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化和河流过程下游水库的数学模型

退化和河流过程下游水库的数学模型

一、MATHEMATICAL MODELLING OF DEGRADATION AND FLUVIAL PROCESS DOWNSTREAM RESERVOIRS(论文文献综述)

王博[1](2021)在《喀什噶尔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系统特征和生态环境演化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气候变化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带来新的挑战,人类活动的影响对自然界输入了关键驱动因子,因此在人类活动带来的强烈扰动条件下,对生态环境地质在一定周期尺度内发生的变化、趋势、规律及其驱动机制进行研究尤为必要。喀什噶尔河流域位于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地处塔里木盆地西缘,生态环境脆弱且容量有限。地下水是维系平原区生产、生活、生态的重要水源,长期持续大规模开采已诱发一系列生态环境地质问题,进而由量变至质变导致生态环境演化发展,探究其内在机制对于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喀什噶尔河流域平原区为研究对象,结合水资源调查评价,综合运用地下水动力学、遥感解译分析、统计学、数值模型模拟等多学科研究技术手段,揭示了地下水系统水流特征和循环机理,分析了喀什噶尔河流域平原区绿洲的演化规律,重点对其盐渍化的成因和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还从突出实践性的角度对地下水两级功能区划分进行了优化改进,对超采区进行了划定和复核。本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根据地形地貌、含水层特征、富水性特征、地下水流场特征、水化学特征和地表水河流展布等特点的相似性和关联密切性,将平原区第四系地下水流动系统划分为克孜勒苏河地下水流亚系统(Ⅰ1)、盖孜河-库山河-依格孜亚河地下水流亚系统(Ⅰ2-3-4)、恰克马克河-布谷孜河地下水流亚系统(Ⅰ5-6),作为调查评价研究区地下水资源的理论基础;(2)根据均衡计算得出,喀什噶尔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资源总量(M≤2g/L)为14.61×108m3/a,其中:克孜勒苏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为5.02×108m3/a;盖孜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为5.20×108m3/a;库山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为2.48×108m3/a;依格孜亚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为0.82×108m3/a;恰克马克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为0.21×108m3/a;布谷孜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为0.88×108m3/a;(3)根据地下水资源管理实践经验,从更加突出功能导向、更加突出水质因素、更加突出优先保护、更加突出后备水源、更加便于基层管理出发,对地下水两级功能区划分进行优化改进,将一级功能区分为生活功能区(L)、生态功能区(E)、生产功能区(P);将二级功能区在一级功能区的基础上又分为8类功能区,分别是生活功能区(L)中的集中式供水水源区(L1)、水处理供水水源区(L2)、备用优质水源区(L3),生态功能区(E)中的水源涵养区(E1)、生态脆弱区(E2)、生态保护区(E3),生产功能区(P)中的生产开发区(P1)、应急水源区(P2)。按照优化后的地下水功能区划分体系,喀什噶尔河流域共划分集中式供水水源区(L1)4个,面积为49.86km2;水处理供水水源区(L2)7个,面积为75.49km2;备用优质水源区(L3)2个,面积为1952.54km2;水源涵养区(E1)8个,面积为45302.54km2;生态脆弱区(E2)14个,面积为3949.56km2;生态保护区(E3)7个,面积为3457.97km2;生产开发区(P1)11个,面积为9104.73km2;尚未规划应急水源区(P2);(4)喀什噶尔河流域下游六县市尚未出现大范围、比较严重的生态环境地质问题,但由于地下水过度开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引起湿地等天然水域萎缩、局部植被退化,局部已出现地下水超采,但程度尚不严重;(5)喀什噶尔河流域下游六县市2000~2010年期间、2010~2017年期间盐渍土主导变化类型均为极重度盐渍土向重度盐渍土转化。2000~2010年盐渍化严重度指数相对变化率为-6.68%,2010~2017年相对变化率为-8.05%,盐渍土的修复速度有增加趋势,表明土壤盐渍化问题总体上正在趋于好转。NDVI、ET、LST三个参数的变化与土壤盐渍化严重度的变化呈显着线性关系(P<0.01),且△ET和△NDVI可有效解释盐渍化严重度变化量,其中△ET对盐渍化严重度变化的解释能力最强。此外,研究区地下水位正在发生一定程度的下降也是土壤盐渍化不断改善的一个重要因素;(6)对于喀什噶尔河流域平原区典型区域伽师县,现状地下水开采量方案情况下,势必将导致地下水位持续快速下降,地下水过度开采终将引起湿地等天然水域的萎缩和天然植被的退化,或将引发更加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基于适度的地下水开采量方案情况下,地下水位在趋于稳定的情况下将略微上升,生态环境将逐步趋于好转;相对较小的地下水开采量方案情况下,地下水位将缓慢回升,虽生态环境有向好的趋势,但也存在引发较大次生盐渍化问题的风险。从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利用地下水资源的角度出发,应制定适度的地下水开采计划。

