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传播病毒与肝炎关系的研究

输血传播病毒与肝炎关系的研究

一、输血传递病毒与肝炎相关关系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朱昱[1](2020)在《乙肝相关肝细胞癌术后早期复发预测模型及生存分析-真实世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肝细胞癌是肝癌最常见的组织类型,是我国排名第4位的常见恶性肿瘤及第2位的肿瘤相关致死病因。我国是一个乙肝大国,大部分肝细胞癌患者有着乙肝、肝硬化的疾病背景,我国肝细胞癌患者中,由慢性乙型肝炎所致者占84%,乙肝病毒感染以及HBV DNA水平的升高与肝细胞癌的发生和术后复发有着密切的相关性。肝部分切除术、肝移植术和局部消融术可以达到根治性治疗目的。但是受制于供体器官的短缺以及漫长的等待移植时间限制了肝移植技术在治疗肝细胞癌上的应用。因此手术行肝部分切除仍然是治疗可切除肝细胞癌的首选方法。然而,肝癌肝切除术5年复发率高达50-70%,使得肝细胞癌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并不令人满意。肝细胞癌术后早期复发是导致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之一,降低术后复发率是提高肝细胞癌整体疗效的关键。所以,为预防和监测患者肝细胞癌术后早期复发,研究肝细胞癌术后早期复发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早期复发的模型逐渐成为一个研究热点。既往已经有多项的研究报道了肝细胞癌术后早期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了微血管侵犯,肿瘤包膜的缺失、肿瘤直径,乙肝病毒/丙肝病毒感染、HBV-DNA水平的升高、术前高PIVKA-Ⅱ水平、高甲胎蛋白水平、解剖性肝切除、术中出血及输血等,但是各个不同研究的结论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近年来真实世界研究引起了医务工作者的关注。真实世界中临床医生对诊疗的选择依据病情和患者自身的意愿,是一个不使用安慰剂、开放、非随机的非盲试验,更接近于实际医疗工作,得出的相对真实可靠的研究结果。在真实世界中,不同条件和背景的肝细胞癌术后患者,其早期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可能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同时针对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的患者,如何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一直是困扰临床医生的难题。因此,从真实世界的角度,探索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早期复发以及术后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建立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早期复发的预测模型,从而对高危复发和死亡人群进行严密的监测和早期的干预,针对肝细胞癌术后复发选择合适的干预措施,从而提高肝细胞癌患者的总体疗效。第一部分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术后早期复发危险因素分析研究目的基于真实世界的数据,通过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式,探寻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早期复发的危险因素,甄别出早期复发的高危人群并给予有效的监测和随访,从而提高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生存率。研究方法1、通过中国原发性肝癌临床登记调查(CLCS)数据库登记收录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肝癌患者病例资料以及通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住院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2年1月1日至2018年8月31日期间在肝脏外科具有手术及其他相关操作记录的出院患者3958例,根据研究目的和要求筛选出行根治性切除的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患者共465例纳入本研究。收集相关的临床病例信息(1)收集所有患者基本信息:姓名、住院号、性别、年龄、饮酒史、吸烟史。(2)术前肿瘤标记物、血清学检查及肝功能分期:乙肝核心抗体、乙肝表面抗原、术前血清甲胎蛋白、HBV-DNA、血清丙氨酰氨基转移酶、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绝对值比值(NLR)、血小板绝对值/淋巴细胞绝对值比值(PLR)、血清白蛋白/血清球蛋白比值(AGR)、Child-Pugh分级。(3)手术相关临床资料:手术方式、肝切除方式、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输血、腹水。(4)术后病理资料及肝细胞癌分期:肿瘤大小、肿瘤数量、肝硬化、微血管侵犯、肿瘤被膜完整性、Edmondson分型、中国肝癌分期(CNLC)(2017版)、巴塞罗那肝癌分期(BCLC)(2018版)。(5)随访信息:肿瘤是否复发、复发时间。2、比较根治性切除术后早期复发与未发生早期复发人群基本特征。3、利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根治性切除术后与患者早期复发相关的临床病例因素,并进行男性和女性患者早期复发情况的亚组分析。多因素COX 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得出与患者术后肿瘤早期复发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行根治性切除术后的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患者发生早期复发与未发生早期复发人群在NLR、PLR、AGR、术中出血量、肿瘤大小、包膜是否完整、有无微血管侵犯、是否解剖性切除、Edmondson分级、HBV-DNA、有无围术期输血、CNLC分期及BCLC分期存在差异(P<0.05)。2、利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465例,共有181例HCC患者确诊肿瘤早期复发,术后1年、2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69.4%和60.6%。在男女性患者亚组分析中,男性有156例发生早期复发;女性有25例发生早期复发事件。男女性人群的术后1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67.9%和76.9%。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男女性人群的无复发生存曲线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3、多因素COX 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有微血管侵犯,肿瘤最大直径>5cm和白蛋白<35 g/L是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患者术后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行根治性切除术后的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患者发生早期复发与未发生早期复发人群在部分基本特征上存在一定的统计学差异。2、微血管侵犯,肿瘤最大直径>5 cm和白蛋白<35 g/L是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患者术后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第二部分构建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早期复发预测模型及外部验证研究目的构建一个针对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早期复发的预测模型,以期找到一种可以准确预测复发可能的方法。研究方法1、根据本研究第一部分的结果,根据这些独立危险因素拟合出早期复发风险函数模型,绘制早期复发预测模型列线图,并通过R0C曲线进行内部验证。2、通过浙江省台州医院住院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2年1月1日至2018年8月31日期间在肝胆胰外科具有手术及相关操作记录的出院患者9858例,根据研究目的和要求筛选出行根治性切除的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患者共175例。通过浙江省台州恩泽医院住院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5年1月1日至2018年8月31日期间在肝胆胰外科具有手术及相关操作记录的出院患者2806例,根据研究目的和要求筛选出行根治性切除的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患者共45例。收集相应的临床病例资料作为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早期复发预测模型外部验证数据。结果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有微血管侵犯,肿瘤最大直径>5cm和白蛋白<35 g/L是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患者术后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拟合出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患者术后早期复发风险函数模型表达式为h(t)=h0exp(0.60X1+0.50X2+0.48X3),并绘制出早期复发预测模型列线图,检测该预测模型预测效果R0C曲线下面积AUC=0.638(95%CI:0.5880.687),外部验证 ROC 曲线下面积 0.655(95%CI:0.5790.732)。校准曲线显示预测模型的预测概率与实际观测概率接近,具有一致性。结论以微血管侵犯,肿瘤最大直径>5 cm和白蛋白<35 g/L三个临床指标为基础构建的新预测模型对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患者根治术后肿瘤复发具有预测能力,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和校准性,并且具有较好的外推性。第三部分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死亡危险因素及复发后不同处理措施的生存分析研究目的基于真实世界的数据,通过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式,探寻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死亡危险因素,比较术后肿瘤复发不同的处理方式对患者生存期的影响,选择合适的复发后干预措施,从而提高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生存率。研究方法1、同样以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465例行根治性切除术的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患者做为研究对象,随访患者生存或死亡,死亡原因及死亡时间、复发后进一步治疗措施。2、比较根治性切除术后死亡与术后未死亡人群基本特征、复发后进一步治疗与未采取治疗人群的基本特征。3、利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生存死亡相关的临床病例因素,并进行男性和女性患者术后生存死亡情况的亚组分析,比较早期复发和未早期复发患者的生存死亡情况。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得出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死亡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4、利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采用不同治疗措施的患者生存情况并进行亚组分析。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复发后接受进一步治疗和未治疗患者的死亡风险。结果1、患者发生术后死亡组与术后未死亡组的人群在NLR、PLR、AGR、术中出血量、肿瘤大小、有无微血管侵犯、总胆红素、Edmondson分级、Child-Pugh、CNLC分期及BCLC分期存在(P<0.05)。患者发生肿瘤复发后继续治疗组与未治疗组人群在AGR、甲胎蛋白、TB、围术期是否输血、是否腹水等特征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中有132例出现死亡结局事件,术后1年、3年、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2.1%和78.0%和64.0%。在男女性患者亚组分析中,男性有115例发生死亡结局事件;女性有17例发生死亡结局事件。男女性人群的术后1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2.6%和89.6%;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7.0%和78.8%;5年累积生存率为62.6%和70.2%。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男女性人群的生存曲线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在早期复发和未早期复发人群亚组分析中,未早期复发组发生死亡结局事件31例,早期复发组有101例发生死亡结局事件,未复发组和复发组术后1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9.6%和79.6%;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6.5%和46.7%;5年累积生存率为85.3%和25.4%。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两组人群的生存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有微血管侵犯、Edmonsdon分级为Ⅲ/Ⅳ、BCLC分期为B以及TB>20.5 u mol/L是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患者术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4、利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患者239名,其中95名患者未接受进一步治疗,144名患者接受了进一步的治疗措施。未接受治疗和接受治疗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9个月和75个月,未接受治疗和接受治疗人群的1年生存率分别为73.0%和92.9%;3年生存率分别为27.3%和79.1%;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0%和58.0%。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治疗组与未治疗组的生存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复发未接受治疗的人群相比,接受治疗人群的死亡风险下降了 80%(HR:0.21,95%CI:0.14-0.30)。未接受治疗组、TACE治疗组、手术/消融治疗组、其他治疗组发生死亡结局事件分别为75例、31例、13例、4例,各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9个月、61个月、NA和47个月,四组人群的1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3.0%、89.0%、97.7%和100%;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27.3%、75.0%、82.0%和86.0%;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0%、52.4%、65.0%和 26.7%。5、多因素C0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与复发未接受治疗的人群相比,复发接受TACE治疗、手术/消融和其他治疗方式的人群的死亡风险分别降低了 75%、85%和 78%。结论1、行根治性切除术后的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患者术后死亡组与术后未死亡组的人群、发生肿瘤复发后继续治疗组与未治疗组人群在部分基本特征上存在一定的统计学差异。2、微血管侵犯、Edmondson分级为Ⅲ/Ⅳ、BCLC分期为B以及TB>20.5 μmol/L是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患者术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行根治性切除术后早期复发的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患者的生存时间短于未早期复发患者。3、复发后采取治疗措施的人群死亡风险下降,射频/手术/固化治疗组中位生存时间及5年累计生存率最长。

