈,修正肇新窑业项目策划结论,得出对肇新窑业的保护与再利用工作具有借鉴意义的策划思路,以及对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项目具有参考价值的策划体系。

李楚婧[7](2020)在《湘西苗绣图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湘西苗族属于苗族三大方言族群之一的东部方言苗族族群,湘西苗绣是苗族苗绣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地理环境、社会历史、经济生产等原因,湘西苗族文化与楚文化、汉文化和其他少数民族文化有一定的联系和交融,故而作为湘西苗族文化重要载体的湘西苗绣图案也有着多样交融的独特面貌。本文以湘西苗绣图案为研究对象,将其与民族文化、民族哲学思维、美学思维结合起来进行交叉学科的、综合的研究,并在纵向深度如创作者的心灵观念上对其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对目前的湘西苗绣图案研究起到丰富与补充的作用。本论文以学科交叉分析、跨领域的综合视角,进行对选题的整合性研究,对湘西苗绣图案的衍生渊源和技法应用进行了梳理,分析其在发展进程中生成的造型特征,深入探讨了湘西苗绣的文化和审美内涵,并对湘西苗绣的文化、艺术和经济价值、当代和现实意义、未来该如何发展等议题展开讨论,力求通过梳理湘西苗绣图案的文化源头、造型特征、审美特质,来提出新的、有价值的观点,使本选题研究获得符合时代发展的当代意义。本文主要内容共分为六个部分,以循序递进的方式展开。绪论部分,首先叙述选题研究的缘起,并通过构建对湘西苗绣图案的更真实的认知、推动对湘西苗绣图案研究的整体思考、保护湘西地区苗族文化土壤、确立湘西苗绣图案研究的当代意义等四个方面阐述了选题研究的意义。其次,通过苗绣图案研究、湘西苗绣图案研究两个方面,记叙了论文选题研究的相关动态,分析了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为本文研究探明方向。又列出了论文选题研究的相关的主要(美术学、艺术学)学科理论知识,以及辅要学科理论知识。并阐明了论文选题的田野调查与访问、图像收集与分析、学科交叉研究、比较研究、文献研究与分析等主要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明确选题研究的创新点为,“提出特殊且真实的认知、提出新的观点、开展综合探究”三个要点。最后,记述了论文的进度安排和预期目标。第一章,先以整体的宏观角度,概述湘西苗绣图案在苗族图案中的特点。从苗族人民的族群迁徙历史,谈到在历史变迁中逐渐形成的东、中、西三大苗族聚集区的分布状况,并由此进入对三个区域苗绣的主要特征的整体概述,廓清东部聚集区湘西苗绣与其他地区苗绣的不同。从而进入对湘西苗绣图案的具体介绍。由于居住地域地理环境、经济生产方式、人文环境等的不同,三大聚集区的苗绣图案特色各自有一定的区别。位于东部苗族聚集区的湘西苗绣图案,有着不同于中、西部苗绣图案的审美特色面貌。其次,再对具体的研究范围进行概念界定、分析湘西苗绣图案的生成背景,再从湘西地区的地理环境、经济生产方式、湘西苗绣的历史文化渊源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从地理通达、经济繁荣、历史文化渊源深厚等角度阐述湘西苗绣图案特色的形成基础。最后对湘西苗绣图案进行概念界定,湘西苗绣图案审美特色的实质,是苗族文化艺术与楚文化、中原文化、湖湘地域文化艺术相交融后、苗族妇女以智慧创造出的结晶物。第二章,因湘西苗绣图案首先是实用为主的工艺美术,故首先解析其工艺流程。本章从工具、材料、制作步骤、主要针法和技法上详细介绍湘西苗绣图案的制作工艺。又将湘西苗绣图案的应用类型统括为服饰、用具、祭祀三个类别,以详实的田野调研资料为支撑,将应用类别与动植物、信仰等题材类别相结合进行叙述分析,从而详尽呈现湘西苗绣图案在湘西苗族人民生活中的形态。并从湘西苗绣图案的视觉形式出发,着重分析其造型特征。从线条、色彩、构图三个方面出发进行解析。第三章,是本次论文研究的重点部分,在对湘西苗绣图案外在视觉表现形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着重于探讨湘西苗绣图案背后丰富的文化内涵。湘西苗绣图案蕴含着湘西苗族人民的宇宙观、生命观和世界观。如二绳、四维、八角、万字图形在湘西苗绣图案中的显现,蕴含着湘西苗族人民对天地的认识,是湘西苗族人民宇宙观的呈现。又如太极、八卦、阴阳数字等图案,是湘西苗族人民与天地合一、阴阳生成的世界观念。在湘西苗绣图案中显现出枫木、蝴蝶妈妈等形象,意喻着对自然的崇拜,对生命的生生不息、对吉祥和幸福生活的追求,这是湘西苗族人民生命观的呈现。本章进一步对湘西苗绣图案的审美内涵进行分析,研究其背后的创作观念与生命美感,关注其与民族精神之间的关联。本章首先分析湘西苗绣图案蕴含的创作观念。其充满想象、多角透视、多样空间的创作方法,体现了湘西苗族人民“立象以尽意”的创作思维;其源于生活、纯真自在的创作心理,体现了湘西苗族人民自由的鲜活的创作心灵和创作状态、及其图案的生命美感。而孕育了这观念与美感的,是湘西苗族人民率真浪漫、开拓拼搏、认同凝聚的民族精神。最后,通过对宇宙、世界、生命、创作观念和民族心灵、精神的分析,探析出湘西苗绣图案所蕴含的审美特征。第四章,在快速变化的当代语境中对湘西苗绣图案的价值与发展进行探讨。首先,从多元一体格局、中华民族文化复兴、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溯源等角度分析并确立湘西苗绣图案的文化、艺术、经济价值和当代意义。其次,进一步地将其文化、艺术和经济价值落实到当代现实语境中,从相关企业对湘西苗绣图案的元素解读、文化提炼、现代设计理念融入等设计与开发方式、湘西苗绣图案的产品转化与再创造等角度探讨湘西苗绣图案的经济价值和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立足现实际遇,参考了其他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理论,提出了对湘西苗绣图案的保护建议,对湘西苗绣发展新路径的问题,从精神和物质两个路径进行探讨。精神上应提高创作主体的文化自信和观念、创造水平,并在发展的过程中关注民族精神的续存;物质上应提高工艺质量、结合当代互联网和5G等科学技术资源助力物质建设和发展的新途径。最后,探讨湘西苗绣图案研究的当代意义,以小见大,探索湘西苗绣图案作为人类族群对美的表达的一部分,其对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助益,以及背面深藏着的人类文化与文明创新的本质,其背面所释放出的人类共有的精神与物用之美等等所呈现出在未来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中的文化哲思与文明造物的方向之意义。在上述的论证解析之后,本文在结论部分,对全文写作内容进行了总结,叙述了本文研究的广度与深度,也记叙了写作中遇到的研究限制与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其的努力克服。湘西苗绣图案是湘西苗族人民对自身民族文化的记忆,它保留了形成该民族文化、精神、信仰等特质的原生状态,它是由湘西苗族族群整体、湘西苗族人民每一个人的生命发出的审美活动。湘西苗绣图案是湘西苗族人民对现实生活的感性超越,是实现心灵自由的途径,是对生活更加美好的寄托和使生存更加诗意的追求,亦是湘西苗族人民蓬勃的生命精神,与大自然与生俱来的无穷生命力互相融合、交相辉映的结果。湘西苗族、中华民族、人类族群,皆是一个整体,对湘西苗绣图案的研究,有助于传承湘西苗族文化、保护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有助于推动湘西州、湖南省乃至国家的文化繁荣和发展;有益于从局部到整体性地为中华民族、人类的不断发展、前进做出贡献。