王战[2](2021)在《玛纳斯河流域河流-地下水相互作用对河岸带植被生态的影响》文中认为河岸带植物多样性对维持陆域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当河岸带植物发生退化时,会降低河岸带的生态功能。在干旱内陆河流域,以往相关研究大多集中于河流水文过程对河岸带植物分布格局的控制作用。近年来,随着国内外越来越多的旱区内陆河被人为调控,水资源调配改变了天然河道的水文过程,减少了洪水发生的频率,降低了天然河道水量和河水持续时间,减少了对河岸带植物的扰动和水分补给,使得旱区河岸带的植物主要依赖于地下水。然而,在玛纳斯河流域,河岸带的地下水位埋深阈值,河岸带范围的界定,河流-地下水相互作用驱动下河岸带植物生态的格局-过程-尺度的研究依然缺乏,基于河岸带植物保护与恢复的河流输水方案还有待研究。本文基于长时间的野外动态监测数据,利用野外调查,数理统计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了河岸带地下水文过程与植物组成和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的关系,提出了河岸带植物保护与恢复的建议。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采用典范对应分析方法量化了环境因子对植物分布的贡献,确定了影响河岸带植物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揭示了植物沿主要环境因子梯度变化方向的演替过程。结果表明:地下水位埋深,地下水矿化度是控制玛纳斯河河岸带植物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当地下水矿化度较低时,沿着地下水位埋深增加的方向,植物逐渐由湿生草本植物,中生灌木植物,向中生草本植物,旱生草本植物和旱生灌木植物方向演化。当地下水矿化度高时,河岸带植物主要为盐生草本和盐生灌木植物。(2)采用对数正态分布模型,广义加性模型拟合了植物出现频率及多样性与地下水位埋深的关系,确定了玛纳斯河河岸带的地下水位埋深阈值。研究表明:适宜草本植物生长的地下水位埋深范围为1-1.5m,适宜灌木植物生长的地下水位埋深范围为2-4m。当地下水位埋深小于6 m时,可以满足玛纳斯河河岸带地区大多数植物的生长需求。草本植物多样性峰值出现在地下水位埋深为2-3m的地方,灌木植物多样性峰值出现在地下水位埋深为3-5m的地方,总植物多样性指数峰值出现在地下水位埋深为2-4m的地方。研究区内优势物种芦苇和红柳出现的频率对地下水位埋深的变化并不敏感。根据芦苇和红柳的植被覆盖度与地下水位埋深的关系可知,芦苇在地下水位埋深小于3m的地方植物覆盖度最高,红柳在地下水位埋深为2-5m的地方植物覆盖度最高。(3)采用地质分析,数值模拟,水化学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流域尺度地下水流动系统的形成与发育特征,及其驱动下水化学类型和矿化度的演化。研究表明:在地貌形态,地质构造,岩性结构控制下,河床下400m深度范围内发育局部-区域嵌套地下水流动系统。局部地下水流动系统中地下水流速为0.1-1.0m/天,区域地下水流动系统中地下水流速小于0.1m/天。在地下水动力场的驱动下,从出山口到尾闾湖,水化学类型和矿化度呈现明显的分带性特征。在上游冲洪积扇地区,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为HCO3-Na·Ca,地下水矿化度小于0.5 g/L;在中游平原绿洲区,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为SO4·HCO3-Na(Na·Ca),地下水矿化度为1-4 g/L;在下游风积沙漠区,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为Cl·SO4-Na,地下水矿化度大于10 g/L。(4)根据河流-地下水关系的时空变化,划分了流域尺度河流-地下水关系的基本类型。分析了流域尺度,在地貌形态,岩性结构,人类活动(区域地下水开采,河流水资源调配)的控制下,河流-地下水关系改变的驱动因素,并确定了在现行输水模式下,河流对河岸带地下水的影响范围。研究结果表明:地貌形态,岩性结构控制河流-地下水关系的空间格局;人类活动(水资源调配)的叠加,改变了局部河流-地下水之间的关系,使得河流-地下水相互作用变得更为复杂。从出山口到尾闾湖,玛纳斯河河流-地下水关系可以划分为五种基本类型,分别为:类型1:丰水期,地下水接受脱节性河流入渗补给;类型2:全年地下水补给河水,此时河岸带地下水不受河流水文过程的影响;类型3:丰水期,河流补给地下水,枯水期,地下水补给河水,此时,河水对地下水强烈影响的范围为0-120m,当距离河岸距离超过500-650m时,河岸带地下水不受河流的影响;类型4:丰水期,河流补给地下水,河流对河岸带地下水的影响范围为0-30m;类型5:全年无输水,河流断流。部分河道存在地下水排泄。不同河流-地下水关系条件下,河岸带地下水文过程的差异性引起河岸带地下水属性(地下水位埋深,地下水矿化度等)的空间异质性。(5)采用样方调查,相似性分析等统计学方法,研究了植物组成和多样性在沿河流流向和垂直河流流向的分带特征。结果表明:在沿着河流流向,草本植物和灌木植物的组成和多样性特征随着河流-地下水关系改变呈现出明显的分带性。局部地下水流动系统势汇处维持湿生草本植物,植物多样性指数高。同时受到区域地下水排泄和间歇式河流输水的河岸带地区维持湿生草本植物,中生草本植物和中生灌木,旱生灌木,植物多样性指数高。然而,在不存在地下水排泄的河岸带地区,植物退化为旱生草本植物和旱生灌木植物,植物多样性指数降低。在区域地下水流动系统势汇处或存在侧向地下水排泄但是河流常年断流的地区,植物向盐生草本植物和盐生灌木植物方向退化,植物多样性指数降低。在垂直河流流向上,草本植物组成和多样性的分带性随河流-地下水关系的改变呈现分带性,而灌木植物的分带性不显着。在丰水期获得河流补给,枯水期向河流排泄的地段,湿生草本植物和中生灌木主要分布在距离河岸10-250m范围内,植物多样性水平高;中生草本植物,中生灌木主要分布在距离河岸250-500m范围内,植物多样性水平较高;中生草本植物,盐生草本植物和盐生灌木主要分布在距河岸500-650m范围内,植物多样性水平低。只在丰水期获得河流补给的地段,湿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在距离河岸10-30范围内,植物多样性较高;其余地区主要分布旱生草本植物和中生灌木,旱生灌木,植物多样性指数低。河流全年断流,地下水向河流排泄的地段,植物主要为盐生草本植物和盐生灌木植物,均无分带性,多样性水平低。(6)根据不同河流-地下水关系条件下维持河岸带植物的主要水源及植物组成和多样性的分布格局,厘定了河岸带范围。结果表明:不同河流-地下水关系条件下,河岸带范围存在明显差异。当河流与地下水脱节,地下水位埋深大,河岸带植物主要依赖漫岸洪水提供水源,河岸带的边界为河流高水位与低水位之间的物理边界,包含0-1000m范围内的一级阶地和二级阶地。当河岸带植物分布受到河水和地下水相互作用控制时,河岸带的范围取决了输水量和输水持续的时间,是动态变化的。在现有输水方式下,河岸带范围为0-250m。当河岸带位于局部地下水流动系统的势汇处,全年地下水补给河水,河岸带地下水不受河流水文过程的影响,河岸带的范围无限制。而当河岸带位于区域地下水流动系统的势汇处且河流断流时,河岸带范围为0-30m。(7)构建了上游地下水三维饱和流模型和下游河流-地下水系统剖面二维饱和-非饱和流模型,模拟了不同输水方案下河岸带地下水位埋深的变化过程,提出了基于河岸带植物保护与恢复的输水方案建议。结果表明:当河流渗透量由每年8000*104m3向8500*104m3,9000*104m3,10000*104m3,15000*104m3变化时,溢出带范围内地下水位埋深平均值下降0.5m,0.8m,1.3m和3.6m。溢出带地下水位埋深下降对维持湿地湿水生草本植物生长,保持溢出带湿地面积的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下游维持河流水深2m的情况下持续输水200天会有效降低距离河流0-100m范围内的地下水位埋深,有助于退化的旱生草本植物和旱生灌木植物向湿生草本植物,中生草本植物和中生灌木植物方向恢复。

李兰[3](2021)在《青藏高原湖泊演化及生态环境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独特且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为青藏高原储存水资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雪山绵延、冰川纵横、湖泊密布,众多大江大河的源地,滋养着流域内几十亿人口,青藏高原是名实相符的“亚洲水塔”。青藏高原湖泊是“亚洲水塔”水资源的重要载体,在高原环境下,其收支主要受冰川、冻土中地下冰等固体水资源及地表水、地下水汇集和蒸散发的影响,湖泊面积、数量的改变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区域气候的变化。在近几十年气候的显着变化的背景下,青藏高原湖泊演化、江河源径流变化等,对于区域生态环境影响甚大,急需开展青藏高原湖泊演化趋势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湖泊的演化经历了从自然驱动到人和自然共同驱动的历程,为探究青藏高原湖泊的演化过程及其动态变化的驱动力,本文基于RS和GIS技术,提取了1980s-2020年青藏高原的湖泊数据,依照不同成因,将湖泊分为构造湖、冰川湖、热喀斯特湖、堰塞湖、河成湖和人工湖。重点研究了1980s-2020年青藏高原构造湖、热喀斯特湖和冰川湖的数量、面积和空间变化,分析了湖泊动态变化的驱动力及其生态环境效应。主要结论如下:(1)近40年青藏高原在整体变暖、大部分区域降水波动增加的过程中,青藏高原湖泊变化显着。湖泊数量由1980s的70005个持续增长至2020年的143582个;湖泊面积整体呈减少(1980s-1990年)-加速增长(1990-2020年)的趋势,由1980s的41347.84km2降低至1990年的40441.4km2,后增长至2020年的54634.44km2。1980s-1990年湖泊面积减少的原因是大部分区域气温降低,降雨减少;1990-2020年湖泊面积渐增主要是因为气温显着升高、降水量增多和冰川融水增多。(2)构造湖在1980s-1990年湖泊面积减少,1990-2020年面积持续扩张,总面积增加了11388.13km2;数量由1089个增加至1451个。空间分布方面,构造湖变化主要发生在内陆流域。结合区域年降水量和年均气温,发现内陆流域气温升高和降水显着增加,是构造湖数量面积增加的直接原因。(3)多年冻土区是热喀斯特湖发育的区域。1980s-2020年热喀斯特湖个数由60834个增加至120374个,面积由932.5km2增长至1713.57km2。空间上主要集中在可可西里地区和北麓河区域,区域内地势平坦,显着的气候变暖导致了多年冻土区发生了广泛的退化乃至融化,地下冰融水加上降水量增加,使得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内热喀斯特湖成倍增加。(4)热喀斯特湖是多年冻土退化过程中的典型地貌单元,也是青藏高原整个区域中湖泊演化过程中数量和面积发生变化最为显着的类型。为此,本研究选取多年冻土区热喀斯特湖泊点密度、冻土稳定性类型、年均降水量、地表温度、土壤水分、积雪面积、NDVI和坡度等评价指标,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及专家评判确定指标权重,采用综合评判法获得了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热喀斯特湖易发程度区划图。其中高易发区占19.02%,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中部包括可可西里地区。(5)冰川湖形成于冰川作用过程,补给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和冰川融水。1980s-2020年间冰川湖的个数由8002个增加至20329个,湖泊面积由900.1km2增长至1620.5km2。空间变化方面主要发生在唐古拉山、喜马拉雅山、西昆仑山以及青藏高原的南缘区域。(6)采用NDVI、湖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冰川湖溃决灾害三类指标对青藏高原湖泊生态环境效应进行了评价。整体上青藏高原NDVI呈增加趋势,文中以2000-2019年NDVI差值作为评判植被退化和改善指标,显示植被改善区占37.58%;湖泊作为独立的生态系统,随着湖泊面积的增加,青藏高原湖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也呈增加趋势;气温的升高和冰川的广泛退化造成冰川湖溃决日益增加,危害较大。(7)青藏高原湖泊作为一种资源兼具了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持和区域生态保障等重要生态服务功能。其中热喀斯特湖和冰川湖经常被视为不良地质现象,其演化过程、尤其是溃湖的发生对区域重大工程、生态环境存在着潜在或直接的危害,在相关区域规划、工程建设、环境保护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所获得的成果可为《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工作查清青藏高原湖泊本底、厘清其与冻融环境间关系提供基础数据,有助于促进对全球变化下湖泊生态系统演变的科学认识,服务于湖泊生态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管理,以及为热喀斯特湖和冰川湖溃决防灾减灾提供基础性支撑。

