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句型的认知语义分析

论句型的认知语义分析

一、on句式的认知语义探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宝[1](2021)在《微观语义角色在句式描写中的应用——以徒手制作义动词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文章基于认知图景理论,以徒手制作义动词为例展示了微观语义角色在句式描写中的应用及其优势,同时从跨语言比较与对外汉语教学两个角度对相关问题予以说明。

闫鹏飞[2](2021)在《硬学科研究论文语篇内部变异的多维度分析 ——以材料科学为例》文中认为学术英语作为学科知识构建与传播的主要形式,具有重要的语言学地位与理论研究价值。其中,研究论文作为学术话语行为呈现的典型语类,其语体特征一直以来备受关注。已有研究大体遵循语类分析、元话语分析和语言特征分析三种路径,尝试对之进行深入描写与解释。但是,前人文献大多仅涉及少数的语言特征,且较少依托大规模语料量化考察研究论文的语篇内部变异,即摘要、引言、结果与讨论、结论以及方法部分之间的功能与语言特征差异,因此不足以全面反映研究论文的整体以及局部语体特性。基于前人学术话语和语体变异理论架构,依据Becher(1989,1994)学科分类框架,本研究选取材料科学这一代表性应用型硬学科,创建千万词级实证性研究论文语料库,提取主要篇章结构,依次是摘要、引言、结果与讨论、结论以及方法部分;之后,梳理完善前人语体变异研究所用特征(如Biber 1988,2006b;Biberetal.2004,2007),借助自然语言处理技术spaCy和word2vec挖掘短语与语义特征,构建涵盖词汇语法、短语、句法、语义和语用层面的22类共计165个特征,并从中提取出88个极具区分力的学术语篇内部变异特征;在此基础上,开展多维度分析,结合索引行与聚类分析,同时参照研究论文共核的语步构成与元话语属性,探究论文不同语篇部分之间的功能差异及特征选择。结果显示,硬学科实证性研究论文的语篇内部变异突出体现于六个功能维度,分别是1)知识概念阐释相对于过程步骤描述、2)论述语气与层级相对于信息平铺直述、3)命题关系提炼相对于图表数据呈现、4)信息抽象度与概指性、5)研究目的与结果概述、以及6)认识情态意义拓展。各个功能维度均依托多种词汇语法、短语、句法、语义或语用特征得以实现。前三个维度内部均包含共变功能及特征,后三个维度则呈现单一功能属性。对于各个维度而言,硬学科研究论文的不同语篇部分之间均呈现显着的功能差异及特征选择。本文结论整体呈现了典型学术话语行为及其实现方式,有力拓展了语体变异和学术话语研究观察视角;充分验证了借助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挖掘构建语言特征集与资源库的可行性和实效性;为优化细化学术英语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以及二语学术写作评测提供了数据支撑、真实示例和量化指标。

张鑫[3](2021)在《疑问代词类周遍性主语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三个平面”理论为基础,结合构式理论、语法化理论、主观性与主观化、现实与虚拟理论、认知语言学等相关理论研究内容,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历时与共时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现代汉语中疑问代词类周遍性主语句做出分类、描写和分析。全文共有八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探讨选题缘起,确定研究对象和研究价值,介绍本文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并介绍疑问代词类周遍性主语句的研究现状。第二章主要从历时发展角度出发,重新审视疑问代词类周遍性主语句的性质、特点,尝试在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确定现代汉语中疑问代词类周遍性主语句的范围,并对它的分类等相关内容进行探讨。第三章为指事物类周遍句的相关研究和探讨。我们以“什么”类周遍句为代表进行讨论,根据“什么”的虚化程度,将“什么”类周遍句分成三个类型:指具体事物的“什么1”类周遍句、指抽象事物的“什么2”类周遍句和表达主观情态意义的“什么3”类周遍句,从三个平面出发,分别描述三类“什么”类周遍句组成成分的句法形式、语义特点,解析句子主谓之间的语义关系、准入条件和语义压制情况、语用效果表达、主观性等问题。第四章为指人物类周遍句的相关研究和探讨。我们以“谁”类周遍句为代表进行讨论,根据“谁”的虚化程度,将“谁”类周遍句分成两个类型:指具体人物的“谁1”类周遍句、指抽象人物来表达主观情态意义的“谁2”类周遍句,从三个平面出发,探讨、分析两个类型“谁”类周遍句的性质和特点。第五章为指地点类周遍句的相关研究和探讨。我们以“哪儿”类周遍句为代表进行探讨,根据“哪儿”的虚化程度,将“哪儿”类周遍句分成三个类型:指具体地点的“哪儿1”类周遍句、指物体部件等地点隐喻意义的“哪儿2”类周遍句和表示主观情态意义的“哪儿3”类周遍句,并分别从三个平面出发,探讨、分析三个类型“哪儿”类周遍句的性质和特点。第六章为指情状类周遍句的相关研究和探讨。我们以“怎么”类周遍句为代表,根据“怎么”的虚化程度,将“怎么”类周遍句分成指具体动作的“怎么1”类周遍句、指抽象动作的“怎么2”类周遍句和表达主观情态意义的“怎么3”周遍句,从三个平面出发,探讨、分析三个类型“怎么”类周遍句的性质和特点。第七章为指时间类周遍句和指数量类周遍句的相关研究和探讨。由于指时间类和指数量类疑问代词的虚化程度不深,内部没有形成不同小类,所以,我们对指时间类和指数量类周遍句进行整体研究和探讨,从三个平面出发,分别描述指时间类周遍句和指数量类周遍句组成成分的句法、语义特点,解析句子主谓之间的语义关系、准入条件和语义压制情况、语用效果表达、主观性等问题。第八章为结语,是对全文的总结,并阐述本文研究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林佳锐[4](2021)在《英语母语者汉语“在”类框式介词习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语言的类型特征常常对二语习得产生影响,这是学界已达成的共识。英语作为前置词语言,表达空间关系一般用“介词+名词”的形式;而汉语作为附置词语言,表达空间关系则多用框式介词“介词+名词+方位词”的形式,尤其是方位词的重要性不必多说。汉英两种语言的这种类型差异对英语母语者习得汉语“在”类框式介词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如框式介词的偏误率高、偏误类型分布广、偏误成因复杂等,这使汉语框式类介词习得一直是英语母语者学习汉语语法的一大难点。汉语学界(二语习得学界)历来都非常关注汉语框式介词的本体研究和习得研究,其研究成果颇丰,但就目前国内二语习得领域关于“在”类框式介词的研究来说,多见于对某个框式介词的偏误分析,缺少对学习者习得某类框式介词的总体中介语情况的把握和研究。因此,我们还不能准确地认识英语背景的二语学习者对汉语框式类介词的习得规律及特点,更不能为汉语框式介词习得提供强针对性的策略。本文选取汉语“在”类框式介词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在X上”“在X下”“在X里”“在X中”四大类,基于丰富的汉语中介语语料,从语义和句法两层面全面系统地考察了英语背景的二语学习者汉语框式介词的习得特点和规律,在此基础上从“在”类框式介词的不同语义类型出发,深入细致地描写了学习者的偏误类型及特点,并试图从汉英语的语言类型特征、学习者的概念迁移等层面给予一定的解释。全文共分为六章,我们的主要观点如下:一、英语母语者“在”类框式介词的语义表达:使用频率最高的是范围义和方所义,最低的是状态义。从偏误率来看,偏误率较高的是时间义、情况义和方面义表达,最低的是过程义。总体来说,英语母语者“在”类框式介词习得中,基本义(即方所义)和抽象空间义(即范围义)习得情况较好,其它引申义习得结果不理想。英语母语者习得某个框式介词时不同语义类型的习得存在差异。通过语料的观察和分析,同一种语义类型,在不同框式介词中的习得情况也可能完全相反。如:同样是方所义表达,“在X上”“在X下”中习得情况最好,“在X里”“在X中”中习得情况最差。二、英语母语者习得框式介词的优势语序:框式介词多位于主谓之间做句中状语,位于句首的情况略低于句中。“在”类框式介词置于动词后的句式较少,且多出现在方所义表达中。从偏误率来看,偏误率最高的也是主谓之间句,其它两个句式的偏误率相差无几,略低于主谓之间句。英语母语者“在”类框式介词句式的使用趋势与汉语母语者大体一致,在不同语义中句式的选择倾向性呈现出英语母语者的个性特征。同一个句式结构,在不同的语义表达中所占比例具有较大差异。如“在XL”句首状语句,用于“在X上”中的使用频率最低、偏误率最高,用于“在X里”和“在X中”中的习得情况完全相反,使用频率最高、偏误率最低。本文通过分析英语母语者“在”类框式介词的特征和规律,挖掘影响英语母语者句式选择倾向的因素和导致语序偏误的根本原因。三、英语母语者“在”类框式介词的中间成分X:体词数量远大于谓词,谓词性成分正确率较体词高。使用频率最高的前三位分别是抽象名词、专有名词和普通名词,使用频率最低的前三位分别是动词、时间名词和处所词。