赵跃[8](2020)在《宋庄:中国艺术界的当代实践》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世界最大的艺术家聚集区宋庄作为研究对象,以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社会变迁,以及宋庄近30年的发展历程为背景,考察中国艺术区发生和发展的本土化实践之路,从艺术界的角度探讨了中国当代文化变迁的实践策略。宋庄的研究价值在于其文化的多样性、差异性和矛盾性,变迁中的艺术实践调动了本土文化中的“关系世界”,系统与个人能动性的交互在各个维度被激活,“变迁的危机”“历史的矛盾”“重构的试错”等。在本土与全球、现代与前现代、精英与大众、制度与精神、自由与公平、消费与审美的文化冲突中理解宋庄,有助于我们对本土文化复杂性的深刻自觉,更有助于我们理解当代艺术界和当代中国。本文将问题聚焦在艺术界的关系交互和文化系统的再生产上。从最初的画家村的“乌托邦”想象,到市场繁荣下“艺术家社区”的生态变迁,再到政府主导下的“艺术创意小镇”的不断自觉,宋庄的每一个时期都在“关系世界”的参照中进行着创造性的文化交互和文化再生产。从“乌托邦”的建构与实践,到“自觉的错位”和“期待的不对等”;从系统的功能分化,到“官民共创”的创造性实践;从时代中的“艺术区消亡”,到“艺术超链接”的实践创新,宋庄作为一个时代的缩影,从艺术界的角度展现了中国人在面对“全球化”和“社会转型”时的行为模式和精神图示。本文希望从艺术界关系交互的实践策略出发,为了解中国艺术界的变迁动因以及当下文化实践提供一种人类学的视角。宋庄的历史实践表明,艺术的创造是一张网,而人的能动性和社会系统的衍化高度“混融”。艺术实践在“后现代”的语境中更多表现为一种“自我观照”的能力,艺术开始真正回归日常生活。而艺术界的意义在于,宋庄用近30年的实践证明了艺术在社会变革中的强大作用和对未来发展的重要启发意义,那就是艺术界是一个有关希望和创造的想象共同体,而我们每个人都在其中,我们不断在本土文化的“关系网络”中寻找精神自觉和文化生态的和谐,以不断生产希望和勇于创造的精神面对未来的风险和挑战。这也是中国人用自己的实践反思文化艺术的社会价值,更是本土艺术界研究的现实意义所在。

姚东升[9](2020)在《同一性视角下建筑遗产保护策略研究 ——以满铁中央实验所旧址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建筑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在当前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对未来也有重要的意义。国内外相关法律文件将原真性与完整性作为建筑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而在具体保护实践中仍然存在对原真性与完整性概念的理解偏差,进而缺乏有效的保护策略。本文是基于同一性的视角对建筑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与保护策略研究。首先,选择同一性为研究视角,从同一性的概念与判断条件及其与建筑遗产保护的关系展开研究。基于同一性视角探索了建筑遗产保护中原真性与完整性的本质内涵与适用条件,并引出传承性的概念。分别探索了原真性、完整性、传承性三者在不同类型、不同状态的建筑遗产保护中不同体现,以及三者在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建筑本体再利用方面各有侧重。本文建议将原真性、完整性、传承性共同作为建筑遗产保护的三个基本原则。其次,基于对建筑遗产保护基本原则的研究,结合相关保护实践案例的分析,针对三个基本原则提出三个保护策略,分别是凝固式保存、文献式修复、设计式再生,并且进一步研究三个保护策略的适用条件与具体操作方法。单独或综合运用这三个保护策略可以解决建筑遗产保护中的一般问题。本文以大连市近代建筑遗产满铁中央实验所旧址保护为例,基于同一性视角探索该建筑遗产的保护策略。通过满铁中央实验所旧址的建筑调研,遵循建筑遗产保护基本原则,灵活运用凝固式保存、文献式修复、设计式再生三种保护策略,对其进行相应的建筑修缮加固、景观风貌重塑,功能整合与再利用的方案设计。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以及对后续研究的展望。

孙辉[10](2020)在《“爱奇艺”新媒介文艺及其产业化研究》文中提出如今,互联网数字新媒介技术的迅猛发展彻底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社会生活,它的出现不仅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物质生产和劳动实践,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新的文化现象。它以不可抵挡的态势渗透进精神生产领域,使得传统印刷媒介下的文艺形态呈现出新的面貌。通过数字新媒介技术与传统文艺形态的融合,网络文学、网络剧、网络大电影、网络游戏等一系列新媒介文艺形态纷纷涌现,目前,中国新媒介文艺不仅开拓出了新的文艺创造方式和审美价值,而且已发展成了史无前例的超大规模化文艺产业形态。立足于这一时代背景,本文选择了近年来在网络视频领域的佼佼者——“爱奇艺”为研究对象,以新媒介文艺生产和产业化实践为基础,从爱奇艺的网络剧、网络大电影以及IP泛娱乐产业链三个领域分别展开探讨。在爱奇艺网络剧领域,本文以《盗墓笔记》为案例研究对象,从跨媒介改编的角度出发,挖掘《盗墓笔记》从网络小说到网络剧改编过程中的新媒介文艺特性,结合会员付费运营和差异化排播方式,分析网络剧这一新媒介文艺形态是如何实现产业化发展的。在爱奇艺网络大电影领域,本文梳理了网络大电影从无盈利目的的草根创作,到商业微电影再到新媒介电影艺术的发展历程,并以《道士出山》和《哀乐女子天团》两部网络大电影做案例分析,结合爱奇艺付费分账合作运营模式,来探究新媒介文艺在产业化过程中精神价值与商业价值的协同关系。在爱奇艺IP泛娱乐产业链领域,本文从网络文学出发,分析其作为IP泛娱乐产业链源头的原因,并以爱奇艺首个IP“影游互动”案例《花千骨》为例,通过对网络文学、网络影视剧、网络游戏三者之间连通性的分析找出影响IP泛娱乐产业链成形的要素,同时分析了IP产品到商品的实现过程。最后,本文根据爱奇艺近年营收状况,探究目前爱奇艺的商业发展模式中所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传统精英阶层的文艺价值与经济价值观念,对当下新媒介文艺产业蓬勃发展背景下文艺价值与经济价值关系提出自己的思考。

二、创造艺术价值与能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创造艺术价值与能量(论文提纲范文)