李楠鑫[4](2020)在《库湾水质时空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关键驱动因子 ——以丹江口水库为例》文中认为水库是解决水资源短缺与时空分布不均的重要手段,其水质安全保障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库湾作为水库的水质敏感区,受到水库水文节律,以及地形、土壤、土地利用等环境背景的双重影响。理解库湾水质对复杂景观背景与水文节律的响应机制,厘清水环境特征和景观背景与库湾水体富营养化之间的关系,评估库湾水体富营养化状态,对于库湾水质预测建模,揭示库湾水质演变规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能够为水库富营养化防控、水环境质量保障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科技支撑。本文选取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丹江口水库66个不同景观背景的典型库湾作为研究对象,在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后的2015~2018年,对其水质进行了监测,采用时空交互分析、K均值聚类、偏最小二乘回归、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围绕库湾汇水区景观背景和水环境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机制,系统研究了库湾水质的时空变异规律,定量评估了水文节律与汇水区景观对库湾水体氮磷的影响,阐明了库湾水体富营养化指标叶绿素a浓度对水环境和汇水区景观背景的响应规律,评估了库湾营养状态,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主要结论如下:(1)库湾水质表现出显着的时空变异。水库大坝加高蓄水后,库湾水质整体随时间逐步好转,氨态氮、硝态氮、总氮、总磷、浊度、叶绿素a等水质指标的平均值在蓄水期高于泄洪期,蓄水期和泄洪期的总氮和总磷浓度均高于0.2 mg·L-1和0.02mg·L-1的富营养化阈值,部分库湾中叶绿素a浓度明显高于5μg·L-1的生态可接受限值。具有更高富营养化与水华风险的库湾在研究期间逐年减少,在空间上越来越多地向城镇附近集中。(2)蓄水期和泄洪期库湾水体总氮和总磷浓度对汇水区景观背景响应规律不同。汇水区土壤可蚀性对库湾水体总氮和总磷浓度都有显着的影响。汇水区坡度,地形起伏度,地形湿度指数,林地面积占比和农田面积占比是库湾水体总氮浓度的主要影响因子。景观形状指数,边界密度,香农多样性指数和草地面积占比则是库湾水体总磷浓度的主要控制因子,此外总磷浓度在蓄水期还受到斑块密度和蔓延度指数的影响,在泄洪期还受到平均斑块面积和最大斑块指数的影响。(3)水化学和养分潜变量对库湾水体叶绿素a浓度具有决定性作用。水化学和养分潜变量对叶绿素a浓度具有显着的正效应,二者的总效应占两个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的40%以上,在泄洪期尤为明显。土地利用潜变量从源头和运输过程中影响输入库湾的污染负荷,在蓄水期对叶绿素a浓度的正效应更为明显,占叶绿素a浓度相对贡献的30%。复杂的景观斑块形状有助于减少养分向库湾水体的运输,破碎景观对叶绿素a浓度有显着的负效应,在泄洪期尤为明显,占叶绿素a浓度相对贡献的19%。(4)丹江口水库典型库湾水体总体处于中营养状态。部分支流库湾、封闭库湾和具有城镇、农田分布的库湾呈轻度、中度、甚至重度富营养状态,面临着较大的富营养化风险。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设立库滨带生态屏障、构建水循环与污染阻滞系统、加强丹江口水库库周污染防控、深入开展库湾富营养化与水华防治研究的库湾富营养化防治对策。本文针对库湾是水库水质污染的敏感区这一关键问题,从不同景观背景的典型库湾水质监测着手,结合水库水文节律性研究了库湾水质的时空变异规律,探讨了不同景观背景要素对库湾水质动态变化的贡献,揭示了水质时空变异对库湾景观背景和水文节律的响应机制。结果对于水库水质管理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彭世良[5](2020)在《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及生态修复策略研究 ——以湖南湄江国家地质公园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质公园是以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为主,并包含生物景观、人文景观等其他景观资源的自然区域或国土空间。经过多年的开发与建设,我国大部分地质公园内景观资源与环境或景观生态系统均已遭受一定程度的退化或破损,必须进行生态修复,才能保证其可持续发展。目前,学术界已开展过较多有关地质公园内地质遗迹景观资源评价与保护开发的研究,而关于地质公园内其他景观资源的研究内容较少,特别是把各类景观资源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综合研究及其生态修复方面的研究在国内近乎为一片空白,这与我国当前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实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形势是不相吻合的。事实上,地质公园内地质遗迹景观、生物景观和人文景观等各类景观资源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地质公园的建设、管理和保护开发等均应当把各类景观资源紧密结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即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来考虑,并对受损的景观资源与环境或景观生态系统在科学评价基础上进行生态修复。因此,本文以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围绕该系统进行理论分析、综合评价及生态修复策略研究。首先,基于系统视角,提出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概念,并运用系统科学方法,理论与实例相结合,系统分析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要素组成、相互关系、演化规律及驱动机制。然后,根据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内涵及综合评价指标筛选的原则与依据,并运用问卷调查、层次分析、熵值和模糊数学等方法,构建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接着,在构建地质公园景观生态系统和景观生态修复理论基础,以及分析当前生态修复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地质公园景观多层次系统生态修复理论模式,并从要素、系统、管理、文化4个层面提出景观生态修复策略和技术方法。最后,以湖南湄江国家地质公园为例,在介绍公园景观资源类型、景观单元评价等级等情况的基础上开展上述研究理论的实证研究:(1)系统分析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演化特征及驱动因素;(2)进行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3)根据系统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分析公园景观生态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针对性地提出公园景观生态修复的策略与措施。通过上述研究,本文主要获得以下成果和认识:(1)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是由特定地质公园内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各类景观资源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组成要素分为5个大类(地质遗迹景观、生物景观、其他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硬质景观)、12个中类、55个小类和数百个子类。系统整体与要素之间、要素与要素之间以及系统整体与外部环境之间存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和外部环境可构成一个更大的系统,即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环境系统。(2)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的稳定性是由其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稳定性所决定的。在没有大的外界干扰的情况下,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演化过程或地质公园生命周期基本上可以划分为5个阶段,即原始探索阶段、初步形成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平稳发展阶段和渐趋衰落阶段。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的演化是各种驱动力相互作用和协同驱动的结果。驱动力分为自然驱动力和人为驱动力,其中,前者分为自然渐变作用力和自然突变干扰力,后者分为人为基本驱动力、政府宏观调控力和人为突变干扰力。应当对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演化的驱动机制进行适当调控,从而保证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健康、和谐和相对稳定。(3)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就是根据一定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对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质量状况及其发展演化趋势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和预测。综合评价指标选择的依据,一是体现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功能或价值,二是体现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及其环境保护状况,三是体现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发展演化的主要调控因素。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分为4个层次,包括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和21个三级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与熵值法相结合的主客观综合赋权法获取评价指标的权重,采用模糊数学法求得各层次指标(要素层、准则层、目标层)综合评价得分并确定综合评价等级,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和差5个等级。应当根据综合评价结果和过程进行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问题诊断和原因分析,从而为地质公园景观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4)地质公园景观生态系统是一个具有一定格局、功能及动态变化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可认为由3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要素(子系统)组成,即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环境系统、游客和当地居民。(5)地质公园景观生态修复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生态修复,而是属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生态修复对象是地质公园景观生态系统;从要素层面来说,则重点是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及其各类景观资源。根据修复对象受损程度的不同,地质公园景观生态修复分为生态恢复、生态整治和生态重建等三类。(6)基于地质公园景观生态系统和景观生态修复的理论基础以及现有生态修复理论模式的分析,提出了地质公园景观多层次系统生态修复理论模式。该模式具有4个特征,一是生态修复内容的完整性,二是生态修复措施的综合性,三是生态修复过程的多层次化,四是生态修复状态的动态性。该模式包括要素、系统、管理和文化等4个层层递进,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阶段或层面。要素层面生态修复属单纯技术层面上的生态修复,按要素分为地质遗迹景观修复、生物景观修复、人文景观修复、河流地貌修复及景观水体修复等。系统层面生态修复属综合技术层面上的生态修复,以系统工程理论为指导,协同运用多种修复技术,是基于全要素、全因素、全过程、全范围、统筹布局的生态修复。管理层面生态修复是指利用社会、经济、政治、法律等多方面的措施共同促进地质公园景观生态修复。文化层面生态修复是对人的思想观念和文化的修复,其目标是通过改变全社会民众的思想意识,树立生态文明观等有利于生态保护与修复的文化观念或意识。(7)本文最后以湖南湄江国家地质公园为例,开展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及生态修复策略实证研究。湖南湄江国家地质公园是以岩溶地貌景观为主的综合性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资源分为2个中类、5个小类和23个子类,省级以上景观单元23个;生物景观资源分为2个中类、8个小类和18个子类,二级以上景观单元2个;人文景观资源分为2个中类、11个小类和19个子类,二级以上景观单元5个;其他自然景观资源分为3个中类、6个小类,二级以上景观单元1个;硬质景观资源分为2个中类、9个小类,二级以上景观单元2个。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演化(生命周期)已历经原始探索、初步形成、快速发展和平稳发展等4个阶段,人为驱动力是其主要驱动因素。利用构建的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对公园景观资源系统进行综合评价,评价得分为70.9分,评价等级为“一般”。分析得出公园现状条件下突出的景观生态系统问题主要有:(1)生物景观资源价值偏低;(2)景观资源保护状况不良;(3)公共环境卫生状况不佳;(4)常住人口密度和土地利用强度较大。其中,常住人口密度和土地利用强度较大是公园景观生态系统问题的重要根源。最后,针对公园景观生态系统受损状况及主要问题,提出了各个层面(要素层面、系统层面、管理层面和文化层面)拟采用的生态修复策略和措施。本文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基于系统视角,提出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概念,系统分析其要素组成、相互关系、演化规律及驱动机制;(2)从系统价值、系统保护、系统调控3个一级指标出发,构建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针对地质公园各类景观资源群体价值和多样性指标(8个三级指标)的单项评价,提出8个数学模型,提高定量化研究水平;(3)构建地质公园景观生态系统和景观生态修复基本理论,提出地质公园景观多层次系统生态修复理论模式,从要素、系统、管理、文化等4个层层递进,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层面制定地质公园景观生态修复的策略和措施。

