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坚持”和“三个代表”

十个“坚持”和“三个代表”

一、十个“坚持”与“三个代表”(论文文献综述)

侯衍社[1](2022)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经验的系统阐释》文中认为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第三个"历史决议"把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系统表述为"十个坚持",具有突出特点和显着优势。"十个坚持"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有机经验系统,揭示了中国共产党过去成功的秘诀,昭示了未来前进的方向。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要团结带领人民主动走向未来,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至上相统一,坚持理论创新和开拓创新相统一,坚持独立自主、中国道路和胸怀天下相统一,坚持敢于斗争和统一战线相统一,坚持党的领导和自我革命相统一。

中共中华全国总工会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2](2022)在《深刻把握“十个坚持”历史经验 奋力开创新时代工会工作新局面》文中认为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以宽广的历史视野和深厚的历史智慧,全面总结了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奋斗积累的宝贵历史经验,即“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这“?

施芝鸿,车宗凯[3](2021)在《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的纲领性文献——访中央宣讲团成员、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施芝鸿》文中认为2021年11月8日至11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总书记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召开党的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习近平总书记就《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

甘晓[4](2021)在《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座谈会发言摘登》文中提出王庭大(中国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大学党史党建研究中心主任):“两个确立”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作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全会指出,确立习近平?

陈小林[5](2022)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五大新贡献》文中指出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并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新概括和新阐述,这是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的一个突出亮点和重大贡献。六中全会以"两个结合",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背景有新阐述;以三个"重大时代课题",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答的时代课题有新概括;用"十个明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有新规定;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有新定位;以"决定性意义",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作用有新提升。

新华社[6](2021)在《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文中提出(2021年11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序言中国共产党自一九二一年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已经走过一百年光辉历程。

顾海良[7](2021)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与理论的创新性探索》文中指出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党的历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和"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这三个"历史"及其内在联系为主线,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经历的四个时期取得的伟大成就、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生的三次历史性飞跃及其理论创新和理论创造作出系统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在新时代新的实践和新的理论探索中形成的"十个明确"和十三个方面的成就,为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提供了充分的实践根据和坚实的理论精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也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世界发展的新的形态,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

王中汝[8](2021)在《论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基于党的文献视角的历史考察和理论分析》文中研究说明21世纪马克思主义,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开放性与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不能以世纪轮替为标准,划分出所谓的世纪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以邓小平理论为首创成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跨世纪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与新飞跃,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起,共同构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王爽,丁佳文,苏鹏[9](2021)在《真理之光照亮天津之路》文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在天津的早期传播近代以来,在西方列强的不断侵略下,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对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一批先进的有识之士积极探求救国之路,力图改变国家的落后面貌。天津作为中国北方政治运动的重要阵地,不仅聚集了一批忧国忧民、视野开阔的先进分?

朱鸿亮[10](2021)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同志立足文化强国,围绕什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如何建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一系列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新思想、新表述、新论断,也提出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一系列新要求新举措,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包含极为丰富的内容。在当前学者们的相关研究不断深入拓展的情况下,对这些成果进行总结概括和系统梳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结构化、整体化研究,揭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传承与创新关系,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从狭义上把文化界定为“人类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生成的,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全部精神活动及其物质产品中包含的精神因素,去除其中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从这一基本概念出发,首先介绍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产生背景与内容体系,接着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拓展性研究。就内涵的拓展性研究来说,包括文化源流论一章,讨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源流关系,并辨析了三者之间传承转化的关系,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进行了重点研究;包括意识形态主导论一章,详尽讨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中的主导性问题,本章的特色在于把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道德建设整合进意识形态主导性和意识形态工作中,并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和宣传思想工作进行了重点研究。从外延的拓展性研究来说,主要包括文艺论宗教论网络文化分论一章,这是对习近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中涉及的文化各领域、各方面的专门而集中的考察,意在努力呈现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中关于文化的理论观点的丰富细节,也为下一步的分析研究提供扎实的理论和事实依据;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文化建设内涵与外延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文化自信论一章,研究了自信问题的由来、自信的必要性和依据、以及如何坚定文化自信等问题,无论意识形态工作抑或价值观践行、传承传统文化抑或弘扬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必须以坚定文化自信为前提,这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文化强国的主观条件;而文化建设论一章,从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论述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文化强国的实践基础;文化交往论一章,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他国他民族文化进行交流交往,既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文化强国的客观条件,也是提升中华文化话语权,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价值、中国方案,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需要。作为本文理论研究的重要结论,首先,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思想体系进行了总结概括。其次,总结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主要线索与总体特征有七:以人民为中心、明确的问题导向、鲜明的实践指向、强调创新引领文化发展、高度重视网络文化工作、把人才建设放到首位、坚持党的领导。再次,从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概念的内涵、习近平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理论创新、深化和拓展“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理念、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创造性论述了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间的关系、话语创新和表述创新等六大方面总结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最后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结束全篇。