张又心[2](2020)在《艾滋病输血传染性残余风险的概率模型》文中指出社会和经济发展以及卫生保健覆盖面增加,导致血液临床需求急剧增加,无偿献血需求增大,输血传染性残余风险也将改变。因此,开发更科学的输血传染性残余风险模型来评估实际风险,对血液安全治理以及修正国家相关政策具有极大意义。由于窗口周期中的随机或系统误差以及个体的变化,经典发病率-窗口期模型中的假设条件在实践中并不能得以满足,从而使残余风险估计存在一定的误差;另一方面,传统模型假设感染行为和献血行为是相互独立的,但在故意献血者较多的情况下,这个假设的存在会极大的影响残余风险的估计。通过放宽这些假设条件可以更为准确地估计输血传染性残余风险。对此,本文对放宽的假设条件进行研究,使最终估计的残余风险更加接近于实际的残余风险。由于通过输血传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一个公众关注度极高的公共卫生问题,本文将主要以艾滋病为例进行研究说明。本文主要贡献和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国内外艾滋病研究现状的不同,本文以国内现状为基础,引入了估计输血传染性残余风险的新思路。基于统计学条件概率模型具有求解简单、表达易懂的识别能力,且利用前人已有的实验研究数据,对特定人群输血传染性残余风险进行估计。该方法也是对传统单一的估计输血传染性残余风险的一种补充。(2)针对窗口期变化问题进行研究,探讨窗口期大小对于输血传染性残余风险估计的影响。应用于实际医疗时,可以避免感染的血液被用于输血或无感染的血液被错误地放弃,提升成本效益,减少在捐赠后筛选中浪费血液等情况。(3)针对故意献血人群进行研究,并与正常献血人群进行比较。探讨故意献血者比例变化对国家血液安全产生的影响。目前国内外对于故意献血人群的输血传染性残余风险研究极少,本论文的研究可对国内这一研究方向进行补充和扩展。

马维娟[3](2019)在《青岛地区无偿献血者HBV感染的人群特征及病毒特征分析》文中提出目的了解青岛地区无偿献血者的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流行情况及阳性人群特征,探讨检测手段对HBV阳性率的影响,追踪献血者隐匿性HBV感染(occult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OBI)情况,分析献血者HBV基因型,以期为无偿献血宣传招募及归队提供数据支持,为青岛地区献血者HBV的认知和防控提供地域性的指导意见。方法20132018年青岛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者643771例血液标本通过常规HBV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血清学试验和核酸扩增技术(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test,NAT)检测,确立HBV阳性献血者;统计学分析HBV阳性献血者与年度、年龄、性别、学历和献血次数(初次献血和重复献血)之间的关系;对部分HBsAg阳性样本通过中和实验进行确认;对部分HBsAg-/HBV DNA+和HBsAg+/HBV DNA+标本进行高精度病毒载量检测和补充乙肝五项(HBsAg、HBsAb、HBeAg、HBeAb和HBcAb)检测,并追踪随访,重复检测其病毒载量和乙肝五项;采用PCR直接测序法获得样本中HBsAg编码基因即S基因序列,通过与GenBank中HBV标准序列及共有序列比对,绘制系统进化树,分析病毒基因型别及HBsAg氨基酸变异情况。结果(1)共筛查出HBV阳性标本1624例(0.252%),其中HBsAg+/HBV DNA-892例(0.139%),HBsAg-/HBV DNA+316例(0.049%),HBsAg+/HBV DNA+416例(0.065%)。(2)HBV总阳性率、HBsAg+/HBV DNA-和HBsAg+/HBV DNA+在2015年的阳性率较高(P<0.05);HBV总阳性率和HBsAg+/HBV DNA+阳性率在18-55岁间随年龄增长上升(P<0.05),HBsAg-/HBVDNA+阳性率在18-60岁间随年龄增高呈上升趋势(P<0.05),而HBsAg+/HBV DNA-在<45岁献血者阳性率高,26-35岁最高(P<0.05);HBV总阳性率在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HBsAg+/HBV DNA-阳性率男性低于女性(P<0.05),HBsAg-/HBV DNA+和HBsAg+/HBV DNA+检出率男性高于女性(P<0.05);HBsAg+/HBV DNA-、HBsAg-/HBV DNA+和HBsAg+/HBV DNA+的阳性率均随着学历升高而逐渐降低(P<0.05);初次献血者的HBV总阳性率、HBsAg+/HBV DNA-和HBsAg+/HBV DNA+的阳性率明显高于重复献血者(P<0.05)。(3)HBsAg双试剂阳性样本的确证率明显高于单试剂阳性样本(P<0.05)。(4)62例HBsAg-/HBV DNA+标本HBV病毒载量25例定量阴性,47例定量阳性,其中27例HBV DNA<20 IU/ml,20例>20 IU/mL;12例HBsAg+/HBV DNA+样本均定量阳性,2例HBV DNA<20 IU/ml,10例>20 IU/ml;62例HBsAg-/HBV DNA+标本乙肝五项结果HBcAb+53例(85.48%),其中单独HBcAb+26例(41.94%),HBsAb+/HBcAb+13例(20.97%);32例HBsAg-/HBV DNA+献血者追踪随访发现1例标本两次的结果均为HBsAg+、HBeAb+、HBcAb+,1例为HBsAg血清转换前窗口期,1例为一过性的HBV感染,其余22例为OBI,7例需进一步确定HBV DNA是否阳性。(5)5例OBI和13例HBsAg+献血者样本成功测序,4例OBI和5例HBsAg+标本为B基因型,1例OBI和8例HBsAg+标本为C基因型。2例OBI样本在HBsAg主要亲水区发生与免疫逃逸和OBI相关位点突变,3例HBsAg+样本在MHR区域也发生突变。结论(1)年龄、学历、是否重复献血、检测手段均影响献血者HBV检出率,应合理招募献血者,加大重复献血者队伍的组建力度,更新检测手段,减低输血风险并避免不必要的献血者流失。(2)HBsAg-/HBV DNA+献血者HBcAb检出率高,病毒载量低,以OBI比率最多;核酸检测与ELISA结合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窗口期和OBI传播HBV的风险,提升血液安全。(3)青岛地区献血者携带的HBV主要为B型和C型,HBsAg氨基酸突变可能与OBI形成有关。