李鹏峰[6](2020)在《东庄水库水环境数值模拟及水质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东庄水利工程作为陕西重要的能源战略措施之一,在缓解泾、渭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减缓泾、渭河河道泥沙淤积,给当地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引起了大坝阻隔鱼类回游、河道生态需水量等水文情势的调整以及库区水环境的改变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模拟了整个库区在不同水文年的水动力变化情况;确定了库区水质结构中农业、工业及城镇生活用水的份额占比,解析了各污染因子对库区污染物成分的贡献程度;探究了水环境要素(CODMn、DO、TN、TP、NH3-N、Chla)随水动力过程的演变特征及污染物的时空输移规律,揭示了入库污染源与水库水动力的响应关系,评价库区水环境健康状况。旨在评估东庄水利枢纽对当地水环境的影响程度,为东庄水库的建设和运行管理、水污染防治及水环境保护提供参考,论文主要取得的结论有:1)基于MIKE21-HD构建了东庄水库水动力数值模型,在拟定的东庄水库典型年调度运行水位下,模拟得出了不同水平年,不同时期的库区水动力特性,模拟结果表明:从空间分布来看,水库在高水位时水平淹没影响至距坝址80km处,该区域水深及水面宽度变化大;距坝址80km到库尾区域主要是水位“翘尾巴”影响,水库对该区域的水深及水面宽度影响较小。从时间分布来看,典型年内随着枢纽运行水位及天然河道来流状况的变化,年内水位变幅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波动,改变了原天然河道的水域形态,由于水库自身调度调节和北线供水的影响,导致坝址处年内流量过程整体小于天然河道流量过程。2)基于MIKE21-ECO Lab构建了东庄水库水环境数值模型,预测结果表明:主要污染因子总体呈现出由库尾至坝前沿程降低趋势。水库沿线分布有多个库区污染源,污染源水量较小但在特定时段内,库区局部范围内依然造成短时间污染物浓度上升现象。对库尾浅水区域影响较大的分布源来自旬邑县及彬州市,淳化县、永寿县及礼泉县位于库中和坝前区域,对坝前水质造成明显影响。水库库区(特别是坝前)污染物浓度在汛后的平水期及枯水期高于丰水期,汛期时(7、8月)入库流量及坝址下泄流量迅速增加,库区水体流动速度加快,污染源汛后到达坝前,形成水库前部区域水体汛后污染物浓度上升现象。3)按照《地表水质量环境标准》,基于BP神经网络探索了水质评价研究,得出了东庄水库建库后库区不同水平年,不同时期的水质状态,分析了影响水质变化的主要因素及营养化特性。研究表明:特枯水年水质结果有Ⅰ类水质、Ⅱ类水质、Ⅲ类水质及Ⅳ类水质。水库在1-3月份主要为Ⅱ类水质,在4月份为Ⅳ类水质,5-7月份为Ⅲ类水质,8-12月份水库通过自净作用,变为Ⅰ类水质。东庄水库蓄水后库区水质基本处于中度富营养化状态。

郑越馨[7](2020)在《嫩江流域湿地生态退化及其水文驱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嫩江流域湿地众多,是我国湿地集聚的重要区域。嫩江流域位于我国东北区域的中西部,属于典型的中高纬度地域。近些年来,在气候因素和人为活动的作用下,流域水文过程和湿地生态水文情势发生了较大的改变,进而导致嫩江流域的湿地出现了面积减少、功能衰退等威胁生态安全的现象。因此,探究嫩江流域湿地生态退化的水文驱动机制,对流域湿地生态水文恢复和水资源调控具有重要作用和决策支撑。本研究采用实测数据分析了近50年嫩江流域水文气象要素时空演变特征及研究区典型湿地主要补给水源的径流变化特征,评价了流域湿地和典型湿地的面积和景观结构的变化特征,明晰了湿地生态退化的现状,研究湿地退化和水文情势变化的相互关系,并着重分析了尼尔基水库下游河滨湿地的退化状况,探究尼尔基水库运行对下游水文情势的改变及其对河滨湿地的影响,揭示了河滨湿地生态退化的水文驱动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嫩江流域水文气象要素演变特征利用嫩江流域及其周边的39个国家气象站的观测数据资料,对嫩江流域气候演变规律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嫩江流域干旱频发且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年潜在蒸散发量和全年水分亏损量在过去50年内均呈增加趋势,统计分析了嫩江流域内水文站的实测日径流量数据,发现嫩江流域年径流量和典型湿地主要补给水源的年径流量整体均呈减少趋势。(2)嫩江流域湿地生态退化分析利用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嫩江流域四期湿地遥感解译数据,采用Arc GIS和FRAGSTATS软件,从湿地面积和景观结构两方面量化了嫩江流域湿地和典型湿地生态退化特征。研究发现2000~2015年嫩江流域湿地面积减少了21%;2000~2015年扎龙湿地、向海湿地和莫莫格湿地面积分别减少了0.2%、6.4%和7.6%。嫩江流域湿地类型较为分散,湿地之间的连通性减弱,景观结构较为复杂,破碎化程度严重。(3)嫩江流域湿地生态退化的水文学驱动机制在气温、降水量和潜在蒸散发量不断增加时,由于水利工程建设弱化了河道与湿地间的水量交互,径流量不断减少,湿地面积不断减少。对嫩江流域湿地面积和32个水文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影响河滨湿地生态退化的18个相关水文指标。在2000~2015年河滨湿地面积减少了14%,其中,由于尼尔基水库运行使下游水文情势发生中度改变,水库运行后湿地面积减少了13.2%,水库运行后年均最大1日流量、年最大流量出现时间和年高流量的洪峰数和平均连续时间的减少是导致湿地面积退化的关键因素。