二、十个“坚持”与“三个代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十个“坚持”与“三个代表”(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经验的系统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一、 建党百年历史经验总结的基本脉络
二、 百年历史经验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有机系统
    (一)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至上相统一
    (二)坚持理论创新和开拓创新相统一
    (三)坚持独立自主、中国道路和胸怀天下相统一
    (四)坚持敢于斗争和统一战线相统一
    (五)坚持党的领导和自我革命相统一
三、 “历史决议”凝练百年历史经验的突出特点
    (一)百年历史经验的概括体现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有机统一
    (二)百年历史经验的概括体现了立足中国和面向世界的有机统一
    (三)百年历史经验的概括体现了真理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的有机统一
    (四)百年历史经验的概括从深层次回答了“三个为什么”
四、 以伟大历史主动精神推进民族复兴历史进程
    (一)继续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至上相统一
    (二)继续坚持理论创新和开拓创新相统一
    (三)继续坚持独立自主、中国道路和胸怀天下相统一
    (四)继续坚持敢于斗争和统一战线相统一
    (五)继续坚持党的领导和自我革命相统一

(2)深刻把握“十个坚持”历史经验 奋力开创新时代工会工作新局面(论文提纲范文)

一、充分认识“十个坚持”历史经验的重大意义
二、深刻领会“十个坚持”历史经验的科学内涵
三、准确把握“十个坚持”历史经验的时代要求

(5)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五大新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一、以“两个结合”,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背景有新阐述
二、以三个“重大时代课题”,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答的时代课题有新概括
三、用“十个明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有新规定
四、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有新定位
五、以“决定性意义”,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作用有新提升

(6)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论文提纲范文)

▌序言
▌一、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
▌二、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
▌三、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一)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上
    (二)在全面从严治党上
    (三)在经济建设上
    (四)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上
    (五)在政治建设上
    (六)在全面依法治国上
    (七)在文化建设上
    (八)在社会建设上
    (九)在生态文明建设上
    (十)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上
    (十一)在维护国家安全上
    (十二)在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上
    (十三)在外交工作上
▌五、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
▌六、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
▌七、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

(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与理论的创新性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三个“历史”的探索
二、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
三、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的飞跃
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的飞跃
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与21世纪马克思主义

(8)论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基于党的文献视角的历史考察和理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确切意蕴
二、马克思主义关注问题的历史回顾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飞跃
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9)真理之光照亮天津之路(论文提纲范文)