纪伟[4](2019)在《HCV和HBV的特异性T细胞免疫反应和分子机制研究》文中认为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virus,HCV)引起的一种主要经血液传播的传染病,呈世界性流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丙型肝炎的流行率平均为3%,估计有1.7亿人感染丙型肝炎病毒,每年新增感染者300万-400万例,死亡25万例,占所有传染病死因的第10位。丙型肝炎已经成为困扰全球公共卫生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由于HCV基因的多样性以及缺乏理想的动物和细胞感染模型,HCV疫苗研究仍面临很多难题。T细胞免疫在急性HCV感染中病毒是否能自发清除起到关键作用。研究表明,在自限性HCV感染的患者或黑猩猩中发生了强烈的HCV特异性CD8+T细胞应答,但在慢性感染的宿主中观察到较弱CD8+T细胞应答。为了探究T细胞在HCV感染自然进程中的特征,及T细胞免疫与疾病进程的相关性,我们招募河北省某村因献血感染HCV的聚集性人群为研究对象,其中的HCV感染者是1970-1990年左右因献血感染,没有接受过任何治疗。我们用NS3蛋白overlapping多肽库体外刺激PBMC,通过流式分析T细胞细胞因子分泌、记忆细胞分型及抑制性分子表达等,探究T细胞免疫在HCV病毒清除组和慢性感染组的特征及差异。结果表明,病毒清除组的CD8+T和CD4+T细胞因子分泌能力显着高于慢性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两组HCV特异性CD8+T细胞主要以效应性记忆T细胞(TEM)和效应性T细胞为主(TEMRA),而HCV特异性CD4+T细胞主要以效应性记忆T细胞(TEM)和中心记忆T细胞(TCM)为主。在抑制性分子的表达分析中,慢性感染者病毒特异性CD8+T细胞抑制受体的表达以PD-1高、TIM-3高表达为主要特征,其与以AST或ALT水平异常和形态病理学变化为特征的肝损伤相关。有趣的是,LAG-3在慢性感染者CD8+T细胞上的表达较低,与ALT或AST呈负相关。我们对长时期的HCV感染者的病毒特异性T细胞免疫的特征进行了研究,并有助于阐明免疫应答在相关临床过程中的作用。同时,我们也对慢性感染者感染的HCV病毒进行了分子水平的研究工作。我们对其感染的HCV病毒通过分子生物学实验进行基因分型,并利用一代测序和二代测序手段获得26条全基因组序列。根据基因分型结果,这些感染者感染的是HCV1b(17)、HCV2a(9)两种基因型。对于一代测序的全基因序列,我们根据MEGA7.0的进化距离分析发现,HCV1b间及HCV2a间的序列都有很高的同源性。通过与国内外序列进行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HCV2a的序列相对聚集,聚集在一个独立的分支上,与国外测得的NDM228等株亲缘关系相对较近。HCV1b的17条序列相对分散。对各蛋白编码区也进行了系统进化分析,结果同全基因序列的分析基本一致。通过二代测序,我们获得的信息有原始reads、拼接序列、每条序列每个位点的测序深度、entropy、mutrate等。26条序列的拼接工作已经完成,数据分析还在进行中。我们在病毒“准种”、重要的T细胞表位和中和抗体表位的免疫逃逸突变等角度进行分析,结合临床数据,探究其与肝脏损伤程度的相关性。另外,MHC分子结构在T细胞免疫研究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MHC分子可以限制TCR对多肽的识别,而且多肽与MHC之间的构象协调作用对于TCR的识别至关重要。如果将构像改变的关键氨基酸突变,就会导致pMHC复合物与TCR的结合变弱。同一 MHC-多肽可以被不同TCR识别,MHC-多肽复合物的柔性变化也是TCR可以交叉识别的原因之一。可以看出,MHC-多肽的结合能力以及它们的构象变化影响了TCR识别。我们通过对H-2Kd-HBV peptide复合物分子结构的分析,并结合HLA-B*4001的结构解析及分析,发现两个复合物结构中都有在一个带正电的氨基酸R和负电氨基酸E构成的两种不同形式的盐桥参与MHC与多肽的结合。我们对两个氨基酸进行了单突变和双突变,通过refolding、CD检测MHC与多肽结合的稳定性,以及H-2Kdtetramer对HBV特异性CD8+T的识别,结果证明了盐桥氨基酸的突变影响了多肽与MHC分子的结合能力及多肽-MHC复合物对TCR的识别。综上所述,本研究探究了 T细胞免疫在HCV感染自然进程中的特征和T细胞免疫与肝脏损伤程度的相关性,并对感染者感染的HCV病毒全序列进行了分析。另外,我们基于H-2Kd-HBV peptide HBc87-95和 HLA-B*4001-SARS N216-225复合物结构发现了盐桥在MHC与多肽结合及MHC-多肽复合物对TCR识别的重要性。该研究工作对HCV和HBV的预防和治疗具有一定的提示性和指导性。

程丽姗[5](2019)在《HEV与血小板相互作用的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初步探究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是否可以感染血小板,并促进血小板的活化及外泌体的分泌。血小板分泌的外泌体是否能够促进HEV的传播。研究方法:本研究通过建立HEV扩增培养体系和HEV RNA qRT-PCR检测方法,收集HEV病毒液并检测HEV核酸浓度。将健康人洗涤血小板与HEV共培养,运用qRT-PCR检测血小板中HEV RNA载量并绘制生长曲线,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血小板中HEV ORF2蛋白;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表面CD41a和CD62p分子的表达;运用差速离心法和免疫磁珠法分离并纯化HEV或PBS作用后的血小板分泌的外泌体,qRT-PCR和ELISA分别检测两组外泌体中HEV RNA和HEV抗原;将两组外泌体感染PLC/PRF/5细胞,qRT-PCR和间接免疫荧光法分别检测PLC/PRF/5 细胞中 HEV RNA 和 HEV ORF2 蛋白。研究结果:结果发现当HEV浓度为4×109copies/mL,共孵育时间为24h时,血小板结合或内化的病毒量最高为(2.34±0.39)×107 copies/mL;血小板在培养过程中,血小板结合或内化的病毒总量,第1天低于第0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第1天至第5天,病毒载量基本稳定在107copies/mL;随着时间的增加,CD41a和CD62p双阳性细胞比例增加约10-20%。在每个时间点,实验组比对照组平均增加约4%(P<0.01);与HEV孵育后的血小板分泌的外泌体中含有HEV核酸及蛋白组分,将阳性外泌体感染PLC/PRF/5细胞后发现PLC/PRF/5细胞中HEV核酸及蛋白呈阳性反应。研究结论:HEV可以进入血小板,但HEV进入血小板的机制及是否在血小板内复制还需进一步研究;HEV可以促进血小板的活化及外泌体的分泌;经HEV作用的血小板分泌的外泌体可以介导HEV在PLC/PRF/5细胞中的传播。

周建华[6](2019)在《戊型肝炎病毒跨物种侵染遗传进化及持续性感染对宿主细胞的影响》文中指出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是一种引起人兽共患病的RNA病毒,HEV跨物种侵染以及持续性感染一直都是研究热点。我国是养猪大国,饲养者与猪群发生近距离接触以及猪肉制品的食用都大大增加了HEV从猪及其肉制品传播给人群的风险几率。我们利用血清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以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手段开展了猪源和人源HEV遗传进化特征以及HEV持续性感染对细胞影响的相关研究,为今后进一步开展HEV遗传进化以及宿主抗病毒机制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首先对我国7个省份的猪群进行了HEV血清学调查。结果发现,这7个省份养猪场猪群感染过HEV的比例较高,其中育种猪是HEV传播的高风险因素,饲养猪龄在HEV传播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作用,但是饲养猪群的地理环境不影响HEV的传播。首次从甘肃省猪群中获得genotype(gt)4e亚型HEV毒株基因组序列,这与我国目前报道的HEV在人群和猪群中流行的基因型为gt 4是相符的,这进一步说明猪源HEV对我国公共卫生存在一定威胁。鉴于较高程度HEV在猪群中的流行态势对人类健康带来的现实威胁,我们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比了猪源和人源HEV在分子进化上的异同点,发现在同义密码子使用模式上gt 1、gt 3和gt 4 HEV毒株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s,ORFs)同义密码子使用模式均存在遗传学差异,但是gt 1 HEV ORF具有的同义密码子使用模式呈现出基因型特异性,这种密码子使用偏嗜性强于无论是人源还是猪源的gt 3和gt 4 HEV毒株。对于gt 3和gt 4 HEV毒株来说,猪源HEV毒株比人源HEV毒株在密码子使用模式上更加适应人和猪的密码子使用模式。这在进化层面上表明HEV在面对宿主施加的选择压力下表现出适应宿主细胞环境的进化倾向。为了进一步分析HEV在适应宿主细胞的过程中对细胞在整体生物学功能方面的影响程度,我们利用HEV持续性感染细胞模型和转录组分析手段分析了HEV持续性感染对宿主细胞的影响后发现,病毒对所侵染细胞代谢通路相关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较大,这也说明持续性感染状态下的细胞与病毒在某种程度上进行了“妥协”。然而,被感染细胞也会利用自身免疫反应来抵抗HEV对其造成的持续性感染。在检测的14种免疫基因转录水平变化中,I、II和III型IFN基因的转录水平均显着上调,以及ISG15、ISG56和MX1基因的转录水平显着升高。与此同时,我们还发现IL-6这种与抗病毒和炎症反应相关的白细胞介素在HEV持续性感染中也显着性上调了其转录水平。此外,在病毒性肝炎中具有重要免疫学活性的趋化因子CCL5和CXCL10基因转录水平显着提升,其中CXCL10基因的转录水平上调的幅度最高,说明与CXCL10相关的抗病毒免疫反应在HEV持续性感染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上述所发现的IL-6、CCL5以及CXCL10在HEV持续性感染中转录水平的显着性变化,这为今后研究人员基于这些细胞因子作为靶点为临床治疗提供一些新的思路。本研究结果拓宽了HEV跨宿主传播过程中分子进化以及持续性感染过程中病毒-细胞互作的认知,为理解猪源HEV侵染人体所具备的遗传特征以及宿主细胞应对HEV持续性感染的各种反应机制提供了可以参考的信息。

