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沿海港口企业制度改革

浅谈沿海港口企业制度改革

一、沿海港口企业体制改革浅见(论文文献综述)

李兴湖[1](2021)在《国内外港口整合实践与福建港口一体化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福建港口资源丰富,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科学推进港口资源整合,实现区域港口一体化高效运营,对福建省港口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具有重要意义。梳理总结国内外港口整合的经验和做法,基于当前福建港口发展的现状,提出推进福建港口一体化改革,以及推进闽台港口融合发展、打造海峡港口群的设想。

张羿[2](2021)在《国土空间规划下大连多式联运发展的空间战略探究》文中研究指明大连是我国重要的港口城市、东北地区国际贸易的主要门户。将城市建设成为“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是大连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由于自然地理、历史与政治等因素,海铁联运是大连多式联运体系发展的重心,且保持着较高的发展水平。近年来,随着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部署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运动的推进,大连的多式联运体系正朝着更加多样化的方向迈进。在后续多式联运体积构建过程当中,规划工作者需要去思考如何认识物流产业的空间属性,如何开展物流设施的空间规划,来承载物流发展规划的意志。在这种背景下,多式联运基础设施的空间问题需要被更多的探讨。本文立足于国土空间规划的思路--经济空间化,在国内外相关研究和实践案例的基础上,研究大连多式联运设施的空间问题,思考大连多式联运体系的建设发展。在梳理现状空间设施基础上探讨未来多式联运体系建设方向,对大连市国土空间规划物流专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研究讨论国土空间规划下城市规划人员对物流基础设施的再认识、国土空间规划实践对多式联运发展空间的影响,并从政策经济等角度分析大连现状多式联运的发展环境,探寻“一带一路”给大连多式联运发展带来的新机遇。一方面聚焦市区,从陆路体系、港口、机场、物流场地四个方面调查大连市多式联运基础设施的布局概况,重点关注海铁联运,发掘市区现状多式联运基础设施的不足。通过物流场地面积演变与城市经济的相关性分析,分析大连物流业特征。另一方面观察市域,梳理现状在建物流节点、港口体系建设情况,重点关注空港物流园的空间规模预测。将市域多式联运的“点”与“线”叠加起来,分析市域多式联运体系的空间格局。通过综合调查分析,最终提出大连多式联运发展的空间战略建议以及未来发展探索。研究大连多式联运发展的空间问题,对大连国土空间规划的物流课题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宋长利[3](2019)在《中国沿海港口群经济发展研究》文中指出作为世界港口大国,我国港口规模连续多年来稳居世界第一。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发展过程中,全球港口呈集聚化发展趋势。我国沿海港口为了提升在全球竞争范围中的整体实力,逐渐形成了环渤海、长三角、东南沿海、珠三角和西南沿海五大港口群。由于港口群形成优势互补、合作互动的港口环境,从而使得港口产生出巨大的聚集经济辐射效应,推动腹地经济不断向港口群四周及内陆扩展。聚集经济效应不仅推动了港口群自身的发展,而且带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但在我国港口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如港口群区域内港口之间的资源浪费和恶性竞争等问题。因此,分析港口群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并进行实证分析,对于建设一个高效有序的港口群整体,发挥港口群聚集经济效应,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本研究首先结合国内外关于沿海港口群经济发展研究的经验,总结沿海港口群经济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论述了中国五大沿海港口群发展现状,并分析沿海港口群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其次,对影响我国沿海港口群发展的国际、国内因素进行分析,对我国沿海港口群发展的效应进行分析。然后,基于2008年至2017年十年间各沿海港口群主要港口的港口吞吐量等生产数据和相关经济数据,分别对各沿海港口群进行实证分析:基于超效率DEA方法对港口进行产业技术效率评价;对港口产业技术效率进行影响因素协方差分析;利用区位熵指标、空间基尼系数和赫芬达尔指数对港口群港口进行产业集聚水平评价;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利用Geoda软件计算对港口群内各港口间空间经济影响进行分析。最后,本研究结合当前的形势,对各沿海港口群未来经济发展前景进行展望,并提出针对港口群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本研究的总体目的是总结当前沿海港口群经济发展的经验,分析我国沿海港口群发展现状和问题,应用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对各沿海港口群发展水平进行评价,该研究结果有利于明确我国沿海港口群发展现状、为我国沿海港口群制定未来的发展规划奠定重要的理论基础。

