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盆地早白垩世-石油潜力表征与分析

合肥盆地早白垩世-石油潜力表征与分析

一、HEFEI BASIN IN EARLY CRETACEOUS-CHARACTERIZATION AND ANALYSIS OF PETROLEUM POTENTIAL(论文文献综述)

王佳[1](2021)在《典型挤压构造环境下海相泥页岩成岩响应过程及成藏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四川盆地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海相富有机质页岩具有典型“自生自储”特点,是我国海相页岩气勘探开发重要层系,近年来相继在威远、涪陵等地形成了一系列工业性页岩气田,掀起了页岩气勘探开发热潮。页岩气勘探实践证实,页岩的储层演化和页岩气富集成藏受到早期沉积条件、后期构造演化、成岩作用等多种地质作用的综合制约,这也使储层精细表征和差异富集规律研究成为页岩气勘探领域的焦点问题。然而,在典型的挤压构造环境下,不同构造地区多期次、阶段性沉降速率和抬升幅度相差迥异,差异构造演化过程究竟如何控制和影响页岩成岩系统演化?页岩的差异成岩过程怎样制约页岩的物质组成、孔隙结构、储层物性和力学性质?以及页岩中油气的生成、运移及页岩气富集差异规律如何?目前对上述问题的认识尚存在不足,从而限制了页岩储层精细表征和页岩气差异富集规律等焦点问题的突破,减缓了页岩气勘探开发前进步伐。基于上述情况和问题,本论文选取典型挤压构造环境下不同构造区带(川南低缓构造带和渝东南高陡褶皱带)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为例,借助氩离子抛光、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等纳米分析手段,充分对比其沉积环境、有机地化、成岩演化过程、储层演化和富集成藏特征,重点揭示不同沉积和构造演化条件下页岩成岩系统演化轨迹、储层演化规律及富集成藏模式,以期为特殊构造背景下页岩成岩效应和差异富集成藏研究提供新的实例,同时取得了如下创新性认识。(1)揭示了不同构造区富有机质页岩差异成岩演化及响应过程深埋藏过程使整个四川盆地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经历了同生成岩、早成岩A、早成岩B、中成岩A、中成岩B、晚成岩和后生成岩7个成岩演化阶段,发育压实、黏土矿物、胶结、溶蚀和有机质生烃多种类型成岩作用,无机-有机协同成岩过程复杂;川南地区低缓构造带龙马溪组页岩成岩过程处于相对封闭成岩环境,黏土矿物转化彻底(伊蒙混层含量0.53%),易溶矿物溶蚀明显,有机质热演化充分(Ro>2.0%),黏土矿物以伊利石和绿泥石为主,有机质孔呈长条状,无机孔和有机质纳米孔均发育;渝东南高陡褶皱带龙马溪组页岩成岩过程处于相对开放成岩环境,黏土矿物以伊/绿蒙混层矿物(60.05%)为主,混层矿物有利提升了页岩比表面积和吸附能力,有机质孔以圆状和蜂窝状为主。(2)明确了挤压构造环境下页岩气差异成藏机制四川盆地早志留世时期深水陆棚相沉积环境为龙马溪组页岩提供了良好的有机质富集和保存的条件,具有较强的生烃潜力;川南低缓构造带龙马溪组页岩成岩演化过程中黏土矿物转化彻底(%S<10),有机质热演化程度高(Ro>2.0%),大量连通的有机质孔和基质孔共同保障页岩拥有良好的纳米级储层条件;虽然四川盆地龙马溪组页岩普遍具有较好的顶底板条件,但渝东南高陡褶皱带晚白垩世以来抬升幅度大,抬升时间早,大幅缩短了页岩气有效富集时间,通天断层和暴露地表等地质过程破坏了原有地层压力系统,基本丧失了页岩气保存条件,不利于页岩气有效富集成藏,仅在局部弱构造改造地区(焦石坝等)存在页岩气有效富集成藏的可能;南方海相页岩气勘探建议采用“倒推法”进行有利目标区优选,应该在具备保存条件的地区开展地化、储层条件精细对比研究后,再进行“黄/铂金靶点”的选取。

郑秀娟,杜远生,朱筱敏,刘招君,胡斌,吴胜和,邵龙义,旷红伟,罗静兰,钟大康,李华,何登发,朱如凯,鲍志东[2](2021)在《中国古地理学近十年主要进展》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古地理学研究与发展的几个主要方面对中国古地理学近十年的进展进行了归纳总结,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未来的研究趋势和方向。认为中国古地理学在多个方面引领了古地理学的学科发展,包括:(1)在古地理学基础研究方面,多学科齐头并进,支撑了古地理学科的持续发展;(2)在古地理研究方法与成图方面,构造古地理、生物古地理中的遗迹学研究、小尺度古地理研究和大数据古地理研究有了长足进展;(3)在古地理学应用方面,从含油气盆地古地理、油页岩古地理及碎屑岩成岩作用多角度研究油气资源与油页岩,并在聚煤区古地理研究与煤炭资源预测及其他矿藏古地理研究与找矿方面都有新的突破。

彭艳霞[3](2020)在《南华北盆地太原组页岩气形成条件研究》文中认为南华北盆地太原组为一套海陆交互相沉积环境形成的煤系地层,该组的泥页岩具有分布范围大、累计厚度大、有机质丰度高等特点,是潜在的页岩气层位。根据有机地化测试、元素地球化学测试、矿物组成分析、孔隙度和渗透率测定、氩离子抛光和扫描电镜、高压压汞、低压气体吸附(N2、CO2)、核磁共振、甲烷等温吸附、现场解吸、测井解释、钻井岩心资料,对研究区太原组泥页岩的沉积环境、空间展布、有机地化特征、矿物组成、岩相分类、储层孔隙特征和含气性进行系统分析,探讨了南华北盆地太原组页岩气形成条件。研究表明:南华北盆地太原组时期处于陆表海环境,存在多次海侵,期间气候潮湿与干燥交替,总体温暖潮湿。层序地层学对海陆交互相环境预测优质页岩储层段具有指导作用,泻湖相是泥页岩发育的有利相带,主要在盆地东部和中部太原组S1和S2的高位体系域。太原组泥页岩有机质主要为Ⅲ型干酪根,生气为主。TOC和Ro主要分布范围分别为1.0%3.0%(平均值为2.21%)和1.20%4.13%,有机质含量中等偏高,属于较好的烃源岩。泥页岩矿物组成以黏土和石英为主,脆性指数平均为44%,可压裂性好;黏土矿物组分主要为伊/蒙混层和伊利石。太原组泥页岩岩相类型主要为含硅黏土质页岩相(CM-1)、含黏土(硅)混合质页岩相(M-2)和含黏土硅质页岩相(S-3)。南华北盆地太原组泥页岩孔隙类型主要为有机质孔、颗粒间孔、黏土矿片间孔和黄铁矿结核内晶间孔,其中,有机质孔发育程度总体偏低。高热演化程度泥页岩边缘发育大量的有机质生烃收缩缝。太原组泥页岩孔隙孔径普遍呈多峰分布,各种尺度孔隙均有发育,中孔和宏孔在总孔体积中占主导地位,二者约提供了总孔体积的89.98%,比表面积主要由微孔和中孔提供,二者约提供了总比表面积的99.41%。微孔、中孔具有较差的连通性,总体束缚水饱和度较高,可动水饱和度较低。从有利相带、页岩分布特征、热演化程度、成岩作用于含气性以及后期保存条件5个方面进行页岩气形成条件的分析。南华北盆地太原组页岩气应在Ro为2.5%3.5%,具一定埋藏深度和厚度的泻湖相形成。