从正误来看,正确率最高的是形容词、处所名词和动词,偏误率最高的是时间名词、抽象名词和普通名词。总体来说,英语母语者习得“在”类框式介词,抽象名词和普通名词充当中间成分X占据比例高、偏误率高,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中间成分X对框式介词的习得具有较大影响,提高英语母语者正确使用X进入框式介词的能力,要从X词义的全面性、进入句子的限制条件及其与句式和语义的关系全方位着手。此外,我们对英语母语者“在”类框式介词中间成分X的语义类型和频次做了统计表。四、英语母语者习得“在”类框式介词的偏误主要出现在后置词上。英语母语者“在”类框式介词的偏误类型主要包括缺失、冗余和错用三大类。偏误出现的频率由高到低分别是后置词、前置词、中间成分X和语序偏误。本文按照中间成分X的构成对偏误类型进行再分类,归纳出每一类偏误的特点并分析成因。总体看来,英语母语者“在”类框式介词的偏误类型中,后置词的偏误率最高,且占据绝对优势。其次是前置词和中间成分X,语序和整个框式介词的偏误不多。本文对英语母语者“在”类框式介词的偏误特点和规律做了归纳与总结,结合具体例句,多角度分析偏误产生的原因,借助语序类型学和概念迁移理论,揭示偏误产生的根源。五、通过四个“在”类框式介词的习得分析,我们发现“在”类框式介词对英语母语者的习得具有一定难度。英语母语者“在”类框式介词的使用频率较高,但正确使用“在”类框式介词的能力有待增强。后置词的偏误是英语母语者习得“在”类框式介词的关键问题。英汉分属两种不同的语言类型,英语母语者习得汉语框式介词常常受到英语前置词语言类型的影响,忽略汉语后置词的存在导致偏误发生。同时受到英语VO语言VPP语序特征的固化概念模式限制,增加了对汉语PPV语序理解和运用的难度,从而引发语序偏误。总体说来,英语母语者习得“在”类框式介词除了语义和句法因素,受语序类型学和母语概念迁移的影响较大。结语部分,主要对英语母语者汉语“在”类框式介词的习得情况做全面总结,提出实现全面提高英语母语者正确使用框式介词能力的终极目标,同时指出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张璐[5](2021)在《现代汉语授受语义范畴研究》文中认为授受义在汉语交际中经常出现,研究者们很早就开始了对授受语义的研究。汉语语法研究中,主要从形式出发,在双宾语结构、双及物构式和“给”字句等框架下解释授受义。这些研究虽然对人们认识授受义及表现形式有很大帮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授受语义是什么?表现授受语义的只有双宾语、双及物构式等形式么?从实际话语中可以发现,有些非双宾语形式也表现了授受语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从实际言语交际经验出发,站在语义的立场上,沿着“语义出发——形式表现”的解释路径,对汉语授受语义及表现形式做一个整体的描述和解释。1.建立授受语义范畴,解释其内涵、特征和结构授受语义范畴是基于授受行为事件抽象出来的事件图式,是人的一种认知范畴。其内涵可以表述为:某个主体的领有物转移到另一个主体的行为过程。授受语义范畴具有四个特征:主动性、移动性、方向性和得失性。授受语义范畴的构成决定于授受事件的构成要素,包括必有要素和非必有要素两类。必有要素是授受语义范畴话语形式生成的根本前提,包括授受主体、授受行为和授受对象。非必有要素对授受语义范畴来说不是必不可少的,是具有普遍性的事件要素,包括方式、时间、空间、结果、原因等。授受语义范畴赋予了各必有要素不同的特征,授受主体双方具有拥有能力、授受行为能力和损益性特征,可以是生命体或非生命体;对象具有可转移性和预存性特征,可以是具体事物、抽象事物或人。行为具有转移性,分为予取行为、交换行为和分享行为。2.授受语义范畴的语言表征形式本文将授受语义范畴的表现形式分为语言表征和话语表现。在语言层面上,授受语义范畴主要由授受动词表征,基于语料库,我们找到了243个能表征授受语义范畴的动词,从表征类型、抽象程度和音节形式三个方面对这些动词作了分析。根据授受语义范畴的类型,授受动词也可分为三类:予取类、交换类和分享类,每类还可以再细化为不同的小类;根据表征的抽象程度,授受动词可分为单纯型动词和复合型动词,前者只对授受行为本身编码,抽象等级高,后者除表征授受行为本身外,还包含事件的其他信息,抽象等级低。根据表征动词的音节可分为单音节动词和双音节动词,二者在使用频率、隐喻能力和语体方面存在差异。3.授受语义范畴实现的话语形式授受语义范畴实现指言语交际中,授受语义范畴的具体化,即用话语指称具体的授受语义。根据语料,我们找出了汉语中实际存在的话语形式44种。再根据话语始发成分的要素性质,将话语形式分为动作者前置序列、参与者前置序列、行为前置序列和对象前置序列,各类序列在功能和特征上存在一定差别。与索取事件相比,给予事件在动词数量、组合形式数量和实际话语形式数量上存在一定优势。4.授受语义范畴话语形式选择的条件和原则归纳授受语义范畴实现的话语形式是一种静态描述,在真实的言语交际中,话语形式是一个动态建构或选择过程,受到一定条件和规则的制约。基于对语料的分析,我们概括出了话语形式选择的条件,包括事件抽象程度的需要、主体的特征、主体关系、语境等条件。话语形式的选择过程除了条件外,还存在一些原则,我们把这些原则概括为激活原则、得体性原则、简洁性原则、信息分布原则、凸显性原则和词语组配原则。话语形式的选择是各种原则综合作用、平衡的结果。

王慧丛[6](2021)在《《水经注》与《梦溪笔谈》位移动词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位移动词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属于常用动词,对其进行研究能够使我们更容易地掌握空间位移动词发展变化的规律。然而,我们并未发现有关中古汉语时期的《水经注》与近代汉语时期的《梦溪笔谈》位移动词的比较研究,这也是我们做此研究的必要性之一。由于两书相差数百年且属不同语言历史分期,其位移动词的发展既有相承之处,亦有不同特点。本文以界定出的《水经注》中152个位移动词与《梦溪笔谈》中214个的位移动词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统计、共时描写与历时考察相结合等研究方法,分别从语义分类、多义性以及语法功能的角度,对两书中位移动词进行系统性多层次的对比分析,以期在呈现不同时期位移动词概貌的同时,为位移动词的比较研究提供一些资料和借鉴。本文对位移动词进行界定:含有[+位移]这个核心语义特征并能够使人或物体发生位置变化的动词是位移动词。此外,除绪论和结语部分外,共分为四章。第一章考察了两书中来去类、上下类、出入类位移动词,分别以其代表性位移动词再细分为“来”义、“去”义、“来去”义、“上”义、“下”义、“上下”义、“出”义、“入”义、“出入”义位移动词,并对其进行细致分析。此外,从成员变化、出现频率及其语义变化等方面,利用表格统计对比出《梦溪笔谈》位移动词较之于《水经注》的变化差异。第二章考察了两书中经过类、迎送类、飞行类、达至类位移动词,除经过类与达至类外,分别以其代表性位移动词再细分为“迎”义、“送”义、“迎送”义、“飞翔”义、“行走”义、“流动”义位移动词,并对其进行细致分析。同样,从成员变化、出现频率及其语义变化等方面,利用表格统计对比出《梦溪笔谈》位移动词较之于《水经注》的变化差异。第三章考察了两书中的8个具有多义性的位移动词,它们分别是:奔、赴、进、过、及、逐、行、走。从认知语义和意象图式等方面对几组位移动词进行了详细的多义性分析,并在举例分析地基础上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论述区分出位移动词多义性的策略。第四章考察了两书中位移动词的语法功能,分别从句法功能、作谓语的搭配情况以及进入特殊句式等方面对位移动词进行描写并作对比分析,利用表格数据对比出《梦溪笔谈》位移动词较之于《水经注》在语法功能上的差异。

赵轶哲[7](2021)在《论汉英习语的时空性差异 ——习语的内在组构、超常规语法结构及其变异》文中指出学界目前对汉英习语的内在组构、超常规语法结构及其变异的共性和殊性,尚未给予足够的关注。本文采用“英汉时空性差异观”,基于自建的习语与习语翻译语料库,并从汉英大型平衡语料库与汉英口语语料库中获取真实的习语使用数据,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考察、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主要探究以下三个问题:第一,汉英习语内在组构有何异同?第二,汉英习语的超常规语法结构有何共性与个性?第三,汉英习语变异有何相同与相异之处?根据以上三个问题,本文从“块状拼接与勾连延续”“空间聚合关系与时间线性关系”以及“内生性与外生性”三个维度分别对汉英习语内在组构特征、汉英习语超常规语法结构以及汉英习语变异展开探讨。主要发现有四:第一,汉英习语组构方式均具非均质性,均可大致分为词组式习语、单句式习语与复句式习语三类。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汉语偶对式习语与英语成对式习语的内在组构特征展开探讨。同时,通过对比分析其英译文与汉译文,揭示汉英对称式习语的本质特征及其个性差异产生的根源。汉语偶对式四字格习语是“汉有英无”的语言现象,在语言表征上无需任何关联词或语法标记,仅凭前后部分块状对称拼接便可理通意合,造就出词组及更复杂的语法单位,这与汉民族的强空间性思维密不可分。