李爽[4](2019)在《基于集疏运结构调整的中国沿海港口绿色效率评价》文中提出2017年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中国铁路总公司联合印发《“十三五”港口集疏运系统建设方案》,开展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铁路总公司发布《2018-2020年货运增量行动方案》,要求环渤海主要港口约百分之八十的公路铁矿石疏港量转为铁路,重点提升铁路运输占比,促进海铁联运,水水中转运输等。集疏运结构调整相关政策的落地实施将直接改变港口的货物运输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公路运输量,积极建设铁路运输专线,同时对港口管理方案作出相应调整。港口运输作为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一直致力于在技术创新、运输结构调整、相关政策等方面进一步实现船型的标准化、港口的绿色生态化、清洁能源的推广、智能化管理等相关工作,推进港口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在2018年6月,《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正式发布,加之国际海事组织发布的“限硫令”,未来,港口的绿色化程度将作为港口发展的重要考虑方向,所以目前针对港口绿色发展现状对其进行效率评价就尤为必要。本文重点研究了集疏运结构调整对我国沿海港口整体绿色效率所带来的影响及其绿色化发展阶段的界定。首先,本文介绍了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并对国内外与本文同类型研究相关的文献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本文研究的具体内容和研究方法;之后,对文章涉及到的主要理论涵义进行介绍,为更好地理解文章主旨意义奠定理论基础;再之,分析了绿色港口建设概况及其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国内和国外绿色港口的发展两个方面进行阐述,指明绿色效率评价中的主要参考方向;之后针对国内主要沿海港口绿色效率情况进行评价聚类。针对现阶段国内港口绿色发展情况和主要影响因素等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进行模糊C均值聚类模型分析和模糊灰云聚类模型分析,选择不同年份进行比对,得出我国沿海16个港口的绿色效率阶段情况。

苏芮[5](2019)在《辽宁省政府推动港口资源整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港口的重要性越显突出。港口可以带动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把港口做大做强至关重要。港口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关键性战略资源,国家和地区对港口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近年来,港口总体发展迅速,但是港口发展不均衡,一些港口对比国内其他大港,发展速度相比较为缓慢。辽宁省目前正常运转的港口共有大连港、营口港、锦州港、丹东港等六个港口。其中大连港和营口港是辽宁省的主要大港。本文则基于政府角度对辽宁省港口资源的优化整合展开研究和分析。第一章介绍了本文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综述、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综合采用文献阅读及分析比较的方式,阅读国内外有关的参考文献,对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进行分析整理。第二章介绍了本文所应用到的基本概念及理论,本文所运用到的基本概念有港口和港口群、港口企业、港口资源、港口资源整合和政府推动。本文以政府治理理论、外部效应理论、公共产品理论作为理论前提进行概述。第三章介绍了辽宁省的主要港口基本情况,并对其进行港口资源整合中的政府推动进行探讨,详细分析了辽宁省港口资源整合政府推动的现实状况、政府推动下港口资源的优化整合效果、优化整合过程中所呈现出的缺陷不足以及导致上述情况产生的因素。其中,关于辽宁省港口资源整合政府推动的基本情况又具体讨论了辽宁省港口发展基本情况、辽宁省港口资源整合基本情况及辽宁省港口的政府管理基本情况。第四章介绍了国内外港口资源整合的政府推动,国外主要针对美国纽约新泽西港口、日本东京湾港口,国内主要针对中国广西北部湾港口、浙江省宁波舟山港港口资源整合政府推动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总结其政府推动的成功经验。并且将其转化为有助于加强辽宁省港口资源整合的有效办法。第五章介绍了辽宁省港口资源整合政府推动可以改进的对策,为了达到加强辽宁省港口资源整合的目的,主要针对第三章港口资源整合政府推动的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应的对策。这里的对策主要有政府完善港口管理机构、政府完善港口资源整合相关法规、政府制定扶持政策鼓励港口资源整合、加强行政区域之间的合作及提高辽宁省政府港口管理效率的政策。第六章得出港口整合在中国的国情之下都离不开政府的主导或支持,整合不但需要政府层面的引导,同时也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还需要以资本为纽带、市场为引导促进港口整合资源优化配置。港口资源整合给国家、港口所在的行政区域、港口企业自身所带来的影响各有利弊,港口整合应该趋利避害,更好的进行优化资源配置的结论。