李成[4](2019)在《基于背景噪声面波的浅层地壳结构成像:方法研究及其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地震面波沿着地表传播,中短周期面波对地球浅部的横波速度结构有很强的敏感性,常用于近地表或者地壳尺度的横波速度层析成像。目前面波成像使用的面波信号通常来自于地震和背景噪声。近年来,基于背景噪声的面波成像方法发展迅速。利用背景噪声提取较高频率的面波信号可以得到高分辨率的横波速度结构,且越高频的面波信号对应的敏感深度越浅。使用噪声互相关方法采集面波数据还具有安全,低成本的优点。本论文主要研究郯庐断裂带安徽段及其邻区的浅层地壳结构,由于郯庐断裂带安徽段并没有较多且分布均匀的近震事件,同时人口也较为密集,不适宜使用人工爆破源,因此背景噪声成像的方法是较为合适的选择。较高频(如0.5Hz以上)的噪声的产生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如何在噪声影响较大的区域提取到可靠的高频面波信号以及所需的叠加时间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同时,传统的面波成像一般利用射线理论。射线理论基于高频假设,无法考虑射线路径周围的结构对面波走时的影响,给计算带来误差。而弹性波全波形反演虽然结果准确,但其计算成本非常昂贵,且硬件要求较高,在实际大规模使用中会带来不便。本论文拟使用基于走时信息的有限频方法,来同时获得较高的计算精度以及计算效率。但是有限频效应在小区域近地表及浅层地壳的影响仍然需要进一步验证,基于该理论在小区域尺度上的反演计算方法也需要继续应用与发展。围绕上述的实际需求,本论文中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四个方面的研究:(1)城市近地表的三维横波速度结构成像人类活动对背景噪声中高频面波信号的影响较大。为了研究这类区域的高频噪声特点和验证使用基于背景噪声方法恢复城市浅层地下结构的准确性,我们在合肥市区5km*3km区域内布设了 17个流动地震台站,搜集了约两周的连续背景噪声数据,通过互相关得到互相关函数,我们使用了基于S变换的相位加权叠加方法来提高叠加后互相关函数的信噪比,然后提取了0.5-2s周期内的群速度和相速度频散曲线,通过基于射线追踪的面波直接反演方法反演获得了该区域浅层400m的横波速度结构。结果显示,噪声成像获得的速度模型与当地地质构造情况吻合,验证了城市中可以提取背景噪声中可靠高频面波信号的方案。(2)复杂构造区域的浅层地壳三维横波速度结构成像郯庐断裂带庐江段位于郯庐断裂带,大别造山带,合肥盆地以及庐枞火山岩盆地的交汇处,地质结构复杂。我们使用80个台站的连续波形数据,通过背景噪声的方法得到了 0.5-8s的面波群速度和相速度的频散曲线。我们使用基于射线追踪的面波直接反演方法得到了地表至地下5km处的较为精细的三维横波速度结构。我们的结果与当地地质构造吻合,显示了断裂带,造山带,盆地以及火山侵入岩在速度结构上的耦合性,解释了断裂带内火山侵入岩的演化及动力学机制。(3)几种不同理论的面波走时预测精度对比由于射线理论基于高频近似假设,无法准确反应射线路径周围速度异常体对走时的影响,而全波形的三维反演则需花费巨大的计算成本,因此我们希望通过使用走时有限频的方法在计算精度和计算成本上达到平衡。基于走时有限频的理论,我们构建了基于射线追踪的经验性的二维面波相速度敏感核。为了验证在浅层地壳速度结构研究中不同理论的适用性和准确性,我们对基于全波形,经验性和解析性的二维相速度敏感核,非大圆路径假设下的射线追踪以及大圆路径假设下的射线理论五种方法得到的面波相位走时差的精确度进行系统性的分析。这里我们将使用谱元法(SEM3D),射线追踪的快速行进法(fast marching)等广泛使用的正演方法获得对应情况下的走时差。对比结果发现,经验性的二维敏感核的结果在精度上明显优于射线理论和解析性的二维敏感核,运算效率上明显优于全波形理论,这为使用该敏感核进行反演奠定基础。(4)基于射线追踪的伪三维面波相速度经验性敏感核的直接反演方法及应用我们提出了一套基于射线追踪的经验性伪三维面波相速度敏感核直接反演三维横波速度结构的方法。该方法将构建由于较大结构差异引起的射线路径弯曲的经验性面波相速度有限频敏感核,并被应用于台北盆地区域的实际数据的测试中,以验证该方法的可靠性。未来该方法还可以进行进一步的拓展,例如加入群速度走时的经验性三维敏感核,以提升数据的使用效率和数据量。另外,还可以通过加入体波的三维敏感核来提升不同结构体的分辨能力,同时使得反演结果更加可靠。

张耀[5](2019)在《黄骅坳陷燕山期构造特征及其控盆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骅坳陷是在华北克拉通基础上发育的中、新生代叠合盆地,前古近系已成为其重要的勘探领域。燕山期作为华北东部重要的变革期,其构造发育特征对燕山期地层展布与沉积格局、古生界和三叠系的剥蚀与改造以及新生代的盆地格局具有重要影响。本论文以黄骅坳陷燕山期构造发育特征为研究内容,系统研究燕山期的构造特征,揭示研究区燕山期古构造格局及盆地发育特征,旨在为黄骅坳陷前古近系油气勘探提供借鉴。黄骅坳陷中生界可划分为下-中三叠统、下-中侏罗统及下白垩统三个构造亚层,整体缺失上三叠统、上侏罗统及上白垩统。黄骅坳陷下-中三叠统原始地层全区分布,呈NWW向展布,沉积厚度在1400m以上,印支、燕山、喜马拉雅期构造运动导致盆地中、北部剥蚀严重,残余地层具有NE向、近EW向两种展布趋势,主要分布在盆地南部,中、北部仅埕海地区及涧南凹陷残余;下-中侏罗统原始地层主要分布在盆地中、南部,呈NE向、近SN向、近EW向展布,最大沉积厚度在徐黑地区(1300m左右),受后期构造运动影响,残余地层在南部分布广泛,中、北部歧口、北大港、茶淀等地区地层缺失;下白垩统原始地层在盆地中、北部沉积厚,南部沉积薄,呈NE向、近EW向展布,最大沉积厚度在1100m以上,受燕山晚期挤压及新生代断块掀斜作用影响,中、北部剥蚀较强烈,残余地层主要分布在孔店-盐山地区以北区域。黄骅坳陷现今中生界发育的主干断裂呈NNE(NE)向、NWW向展布,主要表现为兼具走滑性质的拉张断裂、反转断裂等,依据其活动性类型可划分为早期消亡型、持续活动型、晚期切割型;黄骅坳陷中生界挤压、走滑、伸展、反转构造样式发育;基于中生界残余地层发育特征、断裂体系特征及构造样式等分析,以黄骅坳陷NWW向断层(海河-新港断层、羊二庄-羊三木断层)、近SN向走滑带(齐家务走滑带、沿岸走滑带)为界,将其中生界划分为五个构造分区:Ⅰ区NNE(NE)向断层发育,下白垩统分布广泛、下-中侏罗统东部残余,挤压构造样式表现为单一逆冲断层;Ⅱ区断裂以NNE(NE)、NWW向为主,下白垩统分布广泛,下-中侏罗统局部残余,该区挤压构造样式以发育挤压双重构造、逆冲叠瓦扇、逆冲三角带等为特征,伸展构造样式主要为翘倾断块、堑垒式组合等;Ⅲ区以发育NWW向断层为特征,下-中三叠统、下-中侏罗统、下白垩统局部残余,挤压构造样式主要为逆冲叠瓦扇,伸展构造样式主要发育滑动断阶、堑垒式组合等;Ⅳ区发育NNE(NE)向断层,下-中三叠统及下-中侏罗统广泛分布,下白垩统仅局部残余,挤压构造样式主要表现为古背斜、逆冲叠瓦扇、逆冲三角带等,伸展构造样式以发育堑垒式组合为特征;Ⅴ区发育NNE(NE)向主干断层及近EW向、NNE(NE)向次级断层,下-中三叠统分布广泛,下-中侏罗统和下白垩统局部残余,挤压构造样式主要表现为逆冲叠瓦扇,伸展构造发育;此外,走滑构造除Ⅰ区外,其余分区均有发育,反转构造全区发育。依据构造层划分及古构造格局恢复,将黄骅坳陷燕山期划分为三个构造演化阶段:燕山早期(J1+2),研究区处于近SN向、NW-SE向等多向挤压区域应力场,在继承印支期NWW向构造格局基础上,NNE(NE)向沧东、徐西等断层开始活动逆冲,沧县隆起等挤压褶皱开始发育,表现为山间坳陷,呈―北高南低‖构造格局,在NNE(NE)、NWW向逆冲断层-褶皱控制下,地层分布在歧口地区古隆起南部及盆地北部东侧,呈NE向、近SN向、近EW向展布;燕山中期(J3+K1),在区域伸展及左旋走滑应力场控制下,盆地进入断陷阶段,早期活动逆冲断层此时主要表现为伸展性质,茶淀断层、大神堂断层等开始活动,呈―南高北低‖构造格局,受NNE(NE)向、NWW向张性伸展断层控制,地层主要沉积在盆地中、北部,呈NE向、近EW向展布;燕山晚期(K2),研究区在NW-SE向挤压为主的区域应力背景下整体抬升。