马克思主义在天津的早期传播
    一、十月革命胜利
    开启马克思主义在天津传播的新起点
    二、深度研究宣传
    促进天津早期党团组织和马克思主义者的孕育发展
    三、指导早期运动
    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天津的探索实践
毛泽东思想在天津的生动实践
    一、坚持“重点论”,抓重点带一般
    二、坚持“转化论”,量变引起质变
    三、坚持兼顾各方,十个指头弹琴
邓小平“北方谈话”与天津
    一、倡导思想解放和加速发展生产力
    二、对天津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三、推动了天津的思想解放和拨乱反正进程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行动指南
科学发展观推动天津又好又快发展
    一、在解决中国发展问题的实践中形成科学发展观
    二、探索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发展道路
    三、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沿着“三个着力”指引的方向奋力前行
    一、坚持新发展理念,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三、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着力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10)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1.4.1 研究重点
        1.4.2 研究难点
        1.4.3 创新之处
2 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主要概念、问题背景与内容框架
    2.1 主要概念界定
        2.1.1 文化的概念
        2.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1.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2.1.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
        2.1.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
    2.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问题背景
        2.2.1 历史背景
        2.2.2 经济社会背景
        2.2.3 国际背景
    2.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内容框架
        2.3.1 文化源流论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理论的逻辑起点
        2.3.2 意识形态主导论是文化强国建设的灵魂
        2.3.3 文艺论、宗教论、网络文化论展现了文化强国建设的丰富内涵
        2.3.4 文化自信论解决文化强国建设的精神前提问题
        2.3.5 文化建设论解决文化强国的实践途径问题
        2.3.6 文化交往论解决文化强国建设中与其他民族文化共处共荣的问题
3 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流论
    3.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源
        3.1.1 习近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的论述
        3.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优势
        3.1.3 中华传统文化的流变
        3.1.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3.2 革命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直接根脉
        3.2.1 革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3.2.2 革命文化的创新内容
        3.2.3 革命文化的主要特征
        3.2.4 继承弘扬好革命文化
    3.3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生成形态
        3.3.1 先进文化的概念
        3.3.2 先进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的关系
        3.3.3 建设先进文化的要求
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意识形态主导论
    4.1 文化的意识形态主导性
        4.1.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范畴的演变
        4.1.2 意识形态的一般功能
        4.1.3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导性意识形态
        4.1.4 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主导性的论述
    4.2 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和践行理想信念
        4.2.1 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4.2.2 在学习与实践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理想信念
    4.3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3.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4.3.2 习近平核心价值观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4.3.3 习近平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论述的思想内容
    4.4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4.4.1 思想道德与新时代文化的关系
        4.4.2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任务
        4.4.3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性举措
    4.5 做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和宣传思想工作
        4.5.1 切实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
        4.5.2 切实加强宣传思想工作
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宗教、网络文化建设分论
    5.1 文艺论
        5.1.1 文艺的特性
        5.1.2 习近平关于文艺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的论述
        5.1.3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职能的论述
        5.1.4 崇德尚艺,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5.1.5 推动文艺繁荣发展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
    5.2 宗教论
        5.2.1 宗教与宗教文化
        5.2.2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5.2.3 社会主义中国的宗教政策
        5.2.4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的重要论述
    5.3 网络文化论
        5.3.1 国际互联网、网络技术与网络空间
        5.3.2 网络文化及其特征
        5.3.3 习近平关于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
        5.3.4 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
6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论
    6.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6.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思想文化背景
        6.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提出
        6.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含义
        6.1.4 习近平关于“四个自信”之间关系的论述
    6.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必要性与根本依据
        6.2.1 文化自信的必要性
        6.2.2 文化自信的根本依据
    6.3 坚定中国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根本途径
        6.3.1 从理论上坚定文化自信
        6.3.2 从实践中坚定文化自信
7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
    7.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7.1.1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区分
        7.1.2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关系
        7.1.3 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7.2 改革文化管理和运行体制机制,构建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7.2.1 深化文化机构体制改革
        7.2.2 完善文化事业、产业管理体制机制
        7.2.3 加快构建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7.3 以重大举措推动文化事业发展
        7.3.1 加强思想理论工作实践举措
        7.3.2 加强思想道德养成和精神文明实践
        7.3.3 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传承弘扬和遗产保护工作
    7.4 以有力举措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7.4.1 以系统性举措繁荣文艺作品创作生产
        7.4.2 多措并举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
    7.5 坚守共同原则,创新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
        7.5.1 守牢意识形态阵地,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7.5.2 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7.5.3 坚持全民动员、走万众创新之路
        7.5.4 “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7.5.5 加强党管人才是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根本原则
8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交往论
    8.1 .文化交往及其逻辑前提
        8.1.1 文化交往
        8.1.2 文化交往的逻辑前提:各民族文化的独特性
    8.2 尊重包容、交流互鉴是不同文化交往应秉持的基本态度
        8.2.1 尊重、包容各民族文化自主、文化自由
        8.2.2 各民族文化应该交流互鉴、相互学习
    8.3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积极“吸收外来”
        8.3.1 “吸收外来”的基本态度和基本原则
        8.3.2 “走出去”以“吸收外来”
        8.3.3 “引进来”以“吸收外来”
    8.4 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争取话语权、提升软实力
        8.4.1 话语权与话语权问题
        8.4.2 提高中国文化的国际话语权的主要措施
        8.4.3 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
    8.5 中国文化应该为世界提供中国智慧、中国价值、中国方案
        8.5.1 中国文化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价值、中国方案的两类资源
        8.5.2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推动世界发展的中国方案
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与价值
    9.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主要线索与总体特征
        9.1.1 坚定坚持党的领导
        9.1.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9.1.3 强烈的问题意识
        9.1.4 鲜明的实践指向
        9.1.5 坚持以创新驱动和引领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
        9.1.6 强调文化工作网上网下协同发力
        9.1.7 坚持把人才保证放到重要地位
    9.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理论创新
        9.2.1 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概念的内涵
        9.2.2 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理论创新
        9.2.3 习近平创造性论述了四个自信之间的关系
        9.2.4 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
        9.2.5 深化和拓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的重大文化创新
        9.2.6 一系列话语创新和表述创新。
    9.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意义
        9.3.1 理论意义
        9.3.2 实践价值
致谢
参考文献
在校发表论文及研究成果

四、十个“坚持”与“三个代表”(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经验的系统阐释[J]. 侯衍社.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01)
  • [2]深刻把握“十个坚持”历史经验 奋力开创新时代工会工作新局面[N]. 中共中华全国总工会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 工人日报, 2022
  • [3]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的纲领性文献——访中央宣讲团成员、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施芝鸿[J]. 施芝鸿,车宗凯.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21(04)
  • [4]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座谈会发言摘登[N]. 甘晓. 中国科学报, 2021
  • [5]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五大新贡献[J]. 陈小林.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22(01)
  • [6]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J]. 新华社. 当代贵州, 2021(Z4)
  • [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与理论的创新性探索[J]. 顾海良.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2021(11)
  • [8]论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基于党的文献视角的历史考察和理论分析[J]. 王中汝.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6)
  • [9]真理之光照亮天津之路[N]. 王爽,丁佳文,苏鹏. 天津日报, 2021
  • [10]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研究[D]. 朱鸿亮.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十个“坚持”和“三个代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