江涧[6](2019)在《沿海港口一体化背景下港口建设与管理PPP模式研究 ——以江苏连云港港口为例》文中指出随着江苏沿海港口一体化建设的深入,港口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资金来源及管理矛盾日益凸显。开展PPP模式在港口建设与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对于引入民间资本,改变资本结构以及管理运营模式,有效控制运营风险,提高港口的运营效率,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实用价值。论文对比分析传统的投融资模式与PPP模式。归纳总结交通基础设施领域PPP模式的运用状况和存在问题,明确港口建设与管理PPP模式的应对策略;探究PPP模式的在港口的建设与管理应用状况,研究PPP模式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应用方式、参与主体和盈利模式这三个方面表征PPP模式的应用特性,给出港口建设与管理PPP模式的应对策略;针对PPP模式下港口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各类风险,分析政府部门与私营部门间的风险分配问题,分析PPP模式下风险分摊存在的问题。用因子分析法对公共部门、私营部门及公众三方风险进行关键风险分析,基于风险偏好的机理对公共部门、私营部门及公众三方在风险识别与评价、风险初始分摊、风险再分摊以及风险跟踪这四个阶段进行风险分摊分析,构建了PPP模式下港口建设与管理的“三方四阶段”风险分摊机制。以沿海港口一体化背景下连云港港口为例,根据港口在建设与管理现实状况,分析PPP模式的应用动力;研究了PPP模式下的应用特征;给出了PPP模式的应用的对策建议;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因子分析,识别出连云港港口PPP模式关键风险,给出了适用于连云港港口PPP模式风险分摊策略,为连云港港口建设与管理PPP模式的方案制定与实施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王洪清[7](2019)在《不同管控模式对港口空间结构和交易效率的影响比较——以中国沿海港口群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以中国沿海五大港口群为研究对象,利用中国沿海五大港口群1994—2012年的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和1994—2012年的上市港口企业交易效率数据,比较不同港口管控模式对港口空间结构和交易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港口管控模式从中央主导改为地方主导,港口群集装箱集中度普遍下降,港口空间结构趋于分散。港口管控模式为市场主导时,港口空间结构趋于稳定。不同港口群集装箱集中度下降幅度不一样,其中环渤海港口群、西南沿海港口群、东南沿海港口群集装箱集中度下降较小,珠三角港口群集装箱集中度下降居中,长三角港口群集装箱集中度下降较大。港口交易效率具有规模经济,且呈阶梯式特征。沿海港口在不同体制下的交易效率呈现"市场主导模式>中央政府主导模式>当地政府主导模式"。由此进一步得出结论:近几年沿海省市开展的省内港口整合运动,实质是实施省级政府主导管控模式,将可以实现省内港口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相互协作、竞争有序,沿海相邻省份之间的港口竞争更加激烈和无序,不能使"港口群内部和港口群之间港口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相互协作、竞争有序。

徐杏,郝军[8](2014)在《我国沿海港口管理体制深化改革的思考》文中研究表明一、我国港口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情况世界各国政府都十分重视对港口的管理和指导。我国港口管理体制三次重要改革,是不断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各阶段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改革的产物。建国初期,我国主要实行全国集中统一的经济体制,因此,五十年代后期,沿海主要港口均归中央统管。此后很长一段时期,我国港口一直由中央管理,实行"政企合一,港航一体"的管理体制。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要求下,原有的港口管理体制已不能适应我国政治、经济改革发展的需要,我国港口管理体制开始步入不断改革完善的阶段。

陈相宇[9](2013)在《广西沿海港口管理体制研究》文中认为广西沿海有三个港口,分别为防城港、钦州港、北海港,三港同处北部湾北端,呈三角形布置。其中防城港距钦州港35海里,钦州港距北海港48海里。三个港口位置邻近,建港条件相似,集疏运通道一致,都有发展深水港的条件,具有相似的经济腹地,三个港口之间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同时也能够依各自优势分工,合作共赢。本文主要研究以下几个要点:(1)广西沿海港口的行政管理职能准备上收自治区统一管理,由于我国大部分沿海港口都实行的是港口属地化管理(由港口所在地城市政府管理),交通部对此非常关注,曾派调研组来广西进行调研,本文将对港口行政管理职能由港口市管理和由自治区管理这两者间的不同点做研究;(2)研究广西沿海市港口管理模式的特点,通过结合国家政策及港口发展的趋势,探讨不同港口发展时期对应的港口管理模式;(3)通过结合现代行政管理思想对广西沿海港口管理服务的优化提出建议;(4)对广西沿海港口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模式进行探讨。本文分为五章。第1章绪论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情况和研究意义、国内外港口管理研究现状、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第2章从港口属性为出发点,通过现代公共部门改革理论和准公共物品理论,阐述了港口管理机构的行政管理原则、港口管理机构职能转变和港口的准公共物品供给。第3章对广西沿海港口管理的现行模式进行了介绍,比较了三个沿海市港口管理模式,通过探讨广西沿海港口管理遇到的问题,指出拟设立的自治区港口管理机构需要解决诸多矛盾,根本的原因在于港口管理权的归属关系到港口所在地市政府的利益。第4章介绍了国内外港口管理体制,寻求经验启示:在国内,港口管理权的归属大部分实行属地管理。在国外,港口的基础设施建设维护主要由政府负责。第5章分析港口管理职能上收自治区面临的有利条件和挑战,以广西沿海港口规划和服务型港口管理机构作为基本思路,提出了港口管理优化对策:尽快解决沿海港口管理议而未决的状态;划分港口功能,实现港口分工合作,保持三个沿海港口的总体规划与广西沿海港口布局规划的一致性:继续实行港口多元化投融资;沿海港口管理机构统一纳入公务员编制的行政管理机构序列;实施危险品货物流程控制、应急预案、现场监管;逐步推进包括港口特殊作业、港口引航等港口业务申请的电子化服务平台,建立标准化流程;完善港口基础设施建设、维护平台

