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混凝土界面断裂准则及断裂能试验研究

岩-混凝土界面断裂准则及断裂能试验研究

一、岩石与混凝土界面裂缝断裂准则及断裂能的试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罗丹旎,谢雨卿,苏国韶,程寿山,薛子熹[1](2021)在《岩石-混凝土界面Ⅰ-Ⅱ型断裂及声发射特征》文中提出通过对岩石-混凝土复合试件进行三点弯曲和四点剪切断裂试验,研究了界面Ⅰ-Ⅱ复合型断裂力学行为及声发射(AE)特征。结果表明:(1)岩石-混凝土界面裂纹主要有三种破坏模式。模态比越高,界面粗糙度越大,界面裂缝出现非界面扩展复杂模式的可能性越大。(2)利用声发射特征参量的突变能够有效判断起裂和失稳临界状态,利用平均频率(AF)、上升时间与幅值之比(RA)两参数比值可量化分析断裂过程的拉剪破裂机制,利用AE事件聚积的方向可预测界面裂缝的扩展方向,从而揭示界面断裂损伤演化规律。(3)试件失稳破坏前夕,声发射信号主频变化明显,低幅低频信号大量剧增且突现不少低幅高频信号,主频有由离散发展为连续的趋势。高模态比时,主频分布的范围相对较大。

王一鸣[2](2020)在《岩石—混凝土界面疲劳断裂特性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混凝土重力坝在正常服役期间会受到库区水压力以及温度应力等周期性变化的荷载作用。混凝土坝体与基岩之间的薄弱界面在这种循环荷载作用下会累积损伤,严重时甚至产生界面裂缝,降低坝体的承载能力,对大坝的安全运行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对岩石-混凝土界面在疲劳荷载作用下的断裂特性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在正常服役期间,大坝承受的荷载远低于其设计值,界面处不会产生裂缝但会有损伤累积,界面的粘结性能也会因此发生变化;另一种情况下,当大坝承受的荷载处于较高水平时,界面处会产生裂缝并在荷载作用下持续扩展,最终导致大坝整体的倾覆破坏。因此,研究不同荷载水平下岩石-混凝土界面的疲劳断裂特性对大坝的安全性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以上两种情况下的岩石-混凝土界面疲劳断裂特性展开了如下的研究工作:(1)低应力水平疲劳荷载对岩石-混凝土界面断裂特性的影响研究对尺寸为100×100×500mm的岩石-混凝土复合梁进行低应力水平三点弯曲疲劳试验,在试验中采集荷载以及裂缝张开口位移以监测试件刚度变化以及试件产生的变形。在疲劳试验结束后再进行静载三点弯曲试验将其压断,根据电阻应变片法确定起裂荷载,通过沿韧带高度布置夹式引伸计测量其临界裂缝长度。通过ANSYS有限元软件计算试件的起裂断裂韧度以及失稳断裂韧度,讨论了低应力水平疲劳荷载对岩石-混凝土界面断裂特性的影响。(2)采用DIC研究低应力水平疲劳荷载对断裂过程区演化的影响运用数字图像相关技术(DIC)对低应力水平疲劳荷载作用后的岩石-混凝土复合梁的断裂过程区演化过程进行了观测,并与静载条件下的试件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低应力水平疲劳荷载对岩石-混凝土界面的断裂过程区演化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峰值荷载前的阶段。在峰值荷载前,疲劳荷载作用后的复合梁的裂缝扩展长度与裂缝张开宽度均小于静载条件下的复合梁。这种差异在峰值荷载后逐渐减小。(3)岩石-混凝土界面在高应力水平疲劳荷载下的裂缝扩展速率对尺寸为100×100×500mm的岩石-混凝土复合梁进行高应力水平下的三点弯曲疲劳试验,在疲劳过程中采集荷载-裂缝口张开位移(P-CMOD)曲线以确定试件柔度在疲劳过程中的变化。运用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技术(DIC)的柔度标定法确定了试件在疲劳过程中的裂缝扩展曲线,并利用Matlab计算程序对试件的疲劳裂缝扩展速率进行了计算,拟合得到了不同应力水平下岩石-混凝土界面的Pairs公式。

李冬,金浏,杜修力,刘晶波,段文会[3](2020)在《混凝土Ⅰ-型细观断裂模型及其在材料层次尺寸效应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混凝土材料的断裂破坏本质上是内部微细裂纹在荷载作用下不断萌生、扩展以及贯通的结果,断裂裂缝在细观层次上则是由砂浆裂缝、界面裂缝以及骨料裂缝3部分组合而成。文章基于细观力学和断裂力学基本理论,建立一类能够同时考虑细观裂缝在混凝土材料内部扩展过程中绕过骨料和穿透骨料发展的混凝土I-型细观断裂模型。与已有试验数据对比表明,文章模型能够有效预测混凝土断裂能等宏观力学参数随细观组分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进而,基于建立的细观断裂模型,初步分析混凝土材料层次的强度尺寸效应,结果表明:当砂浆力学性能确定时,混凝土材料的名义强度与骨料强度和界面强度正相关;界面的力学性能能够显着影响混凝土材料名义强度等宏观力学参数随骨料尺寸的变化规律;高性能混凝土强度随骨料尺寸增大而增大,普通性能混凝土强度随骨料尺寸增大而减小。文章模型分析方法以期为基于性能设计的混凝土配合比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荣华,王玉珏,赵馨怡,佘吉[4](2019)在《不同粗糙度岩石-混凝土界面断裂特性研究》文中提出界面粗糙度对岩石-混凝土界面断裂特性有重要影响。为研究不同粗糙度岩石-混凝土界面断裂特性,对岩石表面进行刻槽处理获得六种界面粗糙度,采用三点弯曲梁岩石-混凝土复合试件测量界面的断裂参数。运用数值方法计算了界面的起裂断裂韧度Ki1ni,并通过P-δ曲线计算界面的断裂能Gf。试验结果表明,所有试件都沿着界面发生破坏,说明岩石-混凝土界面相对于两侧材料属于薄弱面;采用界面刻槽的方式能够获得较大范围的粗糙度数值,当界面粗糙度Ra从0.676 mm增大到2.028 mm时,岩石-混凝土界面起裂断裂韧度Ki1ni从0.362 MPa·m1/2增加到0.515 MPa·m1/2,提高了42.3%;界面断裂能Gf从17.928 N/m增加到47.802 N/m,提高了166.7%;同时,Ki1ni随着粗糙度的提高一直增大,而Gf随着粗糙度的提高先增大后趋于平缓。