祁辉[8](2020)在《汉江滨河湿地功能退化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湿地与森林、海洋合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具有着防洪蓄水、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等作用。湿地不光为人们提供生产、生活资源,而且还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环境。随着人口压力的日益上升、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导致人类对土地的需求日趋扩大,而对湿地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利用和水环境的污染带来的环境问题不仅造成了湿地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和湿地环境的日趋恶化,也大大降低进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并使湿地成为退化最严重的生态系统之一。所以,人们越来越关注湿地的保护与开发利用了。汉江滨河湿地位于汉江上游(陕西段)流域,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地和我省引汉济渭的引水水源地。近年来,由于对汉江及其滨河湿地管理保护不力,导致汉江滨河湿地功能退化严重,湿地面积逐年减少,生态环境破坏。因此,对汉江滨河湿地退化研究及修复,迫在眉睫。本文主要通过湿地退化因素的文献调研、典型湿地修复案例分析、湿地资源评价三个方面来分析汉江滨河湿地退化的因素并给出相应的修复策略。研究内容及获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对全国51个已经退化的湿地相关资料和文献进行调研,归纳总结了不同湿地的退化特征和退化原因,得出了7条湿地退化的一般特征以及12条影响湿地退化的主要因素;运用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将这些退化因素划分为A、B、C、D四类,构建出湿地功能退化因素的评价体系。2)对我国4个典型滨河湿地修复案例进行了对比分析,按照修复效果差异总结出可以借鉴的修复经验与技术,归纳出滨河湿地的一般修复方案与措施。3)通过建立汉江滨河湿地资源指标体系,对汉江滨河湿地进行湿地资源综合评价。其中首先将湿地评价指标体系划分为3个层次,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及指标层;然后将准则层分成5个部分,将指标层细化为对应的17项指标。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确定各个层次、各项指标的权重,再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汉江滨河湿地进行资源综合评价。结合专家综合赋分的方式,通过相应的矩阵计算确定出相应的评价指数,结合对评价结果做出的相应分析,得出汉江滨河湿地资源的现状评价结论。4)结合前面的研究内容,综合分析判定出汉江滨河湿地的8条退化因素,并提出了6条对应的修复策略。

王凯霖[9](2020)在《雄安新区地下水资源和湿地的共同可持续研究》文中认为近40年来,受一系列人类活动影响,白洋淀流域平原区地下水位持续较大幅度下降;与此同时,流域内最大地表水体—白洋淀湿地的面积也在不断减少,地下水资源和湿地地表水资源都面临着继续消耗的不可持续问题。本文从雄安新区地下水资源和湿地地表水的共同可持续角度出发,在利用遥感方法提取和分析湿地面积演变过程的基础上,定量分析和查明了湿地面积退化的主要原因,计算了不同水文年下白洋淀湿地的生态需水量;通过构建白洋淀流域平原区地下水流数值模型,提出了流域平原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方案,并在区域地下水资源可持续的背景下,基于雄安新区未来规划,计算了未来雄安新区地下水资源和湿地共同可持续发展下的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和需外调水量。本文取得了如下主要成果:(1)提出了适用于白洋淀湿地面积遥感提取的改进湿度分量方法,通过构建提取湿地面积和淀水位间的关系曲线,补充完善了1960-2016年间年序列尺度的湿地面积演变过程;根据综合识别方法的思想,对芦苇和开阔水体面积进行分离提取,分析了湿地各组成部分的年内变化规律。(2)湿地面积退化驱动因素的定量分析研究表明,入淀径流量和灌溉引水量的差额与湿地蓄变量间相关性达到0.91,上游水库和灌区的拦蓄、湿地周边的灌溉引水等人类活动导致的入淀水量减少是湿地面积退化的主要驱动因素;通过计算,湿地在丰、平和枯水年生态需水量分别为1.69×108m3/a、2.73×108m3/a和3.57×108m3/a。(3)基于构建的白洋淀流域平原区地下水流数值模型,通过模拟预测分析不同政策方案下的地下水位变化和漏斗恢复等情形,提出了白洋淀流域平原区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建议方案。在该方案下,河流回补地下水1.63×108m3/a,节水和限采措施分别减少地下水开采量5.68×108m3/a和1.60×108m3/a,30年模拟预测期内流域平原区地下水位不再下降,漏斗缓慢恢复。(4)在白洋淀流域平原区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背景下,未来雄安新区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为1.78×108m3/a,在新区近期、中期和远期规划下分别需要外调水源5.60×108m3/a、9.77×108m3/a和9.97×108m3/a。

李彭飞[10](2020)在《基于改进萤火虫算法的水库生态服务价值调度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社会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人类活动已经威胁到自然河流的正常运行,造成流域内生态系统的破坏,进而影响到生态服务功能的正常发挥,河流健康的持续发展也将无从谈起。生态服务功能价值量化是目前生态经济学和社会经济学研究的热点话题,河流生态服务价值的实现也是对河流健康的正面评价。因此,在河流生态健康问题愈发突出的背景下,正确合理的评价其生态服务价值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依据河流水库所发挥的功能,将其展现出对人类有益的功能进行分类,建立水库生态服务价值与能值评估体系,采用改进萤火虫算法求解水库生态调度数学模型,并计算出各项服务功能的价值和能值,最后,通过分析总量统计、生态流量影响因子敏感性、各项服务功能价值权重以及生态改变度与生态服务价值的相关性,以判断价值的变化趋势。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1)在总结河流生态服务功能的基础上,建立以淡水供给、物质生产、生态支持、生态调节与文教娱乐五大服务价值为框架的分类体系;(2)采用价值分析法与能值分析法的基本思想,结合河流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分类情况,建立服务功能价值分析和能值分析的基本框架,为河流生态服务价值和能值核算提供分析思路;(3)引入仿生学智能算法中的萤火虫算法,并对该算法进行适当地改进,用来求解水库生态调度的数学模型。相比之下,改进的萤火虫算法具有更好的全局搜索能力,并且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萤火虫个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点,提高了算法的效率和正确性;(4)本文将新丰江水库作为实例分析,对价值与能值评估方法进行应用和研究。结果表明:首先,从水库生态价值总量上看,随着不同典型年调节流量的减少,服务功能价值总量和能值总量都整体呈现下降的趋势;从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上看,两种评估方法的结果都是生态效益占比偏大,能值评估的结果更是如此。再者,通过对生态流量因子敏感性和各项服务功能权重计算,并经过客观与主观耦合的方法分析发现,调蓄洪水功能价值、储存水资源功能价值、社会经济供水功能价值与保护生物多样性功能价值的敏感性较强,即受生态流量下泄比例的影响较大,这几项服务价值所占的权重也最大,对总价值的影响较大。另外,当生态流量为调节流量的70%~75%时,是合理的生态流量下泄比例。最后,通过分析生态改变度与生态服务价值之间的相关性发现,当生态改变度增大时,相应的生态服务价值或能值出现减少的趋势,在枯水期时,更是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

二、MATHEMATICAL MODELLING OF DEGRADATION AND FLUVIAL PROCESS DOWNSTREAM RESERVOIR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MATHEMATICAL MODELLING OF DEGRADATION AND FLUVIAL PROCESS DOWNSTREAM RESERVOIRS(论文提纲范文)

