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火车站北广场片区设计规划

上海火车站北广场片区设计规划

一、上海市火车站北广场区域设计规划(论文文献综述)

姜都,程璐,江立敏[1](2021)在《时空层叠,场所重塑 基于多要素整合设计的嘉兴火车站区域整体更新策略》文中研究指明嘉兴火车站区域有着重要的历史沉淀,同时也有多类城市空间与功能要素在此交融。面对该区域的整体更新,设计师尝试梳理各类时空要素,并从多层面、多维度进行多要素的整合,以期实现整个区域的场所重塑。

张楠[2](2021)在《基于高效换乘的汽车客运枢纽公共空间设计研究》文中指出当前我国的交通运输行业已形成公路、铁路、水运和航空多种客运方式交错联通的交通网络体系,使人们的出行变得越来越便捷与高效。依托公路运行的汽车客运,以其具有机动灵活、直达性好、可实现“门到门”直达运输等优势,在中、短途客运方式的选择上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在我国很多中小城市乃至乡镇、农村仍具有存在和发展的潜力。而如何提高汽车客运与其它客运模式的高效衔接、转换,同时强化与城市内部公共交通网络联动,形成集多种交通方式的换乘枢纽,保证居民出行的质量和效率,是当前汽车客运枢纽设计研究的重点。本论文依托乌海市汽车客运枢纽这一实际工程项目,将汽车客运枢纽内外部公共空间作为研究对象,以高效换乘为研究目的,来探索汽车客运枢纽设计策略和方法。论文首先将空间导向理论和乘客换乘心理与行为作为理论基础深入地学习,并对国内外汽车客运综合枢纽与换乘设计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与总结;通过案例分析并结合实地调研,发现客运枢纽站公共空间中影响高效换乘的因素和现状问题,剖析其产生的原因。其次将汽车客运枢纽的公共空间按照内、外部进行划分:外部公共空间着重探索与城市的相互促进关系,与公交站点、火车站和机场的有机联动,即与城市内部其它交通系统实现快速的衔接与转换,研究重点围绕场地与城市的无缝衔接、场地内功能分区布局、适宜尺度控制、高效流线组织、强化标识导向等方面;内部公共空间在对乘客的换乘心理和行为进行分析后,关注不同客运流线在内部空间的快速转换、多种功能需求的集约设计、各类空间的高效连接、为乘客提供多样性的导向指示等。论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探索应对高效换乘的具体设计策略和方法;最后将设计策略和方法应用到乌海市汽车客运枢纽实际项目中进行实证应用研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力求为同类型汽车客运枢纽的设计提供专业性的设计参考和建议,并在一定层面补充相关理论体系中的空白。

杨继模[3](2021)在《基于多源数据的合肥站站域空间步行友好性评价研究》文中指出火车站作为城市的门户客厅,在城市更新发展历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随着城市空间不断蔓延,老火车站站域空间作为城市的名片也遇到了诸多问题。当前步行友好性作为欧美发达国家和国内一线城市宜居性的重要指标,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生活品质都密切相关。得益于大数据的发展与运用,大量的城市、经济和人口等数据的利用对城市问题进行科学精准的研究分析提供了可能。因此,运用多源数据高效率的对站域空间步行友好性进行评价研究成为现阶段对合肥站进行发展更新的重点。本文选取合肥站站域空间作为研究对象,在理论研究中,本文首先对火车站站域空间和步行友好性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与总结,明确了火车站站域空间步行友好性的定义与指标构成要素。在实证研究中,本文利用OSM地图路网数据、业态POI大数据和百度街景照片大数据等多源数据构建了火车站站域空间步行友好性定量研究的基础数据库,运用火车站站域空间步行友好性测度指标体系对合肥站站域空间的步行友好性进行定量评价,从总体上分析了合肥站站域空间步行友好性的基本特征,通过相关性分析建立合肥站站域空间步行友好性的影响机制,构建了火车站站域空间步行友好性评价模式并选取合肥站站域空间核心区进行实证分析和提出针对性改造策略。本文主要提取火车站站域空间步行友好性的测度指标为通畅性、便捷性、舒适性和安全性四个维度,将火车站站域空间根据圈层结构理论分为三个圈层:核心区、影响区和扩展区。随着实践测度和理论研究的交替推进过程中,三个圈层和四个维度的指标也随之协同演进和混合。最后根据步行通行模式行为的不同和测度体系评价结果的好坏,将合肥站站域空间三个不同圈层提出针对性诊断策略。整体而言,本文基于对火车站站域空间步行友好性测度指标的理论研究,通过运用多源数据从四个基本维度指标构建了中微观城市尺度的合肥站站域空间步行友好性定量评价体系,总结合肥站站域空间步行友好性的不同圈层的分布特征并定量剖析其内在影响机制,最后针对性提出相关诊断方法和改造策略,对未来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实践中老火车站站域空间整体环境的提升有一定的积极指导作用。图[60]表[12]参[78]

李逊[4](2020)在《上海南北高架中兴路下匝道工程交通规划》文中研究表明为配合北横通道天目路立交节点改造,保障施工期间火车站地区道路交通服务,建设中兴路下匝道工程。阐述中兴路下匝道工程的规划背景,区域道路交通状况和上海站相关快速路到发交通组织、区域路网规划和天目路立交改造方案;对下匝道交通需求及分布、功能定位和总体建设方案进行了分析和描述,重点就下匝道的建设对南北高架及周边路网的影响进行分析和评估;并结合区域交通状况,提出交通设施配套与管理建议。下匝道的建设可以进一步提升北广场区域可达性,均衡上海站南北广场交通出行。结合天目路立交节点改造工程,优化和提升了南北高架服务功能。