杨婉汝[7](2019)在《云南地区HCV基因型流行特征及耐药突变基因检测方法的初步建立》文中提出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的一种主要经血液传播的疾病,丙型肝炎病毒呈全球性流行,据统计,全球约有1.85亿人为HCV感染者。我国属HCV高感染区,丙型肝炎报告数在病毒性肝炎中也呈上升趋势。HCV的基因型分布复杂,呈明显的地域差异性。目前HCV已发现8种基因型80多种亚型,我国以1b、2a型最常见。目前,针对HCV的直接抗病毒药物(DAA)已经应用于临床,该药具有强效抑制病毒复制,快速降低HCV病毒载量,提高了丙型肝炎治疗的持续病毒应答(SVR)。然而,随着DAA药物的广泛使用,加上HCV病毒复制时的高错配率和RNA聚合酶低保真性等特性致使HCV在DAA药物的压力下产生了耐药基因的突变,进而影响了丙肝治疗效果。HCV相关耐药基因突变又与HCV不同基因型和亚型直接相关。因此,阐明HCV基因型和亚型的分布以及耐药突变基因特征对丙肝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此外,针对HCV DAA耐药突变的检测目前主要通过一代测序(Sanger)的方法,该方法具有灵敏度低、信息量小等不足也制约了HCV耐药位点的监测。基于此,本论文研究了云南地区HCV基因型和亚型流行特征,建立了基于新一代测序技术(NGS)HCV耐药突变基因的检测方法。首先,本论文研究了2018年云南地区的1464例样本,结果表明HCV基因型以3b(39.3%)、1b(21.0%)、3a(20.0%)、6n(8.8%)、2a(7.2%)、6a(2.1%),呈现出3b、3a和1b为主的分布特征。此外,我们针对昆明地区2008-2018年503例HCV阳性样本11年来基因型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总体HCV基因型分布情况为3b(37.6%),3a(21.9%),1b(19.3%),2a(10.5%),6n(7.2%)。其中1b由2008年的13%到2018年的4%、2a由2008年的10%到2018年的0%均呈明显的逐年下降趋势。相反,3a从2008年的3%到2018年的16%、3b从2008年的9%到2018年的24%均呈明显的逐年上升趋势。其次,为了调查云南地区HCV治疗前耐药突变的流行特征,我们随机选取主要流行的HCV 1b(60例)、3a(60例)、3b(60例)、2a(30例)、6n(40例)。利用RT-PCR方法针对DAA作用靶点基因NS3、NS5A、NS5B进行了测序分析。结果表明,HCV 1b的NS3区容易发生M/V170I(54.5%)对波普瑞韦、M/V170I(52.7%)对西咪匹韦、M/V170I(52.7%)对特拉匹韦、M/V170I(52.7%)伏西瑞韦发生抗性耐药;NS5A区容易发生L28M(42.6%)而对达卡他韦、雷迪帕韦、奥比他韦发生抗性耐药;NS5B区容易发生C/R316N(80.4%)而对达塞布韦产生抗性耐药。3a的NS3区容易发生H170I(98.2%)而对伏西瑞韦产生抗性耐药。3b的NS3区容易发生H170I(98.1%)而对伏西瑞韦产生抗性耐药;NS5A区容易发生Q30K(100%)而对艾尔巴韦、雷迪帕韦、维拉他韦发生抗性耐药,D/G31M(98.1%)而对达卡他韦、艾尔巴韦发生抗性耐药。最后,我们针对云南地区HCV六种主要流行基因亚型(1b、2a、3a、3b和6n),根据HCV NS3、NS5A和NS5B三个区段耐药位点分布的特点,设计了50对多重PCR引物进行模板扩增,NGS检测结果表明高通量测序可以检出Sanger测序未检出的低频率耐药突变位点,其他位点两种检测方法结果基本一致且NGS测序检出的突变频率为100%。此外,我们还进行了特异性验证,结果说明此方法中设计的多重PCR引物对HCV病毒基因组具有特异性,说明HCV耐药突变基因下一代测序方法的初步建立。综上所述,本论文阐明了云南地区目前HCV基因型和亚型的分布特征,以及昆明地区HCV基因型和亚型11年来的变化规律,为HCV患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了科学依据。此外,我们首次研究了云南地区DAA治疗前HCV主要流行基因型和亚型预存耐药突变特征,并初步建立了基于NGS技术HCV不同基因型亚型耐药突变基因检测方法,为下一步准确监控HCV DAA治疗中耐药突变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

全湛柔,何柳媚,陈浩,洪文旭,高素青[8](2019)在《深圳地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人白细胞抗原C等位基因多态性分布特点》文中研究表明背景:目前,较多文献是研究乙型肝炎病毒与人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A、B、DR之间的关系,较少文献报道乙型肝炎病毒与HLA-C的相关性,可能与HLA基因型检测方法的发展有关系。目的:研究深圳地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HLA-C等位基因多态性分布特征。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直接测序分型法分别对186名深圳地区健康人群(对照组)和122名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HLA-C基因进行基因分型。结果与结论:在对照组中检出的HLA-C等位基因有24种,其中HLA-C*01:02、07:02、03:04以及08:01最为常见;携带组检出HLA-C等位基因有18种,常见等位基因有HLA-C*07:02、01:02、03:04、08:01。携带组中未检出基因HLA-C*12:02,对照组HLA-C*12:02检出率显着高于携带组,提示深圳地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HLA-C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与对照组比较同样具有高度的遗传多态性。HLA-C*12:02基因可能与深圳地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机会呈负相关性。