(1)喀什噶尔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系统特征和生态环境演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概况
    2.2 气象条件概况
    2.3 流域水系概况
    2.4 地形地貌概况
    2.5 水资源开发利用概况
    2.6 社会经济概况
第3章 地下水系统特征分析
    3.1 重要控水地质构造
    3.2 地层岩性
    3.3 地下水系统划分
    3.4 平原区第四系含水层系统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地下水系统均衡计算分析
    4.1 研究中的辩证法应用
    4.2 研究尺度选择
    4.3 均衡计算单元
    4.4 地下水均衡法
    4.5 地下水均衡计算
    4.6 水均衡分析
    4.7 地下水资源量
第5章 基于水质考量的地下水系统功能区评价
    5.1 地下水系统质量评价
    5.2 地下水系统功能区划分
    5.3 超采区划定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遥感解译的生态环境演变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6.1 数据与预处理
    6.2 生态地貌遥感解译分析
    6.3 超采区划定复核
    6.4 盐渍化程度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数值模拟的典型区域地下水系统生态策略
    7.1 模拟范围
    7.2 水文地质条件概化
    7.3 数学建模
    7.4 数值方法
    7.5 参数选用
    7.6 模型参数率定
    7.7 模拟结果和预测分析
    7.8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玛纳斯河流域河流-地下水相互作用对河岸带植被生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河流-地下水相互作用及河岸带地下水文过程
        1.2.2 河岸带植物组成和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及阈值体系研究
        1.2.3 河岸带植物组成和多样性的空间分布格局
        1.2.4 河岸带范围及生态输水方案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3.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3.2 本文主要创新点
    1.4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案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河岸带功能
    2.1 概述
    2.2 地质构造,岩性结构和地貌形态
    2.3 水文地质条件
    2.4 气候水文条件
    2.5 水资源调配
    2.6 玛纳斯河河岸带生态功能及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流域尺度河流-地下水关系的基本类型
    3.1 概述
    3.2 流域尺度地下水流动系统的形成与发育特征
        3.2.1 材料与方法
        3.2.2 地下水流动系统的发育特征和控制因素
        3.2.3 水化学类型的演化规律
        3.2.4 小结
    3.3 河流-地下水关系的基本类型
        3.3.1 材料与方法
        3.3.2 河流-地下水关系的基本类型及河岸带地下水文过程
        3.3.3 河流对河岸带地下水的影响范围
        3.3.4 不同河流-地下水关系条件下地下水属性的差异性
        3.3.5 小结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河岸带植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及地下水阈值体系
    4.1 概述
    4.2 河岸带植物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4.2.1 材料与方法
        4.2.2 地下水位埋深与土壤水盐含量的关系
        4.2.3 河岸带植物分布与环境因子的CCA排序
    4.3 确定地下水位埋深阈值
        4.3.1 河岸带植物组成
        4.3.2 主要植物出现频率与地下水位埋深的对数正态分布模型
        4.3.3 植物多样性与地下水位埋深的广义加性模型
        4.3.4 主要植物覆盖度与地下水位埋深的关系
        4.3.5 河岸带地下水位埋深阈值及地下水生态指标的确定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河岸带植物组成和多样性的空间分布格局
    5.1 概述
    5.2 植物组成和多样性在沿着河流流向沿着河流流向的空间分布格局
        5.2.1 材料与方法
        5.2.2 不同河流地下水关系条件下河岸带植物组成和多样性的分带性
        5.2.3 河岸带植物沿主要环境梯度变化方向的演替规律
        5.2.4 河岸带地下水文过程与植物组成和多样性沿着河流流向空间分布格局的关系
    5.3 植物组成和多样性在垂直河流流向垂直河流流向的分布格局
        5.3.1 不同河流-地下水关系条件下河岸带植物组成和多样性的分带特征
        5.3.2 河岸带地下水文过程与植物组成和多样性在垂直河流流向空间分布格局的关系
    5.4 河岸带范围的界定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玛纳斯河河岸带植物保护的方案
    6.1 概述
    6.2 河岸带三维地下水流模型的构建
        6.2.1 模型概化及求解
        6.2.2 不同河流渗透量条件下溢出带地下水位埋深变化预测
    6.3 河流-河岸带系统剖面二维地下水流模型的构建
        6.3.1 模型概化及求解
        6.3.2 模拟河流输水对河岸带地下水的影响
    6.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青藏高原湖泊演化及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湖泊演化与生态环境变化息息相关
        1.1.2 遥感技术已成为资源环境调查研究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遥感技术在水体提取中的进展
        1.2.2 青藏高原湖泊动态变化及原因研究
        1.2.3 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研究
        1.2.4 存在的问题
    1.3 本文创新点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青藏高原自然地质环境背景
    2.1 自然地理
    2.2 气象水文
    2.3 地形地貌
    2.4 地质构造和新构造运动
    2.5 地下水
    2.6 植被及土壤概况
    2.7 土地利用
    2.8 生态环境
第三章 青藏高原湖泊类型及发育特征
    3.1 遥感数据的选取与预处理
    3.2 遥感水体提取机理及方法
        3.2.1 水体提取机理
        3.2.2 水体提取方法
    3.3 青藏高原湖泊水体自动提取
    3.4 青藏高原湖泊类型划分
    3.5 青藏高原湖泊发育特征
        3.5.1 青藏高原湖泊规模及数量
        3.5.2 青藏高原湖泊几何形态特征
    3.6 青藏高原湖泊分布规律
        3.6.1 湖泊分布与海拔关系
        3.6.2 湖泊分布与坡度关系
        3.6.3 湖泊分布与构造关系
        3.6.4 湖泊分布与土壤类型关系
        3.6.5 湖泊分布与植被类型关系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青藏高原构造湖演化规律
    4.1 青藏高原构造湖演化分析
    4.2 青藏高原构造湖演化驱动力因素分析
    4.3 格尔木盆地典型构造湖演化分析
    4.4 典型构造湖演化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热喀斯特湖演化规律
    5.1 热喀斯特湖演化分析
    5.2 热喀斯特湖演化驱动力因素
    5.3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热喀斯特湖易发程度分区
        5.3.1 易发程度评价模型
        5.3.2 易发程度评价指标体系
        5.3.3 评价指标权重
        5.3.4 评价指标量化
        5.3.5 基于ArcGIS的综合评价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青藏高原冰川湖演化规律
    6.1 冰川湖演化分析
    6.2 冰川湖演化驱动力因素
    6.3 典型区域冰川湖演化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青藏高原湖泊生态环境效应
    7.1 青藏高原NDVI变化
    7.2 青藏高原湖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
    7.3 冰川湖灾害效应
    7.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库湾水质时空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关键驱动因子 ——以丹江口水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水库对社会及生态环境的影响
        1.2.2 湖库水体富营养化与水华
        1.2.3 富营养化评价
        1.2.4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2.5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2.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象水文
        2.1.4 土壤植被
        2.1.5 社会经济
    2.2 资料收集与处理
        2.2.1 基础数据收集
        2.2.2 库湾汇水区划分
        2.2.3 典型库湾选取
        2.2.4 库湾汇水区景观背景数据提取
    2.3 野外监测与室内试验
        2.3.1 库湾样点布设
        2.3.2 原位监测与采样方法
        2.3.3 室内实验
    2.4 分析方法
        2.4.1 时空交互分析
        2.4.2 K均值聚类
        2.4.3 偏最小二乘回归
        2.4.4 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
        2.4.5 富营养化评价
3.蓄水初期典型库湾水质时空变异规律
    3.1 典型库湾水质指标时空变化
    3.2 典型库湾水质聚类与其时空动态
    3.3 讨论
    3.4 本章小结
4.典型库湾氮磷浓度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4.1 库湾汇水区景观背景
    4.2 库湾水体氮磷浓度周期性变化
    4.3 库湾水体氮磷浓度与汇水区景观背景之间的联系
        4.3.1 不同时期景观背景对库湾水体总氮浓度的影响
        4.3.2 不同时期景观背景对库湾水体总磷浓度的影响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5.典型库湾水体叶绿素a浓度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5.1 典型库湾水体水质参数与叶绿素a浓度变化特征
    5.2 库湾水环境和汇水区景观对水体叶绿素a浓度的影响
        5.2.1 蓄水期叶绿素a浓度对库湾水环境和景观背景的响应
        5.2.2 泄洪期叶绿素a浓度对库湾水环境和景观背景的响应
    5.3 讨论
    5.4 本章小结
6.库湾水体富营养化评价与防治对策
    6.1 典型库湾水体富营养化评价
        6.1.1 蓄水期典型库湾营养状态
        6.1.2 泄洪期典型库湾营养状态
    6.2 典型库湾水体富营养化防治对策
        6.2.1 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
        6.2.2 设立库滨带生态屏障
        6.2.3 构建水循环与污染阻滞系统
        6.2.4 加强丹江口水库库周污染防控
        6.2.5 深入开展库湾富营养化与水华防治研究
    6.3 本章小结
7.结论与总结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论文成果与学术研究
致谢