吴沅沅[5](2020)在《高铁交通综合体功能复合及空间布局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高铁建设的高速发展与城市城镇化进程的推进,铁路客站与城市的关系愈发紧密。高铁交通综合体作为城市交通体系重要节点和城市的一部分,具有交通功能与城市功能双重属性。它对于提升交通运输效率、促进城市发展、协调交通与城市的关系都具有重要意义。高铁交通综合体功能复合及空间布局研究主要以高铁交通枢纽高效运作、客站与城市一体化设计为目的,把握高铁交通综合体的功能构成及演变规律,研究站与城协同发展视角下的功能复合化设计及空间布局方式。我国的高铁交通综合体仍处于初期建设阶段,理论研究亦不够完善,存在枢纽内功能布局不合理、客站割裂城市、站与城衔接不合理等问题,表现为交通通行效率不高,站域空间形态破碎,土地利用率低、城市产业结构不合理,车站未能与城市不能互相促进协调发展。针对以上问题,论文紧密结合当前中国高铁客站建设领域实践与研究,以高铁客站与城市功能的空间复合及空间布局为研究重点,交通引导城市发展理论、建筑功能空间组合理论、建筑城市一体化理论等作为基础,采用定性、定量结合,多专业视角的研究方法,初步建立起了我国高铁交通综合体功能复合及空间布局的理论体系。对高铁交通综合体功能复合、空间布局、交通空间组织的方式及平剖面布局模式进行归纳总结,最后提出对应的设计策略,以促进高铁交通综合体与城市的协同可持续发展。本文第一章阐述了我国高铁发展的现状以及铁路客站发展现状等基本背景,结合现存的问题指出适应新时代铁路建设的高铁站点功能及布局优化是值得研究的问题。绪论阐述了研究的目的以及意义,并详述了研究方法及框架,介绍了相关基础理论,并总结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第二章深入剖析了高铁交通枢纽的功能构成及其空间特点。第三章在铁路客站功能发展的研究基础上,结合实践案例与理论研究对高铁客站与城市功能复合的主要方式进行归类分析。第四章具体研究高铁交通综合体的空间布局,包括铁路客站空间布局演变,立体式布局设计、地上地下一体化布局三个方面的布局模式及特点。另外,以客流量为基础进行定量分析,从空间关联度视角对空间布局提出优化设计策略。第五章结合实地调研选取现有高铁站,定量进行区域步行可达性分析,总结步行空间组织的基本类型与典型布局模式,最后结合定性、定量分析提出可行性设计策略。第六章:总结与思考并说明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陈泊豪[6](2020)在《当代我国轨道交通综合体的空间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研究当代我国轨道交通综合体的空间绩效评价体系,本文以空间绩效评价的三个构成部分,即空间对象、评价目标与评价主体作为研究出发点,首先对轨道交通综合体的规划及设计内容进行了梳理;接着从轨道交通综合体的当代特征与发展趋势分析空间绩效的设计目标,归纳出影响当代轨道交通综合体空间绩效的关键要素;然后整理筛空间绩效的指标集,以层次分析法赋权并构建空间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将评价体系用于实际案例中验证评价指标体系的可行性,并以此提出相应的增效策略。论文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七个主要部分:一,提出研究问题的背景。通过对轨道交通建筑发展的现状及城市发展趋势的背景分析,阐述了当前轨道交通综合体空间绩效研究的重要意义,明确了论文要研究的目标和方法、研究对象的范围和研究的基本框架。二,空间绩效及相关理论研究。一是明确绩效与空间绩效的相互关系与内涵,确立本文空间绩效研究的方法与范畴;二是对紧凑城市理论、站城融合理论的基本理念进行梳理,总结当代背景下的设计策略;三,对轨道交通综合体的设计内容进行剖析。从规划选址及布局、功能空间布局设计及流线组织设计对轨道交通综合体进行逐一分析,分析对比不同整体规划、空间布局及流线组织模式带来设计上的差异。四,归纳空间绩效评价的关键要素。通过对当代轨道交通综合体及在规划布局、空间组织、流线设计层面的特征与发展趋势,总结当代轨道交通综合体空间绩效的期望目标,并推演归纳影响当代规定交通综合体空间绩效评价的关键要素。五,空间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结合归纳的空间绩效关键要素,通过文献法初选指标,问卷调查法补充指标,再筛选出最终指标,构建空间绩效评价指标集。最后,通过层次分析法(AHP)确立指标权重,建立本文的空间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六,检验指标体系的可行性。将建立的轨道交通综合体空间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于实际案例检验其可行性,并依据已建立的空间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增效策略。七,不足和展望。指出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与可以继续进行优化的地方。

蔺阿琳[7](2020)在《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与规划研究 ——以哈尔滨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人类对太阳能的高效利用已使得现代生活变得舒适环保,尤其在应对当今全球能源短缺问题方面,太阳能在其能源转化领域发挥着突出贡献,促进了人类社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城市具有人口高度聚集、用电需求量多、建筑密度大等特征,城市太阳能利用由此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制约。本研究基于城市环境现状及能源需求、太阳能利用的客观发展趋势和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规划缺失等研究背景,以太阳能可利用空间有序、高质量开发建设为目标,挖掘城市规划与太阳能可利用空间的作用机理,揭示空间尺度与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的关系并构建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模型。以哈尔滨市为例,评估主城区太阳能可利用空间,提出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规划策略。全文在“理论研究-机理解析-模型构建-空间评估-规划实施”的技术框架下展开研究。在理论研究层面,对城市太阳能利用与城市规划相互影响关系和城市太阳能利用空间规划等方面进行梳理,以此奠定了本文的研究基础。结合能源景观和能源规划理论、空间规划相关理论和太阳能利用相关理论分析,对太阳能可利用空间现有的评估指标、评估方法和设计框架进行归纳,为研究构建了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在机理解析层面,阐述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分异特征和制约因素。通过实地踏勘、公众和专家问卷访谈、视觉Q方法以及文献分析法对我国城市太阳能利用的安装现状、使用偏好、视觉景观影响以及地理空间、行政空间和用地类型的分布特征进行调查分析。以上述研究结果为基础,总结我国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的影响因素有如下四个方面:空间分布与开发秩序、自然环境与建筑环境、国家政策与地方制度、视觉感知与使用偏好,可为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提供基础数据和评估指标选取等方面的支持,并为模型构建奠定基础。在模型构建层面,以评估目标框架为指导,按照“评估指标体系构建-评价标准构建-评估模型解析”的思路构建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模型。综合关键词频度分析、主成分分析、层次分析法与可转换主观评价量化法等方法构建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指标体系并确定权重,结合概念内涵、设立依据、衡量标准以及描述方法建立评估指标的评价标准。最后依据空间应用尺度划分评估模型为三个子模型,分别是城市整体尺度下的宏观层级子模型、城市分区尺度下的中观层级子模型和单体建筑尺度下的微观层级子模型。通过探究城市空间要素、主观感知偏好与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的关系,为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与规划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和技术支持。在空间评估层面,论文以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子模型为基础,以哈尔滨市主城区为研究范围,借助Arc GIS工具,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级评估哈尔滨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其中宏观层级评估结果是基于城市整体尺度借助规划数据的评估,适用于整体城区;中观层级评估结果是基于分区尺度借助现状数据的评估,偏重已建成区;微观层级评估结果是基于单体建筑尺度借助现状数据的评估,偏重已建成区。通过宏观和中观层级评估结果的耦合,从城市空间和建筑布局视角得到太阳能可利用空间适宜性评估结果,从而形成规划框架。同时,通过微观层级评估结果,归纳形成太阳能可利用空间的规划引导。在规划实施层面,从控制性和引导性两个维度提出哈尔滨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规划策略。根据宏观和中观层级耦合结果提出控制性规划策略,着眼于提出不同空间类型的管控策略,以及实现新旧城区重点性布局。同时,探索太阳能可利用空间的发展时序和功能定位。根据微观层级结果提出引导性规划策略,着眼于提升太阳能可利用空间的开发质量。通过规划重点区域,提出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质量提升的措施;同时通过协调建筑个体太阳能利用形式来促进景观风貌的保护,结合创新设计用以提升公众的视觉审美。此外,为了保障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规划实施还应该建立各部门协调的管理监督机制,促进与法定规划衔接,从资金和政策等方面完善城市太阳能开发的保障机制。为了应对当前城市太阳能利用空间开发失序以及与城市规划脱节等问题,本研究深入探索了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问题,通过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规划研究将太阳能利用空间和城市空间环境品质塑造有机结合。通过控制建设范围、提出建设要求、规划建设时序等手段为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同时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模型作为一个评估方法将空间规划与能源规划相结合,是对相关理论和方法的补充,也是对空间规划的深入探讨和思考。