然而,英语成对式习语与之相去甚远,其成对词、成对短语与成对句分别由两两相对的词、短语以及句子构成,受制于其时间性特质,必须采用外显的连接手段,明示其内在组构关系。第二,对汉英习语超常规语法结构的对比研究,发现主要有三:其一,汉语的超常规四字格习语超越了汉语四字格习语的常规语法结构类型,简约而不简单,内部组构关系复杂,可大致分为潜隐与缩合两类。而英语的超常规习语,虽然其内部组构关系也表现出复杂性,然而其数量非常有限且使用频率较低;其二,汉语的超常规四字格习语在形式与内容之间构成张力,但其内生性可以消解张力,而张力与内生的深层根源在于汉语的强空间性特质;而英语的超常规习语受制于英语的强时间性特质,具有外生性,只能凭借外在形式来消解张力,一旦违反语法结构的要求,其张力就难以消解;其三,汉语的超常规四字格习语与汉语的强空间性表征具有同质关系,是汉民族强空间性思维的典型表现,昭显出汉语的个性特质;而英语的超常规习语与英语的强时间性的语言表征之间具有异质性,其语言形式通常被视为违反语法结构而难以成立。第三,“固定”与“变异”是汉英习语既矛盾又洽和的两大特征。基于汉英口语语料库,对汉英习语组构成分的变异,即替换与嵌入,进行实证性考察。研究发现,汉英习语组构成分的变异类型中嵌入型变异最多,其次为替换型变异。汉语习语变异在偶对嵌入、逻辑嵌入及临时性替换等方面表现出强空间性,其变异方式不受外在形式的约束,变异之后仍保持以意驭形、语义内生的强空间性特质。而英语习语组构成分的变异,无论是替换变异还是嵌入变异,通常都须借助于外在有形的手段才可得以实现,具有强时间性特质。第四,对汉英习语异序的实证研究发现,汉语仅靠次序的变换便可实现异序,而英语习语偏好由形态句法引发的异序。同时,基于现代汉语语料库(BCC)与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COCA),本文聚焦于汉英对称式习语的异序现象,旨在揭示其异同及其背后的深层缘由。发现主要有三:首先,在语言使用中,汉英对称式习语虽具固定性,但多数习语也存在异序形式。然后,较之英语对称式习语,汉语对称式习语的结构更为复杂,其异序形式也更为多样。再者,汉英对称式习语存在差异的根源在于汉语的强空间性特质与英语的强时间性特质。概而言之,本文针对汉英习语的内在组构、超常规语法结构及其变异,分别从汉语习语的块状拼接、空间聚合关系以及内生性和英语习语的勾连延续、时间线性关系以及外生性展开探讨,研究证明了汉语习语的强空间性特质与英语习语的强时间性特质。以上这些研究,对汉英习语研究、英汉对比研究以及词典编撰等方面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王燕[8](2021)在《朝汉隐性词汇使动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隐性词汇使动作为致使范畴的一部分,具有跨语言的普遍性,既能够体现人们的认知行为,又能够反映人们的认知经验。不同语言之间存在着既有共性又各具特色的致使表达方式,甚至在同一语言当中致使表达方式也不尽相同。汉语词汇表达手段丰富,相关研究是语法研究中的一个“老话题”,研究成果可谓浩如烟海;朝鲜语形态发达,词汇使动相对受关注较少,相关研究仍处于缓慢发展状态。从语言类型学角度来看,致使结构主要分为分析型、形态型和词汇型三种,其中,无明显标记的词汇使动在日常生活中既广泛使用又具有不易觉察性。因此,如何将隐性词汇使动纳入我们的视野,并且进行跨语言的对比研究,是一项既富有挑战性又有意义的工作。隐性词汇使动存在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既是一种语法表达形式,也是人们言语交际的一种表达方式,因而其语法研究地位以及言语交际功能都不容忽视。在国内外学者的共同努力之下,相关研究从多角度、多层面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然而,以往研究多受“动词中心论”思想的影响,主要聚焦于使动词的成立与否、句法结构特征、论元语义以及谓词的题元操作等方面,未对隐性词汇使动作明确的界定,也未能很好地厘清句法、语义以及语用功能三个层面的互动关系。因此,相关研究仍然存在进一步拓展空间。本文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之上,从构式语法的互动观和层级观角度对朝汉隐性词汇使动作了探讨。主要关注句法、语义以及语用三个层面的互动性,其互动性包括以下三个方面:谓词与构式的句法融合互动;谓词语义角色与构式论元的语义融合互动;形式与语义相结合的构式与语境层面的融合互动。主要研究成果如下:首先,分别从形式与语义相结合、显性词汇使动与隐性词汇使动相区分、他动句与使动句相区别三个角度对隐性词汇使动的概念和范畴作了界定:即构式存在两个具有因果关系的事件,一个事件的主体为X,另一个事件的主体为Y,谓词V连接X与Y且X对Y产生影响;构式不存在使动形态与使动标记,谓词V具有单一性质。在此基础上,立足于形式、语义以及构式整体性角度,将朝鲜语隐性词汇使动分为兼用式、动结式、致使移动式、命令允让式四类,将汉语隐性词汇使动分为兼用式、动结式、倒置式三类。其次,本文着眼于句法功能层面,主要从基础框架式、扩展式、构式对谓词的压制以及构式对时体、副词等共现成分的制约等方面作了对比探讨。综合来看,朝鲜语语法连接手段丰富、格助词使用灵活,存在将致使构式与移动构式融合为一体的致使移动式;汉语的语序作为语法表达方式之一,促使了倒置式的产生,即施事者以客体身份出现在宾语位置,而经验者以主体成分出现在主语位置。此外,朝鲜语动结式的V-R结合更为紧密,语义上分别指派论元,但形式上不具有分离性;汉语动结式的V-R语义上分别指向原因和结果事件,形式上可以分离。再者,从语义功能层面对朝汉隐性词汇使动的致使力、致使语义的性质以及谓词语义角色与致使主体和致使客体的融合作了具体探讨。在致使力的直接性与间接性上,朝汉动结式具体表现形式有所不同,前者表现为直接致使力,后者则具有次直接性。在论元的融合方式以及过程上,朝鲜语隐性词汇使动的致使客体主要基于图式——例示关系的融合,即由受事角色融合而来;汉语隐性词汇使动的致使客体主要由受事角色融合而成,但也存在历事等角色通过转喻方式进行融合的情况。最后,基于语用功能层面,对朝汉隐性词汇使动进行了对比分析。主要从语言经济性、凸显性以及间接言语行为等方面进行对比。从凸显性来看,朝鲜语存在句首成分凸显和句中成分凸显,句首凸显源于非核心语义角色融合的致使主体,句中凸显则依赖于格助词的句式整合性;汉语存在句首成分凸显和句尾成分凸显,句首凸显主要来自于非核心语义角色融合的致使主体,句尾凸显主要在于具有领属关系的定中短语以及倒置式的补语成分。在言语交际功能上,朝汉隐性词汇使动都呈现出“阐述类”、“表达类”、“宣告类”等间接言语行为功能;朝鲜语的命令允让式能够实施“命令类”直接言语行为,即通过“(?)”等施为动词直接向听话者发出命令或者指示。总体来看,本文对朝汉隐性词汇使动的研究突出层级性和互动性的融合关系,具体描写与深入解释相统一,在不同层面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首先,从形式与语义相结合的构式出发,再到具体的语言使用,形成了“结构事件——语义融合——语用互动”的完整构式链,进而从多维度、多视域互动角度出发进行了跨语言的对比研究,这样既有利于克服从形式出发的不足,又有利于探讨不同层面的互动性融合。其次,基于层级观与互动观的隐性词汇使动研究,既有利于构式语法理论的实际运用,又对其发展有积极的推动意义。朝汉隐性词汇使动的具体探讨,也为构建系统而全面的致使结构体系提供了一定的资料与参考。

赵岩[9](2021)在《现代汉语转折关系范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一种关系语义范畴,转折关系是语言表达中的一种基本语义关系,而转折关系范畴的研究引起越来越多专家和学者的关注。学界对于转折关系鲜有范畴化的研究,更多的是侧重在转折复句或转折连词、转折副词等有转折关联功能的具体形式方面的专项探讨,多年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转折语义关系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但目前的研究仍不全面,对于很多问题的解释还是停留在表面,尤其关于转折语义关系,主要的认识多是集中在转折关系前后项之间的“相反或对立”,即使已经触及到逻辑角度的研究,也将逻辑语义关系作为研究语义关系的基础来展开,对转折关系的本质属性却始终未能真正探究,无法全面地认识转折关系范畴。因此,本文选择以关系语义范畴为出发点,从逻辑上确立转折关系的语义本质属性,发现转折关系的逻辑语义基础,基于转折关系的逻辑本质,找出其语义特征的核心;在转折关系语义范畴的基础上,概括出转折关系语义的表现形式及特征,以及如何实现其话语表达,在整体立场上对转折关系进行全面考察。全文的主要内容包括:第1章为绪论部分,主要从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内容、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理论背景及语料说明等方面展开。第2章为研究综述,简要回顾并概括转折关系范畴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根据现有研究的不同角度,对转折关系语言表达格式、逻辑角度、认知加工等方面的研究进行梳理,发现以往研究中对转折关系的解释并不充分及全面,因此,从关系语义范畴着手,并根据转折关系范畴的基本内涵,从不同角度了解转折关系范畴的成因及表现,从而为后文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第3章至第6章为本文的核心章节,从整体的关系语义范畴出发,根据转折关系的逻辑语义基础,概括其语义特征,通过典型的转折关联词语共性及差异的考察,对其语言表征进行描写,同时对转折关系的认知语用加工等方面进行阐述,说明转折语义关系的话语实现,从整体上考察转折关系。