董艳梅[10](2011)在《江苏沿海港口管理体制改革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江苏沿海开发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江苏沿海港口管理体制的弊端日益凸显。分析了江苏沿海港口管理体制改革的历史、现状及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借鉴国外港口管理的经验,提出江苏沿海港口管理体制改革的模式:打破行政区划的束缚,成立以江苏沿海港口群为基本单位的部门;用法律形式确保各层管理部门职责;港口运行可尝试采用"地主港"模式。

二、沿海港口企业体制改革浅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沿海港口企业体制改革浅见(论文提纲范文)

(1)国内外港口整合实践与福建港口一体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际港口整合的实践和经验
二、中国主要港口整合模式及其做法
    (一)国内港口整合实践
    (二)国内港口整合经验
        1. 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是推进区域港口一体化的先导环节。
        2. 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相结合是推进区域港口一体化的基本原则。
        3. 加强统筹兼顾和调动地方积极性是推进区域港口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前提。
        4. 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是推进区域港口一体化的有效路径。
三、福建港口发展现状和推进整合存在的问题
    (一)福建港口发展现状
    (二)推进港口整合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港口企业整合的速度慢于港口行政改革的速度,港口整合成效不明显。
        2. 各港口没有错位发展,重复建设现象突出,不利于打造核心大港。
        3. 港口投资主体过度多元,恶性竞争激烈,港口集中度不足,企业经营效益不佳。
四、推进福建港口一体化发展的基本思路