武紫涵[8](2020)在《城市地下轨道交通站点换乘空间环境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城市地下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城市地下轨道交通由单线形式演变为现在的网格布局,不同线路相互交叉形成了站点换乘空间。由于早期建设预见性规划不足,换乘空间在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同时存在诸多问题,使人们在换乘空间环境中体验感受不够满意,针对地下轨道交通的现状问题学者们提出的策略众多,但针对站点换乘空间环境适宜性评价与优化策略的相关理论研究不够周全。本课题基于地下轨道交通站点换乘空间环境营造,阐述了在城市地下轨道交通、站点换乘空间、地下空间环境优化的国内外相关研究发展现状,根据人、环境与行为的相互关系,分析地下轨道交通换乘站内换乘空间的人群与行为特征,总结影响乘客在换乘空间内行为活动的环境特征,提出换乘空间环境设计的基本原则。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地下轨道交通换乘空间环境的影响因素做定量分析,并以上海市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类型站点换乘空间进行环境适宜性现状评价,基于评价结果总结出上海城市地下轨道交通站点换乘空间的现状问题,针对现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站点换乘空间环境优化策略进而提升城市地下轨道交通站点换乘空间环境品质。本课题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有:(1)乘客在换乘空间中主要产生必要性行为与自发性行为两大行为活动,通过对影响换乘空间内人群行为活动的空间环境要素进行分析,总结换乘空间内的换乘方式,提出了地下轨道交通换乘空间环境设计优化应遵循的五大原则。(2)上海市地下轨道交通换乘空间环境存在着设施更新不及时,管线裸露;换乘时间较长,效率较低;导向系统被广告遮挡,炫光严重;文娱空间较大,但利用率低;缺少绿植等一系列问题。(3)从城市地下轨道交通换乘空间环境的安全性、实用性、便捷性、舒适性与美观性出发,对改善换乘空间环境的现状问题提出优化策略,从而提升地下轨道交通换乘空间环境品质。

纵旻清[9](2020)在《枢纽区域地下空间城市设计控制要素与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处于快速城市化阶段,其引发的一系列城市问题激化了各大城市的资源供需矛盾,存量发展作为新的发展方向登上历史舞台。在追求地面建筑高度和建筑密度的同时,合理、有序地利用地下空间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城市枢纽地区作为城市门户是城市整体布局中的重要环节,城市枢纽区地上地下一体化建设是城市资源高效集中的关键一环。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是完善枢纽区设施配置、引导其功能复合、实现站城一体化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我国在城市设计层面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研究主要穿插在地下空间用地规划与地下建筑这两个规模层级差别较大的领域,没有形成针对地下空间城市设计的独立研究体系。针对地下空间的城市设计暂无概念、意义的明确界定,在理论研究和具体项目实践方面都有较大的研究空间。本文以站城一体化为研究视角,以城市枢纽区地下空间为研究对象,对其在城市设计中应考虑的主要控制要素及相应设计策略进行研究。本文以“背景研究、基础研究、要素研究、策略研究、实践论证”的研究思路展开论述。第一部分阐述论文的背景研究,对研究对象与范畴、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内容与方法等内容进行介绍;第二部分为基础研究,包括对城市区域发展理论、站域空间模型、城市设计管控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与总结,对站城一体化、城市枢纽地区、城市设计等概念进行解读,对国内地下空间城市设计的发展历程、管控内容、地下空间规划的内容要求进行了整理总结,并提出了目前枢纽区开发利用的现存问题,同时依据法规政策进行鼓励与制约条件的梳理,为后文要素与策略的研究奠定基础;第三部分为要素研究,通过城市设计中地下空间部分的管控内容和地下空间规划的内容要求,确定核心要素的主要类别,并通过对实践案例的设计内容的研究充实各类别要素框架,筛选后梳理出地下空间城市设计的核心管控要素,并对照现有的主要针对地上部分的城市设计编制管控内容进行要素的修正;策略研究为第四部分,首先确定地下空间城市设计策略一体化、可持续、价值创造的基本原则和策略建构方法,并对开发意向、用地规划、公共空间、公共设施、景观环境五大核心要素详细展开设计策略的内容论述;最后为实践论证,将前文的设计策略运用于北京城市副中心0101街区地下空间城市设计中。

