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教学新模式探讨

计算机教学新模式探讨

一、计算机教学新模式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田圆圆[1](2021)在《JITT云教学模式在中职《基础会计》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广泛背景下,我们的会计教学正经历一个变化期。本文于2020年4月10日至2020年5月30日期间对中职学校会计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和单位是云南十余所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师生,采取问卷和访谈的形式,此次共计发放调查问卷3000份,有效问卷2902份,访谈以电子邮件和电话访谈进行,共访谈60名中职会计教师(含校级领导),其中25名电话访谈,35名电子邮件。主要从被调查者情况、JITT和云教学模式在会计教学中的基本情况、会计教学现状几方面分析,发现中职会计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会计教学方式不佳;2.教学媒体创建缺乏渠道、教学策略层次不分;3.教学缺乏情境、教学资源质量存疑;4.教学过程能动性差、教学活动难度大;5.教学反馈机制不完善。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将“JITT”和“云教学模式”相结合,形成全新的一种教学模式“JITT云教学模式”,它可以把特别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应用于中等职业会计教学。其中JITT即“及时教学”、“适时教学”或“即时反馈适应性教学”,英文名称为Just-in-Time Teaching,它通过及时的学情反馈来引导会计教师教学,对学生课前已有的学情、课中的学习效果、课后巩固的承成效反馈及时掌握,以提升教学效果。“云教学模式”是基于网络的,由人工智能、云计算、云数据和移动互联网在教学的中的融合与应用,它主要以云教材为介质,构建云教学资源,师生可践行逆向翻转课堂和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和行为的定量评估。本文先从教学目标与内容、教学策略与媒介、教学的情境与资源、教学的过程与活动和教学的反馈5个方面,对中职会计专业主修科目《基础会计》课程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再以《会计凭证》为例,展示了完整四节课(4课时)实施过程。JITT云教学的研究开展于XX学院中专部,历时3个月,共12周一起和师生参与教学。教学对象为2019级会计中职生一共8个班489人,其中四个班作为对照班,随机抽取其余4个班作为新模式实施的对象(实验班),采用两组被试比对的方法,对效果进行评价,看新模式是否解决了上述中职会计存在的主要5个教学问题,并延伸出此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宋晓娟[2](2021)在《共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 ——基于对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审视》文中研究表明社区是居民基于中意而结成的共同体。就私人生活而言,居民可能以个体或家庭的形式存在,但受房屋产权、物理位置、身份地位等因素影响,居民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被纳入社区组织。同一社区空间内的组织之间共享社区环境与服务对象,甚至还可能存在成员重叠。居民之间、居民与社区组织之间、社区组织相互之间彼此依赖,休戚与共。生物学领域将不同种属按某种厉害关系生活在一起叫做共生,社会学领域也逐渐做出了相似的现象解释,而社区则成为了最常见的共生关系发生域,有鉴于此,本文采用共生理论来透视中国城市社区的实践。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市社区管理的重心几经调整。但到本世纪之初,城市社区问题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看得见且管得着但不愿管的现象仍很普遍。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独具中国特色的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方式应运而生。就社会管理传统下的网格化管理(2004-2012)而言,其主体、资源和运行方式均源自于政府,因此从主质参量来看,其与政府管理方式同质,是后者向社区的进一步下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治理改革。作为社会的微观构体,城市社区的实践有了新的发展,在网格化管理强化的同时开始注重治理主体的培育,实践创新的单位则以区、街道为主。以2013年至2015年连续三年的年度“中国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及提名成果中的城市社区为样本,经NVivo11软件分析得出,这三年中国城市社区的实践重点依次是:减负增效、三社联动和政社互动。从共生理论视角来看,城市社区的实践由同质延伸转向了异质化发展。研究共生行为模式的四个关键变量发现,社区有少量的异质治理主体存在,这些主体在通过党政主导的相关项目产生互动,互动中的物质信息交流以单向为主,互动的结果是非政府主体增殖能力的提升。变量数据表明,这一时期城市社区的共生行为模式属于偏利共生。实践步入近几年(2016至今)后,城市社区治理创新的单位由区、街道转向了社区,网格化管理方式与社区治理要素又都取得了新的发展。从社区网格化管理方式来看,自2016年到新冠疫情暴发前,中国城市社区的网格化管理延续着常态化发展,核心在于对以往实践的进一步深化和对已有问题的探索性解决;新冠疫情暴发后,网格化管理承接了社区疫情防控的重要使命,实践方式做了一些应急性调整与“补漏”式改进。就社区治理要素的发展而言,以民政部在2018年选出的101个优秀社区工作法(已对最新进展做了补充)为样本,经NVivo11软件研究发现,城市社区以协商共治为整体目标导向,形成了多主体参与、资源整合共享的治理格局,发展出了多样化的治理实践方式。从共生行为模式的四个核心变量来看,城市社区生成了丰富的治理主体,这些主体发起了多样化的共治活动,活动中的物质信息呈多方多向流动,最终导向了驻区组织的非同步化发展,由此可见,此阶段的城市社区共生行为模式属于非对称性互惠共生。在中国城市社区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问题”似乎始终未曾远离。每一次新实践在解决旧问题的同时也会伴随着新问题的产生,而新问题又成为了实践再次创新的动力。目前,非对称互惠共生的城市社区实践面临诸多问题,对称互惠共生是其进化方向。从非对称互惠共生到对称互惠共生的发展需要实现共生单元、共生界面与共生条件的多重转变,对称互惠共生的理想固然美好,但这一转变过程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基于当下的城市社区实践现状,结合实践所面临的问题,中国城市社区要想完成这一转变,首先需要实现社区网格化管理与治理要素的充分发展与深度融合。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初衷是强化政府对内部层级部门间网络的管理能力。城市社区治理要素发展的实质是社区内公私合作程度的提升与基层党政部门对公私合作网络管理能力的提高。在学者斯蒂芬·戈德史密斯和威廉·D.埃格斯的语境下,公私合作程度与网络管理能力是理解网络化治理的两个维度。对比理论植根的实践来看,中国城市社区与美国社会的发展规律有异曲同工之处。有鉴于此,本文提出网络化治理是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与治理要素双维度发展的最终指向,是城市社区进一步发展的目标。共生理论认为,动力与阻力是影响共生关系进化的两个重要因素,要想推动共生关系发展必须提升动力,消解阻力。网络化治理是城市社区实现对称互惠共生理想状态的技术工具,形塑网络化治理的动力同时也是推动主体增容(共生单元)、强化组织互动(共生界面)、加速物质信息流动(共生条件)之力;阻力则主要是由社区组织的互动方式(共生界面)与组织性质(共生单元)决定的。研究发现,动力因素主要有三个:党政领导力、利益驱动力和科技支撑力。这些动力并非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共同发挥作用的。单一治理网络可以由多种动力来形成,但通常只有一种动力在发挥主导作用。综合比较前面所有的样本社区及笔者所调研的其他社区,笔者发现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长青街道城建社区的动力因素最为全面,且已初步推进了网络化治理建设。以城建社区为例,本文从实践层面剖析了这些动力因素导向网络化治理的运作过程。此外,本文以形塑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系统的“向心力”中的最高施力方(基层党组织)领导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中的“离心力”为例,剖析了形塑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系统的内在张力。中国城市社区向网络化治理发展的动力与阻力明晰之后,当务之急就是要找寻强化动力、消解阻力之方法。价值冲突是主体间张力背后更深层次原因。价值理念是影响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的根本因素。共生(共生除可以是一种主体间形态外,还可以是组织行为的先导,即价值)是人类社会的原价值,是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价值理念。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是以社区非对称性互惠共生行为模式为基点的,所以前者的实施路径也是后者的发展路径,换言之,共生单元、共生界面和共生条件三个共生行为模式的核心要素(“成果配置”是共生关系最终呈现出的结果)也是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实施路径的基本面向。有鉴于此,本文从共生价值体系(价值理念)、治理组织建设(共生单元)、治理行动选择(共生界面)和科学技术支撑(共生条件)四个方面探寻了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实施路径。

刘坤[3](2020)在《新工科教育治理:框架、体系与模式》文中认为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演进,国际工程教育治理的理念与实践不断迭代创新,新工科成为在内涵意义上国际实质等效的工程教育改革创新最前沿和新方向。系统深入推进新工科教育,是一项需要协同历史与当代、国际与国内、教育内外部等诸般关系的复杂治理课题。推进新工科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已经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着眼于推进新工科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课题,立足于新工科教育治理的基本现状和关键问题,将现代治理理论引入新工科教育研究,基于新公共服务(行政)理论、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和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理论等,综合运用扎根理论等质性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等量化研究方法,全方位、全要素、全过程、立体式对全球范围内的工程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进行系统考察,深刻剖析新工科教育治理的基本价值结构,对新工科教育治理的主体体系逐一进行分析,提出全球新工科教育治理体系划分的基本维度与标准。基于质性研究的新工科教育治理宏中观理论建构、量化研究的新工科教育治理案例考察分析,构建了未来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优化的基本框架。主要工作内容和结论如下:1.建构了新工科教育治理的基本框架,揭示了新工科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动力机制。