(5)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及生态修复策略研究 ——以湖南湄江国家地质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1.2.1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
    1.3 研究目标、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其理论基础
    2.1 地质遗迹概念及相关理论基础
        2.1.1 地质遗迹概念
        2.1.2 地质遗迹类型
        2.1.3 地质遗迹保护与开发
    2.2 地质公园概念及相关理论基础
        2.2.1 地质公园概念
        2.2.2 地质公园与其他类型保护区或自然保护地的对比
        2.2.3 地质公园突出属性分析
        2.2.4 地质公园保护与开发
    2.3 景观资源系统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3.1 景观和景观生态系统
        2.3.2 景观资源和景观资源系统
        2.3.3 系统理论
    2.4 生态修复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4.1 生态修复概念
        2.4.2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及其理论基础
第三章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及其理论分析
    3.1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概念及其组成
        3.1.1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概念
        3.1.2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的要素组成
    3.2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相互关系
        3.2.1 系统整体与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3.2.2 要素与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3.2.3 系统整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3.3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的演化
        3.3.1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的变动与稳定性
        3.3.2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的演化
    3.4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演化的驱动机制及调控
        3.4.1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演化的驱动机制
        3.4.2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演化驱动机制的调控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研究
    4.1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1 综合评价指标筛选的基本原则
        4.1.2 综合评价指标选择的依据
        4.1.3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4.1.4 综合评价指标内涵解析及度量
    4.2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2.1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方法评述
        4.2.2 层次分析法获取评价指标的主观权重
        4.2.3 熵权法计算评价指标的客观权重
        4.2.4 层次分析-熵权法计算评价指标的复合权重
    4.3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
        4.3.1 各层次指标综合评价得分
        4.3.2 综合评价等级划定
    4.4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结果分析及问题诊断
        4.4.1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4.4.2 问题诊断及原因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质公园景观生态修复策略研究
    5.1 地质公园景观生态系统的内涵和特征
        5.1.1 地质公园景观生态系统的内涵
        5.1.2 格局与功能及依存性特征
        5.1.3 变化及脆弱性特征
    5.2 地质公园景观生态修复的内涵和原则
        5.2.1 地质公园景观生态修复的内涵
        5.2.2 地质公园景观生态修复的基本原则
    5.3 地质公园景观生态修复的理论模式
        5.3.1 现有生态修复模式分析
        5.3.2 地质公园景观多层次系统生态修复模式的构建
    5.4 地质公园景观多层次系统生态修复策略
        5.4.1 要素层面的生态修复策略(技术和方法)
        5.4.2 系统层面的生态修复策略(技术和方法)
        5.4.3 管理层面的生态修复策略(技术和方法)
        5.4.4 文化层面的生态修复策略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湖南湄江国家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及生态修复策略实证研究
    6.1 公园概况
        6.1.1 自然地理概况
        6.1.2 区域地质背景
        6.1.3 区域社会经济概况
        6.1.4 公园建设发展概况
    6.2 公园景观资源概况
        6.2.1 地质遗迹景观资源
        6.2.2 生物景观资源
        6.2.3 人文景观资源
        6.2.4 其他景观资源
    6.3 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演化与驱动机制
        6.3.1 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的组成
        6.3.2 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的形成与演化
        6.3.3 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演化的驱动因素
    6.4 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及问题诊断
        6.4.1 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
        6.4.2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及问题诊断
    6.5 公园景观生态修复策略
        6.5.1 要素层面的生态修复策略
        6.5.2 系统层面的生态修复策略
        6.5.3 管理层面的生态修复策略
        6.5.4 文化层面的生态修复策略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和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咨询问卷

(6)东庄水库水环境数值模拟及水质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水利工程对水环境影响的研究进展
        1.2.2 水环境模型研究进展
        1.2.3 BP神经网络研究进展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图
2 东庄水库概况
    2.1 自然环境概况
        2.1.1 地形地貌
        2.1.2 泾河水系
    2.2 水库污染源调查
        2.2.1 流域污染源
    2.3 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库区水动力特性研究
    3.1 水动力控制方程
    3.2 数值求解方法
        3.2.1 空间离散
        3.2.2 时间项积分
    3.3 计算工况设置
    3.4 水动力模型构建
    3.5 网格无关性检验及参数确定
        3.5.1 网格无关性检验
        3.5.2 参数选取及率定分析
    3.6 水动力结果分析
        3.6.1 水面宽度及水深变化分析
        3.6.2 水域形态及流速变化分析
        3.6.3 坝址断面水文情势变化分析
    3.7 本章小结
4 水环境状况模拟研究
    4.1 水环境模型构建
    4.2 水环境模型参数设置
        4.2.1 扩散系数
        4.2.2 降解率
    4.3 计算工况设置
        4.3.1 边界污染源设置
        4.3.2 流域分布源设置
    4.4 计算结果分析
        4.4.1 工况一结果分析
        4.4.2 工况二结果分析
        4.4.3 工况三结果分析
        4.4.4 工况四结果分析
    4.5 水质指标相关性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的水质评价研究
    5.1 BP神经网络原理简介
    5.2 BP神经网络模型构建
        5.2.1 输入、输出层样本数据生成
        5.2.2 模型构建
    5.3 评价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7)嫩江流域湿地生态退化及其水文驱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3 项目支撑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1.2.1 气候变化及人为活动对湿地生态退化的影响研究
        1.2.2 湿地生态退化评价研究
        1.2.3 湿地生态退化的水文驱动机制研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水文条件
        2.1.4 土壤和植被
    2.2 水利工程概况
    2.3 湿地概况及存在问题
        2.3.1 湿地概况
        2.3.2 湿地生态环境问题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嫩江流域水文气象要素演变特征
    3.1 数据与研究方法
        3.1.1 数据
        3.1.2 研究方法
    3.2 气象要素时空演变特征
        3.2.1 气温时空变化特征
        3.2.2 降水变化特征
        3.2.3 潜在蒸散发变化特征
        3.2.4 水分盈亏变化特征
        3.2.5 气象干旱变化特征
    3.3 嫩江径流演变特征
        3.3.1 嫩江径流年际变化特征
        3.3.2 嫩江径流年内变化特征
        3.3.3 扎龙湿地径流年际变化特征
        3.3.4 向海湿地径流年际变化特征
        3.3.5 莫莫格湿地径流年际变化特征
    3.4 水文气象要素变化对湿地生态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嫩江流域湿地生态退化分析
    4.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4.1.1 数据
        4.1.2 研究方法
    4.2 嫩江流域湿地面积变化特征
        4.2.1 流域尺度湿地面积变化特征
        4.2.2 典型湿地面积变化特征
    4.3 湿地景观结构退化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嫩江流域湿地生态退化的水文驱动机制
    5.1 嫩江流域湿地生态退化的水文驱动机制
        5.1.1 流域尺度湿地生态退化的水文驱动机制
        5.1.2 典型湿地生态退化的水文驱动机制
    5.2 尼尔基水库下游河滨湿地生态退化的水文驱动机制
        5.2.1 河滨湿地河段选取
        5.2.2 湿地生态退化的水文驱动机制研究方法
        5.2.3 尼尔基水库运行对下游水文情势的影响
        5.2.4 水文情势变化对湿地的影响
    5.3 河滨湿地生态退化的水文驱动机制分析
        5.3.1 河滨湿地面积变化特征
        5.3.2 河滨湿地生态退化的水文影响因素
        5.3.3 湿地生态退化的水文驱动机制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活动