符永康[5](2019)在《混凝土四阶段断裂模型及其在刚性道面断裂分析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混凝土的断裂是工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其断裂过程经历从线弹性到微观裂缝起裂聚集形成宏观裂缝,宏观裂缝扩展直至完全破坏的跨尺度全过程。目前,将混凝土的断裂过程分为裂缝起裂、稳定扩展、失稳扩展,忽略了宏观裂缝起裂、扩展过程,导致难以充分挖掘、发挥材料、结构的剩余承载力、抗裂性能、韧性、变形能力。明确宏观裂缝起裂时刻对准确评估混凝土的抗裂性能、韧性等至关重要,采用宏观裂缝起裂时刻作为含强支撑作用的刚性道面结构失效前的判定准则更加合理。鉴于此,本文通过室内试验、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手段,探究了混凝土三点弯曲梁断裂特性,提出了混凝土四阶段断裂模型、断裂准则,确定了混凝土四阶段断裂模型的断裂控制参数,基于损伤塑性模型、粘聚裂缝模型,构建了模拟混凝土三点弯曲梁损伤、断裂的数值模型,以数值模拟为研究手段验证了混凝土四阶段断裂模型的合理性,最后将混凝土四阶段断裂模型应用于刚性道面板断裂全过程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采用数字散斑等手段,实时监测了混凝土纯I型、I-II复合型断裂过程中位移场、应变场、断裂过程区等的分布、演变规律,结果表明,断裂全过程中预制裂缝尖端张开位移、水平应变等均随荷载百分比的变化表现为明显的四阶段特性。断裂过程区受前边界效应、应力集中效应、韧带效应、后边界效应等影响,在80%峰值荷载时刻开始形成并不断扩展,达到峰值荷载后的60%完全形成,随后不断向梁后边界扩展直至基本消失。基于室内试验观测结果,借鉴混凝土双K断裂、双G断裂理论,提出了混凝土四阶段断裂模型、断裂准则。通过引入微观裂缝起裂断裂韧度、宏观裂缝起裂断裂韧度、完全破坏时的断裂韧度来判定微观裂缝起裂、宏观裂缝起裂、结构完全破坏的临界条件。采用电阻应变片法、积分解析法、极限应变近似法等确定了混凝土四阶段断裂模型的断裂控制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四阶段断裂参数无明显尺寸效应,随强度、软化曲线参数等的变化而变化,表明其能反映材料力学性能。构建了基于四阶段断裂参数的KR、GR简化阻力曲线,该简化阻力曲线具有明确函数表达式,不仅能合理的描述混凝土四阶段断裂全过程,同时适应于裂缝发展的稳定性分析。基于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实现了混凝土三点弯曲梁损伤-断裂过程数值模拟,主应力、损伤演变规律进一步验证了前文提出的四阶段模型的合理性。通过对损伤分布特性的影响因素分析,表明强度、软化曲线参数等对损伤分布、峰值荷载、峰后软化曲线形状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V型预制裂缝能加速梁诱发损伤断裂。提出了确定双K、双G断裂参数、混凝土四阶段断裂参数的数值方法,数值方法确定的断裂参数和前文确定的断裂参数结果吻合良好,具有较高精度,证明了其在确定上述断裂控制参数时的有效性。基于粘聚裂缝模型的扩展有限单元法实现了混凝土三点弯曲梁I型、I-II复合型裂缝动态扩展数值模拟,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无论I型裂缝、I-II复合型裂缝的动态扩展全过程均可用混凝土四阶段断裂模型加以描述。通过影响因素及敏感性分析表明,弹性模量、极限抗拉强度对I型裂缝扩展特性影响最显着,泊松比影响相对较小,II型裂缝扩展特性的主要因素为初始裂缝长度、弹性模量、初始裂缝位置,I型断裂能和泊松比影响相对较小。将混凝土四阶段断裂模型应用于机场刚性道面水泥混凝土板的断裂全过程研究。基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构建的刚性道面融雪试验平台,建立了足尺刚性道面结构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开展现场FWD试验,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基于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实现了刚性道面结构损伤、断裂过程数值模拟,引入三个临界荷载-Pmicro、Pmacro、Pfailure,确定刚性道面水泥混凝土板处于不同临界断裂时刻对应的临界荷载,作为刚性道面水泥混凝土板断裂四阶段的断裂控制参数,提出了刚性道面水泥混凝土板的四阶段断裂准则,推荐采用刚性道面水泥混凝土板宏观裂缝起裂时的临界荷载作为判定刚性道面结构破坏或失效的判定准则。研究结果为合理控制刚性道面的断板破坏提供控制标准。