在深度访谈的基础上,基于扎根理论方法,自下而上地建构了新工科教育治理的混合动力模型,提出价值结构、治理主体、治理体系的类型特征等共同推动新工科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工科教育治理的基本框架是结构层面的边界安排,体系是其在功能上的集合和体现,二者最终通过治理模式发挥治理效能。2.明晰了新工科教育的“名实之辩”,提出了新工科教育治理的价值结构及其理论模型。提出新工科教育是工程教育的“新范式”,其内涵、内容比名字和时间更重要,解答理论困惑。明确了新工科教育治理的价值结构是一个意义系统,是新工科教育治理的元问题,其价值内核是“与未来合作”。在此基础上,明晰了新工科教育治理的终极目标、内部各子系统间的相互关系及与外部的互动关系。3.划定了“新工科教育治理共同体”的行动框架,构建了各主体多元共治、协同互动的关系互动模式。为破解新工科教育治理的实践难题,明确了包括政府、高校(教师、学生)、社会力量(企业)等在内的新工科教育治理主体体系构成,明确了各主体的角色定位和行为规范。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新工科教育治理各主体多元共治、协同互动的关系互动模式。4.提出了全球新工科教育治理体系划分的基本维度标准,明确了中国新工科教育治理体系独特的治理特征和国际地位。以全球内涵意义上实质等效的“新工科运动”为背景,提出价值理念、培养模式、治理机制和治理效能等划分新工科教育治理体系的四维度标准。基于此,系统界定了中国新工科教育治理体系的类型特征,将中国新工科教育治理体系界定为世界新工科教育治理四大体系之一。5.提取了新工科教育“教”与“学”两侧的关键治理要素,构建了中国情境下新工科教育治理的“政府主导—科教自主—产业驱动”模式。建构了信息增益IG、对称不确定性SU、信息增益比GR、卡方独立性检验、线性支持向量机SVM特征选择系列模型,提取到以家国情怀为引领的新工科师资能力框架要素和以道德伦理立基的新工科人才核心能力素养框架要素,构建了中国情境下新工科教育治理的“政府主导—科教自主—产业驱动”模式并呈现为“三五四二”框架。以上研究,从理论上明晰了新工科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动力来源,为未来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建构提供了基本向度和理论框架;从实践上为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优化找到了基本支撑点和实施路径。

董一凡[4](2020)在《基于企业微信的嵌入式软件设计课程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翻转课堂的兴起,基于互联网等新技术平台支持的现代教育技术方式成为当前该领域研究的热点。在新工科发展的背景下,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嵌入式软件设计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正面临着传统教学模式单一,弊端日显,教学效果较差,已不能满足当前教学主体对教学模式多样化的需求。因此,本文提出了依托功能强大的企业微信平台,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开展嵌入式软件设计课程的教学研究与实践。具体开展了以下研究工作:(1)通过分析嵌入式软件设计人才培养现状针、嵌入式软件设计课程教学中的问题及嵌入式软件设计翻转课堂技术支持路径,提出选择与构建企业微信作为嵌入式软件设计翻转课堂技术支持平台,针对基于企业微信的嵌入式软件设计翻转课堂给出了建议的教学模式。(2)依据嵌入式软件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通过分析基于企业微信的嵌入式软件翻转课堂实施条件,创建了基于企业微信的嵌入式软件设计翻转课堂,分析了基于企业微信微盘的嵌入式软件设计教学资源,开展了企业微信支持下的嵌入式软件设计翻转课堂理论教学应用与实践,给出了企业微信平台支持下的嵌入式软件设计翻转课堂实践教学过程。(3)介绍了教学效果应用对象选取,开展了教学效果线上数据采集和问卷设计与数据采集,并运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处理,分析了影响企业微信支持下的嵌入式软件设计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的相关因素。(4)从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实践和评价等环节对全文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并就信息支持下的翻转课堂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刘珍珍[5](2020)在《基于人工智能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文中指出当前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快速推动时代发展新浪潮,科学技术迅速迭代更新,正引发教育理念和教育思维方式的新变革。只有深刻认识新一代科技革命对教育观、教学观、学习观等教育形态的重塑,以及给教育带来的重大机遇与巨大挑战,方能明了未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方向。首先,本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为研究对象,以人工智能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界定为入手点,分析了人工智能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精准个性化新理念、智能化教学和评价的新形态、智能化学习的新模式和主体、客体、介体三方智能联动的新路径。其次,通过从态度与价值、变化与服务、效果与收获、优势与困境四个层面的调查研究,表征出人工智能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亟待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锻炼和培养、实现精准、个性和灵活的学习方式,促进公平和全面发展等方面。复次,系统性剖析人工智能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挑战以及坚守与变革。其中,机遇是变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空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规模个性化成为可能、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获得感、实效性和实现“三全”育人等。挑战是思想政治教育者主导地位和权威性受到威胁、大学生过度依赖人工智能,导致主体性缺失、人工智能技术融入难度大和人工智能应用过程产生的伦理和法律危机。进一步明确人工智能赋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坚守教育目标,变革理念升华;坚守师生主体,变革教学方式;坚守科学评价,变革测评方式。最后,从政府、学校、教师和学生四个层面提出制度、环境、教育教学和评价、管理等维度的创新路径。主要是:政府加强顶层设计,推动人工智能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用中的规划、评估和监督;建设智慧校园,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智能化资源和环境;应用大数据理念与技术,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个性化、精准性、交互性、生动性等方面的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和管理科学性。

廖清云[6](2020)在《研究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研究》文中认为自“钱学森之问”提出以来,我国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与重视。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推进,全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拔尖创新人才。为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对拔尖创新人才的新需求,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近年来,我国许多高校,尤其是研究型大学在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上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国内外校企合作的实践都证明,校企合作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也是未来人才培养改革的趋势。为全面了解我国研究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开展状况,本研究开展了对研究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的研究,以期为我国高校深化人才培养改革提供参考。本研究将我国目前研究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划分为三种模式:置校入企模式,校企共建模式和引企入校模式。首先通过案例分析法详细分析了各个研究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的实践做法,探讨和分析了各个培养模式的典型特征及优缺点。接着通过对三大培养模式进行系统的比较和分析,揭示了研究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的五大共性特征:一是搭建校企协同育人平台,统筹双方职责分工;二是面向行业需要,围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三要素制定培养目标;三是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分阶段分模块设置前沿的培养内容;四是重视科研实践,实施研究型教学;五是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突出学生主体。并且发现了这些模式在“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组织形式、企业参与联合培养的程度、培养内容的侧重点、各阶段的具体培养路径”这些方面存在差异。然后通过分析各个案例反映的实际问题以及对照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发现在研究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五大问题:联合培养的制度体系不健全、个性化培养计划执行不到位、过度重视科研项目实践培养、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不足、政府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最后,针对上述模式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构建了一种新的研究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校企紧密互动型”模式。