(1)小学绵竹年画教学中学生审美经验的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1.1 审美是人与生俱来的内在需求和本能
        1.1.2 民间艺术自身的艺术形制有助于学生审美经验的建构
        1.1.3 小学艺术教育重视学生审美经验的培养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绵竹年画的相关研究
        1.3.2 关于审美经验的相关研究
    1.4 核心概念界定
        1.4.1 年画
        1.4.2 绵竹年画
        1.4.3 经验
        1.4.4 审美经验
        1.4.5 建构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2 学生审美经验建构的理论基础
    2.1 审美心理相关理论
        2.1.1 审美心理过程产生的阶段
        2.1.2 审美心理活动的特点
    2.2 审美经验的构成
        2.2.1 从经验到审美经验
        2.2.2 审美经验的三个维度
    2.3 课程教学实践中的审美经验建构
        2.3.1 内在价值与工具价值相统一的课程价值观
        2.3.2 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生长的课程目标观
        2.3.3 知识和经验相统一的课程内容观
        2.3.4 “做中学”的课程实施观
3 绵竹年画教学的实践研究
    3.1 绵竹年画课程的现状
        3.1.1 调查资料的来源
        3.1.2 调查资料的记录
        3.1.3 绵竹年画课程的开展情况
    3.2 绵竹年画教学中学生审美经验建构的课例分析
        3.2.1 绵竹年画教学中学生审美经验建构的过程性维度
        3.2.2 绵竹年画教学中学生审美经验建构的身体性维度
        3.2.3 绵竹年画教学中学生审美经验建构的工具性维度
4 绵竹年画教学中学生审美经验的建构
    4.1 关注学生审美经验的获得
        4.1.1 创设教学环境,唤起学生的审美冲动
        4.1.2 科学合理的筛选教育内容,实现学生的秩序发展
        4.1.3 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注意保持学生的节奏
        4.1.4 唤醒学生的想象力,维持学生的能量
    4.2 重视学生的身体参与,让学生实践经验
        4.2.1 利用身体获得感性认知
        4.2.2 在活动中实践认知
    4.3 实现学生作品的工具性价值,完善学生的审美经验
        4.3.1 注重对学生作品的评价,让学生获得审美发展
        4.3.2 重视学生的成果展示,强化学生的成就感
5 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经验的建构路径
    5.1 实现学生生长发展的教育目的
        5.1.1 真实地再现民间艺术
        5.1.2 学生知识和经验的获得和改造
        5.1.3 实现学生的自由生长
    5.2 知识、经验和环境相统一的教育内容
        5.2.1 教育内容的整体性
        5.2.2 符合小学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
        5.2.3 符合教师的专业素养
        5.2.4 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特点
    5.3 艺术化表达的教育方法
        5.3.1 艺术化的表达方式
        5.3.2 “做中学”的教学方式
    5.4 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
        5.4.1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5.4.2 激发学生的情感参与
        5.4.3 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5.5 优化对学生作品的评价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影响因素及动态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信息行为研究现状
        1.2.2 国内信息行为研究现状
        1.2.3 短视频信息行为研究现状
        1.2.4 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及方案
    1.4 研究技术路线
    1.5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移动短视频相关理论
        2.1.1 移动短视频概念
        2.1.2 移动短视频内涵
        2.1.3 移动短视频特征
    2.2 信息行为相关理论
        2.2.1 信息行为定义
        2.2.2 网络信息行为概念
        2.2.3 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
    2.3 信息生态相关理论
        2.3.1 信息生态概念
        2.3.2 信息生态系统
        2.3.3 信息生态因子
        2.3.4 信息生态链
    2.4 复杂网络相关理论
        2.4.1 复杂网络的概念
        2.4.2 复杂网络特征模型
        2.4.3 复杂社会网络结构指标
    2.5 系统动力学相关理论
        2.5.1 系统动力学定义
        2.5.2 系统动力学模型
        2.5.3 系统动力学应用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机理
    3.1 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过程
    3.2 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要素
        3.2.1 行为要素构成
        3.2.2 生态要素构成
        3.2.3 心理要素构成
    3.3 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驱动力
        3.3.1 信息价值驱动
        3.3.2 知识创新驱动
        3.3.3 娱乐文化驱动
        3.3.4 社会认同驱动
        3.3.5 经济效益驱动