各章的具体内容如下:第3章是对转折关系逻辑语义本质属性的探究。要真正地认识转折关系,需要从其语义关系范畴的角度,发现转折关系的逻辑语义基础,来阐释转折关系的性质和特征。通过其逻辑语义基础的研究发现,以往研究将转折关系的语义基础确定为前后两项的“对立或相反”关系,而通过具体例句的分析,有时转折关系的前后两项并非可直接进行比较来形成对立的情况,那么,转折关系是怎么形成的呢?通过这一问题的分析可知,转折关系并非简单的前后两项间的对立或相反关系,而是蕴含否定。从命题逻辑的角度,转折关系前后项为联言命题,因此,转折关系的逻辑本质即为蕴含命题的否命题:并非p→q(即p∧﹁q)。第4章为转折关系范畴的语义特征。从逻辑角度出发,通过对转折关系逻辑基础的研究,找到转折关系的语义属性,即蕴含命题的否定,以此为基础,概括出转折关系的语义特征,即否定蕴含关系的存在,也就是说,表达逻辑的否命题是其基础核心,围绕这一核心,转折关系语义表现出相对性特征、“逆理”性特征和补充性特征。第5章主要是从转折关系范畴的语义特征出发,归纳并概括转折关系的语言表征。转折关系需要通过具体的语言表达格式加以实现,而转折关联词语的使用是其语义关系体现的最直接标志。转折关联词语的共同语义特征就是词语所含的“转折义”,在转折关系的逻辑基础上,通过本身词语的词性特征,如连词特征、副词特征等,结合代表性转折关联词语的具体用法,从共性扩展至其个性,标示语句的转折关系。第6章是转折关系的话语实现。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在获取到对方传递的信息后,识别出信息中的转折关系逻辑语义属性,即蕴含否定的存在,通过认知语境中所含信息与话语所含信息的相互作用,再凭借交际双方大脑中的认知经验,经过语言转换,将两个关联性最低的事件加以整合,并且根据语法规则,充分利用语言表征,如话语标记的使用及话语意义系统的扩充和接收,促成交际双方最终实现交际目的。最后是全文的结语部分。概括全文研究内容及重点,总结转折语义关系的逻辑属性,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语义特征及语表特征,进行归纳,并对转折关联词语进行共性及个性的考察,通过对其认知语用加工的分析,完成话语的实现。最后,指出本文的研究不足及尚待解决的问题。总之,本文的研究以探讨转折关系的本质属性为出发点,旨在解决转折关系中的根本性问题:到底什么是转折关系?转折关系产生的根源在哪儿?怎么表达转折关系?这一系列问题的答案根本在于对转折关系的语义逻辑实质的确立,即蕴含的否定:“并非(p→q)。

李静[10](2021)在《现代汉语小句宾语构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小句宾语句是现代汉语中常见的一种句式,本文立足于构式语法理论,将小句宾语构式定义为一个句式类构式,借鉴构式语法的理论框架,对各个构件的引申机制、小句宾语构式的构式义特征、构式中动词与构式义的互动关系以及小句宾语构式的产生动因等问题进行了考察,得到了一些新的发现。本文首先引进空语类理论对小句宾语句的范围进行了界定,明确指出小句宾语句的界定不仅要考虑其表层结构的完整性,还要结合其语义层面的特征。在以往研究仅对小句宾语句中空N2现象进行描述的基础上,本文按照空语类位置的不同又补充出了小句宾语句中N1空位和没有空位这两种类型,从形式上完善了小句宾语句的界定。另外,本文发现当N1和N2在语义上同指时,小句宾语句中比较容易出现空语类的情况,这是由于语言的经济性原则所决定的,但是在一部分N1和V1结构较为凝固或是语义上需要明确N1和N2的小句宾语句中,N1和N2通常不满足语言的经济性原则,在表层形式上是强制出现的。在明确其表层形式的基础上,本文将小句宾语句定义为小句宾语构式,运用构式语法的相关知识将小句宾语构式分为控制者角色、控制方式和外部事态三个语义角色,又辅以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对各个语义角色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统计。通过统计数据,本文确定了小句宾语构式中各个语义角色的典型形式和非典型形式,运用引申机制的相关知识解释了各个语义角色的引申原理和拓展路径。其中,控制者角色的典型形式是指人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非典型的控制者角色通过转喻和隐喻引申机制获得典型形式所具有的思维能力和行为能力从而进入小句宾语构式成为控制者角色。控制方式的典型形式是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使用频率最少的是身体感官类控制方式。外部事态按结构类型分为SVO型、零角色主语和SVP型三种,从使用频率来看,外部事态的典型形式是SVO型的主谓小句,零角色主语和SVP型外部事态的使用频率明显少于SVO型。SVO型、SVP型和零角色主语的主谓结构在语义的动态性上呈现一个逐渐减弱的过程。本文运用统计图表对语料进行数据化整理,发现各类控制方式所引导的外部事态在语义的动态性特征上有不同的表现:心理活动类控制方式更倾向于引导静态的事件概念,言说类控制方式则更倾向于引导动态性特征较强的外部事态,身体感官类控制方式在事件的动态性特征上没有明显的倾向,但总的来看,具有“动态性”的外部事态在使用频率上约为语料总数的四分之三,“动态性”依然是外部事态的主要特征。本文将小句宾语构式的中心意义概括为“控制者以某种方式控制一个外部事态”,论证了小句宾语构式所包含的“控制”义并不来自小句宾语构式中的每一个动词,而是由构式本身带来的。动词义对外部事态语义特征的限制不仅体现在动态性的强弱上,还体现在表示外部事态的主语和时体特征上:身体感官类控制方式和言说类控制方式所引导的外部事态在语义上大多情况下指向外部世界而不指向自己;心理活动类则既可以指向外部世界又可以指向自己;身体感官类控制方式控制已然的外部事态。另外,意愿类控制方式控制未然的外部事态,认知类和情感类控制方式则不受已然和未然的限制。从动词义和构式义的关系来看,本文认为小句宾语构式中的动词类型就代表了小句宾语构式所述事件类型的方式。本文还从句法、语义和语用的角度对小句宾语构式形成的动因进行了分析:从句法特征上看,小句宾语构式并非汉语独有,其表现形式和现代汉语的语序类型保持一致。另外,小句宾语构式的外部事态由主谓句来充当,进入到小句宾语构式中,这一主谓句就只能降格成为小句充当该构式中的一个语义角色,所以小句宾语构式在句法层面上拥有两个层级。从语义的角度来看,一个完整的外部事态在我们的语言交际中无法用单个的词或短语进行表述,所以小句宾语构式中的外部事态只能以小句的形式出现,否则就无法满足该构式在语义上的要求。另外,本文还用人类中心说和语言的主观化对小句宾语构式义的形成进行了解释:小句宾语构式的认知以“人”为中心,完整表达了“人”通过某种方式控制外部事态的过程。而主观化扩大了小句宾语构式可以表达的范围,使小句宾语构式就拥有了主观性的特征,产生了思维和心理层面的控制义。从语用的角度来看,小句宾语构式的形成受到语言经济性原则的影响,两层句法结构合二为一,句子的数量有所减少而句子容量得以扩大。在语言经济性原则和宾语焦点化的影响下,主谓小句成为了承载较为复杂的语义信息最佳宾语形式,也是表述外部事态的最佳形式。

二、on句式的认知语义探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on句式的认知语义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2)硬学科研究论文语篇内部变异的多维度分析 ——以材料科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缩略语表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价值
        1.2.1 理论价值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概述
        1.3.1 研究目的
        1.3.2 分析对象
        1.3.3 研究问题
        1.3.4 总体框架
    1.4 论文结构
第2章 英文研究论文语体特征分析综述
    2.1 研究论文语体特征的理论架构
        2.1.1 研究论文可视为特定受限语言
        2.1.2 研究论文可视作典型科学语言
        2.1.3 研究论文构成典型学术语类
        2.1.4 研究论文蕴含特有元话语功能
        2.1.5 研究论文呈现独特语言使用
    2.2 研究论文语体特征的分析路径
        2.2.1 语类分析
        2.2.2 元话语分析
        2.2.3 语言特征分析
    2.3 研究论文语体特征的分析利器——多维度分析法
        2.3.1 基本原理
        2.3.2 实践应用
        2.3.3 拓展完善
    2.4 前人研究尚存局限与不足
    2.5 小结
第3章 硬学科英文研究论文语料库建设及加工处理
    3.1 建库目标与实施过程
        3.1.1 来源期刊与目标语类