阮氏清水(NGUYEN THI THANH THUY)[7](2020)在《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研究 ——以越南高校汉语教学为例》文中认为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和“一带一路”战略的持续深入,学习汉语的人也越来越多。早在西汉时期,汉语就传入了越南,随后不断与越南历史、文化、社会相融合。新中国成立之后,越南是最早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之一,两国在社会、经济、历史、文化、教育等领域不断相互交流,汉语自然就成为越南重要的外语之一。汉字(ch?Hán)、汉喃辞(t?Hán N?m)、汉越词(t?Hán Vi?t)成为越南语言中不可缺失的部分。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中越两国友好合作关系不断深化,对汉语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越南高校汉语教学研究工作也就备受重视。然而,当前越南汉语教学仍然停留在对教学技巧的强调,对相关理论研究、教学模式研究、线上与线下(O2O)的教学融合,以及如何提升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与高速发展,极大地改变着社会的方方面面。面对这一深刻变化,如何寻求一条适合越南学生的有效汉语学习新途径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针对越南高校学生汉语学习的自主能力较低、教学模式陈旧等问题,探索构建一个适用于越南高校的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O2O(Online/Offline)对外汉语教学模式,探讨适合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学习环境、学习活动和学习评价的设计,以及具体的案例研究。紧紧围绕研究问题的重点,本论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构建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通过对自主学习能力研究现状、越南对外汉语教学现状及O2O教学模式的文献分析,基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新建构主义理论,依托O2O教学原则、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以及结合越南高校本土教学实情,构建了面向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同时提出了两个假设:一是O2O教学模式适合越南的对外汉语教学;二是学生习得汉语的过程中,线上线下设计好的学习活动将从不同的维度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产生不同的影响。这个过程将会降低不利因素的干扰、激发有利因素作用的发挥,从而逐渐培养和提升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制定了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案,为后续模式验证提供相应的评价标准。(2)设计实施O2O对外汉语的学习环境及学习活动。本研究基于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设计原则以及模式架构,从教师教学的视角,创设了支撑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且利于提升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学习环境。同时对学习环境与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针对O2O汉语教学模式的线上线下两环境的功能、架构及具体的学习活动进行了设计。(3)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案例教学实践。为了验证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有效性,本研究采用了Edmodo作为线上教学平台,选择河内首都大学外语系汉语班为研究对象,以《汉语言文化》为例开展案例研究实践。采用设计研究的思路,开展了包括模式的初步应用、模式的细化应用、模式的强化应用三轮迭代案例实践。通过三个学期教学模式迭代设计和教学活动调整,对187名学生的线上跟踪、课堂观察、调查数据的分析结果得出:大多数学生不仅较好地适应了新的教学模式,而且在汉语学习观念、自我意识、信息素养、社区归属感和学习成绩等方面都得以提升,尤其是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得到了显着提升,从而也验证了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对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有效性。互联网教育应用在越南刚刚兴起,必然会挑战各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模式,汉语教学也不例外,创新教学模式是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由之路。互联网时代知识爆炸,更加凸显了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基于此,本研究探讨利用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期他们能主动适应互联网时代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要求。尽管本人在越南高校长期从事汉语教学,深感汉语教学远比其他语言的教学难度大得多。选择这样的研究题目,也是一种挑战、一种探索、一种提升。期望自己的研究不仅能促进自己未来汉语教学的提升,也为他国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实践方面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赵越[8](2020)在《“互联网+”背景下地理教学的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传统的环境演化与全球变化多界定在自然地理的范畴中,但是科学技术的进步也正在改变着全球的人文环境,特别是互联网技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日益成为全球变化的重要因素和现象之一。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更是对全球自然、社会、政治、经济等产生了全面影响。探索以上两种变化对地理教学的影响,或研究地理教学如何应对这种环境演化和全球变化,都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课题。“互联网+地理教学”是新兴的教学模式,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网络化教学成为中学教学的热点。加之2020年疫情形势的影响,慕课、钉钉、微信、QQ、雨课堂应运而生,网课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如何更好地开展网络教学,将地理知识系统、生动、全面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成为当下全球变化后地理教育研究的重点。基于以上背景,本文利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通过搜集有关互联网地理教学的相关文献、报告、会议等资料,发放教师及学生问卷,总结出互联网背景下,中学地理教学的应用现状,了解到中学地理教学面临评价指标单一、设备条件落后、教师素质偏低等问题。随着5G技术的兴起、慕课的深入、旅游体验式教学的发展、互联网现有平台的延伸,推进地理教学网络化是地理教育的重要发展趋势。本文首先详细整理了互联网+地理教学的研究背景、综述、意义、创新点,并基于此制定出研究内容和方法。介绍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归纳出地理教学的现有方式。最后,就中学地理网络教学的需求进行调研,梳理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通过旅游体验式教学资源的构建,探究了5G技术与中学地理的融合以及互联网现有平台的拓展和应用,提出地理慕课教学的新模式。

孙晶[9](2020)在《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着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绿色革命、创意产业、时尚文化、低碳生活等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当代设计已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综合化趋势,一系列跨专业、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设计与类型,正成为设计的新景观。本文通过阐述设计的综合性与综合性设计的基本内涵,分析综合性设计的不同类型,更加清晰认识综合性设计与各门类设计之间、各门类艺术之间的内在关联性,研究综合性设计对当代设计艺术发展取向的影响和对艺术设计变革的启示。剖析综合性设计形成的社会和经济发展背景,理解其出现的必然性、必要性与可行性。基于时代发展对于综合性艺术设计人才的更高要求,以及艺术设计教育综合发展的内生动力,反思当前艺术设计教育难以开展跨学科综合性教学的成因与问题,进一步明确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的理念与目标。同时,借鉴和分析国外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的有益经验,从基于创新战略的大学重构,到跨校跨学院的联合培养,从增设跨学科综合性的新兴专业,到创建跨学科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与研究机构等,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参照。以教育学综合课程与教学理论为学理依据,梳理综合性艺术设计课程的基本范式,发展以综合为导向的教学设计,促进以综合为形式的教学组织,从而为综合性艺术设计教学实践,培养跨学科综合性艺术设计人才建构切实可行的教育路径与方法。此外,更加突出强调在制定综合性教育管理制度、建构面向未来的新学科新专业新课程、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建设跨学科综合性教育平台等方面进行更大力度的改革与创新,通过多头并进、多项并举,真正促进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改革深入。

孟崇[10](2020)在《VR技术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新时代下,各行各业竞相争逐,力求打破传统观念,在求新求变之路上寻找突破口。与此同时,新媒体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为高校教育革新带来新契机,嵌入高等教育课堂,创新教学模式。在诸学科谋求创新之际,高校思政课教育首当其冲,被视为时代改革创新的着力点。随着社会发展,VR技术的优越性日益显现,嵌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嫣然成为未来走向。本课题既有环境催生,又有现实依据,更有未来指向,主要采用文献法、跨学科研究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研究VR技术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教学。具体来讲,本论文主要囊括七个部分:在绪论部分,主要探讨选题缘起,并对于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概述,阐述文章的研究创新点与难点,点明文章的研究方法,构建清晰的研究思路等。主要研究新时代下VR技术与思政课教学的融合,挖掘VR技术发展历史,指明VR在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可行性。第一章主要研究VR技术与思政课教学融合,通过明确相关概念界定,剖析思政课教学的现实困境、探讨了VR+思政课教学之优势与VR+思政课教学之现状,理清VR嵌入思政课教学的现状与可行性。第二章主要研究VR+思政课教学现存问题及其成因,从VR技术、教学各个环节深究VR+思政课教学现存的问题,并从主客观因素分析造成系列问题产生的原因所在,明晰VR技术嵌入高校思政课的可行性与阻碍性。第三章主要研究VR+思政课教学的实施原则,明确思政课内容与VR技术、思政教师与VR技术之间的关系,坚持角色扮演的原则性,兼顾形式多样贯穿教学始终、实效性实时监测与技术运用有度等原则,深入探究VR+思政教育具体实施原则。