    3.4 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机理模型
        3.4.1 触发扩散机理
        3.4.2 感知推动机理
        3.4.3 交互激励机理
        3.4.4 行为认知机理
        3.4.5 机理关系模型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影响因素
    4.1 问题的提出
    4.2 研究方法和步骤
        4.2.1 研究方法
        4.2.2 研究对象
        4.2.3 研究步骤
    4.3 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影响因素模型
        4.3.1 开放式编码和主轴编码
        4.3.2 选择性编码
        4.3.3 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影响因素理论模型
    4.4 概念阐释及讨论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特征及网络结构
    5.1 问题的提出
    5.2 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特征概念模型
    5.3 实证研究
        5.3.1 研究方法和步骤
        5.3.2 数据采集处理
        5.3.3 数据结果
    5.4 讨论分析
        5.4.1 用户信息检索推荐行为特征
        5.4.2 用户信息发布行为特征
        5.4.3 用户信息共享行为特征
        5.4.4 用户信息行为网络结构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演化模型
    6.1 问题的提出
    6.2 建模依据及思想
    6.3 模型构建
        6.3.1 模型假设
        6.3.2 演化模型构建
        6.3.3 主体状态转化规则
        6.3.4 模型参数配置及约束
    6.4 仿真实验结果与分析
        6.4.1 平衡点和阈值
        6.4.2 仿真参数设置
        6.4.3 仿真结果分析
        6.4.4 讨论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用户信息行为的移动短视频服务对策
    7.1 提高用户服务水平
        7.1.1 提升用户信息服务质量
        7.1.2 提高用户使用满意度
        7.1.3 挖掘用户个性化需求
    7.2 治理短视频发展乱象
        7.2.1 完善制度设计
        7.2.2 优化政府监管
        7.2.3 加强主体自律
    7.3 优化短视频服务生态
        7.3.1 信息价值捕捉
        7.3.2 用户行为优化
        7.3.3 信息环境改善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局限及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向死而生 ——安塞姆·基弗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画语
    第二节 画语转向
    第三节 没落与升起——新表现主义艺术
    第四节 安塞姆·基弗画语之维
    第五节 国内外研究历史和现状
    第六节 本课题的意义
    第七节 研究思路
第一章 安塞姆·基弗艺术的思想
    第一节 与生俱来的日耳曼人气质
    第二节 儿童期审美意识的形成
    第三节 来自教育的影响
    第四节 基弗艺术中的思想来源
    小结
第二章 安塞姆·基弗的造型观
    第一节 安塞姆·基弗艺术中的空间观
    第二节 安塞姆·基弗艺术中的时间观
    第三节 安塞姆·基弗的能量观——无界转换
    小结
第三章 安塞姆·基弗的画语特征
    第一节 创作指向——记忆
    第二节 风格迷宫
    第三节 忧郁辩证法
    第四节 画语修辞
    第五节 物性拓展
    第六节 动态画语
    小结——无界创造
第四章 安塞姆·基弗艺术中的图像系统
    第一节 德国历史图像
    第二节 文化图像
    第三节 人物形象
    第四节 自然物像
    小结
    附录:关于女性形象
第五章 循环的整体——安塞姆·基弗的工作室
    第一节 工作室——庇护所和实验对象
    第二节 工作室——艺术家的自画像
    第三节 工作室——动态的容器
    第四节 布岑——艺术源起
    第五节 巴尔雅克·第二次生命
    第六节 克洛伊西——开放的整体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着发表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4)王一亭与20世纪初期海派艺术生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Content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现状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现状
    第二节 研究问题、方法与创新点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方法与思路
        三、创新之处
第一章 王一亭与海派艺术生态系统的组分
    第一节 海派艺术生态中“非艺术环境”的变化
        一、海派艺术生态之土壤:近代上海城市生态体系的形成和财富的聚集
        二、上海文化生态的“现代性”
        三、王一亭及家族在“非艺术环境”中的应对策略
    第二节 作为艺术生产者的王一亭
        一、王一亭与“母体效应”
        二、从“寄生种”到“伴生种”
        三、从“伴生种”到“优势种”
    第三节 作为艺术消费者的王一亭
        一、王一亭艺术消费中的审美认同
        二、王一亭艺术消费中的审美转型
    第四节 作为艺术分解者的王一亭
        一、王一亭在艺术生态中的自我分解
        二、王一亭与海派分解群体的关系
    小结
第二章 王一亭与海派艺术群落的“边缘效应”
    第一节 “边缘效应”一:传统与现代艺术的过度带
        一、海派艺术生态中传统与现代之“熵”
        二、王一亭与艺术市场中的“边缘效应”
        三、王一亭与艺术本体中的“边缘效应”
    第二节 “边缘效应”二:日本艺术群落的影响
        一、日本艺术分解者和消费者对海派艺术生态的影响
        二、王一亭:海派艺术生态中的“边缘种”
    第三节 “边缘效应”之三:王一亭与西方艺术生态
        一、王一亭的“综合艺术”实验——摄影与笔墨的融合