梁胜男[6](2018)在《安徽张八岭东部地区早白垩世斑岩型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成因及岩浆岩含矿性评价》文中研究表明斑岩型铜多金属矿床为世界范围内最重要的铜多金属矿床类型之一。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铜多金属成矿带,斑岩型-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是带内主要的矿床类型,也是带内找矿勘查的主要对象。论文选取了长江中下游地区北侧张八岭东部地区铜多金属矿床及有关的中酸性侵入岩体作为研究对象,在充分的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对成矿相关岩体开展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矿物地球化学和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同时,对矿床进行了辉钼矿Re-Os定年、S-Pb-H-O同位素示踪、原位S同位素分析等,探讨区内埃达克质岩石成因、源区性质、岩浆演化过程和动力学背景,分析了区内矿床成矿物质、成矿流体来源及成矿温度、压力和氧逸度条件,讨论了区内成岩及铜多金属成矿作用与太平洋板块俯冲、郯庐断裂走滑平移等地质事件之间的联系。主要成果和结论如下:1.研究区位于张八岭东部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北段,是长江中下游铁铜成矿带的组成部分。区内的基底为古老的扬子基底,区内中生代的矿床及岩浆岩主要受北东向-南西向区域断裂构造控制,沿断裂构造展布。区内的矿床主要为斑岩型-(层控)矽卡岩型。侵入岩主要有石英闪长玢岩、闪长玢岩、石英二长斑岩、闪长岩等。区内斑岩型矿化主要发育在成矿斑岩体内部或呈裂隙脉状充填在斑岩体的裂隙、节理中;矽卡岩型矿体主要呈脉状、透镜状等产出于中酸性岩体与碳酸盐地层接触部位。矿石构造主要以块状、浸染状、条带状、脉状为主,结构主要有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包含结构、交代结构等。各矿床均主要发育黄铜矿、黄铁矿等金属矿物,有少量斑铜矿、黝铜矿、辉铜矿产出,偶见自然金。斑岩型矿化的蚀变主要发育钾化、泥化、高级泥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矽卡岩型矿床主要发育矽卡岩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和绢云母化。(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为各矿床的主要成矿阶段。2.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滁县岩体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29±2 Ma、马厂石英闪长岩和石英二长岩的年龄分别为132±2 Ma和133±2 Ma,黄道山岩体的年龄为130±1 Ma,均形成于早白垩世。滁县、马厂、黄道山三个岩体整体均具有高硅、富钠和铝,低镁、钛的特征。岩石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均相对富集轻稀土元素,亏损重稀土元素。具有高的Rb、Ba、Sr含量和低的Y和Yb含量,Sr/Y和La/Yb比值均较高,显埃达克质岩特征。岩石中等的Sm/Yb和高的La/Sm比值及明显的Eu正异常说明岩浆经历了角闪石等矿物的分离结晶过程,从而导致了相对较高的Sr/Y和La/Yb比值。岩石中分布较多针状磷灰石、石英及钾长石眼斑、角闪石包裹黑云母斑晶等现象,说明在成岩过程中有热的基性岩浆成分加入,同时也说明在基性岩浆加入之前,长英质岩体经历了一定程度的分离结晶过程。岩石整体的(87Sr/86Sr)i(0.705810.70665),εNd(t)(-15.85-12.03),εHf(t)(-34.6-13.9)值变化均较大,且介于富集地幔部分熔融形成的岩石和下地壳之间,Sr-Nd同位素模拟计算表明,研究区的三个埃达克质岩体可能由65%-90%的下地壳物质和35%-10%的地幔物质混合形成。3.张八岭地区铜多金属矿床的6件辉钼矿样品的Re-Os分析得到的模式年龄分布在128.7±1.9 Ma129.8±1.8 Ma之间,在误差范围内与各成矿岩体年龄一致,说明研究区的成矿作用发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135127 Ma的成岩成矿阶段。滁州铜矿、东孙家铜金矿和黄道山矿化点石英和方解石对应流体中的δ18OSMOW(‰)分别为6.717.1,6.87.9和5.17.0;δ18DSMOW(‰)值分别为-65.3-78.1,-48.3-63.7和-47.0-72.8均分布在正常岩浆水范围内或稍高于正常岩浆水,说明成矿流体主要来自于岩浆水。单矿物及原位硫化物分析得到的δ34S值主要分布在陨石硫范围内,说明硫源主要为深源的岩浆硫,而东孙家矿床中可能有少量壳源硫的混染。各矿床的206Pb/204Pb=16.08617.155,207Pb/204Pb=15.33315.455,208Pb/204Pb=36.79337.258,说明铅同位素主要为幔源铅,并受到了地壳铅的混染。4.角闪石Mg含量定量估算和黑云母Fe2+,Fe3+和Mg含量定性估算的成矿岩体的氧逸度均位于镍-氧化镍和磁铁矿-赤铁矿缓冲曲线之间,说明成矿岩体具有较高的氧逸度条件。利用角闪石全铝压力计估算各岩体的侵位压力,并根据静岩压力估算得到滁县岩体的侵位深度为1.26.3 km,马厂岩体的侵位深度为1.05.7 km,黄道山岩体的侵位深度为4.29.8km。5.基于前人对长江中下游地区中生代岩浆活动的大量研究,结合郯庐断裂带中生代的活动,利用板片俯冲-回撤-伸展-底侵的成岩构造模式,结合区内岩浆演化及成矿之间的密切关系,建立了区内早白垩世铜多金属成矿模型。通过岩浆侵位深度、氧逸度、区内构造发育程度等方面的研究,认为研究区内应进一步加强外围找矿。