第四章主要研究VR+思政课教学的有效实现路径,探讨VR+思政课堂教学与VR+课程思政教学,实现VR技术视域下“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并进一步探讨VR+思政实践教学与VR虚拟校园文化建设,挖掘VR技术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具体实施细节。第五章主要研究VR+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嵌入实际教学,以《中国近代史纲要》课专题教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实践教学为例,探讨思政课教学环节,并结合医学院校医学生教学特色,立足本体,以人为本,深究医学生VR+课程思政教学与医学生VR虚拟校园文化建设,主抓实践,打造医学院校教学特色。第六章主要研究VR+思政课教学的未来,探讨5G时代下的VR技术优势,与时代同步伐,将新技术辅助VR技术,实现强强联合,并探讨虚拟现实技术如何迈入校园文化建设与VR嵌入课程思政教育的春天,对VR技术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教学进行展望。本论文立足于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创新高校思政课教学环节,在新时代求新求变,既注重理论研究,又主抓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医学院校教学特色,以医学生为中心,推进VR技术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教学注重形式与内容的双结合,旨在打造有意义、有趣的精品高校思政课,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计算机教学新模式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计算机教学新模式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JITT云教学模式在中职《基础会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理论基础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技术路线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JITT教学模式
        二、云教学模式
        三、文献述评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云教学模式
        二、云教学模式的介质
        三、“及时教学(JITT)云教学”模式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脱域理论
        二、情境认知理论
        三、认知双加工理论
        四、资源依赖理论
第三章 中职《基础会计》课程会计教学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中职学校会计教学现状调查设计
        一、调查的组织实施
        二、调查目的与调查方法
        三、调查对象与调查单位
        四、调查内容
    第二节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会计教学现状调查结果
        一、调查结果的可靠性分析
        二、调查主要结果分析
        三、在中职《基础会计》课程中引入“JITT云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分析
第四章 “JITT云教学模式”在中职《基础会计》课程中的教学设计
    第一节 教学的目标与内容
        一、教学目标设计
        二、教学内容设计
    第二节 教学策略与媒介设计
        一、教学策略设计
        二、教学媒介设计
    第三节 教学的情境与资源设计
        一、教学情境设计
        二、教学资源设计
    第四节 教学的过程与活动设计
        一、教学过程设计
        二、教学活动设计
    第五节 教学的反馈设计
第五章 中职《基础会计》“JITT云教学模式”实施的课例展示
    第一节 以原始凭证为例的“JITT云教学”实施简介
        一、实施原则
        二、实施步骤
    第二节 实施环节课例展示
        一、基于网络的学习任务布置
        二、JITT 激励活动
        三、学习者主动学习课堂
        四、及时反馈
    第三节 实施课例简评
        一、后台学习数据分析结果
        二、评价
第六章 中职《基础会计》“JITT云教学模式”实施效果评价
    第一节 从教师角度看JITT云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
        一、评价方法与过程
        二、结果分析与总结
    第二节 从学生角度看JITT云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
        一、评价方法与过程
        二、效果分析
    第三节 研究总结与展望
        一、研究回顾
        二、研究局限
        三、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传统会计教学设计的模板
附录2 《中职会计教学现状问卷》调查问卷(教师)
附录3 《中职会计教学现状问卷》调查问卷(学生)
附录4 会计行业发展现状访谈
附录5 教师课堂教学评价量表
附录6 云课堂教学反馈表
附录7 教师责任感量表
附录8 JITT云教学模式在中职《基础会计》课程中的应用效果调查
附录9 《基础会计》课程期末考核试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与的研究项目
致谢

(2)共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 ——基于对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审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以社区网格化管理为关注热点的社区管理研究
        (二)以社区网络化治理为前沿议题的社区治理研究
        (三)社区由网格化管理向网络化治理的发展研究
        (四)共生理论的发展及其应用研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一)研究的创新点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核心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一、核心概念
        (一)城市社区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
        (三)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
        (四)共生
    二、理论基础
        (一)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
        (二)治理理论
        (三)共生理论
    三、分析框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同质下延: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兴起
    一、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缘起
        (一)城市社区管理的初始历程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初创形态(2004)
        (三)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初步成长(2005-2012)
    二、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同质化下延分析
        (一)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主体多数属于体制内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资源主要来自于政府
        (三)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运行推进了政策执行
    三、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成效与限度
        (一)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成效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限度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偏利共生:网格化管理强化与治理主体培育
    一、中国城市社区的实践新探(2012 年末-2015)
        (一)2013 年城市社区的新实践:减负增效
        (二)2014 年城市社区的新实践:三社联动
        (三)2015 年城市社区的新实践:政社互动
        (四)2013-2015 年城市社区新实践的总特征
    二、中国城市社区偏利共生行为模式研判
        (一)共生单元具备:少量的异质治理主体存在
        (二)共生界面生成:党政主导的相关项目设立
        (三)共生条件满足:单向为主的物质信息交流
        (四)共生成果配置:非政府主体增殖能力提升
    三、中国城市社区实践新探的成果与困境
        (一)城市社区实践新探的成果
        (二)城市社区实践新探的困境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非对称互惠共生:网格化管理新突破与治理要素新发展
    一、近年来中国城市社区的新实践(2016-至今)
        (一)近年来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新突破
        (二)近年来城市社区治理要素的新发展
        (三)近年来城市社区新实践的整体特征
    二、中国城市社区非对称互惠共生行为模式剖释
        (一)共生单元具备:丰富的治理主体生成
        (二)共生界面生成:多方发起的活动开展
        (三)共生条件满足:多向的物质信息交流
        (四)共生成果配置:组织间非同步性进化
    三、近年来中国城市社区实践的收效与问题
        (一)近年来城市社区实践的收效
        (二)近年来城市社区实践的问题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导向对称互惠共生:城市社区前行的目标、动力与阻力
    一、网络化治理:中国城市社区进一步发展的目标
        (一)对称互惠共生:城市社区发展的理想状态
        (二)网络化治理:实现理想状态的工具设计
        (三)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系统结构
        (四)网络化治理系统结构建构的基础条件
    二、中国城市社区向网络化治理发展的动力
        (一)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党政领导力
        (二)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利益驱动力
        (三)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科技支撑力
    三、中国城市社区向网络化治理发展的阻力
        (一)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中的多重委托代理关系