        二、王一亭与中西画法间的“边缘效应”
        三、王一亭与油画“民族化”
    小结
第三章 王一亭与海派艺术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
    第一节 海派艺术生态的自维性和调节功能
        一、从“通都”到“沪上”:艺术种群的“大迁徙”
        二、从“野”到“文”:海派艺术分解群体的自维性
    第二节 海派艺术生态系统运行方式的形成
        一、艺术消费机制的形成
        二、艺术生产者的循环生产
        三、分解群体及分解方式的形成
    第三节 王一亭在海派艺术生态运行机制中的角色
        一、王一亭与海派艺术的消费机制
        二、王一亭与海派艺术的分解机制
        三、王一亭与海派艺术的生产机制
    小结
第四章 王一亭在海派艺术生态中的生态位
    第一节 王一亭在海派艺术价格体系中的生态位
        一、艺术品价格的生态位属性
        二、王一亭“画润”与生态位
    第二节 王一亭在艺术史中的生态位
        一、中国传统画学史中的生态位
        二、王一亭与《海上墨林》
        三、 “现代”艺术通史中的生态位
        四、王一亭在近现代及海派艺术史中的生态位
    第三节 王一亭艺术史生态位的再厘定
        一、王一亭艺术史生态位的时空维度
        二、王一亭艺术“产品”的生态位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读博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5)新媒体环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探析 ——以顾绣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二)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三 主要研究内容
    四 研究设计与方法
第一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顾绣的概述
    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二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及价值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
    三 顾绣的历史发展以及介绍
        (一)历史发展
        (二)特点分析
        (三)代表人物及作品
    四 顾绣的价值意义
        (一)艺术价值
        (二)社会价值
        (三)经济价值
第二章 顾绣传统传播的形式及特点分析
    一 顾绣的线下传播
        (一)举办展览直观感受
        (二)拍卖会促商业传播
        (三)亲身实践口碑传播
        (四)高校顾绣基地拓展
    二 顾绣的传统媒介传播
        (一)书籍报刊历久珍藏
        (二)新闻报道正面权威
        (三)记录片剧集详实全面
        (四)影视创作生动形象
    三 顾绣传统传播的优劣
        (一)顾绣传统传播的优势
        (二)顾绣传统传播的劣势
第三章 新媒体环境下顾绣的传播特性分析
    一 顾绣的新媒体传播
        (一)微博和微信增强互动性
        (二)网络直播突破空间壁垒
        (三)短视频挑战更低成本
    二 新媒体传播顾绣的优势
        (一)新媒体助力顾绣的活态性展示
        (二)新媒体破解顾绣传承的脆弱性
        (三)新媒体拓宽顾绣的传承模式
        (四)新媒体传播契合顾绣的变异发展
    三 新媒体对顾绣传播的负面影响
        (一)浮躁传播带来传承困境
        (二)猎奇传播带来失真困境
        (三)利益传播带来粗制困境
        (四)懒散传播带来停滞困境
第四章 新媒体环境下顾绣传播的对策分析
    一 强化顾绣艺术价值,引导受众积极参与
        (一)媒体加强互动,提高受众参与度
        (二)制定平台运营策略,加强顾绣受众黏性
        (三)壮大传播的人才队伍,校企合作注入青春活力
    二 新旧媒体强强联合,社会价值最佳绽放
        (一)传统媒体弥补新媒体传播
        (二)新媒体带动传统媒体传播
        (三)新媒体传统媒体合作带动顾绣传播
    三 创新顾绣传播思路,打造新型经济价值
        (一)打造顾绣个性品牌魅力
        (二)开拓顾绣综合性产业园
        (三)发展顾绣多种文化产业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肇新窑业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策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工业遗产再利用中遗产价值的流失
        1.1.2 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工作衔接不佳
        1.1.3 工业遗产项目的使用后问题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范围
        1.3.3 研究成果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肇新窑业相关研究
        1.4.2 工业遗产价值研究
        1.4.3 建筑遗产保护的策划研究
        1.4.4 工业遗产再利用的策划研究
    1.5 研究方法与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创新点
    1.7 本章小结
2 工业遗产项目策划理念的生成与策划体系的架构
    2.1 策划理念的生成
        2.1.1 理念提出的理论基础
        2.1.2 理念的内涵与作用
    2.2 策划体系的构建依据与原则
        2.2.1 构建依据
        2.2.2 构建原则
    2.3 策划体系的框架与流程
        2.3.1 价值认知与评估
        2.3.2 价值萃取与活化
        2.3.3 保护定位与开发目标设定
        2.3.4 再利用实施策略与构想
    2.4 本章小结
3 肇新窑业工业遗产的价值挖掘与评估
    3.1 本体价值的识别
        3.1.1 本体价值信息的内容
        3.1.2 本体信息的收集来源与渠道
        3.1.3 肇新窑业的本体价值信息收集
    3.2 本体价值的认知与评估
        3.2.1 价值认知与评估依据