郑玉槟[6](2019)在《FRP-木材粘结界面裂缝扩展的断裂性能研究》文中指出为研究FRP-木材粘结界面断裂过程区的发展规律,建立FRP-木材界面断裂模型。对不同缝高比的预制切口梁进行三点弯曲I型断裂试验和四点剪切II型断裂试验;使用二维数字图像相关观测技术(DIC)观测断裂实验中FRP-木材界面裂缝发展的全过程,使用夹式引伸计测量裂缝口张开位移(CMOD)、裂缝尖端张开位移(CTOD)与挠度,使用荷载传感器测量荷载。实验结果表明,FRP-木材粘结界面在三点弯曲断裂过程中,断裂过程区(FPZ)的极限长度随着初始缝高比的增大而减小,同时,FPZ的应力-应变软化过程分为微裂缝扩展阶段和纤维桥连阶段。基于断裂力学的理论与方法,分析FRP-木材粘结界面的断裂性能,引入断裂模型计算断裂参数并建立FRP-木材界面断裂模型。1)确定双线性断裂软化模型的转折点,计算与FRP-木材粘结界面的断裂韧度和断裂能的相关性并建立计算公式。2)FRP-木材粘结界面在四点弯曲断裂过程中,裂缝尖端滑移值与初始缝高比不相关,裂缝长度达到一定尺寸后界面发生II型断裂。3)研究分析预应力FRP增强胶合木梁的预应力损失公式和承载力公式。本文研究成果有助于完善FRP-木材界面研究理论,并为设计FRP-木材复合结构提供计算理论。

孙阊禹[7](2019)在《混凝土Ⅰ-Ⅱ复合型断裂试验新方法》文中研究说明混凝土结构中的裂缝常为I-II复合型的,这种裂缝的扩展过程比I型更为复杂。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已经系统地进行了混凝土I-II复合型断裂试验并取得了系列成果。但是,当混凝土试件初始裂缝尖端的Ⅱ型应力强度因子与Ⅰ型应力强度因子的比值(KⅡ/KⅠ)较大时,现有的试验方法很难测得荷载-位移曲线的下降段,难以验证数值模拟结果的正确性。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能够测定混凝土I-II复合型裂缝荷载-位移全曲线的断裂试验方法。本文采用跨中带折线型裂缝的三点弯曲梁进行了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采用不同初始缝高比e(0.2、0.3、0.4、0.5)及初始弯折角α(22.5o、45o、67.5o、90o)的跨中带折线型裂缝的混凝土三点弯曲梁进行I-II复合型断裂试验。试验测得了不同初始裂缝尖端应力强度因子KⅡ/KI的裂缝扩展路径、荷载-裂缝口张开位移(P-CMOD)全曲线和荷载-裂缝口剪切位移(P-CMSD)全曲线及起裂荷载Pini和峰值荷载Pmax。试验结果表明,试件均为复合型破坏,其整个断裂过程是稳定的,试验可测得KⅡ/KI最大为1.23时的荷载-位移全曲线。(2)采用混凝土Ⅰ-Ⅱ复合型裂缝扩展准则计算了(1)中各工况下试件的裂缝扩展全过程,得到了裂缝的扩展路径、P-CMOD和P-CMSD全曲线及起裂荷载Pini和峰值荷载Pmax。与试验结果对比可知,扩展准则计算得到的裂缝扩展路径基本处于试验裂缝扩展路径的包络区域内,说明计算结果可以较好地预测这种裂缝的扩展轨迹;扩展准则计算得到的P-CMOD和P-CMSD曲线比较准确,与试验曲线吻合良好;大多数工况下,扩展准则计算得到的峰值荷载与试验比较接近,结果吻合良好。本文的研究表明,跨中带折线型裂缝的三点弯曲梁试验能够测得试件初始裂缝尖端应力强度因子KⅡ/KI较大时稳定的荷载-位移全曲线,而且,本试验方法验证了混凝土Ⅰ-Ⅱ复合型裂缝扩展准则计算得到的荷载-位移曲线等结果。

宋深圳[8](2019)在《应力强度因子型界面裂缝扩展准则及其在大坝断裂分析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混凝土重力坝广泛应用于防汛灌溉,水利发电等领域。实际工程中,大坝坝踵与基岩处常常由于界面处应力集中以及外荷载等因素产生微裂缝,而坝踵与基岩处的微裂缝在外荷载作用下不断发展变大,形成影响混凝土重力坝安全运行的宏观裂缝。界面微裂缝的不断贯通将有可能导致混凝土重力坝失效破坏,并造成严重的人员财产损失。因此,研究混凝土岩石界面处裂缝的断裂特性并预测裂缝扩展轨迹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学术界为此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及数值研究,并提出了相应地界面裂缝扩展准则。本文为了进一步验证Dong等提出的混凝土岩石界面裂缝扩展准则,进行了如下所列工作:(1)不同种类的混凝土岩石界面三点弯曲梁试验研究本文选取了花岗岩、砂岩两种不同种类的岩石以及C30、C50两种不同强度的混凝土,将它们互相组合成C30-砂岩复合试件,C50-砂岩复合试件以及C50-花岗岩复合试件。首先,进行单一均质材料花岗岩、砂岩、C30以及C50试件三点弯断裂试验,接着进行以上三种混凝土岩石复合试件试验,通过试验直接获得了试件的起裂荷载、峰值荷载以及记录了完整的荷载-加载点位移曲线(P-δ)与荷载-裂缝口张开位移曲线(P-CMOD);将试验获得的试件起裂荷载代入到有限元程序中进行计算获得了试验试件的Ⅰ型和II型起裂断裂韧度K1ini和K2ini,根据P-δ曲线计算获得了试件的断裂能。分析研究了界面两侧材料对混凝土岩石界面抗拉强度、起裂断裂韧度和断裂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界面两侧材料的性质会影响混凝土岩石界面的断裂特性。其中,混凝土强度越高界面的结合强度也相应提高。(2)不同种类的混凝土岩石界面四点剪切梁试验研究本文对上述C30-砂岩、C50-砂岩以及C50-花岗岩三种混凝土岩石复合梁进行四点剪切梁实验,并通过改变岩石长度的方式获得四点剪切梁试验条件下不同的界面裂缝模态比。根据实验结果,利用不同界面裂缝模态比下混凝土岩石界面起裂断裂韧度拟合出归一化的界面裂缝起裂方程,并与Dong等提出的混凝土岩石界面裂缝扩展准则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将Dong等提出的界面裂缝扩展准则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混凝土岩石界面在不同模态比下Ⅰ型和Ⅱ界面起裂断裂韧度基本沿着长轴与短轴比为1.6的椭圆曲线分布,并且实际试验获得的混凝土岩石界面裂缝扩展破坏模式与准则预测结果一致。(3)混凝土岩石试件试验数值计算利用虚拟裂缝模型,结合裂缝尖端断裂过程区施加的粘聚力对缝尖应力场的影响,将界面裂缝起裂方程转换为界面裂缝扩展准则。通过将界面裂缝扩展准则和最大周向应力准则相互结合可以预测界面裂缝可能存在的扩展路径。以界面裂缝扩展准则和最大周向应力准则为判据,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一种可以模拟混凝土岩石界面裂缝断裂全过程的数值计算方法,且利用该数值方法得到的荷载-裂缝口张开位移(P-CMOD)曲线和界面裂缝扩展路径与实际试验获得的结果有良好的吻合度。(4)混凝土重力坝数值计算本文以实际工程结构经典案例中的一座混凝土重力坝为例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首先,研究了混凝土重力坝自重,静水压力以及扬压力三种荷载作用单独作用下坝踵与基岩界面裂缝应力强度因子的变化趋势。并对水位、初始裂缝长度以及裂缝扩展长度对重力坝界面裂缝断裂特性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接着,用数值计算方法对不同起裂断裂韧度参数下大坝界面裂缝断裂全过程进行模拟,得到了三种典型的界面裂缝扩展破坏模式,并分析对比了线弹性断裂力学(LEFM)和非线弹性断裂力学(NLEFM)两种理论对大坝承载能力及界面裂缝扩展模式的影响。最后,选取了现有的两种界面裂缝扩展准则在大坝上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并与本文界面裂缝扩展准则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本文所用界面裂缝扩展准则对准脆性材料构成的界面断裂性能的评价更为简便合理,仅仅通过材料的起裂断裂韧度便可对混凝土岩石界面结果的承载力及裂缝扩展模式进行预估判断。