        (二)目标和利益冲突下委托代理关系的内在张力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实现路径
    一、共生: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价值理念
        (一)价值冲突是主体间张力背后更深层次原因
        (二)价值理念是影响城市社区治理的根本因素
        (三)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共生价值体系
    二、丰富共生主体: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组织建设
        (一)在双向需求导向下,选择刚性约束
        (二)在目标需求导向下,采用弹性约束
        (三)在利益需求导向下,实施有效激励
    三、完善共生界面: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行动选择
        (一)以协商为基础,形成主体间的共识共信
        (二)以共治为主线,强化主体间的共担共监
        (三)以共享为旨归,推动全主体的双维进化
    四、优化共生条件: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技术支撑
        (一)以用户为中心,建设治理网络平台
        (二)以平台为依托,联通社区治理主体
        (三)以问题为导向,健全运行保障体系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3)新工科教育治理:框架、体系与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大变局中的全球工程教育新态势与新挑战
        1.1.2 中国工程教育的发展阶段与新工科教育发展坐标
        1.1.3 新工科教育治理命题的提出及其关键科学问题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的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新工科教育的“名实之辩”
        2.1.2 新工科教育概念的再厘定
        2.1.3 新工科教育治理的概念内涵
    2.2 理论基础
        2.2.1 治理理论
        2.2.2 新公共服务(行政)理论
        2.2.3 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
        2.2.4 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理论
    2.3 研究综述
        2.3.1 国外新工科教育研究与实践进展
        2.3.2 国内新工科教育研究与实践进展
        2.3.3 研究述评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新工科教育治理的理论框架建构
    3.1 新工科教育治理理论框架建构的方法与样本
        3.1.1 样本选取
        3.1.2 资料收集
        3.1.3 资料分析
    3.2 基于扎根理论的新工科教育治理混合动力模型建构
        3.2.1 新工科教育治理开放式编码及范畴化
        3.2.2 新工科教育治理轴心编码形成的主范畴及副范畴
        3.2.3 新工科教育治理核心类属的确定与混合动力模型建构
        3.2.4 信效度检验
    3.3 基于扎根理论的新工科教育治理基本框架建构
        3.3.1 新工科教育治理的价值结构
        3.3.2 新工科教育治理的主体体系
        3.3.3 新工科教育治理的类型特征
        3.3.4 新工科教育治理的模式建构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新工科教育治理的价值结构
    4.1 新工科教育治理价值结构的概念与内涵
        4.1.1 新工科教育治理价值结构的理论内涵
        4.1.2 新工科教育治理价值结构的理论意义
    4.2 新工科教育治理价值结构的要素解析
        4.2.1 工程教育的新理念
        4.2.2 学科专业的新结构
        4.2.3 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4.2.4 教育教学的新质量
        4.2.5 分类发展的新体系
    4.3 新工科教育治理价值结构的理论模型与互动关系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新工科教育治理的主体体系
    5.1 新工科教育治理的政策逻辑
        5.1.1 政府在新工科教育治理的中的主导地位
        5.1.2 政府在新工科教育治理中的角色规范
    5.2 新工科教育治理的知识逻辑
        5.2.1 高校在新工科教育治理的中的基本主体地位
        5.2.2 高校的类型层次划分及其在新工科教育治理中的角色规范
    5.3 新工科教育治理的社会逻辑
        5.3.1 社会力量在新工科教育治理中的重要主体地位
        5.3.2 社会力量在新工科教育治理中的角色规范
    5.4 新工科教育治理主体体系的基本构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的案例分析
    6.1 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案例分析的整体设计
        6.1.1 研究的基本假设
        6.1.2 实证案例的选取
        6.1.3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结构
    6.2 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的特征选择方法与模型构建
        6.2.1 信息增益IG特征选择模型
        6.2.2 对称不确定性SU特征选择模型
        6.2.3 信息增益比GR特征选择模型
        6.2.4 卡方独立性检验特征选择模型
        6.2.5 线性支持向量机SVM特征选择模型
    6.3 问卷实施过程与信效度检验
        6.3.1 问卷调查实施与分析过程
        6.3.2 问卷信度与效度检验分析
    6.4 问卷数据分析讨论与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特征选择
        6.4.1 样本数据基本信息分析
        6.4.2 新工科教育治理总体认知情况分析
        6.4.3 新工科教育治理宏观成效分析
        6.4.4 新工科师资能力框架及其治理要素提取
        6.4.5 新工科人才核心能力素养及其治理要素提取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中国情境下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优化的政策建议
    7.1 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优化的全球坐标与中国情境
        7.1.1 全球新工科教育治理类型特征划分的维度与标准
        7.1.2 中国新工科教育治理体系的类型特征
        7.1.3 中国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优化的场域情境
    7.2 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优化的框架性建构
        7.2.1 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的优化维度
        7.2.2 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的制度架构
        7.2.3 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的治理规范
        7.2.4 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的差异化梯度式推进
    7.3 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中的多重关系调适机制
        7.3.1 构建政府与高校的“互信互律”关系调适机制
        7.3.2 构建政府与社会的“共建共治”关系调适机制
        7.3.3 构建高校与社会的“互通双赢”关系调适机制
    7.4 新工科教育治理共同体的构建与路径选择
        7.4.1 新工科教育治理共同体的功能定位
        7.4.2 新工科教育治理共同体的行动框架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的基本结论
    8.2 研究展望
        8.2.1 研究局限
        8.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致谢

(4)基于企业微信的嵌入式软件设计课程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翻转课堂研究现状
    1.3 企业微信教学应用现状
    1.4 研究目标与意义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意义
    1.5 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1.5.1 主要内容
        1.5.2 章节安排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相关技术
    2.1 翻转课堂概念
    2.2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2.2.1 课外和课内相结合的两阶段教学模式
        2.2.2 课前、课中和课后相结合的三阶段教学模式
    2.3 翻转课堂研究方法
        2.3.1 内容选择法
        2.3.2 课堂观察法
        2.3.3 评价在线学习法
        2.3.4 准实验研究法
        2.3.5 调查研究法
        2.3.6 统计分析法
    2.4 混合学习理论
    2.5 信息技术认可度理论和模型
        2.5.1 理性行为理论(TRA)
        2.5.2 计划行为理论(TPB)
        2.5.3 技术接受模型(TAM)
    2.6 微信
        2.6.1 微信概述
        2.6.2 微信的优点
        2.6.3 功能简介
        2.6.4 企业微信优势
        2.6.5 企业微信平台功能
第三章 嵌入式软件设计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分析
    3.1 嵌入式软件设计人才需求分析
    3.2 嵌入式软件设计课程教学问题分析
        3.2.1 嵌入式软件设计课程简介
        3.2.2 嵌入式软件设计课程教学需求
        3.2.3 嵌入式软件设计实践教学问题分析
    3.3 嵌入式软件设计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方法探索
        3.3.1 信息化教学理念
        3.3.2 嵌入式软件设计课程翻转课堂技术路径分析
    3.4 嵌入式软件设计翻转课堂网络教学平台选择与教学模式分析
        3.4.1 网络教学平台分析
        3.4.2 网络教学平台功能分析与选择
        3.4.3 基于企业微信的嵌入式软件设计翻转课堂教学分析与模式选择
第四章 基于企业微信的嵌入式软件设计翻转课堂教学应用与实践
    4.1 嵌入式软件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4.1.1 先导知识要求
        4.1.2 具体教学内容和要求
        4.1.3 基于企业微信的嵌入式软件翻转课堂实施条件分析