关剑锋[10](2020)在《高速铁路综合交通枢纽换乘空间的场所营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高速铁路的蓬勃发展,中国快速进入了高铁时代,基础产业以及人们的出行方式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单一功能属性的交通建筑正逐渐向枢纽化、复合化、立体化趋势发展,高速铁路综合交通枢纽作为城市之间相互连接的节点和城市内部互联互通的中枢,具有比其他公共建筑更加重要的地位,成为拉动城市发展的新引擎。我国铁路枢纽建筑空间长期以来存在“标准化”、“同质化”的现状,使其原本具有的城市窗口的公共属性逐渐被弱化,沦为“无场所”感的空间。作为高速铁路综合交通枢纽的核心,换乘空间不仅要满足旅客的换乘效率,更需要关注旅客的换乘体验。它既是交通空间,也是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部分,将担负更多的城市功能,是展现城市形象、城市文化、城市记忆,创造城市活力的媒介。如何将高速铁路综合交通枢纽换乘空间营造成为使用便捷、舒适、高效、愉悦的人性化场所,转变人们对于交通建筑空间单一的固有模式和充斥其中的内心焦躁急切的换乘感受,增进来往旅客内心对枢纽换乘空间产生的场所“认同感”与“归属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以换乘空间的“场所营造”作为高速铁路综合交通枢纽建筑设计课题的研究主线,通过对“场所”概念的详细解读,分析人与空间环境的反复作用和复杂联系,在记忆和情感中找寻人们心灵深处的“归属感”意识。高速铁路综合交通枢纽换乘空间所追求的导向性与人性化设计的融合是其空间的发展趋势,而这恰恰与“场所”理论重点阐述“定向”与“认同”共同作用构成“归属感”的关系不谋而合,为换乘空间设计的创新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本文采用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初步发现问题,结合大量的文献整理及相关案例分析,总结出符合我国实际国情状况的高速铁路综合交通枢纽换乘空间新的时代需求和“场所营造”的原则,进而提出换乘空间场所流线的组织、场所关系的构建、场所环境的塑造、场所设施的优化四个维度的“场所营造”策略,促进我国高速铁路综合交通枢纽换乘空间从“标准化体验”到“定制化体验”的设计趋势的转变,对未来交通枢纽类型建筑设计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上海市火车站北广场区域设计规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海市火车站北广场区域设计规划(论文提纲范文)

(1)时空层叠,场所重塑 基于多要素整合设计的嘉兴火车站区域整体更新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场地时空要素解析
    1.1火车站本体的建造与变迁
    1.2火车站旧址区域——宣公弄片区场地要素及变迁
    1.3现状火车站及周边场地要素
    1.4将要发生的规划中的场地要素
    1.5要素整合的必要性及难点分析
2整合策略的总思路
    2.1机制建构方面
    2.2总体设计策略
    2.3火车站区域更新范围的确定
3整合策略之“空间—功能”篇
    3.1规划层面的红线与界面
    3.2城市—建筑—景观空间
    3.3技术手段支撑
4整合策略之“时间—历史”篇
    4.1整体风貌与总体布局
    4.2因屋施策与因段施策
        4.2.1针对不同时间印迹和现存状况的“因屋施策”
        4.2.2对重点建筑文保火车站的“因段施策”
        4.2.3以“新木旧风”的方式实现新旧融合
    4.3景观环境要素
    4.4时空连接
5结语

(2)基于高效换乘的汽车客运枢纽公共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社会背景
        1.1.2 专业实践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国内研究综述
        1.4.2 国外研究综述
    1.5 研究方法
    1.6 论文研究框架
第二章 基础研究
    2.1 客运枢纽的分类
        2.1.1 航空客运枢纽
        2.1.2 铁路客运枢纽
        2.1.3 水运客运枢纽
        2.1.4 汽车(公路)客运枢纽
    2.2 客运枢纽相关概念
        2.2.1 汽车客运站
        2.2.2 汽车客运枢纽
        2.2.3 客运枢纽的公共空间
    2.3 汽车客运枢纽的特点和作用
        2.3.1 汽车客运枢纽的特点
        2.3.2 汽车客运枢纽的作用
    2.4 高效换乘相关理论简述与研究
        2.4.1 高效换乘相关概念
        2.4.2 空间导向理论
        2.4.3 旅客的换乘心理及换乘行为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汽车客运枢纽外部公共空间高效换乘设计研究
    3.1 汽车客运枢纽外部公共空间相关研究
        3.1.1 外部公共空间的概念界定
        3.1.2 外部公共空间的组成要素
        3.1.3 外部公共空间的特征属性
        3.1.4 影响外部公共空间高效换乘的设计因素
    3.2 实地调研与分析
        3.2.1 呼市汽车客运站外部公共空间现状调研
        3.2.2 包头市汽车客运站外部公共空间现状调研
        3.2.3 鄂尔多斯市汽车客运站外部公共空间现状调研
    3.3 案例调研与分析
        3.3.1 案例一:大庆公路客运枢纽站
        3.3.2 案例二:海珠汽车客运枢纽站
    3.4 外部公共空间高效换乘设计总体原则
        3.4.1 交通体系联动化
        3.4.2 场地资源集约化
        3.4.3 换乘流线有序化
    3.5 外部公共空间高效换乘设计
        3.5.1 与城市密接设计
        3.5.2 适宜尺度设计
        3.5.3 适度弹性设计
        3.5.4 流线组织设计
        3.5.5 标识导向设计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汽车客运枢纽内部公共空间高效换乘设计研究
    4.1 汽车客运枢纽内部公共空间相关研究
        4.1.1 内部公共空间的概念界定
        4.1.2 内部公共空间的组成要素
        4.1.3 内部公共空间的特征属性
        4.1.4 影响内部公共空间的设计因素
    4.2 实地调研分析
        4.2.1 呼市汽车客运站内部公共空间现状调研
        4.2.2 包头市汽车客运站内部公共空间现状调研
        4.2.3 鄂尔多斯市汽车客运站内部公共空间现状调研
    4.3 案例调研分析
        4.3.1 案例一:北京六里桥客运枢纽
        4.3.2 案例二:上海长途汽车客运总站
        4.3.3 案例三:哈西公路客运枢纽站
    4.4 内部公共空间高效换乘设计总体原则
        4.4.1 功能复合集约化
        4.4.2 信息获取连续化
        4.4.3 流线疏导分离化
    4.5 内部公共空间高效换乘设计
        4.5.1 空间连接设计
        4.5.2 功能复合设计
        4.5.3 流线转换设计
        4.5.4 标识多样设计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设计实践——乌海市汽车客运枢纽公共空间高效换乘设计
    5.1 乌海市的城市与交通发展现状
        5.1.1 乌海市概况简介
        5.1.2 乌海市交通发展
        5.1.3 乌海市已建公路客运站发展现状
    5.2 项目背景
        5.2.1 项目概况
        5.2.2 项目定位
        5.2.3 项目控制性指标
    5.3 乌海汽车客运枢纽外部公共空间高效换乘设计
        5.3.1 空间功能布局
        5.3.2 空间尺度控制
        5.3.3 空间导向性强化
        5.3.4 流线高效组织
    5.4 乌海汽车客运枢纽内部公共空间高效换乘设计
        5.4.1 功能组合布局
        5.4.2 空间尺度控制
        5.4.3 换乘流线组织
        5.4.4 立体换乘设计
        5.4.5 标识多元设计
    5.5 方案效果图展示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图录
附录B 表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个人简历
毕业设计图纸