        3.2.2 肇新窑业的本体价值认知
        3.2.3 肇新窑业的本体价值评估
    3.3 现状价值的识别
        3.3.1 现状价值信息的内容
        3.3.2 现状价值信息的收集来源与渠道
        3.3.3 肇新窑业的现状价值信息收集
    3.4 现状价值的认知与评估
        3.4.1 价值认知与评估依据
        3.4.2 肇新窑业的现状价值认知
        3.4.3 肇新窑业的现状价值评估
    3.5 本章小结
4 肇新窑业工业遗产的价值萃取与活化
    4.1 肇新窑业的价值萃取
        4.1.1 萃取标准与原则
        4.1.2 肇新窑业的价值萃取
    4.2 本体价值活化途径
        4.2.1 普遍性本体价值的活化
        4.2.2 “突出性本体价值”的活化
    4.3 现状价值的活化途径
        4.3.1 现状资源类型为基础的活化
        4.3.2 现状产业地段类型为基础的活化
        4.3.3 以产品特性为基础的活化
        4.3.4 现状空间特征为基础的活化
    4.4 本章小结
5 肇新窑业工业遗产的保护定位与开发目标
    5.1 定位依据与原则
        5.1.1 工业遗产保护原则
        5.1.2 工业遗产保护相关的法规条文及各省市政策
        5.1.3 上位规划及沈阳市工业遗产保护规划
        5.1.4 外部性影响因素分析
        5.1.5 内部性影响因素分析
    5.2 保护定位与控制要素
        5.2.1 保护定位
        5.2.2 宏观控制要素
        5.2.3 微观控制要素
    5.3 开发目标与开发强度
        5.3.1 开发目标
        5.3.2 开发强度
        5.3.3 评价与检验
    5.4 本章小结
6 肇新窑业工业遗产的再利用构想与实施策略
    6.1 功能的历史延续
        6.1.1 总体功能构想
        6.1.2 功能分区构想
    6.2 空间的场景重现
        6.2.1 空间的功能设置
        6.2.2 空间的规模构想
        6.2.3 空间的联系梳理
    6.3 技术的回溯体验
    6.4 艺术的传承表达
        6.4.1 立面装饰的艺术传承
        6.4.2 景观小品的设计表达
    6.5 活动的记忆重构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肇新窑业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任务书
附录B 肇新窑业工业遗产的建筑价值分析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7)湘西苗绣图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研究缘起与意义
    二、选题研究相关动态
    三、主要研究方法
    四、选题研究的创新点
    五、进度安排
    六、论文预期目标
第一章 湘西苗绣图案概述
    第一节 湘西苗绣图案在苗族图案中的特点概述
        一、纹样造型特点对比分析
        二、色彩造型特点对比分析
    第二节 湘西苗绣图案概述
        一、研究范围界定
        二、地理环境与湘西苗绣图案
        三、经济生产与湘西苗绣图案
        四、历史文化渊源与湘西苗绣图案
第二章 湘西苗绣图案的技法、应用与造型特征
    第一节 技法分析
        一、工具和材料
        二、制作步骤
        三、针法及技法
    第二节 应用分析
        一、服装类应用
        二、用具类应用
        三、祭祀类应用
    第三节 造型特征分析
        一、线条分析
        二、色彩分析
        三、构图分析
第三章 湘西苗绣图案的文化和审美内涵
    第一节 湘西苗绣图案的文化内涵
        一、湘西苗绣图案蕴涵的宇宙观
        二、湘西苗绣图案蕴涵的世界观
        三、湘西苗绣图案蕴涵的生命观
    第二节 湘西苗绣图案的审美内涵
        一、湘西苗绣图案蕴涵的创造观念
        二、湘西苗绣图案蕴涵的民族精神
        三、湘西苗绣图案蕴涵的审美特征
第四章 湘西苗绣图案在当代语境中的价值与发展
    第一节 湘西苗绣图案在当代语境中的文化、艺术和经济价值
        一、湘西苗绣图案在当代语境中的文化价值
        二、湘西苗绣图案在当代语境中的艺术价值
        三、湘西苗绣图案在当代语境中的经济价值
    第二节 湘西苗绣图案在当代语境中的保护和发展路径
        一、湘西苗绣图案在当代语境中的保护探讨
        二、湘西苗绣图案在当代语境中的发展新路径
    第三节 湘西苗绣图案研究的当代意义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宋庄:中国艺术界的当代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二、关键词界定和阐释
        三、由宋庄引发的问题
        四、全球化与中国艺术界40年
        五、宋庄研究的时代意义
    第二节 宋庄及相关研究综述
        一、宋庄的社区生态及文化问题研究
        二、宋庄作为现代艺术空间的研究
        三、宋庄艺术产业等具体问题的研究
        四、有关艺术区的人类学及社会学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
        一、为什么以艺术界角度研究宋庄艺术区
        二、“关系世界”:实践论的中国方案
        三、艺术界中的“三种关系”和“四个维度”
        四、“宋庄世界”:自觉、衍化与再生产
        五、作为“信息媒介”的实验民族志
    第四节 论文结构与内容
        一、全球化背景中的现代艺术“乌托邦”
        二、市场与官民共创下的“艺术家社区”
        三、社会经济“新常态”中的“艺术区孤岛”
        四、不断自觉中的“艺术创意小镇”
第一章 全球化背景中的艺术“乌托邦”
    第一节 “盲流”艺术家与“盲流”画家村
        一、“盲流”艺术家:“我别无选择”
        二、重要的不是“艺术”,也不是“职业”
        三、圆明园画家村崛起的“真相”
        四、中国现代艺术的全球化与“戏谑”化
    第二节 圆明园的“遗产” 宋庄的“资源”
        一、圆明园画家村“最后的时光”
        二、圆明园画家村的真正“遗产”
        三、艺术家眼中的宋庄精神
        四、重新理解艺术“乌托邦”
    第三节 艺术家、村民与基层组织
        一、一位小堡村民的文化艺术观
        二、联防队与艺术家
        三、谁成就了“乌托邦”?
        四、谁的“乌托邦”?