马振洲[9](2018)在《混凝土/岩石界面断裂率相关性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建在岩基上的混凝土结构在工作阶段会遭受动荷载的作用,结构的安全性设计往往也更依赖在动荷载作用下所表现出的性能。随着21世纪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全面部署,多座混凝土高坝在西南等高烈度地震区进行建设。本论文以建在岩基上的混凝土抗震性能为背景,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79033),主要针对地震特征应变率范围内的混凝土/岩石界面断裂特性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试验研究:1、为研究混凝土/岩石界面断裂的应变率效应,利用MTS试验机对混凝土/岩石复合试件分别进行了轴向拉伸试验、劈拉断裂试验和三点弯曲试验,进行轴向拉伸试验和三点弯曲试验的试件还包括纯岩石试件和纯混凝土试件。试验通过裂缝张开口位移进行控制,获得了不同应变率下的荷载-裂缝张口位移曲线,据此计算了荷载上升段的吸能能力(三点弯曲试验中计算得到了试件的断裂能),文中对混凝土/岩石复合试件断裂特性在中低应变率范围内的率效应机理进行了分析,并对比了准脆性材料界面断裂与母材断裂率效应的异同。2、对混凝土/岩石复合试件进行四点剪切试验,通过调整母材的相对长度将试验分为三种模态工况,按照应变率的不同,每组工况下分别进行四组试验,以研究动荷载作用时混凝土/岩石界面在不同受力状态下的力学特性。试验获得了荷载-裂缝张口位移曲线,并采集到裂缝张口位移、裂缝剪切位移和两加载点位移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根据以上试验结果,分别对峰值荷载的应变率效应和模态比相关性进行分析,并计算得到了不同模态下界面张开型和剪切型动态应力强度因子时程曲线。3、利用MTS试验机对带有预制裂缝的混凝土和岩石三点弯曲梁试件进行循环加载试验,以研究混凝土、岩石等准脆性材料在地震应变率范围的循环荷载作用下的断裂性能。试验获得了循环加载下荷载-裂缝张口位移全曲线,据此得到了试验曲线的共同点轨迹线,并对循环加载试验的外包络轮廓和单调加载试验曲线的形状进行了比较。通过计算得到了试件的断裂能和滞回环的耗散能。利用试验过程中采集到的声发射数据,对混凝土试件和岩石试件在该荷载历史下的声发射特性展开了分析。