(2)国土空间规划下大连多式联运发展的空间战略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持续增长的国内沿海港口货运吞吐量
        1.1.2 需要转型升级的大连港铁联运体系
        1.1.3 积极倡导多式联运建设的国家政策
        1.1.4 被国土空间规划释放的多式联运内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多式联运概念界定
        1.3.1 多式联运的定义
        1.3.2 多式联运的路径
        1.3.3 多式联运的设施
    1.4 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多式联运的相关研究与实践
    2.1 国内外多式联运与枢纽经济的相关研究
        2.1.1 多式联运与内陆港型枢纽
        2.1.2 多式联运与海港型枢纽
    2.2 国内外多式联运与空间优化的相关研究
        2.2.1 区域与路径优化
        2.2.2 节点与基础设施
    2.3 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2.4 国外多式联运的实践案例
        2.4.1 “孟菲斯”美国空港的崛起
        2.4.2 鹿特丹港的核心竞争力
        2.4.3 德国多式联运常态化发展
    2.5 国内多式联运的实践案例
        2.5.1 郑州物流产业建设对标“孟菲斯”
        2.5.2 青岛港升级转型初步成果
        2.5.3 “枢纽重庆”的多式联运建设
    2.6 成功案例的重要启示
3 大连多式联运的发展环境
    3.1 国土空间规划下对多式联运的再认识
        3.1.1 国土空间规划的含义及构成要素
        3.1.2 国土空间规划的政治内涵
        3.1.3 国土空间规划的生态内涵
        3.1.4 国土空间规划的经济内涵
        3.1.5 从国土空间规划的角度分析多式联运
    3.2 国土空间规划对多式联运的空间发展影响
    3.3 大连区域物流角色的战略定位背景
        3.3.1 设施发展历程
        3.3.2 地理区位优势
        3.3.3 城市经济环境
        3.3.4 政策指导积极
    3.4 搭乘“一带一路”的发展新机遇
        3.4.1 “三星班列”与“辽满欧”
        3.4.2 辽海欧
        3.4.3 其他班列
4 大连市区多式联运的设施现状与问题
    4.1 货运陆路体系
        4.1.1 高速公路空间现状
        4.1.2 铁路发展空间现状
        4.1.3 道路体系问题总结
    4.2 沿海港口体系
        4.2.1 港口体系空间现状
        4.2.2 港口与城市社会经济
        4.2.3 主体港区空间规模探究
        4.2.4 港口问题总结
    4.3 空港
        4.3.1 空港发展空间现状
        4.3.2 空港问题总结
    4.4 物流场地
        4.4.1 物流场地空间现状
        4.4.2 大连市物流场地空间特征
        4.4.3 物流场地问题总结
    4.5 大连物流场地面积与城市经济的相关性
    4.6 本章小结
5 大连市域多式联运体系建设现状
    5.1 大连在部署物流节点
        5.1.1 大连金州湾新机场
        5.1.2 太平湾港区
        5.1.3 栗子房(海洋红)港区
    5.2 完善大连港口体系建设
        5.2.1 港口功能调整
        5.2.2 港务机构改革
    5.3 多式联运体系建设的空间格局
    5.4 本章小结
6 多式联运空间发展战略探索
    6.1 国土空间规划下联运设施体系的空间发展战略
        6.1.1 现状设施问题总结
        6.1.2 完善多式联运现状设施
        6.1.3 现状体系问题总结
        6.1.4 加快大连联运体系建设
    6.2 国土空间规划下大连多式联运的未来发展探索
        6.2.1 大连港逐步向第四代港口转型
        6.2.2 大连联运体系实现海陆空“三港联动”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本文的局限性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名词解释
附录B 图片说明
附录C 表格说明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3)中国沿海港口群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1.1 理论意义
        1.1.2 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3 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1.4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第2章 港口群经济发展相关理论与方法
    2.1 港口群发展相关理论
        2.1.1 港口群经济
        2.1.2 规模经济
        2.1.3 产业聚集与扩散
        2.1.4 区域经济一体化
    2.2 港口群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2.3 港口群经济研究相关方法
        2.3.1 DEA绩效评价理论
        2.3.2 聚集度评价
        2.3.3 空间计量经济
第3章 我国港口群发展历史沿革与现状分析
    3.1 历史沿革
        3.1.1 起步阶段(1950-1970 年代)
        3.1.2 恢复建设(1970-1980 年代末)
        3.1.3 快速发展(1980 年代末至1990 年代末)
        3.1.4 形成港口群(2000 年至今)
    3.2 发展现状
        3.2.1 环渤海港口群
        3.2.2 长三角港口群
        3.2.3 东南沿海港口群
        3.2.4 珠三角港口群
        3.2.5 西南沿海港口群
    3.3 我国沿海港口群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3.3.1 存在的主要问题
        3.3.2 主要成因
第4章 港口群发展的经济效应分析
    4.1 国民经济效应
        4.1.1 港口群发展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4.1.2 港口经济效益
        4.1.3 加强港口群发展对经济促进作用的机制建设
    4.2 联动发展效应
        4.2.1 港口群经济对腹地经济的促进作用
        4.2.2 腹地经济对港口群经济的促进作用
    4.3 创新发展效应
    4.4 开放发展效应
    4.5 技术创新效应
第5章 沿海港口群技术效率、产业集聚水平与空间经济分析
    5.1 我国沿海港口群技术效率评价
        5.1.1 港口技术效率评价意义
        5.1.2 基于超效率DEA的港口产业技术效率评价模型
        5.1.3 港口产业技术效率影响因素协方差分析
        5.1.4 我国沿海港口群港口产业技术效率实证分析
    5.2 我国沿海港口群港口产业集聚水平评价
        5.2.1 环渤海港口群
        5.2.2 长三角港口群
        5.2.3 东南沿海港口群
        5.2.4 珠三角港口群
        5.2.5 西南沿海港口群
        5.2.6 我国港口群港口产业集聚水平总体分析
    5.3 我国沿海港口群空间经济分析
        5.3.1 港口群港口间空间经济影响模型建立
        5.3.2 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第6章 我国沿海港口群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6.1 国际贸易环境
        6.1.1 国际贸易分工
        6.1.2 国际贸易变化
    6.2 “一带一路”倡议
        6.2.1 “一带一路”规划的实施
        6.2.2 “一带一路”下我国的贸易发展
        6.2.3 “一带一路”下中俄贸易合作发展
    6.3 贸易协定影响
        6.3.1 中美贸易协议
        6.3.2 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
        6.3.3 中国—欧盟自由贸易协定
        6.3.4 TTIP贸易协定
    6.4 亚太自贸组织
    6.5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6.6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第7章 对策建议与发展展望
    7.1 对策建议
        7.1.1 明确战略定位
        7.1.2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
        7.1.3 完善公平透明的宏观政策
        7.1.4 深化管理体制改革
        7.1.5 明确评价与激励机制
        7.1.6 推动港口群基础设施高效衔接
        7.1.7 构建一体化运输体制
        7.1.8 推进智慧港口建设
    7.2 中国沿海港口群发展展望
        7.2.1 环渤海港口群——新时代东北振兴、京津冀一体化
        7.2.2 长三角港口群——长江经济带
        7.2.3 东南沿海港口群——扩大两岸合作交流