(3)基于多源数据的合肥站站域空间步行友好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社会背景
        1.1.2 学科背景
        1.1.3 课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3.3 分析与总结
    1.4 研究对象相关概念界定
        1.4.1 火车站
        1.4.2 站域空间
        1.4.3 步行友好性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火车站站域空间步行友好性相关基础研究
    2.1 火车站站域空间的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2.1.1 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发展模式
        2.1.2 站域空间发展的空间模型理论
    2.2 步行相关的基础理论
        2.2.1 步行的基础特征
        2.2.2 步行的空间要求
        2.2.3 步行的行为特征
    2.3 步行友好性的评价方法理论概述
        2.3.1 评价方法概述
        2.3.2 测度方法指标差异
    2.4 步行友好性评价方法的对比
        2.4.1 评价方法的共同点
        2.4.2 评价方法的适用范围
        2.4.3 评价方法的优势
        2.4.4 评价方法的局限性
    2.5 火车站站域空间步行友好性评价模式的确定
        2.5.1 站域空间步行友好性评价方法的修正
        2.5.2 火车站步行友好性综合评价框架
第三章 火车站站域空间步行友好性测度体系构建
    3.1 火车站站域空间步行友好性评价框架设计
        3.1.1 评价维度
        3.1.2 评价目标
        3.1.3 评价原则
    3.2 相关评价指标选择
        3.2.1 站域空间通畅性指标
        3.2.2 站域空间便捷性指标
        3.2.3 站域空间舒适性指标
        3.2.4 站域空间安全性指标
    3.3 火车站站域空间步行友好性研究对象界定与数据介绍
        3.3.1 研究对象
        3.3.2 数据介绍
        3.3.3 数据处理
第四章 合肥站站域空间步行友好性评价
    4.1 合肥站站域空间概况
        4.1.1 历史沿革
        4.1.2 研究范围
        4.1.3 现状土地利用与规模
        4.1.4 交通体系现状
    4.2 站域空间步行通畅性特征研究
        4.2.1 OSM矢量路网数据总体特征分析
        4.2.2 站域空间步行网络特征分析
        4.2.3 站域空间步行街道空间特征分析
    4.3 站域空间步行便利性特征研究
        4.3.1 业态POI数据总体特征分析
        4.3.2 站域空间服务设施覆盖度分析
        4.3.3 站域空间服务设施丰富度分析
    4.4 站域空间步行舒适性特征研究
        4.4.1 站域空间街景环境要素数据分析
        4.4.2 站域空间自然环境要素特征分析
        4.4.3 站域空间人工环境要素特征分析
    4.5 站域空间步行安全性特征研究
        4.5.1 站域空间街景安全要素数据分析
        4.5.2 站域空间个体安全要素分析
        4.5.3 站域空间交通安全要素空间特征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站域空间步行友好性评价结果分析及优化策略
    5.1 验证分析与评价
        5.1.1 验证方法
        5.1.2 实际情况调研
        5.1.3 对比与分析
    5.2 优化原则与框架
        5.2.1 站域空间步行友好性优化设计原则
        5.2.2 站域空间步行友好性优化策略框架
    5.3 合肥站站域空间核心区步行友好性优化设计策略
        5.3.1 安全畅通层面的站域空间道路路网设计
        5.3.2 舒适宜人层面的站域空间步行路径设计
        5.3.3 活力健康层面的站域空间步行节点设计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
    6.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步行友好性评价工具
附录 B 站域空间POI数据分类表
附录 C 站域空间圈层结构划分范围
附录 D 站域空间圈层结构社区形态
附录 E 站域空间核心区整体设计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4)上海南北高架中兴路下匝道工程交通规划(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原道路交通情况与规划
    1.1 原道路交通情况
        1.1.1 南北高架及天目路立交节点
        (1)南北高架运行情况。
        (2)天目路立交交通情况。
        1.1.2 共和新路
        1.1.3 沪太路—恒丰路
        1.1.4 中兴路
    1.2 上海站区域快速路到发交通组织
    1.3 路网规划
        1.3.1 周边区域路网规划
        1.3.2 天目路立交改造
2 交通需求预测
    2.1 中兴路下匝道交通需求预测
    2.2 南北高架路段交通需求预测
3 总体方案
    3.1 中兴路下匝道功能定位
    3.2 总体方案
4 交通评估与建议
    4.1 对南北高架影响分析
        4.1.1 中兴路下匝道建设后南北高架流量变化情况
        4.1.2 南北高架交织区分析
        4.1.3 南北高架天目路立交节点影响分析
    4.2 对周边路网的影响
    4.3 交通组织
    4.4 区域交通设施配套与管理建议
5 结语