张卫云[9](2018)在《献血者人群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分子与细胞免疫特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背景和目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的发生及发展机制与乙肝病毒变异、宿主的免疫状态、宿主性别、年龄、遗传基因和肝脏内炎症活动密切相关。然而,隐匿性HBV感染(OBI)在病毒学特征、合并感染、宿主免疫应答以及表观遗传学等方面尚未阐述清楚,特别是感染宿主的分子与细胞免疫功能少有报道。本研究目的为探讨献血人群的隐匿性HBV感染状态,揭示OBI携带者HBV特异性分子细胞免疫反应特征与OBI发生的作用机制。研究对象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广州血液中心无偿献血者人群。建立的研究队列包括:OBI 组 37 例,CHB 组 53 例(含 CHB-HBeAg-组 42 例,CHB-HBeAg+组 11例),HBV感染康复组47例,HBV非感染组56例(含疫苗免疫组33例,正常对照组23例),合计193例。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对研究队列血浆样品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sAg)检测,核酸检测法(NAT)检测HBVDNA,qPCR定量检测病毒载量,巢式PCR进行病毒基因扩增并测定其核苷酸序列。采用HBV Core和HBV Pol多肽库特异性刺激物,体外刺激研究人群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采用T细胞增殖试验(CFSE)检测T细胞增殖情况,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检测HBV特异性T细胞分泌IFN-γ的频数,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ICS)检测 IFN-γ、TNF-α、IL-2、IL-10、IL-17A、IL-21 和TGF-β的CD4+和CD8+T细胞频数及细胞来源,流式微球试验(CBA)检测PBMCs分泌细胞因子的总体水平。采用SPSS 20.0统计分析软件,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One-Way ANOVA分析;非正态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各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相关性检验采用Spearman’s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OBI献血者人群特征。研究发现HBcAb阳性的献血者人群OBI发生率较高,特别是在单独HBcAb 阳性者更高;OBI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男性高于女性;OBI毒株基因型以B型为主。2.T细胞增殖特征。采用CFSE方法,在非特异性刺激物PHA刺激下,以CD8+T淋巴细胞增殖为主,总体比较六组研究对象T淋巴细胞增殖结果差异不显着(P=0.403),但OBI组和CHB组的增殖率低于正常对照组(74.0%,78.1%vs.82.1%);在特异性刺激物HBV Core和Pol多肽库刺激下,以CD4+T淋巴细胞增殖为主,总体比较六组研究对象T淋巴细胞增殖结果差异显着(P<0.001),其中OBI组和CHB组的增殖率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3.0%,3.3%vs.1.7%),差异显着(3.0%vs.1.7%,P=0.016;3.3%vs.1.7%,P<0.001)。3.特异性IFN-γ分泌T细胞频数测定。采用ELISPOT检测方法,在PHA刺激下,OBI组和CHB组特异性T细胞的免疫应答高于其他三组,差异显着(P=0.004)。在三种重组蛋白(HBcAg,HBsAg-ayw,HBsAg-adw)和多肽库的刺激下,总体比较六组研究对象特异性T细胞应答强度,结果差异显着(P<0.05)。OBI组(160 SFC/106 PBMCs)对HBcAg重组蛋白刺激的应答强度高于正常对照组(95 SFC/106 PBMCs),低于CHB-HBeAg-组(208 SFC/106 PBMCs)。在HBV Core和Pol多肽库刺激下,OBI组(25 SFC/106 PBMCs)和CHB-HBeAg-组(25 SFC/106 PBMCs)的应答强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5 SFC/106 PBMCs)。比较两种多肽刺激下的总体阳性反应率,HBV Core多肽库显着高于HBV Pol多肽库(44.6%vs.16.1%),HBV Core多肽库刺激下的T细胞ELISPOT阳性反应率以OBI组(64.0%)最高,其次是HBV感染康复组(53.2%),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21.7%)。4.胞内细胞因子T细胞频数及胞外分泌型细胞因子水平测定。ICS检测结果显示,在PMA刺激下,分泌IFN-γ、TNF-α、IL-2、IL-10和TGF-β的CD4+和CD8+T细胞频数在OBI组和CHB组中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分泌IL-17A和IL-21的T细胞频数在OBI组均低于CHB组(P<0.05)。在HBV Core多肽库刺激下,分泌IFN-γ、TNF-α、IL-17A、IL-21 和TGF-β的CD4+和CD8+T细胞频数在HBV感染康复组中高于OBI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而分泌IL-2和IL-10的T细胞频数在OBI组和CHB组中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在HBV Pol多肽库刺激下,分泌IFN-γ、TNF-α、IL-17A和IL-21的CD4+和CD8+T细胞频数在CHB组显着低于其他组(P<0.05),而分泌IL-10和TGF-β的CD4+T细胞频数在OBI组显着低于其他组(P<0.05)。胞外分泌型细胞因子水平CBA检测结果显示,在HBV Core多肽刺激下,IFN-γ、IL-2、IL-10和IL-17A在OBI组和CHB组中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在HBVPol多肽刺激下,IFN-γ、IL-2和IL-17A在OBI组和CHB组中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ICS与CBA实验检测细胞内、外因子结果基本一致。5.MDSCs水平测定。根据细胞亚群计数显示,OBI携带者外周血中M-MDSCs水平显着低于CHB患者(P<0.001),而与正常对照组差异不显着(P=0.860);G-MDSCs水平在五组人群中无差别(P=0.914)。OBI携带者和CHB患者外周血中 M-MDSCs 和 G-MDSCs 水平与 ALT、AST、TBIL、DBIL、TBA、ALB、ADA、CHE、γ-GT和TP等肝功能指标无相关性(P>0.05)。结论OBI携带者和CHB患者均呈现显着高于HBV感染康复者及非感染者的HBV特异性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OBI携带者与HBV感染康复者及CHB患者均呈现显着的特异性分泌IFN-γ的T细胞频数增高,以OBI组阳性反应率最高,HBV感染康复组和CHB-HBeAg-组次之,CHB-HBeAg+组最低;HBV感染康复组特异性分泌IFN-γ、TNF-α、IL-17A和IL-21细胞因子的CD4+和CD8+效应T细胞频数显着增高,而OBI组和CHB组分泌IL-10细胞因子的抑制T细胞频数增高,CHB组效应T细胞频数较低而OBI组分泌IL-2和IL-17A的T细胞频数相对升高;CHB组分泌IL-10细胞因子水平增高,而OBI组分泌IL-17A细胞因子水平相对较高。因此,OBI携带者的HBV特异性T效应细胞反应水平居于HBV感染康复者与CHB患者之间,而CHB患者T抑制细胞反应水平较高,从而导致了三组HBV感染者的不同转归状态。创新之处1.献血者人群通常为未经抗病毒等治疗的健康人群。本论文以HBV感染不同转归状态的献血者为研究对象,排除了抗病毒治疗等干扰;采用新鲜分离的PBMCs进行实验,避免了淋巴细胞由于冻存和复融发生死亡和免疫功能的改变对结果的影响。2.与以往研究选用HBV重叠多肽不同,本研究合成的HBV Core和HBV Pol多肽是经研究证实能刺HBV产生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的HLA-Ⅰ型和HLA-Ⅱ型限制性多肽,结果更能反应HBV感染后不同转归人群对T淋巴细胞免疫应答状态。3.本研究根据HBV感染献血者不同转归状态,分析了 T细胞亚群分泌的七种特异性细胞因子的频数及分泌型细胞因子的水平,阐明了 OBI携带者、CHB患者及HBV感染康复者的三种转归状态的分子细胞免疫基础。

王芳[10](2017)在《2015年-2016年南昌地区无偿献血者ALT与其他血清学指标的关联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众所周知,谷氨酰丙氨酸转移酶(ALT)是肝炎早期的一个敏感性指标,国际上最早提出将它作为肝炎检测的替代实验,运用于无偿献血者中,中国《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18467也将ALT纳入为献血者检测指标之一。随着核酸扩增技术(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testing,NAT)的出现以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的不断更新,ALT在筛查肝炎方面的辅助作用弱化以及由它导致的居高不下的血液报废率,各国开始质疑ALT这一检测指标在无偿献血中的意义。目的:研究江西南昌地区无偿献血者ALT检测指标同与其他血清学检测指标的关联性,进一步揭示ALT在无偿献血中的意义。通过现行的检测模式对献血者血样进行筛查并分析,为今后无偿献血筛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以江西南昌地区血液中心2015年全年和2016年全年期间实验室筛查的无偿献血者血样58817和59348为研究对象,采用速率法进行ALT检测,采用ELISA方法进行HBsAg、抗HCV、抗HIV和抗TP检测,对五个指标均合格的标本进行六样本混样核酸检测,出现阳性者再行单混检测。结果:1)2015年与2016年无偿献血者实验室检测,总不合格率为2.38%和2.18%,其中ALT不合格率为1.17%和0.90%,HBsAg不合格率为0.56%和0.54%,抗HCV不合格率为0.12%和0.20%,抗HIV不合格率为0.06%和0.09%,抗TP不合格率为0.38%和0.33%,NAT不合格率为0.09%和0.11%。2016年总不合格率和ALT不合格率比2015年明显下降,P<0.05。2)将HBV DNA不合格标本2015年53例(0.09%),2016年68例(0.11%)按照HBsAg检测后的OD值划分为≤0.010,0.011-0.030,0.031-0.060,061-0.080四组,不合格构成比依次为2015年83%、5.7%、7.5%和3.8%;2016年77.9%、11.8%、7.4%和2.9%。表明HBV DNA阳性数不随HBsAg OD值升高而增多。再将HBV DNA阳性HBsAg OD值处于0.010以下的标本,2015年44例,2016年53例,回顾分析ALT值,又分为0-12U/L、13-25U/L、26-38U/L、39-50U/L四组,不合格构成比2015年依次为20.5%、34.1%、34.1%、11.3%;2016年依次为24.5%、49.1%、17.0%、9.4%。结果显示:HBsAgOD值处于0.010以下的HBV DNA阳性标本,不随ALT值升高而增多;HBV DNA阳性标本的ALT值80-90%以上在正常范围内。3)将HBV DNA不合格标本按Ct值分为32以下,32-36,37-41和41以上四组,不合格构成比为2015年7.5%、43.5%、41.5%和7.5%;2016年13.2%、51.5%、33.8%和1.5%。结果显示:2015年和2016年HBV DNA对应不同区间分布趋势相近,主要(85%以上)分布在Ct值32-41之间。4)将2015年与2016年献血人群分为ALT合格人群和不合格人群,并与其血清学标记物不合格率比较,结果显示:ALT合格人群和不合格人群之间与HBsAg、抗HCV、抗HIV、抗TP和NAT不合格率都无明显差异,P>0.05;而2016年ALT合格人群抗HCV、抗HIV不合格率比2015年明显上升,P<0.05;2015年和2016年肝炎标记物阳性组与肝炎标记物阴性组进行ALT不合格率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1)加强献血前注意事项的宣传工作可避免生理因素造成的ALT值升高,加强流动采血点的ALT初筛检测,能明显降低ALT复检不合格率。2)ALT正常而血清学阴性的标本,仍有HBV DNA阳性的可能;回顾分析ALT值和HBsAg OD值,表明ALT在提示肝炎病毒感染方面的作用减弱,建议在此基础上将ALT阈值上调。3)ALT合格人群可分别合并HBsAg、抗HCV、抗HIV和抗TP不合格,或合并多项不合格;且2016年ALT合格人群的丙肝感染率和HIV感染率比2015年明显增多。