        7.2.4 珠三角港口群——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7.2.5 西南沿海港口群——一带一路、东盟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4)基于集疏运结构调整的中国沿海港口绿色效率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2 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概述
    2.1 集疏运结构调整涵义
    2.2 绿色港口涵义
    2.3 港口绿色效率涵义
    2.4 港口效率评价方法
        2.4.1 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
        2.4.2 模糊灰云聚类算法
    2.5 本章小结
3 绿色港口建设和存在的问题
    3.1 国外绿色港口建设
        3.1.1 国外绿色港口建设概述
        3.1.2 国外具体绿色港口建设
        3.1.3 国外绿色港口发展策略
    3.2 国内沿海绿色港口建设
        3.2.1 国内沿海绿色港口建设概述
        3.2.2 国内具体绿色港口建设
        3.2.3 国内沿海绿色港口发展策略
    3.3 国内绿色港口发展存在的问题
    3.4 本章小结
4 中国沿海港口绿色效率评价
    4.1 中国沿海港口绿色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1.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思路
        4.1.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结果
    4.2 中国沿海港口绿色效率评价模糊聚类模型建立
        4.2.1 模糊C均值聚类模型建立
        4.2.2 模糊灰云聚类模型建立
    4.3 中国沿海港口绿色效率评价结果及分析
        4.3.1 中国沿海港口绿色效率的评价结果
        4.3.2 中国沿海港口绿色效率综合评价结果及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中国沿海港口绿色化发展分析与对策建议
    5.1 中国沿海港口绿色发展分析
    5.2 中国沿海港口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中国沿海港口绿色效率评价指标原始数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5)辽宁省政府推动港口资源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2 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港口和港口群
        2.1.2 港口企业
        2.1.3 港口资源和港口资源整合
        2.1.4 港口领域的政府推动
    2.2 理论基础
        2.2.1 政府治理理论
        2.2.2 外部效应理论
        2.2.3 公共产品理论
3 辽宁省港口资源整合政府推动现状
    3.1 辽宁省港口资源整合政府推动的基本情况
        3.1.1 辽宁省港口发展概况
        3.1.2 辽宁省港口资源整合概况
        3.1.3 辽宁省港口的政府管理概况
    3.2 辽宁省港口资源整合政府推动的成效
        3.2.1 实现对全省主要港口一体化管理
        3.2.2 政府主导港口资源整合引入第三方
        3.2.3 政府编制港口资源整合相关规划
        3.2.4 政府统筹规划港口基础设施建设
        3.2.5 政府对全省沿海港口宏观布局
    3.3 辽宁省港口资源整合政府推动存在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
        3.3.1 辽宁省政府港口资源整合存在的问题
        3.3.2 辽宁省港口资源整合政府推动产生问题的原因
4 国内和国外港口资源整合政府推动经验借鉴
    4.1 国外港口资源整合的经验借鉴
        4.1.1 美国纽约新泽西港口资源整合
        4.1.2 日本东京湾港口资源整合
    4.2 国内港口资源整合的经验借鉴
        4.2.1 广西北部湾港口资源整合
        4.2.2 浙江省宁波-舟山港港口资源整合
    4.3 国内外港口资源整合的经验借鉴
        4.3.1 政府明确港口资源整合的规则
        4.3.2 以国家政策为主导对港口进行资源整合
        4.3.3 加强行政区域内港口合作
        4.3.4 政府强化行政区域港口岸线管理
        4.3.5 政府主导制定港口规划
5 进一步加强辽宁省港口资源整合政府推动的对策分析
    5.1 政府完善港口管理机构
    5.2 政府完善港口资源整合相关法规
    5.3 政府制定扶持政策鼓励港口资源整合
    5.4 加强行政区域内政府之间的合作
    5.5 提高辽宁省政府港口管理效率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6)沿海港口一体化背景下港口建设与管理PPP模式研究 ——以江苏连云港港口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既有研究综述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港口建设与管理投融资模式的现状分析
    2.1 港口建设与管理传统投融资模式
        2.1.1 国内港口建设与管理主要投融资模式
        2.1.2 国外港口建设与管理主要投融资模式
        2.1.3 港口建设与管理的投融资趋势
    2.2 港口建设与管理PPP项目适用性分析
        2.2.1 项目特性分析
        2.2.2 项目全生命周期
        2.2.3 项目各阶段工作任务
        2.2.4 项目各阶段工作内容
        2.2.5 项目的利益相关者
    2.3 港口建设与管理投融资模式应用对比分析
    2.4 港口建设与管理PPP模式的SWOT分析
        2.4.1 优势
        2.4.2 劣势
        2.4.3 机遇
        2.4.4 挑战
        2.4.5 对策建议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PPP 模式在交通领域应用状况及存在问题分析
    3.1 PPP模式在交通基础设施领域的应用状况分析
        3.1.1 项目落地率
        3.1.2 项目社会资本参与度
        3.1.3 项目管理机制
        3.1.4 制度框架与法律体系
        3.1.5 PPP模式应用的内生动力
    3.2 PPP模式在港口的建设与管理的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 投融资机制
        3.2.2 投资主体
        3.2.3 投融资渠道
        3.2.4 风险分摊现状
    3.3 PPP模式在港口的建设与管理应对策略
        3.3.1 投融资机制策略
        3.3.2 投资主体策略
        3.3.3 融资渠道策略
        3.3.4 合理分摊风险策略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PPP模式下港口建设与管理的风险分摊机制
    4.1 PPP模式下港口建设与管理风险分析
        4.1.1 风险分担案例选取方法
        4.1.2 基于多案例的风险识别与分析
    4.2 PPP模式下港口建设与管理风险分摊研究
        4.2.1 PPP项目风险特性
        4.2.2 PPP项目风险偏好
        4.2.3 PPP项目风险决策
    4.3 PPP模式下港口建设与管理风险分摊机制设计
        4.3.1 风险分摊机制设计原则
        4.3.2 “三方四阶段”风险分摊模型
        4.3.3 主要利益相关者分析
    4.4 基于风险分摊机制的港口建设与管理的 PPP 模式设计
        4.4.1 交易结构
        4.4.2 合同机制
        4.4.3 回报机制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连云港港口PPP模式建设与管理案例分析
    5.1 沿海港口一体化背景下的连云港港口建设与管理现状
        5.1.1 港口行业现状
        5.1.2 连云港港口一体化发展现状
        5.1.3 连云港港口的生产建设情况
        5.1.4 连云港港口建设与管理的综合评价
    5.2 PPP模式在连云港港口建设与管理中应用的动力
        5.2.1 政策环境支持
        5.2.2 经济环境保障
        5.2.3 社会人才供给
    5.3 PPP模式在连云港港口建设与管理中应用的对策建议
        5.3.1 应用方式
        5.3.2 参与主体
        5.3.3 盈利模式
    5.4 PPP模式下连云港港口建设与管理风险分析
        5.4.1 基于风险分摊偏好的风险分摊分析
        5.4.2 关键风险分析
        5.4.3 关键风险分摊策略
    5.5 基于风险分摊的连云港港口PPP模式设计
        5.5.1 交易结构
        5.5.2 合同机制
        5.5.3 回报机制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成果
    6.2 论文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一、作者简介
    二、研读期间参与的项目