    4.2 基于企业微信微盘的嵌入式软件设计教学资源分析与设计
        4.2.1 教学管理资源
        4.2.2 教学内容资源
        4.2.3 教学专题资源
        4.2.4 教学过程资源
        4.2.5 教学环境资源
        4.2.6 教学资源发布通知
        4.2.7 企业微信支持下的嵌入式软件设计翻转课堂理论教学应用与实践
    4.3 企业微信平台支持下的嵌入式软件设计翻转课堂理论教学过程
        4.3.1 基于中国慕课(MOOC)平台的嵌入式软件设计理论教学课前资源推送
        4.3.2 基于企业微信的嵌入式软件设计翻转课堂理论教学课中教学活动
        4.3.3 基于企业微信的嵌入式软件设计翻转课堂理论教学课后辅导
    4.4 企业微信平台支持下的嵌入式软件设计翻转课堂实践教学过程
        4.4.1 嵌入式软件设计翻转课堂实践教学课前实验视频微盘推送
        4.4.2 嵌入式软件设计翻转课堂实践教学课中教学活动
        4.4.3 嵌入式软件设计翻转课堂实践教学课后巩固活动
第五章 基于企业微信的嵌入式软件设计翻转课堂教学应用效果分析
    5.1 教学效果应用对象选取
    5.2 教学效果线上数据采集
        5.2.1 企业微信翻转课堂在线使用数据统计
        5.2.2 企业微信翻转课堂资源使用数据统计
    5.3 问卷设计与数据采集
        5.3.1 影响实施效果的因素分析
        5.3.2 问卷编制与数据回收
    5.4 企业微信支持下的嵌入式软件设计翻转课堂教学效果分析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读研期间科研情况

(5)基于人工智能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目的、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基于人工智能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概述
    第一节 内涵界定
        一、人工智能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第二节 基于人工智能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特征
        一、精准个性化教育的新理念
        二、智能化教学和评价的新形态
        三、智能化学习的新模式
        四、主体、客体、介体三方智能联动的新路径
第三章 人工智能赋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诉求现状研究
    第一节 人工智能赋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诉求调查分析
        一、调查目的、方法及样本分析
        二、以态度与价值为视角分析
        三、以变化与服务为视角分析
        四、以效果与收获为视角分析
        五、以优势与困境为视角分析
    第二节 人工智能赋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诉求内容分析
        一、加强大学生跨界融合的创新力培养
        二、实现精准、个性、灵活的学习方式
        三、促进公平、全面发展
第四章 基于人工智能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遇与挑战分析
    第一节 人工智能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
        一、变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空间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规模个性化成为可能
        三、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获得感和实效性
        四、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三全”育人
    第二节 人工智能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
        一、人工智能应用过程产生的伦理和法律危机
        二、思想政治教育者易缺乏主导性和权威性
        三、大学生依赖人工智能,易缺乏主体性
        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复杂,人工智能技术灵活性不足
    第三节 基于人工智能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坚守与变革
        一、坚守教育目标,变革理念升华
        二、坚守师生主体,变革教学方式
        三、坚守科学评价,变革测评方式
第五章 基于人工智能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
    第一节 加强制度建设,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健康发展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人工智能应用规划和监督
        二、制定人工智能伦理章程,避免伦理困境
    第二节 建设智慧校园,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和环境创新
        一、建设智慧教育教学的基础性设施
        二、提升师资队伍的智慧教育素养
        三、营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智慧校园环境
    第三节 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改革
        一、找准角色定位,智能引导大学生深度认知
        二、构建大学生画像,开展个性化、精准性教育的教学
        三、利用人机互动,实现交互性、生动性的教学实践
    第四节 结合大数据,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和管理科学化
        一、应用深度学习技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机制
        二、应用大数据技术,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6)研究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相关研究述评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一)研究型大学
        (二)校企联合培养
        (三)拔尖创新人才
        (四)人才培养模式
    二、理论基础
        (一)拔尖创新人才的特征
        (二)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
        (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
    三、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的分析框架构建
    四、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
    一、置校入企模式
        (一)典型案例分析
        (二)模式特征
        (三)模式的优势与不足
    二、校企共建模式
        (一)典型案例分析
        (二)模式特征
        (三)模式的优势与不足
    三、引企入校模式
        (一)典型案例分析
        (二)模式特征
        (三)模式的优势与不足
    四、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研究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分析
    一、研究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的共性特征
        (一)搭建校企协同育人平台,统筹协调双方职责分工
        (二)面向行业需要,围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三要素制定培养目标
        (三)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分阶段分模块设置前沿的培养内容
        (四)重视科研实践,实施研究型教学
        (五)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突出学生主体
    二、研究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的差异分析
        (一)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组织形式不同
        (二)企业参与校企联合培养的程度不同
        (三)培养内容的侧重点不同
        (四)各阶段的具体培养路径不同
    三、研究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联合培养的制度体系不健全
        (二)个性化培养计划执行不到位
        (三)过度重视科研项目实践培养
        (四)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不足
        (五)政府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
    四、本章小结
第五章 研究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创新
    一、“校企紧密互动型”培养模式构建的策略
        (一)组织建设——校企合作联盟下设各类“校企联合培养创新班”
        (二)培养内容——“一对一”量身定制人才培养方案
        (三)培养方式——本硕博一体化递进式融合创新教育
        (四)培养评价——双环联动真实性综合评价体系
    二、“校企紧密互动型”培养模式实施的保障措施
        (一)以完善运行机制为目标,构建健全的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机制
        (二)以提升培养质量为导向,加强高校和企业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三)以发挥引领作用为核心,提高政府在联合培养中的参与力度
    三、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答辩委员签名的答辩决议书

(7)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研究 ——以越南高校汉语教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对外汉语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亟待关注
        1.1.2 O2O教学模式对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支持
        1.1.3 越南高校对外汉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1.2 概念界定
    1.3 研究问题与内容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
    1.6 论文框架
2 文献综述
    2.1 自主学习能力
        2.1.1 自主学习能力概念演进
        2.1.2 自主学习能力的制约因素、培养途径及评价标准
    2.2 对外汉语教学