(5)高铁交通综合体功能复合及空间布局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层面对高铁站城一体开发的支撑
        1.1.2 铁路客站向铁路综合体发展趋势
        1.1.3 高铁交通综合体功能空间布局面临的问题
    1.2 研究对象及范围
        1.2.1 高铁交通综合体
        1.2.3 功能复合
        1.2.4 功能空间布局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结构和方法
        1.4.1 研究结构
        1.4.2 研究方法
    1.5 概念及相关理论综述
        1.5.1 站城一体(TOD)
        1.5.2 城市建筑一体化设计
        1.5.3 建筑功能空间组合论
    1.6 国内外研究现状
        1.6.1 交通综合体研究现状
        1.6.2 功能复合及空间布局研究现状
        1.6.3 研究现状综述
第2章 高铁交通综合体的功能空间构成及特性
    2.1 高铁交通综合体的功能空间构成
        2.1.1 枢纽部分功能
        2.1.2 综合体部分功能
    2.2 高铁交通综合体各个功能空间特点
        2.2.1 站房功能空间特点
        2.2.2 交通功能空间特点
        2.2.3 换乘功能空间特点
        2.2.4 商业、服务功能特点
        2.2.5 综合开发功能特点
第3章 高铁客运枢纽综合体的功能复合设计
    3.1 高铁客运枢纽综合体的功能复合化趋势概述
        3.1.1 功能复合化整体增强的趋势
        3.1.2 功能复合化的历史演变过程
    3.2 高铁客运枢纽综合体功能复合的类型
        3.2.1 复合空间的基本类型
        3.2.2 功能复合开发的程度
    3.3 与城市综合体功能的复合方式
        3.3.1 环绕式
        3.3.2 集中式
        3.3.3 层叠式
        3.3.4 下覆式
    3.4 交通枢纽功能的复合设计
        3.4.1 站前广场与换乘空间复合
        3.4.2 站台空间与候车空间复合
        3.4.3 站内商业空间与候车空间复合
    3.5 小结
第4章 高铁交通综合体功能空间布局研究
    4.1 关联性对功能空间布局的要求
        4.1.1 空间关联性基本原理
        4.1.2 空间关联性的分析
        4.1.3 关联性对功能空间布局的要求
    4.2 立体化的空间布局
        4.2.1 空间布局的立体化演变过程
        4.2.2 立体式功能空间布局
        4.2.3 换乘空间的立体化设计
    4.3 与地下空间的一体化布局
        4.3.1 地下空间的开发与作用
        4.3.2 地下空间设计策略
        4.3.3 与地下空间一体化布局模式
    4.4 小结
第5章 高铁交通综合体步行交通空间组织
    5.1 可达性对步行交通空间组织的要求
        5.1.1 可达性分析基本原理
        5.1.2 步行可达性分析——沙坪坝站为例
        5.1.3 可达性对步行空间组织的要求
    5.2 步行交通组织方式
        5.2.1 步行交通组织的典型方式
        5.2.2 步行空间平面布局模式
        5.2.3 步道与城市连接方式
    5.3 步行交通空间组织策略
        5.3.1 网络化
        5.3.2 系统化
        5.3.3 人性化
    5.4 小结
结论及展望
    研究结论
    研究创新点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6)当代我国轨道交通综合体的空间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2章 空间绩效及相关理论基础
    2.1 空间绩效及相关概念
        2.1.1 绩效
        2.1.2 建筑空间绩效
        2.1.3 建筑空间绩效评价
    2.2 紧凑城市理论
        2.2.1 紧凑城市理论
        2.2.2 紧凑城市理论的设计原则
    2.3 站城融合理念
        2.3.1 站城融合的概念
        2.3.2 站城融合的设计策略
第3章 当代轨道交通综合体的规划布局及设计研究
    3.1 当代轨道交通综合体的规划布局研究
        3.1.1 轨道交通综合体规划布局的内容
        3.1.2 轨道交通综合体的总体布局的模式
    3.2 当代轨道交通综合体的功能空间布局研究
        3.2.1 轨道交通综合体的功能空间构成
        3.2.2 轨道交通综合体的功能空间布局模式
    3.3 当代轨道交通综合体的内部流线设计研究
        3.3.1 轨道交通综合体的内部流线
        3.3.2 轨道交通综合体内部流线的组织方式
第4章 当代我国轨道交通综合体的空间绩效分析
    4.1 当代我国轨道交通综合体的特征与发展趋势
        4.1.1 当代轨道交通综合体的特征
        4.1.2 当代轨道交通综合体的发展趋势
    4.2 当代我国轨道交通综合体的规划设计要求
        4.2.1 规划布局层面的要求
        4.2.2 功能空间层面的要求
        4.2.3 流线组织层面的要求
    4.3 当代我国轨道交通综合体的空间绩效解析
        4.3.1 规划布局层面的解析
        4.3.2 功能空间层面的解析
        4.3.3 流线组织层面的解析
    4.4 当代我国轨道交通综合体空间绩效评价的关键要素
        4.4.1 城市维度的关键要素
        4.4.2 建筑维度的关键要素
第5章 轨道交通综合体空间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1 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与方法
        5.1.1 构建思路
        5.1.2 研究方法
    5.2 指标的初选
        5.2.1 基于文献研究的指标选择
        5.2.2 基于问卷调研的指标补充
    5.3 指标的筛选
        5.3.1 筛选的原则
        5.3.2 指标的筛选
        5.3.3 绩效评价指标集的确立
    5.4 空间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4.1 指标赋权的方法
        5.4.2 指标的赋权(AHP层次分析法)
        5.4.3 指标赋权结果
第6章 空间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研究
    6.1 实证案例的选取
        6.1.1 成都东站
        6.1.2 南京站
        6.1.3 杭州东站
    6.2 实证案例的绩效研究
        6.2.1 实证案例的空间绩效分析
        6.2.2 指标的一致化处理
        6.2.3 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
        6.2.4 实际案例的空间绩效综合评价
    6.3 空间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可行性分析
    6.4 基于空间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轨道交通综合体增效策略
        6.4.1 提升“城市维度”相关指标要素的增效策略
        6.4.2 提升“建筑维度”相关指标要素的增效策略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不足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7)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与规划研究 ——以哈尔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环境危机及其能源需求
        1.1.2 城市太阳能利用的客观发展趋势
        1.1.3 构建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规划诉求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1.3.1 国外相关研究
        1.3.2 国内相关研究
        1.3.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太阳能与太阳辐射
        2.1.2 城市太阳能利用
        2.1.3 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
    2.2 相关理论支撑
        2.2.1 能源规划相关理论
        2.2.2 空间规划相关理论
        2.2.3 太阳能利用相关理论
    2.3 太阳能利用与城市规划相互影响研究
        2.3.1 城市规划对太阳能利用的影响
        2.3.2 太阳能利用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2.4 城市太阳能利用空间规划研究基础
        2.4.1 城市太阳能利用空间规划框架
        2.4.2 城市太阳能利用空间规划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3.1 调研内容与方法
        3.1.1 基础调研阐述