        3.1.2 语料采集与清理原则
        3.1.3 语篇结构标注与提取
    3.2 语料加工与处理
        3.2.1 词性赋码
        3.2.2 短语识别
        3.2.3 词向量模型训练
第4章 硬学科学术语篇内部变异特征集与多维度分析方法构建
    4.1 硬学科学术语篇内部变异特征集构建
        4.1.1 前人语体变异研究特征集及补充拓展
        4.1.2 基于词向量模型的短语特征提取
        4.1.3 硬学科学术语篇内部变异特征集提取与验证
    4.2 多维度分析方法构建
        4.2.1 特征提取与数据检验
        4.2.2 因子分析与功能解读
        4.2.3 维度得分与距离对比
        4.2.4 特征聚类与微观描写
第5章 硬学科研究论文语篇内部变异的功能维度
    5.1 功能维度1:知识概念阐释相对于过程步骤描述
        5.1.1 维度1特征的典型型式
        5.1.2 维度1特征的聚合次序与层级
    5.2 功能维度2:论述语气与层级相对于信息平铺直述
        5.2.1 维度2特征的典型型式
        5.2.2 维度2特征的聚合次序与层级
    5.3 功能维度3:命题关系提炼相对于图表数据呈现
        5.3.1 维度3特征的典型型式
        5.3.2 维度3特征的聚合次序与层级
    5.4 功能维度4:信息抽象度与概指性
    5.5 功能维度5:研究目的与结果概述
    5.6 功能维度6:认识情态意义拓展
    5.7 小结
第6章 硬学科研究论文语篇内部的功能差异与变化
    6.1 功能维度1的语篇内部差异
        6.1.1 引言、结论、摘要以及结果与讨论的功能特性
        6.1.2 方法部分的功能特性
    6.2 功能维度2的语篇内部差异
        6.2.1 引言功能特性
        6.2.2 结果与讨论、结论以及摘要的功能特性
        6.2.3 方法部分的功能特性
    6.3 功能维度3的语篇内部差异
        6.3.1 摘要的功能特性
        6.3.2 结论与引言的功能特性
        6.3.3 结果与讨论以及方法的功能特性
    6.4 功能维度4的语篇内部差异
        6.4.1 结论、摘要与引言的功能特性
        6.4.2 结果与讨论以及方法的功能特性
    6.5 功能维度5的语篇内部差异
        6.5.1 引言的功能特性
        6.5.2 结论与摘要的功能特性
        6.5.3 结果与讨论以及方法的功能特性
    6.6 功能维度6的语篇内部差异
        6.6.1 结果与讨论的功能特性
        6.6.2 结论与引言的功能特性
        6.6.3 摘要与方法的功能特性
    6.7 论文语篇内部的功能组合及其变化路径
    6.8 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主要研究结果
    7.2 研究创新与启示
    7.3 研究局限与不足
    7.4 后续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3)疑问代词类周遍性主语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指导教师对博士论文的评阅意见
指导小组对博士论文的评阅意见
答辩决议书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对象及选题价值
        1.2.1 研究对象
        1.2.2 选题价值
    1.3 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1.3.1 理论基础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现状
        1.4.1 “疑问代词”的研究现状
        1.4.2 “疑问代词类周遍句”的研究现状
        1.4.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5 语料来源
第二章 疑问代词类周遍性主语句的性质、范围及分类
    2.1 引言
    2.2 性质
        2.2.1 疑问代词类周遍性主语句的紧缩句属性
        2.2.2 疑问代词类周遍性主语句的构式属性
        2.2.3 紧缩构式
    2.3 疑问代词类周遍性主语句的范围及分类
        2.3.1 疑问代词类周遍性主语句的范围
        2.3.2 疑问代词类周遍性主语句的分类
    2.4 小结
第三章 指事物的疑问代词类周遍性主语句
    3.1 “什么”类周遍句的分类
    3.2 “什么_1”类周遍句
        3.2.1 句法结构
        3.2.2 语义内容
        3.2.3 语用功能
    3.3 “什么_2”类周遍句
        3.3.1 句法结构
        3.3.2 语义内容
        3.3.3 语用功能
    3.4 “什么_3”类周遍句
        3.4.1 句法结构
        3.4.2 语义内容
        3.4.3 语用功能
    3.5 小结
第四章 指人物的疑问代词类周遍性主语句
    4.1 “谁”类周遍句的分类
    4.2 “谁_1”类周遍句
        4.2.1 句法结构
        4.2.2 语义内容
        4.2.3 语用功能
    4.3 “谁_2”类周遍句
        4.3.1 句法结构
        4.3.2 语义内容
        4.3.3 语用功能
    4.4 小结
第五章 指地点的疑问代词类周遍性主语句
    5.1 “哪儿”类周遍句的分类
    5.2 “哪儿_1”类周遍句
        5.2.1 句法结构
        5.2.2 语义内容
        5.2.3 语用功能
    5.3 “哪儿_2”类周遍句
        5.3.1 句法结构
        5.3.2 语义内容
        5.3.3 语用功能
    5.4 “哪儿_3”类周遍句
        5.4.1 句法结构
        5.4.2 语义内容
        5.4.3 语用功能
    5.5 小结
第六章 指情状的疑问代词类周遍性主语句
    6.1 “怎么”类周遍句的分类
    6.2 “怎么_1”类周遍句
        6.2.1 句法结构
        6.2.2 语义内容
        6.2.3 语用功能
    6.3 “怎么_2”类周遍句
        6.3.1 句法结构
        6.3.2 语义内容
        6.3.3 语用功能
    6.4 “怎么_3”类周遍句
        6.4.1 句法结构
        6.4.2 语义内容
        6.4.3 语用功能
    6.5 小结
第七章 指时间和指数量的疑问代词类周遍性主语句
    7.1 指时间的疑问代词类周遍性主语句
        7.1.1 句法结构
        7.1.2 语义内容
        7.1.3 语用功能
    7.2 指数量的疑问代词类周遍性主语句
        7.2.1 句法结构
        7.2.2 语义内容
        7.2.3 语用功能
    7.3 小结
第八章 结语
    8.1 内容回顾
    8.2 创新之处
    8.3 不足之处及有待研究之处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博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4)英语母语者汉语“在”类框式介词习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指导教师对博士论文的评阅意见
指导小组对博士论文的评阅意见
答辩决议书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对象
    1.2 研究综述
        1.2.1 框式介词的本体研究
        1.2.2 框式介词的习得研究
        1.2.3 英语介词的研究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第二章 英语母语者汉语框式介词“在X上”的习得研究
    2.1 “在X上”的习得情况考察
        2.1.1 “在X上”的语义特征
        2.1.2 “在X上”的句法分布
        2.1.3 “在X上”中X的类型
    2.2 “在X上”的偏误分析
        2.2.1 表示范围义的“在X上”
        2.2.2 表示方所义的“在X上”
        2.2.3 表示方面义的“在X上”
    小结
第三章 英语母语者汉语框式介词“在X下”的习得研究
    3.1 “在X下”的习得情况考察
        3.1.1 “在X下”的语义特征
        3.1.2 “在X下”的句法分布
        3.1.3 “在X下”中X的类型
    3.2 “在X下”的偏误分析