二、输血传递病毒与肝炎相关关系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输血传递病毒与肝炎相关关系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乙肝相关肝细胞癌术后早期复发预测模型及生存分析-真实世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背景
第一部分 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术后早期复发危险因素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第二部分 构建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早期复发预测模型及外部验证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第三部分 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死亡危险因素及复发后不同处理措施的生存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研究总结
附录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英文论文一
英文论文二

(2)艾滋病输血传染性残余风险的概率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1.3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1.4 本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输血传染性残余风险
    2.1 输血传染性残余风险介绍
        2.1.1 输血传染性及窗口期的概念
        2.1.2 艾滋病医学检验的一般特点
    2.2 传统输血传染性残余风险模型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残余风险概率模型介绍与讨论
    3.1 残余风险概率模型
    3.2 发病率-窗口期概率模型
    3.3 放宽假设A1、A2 后模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针对窗口期问题的残余风险研究
    4.1 改进假设A1、A2 后模型
        4.1.1 改进假设A1
        4.1.2 改进假设A2
    4.2 对比实例分析
        4.2.1 放宽假设的发病率-窗口期概率模型实例
        4.2.2 改进假设的发病率-窗口期概率模型实例
    4.3 个人窗口期不同对残余风险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针对故意献血人群的残余风险研究
    5.1 故意献血人群残余风险估计
    5.2 故意献血者的存在对残余风险的影响
    5.3 法定最短献血间隔对故意献血者献血动机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3)青岛地区无偿献血者HBV感染的人群特征及病毒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材料与方法
    1 仪器、试剂和耗材
        1.1 主要仪器
        1.2 主要试剂和耗材
    2 研究对象
        2.1 研究对象来源
        2.2 血液标本采集
        2.3 研究对象检测标本留取
    3 血液常规筛查
        3.1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sAg(以SORIN为例)
        3.2 罗氏Cobas S201 核酸检测系统检测HBV DNA
        3.3 Procleix Tigris核酸检测系统检测HBV DNA
    4 HBsAg确认试验(中和试验)
        4.1 试验原理
        4.2 试验步骤
        4.3 结果计算
        4.4 结果解释
    5 HBsAg-/HBV DNA+标本的进一步检测
        5.1 高精度病毒载量检测
        5.2 乙肝五项检测
        5.3 追踪试验
    6 HBV S基因序列检测
        6.1 HBV病毒DNA提取
        6.2 引物设计
        6.3 PCR扩增
        6.4 测序分析
        6.5 序列比对
        6.6 系统进化树分析及基因分型
    7 统计学分析
结果
    1 青岛地区无偿献血者HBV阳性标本的检出情况
        1.1 无偿献血者HBV感染情况的年度变化
        1.2 青岛地区不同年龄无偿献血者HBV的阳性检出情况
        1.3 青岛地区不同性别无偿献血者HBV的阳性检出情况
        1.4 青岛地区不同学历无偿献血者HBV的阳性检出情况
        1.5 青岛地区初次献血者和重复献血者HBV的阳性检出情况
    2 HBsAg确认检测结果
    3 HBsAg-/HBV DNA+样本病毒载量及乙肝五项检测结果
        3.1 HBV DNA高精度定量检测结果
        3.2 乙肝五项化学发光检测结果
        3.3 追踪随访结果分析
    4 HBV S基因序列分析结果
        4.1 系统进化树及基因分型结果
        4.2 S蛋白功能区基因变异情况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4)HCV和HBV的特异性T细胞免疫反应和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研究内容
第一章 聚集性献血导致的HCV感染的T细胞免疫研究
    1.1 前言
    1.2 实验材料
    
1.2.1 主要实验仪器
    
1.2.2 主要实验试剂
    1.3 实验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血样的采集与处理
    
1.3.3 抗HCV抗体的定性检测
    
1.3.4 临床信息的获得
    
1.3.5 HCV基因分型
    
1.3.6 HCV RNA足量
    
1.3.7 HCV多肽库的设计与合成
    
1.3.8 HCV特异性T细胞的刺激及流式分析
    
1.3.9 统计分析
    1.4 实验结果
    
1.4.1 研究对象的人口学特征
    
1.4.2 研究对象的临床特征
    
1.4.3 HCV慢性感染者的病毒特征
    
1.4.4 HCV病毒清除组与HCV慢性感染组有持续的CD8~+T细胞及CD4~+T细胞应答
    
1.4.5 多因子分泌
    
1.4.6 HCV特异性T细胞的表型特征
    
1.4.7 免疫抑制分子的表达特点
    
1.4.8 T细胞免疫与肝功能
    1.5 小结与讨论
第二章 聚集性献血感染HCV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材料
    
2.2.1 主要实验仪器
    
2.2.2 主要的试剂及耗材
    2.3 实验方法
    
2.3.1 HCV RNA提取
    
2.3.2 RNA反转录
    
2.3.3 全序列引物设计及测序
    
2.3.4 序列组装及分析
    
2.3.5 二代测序
    2.4 实验结果
    
2.4.1 HCV病毒基因组的各片段反转录PCR结果
    
2.4.2 HCV病毒5'/3' RACE扩增结果
    
2.4.3 全基因序列拼接
    
2.4.4 序列同源性分析及进化分析
    
2.4.5 二代测序
    2.5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盐桥在HBV特异性多肽呈递和T细胞识别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
    
3.2.1 实验主要仪器
    
3.2.2 主要实验耗材及商品试剂
    
3.2.3 实验试剂及其配方
    
3.2.4 实验动物、菌株、载体
    3.3 实验方法
    
3.3.1 实验所用的多肽合成和载体构建
    
3.3.2 H-2K~d-HBV多肽免疫小鼠及脾细胞的获得
    
3.3.3 ELISPOT实验
    
3.3.4 H-2K~d和HLA-B~*4001分子的表达与纯化
    
3.3.5 HLA-B*4001-peptide(GETALALLLL)的结晶条件的筛选
    
3.3.6 HLA-B*4001 Χ-射线衍射及结构解析
    
3.3.7 圆二色谱实验检测H-2K~d-HBVpeptide的热稳定性
    
3.3.8 H-2K~d-HBV peptide四聚体的制备及流式染色
    3.4 实验结果
    
3.4.1 H-2K~d分子和HLA-B~*4001-分子的蛋白纯化
    
3.4.2 探究H-2K~d/HLA-B~*4001野生型/突变体与多肽的结合能力
    
3.4.3 探究H-2-K~d野生型及突变体结合多肽识别TCR
    
3.4.4 H-2K~d和HLA-B~*4001形成的两种不同的盐桥
    
3.4.5 盐桥对MHCI和结合肽的结构构象的影响
    
3.4.6 潜在盐桥广泛存在不同脊椎动物中
    3.5 讨论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
第四章 HCV病毒及细胞免疫概述
    4.1 HCV病毒的流行病学及临床
    