(7)不同管控模式对港口空间结构和交易效率的影响比较——以中国沿海港口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2 中国沿海港口群及其管控模式的变迁
    2.1 中国沿海港口群基本情况
    2.2 中国港口管控模式的变迁
3 中国沿海港口管治、空间结构和交易效率关系
    3.1 数据来源及其处理方法
        3.1.1数据来源
        3.1.2数据处理方法
    3.2 不同管控模式下沿海港口群空间结构演化
        3.2.1不同管控模式下沿海五大港口群空间结构演化
        3.2.2不同管控模式下港口群内部空间结构演化
    3.3 不同管控模式下沿海港口交易效率变化分析
        3.3.1港口吞吐规模和空间结构对交易效率的影响
        3.3.2从中央政府主导到地方政府主导管控模式下港口交易效率变化分析
        3.3.3从政府主导到市场主导管控模式下港口交易效率变化分析
    3.4 港口管控模式、空间结构和交易效率对应关系
        3.4.1港口管控模式、空间结构和交易效率对应关系
        3.4.2进一步解释

(8)我国沿海港口管理体制深化改革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港口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情况
二、我国港口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效果
    1. 沿海港口较好的适应了运输发展需要
    2. 加快了沿海港口的市场化进程
    3. 沿海港口的国际化、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
三、当前我国港口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1. 中央缺乏对地方体制改革指导, 各地方体制改革的形式和效果差异较大
    2. 没有处理好中央对地方港口的指导作用
    3. 地方政府指导港口发展作用不强, 过于迁就了企业利益
    4. 港口成为地方政府的政绩重要体现, 刺激了地方发展港口的冲动
    5. 需加强理顺各级部门关系, 明确职责, 加强港口监管体系建设
四、深化港口管理体制改革的建议