        2.2.1 世界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现状
        2.2.2 对外汉语教学模式
        2.2.3 信息化对外汉语教学
        2.2.4 对外汉语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相关研究
    2.3 越南的汉语教学与研究
        2.3.1 越南汉语教学发展足迹
        2.3.2 越南高校汉语教学概况
        2.3.3 越南高校汉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研究现状
    2.4 O2O教学模式
        2.4.1 O2O教学模式诞生的背景
        2.4.2 O2O教学模式研究现状
        2.4.3 O2O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
        2.4.4 O2O教学模式与自主学习能力的支持
3 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构建
    3.1 理论基础
        3.1.1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3.1.2 新建构主义理论
    3.2 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设计
        3.2.1 O2O模式设计原则
        3.2.2 O2O教学模式模块及功能
        3.2.3 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模型设计
    3.3 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学习环境设计
        3.3.1 O2O对外汉语学习环境
        3.3.2 基于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学习活动的设计
    3.4 O2O对外汉语教学:实施流程与条件
        3.4.1 教学流程
        3.4.2 教学条件
    3.5 O2O教学模式评价设计
        3.5.1 评价目标
        3.5.2 评价维度设计
        3.5.3 评价方案
4 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案例研究
    4.1 案例简介
        4.1.1 案例简介
        4.1.2 案例研究过程设计
        4.1.3 案例评价方案
    4.2 第一轮实践:模式的初步应用
        4.2.1 对象简介
        4.2.2 实施策略与过程
        4.2.3 实践结果分析
        4.2.4 存在问题与改进策略
    4.3 第二轮实践:模式的细化
        4.3.1 对象简介
        4.3.2 实施策略与过程
        4.3.3 实践结果分析
        4.3.4 存在问题与改进策略
    4.4 第三轮实践:模式的强化
        4.4.1 对象简介
        4.4.2 实施策略与过程
        4.4.3 实践结果分析
    4.5 案例总结与讨论
        4.5.1 案例总结
        4.5.2 讨论
5 研究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总结
    5.2 论文的贡献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中文文献
    英文文献
    越南文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学生使用EDMODO平台之前相关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二 :越南高校汉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于汉语教学的调查问卷
    附录三 :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各维度的调查问卷
致谢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8)“互联网+”背景下地理教学的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发展进展
        1.2.1 国外发展现状
        1.2.2 国内发展现状
    1.3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中学地理教学发展的必然方向
    1.4 研究意义
    1.5 创新点
    1.6 研究思路和内容
        1.6.1 研究思路
        1.6.2 研究内容
    1.7 实验原则和研究方法
        1.7.1 实验原则
        1.7.2 研究方法
2 相关理论基础及技术支撑
    2.1 “互联网+”背景下教学的理论基础
        2.1.1 理论代表人物介绍
        2.1.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关系
    2.2 “互联网+”背景下教学的技术系统
        2.2.1 地理录播、直播系统
        2.2.2 地理微课系统
        2.2.3 地理反馈系统
        2.2.4 地理资源系统
3 “互联网+”背景下中学地理教学的需求
    3.1 课堂教学需求—高中自然地理部分教学案例革新
    3.2 教师能力需求—互联网教学应用能力的技术革新
4 “互联网+”背景下中学地理教学需求的问卷调查
    4.1 调查对象
    4.2 问卷内容
    4.3 问卷整理
        4.3.1 教师问卷调查
        4.3.2 学生问卷调查
    4.4 调查结果与分析
        4.4.1 教师调查结果分析
        4.4.2 学生调查结果分析
5 “互联网+”背景下中学地理教学中存在问题和改进方向
    5.1 存在的问题
    5.2 改进方向
6 “互联网+”背景下中学地理教学的新模式
    6.1 新模式建立的原则
    6.2 新模式的设计依据
    6.3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现有的几种主流模式
        6.3.1 自主发现学习模式
        6.3.2 协商合作学习模式
        6.3.3 实践研究学习模式
    6.4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中学地理教学的创新模式
        6.4.1 慕课自主发现模式
        6.4.2 旅游体验+网络教学模式
        6.4.3 5G技术与中学地理融合模式
        6.4.4 互联网现有平台的拓展与模式更新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存在问题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9)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一)学科交叉与综合趋势
        (二)国外综合性教育的创新实践
        (三)我国设计教育面临的根本问题:基于“分科”与“专才”培养理念
        (四)改革与突破:时代需要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
    二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跨学科理论
        (二)综合性教育学理论与实践
        (三)国外高校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与教学实践
    四 核心概念辨析与界定
        (一)综合
        (二)以综合为特征的学科类型
        (三)综合性设计
        (四)综合课程
        (五)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
    五 研究方法
第一章 综合——艺术与设计的特质
    第一节 关于综合性设计的不同类型
        一 交叉性设计
        (一)交叉学科的定义
        (二)“设计科学”:基于交叉与综合的多学科融汇
        (三)关于交叉性设计
        二 跨界设计
        (一)关于跨界设计
        (二)当代艺术与时尚设计的跨界融合
        (三)“一专多能”的跨界设计师
        三 边缘设计
        四 总体设计
        (一)总体设计与系统设计 整体设计
        (二)关于总体设计
    第二节 关于类型化的综合性艺术
        一 艺术的综合性与综合性艺术
        (一)艺术的综合性
        (二)综合性艺术
        二 瓦格纳“整体艺术”的构想:戏剧艺术
        三 综合到融合:电影艺术
        (一)多种艺术门类的综合
        (二)技术与艺术的综合
        (三)创作过程的综合性
        四 视听融合的艺术:多媒体艺术
    第三节 艺术与设计的综合性特质
        一 从“艺术与手工艺运动”到“德意志制造联盟”:艺术与技术相结合
        二 “所有视觉艺术的最终目标是完善的建筑物”
        三 后现代:“视觉狂欢”与“多元拼贴”
        四 综合的当代艺术:观念体现与超越媒介
        (一)观念体现
        (二)超越媒介
第二章 未来——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的内外驱动与目标
    第一节 外部驱动与创新设计
        一 创新设计:综合发展与产业振兴
        二 数字生态共同体下的“综合+设计”
        (一)“数字生态共同体”与综合性艺术设计
        (二)综合性艺术设计的新兴领域
    第二节 艺术设计教育的变革与困境
        一 专业类型划分与专业自主设置
        (一)基于“专才”教育理念的专业类型划分
        (三)缺乏专业自主设置权,艺术设计教育难以实现跨学科真正融合
        二 行业发展与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
        (一)对应行业:设计专业蓬勃发展背后的危机
        (二)面向未来:注重行业技能的专业教育难以适应创新设计发展
        三 “专才”与“通才”:宽专业、厚基础、强能力的综合性设计教育理念
    第三节 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目标
        一 可持续性发展的教育理念
        二 综合教育:STEM走向STEM+X
        三 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第三章 借鉴——综合性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节 重组与整合:基于创新战略的大学重构
        一 阿尔托大学:重组,为了走向更美好的世界
        二 伦敦艺术大学:联合,为了设计未来的经济
        三 创意艺术大学:商业与设计的融合
    第二节 跨校、跨学院的联合培养:创立跨学科的新兴专业
        一 以创新设计的名义:跨校联合创设跨学科教育项目
        (一)“创新设计工程”双硕士专业(Innovation Design Engineering,简称 IDE)
        (二)“全球创新设计”双硕士专业(Global Innovation Design, 简称GID)
        二 多校联合新模式:“设计伦敦”与“竞争性创意设计中心”
        (一)“设计伦敦”: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 帝国学院商学院
        (二)“竞争性创意设计中心”:伦敦艺术大学与克兰菲尔德大学
        (三)“创意商业中心”:伦敦艺术大学与伦敦商学院
        (四)Erasmus+ STEAM:伦敦艺术大学与欧洲教育战略伙伴
        三 跨学院跨学科的联合培养