柴广路[7](2018)在《大别造山带北缘佛子岭群和卢镇关群地层学和沉积学研究》文中提出由扬子板块和华北板块俯冲碰撞形成的大别造山带内出露大规模的高压-超高压变质岩,使其成为国际上大陆深俯冲和超高压变质岩研究的经典区域,并在大陆深俯冲、陆陆碰撞、超高压变质岩的折返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是对于大别造山带北缘的中浅变质岩及其前中生代的构造演化历史的研究相对比较薄弱。研究区北淮阳构造带位于桐柏-大别造山带北缘,是扬子板块向华北板块俯冲—碰撞的结合带,区域内广泛分布以卢镇关群和佛子岭群为代表的中低级变质岩,是了解大别造山带前中生代构造演化的关键部位。但是由于区内后期构造叠加改造复杂,同时又缺乏古生物学证据从而使地层划分、对比非常困难,因此对卢镇关群和佛子岭群的时代归属、构造环境、沉积物源以及构造演化等方面还存在较大争议。本文通过对北淮阳卢镇关群和佛子岭群进行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综合运用岩石学、沉积学、重矿物、地球化学和碎屑锆石年代学的研究,限定北淮阳卢镇关群和佛子岭群的时代归属、沉积环境和古地理、沉积物源及地层含矿性,并对扬子陆块和华北陆块汇聚模式提供新的制约。研究区卢镇关群总厚度约2900米,分为小溪河组和仙人冲组;佛子岭群总厚度大于6000米,自下向上分为祥云寨组、诸佛庵组和潘家岭组。小溪河组主要分布于霍山县小溪河及舒城县七里河、河棚一带,由变质中酸性岩及片岩组成,部分岩石混合岩化,厚度大于2600米;仙人冲组主要分布于霍山县仙人冲—六安十八盘一带,由白云质大理岩与石英片岩等组成,厚度为376~606米,呈透镜体断续出现;祥云寨组主要分布于霍山县祥云寨一带,由变质石英砂岩和石英片岩组成,厚度为545米;诸佛庵组主要分布于霍山县诸佛庵镇至金寨县油店一带,由石英片岩、云母片岩等组成,含微古植物化石,厚度为1736米;潘家岭组主要分布于霍山县潘家岭、四顾冲至金寨县油店一带,由白云石英片岩、二云石英片岩及石英岩组成,厚度大于3805米。本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和认识如下:(1)仙人冲组一个碎屑岩样品中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分析表明,地层的最大沉积年龄为433±12.5 Ma,属于志留纪温洛克世申伍德期;佛子岭群3个碎屑岩样品的锆石U-Pb年代学分析表明,地层的最大沉积年龄为439~422 Ma,限定了地层时代为志留纪。同时根据佛子岭群全岩Rb/Sr年龄测试结果为378±24Ma,属于晚泥盆世弗拉期,代表了佛子岭群的变质年龄,这同时也限制了佛子岭群地层的最小沉积年龄。所以,精确确定了仙人冲组和佛子岭群的时代为志留纪—泥盆纪。卢镇关群小溪河组的U-Pb年龄加权平均值为714.9±8.4 Ma(MSWD=2.4),代表了花岗片麻岩的原岩结晶年龄,表明卢镇关群小溪河组属于新元古代南华纪。(2)根据原岩恢复和沉积相、沉积环境研究,佛子岭群祥云寨组原岩主要为石英砂岩,其次是粉砂岩和页岩,代表了滨海相陆源碎屑沉积;诸佛庵组和潘家岭组原岩主要为泥砂质、泥钙质和硅质为主的石英砂岩-杂砂岩-亚岩屑砂岩-岩屑砂岩-粉砂岩-页岩组合,属于斜坡—半深海浊积岩沉积;仙人冲组原岩主要为质地较纯的中厚层亮晶灰岩,反映了浅海碳酸盐岩台地沉积。(3)佛子岭群重矿物和地球化学特征显示母岩类型主要为古老沉积岩、中酸性岩浆岩和变质岩,主要源于石英岩、沉积岩和长英质火成岩的复合物源区,并且物源区具有扬子和华北的双重属性。佛子岭群碎屑锆石年代相分析显示:早古生代年龄群(410~542Ma,峰值为450Ma)占比19.92%,代表了北秦岭古生代岛弧或北秦岭东延的北淮阳古生代岛弧的物质来源;新元古代中晚期年龄群(542~900Ma,峰值为816Ma)占比21.19%,代表了扬子板块新元古代基底的物质来源;新元古代早期年龄群(900~1000Ma,峰值为968Ma)占比11.02%,也代表了北秦岭岛弧或北秦岭东延的北淮阳岛弧的物质来源;中元古代至古元古代晚期(1000~2000Ma,峰值为1804Ma)占比22.88%,可能也来源于为北秦岭或华北板块的古老基底;古元古代早期至太古代(2000~3705Ma,峰值为2532Ma)年龄群占比25.0%,可能来自于华北板块太古代变质基底。佛子岭群碎屑锆石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指示物源区地质体均为陆壳来源,未见洋壳物质,并且佛子岭群各组具有相似的物源。(4)通过对仙人冲组中89颗碎屑锆石和佛子岭群中240颗碎屑锆石的年龄-累计频率分布曲线分析,其类似于科迪勒拉山脉(Cordilleran)和喜马拉雅山脉(Himalayas)的前陆盆地中年龄-累计频率分布曲线,反映了仙人冲组和佛子岭群的原型盆地为碰撞背景下的前陆盆地。(5)通过成矿元素富集系数(K)分析表明卢镇关群和佛子岭群各组中Mo元素明显富集(富集系数分别为3.93、1.75、1.84、1.32和2.14),W、Pb、Ag、Cu等元素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富集,存在潜在成矿可能;成矿元素后期叠加强度(D)和成矿元素变异系数(CV)分析也表明本区的Mo、Ag、Cu等元素存在不同程度的后期叠加作用并具有一定的成矿潜力。卢镇关群和佛子岭群成矿能力评序得出最优势矿种为Mo,因此卢镇关群和佛子岭群是北淮阳钼矿的理想矿源层,可能为区内钼矿提供了成矿物质。成矿元素与主微量元素的相关性分析表明Cu、W、Ag、Pb、Zn等元素受碎屑岩特征和氧化还原环境控制。

王任[8](2018)在《北黄海盆地东部地区下白垩统红色泥岩段沉积及其与岩浆活动的耦合关系》文中指出北黄海盆地位于中国东部海域,处于华北地台向海的延伸部分,是一个勘探程度较低的近海中-新生代断陷盆地。北黄海盆地受岩浆活动影响强烈,其在中生代接受陆相沉积,发育了一套较厚的中生代湖相地层,其中在东部地区下白垩统发育红色泥岩段沉积,发育于水下环境之中且总铁含量异常高,但其地质特征与大洋红层沉积有所区别,其具体成因机制仍待进一步讨论。同时,目前对该地区的构造活动特征及沉积充填特征的认识不够深刻,加之多期次、大范围的岩浆活动影响,使得北黄海盆地的构造格局、沉积演化特征更加复杂且具有多解性。而下白垩统红色泥岩段沉积正是处于区域岩浆活动的频繁发育期,其沉积是否受到岩浆活动的影响,仍有待进一步探究,同时红色泥岩与岩浆岩之间的沉积关系也需进一步厘定。本论文在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利用层序地层学、构造地质学、沉积岩石学、石油地质学、无机地球化学等相关的理论知识,基于大量的地质、地震、钻测井以及测试分析资料,对北黄海盆地东部地区下白垩统红色泥岩段沉积的层序地层学、矿物岩石学、沉积学、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结合中国东部区域构造运动特征及东部地区岩浆活动特征,探讨早白垩世时期岩浆活动的深部动力学机制及其对北黄海盆地东部地区沉积系统的影响,总结层序发育、红色泥岩段沉积与岩浆活动的耦合关系,最终建立相关地质模型。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认识如下:(1)北黄海盆地东部地区下白垩统红色泥岩质纯、颜色分布均匀、无生物痕迹和生物碎屑、无层理发育,薄片观察和矿物组分分析证明其致色矿物为赤铁矿。同时,红色泥岩段中部砂岩膨胀、胶结疏松且易碎,可见原生硫和纤维矿物,这是由于砂岩内部的火山灰遇水膨胀所致。镜下可观察到花岗岩屑、塑性流纹基质、空落火山碎屑、火山炸裂岩屑、凝灰质岩屑等火山成分,表明火山活动影响了陆源碎屑沉积。在区域上,除构造高隆起部位外,红色泥岩段沉积稳定分布且厚度较大,平均厚度达93.5 m,且与岩浆岩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一定联系。(2)红色泥岩段沉积内部的红色泥岩与灰色砂岩中的Fe2O3及TFe2O3含量异常,分别为6.16%和9.79%、8.42%和9.27%,高于下部灰色泥岩中的2.18%和4.75%,同时TFe2O3含量也高于上地壳平均含量4.99%以及松辽盆地白垩纪红色泥岩中的6.22%和灰色泥岩中的5.14%。此外,氧化还原敏感元素Sc、V、Co、Cu、Zn、Rb、Ba、Pb和Th在红色泥岩和灰色泥岩样品中均大于上地壳平均含量,且Eu元素在红色泥岩中表现为正异常,这可能跟热液活动有关。同时,红色泥岩中TOC含量极低,Ro演化正常,综合分析认为红色泥岩形成于富含氧的开放型淡水(滨浅湖-半深湖)环境里(水下),而灰色泥岩则形成于深水还原环境之中。(3)北黄海盆地东部地区岩浆岩广泛分布,钻遇了包括花岗岩、橄榄岩、玄武岩、英安岩、安山岩和流纹岩在内的侵入岩和喷出岩。通过重磁异常分析、地震地质综合解释及岩浆岩锆石U-Pb定年,可以确定前中生代、早白垩世、古近纪中晚期及新近纪四期岩浆活动,其中多数测试样品集中在早白垩世早期且这一岩浆活跃期与红色泥岩段沉积期相吻合,岩浆岩(玄武岩、橄榄岩、凝灰岩)以夹层形式发育于其中。频繁的岩浆活动与晚侏罗世以来中国东部区域构造依泽奈崎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相互作用及郯庐断裂带的左旋(早白垩世)及右旋(始新世)走滑活动密切相关。(4)北黄海盆地中-新生界地层共划分出11个三级层序,其中下白垩统下部K1sq1层序顶底界面、初次水进面及最大洪泛面等关键界面清晰,低位体系域、水进体系域、高位体系域,以及内部低位扇体、低位进积楔、下切谷、退积和进积型准层序组等构型完整,具有典型层序的特征。综合分析认为岩浆活动通过改变古地形、湖平面变化及沉积物供给影响了层序的发育:在早白垩世早期,岩浆作用产生了局部隆起,古地貌的改变促进了构造坡折带的形成,随着隆起的形成以及剥蚀作用的持续性作用,相对湖平面急剧下降,导致可容纳空间减小以及沉积物供给量增加,因此恒定的物源能够长驱直入沉积在坡折带以下地区,形成低位体系域;之后,随着湖平面的持续上升、沉积物供给量的增大以及盆地沉降,水进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发育。(5)Fe2O3/Al2O3和TFe2O3/Al2O3值在红色泥岩中分别为0.34和0.59,在灰色砂岩中分别为0.94和1.05,均高于灰色泥岩中的0.12和0.3,这可能是由于热液浸染导致。同时,Al/(Al+Fe+Mn)以及(Fe+Mn)/Ti值、三元图Ni-Co-Zn、Fe-Mn-(Ni+Co+Cu)*10均显示红色泥岩为热液沉积物,并与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热液成因泥岩类似。此外,红色泥岩段内部砂岩膨胀、胶结疏松且易碎,存在自然硫和纤维矿物,可能是由于热液侵入岩体后与火山物质发生作用、冷却结晶形成,同时氧化还原环境判别结果的不一致性也表明微量元素组成可能受到热液的污染。(6)红色泥岩含有异常高的铁离子,其含量远大于上地壳平均含量。主量元素Al2O3标准化处理,ΣREE-La/Yb图解,Al2O3和ΣREE、TiO2和ΣREE、(Eu/Eu*)和TFe2O3、Al2O3和TFe2O3、Al2O3和Fe2O3、TiO2和TFe2O3、TiO2和Fe2O3等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红色泥岩沉积受到幔源物质(基性玄武岩)的影响,其中的铁离子并非来自于陆源碎屑,而是与热液活动相关。结合北黄海盆地所钻遇的岩浆岩的元素分析结果,认为额外的铁离子可能随基性岩浆岩(如玄武岩)喷发、以热液的形式进入了水体。(7)红色泥岩段沉积为热液活动的产物,并非为与大洋红层所类似的气候和洋流作用、或者生物和热液作用成因,也不是与陆相红层所类似的气候和风化剥蚀、后期构造抬升氧化或是烘烤作用成因。综合分析认为区域拉伸作用激活了基底深大断裂和地底岩浆通道,为玄武岩喷发以及伴随上涌的热流体提供了通道,因此深部热流体沿着断裂和岩浆通道上涌进入湖水中,与湖底的冷水和陆源碎屑混合。高温热液携带了包括铁离子在内的大量的金属离子进入湖水,改变了水介质的离子平衡,同时使得底部的湖水温度升高,溶解氧含量降低,而表层的湖水温度较低且溶解氧含量较高,因此由于热循环的作用表层的冷水进入湖底,并与由热液进入湖水的二价铁离子产生作用,形成富含铁氧化物的红色泥岩段沉积。