    第四节 “劳模”书记与艺术“乡绅”
        一、“教父”“宋江”与“乡绅”
        二、“泥瓦匠”“书记”与“劳模”
        三、书记与“乡绅”的合谋
        四、“乌托邦”的“破碎”
    第五节 “后现代”世界与“前现代”社群
        一、索探“给宋庄艺术家的公开信”
        二、《纽约时报》眼中的方力钧
        三、“春卷店老板”的无奈
        四、全球化与“小江湖”
    本章小结
        一、“乌托邦”:精神的实践性
        二、期待和参照:艺术界的再生产
        三、自觉的“错位”
        四、“后现代艺术界”的逻辑:回归本土实践
第二章 “官民共创”的“艺术集聚区”
    第一节 从“小堡生态”到“中国宋庄”
        一、胡书记的“苏荷”情结
        二、“文化造镇”的顺势而为
        三、“中国宋庄”的“百年畅想”
        四、“宋庄模式”的精神:尊重与共生
    第二节 从“自然集聚”到“野蛮生长”
        一、最赚钱的行当:艺术
        二、宋庄的“淘金时代”
        三、“艺术地产”与“艺术集聚”的背后
        四、宋庄生态的“流变”与“共生”
    第三节 艺术节、艺术区与促进会
        一、从“宋庄路”到“打开宋庄”
        二、从“链接”到“跨界”
        三、画廊、美术馆与“签约”艺术家
        四、促进会、艺术组织与“品牌宋庄”
    第四节 原告与被告
        一、住农家小院的“美梦”与“噩梦”
        二、城乡二元结构里的“宋庄”
        三、“赢了官司,输了信用”
        四、10 年后风波再起
    本章小结
        一、“关系世界”里的“自觉错位”
        二、衍化源自于“期待的不对等”
        三、“熵增”“焦虑”与“调试”
        四、创造力:动能性与系统性的辩证
第三章 “新常态”中的“艺术区孤岛”
    第一节 艺术区里的“陷阱”
        一、艺术区的“二次消亡”
        二、艺术区没落的背后
        三、“破碎”的“艺术区孤岛”
        四、艺术品产业的真相
    第二节 现代艺术的“三岔口”
        一、“小时代”的“落幕”
        二、现代艺术“招安论”背后的尴尬
        三、现代艺术的危机和分裂
        四、现代艺术到底在表达什么?
    第三节 “前现代”文化复兴的本土模式
        一、“前现代”艺术“回潮”的背后
        二、宋庄里的“山东模式”
        三、市场、价格、流通与消费
        四、“圈子”与“潜规则”的破灭
    第四节 想象的创造力共同体
        一、宋庄的多重复杂性
        二、宋庄里的“隔”与“不隔”
        三、宋庄“无画廊”的真相
        四、对艺术界“边界”的再理解
    本章小结
        一、功能分化与多重复杂性
        二、现代艺术合法性的两难和机遇
        三、前现代文化复兴的深层逻辑
        四、在后现代社群中理解“共同体”
第四章 不断自觉的“艺术创意小镇”
    第一节 从“中国宋庄”到“特色小镇”
        一、宋庄的新机遇
        二、“特色小镇”背后的发展逻辑
        三、褪色的“明星小镇”
        四、宋庄的时代挑战
    第二节 当代艺术家的“第三体系”
        一、对艺术家群体的误解
        二、“重要的还是艺术”
        三、“没有传统,没有现代,只有当下生活”
        四、“第三体系”的人类学内涵
    第三节 作为“信息媒介”的民营美术馆
        一、美术馆“公共性”的背后
        二、美术馆职能的衍化
        三、树美术馆的“艺术微循环”
        四、艺术信息的“超链接”
    第四节 艺术价值生态建构的路径自觉
        一、宋庄艺术家的“微拍自救”
        二、艺术价值生态的参考模型
        三、网络大V与“艺术品登记认证系统”
        四、宋庄的两种危险和两种机遇
    第五节 文化理性在艺术创作中的自觉
        一、符号里的时代
        二、年轻人的艺术与生活
        三、从符号迷信到文化理性觉醒
        四、人类学眼中的艺术自觉
    第六节 艺术传播属性的不断自觉
        一、艺术品如何走入大众消费
        二、直播、微拍点燃民间热情
        三、艺术工艺品化、IP开发与场景设计
        四、符号消费和“新复制时代”里的“艺术灵韵”
    第七节 艺术界公共性的深度自觉
        一、品质、创作、生活
        二、艺术教育与社群文化的集聚
        三、艺术技能的获得与公共性的再理解
        四、人人都可以是艺术家
    本章小结
        一、“艺术+”的超链接生态
        二、艺术的人类学精神
        三、宋庄价值重构的多重路径
        四、公共视野与艺术理性
结论:在本土实践中理解后现代艺术界
    一、从宋庄理解“后现代文化”的逻辑
    二、“自觉错位”是动态的,也是常态的
    三、作为风险管理模式的文化系统
    四、人是核心,关系是本质
    五、艺术是一种全面自觉的能力
    六、创造是一张网
    七、艺术实践的本土思维
    八、艺术界:一个有关创造与希望的想象共同体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9)同一性视角下建筑遗产保护策略研究 ——以满铁中央实验所旧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及相关概念界定
        1.2.1 相关概念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1.4.1 国外建筑遗产保护的研究综述
        1.4.2 国内建筑遗产保护的研究综述
        1.4.3 相关法律、法规、宪章综述
        1.4.4 研究动态评析
    1.5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框架
        1.5.2 研究方法
    1.6 创新点总结
        1.6.1 同一性视角研究建筑遗产保护
        1.6.2 提出建筑遗产保护传承性原则
        1.6.3 提出三个建筑遗产保护策略
    1.7 小节
2 同一性理论与建筑遗产保护的关系
    2.1 同一性的相关理论
        2.1.1 同一性的概念
        2.1.2 同一性与范畴学
        2.1.3 同一性的逻辑判断
    2.2 同一性与建筑遗产价值
        2.2.1 建筑遗产的价值属性
        2.2.2 同一性的价值理性
        2.2.3 基于同一性的保护评价
    2.3 同一性与建筑遗产保护
        2.3.1 同一性与基本原则
        2.3.2 同一性的工具理性
        2.3.3 基于同一性的干预程度
    2.4 小结