        (一)芬兰阿尔托大学“国际设计商业管理专业”
        (二)瑞典哥德堡大学的综合性硕士专业
    第三节 为创新而协同:综合性教育与研究机构
        一 建构综合性教育与研究机构:跨学科实验教学与创新实践并重
        (一)斯坦福大学的跨学科教育与研究机构:“协作是一种生活方式”
        (二)斯坦福大学克拉克中心(Bio-X):空间融通推动跨学科协同创新
        (三)麻省理工学院MIT:为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而跨学科综合
        (四)为设计创新:伦敦艺术大学创设新的教育研究机构
        二 跨学科课程与综合性实验教学
        (一)设计思维课程:斯坦福大学哈索·普拉特纳设计学院(D.School)
        (二)社会创新辅修课程:美国艺术中心设计学院Designmatters
        三 合作:多元联合的创新实践
        (一)基于创新的联合:帕森斯设计学院研究实验室
        (二)未来老龄化实验室: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与清华大学
        (三)走在时尚前沿:意大利米兰多莫斯学院与校企合作
第四章 建构——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的课程与教学
    第一节 综合属性的课程类型
        一 学科本位综合课程的形态
        (一)相关课程(correlated curriculum)
        (二)融合课程( fused curriculum)
        (三)广域课程(broad - fields curriculum)
        二 社会本位综合课程的形态
        (一)主题性设计课程
        (二)实验设计课程
        (三)毕业设计课程
        (四)跨学科跨专业工作坊
        三 学生本位综合课程的形态
        四 其他的综合性课程类型
    第二节 以综合为导向的教学设计
        一 走向综合的教学设计
        (一)培养多方面兴趣与形式阶段理论
        (二)经验的情境与知行合一
        (三)走向综合:教学设计新趋势
        二 综合:基于问题的教学设计
        三 综合:基于主题的教学设计
        (一)主题:跨学科知识与多维视角
        (二)主题:多元文化的差异和融合
        (三)主题:基于人类生存的可持续发展
        四 综合:基于项目的教学设计
    第三节 以综合为形式的教学组织
        一 教学组织与类型
        二 教学组织形式
        三 教师团队:多学科联合教学
        四 学生团队:综合智力与协同创新
第五章 实验——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改革与探索
    第一节 前提与保障:综合性教育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一 改革面向跨学科教师的评聘管理、职称评定与绩效考核制度
        二 促进跨学科跨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与综合课程建设
        三 建立适应跨学科综合性教学生态的教务管理制度
        四 建立支持跨学科教研的财政制度
        五 推动教师开展跨学科综合性教研活动的策略
        六 开放教学资源,充分体现教育资源共享
    第二节 探索:从工作室制到大基础课程、新兴专业方向
        一 工作室制:综合的一种教学模式
        二 对标设计前沿:建构专业新方向与新课程群
        三 毕业设计:联合导师制与跨学科跨专业综合
        四 大综合:艺术设计基础课程
        五 “艺工结合”:综合性大学艺术设计学科与工科的新综合
        六 设计+科技:新技术新媒介促进跨学科跨专业融合
    第三节 “综合+”: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平台建设
        一 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平台的领导架构
        二 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平台管理与运行
        三 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平台类型
        (一)建设综合性设计教学及研究平台
        (二)建设综合性国际交流平台
        (三)建设综合性协同创新平台
    第四节 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以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为例
        一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率先实行全面学分制
        二 开放与融合:设计学院与国际高水平院校的合作教学
        三 “厚基础、宽口径”的设计基础教学改革
        四 综合理念下的现代手工艺教学
结论
    一 走向综合,高等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 问题与目标: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的瓶颈和出路
    三 积极建构综合性艺术设计课程,发展基于综合的教学设计
    四 改革:从制度建设到多元化的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新模式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10)VR技术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1.宏观层面上
        2.微观层面上
    (二)相关研究成果概述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三)创新点与难点
        1.研究创新点
        2.研究难点
    (四)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比较研究法
        3.交叉学科研究方法
    (五)研究思路
一、新探索:VR技术与思政课教学融合
    (一)概念界定
        1.VR技术概念
        2.高校思政课内涵
    (二)思政课教学的现实困境
        1.教学理念单一化
        2.教学模式陈旧化
        3.双主体自身不足
    (三)VR+思政课教学之优势
        1.打破时空局限,节约教学资源
        2.内容丰富鲜活,教学效果显着
        3.迎合学生特点,教学更接“地气”
        4.降低教学风险,均衡教育资源
    (四)VR+思政课教学之现状
        1.地域分布不均,差距相对较大
        2.发展速度缓慢,处于尝试阶段
        3.成效认可度高,操作实施困难
二、新问题:VR+思政课教学现存问题及其成因
    (一)VR+思政课教学现存问题
        1.成本问题:前后期间投资成本高
        2.实效问题:学生交互体验感不足
        3.教师问题:对思政课教师要求高
        4.关系问题:思政课三者关系不清
        5.机制问题:实效性检测机制滞后
    (二)客观影响因素
        1.VR技术的发展时代环境
        2.VR技术的溯源基础薄弱
        3.VR技术的短板与不足
    (三)主观影响因素
        1.双主体在思政课中关系处理不当
        2.测量检验机制缺乏
三、新原则:VR+思政课教学的实施原则
    (一)思政内容为体,VR技术为用
    (二)思政教师为主,VR技术为辅
    (三)实现形式多样,贯穿课堂始终
    (四)实效时时检测,技术运用有度
四、新模式:VR+思政课教学的有效实现路径
    (一)VR+思政课堂教学
    (二)VR+思政实践教学
    (三)VR+课程思政教学
    (四)VR虚拟校园文化建设
五、新实践:VR+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一)VR技术应用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专题教学
    (二)VR技术应用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实践教学
    (三)医学生VR+课程思政教学
    (四)医学生VR虚拟校园文化建设
六、新航向:VR+思政课教学的未来
    (一)5G时代下的VR技术
        1.5G时代下VR技术优势
        2.5G时代下VR技术发展前景
    (二)虚拟现实技术迈入校园
        1.未来的思政课堂:VR技术软件与硬件相结合
        2.未来的思政课教师:“六个要”与技术创新应用相结合
        3.未来的思政课程:理论深度与虚拟技术相结合
        4.未来的思政课学习:电子书包与VR技术相结合
        5.未来的思政教育模式:AI与VR相结合
    (三)VR+课程思政教育的春天
        1.VR+课程思政教育理念深入人心
        2.VR+课程思政硬核配套更加完善
        3.VR+课程思政教育前景更加广阔
结语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VR技术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综述
致谢
个人简历

四、计算机教学新模式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JITT云教学模式在中职《基础会计》中的应用研究[D]. 田圆圆.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2]共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 ——基于对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审视[D]. 宋晓娟. 吉林大学, 2021(01)
  • [3]新工科教育治理:框架、体系与模式[D]. 刘坤. 天津大学, 2020(01)
  • [4]基于企业微信的嵌入式软件设计课程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研究[D]. 董一凡. 安庆师范大学, 2020(12)
  • [5]基于人工智能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 刘珍珍. 重庆邮电大学, 2020(02)
  • [6]研究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研究[D]. 廖清云.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7]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研究 ——以越南高校汉语教学为例[D]. 阮氏清水(NGUYEN THI THANH THUY).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3)
  • [8]“互联网+”背景下地理教学的模式研究[D]. 赵越.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9]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研究[D]. 孙晶.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10]VR技术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D]. 孟崇.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标签:;  ;  ;  ;  ;  

计算机教学新模式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