刘怡君[9](2017)在《挪威陆缘盆地形成演化及其成藏过程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挪威西部海域陆架位于邻近北极地区的挪威海域,油气资源丰富,是当今油气勘探的重点区域之一。本文以含油气盆地分析理论为指导,以现有的油气田勘探开发基础资料为依据,开展了该区构造沉积演化及油气成藏地质条件过程研究,并在合理设定地质参数基础上,利用盆地模拟软件Petromod,对该陆缘盆地油气成藏过程进行模拟,取得以下认识和结论:(1)研究区构造演化与北大西洋的裂开关系密切,该区域盆地分别经历了3期裂谷-坳陷-热沉降演化旋回,其中第2期裂谷-旋回期间发育侏罗系烃源岩和第3期裂谷-旋回期间发育的上白垩统烃源岩为盆地的主力烃源岩。(2)二维剖面有机质成熟度热演化史模拟结果表明:(1)目前,下侏罗统Are组烃源岩全部进入生气阶段,其中埋藏较深处已处于过成熟演化阶段;(2)上侏罗统Spekk组烃源岩目前大部处于生油阶段,仅埋藏较深处已处于过成熟阶段;(3)上白垩统Cromer Knoll组烃源岩,除了次盆地边缘隆起区外Cromer Knoll组烃源岩处于生油阶段外,其它区域均处于生气阶段。(3)在Voring次盆,包括2个已探明的侏罗系含油气系统:一是下侏罗统Bat群Are组煤层、页岩-中侏罗统Fangst群砂体含油气系统(!),属下生上储型成藏组合;另一个是上侏罗统Viking群Spekk组页岩-中侏罗统Fangst群砂体含油气系统(!),为典型的上生下储成藏组合。在More次盆,可能存在2个含油气系统,其中包括1个已经探明的含油气系统,即上白垩统Cromer Knoll群Lange组页岩-上白垩统Cromer Knoll群砂岩含油气系统(!),属下生上储型的成藏组合;该盆地另一个含油气系统是侏罗系Heather组泥页岩-中侏罗统Heather等组砂岩含油气系统(?),推测该系统为一潜在的含油气系统,推测为上生下储型的成藏组合。(4)综合分析认为More次盆和Voring次盆内油气从烃源灶区生成后在超压和浮力作用下沿着裂缝、断层、不整合面及连通的砂体等疏导体系再次运移至凸起区富集成藏,因而两次盆内部凸起区是勘探的有利区。

张永[10](2017)在《西天山吐拉苏盆地热历史与隆升过程 ——裂变径迹证据》文中研究指明矿床形成后经历复杂地质作用消失或保存,成矿后的隆升-剥蚀对矿床储量影响显着。吐拉苏盆地是新疆最重要的浅成低温热液金多金属矿集区,与西南太平洋型斑岩系统及邻近的境外西天山大型-超大型斑岩成矿系统具有相似的成矿条件和成矿背景,深部找矿令人期待。本研究利用裂变径迹热年代学方法,探讨石炭纪以来吐拉苏盆地的隆升-剥蚀过程,通过在吐拉苏盆地典型矿床及周边重要区域系统采样和裂变径迹测试分析研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和野外地质现象,主要取得以下成果认识:1、裂变径迹测试年龄值集中分布在中生代,以侏罗纪和白垩纪为主,最早年龄处于中二叠世早期,说明白垩纪之前吐拉苏盆地大部分区域经构造运动较剧烈,地层温度较高,超过了磷灰石和锆石的封闭温度。2、结合钾长石Ar-Ar测年、野外地质现象等,将热历史反演模拟至吐拉苏盆地主要成矿期(360 Ma)。吐拉苏盆地中部地区石炭纪以来经历过两次隆升和两次沉降过程,两次隆升时间约为340~330Ma和320 Ma~至今;两次沉降时间约为360~340Ma和330~320Ma,各热历史过程速率差异明显。3、建立吐拉苏盆地石炭纪以来的隆升-剥蚀模型,盆地各区域的隆升-剥蚀情况差别较大,中心地带剥蚀程度较小,剥蚀速率约1.1~1.5 m/Ma;盆地两侧边缘剥蚀量较大且以NNW主构造线为对称轴分布,剥蚀速率约2.8~3.62m/Ma。阿希金矿及矿区南侧的塔北铅锌矿剥蚀量较大,而塔乌尔别克金矿、铁列克萨伊高岭石-迪开石矿所处位置剥蚀量较少。塔乌尔别克矿区目前金储量及产量还较少,可能是因为地层剥蚀较少,矿层尚在较深位置。吐拉苏盆地剥蚀程度较浅的地区深部斑岩型找矿潜力较大。

二、HEFEI BASIN IN EARLY CRETACEOUS-CHARACTERIZATION AND ANALYSIS OF PETROLEUM POTENTIAL(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HEFEI BASIN IN EARLY CRETACEOUS-CHARACTERIZATION AND ANALYSIS OF PETROLEUM POTENTIAL(论文提纲范文)