4.1.1 HCV的流行
    
4.1.2 HCV的临床表现
    
4.1.3 HCV病毒的检测和实验室诊断
    
4.1.4 HCV的防控及治疗
    4.2 HCV病毒的基本特征
    
4.2.1 HCV病毒的形态特征
    
4.2.2 HCV病毒的基因组成及全基因组测序
    
4.2.3 HCV病毒的生活周期
    
4.2.4 HCV病毒的传播及变异
    4.3 HCV病毒感染的免疫反应特征
    
4.3.1 血清学反应
    
4.3.2 T细胞免疫
第五章 MHC分子结构免疫学概述
    5.1 MHC的概念
    5.2 MHC的抗原呈递及T细胞识别
    
5.2.1 MHCⅠ类途径
    
5.2.2 MHCⅡ类途径
    
5.2.3 外源抗原的MHCⅠ类途径交叉呈递
    5.3 MHC及相关分子的结构特征
    
5.3.1 MHCⅠ类分子的结构特征
    
5.3.2 MHCⅡ类分子的结构
    
5.3.3 非经典的MHCⅠ类分子结构
    5.4 MHC分子结构在T细胞免疫研究中的应用
    
5.4.1 MHC结构研究对于MHC分子分类的影响-HLA超级型及其意义
    
5.4.2 MHC分子对TCR识别的限制性
    
5.4.3 MHC交叉呈递和TCR交叉识别的结构基础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1 缩略表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HEV与血小板相互作用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前言
    1.研究背景
        1.1 戊型肝炎病毒
        1.2 血小板
        1.3 外泌体
        1.4 总述
    2.研究目的及意义
    3.研究技术路线
二、实验材料
    1.实验仪器
    2.实验试剂
    3.细胞及对应培养基
    4.病毒
    5.菌株及培养基
    6.载体
三、实验方法
    1.HEV RNA q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2.HEV扩增培养体系的建立
    3.HEV病毒液的制备及检测
    4.人洗涤血小板的制备及检测
    5.人洗涤血小板与HEV共培养及分析
    6.血小板来源的外泌体的富集、纯化及鉴定
    7.血小板来源的外泌体与PLC/PRF/5细胞共培养及检测
    8.统计学分析
四、实验结果
    1.成功建立HEV RNA q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1.1 qRT-PCR标准品的制备
        1.2 qRT-PCR反应体系及标准曲线的建立
    2.成功建立HEV扩增培养体系
        2.1 HEV感染PLC/PRF/5细胞
        2.2 HEV在PLC/PRF/5细胞中的复制情况
    3.病毒和血小板检测
        3.1 血小板瑞士-吉姆萨染色形态
        3.2 洗涤血小板的活性
    4.HEV进入血小板及其在血小板内的复制情况
        4.1 HEV结合或进入血小板
        4.2 HEV在血小板中的复制情况
    5.HEV促进血小板活化
    6.血小板来源的外泌体促进HEV传播
        6.1 与HEV或PBS孵育后的血小板分泌外泌体的比较分析
        6.2 与HEV孵育后的血小板分泌的外泌体介导HEV在PLC/PRF/5细胞中的传播
五、讨论
六、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表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6)戊型肝炎病毒跨物种侵染遗传进化及持续性感染对宿主细胞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戊型肝炎病毒的研究进展
    1 国内外研究进展
        1.1 HEV结构特征
        1.1.1 HEV病毒分子生物学特征
        1.1.2 病毒RNA的种类
        1.1.3 HEV基因组遗传多样性
        1.2 HEV蛋白产物
        1.2.1 ORF
        1.2.2 甲基化转移酶(Methyltransferase)
        1.2.3 蛋白酶
        1.2.4 解旋酶
        1.2.5 RNA依赖性RNA聚合酶
        1.2.6 Macro domain
        1.3 ORF2 编码的结构蛋白
        1.3.1 基因表达与糖基化修饰
        1.3.2 自组装与病毒颗粒
        1.3.3 与靶细胞互作
        1.4 ORF3 编码的非结构蛋白
        1.4.1 蛋白产物亚细胞定位
        1.4.2 蛋白结构域与生物功能
        1.4.3 病毒体形成与释放过程中的作用
        1.5 HEV生命周期与基因组复制
        1.6 抗病毒靶点
        1.7 HEV的分子流行及遗传特性
        1.7.1 HEV的流行特点
        1.7.2 导致HEV基因型1和2 流行爆发的因素
        1.7.3 导致人源HEV基因型3和4 流行爆发的因素
        1.8 HEV侵染机体后的免疫应答
        1.8.1 天然免疫抗击HEV感染
        1.8.2 适应性免疫对HEV的抵抗作用
        1.8.3 HEV疫苗的研发
        1.9 展望
第二章 HEV感染猪群血清学调查及基因组序列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血清以及粪便样品的采集
        1.1.2 主要试剂和溶液
        1.1.3 仪器设备
        1.2 方法
        1.2.1 HEV血清学的ELISA检测
        1.2.2 HEV感染的风险评估
        1.2.3 从粪便样品中扩增HEV基因组序列
        1.2.4 建立HEV基因组的遗传进化树
        1.2.5 HEV基因组中ORF核酸与密码子使用模式的分析
        1.2.6 对应分析解析HEV ORF在密码子与氨基酸使用的遗传特征
    2 结果
        2.1 HEV在猪群中感染的血清学阳性率
        2.2 猪龄和饲养用途与HEV感染猪群相关
        2.3 从粪便样品中扩增获得的HEV swCH189 毒株的基因组序列
        2.4 HEV swCH189 毒株属于genotype
        2.5 HEV swCH189 毒株ORF的核酸与密码子使用模式
        2.6 HEV swCH189 毒株ORF密码子与氨基酸的使用模式
    3 讨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猪源HEV与人源HEV的密码子模式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HEV基因组信息
        1.2 方法
        1.2.1 密码子使用偏嗜性分析(Parity rule2 analysis)
        1.2.2 不同基因型HEV ORF对同义密码子使用模式的分析
        1.2.3 HEV ORF同义密码子使用的总体偏嗜性分析
        1.2.4 HEV ORF与宿主在密码子使用模式比对分析
    2 结果
        2.1 HEV ORF的密码子存在核苷酸使用偏嗜性
        2.2 HEV ORF在密码子使用方面具有基因型特异性
        2.3 HEV ORF密码子使用模式对宿主呈现不同程度的适应性
    3 讨论
    本章小结
第四章 HEV持续性感染对细胞转录水平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病毒与细胞
        1.1.2 试剂
        1.1.3 实验仪器
        1.2 方法
        1.2.1 细胞培养
        1.2.2 HEV持续性感染Huh7 细胞的转录组分析
        1.2.3 文库制备及测序
        1.2.4 转录组数据分析
    2.结果
        2.1 差异表达基因筛选
        2.2 差异表达基因聚类分析
        2.3 差异基因GO富集分析
        2.4 与HEV在 Huh7 细胞中持续性感染相关的KEGG富集分析
    3 讨论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宿主细胞对HEV持续性感染的抗病毒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细胞和病毒
        1.1.2 试剂
        1.1.3 仪器与设备
        1.2 方法
        1.2.1 细胞培养
        1.2.2 qRT-PCR检测所用特异性引物设计
        1.2.3 qRT-PCR(SYBR Green法)
        1.2.4 Huh7-P6 细胞上清液对病毒持续性感染的影响
        1.2.5 Huh7-P6 细胞上清液含有内源IFN的检测
        1.2.6 Western Blot检测HEV持续性感染中IRF3及STAT1 磷酸化水平的影响作用
        1.2.7 外源IFN对 HEV持续性感染的抗病毒作用
        1.2.8 外源IFN对 Huh7-P6 细胞活性的影响
    2 结果
        2.1 Ⅰ型 IFN对 HEV持续性感染的反应
        2.2 Ⅱ型 IFN对 HEV持续性感染的反应
        2.3 Ⅲ型 IFN对 HEV持续性感染的反应
        2.4 IL-6对HEV持续性感染的反应
        2.5 ISG15对HEV持续性感染的反应
        2.6 ISG56对HEV持续性感染的反应
        2.7 MX1、OASL以及TNF-α对 HEV持续性感染的反应
        2.8 趋化因子CCL5及CXCL10对HEV持续性感染的反应
        2.9 Huh7-P6 细胞培养液的上清液对HEV持续性感染的影响
        2.10 Huh7-P6 细胞上清中IFN的含量测定
        2.11 HEV持续性感染对IRF3和STAT1 磷酸化水平的影响
        2.12 外源IFN对 HEV持续性感染的抵抗作用
    3 讨论
    本章小结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7)云南地区HCV基因型流行特征及耐药突变基因检测方法的初步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丙型肝炎
    1.2 HCV的基因组和生命周期
        1.2.1 HCV的基因组
        1.2.2 HCV的生命周期
    1.3 HCV基因型的分布情况
        1.3.1 HCV基因型在全球的分布情况
        1.3.2 HCV基因型在中国的分布情况
        1.3.3 HCV基因型在云南的分布情况
    1.4 HCV的治疗现状
        1.4.1 HCV抗病毒药物
        1.4.2 HCV新型直接抗病毒药物
        1.4.3 HCV药物治疗方案
    1.5 HCV的预存耐药
    1.6 HCV基因检测常用技术和方法
        1.6.1 第一代测序技术
        1.6.2 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
        1.6.3 高分辨率溶解曲线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1.6.4 下一代测序技术
    1.7 Ion Torrent PGM测序平台
    1.8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9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云南地区HCV基因型的分布情况和流行的变化趋势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对象
        2.2.2 主要实验试剂
        2.2.3 主要实验仪器
        2.2.4 主要的数据分析方法
    2.3 引物设计
    2.4 实验方法
        2.4.1 样品准备
        2.4.2 样品RNA提取
        2.4.3 巢式PCR扩增
        2.4.4 PCR电泳检测
        2.4.5 PCR产物的纯化
        2.4.6 送测序
        2.4.7 双峰样品TA克隆
    2.5 实验结果
        2.5.1 云南省HCV的流行病学
        2.5.2 昆明地区HCV的流行病学
    2.6 讨论
    2.7 小结
第三章 DAA治疗前HCV不同基因型预存耐药的突变特征
    3.1 引言
    3.2 实验对象
    3.3 实验方法
    3.4 引物设计
    3.5 实验结果
        3.5.1 样本PCR扩增结果及测序分析
        3.5.2 同源进化树分析及HCV不同基因型直接作用靶点发生RAVs的分析
    3.6 讨论
    3.7 小结
第四章 高通量测序方法的初步建立
    4.1 引言
    4.2 实验对象
    4.3 实验材料与方法
        4.3.1 实验材料
        4.3.2 实验仪器
        4.3.3 实验方法
        4.3.4 测序数据的处理
    4.4 实验结果
        4.4.1 HCV5 种亚型三区段单对引物扩增结果
        4.4.2 HCV5 型三区段多重PCR结果
        4.4.3 Ion Torrent PGM测序质量报告评估
        4.4.4 HCV耐药突变基因高通量测序方法的特异性验证
        4.4.5 耐药突变位点
    4.5 讨论
    4.6 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8)深圳地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人白细胞抗原C等位基因多态性分布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文章快速阅读:
文题释义:
0引言Introduction
1 对象和方法Subjects and methods
    1.1 设计
    1.2 时间及地点
    1.3 对象
    1.4 方法
        1.4.1 DNA提取
        1.4.2 乙型肝炎病毒检测
        1.4.3 HLA-C位点PCR扩增
        1.4.4 PCR扩增产物纯化
        1.4.5 测序反应
        1.4.6 测序产物乙醇沉淀法纯化
        1.4.7 序列分析
    1.5 主要观察指标
    1.6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Results
    2.1 参与者数量分析
    2.2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及健康对照组HLA-C等位基因频率分布
    2.3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组及健康对照组HLA-C1与HLA-C2等位基因频率
3 讨论Discussion