佘吉[10](2018)在《岩石—混凝土界面剪切本构关系研究与工程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大坝是重要的水工建筑物,坝体在正常使用状态下会承受自重、水流、温度等荷载作用,坝踵与基岩的交界面在这些荷载作用下容易产生应力集中从而萌生裂缝,影响大坝整体的稳定性,因而对岩石-混凝土界面的裂缝扩展问题进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同时由于界面两侧材料的差异性以及界面裂缝受力的复杂性,考虑复合应力状态的界面裂缝扩展问题研究对于评价大坝的整体安全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研究岩石-混凝土界面在复杂应力状态下的裂缝扩展过程,本文进行的工作如下:(1)不同粗糙度岩石-混凝土界面断裂特性研究采用18根岩石-混凝土复合试件,尺寸均为500mm×100mm×100mm,一半岩石一半混凝土。采用在岩石表面机械切槽的方式制取了6种界面粗糙度,进行标准三点弯曲梁试验并测量断裂参数。利用ANSYS和试验测得的起裂荷载计算界面Ⅰ型起裂断裂韧度,利用公式计算界面Ⅰ型断裂能。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粗糙度的提高,界面的抗拉强度与起裂断裂韧度不断提高,而界面Ⅰ型断裂能先增大后保持不变。(2)岩石-混凝土界面剪切本构关系试验研究采用42个岩石-混凝土单面剪切试件,混凝土部分尺寸为150mm×150mm×150mm,岩石部分尺寸为160mm×50mm×10mm,界面自然粘结且共有6种界面粗糙度。通过单面剪切推出试验测定岩石-混凝土界面应变数据,运用微分方程计算推导界面剪切本构关系模型。通过建立界面最大剪应力与抗拉强度、界面Ⅱ型断裂能与Ⅰ型断裂能的线性关系,提出计算该模型控制点参数的标准方法。(3)岩石-混凝土界面裂缝扩展数值研究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结合界面应力强度因子计算程序、界面裂缝扩展准则以及三种界面剪切本构关系,对四点剪切梁在不同模态比情况下的裂缝扩展情况进行数值计算。通过对比试验与数值计算得到的荷载-裂缝口张开位移(P-CMOD)曲线,验证了数值方法和本文界面剪切本构关系的准确性。(4)大坝-基岩界面裂缝扩展过程数值模拟运用本文的数值方法和界面本构关系对大坝-基岩界面裂缝在复合应力作用下的扩展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以验证本文方法在大坝实体模型分析中的适用性,并分析了界面裂缝扩展形态、界面应力强度因子和CMOD的变化规律。

二、岩石与混凝土界面裂缝断裂准则及断裂能的试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岩石与混凝土界面裂缝断裂准则及断裂能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岩石-混凝土界面Ⅰ-Ⅱ型断裂及声发射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试验方案及试验过程
    1.1 实验方案
    1.2 试件制备
    1.3 试验过程
2 试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2.1 断裂力学特性分析
    2.2 断裂过程声发射参量演化特征分析
    2.3 断裂过程拉剪破裂机制分析
    2.4 断裂过程声发射频谱演化特征分析
        2.4.1 主频变化分析
        2.4.2 优势频段变化分析
    2.5 声发射事件空间定位分析
3 结论

(2)岩石—混凝土界面疲劳断裂特性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界面断裂力学的简介
        1.2.1 界面裂纹经典弹性解研究
        1.2.2 界面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
        1.2.3 界面裂纹的断裂准则
    1.3 岩石-混凝土界面断裂特性的研究现状
    1.4 混凝土疲劳断裂研究进展
        1.4.1 混凝土疲劳性能试验研究
        1.4.2 混凝土疲劳断裂试验研究
        1.4.3 量纲分析法建立疲劳断裂模型
        1.4.4 考虑断裂过程区影响的疲劳断裂模型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
        1.5.1 低应力水平疲劳荷载对岩石-混凝土界面断裂参数的影响
        1.5.2 低应力水平疲劳荷载对岩石-混凝土界面断裂过程区演化的影响
        1.5.3 岩石-混凝土界面在高应力水平疲劳荷载下的裂缝扩展速率
2 低应力水平疲劳荷载对岩石-混凝土界面断裂性能的影响研究
    2.1 引言
    2.2 试验概况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件的制作
        2.2.3 试验设备与试验过程
    2.3 试验结果分析
        2.3.1 低应力水平疲劳荷载作用下复合梁的P-CMOD曲线
        2.3.2 低应力水平疲劳荷载对界面断裂参数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3 采用DIC研究低应力水平疲劳对断裂过程区演化的影响
    3.1 引言
    3.2 数字图像相关法基本原理及试验概况
        3.2.1 基本原理
        3.2.2 试验设备
        3.2.3 试件准备与试验步骤
    3.3 岩石-混凝土界面断裂过程区的演化过程
        3.3.1 裂缝张开宽度的确定
        3.3.2 裂缝扩展尺寸的确定
    3.4 结果与讨论
        3.4.1 疲劳荷载对断裂过程区演化过程的影响
        3.4.2 断裂过程区长度变化规律
    3.5 本章小结
4 岩石-混凝土界面在高应力水平疲劳荷载下的裂缝扩展速率
    4.1 引言
    4.2 试验概况
        4.2.1 试验方案与试验过程
        4.2.2 柔度标定法确定裂缝扩展长度
    4.3 试验结果分析
        4.3.1 试件在疲劳过程中的荷载-位移曲线
        4.3.2 试件的疲劳裂缝扩展曲线
        4.3.3 疲劳裂缝扩展速率公式的确定
    4.4 本章总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疲劳裂缝扩展速率编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3)混凝土Ⅰ-型细观断裂模型及其在材料层次尺寸效应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1 混凝土I-型细观断裂模型
    1.1 细观模型及本构关系
    1.2 基于能量守恒的裂缝尖端应力强度
    1.3 细观裂缝扩展路径准则
    1.4 细观组分力学性能随机性
    1.5 混凝土宏观力学参数
2 参数分析和讨论
    2.1 折减系数κ影响因素分析
        (1) 物理界面。
        (2) 化学界面。
    2.2 反演法确定折减系数κ
    2.3 讨论
3 模型验证及应用
    3.1 模型验证
    3.2 混凝土名义强度材料层次尺寸效应分析
4 结 论