        3.1.2 实地调研阐述
    3.2 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分布现状分析
        3.2.1 地理空间分布特征
        3.2.2 行政空间分布特征
        3.2.3 城市用地分布特征
    3.3 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使用现状分析
        3.3.1 太阳能安装情况分析
        3.3.2 太阳能使用偏好分析
        3.3.3 太阳能视觉影响分析
    3.4 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影响因素分析
        3.4.1 空间分布与开发秩序
        3.4.2 自然环境与建筑环境
        3.4.3 国家政策与地方制度
        3.4.4 视觉感知与使用偏好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模型的建立
    4.1 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的目标框架
    4.2 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4.2.1 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2.2 评估指标筛选与指标层构成
        4.2.3 评估指标体系层次结构的建立
        4.2.4 评估指标权重的计算
    4.3 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指标评价标准建立
        4.3.1 评估指标的数据来源与等级划分
        4.3.2 可利用条件准则下评价标准阐释
        4.3.3 可利用程度准则下评价标准阐释
        4.3.4 可持续效果准则下评价标准阐释
    4.4 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模型的构建
        4.4.1 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总模型构建
        4.4.2 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子模型划分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哈尔滨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
    5.1 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的研究思路
        5.1.1 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的原则
        5.1.2 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研究框架
    5.2 哈尔滨市宏观层级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
        5.2.1 基于可利用条件的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
        5.2.2 基于可利用程度的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
        5.2.3 基于可持续效果的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
        5.2.4 哈尔滨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宏观布局
    5.3 哈尔滨市中观层级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
        5.3.1 基于可利用条件的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
        5.3.2 基于可利用程度的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
        5.3.3 哈尔滨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分区布局
    5.4 哈尔滨市微观层级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
        5.4.1 基于可利用程度的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
        5.4.2 哈尔滨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微观识别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哈尔滨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规划策略
    6.1 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规划策略目标指引
        6.1.1 保障城市太阳能资源合理利用
        6.1.2 对接城市不同尺度的空间格局
        6.1.3 推动规划统筹协调与一体化发展
    6.2 哈尔滨太阳能可利用空间控制性规划策略
        6.2.1 空间布局的差别化管控
        6.2.2 新旧城区的重点性布局
        6.2.3 时序策划的渐进式发展
    6.3 哈尔滨太阳能可利用空间引导性规划策略
        6.3.1 优化重点区域实现质量提升
        6.3.2 协调建筑个体促进风貌保护
        6.3.3 加强创新设计提升视觉审美
    6.4 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规划的保障实施策略
        6.4.1 建立各部门协调的管理监督体制
        6.4.2 建立与法定规划衔接的技术路线
        6.4.3 完善城市太阳能开发的保障机制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8)城市地下轨道交通站点换乘空间环境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核心概念界定与辨析
    1.4 研究对象及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发展现状
    2.1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
    2.2 国内外城市地下轨道交通换乘空间发展现状
    2.3 本章小结
3 地下轨道交通换乘空间环境认知
    3.1 人、行为与环境需求的关系
    3.2 换乘空间人群特征
    3.3 换乘空间行为特征
    3.4 影响人群行为的换乘空间环境特征
    3.5 换乘方式类型
    3.6 换乘空间环境设计基本原则
    3.7 本章小结
4 城市地下轨道交通换乘空间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4.1 指标选取的原则
    4.2 评价指标的初步构建
    4.3 指标的更改优化与确立
    4.4 指标权重的确立
    4.5 AHP权重的计算
    4.6 本章小结
5 上海市城市地下轨道交通换乘空间环境现状评价
    5.1 上海市地下轨道交通换乘空间基本情况
    5.2 评价样本选取及研究方法
    5.3 上海市轨道交通换乘空间环境实例评述
    5.4 样本调研评价结果统计
    5.5 现状问题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城市地下轨道交通换乘空间环境优化设计策略
    6.1 空间安全性
    6.2 空间实用性
    6.3 空间便捷性
    6.4 空间舒适性
    6.5 空间美观性
    6.6 本章小结
7 结语
    7.1 研究成果
    7.2 研究不足
    7.3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9)枢纽区域地下空间城市设计控制要素与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对象及范畴
        1.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
        1.4.1 研究领域
        1.4.2 研究视角
    1.5 研究框架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相关基础研究与分析
    2.1 相关理论研究
        2.1.1 城市区域发展理论
        2.1.2 站域空间模型
        2.1.3 城市设计管控相关理论
    2.2 相关概念解读
        2.2.1 “站城一体化”
        2.2.2 城市枢纽地区
        2.2.3 城市设计
    2.3 国内地下空间城市设计发展
        2.3.1 地下空间城市设计发展历程
        2.3.2 国内地下空间城市设计管控内容
        2.3.3 地下空间规划内容要求
    2.4 现存问题
        2.4.1 政策法规:亟待综合性、体系化指导
        2.4.2 编制成果:科学性和管控力不足
        2.4.3 内容表达:系统性薄弱与平面化
        2.4.4 开发挑战:高效益与高成本并存