(9)献血者人群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分子与细胞免疫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一章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鉴定和分析
    1.1 引言
    1.2 材料与方法
        1.2.1 研究对象
        1.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1.2.3 主要试剂
        1.2.4 主要溶液的配制
        1.2.5 血清肝功能和HBV血清标志物检测
        1.2.6 血浆HBV DNA提取
        1.2.7 乙肝病毒载量的测定
        1.2.8 BCP/PC、Whole genome、PreS/S片段的扩增
        1.2.9 HBV野毒株全基因参照序列的获取
        1.2.10 OBI样品基因分型
        1.2.11 统计学分析
    1.3 结果
        1.3.1 HBsAg-/DNA+人群的基本特征
        1.3.2 HBsAg-/DNA+样品qPCR的检测
        1.3.3 HBsAg-/DNA+样品Nested-PCR的检测
        1.3.4 HBsAg-/DNA+样品的分类
    1.4 讨论
第二章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T淋巴细胞增殖特征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研究对象
        2.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2.2.3 主要试剂
        2.2.4 主要试剂配制
        2.2.5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提取
        2.2.6 血清肝功能、HBV血清标志物和病毒核酸检测
        2.2.7 CFSE染色、细胞培养及流式细胞术检测
        2.2.8 统计学分析
    2.3 结果
        2.3.1 研究队列基本资料
        2.3.2 PHA刺激下的T淋巴细胞增殖特征
        2.3.3 HBV Core多肽库刺激下的T淋巴细胞增殖特征
        2.3.4 HBV Pol多肽库刺激下的T淋巴细胞增殖特征
    2.4 讨论
        2.4.1 PHA刺激下的非特异性免疫应答
        2.4.2 HBV Core多肽库刺激下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2.4.3 HBV Pol多肽库刺激下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第三章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特异性分子与细胞免疫反应特征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研究对象
        3.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3.2.3 主要试剂
        3.2.4 主要试剂配制
        3.2.5 ELISPOT检测IFN-γ试验
        3.2.6 ICS检测胞内细胞因子试验
        3.2.7 CBA检测细胞培养液中细胞因子试验
    3.3 结果
        3.3.1 ELISPOT检测HBV特异性T细胞分泌IFN-γ
        3.3.2 ICS检测T细胞亚群的细胞分泌频数
        3.3.3 CBA检测PBMCs分泌细胞因子水平
    3.4 讨论
        3.4.1 HBV特异性T细胞应答反应
        3.4.2 HBV特异性T细胞亚群分泌频数
        3.4.3 HBV特异性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水平
第四章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髓源抑制性细胞的关系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研究对象
        4.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4.2.3 主要试剂
        4.2.4 血清肝功能、HBV血清标志物和病毒核酸检测
        4.2.5 流式细胞术检测MDSCs
    4.3 结果
        4.3.1 研究队列基本资料
        4.3.2 外周血M-MDSCs和G-MDSCs的频数比例
        4.3.3 M-MDSCs和G-MDSCs频数与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
        4.3.4 M-MDSCs和G-MDSCs频数与HBV DNA及HBsAg的相关性
    4.4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语表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10)2015年-2016年南昌地区无偿献血者ALT与其他血清学指标的关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前言
第2章 材料和方法
    2.1 材料
        2.1.1 研究对象
        2.1.2 标本要求和处理
        2.1.3 实验仪器
        2.1.4 实验试剂
    2.2 方法
        2.2.1 速率法检测ALT
        2.2.2 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HBsAg、抗-HCV、抗-HIV、抗-TP
        2.2.3 实时荧光PCR检测HBV DNA /HCV RNA/HIV/RNA
        2.2.4 统计学处理
第3章 结果
    3.1 2015年与2016年献血者复检统计结果比较
    3.2 2015年和2016年单项不合格统计结果比较
        3.2.1 2015年与2016年HBV DNA同HBsAg OD值关联性
        3.2.2 OD值≤0.010的HBV DNA阳性标本与ALT值关联性
        3.2.3 HBV DNA阳性与Ct值分布的关联性
        3.2.4 ALT值高低同HBV DNA阳性的关联性
    3.3 2015年与2016年多项不合格统计结果
        3.3.1 2015年与2016年ALT合格与不合格人群的血清学结果比较
        3.3.2 2015年与2016年血清学肝炎标记物阳性组和阴性组ALT异常率比较
        3.3.3 2015年和2016年献血者中多项血清学不合格结果比较
第4章 讨论
    4.1 ALT与无偿献血
    4.2 肝炎的流行性与无偿献血
    4.3 艾滋病和梅毒流行性与无偿献血
    4.4 病毒核酸检测与无偿献血
    4.5 本文的各项指标结果分析
第5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参考文献

四、输血传递病毒与肝炎相关关系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乙肝相关肝细胞癌术后早期复发预测模型及生存分析-真实世界研究[D]. 朱昱. 山东大学, 2020(12)
  • [2]艾滋病输血传染性残余风险的概率模型[D]. 张又心.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3]青岛地区无偿献血者HBV感染的人群特征及病毒特征分析[D]. 马维娟. 青岛大学, 2019(03)
  • [4]HCV和HBV的特异性T细胞免疫反应和分子机制研究[D]. 纪伟.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9(12)
  • [5]HEV与血小板相互作用的初步研究[D]. 程丽姗.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9(02)
  • [6]戊型肝炎病毒跨物种侵染遗传进化及持续性感染对宿主细胞的影响[D]. 周建华. 甘肃农业大学, 2019(02)
  • [7]云南地区HCV基因型流行特征及耐药突变基因检测方法的初步建立[D]. 杨婉汝.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1)
  • [8]深圳地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人白细胞抗原C等位基因多态性分布特点[J]. 全湛柔,何柳媚,陈浩,洪文旭,高素青.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9(03)
  • [9]献血者人群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分子与细胞免疫特征分析[D]. 张卫云. 南方医科大学, 2018
  • [10]2015年-2016年南昌地区无偿献血者ALT与其他血清学指标的关联性研究[D]. 王芳. 南昌大学, 2017(04)

标签:;  ;  ;  ;  ;  

输血传播病毒与肝炎关系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