(9)广西沿海港口管理体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情况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情况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研究方法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港口属性分析
        2.1.1 港口的物质属性
        2.1.2 港口的功能属性
        2.1.3 基于港口属性的港口行政管理
    2.2 公共部门改革
        2.2.1 现代公共部门改革
        2.2.2 港口管理机构职能转变
    2.3 准公共物品供给理论
        2.3.1 准公共物品概念
        2.3.2 准公共物品的供给方式
        2.3.3 港口准公共物品综述
第3章 广西沿海港口管理面临的问题
    3.1 广西沿海港口管理的现状
        3.1.1 广西港口管理部门的机构关系
        3.1.2 沿海市管理机构现状
        3.1.3 我国沿海市港口管理机构的管理模式
        3.1.4 广西沿海市港口管理机构的管理模式分析
    3.2 体制视角下广西沿海港口管理面临的问题
        3.2.1 港口管理机构缺乏稳定性
        3.2.2 沿海港口管理改革议而未决
        3.2.3 港口管理服务有待加强
        3.2.4 港口管理的规划和管理如何能做到协调统一
    3.3 广西沿海港口管理体制所面临问题的原因
        3.3.1 上收港口行政管理职能归自治区管理需要解决诸多矛盾
        3.3.2 港口管理权的归属关系到港口市政府的利益
        3.3.3 港口管理需要完善协调机制
第4章 国内外港口管理体制经验借鉴
    4.1 国内港口管理体制
        4.1.1 广东省港口管理体制
        4.1.2 辽宁省港口管理体制
    4.2 国外港口管理体制
        4.2.1 日本的港口管理体制
        4.2.2 美国的港口管理体制
        4.2.3 新加坡港口管理体制
        4.2.4 德国港口管理模式
    4.3 国内外港口管理体制的经验启示
第5章 广西沿海港口管理体制创新的思考
    5.1 港口管理优化的基本思路
        5.1.1 自治区直接管理港口方案
        5.1.2 自治区直接管理沿海港口方案的有利条件
        5.1.3 自治区直接管理沿海港口的方案面临的挑战
        5.1.4 自治区港口规划的原则
        5.1.5 充当港口经营及生产的协调者和公正人
        5.1.6 港口事业单位改革
        5.1.7 港口基础设施建设、维护
    5.2 相关措施
        5.2.1 稳定港口管理部门机构框架
        5.2.2 建立自治区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与港口两级协调机制
        5.2.3 按照港口功能划分做好港口岸线规划、保护、开发工作
        5.2.4 实施多元化投资战略
        5.2.5 有针对性的强化港口运营管理
        5.2.6 实施港口人才战略
        5.2.7 逐步推进港口电子化服务平台
        5.2.8 完善港口基础设施建设、维护平台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江苏沿海港口管理体制改革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江苏沿海港口管理体制的历史演变及现状
二、江苏沿海港口管理体制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国外港口管理的经验
    (一) 共同组建港口群组织, 避免恶性竞争
    (二) 政企分开、依法办事
    (三) 注重港口群整体的合作共赢
    (四) “地主港”模式效果凸显
四、江苏沿海港口管理体制改革的政策措施
    (一) 打破行政区划的束缚, 成立以江苏沿海港口群为基本单位的部门
    (二) 用法律形式确保各层管理部门职责
    (三) 采用“地主港”运行模式
五、小结

四、沿海港口企业体制改革浅见(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内外港口整合实践与福建港口一体化发展研究[J]. 李兴湖. 亚太经济, 2021(03)
  • [2]国土空间规划下大连多式联运发展的空间战略探究[D]. 张羿.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3]中国沿海港口群经济发展研究[D]. 宋长利. 辽宁大学, 2019(11)
  • [4]基于集疏运结构调整的中国沿海港口绿色效率评价[D]. 李爽. 大连海事大学, 2019(06)
  • [5]辽宁省政府推动港口资源整合研究[D]. 苏芮. 大连海事大学, 2019(02)
  • [6]沿海港口一体化背景下港口建设与管理PPP模式研究 ——以江苏连云港港口为例[D]. 江涧. 东南大学, 2019(06)
  • [7]不同管控模式对港口空间结构和交易效率的影响比较——以中国沿海港口群为例[J]. 王洪清. 经济地理, 2019(01)
  • [8]我国沿海港口管理体制深化改革的思考[J]. 徐杏,郝军. 中国港口, 2014(02)
  • [9]广西沿海港口管理体制研究[D]. 陈相宇. 大连海事大学, 2013(05)
  • [10]江苏沿海港口管理体制改革探析[J]. 董艳梅.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06)

标签:;  ;  ;  ;  ;  

浅谈沿海港口企业制度改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