(8)汉江滨河湿地功能退化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
        1.2.1 国外湿地退化研究现状
        1.2.2 国内湿地退化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湿地的基础概述
    2.1 湿地的概念及分类
        2.1.1 湿地的概念
        2.1.2 湿地的分类
    2.2 湿地的基本功能
        2.2.1 调节功能
        2.2.2 供给功能
        2.2.3 文化功能
        2.2.4 支持功能
3 湿地退化因素的文献调研分析
    3.1 具体湿地的文献调研
    3.2 湿地退化的特征总结
        3.2.1 物理方面特征
        3.2.2 化学方面特征
        3.2.3 生物方面特征
    3.3 湿地退化因素的评价体系
4 典型滨河湿地修复案例分析
    4.1 鹤壁淇河滨河湿地修复
        4.1.1 鹤壁淇河滨河湿地概况及生态问题
        4.1.2 淇河滨河湿地的生态修复
        4.1.3 经验借鉴
    4.2 晋城丹河滨河湿地修复
        4.2.1 晋城丹河滨河湿地概况及生态问题
        4.2.2 丹河滨河湿地的生态修复
        4.2.3 经验借鉴
    4.3 顾洞河滨河湿地修复
        4.3.1 顾洞河滨河湿地概况及生态问题
        4.3.2 顾洞河滨河湿地的生态修复
        4.3.3 经验借鉴
    4.4 小浪底大坝下游滨河湿地修复
        4.4.1 小浪底大坝下游滨河湿地概况及生态问题
        4.4.2 小浪底大坝下游滨河湿地的生态修复
        4.4.3 经验借鉴
    4.5 案例比较分析及总结
        4.5.1 案例比较分析
        4.5.2 滨河湿地修复小结
5 汉江上游(陕西段)流域概况及湿地资源评价
    5.1 汉江上游(陕西段)流域的概况
        5.1.1 自然概况
        5.1.2 社会经济概况
        5.1.3 汉江滨河湿地概况
    5.2 汉江滨河湿地的资源现状评价
        5.2.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5.2.2 指标权重确定
        5.2.3 汉江滨河湿地资源评价的模糊层次评价模型
    5.3 汉江滨河湿地资源评价结果与分析
        5.3.1 生态功能
        5.3.2 水资源
        5.3.3 生物资源
        5.3.4 旅游资源
        5.3.5 保障体系
6 汉江滨河湿地退化因素分析及相应的修复策略
    6.1 汉江滨河湿地退化因素分析
        6.1.1 全球气候变暖
        6.1.2 盲目开垦,围滩造地
        6.1.3 湿地水体污染
        6.1.4 湿地资源过度利用
        6.1.5 湿地旅游业盲目发展
        6.1.6 公众对湿地的保护意识淡薄
        6.1.7 湿地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不健全
        6.1.8 政府投入湿地的保护设施及资金不足
    6.2 相应的修复策略
        6.2.1 加强对汉江上游流域的植被建设
        6.2.2 加强对汉江上游流域的水污染治理
        6.2.3 完善湿地的保护设施建设,加大湿地保护的资金投入
        6.2.4 可持续发展湿地生态旅游
        6.2.5 健全湿地管理机制,完善湿地保护法制体系
        6.2.6 实施湿地保护的宣传教育培训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附录1 具体湿地文献调研情况表
附录2 汉江滨河湿地资源评价问卷

(9)雄安新区地下水资源和湿地的共同可持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湿地面积提取及演变研究进展
        1.2.2 地下水流数值模拟的研究进展
        1.2.3 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象
        2.1.4 水文
    2.2 社会经济状况
    2.3 区域地质概况
        2.3.1 地质构造
        2.3.2 地层
        2.3.3 第四系地质
    2.4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2.4.1 地下水赋存条件
        2.4.2 地下水补给、径流与排泄
        2.4.3 地下水化学特征
        2.4.4 地下水位动态特征
    2.5 地下水开发利用及环境状况
        2.5.1 地下水开发历史及现状
        2.5.2 环境地质问题
第3章 白洋淀湿地面积演变过程
    3.1 湿地面积提取方法研究
        3.1.1 湿地面积提取方法思路
        3.1.2 遥感数据选取
        3.1.3 综合识别方法提取湿地信息
    3.2 湿地面积年际变化过程
    3.3 芦苇区和开阔水体面积的年内变化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白洋淀湿地可持续生态需水量研究
    4.1 白洋淀湿地的蓄水量计算
        4.1.1 白洋淀湿地底面高程的构建
        4.1.2 重构高程计算蓄水量
    4.2 驱动因素的计算和演变分析
        4.2.1 入淀和出淀径流量
        4.2.2 湿地降水补给量
        4.2.3 湿地蒸发蒸腾量
        4.2.4 白洋淀湿地与地下水间的渗流量
        4.2.5 湿地周边灌溉引水量
    4.3 湿地水均衡计算和分析
    4.4 湿地面积演变驱动因素分析
    4.5 白洋淀湿地生态需水量计算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流域平原区地下水流数值模拟
    5.1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5.1.1 模型范围及边界条件
        5.1.2 含水层系统结构模型
        5.1.3 地下水流场及特征
        5.1.4 初步厘定水文地质参数
        5.1.5 源汇项的确定和处理
    5.2 地下水流数值模型
        5.2.1 数学模型
        5.2.2 模型网格剖分
        5.2.3 模拟期及应力期确定
        5.2.4 子程序包的选择
        5.2.5 模型识别与验证
        5.2.6 区域及局部地下水均衡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雄安新区地下水资源和湿地共同可持续研究
    6.1 研究区地下水资源问题与政策方案
        6.1.1 研究区地下水开采现状与存在问题
        6.1.2 研究区内基于水资源可持续管理的政策
    6.2 流域平原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方案设计
        6.2.1 不同政策方案下的地下水位预测
        6.2.2 流域平原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建议方案
        6.2.3 敏感性分析
    6.3 雄安新区地下水资源-湿地共同可持续研究
        6.3.1 雄安新区规划下的水资源政策变化
        6.3.2 新区和湿地生态协调发展下的水资源可持续研究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和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0)基于改进萤火虫算法的水库生态服务价值调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2.1 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内涵
    2.2 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分类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河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理论
    3.1 河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理论
    3.2 河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能值分析理论
    3.3 河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
    3.4 河流生态系统服务能值评估方法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水库生态服务价值调度模型的建立与改进萤火虫算法
    4.1 水库生态服务价值调度模型的建立
    4.2 水库生态服务价值调度数学模型的求解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丰江水库生态服务价值评估实例分析
    5.1 基本概况
    5.2 新丰江水库的生态服务价值调度模型
    5.3 径流约束分析
    5.4 新丰江水库生态服务价值评估
    5.5 新丰江水库生态服务价值—能值评估
    5.6 基于改进萤火虫算法求解调度数学模型的求解步骤
    5.7 水库生态服务价值评估与能值评估结果
    5.8 结果分析
    5.9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四、MATHEMATICAL MODELLING OF DEGRADATION AND FLUVIAL PROCESS DOWNSTREAM RESERVOIRS(论文参考文献)

  • [1]喀什噶尔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系统特征和生态环境演化分析[D]. 王博. 新疆农业大学, 2021(02)
  • [2]玛纳斯河流域河流-地下水相互作用对河岸带植被生态的影响[D]. 王战. 长安大学, 2021(02)
  • [3]青藏高原湖泊演化及生态环境效应研究[D]. 李兰. 长安大学, 2021
  • [4]库湾水质时空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关键驱动因子 ——以丹江口水库为例[D]. 李楠鑫. 华中农业大学, 2020
  • [5]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及生态修复策略研究 ——以湖南湄江国家地质公园为例[D]. 彭世良.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6]东庄水库水环境数值模拟及水质评价研究[D]. 李鹏峰.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7]嫩江流域湿地生态退化及其水文驱动机制研究[D]. 郑越馨. 黑龙江大学, 2020(04)
  • [8]汉江滨河湿地功能退化因素分析[D]. 祁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9]雄安新区地下水资源和湿地的共同可持续研究[D]. 王凯霖.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10]基于改进萤火虫算法的水库生态服务价值调度研究[D]. 李彭飞.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标签:;  ;  ;  ;  ;  

退化和河流过程下游水库的数学模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