3 同一性视角下建筑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
    3.1 原真性原则
        3.1.1 建筑遗产原真性概念辨析
        3.1.2 建筑遗产的历史原真性
        3.1.3 建筑遗产的形式原真性
        3.1.4 建筑遗产的功能原真性
    3.2 完整性原则
        3.2.1 建筑遗产完整性概念辨析
        3.2.2 建筑遗产的空间完整性
        3.2.3 建筑遗产的形式完整性
        3.2.4 建筑遗产的功能完整性
    3.3 传承性原则
        3.3.1 建筑遗产传承性概念辨析
        3.3.2 建筑遗产的功能传承性
        3.3.3 建筑遗产的文化传承性
        3.3.4 传承性与价值转化
    3.4 小结
4 同一性视角下建筑遗产保护策略
    4.1 凝固式保存
        4.1.1 凝固式保存的概念
        4.1.2 凝固式保存的适用条件
        4.1.3 凝固式保存的操作方法
        4.1.4 案例分析——上海沈义生故居建筑修缮
    4.2 文献式修复
        4.2.1 文献式修复的概念
        4.2.2 文献式修复的适用条件
        4.2.3 文献式修复的操作方法
        4.2.4 案例分析——罗马大角斗场保护与修复
    4.3 设计式再生
        4.3.1 设计式再生的概念
        4.3.2 设计式再生的适用条件
        4.3.3 设计式再生的操作方法
        4.3.4 案例分析——德国国会大厦的再生设计
    4.4 小结
5 满铁中央实验所旧址调研与分析
    5.1 现状调研
        5.1.1 建筑背景
        5.1.2 区位概况
        5.1.3 建筑现状
        5.1.4 残损情况
    5.2 建筑病理性分析
        5.2.1 砖体材料分析
        5.2.2 砖块破损分析
        5.2.3 砖块酥碱风化分析
        5.2.4 勾缝粉化脱落分析
        5.2.5 面层空鼓分析
        5.2.6 面层开裂分析
        5.2.7 砖墙开裂分析
    5.3 建筑遗产价值分析
        5.3.1 历史价值
        5.3.2 艺术价值
        5.3.3 使用价值
        5.3.4 文化价值
    5.4 小结
6 基于同一性的满铁中央实验所旧址保护策略
    6.1 从基本原则到保护策略
        6.1.1 原真性原则——凝固式保存
        6.1.2 完整性原则——文献式修复
        6.1.3 传承性原则——设计式再生
    6.2 立面的维护与修复
        6.2.1 墙面清洗维护
        6.2.2 墙身砖体修复
        6.2.3 抹灰饰面修复
        6.2.4 檐口线脚修复
        6.2.5 门窗修复
    6.3 结构的修缮与加固
        6.3.1 砖石结构修缮与加固
        6.3.2 木结构修缮与加固
    6.4 业态和空间的适应性改造
        6.4.1 园区总体规划
        6.4.2 建筑功能分区
    6.5 小结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A 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的国际文件
附录B 满铁中央实验所旧址建筑残损统计表
附录C 满铁中央实验所旧址建筑结构安全检测报告
附录D 图片索引
附录E 图表索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10)“爱奇艺”新媒介文艺及其产业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第三节 研究方法、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爱奇艺”网络剧的跨媒介改编与差异化排播
    第一节 网络剧成因及发展
    第二节 网络剧生产的跨媒介趋向
    第三节 《盗墓笔记》的跨媒介改编
    第四节 “爱奇艺”会员付费及差异化排播模式
第三章 “爱奇艺”网络大电影的媒介融合与付费分账运营
    第一节 网络大电影概念及发展历程
    第二节 媒介融合视域下网络大电影的审美特征
    第三节 “爱奇艺”网络大电影的生产特性
    第四节 “爱奇艺”网络大电影的付费分账合作模式
第四章 “爱奇艺”视频艺术的“影游互动”与IP泛娱乐产业链
    第一节 IP泛娱乐产业链的形成及发展
    第二节 《花千骨》的“影游互动”
    第三节 “爱奇艺”IP泛娱乐产业链运营模式
第五章 “爱奇艺”新媒介文艺产业化现存问题与反思
    第一节 “爱奇艺”新媒介文艺产业化现存问题分析
    第二节 文艺价值与经济价值关系再思考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创造艺术价值与能量(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学绵竹年画教学中学生审美经验的建构研究[D]. 丁云兰.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影响因素及动态演化研究[D]. 李欣颖. 吉林大学, 2021(01)
  • [3]向死而生 ——安塞姆·基弗艺术研究[D]. 张振江. 中央美术学院, 2021(09)
  • [4]王一亭与20世纪初期海派艺术生态研究[D]. 丁丁. 华东师范大学, 2021(12)
  • [5]新媒体环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探析 ——以顾绣为例[D]. 刘元.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6]肇新窑业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策划研究[D]. 王晶莹.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7]湘西苗绣图案研究[D]. 李楚婧.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8]宋庄:中国艺术界的当代实践[D]. 赵跃.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12)
  • [9]同一性视角下建筑遗产保护策略研究 ——以满铁中央实验所旧址为例[D]. 姚东升.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10]“爱奇艺”新媒介文艺及其产业化研究[D]. 孙辉. 杭州师范大学, 2020(05)

标签:;  ;  ;  ;  ;  

创造艺术价值和能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