(1)典型挤压构造环境下海相泥页岩成岩响应过程及成藏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成岩作用研究现状
        1.2.2 页岩气研究现状
        1.2.3 页岩成岩作用研究现状
        1.2.4 页岩成储效应研究现状
        1.2.5 存在的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4 主要完成工作量
    1.5 取得的主要认识及创新点
        1.5.1 取得的主要认识
        1.5.2 创新点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四川盆地大地构造背景
        2.1.1 川南低缓构造带构造概况
        2.1.2 渝东南高陡褶皱带构造概况
    2.2 地层出露情况
第3章 页岩物质基础特征
    3.1 岩相古地理特征
    3.2 页岩展布规律
        3.2.1 纵向展布特征
        3.2.2 横向展布特征
    3.3 埋藏深度
    3.4 岩相学特征
    3.5 矿物组成
    3.6 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3.6.1 有机质丰度
        3.6.2 有机质类型
        3.6.3 有机质成熟度
第4章 储层微观特征
    4.1 物性特征
    4.2 孔隙类型
        4.2.1 粒间孔
        4.2.2 粒内孔
        4.2.3 溶蚀孔
        4.2.4 有机质孔
        4.2.5 裂缝
    4.3 孔隙结构
        4.3.1 高压压汞法
        4.3.2 氮气吸附法
        4.3.3 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FIB-SEM)法
    4.4 岩石力学特征
        4.4.1 应力-应变实验分析
        4.4.2 测井法脆性识别
        4.4.3 岩石力学测井评价
    4.5 含气性
        4.5.1 现场解析
        4.5.2 等温吸附
        4.5.3 测井解释含气量
第5章 差异成岩演化过程
    5.1 成岩作用类型
        5.1.1 压实作用
        5.1.2 黏土转化作用
        5.1.3 胶结作用
        5.1.4 溶蚀和交代作用
        5.1.5 有机质生烃作用
    5.2 成岩阶段划分依据
    5.3 成岩序列
        5.3.1 川南低缓构造带
        5.3.2 渝东南高陡褶皱带
    5.4 成岩演化过程
        5.4.1 川南低缓构造带
        5.4.2 渝东南高陡褶皱带
    5.5 成岩演化控制因素
        5.5.1 控制因素
        5.5.2 不同控制因素的成岩响应
第6章 页岩气差异成藏机制
    6.1 差异沉积条件下有机质富集规律
    6.2 差异成岩演化条件下储层演化规律
        6.2.1 无机成岩作用对页岩微观储层的制约
        6.2.2 有机成岩作用对页岩微观储层的制约
        6.2.3 页岩微观储层演化过程
    6.3 页岩气差异成藏富集规律
        6.3.1 顶底板条件
        6.3.2 构造样式
        6.3.3 成藏时空匹配条件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2)中国古地理学近十年主要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概述
1 古地理学基础研究
    1.1 地震沉积学研究进展
        1.1.1 地震沉积学理论研究进展
        1.1.2 地震沉积学应用研究进展
        1.1.3 地震沉积学新技术研究进展
    1.2 深水牵引流沉积研究进展
        1.2.1 内波、内潮汐沉积特征及发现
        1.2.2 等深流沉积及发现
        1.2.3 深水交互作用沉积特征及发现
    1.3 重力流/异重流研究进展
    1.4 源-汇系统古地理重建
    1.5 臼齿碳酸盐岩研究进展
2 古地理研究方法与成图
    2.1 构造古地理研究进展
        2.1.1 全球古地理重建
        2.1.2 中国古地理重建
    2.2 生物古地理研究进展
    2.3 小尺度古地理研究进展
        2.3.1 同生断裂控制下的冲积扇构型
        2.3.2 可容空间影响下的曲流河点坝构型
        2.3.3 浅水缓坡背景下三角洲指状砂坝构型
        2.3.4 大陆斜坡微盆地重力流构型
    2.4 大数据古地理研究进展
3 古地理学的应用
    3.1 含油气盆地古地理研究与找油规律
        3.1.1 大区域与盆地级构造-岩相古地理研究应用成果
        3.1.2 页岩层系岩相古地理研究应用成果
        3.1.3 区带级大比例尺沉积微相研究应用成果
    3.2 油页岩古地理研究与找矿规律
        3.2.1 古大气背景影响
        3.2.2 沉积环境影响
        3.2.3 地质事件对油页岩形成的影响
    3.3 碎屑岩成岩作用研究进展
    3.4 聚煤区古地理研究与煤炭资源预测
        3.4.1 聚煤作用理论研究进展
        3.4.2 煤系共伴生矿产研究进展
        3.4.3 煤系深时古气候研究进展
    3.5 其他矿藏古地理研究与找矿规律
        3.5.1 中国南方铝土矿矿产沉积学研究进展
        3.5.2 南华纪“大塘坡式”锰矿矿产沉积学研究进展
        3.5.3 贵州震旦系陡山沱组磷矿矿产沉积学研究进展
4 存在问题与研究方向展望
    4.1 存在问题
    4.2 研究方向