        3.2.1 表示情况义的“在X下”
        3.2.2 表示条件义的“在X下”
    小结
第四章 英语母语者汉语框式介词“在X里”的习得研究
    4.1 “在X里”的习得情况考察
        4.1.1 “在X里”的语义特征
        4.1.2 “在X里”的句法分布
        4.1.3 “在X里”中X的类型
    4.2 “在X里”的偏误分析
        4.2.1 表示方所义的“在X里”
        4.2.2 表示范围义的“在X里”
        4.2.3 表示时间义的“在X里”
    小结
第五章 英语母语者汉语框式介词“在X中”的习得研究
    5.1 “在X中”的习得情况考察
        5.1.1 “在X中”的语义特征
        5.1.2 “在X中”的句法分布
        5.1.3 “在X中”中X的类型
    5.2 “在X中”的偏误分析
        5.2.1 表示范围义的“在X中”
        5.2.2 表示过程义的“在X中”
        5.2.3 表示方所义的“在X中”
        5.2.4 表示时间义的“在X中”
        5.2.5 表示其它义的“在X中”
    小结
第六章 英语母语者汉语框式介词的习得特征和影响因素
    6.1 英语母语者“在”类框式介词的习得特征
        6.1.1 英语母语者“在”类框式介词的使用频率
        6.1.2 语义特征分布
        6.1.3 优势语序的选择
        6.1.4 中间成分X的多样类型
        6.1.5 以后置词为主的偏误类型
    6.2 影响习得的因素
        6.2.1 语言的类型特征影响
        6.2.2 概念迁移的影响
        6.2.3 其它因素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英语母语者框式介词“在XL”中间成分X频率
附录2 英语母语者汉语框式介词“在XL”语料原文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5)现代汉语授受语义范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研究对象和问题
    2 研究的路径及方法
    3 研究的目标及意义
    4 语料来源
第1章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1 句法形式研究
        1.1.1 双宾语的研究
        1.1.2 双及物构式的研究
        1.1.3 “给”字句的研究
    1.2 授受动词研究
    1.3 授受意义研究
        1.3.1 给予义和索取义
        1.3.2 其他语义
    1.4 相关研究评述
第2章 授受语义范畴的内涵和特征
    2.1 双宾语、双及物构式和授受语义
        2.1.1 意义的不同认识
        2.1.2 共性和差异
    2.2 授受语义范畴的内涵和范围
        2.2.1 授受事件和授受语义范畴
        2.2.2 授受语义范畴的内涵
        2.2.3 授受语义范畴的范围
    2.3 授受语义范畴的特征
        2.3.1 主动性
        2.3.2 移动性
        2.3.3 方向性
        2.3.4 得失性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授受语义范畴的结构
    3.1 授受语义范畴的构成要素
    3.2 核心要素
        3.2.1 授受主体
        3.2.2 授受对象
        3.2.3 授受行为
    3.3 非核心要素
        3.3.1 时间要素
        3.3.2 空间要素
        3.3.3 结果要素
        3.3.4 方式要素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授受语义范畴的动词表征
    4.1 语义范畴和动词
    4.2 授受语义范畴类型的动词表征
        4.2.1 予取范畴的动词表征
        4.2.2 交换范畴的动词表征
        4.2.3 分享范畴的动词表征
    4.3 单纯型和复合型动词表征
        4.3.1 单纯型动词表征
        4.3.2 复合型动词表征
    4.4 单/双音节动词的表征差异
        4.4.1 使用频率差异
        4.4.2 隐喻能力差异
        4.4.3 语体差异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授受语义范畴的话语表现形式
    5.1 授受语义范畴的实现
    5.2 出现在话语形式上的要素及序列
        5.2.1 给予事件的话语形式类别
        5.2.2 索取事件的话语形式类别
        5.2.3 给予事件和索取事件话语形式的关系
        5.2.4 授受语义范畴的特殊话语形式
    5.3 授受语义范畴构成要素的词语表现
        5.3.1 主体要素的词语表现
        5.3.2 对象要素的词语表现
        5.3.3 时空要素的词语表现
        5.3.4 结果要素的词语表现
        5.3.5 方式要素的词语表现
    5.4 授受语义范畴实现的话语形式总汇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授受语义范畴实现的条件和基本原则
    6.1 实现的条件
        6.1.1 需要条件
        6.1.2 主体条件
        6.1.3 语境条件
    6.2 实现的基本原则
        6.2.1 激活原则
        6.2.2 简洁性原则
        6.2.3 得体性原则
        6.2.4 信息分布原则
        6.2.5 凸显性原则
        6.2.6 词语组配原则
    6.3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后记

(6)《水经注》与《梦溪笔谈》位移动词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价值
    二、研究背景与现状
    三、研究语料与版本
    四、研究方法与说明
    五、位移动词的界定
第一章 《水经注》与《梦溪笔谈》位移动词语义分类对比(上)
    第一节 来去类
        一、“来”义位移动词
        二、“去”义位移动词
        三、“来去”义位移动词
        四、来去类位移动词对比分析
    第二节 上下类
        一、“上”义位移动词
        二、“下”义位移动词
        三、“上下”义位移动词
        四、上下类位移动词对比分析
    第三节 出入类
        一、“出”义位移动词
        二、“入”义位移动词
        三、“出入”义位移动词
        四、出入类位移动词对比分析
第二章 《水经注》与《梦溪笔谈》位移动词语义分类对比(下)
    第一节 经过类
        一、经过类位移动词
        二、经过类位移动词对比分析
    第二节 迎送类
        一、“迎”义位移动词
        二、“送”义位移动词
        三、“迎送”义位移动词
        四、迎送类位移动词对比分析
    第三节 飞行类
        一、“飞翔”义位移动词
        二、“行走”义位移动词
        三、“流动”义位移动词
        四、飞行类位移动词对比分析
    第四节 达至类
        一、达至类位移动词
        二、达至类位移动词对比分析
第三章 《水经注》与《梦溪笔谈》位移动词多义性对比分析
    第一节 “奔、赴”的多义性对比分析
        一、“奔”的多义认知解释
        二、“赴”的多义认知解释
    第二节 “进、过”的多义性对比分析
        一、“进”的多义认知解释
        二、“过”的多义认知解释
    第三节 “及、逐”、“行、走”的多义性对比分析
        一、“及、逐”的多义认知解释
        二、“行、走”的多义认知解释
    第四节 区分位移动词多义性
第四章 《水经注》与《梦溪笔谈》位移动词语法功能对比考察
    第一节 位移动词的句法功能
        一、位移动词作主语
        二、位移动词作宾语
        三、位移动词作定语
        四、位移动词作状语
    第二节 位移动词作谓语的搭配情况
        一、位移动词搭配的主语
        二、位移动词搭配的宾语
        三、位移动词搭配的状语
        四、位移动词搭配的补语
    第三节 位移动词的入句功能
        一、位移动词进入连动式
        二、位移动词进入特殊句式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7)论汉英习语的时空性差异 ——习语的内在组构、超常规语法结构及其变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术语界定