(5)混凝土四阶段断裂模型及其在刚性道面断裂分析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2.1 混凝土非线性断裂力学模型
        1.2.2 混凝土断裂特性室内试验研究
        1.2.3 混凝土断裂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1.2.4 刚性道面结构断裂行为分析及应用
        1.2.5 文献综述分析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2章 基于数字散斑方法的混凝土断裂特性研究
    2.1 引言
    2.2 断裂试验及断裂参数测试
        2.2.1 试验方案及试验目的
        2.2.2 试件制备及裂缝预制
        2.2.3 试验测试装置
        2.2.4 断裂参数测试
    2.3 基于数字散斑方法的I型裂缝扩展特性
        2.3.1 数字散斑方法基本简介
        2.3.2 水平位移场分布特性
        2.3.3 应变场分布特性
        2.3.4 断裂过程区扩展特性研究
    2.4 基于数字散斑方法的I-II复合型裂缝扩展特性
        2.4.1 位移场分布特性
        2.4.2 应变场分布特性
        2.4.3 纯I型和I-II复合型裂纹扩展竞争关系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混凝土四阶段断裂模型与断裂判据
    3.1 引言
    3.2 混凝土四阶段断裂模型的断裂准则及断裂控制参数
        3.2.1 混凝土四阶段断裂模型的定义
        3.2.2 混凝土四阶段断裂模型的断裂准则
        3.2.3 混凝土四阶段断裂模型的断裂控制参数
    3.3 混凝土四阶段断裂模型和双K,双G断裂模型对比
        3.3.1 主要区别
        3.3.2 混凝土四阶段断裂模型适用性分析
    3.4 混凝土四阶段断裂参数影响因素分析
        3.4.1 试件尺寸影响
        3.4.2 试件强度影响
        3.4.3 软化曲线形状影响
    3.5 基于四阶段断裂控制参数的简化阻力曲线
        3.5.1 简化阻力曲线确定
        3.5.2 四阶段断裂模型和简化阻力曲线相关性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损伤塑性模型的混凝土损伤-断裂数值模拟
    4.1 引言
    4.2 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
    4.3 基于损伤塑性模型的混凝土三点弯曲梁数值模拟
        4.3.1 数值模型建立
        4.3.2 数值模型验证
        4.3.3 数值模拟结果
        4.3.4 混凝土四阶段断裂模型数值验证
    4.4 影响因素分析
        4.4.1 网格参数影响
        4.4.2 材料参数影响
        4.4.3 裂纹参数影响
        4.4.4 荷载参数影响
    4.5 基于损伤塑性模型的双K断裂参数确定
        4.5.1 起裂荷载及起裂断裂韧度确定
        4.5.2 失稳断裂韧度确定
    4.6 基于损伤塑性模型的四阶段断裂模型控制参数确定
        4.6.1 宏观裂缝起裂断裂韧度
        4.6.2 结构完全破坏断裂韧度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粘聚裂缝模型的裂缝动态扩展数值模拟
    5.1 引言
    5.2 粘聚裂缝模型的扩展有限单元法
        5.2.1 粘聚裂缝模型
        5.2.2 扩展有限单元法
        5.2.3 基本方程及弱形式
    5.3 I型裂缝动态扩展数值模拟
        5.3.1 I型裂缝扩展数值模型建立与验证
        5.3.2 混凝土四阶段断裂模型验证
        5.3.3 影响因素分析
        5.3.4 敏感性分析
    5.4 I-II复合型裂缝动态扩展数值模拟
        5.4.1 复合型裂缝扩展数值模型建立及验证
        5.4.2 复合型裂缝四阶段扩展分析
        5.4.3 复合型裂缝扩展影响因素分析
        5.4.4 复合型裂缝扩展参数敏感性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混凝土四阶段断裂模型的应用
    6.1 引言
    6.2 刚性道面板四阶段断裂模型、断裂判据
    6.3 分析方法的提出及验证
        6.3.1 分析方法的提出
        6.3.2 分析方法的验证
    6.4 刚性道面板四阶段断裂的断裂控制参数确定
        6.4.1 有限元模型建立
        6.4.2 有限元模型验证及临界荷载、临界荷位确定
        6.4.3 刚性道面板损伤特性分析
        6.4.4 刚性道面板断裂控制参数确定
    6.5 断裂控制参数影响因素及敏感性分析
        6.5.1 影响因素分析
        6.5.2 敏感性分析
    6.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FRP-木材粘结界面裂缝扩展的断裂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分析
        1.2.1 木材顺纹断裂性能研究
        1.2.2 FRP-木材粘结界面Ⅰ型断裂性能研究
        1.2.3 FRP-木材粘结界面Ⅱ型断裂性能研究
        1.2.4 FRP加固或增强木结构研究
    1.3 本文研究内容
        1.3.1 木材顺纹断裂性能试验研究
        1.3.2 FRP-木材粘结界面断裂性能试验研究
        1.3.3 FRP-木材粘结界面断裂模型模拟
        1.3.4 预应力FRP增强胶合木梁预应力损失与承载力分析
    1.4 研究方法
        1.4.1 FRP-木材粘结界面断裂性能
        1.4.2 FRP-木材粘结界面断裂模型模拟
        1.4.3 技术路线和说明
2 木材顺纹断裂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概况
        2.2.1 实验设备和试验材料
        2.2.2 构件制备
    2.3 实验结果
        2.3.1 年轮宽度与断裂形式
        2.3.2 荷载与裂缝张开位移
        2.3.3 断裂能释放率
        2.3.4 软化曲线
    2.4 小结
3 FRP-木材粘结界面1型断裂性能
    3.1 引言
    3.2 实验概况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设备
        3.2.3 实验方法
        3.2.4 实验
    3.3 实验结果
        3.3.1 荷载挠度曲线
        3.3.2 起裂点与断裂点
        3.3.3 起裂韧度与裂缝张开位移
        3.3.4 实验结果
    3.4 小结
4 FRP-木材粘结界面Ⅱ型断裂性能
    4.1 引言
    4.2 实验概况
    4.3 Ⅱ型断裂试验
    4.4 实验结果