(3)南华北盆地太原组页岩气形成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页岩气研究现状
        1.2.2 南华北地区页岩气研究现状
        1.2.3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完成工作量
    1.5 主要成果认识及创新点
        1.5.1 主要成果认识
        1.5.2 创新点
2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位置
    2.2 区域构造背景
        2.2.1 南华北盆地演化特征
        2.2.2 研究区现今构造区划
    2.3 区域太原组地层特征
        2.3.1 岩石地层单位
        2.3.2 太原组沉积地层特征
    2.4 小结
3 沉积体系及岩相古地理
    3.1 太原组岩石类型及其特征
        3.1.1 碎屑岩类型及其特征
        3.1.2 碳酸盐岩类型及其特征
    3.2 沉积体系及沉积相
        3.2.1 陆棚沉积体系及沉积相
        3.2.2 障壁—泻湖沉积体系及沉积相
        3.2.3 泥页岩形成环境
    3.3 太原组古环境与古气候
        3.3.1 岩性组合特征
        3.3.2 地球化学特征
        3.3.3 黏土矿物组成
    3.4 层序划分及岩相古地理演化
        3.4.1 重点井沉积相及层序分析
        3.4.2 层序格架下连井沉积相对比
        3.4.3 基于层序格架的岩相古地理
    3.5 小结
4 泥页岩储层特点
    4.1 泥页岩埋深及厚度
        4.1.1 泥页岩埋深
        4.1.2 泥页岩厚度
    4.2 地球化学特征
        4.2.1 有机质丰度
        4.2.2 有机质类型
        4.2.3 有机质成熟度
    4.3 岩石矿物学特征
        4.3.1 全岩矿物组成
        4.3.2 黏土矿物组分
        4.3.3 页岩岩相类型
    4.4 储层物性特征
    4.5 小结
5 泥页岩孔隙表征与含气性
    5.1 泥页岩孔隙定性分析
        5.1.1 有机质孔
        5.1.2 无机质孔
        5.1.3 微裂缝
    5.2 泥页岩储层孔隙结构定量表征
        5.2.1 高压压汞法泥页岩孔隙结构表征
        5.2.2 N_2吸附法页岩孔隙结构表征
        5.2.3 CO_2吸附法页岩孔隙结构表征
        5.2.4 页岩孔径全孔径表征
        5.2.5 核磁共振法泥页岩孔隙结构表征
    5.3 含气性特征
        5.3.1 吸附气含量及主控因素
        5.3.2 现场解吸
    5.4 小结
6 页岩气形成条件分析
    6.1 页岩气形成条件
        6.1.1 沉积相带
        6.1.2 页岩分布特征
        6.1.3 页岩热演化生烃
        6.1.4 成岩作用
        6.1.5 保存条件
    6.2 页岩气富集模式
    6.3 小结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4)基于背景噪声面波的浅层地壳结构成像:方法研究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基于背景噪声面波成像方法的介绍
        1.1.1 基于背景噪声面波成像方法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1.1.2 背景噪声干涉方法的理论介绍
    1.2 郯庐断裂带及研究区域周边主要构造体的构造背景及研究现状
        1.2.1 郯庐断裂带的构造及演化
        1.2.2 合肥盆地构造演化及其内部沉积对郯庐断裂带活动的响应
    1.3 本研究的意义及目的
    1.4 论文结构概述
第2章 合肥市区近地表三维横波速度结构成像
    2.1 引言
    2.2 数据分析以及反演方法
        2.2.1 数据收集
        2.2.2 背景噪声数据的处理
        2.2.3 三维横波速度结构的反演方法
    2.3 反演结果
        2.3.1 三维横波速度结构
        2.3.2 射线路径覆盖及分辨率测试
    2.4 讨论
    2.5 结论
第3章 郯庐断裂带安徽庐江段及其邻域三维地壳浅层横波速度结构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3.1 引言
    3.2 数据和方法
        3.2.1 数据的收集
        3.2.2 数据处理
        3.2.3 反演方法
    3.3 反演结果
        3.3.1 残差分布,射线路径分布
        3.3.2 三维横波速度结构及模型的恢复测试
    3.4 讨论
        3.4.1 大别造山带东缘及合肥盆地地壳浅层结构特征
        3.4.2 郯庐断裂带内火山侵入岩的特征、起源及其动力学背景
    3.5 结论
第4章 几种方法的面波预测走时对比
    4.1 引言
    4.2 射线理论
        4.2.1 大圆路径假设下的面波射线理论走时计算
        4.2.2 非大圆路径假设下的射线理论走时计算
    4.3 面波相速度二维敏感核的构建
        4.3.1 Born近似和Rytov近似
        4.3.2 目前已有的构建面波相速度二维敏感核的思路及例子
        4.3.3 基于射线追踪的面波相速度经验性二维敏感核的构建
    4.4 几种不同走时预测方法的比较
        4.4.1 模型及参数的设置
        4.4.2 正演结果对比
    4.5 小结
第5章 基于射线追踪的经验性伪三维面波相速度敏感核直接反演横波速度结构的方法
    5.1 引言
    5.2 方法介绍
        5.2.1 正演问题
        5.2.2 反演问题
    5.3 实际数据应用
        5.3.1 数据与参数设置
        5.3.2 射线路径分布,残差分布以及检测版测试
        5.3.3 反演结果
    5.4 讨论
    5.5 结论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5)黄骅坳陷燕山期构造特征及其控盆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燕山运动及期次划分
        1.2.2 华北东部燕山运动的区域地质背景
        1.2.3 燕山运动对黄骅坳陷的影响
        1.2.4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黄骅坳陷中生代地层发育特征
    2.1 地层垂向格架
    2.2 构造层划分
        2.2.1 构造层划分方法
        2.2.2 黄骅坳陷构造层划分
    2.3 中生代地层残余展布
        2.3.1 下-中三叠统
        2.3.2 下-中侏罗统
        2.3.3 下白垩统
    2.4 中生代原始地层恢复
        2.4.1 地层剥蚀量的估算方法
        2.4.2 中生界各构造亚层的地层剥蚀量估算
        2.4.3 中生界各构造亚层原始地层展布
第三章 黄骅坳陷中生界构造特征
    3.1 断裂发育特征
        3.1.1 主干断裂发育特征
        3.1.2 中生界关键界面的断裂平面展布
    3.2 构造样式
        3.2.1 挤压构造样式
        3.2.2 走滑构造样式
        3.2.3 伸展构造样式
        3.2.4 反转构造样式
    3.3 中生界构造特征的分区性
第四章 黄骅坳陷燕山期构造格局及其控盆作用
    4.1 断层活动性分析
        4.1.1 主干断层的活动速率
        4.1.2 断层活动性的类型划分
    4.2 平衡剖面分析
        4.2.1 北区平衡剖面分析(Ⅰ区)
        4.2.2 中区平衡剖面分析(Ⅱ区、Ⅲ区)
        4.2.3 南区平衡剖面分析(Ⅳ区、Ⅴ区)
        4.2.4 不同方向剖面的伸展率
    4.3 燕山期古构造格局
        4.3.1 燕山早期(J_(1+2))
        4.3.2 燕山中期(J_3+K_1)
        4.3.3 燕山晚期(K_2)
    4.4 构造发育对盆地演化的控制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6)安徽张八岭东部地区早白垩世斑岩型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成因及岩浆岩含矿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1.1 选题来源及研究目的
        1.1.2 选题意义
    1.2 选题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研究区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和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
    1.5 实物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特征
    2.1 区域地层
        2.1.1 中元古界
        2.1.2 新元古界
        2.1.3 古生界
        2.1.4 中生界
        2.1.5 新生界
    2.2 区域构造
    2.3 区域岩浆岩
        2.3.1 区域侵入岩
        2.3.2 区域火山岩
    2.4 区域矿产
第三章 矿床地质特征
    3.1 滁州铜矿矿床地质特征
        3.1.1 成矿地质条件
        3.1.2 矿体地质特征
        3.1.3 矿石特征
        3.1.4 围岩蚀变
        3.1.5 伴(共)生矿产
        3.1.6 成矿期成矿阶段
    3.2 东孙家铜(金)矿床地质特征
        3.2.1 成矿地质特征
        3.2.2 矿体及矿石特征
        3.2.3 围岩蚀变
        3.2.4 成矿阶段
    3.3 黄道山铜(钼)矿化点地质特征
        3.3.1 成矿地质特征
        3.3.2 矿化特征
        3.3.3 围岩蚀变
        3.3.4 成矿期成矿阶段
第四章 花岗质岩石年代学、地球化学、演化过程及动力学
    4.1 样品分析方法
        4.1.1 锆石 LA-ICP-MS U-Pb 定年及 Hf 同位素分析
        4.1.2 岩石主微量元素
        4.1.3 Sr-Nd同位素
        4.1.4 EPMA分析
    4.2 锆石U-Pb年代学
    4.3 矿物化学
        4.3.1 角闪石
        4.3.2 黑云母
    4.4 主量元素
    4.5 微量元素
    4.6 Sr-Nd同位素
    4.7 锆石Hf同位素
    4.8 岩石成因及岩浆演化
        4.8.1 埃达克质岩石
        4.8.2 岩浆结晶温度压力
        4.8.3 岩浆混合成因
        4.8.4 岩浆源区性质
        4.8.5 岩浆演化过程
        4.8.6 成岩动力学背景
第五章 岩浆活动与铜多金属成矿作用关系
    5.1 样品处理及测试方法
        5.1.1 辉钼矿Re-Os定年
        5.1.2 S-Pb同位素
        5.1.3 原位S同位素
        5.1.4 石英及方解石H-O同位素分析
    5.2 成矿时代
    5.3 成矿流体及成矿物质及来源
        5.3.1 H-O同位素
        5.3.2 单矿物S同位素
        5.3.3 LA-ICPMS 原位 S 同位素
        5.3.4 Pb同位素
        5.3.5 小结
    5.4 成矿温度及氧逸度
        5.4.1 成矿温度
        5.4.2 成矿氧逸度条件
    5.5 成矿模式
第六章 岩浆岩含矿性评价
    6.1 与九瑞矿集区对比研究
    6.2 研究区岩浆岩含矿性对比
第七章 主要结论及创新点
    7.1 结论
        7.1.1 张八岭地区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
        7.1.2 成矿岩体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动力学演化
        7.1.3 岩浆活动与铜多金属成矿作用的关系
        7.1.4 成矿潜力
    7.2 创新点
    7.3 存在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7)大别造山带北缘佛子岭群和卢镇关群地层学和沉积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概述
    1.2 选题来源、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碎屑锆石限定地层最大沉积年龄
        1.3.2 物源分析研究进展
        1.3.3 研究区研究进展
        1.3.4 存在问题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 论文工作量
    1.6 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构造单元划分
    2.2 区域地层
        2.2.1 新元古代地层
        2.2.2 早古生代地层
        2.2.3 晚古生代地层
        2.2.4 中新生代地层
    2.3 区域地球化学
    2.4 区域矿产
第三章 地层时代厘定
    3.1 地层剖面特征
        3.1.1 仙人冲组实测剖面
        3.1.2 佛子岭群实测剖面
        3.1.3 卢镇关群修测剖面
    3.2 地层时代厘定
        3.2.1 样品处理和分析
        3.2.2 碎屑锆石结构特征
        3.2.3 佛子岭群地层时代厘定
        3.2.4 仙人冲组时代厘定
        3.2.5 小溪河组时代厘定
    3.3 地层划分与对比
第四章 原岩特征、沉积相和沉积环境
    4.1 岩石学特征
    4.2 地球化学特征
        4.2.1 小溪河组地球化学特征
        4.2.2 佛子岭群地球化学特征
    4.3 原岩恢复
        4.3.1 小溪河组原岩恢复
        4.3.2 佛子岭群原岩恢复
    4.4 沉积环境和沉积相
    4.5 沉积模式及演化
第五章 物源分析
    5.1 重矿物分析
    5.2 地球化学分析
        5.2.1 物源区风化特征
        5.2.2 物源区和构造背景判别
        5.2.3 小溪河组构造环境
    5.3 碎屑锆石年代相
    5.4 碎屑锆石微量元素
    5.5 碎屑锆石稀土元素
    5.6 佛子岭群原型盆地构造背景
第六章 地层含矿性评价
    6.1 样品采集、测试方法与结果
        6.1.1 样品采集
        6.1.2 样品测试
    6.2 地层元素特征
        6.2.1 成矿元素丰度
        6.2.2 成矿元素数据处理
    6.3 地层含矿性评价
        6.3.1 成矿元素的相对富集与贫化
        6.3.2 成矿元素的后期叠加强度
        6.3.3 成矿元素的变化性
        6.3.4 地层的含矿性评价
    6.4 成矿元素的控制因素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和认识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8)北黄海盆地东部地区下白垩统红色泥岩段沉积及其与岩浆活动的耦合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
        1.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白垩纪红层
        1.2.2 构造对沉积的控制作用
        1.2.3 中国东部构造演化及岩浆活动
        1.2.4 北黄海盆地勘探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 完成工作量
    1.5 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大地构造位置
    2.2 区域构造特征
        2.2.1 盆地构造分区
        2.2.2 盆地构造演化特征
        2.2.3 郯庐断裂带及周围深大断裂活动
    2.3 地层发育特征
        2.3.1 中生界
        2.3.2 新生界
    2.4 油气地质特征
        2.4.1 烃源岩
        2.4.2 储集层
        2.4.3 盖层
第三章 下白垩统红色泥岩段地质学特征
    3.1 中新生界层序地层学特征
        3.1.1 层序发育特征
        3.1.2 地层分布特征
    3.2 岩石矿物学特征
        3.2.1 岩石学特征
        3.2.2 矿物组成特征
    3.3 沉积学特征
        3.3.1 沉积背景
        3.3.2 空间分布特征
    3.4 地球化学特征
        3.4.1 主量元素
        3.4.2 微量元素
        3.4.3 稀土元素
        3.4.4 碳氧同位素
        3.4.5 总有机碳
        3.4.6 镜质体反射率
第四章 北黄海盆地东部地区岩浆活动特征
    4.1 岩浆岩类型
        4.1.1 侵入岩
        4.1.2 喷出岩
    4.2 岩浆岩识别
        4.2.1 岩心及薄片观察
        4.2.2 岩性及测井特征
        4.2.3 地球物理响应
    4.3 岩浆岩时空分布特征
        4.3.1 岩浆活动期次
        4.3.2 岩浆岩分布
    4.4 岩浆活动与区域构造耦合特征
        4.4.1 断裂演化特征
        4.4.2 深部动力学特征
第五章 红色泥岩段沉积与岩浆活动的耦合关系
    5.1 岩浆活动与层序发育
        5.1.1 下白垩统下部层序构型
        5.1.2 岩浆活动对层序发育的影响
    5.2 岩浆活动与红色泥岩沉积
        5.2.1 热液活动标志
        5.2.2 铁离子的来源
        5.2.3 成因机制分析
    5.3 沉积模式
        5.3.1 层序发育与粗碎屑堆积模式
        5.3.2 红色泥岩段沉积模式
结论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9)挪威陆缘盆地形成演化及其成藏过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现状
        1.2.1 区域构造研究现状
        1.2.2 油气勘探及现状研究
        1.2.3 含油气盆地分析技术研究现状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6 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概况
        2.1.1 Voring 次盆区域概况
        2.1.2 More次盆区域概况
    2.2 区域地层特征
        2.2.1 Voring次盆地层特征
        2.2.2 More次盆地层特征
    2.3 区域构造单元
第三章 挪威西部海域陆架构造演化
    3.1 VORING次盆构造演化
        3.1.1 A-A’剖面构造演化分析
        3.1.2 B-B’剖面构造演化分析
        3.1.3 D-D’剖面构造演化分析
        3.1.4 Voring次盆构造演化过程
    3.2 MORE次盆构造演化
        3.2.1 F-F’剖面构造演化分析
        3.2.2 G-G剖面构造演化分析’
        3.2.3 More次盆构造演化过程
第四章 烃源岩演化模拟
    4.1 PETROMOD模拟软件
    4.2 模拟过程
    4.3 模拟参数分析
    4.4 地质年代及地层
    4.5 岩性特征
    4.6 边界条件参数分析
        4.6.1 古水深
        4.6.2 古地表温度
        4.6.3 古大地热流值
    4.7 烃源岩现今热演化程度评价标准
    4.8 模拟结果
        4.8.1 A-A’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史
        4.8.2 B-B’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史
        4.8.3 C-C’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史
        4.8.4 D-D’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史
        4.8.5 E-E’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史
        4.8.6 F-F’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史
        4.8.7 G-G’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史
    4.9 成藏演化总结
第五章 含油气系统及有利区预测
    5.1 VORING次盆含油气系统
        5.1.1 烃源岩
        5.1.2 储层
        5.1.3 盖层
        5.1.4 油气运移
        5.1.5 含油气系统
    5.2 MORE次盆含油气系统
        5.2.1 烃源岩
        5.2.2 储层
        5.2.3 盖层
        5.2.4 油气运移
        5.2.5 油源对比分析
        5.2.6 含油气系统
    5.3 有利区预测
第六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10)西天山吐拉苏盆地热历史与隆升过程 ——裂变径迹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1.1 矿床形成后的变化与保存
        1.1.2 西天山裂变径迹研究
        1.1.3 吐拉苏盆地研究现状
    1.2 选题依据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4 完成工作量
    1.5 主要认识和成果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构造背景
    2.2 区域地层
    2.3 典型矿床特征
第三章 裂变径迹研究
    3.1 裂变径迹方法
        3.1.1 方法原理
        3.1.2 退火行为
        3.1.3 地质体隆升-剥蚀研究
    3.2 样品采集和测试
    3.3 裂变径迹测试结果
    3.4 热历史模拟
        3.4.1 热史模拟的时限约束
        3.4.2 热史模拟的地质约束
        3.4.3 初始温度和地温梯度
        3.4.4 热历史模拟结果
第四章 隆升-剥蚀研究
    4.1 隆升-剥蚀模型
    4.2 找矿前景
第五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HEFEI BASIN IN EARLY CRETACEOUS-CHARACTERIZATION AND ANALYSIS OF PETROLEUM POTENTIAL(论文参考文献)