        2.4.5 实施桎梏:公众参与渠道待创新
    2.5 鼓励与制约条件分析
        2.5.1 鼓励条件清单
        2.5.2 制约条件清单
        2.5.3 总结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控制要素分析与归纳
    3.1 控制要素类别研究
        3.1.1 核心控制要素类别的确定
        3.1.2 案例选取及分析内容
        3.1.3 要素细化及特征研究
    3.2 用地规划分析
        3.2.1 规模容量
        3.2.2 平面布局
        3.2.3 竖向布局
    3.3 公共空间分析
        3.3.1 公共休闲空间
        3.3.2 流线空间
        3.3.3 步行网络
    3.4 公共设施分析
        3.4.1 类别内容
        3.4.2 设施布局
    3.5 控制要素归纳
        3.5.1 控制要素推导逻辑
        3.5.2 核心要素生成过程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地下空间城市设计策略建构
    4.1 基本原则与建构方法
        4.1.1 基本原则
        4.1.2 设计策略建构方法
    4.2 开发意向策略
        4.2.1 预判未来城市变革
        4.2.2 分期分区滚动建设
        4.2.3 政-企-民多方协作
    4.3 用地规划策略
        4.3.1 多维控制规模容量
        4.3.2 依托圈层实现复合
        4.3.3 功能催化竖向联系
    4.4 公共空间策略
        4.4.1 构建立体公共空间网络
        4.4.2 多样流线空间引导人流
        4.4.3 立体步行系统贯穿站城
    4.5 公服设施策略
        4.5.1 围绕枢纽核心集聚
        4.5.2 强调灵活机动布局
        4.5.3 创新多元文化设施
    4.6 景观环境策略
        4.6.1 自然环境提升场所魅力
        4.6.2 节点细部凝聚空间个性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设计实践:北京副中心0101街区地下空间城市设计
    5.1 实践背景
        5.1.1 北京城市副中心
        5.1.2 0101街区
        5.1.3 北京城市副中心交通枢纽
    5.2 前期分析
        5.2.1 实践概况
        5.2.2 地下空间规划要求
        5.2.3 地面城市设计方案
    5.3 地下空间城市设计
        5.3.1 设计理念
        5.3.2 用地规划
        5.3.3 公共空间
        5.3.4 公服设施
        5.3.5 景观环境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高速铁路综合交通枢纽换乘空间的场所营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缘起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缘起
    1.2 研究对象与范围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范围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小结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框架
2 核心概念及相关理论基础
    2.1 高速铁路综合交通枢纽的概述
        2.1.1 高速铁路综合交通枢纽的概念解析
        2.1.2 高速铁路综合交通枢纽的类型特征
        2.1.3 高速铁路综合交通枢纽的功能组成
    2.2 高速铁路综合交通枢纽换乘空间的概述
        2.2.1 换乘空间的功能内涵
        2.2.2 换乘空间的发展脉络
        2.2.3 换乘空间的表现形式
        2.2.4 换乘空间的交通组织
    2.3 场所营造的研究概述
        2.3.1 场所—场所精神—场所营造
        2.3.2 场所营造的价值取向
        2.3.3 场所营造的空间建构原则
    2.4 本章小结
3 高速铁路综合交通枢纽换乘空间与场所营造的相关要素分析
    3.1 换乘空间—场所营造的物质基础
        3.1.1 自然元素
        3.1.2 公共领域
        3.1.3 文脉线索
    3.2 换乘空间—场所营造的功能作用
        3.2.1 定向引导
        3.2.2 多元复合
        3.2.3 人文关怀
    3.3 换乘空间—场所营造的精神体验
        3.3.1 距离感
        3.3.2 仪式感
        3.3.3 归属感
    3.4 本章小结
4 国内外高速铁路综合交通枢纽换乘空间案例分析及调研总结
    4.1 国内外高速铁路综合交通枢纽换乘空间的案例分析
        4.1.1 德国柏林中央火车站
        4.1.2 日本京都站
        4.1.3 上海虹桥站
        4.1.4 沈阳北站
        4.1.5 对比总结
    4.2 国内高速铁路综合交通枢纽换乘空间的旅客体验调查分析
        4.2.1 旅客换乘的时间观念
        4.2.2 旅客换乘的行为特征
        4.2.3 旅客换乘的距离感受
        4.2.4 旅客换乘的迷失因素
        4.2.5 换乘空间的FEPB分析
    4.3 国内高速铁路综合交通枢纽换乘空间的现存问题
        4.3.1 空间尺度问题
        4.3.2 空间同质问题
        4.3.3 空间组织问题
        4.3.4 人性细节问题
        4.3.5 商业开发问题
    4.4 国内高速铁路综合交通枢纽换乘空间的场所营造原则
        4.4.1 以流为先
        4.4.2 以导为则
        4.4.3 以悦为宜
        4.4.4 以人为本
    4.5 本章小结
5 高速铁路综合交通枢纽换乘空间的场所营造策略研究
    5.1 换乘空间的场所交通组织策略
        5.1.1 渠化逐级分流
        5.1.2 针灸节点通络
        5.1.3 快慢交通并置
        5.1.4 多向出入通行
    5.2 换乘空间的场所关系构建策略
        5.2.1 复合化的空间形式
        5.2.2 人性化的空间尺度
        5.2.3 可视化的空间形态
        5.2.4 体验化的空间序列
    5.3 换乘空间的场所环境塑造策略
        5.3.1 材质色彩的搭配
        5.3.2 自然光线的导入
        5.3.3 地面铺装的运用
        5.3.4 装饰符号的追忆
    5.4 换乘空间的场所设施优化策略
        5.4.1 标识系统的导向
        5.4.2 服务设施的关怀
        5.4.3 智慧信息的交互
        5.4.4 安全风险的防控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局限性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高速铁路综合交通枢纽旅客换乘体验调查问卷
附录 B 旅客换乘体验调查问卷数据统计信息汇总
附录 C 论文涉及国内外高速铁路综合交通枢纽案例信息汇总
附录 D 图片及表格来源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四、上海市火车站北广场区域设计规划(论文参考文献)

  • [1]时空层叠,场所重塑 基于多要素整合设计的嘉兴火车站区域整体更新策略[J]. 姜都,程璐,江立敏. 时代建筑, 2021(06)
  • [2]基于高效换乘的汽车客运枢纽公共空间设计研究[D]. 张楠.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1(01)
  • [3]基于多源数据的合肥站站域空间步行友好性评价研究[D]. 杨继模.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8)
  • [4]上海南北高架中兴路下匝道工程交通规划[J]. 李逊. 交通与运输, 2020(S1)
  • [5]高铁交通综合体功能复合及空间布局设计研究[D]. 吴沅沅.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6]当代我国轨道交通综合体的空间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陈泊豪.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7]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与规划研究 ——以哈尔滨为例[D]. 蔺阿琳.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8]城市地下轨道交通站点换乘空间环境优化研究[D]. 武紫涵.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9]枢纽区域地下空间城市设计控制要素与策略研究[D]. 纵旻清. 北京工业大学, 2020(06)
  • [10]高速铁路综合交通枢纽换乘空间的场所营造研究[D]. 关剑锋.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上海火车站北广场片区设计规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