        4.4.1 荷载挠度曲线
        4.4.2 裂缝尖端滑移位移(CTSD)与起裂韧度(K)(ILc)~(ini))
        4.4.3 断裂能
        4.4.4 实验结果
    4.5 小结
5 预应力FRP增强胶合木梁
    5.1 引言
    5.2 试验概况
        5.2.1 材料
        5.2.2 构件制作
        5.2.3 试验仪器设备
    5.3 基本假设
    5.4 预应力FRP增强胶合木梁的预应力损失研究
        5.4.1 预应力损失组成分析
        5.4.2 预应力损失计算公式
        5.4.3 预拱挠度分析
        5.4.4 CFRP预应力极限值
    5.5 预应力增强胶合木梁的承载力
        5.5.1 荷载-挠度曲线
        5.5.2 跨中截面应变变化
        5.5.3 破坏形式
        5.5.4 断裂能G_f
        5.5.5 承载力公式组成
        5.5.6 承载力计算公式
    5.6 预应力损失与承载力计算
        5.6.1 预应力损失计算
        5.6.2 承载力计算
    5.7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研究内容
        6.1.1 木材断裂性能试验研究
        6.1.2 FRP-木材粘结界面断裂性能试验研究
        6.1.3 FRP-木材粘结界面断裂模型模拟
        6.1.4 预应力FRP增强胶合木梁预应力损失与承载力分析
    6.2 本文研究主要创新点
    6.3 本文研究主要结论
    6.4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构件参数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7)混凝土Ⅰ-Ⅱ复合型断裂试验新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混凝土Ⅰ-Ⅱ复合型断裂试验研究进展
        1.2.1 棱柱体试件和双向缺口板
        1.2.2 直偏裂缝三点弯曲梁等
        1.2.3 四点剪切梁
    1.3 混凝土Ⅰ-Ⅱ复合型裂缝扩展准则研究进展
        1.3.1 混凝土断裂模型
        1.3.2 混凝土Ⅰ-Ⅱ复合型裂缝的扩展准则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4.1 混凝土Ⅰ-Ⅱ复合型断裂试验新方法
        1.4.2 混凝土Ⅰ-Ⅱ复合型裂缝扩展过程数值模拟
2 混凝土Ⅰ-Ⅱ复合型断裂试验新方法
    2.1 引言
    2.2 试验设计
        2.2.1 试件型式
        2.2.2 直角折线裂缝的三点弯曲梁
        2.2.3 试件制作
    2.3 试验装置与加载过程
    2.4 混凝土Ⅰ型断裂参数
        2.4.1 起裂荷载P_(ini_及起裂韧度K_(IC)~(ini)
        2.4.2 混凝土断裂能G_F
    2.5 试验结果
        2.5.1 试件的破坏形态
        2.5.2 P-CMOD、PCMSD曲线
        2.5.3 起裂荷载、峰值荷载及其比值
    2.6 本章小结
3 混凝土Ⅰ-Ⅱ复合型裂缝扩展过程数值模拟
    3.1 引言
    3.2 混凝土Ⅰ-Ⅱ复合型裂缝扩展准则
    3.3 数值模拟原理及过程
        3.3.1 应力强度因子的计算
        3.3.2 粘聚力的施加与计算
        3.3.3 数值模拟过程
    3.4 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
        3.4.1 裂缝扩展路径
        3.4.2 P-CMOD和 P-CMSD曲线
        3.4.3 起裂荷载和峰值荷载
    3.5 本章小结
4 结论与展望
    4.1 本文的工作总结
    4.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8)应力强度因子型界面裂缝扩展准则及其在大坝断裂分析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界面力学简介
    1.3 界面断裂参数
        1.3.1 界面裂缝应力强度因子定义
        1.3.2 界面裂缝的势能释放率
    1.4 界面裂缝扩展破坏准则
        1.4.1 界面裂缝曲折扩展破坏
        1.4.2 界面裂缝沿界面破坏
    1.5 混凝土岩石界面断裂研究现状
        1.5.1 混凝土岩石界面断裂性能研究进展
        1.5.2 混凝土岩石界面断裂准则研究进展
    1.6 本文研究内容
2 不同组合的混凝土岩石界面I型断裂特性试验研究
    2.1 引言
    2.2 试验概况
        2.2.1 试验材料强度确定
        2.2.2 材料准备
        2.2.3 试件制作
        2.2.4 加载装置与试验过程
    2.3 试验结果分析
        2.3.1 材料力学参数
        2.3.2 试件的破坏形态
        2.3.3 荷载位移曲线
        2.3.4 试件的断裂参数
        2.3.5 三点弯曲梁试验结果
    2.4 本章小结
3 混凝土岩石界面裂缝扩展准则试验研究
    3.1 引言
    3.2 混凝土岩石I-II复合型断裂试验
        3.2.1 试件制作
        3.2.2 混凝土岩石I-II复合型裂缝扩展准则
        3.2.3 混凝土岩石复合试件四点剪切梁试验
        3.2.4 C50 混凝土岩石复合试件试验结果
        3.2.5 混凝土砂岩系列复合试件试验结果
    3.3 本章小结
4 混凝土岩石试验全过程数值模拟
    4.1 引言
    4.2 混凝土岩石试验数值模拟
        4.2.1 三点弯曲梁试验数值模拟
        4.2.2 四点剪切梁试验数值模拟
    4.3 临界模态比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界面裂缝扩展准则在混凝土重力坝界面断裂分析中的应用
    5.1 引言
    5.2 混凝土重力坝数值计算
        5.2.1 混凝土重力坝概况
        5.2.2 混凝土重力坝数值计算建模
        5.2.3 界面破坏模式
        5.2.4 曲折破坏模式
        5.2.5 断裂过程区影响
        5.2.6 不同裂缝扩展准则对比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9)混凝土/岩石界面断裂率相关性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界面力学基本理论
        1.2.1 界面力学的产生及发展
        1.2.2 界面裂纹的应力奇异性
        1.2.3 界面裂纹的破坏准则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1.3.1 混凝土/岩石界面断裂研究
        1.3.2 混凝土、岩石等材料的动态性能研究
        1.3.3 界面材料的动态性能研究