  • [1]典型挤压构造环境下海相泥页岩成岩响应过程及成藏机制研究[D]. 王佳. 成都理工大学, 2021
  • [2]中国古地理学近十年主要进展[J]. 郑秀娟,杜远生,朱筱敏,刘招君,胡斌,吴胜和,邵龙义,旷红伟,罗静兰,钟大康,李华,何登发,朱如凯,鲍志东.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21(01)
  • [3]南华北盆地太原组页岩气形成条件研究[D]. 彭艳霞.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4]基于背景噪声面波的浅层地壳结构成像:方法研究及其应用[D]. 李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9(08)
  • [5]黄骅坳陷燕山期构造特征及其控盆作用[D]. 张耀.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6]安徽张八岭东部地区早白垩世斑岩型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成因及岩浆岩含矿性评价[D]. 梁胜男. 中国地质大学, 2018(06)
  • [7]大别造山带北缘佛子岭群和卢镇关群地层学和沉积学研究[D]. 柴广路. 合肥工业大学, 2018
  • [8]北黄海盆地东部地区下白垩统红色泥岩段沉积及其与岩浆活动的耦合关系[D]. 王任. 中国地质大学, 2018(06)
  • [9]挪威陆缘盆地形成演化及其成藏过程分析[D]. 刘怡君. 西安石油大学, 2017(11)
  • [10]西天山吐拉苏盆地热历史与隆升过程 ——裂变径迹证据[D]. 张永.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06)

标签:;  ;  ;  ;  ;  

合肥盆地早白垩世-石油潜力表征与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