    1.3 问题提出
    1.4 研究方法与语料选取
    1.5 研究意义
    1.6 论文结构
2 研究综述
    2.1 汉英习语的对比基础
        2.1.1 汉英习语的界定
        2.1.2 汉英习语的规约性
        2.1.3 汉英习语的字长偏好
        2.1.4 汉英习语的文体差异
    2.2 汉英习语结构的相关研究
        2.2.1 汉语习语结构的相关研究
        2.2.2 英语习语结构的相关研究
    2.3 汉英习语变异的相关研究
        2.3.1 汉语习语变异的相关研究
        2.3.2 英语习语变异的相关研究
    2.4 汉英习语对比的相关研究
        2.4.1 汉英习语对比的相关研究
        2.4.2 英汉习语对比的相关研究
    2.5 小结
3 英汉时空性差异观
    3.1 引言
    3.2 英汉时空性差异观
    3.3 汉英习语的时空性差异
        3.3.1 块状拼接与勾连延续
        3.3.2 空间聚合关系与时间线性关系
        3.3.3 内生性与外生性
    3.4 小结
4 汉英习语的组构方式
    4.1 汉英习语组构方式的非均质性
        4.1.1 汉语习语组构方式的非均质性
        4.1.2 英语习语组构方式的非均质性
        4.1.3 汉英习语组构方式的非均质性对比
    4.2 从汉语偶对式习语的组构方式看汉语的强空间性特质
        4.2.1 汉语偶对式习语的组构方式
        4.2.2 从汉语偶对式习语的组构方式看汉语的强空间性特质
        4.2.3 从汉语偶对式习语的英译看汉语的强空间性特质
        4.2.3.1 从汉语偶对式习语的词组式特征看汉语的强空间性特质
        4.2.3.2 从汉语偶对式习语的单句式特征看汉语的强空间性特质
        4.2.3.3 从汉语偶对式习语的复句式特征看汉语的强空间性特质
    4.3 从英语成对式习语的组构方式看英语的强时间性特质
        4.3.1 英语成对式习语的组构方式
        4.3.2 从英语成对式习语的组构方式看英语的强时间性特质
        4.3.3 从英语成对式习语的汉译看英语的强时间性特质
    4.4 小结
5 汉英习语的超常规语法结构
    5.1 引言
    5.2 汉语超常规习语与强空间性表征的同质性
        5.2.1 汉语四字格习语的常规语法结构
        5.2.2 汉语四字格习语的超常规语法结构
        5.2.3 汉语超常规四字格习语与汉语强空间性表征的同质性
    5.3 英语超常规习语与强时间性表征的异质性
        5.3.1 英语习语的常规语法结构
        5.3.2 英语习语的超常规语法结构
        5.3.3 英语超常规习语与英语强时间性表征的异质性
    5.4 小结
6 汉英习语组构成分变异现象
    6.1 引言
    6.2 汉英习语变异现象概观
        6.2.1 汉语习语的变异现象
        6.2.2 英语习语的变异现象
    6.3 汉英习语组构成分变异现象
        6.3.1 研究问题
        6.3.2 语料与研究方法
    6.4 从汉英习语组构成分变异看汉英的时空性差异
        6.4.1 汉英习语组构成分变异的定量考察
        6.4.2 从替换变异看汉英的时空性差异
        6.4.3 从嵌入变异看汉英的时空性差异
    6.5 小结
7 汉英习语异序现象
    7.1 引言
    7.2 汉英习语异序现象
    7.3 汉英对称式习语异序现象
        7.3.1 术语界定
        7.3.1.1 对称式习语
        7.3.1.2 对称式习语的异序
        7.3.2 研究问题
        7.3.3 语料与研究对象
    7.4 汉英对称式习语异序现象的定量考察
        7.4.1 汉英对称式习语的异序形式
        7.4.2 汉英对称式习语异序现象的语域分布
        7.4.3 汉英对称式习语的异序程度
        7.4.4 汉英对称式习语的类型对比
        7.4.4.1 汉语对称式习语的类型
        7.4.4.2 英语对称式习语的类型
    7.5 汉英对称式习语异序现象共性与个性溯源
        7.5.1 共性溯源
        7.5.2 个性溯源
    7.6 小结
8 结语
    8.1 主要发现
    8.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汉语成语九用词典》与《中华成语大词典》结构对比(节选)
    附录2 超常规四字格习语: 缩合型(节选)
    附录3 超常规四字格习语: 潜隐型(节选)

(8)朝汉隐性词汇使动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朝汉隐性词汇使动研究综述
        (一) 朝鲜语隐性词汇使动研究
        (二) 汉语隐性词汇使动研究
        (三) 朝汉隐性词汇使动对比研究
        二、研究成果的不足之处及本文的创新点
        (一) 研究成果的不足之处
        (二) 本文的创新点
    第三节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构式语法理论及其基础框架
        一、构式的性质
        (一) 形式和语义的配对体
        (二) 构式的抽象性特征
        二、构式语法的主要观点
        (一) 构式的联系观
        (二) 构式的层级观
        (三) 构式的互动观
第二章 隐性词汇使动的范畴及分类
    第一节 既有概念和分类的回顾与梳理
        一、既有概念和分类的整理
        二、既有概念和分类的分析
    第二节 隐性词汇使动的成立条件及原则
        一、形式与语义相结合
        二、使动句与他动句的区分
        三、隐性词汇使动与显性词汇使动的区分
    第三节 隐性词汇使动的概念界定
        一、致使关系链的传递及致使义的形成
        二、隐性词汇使动的意向图式及概念界定
    第四节 隐性词汇使动的分类
        一、朝鲜语隐性词汇使动的分类
        (一) 兼用式
        (二) 动结式
        (三) 致使移动式
        (四) 命令允让式
        二、汉语隐性词汇使动的分类
        (一) 兼用式
        (二) 动结式
        (三) 倒置式
    第五节 小结
第三章 朝汉隐性词汇使动的句法功能
    第一节 朝鲜语隐性词汇使动的句法功能
        一、兼用式
        (一) 句法结构式及构式对谓词的压制
        (二) 副词、时间状语以及时体的制约
        二、动结式
        (一) 句法结构式及构式对谓词的压制
        (二) 对时体及共现句式的制约
        三、致使移动式
        (一) 句法结构式及构式对谓词的压制
        (二) 扩展式及构式对谓词的制约
        四、命令允让式
        (一) 句法结构式及构式对谓词的压制
        (二) 对时体及副词的制约
    第二节 汉语隐性词汇使动的句法功能
        一、兼用式
        (一) 句法结构式及构式对谓词的压制
        (二) 时体标记“了”、“着”的制约
        二、动结式
        (一) 句法结构式及构式对谓词的压制
        (二) 时体标记“了”的制约
        三、倒置式
        (一) “V+了”对补语及构式成分的制约
        (二) “A+了”对补语及构式成分的制约
    第三节 小结
        一、语言特点及认知思维方式对语言表现形式的影响
        二、时体标记的语法化程度差异
第四章 朝汉隐性词汇使动的语义功能
    第一节 朝鲜语隐性词汇使动的语义功能
        一、致使语义的性质及特征
        (一) 直接性与间接性
        (二) 蕴含性
        二、致使力的性质及特征
        (一) 主观致使力与客观致使力
        (二) 内在致使力与外在致使力
        (三) 具体致使力与抽象致使力
        三、谓词语义角色与主体论元的融合
        (一) 致使主体的性质
        (二) 谓词语义角色与主体论元的融合过程
        (三) 构式对语义融合的压制
        四、谓词语义角色与客体论元的融合
        (一) 致使客体的性质
        (二) 谓词语义角色与客体论元的融合过程
    第二节 汉语隐性词汇使动的语义功能
        一、致使语义的性质及特征
        (一) 直接性与间接性
        (二) 蕴含性
        一、致使力的性质与特征
        (一) 主观致使力与客观致使力
        (二) 内在致使力与外在致使力