    1.4 本文的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2 混凝土/岩石界面动态断裂性能的轴拉试验研究
    2.1 引言
    2.2 试验概况
        2.2.1 试验方案
        2.2.2 试件制作与安装
    2.3 试验结果分析
        2.3.1 试件的破坏形态
        2.3.2 荷载-张口位移曲线
        2.3.3 应变率对峰值荷载的影响
        2.3.4 应变率对吸能能力的影响
        2.3.5 应变率对失稳断裂韧度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3 混凝土/岩石界面动态断裂性能的劈拉试验研究
    3.1 引言
    3.2 试验概况
        3.2.1 试验方案
        3.2.2 试件制作与安装
    3.3 试验结果分析
        3.3.1 试件的断裂形态
        3.3.2 荷载-张口位移曲线
        3.3.3 应变率对峰值荷载的影响
        3.3.4 界面失稳断裂韧度
    3.4 本章小结
4 混凝土/岩石界面动态断裂性能的三点弯曲试验研究
    4.1 引言
    4.2 试验概况
        4.2.1 试验方案
        4.2.2 试验装置与试件安装
    4.3 试验结果分析
        4.3.1 试件的破坏形态及应变变化
        4.3.2 荷载-张口位移曲线
        4.3.3 应变率对峰值荷载的影响
        4.3.4 应变率对断裂能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混凝土/岩石界面动态断裂性能的四点剪切试验研究
    5.1 引言
    5.2 试验概况
        5.2.1 试验方案
        5.2.2 试验装置与试件安装
    5.3 试验结果分析
        5.3.1 试件的破坏形态及裂缝位移变化
        5.3.2 荷载-张口位移曲线
        5.3.3 率相关性及模态比相关性分析
        5.3.4 界面动态应力强度因子
    5.4 本章小结
6 循环荷载下混凝土和岩石断裂特性试验研究
    6.1 引言
    6.2 试验概况
        6.2.1 试验方案
        6.2.2 试件制作与安装
    6.3 试验结果分析
        6.3.1 荷载-张口位移曲线
        6.3.2 断裂能与耗散能
        6.3.3 循环加载试验的声发射特性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10)岩石—混凝土界面剪切本构关系研究与工程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界面力学简介
        1.2.1 界面裂纹研究进展
        1.2.2 界面裂纹研究重点工作
    1.3 断裂力学简介
        1.3.1 虚拟裂缝模型
        1.3.2 软化关系曲线
        1.3.3 剪切断裂试验方法
    1.4 岩石-混凝土界面断裂研究现状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
        1.5.1 粗糙度对岩石-混凝土界面断裂特性的影响研究
        1.5.2 岩石-混凝土界面剪切本构关系研究
        1.5.3 岩石-混凝土界面裂缝扩展数值研究
        1.5.4 大坝-基岩界面裂缝扩展过程数值模拟
2 不同粗糙度岩石-混凝土界面断裂特性研究
    2.1 引言
    2.2 试验概况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件制作
        2.2.3 界面粗糙度处理与评价
        2.2.4 加载装置与试验过程
    2.3 试验结果分析
        2.3.1 试件的破坏形态
        2.3.2 荷载-加载点位移曲线
        2.3.3 起裂断裂韧度
        2.3.4 断裂能
    2.4 本章小结
3 岩石-混凝土界面剪切本构关系试验研究
    3.1 引言
    3.2 试验准备
    3.3 岩石厚度方向应变分布
        3.3.1 弹性理论分析
        3.3.2 有限元方法计算
    3.4 单面剪切推出试验
    3.5 试验结果分析
        3.5.1 破坏形态
        3.5.2 峰值荷载与平均剪应力
        3.5.3 应变分布曲线
        3.5.4 剪切本构关系曲线
    3.6 本章小结
4 岩石-混凝土界面裂缝扩展数值研究
    4.1 引言
    4.2 四点剪切梁试验概况
    4.3 数值模型计算
        4.3.1 数值模型基本信息
        4.3.2 应力强度因子计算
        4.3.3 界面剪切软化关系曲线
        4.3.4 裂缝扩展准则
        4.3.5 数值计算过程
    4.4 计算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大坝-基岩界面裂缝扩展过程数值模拟
    5.1 引言
    5.2 数值模型计算
        5.2.1 模型基本信息
        5.2.2 数值计算过程
    5.3 计算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四、岩石与混凝土界面裂缝断裂准则及断裂能的试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岩石-混凝土界面Ⅰ-Ⅱ型断裂及声发射特征[J]. 罗丹旎,谢雨卿,苏国韶,程寿山,薛子熹. 水力发电学报, 2021(07)
  • [2]岩石—混凝土界面疲劳断裂特性试验研究[D]. 王一鸣.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3]混凝土Ⅰ-型细观断裂模型及其在材料层次尺寸效应中的应用[J]. 李冬,金浏,杜修力,刘晶波,段文会. 土木工程学报, 2020(02)
  • [4]不同粗糙度岩石-混凝土界面断裂特性研究[J]. 荣华,王玉珏,赵馨怡,佘吉. 工程力学, 2019(10)
  • [5]混凝土四阶段断裂模型及其在刚性道面断裂分析中的应用[D]. 符永康.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6]FRP-木材粘结界面裂缝扩展的断裂性能研究[D]. 郑玉槟.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7]混凝土Ⅰ-Ⅱ复合型断裂试验新方法[D]. 孙阊禹.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2)
  • [8]应力强度因子型界面裂缝扩展准则及其在大坝断裂分析中的应用[D]. 宋深圳.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3)
  • [9]混凝土/岩石界面断裂率相关性试验研究[D]. 马振洲. 大连理工大学, 2018(02)
  • [10]岩石—混凝土界面剪切本构关系研究与工程应用[D]. 佘吉. 大连理工大学, 2018(02)

标签:;  ;  ;  ;  ;  

岩-混凝土界面断裂准则及断裂能试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