        (三) 具体致使力与抽象致使力
        三、谓词语义角色与主体论元的融合
        (一) 致使主体的性质
        (二) 谓词语义角色与主体论元的融合过程
        (三) 构式对语义融合的制约
        四、谓词语义角色与客体论元的融合
        (一) 致使客体的性质
        (二) 谓词语义角色与客体论元的融合过程
    第三节 小结
        一、汉字词的发展演变对动结式语义特征的影响
        二、句法结构对语义融合过程的影响
第五章 朝汉隐性词汇使动的语用功能
    第一节 朝鲜语隐性词汇使动的语用功能
        一、语言的经济性特征
        (一) 与“(?)”使动的经济性差异
        (二) 成分省略体现的经济性特征
        二、焦点与凸显特征
        (一) 句首成分的凸显
        (二) 句中成分的凸显
        三、间接言语行为特征
        (一) “阐述类”间接言语行为
        (二) “宣告类”间接语言行为
        (三) “表达类”间接言语行为
    第二节 汉语隐性词汇使动的语用功能
        一、语言的经济性特征
        (一) 与“使”字句经济性程度的差异
        (二) 成分省略体现的经济性特征
        二、焦点与凸显特征
        (一) 句尾成分的凸显
        (二) 句首成分的凸显
        三、间接言语行为特征
        (一) “阐述类”间接言语行为
        (二) “宣告类”间接言语行为
        (三) “表达类”间接言语行为
    第三节 小结
        一、格助词的句法整合作用
        二、句法结构与信息结构的相互作用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现代汉语转折关系范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对象及与主要问题
        1.2.1 研究对象
        1.2.2 主要问题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3.3 方法意义
    1.4 研究方法及语料说明
        1.4.1 研究方法
        1.4.2 语料说明
第2章 研究综述
    2.1 研究现状
        2.1.1 国外研究现状
        2.1.2 国内研究现状
    2.2 研究的启示与不足
第3章 转折关系范畴的语义属性
    3.1 转折关系的意义
        3.1.1 相反或对立
        3.1.2 蕴含性对立
    3.2 转折关系意义的分析
        3.2.1 对立的基础
        3.2.2 前后意义的对立
    3.3 转折关系范畴的语义本质
        3.3.1 蕴含命题
        3.3.2 否命题
        3.3.3 蕴含命题的否命题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转折关系范畴的语义特征
    4.1 转折关系语义特征的含义
        4.1.1 语义特征
        4.1.2 转折关系语义特征
    4.2 相对性特征
    4.3 “逆理”性特征
    4.4 补充性特征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转折关系范畴的语言表征
    5.1 转折关联词语的共性考察
        5.1.1 转折义
        5.1.2 转折联结功能
    5.2 转折关联词语的差异性考察
        5.2.1 “虽然……,但是……”
        5.2.2 “不过”、“只是”和“就是”
        5.2.3 “可”和“可是”
        5.2.4 “偏偏”和“偏”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转折关系范畴的话语实现
    6.1 转折关系表达的语用基础
        6.1.1 转折关系的表义关联性
        6.1.2 转折关系的主观性
    6.2 转折关系的语义加工
        6.2.1 语义特点
        6.2.2 转折关系的认知路径
        6.2.3 转折关系话语信息的建构
        6.2.4 转折关系的认知语义生成
    6.3 转折关系的认知语用表达
        6.3.1 反预期表达
        6.3.2 转折话语标记
    6.4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10)现代汉语小句宾语构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一、小句宾语句的研究现状
        二、构式语法理论研究现状
        三、构式语法在汉语句式研究领域的运用现状
        四、修辞构式以及构式压制现象的探讨
        五、基于研究现状发现的问题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一、研究方法
        二、语料来源
第一章 空语类与现代汉语小句宾语句的类型
    第一节 空语类
        一、空语类的定义及类型
        二、汉语中的空语类
        三、用空语类理论对小句宾语进行分类的意义
    第二节 空语类视角下小句宾语句的界定与分类
        一、学界对小句宾语句的界定
        二、空语类视角下的小句宾语句分类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小句宾语构式的语义角色及其扩展形式
    第一节 控制者角色
        一、通过隐喻方式引申的控制者角色
        二、通过转喻方式引申的控制者角色
    第二节 控制方式
        一、身体感官类
        二、心理活动类
        三、言说类
        四、其他类型
    第三节 外部事态
        一、主谓句的研究成果
        二、小句宾语构式中的外部事态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小句宾语构式的构式义特征
    第一节 现代汉语小句宾语构式的构式义
        一、关于构式义性质的讨论
        二、小句宾语构式的构式义
    第二节 动词意义和构式意义的互动关系
        一、身体感官类控制方式与构式义的关系
        二、心理活动类控制方式与构式义的关系
        三、言说类控制方式与构式义的关系
        四、其他类型的控制方式与构式义的关系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小句宾语构式产生的动因
    第一节 句法动因
        一、语序类型学特征
        二、语言的层级性
    第二节 语义动因
        一、人类中心说
        二、语言的主观化
    第三节 语用动因
        一、语言的经济性原则
        二、宾语的焦点化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结语
    一、本文的结论
    二、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四、on句式的认知语义探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微观语义角色在句式描写中的应用——以徒手制作义动词为例[J]. 张宝. 汉语学习, 2021(06)
  • [2]硬学科研究论文语篇内部变异的多维度分析 ——以材料科学为例[D]. 闫鹏飞.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
  • [3]疑问代词类周遍性主语句研究[D]. 张鑫. 吉林大学, 2021
  • [4]英语母语者汉语“在”类框式介词习得研究[D]. 林佳锐. 吉林大学, 2021
  • [5]现代汉语授受语义范畴研究[D]. 张璐. 吉林大学, 2021(01)
  • [6]《水经注》与《梦溪笔谈》位移动词比较研究[D]. 王慧丛.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1)
  • [7]论汉英习语的时空性差异 ——习语的内在组构、超常规语法结构及其变异[D]. 赵轶哲.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8]朝汉隐性词汇使动对比研究[D]. 王燕. 中央民族大学, 2021(12)
  • [9]现代汉语转折关系范畴研究[D]. 赵岩. 吉林大学, 2021(01)
  • [10]现代汉语小句宾语构式研究[D]. 李静.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标签:;  ;  ;  ;  ;  

论句型的认知语义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